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多元指导

2024-07-11

高中音乐教学多元指导(精选十篇)

高中音乐教学多元指导 篇1

一、重视探究性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探究性教学方式在化学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兴趣,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带领学生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究, 寻找真理。

比如一次实验课, 我要学生用希夫试剂、银氨溶液等试剂鉴别乙醇、乙醛两种无色溶液。按常规就只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加入希夫试剂后溶液变红的为乙醛, 另一种是加入银氨溶液加热有沉淀生成的是乙醛。但通过同学们的讨论, 又出现了两种方法:一个很喜欢物理的同学提出了第三种方法, 就是用手握住试管, 能沸腾的就是乙醛;一个平时对酒有所了解的学生提出了第四种方法, 就是闻气味, 因为乙醇有酒的香味。显然前三种方法着重运用了视觉空间智能与数学逻辑智能, 而第四种着重运用了自然观察智能。四种不同的方法, 就体现了多种不同的智能, 你很难说这几种智能孰优孰劣。这种智能多元性的客观存在, 要求我们教师不能用单一的观点去确定目标, 必须使目标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 从而使具有不同智能的学生在同一条件下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人才。

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新型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如果能够创设公平、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 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结合近阶段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对于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 有些课题完全可以尝试改变为探究性实验, 不要让学生去验证答案, 而是去探究可能出现怎样的答案, 让他们自己动手、自己思考, 自己发现问题, 再自己来解决问题, 过程中形成了学生作为主体、老师作为辅助的新型师生关系,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各种潜在智能。

例如, 在学习乙酸的酸性时, 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第一步, 提出两个问题: (1) 乙酸具有酸性, 如何利用下列药品证明乙酸具有酸性? (2) 自己用实验证明乙酸、碳酸、亚硫酸的酸性强弱顺序?

(乙酸溶液、石蕊试液、p H试纸、Na2CO3溶液、试管、滴管、烧杯、表面皿、玻璃棒、试管、Na2SO3溶液)

这种设疑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 先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 得出不同的方法。再在我的引导下, 进行组与组之间讨论, 得出了下面几种实验方法: (1) 用p H试纸测乙酸的酸碱性, 如果试纸变红, 说明乙酸显酸性。 (2) 把石蕊试液滴入乙酸溶液中, 如果溶液变红, 也说明乙酸显酸性。 (3) 把乙酸滴入Na2CO3溶液中, 观察现象, 判断乙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4) 把乙酸溶液滴入Na2SO3溶液中, 观察现象判断乙酸和亚硫酸的酸性强弱。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学生大胆设想, 相互讨论, 得出实验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

第三步, 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 动手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得出实验结果为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而弱于亚硫酸, 说明了乙酸是一种弱酸。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培养、开发了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我在这里只谈了两种教学方法, 作为化学教师, 哪种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 就要尝试用哪种方法教学。

三、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在我国, 大多数学校为了应付考试, 还是实行应试教育, 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 这实际是把多元智能理论中数学逻辑智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这样严重限制了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定要从多元的角度进行, 从各方面给学生评出一个综合的成绩。经过近阶段的课堂教学实践, 我觉得对学生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虽然限制其他智能的发展, 但我们却不能把这一标准完全抛开, 这样对学生数学逻辑智能发展不利。我认为考试分数占综合成绩的3 0%比较合适。

2. 学生实验成绩占综合成绩的40%。

因为化学实验在全面开发学生潜能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 几乎包括了所有的8种智能, 所以学生实验成绩在综合成绩中占有量应该是最多的。

3. 学生平时上课表现占综合成绩的10%。

这就要求我们在上课时, 给学生一个轻松的上课环境, 让学生在上课时有发挥的空间, 充分发挥他们的语言、身体运动等智能, 并在此基础上学好化学知识。

4. 学生课堂和课后作业占综合成绩的10%。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或作品, 是培养学生数学逻辑等智能的重要方法, 因此在综合成绩中必须占有一定的份量。

5. 学生自我评价占综合成绩的10%。

自我认识智能是指关于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 其核心就是留心、反思与重建。自我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 学习化学的状态进行反思, 并认识到自己学习化学的潜能,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智能, 并进一步学好化学。

高中音乐教学多元指导 篇2

山东省诸城龙城中学 郭伟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对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潜能等进行分析和权衡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进行职业分析、行业分析等,以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这一目标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简单而言就是一个人提前对其一生所从事的职业进行预期和计划。根据美国的职业生涯管理专家舒伯的职业生涯周期理论,一个人从15岁起应进入职业生涯探索阶段的试探期,这一阶段的任务是结合自己的自身的需要、兴趣、能力,初步选择职业发展方向,并进行尝试。而这正是当前高中教育的短板,也正是因为这一块短板,导致了高中生不会也不知该如何选择大学专业,导致了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导致了工作中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正如才女张泉灵北大毕业典礼所讲:你选的是你父母喜欢的专业,你选的是容易得学分的课,你又凭什么要求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进入高中,学生该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业?如何选定大学专业?怎样发掘自身的优势智能让今天的努力成为明天发展的起点?这是每一个高中生及教师、学生家长应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1.普遍存在着自我目标缺失。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上大学,学习是为了父母、为了老师,唯独没有考虑自己的个体需要。

