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及监管

2024-07-29

问题及监管(精选十篇)

问题及监管 篇1

1存在的问题

1.1监管人员部分兽药监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使得行政许可证发放和监督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如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兽药经营许可证》, 应当注明“生物制品除外”字样, 但有些从事行政许可管理的工作人员, 常常不注明。有些从事农业行政执法的工作人员不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而且不熟悉有关法律法规, 以至在执行监督检查时, 无法辨别真假兽药。部分监管人员对兽药监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监督检查频率较低, 导致监管工作出现漏洞。

1.2监管主体

1.2.1一些地区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对兽药经营条件审核把关不严, 让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或不符合兽药经营条件的场所, 取得了合法经营兽药的资格。

1.2.2依法行政、监督的水平参差不齐。受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区监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有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 对各类制假售假现象处罚力度很小, 违法成本轻, 导致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破坏了政府和监督管理部门的形象, 为生产和经营假、劣兽药制造了生存与发展空间。

1.2.3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上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的培训指导较少, 导致许多违法行为得不到依法查处。同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监管信息交流不畅, 未能营造齐抓共管的监管氛围。

1.3监管力度不够主管兽药经营的县级兽医主管部门没有专职的兽药管理人员, 经培训取得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SP) 认证资格的检查人员有限, 且为兼职, 加之兽药经营点多面广, 他们对兽药执法检查力不从心, 难以面面俱到, 使一些不法兽药经销商趁机为谋取暴利而销售假冒伪劣兽药, 危害消费者的利益。

2对策

2.1加强培训要选留责任心强、有一定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能秉公办事的骨干作为兽药监督员或药检员, 以壮大执法队伍。同时, 要加强兽药监督员、药检员的执法培训, 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 狠抓兽药执法队伍的作风建设, 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2.2加强监管

2.2.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兽药执法是从根本上确保兽药质量、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 要积极推行畜牧兽医综合执法, 强化兽药执法队伍建设, 进一步完善兽药违法案件查处工作机制,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要按照《农业部关于全面加强农业执法扎实推进综合执法的意见》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意见》精神, 整合执法资源, 强化动物卫生执法队伍建设, 把兽药监管作为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内容, 确保兽药监管有实效。

2.2.2加强企业监管力度兽药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和畜禽规模养殖企业的监督检查。实行每月一次的巡视监督检查制度, 督促相关企业规范生产经营和使用兽药;同时, 抽检兽药、饲料和尿样进行安全检查, 对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范围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执法大检查, 加大兽药产品质量抽检数量和产品覆盖面。实行有效质量监督, 杜绝假劣违禁兽药流入市场, 保证养殖环节的用药用料安全。

2.3加快兽药GSP认证进程

2.3.1广泛宣传, 抓好培训要加大对实施兽药GSP制度的宣传力度, 组织申请企业和关键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使兽药经营企业熟知兽药GSP的内容、条件、标准、规程及要求, 增强其兽药质量安全意识, 并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3.2深入企业, 做好指导兽药GSP是一项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兽药经营企业在条件改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要深入企业, 按照兽药GSP的规定和要求, 做好指导服务工作, 充分调动兽药经营企业开拓市场的积极性, 加快经营场所的改造和管理制度建设, 增强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能力, 加快兽药GSP实施工作进程。

2.3.3坚持原则, 确保质量要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严把企业申请材料审查关, 督促企业配备相应的兽药技术人员, 建立健全兽药入库、出库、检查验收、索证、保管等制度, 规范营业场所和仓储设备, 完善购销记录, 依法诚实经营。要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 确保兽药GSP认证如期完成。

2.4加强市场准入制度管理通过建立详细的兽药数据信息网络平台, 制定备案管理办法。对进入市场的兽药实行市场准入制, 施行兽药产品上市前的登记、注册和报验制度。对未经注册的兽药, 各经营户应拒绝采购和销售。对查出的假劣兽药案件和检验不合格的兽药, 应及时通报兽药管理部门,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严肃作出处理, 杜绝假劣兽药上市。

2.5加强兽药使用环节的监管

2.5.1加强对兽药使用单位的管理严厉打击在动物诊疗过程中使用假劣兽药、违禁药物的行为。督促和指导养殖企业建立健全动物用药记录和休药期制度。

2.5.2加大兽药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把科学安全用药的技术传授到基层, 普及安全用药知识, 提高养殖企业和广大养殖户识别假劣兽药的能力, 确保养殖户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科学用药, 促进健康养殖。

企业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及建议 篇2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工商机关按照国务院改革精神,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市场主体登记效率,成为了此次改革的排头兵。在商事制度改革的同时,机构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中。在诸多改革的大形势下,如何搞好企业监管工作是市场监管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

沁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自2015年“三合一”机构改革以来,经股室业务调整,通过设立行政审批股,实现了登记与监管的职能分离。经过近半年的工作,现将我县企业监管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准入监管分离,监管责任到人

改革之后的沁县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股负责行政审批环节,企业事中、事后监管由企业监管股与四个所全面负责。通过划片,责任到人,使所有企业都能落实到监管网格中,为企业监管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监管档案,掌握企业动态

四个基层所在接收企业监管工作后,对辖区内企业进行了摸底,逐户建立监管档案。按照2015国发【62】号文件《关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精神,根据所属企业的行业属性及行政许可情况确定其主管部门。严格按照“权责法定、依法行政,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开展监管工作,厘清了市场监管部门在查无照工作中的任务。

三、加强年报宣传,逐步提高年报率

2016年初,我局在接到市局关于开展2016年报工作的通知后,印制宣传彩页20000份,大型公告30份,通过政务大厅窗口发放,街头张贴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还通过沁县电视台播放年报通知近两个月,截止目前,共年报563户,比去年同期年报数提高了130余户。

四、强化信用监管,规范市场主体

通过对2015已列入异常名录的管理及2016的即时信息抽查工作,我局从三大方面对企业信用公示情况进行了监管。一是通过移出异常对其经营场所(住所)真实性,对其资产负债情况,损益情况进行,股权变更、股东出资等即时信息公示情况,年报等方面信息进行全方位核实;二是通过委托沁县欣源会计事务所对异常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审计;三是通过在全县开展规范实际与登记不符市场主体专项整治,通过实地检查与邮寄送达等方式,对全县企业开展清理,对经邮寄无法联系的企业或经核查已停止经营的主体列入异常或劝其依法注销,挤净了统计过程中的水份,以便为县委县政府提供真实、科学的决策依据。

