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大学生

2024-08-20

80、90后大学生(精选十篇)

80、90后大学生 篇1

关键词:“80后”,辅导员,“90后”,高职学生

0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高职院校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伴随而来的“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当前高校中的主体, 而在教育工作岗位中, 一批“80后”也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其中, 在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中, “80后”占据比例较大, 虽然“80后”在年龄方面很有优势, 并且其个性思维特点也和“90后”比较接近, 但是, 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 还是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80后”辅导员的优势分析

1.1 在管理学生方面有着良好的亲和力“80后”辅导员年龄相对较小, 他们也只不过是刚刚大学毕业没几年的学生而已, 对于大学生的成长状态和心理特点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 并且很多大学生现代的特点, 和他们那一代上学时几乎是一样的。他们有着切身的学生经验, 因此, 在管理学生时, 更有利于他们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站在学生的立场, 维护学生的利益, 并且能够和学生之间进行敞开心扉的交流, 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

1.2 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和理解学生其实“80后”与“90后”在很多地方有着相似之处, 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时代背景差异不明显, 经济基础也不存在较大的差异, 而且很多“80后”的辅导员, 在高职院校任职的同时, 还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者学生的角色, 这就使得他们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和理解当代“90后”学生的思想特点, 以及他们所面临的成长困惑。

1.3 有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很多“80后”的辅导员, 在学生时期就是比较优秀的班级干部, 在大学期间, 在和学生的沟通和教师的协调方面, 锻炼了个人的综合素质, 学会了一定的学生管理技巧, 并且懂得运用一定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这种能力, 在刚刚转化成辅导员之后, 仍然具备, 并且能够结合“90后”学生的基本特点, 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

1.4 工作热情积极,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80后”的辅导员, 他们刚刚参加工作不久, 对工作充满了热情, 能够在自身的岗位上积极进取, 并且他们善于创新, 思维活跃、超前, 很多大胆的想法, 在一些较为年长的管理员看来, 不敢实施, 而他们却勇于尝试, 并且往往能够出其不意地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同时, 他们能同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 师生融为一体。

2“80后”辅导员的劣势分析

2.1 社会经验不足“80后”辅导员基本上都是直接从高校毕业后又回到学校开始工作, 他们经历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相对单纯, 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体会不够深刻, 缺乏比较成熟的社会经验, 在遇到比较棘手的学生管理问题时, 往往不知所措,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误导。

2.2 抗压能力较差, 遇到困难容易回避“80后”辅导员的成长环境较好, 从小就缺乏艰苦生活的锻炼, 他们在管理学生过程中, 遇到困难, 容易产生回避的心理。并且, “80后”辅导员, 抗压能力较差, 如果管理的班级学生问题较多, 容易导致其过大的工作压力, 影响其实际工作的效率。

2.3 学生管理工作实效不高在班级学生管理方面, “80后”辅导员参加工作时间较短, 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班级管理方法, 实际学生管理经验不足, 学生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技巧不够丰富, 不能够有效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2.4 专业并不是很对口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 高职院校聘请的部分“80后”辅导员, 在专业要求上, 并没有统一要求教育学专业或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其他一些专业、甚至和教育专业相差较大的也都没有明确要求, 这就导致了“80后”辅导员的专业差异, 不对口的专业, 使得一些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时, 仅凭自身的相关经验, 一些理论化的管理方法掌握不到位, 影响了学生管理专业水平的提高。

3“90后”学生的特点分析

3.1 个性独立, 思想成熟较早“90后”学生, 成长的环境更加开放, 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价值取向的多元, 在这样的环境下, 成长起来的“90后学生”, 其思想超前, 个性也比较独立, 不喜欢被约束。对于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 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 使得学生们有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 在广泛接触网络信息的过程中, 提高了“90后”学生的思想水平, 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层次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在他们看来, 自己是社会中独立的个体, 有着自身独立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3.2 自信张扬, 心灵脆弱

“90后”学生, 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他们热情向上, 对学习和生活充满激情, 但是, 往往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不少同学存在三分钟热度的情况, 热情一旦退却, 就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 即热情有余, 而坚持不足。他们自尊心也比较强, 喜欢表现自己, 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而一旦受到打击, 则显得比较沮丧, 在乎别人的看法, 心灵比较脆弱。

3.3 学习不积极

高职院校的学生, 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相较与本科院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对于一些比较难的课程, 缺乏学习兴趣, 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不能按照教师的相关要求, 完成学习任务。课下大部分学生, 不复习功课, 很少去图书馆, 对于专业参考文献的阅读训练远远不够。

3.4 生活不够节俭, 攀比心理较重

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 在生活上不够节俭, 一些同学的跟风攀比心态较重, 看着同学穿着时尚流行, 自己也开始盲目攀比。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较强, 往往过分看重个人外在的形象, 为了能够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 喜欢穿名牌, 参与社会活动, 有的甚至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范围, 这些也和现代整体的校园氛围有关。

3.5 过渡沉迷于网络

很多“90后”学生, 尤其是男生, 热衷于网络游戏, 加之, 高职学院校的课程安排不是很多, 学生们有很多时间都用来打游戏了。在虚拟的网络社区中, 他们寻找着自己的角色, 不愿意参加校园实践活动, 过渡沉溺于网络世界, 不利于他们个人交往能力和社会经验的拓展。晚上熬夜打通宵游戏, 白天上课睡觉, 已经成了不少高职院校男生的习惯, 长期这样下去不仅对身体有害, 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4“80后”辅导员提高对“90后”高职学生管理效果的建议分析

4.1 充实自己, 培养技巧

常言道:“活到老, 学到老”, “80后”的辅导员更应该不断地学习知识, 参加培训, 充实自己, 他们可以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互动中不断地改进教育方法, 在与老辅导员的交流和沟通中不停地吸收适合自己的教育技巧。只有通过不断地提高素质、培养技巧和积累经验, “80后”辅导员才能弥补工作时间较短的不足, 提高工作实效, 和“90后”友好地相处。

4.2 游戏化方式激励“90”后学生

学生们在玩游戏的有三种心理状态, 一种是我想赢, 平时可能没有, 在学习当中也会见到, 如果安排两个学生做一件事情可能没有那么好, 如果让一群人做, 看谁可以上班级的头条, 上年级头榜, 通过这种方式把员学生想赢的动力激发出来。第二个我不想孤单, 想跟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还有一个想证明自己, 这三大诉求是非常典型的每个人的心理诉求, 但是在这个心理诉求的背后它一定有一个心理学的背景支持学生做这样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我想赢, 它背后就是冰山模型底下大家都有的成就动机, 这个激发出来之后不会想认输, 想拼命做, 90学生后有强烈的动机, 如果在学习和平时班级活动当中没有给表现的欲望, 把他们压制住了, 他们的日常学习就会很郁闷。第二个叫亲和动机, 还有影响力动机, 就是自己做的事情可以影响别人。90后分享的欲望是非常强的, 如果在班级里面有这样的机会、平台创造给他们, 让他们分享, 他们得到了释放, 得到了认可, 则他们学习和参与课外实践的活力一定会释放出来。因此可以考虑用游戏化的方式把他们的动机调动起来, 比如说在游戏里面看到徽章、积分这些都是调动每个人的成功动机, 这些东西是可以考虑的。

通过小游戏可以把他们的亲和动机、影响力动机激发出来, 类似的方法非常多。90后的目标感非常强, 包括规则, 规则意识。我们通常说90后是玩游戏过来的, 每个游戏有规则, 在规则背后有灵活拓展的空间, 如果告诉你这个事情只能这样做, 就没有意思了, 如果有拓展的空间就很有意思, 更可以激励他们的积极性, 包括反馈系统, 如果一个事情只是一个人做, 没有反馈就比较枯燥, 90后就希望一边做一边分享, 把握这种原则, 可以比较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辅导员可以与学生进行小的互动, 问学生们怎么看待自己, 贴一些标签, 像QQ上的一些标签, 让学生给自己贴标签, 然后可以邀请同学做一些反馈, 看一下他们给自己贴什么标签, 两条标签放在一起, 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当中的位置, 和自我认知存在的差距, 这种互动的方式, 通过微信的方式学生们比较容易接受。

