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2024-08-07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精选十篇)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大疱性皮肤病患者3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中, 男10例, 女5例, 年龄18~65 (42.6±10.2) 岁。其中, 寻常型天疱疮患者8例, 大疱性类天疱疮4例,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2例, 红斑型天疱疮1例;对照组中, 男9例, 女6例, 年龄15~69 (45.4±10.7) 岁。寻常型天疱疮患者10例,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3例, 红斑型天疱疮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 治疗之前认真检查患者的血尿常规、血脂血糖、肝功能, 免疫球蛋白, 依据体表面积给予患者静脉滴注375mg/m2的利妥昔单抗, 1次/w, 4次为1个疗程[1]。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嘱患者定期复查, 随访4~12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患者的所有皮损均愈合;部分缓解:患者的皮损较最初好转50%及其以上;无效:患者的皮损未得到控制。复发: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新的皮肤或粘膜损害出现[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和抗体滴度下降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起效时间和抗体滴度下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为60%,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26.7%和13.3%, 对照组分别为20.0%和33.3%,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明显较对照组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大疱性皮肤病属于一种重症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主要临床症状为皮肤黏膜出现大疱、渗出、结痂等, 主要病症类型有天疱疮、类天疱疮等。同时, 大疱性皮肤病还会引发严重的低蛋白血症、感染等,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 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亦可和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 但治疗效果欠佳并易产生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利妥昔单抗属于人/鼠嵌合型CD20单克隆抗体, 自2001年应用于大疱病的治疗以来, 多数临床研究表明, 其在寻常型大疱病、大疱性类天疱疮、红斑落叶型天疱疮等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3]。本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起效时间和抗体滴度下降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 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充分说明其治疗大疱性皮肤病的优越性。利妥昔单抗治疗大疱性皮肤病时, 多数患者会在用药后0.5~2h内出现一过性荨麻疹, 这一不良反应极为常见, 一般只需在治疗前给予患者抗组胺药物治疗或减慢输液速度就可得到缓解[4]。此外, 贫血、肺部感染等也是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 临床应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其治疗的远期效果、相关药物的短期和中长期不良反应等。本研究结果表明, 二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利妥昔单抗治疗大疱性皮肤病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在可接受范围内, 副作用较小。总之, 利妥昔单抗治疗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良好, 值得在临床推广, 但临床医师应对其不良反应以充分重视, 对其进行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Shah C, Grethlein SJ.Case report of rituximab-induced thrombocytopenia[J].Am J Hematol, 2008, 75 (4) :263.

[2]S cheinf eld N.A review of rituximab in cut aneous medicine[J].Dermatol On line J, 2009, 12 (1) :3.

[3]Allen KJ, Wolverton SE.The eficacy and safety of rituximab in refractory pemphigus:a review of case reports[J].J Drugs Dermatol, 2011, 6 (9) :883-889.

皮肤老化性白斑如何预防 篇2

(1)每次15分钟,可防止皮肤松弛,减少皱纹。

(2)手指并拢,用指腹轻柔和缓地顺序按摩:在颏部上、下按摩,然后从下颌至两颊向上、向外按摩。

(3)嘴部循咀周围上下揉按,从嘴至颊,宜由中央向两旁作圈上大按摩。

(4)鼻柱则上下直线按摩,鼻翼两侧向外展按摩。

(5)眼部在眼部周围打团按摩。

(6)前额上下推按,然后从额部中央向两鬓至颊作圈状按摩。

预防皮肤老化要领

( 1)维护全身健康,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有规律地生活,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坚持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丰富文娱生活;注意休息和睡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防治各种疾病。

(2)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受到外伤、阳光、强风、寒冷、热浪与化学品的伤害,保持皮肤卫生,经常正确的按摩皮肤。

(3)讲究饮食营养,不偏食,少食白米、白面,限制食盐,既要有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又要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必要的矿物质,增强皮肤弹性,延缓皱纹出现。

(4)要调节生活习惯,改变大笑、皱鼻、皱眉、咪眼等不良动作:切不可熬夜,避免失眠,做到劳逸结合,精神愉快。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篇3

摘要:日光性皮炎,即阳光对皮肤的急性破坏,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晒伤,皮肤会出现带红、疼痛、脱皮、起水泡,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发烧、头痛等情况,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里针对日光反应性皮肤分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通过对皮肤的分型结果,做好正确合理的皮肤护理。

关键词:日光反应性;皮肤分型;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57-01 日光反应性皮肤分型又称皮肤光型或者是皮肤类型。目前其概念在皮肤色素研究、皮肤光生物学、化妆品祛斑、化妆品防晒功效评价、增白以及美容等许多诸多领域都已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为了进一步了解日光反应性皮肤的分型和影响因素,以提高皮肤护理的正确性。现针对皮肤类型的概念、分型方法、历史沿革以及多种影响因素,具体的分析结果如下:

1日光反应性皮肤分型

皮肤的日光反应性是指皮肤对日光照射的反应特点以及反应程度。日光反应性皮肤分型的概念是在1975年由美国哈佛医学院皮肤科医生Fitzpatrick首次提出,其主要以皮肤经过日光照射后所产生的色素和红斑程度为分类标准而进行的划分,后来由Pathak对其概念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黑色皮肤和棕色皮肤的分类,从而形成了现有至今一直使用的皮肤分型法,具体的皮肤分型系统如表1所示:

表1Fitzpatrick-Pathak皮肤分型系统

皮肤类型日晒红斑 日晒黑化 未曝光区肤色Ⅰ极易发生从不发生白色Ⅱ容易发生轻微晒黑白色Ⅲ有时发生有些晒黑白色Ⅳ很少发生中度晒黑白色Ⅴ罕见发生呈深棕色棕色Ⅵ从不发生呈黑色黑色2影响因素分析

