住宅建筑之建筑设计

2024-08-29

住宅建筑之建筑设计(精选十篇)

住宅建筑之建筑设计 篇1

如何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国务院提出了十条指导意见, 其中第二条就是“推动重点领域与行业转型和调整”。并指出:“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消费、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绿色环保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保证重点在建续建工程和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 积极支持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 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 对产能过剩行业区分不同情况实施差别化政策。对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 要继续给予资金支持”。

早在今年年初,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国办发[2013]1号) 文件也提出了金融支持绿色建筑的要求:“改进和完善对绿色建筑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可对购买绿色住宅的消费者在购房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

金融支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执行者是谁?是银行。值得欣慰的是, 在国务院指导意见出台之前的今年四月份, 中国工商银行的相关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就主动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拜访有关领导, 提出对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化予以金融支持, 并且与住建部相关部门一起组织了对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化实施企业的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发现了一批致力于技术创新、开发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市场前景看好的新兴成长型企业, 从而为银行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提供了商机。

长期以来, 金融对住宅与房地产的支持, 主要停留在开发环节和购房环节, 也就是说仅仅是在产业链的前端和后端。前端只要你有土地就可以抵押贷款;后端只要你能交首付, 就可以圆住房梦。这次开始关注中端, 关注产业链的过程, 尤其是在建设过程中的新技术、新材料尤其是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低碳生态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使用情况予以重点关注, 这本身也是金融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行动。

然而, 作为住宅与房地产业怎样求得金融的支持 (或者说怎样与金融企业共荣共赢) 呢?同样涉及到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住宅产业化就是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笔者随中国工商银行在河北、山东、北京等省市的调研中发现, 一些新兴科技型企业的崛起与一批节能新产品、建筑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显示出科学发展观在住宅与房地产业的深入贯彻。

建筑工业化, 前几年仅万科唱独角戏, 现在已呈蔓延之势。远大住工、黑龙江宇辉、上海城建、山东万斯达、深圳海龙……等一大批企业用工业化手段颠覆了我国传统的建筑方式。绿色门窗、节能照明、新型墙体、CL建筑体系、太阳能供热供暖、智能停车等大量住宅成套技术应用在住宅小区和公共建筑上, 为现代建筑的品质和质量做出了贡献。而那些潜心于技术创新的企业在融资需求上却嗷嗷待哺, 尚需输血。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 也有人说是全世界最大的工地。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 这种状况估计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银行的钱怎样才能再生钱, 这也有个金融产品创新的问题。

住宅建筑楼梯设计 篇2

下面从住宅建筑楼梯的构成要素入手对楼梯的设计进行分析。

一、楼梯的构成要素

(1)踏步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用户对住宅内部应具有功能齐备的空间和提高立面美观的要求是无可非议的,但作为设计者来讲,不能单纯为了提高使用面积系数或满足开发商的要求而降低楼梯的使用质量。

我国现行规范规定,住宅共用楼梯的踏步宽度不小于0.26米,踏步最大高度不超过0.175米,即坡度为1:1.49左右。

因此,只要我们把握住踏步所包含的构成要素,充分满足它在功能方面的需求并挖掘出它在形态表现上潜力,综合考虑结构、材料、构造及施工等各种因素,就能创作出合乎情理、充满表现力的形态。

(2)栏杆扶手

楼梯栏杆的作用主要是防护,安全舒适和美观大方是它的主要内容。

因为人在离开地面的楼梯上行走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同时对于上下层的空间,也应该考虑如何导向,这些就是栏杆扶手的实际功能。

此外,栏杆扶手的形态千变万化,可以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

其形态可以用线、面及线与面的结合三种来概括。

线有纵、横、斜、曲之分:面则具厚重、轻巧、透明之不同性格,线面组合更是变化丰富。

楼梯栏杆现行规范规定,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若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3)休息平台

由于人的体力和耐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梯段的长度不可能是无限的,休息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休息的场所。

同时,对于直跑楼梯,人们有跌倒后发生连续翻滚的可能性。

休息平台的存在减轻了人们这种心理不安,对转折楼梯,休息平台还起到引导人流转变行走方向的作用。

按现行规范规定,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4)楼梯井

当我们爬上楼梯往下看时,楼梯井变得生动起来,特别是多折和圆弧形楼梯,它不是在单一梯段上能体验到的。

在这里,那监重复的踏步再也不复原来的简单乏味,而是变得丰富生动起来:在这里,踏步的重叠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完成了实体和空间的重新组合,实体变得更有趣空间变得更有深度感。

按现行规范规定,楼梯井净宽不宜大于0.11m,当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这对于爱攀爬的小孩是十分危险的,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二、楼梯的疏散设计

楼梯最基本最常见的功能是连接不同平面的交通工具,当有异常情况如火灾等发生时,楼梯也是必不可少的逃生及疏散通道,因此其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人身生命的安全。

下面根据住宅建筑的高度来分析疏散楼梯的设计。

1)通廊式居住建筑当建筑层数超过2层时应设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2)6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或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500m2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当户门或通向疏散走道、楼梯间的门、窗为乙级防火门、窗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3)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宜通至屋顶,通向平屋面的门或窗应向外开启。

4)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米处。

5)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是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如果是高于11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6)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十八层级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各单元楼梯应在屋顶连通,且单元之间隔墙按防火墙要求进行设计,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这样多部楼梯可与屋顶平台一起形成垂直“逃生回路”;如果是18层(含)以下的塔式住宅,每层有8户及8户以内,建筑面积小于等于650m2且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可只设一个安全出口;

7)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超过十八层,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十八层以上部分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烟台或凹廊联通(屋顶可以不连通),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部分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烛照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但现实中设置连廊影响采光和立面的整体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可采用剪刀楼梯来代替连廊。

三、楼梯的抗震设计

地震时,楼梯是重要的逃生通道,在研究过以往的震害后发现,楼梯往往先于主体结构破坏前产生种种严重破坏,影响应急使用。

因此,楼梯的抗震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楼梯间平面位置布置时,为防止楼梯间布置导致结构平面特别不规则,楼梯间应尽量对称布置且不应布置在建筑物的尽端和拐角处,以减少结构的扭转效应;

(2)楼梯间隔墙必须有可靠拉结措施,以保障地震时不倒塌;

(3)在楼梯设计计算过程中,应将楼梯的构件作为结构的一部分参与计算,设计计算时,可以把梯板当作斜梁来考虑其刚度,将楼梯参与整体计算,以考虑其地震作用;

(4)设计楼梯梯段板时,应该考虑楼梯平台板传来的荷载,将梯段板作为托弯或压弯构件来计算,可以加大休息平台和楼梯板厚度,并提高配筋率,支座负弯矩钢筋宜贯通设置,尽量使梯板的刚度均匀,且使梯板形成双层双向配置钢筋,提高梯板的延性,防止楼梯发生破坏;

(5)可以支承楼梯段的平台梁应考虑楼梯段引起的推力和扭矩作用,加大高度和加强上下部纵向配筋,梁箍筋要加密,确保该区域在强震下有效地耗能;

(6)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应避免“框架短柱”的形成,在形成“框架短柱”时,应确保“框架短柱”的抗剪强度及变形能力,防止框架柱过早发生剪切破坏。