4.3 包容学生, 理解学生

对于辅导员工作, 首要要求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 包括他们的学习和家庭情况、性格特征、爱好等。“90后”个性张扬, 渴望与老师建立平等信任、相互关心理解、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亦师亦友”关系。辅导员应深入学生内部, 努力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 优秀的谈话人, 以心换心, 包容学生的个性, 了解学生的心理, 掌握学生的动态,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事做起, 为学生的事情多跑跑腿, 为学生的困难多费费心, 多些理解多些关爱, 哪怕只是陪生病的学生去医院看病, 乃至和有心结的学生谈谈心。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心贴近了, 互相包容和理解了, 这样, 老师才能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真正地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部分学生的自卑感较强。面对这样一个现象, 辅导员是否客观地去了解他们、尊重他们, 是辅导员工作成败的关键。

4.4 创建平台, 增进沟通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 学生上网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利用网络开展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可以改变时空的局限, 发短信、聊QQ、上人人网、写博客……共同的爱好和话题可以拉近“80后”辅导员和“90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网上, 辅导员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沟通, 为他们解答问题、指引方向。许多面对面时不好意思说的事情, 学生们更愿意在网上向老师倾诉。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进行沟通和指导。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80后”辅导员面对“90后”大学生, 既有其自身的优势所在, 也有需要其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地方。“80后”辅导员要有睿智的教育思想、博大的教育胸怀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深邃的教育智慧,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能积极理解和包容每个“90后”大学生, 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求同存异, 和谐相处, 真正实现大学师生的共同成长, 只有经历实际工作的锻炼和学习, 年轻的“80后”辅导员才能不断积累经验, 增强本领, 完善技能, 成长为合格的高校辅导员教师。

参考文献

[1]孟丽.浅谈高职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信息, 2009, 23:247.

[2]余卫宁.当“80后”辅导员遇上“90后”大学生[J].教育研究, 2009, 05:185-187.

[3]周琪棋.“90后”高职生的思想特点及对策研究[J].成功教育, 2008, 11:255-256.

80、90后大学生 篇2

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念头:明天就把工牌摔到boss脸上,不干了!!可

是第二天早上闹钟响起的时候,又像弹簧一样从床上跳下来,睡眼惺忪往公司 赶不是不愿意承受创业的痛苦,而是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投资项目,如果投资失 败了,这几年上班挣的钱就全泡汤了,所以投资要谨慎,要考虑好哪种项目更适合 市场需求,自己能否承担得起经济压力,才决定.如果您对电子商务,网络购物;或是兼职,并在家创业感兴趣的话,那么不妨 交个朋友,一起探讨。QQ。。。。

我的QQ是1178978641希望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你算不错了,但是如果将来还是这样,那才叫惨,过去就过去了,重点是你 将来如何更好的活,即使不为自己,也要为自己的父母想,总不能让他们还是 那样辛苦的过日子,80年后了,也是差不多30而立的时期了,还有多少时间去 挥豁,应该改变的时候了,我打了七年的工了,比你还惨,不过可以说不同的 是,将来我一定比你好,因为我已经搭上一艘至成功的航船,只要我不下船,很快,我就成功了,成功不是为别的,是为让自己和家人能自由与财富自由,呵呵,其实你也行,就是看你肯不肯给自己机会,时代的趋势,已经被我赶上 了,电子商务,有兴趣吗,可以改变你一生的行业,如果有兴趣,跟上我吧我 们一同努力,一起加油QQ!

我的QQ是1178978641希望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80年后的发现不是月光族,就是卡奴,要不就成了“负翁”呵呵,最新的名词,用在我们身上最恰当不过了,同意吗?问题是过去不能代表未来,2009年应 该是改变的时候,如果你还在打工,那如果你不改变,再过10年、20年你一定 还是2008年的样子,真的,因为我打工七年了,还一直在原地走,唉,这就是 25岁之前的自己,庆幸,现在有目标了,人不应该活在过去,而是应该想未来 应该怎么去走,朋友们同意吗?如果朋友中,有想改变的,有不甘于现状的朋 友,如果你也想给自己或是家人好点的生活,唯有创业,你完全可以从兼职开 始,因为我就是这样一步步走来的,从事网络电子商务,小投资,大回报,将 来的日子一定会更美好,因为我们赶上了时代的新趋势性行业,此时此刻还在 犹豫什么,行动吧!亲爱的朋友,跟上我一同努力,希望你们好,因为大家好 才是真的好,加油!QQ!

我的QQ是1178978641希望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大家知道“家里的黄金”吗?也就是一个把家庭支出变为家庭收入的概念。你 家里的房子`日用品`生活用品~~等等一切都是“黄金”。只是一直以来,把“ 黄金”开发权交给了中间商`沃尔玛`零售商`批发商`超市。比如,一个家庭每月消费开支1000元,一年就12000元,乘以90岁=约100万,从厂家到消费者至少 60%中间利润,那就是60万给别人赚了。“家里的黄金”就是教会我们聪明地购 物,更换购物习惯与方式,达到省钱与赚钱,消费获利,也就是把家庭支出变 成收入!如果我们再去影响`教会更多的人开发“家里的黄金”,哇,这将是多 么巨大的生意啊!现如今这已经不是一个理论,发达国家里家庭收入的40%已经 来自于自我消费而产生的回报。在中国这个消费风暴也已经来临。想不想了解 ?加

我的QQ是1178978641希望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应该说,哪一行都可以投资,不过,想赚大钱建议选择趋势性行业,才能赚大 钱,不知道你会不会同意我的观点,做传统的生意,现在竞争都比较激烈,当 然选择很重要,要做就做先机,现在做生意已经从地面变成利用互联网了,可 以不限时间与区域的限制,把利润最大化,把市场做到全球,不知道你是否有 长远的眼光,如果你有这种好的观念和思路,我们这个说不定很合适你的考查,兼职或是在家创业都可以,一台电脑,有时间上网,小投资,大回报,有兴 趣不妨交个朋友一起探讨

80、90后大学生 篇3

“80后”说,到了08年,我们都长大成人,嘿嘿,90后,菜鸟。

“90后”说,今年,80后都老了,嘎嘎,现在是90后的天下。

“80后”以韩寒等人为代表,一直活跃在70、60甚至50年代人的视线里。80一代所引起的关注浪潮尚未退却,90一代又浮出历史的地表,引起了新的关注高潮,他们被称为“世纪新贵”。而你作为90后的一员,不可避免地开始了“风口浪尖”的生活。

当“80后”走上讲台,“90后”正在读书。他妈的邂逅,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其乐融融,还是像“猫和老鼠”那样闹得“鸡飞狗跳”呢?

