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广告法的差异

2024-09-05

中美广告法的差异(精选十篇)

中美广告法的差异 篇1

本研究首先根据物理条件和心理条件这两个大类对中美网络征婚广告进行了数据统计, 再将所得数据按各子类分别统计, 如物理条件包括外貌、年龄、收入、职业、教育、婚姻状况等, 心理特征包括性格、兴趣、家庭观念等, 进行分析讨论。

一、中国网络征婚广告

在中国网络征婚广告中, 信息发布者们基本注重两大条件, 即物理条件和心理条件。针对前者, 自我介绍及择偶标准中多涉及外貌、年龄、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是否有小孩等;而对于后者, 往往提及性格、兴趣、家庭观念等。

1. 物理条件

中国网络征婚广告中的物理条件主要包括外貌、年龄、收入、职业、教育、婚姻和子女。在50则征婚广告中, 仅4%的人提及自身外貌, 10%的人对其理想配偶的外貌提出要求, 他们多希望自己的对象“美丽”、“漂亮”、“五官端正”、“美丽大方”。6%的征婚者强调自己收入“稳定”, 54%的人提及自己的职业, 如“供职于央企”、“不是公立体制内的人, 北京某私立学校工作”、“有自己的公司”、“在私营企业工作”, 但并没有人对配偶提出工作方面的要求。样本分析显示, 男性更注重个人职业的提及, 采用如“稳定”、“朝九晚五”、“偶尔加班”等来描述自身职业。关于教育问题, 28%的广告发布者提到自己受过良好教育或曾在欧美留学, 他们常运用如“07年本科毕业”、“山西大学本科, 济南大学硕士”、“北京电影学院毕业, 表演系专业”等句子来介绍自己的受教育程度。约6%的人对理想伴侣的学历有要求, 指出“学历大专以下的就不要浪费时间了”或“学历相仿即可”。在所有征婚者中, 8%的人提及自己的婚姻状况, 其中6%的人对配偶的婚姻状况有特殊要求, 如“对于离婚带孩子的, 我想我还没有这个经验能教好您的孩子”、“离异有孩子等条件相差较大的男士们请不要浪费彼此时间了”这类句子并不少见。在自我介绍部分, 约6%的人提到自己有孩子, 并表达了对其深刻的感情。

2. 心理条件

在中国网络征婚广告中, 广告发布者们多从性格、兴趣、家庭观念等角度介绍自己的心理条件。性格特征指广告发布者自己或其理想配偶的品质, 兴趣则代表了广告发布者的喜恶, 家庭观念指其对待家庭、家庭成员及朋友的态度等。

(1) 性格特征

在50则征婚广告中, 广告发布者们使用各种词汇和短语来描述自己或理想配偶的性格特征。其中, “孝顺”、“有责任心”、“善良”、“幽默”、“体贴”在所使用的词汇中位居前五;而“想象力丰富”、“有魄力”、“兴趣广泛”在样本中不多见, 因此, 并未在统计表格中列出;此外, 广告发布者们也多用“倔脾气”、“急躁”、“固执”等描述自己的性格特征。

(2) 兴趣爱好和家庭观念

在50则征婚广告中, 56%的广告发布者提及自己的兴趣爱好, 其中仅8%的人希望能与未来的伴侣共同分享自己的爱好, 然而大多数人却用“喜欢音乐、读书”或“兴趣爱好广泛”等较模糊的语言来描述个人兴趣, 其他不曾提及个人兴趣的人则多强调自己的物质条件和人格品质。

在50则广告样本中, 26%的人提到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4%的人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够“懂得维护好家人、亲戚、朋友圈子”、“懂得维护家庭的稳定和幸福”。

二、美国网络征婚广告

在美国网络征婚广告中, 广告发布者们基本注重两大条件, 即物理条件和心理条件。针对前者, 自我介绍及择偶标准中多涉及外貌、年龄、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是否有小孩等;而对于后者, 往往提及性格、兴趣、家庭观念等。

1. 物理条件

在50则美国网络征婚广告中, 大多广告发布者并未提及或强调外貌和年龄。一方面, 征婚广告上的照片已可明确展示个人外貌, 另一方面, 自我介绍部分已涵盖外貌的个人信息, 如身高、体型、肤色等。在自我介绍和择偶要求部分, 仅4%的人强调个人外貌, 10%的人表达了对配偶外貌的特殊要求。例如, 他们多采用“tan”、“slender”和“beautiful”来描述自己, 并希望自己的理想伴侣“natural beauty”、“middle”、“good-looking”。

50则美国网络征婚广告中, 仅2%的人定义自己的收入状况为“well”;16%的人使用如“I'm a computerprofessionalturned Poet, writerandauthor”、“EverydayIwakeup thrilledthatpeoplepayme todothethingIlove.Writingfitsreallywellwith myeasygoingattitudeand givesmetheflexibilityto dowhatIwant”等句子描述自己的职业, 然而, 仅4%的人希望自己的理想配偶“professional”;针对教育状况, 在意该条件的人多希望自己的另一半“well-educated”。根据样本分析, 男性似乎更看重教育状况, 但也并未给出具体要求;所有广告发布者中, 仅4%的人提到自己的婚姻状况;在自我介绍部分, 16%的人提到自己有小孩, 并且表达了自己对其深刻的感情, 并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够接受并同样爱护自己的子女。

2. 心理条件

在美国网络征婚广告中, 广告发布者们多从性格、兴趣、家庭观念等角度介绍自己的心理条件。

(1) 性格特征

在50则征婚广告中, 广告发布者们使用各种词汇和短语来描述自己或理想配偶的性格特征。其中, “funny”、“havea senseofhumor”、“smart”、“adventurous”、“confident”在所使用的词汇频率中位居前五;而“generous”、“conservative”、“optimistic”在样本中不多见, 因此, 并未在统计表格中列出;此外, 广告发布者们也多用“silly”、“stubborn”、“headstrong”等描述自己的性格特征。

(2) 兴趣爱好和家庭观念

如表6, 仅6%的人不曾提及自己的兴趣爱好, 而其余几乎每位男性都表达了对运动的偏爱;20%的承认自己喜欢和家人朋友共处, 14%的男性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也能享受与亲朋好友共处的快乐。

三、结论

中美学生的差异 篇2

最近看了一些有关中国教改的视频和美国教育的资料,发现由于长期中美教育教学理念的差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特别是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以后,在美国老师眼中中美学生的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自律,遵守纪律,而美国学生比较自由散漫,不拘一格。中国学生对违反纪律、犯错误大都比较害怕,而美国学生认为犯错误理所当然,他们认为只有不断的“试错”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而美国老师往往也鼓励学生犯错,这样学生就可以大胆地思考、提出不同的意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他们的理念是“试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另外,美国教育还特别重视研究性学习。比如理科学习以项目研究为主,自己选择研究题目,写项目报告,报告不能直接抄录书本或网络上的观点、语言,引用必需注明出处,与我们大学论文基本一致,这是我们中国孩子的软肋。

2、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喜欢被动接受知识,很少发言提问,也不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可以说在美国课堂里中国留学生是发言最少的人。而美国课堂里所有老师都喜欢讨论式教学,常常让学生讨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观点,并指出支撑观点的依据。美国老师只在个别时候做一些启发引导或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激起学生进一步讨论。美国老师的教学理念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的结论更重要,他们认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远比收获一两个结论重要得多。尤其是学生毕业以后离开学校这种能力在工作中将终生受益。可以说独立思考、质疑一切、敢于创新是美国教育的灵魂,自由是创造之母,批判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源泉,是美国教育的基石。由于美国学生从小就在这种讨论式的课堂气氛中长大,他们也习惯于这种教学,经常主动问问题,主动参与讨论。有的学生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不惜在课前花大量时间查阅资料。而中国学生初次在这种课堂里会感到无所适从,常常觉得课堂里没学到什么东西而苦恼。中国学生从小在中国课堂里习惯于听讲记笔记,被动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老师很少营造讨论气氛,学生更注重获得知识的结论而不是获得知识的过程。相当一部分中国学生不主动思考遇到的问题,迷信老师和课本提供的标准答案,没有质疑一切的精神,也不主动请教老师,常常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结论。另外美国课堂还特别重视体验和参与。比起我们的课堂教学,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小得多,但是课堂活动往往丰富多彩。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们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内心体验。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又动脑,其中不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由上述分析可知,美国学生收获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即学习方法,而中国学生收获的是知识本身和知识结论。

3、中国学生为高考而学,而美国学生为兴趣而学。美国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课间时,学生们在各个教室之间匆忙奔走,根本没有在教室和楼道里追跑打闹的工夫。美国多元化的教育理念特别重视个性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学校提供多种课程和课外活动供学生选择。他们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潜在的强项和特长,需要学校帮助他们开发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他们的学生很多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按照兴趣学习,大多数学生不仅能获得快乐和成就感,而且还能持久专注于某一领域,也容易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所以为什么他们的诺贝尔奖获得人数那么多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中国学生往往从小就树立要考好大学的理想,考上好大学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这种功利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生。中国的教育可以说是一切为了高考,不管学生是否喜欢,大家都在为过高考这个独木桥而拼搏。由于没有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学生的兴趣特长,中国的学生就像是大工业化时代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由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事实上,抹杀学生的兴趣特长,不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按照一种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体制只会使极少数学生获得成就感,大多数学生会感到沮丧,压抑,这样也就谈不上具有创新能力了。