2.高三学生对高考志愿中专业的了解程度为大多为“不太了解”,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填报的专业都未曾听说过,更谈不上爱好。

3.父母的意愿太过强势。孩子未来学什么、做什么,家长们有很多种想法,有的家长强迫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

4.职业目标存在误区。在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理想调查时发现,接近半数学生没有树立职业理想或没有职业理想。在职业取向上,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向往高尚、体面、薪资高的职业,并未考虑自己发展需要。

三、高中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重要意义: 1.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准确地评价自己。2.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责任感。3.能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产生激励作用。4.可以把学生的未来与现实结合在一起。

5.符合中学生认知规律,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四、引进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

传统的智商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个体的智能是单一的、可量化的。哈佛大学零点项目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突破了这一局限,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一个人都程度不同地具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动觉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与环境协调的智能。加德纳还指出,人的智能不应局限于他所确认的这几种类型,而且每一种智能还应包含次级智能;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并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组合。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后天优势可以学习和建立,但天生优势不可改变。天赋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不能在本来没有的情况下通过学习获得,只能在现有的情况下通过传授、培训来加强。只有识别和接受自身的天赋和性格,配以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找寻到与自身所具备的天赋和性格相符合的事业,并持续地做下去,才能最终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完美人生。这样,我们在帮助高中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时,首要的就应是找到每一个学生自己的优势智能。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投其所好

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很重要的维度,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如果兴趣特点与职业(专业)匹配,就能增加职业满意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人生幸福感。教学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手段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知识、学术研究、对美的事物的内在的追求和向往,并把这种对事物的激情和热爱延续到对职业的选择上,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所有教师需重新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考虑这些问题:我想从事什么职业?哪些职业是我喜欢的?从事哪些职业我会非常开心? 2.择其所能

如果投其所好是充满情感地畅想的话,那么择其所能就要靠理性来把握了。仅凭兴趣选择专业是不理性的,感兴趣的事情并不代表有能力去做。教师和家长需要引导孩子理性地评价自己,即明白自己能干什么。即全面、客观的评估自己的智能优势以及个体的价值观、气质、性格、情绪和意志等诸多方面的特点。每位高中生在入校之初就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既尊重自己的爱好,又能根据自己的潜能做出最佳的抉择。

3.择世所需

在明确自己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的同时,还应兼顾考虑此专业的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前景等外在因素,这也是职业选择成功与否的基本保证。由于社会人才需求、劳动力市场变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而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应综合权衡考虑、正确分析冷门与热门、目前就业市场需求的大与小等问题,力争做到在投其所好、择其所能的同时,择社会所需,理智地走好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而学校及家长可以通过介绍成功人士择业的实例、对不同职业发展前景的介绍等方式,引导学生从社会发展需要中正确做好生涯规划。

五、教师及家长在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扮演的角色

教师及家长在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讨论和探索职业生涯选择的支持性环境,能够给学生提供所需要的生涯信息,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智能并加以正确引导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引导学生了解自我

自我了解主要内容包括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和优势智能等。据调查,一般高中生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的程度较高,但对于自己的优势智能的了解还不够。高中新课程实施后,对学生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等都有了学分要求,活动的选择和开展,实际上是校内学习的延伸,为学生展示自己才能,了解自己的优势智能提供了良好平台,教师及家长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帮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评估,以对自己有一个较全面、客观的了解。因为只有了解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优势智能,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 发展的生涯路线。

2.引导学生了解职业

对职业的了解包括对职业的具体内容、职业前景及职业所要求的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职业选择也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是职业选择的前提条件。分析自我,了解自己;分析环境,了解职业世界,使自己的性格、兴趣、优势智能与职业相吻合。同时,职业生涯教育不是在传统的课程之外增加一个额外的科目或单元,而应将职业发展的理念融人到所有学科教学中。在学科教学中融人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不仅能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学科教学的健康发展,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还可以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为将来的职业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引进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每个学生挖掘自身智能优势,扬长避短,为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不但有责任帮助学生将自身的强势智能挖掘出来,而且应该鼓励、支持、督促学生开发多元智能,为职业生涯的开始做好准备。相信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师及家长的帮助下,学生通过发现自己的优势智能,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为依据做出的生涯规划,必将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中音乐教学多元指导 篇3