现阶段的企业监管工作存在如下几个方面问题:

1、认识有偏差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并非企业监管的全部,还包括“查无照”、“企业违法查处”等企业监管其他方面的工作。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实施以来,不少工商干部认为搞好信用信息工作就搞好了企业监管,对其他方面的企业监管工作不够重视。

同时,不少同志认为企业监管只能通过抽查方式进行,却忽视了《无照查处取缔办法》、《公司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对于企业行为的规范监管作用。

2、宣传不到位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开展近三年了,以沁县2015信用信息公示为例,全县共有在业各类主体6525户,2015个体未年报户为166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未年报户为718户,企业未年报户为392户,年报率仅为57.4%。造成年报率低的一大原因为宣传不到位。一方面,近两年来,县级以下工商机构都处在改革时期,队伍工作积极性不足;另一方面,宣传局限于报刊、电视、短信等传统的方式,没有将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应运到宣传中;第三,系统反映的在业主体并不等于实际在业的主体数,我县现有主体6525户,而实际经营的主体只有4500多户,存在大量已停止经营,但未依法履行注销程序的主体,而这部分主体成了年报的基数,影响了年报率。

3、抽查走形式

按照《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信息公示的相关行政法规,抽查并非局限于通过工商综合业务系统看一下企业是否年报,是否及时公示限时信息。更应该在抽查过程中、移出异常名录过程通过实地核查,对其公示的经营场所(住所)、实际经营情况、公示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质性核查。同时,在执法人员无法对财务真实性作出检查结论时,应当委托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企业财务公示情况进行审计,避免出现因企业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而致使执法人员承担责任的事故。

4、业务系统不能满足信息监管需求

信用信息监管包括年报信息、即时信息两大方面。目前的业务系统在即时信息监管上尚不能满足监管需求。建议系统增加未如期履行即时信息企业提醒,以便执法人员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哪些企业产生了即时信息而未公示。同时,执法人员反映,系统批量拉异功能会将已注销企业拉入异常;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如下:

1、加强一线执人员培训。特别是对于“三合一”的部分县区,不少从其他机构合并过来的同志对于企业监管完全不了解,而工商执法人员也没有能与时俱进,对最新的法规进行学习。

2、增加宣传途径。建立类似“大同工商”型的公众号,进行法规等多方面内容的宣传。

3、建议系统进行升级,增加即时信息监管提醒平台。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问题分析 篇3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现状金融监管问题分析

1、金融监管现状分析

1.1金融监管机制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分业监管模式。1983年,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实现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分离,从而使人民银行集金融监管、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金融管理机制宣告结束,现代金融监管模式初步成形。1984~1993年,混业经营、混业监管的特征十分突出。20世纪90年代,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增加,以及资本市场和保险业的迅速发展,1992年10月26日中国证监会成立;1998年11月18日,中国保监会成立,进一步把对证券、保险市场的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剥离出来;的框架最终完成,由此形成了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机制。其中,银监会主要负责银行业的监管,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和十大股份制银行,以及规模不一的各地近百家地方金融机构;保监会负责保险业的监管;证监会负责证券业的监管;人民银行则负责货币政策制定。

2、问题分析

(1)金融创新使中国分业经营机制面临挑战

目前,商业银行可操作的业务包括金融衍生业务、各类投资基金托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等。这些业务与证券、保险业务密切相关,并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如果既具投资又具储蓄特征的保险业务不断涌现,势必使各业之间的趋同性和可替代性加大,将大大削弱分业监管的业务基础。

(2)混业经营趋势使得分业监管有效性降低

尽管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管理模式,但由于部分企业集团公司控股下的银行、信托、证券、保险业之间的业务往来,还是形成了事实上的混业经营。光大、中信、平安等集团控股了多个金融机构,中行、工行、建行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也在境内外控股或设立了投资银行和上市银行。此外,还存在着以各种形式控股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企业的工商企业集团。这些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关联非常密切,事实上已经存在着混业经营问题。它们之间的资金和业务往来已经冲破了分业经营的限制,从而削弱了分业监管的基础,使得现行的以机构管理为特点的分业监管机制的缺陷日益显现。

(3)新型业务与当前监管机构的冲突

在现行的分业监管过程中,大都采取机构性监管,按照业务审批制方式进行管理。这样,当不同金融机构业务交叉时,新业务的推出需要经过多个部门长时间的协调才能完成。这些新业务,既可导致监管重复,也可能出现监管缺位。比如开展股票质押贷款业务,需要在银行监管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之间协调,在不同部门对于同一业务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意向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将会产生较高的协调成本。

(4)缺乏具体的风险监管措施

饲料监管中的问题及对策 篇4

1. 在检查中遇到的问题

(1) 对饲料企业监管不严

市场上饲料品牌繁杂, 分不清哪个是合法注册厂家, 哪个是违法生产企业, 而且饲料产品包装简单, 没有像酒类或食品等商标注册使用QS或防伪码。这样造成部分不法商贩仿造合法厂家的饲料包装, 造假后混入市场, 同时有些企业为了经济利益制售劣质产品混入市场, 造成一些地方饲料监督管理严重失控, 从而使饲料市场发展到无序竞争和违规生产。

(2) 饲料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缺少通用性强、权威性高的饲料质量标准及添加剂和违禁药物使用标准。造成标签无统一标准, 而且保质期是由生产厂家自己决定。在检查中, 发现标签内容混乱, 而且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保质期有的3年、2年, 有的18个月、15个月、12个月;浓缩饲料有的是2年、1.5年, 有的是150天、120天、90天。有的饲料厂没有把“含有药物添加剂”字样按要求标注在显著位置;有的没标明药物添加剂配伍禁忌、休药期;有的厂家把几种药物添加剂联合使用。