4、美国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强于中国学生。这种差异从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就开始出现了分化。中国学生从很小就开始学习数数、识字、背古诗等,中国家长常常以自己的孩子在4—5岁就能识多少字,背多少古诗而自豪。这些急于“拔苗助长”的家长觉得,应该让一个4岁的孩子提前掌握小学的知识内容,因为大家都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这时美国的孩子在堆积木,学会把自己的玩具用完后整齐地放在箱子里,按照家长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家务,如叠被子,将垃圾放到指定地点、洗车等等。任何事美国家长都鼓励孩子们自己去体验, 自己去独立解决。总之,整个少儿时期,中国孩子更多地在各种兴趣班动脑学习,而美国孩子则按照自己的兴趣更多地在动手体验生活。学校里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美国课堂里凡是能通过实验解决的,一定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而中国课堂里的教材必做实验也不一定让学生做,特别是那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以及那些学生人数较多的大班和超大班,教师常常是在黑板上讲实验。一切为了高考的应试教育深入大多数中国人包括一些政府官员、校长和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在中国大地由于这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培养,中国学生养成了懒于动手操作的习惯,甚至高中毕业还洗不来自己的衣服,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往往是高分低能者,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科学研究表明,幼儿经常动手活动可以促进大脑发育。调查表明凡是少儿时期喜欢动手的人在成人时期更不容易失业,而不喜欢动手的人在成人时期不仅容易失业还容易罹患心理疾病和精神病。

5、美国学生特别重视体育锻炼。美国的教育理念认为没有强健的身体,其他再好也没有意义。美国的学校里体育课甚至比语文数学重要。体育课也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学校体育设施不仅完备,还根据学生兴趣开设了篮球、排球、橄榄球等等各种兴趣班供学生选择。每天下午3:30后是学生的运动时间,私校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运动辅导,春季以室外运动为主,冬季以室内运动为主。每个学区都会组织校际间的篮球、足球、曲棍球等运动竞赛,比赛时学生和家长都自愿去助威呐喊。而中国的体育课往往比较单一,有些学生甚至不喜欢上体育课。毕业班的体育课常常被中、高考科目替代。在一些学生家长老师的心目中体育课可有可无,无关紧要。不重视体育锻炼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近年来近视眼和肥胖儿增多就是一个明显实例。

6、没有社区实践活动也是中国学生的一大缺失。虽然中国的新课标教育体系里规定了社区实践活动课,但很多学校都是流于形式,没有多大意义。全社会没有建立起可供学生社会实践的体系,包括认识、实践基地、评价和考核以及登记制度等等。社区实践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认识社会、关爱社会、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情感,为将来做一个合格劳动者打好基础。学生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实践,不能不说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遗憾。美国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他们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艺术就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其目的就是使人适应这个世界。从整体上讲,学校培养不出天才,而是要培养好的公民,公民培养好了,人才也就有了。因此他们要求每个学生一定要完成规定时间的社区服务。

中美广告法的差异 篇3

关键词: 中美家庭文化    亲子关系    差异

一、引言

和谐的亲子关系在家庭生活中极其重要。它可以在亲子交流和孩子的成长问题上起到帮助作用。中国和美国由于不同的文化和传统,因此有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中国家庭注重孝道而美国家庭强调家庭中的友爱关系。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国家,它被封建文化统治了几千年,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中国文化有着强烈的家庭主义色彩,非常尊敬长者,所以中国的父母在家里有绝对的权威,子女必须对父母尽孝心。美国的历史比中国短,并且很早就脱离了封建束缚,所以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平等的国家,它强调个人主义,并且在生活中把年轻人放在首要地位,父母和子女的地位平等、自由,就像是朋友一样。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不会依赖另一方。尽管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亲子关系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但它们都各有优点。中国的亲子关系在尊老和保护孩子远离暴力和犯罪方面做得很好,美国的亲子关系可以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并且美国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

二、亲子关系

所谓亲子关系就是以家庭生活为基础,存在于代际,主要表现为抚养、教养、赡养等基本内容的一种人际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家庭生活中至关重要。处理好亲子关系这个问题对于年轻一代的教育培养和社会关系的良性发展有重大意义。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融洽,交流密切,子女就能在父母的指导下更好地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和谐稳定的家庭生活也为社会的安定发展提供了基础。相反,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冷漠,缺乏交流,则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因为无人倾诉,变得十分压抑。由于缺乏家长的正确指导,因此他们可能养成一些坏习惯,走弯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父母与子女之间冲突增多,会导致代沟越来越深,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整个社会会因为青少年问题和不和谐的家庭生活受到影响。历史背景、社会的文化不同,呈现出的亲子关系也不尽相同。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典型的东西方国家代表,有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形态和信仰。希望人们在处理亲子关系问题时,发扬自身原有的优秀传统,同时学习其他国家的合理因素,加强中西方在此问题上的了解和交流,共同建设和谐家庭关系,把社会变成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

三、中美家庭文化差异

1.“家庭主义”和“个人主义”

中国的“家庭主义”和美国的“个人主义”是陈独秀在五四运动时最先提出的,他认为中国是基于家庭这个单位的,而美国是基于个人的。中国社会是宗族社会,在这种社会形态中,统治者看重的是保护家庭的团结和稳定,不仅是因为稳定的家庭是稳定的国家的基础,还因为国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大家庭,和谐的家庭可以使得国家强大而繁荣。但是一个大家庭里有几代人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一定的道德准则规范每个人的行为。“孝道”就是中国宗族社会下家族主义的产物,它对于家族的团结稳定有重大意义,是中国亲子关系的准则。西方文明由于地理、政治、社会等因素,相对于东方文明更加多元化,因此家族主义在西方并不盛行。西方家庭多是以夫妻为中心的小家庭,孩子在成年后会搬出去独立生活,父母和孩子在经济上也是各自独立的。家庭对于个人的约束力很小,家庭观念相对于东方国家也没有那么根深蒂固。例外,多元化的文明使得人的思想更加向往自由和平等,所以西方国家的“个人主义”思想对其亲子关系的影响较大,父母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相处,也不对孩子的隐私、意志及约定过多地干涉。

2.“尊老”为先和“爱幼”为先

“年长”有两层含义:一是身体的衰老和能力的下降,二是经验和阅历的丰富。在中国,“年长”侧重于第二个含义,而且受家庭主义的影响,老年人在中国社会可以享受更多特权,中国社会是一个更加“尊老”的社会。年长的人在一个大家庭中有领导地位,是后代学习的榜样,可以决定后代人的生活、工作和婚姻;年长的人是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支撑者和掌控者。在中国古代,即使是帝王也要对长者表示尊重,因为他们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智慧、经验和文化。而美国则被称为“孩子们的天堂”,“年长”更侧重于第一个含义,老年人不愿意被称作老人,因为年老意味着没有用处。美国社会比起老年人的“经验”,更希望拥有年轻人的“创新”。这种思想就使得美国社会成为一个以“爱幼”为先的社会。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生活节奏较快,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孩子比老年人有更大潜力,更能为他们的未来作出贡献,所以他们尊重孩子的看法和选择,也为他们的亲子关系打下了“平等”的基础。

四、中国和美国的亲子关系的特点

中国的亲子关系以“孝”为主,《孝经》在中国古代被奉为家庭伦理经典,人们从小就被植入孝道思想,侍奉父母、尊敬长辈是最基本的伦理观念。中国有很多研究亲子关系的理论学说,其中孔子的“孝道”思想是影响最深远的一个(刘文瑞,2001)。孔子在继承西周的孝道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给予孝道思想新的诠释。从物质层面、观念层面、情感层面三个层次,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对“孝”进行了详细论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物质层面上,孔子沿袭传统的孝道,认为“孝”的基本内容就是奉养父母,祭祀祖先。观念层面上,孔子赋予了“孝”更多精神内涵,认为“孝”更重要在于“敬”,即子女对父母要怀有一颗真挚的敬心,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情感层面上,孔子探讨了“孝”的情感动因,指出所有孝行孝道都源于子女对父母真挚的爱,点明“孝”的本质所在。中国现代学者肖群忠认为“孝”与“友爱”是中西方文化在处理亲子关系上的重要差异。“孝道”有上下级别之分,其中的“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下级对上级的爱戴和上级对下级的喜爱。

而西方家庭成员之间的“友爱”则是一种平等关系,父母和子女在一定程度上享有相同的权利和自由,并且趋向于平等的交流。美国人阿瑟·亨得森在《中国人的性格》中提出:“说到中国人的性格,不能不提到孝,西方文化中的确没有孝,甚至有与孝相反的东西。”西方文化起源于爱琴海地区,由于生存环境限制,这里的居民很早就致力于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氏族社会的影响在流动和迁移中摆脱得比较彻底,思想上没有染上家族主义的色彩,因此西方的家庭要比中国的家庭松散得多,西方人一般不以家庭名义而是以个人名义参与社会活动,他们的伦理与文化观念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中国式亲子关系强调仁爱与服从,而美国则注重公正与自由。

五、结语

本文认为中美亲子关系确实存在“孝”与“友爱”的不同,但它们各有优点。另外,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进展,各国都受其他文化的影响较大,传统的亲子关系也在向着多元化发展。人们可以充分认识这两种不同的亲子关系,在保留自身优良传统的同时学习他人长处,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参考文献:

[1]阿瑟·亨德森·史密斯,著.吴湘川,王清维,译.中国人的性格[M].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

[2]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J].新青年,1916(4):33.