80后老师——史上最麻辣的老师

受宠环境:“4+2+1”。

生活条件:没有挨过饿。

娱乐水平:叮当猫、一休、葫芦娃、黑猫警长、连环画。

消费层次:爱名牌,形成了品牌观念。

尊师理念:可以反抗家长,一定遵从老师。

时间观念:偶尔守时,常常迟到。

学习态度:过了星期三,就是星期天。考试临时抱佛脚。

成熟指数:有点早熟。

抗压能力:稍显脆弱(像炸过的薯条)。

IN语:一切皆有可能。

悲观派:80后从师的六大漏洞

1.华而不实,自认为空前优秀,容易忽视前辈教学经验。

2.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差,不能做好学校、班级大扫除的指挥工作。

3.万事依赖电脑,缺乏日常的沟通能力。

4.缺少勇气和毅力。在长辈面前呼风唤雨,在学生面前畏畏缩缩。

5.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形成的自我轴心情绪,带到工作之中就是缺乏协作精神。

6.做事眼高手低,能给学生理想一类的东西,但是却对学生的生活关心不到位。

小编插话:建议80后教师不耻“上”问,请资深的老教师进行“会诊”,来帮忙“打补丁”。打好补丁才无懈可击,轻松上阵。

乐观派:80后从师的三大优势

1.“90后”的学生好奇心强、知识面广,80后教师和他们一样表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

2.教师现已走下“神坛”,想做良师,先当益友。“80后”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适应新型的师生关系。

3.“80后”教师可以用火星文、“汗”语言和“90后”交流,并且通过QQ、MSN、博客、短信等各种形式与“90后”亲密无间地接触。

小编插话:真羡慕90后的学生们啊,有这么极富亲和力的老师。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请看悟空如何与唐僧斗智斗勇——

90后的“悟空法则”

1.看老师不顺眼,百度吧里闪一闪;看老师有点儿烦,学校论坛把身现。

2.你在讲台上讲话,我在下面接茬。

3.你和我是平等的。我无需怕你。

4.我有权向你提出问题(包括各种刁钻难题),你可以选择不回答,但是我和我的同学也有权选择哄堂大笑或者交头接耳。

5.你可以叫家长,但我可以告诉你假号码。

6.我对你的形象要求很高,你穿得正式和我有距离感;你穿得随意、个性,那是缺乏修养的表现。

7.我的字典里没有“不许”、“不准”,你得告诉我“为什么”。

8.如果你损害了我的90后情感,请你一定得向我道歉。

9.如果你被气哭别怨我,如果你被“投诉”别怪我。

10.差点儿忘了告诉你,我最喜欢恶搞,惹恼了我,就在给你的作业里夹蟑螂,在你的清茶里放泡面汤……

80后老师在想如何制服顽劣如猴的90后学生,90后学生在想,如何才能翻出80后老师的“五指山”。这样的老师邂逅这样的学生,能否共赢?

80、90都一样:谁的青春不轻狂

有专家指出:80后教师和90后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表扬声中长大,是赏识教育下的一代。他们是一群“活得轻松”的人、“被惯坏”的人、“遭质疑”的人。他们的青春都轻狂、叛逆,贴着聪明、时尚、个性、挑剔的标签。

当80后拿起神圣的教鞭,可能会面对和90后学生的校园PK。80后尚缺少社会转型经验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他们教学的过程中受90后给的挫折遭遇后,容易产生恐慌感、职业枯竭感、疲劳感,甚至萌生退意。此时就要求师生学习换位思考。特别是80后教师,更应积极理解学生,建立更好的沟通方式,让学生信服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双方和谐相处。而90后学生应该学着体谅老师,给同样在成长的老师多些包容。

虽然80后老师和90后学生的冲突屡见报端,但是二者也可以“把酒言欢”,共同进步。

一个80后老师遇到叛逆期的90后,摩擦难免,重要的是如何去解决。90后学生已经是孙悟空了,看看80后老师是只会念经的唐僧,还是如来佛吧——

麻辣师生的后现代校园生活

麻辣仙师1——喻老师(1985年生人,某私立中学语文教师)

喻老师形容自己是“新新人类”,身上别着卡,耳朵上挂着MP3,喜欢上网购物、吃零食、睡懒觉、“为了不熬夜而通宵”……简直是父母眼中无法无天的小魔王。

虽然喻老师在生活上可能“冒冒泡儿”,和自己的学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也怕自己与学生存有“代沟”。她觉得自己十分年轻,自然无法做到资深老师那样的老道,但是她可有通过一些时尚的事物、娱乐事件、歌词跟他们“亲近”,在这些方面树立自己的威信,成为一个“百事通”,让学生尽情“百度”。这样再轻而易举地把他们带到课堂教学的正轨里。喻老师坦言:“通过与学生接触,却发现他们听的歌曲竟然连自己都会发现新鲜。为了做到消除‘代沟’这一点,我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备课内容。好在自己的辛苦总算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这是让我十分欣慰的。”

同时,她很怕自己成为一个“亲切有余、经验不足”的老师,在专业课程上也对自己要求很高,她努力让学生对自己有“高山”的感觉。

喻老师的学生说:“这样的老师,让我们服气!”

麻辣仙师2——曾老师(1981年生人,北京某附中物理老师)

曾老师在众多“80后生手型”教师中,已经像一个老手了。曾老师一直无法忘记他第一次登上讲台的那种惴惴不安。但后来,他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的严师益友。曾老师在上学时一直是班里的体育健将。当了老师之后,索性加入了自己班里的体育社团。和班上同学一起参加和其他学校的足球友谊赛或者其他活动。忘不了,运动场上师生共同酣畅淋漓的打拼;忘不了,被汗水冲刷的青春的稚气的脸。体育运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曾老师成功地“打入”了同学内部。

曾老师说:“虽然我们是好朋友,喜欢他们的调皮,允许他们淘气地叫我‘曾大帅哥’,但我在学习上毫不给他们放松。有一次考试班上男生的成绩很烂,全班男生被我留下来批评到很晚,然后在考试中打了个翻身仗,一跃成为了年级好手。这些事情让我对我的90后学生充满了信心。他们充满创造力,自我而不冷漠,张扬而不缺少责任感,可能少那么点儿历史感,但绝对是可塑之才。我自己是80后,所以我理解他们青涩而张狂的青春。我们在一起很High。”

让90后心服口服的老师标准

张灵君(17岁,高三):我喜欢充满活力,讲课方式新颖生动的老师。

刘嫣然(15岁,高一):我喜欢幽默感强、公平的老师,并且要和我有共同语言,喜欢动漫。

等待夏天(17岁,高二):说话风趣,幽默。管得少。

李健(16岁,高一):我爱的老师一定得是健康快乐,不偏心的老师。另外,得有点儿时尚品位。

阿辉(13岁,初二):我赞的老师上课生动有趣,课下是“哥们”,讲义气,阳光帅气的老师。

小面包(某中学生论坛网友):我顶的老师一定是网络高手,熟悉各种聊天工具,有好几个太阳级别以上的QQ和超级QQ秀,而且熟练掌握了PS等技术活,还可以和我打打游戏……

一夜长大

——5.12带来的“大变身”

一直以来,80后和90后都是让社会宠爱和疑虑的群体。

然而,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灾难中这个年轻的群体经受了短暂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在废墟的烟尘中,他们勇敢、独立和坚强的青春形象,令人刮目、流泪,更令人喝彩。

苟晓超,大学毕业后他本来有留在县城工作的机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前途,但他立志从事山区的教育事业,2007年他以全县第一名的公考成绩,到偏僻的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任教。5月12日,当他第三次冲到顶楼去救班上的孩子时,教学楼的一根横梁砸了下来,就在生与死的一瞬间,苟晓超下意识地推出左右腋窝的两名学生,自己却倒在血泊中……这个只有9个月教学生涯的年轻老师,新婚才10天的新郎,生命就定格在了24岁。

袁文婷,26岁,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教师。地震时,教室里的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清丽瘦弱的她,一次次地把学生从三楼抱下一楼,当她最后一次冲上三楼时,楼房完全垮塌。这位美丽时尚的80后老师为了救自己的学生而牺牲。

周明,汤鸿,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他们都是在救出10多名孩子后牺牲。他们和地震中牺牲的其他年轻老师一起,以实际行动诠释了“80后”的英勇无畏与崇高善良。

12岁的陈浩,为了救同学而深受重伤。他说:“如果能救而没救,我肯定会感到惭愧。”