(3) 检测手段相对落后

一是检测方法和指标落后。我国饲料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负责兽药饲料监测机构仍以省级检测为主, 而且检测以常量和微量项目为主, 而国际上的兽药饲料卫生安全指标往往是恒量, 甚至是超恒量级的。二是县级无简单检测设备, 仅靠送检, 而且资金投入不足, 检测经费短缺, 致使检测覆盖面小, 缺乏相应的执法取证设备和交通工具, 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置饲料生产、加工、销售、使用中存在的饲料质量安全隐患, 也不能及时记录违法证据。

(4) 监督、管理和服务能力落后

没有一部通用的权威的饲料管理法律标准, 给监督管理及执法造成很大难度, 同时执法人员的服务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人员变动和法律法规培训滞后, 执法工作中的失误和纰漏不断, 给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5) 对农户监管难度大

农户分散养殖, 畜禽分布在各家各户养殖, 集约化程度小, 大多数养殖户都有以下情况:为了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自行配制饲料、使用过期饲料或者不按照标签规定使用饲料, 未满停药期就出售畜禽等行为。曾在抽检奶牛饲料样品中检出动物源性成分, 在鸡蛋中检出禁用药物成分等, 因此, 对养殖户使用饲料和饲添加剂的应对措施监督、抽查、送检环节带来很多困难。

2. 建议应对措施

(1) 制定《饲料法》, 进一步完善饲料管理法律体系

一些发达国家为解决全球性饲料安全问题, 都相继制定和完善了饲料法规。欧盟新制定的动物饲料卫生法规, 将动物饲料卫生管理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类型的饲料及整个饲料生产链。加拿大在《饲料法》的基础上, 制定了《动物饲料限制和禁止规定》和《加药饲料生产管理暂行规定》。日本和韩国新修改的《饲料安全法》和《饲料管理法》, 对饲料安全源头和生产过程监管作出了新的规定。我国也应当按照从源头开始, 实行全程监控的饲料追溯管理原则, 尽快制定《饲料法》, 抓紧完善饲料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为饲料安全管理奠定坚实的体制和制度基础。进一步修改、起草有关饲料、饲料添加剂的配套法规和管理办法;完善生产记录、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和质量安全追溯等监管制度, 尽快起草并出台《饲料法》, 为依法查处违禁饲料提供法律依据。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饲料安全卫生标准体系, 各项质量标准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 而且要与国际接轨。进一步理顺饲料标准制定程序。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要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结合起来, 以提高质量标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2) 各级饲料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批饲料企业开办条件

制定严格的饲料企业市场准入和饲料产品的市场准入, 规范生产环节管理, 加大对生产厂家的监督检查力度, 从源头上提高饲料质量安全水平。逐步实行饲料企业和饲料产品的电子标签管理, 全部注册使用二维标识码, 这样通过电子标签把相关数据录入中央数据库, 在各地检查相关产品时, 通过识读标识码, 就可以准确判断其产品的合法性和相关技术数据。使非法、劣质产品无处生存, 真正实现饲料产品的溯源, 也可保护合法企业生产的经营秩序。

(3) 建立健全执法体系

一是硬件设施建设。饲料安全监管是政府行为, 国家和各级财政预算应给予足额的经费支持。对饲料安全实行依法监管, 必须以科学公正的检测数据为依据。因此, 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饲料检测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饲料和养殖重点区域饲料检测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 确保饲料检测机构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将饲料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稳定并逐年增加饲料安全监管财政专项经费, 保证饲料检测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执法队伍建设。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 成立了饲料管理机构, 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 确保饲料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固定人员加强培训, 提高执法和检测水平, 切实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扩大监督检测的覆盖面, 及时掌握饲料质量安全动态。

(4) 管理和服务工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要对饲料工业中的非法生产和销售饲料产品等行为严厉查处, 对饲料使用者、经营者进行广泛深入的技术、法规培训, 制定切实可行的具有强制性的管理政策措施, 促进饲料工业健康有序发展。

(5) 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饲料安全监督

食品安全问题及监管对策 篇5

一、**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现状

为了做好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监管工作,我局于2004年、2006年两次对全县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作坊)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对企业进行了分类和建档。从分布范围看:全县每个乡镇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通羊镇、黄沙镇、九宫山镇、杨芳林等乡镇;从企业数量看:2005年,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32多家,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分类标准,A类企业9家(A类企业是指具备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且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或尚未纳入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但内部质量管理与质量监控手段比较完善,产品质量较为稳定的企业)、B类企业0家(B类企业是指证照齐全,检测设备较为完善,但生产条件、卫生条件离市场准入要求尚有一定距离或产品质量不够稳定,通过整改能够达到市场准入要求的企业)、C类企业100家(C类企业是指证照齐全,检测设备不够完善,其生产条件、卫生条件离市场准入要求尚有较大距离或产品质量存在问题,但食品质量安全有基本保证的企业)、D类企业123家(D类企业是指无证无照无标或超范围超期生产的企业;已处于停产、转产状态但未注销或变更营业执照的企业;生产规模小且经整改仍不具备和合格产品条件的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业主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谈薄,曾被有关部门可处且拒不改正的企业;产品质量不符合安全保证的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仅9家。今年,全县现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比去年减少56家。

176家企业中:A类企业10家、B类企业2家、C类企业99家、D类企业65家,新增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1家;从企业规模看:全县超过百人企业只有福通食品有限公司一家,10人以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作坊)占82%以上,其中大多是2至3人的家庭式小作坊;从行业种类看:豆制品类71家、茶叶类10家、白酒类(含食用酒精)13家、饮料(纯净水)类12家、挂面类15类、食用油类3家、大米类9家、粉皮类2类、糕点(饼干、月饼)类36家、酱油(酱品)类5家;从获得生产许可证情况看:纯净水4家企业、白酒3家(含食用酒精)、饼干1家、茶叶1家、酱油1家;从企业自检能力,只有10家获证企业有检测手段。除此外,全部无检测能力的,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从品牌看:全县没有一个叫名牌产品。虽然“黄沙苦荞酒”、“土巴爷酒”、“九宫泉矿泉水”、“福通饼干”、“杨芳酱品”、“大畈麻饼”在**有一点知名度,但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被大多数消费者熟悉和认可。总的来说,**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现状是分布广、企业多、规模小、没有自己的品牌、大多数产品质量没有保证。