箍筋应沿“框架短柱”全高加密(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或在柱身内配置一定数量的斜向钢筋,并控制其剪压比,避免混凝土柱过早的产生脆性破坏而使箍筋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7)为保证平台梁和构造柱之间节点连接的可靠性,应将平台梁的纵向钢筋锚入构造柱中。

在砌体结构中,除了楼梯问的四角要设置构造桂外,楼梯间平台梁下也应设置构造柱,所有的构造柱之间宜用圈梁连成一个整体,使楼梯闻真正成为一个安全的逃生通道;

(8)条件许可时,建议采用可滑动支座将踏板斜板与主体结构脱开,以减少地震效应的影响。

四、结语

楼梯历来都是构成建筑空间的重要部分。

因此,住宅建筑的楼梯设计首先是满足其基本的功能需求,在满足基本的交通功能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其疏散及抗震的安全要求,从而为人们建造出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住宅建筑设计中对楼梯间构造【2】

住宅建筑之建筑设计 篇3

关键词:藤本壮介;住宅建筑设计;未来住宅建筑设计;启示

前言

日本的住宅建筑在全世界都非常著名,尤其是在冷战结束之后,日本的住宅建筑又经历了改革与创新,在国内外享誉盛名。以藤本壮介为代表的新生代住宅建筑设计师为日本的现代建筑开辟了新的道路,将住宅建筑在最大限度上恢复到住家、街道、森林还未分开的时候,探索建筑与自然的奥秘。

一、藤本壮介的个人简介

藤本壮介作为日本新生代的住宅建筑设计师,其住宅建筑风格在国内外享誉盛名,被评为日本最有才华的住宅建筑设计师之一,曾经多次获得建筑比赛的大奖,据藤本壮介本人介绍,“原始”是他创作住宅建筑的依据,他渴望将住宅建筑恢复成为住家、街道、森林还未分开的时候,将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搬到住宅建筑设计中来,将住宅建筑设计看成是一种探索世界、追求人道的方式。在藤本壮介没有成为建筑师之前,由于对时间概念与空间概念的着迷,以及他对物理知识异于常人的解读能力,他曾经想成为向爱因斯坦一样的物理大师,后来随着对空间概念的深入了解,藤本壮介深深地陷入建筑空间的无穷魅力当中而无法自拔,将他对空间的热爱从物理学转移到建筑学当中,虽然进入了不同的学科,但是物理概念对藤本壮介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转变为藤本壮介身体中的一部分。

除了对空间概念的热爱以外,对日本的地形地貌以及人文建筑的接触也对其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藤本壮介生于奇秀壮美的北海道,其简单的住宅建筑风格与东京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东京的复杂体系和现实环境给藤本壮介带来了很大的触动。这个时候他只知道自己对建筑设计感兴趣,却没想到他大四那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直接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那是他第一次看到了勒·柯布西耶的作品,从此以后,他就知道建筑设计将会是他一生的追求[1]。

二、藤本壮介的建筑理念

藤本壮介出生在四季如冬的北海道,居民必须随时准备好入冬需要的物品,在这里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抱着谦卑、恭顺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只为能在这一方净土上生息繁衍,所以,藤本壮介从小就知道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大自然的保护下茁壮成长,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其实已经不多见了,逐渐枯竭的资源和污染严重的环境都在向我们不断的发出警告,与自然相处对于藤本壮介来说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对我们来说确实需要去不断学习的事情。

日本人的祖先被称为“森之民”,因此日本人对于森林有一种莫名的热爱,大自然是开放的,是自由的,各种生物在阳光普照、水汽流通的环境下自然生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这种生态系统形式在藤本壮介的住宅建筑中被充分的体现出来了。在藤本壮介的住宅建筑设计中,对住宅的功能区进行合理的隔出,是阳光能够恰到好处的进入到室内,院子里都会添加一个不大不小的池塘,作为水汽流通的象征,在不影响居民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外中有内、内中有外的意境,将住宅建筑恢复到最“原始”的状态[2]。

另外,藤本壮介的住宅建筑设计的层次感非常强,如果你细心就会发现,虽然住宅建筑设计的格局是仿照生态系统的格局,但是其中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的,也就是说,藤本壮介创造了像森林一样的建筑。他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封闭性,将住宅建筑向开放式、单纯性的方向发展,居民在家中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但是在森林中却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只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藤本壮介所创造的住宅建筑就像是在无形的森林中建造一个有形的空间,加强了人与自然的沟通与交流,感受着自然对人类的宽容,突破了墙体对于住宅建筑的限制,使居民得到了身心的解放[3]。很多时候,住宅建筑限制住的并不是居民的身体,而是居民的心灵。

三、藤本壮介住宅建筑设计对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启示

(一)造型简单

日本泡沫经济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对其经济建设还是有很多后续的影响,这时候的日本住宅建筑设计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没有了华丽的修饰,使住宅建筑趋于平面化,用最简单的住宅建筑设计充分表现出本土文化传统,在这一时期形成了现代简约清新却又不失美感的住宅建筑。藤本壮介的早期作品充分表现了造型简单的风格,在不影响小区传统建筑氛围的前提下,进行住宅建筑设计的改良,将住宅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庭院、房间、私密空间,比较靠近街道的是庭院部分,能够充分体会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卧室和市私密空间距离街道比较远,即使要回归自然也要注意对隐私的保护;夹在中间的位置作为厨房与客厅,要想由室外进入室内必须要通过中间位置,也是对于居民安全的一种保障;三个部分分工明确,设计精妙、简练,不需要多余的装饰来对住宅进行装点,毕竟这种简练的造型就是最好的装饰。

另外,在这种形式的住宅建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采光的分配,采用墙体与窗户互相穿插的手法来确保住宅的采光效果,在不影响居民隐私的前提下,将住宅笼罩在阳光下[4]。这种造型简单的住宅设计在很多国家、城市都非常适用,可以说一种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在未来的住宅建筑设计方案中会有广泛的应用。

(二)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

藤本壮介的住宅建筑设计早已经超越了空间的限制。我们在旅游中经常会遇到小木屋休息点,一般隐藏在森林中不易被发现,没有墙面、地面、天花板的区别,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看,都是一个木头建成的立方体,与周围的树木融入到一起,空间层次浑然天成。一般情况下,这种新一代小木屋并没有指示牌作为指引,只能依靠游客在行进过程中自己去发现,为旅途增添了许多兴致。在小木屋里面,游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休息,不管你是站着、坐着、躺着都没有任何的限制,充分展现了现阶段的各国都在提倡的3R原则,分别是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5]。藤本壮介的这种建筑设计方式已经被很多国家所借鉴,不仅提高了本国的建筑设计水平,还保护了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

(三)空间的通透性比较强

空间通透性主要是指对光线的利用,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使阳光充满整个房间的,都是要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得到的最佳平衡位置。采用这种建筑风格的住宅设计的窗户一般都比较大,能够将外部景色尽收眼底,通过合理的设计开窗位置,达到空间的通透性最强的效果。从住宅外部看会有一种奇幻的效果,在最大限度保持了空间的连续性,对于居民来说不管是在空间上,还是视觉效果上都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藤本壮介通过将建筑与物理科学相结合,使居民在住宅内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6]。

(四)将建筑与城市、环境融入在一起

对于现代人来说,相对于关注造型简单、装饰简朴的住宅建筑,人们似乎更喜欢造型精美、城市化比较强的建筑风格,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各种要求,藤本壮介将建筑与城市、环境结合在一起,构建多元化的住宅建筑。藤本壮介在住宅设计过程中,从大自然中获取建筑元素,在住宅设计中加入了镂空等元素,伴随着各种线条的使用,形成一种和谐、自然的立体效果[7]。

四、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藤本壮介的住宅建筑设计风格不管是在视觉形象还是舒适度方面都具备独特的优势,表现出了日本传统住宅建筑的影子。在对藤本壮介的作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其中有很多技巧是值得借鉴的,结合国内外优秀的住宅建筑设计风格进行分析,认真考虑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找到适合本国基本国情的因素进行吸收、消化,将这些因素与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住宅建筑。

【参考文献】

[1]邹颖,刘骞.被“弱化”的螺旋——从螺旋形空间看藤本壮介的设计策略[J].世界建筑,2013(03):122-124.