晏鹏,他所在的北川中学教学楼在地震时突然剧烈摇晃了几下,坐在窗边的晏鹏被甩出了教室,摔落在教学楼外,他爬起来之际意识到是发生地震了,可身边没见一个同班同学。他没有逃生,而是立刻冲进教室,但刚喊出“地震了,快跑!”,就被突然垮塌的教学楼掩埋了。

赵美是高中生,家住四川广元。在地震发生后,她学会了关心家人。她愿意陪着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不愿去投奔亲戚,获得更多的安全系数。在身为公务人员的父亲老赵准备外出办公的那一刻,他被女儿拉住,女儿很认真地对他说:“爸爸,你一定要小心。”老赵点着头走出家门,不知何时已经有泪流下。

有了近20年教龄的赵老师是四川灾区某中学老师。地震发生后,她欣慰地发现,震后复课的这段日子学生们变得很自觉、很珍惜时间。他们处于暴晒在太阳底下的教室里学习,却从没有叫过苦。老师心疼他们,让他们注意休息,但这些学生却都说:“没关系。”

其实我们可以互相托付

80后教师和90后学生在大震灾中的种种表现让举世改观。但是表现是瞬间的,而成长却是需要时间和磨炼的。

80后教师对90后学生说:有人说我们是草莓一代,外表光鲜,一碰就碎。但自从我们走上教师的岗位,就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责任是天职,与年龄无关。我们出生在80年代,比你们“见多识广”,从黑白电视机到现在的液晶电脑;从用小勺吃的酸梅粉,到现在各种各样的冷饮冰糕;从粮票到现在的信用卡……但我们相信自己能行。我们在中考、高考中默默奋斗,这也是一种吃苦。这一点,你和我是相同的。

90后学生对80后老师说:有人说我们是果冻,貌似坚硬,实则“豆腐”。其实我们一直想拥有“真功夫”。我们不过写写火星文,说说时尚词语,那“汗”语言还是从你们80后兴起的呢。火星文也是中国汉字,就算你们看不懂,那也没辙,本来就不想让你们看懂。但是你懂了我也没办法,因为我也希望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另外,我们很在意你们的表扬啊!

80、90后大学生 篇4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营销

一、消费者行为的相关理论极其研究意义

消费者行为定义及相关理论分析。消费者行为是研究消费者如何在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分配他们的收入, 以达到满足程度的最大化。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观念出现以来, 消费者行为学的发展已经历了半个世纪。西方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期, 研究内容主要有系统地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强调了科学的客观性, 并视消费者为理性决策者、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构成营销决策的基础, 它与企业市场的营销活动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主权的确立, 一些学者开始注重选择、尤其是人的本性与消费者选择的关系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出现了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黎明”;消费者行为研究借鉴了实证主义方法、自然科学、经济学、观察法、个性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同时, 辅以消费者的需要、购买动机、文化诉求、产品定位、消费方式等研究, 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消费行为体系。由此可见,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基础也逐步走向成熟。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1、8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

(1) 已经成为很多领域的消费主力军。“80后”, 也就是中国1980年以后出生的这代年轻人, 在很多商家眼中他们已经俨然成了一座巨大的商业金矿。从营销角度来看, “80后”是一个拥有8600多万人的庞大消费群体, 面对如何庞大的消费市场, 没有那个企业不为之动心。面对这么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我想没有那个企业家不动心的吧。同样, 80后也是这个年代较为辛苦的一代, 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活压力压迫他们的生活和呼吸, 有关“房奴”、“蚁族”的热议已经便成为80后的代名词, 但毕竟, “月光族”总体来看是少数。庆幸的是80后有着一股敢闯敢干的坚毅品质。而如今, 80后已经逐渐在各个生活中各个领域的主流力量, 他们所面对的永远是应接不暇的新事物和新思想, 他们已经成为众多领域的消费主力军。同时, 80后这一代年轻人普遍张扬个性、突出自我为主, 追求生活品质。他们不会像上一代人那样, 忙忙碌碌, 勤苦做事, 他们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 他们更有自身的个性与思想, 都有着自己生活独特的品味。他们愿意为自己心爱的一个数码产品或是化妆品一掷千金的一代人, 他们的新的消费理念已悄然崛起, 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兴消费力量。

(2) “80后”是未来的市场中坚力量。如今, 80后的消费权力、消费意识、消费理念和消费话语正在深刻影响着许多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现在的80后是一群知识丰富、接受过高等教育、思维活跃的青年人, 他们能够将某种消费感觉转换成消费价值, 他们对商品的情感性、夸耀性及符号性价值的要求, 他们注重个性的释放, 他们自主性非常强。在他们当中, 大部分人都要承担各种的经济压力, 每月支出较大。但压力的释放非常必要, 他们很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去调剂生活和释放压力, 在经济可承受的基础上, 主动消费的意识比较强。80后崇尚“钱不是省出来的, 而是赚出来的”的理念, 希望尽可能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服务, “个性”突出。

(3) 既追求个性时尚, 又讲究实用性。80后在特殊的政策背景下成长起来, 他们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崛起的消费群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他们具有年轻消费群提供精神性的先验的感受, 他们能紧紧抓住潮流发展的脉搏, 他执着自我又听随指引, 能够把握前沿理念、个性和时尚。因此, 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 商家们纷纷改变营销策略, 开发新产品, 推出新广告语, 以迎合80后的消费市场。

2、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

(1) 消费观念很大胆。他们生于20世纪90年代, 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早熟、个性张扬、独立并且不羁。他们是最具争议的一代, 正因为背负了“90后”这个标签。“90后”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和消费特点。他们出手阔绰, 喜欢尝试新事物, 崇尚新奇消费, 个性明显, 具有超前消费的意识, 在消费观念上更加大胆, 各路商家自然不肯错过这个好时机。手机、电脑数码相机很普及, “90后”新生中, 95%的学生配有手机, 近六成学生拥有电脑, 甚至有5%的学生拥有汽车等奢侈消费品。因此, 90后的消费观念很大胆。

(2) 感性冲动, 超前消费。在接受调查的“90后”新生中, 有70%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态很开放, 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表明, 新时期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消费素养等已经与国际接轨, 在创新与探索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意愿。90后由于从小处于家庭娇生惯养的核心, 有钱就花, 花完再要, 花得心安理得, 有时还没来得及要就已经负债累累了。不但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 而且还扭曲了校园的人际关系。因此, 他们在消费中往往容易崇尚属于自我的消费选择。他们大都没有理财经验, 消费毫无计划性, 不断出现“财政赤字”。因此, 他们的消费意识、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等方面与上一代相比, 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都有鲜明的自我意识。他们坚持自我, 在认定的事情上不会轻易妥协。他们具有超前的消费观念、他们在消费上强调自我的重要性, 他们突破了传统奉行的节俭保守的消费理念, 他们作为一批“新鲜的血液”不断涌现出来。但是, 这种消费行为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 更是一种对自己对家人不负责任的表现。

(3) 经济独立意识差, 对家庭依赖大。“90后”大学生, 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他们大部分都处在即叛逆又彷徨的年龄段, 在消费的时候, 约89%的90后都把“个人喜好”放在考虑是否购买的首要位置, 他们既不像社会上炒作的那样不可理喻、自私自利、骄横跋扈, 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难以接触、难以融合、他们也渐渐有了各式各样的消费方式。他们愿意为时尚买单, 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他们的责任观念比较明确, 他们经济上富裕。但是, 他们的经济独立意识较差, 对家庭依赖仍然较大。

三、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营销策略

1、要突显出个性和时尚

由于80后、90后群体比较感性, 极易受他人影响、80后群体比较强调个性、80后、90后群体对新事物愿意去尝试。因此, 对于企业来说, 要赢得这部分群体的青睐, 就需要突显出个性和时尚, 不论在款式、色彩、还是包装。同时, 针对80后、90后的营销, 企业要强力的塑造品牌的个性化特点, 同时要深入的挖掘消费群体的生活形态, 并将80后、90后生活中的元素和品牌的诉求结合起来, 准确把握他们的消费欲望和消费心理特征, 这对于企业参与未来市场的竞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要开展个性化营销

个性化的营销最简单的理解就是量体裁衣。由于80后、90后的学生特点非常注重自己的个性张扬, 比如他们喜欢上微博, 喜欢把自己的视频放到微博上进行宣传。因此, 企业资源的整合经营效率, 是能够实现市场的快速形成和裂变发展, 是企业制胜的有力武器。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个性化营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大学校园来看, 学生很看中这种个性化的方式, 对于他们很亲切, 很有吸引力, 这就针对80后、90后的一些学生所采取的大学营销, 很注重个性的东西, 张扬和显现, 个性化服务是不断满足个人需求而提升的服务的重要途径。

>> (上接第166页)

参考文献

[1]何勤勇.思想教育应注意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03) :46-47.

