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的法律保护

2024-08-04

失独家庭的法律保护(精选四篇)

失独家庭的法律保护 篇1

2015年9月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的一个案件:一对六旬老人, 独生子意外坠楼身亡, 于是将所有的精神寄托都放在了不满两岁孙子身上。然而, 由于儿子去世后因儿子的死亡起因与儿媳积怨较深, 且因在探望孙子的问题上多次与儿媳一家发生激烈冲突, 导致儿媳妇一怒之下阻止二老探望孙子。无奈之下, 二位老人将儿媳告上法庭, 要求每个月能探望孙子3次, “隔代探望权”保护的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1]。“隔代探望权”问题的出现与我国国情分是不开的, 从1971年正式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距今已有40多年, 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也是独生子女, 一旦发生意外, 老人们就会面临老年“失独”的悲痛, 而此时的孙子女或外孙子女就成了他们唯一的寄托与安慰, 但由于婆媳矛盾、生活摩擦、死亡人财产遗产继承争议等问题往往会使昔日的亲人反目成仇而对簿公堂, 双方便失去了信任的基础和帮助对方行使探望权的积极性, 在当系“隔代探望权”已成为司法实务中十分棘手的难题。

二、隔代近亲属是否属于适格的诉讼主体存在争议

在上述案件中的原告二老究竟有没有“探望权”无论是在法学术界还是社会上都存在争议。我国现行法律中的“探望权”表述在《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离婚后, 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 有探望子女的权利, 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 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 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 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事由消失后, 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从以上法条中可以明显看出, 我国婚姻法明确保护的是父或母的探望权, 而隔代近亲是否有权行使或是代位行使 (代死亡人) 该项权利、没有明确的规定, 可以初步认为其并不具有权利主体的资格, 而在民事诉讼的实务中没有权利主体资格通常就等于没有胜诉的保障, 因为实体法没有明确对某项法益保护, 若没有法律原则的补充诉讼法就很难保护该项法益。

三、保护失独老人的“隔代探望权”符合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共利益

《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 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破坏国家经济计划, 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 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结合两个法条不难看出, 从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 在子女去世或者离异的情形下, 赋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探望权, 符合立法者原意, 符合国家倡导的诚实信用原则, 符合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 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亲情和关爱, 会更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发育和健康成长。

四、监护人在“隔代探望权”的相对权利的保护

在权力方行使探望权时, 负责监护的父或母有权利也有义务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所以“隔代探望权”相对权的也应该得到法律保护。目前无锡市的这个“隔代探望权”案还在二审开庭审理中, 原一审法院作出了支持老人的探望权的判决, 但被告儿媳以老人有多次持械上门打砸等过激行为, 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为由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我们应当认识到自己的合法利益收到侵害时, 必须采用合法的手段, 通过合理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权利, 不能通过私人暴力解决, 老人对自己的过激行为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负面责任。所以笔者认为, 该案应在充分考虑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下, 尽量配合老人实现探望小孩的愿望。

五、科学立法完善对“隔代探望权”的法律保护

由于法理学中法律原则内涵高度抽象, 外延宽泛, 不像法律条文那样对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有具体的规定, 所以当法律原则直接作为裁判案件的标准发挥作用时, 会赋予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从而不能完全保证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法理学的应用只有在出现法律条文无法适用的情形, 才可以作为弥补“条文漏洞”的手段发挥作用。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 否则不能舍弃法律条文而直接适用法理学原理, 及时修订和完善立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综上所述, 在司法实务中应尽可能的缓解法律在适用上出现的缺陷, 尤其是在法律条文的适用中更不能刻板单一的运用文义解释的方法, 法官应充分利用法理学原理解决依个案中具体情况, 合法、合理、科学的运用自由裁量权, 谨慎的选择适用“立法者目的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客观目的解释”等方法, 来克服法律条文的僵硬性, 保证个案平衡, 才能使法律成为全社会信仰和遵守的社会规范, 最大限度的维护法律尊严、保障国家和公民的权益, 实现公平正义。

摘要:从1971年我国正式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距今已有40多年, 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也是独生子女, 一旦发生意外, 老人们就会面临老年“失独”的悲痛, 而此时的孙子女或外孙子女就成了他们唯一的寄托与安慰, 失独老人是否享有“隔代探望权”的问题, 已成为司法实务中十分棘手的难题。本文试从法理学原理、公序良俗等方面阐述对“隔代探望权”的法律保护几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民事诉讼,隔代探望,公序良俗,法律原则