[2]骆肇阳.图解的异端——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设计思维的图像叙事策略[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02):52-57.

[3]孙晨霞.藤本壮介住宅建筑设计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120-121.

[4]黄婧琳,毛键源.日本现代建筑“隔墙”理念探析——以安藤忠雄和藤本壮介为核心[J].中外建筑,2014(09):63-66.

[5]黄薇薇,刘琛,高安亭.以系统论思想观照藤本壮介——读《建筑诞生之时》开篇有感[J].武汉勘察设计,2014(06):59-61.

[6]马跃峰,李媛.空间的相关性演绎——探讨藤本壮介非线性思维下的弱建筑[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01):50-54.

住宅建筑之建筑设计 篇4

在贵州东南部居住着以待客热情, 民族团结为著称的苗族人民, 他们以优秀的民族古老传统文化而闻名, 至今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民族文化习俗。走进郎德苗寨, 传统民居依山而建, 气势恢宏。

当地地域偏僻, 有独特的人文内涵, 在与村民交谈中, 我们了解到苗族的历史文化, 增长了我们的见识。一个从北方来的民族由于历史原因被迫迁徙居住在高山地区, 在这里他们没有受到外界压迫, 得到了生命的延续, 并从古至今保留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但由于贵州是“喀斯特地貌”地势崎岖险峻, 群山环抱, 山水相间, 灌木丛生, 多为山地, 平地数为少数耕地又甚为更少, 加之亚热带季风气候天气潮湿多变难以干燥, 日照天数又为极少, 土壤又非常潮湿, 致使当地空气湿度比较大。为了使居住环境得到了安全性提高, 构建房屋也因此有了许多讲究。例如, 居民们选择依山而建、坐南朝北, 这样不仅可以防湿、防虫, 利于房屋干燥通风, 还能接受更多的阳光沐浴, 使水分得到快速蒸发, 以便维护房屋木头干燥度增加房屋寿命。

由于贵州是个多山地区, 平地非常极少, 大山之中又不宜开采宽阔土地运用于房屋建造, 砖屋底气比较严重, 经济造价非常之高, 加之处于深山之中苗族部落交通并不是非常便利, 运用现代的材料并不是最佳选择, 所以当地居民为了节约土地更好的利用资源来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求, 便选择了在600斜坡上居住以便增加粮食产量养家糊口。

在选择房屋地基定居时, 当地的人会请一些会看风水的老先生前来观看, 在适合坡度上选择适合方位作为房屋地基, 确定建筑地块选择后, 在开土挖地基的那一天会以拜神的形式来祭祀以表示对土地的尊重从而保佑家人的平平安安。

二、营造结构

在郎德苗族建筑中, 大多数都是栏杆式建筑, 一般分为三层, 最底层多数为堆放杂物或饲养家畜而置, 二楼多数为人的住房及生活地方, 最顶层则是人们所说的天楼, 是用一些较平整木板合拼而成, 最大功能便是阻挡在大风天气吹落的垃圾, 以免掉到二楼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房屋地基则利用当地的石头镶嵌, 一是便于牢固木制框架结构, 二是便于排水从而使其村寨干燥不过于潮湿。这样的构建让二楼远离了土壤没有地气侵蚀, 加之由于通风干燥, 能够更大面积的接受阳光沐浴, 非常适宜人类居住。除此之外房屋的布置也非常讲究, 根据传统的布置二楼的正中房屋则设为堂门, 这是逢年过节时祭祀祖先的地方, 其余的多为房间是自家住房, 但有些居民还习惯于在堂门后面设一个小房间, 俗称神龛背, 可给客人留宿或存放一些时常所需的生活基本原料。门前专建造有俗称美人靠的过道, 是为了供给家庭妇女刺绣及在劳动中回家休息喝水的地方, 美人靠不仅为方便自家人生活, 更重要的是有非常之高的装饰效果, 使得房子具有更高尚的艺术价值。

由于南方天气潮湿严重, 木头因此会产生热胀冷缩原因, 在建筑上工匠们会利用插销方式固定木头与木头之间的稳定, 牢固好整个框架使其具有高强度的抗震效果。然而在居民房建筑中, 一般居民房建筑主要支撑木头直径是200mm, 其于的附加支撑木头便是170mm, 美人靠过道走廊宽至1560mm, 能够使人有充分活动余地, 从二楼层面到美人靠坐垫高度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都是430mm, 高度适合南方人坐姿高度, 整个楼房的高度一般是8000至9000mm, 而地基至二楼底面高度也在一米九左右, 这个高度完全可以适合饲养家畜堆放杂物。民族建筑造工非常精确, 结构类型也有明显三角形趋势, 不仅能抗震而且造型非常具有艺术价值。

为了适应这亚热带季风气候, 深居大山的苗族运用了聪慧的大脑制造出栏杆式吊脚楼建筑, 不仅美观而且非常实用。在山区的苗族居民在构建吊脚楼时, 他们会以当地的石头加工作为房屋的垫基石, 不仅有利于防止木头因过度潮湿而加剧腐烂也有利于因地形的不规则而导致的排水系统功能衰退情况得以改善, 石头作为地基能保证房屋后面的泥土得到固定加大建筑实施安全稳定性, 并能防止山区的地下水注入房屋, 减少水分对建筑木材侵蚀。

三、如何利用当代材料继承传统民族建筑脉络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住宅水平的要求度越来越高。在这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市场, 面对房地产建筑业高楼耸立的态势, 民族建筑将逐渐面临着被现代建筑取而代之的局面, 这不仅威胁到了我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的建筑存在, 还会促使我们失去古老的传统建筑艺术, 同时也失去了我国民间的优秀民族文化。所以就如何利用当代材料继承传统民族建筑脉络问题, 我们在市场中做了进一步的材料调查与分析, 研究发现以现在科技材料的丰富性、独特性、美观性和高效模仿技术, 把优秀的传统民族建筑文化融合到现代建筑技术中, 从而达到继承优良传统、保护我国传统民族建筑文化、发扬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是很大问题, 并且会以传统民族美和现代美的完美结合展现于现代社会之中, 这将对我国继承民间民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有很大帮助。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筑工程发展转向了节能环保方面, 建筑方面展也转向了节能环保方面。当今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不予乱砍滥伐, 木材的稀缺使得传统木建筑造价成本提高, 而我们又不能让民族建筑特色消失, 所以为了响应这需求, 我们只能够运用当代材料来满足民族建筑特色需求。钢筋混泥土不仅造价低廉、坚固耐用, 能够在崎岖的地形上施工, 而且还能抗大风、在短期之内不用维修, 只要在装修上加工又能多次居住。这样民族建筑内在结构可用混泥土建造, 外观可用民族颜色增添, 室内可用民族文化元素融入, 增加文化装饰效果, 而且还能增加一些卫生间和厨房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 降低以村落木房居住户火灾问题。总之, 运用传统民族建筑文化加以现代材料构建出古老幕墙运用于钢筋混泥土的现代建筑之中, 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增加当代建筑隔音、防火、抗震等功能。新技术幕墙的出现, 不仅能减轻老百姓经济负担, 而且对于房屋装修改造工程提供了很大便捷帮助, 使百姓能很好接受现代化的进程却又不失民族古朴建筑风格。为了增强百姓对于民族建筑保护的意识, 需要提高百姓的文化素养和政府对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的支持, 以及地方性民族文化的传承, 使其更好地保护当地民族建筑文化遗产。