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

(1)规模企业少,小作坊多。根据普查数据结果显示,全县超过百人企业只有福通食品有限公司一家,82%以上的是10人以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作坊),而其中大多数是2至3人的家庭式小作坊。由于规模小,企业难以在市场上9立足,导致企业做一天,算一天,没有长远目标和打算,不愿过多投入,甚至偷工减料,产品质量没有保证。

(2)小作坊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多。小作坊大多是前店后厂、家庭作坊,即做即售的小食品加工企业。这些小作坊生产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卫生条件差;使用食品添加剂无计量器具、无记录;产品无包装,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安全隐患多。在“

十一、中秋”两节前普查整治工作中发现豆制品作坊食品安全情况相当严重,卫生环境极差,生产加工区污水横流、空气污浊、苍蝇飞舞,油干制品使用的油质量低劣,且重复使用,极

易对人体肝、肾脏造成慢性伤害,个别作坊生产加工区与畜、禽共处。有些做月饼的作坊就在厕所旁。我县小作坊分布广、数量多,经营分散,流动性大,监管难度大,成了问题食品的“重灾区”。

(3)缺乏必备检测能力。普查数据表明,94%以上企业没有必备检测仪器设备,食品生产加工质量控制主要依赖个人感官和经验判断进行控制,原材料进厂不检测,食品未经检验就出厂销售,食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有少数企业虽然拥有检测仪器,但由于对质量工作重视、认识程度不够,以及企业内部缺少专业检验技术人员,没有有效开展检验检测,内设检验机构形同虚设。

(4)食品生产加工水平普遍不高。目前,我县绝大多数企业主要以生产传统食品为主,企业缺乏优势核心技术,产品在市场没有核心竞争力,食品加工业发展存在后劲不足。

(5)食品生产加工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普查表明,大多数食品生产加工人员为进城农民、下岗职工组成,普遍缺乏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和食品质量安全知识。

(6)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90%以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意识谈薄,缺乏长远打算,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如果原材料进厂不检测,产品出厂不检验,在原料采购或生产加工环节出现食品污染或有毒物质侵害,很容易引起食品质量安全事故。

(7)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手段不完善。按国务院职能分工,过去由于质监和卫生部门都承担监督检验工作,现在由质监部门承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督检验工作,但由于我局质检所起步晚,资金缺乏,检验设备及相关检测人员匮乏,致使监督检验工作滞后,严重制约了对食品的质量安全监督检验,食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

三、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和对策

(1)调查摸底,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电子档案。按照“三进”工作模式,彻底摸清和全面掌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基本情况,建立电子档案,保持时事监控,实行动态监管。

(2)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巩固食品质量安全基础工作。对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对市场准入制度有一定距离的企业,要引导、帮扶使其达到准入条件,积极申办生产许可证。对达不到准入条件,但老百姓又离不开的食品(如豆腐、散装白酒等),要限区域销售。同时加强证后监管,认真落实年审、巡查、回访、监督抽查等监管制度,确保获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

(3)强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针对食品小作坊生产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数量多、分布广、安全隐患大、监管难的特点,要转变部门独览的思想观念,有关职能部门,各乡镇政府要互相配合,建立以政府、行政部门共监共管的监管模式。质监部门要切实履行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强化日常监督,增加和强化食品小作坊的监管频次和力度,达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效。

(4)加大扶优扶强力度,整合资源优势。对我县传统特色食品(如大畈麻饼、杨芳酱品、茶叶等)通过行政手段,改变过去散、单、弱、资金少的弱点,将特色食品小作坊整合在一起,成立股份制企业,做大做强,使其达到准入条件,申办生产许可证,既节约资源又节约资金。

(5)制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准入标准,提高入门门槛。之前,由于没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准入标准,食品生产加工门槛低,绝大多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不具备生产重要条件的情况下,就开始生产加工食品。从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企业没有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而这些企业生产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卫生条件差,根本达不到食品生产要求,食品

质量无法保证,食品安全隐患大。因此有必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一个**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准入标准,提高入门门槛。这个标准由卫生、质监、工商三家共同制定,由县政府批准实施。同时对现有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标准进行考评,符合要求的,重新注册登记,不符合要求的坚决取缔。

(6)突出重点,加大食品专项监督抽查力度。一是突出重点食品,如饮用水、儿童食品、豆制品、糕点等;二是突出重点项目,重点检查涉及有人身安全健康的项目,如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微生物等;三是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是乡村、城乡结合部的小作坊;四是突出重点企业,对不合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加大跟踪抽查力度,特别是质量不稳定的食品小作坊监督抽查力度。

(7)建立“红黑榜”及奖励制度。对信誉好、生产条件好、质量稳定、获证企业进行红榜宣传。对生产条件差、卫生条件差、证照不齐全的企业进行黑榜曝光,并坚决打击取缔。同时,建立群众有奖举报制度,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

(8)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宣传工作。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及时反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宣传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正确把握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环境。

(9)建立经常性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制度。建议成立如“烟草整顿工作专班”等常设长效管理监督机构,由县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为牵头单位,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及乡、镇政府,成立专班,由财政核定工作经费,指定专人,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联合整治工作,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职能优势。

浅谈我国金融监管的问题及对策 篇6

一、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首先,存在监管立法空白。我国颁布的金融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和《外汇管理法》等,但是这些法律未能涵盖金融业的全部,金融立法在某些领域还是空白。尤其是随着金融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以有形金融为调整规范对象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受到了严峻挑战。其次,存在监管盲区,我国“一行三会”垂直管理的金融监管体系,造成的必然结果是各监管机构只负责其业务模块下的金融监管。在多头监管没有具体的措施可依的情况下,常常使得被监管机构无所适从。一方面可能导致监管过度,监管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又可能存在各监管机构推诿扯皮,责任不清的现象,导致监管盲区的出现。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演变,有些新业务将会处于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边缘,如储蓄保险、储蓄国债等,这些业务的监管机构是否明确将是监管是否有效的前提。