[2]张旭亮.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 (11) .

80、90后大学生 篇5

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也是一个人婚恋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众多舆论报道显示90后是一个比较开放的一代。那这样的一代人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是怎样的,众多媒体对于这代人的“开放”的定位是否准确、客观?经调查,对于婚前性行为,15.5%的90后大学生表示坚决反对,这比80后大学生还多出3.2个百分点,13.5%的认为自由快乐就好,70.9%的认为不可轻率,应有责任感;而80后大学生中12.5%认为自由快乐就好,73.5%的认为不可轻率,应有责任感。通过比较,我们发现90后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并不随便和开放,绝大部分认为应该采取一个慎重的态度,甚至坚决反对的比例还比80后大学生还略高一些。

三、消费价值观

消费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消费价值关系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消费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消费资金来源上,79.3%的90后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费用来源于父母,80后大学生则为64.6%。在课余兼职方面,32.1%的80后大学生选择课余兼职来支付生活及学习费用,而90后大学生选择此项的仅有18.5%。由此可见,80后大学生的自立意识相对较强,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消费资金;而90后大学生更多地则是依靠父母。

消费支出上,80后大学生与90后大学生并无多大差异。月生活支出450元以下的90后大学生有35.2%,80后大学生有32.9%;月生活支出450至800元的90后大学生有46.5%,80后大学生为47.3%;月生活支出800至1200元的90后大学生有15.0%,80后大学生有17.2%;月生活支出1200元以上的90后大学生有3.4%,80后大学生为2.6%。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月生活支出与家庭生活水平基本处于一致的状态,高额度消费的人数相对较少。这与社会上关于90后大学生崇尚奢侈消费的说法有些出入。同时,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支出的范围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也比较乐观。超过60%的大学生将生活支出主要用于购买书籍及其他学习用品。

消费观念上,90.1%的90后大学生和86.3%的80后大学生选择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在这中间,75.1%的90后大学生和69.7%的80后大学生选择量入为出的原因在于勤俭节约。二者的消费观念是积极向上的,与中国传统的“崇俭黜奢”的消费伦理观是相一致的。对于部分选择提前消费的大学生,有近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今天花明天的钱是用于购买自己喜欢的各类书籍和电脑、手机、MP4、PSP等时尚用品,在这其中90后大学生的比例要略高于80后大学生。可见,90后大学生更注重与信息化时代接轨,更注重新颖与流行,当然其中也隐含着部分奢侈消费的成分。

此外,购物时是否会考虑商品价格,是否会网上购物以及朋友聚会时付款方式等问题上,90后大学生和80后大学生并无什么差异。

四、人生价值观

一般而言,人生价值观的基本成分是人生价值目标、人生价值手段和人生价值评价。对80后和90后大学生人生价值目标的考察,我们主要从当前大学生的奋斗目标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

从调查数据来看,无论80后大学生还是90后大学生的价值目标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绝大部分人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而且价值追求基本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两个群体中不少人的价值追求掺杂着功利主义成分,而且这一点80后大学生比90后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些,他们更多地将对价值目标的追求与他们的自身利益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这可能与80后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以及组建家庭的压力有关,因此会比较多地关注自身利益和发展,而90后大学生刚踏进校门,大学生活对其还有一定新鲜感,因而他们表现出比80后大学生更为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者之间的价值目标虽略有不同,但在实现价值目标的手段和途径上有无差异呢?对于“您比较赞颂哪种人生?”80后大学生和90后大学生分别给出下列答案:

可见,当代大学生中绝大部分人不愿意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他们的奋斗和努力更多是出于对自己切身利益和前途来考虑的,这也是为何选择奋斗人生的有着较高的比例,但选奉献人生的比例不高的原因。在这一点上,二者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双方比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享受人生的选择上,有23.2%的90后大学生选择享受人生,超过80后大学生将近4个百分点,这一定程度上表明90后大学生比80后大学生更愿意坐享其成,更贪图安逸舒适的环境,而且这一倾向在90后大学生中有着潜在的发展趋势。

人生价值观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这直接决定着人生价值观的性质。80后大学生与90后大学生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人生价值呢?据调查显示,80后大学生认为最能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因素依次是才能、成就、社会贡献、德行、知识、地位、金钱、权力、名誉、其他;而90后大学生选择的依次是才能、社会贡献、成就、德行、知识、地位、金钱、权力、名誉、其他。可见,二者差异不大,稍微有点差别便是90后大学生更重视社会价值,而80后大学生更注重自我价值。

当“80后”遇上“90后” 篇6

最近时常在网络上看到“80后”“90后”这样的称谓。我自己是一名高中教师,正是“80后”,我校大部分教师也都是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而我的学生们正是年少轻狂的“90后”。在“80后”与“90后”之间,师生应怎样沟通?怎样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情呢?俗话说,教师就是与人打交道的,而且注定了是和自己有代沟的不同龄人打交道,势必需要沟通艺术来辅佐我们的教学。具体点说,首先就是师生间要相互了解,其次相互尊重,最终达到亦师亦友的状态,这样的结果肯定对教学有帮助。

记得我毕业后第一次带的班是高二汉文文科班,第一次开班集体会议,我定了一个“心与心的沟通”这样一个话题,目的是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我一直认为我们年龄差距不大,是个优势。我要求大家畅所欲言,相互了解。本来我以为需要我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才会开口,但出乎我的意料,一个胆子很大的学生,可能是受全班同学的委托,想要考考我,一上来就问我高考的分数和高中的成绩。我如实地回答我的数学并不算好,高考还算理想等等。从学生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们还是比较满意,因为实话不用修饰就能动人。坦诚是沟通的必备条件。接着他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谈恋爱,并让我谈谈对中学生早恋的看法。我知道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敏感的话题。我从理解的角度和学生谈论了这个话题。一向被家长、老师打压和制止的早恋,在我的观点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成长发育过程。虽然不值得提倡,但也不至于大惊小怪,而不同时代人观点的冲突就需要我们的沟通来化解。我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展开这次班会课的主题,同时也向学生打开了心灵倾听的大门。我相信倾听是良好沟通的开始。的确,后来不少学生主动来找我谈心,让我帮助解决他们心里的种种问题,有的只是想和我聊聊天。

相互了解之后就是需要赢得学生的尊重。首先教师就要尊重学生,及时交流,才可能有师生的相互尊重。我曾在班里就对班级任课教师的喜爱程度做过一个问卷调查。我们班一共有56名学生,任课教师8名,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喜爱3名教师,不怎么喜欢5名教师,其中1名甚至是学生非常反感和讨厌的。学生喜欢的3位老师常能听到学生的主动问候,而且没有被学生们起外号,他们上课时的课堂纪律比较好,学生成绩也相对不错。可见师生关系在课堂教育中的重要性。