摘要:黔东南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产地。在这保留着历史悠久的栏杆式民族建筑特色, 主要以依山傍水而居, 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民居建筑样式, 而且营造结构与室内布局也是尤为独特且不失传统有形。作为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保护重点, 它依然保留着原始民族栏杆式构造和依山傍水群居的部落特色。尤其是苗族, 建筑特征非常的显著, 极具特征的建筑形式有吊脚楼、风雨桥、古楼。相对于中原地域传统建筑栏杆式传统民居房更是具有艺术价值。在全球化背景下, 随着建筑文化发展的同一性, 在现在建筑形式的影响下, 钢筋混泥土现代建筑逐渐代替传统民族建筑, 即使偏远的苗族地区也逐渐备受影响, 民族建筑将遭到破坏。民族建筑越来越少, 传统技艺也随之逐渐消失, 如果任凭这些局势发展, 这将会是我国民族建筑传统文化史上一大损失。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就如何利用当代材料运用于民族建筑中, 从而达到保护和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民族建筑文化的要求。做到当代建筑文化与传统建筑语言的兼容并蓄。如何利用现代建筑材料的优点来营造本土建筑的审美语言。是当下设计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民居,建筑,保护

参考文献

[1]吴玉标, 冯国荣.西江千户苗寨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14.2.

[2]张锦华.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考察录[M].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7.7.

[3]范生姣, 麻勇恒.苗族侗族文化概论[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07.

[4]贵州省民族研究会.贵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论文集[M].贵州大学出版社, 2008.10.

[5]张锦华著贵州民族民间文化[K].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7.7.

[6]李国章, 文锡美, 文远荣.报德苗族[M].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01.

建筑住宅规划设计 篇5

为了满足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施加强其与建筑设计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仅就此作以浅谈。

【关键词】住宅;建筑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区域划分,只有真正体现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才能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和谐统一,建筑也变得像资本一样越来越不甘于在幕后指挥,它总试图用最个性的发行来吸引目光并发出最响亮的呐喊。

住宅建筑之建筑设计 篇6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

前言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环境保护深入到各行各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当前建筑设计也逐渐地将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观点贯彻到其中。生态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生态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此来寻求平衡,在保证对环境伤害最小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代价来取得最好的效果。

一、生态建筑的概述

生态建筑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人们对其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在总体上一般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使物质能源实现秩序的循环转化,以此来获得一种无污染、高效以及低能的生态平衡系统。生态建筑的目标在于实现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创造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提高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类居住生活环境舒适要求的同时,达到人类与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在住宅建筑中,生态住宅需要将人类生态环境和生存质量的改善及提高作为根本任务。从设计技术来看,舒适和健康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基础,需要将住宅的高效性作为建设的核心内容。

生态建筑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性内容,要求建筑环境的高效、低耗、无污染,需要将生态学理念和现代建筑科学技术作为根本依据。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应遵循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追求高效是生态建筑的核心内容以及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等原则,为生态住宅建筑实际设计实施提供依据。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设计是在充分综合利用现代建筑学、环境学、生态学、先进技术科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在住宅内创造生态系统、改善建筑住宅的生态气候结构的方式,实现建筑住宅的生态化建设和发展,从而为人类提供舒适、健康、环保、美观、高效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活动。这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生活生态化、确保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受自身特点的影响,生态建筑工程建设实施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涉及到能源系统、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及处置系统、娱乐系统以及绿色建材系统等诸多方面,其技术策略有着严格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住区物理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智能化住宅设计以及节约型住宅设计。

三、生态建筑现状分析

3.1 理论研究不足

当前,我国对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其中还是存在着不足,这样不利于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错误的生态建筑认识会使建筑走向伪生态建筑的误区当中,生态建筑不仅是单栋建筑的节能环保,也不只是简单的建筑平面的重新规划,更不只是在建筑区域内植树、种草等绿化工作。融合了生态技术的建筑设计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室内条件,同时还应该具有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要保障建成的建筑物具有污染少、节能环保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使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结合成为有机的整体,保障其协调统一性。

3.2 生态技术掌握比较少

建筑设计当中的生态技术是为了实现生态建筑设计目标而采取的技术或者是非技术手段,主要是属于建筑生态学的技术应用。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具体生态技术的选择应该和建筑所在的地区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等多方面相适应,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生态技术。当前,我国生态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还不是非常成熟,通常会陷入片面追求生态技术从而忽略了生态技术本身的概念当中,这样就不利于建筑设计中生态化进程的发展。

3.3 设计实践不足

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设计师应该把握好设计的尺度,充分发挥出建筑所在地的地理优势,要尽可能地使建筑作品和周围环境有机结合,这些都是需要在不断的设计与实践中思考和完善的。当前,我国生态技术和建筑设计融合主要是偏向于节能设计,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缺乏多种学科的融合。

四、提升生态建筑设计的有效措施

4.1 整体观生态技术的融合

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设计时根据生物、河流、植物、乡土文化以及民俗风情等因素综合考虑能源和资源的循环流动,将房屋建筑所在的区域以及建筑本身的消耗、使用和生产计入到整个生态系统当中,从而改变传统的能源以及资源单向方式,使建筑构成良性循环的模式。

4.2 被动式生态技术的融合

被动式生态技术是传统技术的现代化表达方式,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建筑的整体布局,结合地方特色,主要通过对环境绿化、空间规划以及光线利用等手段,来提升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被动式生态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比较多的,其应用可以促进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

4.3 高科技生态技术的融合

利用高科技手段,结合新型的材料、构造以及施工新技术对建筑物外界光纤的导入、支撑结构、空气阻力、室内照明、温度、湿度以及通风等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高级生态技术的建筑物,在设计完成之后必然会具有时代前沿的特征。此外,高科技生态技术和超高层以及特异型等建筑物的设计融合已经成为新的研究课题,高科技生态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和生态环境相融合的重要内容,其应用可以使生态建筑和周围的环境更加协调。

4.4 高新技术的转化

高新技术通常情况下只是生态技术实现的手段,不能够将其和高科技生态技术相混淆。高新技术是生态技术的催化剂,人们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理念,对建筑设计时的高新技术进行生态转化,这是高新技术自身魅力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比如在使用计算机技术和新型特殊的建筑材料时,可以将传统固定在建筑结构设计上成为能够根据气候变化自行调整的围合式建筑,或者是引入太阳能、风能、沼气以及废水处理等新技术,以此来实现建筑或者是建筑群落的能源资源循环等。

五、结束语

建筑行业是能耗非常高的行业,随着人们对建筑节能要求的提升,实现建筑行业的有效节能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技术,可以使建筑既能够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也结合了自然环境因素,从而可以有效实现人与建筑以及自然的协调统一。总而言之,生态建筑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建筑形式,并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可以有效提升现代建筑水平,并且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甘哲华. 生态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合[J]. 科技向导,2013,5(06):327—334

[2] 李灵芝. 生态建筑理论应用于建筑设计中的分析[J]. 城市建筑,2012,14(15):210—217

[3]徐文明.生态建筑理论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2,(21):190-190,199.