2.1皮肤类型与肤色的关系

根据Fitapatrick-Pathak的皮肤分型系统,其与Fitapatrick最初提出的皮肤四型分类法相比,是在白种人皮肤的基础上,增加了黑色和棕色人群,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皮肤的概念,延伸到人类社会中的所有群体,与此同时,也使得皮肤类型和肤色这两个概念产生了一定的歧义。比如:从皮肤类型的基本概念来讲,未曝光区肤色对紫外线的反应性成为决定性因素,即产生色素或者是红斑,而并不是受试者肤色的种类,基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就不可以简单地将白种皮肤划分为Ⅰ-Ⅲ,黑色为Ⅵ型,棕色为Ⅴ型。另外,有大量的研究发现,不论是黑人,还是白人,或者是其他肤色人种,都表现出不同程度不同程度的日光反应性。

2.2皮肤类型与紫外线敏感性

一般而言,皮肤类型分类具有一定的笼统性,对于皮肤对紫外线照射敏感性是无法做出准确的反映的,简单来讲,就是概念上的不明确,加上日晒黑化和日晒红斑是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所产生的两种不同效应,在临床中,生物剂量单位与皮肤类型相比,更加能够准确描述出紫外线照射敏感性,如:最小红斑量,临床上又被称之为日晒伤、紫外线红斑、日光灼伤等,其反应机理是紫外线在照射后,使得皮肤局部产生一种急性光毒现象,同时,最小红斑量也是皮肤对紫外线敏感的重要反应。通常皮肤在紫外线照射后,以红斑出现时间为准,可以分为延迟性红斑和即时性红斑,其中,对于即时性红斑而言,在照射后出现红斑反应的部位会随着不断增强,并在18-24小时达到最高峰,而延迟性红斑一般会持续数天,继发性色素沉着,隔天后逐渐消强。

另外,在临床上,皮肤在受到照射后出现的色素沉着,又被称之为日晒黑,一般对皮肤黑化的作用光谱为波长320-400mm的UVA,其反应类型可以分为三种,即时性黑化、持续性黑化、延迟性黑化。通常持续性黑化在4-24小时不会褪色,以便于观察实验结果,而且在试验中,也不需要过长的曝光时间和太高的辐射强度。对于不同的皮肤黑化类型,也有不同的生物剂量单位,即最小持续黑化量和最小即时黑化量、最小延迟黑化量,其中,以MPPD的应用最为广泛。

2.3影响皮肤类型的其他因素

除了皮肤颜色、皮肤对紫外线照射的敏感性等以睛,还有其他能够影响皮肤红斑反应和色素沉着的皮肤类型划分。如如作用光谱方面来分析,主要是曝光剂量和紫外线的波长,而且这两个因素会随着一天的时间、季节以及自然日光量而有所变化,并且达到一定的辐射强度时,最终导致皮肤黑化,若是受试者在日晒情况下,在无法达到分型法中的光照条件,同时,在皮肤在日晒后,色素的情况和红斑也会相应发生改变,那么其所得到的皮肤分型,也就无法反应真实的日光反应性,简单来讲,若是缺少光照具体条件,光照体验也会出现个体差异性。

3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皮肤分型法存在着局限性和多种因素,但是仍旧是一种有效但却简单的分型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判断人类皮肤的日光性反应,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加强对皮肤类型含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理解,避免相关影响因素,合理对待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林挺,邵永庆,庞文林.驻穗战士日光反应性皮肤分型及其对日光损害的认识和防晒行为的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v.921:5287-5288.

[2]钱江,杜青云,郭文勇.东南沿海某部海训官兵日光反应性皮肤分型调查[J].医学信息,2008,No.22009:1578-1580.

[3]陶然,杜述松,张文喜.频谱编码超分辨率方法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7.

[4]吴佩勋,陈伟.商业银行零售业务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零售研究,2011,01:84-98+100-102+99.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为2005年9月至2008年11月在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发生放射性皮肤湿性反应的患者66例,病种主要包括乳腺癌、鼻咽癌、颈部转移癌等,其中男性29例,女性37例,年龄15~67岁,平均45.52岁,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照射,在放疗剂量达6000~7000Gy时,放射野区域出现湿性皮炎,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红肿、瘙痒、疼痛、水疱形成及炎性渗出,皮损面积为3cm×4.5cm~12cm×13cm。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患者在病种、性别、年龄、治疗情况及皮肤反应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每天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皮损处(如有坏死组织先修剪),待干,然后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同时用红外线烤灯距局部30~40cm,以温热、病人感到不烫为宜照射30~40min,根据病人情况每天进行1~2次,创面暴露;对照组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皮损处后,常规外涂2%甲紫,2次/d,创面暴露。其他护理如皮损处清创程序方法、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等两组均相同。每天观察放射野皮肤并做出记录。

注:由上表可知,P<0.05,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1.3 疗效判断标准[3]

显效:治疗后12h见效,2~3d治愈,局部皮肤干燥、光滑、无痂皮、痛痒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有效:治疗后创面逐渐缩小,7~12d治愈,局部皮肤干燥,痛、痒症状消失、结痂,间断性停止放疗,能完成放疗疗程;无效:治疗15d以上症状无明显好转,局部渗出伴脓性分泌物增多,需借助其它治疗手段,不能完成放疗。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配合红外线治疗放射性皮肤湿性反应效果优于传统方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文献资料: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病机理为细微血管闭塞、广泛组织纤维化和直接细胞损伤,其中小血管甚至较大血管出现内膜炎,血管闭塞坏死是影响组织后期病理过程的首要因素[4];引起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是进行性的微血管阻塞,上皮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增生不良[5]。而一旦出现放射性皮炎,创面很容易被细菌污染,感染难以控制,特别是炎热的夏季,24h内可能波及到照射野的全部皮肤,从而使病人十分痛苦。乳酸依沙吖啶溶液为外用杀菌防腐剂,对革兰阳性细菌及少数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球菌尤其是链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好,用于各种创伤,渗出,糜烂的感染性皮肤病的洗涤、湿敷,刺激小,一般治疗浓度对组织无损害。而红外线可扩张局部血管,使局部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得到明显改善;加速组织再生和细胞活动能力,增强机体的生物免疫功能,具有局部消炎镇痛、解痉作用;同时红外线可使创面干燥,渗出减少,有利于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促进肉芽生长和痂皮形成。因此,采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配合红外线治疗既针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表现,又针对其发生机理。实践证明,此种治疗不仅缩短治愈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操作简单,费用低,病人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蓓,陆琦华.肿瘤放疗患者的焦虑状态及相关因素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1999,7(14):62~63.