[3]刘文瑞.浅析孔子的孝道思想[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151-153.

中美广告法的差异 篇4

跨文化交流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尽管高科技术使全球联系变得紧密便捷,但要实现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成功交际,文化差异是必须跨越的障碍。语言与文化相互依托,中美文化作为东西方文化典型的代表,存在着巨大的语境文化差异。霍尔(Hall,1976)将语境定义为:“the information that sounds an event;It is inextricably bound up with meaning of the event.”因此,如果在一种文化的交流中语境占据的比例越重,传递或接受信息就越困难(Hendon etal,1996),反之亦然。霍尔(1998)指出“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与低语境的特征,”并由此提出了两种交际类型:高与低语境交际。高语境文化主要依靠语境来传递信息;低语境文化主要靠准确详细的语言。根据其定义,中国为高语境文化,美国为低语境文化,双方作为贸易伙伴,在商业、教育等领域的跨文化交流也随之变得频繁,所以认知其语境文化差异及其交际风格十分重要。

二、高低语境文化交际

交际是人们为便于工作上的合作或日常相处而进行的互动。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概论》一书中给出交际风格的定义,即人们在传递和接收信息时喜欢或习惯采用的方式。所以就表达方式而言,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在交流时喜欢婉转的表达方式,以避免直接交流造成双方的尴尬,而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喜欢直接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故高语境交际风格为婉转、含蓄、内敛、间接、和谐、深情;低语境交际风格为直白、明了、诚实、准确、幽默、个人主义、平等自由。

三、中美广告语中的言语交际风格差异

广告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各国文化渗透中产生影响,帮助生产和服务商获得巨大的成功。语言是广告的生命,也是一种交际,无疑会折射出语境文化和交际风格的特点。因此,具体分析如下:

1、间接、含蓄、婉转、模糊对开门见山、直接、精确

A.中美言语交际风格特点在广告语的词汇层面的体现

a.卓然出众,彰显尊荣。(上海大众)

b.睿智华贵。(现代劳伦斯)

c.就是这个味儿。(康师傅牛肉面)

d.就为那辉煌一刻。(红牛饮料)

广告a.b中的词语奢华,气势蓬勃,此类广告的创作者既从较高层次又从一般思维为着眼点,在物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追求精神享受的视角进行创作,实际需要和虚荣心得到双重满足,具体为何物及其品牌,要求较高的文学素养进行推理其弦外之音。广告c和d中的“这个味儿”和“辉煌一刻”没有具体明确“味”是酸甜苦辣还是咸?哪方面上的辉煌,是事业、金钱、权利?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给人无限的遐想,较模糊。因此广告a.b.c.d中的用词精确度较低,表情达意较模糊,保守沉默,想象空间较大,实现自我保护。

a.Where there is a way for car there is a Toyota.(Toyota ad.)

b.Nobody is perfect.Our car is ugly,but only skin-deep,look inside...

c.A Mars a day keeps you work,rest and play.(Mars chocolate ad.)

d.Dairy Ease.100%Real Milk.100%Real Taste.0%Lactose.(milk ad)

广告a.b准确的陈述了产品类型为汽车。广告a中的“way”和“car”和b中的“car”明确地指明产品为汽车,先大胆地承认自身产品的缺点,然后在说明其优点和性价比。广告a使用了仿拟的修辞,达到了产品类型和其品牌一举两得的效果。广告b相对a来说,仅说明产品为汽车和其外观,未说其品牌。广告c中的“Mars”说明了产品品牌,从“keeps you work,rest and play.”明确陈述了该产品其效能是一款工作、休闲和娱乐三效合一的能量型食品。广告d中“Milk”开门见山地说明产品为牛奶。“100%Real Milk.100%Real Taste用数字直观准确地指明其成分。“百分百纯天然,买的放心,喝的舒心”为其服务理念和宗旨。因此广告a.b.c.d的表达精确度较高,用词精准、幽默、实事求是地陈述产品性能。

综上所述,从此层面分析,中国的交际风格较为间接、含蓄、婉转、模糊;美国的交际风格较为开门见山、直接、精确。

B.中美言语交际风格特点在广告语的句子层面的体现

根据句子的功能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其表达不同的意思和语气,即表情达意。因此不同功能的句型,其表情达意不同,而在中美广告语中有其各自特点,以祈使句为例,具体分析如下:

a.让世界更美!(波司登服饰)

b.相信自己,世界相信你。(柒牌男装)

c.人生绚丽,知者不惑!(梅赛德斯奔驰)

广告a.b.c为祈使句,其表达请求,建议或命令。广告a.b用祈使句表达了建议的语气,号召大家团结一致为美好未来努力奋斗,然而未直接明确其产品类型。广告c中的用词清新脱俗,明确人生目标和理想,努力奋斗,人生定会绚丽灿烂,以此推断该产品非同一般,其弦外之意深刻,晦涩,含蓄。

We’ll drop our pants for you!(clothes ad)

Just do it!(Nike)

c.Taste me.Taste me.Come on and taste me!(Doral Cigarettes)

广告a.b.c也为祈使句,以一种命令和请求的语气表达了建议,开门见山地陈述了其产品为裤子,同时“our pants for you!”还简洁直接地说明其服务宗旨为私人订制。广告b的命令语气较为强硬,直接陈述去做吧,直率,言简意赅。广告c中的重复“Taste me.Taste me.”简单说明其产品为食品,其语气很强烈,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享受生活,这正符合了西方文化中的大胆直率,享乐,真实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都使用了祈使句的语气来表达建议和请求,但中文广告的语气相对英文的语气明显较弱,因为高语境文化的中国更注重和谐,以谦和为贵;低语境文化的美国更注重其独特、大胆、直率。同样都使用了祈使句,其交际风格仍遵守了其各自特征。因此在高语境文化中,其交际风格较为间接、含蓄婉转、模糊;而在低于境文化中,其交际风格较为开门见山,直接、精确。

C.中美言语交际风格特点在广告语中的修辞层面的体现

修辞的作用是使本来很难理解的道理浅显易懂,使情景更加生动形象,诙谐可爱,委婉含蓄的表达意愿。然而在高低语境文化中,有其各自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a.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电脑)

b.佳能,佳能,最佳性能。(佳能照相机)

广告a.b运用了双关的修辞。“联想”和“佳能”在高语境文化中均有2种词性和意思。名词性都说明其产品品牌。“联想”的动词性和“佳能”的形容词性要表明其性能强大、无所不能,需要推断才能得知,较为含蓄,不太具体。所以这两则广告较为直接地说明了产品品牌,而受众者更注重产品性能方面的信息,不直白需要推断,较为含蓄、婉转。

a.Every kid should shave an apple after school.(Apple ad.)

b.Imagination at work.(General Electric)

广告a.b运用了pun修辞手法,广告a中的“apple”有2种意思,在低语境文化中指水果和苹果电子产品,简单直白地陈述其主要信息。广告b中的“Imagination”有2种意思,即直接明确陈述产品、品牌和性能强大,无所不能,符合了低语境文化特点,其言语信息简单明了、直接。

2、和谐、浪漫深情对诙谐、诚实理性

a.柔似儿女情,暖似父母心。(三枪)

b.如果说人生的离合是一场戏,那么百年的好合更是早有安排。(百年润发)

广告a.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儿女情”和“和父母心”结合起来,绘制一副温馨的画面,需要结合高语境文化特征才能推测其核心信息。广告b中的“人生离合”和“百年好合”押韵,其言外之意晦涩难懂,很难想象将其与洗发水结合,广告a.b其用词含蓄间接、深情、意味深长的表达观点。广告a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把“孝”融入现实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因此广告a.b的创作主题风格趋于一致、和谐、浪漫深情。

a.Buying a luxury home is just like buying any other home.