依然记得大学时看过的电影《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我十分欣赏片中的基廷老师,他不仅能和学生很好地沟通,而且影响了那些学生的一生。正是有了基廷老师的教诲,尼尔才会放开自己、展现表演天赋,诺克斯终于大胆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胆小的托德也找回了勇气。剧中有句很经典的台词:“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我很遗憾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老师,所以很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这样的老师,教育后来人。也希望我们有更多的基廷老师。

年轻的“80后”教师有跟学生沟通的良好条件,年龄的优势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更容易交上朋友,那么我们就要把握好机会,积累经验。21世纪人们的沟通方式很多,网络、短信、电话等。现在很多教师给自己的班级建立网站,或者QQ空间,让大家畅所欲言,我觉得是个好方法,自己也正在尝试当中,我们需要把握好尺度。总之,现代沟通的手法多样,新颖点也无妨。我认为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平常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不管科技多么发达,我觉得眼神的感化和语言的交流胜过一切的手段,因为真实,所以可信,有了信任,才有沟通的基本前提。

当“80后”遇上“90后”,21世纪年轻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应该呈现出一番新景象。让我们多一些真实,少一些客套,用纯真来直面青春,用行动来影响叛逆,用真理来说服歪理,用理解来解读孩子的心灵,用最真诚的关爱认真地了解学生,用心去倾听和沟通。

80、90后大学生 篇7

目前,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80后”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 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生力军。与此同时, 2008年前后, “90后”学生开始大规模进入大学校园, 并逐渐成为学生主体。“80后”辅导员如何应对“90后”学生, 已成为辅导员工作的焦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1“80后”辅导员的优势

1.1 沟通优势

沟通优势主要来源于年龄、爱好和沟通方式。

年龄优势。由于年龄差距较小, 许多“90后”学生都把“80后”辅导员当成自己的大哥哥大姐姐, 认为他们能理解自己个性张扬, 叛逆的行为特征, 能很快的接受新事物, 也乐意向他们介绍新事物, 传授新观念。且“80后”辅导员不喜欢长篇大论地教训学生, 而是通过分享自己的亲生经历启发学生, 更让“90后”学生与“80后”辅导员沟通无碍。“90后”学生更愿意向辅导员倾述心事和困难, 寻求帮助, 甚至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爱好优势。“80后”、“90后”都是出生在改革开放和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成长经历颇多相似, “90后”现在所喜好的事物, 其实不过是对“80后”的一种追逐, 比如对郭敬明、韩寒的热衷, 对网络的痴迷。这使得他们的共同语言更多、思维方式趋同, 沟通的方式、内容更广泛。

沟通方式的优势。更多的“90后”学生不愿意和辅导员老师进行面谈, 而是选择短信、QQ等方式。网络也为两者的沟通搭建了一个更为平等、委婉的平台。特别是一些敏感话题, 比如恋爱、心理问题等, 学生可以利用QQ与辅导员聊天, 而不再选择较为尴尬的面谈。“80后”辅导员甚至可以从学生的一个QQ签名的变化, 空间日记等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通过对日记的浏览回复, 增加了解。

1.2 经历的优势

“80后”辅导员刚才大学毕业, 对大学生活记忆犹新, 在经历现实生活的考验后, 会自觉对学生时代的经历、行为、观念等方面进行反思。这种反思非常真切, 使“80后”辅导员能更准确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 对症下药的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此外, “80后”辅导员在学校的学习方法、社会活动经历、择业就业实战经验能给“90后”大学生提供直观的指导和帮助。

1.3 创新优势

“80后”辅导员均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大学毕业生, 接受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熏陶, 思想更加自由开放, 思维更加活跃发散, 不拘于传统的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而是将其融入班级活动中, 寓教于乐, 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思想观念。在选用班干部、组织团日活动等方面, 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学生乐于主动参与, 主动接受。

2“80后”辅导员的劣势

2.1 工作经验不丰富

“80后”辅导员工作经验不丰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亲和有余而威信不足。“80后”辅导员在“大哥哥大姐姐”和“老师”的角色转换中, 尺度不易把握。由于更多的采用非正式沟通, “80后”辅导员容易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 打成一片, 但在此过程中, 辅导员、学生都慢慢忘记了各自扮演的角色, 导致角色模糊, 习惯互相开玩笑, 甚至称兄道弟, 失去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应保持的距离。在应该严肃的时候, “80后”辅导员往往表现出威信不够, 难以迅速有效控制学生。

二是活力有余而经验不足。“80后”辅导员步入社会不久, 工作经历少, 人生阅历浅, 在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事情时, 如学生因为家庭和生活方面的原因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或情绪波动, “80后”辅导员在进行疏导安抚时, 往往感觉说服力不够, 不能很好的为学生排忧解难, 不能完全充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尤其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 “80后”辅导员往往惊慌失措, 感情用事, 影响判断力, 自乱阵脚。

2.2 工作压力承受力不足

“吃不得苦”、“缺乏耐心”, 是许多年长辅导员对“80后”辅导员的评价。辅导员工作事无巨细, 工作难度和强度越来越大, 让多数是独生子女的“80后”辅导员感到工作压力巨大。有些辅导员无法承担巨大的压力和面对挫折时, 选择回避学生、学校, 甚至提出辞职。

2.3 处理问题武断, 方式单一

“80后”辅导员遇到后进生, 一贯采取方法是谈心、交流,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如学生屡教不改, “80后”辅导员则显得黔驴技穷, 很快失去耐心, 要求学生退学或休学, 一“开”了之, 处理方式显得武断。

3 如何培养“80后”的辅导员

3.1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稳定辅导员队伍

越来越多的高校反映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特别是“80后”辅导员“不安心”从事辅导员工作。究其原因, 主要是经济待遇和地位比同时进校的专职老师低, 且职业发展通道不畅通。“80后”是追求梦想, 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代人, “80后”辅导员出于对前途和现实问题的担忧, 往往工作态度消极, 久而久之便选择另谋出路。

针对以上问题, 高校应从本校实际出发, 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 促进辅导员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 培养一支工作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辅导员队伍。通过定期科学考评辅导员工作, 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辅导员及时给予表彰与奖励, 不断增强辅导员的荣誉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提高“80后”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缓解其压力和失落感;通过为辅导员做好职业规划, 参考专任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 为辅导员队伍建立完整的职称晋升体系和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 适时提高辅导员待遇, 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3.2 实行以老带新, 提高辅导员素质

“以老带新”是快速有效提高“80后”辅导员素质的最佳手段。建议各高校结合辅导员带领班级的专业、层次, 安排专门的老辅导员带教, 经常组织新辅导员以团队活动的方式, 交流经验, 互相学习。学生工作复杂、繁琐, 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多, 阶段性很强, 老辅导员可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 督促“80后”辅导员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同时, 老辅导员可以深入“80后”辅导员带领的班级, 了解学生对辅导员的意见或建议, 班级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 及时帮助“80后”辅导员调整工作思路, 帮助其快速成长。

社会上对“80后”的评价多是缺乏信仰, 不能吃苦耐劳, 个性太强, 活跃在大学校园的“80后”辅导员队伍尽管具有“80后”的一般特征, 存在许多不足, 但他们充满活力, 富有开拓创新精神, 是现代高效的一笔宝贵财富。只要管理好、培养好这支辅导员队伍, 将其打造成一支政治敏锐、能力出色、思维敏捷、纪律严明、作风正派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现代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陈耕.关于对“80后辅导员群体”的教育与管理的思考.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第26卷第4期

[2]李雯.亦师亦友传承融合——“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的关系特征与对策.龙岩学院学报.第28卷第3期

80、90后大学生 篇8

关键词:“80后”辅导员,“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 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今天, 备受社会关注的“80后”逐渐踏入社会, 而“90后”也正悄然成为高校的主角。他们在大学的校园里的交集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已成为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焦点。

一、“80后”辅导员的思想行为特点

“80后”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 他们大多出生在充满温暖和温情的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 曾被称作“温室的花朵”、“垮掉的一代”。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今的“80后”逐渐走向社会, 他们勇敢承担起社会所赋予的使命, 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赞许。