[2]房彤.头颈肿瘤病人急性放射性皮肤和口腔粘膜损伤的调查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8,18(5):350.

[3]李桂荣,夏桂兰,姜文珍.0.1%新洁尔灭用于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皮肤湿反应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194~195.

[4]黄巍.乳腺癌胸壁照射加等效膜对皮肤和肺的生物效应的影响[J].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篇5

【摘要】 索拉菲尼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肝癌的药物,在临床中还没有被广范应用,其不良反应中的手足皮肤反应给服用患者带来不适。方法:减少皮肤摩擦,每晚用20克干金银花加一升水煮沸,待温度降低至40~45℃后浸泡手足15-20分钟,联合涂抹尿素软膏或润肤油,最后再给予保鲜袋或保鲜膜包裹。结论,经过对一例患者的皮肤护理,使患者的手足皮肤反应缓解,受到此患者的好评。

【关键词】 索拉非尼 肝癌 手足皮肤反应 护理

原发性肝癌居全球常见癌症的第5位,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6%,全球每年新增肝癌病人约564 000 例[1],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索拉菲尼作为一种口服靶向抗肿瘤药,能抑制肿瘤的增生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多激酶。2006年在我国正式批准上市用于临床。临床报道的主要不良反应有疼痛、乏力、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和手足皮肤反应等。我科于2013年收治一名肝癌患者,住院期间口服索拉菲尼于三周后出现严重手足皮肤反应,其下是一些关于手足皮肤反应的护理体会。

1 一般资料患者,女性,62岁,退休工人.患者肝硬化病史7年,发现肝癌2年,两年间行肝动脉导管介入治疗7次,射频消融术4次.此次住院,同意口服索拉菲尼.剂量为400mg每日两次,空腹(至少饭前一小时或饭后2小时)口服,建议中脂或低脂饮食,因为高脂饮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患者于服药三周后出现手足皮肤反应,最初是手足感觉敏感,有轻微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日常生活。第四周指腹和大小鱼际出现黄色皮肤角质,相继在第四周脚掌的着力处也出现黄色皮肤角质,足跟处尤为严重,厚度可达3mm,碰触时疼痛明显,走路跛行,拿取物品时,指腹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患者此时出现情绪波动。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普遍存在恐惧、愤怒、抑郁、绝望等心理问题。抗肿瘤药物的副作用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对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至关重要。要因人而异的给与心理支持。此患者文化程度:初中 ,家庭经济情况:退休工人,医保患者。性格开朗,爱聊天。所以,针对此患者的心理护理内容是,在患者诉说自身皮肤不适感受的时候,护士应认真倾听,并告知患者皮肤反应作为索拉菲尼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是比较常见的,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多与患者交谈疾病以外的话题,转移其注意力。定时观察患者手足的皮肤情况,给与相应的护理措施。护士在患者面前自始至终都要表现认真负责的态度,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2.2 皮肤护理

2.2.1 症状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时,主要是避免局部刺激,减少摩擦。可以戴柔软棉质的手套,穿纯棉厚袜子,保护皮肤。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不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清洗皮肤,以免引起皲裂,清洗后涂抹润肤油。

2.2.2 症状严重时。行走时穿软底厚底鞋,或垫厚鞋垫,鞋要透气、宽松,穿纯棉袜子,少走路,多休息。每晚用金银花煮水泡脚,一升水加干制金银花20克,煮沸,待温度降至45-50度左右,浸泡手脚15-20分钟[2]。然后用尿素软膏或润肤油涂抹手足。如果脚上的角质持续增厚,也可以到正规修脚的地方去治疗一下,因为这层角质就是俗称的茧。去除茧后当天晚上睡觉时,要涂抹厚厚一层尿素软膏或润肤油,然后套上保鲜袋或是裹上保鲜膜,再穿上袜子,来保护皮肤。但不建议经常修脚。此患者为十多天一次。如果患者症状持续加重,也可以遵医嘱停药,停药后据报道皮肤反应会消失。此患者未停药。第十三周患者手足皮肤反应开始减轻,十三周末,指腹皮肤角质消失,大小鱼际处仍有少量。足部皮肤着力处角质较前有所好转,下床活动行走基本不受影响。十五周手部皮肤角质消失,足部着力处仍有少量。

3 讨论

手足皮肤反应是索拉菲尼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手足麻木,针刺痛感,手足关节红肿,着力处皮肤肿胀变硬或起茧,起水泡,皲裂或皮肤剥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的患者无法忍受手足皮肤反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而停药,这样就使患者减少了一种救治的途径。针对此患者在出现皮肤反应时所采取的金银花泡脚和涂抹尿素软膏所起到的效果,可以得出这些护理措施可行。

金银花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3]。被誉为植物抗生素,其抗炎作用可减轻早期手足皮肤反应,对于重度手足皮肤反应可以避免继发皮肤感染导致的皮肤损伤。尿素软膏可以使角质蛋白溶解变性,增进角质层水合作用,從而使皮肤柔软,防止干裂。

总之,以索拉非尼为代表的多钯点、多激酶抑制剂已经给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一线曙光,使肝癌治疗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虽然手足反应给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的积极作用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4],但随着护理措施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定能为广大患者所接受,早日在临床全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Bosch FX, Ribes J, Díaz M, et al. Primary liver cancer :worldwide incidence and trends [J]. Gastroenterology,2004,127(5 Suppl 1):S5-S16.