(2)金融监管手段落后,监管效率低下。我国的金融监管是一种权力监管,即行政命令式监管。在这种监管制度之下,金融监管以计划、行政命令和适当的经济处罚方式进行。只要金融机构按照金融监管当局的要求去做,就会降低风险而增加收益,反之,就会增加风险,但却不一定能得到更好的回报。如果中央银行监管力度不够,就会造成金融机构无序竞争,一方面会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也影响了金融秩序和金融环境,加大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金融监管的效率。

(3)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和自律机制建设不完善。金融机构内控方面,虽然建立起了自我管理机制,但机制不完善,运行不佳,存在着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管理层对金融风险的认识不够,尤其不能与时俱进应对金融业涉足的新业务及新领域;其次,管理层内部以及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信息沟通,风险管理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缺乏及时的沟通和信息交流,导致风险发生后不能尽快规避和解决;第三,基层违规操作现象严重,操作风险加大;第四,缺乏有效的稽查制度,内部审计组织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措施与途径

(1)健全和完善金融监管相关的法律体系。一是加紧清理和重建现有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和规章,同时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等新的金融法规,还应加强金融创新方面的立法,使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能够涵盖所有的金融领域和金融业务,尽可能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增强其可操作性。二是扩展金融监管的内容和范围。范围上可以使监管包含各类金融机构从市场准人到市场退出的全部业务活动。改变我国目前主要针对金融机构的审批和经营的合规性金融监管方式。内容上有必要在监管体系中将金融行业内更多的表外业务和创新业务纳入监管评估乃至审批体系内。

(2)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监管,提高监管效率。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科技对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已渗透到各个层面,因此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为金融监管服务是金融监管机制发展的必然趋势。

(3)加快建立切实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为适应我国分业监管下的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的需要,有效解决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问题,我国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应切实加强沟通、促进协调,提高监管效率。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需要法制化和规范化,对特定业务和特定领域实施联合监管和综合监管。虽然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已经建立了“ 联席会议制度”和 “高层定期会晤制度”,但其监管效果不明显。有鉴于此,我国可建立一个跨部门进行监管协调的长效机制:由各个核心部门组成一个金融监管协调机构,进行统一管理。

(4)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国务院日前下发《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同意发改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快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研究建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评估体系和处置机制。择机出台并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推动实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

(5)妥善处理好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并没有否定金融监管的基础,相反还强化了金融监管的现实性和必要性;金融监管同时也促进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金融监管要努力实现效率目标与安全目标的适当平衡,金融监管要为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创造有利的监管环境,并且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的金融国际竞争力,但是同时也要防范金融风险和避免危机的发生。为此,应该实施渐进式金融自由化改革,并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改善金融监管的方式和质量,充实金融监管的内容。

(6)丰富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加强金融业自律监管。目前我國金融监管的方式主要采取的仍然是行政监管方式,为提高监管效率,应该在行政监管的方式上,不断增强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督约束以及行业自律的作用。金融行业自律,是金融业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一种民间管理方式。它可以提高行业内部的管理,有效地避免各主体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规范其行为,促进彼此的协作,与官方金融监管机构一起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因此,行业自律也是金融监管的重要方面。

作者简介:

我国政府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

一、我国政府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

为加强政府监管,我国政府设置了庞大的会计监管部门,相关政策、法规层出不穷,但监管效果却不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政府会计监管部门存在着多头监管、职责不清的问题;二是监管手段多以行政处罚为主,很少承担民事责任;三是过度监管与监管不足并存;四是监管方面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尤其是法律制度的执行存在诸多问题;最后,对政府会计监管工作的评价方面没有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造成无法对监管部门的监管效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监管部门权力过度膨胀、权责不对等。政府监管部门权力的过度膨胀必然导致对社会个体的权益保护重视不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对其造成侵害。另外,也遏制了社会自发机制的形成,无法调动社会资源。仅凭政府监管部门的人力物力,无法对复杂的会计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权责对等是防止权力滥用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我国立法在赋予政府监管会计市场权力的同时却没有明确监管无效时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这就为政府寻求监管权力的过度扩张解除了后顾之忧。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监管部门本身不愿接受社会评价,另一方面也在于监管效果难以衡量。而以查处的会计违规金额、涉及的单位数目、被惩处的人员数量、罚没的款项以及历年的增长数来衡量政府会计监管的效果,客观上刺激了监管权力的滥用。

(二)多元化的监管主体协调失灵。监管主体多元化是会计监管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但若多元主体之间不能有效协调,就会演变成多头管理。监管主体的多元化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各部门之间的职能重叠交错,多头监管,导致监管部门的职能异化,以至于不分主次,造成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困难,最终导致无效的监管。二是会造成政府监管效率低下。同时,这些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都有一种扩大自身管制的公共领域以便获取最大租金份额或最大抽租的内在激励,表现为对监管权力的争夺和滥用,引发监管冲突。监管主体的多元化容易导致重复监管或监管空白,出现监管过度与监管不足同时存在的现象。

(三)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会计监管的法规性文件包括会计信息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法律责任体系。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监管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会计法》中尽管规定了针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各种惩处措施,但是仍缺乏具体认定标准,如隐匿会计资料行为的认定、合法会计凭证的认定等都没有明确规定;在法律责任的认定问题上,《证券法》等有关法规对违反会计信息披露规定的责任人应负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方面都做了规定,但其违法行为如何认定、怎样追究责任人的民事责任、责任人之间的责任如何划分等等问题,几乎没有涉及,或过于原则化或抽象,给司法实践造成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重视对行政、刑事责任的追究,而忽视对遭受损害的投资者的民事赔偿,即使在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方面,处罚力度同样显得不够。虽然《证券法》规定了民事赔偿责任优先承担的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现有法律缺乏适当的诉讼机制,致使投资者的损失实际上得不到赔偿。我国至今未出台《民事责任赔偿法》,没有真正打开民事赔偿诉讼的通道。民间监管资源也因此被长期虚置。二是会计法规之间的协调存在问题。从会计监管的法律环境看,部门立法,部门分割,有关措施缺乏照应,相互交叉或存在遗漏和抵触现象,形式不规范,体例不统一,编号不系统,致使监管部门很难对会计违法行为定性。