[4] 王丽纯,冯艳林. 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融入研究[J]. 山西建筑,2013,3(39):20—27

探析住宅建筑设计 篇7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节能

1 住宅的规划设计与建筑风格

在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开发程序下, 地产商的开发思想和市场定位会直接影响规划设计的方向, 而规划设计如果出现失误, 又会导致住户在经济、生活上的损失和不便。 (1) 表现在对住宅规划设计的理念不够超前, 仅考虑当时购房者的消费倾向和生活条件, 有些仅仅是几年前开发的楼盘现在看起来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特征; (2) 规划设计时过于强调商品房的经济效益, 一定要把小区建设的规划容积率用足, 而规划主管单位现在一般也只对建筑的日照标准、退界、沿街建筑的高度和容积率等经济技术指标进行控制, 而对组团、小区、居住区建筑之间的景观、道路骨架, 房屋布置的层次及空间关系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要求, 导致开发商为使经济利益最大化, 使建成的小区不但单体建筑之间密不透风, 还会因为区域之间缺乏统一、协调的路网规划而造成城市大范围的交通不畅, 这在国内一些大型、特大型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 (3) 在当前住宅建设追求“以人为本、健康住宅”的同时, 一些商品住宅小区过于强调销售概念的炒作, 片面追求所谓“设计改变生活”的口号, 把国外的一些设计模式简单照搬过来, 追求建筑风格的西洋化, 一味模仿而缺少创新, 脱离本国或当地的文化背景及居民生活模式, 失去了中国自己的建筑特色。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自信力的缺失, 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因为文化从来都是根植于本土的, 居住文化也不例外。换句话说, 文化只有先是民族的, 然后才能是世界的。

2 住宅的节能分析

住宅品质的高低体现在很多方面, 不但包括规划、环境、房型及细部设计等硬件指标, 还在于产品是否能够吻合目标业主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软性条件, 但前提是都应该有低能耗高舒适度的节能设计作为保障。在这里所讲的节能要求和措施并不仅仅是指国家当前的行业规范所要求强制执行的部分, 而是在此基础上自发的更高要求。因为从国家制定节能标准的层面上讲, 节能标准从发展的角度上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要求, 会随着标准贯彻的不断推进而逐步提高。就目前国内的住宅节能现状来看, 我国现行的节能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考虑在此基础上提高部分标准和构造措施而由此增加的土建单方造价与得到的实际节能效果相比, 还是应该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有意义的地方。很多开发商在项目建设中更在意小区表象的豪华气派, 在立面选材、景观铺地、绿化种树上不惜重金, 而在节能设计上则能省则省。原因很简单, 外在的东西购房者看得见、摸得着, 有利销售, 而内在的节能品质则是入住以后的事, 当然这也与国内目前的项目公司体制有关。另外认为, 即使在执行国家现行节能标准的情况下, 在具体设计中除了要通过动态计算满足节能要求外, 还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有关外门窗节能方面的设计处理:

(1) 窗墙比在节能设计中, 窗墙比的大小对于节能的动态计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当前的一些设计中, 许多楼盘一味通过加大外窗来获得立面效果及视野和采光, 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房间及朝向都需要大窗, 在北向及东西朝向适当减小窗墙比对节能大有好处。

(2) 针对现在设计中常见的凸窗, 应注意其顶板、底板及侧壁的保温设计。尽管有时通过综合节能计算可满足整体节能要求, 但同时也应注意要满足最小传热系数的构造要求, 防止出现冷桥及结露而导致室内热工条件的劣化或内墙粉刷的起鼓、脱壳等问题的出现。

(3) 注意门窗的气密性要求。门窗是建筑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从能源的流失比例看, 整个建筑的能量损失中有70%是从门窗流失的, 而其中主要的能耗又是外窗和外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特别是空气渗透, 是应该通过框料设计和五金选用而尽量避免的, 而且从国家现行节能标准和设计单位的具体设计文件看, 与屋面、墙体、楼板一样, 对外门窗的节能特别是气密性等级也有明确要求, 但通过实际调查发现, 许多楼盘在屋面、墙体等部分的节能构造基本可以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但外门窗部分则多数没有到位。

3 住宅细部构造设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3.1 空调的设计安装问题

一般来讲, 家用空调常用壁挂机和柜机, 从户型使用情况看, 挂机一般用于室内使用面积在20m2以内的房间, 空调外机安装位置净尺寸应为1100mm (长) ×550mm (宽) ×700~800mm (高) ;柜机一般用于面积为20~40m2左右的房间, 如大客厅 (连餐厅) 等, 功率一般在3匹以内, 则室外机净尺寸一般为950mm (长) ×350mm (宽) ×850mm (高) , 空调外机安装位置净尺寸应为1200mm (长) ×600mm (宽) ×1100mm (高) 。当然如果单纯从房间具体使用面积反推空调功率, 可能有些小房间的室外机搁置尺寸可适当缩小, 但考虑部分住户入住时可能用的是以前购买的空调, 因此建议在条件许可时尽量留出适当的余量, 以免给住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浪费。另外现在市场上的空调外机有变小的趋势, 设计单位也可随时通过调查研究来调整机位尺寸的设计。

3.2 毛坯房与住户二次装修的衔接问题

目前在国内的住宅很多还是毛坯房交房制度, 这就存在毛坯房的竣工验收界面与住户二次装修的衔接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 主要矛盾集中在房间地坪、门窗安装方面。一般设计单位为考虑住户二次装修, 会预留30~50mm厚的装修面层厚度 (过厚是不太经济的) , 而且一般可满足使用要求, 但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地坪浇筑时不可能完全平整, 为满足竣工验收要求, 一般还要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再次找平, 往往还需要20~30mm的厚度, 这样实际留给住户的面层装修厚度可能偏小, 如果此时外门窗洞口仍按正常标高设计, 常常会造成住户二次装修时地坪饰面与外门下槛发生咬口现象, 既不美观, 之间留的缝隙也不便于清扫, 特别是在阳台部位, 还要考虑阳台面层构造厚度及地漏找坡所需厚度, 如发生咬口可能还会导致门窗下口渗水, 因此建议宜将外门 (如入户、阳台门等) 下槛设计标高适当提高, 可以比室内设计地坪完成面再提高30~50mm, 就可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这个问题尽管看似简单, 但通过调查, 存在这个问题的楼盘不在少数, 希望引起同业重视, 以免后患。

4 结束语

我国住宅建设从“经济适用房”、“小康住宅”、“绿色住宅”一直到现在的“健康住宅”, 可以看出来, 这些理念都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居住需要对住宅设计提出的新要求, 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住宅建设发展的一条轨迹。住宅的品质首先取决于设计, 所以必需提高住宅的设计质量, 重视这个阶段, 对创造、提升一个住宅小区的产品质量无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加平, 武六元.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J]能源工程, 2001, (02) .