[2] 张晓丽 詹亚卿. 金银花预防索拉菲尼肝癌患者手足皮肤反应的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8):736

[3] 王立娟.金银花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0,8:2293.

[4] 张晓丽 詹亚卿. 金银花预防索拉菲尼肝癌患者手足皮肤反应的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8):737

中药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篇6

1 常见的临床表现类型和特点

1.1 临床表现类型[1]

中药造成皮肤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是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不仅限于湿疹样损害,还可以表现为荨麻疹样、多形性红斑样、痤疮样、紫癜样、红皮病样、血管炎样以及色素改变等多种形态。

1.2 临床表现特点

中药引起皮肤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有如下特点[2]:①一般发生在少数药物过敏者,而且多与遗传有关;②皮损的发生可能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与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或无明显的关系;③有一定的潜伏期,从数分钟到数天不等,一旦致敏后,再用该药即可发生反应;④皮疹表现类型多样性;⑤皮损治愈后,如再用原致敏药物或化学结构相类似的药物,常可引起交叉过敏;⑥过敏反应多有自限性,即停用致病药物可较快消退,用抗过敏药物常有效。

2 致病机制

中药造成皮肤不良反应,以非过敏性反应和过敏性反应较为常见。其中非过敏性反应是以中药的局部刺激性、中药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中药的光感作用等较为常见;而过敏性反应主要有Ⅰ、Ⅲ、Ⅳ型变态反应[3],其具体的致病机制如下所述。

2.1 Ⅰ型变态反应

由于中药中所含的许多小分子本身是变应原,进入机体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免疫球蛋白(IgE)抗体,产生的IgE就有亲细胞的活性,其附着于肥大细胞上,使机体进入致敏状态。当该类中药再次接触人体时,中药中的半抗原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结合,释放出其所含的颗粒和生物活性物质,引起荨麻疹、过敏性休克、血管性水肿等过敏反应。如双黄连注射液会引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紫癜,剥脱性皮炎,结节性红斑,药疹等[4]。

2.2 Ⅲ型变态反应

中药中的抗原与人体中相应的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若免疫复合物不能被及时清除,并于局部沉积时,可激活补体,促使中性粒细胞浸润,释放水解酶,组织损伤,引起血管炎,荨麻疹等。

2.3 Ⅳ型变态反应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T淋巴细胞转化为相应的致敏淋巴细胞,当这种细胞再次遇到相应的抗原时,常在1~2 d后释放一系列淋巴因子,引起组织损伤或直接对靶细胞的破坏,从而引起一系列皮肤炎症反应,如湿疹样及麻疹样药疹、接触性皮炎、剥脱性皮炎等。有研究发现苦参素能引起麻疹样药疹[5]、外用苍耳子能引起接触性皮炎[6]、口服中药全蝎致全身剥脱性皮炎[7]等。

3 原因分析

使用中药及其制剂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患者个体差异、药物因素及其用药情况等。其中内因是患者自身体质的差异,外因是使用了可作为抗原或半抗原的某种中药或其制剂,其与机体组织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3.1 个体因素

3.1.1 药物过敏史

过敏反应是一种变态反应,是机体对某些特定抗原所产生的剧烈的特异性反应,属于免疫反应的范畴。大多数过敏反应与体质有关,而与用药剂量大小无明显关系。有些中药服用后,机体可产生特异性抗体或免疫细胞改变,当再次服用时,则可引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过敏反应。最常见皮肤过敏反应为皮疹,其次为荨麻疹等。

3.1.2 年龄、性别、病理状态的影响

患者由于年龄、性别、病理状态、遗传、新陈代谢等方面存在差异,对药物的耐受性不一致,从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敏感性也是不同的。如儿童、老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小,且较为敏感;妇女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对许多药物反应也较为敏感。有文献报道复方丹参注射液所致变态反应与性别有关[8],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女性对复方丹参注射液致敏原的敏感性较高有关。不同个体对同一剂量可产生不同的反应,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差异很大,尤其在病理状态或疲劳、营养不良时影响最大。如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更易发生重症药疹[9];Coopman SA等研究表明,HTV感染者易发生药疹[10]。

3.2 药物因素

3.2.1 中药成分

中药中除某些无机物以外,大多数属于大分子有机物质如蛋白质、多肽、多糖等,它们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使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最后导致变态反应。另外一些分子较小的化学物质可作为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抗原,从而引起过敏反应,这些半抗原在中草药中广泛存在,如小檗碱、茶碱、丹参酮等[11]。含蛋白质及其他大分子物质的药物成分最好不用于注射制剂,例如花粉、地龙、水牛角等。如清开灵注射液中,牛黄、水牛角最有可能成为抗原或半抗原物质而造成过敏反应[12]。中药材中的鞣质,是一种多元酚化合物,进入机体后即有可能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易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13]。

3.2.2 制剂因素

中药及其制剂成为致敏原,除药物本身成分外,由于某些中药制剂的纯度不高,消毒不严,其制剂中的添加剂、增溶剂、稳定剂、着色剂、赋形剂及在进行化学合成中产生的杂质和药物本身的氧化、还原、分解、聚合等所形成的杂质,均能成为过敏原物质而致机体过敏,从而诱发各类型的超敏反应[14]。

3.3 用药情况

3.3.1 给药途径

据不完全统计,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时药物致敏的反应较为严重,而皮内注射药最易过敏,主要是因为中药中的植物蛋白与鞣质类分离不完全,使半抗原物质与血浆蛋白结合而导致过敏反应。据文献报道,口服柴胡过敏反应很少,而其注射剂引起的变态反应经常可见[15,16]。从丹参及其制剂的文献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过敏反应都是使用其注射剂引起的[17]。外用中药也易引发变应性或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引发药疹及其他类型反应多见[18]。