关键词:多元智能;高中音乐;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94-01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这一理论的提出在西方的音乐教育中有很大的反响,随之,这种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也开始被采纳与应用。加德纳提出的这一理论能够让教学者根据高中生心理发展规律,发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根据每个学生在智能上存在的异同,充分地挖掘学生自身潜能,从而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多种能力,全面地发挥出学生的自身才能,提高其音乐素养。

二、高中音乐多元智能教学的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是强调智能的价值与意义,作为一种全新的智能观,给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和震撼。究其意,主要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来展现这八种智能,而其差异性是由环境和教育造成的。因此,研究多元智能在高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从学生的实际来开发其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以多元智能为指导的教学实施

以多元智能为指导的高中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乐观学习态度,教师可以在依据理论的同时给学生奠定更好的音乐理论基础,促使学生多元发展,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1、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层面具体表述。多元智能课程的目标就是符合每个学生的兴趣目标,学校重视的不是课程开发,而是人的发展。因此,笔者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即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在教学实践中,音乐作品应该贴近生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

2、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能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理解而教。因为,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展某种特定的智能,高中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多元智能课程的方法就是一种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的方法。“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的“艺术推进项目”认为:“当我们把音乐当作一种智能来看的时候,我们所进行的音乐教育就和音乐教育课或音乐技能训练有所不同了。我们应该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表演、欣赏、创作及思考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态度,并理解音乐和学习的关系,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教学是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开启学生的多种智能,已达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学目的。

4、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多元智能的评价中非常重视真实测验。加德纳指出,我们测试学生多元智能的最好方法是,观察学生如何运用每项智能的符号系统。例如,你可以观察学生如何玩逻辑游戏、如何操纵机器、如何跳舞,或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如何处理争执。在自然的环境中,观察学生就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方式,是提供学生在各科目方面的能力的最好情境。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改进与完善课程评价机制。评价对象包括学生、教师、教学过程三个层次。着眼于评价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淡化和摒弃排序、筛选等做法。

四、多元智能理论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启示

高中音乐教学多元指导 篇4

一、备课的差异化

初中英语备课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了解初中学生的特性, 并熟知自身特长和教学的资源, 对于教学设计需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活动类的设计,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设计需充满趣味性和多元化, 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获, 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备课时, 教师需将多元化的智能成长考虑其中, 并针对学生的智能类型, 帮助其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模式, 让学生能进行轻松的自主学习。让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读一遍, 用中文翻译一遍, 让英语底子较差的学生也能听懂, 教师再要求学生用英语将答案说出来。这样的课文导入方式, 比较自然, 也比较有趣,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的差异化

传统教学目标可以使语言逻辑或者逻辑智能较好的学生能更好地成长, 但是对其他智能优势不强的学生而言, 就无法在英语学习中成长发展, 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掌握英语这一门语言, 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和吃力。所以, 英语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 一定要遵循学生的智能结构特点、智能优势和认知发展的规律, 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如以“秋天的果实”这个问题为例, 教师可谓智能优势不同的学生创设一个平等的学习环境, 可设计这些教学目标:用英语的方式快速表达出“秋天的果实”种类;编一个与“秋天的果实”相关的小故事, 并表演出来;让学生唱一首与“秋天的果实”相关的歌曲; 创作一首与“秋天的果实”相关的诗歌; 画一幅“秋天果实图”。

三、教学过程的差异化

教学过程包括词汇教学、听说教学、读写教学、课堂提问等, 相关研究表明, 同时采取多种智能学习相同的内容,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某个知识点为中心, 采取综合多种教学方式的手段, 为学生设置一个能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在英语教学中, 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学习能力具有差异性, 教师可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 设计一个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均能积极参与其中的教学内容, 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知识。学习“颜色”时, 教师可让说唱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念歌词, 让表演能力较强的学生随着歌词表演, 同时也可让颜色识别能力强的学生在纸片“小人”身上涂画歌词中的颜色, 让善于评说的学生对整个活动进行点评等, 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英语课堂中找到自己可参与的环节, 并学会与颜色相关的词汇的读音和写法。

四、课后作业的差异化

在安排课后作业的时候, 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差异, 并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后作业, 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对于英语作业的类型选择, 可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区别, 从而设计开放性强、差异性明显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差异化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成长,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如对于喜欢看书的学生, 教师可布置其回家看英语小故事;对于爱演讲的学生, 可让其回家练习英语绕口令或进行英语演讲;对于喜欢运动的学生, 可让其学习球类运动的词汇或短文。另外, 还可设置英语小诗写作、英语网聊、英语写日记、英语广播等。

高中音乐教学多元指导 篇5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的差异教学

基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指出多元智能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差异教学的启示,并辅以课堂教学实例说明差异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出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差异教学的优点.