浅析住宅建筑设计 篇8

1.1 由于住宅商品化、市场化以后, 大大地推动了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

各种各样的住宅都涌现出来, 所以相继出现了一些设计不合理的户型, 目前住宅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1 随意采用错层式

错层在一些情况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但是错层住宅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果不分场合的滥用, 那就有欠妥当, 以下两种情况就不适合采用错层。a.小面积户型不应采用错层式。有的住宅, 面积很小, 为了做出错层, 免不了踏步的设置, 而踏步却占用了一部分的面积, 这不但减少了使用面积, 而且由于设置的踏步还使得房间显得小气。b.在地震高发区应避免采用错层式。根据抗震规范要求, 在建筑物的整体布置上, 应尽量保持体形上的对称简单, 质量和刚度的对称和均匀发布, 避免平面和立面上的突然变化和不规则的形状。

1.1.2 小面积选用跃层

在多层、高层住宅中, 国内近几年比较喜欢设计跃层式住宅, 跃层式住宅一般是在独户式一层住宅中采用, 在户内设置楼梯为垂直交通。一般每户在同层内布置房间, 完全可以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目前在多层、高层住宅的中间层大量出现的跃层式住宅, 主要是为追求变化和气派的室内空间, 并没有其他功能的要求。在户内设置楼梯的跃层不利于老年人和小孩的使用, 而且楼梯会占用大量的空间, 对小面积的套型很不适用。所以在这种形式下作跃层的方案是不可取的。

1.1.3 厨房和卫生间的不足

厨卫管线布置缺乏协调。由于目前国家在厨、卫管线布局等方面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 造成了各种管道的配置任意性较大, 尤其是煤气管任意穿厨房, 导致日后住户布置橱柜比较困难。小面积的卫生间比例偏大, 有的甚至于做出两卫, 并错误的将其定义为高级户型, 实际上在住宅以及经济适用住房中多设卫生间既不经济也没有必要。

1.1.4 起居室设计不合理

面积太大。现在, 人们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到在家中看电视和看书的位置都转移到卧室, 也就是说起居室的一部分功能转移到了卧室中。另外, 起居室面积太大, 会使室内净高显得很低, 给人带来压抑感。

1.1.5“欧式”成风

一些地区住宅外观欧式成风, 许多开发商不惜重金, 在住宅外部做繁琐的欧式线脚, 他们认为包装重于功能, 而忽视了住宅使用功能的完善和提高, 另外目前建筑市场不规范, 现代建筑设计不到位, 造成人们对现代建筑有看法, 而且欧式建筑造价高, 一些人对欧式建筑做法不熟, 设计不伦不类, 建筑效果很差。

1.1.6 小高层住宅不设电梯

国家现行标准《住宅设计规范》规定: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宅入口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目前有的城市的住宅大多数为7-8层的住宅, 而这种住宅几乎没有设置电梯, 明显不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

2 建筑细部

在对建筑整个方案进行布局时, 也要对建筑的细部做设计, 这样设计的建筑才适用于人的居住。

细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建筑是城市的细部, 而细部则是建筑的细部。建筑应该反映它与城市或环境的关系, 而细部则反映它与建筑的关系。建筑的细部构件除了自身的功能作用外, 在现代建筑中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给人们感知建筑的功效, 这种功效主要体现在细部为建筑整体所提供的尺度感方面。城市中的主要建筑上应该具有能够反映城市特点的构件;同时, 由于人们的美感判断是以自身的大小为基础, 所以建筑还应该为人们提供近距离观看小尺度构件来把握建筑物的大小感。

建筑本体所处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导致不同样式的细部出现, 反过来细部形体自身所具有的历史特征与几何特性, 也同时赋予细部以象征性, 这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他们更好地理解建筑及其环境。就建筑整体而言, 它需要有一个特定的秩序来形成一个体系, 从上至下来组织建筑整体与局部的的关系。

3 采光不足, 日照间距不够

日前一般常见到的大进深住宅, 往往室内中部出现暗厅, 或者房间的形状狭长, 中部采光不足。一些住宅为了避免出现面积大于10平方米的暗厅, 采取了中部暗厅开口, 形成了狭长的大房间的变换设计, 不仅房间使用不方便, 也不能满足起居厅采光标准中规定的侧窗采光要求窗地面积比大于1:7的规定。还有一部分住宅套内空间均为不利朝向, 也不符合住宅设计规范规定的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的规定。国家现行标准对住宅间距有明确规定, 一些城市对住宅间距也做出了地方的规定, 而一些开发商为多出房, 房屋的日照间距连最低标准都无法满足, 使1-3层的住房无法得到日照, 还有的住房遮挡非常严重, 使整个单元竖向用户不能得到日照。

4 通风不畅

有关部门调查发现, 有一些地方住宅户内空气污染严重, 尤其是在严寒冬季室内空气污染指标超标现象严重, 严重威胁居住者的健康, 其原因便是户内通风设施配置不足和不畅, 由此建议取消砖砌通风道。

5 没有考虑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5.1 缺少存储空间

现在的中国正在与世界经济接轨, 这也对开发商和设计师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要适应新的市场变化, 必须采取新的方式对当前出现的新问题。在今后的住宅设计中, 建筑师们应充分考虑储藏空间的问题, 解决存储空间的最好方法是建造内置的壁柜, 让住宅设计更符合用户的要求。

5.2 缺少必要地电源插座、电话接口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 家用电器以及电脑和家庭办公用品的普及运用, 住宅设计在这方面的设计缺陷就显现出来了, 卧室内缺少电源插座和电话接口, 让在家办公一族和回家娱乐的小孩极为不便, 最后便在自己家中布置明线, 不但造成室内线路混乱, 影响室内整洁美观, 而且还存在不安全的隐患。

5.3 没有考虑住宅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大开间住宅户内无承重墙, 可灵活分离, 在设计上留有可改造余地, 而又不至于破坏承重结构, 住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空间进行分隔, 因而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是一种较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住房模式。大开间住宅问世以来, 在国内的一些城市中的居住小区中应用, 取得很好的效果。建筑学家通过对爱建上海新家园等大开间住宅的调查发现, 住户非常满意这种大空间的灵活布置的住宅, 并发现入住后户内的平面分隔布局户户都不一样。可见, 大开间住宅空间划分的灵活性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目前在我们国家这种可灵活分隔的大空间住宅还很少, 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6 结束语

总之, 以上是住宅设计中的几个最常见的问题, 而且这些问题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有些甚至是《住宅设计规范》中所不允许的。广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师们要认真贯彻“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建设方针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设计出更适合消费者的住宅。

摘要:介绍目前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对建筑细部设计的作用及意义进行了阐述, 并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对住宅建筑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更新住宅设计观念, 提高住宅设计水平, 应当贯彻“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建设方针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设计出更适合消费者的住宅。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设计,筑细部

参考文献

[1]GB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1]GB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

浅析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篇9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现阶段建筑耗能量已占社会总耗能的3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城镇建设的高速发展, 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专家们预言, 如不及时地加以改善, 这个比例将迅速地上升到40%左右。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最难治的城市病之一, 影响着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进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节能住宅的发展概况