二、完善我国政府会计监管的思考

(一)监管适度。政府实行适度的会计监管是消除或减轻会计市场失灵的关键。适度的会计监管有利于其他监管主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以及职业界的自觉管理、企业的自主运作、市场的自发调节,弥补政府会计监管中存在的缺陷,最终形成政府、市场、企业和职业界之间的良性循环。适度的会计监管还将使政府监管行为趋向于规范化。

首先,政府对会计信息的监管要逐渐从过程监管转向结果监管。政府监管作为一种外部监管,重点在于以企业财务报告为载体的结果信息。我国政府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管,容易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过程监管”的思路,眼睛紧盯着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会计资料以及处理这些会计资料的方法等。这样一方面损害了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另一方面也难以适应企业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和会计业务,监管效率低下。

其次,就监管范围来看,未来的政府监管应将监管范围缩小到国有企业以及对社会公众利益有重要影响的上市公司等,其他类型的企业主要借助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来进行,政府对这些中介机构进行再监督。

最后,在监管方式上,不应滥用政府权力,应当遵循例外原则。当会计市场能够平稳运行时,政府不宜过多介入,应当主要依靠市场和社会力量进行监管;而当会计信息质量或会计服务市场发生系统性信任危机或重大审计失败时,政府应果断介入,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实施机制。健全的会计监管法律体系应是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并重。民事责任追究是治理造假的有力措施。抓紧修订、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及行业监管有关的会计、证券、司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其中,《注册会计师法》应特别就下列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系;政府各监管部门的责权范围及其协调机制;行业协会的性质、职能、机构建设和自律管理机制;市场准入条件及限制;市场公平、平等竞争及反垄断;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民事赔偿责任及职业责任保险等。加大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要强化法规实施机制,法律规范的完备并不等于会被自觉地遵守和履行,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机制去保证其得以实施。

(三)理顺各监管主体之间的关系。必须明确政府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强化政府监管主体间的相互协调。笔者认为,财政部门可以将具体的检查工作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实施,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充分利用事务所的人员优势,二是可以将政府部门从纷乱的监管工作中抽身而退,由过程监管向结果监管转移,这也符合目前监管工作的整体风格。财政部门作为主管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政府机关,应当依法履行其行业准入及退出资格认定、市场秩序维护、监管标准制定、审计质量检查、违规处罚等职责及权限,同时应负责统一协调政府各监管部门之间及其与行业协会间的关系。在监管的后续处理工作方面加大力度,对违法行为及时处理、从重处罚。审计部门作为政府综合性经济监督机关,可以采用抽查的方式,代表国家出资者对国有资金利用的合理性、效益性进行监管;依法履行其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及执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责,并具有最终审计监督权。证监会应当履行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独立审计的质量进行监管检查,并拥有对违法造假者予以惩戒等职责及权限。银行、税务部门则可以就信贷、税收等专门方面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另外,还可以在政府各部门之间建立企业监管信息网络化工作环境,将各自监管的结果组建数据库系统,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监管工作的发生,并可以从整体上分析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情况。

在强调加大政府监管力度的同时,不能忽视非政府监管主体的作用。政府监管的范围应限于那些影响面广、存在市场失灵的潜在危险并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宏观经济事项。具体来说,政府应致力于高质量会计准则与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监督准则与法规的执行、明确界定财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依法追究虚假财务信息相关生产方的法律责任等方面。除此之外的其他事项应从政府职能中退出,转交给非政府监管主体。为了解决我国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问题,可借鉴美国“公众会计监察委员会”的思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独立监管模式,非政府监管要积极配合政府监管,与政府监管的要求形成有机的统一,弥补政府监管在信息反馈和知识存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政府监管部门也要对非政府监管工作予以支持和引导,为非政府监管创造良好的环境。

调入动物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8

1 主要做法

随着新动物防疫法的出台, 今年我省对加强和规范进省动物检疫管理措施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 农牧厅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进省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报检制度的通知》 (青农牧 (2005) 436号) 、《关于加强对调入我省动物防疫监管工作的通知》 (青农医[2007]254号) 、《关于加强调运种用动物检疫管理工作的通知》 (青农医[2008]162号) 和《关于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 (青牧医[2008]156号) , 省动物卫生监督所下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进省动物检疫管理工作的通知》 (青动卫监[2008]14号 ) 。相继组织召开了全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全省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站长参加的专题会议, 全省进省动物监管工作研讨会, 全省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及动物标识追溯制度培训。要求在工作中主要采取网上申报和备案, 批准后调运, 实行“谁审批、谁管理、谁检疫、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 理顺职责。各县积极开展了调入仔猪的专项检查, 跨省引种和进省生猪的监管工作。各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同步落实申报和备案制度, 核实调入动物申报备案情况, 将动物验放的信息传输给输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所或过境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 有效的防止了调入动物不到抵达地屠宰、销售、饲养的现象。

民和县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为贯彻农医发 (2006) 7号《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管理办法》, 确保监督检查工作依法、规范、有序进行, 在去年整改的基础上, 今年通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认真自查, 实行24 h值班, 采取了六项措施:一是加强学习, 提高认识;二是健全各项制度, 完善内部管理;三是规范检查程序, 依法查证验物;四是公开执法程序, 接受社会监督;五是提高队伍素质, 树立窗口形象;六是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主动报检意识。加强了监督检查站规范建设、执法队伍素质建设、执法能力建设, 规范了监督执法行为, 配备了电脑、打印 (复印、传真) 机、数码摄 (照) 相机、标识采集器、停车牌、反光背心、标志服等设备。加强了进省动物申报备案工作的宣传和协同监管, 严格履行动物防疫监督检查职责, 查证验物, 消毒, 重大动物疫病监控, 调入动物防疫监管, 动物免疫标识情况的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分析, 对调入的动物实行检疫报验制度, 进省动物在公路检查站主动报验的占80%, 检疫持证率为94.5%, 动物检疫率为97.6%, 动物产品检疫率为80.2%。调入动物的防疫监管基本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尤其调入种用、饲养动物的检疫申报备案制度得到了普遍应用。