参考文献

失独家庭的法律保护 篇2

[关键词]:失独家庭;养老困境;社会保障

一、失独家庭的概念及问题的由来

失独家庭是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能再生育,不愿再生育及不愿收养子女的家庭。目前我国失独家庭数量众多且增长速度快,已经形成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失独家庭现象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所引起的特殊现象。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施行于19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配合改革开放使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国家决定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至今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然走过了三十余年,它使中国的人口三十几年间减少了四亿,对经济增长也功不可没。但在另一方面它却导致了许多社会风险。如今失独家庭数量的猛增就是这以政策的负面影响例证。

二、我国失独家庭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究竟有多少的失独家庭并无准确的数据,但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独生子15-30岁总人数约为1.9亿,这一年龄段的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1],由此每年约产生7.6万个失独家庭。总的失独家庭也已逾百万,并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对失独家庭的帮助主要是提供扶助金。从2007年起国家人口和计生委财政部在全国开展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工作,扶助制度规定了对失独家庭的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2]。此后各地也纷纷制定了一系列对失独家庭的补助标准。2014年国家再次提高扶助金标准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中央财政按照不同比例对东中西部地区予以补助,在保障房,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都予以优待[3]。

中国人口数量大,老年人数量多且增长快。国家的养老保障体系本不健全,保障压力大,因此国家很提倡家庭养老的模式。并且家庭养老也符合中国人历来的习惯和文化。但对于失独老人而言这一条最重要的养老道路无疑被切断,他们唯一能依靠的的就是就是国家的保障制度,而国家目前对失独老人的保护仅仅是提供少量扶助金,这对于许多失独老人而言并没有解决其根本性的养老问题,不少失独者都处在担忧之中,他们不知道年老之后该何去何从,在失独家庭当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怕死,怕老,怕病”[4]。

三、完善失独家庭法律保护制度

失独家庭面临着经济收入,日常生活,养老保障等多方面的困境。针对失独老人面临的困境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失独老人法定监护制度

依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的规定,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在没有其他的的监护人时可以由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进行监护。本文认为可以建立失独老人的类似法定监护制度。理由如下:失独老人地位处境与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类似,无法全面的管理自己的事物,设立对失独老人的监护制度,有利于对他们的人身,财产及其他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对于失独老人而言,极其不便的地方在于入住养老院,进行手术时都需要担保人签字,设定监护人之后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再上述情况下为失独老人进行担保。

2、设立失独老人专项保障基金

成年独生子女死亡的父母大多已经进入老年,扶助金只能保障失独老人的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医疗开支的高昂费用。设立专门针对失独老人的专项保障基金,专款专用,保障失独老人的生活医疗费用。

专项资金的来源,一些学者认为应对将超生征收的社会优抚费用于补偿[5]。也有学者并不同意用社会优抚费用来补偿失独家庭,何亚福认为社会优抚费用本就是针对超生父母做的不公平的处罚,应当将社会优抚费返还给多子女的家庭,失独父母不应将矛头指向超生父母,超生父母也是政策的受害者。本文认为失独老人问题的出现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把社会优抚费用于补偿失独老人合情合理。

3、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社会保险在保障失独家庭权利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我国的社会保险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国家基本保险,用人单位补充保险,劳动者个人补充保险。社会保险筹资基本由国家,企业,集体,个人几方负责,本文认为在对失独者而言,应当减少个人的出资比例,提高国家、企业、集体的出资比例以减轻失独者的负担。现目前国家的保障力度大范围广,其保障标准也较低,要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补充养老保险,鼓励劳动者个人进行储蓄性保险,使这三个保险层次能够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分散风险[6]。

四、结语

失独家庭的大量出现是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独特产物,而生育政策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其制定和实施要和实际情况相适应。虽然我国正在逐渐开放生育政策,但失独家庭现象还会长期存在,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失独老人数量将只增不减。虽然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失独家庭保护的法规和规章,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探索失独家庭法律保护的措施和方法,以切实保障千万失独家庭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2] 周伟,米红.中国失独家庭规模估计及扶助标准探讨[J].中国人口科学,2013,33(5):2.

[3]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EB/OL]. http://www.nhfpc.gov.cn/jtfzs/s3581/201312/206b8b4e214e4a5ea2016417843d7500.shtml.2013-12-26.

[4]王梦婕.我们的晚年何处安放[N].中国青年报,2013-01-22(03)

[5]张祺乐.论“失独者”权利的国家保护[J].现代法学,2013,35(3):14.