节能住宅采用的围护结构能有效地改善居室的热环境。冬季会明显地感到比普通住宅温暖舒适, 即使需要开空调取暖, 耗电量也明显低于普通住宅。夏季, 由于通过外墙进入室内的热量大大减少, 屋面上有了隔热、通风的措施, 窗户使用能反射太阳热量的玻璃或者有外遮阳, 使节能住宅的隔热性能大大提高, 夏季需要空调降温的时间相应减少, 无疑会减少住户的电费支出。

节能住宅的中空玻璃窗可降低外界的噪音分贝, 能给住户提供宁静的家居环境。而建筑所穿的节能“衣帽”, 还能有效地保护住宅的围护结构, 使外界温度变化、雨水侵蚀对建筑物的破坏大大降低, 从而解决了屋面渗水、墙体开裂等住宅顽症, 延长了建筑物寿命, 也降低了维修费用。

3 节能住宅的设计

3.1 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外, 还要着重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 环境平面规划 (选址、布局、朝向、间距、绿化等符合要求) ;

(2) 单体设计 (体形系数、窗墙比、材料选用、围护结构及内隔墙热工性能、阳台处理、必要的遮阳设施等可靠、合理) ;

(3) 建筑细部构造 (外墙体尽量不开设洞口, 楼地面、楼梯间、屋顶等隔热保温, 以及建筑安全节能玻璃窗、保温门的使用) ;

(4) 节能型空调和采暖器的选用, 以及集中式太阳能低谷电热水供应或地热泵、空气泵等智能集成系统及其产品的运用等。

3.2 住宅建筑技术节能模式

节能型住宅是指在保证住宅功能和舒适度的前提下, 按既定目标 (国家标准节能50%) , 减少能源消耗, 并且尽可能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 实现资源节约的住宅。节能住宅设计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应把握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科学的规划布局与合理的建筑设计

住宅区的规划布局应根据地方气候特点, 因地制宜, 使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和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有利于自然通风, 保留自然水域面积, 增加植被绿化, 减少硬化地面, 形成小区微气候。规划中还应注意尽可能争取最有利的建筑朝向, 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使建筑冬季可以增加太阳辐射得热, 夏季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得热, 且与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一致。

(2) 住宅的户型设计的优化

近年来, 住宅内部的休息区, 起居活动区及厨卫服务区三大功能, 分区更趋向明确合理。住宅中的卧室为休息区, 在满足通风采光, 保证窗户的气密性和隔热性的要求下, 卧室不向南不影响建筑节能。“厅”在现代住宅中, 已成为居住者各种起居活动的主要空间。所以如果起居厅向南, 白天的阳光照着在起居厅活动的人们, 其节能效应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是南向起居厅, 室内的自然热环境较好, 可以大大地节约采暖和空调的耗能。

(3) 建筑构造节能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屋顶、外墙和外窗三个部分:屋顶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屋面, 其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应满足标准规定, 有条件的可采取屋顶绿化等措施;外墙推广具有低热转移值的外墙材料, 采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外窗控制窗墙比, 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 是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指标的有效途径。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一下住宅建筑的构造节能设计:

(1) 墙体节能:

住宅节能技术模式按外墙体隔热保温的方式可分为:外保温、内保温和自保温三种模式。

a.外保温模式:外墙外保温 (俗称“建筑物的外衣”) 是由隔热保温材料通过粉、喷、贴等施工工艺, 在外墙体外侧的基层上包一层隔热保温层 (其厚度按热工规范计算后, 宜提高20~30%选取, 主要避免施工偏差、材料含水、应用等因素的影响) , 使其传热阻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

b.内保温模式:所采用的隔热保温材料和施工工艺基本上与外保温模式相同。所不同的是, 把隔热保温材料通过粉、喷、贴的施工工艺, 在外墙体的内侧基层上增加一层隔热保温层 (其厚度按热工规范计算) , 使其传热阻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

c.自保温模式:靠外墙体本身的热工性能技术指标, 就达到国家和地方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该模式主要依靠具有隔热保温性能的墙体材料的开发。开发的思路是:研发出新型的隔热保温墙体材料不仅能就地取材, 再生资源, 而且能符合国家墙改政策, 走工业化、产业化的道路;应用时具有安全可靠, 耐久性好、节能投资省等优点;发展前景久远, 能满足量广面大的市场需要。

(2) 门窗节能:

外门窗是住宅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 其能耗占住宅总能耗的比例较大, 其中传热损失为1/3, 冷风渗透为1/3, 所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要求的条件下, 尽量减小住宅外门窗洞口的面积, 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 减少冷风渗透, 提高外门窗本身的保温性能, 减少外门窗本身的传热量。其节能措施有:

a.控制住宅窗墙比。住宅窗墙比是指住宅窗户洞口面积与住宅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 JGJ26-19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部分) 》对不同朝向的住宅窗墙比做了严格的规定, 指出“北向、东向和西向、南向的窗墙比分别不应超过0.20、0.30、0.35”。

b.提高住宅外窗的气密性, 减少冷空气渗透。如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 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而门窗框与墙间的缝隙可用弹性松软型材料 (如毛毡) 、弹性密闭型材料 (如聚乙烯泡沫材料) 、密封膏以及边框设灰口等密封;框与扇的密封可用橡胶、橡塑或泡沫密封条以及高低缝、回风槽等;扇与扇之间的密封可用密封条、高低缝及缝外压条等;扇与玻璃之间的密封可用各种弹性压条等。

c.改善住宅门窗的保温性能。户门与阳台门应结合防火、防盗要求, 在门的空腹内填充聚苯乙烯板或岩棉板, 以增加其绝热性能;窗户最好采用钢塑复合窗和塑料窗;可设置双玻璃或三玻璃, 并积极采用中空玻璃、镀膜玻璃, 有条件的住宅可采用低辐射玻璃;缩短窗扇的缝隙长度, 采用大窗扇, 减少小窗扇, 扩大单块玻璃的面积, 减少窗芯, 合理地减少可开启的窗扇面积, 适当增加固定玻璃及固定窗扇的面积。

d.设置“温度阻尼区”。所谓温度阻尼区就是在室内与室外之间设有一中间层次, 这一中间层次象热闸一样可阻止室外冷风的直接渗透, 减少外墙、外窗的热耗损。

(3) 屋面节能

屋面节能措施的要点, 其一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 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其二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 如选用吸水率较高的保温材料, 屋面上应设置排气孔以排除保温层内不易排出的水分。现在, 高效保温材料已经开始应用于屋面, 一些建筑的屋面保温, 采用膨胀珍珠岩保温芯板保温层代替常规的沥青珍珠岩或水泥珍珠岩做法, 就克服了常规作法的诸多缺点。这种保温芯板施工方便、价格低廉、不污染环境;芯板为柔性制品, 不仅适用于具有平面的屋面, 也可用于带有曲面的屋面, 其保温工程更可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4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

浅析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篇10

面临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 世界各国提出了控制矿物能源用量的增长, 提高用能效率,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保护环境的目标,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 是我国长期的重大方针。近年来, 国家及相关部门已经深切意识到节能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筑节能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化, 建筑节能的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化,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断完善。但是建筑的节能设计是一个长期复杂且矛盾的工作, 如果我们不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和综合的分析、研究和实施, 要想做好建筑节能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并坚持到底。