作 者:吴琴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   差异教学  

高中音乐教学多元指导 篇6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智力是一种或一组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制造出在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智力以组合的方式进行,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他还强调智力并非像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地图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

1.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要素

加德纳以大量科学研究为基础,指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九种智能要素组成:言语/语言智能—指听、说、读、写的能力;逻辑/数学智能—即有效利用数学进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即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身体/运动智能—即善于运用整个身体的能力;音乐/节奏智能—即感受、辨别、内化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即与人相处和交往,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反省智能—即认识、了解和反省自己的能力;自然观察者智能—即辨别生物和自然界其他特征的敏感能力。存在智能—即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

2.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现实思考

如一个手拿大学毕业证、英语六级证及全国计算机二级证的人到社会上去应聘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位学生在老师眼里是个好学生,但是他欠缺参与社会竞争必备的智能,不是综合智力优胜者。又有一些学生在上学时一直被认为是差生,迫于社会、家长、老师等多方面压力,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好,全身心投入到考试复习之中,结果往往还不尽如人意,从而造成学习者自信心受措,有时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在其智能组合方面的多样性,探索最佳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实行最大程度的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智力强项的潜能得到认可和发挥,智力弱项得到重视和发展,逐步形成各种智能的最佳组合,从而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1.新教材为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教材的内容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其选材和教育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生理需要。各种体裁能满足不同智能强项学生的需要,如各类地图、科技、风俗习惯、饮食文化等。当学生兴致勃勃地翻阅教材时,可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这为教师的进一步教学提供了良好条件。当然,有不少教师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这是因为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缺乏运用新教材所需的组织和创新能力,且受到目前各级各类考试的束缚。教师应把教育教学的眼光放远一些,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2.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课堂的个性化教学

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七种智能。

(1)语言智能。用语言解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向南北两方递减”。可以进一步强调直射点的纬度、递减这两个关键的词语,看对这一规律能否理解。

(2)数学—逻辑智能。计算夏至日这一天南北纬30°、60°等处的正午太阳高度,H=90°-(30°±23.5°)=36.5°/83.5°;H=90°-(60°±23.5°)=6.5°/53.5°。即北纬30°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3.5°,南纬30°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6.5°,北纬60°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3.5°,南纬60°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5°。这也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可加深对定律的了解。

(3)空间智能。请大家看地球仪,找到北回归线,得知夏至日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可达90°。把前面计算的结果加以运用,通过空间概念得知离太阳直射点愈远,正午太阳高度就愈小(如图1所示)。还可把图形进行转换(如图2所示),结论如下。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递减。此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递减。此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春分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4)身体—运动智能。请学生想象教师手中有一个大功率灯泡相当于太阳。当你坐在前排时,感觉温度高,你的视线与电灯的高度角大;如果你往后移一移,温度便会下降,你的视线与电灯的高度角变小;如果你再移至最后排,感觉温度会更低,你的视线与电灯的高度角更小。这就是我们用身体感受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5)音乐智能。可用视频解决这一问题,包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基本概念:离太阳直射点近,正午太阳高度就大;离太阳直射点远,正午太阳高度就小。

(6)人际交往智能。请七、八位同学帮忙,同时量一下处在不同位置时与教师手中高举着的电灯的高度角,再相互交换位置进行测量,这是用人际交往智能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做出理解(其中也运用了身体—运动智能和空间智能,通常最好的办法是同时运用几种智能)。

(7)自省智能。可把所教内容都与学生的个人情感和记忆相连。如可以先让学生有意记忆,然后用合适的词语去填充,再在头脑中形成图象。这就是用心理学的方式解释此定律。

现在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已能作正确的理解。也许有人对其教法中某些细节不很满意,但至少对多元智能理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有了感性认识。学生利用自己的智能强项或优势智能组合学习地理,从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东西入手运用地图,在地理学习中就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3.学生智能呈多样性可优化组合教学活动

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时,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同时展现给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共同刺激下迅速理解和记忆知识,力图满足不同智能学生的需要。例如,布置关于旅游的题目运用网络等途径让同学分组准备收集资料。有的组制作手抄报贴在教室内展示;有的组负责撰写游记;还有的负责整体的版面设计;有的组把旅游线路用地图的形式展现出来;也有的组用演唱民俗歌曲的方式表达旅游中的美好感受;还有的组把一路上收集到的各种植物标本、购买的当地土产及旅游纪念品汇总,并拿到课堂上展现,该组同学负责配以地理专题解说。将自然、人文与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兴趣大增,并能用高中系统地理知识加以解释。课上课下的时间得到高效利用,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地理课堂教学,其优势已逐渐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地理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与生产问题、从事专题研究、参与感兴趣的作品等情景下进行的,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同时也导向课程与教学关注能力的培养及与生活的联系,并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一个群体或小组中通过互相补充、合作实践而完成,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和概念,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高中音乐教学多元指导 篇7