家庭社会工作对失独家庭的介入 篇3

(一)

什么是失独者, 失独者分三种, 一种是较早的失去了孩子但他们又补生了, 第二种是较晚失去独生子女, 但其儿女已经给他们生了孙子孙女, 第三种也是最痛苦的一种, 他们丧失了生育能力, 而独生子女也没有给他们留下后代。在这篇论文中我主要谈论的就是第三种失独者。其家庭结构图如下所示:

(二) 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及失独家庭现状

下表是对中国主要家庭结构的的一个调查汇总:单位%

《世纪之交的城乡家庭》第68页表4-2-1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知在中国当代核心家庭是主要的家庭结构, 而核心家庭中有70%以上的为独生子女家庭, 由此可见失独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中国家庭的一个重大威胁。《独生子女夭亡家庭生存状况调查》 (《中国经济周刊》, 人民网2009年6月1日) 一文告诉我们, 我国大约有“5.4%的人在25岁之前死亡, 12.1%的人在55岁之前死亡”。仅仅以1.5亿独生子女计算, 这意味着我们已有或将有1500万个左右家庭已经或将要蒙受失去独生子女的痛苦。当然痛苦的程度不一样, 失独较早的大多数很快就补生了孩子, 失独较晚的其独生子女已经给他们生了孙子女或外孙子女。广州日报所称每年增加7.6万、总数超过百万的失独, 应该是指最痛苦的一类失独, 就是父母已丧失生育能力而独生子女死亡前又没有孩子的。彻底丧失独生子女的中国人特别可怜, 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不信宗教, 是靠代际传承来找到安身立命之所的, 孩子身上寄托着他们生命的全部意义。失独家庭在中国目前的现状时面临着精神和物质条件的双重压力。

二、失独家庭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

家庭社会工作是欧美国家中发展最早, 历史最悠久的一个领域。它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 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并顾及到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需求, 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与专业方法解决和处理家庭问题, 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促进家庭功能正常发挥, 帮助家庭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领域。

失独家庭的出现是个新问题, 对社会道德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挑战和要求。解决这一问题, 当拓宽思路, 多管齐下, 既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努力又需要各社会组织的配合。

失独家庭中家庭结构的突然变化使他们的家庭还无法适应, 无法正常运行, 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夫妻关系破裂, 婆媳矛盾加剧, 婚外恋、家庭暴力等等, 这也需要有人去帮他们适应这种变化, 促进他们的家庭生活走向稳定, 而我们家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就是这种角色, 我们运用专业工作方法帮助他们进行家庭重构。

三、家庭社会工作在失独家庭开展的形式

(一) 个案工作

家庭个案工作是家庭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家庭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家庭提供物质和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解决问题, 缓解压力, 达到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平衡。失独家庭个案工作具有一般个案工作的特点, 而且我认为个案工作是解决失独家庭的问题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以案主的需要为主, 启发案主的潜能, 增强其面对困难的信心, 自主地解决问题。

(二) 小组工作

小组社会工作是在社会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一群有共同需要和问题的人的聚集和参与形成小组互动的力量和意图性的小组经验, 从而达到个人、群体、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小组工作在互动过程中彼此分享, 彼此倾诉、互相支持、安慰来达到小组成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对于面临失独家庭问题的成员来讲, 小组工作可以使他们分享彼此的感受, 达到一种同感, 这将比家庭社会工作者对他们的同理心更深, 他们彼此也会产生共鸣, 而我们工作者在一旁只需要提供一些支持和协调就可以了, 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一下, 帮他们引导一下。

(三) 社区社会工作

家庭问题除了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和沟通存在问题以外, 家庭是否能发挥功能, 也受其所处社区的环境、社会资源的健全与否的影响。所以在解决家庭问题的时候, 除了要考虑家庭内部的动态关系和沟通形态, 还要将这些和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 要考虑周围环境是否阻碍家庭功能的发挥, 着重社区环境的改变, 以提供更多的资源给家庭。社区的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种, 软环境是指周围人的素质, 邻里关系, 比如在邻里关系好素质较高的社区, 当失独家庭出现时, 周围人会为他们感到惋惜, 会给他们一些安慰, 在平时会给他们一些照顾, 这都需要我们社区社会工作者去帮着完成。硬环境是指, 像一些娱乐场所, 在他们孤寂无聊时可以去那聊聊天, 打打牌来打发时间, 对他们心理治疗有一定好处。

参考文献

[1]张文霞, 朱冬亮主编.《家庭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范丹妮主编.《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失独家庭的现状及救济 篇4