And buying a Faberge egg is just like buying any other egg.(Faberge Egg)

b.Breakfast without orange juice is like a day without sunshine.(Orange Juice)

广告a和b运用了simile的修辞使其更加形象、具体生动。广告a表达2层意思,根据低语境文化特点,首先明确说明品质的重要性,其次开门见山地陈述了品质好品牌的相关性类型,此广告的核心信息直接简单。广告b首先直接说明一日三餐中早餐的重要性,其次说明该产品包含了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信息表达简单明了、主题鲜明、新颖。因此广告a和b的创作主题风格别具一格、诙谐、诚实理性。

因此,综上所述,尽管中美广告都使用了双关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但对比分析发现,在高语境文化中,其交际风格较为和谐、浪漫深情;而在低语境文化中,其交际风格较为诙谐可爱、理性。

四、结论

在高低语境文化中,语境在高语境文化中发挥的作大于在低语境文化中,故高低语境文化差异造就了其言语交际风格的差异。中国为高语境文化,其言语交际风格特征为:婉转、含蓄、内敛、间接、保守和谐、深情;美国为低语境文化,其言语交际风格特征为:直白、明了、诚实、准确、幽默、个人主义、理性。认知高低语境文化和其交际风格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合作及广告创作具有指导意义,促使中华文化及其广告走进国际化,实现互惠互利。

摘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相互依托。中美文化作为东西方文化典型的代表,其存在着巨大的语境差异。霍尔(1998)指出“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与低语境的特征,”并由此提出了两种交际类型:高与低语境交际。本文以高低语境文化为理论,以中美商业广告为语料,研究中美言语交际风格差异。

关键词:高低语境,广告语,交际风格

参考文献

[1]Hall,E.T.1976.Beyond Culture[M].New York:Double-day.

餐桌体现中美文化的差异 篇5

中国人重视吃饭,民以食为天。中国家长爱孩子,更在吃饭上下功夫。头一条,就是让孩子多吃,不分青红皂白,使劲塞,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国父母喂孩子吃饭,小时候在自己嘴里嚼软,再喂进婴儿口中。稍大之后,一勺一勺喂,然后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见祖母端个碗,满院子追赶孙儿,喊叫着喂一口。据我所见过的记载,喂孩子到最大年纪是十一岁,因为母亲太爱她的儿子。现在国内许多机关单位,中午也只有一个钟头午餐时间,许多做父母的一到点,天大的事也得放下,穿人山过车海,赶回家去,给孩子做顿中午饭。只怕大人不在,孩子吃不饱。

除了多吃,还要吃好,父母可以挨饿,孩子碗里一口肉不能少。国家困难时期,好不容易买一毛钱肥肉,父母绝对舍不得自己享用,都要留给孩子,看着他咂嘴,父母心里甜如蜜。现在国家经济好了,吃穿不愁,什么都有,鸡鸭鱼肉早已吃腻,山珍海味也不新鲜,还能找什么好吃的给孩子呢?据说国内小学生就开始吃人参或燕窝等补品,真是好上加好,也不知小孩子是否消受得了。

美国的家长也关心孩子饮食,但远比不上中国父母。美国人不硬逼孩子多吃,更绝对想不到给孩子吃燕窝,美国大人也不吃燕窝。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国家庭,会主动给孩子补钙,也都严禁孩子喝可口可乐等软饮料,还不许多吃糖。可美国孩子从能够拿动勺子的时候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而且美国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中午在学校吃午饭,没有家长回家给孩子做饭那一说。家庭贫穷的学生在学校领免费午餐,想吃什么吃什么,家长根本看不见。中产阶级的孩子则带饭到校,大多不过一片二明治,一瓶果汁,加一块甜点。孩子怎么吃,丢掉多少,家长一无所知,也根本不问。

美国家庭吃饭,桌上摆几样菜,孩子说吃哪样,就吃哪样,说不吃哪样,就不吃哪样。几乎所有美国孩子都不喜欢吃青菜,有的美国家长会要求孩子吃一些,孩子坚持不吃,也就可以不吃。美国父母尽管也知晓青菜的营养价值,但绝对不会强迫孩子吃。美国孩子吃饭,一说吃饱了,就可以放下刀叉,甚至离桌。我从来没见过一个美国家长,孩子说过吃饱了之后,还会连哄带骗,硬逼孩子多吃几口才许离桌,好像孩子永远不会自己吃饱。

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作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饥,还是饱。如果明明没有饱,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就活该。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自己承受后果。真尝到苦处,下一次他就不会重犯。美国人爱说,犯错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儿童教育学对这一认识尤其重视。

这一观念的基础,是美国家长把孩子当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美国家长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孩子只能过自己独立的生活。所以必须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孩子不要吃青菜,就可以不吃青菜。孩子说吃饱了,就可以不再多吃一口。这要让中国家长看见,大概会认为美国父母不关心孩子的营养和饥饱,甚至是虐待儿女。

中国家长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事情,认为孩子年纪小,缺乏生活经验,没有能力做出选择,或者正确的选择,所以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孩子们不喜欢吃青菜,那不对,大人必须逼着他们吃。孩子才吃一碗饭,就说饱矿,不可能,他会饿,大人必须逼着他们再多吃。中国古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三十岁才算成人,四十岁才不糊涂。小孩子懂得什么,哪里会有他自己的意愿。孩子想干什么,还不是瞎闹,依他们,都得营养不良,最后饿死。

在这样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美国孩子可能免不了经常挨饿,中国孩子从早到晚永远肚子饱饱的。美国孩子因为不吃青菜,营养要靠维他命补充,中国孩子营养在饭莱里都吃够了,要补的只有燕窝和人参。美国孩子从小懂得,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自己是饥是饱。中国孩子从小懂得,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所以时时处处要听大人话。美国孩子从小有什么说什么,不想吃就说不想吃,吃饱了就说吃饱了,他们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也知道父母对他们有充分的信任。中国的孩子从小知道,要骗父母是绝对做不到的,就算讲真话也不被信任。大人只按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所以只有讨好大人,明明不喜欢吃也说真好吃,明明吃饱了也说还要吃。

不论哪个国家,不管大人小孩,每人每天至少要吃三顿饭。所以大人在饭桌上的行为,每天至少重复三次,在孩子身心所产生的烙印,自然比学校的功课还要深刻。学校每天不过一节算术,一节语文,历史或政治课还不是每天上。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不上学,可是照样要吃饭,一顿不少。所以大人跟小孩一起吃饭的时候,实际是在不断地对孩子进行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切不可小看。

美国家长吃饭时的所作所为,在于训练和培养孩子的独立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和独立意志,他们的自信和自尊,他们对诚实和信任的尊重。一日三餐,日日不断,而且直接作用于他们的身体感觉,饭桌教育远比上几节课,听几个演讲,巩固得多,有效得多。中国家长吃饭时的所作所为,在于让孩子明白,他们年纪小,生活经验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是饥是饱,他们也用不着自己知道这些,有大人关心他们,为他们安排好一切,他们只要听话,就饿不着肚子,营养充足,茁壮成长。

结果美国孩子长大,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知道,我会。中国孩子长大,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听话,我是好孩子。美国孩子半饥半饱,营养不良,目中无人,独往独来,横冲直撞,头破血流,最后能发明出新玩意,开大公司,当大老板,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中国孩子则肚皮鼓鼓,面色红润,尊老爱幼,谦虚谨慎,服从领导,兢兢业业,最后被大家选为劳动模范,优秀公民,人民代表,人家爱听什么就说什么。

不管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总而言之。吃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除了求生手段,或者人间享受,或者民族文化标志等等之外,吃饭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儿童教育。这一点,应该引起中国家长们的注意。

虽然美国家长不管孩子吃什么,饱不饱,却管孩子怎么个吃法,所谓吃相。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管得特别严格,绝不放过一次过错。孩子从小自己吃饭,拿刀叉就得训练。美国人吃饭,不许端起盘子,放在嘴边,也绝对不允许进了嘴的东西,再吐出来。肉骨头、鸡鸭、鱼虾之类,不可以嘴里咬一口,再放骨头,或吐刺皮。孩子使刀叉,就得练到能够在盘中剥掉虾皮,只叉虾仁入口的水平。而且还不许在瓷盘上切出声响,砰的一刀,父母就瞪眼睛,孩子赶紧要道歉。

如此之难,好不容易吃在嘴里,却不能尽情享受。美国人吃饭,最要紧的一条规矩,是不许出声。所以绝对不允许张着嘴咀嚼,双唇作响。也不允许离嘴一寸远,大声吸面条、稀饭、鸡汤、茶或者酒。就是再烫再辣,也不可以发出吸溜吸溜的响声,只有受苦。更不许可含着满嘴饭菜,边咀嚼边讲话,那是美国人饭桌上的大忌。美国孩子从懂事那天起,就会记得嘴里有物不准讲话。他们见到大人有谁犯规,一定要指出,大人也只好认错。

美国校长眼中的中美教育差异 篇6

站在旁边的石家庄市第六中学的校长王宪军说,伊莱恩跟学生互动的时候鼓励学生提问,谁提问就奖励给谁她带来的小礼品,谁的问题问得好还会再奖励!所以才几天时间就跟学生们熟悉了。