关键词:多元智能,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 人类智能是多元的, 不是一种能力, 而是一组能力。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在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甚至更多的智能。这八种智能包括:体现思维及语言组织能力的逻辑数理智能和言语语言智能, 偏重于技能方面的音乐节奏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和身体动觉智能, 还有就是体现心智方面的自知自省智能, 交往交流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以不同的方式在每个人身上不同程度地组合, 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点。由于每个人的智能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 而每种智能又都有多种表现方式, 所以, 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聪明, 是否成功。姜大源教授也说过:人才观的问题, 涉及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的问题;人的智力类型的不同, 其成才的目标、方式及途径也不同。必须承认, 中职学生在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方面与普通高中的学生有差异。中职生的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动, 却不善于抽象思维;不善于系统性逻辑性强的理论学习, 却善于实际操作。所以, 用普通高中学生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中职生是不公平的, 也不科学的。认真分析中职生的特点, 笔者认为在某些智能方面中职生特别具有优势。比如, 身体动觉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而在有些智能方面并不亚于普高学生, 比如, 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中职生只是在逻辑数理智能方面较弱。作为中职教师, 我们的任务是发现中职生究竟在哪些智能方面有优势, 给他们找到正确的智能定位, 并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并开发他们的潜能, 使他们成为未来所从事行业的专业人才。而要做到这一点, 中职教师要首先改变自己的观念,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促进他们掌握专业知识, 使他们将来具有更强的立足于社会的竞争力。

机械制图课程特点及其重要性

机械制图是汽车、机械等工科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以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的训练贯彻始终, 该门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构思能力、画图以及识图能力,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与普高课程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所区别。学好机械制图, 对读懂专业制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多元智能人才观指导机械制图教学实践

学好机械制图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最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这对于基础较差, 没有一点实践经验的中职生来说, 很容易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 这也是我多年教学感到十分头痛的事情。因此, 必须改革制图课的教学。教学实践证明, 要激发学生学习制图的潜能, 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机械制图教学实践, 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中职生自身具有优势的某些多元智能, 有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拟就在机械制图教学实践中, 培训学生的其中四种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交往交流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展开阐述, 与大家共同探讨。

观察视图用橡皮泥切制实物模型, 训练和培养身体动觉智能 身体动觉智能是指控制自身的肢体, 运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动手的能力和思想感情的能力。在制图课活动的过程中, 通过身体运动、动作以及触摸等方式将所获得的综合信息进行内化处理, 左右大脑协同地进行工作, 并长久地保持信息。科学与实践证明, 这种学习方法, 不但不会使学生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还能激发学生进行连续性的学习。例如, 在机械制图教学实践过程中, 为了巩固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或萝卜根据视图切制实物模型。在训练时, 首先, 教师将视图用多媒体展示, 让学生事先准备好橡皮泥、小刀等材料, 然后, 让学生观察视图想象物体的实际形状, 边观察, 边动手切割橡皮泥, 并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 完成动手能力的训练, 这种形式的训练可以多次反复进行, 并适时进行对形体分析的归纳与总结, 引导学生思考, 促进他们提高动手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的训练。这种反复进行切割模型的训练,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实现手与脑的结合,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通过以实物绘制三视图训练视觉空间智能视觉空间智能 指的是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而机械制图的学习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二维视图和三维空间立体之间互相转化的思维能力, 视觉空间智能在机械制图课程上的体现就是将二维视图想象成三维的空间立体形状;二维视图想象成三维的空间立体形状的这种能力, 可以通过将三维立体绘制成二维视图的训练来培养。比如, 在讲解三视图的形成时, 当课程讲解完成之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拿出事先要求他们准备好的三个全等的正方形硬纸片, 用透明胶粘连, 做成三面投影体系, 每两个人一组分到一个小木模型, 让他们绘制小木模型的二维视图, 在绘图过程中, 强调重点需要注意的细节:首先, 要使学生运用正投影方式按比例绘制;其次, 要务必遵守三个视图的“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原则;再次, 要让学生熟悉和正确摆放三个视图的位置以及视图中所体现的前后、左右、上下位置关系。通过采用这样的直观手段反复训练比较, 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及绘制视图, 逐步培养他们学会有条理、有层次地组织自己的知觉, 形成自己的空间想象力。