2 存在问题

(1) 调入审批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大, 社会认知程度不高, 各调入地的监督机构监管重视程度不一致。畜货主对调入动物申报检疫监管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以营利为目的, 法制观念不强, 加之启运地和到达地检疫监督、申报管理工作不尽完善, 调运外省动物不事先备案、入境报验的仍然存在, 调入后不申报未经隔离, 违规销售、混群的时有发生。调入地对检疫申报要求严的和调运种用、乳用等饲养动物的, 畜货主运输前申报备案、接受产地检疫、持检疫证明和申报单随货通行、经公路检查站查验签章、到达后报检, 规范调运;调入地对检疫申报要求不严的, 大多数调运动物无检疫申报单仅凭检疫证明运输, 个别逃避产地检疫和公路监督检查无证运输, 或在途中查验时才佩戴耳标, 填写设法弄到的空白检疫证明运输却无申报备案单。

(2) 调入地、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之间、及途经公路检查站之间协作联防和信息网络沟通缺乏, 执法不力。由于动物卫生监督不像工商、交通、公安部门执法地位高、执法环境好, 动物跨省调入时由于行政管辖、隶属不同, 协作联动执法机制难于建立的制约, 很难有效地做好全面监管。尤其二维码免疫标识刚开始推行应用, 即将屠宰动物虽无耳标却有相关监督机构出具齐全的检疫证明, 这样无耳标、无检疫申报单调运的, 检查站遇到时只能警告货主, 难于处理、处罚, 难以控制。

(3) 监督检查的设施、设备不能满足开展正常工作的需要, 执法基础较低。检查站无隔离场、留验场、消毒场, 难以长时留置观察、隔离, 短时间内难于对违法运输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理, 这就影响了查处力度。执法车辆相对不足, 对冲卡车辆束手无策, 严重影响依法查处工作。各县也没有动物隔离留验场等条件, 对调进的动物、疑似染疫动物该留验也无法隔离。

(4) 缺乏申报检疫、审批的法律依据和处理处罚的配套措施, 执法人员相对不足, 依法查处力度不够, 把关不严。动物防疫法规定:“引进种用、乳用动物需向输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办理审批手续”, “输入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动物需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对异地调运其他动物的申报检疫、审批无明确规定, 对相应违法行为的处罚更是缺少有力的法律支持。动物调运多集中在夜间工作难度较大, 执法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 严重影响检查工作和查处力度, 致使部分运输动物在无证、证件不全或未经检查、消毒的情况下逃检, 给输入地造成很大的疫病隐患。

3 建 议

(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认识, 营造社会氛围。

加强对调入动物监管的领导, 引起各级畜牧兽医行政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高度重视, 把这项工作纳入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 要利用媒体、发放经营者须知、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认真宣传异地调入动物所涉及法律法规、政策, 以及乱引乱购的后果和社会危害, 提高广大群众, 特别是贩运户、养殖户的认识, 从而进一步规范动物异地调入行为。明确输入地官方兽医申报备案、隔离检疫、监督检查和信息传输岗位责任, 建立相应内容的考核机制,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切实把调入动物监管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2) 齐抓共管, 建立多层次信息沟通和联防协作执法机制。

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 重点加强同行跨地域的沟通和联防, 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所之间、公路动物检查站之间、监督所与检查站之间都要树立同行是一家, 全省一盘棋的大局意识, 以互信、互谅、互助、互学的执法态度, 建立密切联系、相互配合、通力合作、信息共享的联防执法关系, 利用好网络、传真、电话等现代化传输工具, 努力搞好动物卫生监督系统信息的传递、事件的通报、工作的联络, 应急协作联动执法来提高执法能力, 严厉打击违规违法动物经营者。

(3) 加强基础设施及设备建设投入力度, 不断优化动物检疫监督执法环境。

州、地、县根据动物疫病防控的需要应建设有相应的动物隔离场和病死畜处理场, 边境公路动物检查站建设有进出口的停车消毒场、动物隔离场、病死畜处理设备, 或结合实际在邻近几个县、检查站较集中县, 适当建设隔离场、留验场共用, 完善对调入动物留验程序, 解决各县市开展隔离观察不便和公路动物检查站查验消毒难、隔离观察难、病死畜封存处理难等问题, 改变无法处理动物的被动局面;配备执法车辆、通讯、执法标志及防护装备, 增加执法人员等进一步加强进省动物的监督巡查。逐步应用免疫标识识别器、应用抗体快速检测检验等, 强化检疫、监督检查的科技手段, 以完善监控能力来提高工作效果。

(4) 注重立法, 完善措施, 加强各环节监督管理力度, 进一步落实动物检疫报检制度和准入制度。

问题及监管 篇9

1 兽药使用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1 滥用抗生素问题

“青霉素”兽医在乡村兽医中存在较多, 不管遇到什么病, 一律注射青霉素, 或者多种抗菌素齐上。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个别乡村兽医诊疗技术低下, 不能准确诊断疾病, 他们的观点认为应用多种抗菌素总有一种能管用。结果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 最终会出现没有抗菌素能杀灭的病菌。

1.2 多种药物乱配伍, 存在配伍禁忌问题

在不能准确诊断动物疾病的情况下, 抗菌素、抗病毒、中药、西药一起上, 不仅增加了治疗成本, 而且有些药物一起应用还会产生毒副作用。

1.3 停药期常被忽视, 存在兽药残留问题

大型养殖场, 多数能够严格遵守停药期规定, 因为他们的畜禽产品要出口、要进超市, 有关部门会严格监管。而多数中小养殖户, 特别是畜禽散养户, 基本没有停药期的概念, 有的畜禽在宰前可能还打针用药, 虽然散养畜禽对整个畜禽产品质量影响较小, 但不可忽视。

2 兽药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兽药监管力量薄弱

每个县专门从事兽药监管的人员2~5人, 同时可能还要分管其它工作, 面对全县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兽药经营业户及上千个畜禽饲养场户, 显然监管力量明显不足。

2.2 查处假冒伪劣兽药工作量大

仅《农业部关于2010年第一期兽药抽检情况的通报》中2009年第四季度全国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国家计划不合格产品有117个品种, 辖区计划不合格产品有199个品种。兽药监管人员很难全部记住这些不合格兽药品种, 更别说查处, 导致流通环节假冒伪劣兽药履查不绝。