美国校长中国挂职交流

伊莱恩是美国亚利桑那州前来中国中学挂职的7名校长之一,这是河北省中美管理者互学项目即“影子校长计划”自3月16日至27日共两周的挂职交流计划。

据了解,河北省教育厅专门为美国中小学校长安排了中美基础教育交流论坛、专题讲座,影子校长了解了河北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招录、校长聘任、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情况,并就双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现场互动。美国亚利桑那州学监校长还参观了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观摩了课堂教学,与教师、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体验了书法、民乐、剪纸等中国传统文化。

自2009年中美管理者互学项目即“影子校长计划”开始运行,今年是第七年,来自河北省教育厅的数据显示,河北省共有58名中小学校长赴美国威斯康星州、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马萨诸塞州和亚利桑那州学区和中小学挂职交流,美国有75名学监、中小学校长到河北省中小学挂职体验,建立了一大批友好学校,师生交流活动大量展开。

中美中学存在的差异

通过几年相互的挂职交流体验,在中国校长与美国校长的眼中,中美中学还是存在很多差异的。

差异一:目标上

中国:比较升学率,家长、孩子、学校压力大

美国:没有升学率,家长不干涉孩子学习

在伊萊恩校长眼里,中国的孩子有更多来自于考试的压力,学校相互之间比较升学率,中国的家长也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寄予厚望。

而美国的学校没有升学率的压力,美国家长也希望孩子上好的大学找到更好的工作,但美国的父母并不会干涉孩子的学习,孩子自己确立考大学的目标,在孩子选择志愿专业时,美国的父母会给孩子提供一些意见和参考。

通常高中考不上大学的孩子会进入社区学院,主要学习一些技能,也有的孩子在社区学院学习一段时间后继续进入大学。

差异二:课堂上

中国:老师“满堂灌”,学生听

美国:老师讲几分钟,注重“think”鼓励提问

伊莱恩校长表示,她感觉中国的课堂更注重老师讲,学生听,而美国的课堂更注重学生“think”,课堂上老师最多讲15分钟,鼓励同学们提各种各样的问题,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们分组讨论,而且一个问题不会只有一个答案,会有多种答案。而相比较来讲,中国中学的课堂更注重老师“talking”,学生们“listening”。

差异三:班级管理上

中国:固定班级,学生没有课程选择权

美国:没有班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作为影子校长,石家庄市第六中学的李寅菊副校长曾在2014年赴美挂职交流,在伊莱恩校长的学校,李寅菊待了两周。她观察到的最大的不同是,美国的学校没有班级,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一般通过课程老师来实现,就是老师有固定教室,从早晨开始直到一天结束,老师在同一个教室授课,学生却换来换去,根据自己的课程不同在各个教室之间流动,即美国高中实行选课制、学分制,与大学类似。而中国的学校是固定班级,集体感强。所有学生固定课程,一般没有区别,学生没有选择权。

差异四:教学上

中国:有教学大纲,有统一教材

美国:没有统一教材,课程由任课老师定

曾赴美国亚利桑那州挂职学习的李寅菊副校长表示,和中国完全不同,美国的中小学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每个学校所开课程及课程难度由学校及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美国高中实行选课制,教师没有公共的办公室,但每个教师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教室。开学第一周,学校公布本学期所有教师所开设的课程,具体要求、上课地点、难度、学分写得清清楚楚,学生可以随便到任意一个教师的教室上课。从第二周开始,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本学期需要选修的课程。

学生没有班的概念,自然也没有固定的教室。学生可能第一节课和高年级同学一起上数学,第二节课又和低年级同学一起上生物。两节课间隔5至7分钟,如果两位教师的教室相距太远,学生在上完第一个老师的课程后,有时需要跑步到第二位老师的教室去上课。

这种选课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特长,同时给教师巨大的工作压力,这让美国的中学教师普遍感觉很累。他们要适应学生,还要适应学生家长,更要让教学结合当地实际,满足普通美国人通过教育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需求。

差异五:重点班问题

中国:进入重点班基本凭成绩

美国:凭兴趣、成绩及老师推荐

在中国,大家都知道,多数中学里都或明或暗地存在重点班级,能进入重点班的学生,基本是靠好的成绩。

伊莱恩校长说,她的学校有两千多人,有一种课程是教给同学们怎么才能进入大学的,这个课程很受欢迎,大概有300多人在读。还有一个高级别的IB课程,有150多人在读,IB课程的学分被大学所承认,能进入IB课程的同学都有机会上一流的大学。

在美国,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和兴趣选择不同难易程度、自己擅长、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包括普通课程、荣誉课程、AP课程、IB课程(也分普通级课程和高级课程)。学生不是喜欢上哪种程度的课就可以自己去选上,大部分学校对学生选择学哪种课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规定。学生不仅要成绩优秀,老师推荐,还要按学校要求的一定步骤才能被选入荣誉班和AP、IB课程班学习。

差异六:好老师标准

中国:升学率高的老师是好老师

美国: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老师是好老师

伊莱恩校长说,每年校长会对老师的教学能力有一个评估测试,其中包括很多项,逐项给老师打分,对老师进行考核。校长对于是否聘用老师有决定权,在美国,老师是一个比较累的职业,每天至少要教授5节课,其中包括一节备课,有的老师还会跨年级教课,年薪在五六万美元。

伊莱恩校长认为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差异七:特教方面

中国:单独成立一所学校

美国:特教和普教在一起

在中国,特殊教育学校,都是单独成立一所学校,单独进行教学的。

而在伊莱恩校长的学校里有200多名特教学生。李寅菊副校长为美国的特教而感动,学校里这200多名残障学生上体育课,跟正常学生享受一样的待遇,有一次李寅菊观察到,一个老师一步一步教一名坐在轮椅上的学生如何打开厚重的大门,而不是打开大门请学生过去。有的课上,老师一对一教残障学生。

伊莱恩校长表示,通常情况下,学校会根据情况不同而决定上课人数不同,有时候一个老师教三四个学生,有时候七八个不等。

差异八:评价方式上

中国:考试成绩仍是主要评价方式

美国:评价多元化,注重过程评价

尽管中国在推进评价方式改革方面已做了积极尝试,但考试成绩仍然是主要评价方式,“一考定终身”基本未变。

美国中学学生选修的每一门课程,每隔两三周就有一次平时测验或考试。学期结束时,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平时作业、平时考试成绩及上课表现,给学生一个总的评分。大学录取时,高校不只看一次的升学成绩,还需要中学教师的推荐信,并进行远程面试,推荐信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表现,面试会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像哈佛大学这样的名校,还要求学生必须有一项自己的专长。

差异九:课程丰富度上

中国:文化课之外的课很少

美国:各种体育、戏剧课程丰富

在中国,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以文化课为主,穿插上一些体育、美术、音乐之类的课程,且这些课也多被边缘化。如果个人想学好音乐、游泳之类的,需要自己到学校外面上课外班。

而伊莱恩校长的学校里开设了各种各样的课程,比如戏剧、各种体育项目等。美国的体育课算学分,计入GPA。很多学校有各种体育队,项目较多,如高尔夫球、游泳、越野、网球、田径等等,学生自愿参加,一般下午3∶30~6∶00训练。学校还有多支竞技体育队,如橄榄球、篮球、排球、游泳、柔道、搏击、棒球等等,参加校际联赛,校队主力在申请大学时占有一定优势。

在孩子特长班的选择上,美国的父母也不会给予过多的干预,伊莱恩拿自己举例,她的女儿非常喜欢游泳,参加过美国多个大型的游泳比赛,伊莱恩的儿子是棒球手,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的选择。伊莱恩也表示,在美国上特长班费用比较昂贵,一般一节课50美元,比如游泳,参加比赛时的那种游泳衣价值不菲,這些都需要家长投入,所以家长会根据孩子兴趣和经济状况来给孩子报特长班。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中美之间的教育有相似处,但更多的是存在诸多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好还是不好?希望有关教育工作者或教育部门以及家长,能进行一些思考,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中,找到更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方法。

中美美术教学方式的差异 篇7

首先, 中美在美术教育评价方式上存在差异。

美国对中学生的成绩评价由学校和非官方的教育测验服务中心进行的学术性测验。这一测验, 适应美国优秀大学选拔新生的要求, 把基本能力方向作为参照对象。它不与具体学科的成绩相联系, 测量的是天份和智能发展水平。因此, 这种做法基本上同学生的努力程度无关。美国的教育评价制度使中小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由学习利于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一个学生, 只要修满学分, 并连续三年选学同一种职业课程, 就能毕业且获得相应的就业资格证书, 在就业市场上找到相应的职业。由此造成中小学避难就易, 大量选学那些最容易拿到学分的课程, 而学习数学和科学这些学术性课程的人数较少, 水平较低。由于在这种评价中基本上不承认努力的价值, 学生努力程度不够, 是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普遍现象。