积极开展合作学习, 训练人际交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 是指与人交往合作、察觉、体验以及解读他人的情绪、情感及意图, 并能据此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创设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 可以训练中职生的人际交往智能。例如, 在学习零件图这一部分时, 由于有的泵体类零件结构较复杂, 依靠中职生的个人学习, 可能会掌握不够全面。所以, 科学的方法是:将一个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将不同结构的零件分发给各个小组, 通过各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交流, 共同绘制一张零件图。然后, 各小组间交换零件再进行这样的活动, 这样操作的结果是全班学生都可以参与同一个零件的讨论交流, 集中大家的智慧, 进行合作学习, 提高绘图技能, 也提高人际交往智能。因此, 在“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活动中, 通过共同讨论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人人参与, 互相帮助, 取长补短, 使学生之间彼此进行充分的交流, 特别是当自己的想象出现偏差、经别的同学点拨和集体讨论, 很快纠正过来时, 学习兴趣既跟着提高, 又形成了积极的人际关系。

通过训练观察技能, 培养自然观察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 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 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在制图课中, 有多种途径可以培养自然观察智能。如在三维投影体系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先分析简单物体的投影, 观察其投影效果, 通过各种不同的、简单立体的投影, 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 再观察、再思考, 思考其规律, 反复演示立体物体放在投影中的投影过程, 使学生直接观察到由三维立体向二维转化的过程, 弄清转化的本质和原理, 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清晰的空间概念。还可以通过对装配图的学习, 来实现自然观察智能的培养, 在装配图中, 零件多, 各零件间的配合关系也多, 而机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各个零件的结构功能及各组成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来表达, 所以, 要通过仔细观察, 并运用所学过的机械制图知识来分析, 搞清装配图中主要表达部件或机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以及读懂组成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 并分析装配体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情况、装配连接关系以及密封与润滑等情况。通过训练逐步增强学生对物体的自然观察能力。

经过这样的尝试教学,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与能力, 还可以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多元智能, 可谓“双赢”。所以, 运用多元智能人才观指导机械制图教学实践, 不但可以有效地训练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还可以促进学生掌握机械制图课程, 为学好后续课程, 逐渐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1.

[3]孙笑秋.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建构发展学生潜能的教学环境[J].教育科学研究, 2005, (12) .

[4]李崇丽.教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J].青海教育, 2006, (2) .

高中音乐教学多元指导 篇8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英语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0前言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于1985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并逐步成为教育界的主导思想,同时也指导着我国的教学实践。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教学的策略和评价也要多元化。本文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深入研究了多元化英语教学模式。

1 多元智能理论

1.1 基本架构

Gardner在《智力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认为智能是多元的,关联着个体独立存在的八种特定认知领域,即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架构,分别为:(1)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指听、说、读、写能力;(2)逻辑智能(Logical Intelligence)指推理运算能力;(3)视觉智能(Visual Intelligence)指记忆物体、辨别关系并以此表达思想的能力;(4)肢体智能(Bodily Intelligence)指运用躯干和四肢的能力;(5)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指辨别和表达音乐的能力;(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与人沟通的能力;(7)自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指认识自身的能力;(8)自然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指观察、鉴别自然现象的能力(Gardner,1993)。

1.2 主要内容

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个体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并以不同方式和程度组合使其各具特点;(2)智能强调解决问题能力和生产创造能力;(3)智能的发展受环境(社会和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影响,其发展方向也会产生差异;(4)多元理论重视多角度看待智能,承认构成的多元化及独立性(霍力岩,2000)。

1.3 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影响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反响轰动,很快成为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该理论问世以来,有关教育的著作和论文中,以多元理论为指导的研究比重剧增,美国ERIC教育资料库已将其列为单独条目供人们查阅。

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一直以来是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只重视学生的语言和逻辑智能,教学评价也只侧重这两项,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无法实现。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个体智能缺乏了解,偏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应用能力的培养。且评价形式单一,缺乏多元性(方凌雁,2001)。

2 英语教学的多元化趋势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融合了跨文化交际、学习策略、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的内容。其目标是普及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需要”。多元化教学将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元化教学的核心,为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2.1 基于网络技术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分接受和发现两种。两者均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标,前者内容以定论形式出现,学生是接受者,后者强调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主动性,学生是实施者。而自主学习就是通过两种方式的互补构成的。

通过研究,笔者将自主学习的特征概括为:(1)学习者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并参与评价机制的确立;(2)学习者制定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3)学习者能从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积极的情感;(4)学习者能够监控学习过程,并做出相应调整。

英语教学强调学习者认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在基于网络系统的英语教学改革中,优秀教学资源和先进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图文声像并茂的感官刺激,从而将概念形象化,形成自主式、交互式的学习。通过个体自省智能的充分发挥,实现了“教师主导”到“学生主导”的课堂主体地位的转化,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2.2 基于人文主义的探究性学习

人文主义教育把探究性和创造性看做个性的有机组成。多元化教学倡导探究学习来体现对个性的尊重。探究性学习营造了自由的学习氛围,提供了汲取知识的多种机会,具有学习性、研究性和实验性的特征。