(一) 个性独立, 理性追求。

由于“80后”的成长背景特殊性, 他们敢于表现自我, 追求个性。敢说敢做, 不会人云亦云, 随波逐流, 他们对任何事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二) 观念更新快, 接受能力强。

“80后”相较于“90后”接受新事物能力更强, 他们能迅速融入一个新的环境, 短时间内融入一个新的团体。这与他们属于转型期间的社会背景离不开。在新旧交替的社会中, 他们既受到优良传统文化熏染, 又沐浴在新社会的新气息中, 他们的弹性包容能力更强。

(三) 勇于挑战, 渴望成功。

“80后”从小受到竞争观念的熏陶, 勇于接受挑战, 竞争意识强, 具有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当受到社会舆论争议时, 他们凭着不服输的劲头, 顶着巨大的压力, 越战越勇, 向人们展示了他们的才能。

二、“90后”大学生的行为特点

“90后”从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比“80后”更加优越, 较好的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 使他们成长的道路一路平坦。所以“90后”大学生也被称为“幸福的一代”。

(一) 个性张扬, 合作意识差。

处在市场经济、信息爆炸的大社会背景下的“90后”, 从小就接受更丰富的知识, 更宽阔的视野, 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种很强烈的肯定, 喜欢表现自己。经调查, 在价值观上, “90后”偏向于个体价值取向;在表达方式上, “90后”在别人面前实话实说, 直言不讳。这些自信和注重隐私也造成他们不喜欢与别人合作, 缺乏团队精神。

(二) 抗压能力弱。

“90后”又俗称“草莓一族”, 经不起大风大浪, 只要有一点挤压, 便会使其受伤害。优越的生活条件, 让“90后”从小不愁吃不愁喝, 一切由父母一手包办, 极少面对失败和挫折。步入大学后的他们, 离开了父母的怀抱, 任何事情都需要他们自己去解决。但碰到一点阻碍, 他们便会觉得绝望, 无助。这也是为什么大学校园每年都会有学生因生活条件或心理问题休学或退学。

(三) 过分依赖网络, 自控能力差。

可以说“90后”就是出生在网络编织的大世界里。从睁开眼的第一天就接触到网络的东西。网络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90后”年轻人自小便习惯以网络作为学习和交流的途径和平台, 在虚拟的世界中, “90后”游刃有余, 但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 对于自己的生活, 学习自控能力较差。现在很多大学生在学校仅仅满足于“60分万岁”, “必修课选逃, 选修课必逃”的状态。天天窝在宿舍看电影, 玩游戏, 不参加班级、学校活动。陷入空虚, 无聊的死活同。长久以来, 他们对于未来产生迷茫, 不知路在何方。

三、“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的关系

(一) “80后”辅导员的优势。

1. 年龄相近, 拉近师生距离。

“80后”与“90后”生长环境相似, 年龄相差不大, 生活阅历也差异不大, 因此兴趣爱好相近, 一些话题更容易产生共鸣。“80后”辅导员比其他教师更容易与学生沟通, 与学生打成一片, 成为良师益友。“80后”老师和“90后”学生都善于利用网络, 使用“火星文”交流, 除了QQ, BBS, 博客, 人人网等网络工具, 现在还有飞信、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悄悄话的方式把不敢面对老师说的话传达给辅导员, 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和拘束, 同时, 也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阻隔。

2. 激情澎湃, 敢于创新。

辅导员工作是一份要求拥有激情和热情的工作。“80后”刚走出校门工作, 对工作充满十分的热情, 所以较适合从事这项工作。同时, 他们喜欢创新和探究, 不喜欢约定俗成, 一成不变的东西。“80后”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启发学生, 而且“80后”辅导员灵活多变, 能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 主题班会、节日晚会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成长成才。

(二) “80后”辅导员的劣势。

1. 经验不足, 锻炼不够。

“80后”辅导员年轻, 朝气蓬勃, 工作有冲劲, 但是缺乏经验。他们大多数人是从校内到校内的转变, 从被管理者、受教育者到教育者的直接转变, 角色的转变让“80后”措手不及。有时忽视了“引导者”身份, 一味迁就学生达不到教育效果。另外, 年轻的辅导员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 往往会出现惊慌失措, 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容易在慌乱中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处理。

2. 工作耐心不足, 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辅导员工作事无巨细, 既要充当老师, 知心朋友的角色, 又得担任学生“保姆”。刚开始工作时满腔热情, 但经过半年以上繁杂、单调的工作后, 对辅导员工作逐渐失去新鲜感。对问题学生的教育, 经过多次长时间聊天, 谈心, 却仍无效果。“80后”辅导员感到挫败, 无奈, 逐渐放手不管。虎头蛇尾, 半途而废。

四、“80后”辅导员做好“90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途径

(一) 注重自身学习, 提升人格能力。

1. 加强理论学习。

“80后”辅导员要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 培养良好的品德风范和工作作风, 发挥表率作用。大学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重要阶段。这阶段中, 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 思想比较活跃, 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思想潮流影响。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引导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教师而言, 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

2. 加强业务学习。

一个好的辅导员, 除了政治素质过硬之外, 业务素质也要精通。辅导员必须通过日常学习充实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提升业务素养。一要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 比如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 特别是心理学。加强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学习, 成为学生“心灵的伙伴”。了解“90后”所思所想, 创新管理方法, 搭建和“90后”大学生沟通的良好平台。二要学习所在班级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 从而方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 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3. 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内涵。

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内涵不仅是社会的需要, 更是构建辅导员人格魅力的前提。“80后”辅导员和“90后”学生以身作则, 空洞的说教是苍白无力的, 应用自己的言行和身教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避免做事虎头蛇尾, 有始无终。

(二) 注重管理方法。

辅导员工作既复杂, 又繁琐。从每位新学生进校开始到毕业离校, 只要是与学生事务相关都属于辅导员工作范畴。经验不足的“80后”辅导员工作时事事亲力亲为, 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日常事务之中, 但实际上取得的成效却不见得很好。辅导员的管理能力高低影响其工作效率。现今的辅导员应该从工作观念上转变, 要从传统的“管”向“导”转变。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牢记为学生服务思想意识, 一切为学生利益着想, 一切为学生成长着想, 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五、结语

总而言之, 虽然“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之间存在着许多挑战, 但也孕育着契机和希望。“80后”辅导员只有不断充实自我, 努力克服不足, 坚定为学生服务的信念, 为未来社会培养高素质公民, 培养德智体美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黄丹.“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2].王郦玉.“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的沟通途径探索[J].科教文汇, 2010

80、90后大学生 篇9

一、婚恋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在大学校园中男生和女生的择偶问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 80 后和90 后大学生婚恋价值观也有所不同。首先在择偶标准方面, 除了要看性格、健康状况等因素外, 90 后大学生多数注重外在的气质与形象, 而80 后大学生则更加看中另一半的品质、健康状况和人品等因素;在恋爱态度方面, 90 后大学生对谈恋爱更倾向于不受约束, 自由发展, 80 后大学生对恋, 则相对比较成熟、谨慎。再次, 在恋爱动机方面, 90 后与80 后大学生恋爱最初的动机就是为了“排除寂寞”, 并且喜欢金钱物质, 但是80 后大学生由于对恋爱态度相对比较成熟, 认为只要双方合适就可以结婚, 而90 后只喜欢享受恋爱的过程, 不刻意执着最后的结果, 并且他们不喜欢用婚姻来束缚自己。最后, 在婚前性行为方面, 90 后大学生在态度上持反对意见, 但是在行为上比较开放, 80 后在态度上的反对呼声不如90后, 但是在行为上却更加谨慎小心。