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 体现在美国美术教育方式上的一些优势和不足都是显而易见的。如在学生的美术训练中, 往往不太注重严格的基本功训练, 不太注重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就容易造成一些学生非常焦急地希望早日成功而缺乏勤奋和耐心, 难以持之以恒地进行刻苦的基础训练, 基本功有时就显得差一些。但是, 一般说来, 虽然美国的一些美术专业学生学习并不一定很刻苦, 有的学生大学前美术基础也不见得好, 但不少学生往往有“后劲”, 独立工作能力较强, 有的显示出极强的创造性, 将来成材的可能性很大。

在对待学生的具体训练方面, 他们也是侧重于锻炼学生的独立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 静物画是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安排一个单元的具体静物写生课时, 教师把各式各样的静物胡乱堆放在桌台上, 任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画面需要选择所描绘的对象, 并加以重新组合。正是出于摆静物的观念和方法不同, 表现在学生作业上也不相同。每个学生面对这样一组静物时, 不会是照搬, 而是产生了无限的想像空间。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方式, 能启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用自身的感受发现自己的兴趣点, 这样, 学生虽然画的是同一个对象, 但是却出现了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

比如:在上人体速写课时, 学生围坐在模特的四周, 用四开大小纸做画。做画材料不限, 老师要求学生在几分钟之内完成动态速写, 这对训练学生短时间内快速捕捉对象的能力很有好处。油画人物写生课的课时安排也以短期作业为主, 六、七个课时完成一幅。构图不拘一格, 学生作业看上去有激情, 个人感受明确。我们的人物写生课长期作业较多, 这对深入研究人物的体积关系、光色的统一、色彩的衔接等方面不无好处, 但同时也使学生养成了一种无节制的描摹状态, 不注重表现对模特儿的自我感受, 虽然有教师也在课堂上要求大家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但由于从基础训练时就缺乏主动意识的培养, 思想观念上一时难以转变过来。在油画课程的安排上他们有临摹课, 这应该是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美国的大小城市都有很不错的艺术博物馆, 学绘画的学生可以去博物馆欣赏和研究前辈大师的原作, 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的学生学习油画只能通过画册, 这种间接的方法很大程度上使学生不能不产生误读。试想把一幅大的作品印在一本小小的画册上, 缺少了原作的震撼力, 也不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我国现在所采取的一些教学方式, 基本上都是按照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所展开的, 各级学校在录取时仅仅是以一次升学考试作为唯一标准, 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因此, 造成了学生为了能升重点中学, 今后能考进大学, 都拼命为应试作准备, 而学校、家长也为这种考试作种种努力。学生为取得好的分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压抑着自己的个性、灵感、爱好与兴趣, 这就妨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也妨碍了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在这样一种环境下, 也就必然造成教师在指导学生时特别注重基本功的训练, 各门基础课都必须学得非常扎实, 否则就过不了应试关。因此, 我们的学生每门应试能力都比较强, 然而这些都是我们牺牲了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创造性与独立性为代价所得来的。我国的就业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也推波助澜地加重了这种教育方式的实施。所以应该采取各方面的措施, 努力尽快改变这种局面。

其次、开设课程不同。美国在六、七十年代开发的“美的课程”, 以小学生为对象, 以美术、音乐、舞蹈、电影, 戏剧作为一个个单元, 让学生理解人类、环境和艺术的关联。美国的一些美术院校开设研讨课, 一般在学期开始时, 每班十个学生左右, 每个学生确定自己的题目, 阅读参考文献和资料, 做分析研究, 写出报告。然后按事先安排好的次序, 每周由一或二名学生主讲, 而后全班就报告内容, 提出各种问题, 互相交流看法, 最后由教师做概括评价性的发言。讨论结束后学生将报告上交以评定成绩。整个过程基本由学生独立进行, 学术方面的要求提高了, 教师参与较少。研讨课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对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具有很大优势;另一方面在业务上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担任这类课程的教师往往在业务学术上提高较快, 他们既要不断在业务上充实自己, 又常常从学生那里学到不少新东西。

再次, 我国的美术教育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非常重视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训练, 注重循序渐迸的学习过程.注重美术技巧与能力的培养。

我国在静物写生教学中, 任课教师带上几幅范画、参考资料, 并选好衬布和静物, 把预先选好的静物按照构图规律和色彩协调的原则摆好, 背景的衬布色和写生物品的颜色也都是先设计好的, 而且非常讲究布局、搭配与构成, 必要时教师还要演示一遍。当学生们选择好角度坐下来画的时候, 只要把眼前看到的这组静物原封不动地照抄下来就行。在这里, 对构图的变化、物体的取舍、空间的重新构架、色彩的主观选择, 不需要甚至不可能去发挥主观能动性, 其结果是作业构图雷同, 表现手法的单一, 色调大同小异, 艺术的再现几乎谈不上。这样的教学观念及方法, 无法调动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理解和观察对象, 限制了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不同感受, 减弱或抹杀了学生个体的创造性, 缺少对艺术精神、创造精神与独立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师非常注重一种“师长关系”的教学方式、强调具体的传授与灌输, 常常提倡模仿与临摹, 这样往往容易使学生按老师的路子走, 缺乏独立性.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局面。这样教的结果必定在学生中无形地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唯一的标准.虽然写生技巧提高了, 但是创造精神和艺术个性却丧失了许多。教学中侧重美术专业的“基本功”, 并以“基本功”好坏作为评判学生成绩的标准, 忽视在基础训练过程中, 对审美感受、实际运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的学习难以生动活泼, 缺乏主动性。我们采用的是教师主导型教学, 也可称为传授型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讲授法, 演示法、呈示法, 教师主动, 学生被动, 教师传授, 学生接受。这种“注入式”应试型教学是以灌输书本知识为主, 课堂信息量少, 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心理, 养成了不勤于思考的陋习, 严重阻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在国内普通美术院校常见。

在对习作的评定上、我国教师强调的是成绩和最后成品的好坏。在美国学生习作最后成品的好坏并不重要, 而对学生美术表现形式、态度、创造力的培养、美术情感的培养非常注重, 教师的兴趣是在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创造的全过程。因此在美国, 成品被认为只是促进艺术创作过程的一种手段;而在我国、绘画过程之必须完成, 是为了获得有吸引力和完美效果的最后成品。

通过中美教育方法比较, 我们能够认识到不同的教学理念产生不同的教学方法, 而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 直接影响我们培养艺术人才的质量。总体上看, 在中国多采用教师主导型教学, 包括讲授法, 演示法、呈示法, 这种方法导致教师主动传授, 学生被动接受;而美国多采用的是师生互动教学方法和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教学方法是师生对话与活动, 共同思考、共同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是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 运用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创造性地解决课题的教学方法。

开放的条件下, 我国如何吸收外来美术教育的经验, 独立自主地创造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 成为当前美术教育界而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中美新闻报道观点的差异 篇8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往往是它发展的根基。我们可以说新闻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美两国的新闻传播同样与各自的社会文化传统紧密相联。美国是一个没有悠久文化积淀的年轻的移民国家, 是汇集了许多国家文化的“大熔炉”, 其文化传统既简单又丰富;中国则有着五干余年的灿烂文明, 文化传统纷繁宏大。

美国的文化价值观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个人主义, 个人的权利, 个人的自由, 资本主义制度, 反对共产主义和宗教色彩浓厚。而美国老百姓所关心的国家及世界重大事物主要包括:经济政策, 犯罪问题, 社会政策。中国, 经历了五千年文明史, 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则反映在:“与人为善”, “仁德有爱”, “尊重权威”, “统一和谐”。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文化价值观的极大差异, 而这种差异也导致了中美新闻记者报道观念的不同。

一、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不同

所谓新闻价值, “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活动中, 确定什么是新闻, 如何剪裁新闻乃至如何报道新闻事件的基本准则。”[1]德国学者迈克尔·昆齐克说过:“新闻价值就是选择新闻的标准。”[2]换句话说, 新闻工作者以新闻价值为准则, 从众多资讯中挑选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来报道, 也根据新闻价值以组织内容, 决定前后顺序。我们可以从新闻教课书中整理出一些被普遍认同的新闻价值, 包括:时宜性, 接近性, 重要性, 显着性, 突发性, 影响性, 冲突性, 异常性及人情趣味等特性。[3]

虽然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新闻价值观, 但中美新闻工作者在时效性、重要性等新闻价值要素方面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我们可以从近两年的新华社与美联社所评的十大国际新闻数据看到, 在2008年有2条是一致的, 而在2009年则有6条是完全一样的。这反映出中美新闻价值观中某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