3.3.2 用法用量不当

中药剂量的确定多依据传统经验,对药物成分的各种性质、体内代谢过程、量效关系、极量、中毒量等研究工作滞后,加之临床上随意加大剂量,若剂量过大,生理活性强烈,超出机体的承受极限,必然产生毒副反应。另外,组方不当或违反用药禁忌,也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半夏与附子同用引起皮疹、皮肤瘙痒等。

4 防治措施

4.1 用药前询问过敏史

临床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家族史,对高致敏体质的患者选药应慎重,必要时做斑贴试验,以明确致敏成分。

4.2 停用可疑药物

一旦出现皮疹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一般停药后不良反应即会消失,无需治疗。

4.3 及时救治,减轻损害,注意观察病情

病情严重的话可采用抗过敏治疗,其中对轻型药疹可使用抗组胺药、维生素c、钙剂及中等剂量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待皮疹消退后减量至停药。对于一些严重的药疹,如表皮松解型药疹、全身剥脱性皮炎、重症大疱型多形性红斑样药疹等,还要注意皮肤及黏膜的护理、室内消毒、清洁等。

4.4 合理用量,中病即止

要严格掌握每种中药的临床适应证,任何中药的使用都中病而止,不可过用,以防药物累积引发不良反应。

4.5 控制质量,炮制规范,提高药物不良反应意识

应严格监控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遵守中药炮制规范,做好药物的保管和贮藏工作,努力提高全民对合理用药的认识,改变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观念,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5 展望

常用中药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及特点多样化、致病机制复杂化,致病原因多源化,但相对西药来说,中药的过敏反应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无论是中药的生产者、中药的研究者还是广大临床工作者都应警惕中药皮肤不良反应,积极采取有利的防治措施,把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同时必须加快对中草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的研究,建立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严格监控药品及制剂的质量,遵守中药炮制规范,做好药物的保管和贮藏等各项工作,以便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摘要:综述中药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和特点、致病机制、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放疗引起皮肤反应的护理研究进展 篇7

1 心理护理

放疗病人往往表现出恐惧、悲观、失望的心理。廖金莲[4]通过480例放疗病人的心理护理认为, 解除病人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创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家庭的关爱与鼓励、给予病人鼓励, 保证能及时消除病人的心理顾虑, 使病人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还有学者认为, 在放疗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5], 每次30min, 每周2次, 共持续4周~6周, 主要采用访谈方式结合放松行为训练。包括:耐心倾听病人叙述各种症状, 讲解有关放疗知识, 让家属共同参与心理护理访谈, 放松行为训练等措施, 经心理护理后病人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 情绪明显好转。我科还每周安排一些适当的娱乐活动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介绍病友相互交流, 稳定病人的心态, 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皮肤护理

2.1 皮肤常规护理

放疗前后充分暴露照射野区的皮肤, 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避免受理化因素刺激, 如烈日下暴晒等;勤剪指甲, 用电动剃须刀剃胡须;穿宽松、棉质、柔软、吸汗的衣服, 防止衣领的摩擦;勿用肥皂及粗糙的毛巾揉搓皮肤, 勿在照射部位贴胶布以及涂抹刺激性物品, 如香水、化妆品、碘酒等。

2.2 放疗皮肤护理

放疗皮肤护理干预即在皮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能保护皮肤的药物, 预防、减少皮肤损伤发生, 降低皮肤损伤程度, 治疗各级皮肤损伤。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药物。

2.2.1美宝湿润烧伤膏

付红萍等[6]研究了乳腺癌病人在每次放射治疗后外涂一层美宝湿润烧伤膏, 厚3mm~5mm, 并轻轻按摩, 每日1次, 从放疗开始坚持用药至放疗结束, 明显减少了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

2.2.2 塞肤润

闫凤玉等[7]将鼻咽癌根治性放疗病人6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从放疗开始每天放疗前后于放疗照射野区皮肤喷洒涂抹塞肤润适量, 用指尖轻柔按摩1min, 每隔3h~4h按摩1次, 每天5次或6次。如果皮肤颜色变红, 每日喷洒按摩次数增加至9次或10次, 并增加按摩时间。直至放疗结束后10d。此法明显减少了皮肤湿性反应的发生及放疗终止。说明放疗照射野区皮肤使用赛肤润, 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皮肤反应发展, 加快溃疡面愈合, 有效防治放射性皮肤反应, 且赛肤润无毒、无味、使用方便, 病人乐于接受。

2.2.3 3M无痛保护膜

杨英等[8]于放疗前应用3M无痛保护膜 (喷罐式:每罐28mL) 对放疗部位的皮肤进行喷洒 (喷嘴应与皮肤保持10cm~15cm的距离) 。3M无痛保护膜因在皮肤表面喷洒后形成无色、透明、防水、防摩擦、透气的保护膜, 且不含乙醇, 使用时即使接触破损皮肤, 病人也无疼痛感, 有效控制皮肤炎性脱皮, 无脱皮、皮肤破溃等发生。

2.2.4 金因肽

梁建博等[9]将金因肽于放疗开始后外喷于照射野皮肤, 在放疗前30 min使用, 每天使用1次。金因肽的活性成分为重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 (rh-EGF) , 以10%的甘油和1.0%甘露醇为保护剂。虽然使用后100%的病人都发生了皮肤反应, 但并无Ⅲ级以上的皮肤反应。对于开始未使用金因肽而出现Ⅲ级皮炎病人, 予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外喷金因肽1周后愈合, 说明放疗时使用金因肽可降低皮肤损伤程度。