2.3 捣毁兽药制假窝点成本高, 难度较大

兽药制假者多为流窜作案, 产品包装标称生产地址在上海, 实际制假地可能在黑龙江, 要想抓到制假者, 需要兽药主管、公安、工商、质检等多个部门联合, 可能要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才能抓到,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一个部门很难做到。

2.4 假兽药较难辨认

多数县一级兽药监管部门, 按照省下达的兽药抽检计划进行抽检。平时的监督检查主要查看外包装、说明书、有无GMP认证标志、有无批准文号、是否在有效期, 其实有些假冒伪劣兽药的外包装可能比真兽药包装还好, 说明书、GMP认证标志等让你看不出毛病。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对乡村兽医培训, 提高其诊疗水平

每年定期对乡村兽医进行培训, 使其了解和掌握动物疫病流行态势, 熟悉各种动物疫病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有效药物。

3.2 加强对执业兽医、乡村兽医管理, 建立处方制度

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在诊疗活动中要建立处方制度, 监管部门要定期对处方进行检查, 发现滥用抗生素、药物配伍不合理问题要严肃查处。

3.3 提高动物疫病诊断水平, 科学合理用药

在传统“望、闻、问、听”诊断动物疫病的基础上, 要更多的应用实验室检查、药敏实验等, 对症用药, 科学配伍, 做到药到病除。

3.4 科学建立动物养殖档案, 严格遵守停药期

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要求畜禽养殖户要准确记录饲养畜禽所用兽药的来源、名称、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 并严格执行停药期。监管部门要严格监管, 使畜禽养殖户认真执行该办法。

3.5 提高兽药监管技术含量, 杜绝经营假冒伪劣兽药

要加大兽药防伪力度, 提高防伪技术水平, 建立兽药数据库, 生产一种便携式兽药检索工具, 通过兽药检索发现、查处假冒伪劣兽药。

3.6 打击兽药制假窝点, 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兽药

基层兽药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10

1 兽药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兽药生产不规范

在兽药监管过程中发现, 个别正规生产企业有随意更改兽药产品说明书及夸大疗效的现象, 而更有一些不法工厂、作坊套用正规生产企业商标、说明书或是随意编造说明书的现象, 市场需求什么, 企业就写什么, 夸大疗效、包治百病, 误导消费者, 延误疫病防治。

1.2 兽药经营市场混乱

许多兽药经营者或使用人员专业化知识程度低, 法律意识淡薄, 有些商户对那些利润高而来源不明的假、劣兽药及违禁药品采取极为隐蔽的销售方式, 严重扰乱了兽药经营秩序。一些兽药批发商和小兽药生产厂家, 用微型车或厢式运输车直接给县、乡的兽药批发部、兽药店、乡村个体兽医从业人员以及养殖场不定时的送货上门。这些人员随意性和流动性很大, 使兽药监管工作失去了从源头堵绝假、劣兽药的良机, 增加了兽药市场整顿治理的难度。

1.3 监管设备缺乏, 执法手段落后

兽药的真假难以用肉眼鉴别, 由于县级监管部门没有兽药检验检测仪器设备, 对药品无法进行化验, 兽药监督管理人员对兽药经营企业进行检查时, 只是检查有无批准文号 (但不知文号是否真假) 、是否在有效期、是否经营国家违禁药物、标签及说明书是否规范等, 而对兽药的内在质量和有效成分缺乏实质性的了解或掌握, 给兽药监管带来立案难、取证难等问题, 使兽药执法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

1.4 经费不足

由于目前整个兽药经营行业还不是较为规范, 加之县乡兽药经营市场和使用环节具有点多、面广、量大、分散等特点。目前仅靠现有财政预算的人头经费, 远远不能满足对整个兽药经营市场的有效管理。

1.5 经营人员普遍文化水平偏低

经营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也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一部分经营者缺乏兽药方面的相关知识, 对兽药缺乏科学充分的认识。因而存在着乱买乱卖现象, 购销台帐记录不健全、不规范等混合经营的现象。

2 兽药监管的建议与措施

2.1 加大监管经费的投入

按照目前国家规定, 兽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论从经营办证、产品抽检、到日常监管都不收费, 而监管工作又要投人相应费用。为保证监管工作的连续性、长期性, 行政主管部门应提高对兽药管理的认识, 加大对兽药监管工作资金和经费的投入力度, 并加大监督执法的力度, 强化执法手段, 彻底改变执法难的现状, 从而为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经费保障。

2.2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加大《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印发有关的资料发放到经营户、个体从业兽医、规模养殖场 (户) 、养殖小区, 履行好告知义务, 提高兽药法律法规的社会知晓率。对经营企业 (户) 及养殖场 (小区、大户) 采取以会代训或现场培训的方式进行法律法规、用药安全、识别能力等内容培训。通过宣传培训, 使兽药经营、使用者的法律法规意识和维权意识明显增强, 识假辩假能力显著提高, 兽药经营、使用者对兽药安全监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加深。同时动员社会舆论、协调新闻媒体、鼓励消费者参与打假活动, 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对不法企业进行处罚, 提高人们对兽药监管的重要性认识和支持力度。

2.3 加大兽药抽检及委托送检的频率

针对基层兽药市场经营种类繁多, 质量良莠不齐, 群众难以识别的实际情况, 要加大抽检力度与抽检的频率, 在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的基础上, 积极鼓励兽药GSP经营户对购进不同批次的兽药进行委托送检。

2.4 加强县级兽药产品检测能力建设

兽药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向上级争取兽药检测项目资金支持, 配备必要的化验仪器, 加强县级兽药检测能力建设, 严格按照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搞好兽药市场的常态化和动态化等综合性管理。主动采取各项措施, 经常走出去, 对兽药经营单位和使用单位进行药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和开展抽检工作。

2.5 建立健全兽药经营管理机制

按照《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尽快建立完善兽药市场准入制度和从业人员准入制度, 健全完善兽药经营进销货台账, 对不具备条件的不予发证。开放兽药经营权, 兽药经营人人平等, 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探索建立兽药经营行业协会, 提高组织化管理。制定完善兽药经营单位考核制度, 督促落实养殖场建立健全和完善养殖档案, 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和养殖场, 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

2.6 加大对违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

上一篇:社会税收下一篇:防腐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