中美新闻价值观确实存在着一致性, 但差异性也很大。中国记者判断重要新闻价值的主要标准主要遁寻着党和政府制定的方针和与人民息息相关的社会, 政治, 经济, 文化新闻。中国较偏于“报喜不报忧”。而美方则偏向满足受众需求, 例如地方政府新闻, 犯罪新闻, 名人报道, 灾难新闻等。“绝望新闻学”理念的由来就是来自于美国, 简单来说“好消息不是新闻, 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而双方的新闻题材也有所不同, 西方新闻学认为, 硬新闻是指题材较为严肃, 着重于思想性、知道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软新闻是指人情味较浓厚, 写法轻松活泼, 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的新闻。[4]中国比较偏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硬新闻;美方则偏向于人情味叫浓厚, 写法轻松活泼的软新闻。正如中国新闻学者李良荣在分析美国新闻传媒潮流时所指出的:“90年代以来,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装备, 传媒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与此同时, 传媒的内容却越来越‘软’。”[5]一些美国新闻批评家抱怨说:“‘真正的’新闻被‘非新闻’或者‘软新闻’排挤出去。然而, 看来这些都被称为‘生活方式’的报道保持着或增加了它们的新的声誉。它们拥有新闻的最重要的素质—那就是影响力。”[6]美国之所有偏向于报道这些“非新闻”题材是因为它们是销售量的保证。“非新闻”题材贴近受众的生活较容易引起共鸣, 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

二、新闻媒介的思想体系不同

美国新闻媒介的思想体系有四个规范: (1) 新闻媒介摆脱外界干涉, 摆脱来自政府, 来自广告商甚至来自公众的干涉; (2) 新闻媒介为实现“公众的知情权”服务; (3) 新闻媒介探求真理, 反映真理; (4) 新闻媒介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7]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社会进入了所谓的“镀金时代”, 开始兴起以“揭丑”为主的负面报道。当时的美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 社会财富空前高涨, 但是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影响, 各种矛盾逐渐凸显出来, 普利策倡导报纸进入揭露性报道, 他说:“罪恶, 卑鄙, 腐败最怕的就是报纸, 因为任何法律, 伦理, 规章制度都无法和报纸相比。”[8]

根据美国法律规定, 传媒在新闻的选择与发布上, 是独立并享有新闻自由的。但从这次阿桑奇事件,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并不是一个他们所谓的媒体自由的国家。一个成立不到四年的网站, 展现了数位时代的资讯理论力量。维基网站公布的电文, 因为引发了国际外交界的大地震。创办人因为性犯罪被欧盟通缉, 美国人更想尽办法要把他引渡到美国审判。虽然维基揭秘公布的资料让许多国家都很尴尬, 但是美国是唯一放狠话要制裁的国家,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说道:“我们要采取有侵略性的步骤……”。美国司法部长正在研究如何引用法令关闭这个网站, 美国司法部长霍尔登说道:“我们要做到所有违反美国法律的人都要找出来, 他们都要负起罪责……”美国政府对维基揭秘恨之入骨, 主要原因或许是他揭露了美国外交界表里不一的作为。阿桑奇的好友澳大利亚知名的媒体制作人皮尔杰, 更批评封锁维基密码违反了美国的立国精神, 他说道:“在美国他们每天教小孩子杰佛逊, 杰佛逊说过资讯是民主制度的货币, 没有资讯就没有民主。”阿桑奇被捕这天, 美国国务院发出的新闻稿, 内容是迎接美国主办2011年的世界媒体自由日;它说有些政府一心一意钳制阻挡个人发声, 还说我们美国承诺捍卫数位时代资讯的自由流通。外交电文外泄让美国政府尴尬, 不过这个国务院新闻也许美国人更应该觉得尴尬。

政府与媒体各自的利益不同, 政府希望媒体只报道有利于政府的消息, 而传媒却认为有义务监督政府保持资本主义制度活力的手段。而批评政府、揭发丑闻等负面报道, 都是新闻的卖点。

在中国, 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保护报道真实新闻的自由”。在1954年颁发的《宪法》中也给与关于新闻自由明文规定。中国现阶段新闻自由的突出特点可以分为4点:“1.强调新闻自由阶级性;2.捍卫社会主义的新闻自由;3.倡导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统一;4.新闻自由要符合中国国情。”[9]

两国在法律上都是支持新闻自由, 但新闻自由的“方向”却很不相同, 新闻自由的背后都还是保护着其政府。

三、报道内容区域性的不同

与国际新闻相比, 美国人第一关心的同样不是国内新闻, 而是地方新闻。从2006年到2009年美联社和新华社所评的十大国际新闻, 我们可以看到美联社比较注重于报道“国内”新闻, 而新华社则比较国际化。从2009年起, 美联社所评的十大国际新闻有9条都是直接和美国有关的消息, 只有1条是新流感涉及全世界;而新华社的十大评选里, 只有2条是涉及中国的新闻。2008年美联社所评的有关“国内”的新闻是6条, 新华社直接关于中国的消息只有1条: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2007年美联社有8条“国内”新闻, 新华社则是0条。2006年, 美联社有5条都是直接有关美国的消息, 新华社只有1条涉及中国, 即“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从此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个人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信息选择上奇迹般地表现了出来。英国学者丹尼斯·迈奎尔在他的《大众传播理论》中说道:“媒体的全球化等于美国化, 媒体的商业化等于美国化。”[10]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在他的《畸变的媒体》中说道:“在全球传播时代, 新闻报道的选题上, 呈现倒金字塔结构。所谓新闻选题的倒金字塔:新闻人物倒金字塔结构:美国人出事就是新闻;国际新闻信源倒金字塔结构:90%以上的信源来自美国媒体;国际新闻的原始提供者倒金字塔:90%以上的重大国际新闻是美国政府, 军方;受众兴趣的倒金字塔:恐怖主义, 反恐战争, 核查伊拉克, 攻打伊拉克;新闻发生地倒金字塔:华盛顿, 纽约, 伊拉克, 科索沃, 阿富汗;财经新闻的倒金字塔:华尔街, 微软, 英特尔, 可口可乐, IBM, 美国人关心问题的倒金字塔:本·拉登的下落”。[11]美国传媒业对国际新闻的普遍态度是, 除非发生涉及美国政府或武装部队直接介入的事件, 国际新闻则很难挤上头版。正如《纽约时报》编辑麦克斯·弗兰克尔所指出的:“美国人忘记了在美国疆土以外还有另外一个世界。三大电视网全都吃错药般地将镜头对准美国国内的各种传闻和戏剧性事件。”[12]

综上可以看出, 不同的文化背景, 中美新闻报道的确存在一些差异, 但不仅只有以上这些。而彼此都有需要学习及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美]麦道格尔《解释性报道》, 第114页, 布朗出版公司, 1982年

[2]Michael Kunczik (1998) .Concepts of Journalism:North and Sourth, Friedrich–Ebert–Stiftung.p.148.

[3]李茂政《当代新闻学》.台北:正中书局, 1987年

[4]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 第11页,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年

[5]李良荣《娱乐化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 《新闻记者》2000年6月

[6]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 第17-18页, 圣马丁出版社, 1980年

[7][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 华夏出版社, 1989年版, 133页

[8]转引自李萌《从普利策新闻奖透视美国新闻价值观》, 《新闻记者》2004年6月

[9]郭玲河北大学学报 (季刊) , 2002年第27卷第3期

[10]麦奎尔, 崔保国、李琨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

[11]李希光《畸变的媒体》,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201页

中美篮球解说的现状与差异 篇9

1.1 相同点

徐济成在解说时比喻很形象、很贴切,对于雷霆队在去年季后赛当中从西部突出重围,他说:“小牛、湖人、马刺这三只球队几乎垄断了NBA上个10年的奥布莱恩杯,而雷霆用仅输三场的创举一举翻过三座大山,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乱拳打死老师傅可以解释得通了。”另外,由于见识涉猎较广,徐济成在解说时经常能够分析到当前世界整体及亚洲周边国家篮球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例如:在09年亚锦赛中国队VS卡塔尔的小组赛比赛中,徐指导就分析说篮球在较落后国家的普及情况较差,才是他们篮球素质不高的根本原因。同样,查尔斯巴克利的解说中经常提到目前NBA的某些赛制、规则等的合理性等。比如,他对于NBA的球员年龄限制的调侃:“Junior year也就是大三球员才开始真正去学会转变打球的方式,融入体系。看来NBA年龄限制会越来越高了。”这句话的原因在于NBA的最新规定,球员要上过大学才有资格参加选秀,这无疑使球员的职业寿命相对缩短了。还有对国际球员统治全明星的调侃:“肯尼说今年的全明星赛是国际球员的天下,我想知道,哪位国际球员才能问鼎今年的扣篮冠军呢?”说这句话的原因在于扣篮大赛的冠军向来都是美国本土的球员。

1.2 不同点

此外,徐济成如此丰富的经历让他在解说时个性色彩十分强烈,而且有些时候比赛中的倾向性表露过于明显。比如,在2010-2011赛季季后赛,凯尔特人对阵热火的比赛中,朗多在一次防守韦德时和韦德绞在了一起而受伤,之后韦德紧接着一个传球失误,当时徐济成说:“伤人的人这个时候也有些恍惚”,后又说“朗多摔成这样,是因为韦德给了他一个背摔”,“韦德是在用玩命的方式打球,这种全都是暗着,不是明着,宣泄一下情绪就完了”,接着又继续说到,“韦德一肘子砸在了雷阿伦的左背上”,“他等于是一肘子把朗多箍住,让朗多成了自己的席梦思”。这种带有过于强烈的主观判断性和倾向性的解说是不提倡的,因为这可能会让部分对方球队的球迷十分恼火,也会让不了解情况的球迷对赛场的某些球员产生偏见。但这当中所表现出的一名观众,一个嫉恶如仇的人的强烈情感是一名有思想、有灵魂的篮球评论员应该必备的一种素质。