2.2.5 比亚芬乳膏

张和琴等[10]将比亚芬于放疗时涂抹, 每日3次, 得出其可预防及治疗皮肤急性放射性反应的作用的结论。而管兰[11]研究了在病人出现Ⅱ级急性放射性皮炎表现时, 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皮肤受损处后, 用无菌棉签均匀在创面上涂抹比亚芬乳膏 (法国梅迪克斯制药厂生产) , 涂抹范围大于照射野边缘左右, 厚1mm~2mm, 每天2次, 其中1次于放疗后涂抹。结果显示使用比亚芬可明显降低皮炎所致感染的发生率, 且局部涂抹比亚芬乳膏安全方便, 无明显药物的毒副反应。

2.2.6水胶体敷料

周萍[12]当病人出现放射性皮炎时清洗创面, 将坏死脱落的表皮全部清理干净, 根据创面渗液情况选取不同规格 (厚薄) 的水胶体敷料, 大小以周边大于1cm为好。粘贴敷料时以伤口为中心向周围抚平, 防止接触面留有气泡。轻度溃疡者给予透明贴, 中度给予溃疡粉加透明贴。水胶体敷料在使用过程中病人痛痒症状明显减轻, 创面逐渐减少, 病人能在5d~12d愈合。水胶体敷料应用于放射性皮炎方面效果好, 但这必须通过黏贴在周围皮肤上才可固定, 有损伤周围皮肤的可能。

2.2.7 银离子敷料

陶玲玲等[13]研究了银离子敷料治疗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皮肤溃疡。当出现溃疡时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 再根据创面大小把银离子敷料剪成合适的小块放于溃疡中间, 溃疡面的渗液将其吸附。银离子的杀菌效果已被证实[14], 其覆盖敷料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且透气性能良好, 可以促进伤口上皮组织的愈合。研究过程中12cm以下的溃疡均可在15d内愈合。值得注意的是: (1) 在用生理盐水清创时尽可能将溃疡面的脓性分泌物用生理盐水洗去, 不怕出血, 可能会有少量出血, 溃疡面洗的越干净愈合越快; (2) 暴露在外的皮肤发生放射性溃疡时可覆盖一层纱布于溃疡面上加以保护, 尽量不用胶布。

2.2.8康复新液

修穆群等[15]在治疗放射皮炎过程中, 用康复新液外涂与金因肽喷雾剂外喷进行对比, 发现外用康复新液治疗放射性皮炎的有效率高于金因肽喷雾剂, 但其又比使用水胶体敷料的有效率低[12]。

2.2.9 鲜芦荟汁

林志仁[16]认为, 将鲜芦荟汁用于Ⅱ级以上急性放射性皮炎, 第6天和第8天创面缓解率明显提高, 说明鲜芦荟汁外涂能明显促进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的愈合。

3 饮食护理

皮肤抗病功能与全身营养状况存在直接关系。癌症病人大量消耗机体储备营养, 如果营养摄入不足, 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病人免疫功能下降, 则皮肤感染的易感性增高, 创面愈合迟缓。所以, 责任护士需指导病人放疗期间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以增加病人体力及皮肤免疫功能。另外, 还应及时关注、评估病人的饮食情况。对于营养不足的病人, 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综上所述, 上述提到的放射性皮炎的皮肤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中都取得了一定疗效, 其中美宝湿润烧伤膏、赛肤润、3M无痛保护膜等在用于防治放射性皮炎及减少皮损程度方面效果明显。对于无菌性创面, 金因肽、水胶体敷料、康复新等效果明显, 其中水胶体敷料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比亚芬既可预防放射性皮炎发生, 又可明显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率。银离子敷料可用于感染性溃疡创面, 疗效显著。鲜芦荟汁可提高Ⅱ级以上创面愈合率, 但因其是手工制作, 不是无菌, 应注意感染的可能。笔者认为对于创面有明显感染迹象的, 需要对感染创面进行定期做药物敏感试验及细菌培养, 必要时静脉输注抗生素。另外, 对于局部疼痛明显的应予止痛治疗, 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摘要:从心理、皮肤、饮食3方面介绍放疗引起皮肤反应的护理。

多巴胺致皮肤过敏反应报告1例 篇8

讨论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 药用的多巴胺是人工合成品。多巴胺主要激动α、β和外周多巴胺受体发挥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各种休克, 如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出血性休克。不良反应一般较轻, 偶见恶心、呕吐。如剂量过大或滴注过快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肾血管收缩引发肾功能下降等。长期使用可出现手足冰凉或者疼痛, 同时药液外渗可导致局部皮肤坏死[1]。临床很少见到多巴胺致皮肤过敏症状的报告, 药疹得分发生从目前的研究表明与遗传、变态反应、假变态反应、病毒感染等有关[2]。该患者出现药疹, 考虑与机体内环境紊乱、抵抗力下降有关。一般处理包括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药物, 慎用其他化学结构相近及其他易致敏药物, 促进药物排泄多饮水或静脉输液。选取抗组胺类药物、非特异性脱敏药物、糖皮质激素使用, 观察用药效果, 如异丙嗪、地塞米松与葡萄糖酸钙。

关键词:过敏反应,皮肤,多巴胺

参考文献

[1] 杨宝峰.药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6:96.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篇9

关键词:变应原,变应原点刺试验,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和(或)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均为儿童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1],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疾病的发生与特应性体质明显相关,环境因素的变化是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变应原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因此,在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防治中避免变应原的接触是首要措施,对患儿实施变应原检测是变态反应性疾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SPT)是一种体内特异性免疫学检测方法,可同时进行多种变应原检查。为了从源头上寻找变应性疾病的病因,从根本上控制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我们采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对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变应性疾病患儿进行了吸入性变应原和食物性变应原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门诊及住院患有支气管哮喘和(或)变态反应性鼻炎的患儿110例,均符合支气管哮喘、变态反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2,3],其中男性66例,女性44例,男女之比为1.50∶l。患儿年龄为3个月~14岁,平均年龄(5.35±2.62)岁。按年龄分两组:<5岁组63例;>5岁组47例。变态反应性鼻炎28例,支气管哮喘4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变态反应性鼻炎42例。做变应原皮肤点刺检测前均停用酮替酚、异丙嗪、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3d以上,有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或哮喘和变态反应性皮炎严重发作时禁做此试验。