二、人生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90 后与80 后在人生价值观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主要原因是大部分80 后大学生已经步入社会, 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第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人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 但是总体是向上趋势。80 后大学生在日常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得比90 后更加的现实一些, 这主要是由于80 后刚刚步入社会, 受到社会和家庭两方面的压力, 消极情绪较多, 比较看重金钱的作用。但是, 90 后大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 思想上仍然是积极向上的, 对金钱的观念比80 后大学生淡薄, 90 后大学生也关注金钱的作用, 但注重的是对金钱的使用, 而不是金钱的来源, 同时90 后大学生关注更多的是社会价值, 而80 后大学生关注更多的则是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三、择业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现如今, 大学生的就业难仍然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调查发现, 目前的80 后大学生会产生去西部支教或者偏远地区找工作的意向, 对于工作的地点和范围持平等的态度, 但是当问到90 后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时, 他们有点好高骛远, 大多数会选择沿海地区或者比较发达的地区, 或者是回家乡发展;在职业理想方面, 80 后首先会选择能实现自我理想目标的职业, 如果无法实现理想再选择换别的专业, 但是90 后大学生比较实际, 他们首先会考虑先解决温饱, 再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四、政治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是大学生对当前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的看法和态度, 调查发现, 当前大学生对政治制度和理论只是粗略的了解, 对学习政治制度和理论缺乏自觉性, 而且90 后大学生的表现不如80 后大学生。具体地说90 后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仍处在形成阶段, 价值观念还不成熟。相比而言, 80 后大学生的政治意识相对较高, 对政治动态的关注度和敏感度更高, 政治价值观念相对比较成熟。针对上述状况, 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要深刻的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要引起所有教育者的强烈关注。大学生的政治意识的淡薄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当前教育的失败, 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培养。

五、道德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在道德方面, 80 后大学生被社会人员评价为“最自私的一代”, 而90 后大学生又被扣上了“利己主义”的帽子, 意指更加的自私, 80 后与90 后大学生在道德方面都被社会贴上一个不良的标签, 其实这也反映了出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因此, 90 后大学生要加强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80 后与90 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比较, 不难发现, 80 后与90 后大学生价值观差异并不是很明显, 原因在于80 后和90 后基本生活在一个时代, 受到相似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研究过程中, 要将90 后大学生潜在的意识和趋势勾勒出来, 与80 后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 以便于根据研究的结果制定并实行更有利于90 后大学生发展的教育政策。

摘要:目前, 80后大学生逐渐地退出了大学的“舞台”, 90后大学生又纷纷地登上大学“舞台”, 但是80后大学生的影子依然会照射在90后大学生的身上, 一些隐性的差异只有通过对比的方式才能被挖掘出来。鉴于此, 本文分析了80后与90后大学生在婚恋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择业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 能为以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80后大学生,90后大学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蒋明军, 徐松如, 王珊, 刘凤.“80后”与“90后”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10 (07) .

[2]刘剑斌.“80后”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3]王昆仑.“80后”大学生与“90后”大学生道德的同异性比较[J].学理论, 2011 (31) .

80、90后大学生 篇10

关键词:80后青年教师,90后大学生,师生关系

1. 引言

自从2008年起, 大学已进入“90”后学生时代, 他们将很快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 大学教育的主要对象。而近几年, “80”后硕博毕业生开始进入高校, 成为大学教学科研的专任教师。于是年龄相差不大的“80”后与“90”后这两代系上了师生关系的纽带。正如高微 (2012) 所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 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更是当代和谐校园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所以,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 “80”高校青年教师与“90”后大学生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已是现下高校教育者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

2.“80”后高校青年教师及“90”后大学生的特点

“80”高校青年教师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 被称为“特别一代”的青年教师群体。他们大多刚从学生角色转换为教师角色, 其学历、学位层次较高, 大多是硕士或博士。他们知识面广、知识结构新、善于接受新知识、能主动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理论, 综合素质强。但由于80后高校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短, 教学任务重, 缺乏教学、科研、企业工作经验, 业务不熟练, 加上常年生活在校园, 与社会接触不多, 人际关系相对生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90“后大学生在个性特征、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上彰显出的新特征。在当今社会主流观念里, “90后”的行为通常是另类的, 叛逆的。他们喜欢标新立异, 追求独立, 甚至有些时候与社会主流格格不入。很多“90”后大学生心理状态不稳定。陈振乾 (2013) 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调查, 发现大部分“90”后大学生情绪多变, 缺乏团队意识, 追求怪异, 追求独特, 承受挫折能力弱。“90”后大学生价值观也不稳定, 较之上一代, 他们比较功利, 务实。甘琳琳, 刘梦 (2013) 对“90”后大学的价值观做了研究, 发现“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波动性, 多元性, 可塑性。

3. 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现在“80”后高校青年教师与“90”后大学的师生关系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生关系淡漠化;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比较少, 相互之间缺乏理解及沟通, 师生交往缺乏积极主动性;师生关系世俗功利化。有研究也发现, 现在大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存在一些问题, 高微 (2012) 对“90”后大学生与教师关系现状做了调查分析。“80”高校青年教师与“90”后大学生师生关系存在的这些问题的除了其本身特点所致外, 还有其它一些外部的原因。比如, 近年来高校扩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社会生滋生的功利主义对高校师生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等。

4. 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4.1“80”后高校青年教师先积极主动, 拉近与学生的关系

老师在路上遇上学生可以先主动和学生打招呼, 问好, 当然这个前提是老师要记住每位所教学生的名字。甚至老师还可以记下学生的生日, 在学生生日那天发去一个祝福短信, 试想, 学生在收到老师发来的生日祝福的时候心情肯定是即开心又激动的, 立刻师生关系就进了一大步。当然拉近关系也要有度, 比如, 在学生贿赂老师, 要求考试给高分或不挂科的时候, 老师就应该严把关, 抵制住诱惑, 敢于对学生说不。在学生面前体现出正直的人格, 这也是对学生人格塑造的很好引导, 将对学生终身受益。正所谓“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4.2 创建交流平台, 增进沟通理解

如果说课堂是“80”后高校教师与“90”后大学生交往的主要渠道, 那么网络则是他们情感交流的私人地带。“80”后高校青年教师可以利用充分利用新兴媒体, 网络, 手机, 微博等现代信息技术, 架起师生交流的又一平台。因为在网络中, 不用面对面, 有一定的私密性, 学生倍感安全, 容易说真话、心里话, 并且会把自己生活中、个人情感上的问题向老师倾诉或请教, 这样, 教师更有可能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

4.3“80”后高校青年教师需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掌握教学方法, 培养教学技巧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 师生双边关系在课堂上得到最大的体现。教师应该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掌握教学方法、培养教学技巧。在课堂上征服所有的“90”后大学生。

欧阳欣 (2013) 在其研究中也说道:作为教师, 要想给学生传授知识并为其解答学习中的疑惑, 必要的前提是具有扎实而丰富的知识素养。“80”后的高校青年教师, 要做到一专多能, 在不断积累并升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参加培训, 进修, 听有经验老师的课, 积极参加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和教学基本功比赛, 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增长实践经验。

4.4 引导学生对老师建立客观、合理的期望, 学会尊重老师, 与老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学生对师生关系也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作用不容忽视。所以, 要引导学生对老师建立起一个客观、合理的期待, 学会尊重年轻老师, 与青年老师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陈晓蓉 (2012) 在其研究中问道:什么样的人可以当自己的老师?并回答说: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事实上, 每个人都有其值得赞扬和学习的长处。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 发现年轻教师的优点, 尊重年轻教师的人格, 与老师相互学习。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参考文献

[1]高微:《90后大学生与教师关系现状的调查分析》, 《学周刊》, 2012年第12期, 第8-9页.

[2]陈振乾:《“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敢于对策》,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第1卷, 第1-2页.

上一篇:学有所成下一篇:中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