二、节能住宅的概念

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 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重视节能住宅。节能住宅需要通过对建筑的合理设计、合理选材, 最大限度的把室内自然温度控制在人体舒适温度范围内, 从而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环保的居住空间, 降低建筑物的运行能耗。

三、总体规划设计

(一) 建筑选址

建筑基地不适宜选择在山谷、洼地及凹地等处, 因冬季冷气流在凹地里易形成对建筑物的“霜洞”效应。位于凹地的底层或半地下层建筑为保持所需的室内温度所消耗的能量, 就会相应的增加。所以建筑基地应尽量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地段上, 为建筑争取日照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 建筑布局

利用建筑楼群合理布局, 充分结合特定地点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特征和建筑物功能, 人的行为活动特点等, 建立自然-人工生态平衡系统。具体体现在通过楼体排布的方案组合中, 按以下原则挑选规划方案:充分利用和争取日照;避免风漏斗的出现, 合理组织气流, 减少建筑热损失;利用建筑外界面的反射辐射, 对夏季炎热气候考虑充分。

在规划布局中, 可以通过建筑的手法来尽量改善日照条件, 比如:a.多排多列楼栋布局中, 采用错位布置, 利用山墙空隙争取日照;b.点、条组合布局时, 点式住宅布置在朝向较好位置, 条式布置其后, 争取日照。

(三) 建筑间距

阳光对于个人不仅有卫生学的意义, 同时对人的心理及精神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它不但是热源, 同时还可以提高室内的日照水平, 保证住宅室内具有一定的日照量, 从而决定建筑间最小间距, 并结合其他条件综合考虑建筑群体的布置。建筑采用斜屋顶在满足日照的前提下可以缩小住宅间距。

(四) 住宅绿化

住宅绿化对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降低室外温度、营造良好的室外热工环境等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设计和建设住宅时应尽量减少硬地面, 提高绿化覆盖率, 同时尽可能结合实际情况布置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 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四、建筑单体设计

(一) 墙体的节能构造

墙体是住宅外围护结构的主体, 是建筑室内外热交换的主要介质。建筑节能50%, 其中就有约25%是通过外墙的保温隔热性能来实现的。因此, 墙体的设计是不容忽略的一个方面。外墙除了应具有基本的承重、安全围护等功能外, 还应考虑选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墙体材料, 对传热性好的墙体或墙体中传热性好的部位应加设保温隔热层。目前, 常用的几种外墙材料中, 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的是多孔粘土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及复合墙体。复合墙体中绝热材料主要有岩棉、矿棉、玻璃棉、膨胀珍珠岩、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加气混凝土等。复合墙体保温隔热宜选用外墙外保温。外保温的绝热材料是连续外包的, 能有效隔断具有热桥作用的混凝土梁、柱等, 而产生“断桥”作用, 达到预期的节能降耗效果 (图1、图2) 。

另外, 也可以利用植物来调节气温。在日照强烈的墙面, 种植植物来吸收太阳热量, 减少传入室内的热源。据报道, 建筑西墙种植爬墙虎, 在植被遮蔽90%状况下, 外墙表面温度可降低8.2℃, 并有利于吸尘和消音, 减少温室效应。

(二) 外门窗的节能

外门窗是耗热的重要渠道, 是节能的重点部位。窗户对住宅热环境的影响相当大, 它既是太阳辐射的得热部件, 又是主要的失热部件, 通过外门窗的热损失占建筑物总热损失的40%~50%, 在保证室内采光的前提下, 合理确定窗墙面积比是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符合我国国情的窗墙面积比, 如表1所示。

另外, 窗户的传热系数约为墙体的3~4倍, 只有门窗达到每小时每米缝长的空气渗透量小于或等于2.5m 3, 才能达到节能优化设计, 为此, 要利用新型门窗材料, 改善保温隔热性能。

(三) 屋面的节能

在住宅建筑屋顶构造设计中, 应使用高效保温材料、架空型保温、倒置保温等进行合理的保温和隔热设计, 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在冬季低温地区、夏季高温地区给室内提供适宜的生活温度, 同时为冬季的暖气用能、夏季的空调降温用能节省出大量能源。我国冬季的采暖大多数地区还在用煤, 夏季的降温一般都是用电, 合理的屋顶保温和隔热设计可省出大量的能耗。在不断改进建筑外墙、外窗的保温性能后.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屋面保温隔热的研究。屋面节能措施的要点。其一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 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其二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如选用吸水率较高的保温材料, 屋面上应设置排气孔以排除保温层内不易排出的水分。现在, 高效保温材料已经开始应用于屋面。一些建筑的屋面保温, 采用膨胀珍珠岩保温芯板保温层代替常规的沥青珍珠岩或水泥珍珠岩做法, 就克服了常规作法的诸多缺点。这种保温芯板施工方便、价格低廉、不污染环境;芯板为柔性制品, 不仅适用于具有平面的屋面, 也可用于带有曲面的屋面, 其保温工程更可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其主要技术指标, 表观密度为110~150kg/m3导热系数为0.04~0.06W/m·K;蓄热系数为0.90~0.11m 2·K。抗压强度大于0.2MPa;吸水率小于0.01%;蒸汽渗透系数为2.18×10-7g/m/n/Pa。

五、其它节能措施

(一) 使用节能的绿色建筑材料

建筑外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直接关系到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和舒适性, 对降低建筑能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在外维护结构完成后再在上面附加保温层, 以改善热工性能。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 但各种高效保温材料价格不菲, 而且其生产加工过程也会大量消耗各种能源。因此, 建筑节能不应当只着眼于建筑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还应当从整体系统的观念出发, 关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能源消耗。从这个角度出发, 建筑材料就不但要有出色的保温隔热性能, 其加工生产过程也应当简单易行, 节省能源。位于美国加州霍普兰德山谷中的太阳生活中心创造性地利用稻草垛作为墙体材料。其具体做法是先将稻草加压打捆, 再把它们砌成墙体, 然后在墙体上喷涂一种8~10cm的土质护面灰来代替水泥砂浆。完成后的墙体不但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而且兼有较强的防火性, 并且无毒无害。

(二) 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太阳能作为一种天然的洁净能源, 也是居住建筑设计上广泛推广的节能设计之一。从近年来的能源使用和发展情况来看, 煤、电、油的供应紧张已经不容忽视, 太阳能应该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发展。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经过20年的发展, 产品的生产研发技术日臻成熟, 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另外, 从使用效果和居卫的淋浴费用和投资回收周期来看, 太阳能热水器也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仍以一家一户的零散安装使用方法为主, 存在破坏建筑结构、热水温度不稳定等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将太阳能利用装置纳入到建筑设计规范当中, 在设计时将太阳能热水器设备纳入到建筑设计之中预留太阳能设置位置, 特别是在厨房卫生间内。如果太阳能热水器能够充分加以推广应用, 就可以大大节省常规能源, 也是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

六、结语

建筑节能设计是一项重大且持续的工程, 并且住宅节能是我国建筑节能的重点。我们要按照节能新标准严格把好节能设计关, 监督好施工节能用材关, 有效提高居住建筑节能效率, 降低建筑能源耗费, 节约居家生活成本, 为住户打造真正的环保节能、舒适、健康、方便的高品质住宅, 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晓华.浅谈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J].佳木斯大学学报, 2009.

[2]李广盛.关于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体会[J].学术园地.

上一篇:产权保护机制下一篇:高等教育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