1.2 检测方法

1.2.1 材料

采用阿罗格公司生产的国际标准化变应原试剂14种,分别包括食物组:鸡肉、牛肉、猪肉、鲤鱼、虾、牛奶、鸡蛋,吸入组:犬毛、猫毛、粉尘螨、屋尘螨、室内霉菌Ⅱ、干草尘埃、柳,组胺作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

1.2.2 方法

取前臂内侧皮肤,点刺前用笔注明抗原编号,每个编号相距2~3cm。消毒后各取一滴比针头略大的上述标准化变应原,接触皮肤依次滴于受试患儿的前臂掌侧面皮肤上,然后用点刺针垂直通过滴在皮肤的点刺液,轻快地刺破表皮,不刺出血,并用组胺液(1mg/m L)作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2~3min拭去残留液,20min后观察结果。结果判定以变应原试剂所致的皮肤红晕或风团的大小为标准:(1)等于或小于生理盐水者为阴性(一);(2)直径为组胺的25%者为阳性(+);(3)直径为组胺的50%者为++;(4)等于组胺者为+++;(5)大于组胺1倍以上者为++++。注意先观察阴性对照有无反应,若阴性对照有反应,应在点刺阳性直径中减去阴性直径,如果阳性对照组为阴性反应,其他结果无临床意义,可能患儿服用抗组胺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各变应原阳性检出率;将患儿分为<5岁、>5岁两组,观察不同年龄组变应原检出阳性率;观察常见变应原阳性率与不同疾病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数)表示,并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变应原点刺试验阳性检出率

总阳性检出率为75.5%(83/110),其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粉尘螨74.5%(82/110)、屋尘螨71.8%(79/110)、室内霉菌Ⅱ66.4%(73/110)、干草尘埃23.6%(26/110)、犬毛20.9%(23/110)、猫毛17.3%(19/110)、柳17.3%(19/110)。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虾10.9%(12/110)、牛奶10.0%(11/110)、鸡蛋8.2%(9/110)、鲤鱼5.5%(6/110)、牛肉4.5%(5/110)、鸡肉1.8%(2/110)、猪肉1.8%(2/110),见表1。

2.2 不同年龄变应原检出率

所有入选的患儿按年龄大小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儿童变应原阳性率及其相关性,>5岁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5岁组(χ2=15.16,P<0.05),<5岁(含5岁)组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高于>5岁组(χ2=12.85,P<0.05)。两组间SPT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吸入性变应原均以粉尘螨、屋尘螨居多,见表2。提示:对于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对吸入性变应原更为敏感。

2.3 不同疾病组间患儿变应原检测结果的比较

所入选患儿中,诊断为哮喘并鼻炎患儿42例(占总调查人数的38.2%),单纯哮喘患儿40例(36.4%),单纯鼻炎患儿28例(25.5%)。不同疾病组间均以螨类过敏最为常见,其次为室内霉菌Ⅱ、干草尘埃、动物皮毛类。3组间的变应原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提示:鼻炎、哮喘、哮喘并鼻炎患儿有共同的变应原。

3 讨论

研究表明,遗传和环境因素是引起哮喘发病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具有特应性体质遗传因素的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而言,过敏性因素可能为哮喘发病率增高的决定因素[4]。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过敏性鼻炎及支气管哮喘等态反应性疾病呈现上升趋势,已受到广泛关注。防治过敏反应性疾病的关键在于发现变应原并采取有效的方法避免与之接触,SPT不仅准确性高,还可直接反映变应原的变应强度,指导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其早期预防。

本文结果显示,粉尘螨、屋尘螨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4.5%、71.8%,与王模奎等[5]报道尘螨与屋尘螨分别达72.7%和72.3%相符,较向莉等[6]报道的63.2%和68.4%稍高;提示柳州地区变应原以粉尘螨、屋尘螨为主。尘螨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左右,最适相对湿度为8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毛绒玩具、地毯等物品的增多,空调使用率增加,均利于屋尘螨滋生,故在现实生活中应减少螨虫的滋生环境,避免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虾、牛奶、鸡蛋、鲤鱼居前5位,这可能与本地区的饮食习惯有关,尽量避免食物诱导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组别患儿变应原点刺试验阳性率有所不同,≤5岁年龄组的阳性率以食物变应原为主,>5岁后阳性率以吸入变应原为主,两组在吸入类及食物类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与陈德晖等[7]的报道相符,随着年龄增长,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自主活动能力增强,暴露吸入性变应原时间更长,接触各种吸入性变应原的机会增多,是引起或加重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的重要环境相关危险因素。

在所入选患儿的疾病构成比中,哮喘并鼻炎占81.0%(34/42),单纯为哮喘或鼻炎患者分别为80.0%(32/40)、82.1%(23/28),3组均以螨类过敏最为常见,其次为霉菌类、动物皮毛类或干草尘埃类。3组间螨类、动物皮毛类、霉菌及干草尘埃类等变应原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3)。显示:临床上鼻炎和哮喘互为诱因、相继或同时发病,具有共同的变应原,为同一种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目前认为哮喘的下呼吸道变应性炎症实际上是鼻炎上呼吸道炎症的延伸,属“同一气道,同一疾病”[8]。共同的变应原可蓄积在上气道,引起鼻黏膜的变态反应,释放各种化学介质和细胞因子吸收入血,通过循环转运到肺部,作用于气管支气管,引起平滑肌痉挛,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

综上所述,过敏因素是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的重要环境相关危险因素,因此,在儿童变应性疾病的防治措施中,避免过敏原接触是药物治疗中均需注意的重要因素。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可以通过SPT明确过敏原,鼻炎和/或哮喘具有共同的变应原,尘螨是本地区最常见的变应原。研究不同年龄段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的变应原特征,针对螨类过敏的变应性疾病患者,对>5岁儿童实施标准化特异性脱敏治疗是达到并维持长期控制气道慢性炎症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Hanson L,Telemo E.The growing anergy problem[J].Acta Paediatr,1997,86(9):916-918.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态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167.