探究性学习倡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知识。比如在《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三版)中Pair Work,Role Play,Group Discussion等以任务方式出现的“项目”就具有这样的特征,语言实践和综合运用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般能获得以下情感体验:(1)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身体验,在探索过程中形成探究型心理倾向;(2)发现问题和解决能力显著提高;(3)以小组模式进行,学会合作与分享,有利于人际智能的培养;(4)通过活动中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有助于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他人的品质;(5)积极调用各科知识,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知识得到综合运用。

2.3 基于自控理论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倡导以小组形式共同学习。以往的小组活动是师生的单向互动,而合作学习强调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和学生间的多边互动。学习过程兼顾活动中师生的平等交流,从而构建互助的团队氛围,减轻个人竞争,有效提升集体的合作精神和荣誉感。

此外,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共同发展。我国英语教学的一大困难就在于大班上课,个体实践机会少,两极分化严重,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同时可以降低焦虑、增强信心、促进人际智能的培养,更容易产生愉快感。

根据以上分析,合作学习要讲究以下策略:

(1)互助策略:教师要淡化学生的水平差异,充分平等学生在小组中的身份。其次要改变组员之间的竞争,强调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通过互相帮助和鼓励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2)分组策略:分组时要兼顾学生的同异质性(性别、水平等),兼顾任务内容和个体兴趣。

(3)责任策略:责任明确可以防止组员之间形成依赖,并减少角色分配的时间。三人以上的小组要设定组织者和发言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社交策略: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能体现一定的社交功能,如请求与致谢、赞成或反对等。社交功能一旦内化,学生就能终身受用。

(5)评价策略:评价机制要破除“分数代表一切”的标准。评价机制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多元考虑,整体评测。为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评价机制应综合考虑个体参与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指导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等要素。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之路仍在摸索中前行,我们仍需新理论和新思路的支持。Gardner的多元理论为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推行多元化教学为英语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血液,不但改变了效率低下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落后的评价体系,同时将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综合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Gardner.H.Frame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Basic Books,1985.

[2]Gardner.H.Multiple Intelligences:The theory in practice[M].New York:Basic Books,1993.

[3]霍力岩.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及其依据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0(3):71-73.

[4]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EB/OL].http://www.edu.cn/200401203097997.html.

高中音乐鉴赏多元化有效教学浅析 篇9

一、多元化音乐鉴赏题材, 重视鉴赏题材的多样性和时代性

音乐新课标要求实施多元化的音乐鉴赏教学, 让学生与世界音乐有更多的接触, 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多元性, 进而扩展他们的音乐体验范围, 丰富他们的内心感知, 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多元化的音乐鉴赏题材能带给学生丰富多彩的音乐知识, 同时, 通过鉴赏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 能有效的培养学生更强的音乐适应性, 也即多重乐感。这种多重性能够使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等得到普遍提高, 综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多元音乐鉴赏题材是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新形势下音乐鉴赏教学整体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 在欣赏表现中国近几十年改革开放发生的巨大变化的音乐作品时, 教师就可以将《天路》、《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越来越好》、《大地飞歌》等代表性声乐作品引入课堂, 不仅丰富了鉴赏内容, 同时扩展了学生音乐鉴赏的知识基础。

二、多元化鉴赏教学方式, 保证鉴赏教学的有效性

(一) 巧用对比, 加深体验

1.对同一音乐中的不同音乐主题进行比较

如在欣赏钢琴弦乐五重奏《鳟鱼》时, 通过对乐曲中不断变化的音乐主题进行聆听对比, 让学生各自发表对每一主题中情感表达的看法。学生踊跃回答, 大胆表达各自的观点。如第一主题中, 从轻松的旋律中感受河水清澈的美丽。第二主题是小提请演奏对位声部, 灵动的旋律描绘出小鳟鱼在清澈的水中快乐嬉戏的画面。第三主题的旋律变得时而深沉、时而激烈, 暗示着危险的到来。第四主题中感受到音乐中的紧张不安, 表明小鳟鱼遇害。第五主题音乐变得悲伤凄婉。最后一段则有恢复了开始时的明快、清透, 透露出欢快的情感。学生通过不同音乐主题的鲜明对比, 在没有歌词限制的情况下, 大胆发挥想象能力, 体验音乐情感的丰富多变。在比较鉴赏中, 学生审美体验得到促进, 思维想象得到发散, 音乐视野更加开阔, 也是学生懂得了个性化艺术的价值。

2.对同一音乐的不同体裁进行对比

经典的音乐往往具有多种形式的演绎形式。通过对不同体裁的音乐表现进行鉴赏,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探究兴趣, 而且可以让学生受到更强烈的艺术渲染, 深化音乐情感感知, 进而与音乐产生强烈的共鸣。如《月光》就有钢琴奏鸣、艺术演唱、管弦演奏等不同的体裁。钢琴奏鸣表现的悠长的旋律, 描绘出了宁静美好的月夜;福雷抒情、典雅的演唱旋律则给予学生对于月光浪漫的体验;德彪西的管弦演奏以音符的跳动展现月光的“动”, 散而不乱的旋律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