关键词:失独家庭,问题,法律救助

笔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 看到一篇报道称:一对城市生活中的失独父母, 年近七旬。两人想到自己年纪越来越大, 担心生活无法自理, 想进入养老院。两位老人找了几家养老院, 都没有一家同意接收的。养老院拒绝的原因都是:进入养老院要监护人签字, 而两位失独的老人因为失去独生子女没有监护人, 没有监护人签字, 养老院称也无能为力。面对如此尴尬的场面, 两位老人只能失望的离开。看到镜头里两位老人无助的身影, 笔者感触万千。对于父母, 失去唯一的孩子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而当他们艰难的愈合伤口的同时, 他们还将面临着更艰难的事情, 养老没人养, 看病没人帮, 种种困难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鉴于此, 笔者对失独家庭的救济提出一点建议, 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失独家庭的关注, 能够使失独父母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很多家庭响应国家号召, 在其能够生育的年龄, 只生育了一个孩子使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越来越多。而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 生命安全存在的隐患日益增多, 由此造成了许多独生子女家庭失去孩子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失去唯一的独生子女的家庭, 我们称之为“失独家庭”。

失独家庭是一个很特殊的社会问题, 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和我国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相适应的, 失去独生孩子的父母大多在五十岁以上, 失独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失独导致子女赡养功能缺失

突出表现在医疗困境、紧急救助及死亡丧葬等方面。在中国传统思想中, 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很多父母倾其大半辈子的心血来养育子女, 从子女出生到就业、婚姻、生子都倾尽所能, 就是为了到年老时能有生活的保障。然而, 独生子女的死亡, 使这些父母陷入了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境地。例如, 失独老人生病住院, 无人陪伴无人照顾不说, 即使手术、住院签字都无人做到。尤其在失独老人年老不能自理时, 更是无人问津。现实生活中, 失独老人都无法顺利的入住养老院。因为在养老院办理入住手续时, 为了规避各种风险, 也需要子女签署委托手续, 那么失独老人就面临被拒之门外的困境。失独导致了赡养父母功能的丧失, 无人能替代子女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 使失独家庭面临更大的生存生活困难。

二、失独损害了家庭的经济功能

失独人群中不乏因子女生前疾病缠身而负债累累的, 在子女离世后, 还要继续偿还债务, 因此陷入了经济困境。此外, 在目前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的情况下, 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且经济收入较低的失独老人, 经济上得不到子女的资助, 随着年龄的上升, 本身所需要的医疗和养老等费用也会增多, 其经济上的困境会越来越严重, 很多人不得不陷入贫穷, 在日常基本生活支出上得不到保障。对于经济状况较好的失独者, 因子女的离世而失去其财产的继承者, 家庭的经济功能也因此受到损害。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失独家庭的日益增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失独家庭越多, 失独所带来的问题越凸显, 公众对于计生政策就越容易产生对立的情绪;其二, 如果国家不能够有效解决失独问题, 遭受丧子打击同时陷入生活困境的失独者就可能通过非理性手段来解决问题, 从而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

失独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那么, 从法律层面怎样对失独家庭进行救济与保护呢?

法律追求权利和责任的对等原则, 国家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剥夺了人们生育自由的权利, 那么因此也应当承担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责任, 对失独家庭给予充分的全面的救济保障权利。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对失独家庭给予法律上的保障:

四、健全扶助失独家庭的法律和法规

2001年底颁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定, 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 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这里的“必要的帮助”只是原则性规定, 其中“必要”的标准如何掌握, 由哪些职能部门负责, 具体如何实施, 均缺乏详尽的规定和操作细则, 致使保障作用大打折扣。所以首先要从立法层次对失独家庭救助的保护具体化, 使扶助失独家庭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做到有法可依, 并具有完整的可操作性, 而不仅仅是概括性得叙述, 有法等于无法。

五、完善失独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现行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规定, 49周岁以上的失独父母才能获得特别扶助, 然而该项制度规定过于死板, 不够灵活。很多失独父母在更为年轻的时候就失去了孩子, 距离获得特别扶助有一段较长的“真空期”, 在失去孩子后他们最为揪心痛苦, 最感孤立无助, 却得不到国家的“特别扶助”, 这本身就是救济制度的一大缺陷。针对缺陷从制度上加以完善, 完整、清晰地明确国家对失独家庭的保障救济责任, 使每一对失独父母都能免除对疾病、养老问题的后顾之忧, 使失独父母面临的每一种特定的困难, 都能得到妥善、圆满的解决。

六、构建失独家庭政府服务体系

建立失独家庭社区救助体系, 为失独家庭提供更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从法律、制度上完善对失独家庭的救助的同时, 构建政府服务体系及社区救助体系, 以国家为中心, 以社区为基本点, 加强对失独的家庭的救助。使每一位失独父母在失去唯一的孩子后, 在面临养老、疾病等问题时, 能够不处于尴尬地步, 使其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 真正实现社会对其的“赡养”为实现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2]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3]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4]中国网络电视台.失独家庭理应得到制度救济[Z].2012.

上一篇:工业布局研究下一篇:异步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