[4]Piatts-Mills T,Ieung DY,Schatz M.The role of allergens in asthma[J].Am Fam Physician,2007,76(5):675-680.

[5]王模奎,黄英,刘恩梅,等.标准化变应原皮肤试验与哮喘年龄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4):259-261.

[6]向莉,李珍,任亦欣.体内和体外变应原测定在过敏性哮喘诊断中的联合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1):1465-1467.

[7]陈德晖,孙宝清,林育能,等.广州地区儿童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变应原的流行病学分析[J].国际呼吸杂志,2009,29(7):385-388.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篇10

[关键词] 低分子右旋糖酐;药物不良反应;皮肤瘙痒;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24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05-01

低分子右旋糖酐具有改善微循环及抗血栓、降低血液粘滞度、防止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在临床显微外科术后常用药物之一,但在治疗过程中,引起皮肤瘙痒病例逐渐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现对本科室出现的低分子右旋糖酐致皮肤瘙痒病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显微外科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患者244例,其中男性患者168人,女性患者76人,年龄2-65岁,平均年龄33.5岁。断指(肢)再植145例,其中断指120例,断掌6例,断腕15例,断臂3例,小腿离断1例。皮瓣移植91例,其中游离股前外侧皮瓣23例,足背皮瓣10例,隐动脉皮瓣2例,趾蹼皮瓣6例;带蒂腓肠神经皮瓣8例,指动脉背支皮瓣42例。皮肤套脱回植术8例,(手部5例;足部3例)。

1.2 用药情况 患者均否认过敏体质及皮肤瘙痒病史。术后静滴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成人1000ml,儿童20ml/(kg.d),24小时维持静滴,常规应用5-7天。

1.3 临床观察

1.3.1 患者发生皮肤瘙痒时间 用药后一周内瘙痒发作30例,7-10天发作76例,10天后发作138例,瘙痒持续时间1-2个月,平均持续时间45天。

1.3.2 瘙痒特点及皮肤表现 通常以后背及胸腹部为主,以天热或夜间多见,擦洗衣服及衣服摩擦可诱发或加重瘙痒,患者自述瘙痒呈间歇性、游走性,抓挠后瘙痒加重。出现皮肤红疹有34例,其它未见明显红疹,抓痒后皮肤发红,部分患者皮肤抓破。未发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病例。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

1.4 治疗

1.4.1 药物治疗 应用抗过敏治疗,如氯雷他定、皮敏消、息斯敏等口服,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作者临床应用止痒效果明显,口服转移因子等药物,提高自身免疫力。配合中药薰洗及止痒方剂等。夜间可辅助镇静药物。禁食辛辣、刺激性、海鲜等食物。

1.4.2 周围环境及皮肤护理 患者瘙痒发作时保持室温及湿度,室温控制住20-25℃,湿度55-60%,避免因患者出汗诱发瘙痒,洗澡忌用力搓澡,避免水温过高,宜用温水洗浴。有部分患者用热水烫瘙痒部位,也能起到缓解瘙痒症状,但后期瘙痒加重,故不提倡用热水烫患处皮肤。穿棉质内衣,防止刺激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完整性,如有瘙痒难忍时,以掌根部按压方式或提捏皮肤,以抑制感觉皮神经传递,小孩保持指甲平、短、清洁,夜间可带上棉质手套,防止抓破皮肤。

1.4.3 心理疏导 由于瘙痒发作难忍,症状持续1-2月,下午或夜间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伴有烦躁、焦虑,失眠等症状,故及时与患者沟通,转移患者注意力,鼓励患者增强信心,消除恐惧心理。采取针对性治疗,减轻患者痛苦。

2 讨 论

低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为40000,为大分子化合物,能稀释血液和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小板粘附、聚集、激活纤溶系统,预防血栓形成等作用,目前仍是显微外科小血管、微血管及皮瓣游离移植手术后常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本身具有一定抗原性,使机体发生免疫可能性,患者血清中常有高滴度右旋糖酐抗体存在,在人体内与组织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结合,使细胞释放组胺、激肽、5-羟色胺和花生四烯酸衍生物等炎性介质引发变态反应,瘙痒引起不良反应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Ⅲ型变态反应,表现为全身皮肤奇痒,呈游走性,无皮疹属于此型;有皮疹或皮肤破溃可能是Ⅰ型和Ⅲ型变态反应的共同结果。

临床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时,一定要询问药物过敏史,并做药敏试验,嬰幼儿、儿童用药时要特别慎重。首次用药时滴速宜慢,以20-30滴/分钟为宜。并观察用药反应,每日观察皮肤及询问有无瘙痒、皮疹,注意与其它药疹区分。尽量减少用药量及用药时间。

低分子右旋糖酐虽然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较常见,近年来引起皮肤瘙痒病例逐渐增多,虽然经过半年多的随访,患者2月后瘙痒症状消失后,没有再复发病例。但发病时持续时间较长,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应引起我们注意。只有提高警惕,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密切观察用药时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及时给与正确的对症治疗,才能减轻患者痛苦,防止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孙立人,王历凡,等.药物不良反应[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08-709.

[2] 罗德诚,陈文彬,主编.临床药物治疗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325.

[3] 易爱纯.右旋糖酐40不良反应695例分析[J]中国药房,1998,9(3):128.

[4] 张雪飞,何浩明,沈来龙,等.低分子右旋糖酐临床应用的血液流变学研究[J].2001,19:243.

上一篇:检测与评价系统下一篇:怎样预防鼻息肉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