3.对同一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对比

如在学习国粹—京剧时, 笔者将王力宏的《花田错》作为课前引导。受到流行歌曲的刺激, 学生学习的热情顿时高涨。于是很顺利地带领他们进入新课程的教学。课中, 笔者该给学生播放了戏曲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代表作品, 如周杰伦的《霍元甲》、陶喆的《苏三说》等, 使他们认识到流行音乐其实也来源于古典戏剧, 改变他们对于戏剧的错误看法, 使得学生对于京剧鉴赏教学的期待值大大提高, 保证了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 鼓励合作、促进探究

1.分组交流。将学生以6-8人为一单位进行分组, 给他们设置课程相关的任务目标, 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发挥。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进行鉴赏教学时,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表达出对该曲的感受, 小组进行交流后, 互助完成任务。有的小组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夕阳西下, 月上东山, 转而夜深人静, 花影重叠, 微风吹拂水面, 泛起阵阵涟漪。有的以古筝弹奏的形式, 有的作诗朗诵来表现。他们相互依托、共同创作, 在音乐鉴赏的同时, 给予了大家精彩的视觉享宴, 此次教学异常成功。

2.合作探究。当学生被教师精彩的教学吸引, 兴趣被激发时, 教师便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结构体系和能力的基础上, 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学习。在《国之瑰宝—京剧》鉴赏教学结束后, 教师要求学生运用京剧伴奏乐器来为乐曲进行演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了解基本的演奏技巧和角色扮演的技巧, 之后进行小组商讨确定角色分配。每一小组都收集了演奏乐器, 学生根据乐曲的变化进行角色的模仿和伴奏, 受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合作探究的过程中, 由于教师的地位被淡化, 学生自主参与实践和尝试的欲望得到了激发, 在短时间内清楚掌握了演奏技巧和有关京剧的相关知识, 京剧的魅力得到大范围的扩散。

如何积极开展高中音乐多元化教学 篇10

关键词:高中音乐,多元化教学,教学目标,评价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借助于有形的文字和无形的旋律、节奏配合,实现了情感的传递,让人们从中感受到真善美,从而焕发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可以说,音乐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除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之外,还具有改善学生内心世界、提升道德审美素质、促进健全人格养成等多项重要的任务。高中音乐本身就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因此,在平时的高中音乐教学中,必须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育实践,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

一、高中音乐教育与多元化教学理论阐述

1.高中音乐教育的意义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和旋律,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门类。《礼记·乐记》对音乐进行如此阐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可以说,音乐是一种很美的艺术形式。高中音乐教学应该充分地认识到音乐的本质,并学会用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2.多元化教学理论研究

多元化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思想,更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所谓多元化教学,是指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种系统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从本质上说,多元化教学方式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真实贯彻,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一对多”的教学理想,让整个教育过程更加具有实效性。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兴趣等要素的不同,导致他们在高中音乐学习中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深入贯彻多元化音乐教学。

二、积极开展高中音乐多元化教学

1.结合学生需求,确立多元化教学目标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在高中音乐多元化教学中,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教学,确立多元化教学目标,必须将高中音乐教育定位为“将学生培养成为个性突出并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将音乐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具体成为一项项不同的内容。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同,将高中音乐教学目标分成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智能水平、演唱水平等多重目标,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教育效果和质量。

2.根据教学需要,设置多元化教学内容

积极组织并开展多元化教学内容,不断保证教学过程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第一,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通过开展音乐表演课、演唱课、钢琴课等多种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第二,在完成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积极地带领学生参与音乐演唱会等,进一步激活他们的思维,实现审美能力和音乐素质的提升与强化。

3.立足教学改革,实现多元化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互为表里,在实现教学内容创新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创新,为学生的高中音乐学习提供更多多彩的方式。第一,充分运用新媒体来完成教学实践,从网络上精选经典的内容进行教学,同时还应该积极地借助多媒体手段完成音乐的播放,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教学的灵活性和丰富性。第二,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演出比赛等活动,开发个人潜能,提升综合音乐能力。

4.凸显人的价值,实现多元化教学评价

多元化的高中音乐教学评价,是对于学生人的价值的尊重,同时也是教学公平的真实呈现。在对高中音乐教学进行评价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他们在音乐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这样可以有效地挖掘学生潜能,为他们音乐综合能力延伸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机会来参与教学评价,让他们在完成自我评价的同时,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供建议,保证音乐教学的开放性。

上一篇:服务保障系统下一篇:医疗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