2 中美风趣幽默型的不同体现

如果说对于篮球赛场的解读会带有强烈的代入感,那么对赛场以及赛场背后的经典解读就能为篮球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在这一方面,杨毅和马维·艾尔伯特较好地诠释出了不同文化领域下的中美篮球解说特色。

2.1 相同点

杨毅是中国最早深入报道NBA的人。近些年,他曾先后9次深入美国,探访NBA人文地理。他是唯一一位现场亲身经历过当年的CBA三大中锋进入NBA经典时刻的中国媒体人,也是唯一一位亲自采访过中国三大中锋的记者,并独自陪伴姚明在NBA开始过一段征程。这些造就了杨毅解说时理智的头脑和生动的话语。

比如,杨毅在解说直播比赛时:“今天波士顿扳回一场,这是绿衫军打到极致的一场球。老哥儿仨全都打到极致了,尤其是加内特,谁也没想到他能打成这样。再加上隆多,连皮尔斯的“保留节目”王者归来都使出来了,可以说,这四大主将有多少能耐全使出来了。”他并没有过多的实际战术分析,而是用生动的语言将现场画面进行了一番别开生面的描述,让人听起来基本没有任何把柄,又颇感精彩。再比如,比较熟知他的《姚明转》和《NBA绝杀时刻》,其中语言十分生动。“生死关头,重担在肩,雷鸣电闪,绝杀时刻”,杨毅以说书的形式,将篮球赛场和赛场背后的故事惟妙惟肖地解读了出来,“七个不服,八个不忿,120个不乐意,场场跟乔丹作对”。还有《姚明转》中,“唉,这是夏松。咱们在这儿搁一个伏笔,将来夏松要干惊天动地的大事儿。”

而对于马维·艾尔伯特,在实时赛况中,他的解说风格更像一首形式独特的散文诗。他需要描述球员们的行为,但是也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讲一些奇闻逸事。他常用自己的标志性说法,比如每当进球后,他会把yes拖长语调来调动情绪。在篮球解说领域,艾尔伯特也被称为唯一一个让观众只为听到解说而观看比赛的人。艾尔伯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还在于他是从收音机上播比赛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不同于那些从ESPN网站上成长起来的在播比赛时,只是穿插于半场休息时的表演和信口而言的场边报道之间的播音员,收音机前每一秒种都可能会陷入沉默,播音员必须能够处理这种情况。艾尔伯特说,当一名控卫在球场上运球推进时,他看一眼球场,就会从头脑中找出描述的公式:[球员名字]+[球场位置]+[他的个性化语句]。比如,他的一个典型的播音语态:“Steve Nash,从禁区的顶端。Yes!”。可能,对一些解说员来说,几乎每一个灌篮都伴随着歇斯底里的狂叫,而多年的球童生活让艾尔伯特的这种孩子般的激情早就在尼克斯队更衣室里因尽情发泄而消散,所以艾尔伯特在解说时能够找到‘这是场伟大的比赛’和‘哦,这只是平常的比赛’之间的平衡,对于篮球这种充满了即兴的高超表演的比赛,艾尔伯特表现出了罕见的成熟。

2.2 不同点

在少年时,杨毅就读过三国、左转、战国策、二十四史等等,这些对他的写作风格和解说风格都有很大的影响,让他在解说时始能终保持较强的幽默感,话语当中带有很大的趣味性。比如《NBA绝杀时刻》中,“我记得我小时候看他打球,真以为他学过贯口呢,一边打一边说,什么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那米勒呢,非常喜欢说垃圾话,英文叫trashtalk,什么意思,一边打,一边羞辱对手,一边骂对手,有人就在赛场上被他骂哭过”。“小时候,小时候是亏着了,后来姚家有了点钱,可劲给姚明造。啊,什么好吃吃什么”“那时候呢,家里都穷,说谁家要养一小胖子,一胖儿子,这邻居都会说羡慕说好,你们家养的好。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胖了就要减肥,那时候不是啊,那时候有病才减肥,都是养小胖子,大伙高兴”。这种说书的形式将一件件看似非常平凡的小事,以讲故事的评书形态娓娓道来,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也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乐趣,是中国篮球解说方面别具特色的一环。

浅析中美隐私观的差异 篇10

人是群居动物,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人们需要在社会中生活,因此,人们会面临许多社会上存在的隐私问题。但是,面对相同的涉及隐私的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1.问候与隐私

在中国,人们见面时相互问候,通常问的问题包括姓名、籍贯、年龄、婚姻状况,等等。然而,美国人不喜欢谈论年龄和婚姻状况。他们更常谈论的是与个人兴趣无关的话题,比如天气。对于美国人来说,中国人使用的语气和态度,尤其是长辈或者领导说话时居高临下的语气是十分不礼貌的。这种感觉就像是警察在盘问罪犯。此外,美国人也不喜欢在见面的时候被问到有关于年龄、收入和婚姻状况的问题。他们认为这些信息都是非常私人的事情。然而在中国,人们认为询问此类问题恰恰是表达了对于他人的关心和问候。

2.收入与隐私

“你收入多少?”是中国人比较喜欢问的一个问题。然而,在西方国家,有的时候甚至家庭成员间都不清楚彼此的收入。这并不表示西方家庭不团结,而是很好的反映了西方国家对于个人隐私的尊重。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一个人的收入代表了这个人的个人能力。而且,人们对于家庭和财产的安全十分重视,他们认为收入是十分个人的事情从而很少与他人谈论。

随着个人意识的不断增强,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意识到保护他们的工资收入其实是保护个人隐私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人在公共场所谈论收入问题的原因。

3.个人信件与隐私

众所周知,未经许可私自拆阅他人的信件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以及法律的惩罚。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禁止未经允许私拆他人信件。西方人大多知道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有强烈的意识如果他们私自拆阅他人信件,他们将会受到法律制裁。然而在中国,人们对于尊重他人隐私尤其是亲属的隐私无论从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意识都不强,这就造成了在部分中国家庭,父母并不认为他们私自打开自己孩子的信件是一件错误的行为,他们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而对于造成中西方这种差异的原因,就不得不说两国法律对于隐私权的规定。在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个人隐私不受侵害,对于个人隐私的定义也非常明确。然而,虽然我国也有相关法律规定有关个人隐私不得侵犯,但是对于个人隐私所包含的范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同时,自古以来,在道德层面人们就几乎没有不得私拆他人信件的意识,这也是两国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不同见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4.个人空间与隐私

在西方国家,人们对隐私权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强的保护欲,因而人们不仅重视保护个人的隐私同时也非常尊重他人的隐私,这一点在空间文化方面尤为明显。相较于东方人,西方人更加的保护个人空间不受侵犯。这一点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十分明确的表现。和中国人不同,美国人大多是居住在独栋的房子里,人们习惯在自己的房子前面竖起一道矮矮的栅栏以示与邻居家的界限。通常情况下,未经许可擅自进入栅栏之内是不被允许的,后果将十分严重。有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曾经有位外国学生因为不了解美国个人空间隐私的文化,未经允许误闯一户人家的院子而被房子的主人开枪打死。对于西方人来说,一个人的房子就是他的城堡,神圣和不可侵犯,这也直接反映了西方人对于空间隐私权的重视。

5.办公室与隐私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办公室的布置都是非常精致的。在中国,较为常见的是两到三名工作人员在一个办公室办公。同事间的办公桌都是相对摆放。在美国,情况却大不相同。例如,在高校当中,每位教师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办公室,教师可以在办公室中处理学校的事务以及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如果有问题需要请教老师,需要提前通过邮件等方式向老师预约。而中国高校大部分的教师共享一间大的休息室,无论是处理学校的事务还是回答学生的问题,几乎没有隐私的环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会各自拥有一间小的办公室,如果条件不许,则一般会将一间大的办公室隔成几个独立的办公空间以供在同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使用。

如今,随着我国精神文明的快速增长,有关隐私的观点开始被更多的人意识到并接受。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年轻一代会更加注意在谈话中避免涉及到工资、年龄、个人信息等有关个人隐私的问题。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越来越近,,东西方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大大增加。与此同时,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也造成了许多问题的出现,而隐私问题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点。本文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东方国家中国和典型的西方国家美国为视角,通过对中美隐私观在各个方面的的差异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从而使跨文化交际中对隐私的认知和处理达成更多的共识,逐步提高中西方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能力,以促进中美文化能够更好的交流和融合。这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东西方文化及避免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具有实际的意义。

关键词:隐私观,差异,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蔡芳.中西方隐私观探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6,2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上一篇:师生平等与素质教育下一篇:认知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