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

2024-08-16

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精选十篇)

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 篇1

一、教康养整合的意义

教康养整合, 是针对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 以儿童为中心, 将教育、康复和养育结合起来, 共同服务于特殊儿童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能使特殊儿童的身心障碍得到早期干预, 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特殊儿童的生存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专业的整合近几年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2009年教育行政部门发起“医教结合”的实验。201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特殊教育处谢敬仁处长发表《以人为本, 科学推进医教结合实验的探索》。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2014—2016年) 的通知》。都反映出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 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此形势下, 不少特殊学校和儿童福利院都开始尝试医教结合。相对于以往将教育和康复分开的模式来说, 医教结合模式已有很大提高, 但仍缺少养育的介入, 始终难以全面满足特殊儿童的个性发展和情感需求。将学生的教育、康复和养育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融入课堂的任务, 就落在了特教教师的肩上。因此, 提高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已成为提升特殊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儿童福利机构中儿童与教师的现状

1.儿童的教育、康复和养育现状

我国的儿童福利机构大多以照顾为主, 教育、康复、养育各司其职, 相互之间缺乏紧密联系, 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方面, 只是单纯为特殊儿童设计个别化教育, 没有将养育和康复结合起来, 和普通教育区别不大。更重要的是欠缺康复技能, 使特殊儿童身心发展没有得到早期干预。

康复方面, 只是通过作业治疗、物理治疗、语言治疗手段, 以功能性康复为目的。特殊儿童缺少教育的支撑, 在认知上普遍存在问题, 康复的效果也事倍功半。

养育方面, 儿童福利机构传统的集中养育模式, 把特殊儿童集中起来看护式管理, 只管吃饱穿暖, 忽略了儿童的其他需求。集体的管理和闭塞的环境, 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家庭教育的作用, 不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 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差。

2.特教教师的专业现状

特殊教育, 是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 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也就是说, 让特殊需要的儿童怎样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 怎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怎样发现、培养天才儿童, 这些都是特殊教育学的研究范畴[1]。特殊教育的专业性, 决定了特教教师不仅要具备普通教育的知识和能力, 还要学习大量的特殊课程, 如手语、盲文、康复医学、保育学等, 针对特殊儿童做个别化课程教育。不仅如此, 特教教师还必须具备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 能正确引导特殊儿童适应和融入社会。

从目前特教教师的专业化结构来看, 大部分的特教教师专业知识匮乏。很多教师只懂得普教的教学, 对个别化课程的理解模棱两可, 只是针对学生个别教育, 没有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进行个别化课程的系统教学。而关于康复治疗, 很多教师都觉得是康复治疗师的事情, 因此能够提供语言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相关服务的专业教师少之又少。在养育方面, 许多教师没有养育经验, 在教学中不知道学生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不能将课堂中的内容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 使教师难以在教学中体会到教学效果, 成就感低, 容易引起职业倦怠, 从而影响特殊儿童教育水平的提高。

3.特教教师专业知识实践现状

目前, 由于教康养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 尚未共同探讨如何服务于特殊儿童, 导致特教教师、康复人员和养育人员的专业知识没能发挥最大优势, 为儿童提供的服务缺乏计划, 实施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三、对策与建议

1.将教康养进行有效整合

针对特殊儿童的个别化需求, 对每个孩子进行评估分析, 把能力相近的学生分到一个班, 教师结合学生的需求设置个别化课程, 每节课最大可能地融合康复训练和生活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提高学生在运动、感知和语言方面的能力。在养育中, 进行类家庭的养育, 设置若干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单元, 从建筑结构到内部环境都按照家庭模式建造和配置, 每个家庭按年龄和性别分别安排4-5个原集中养育的孤残儿童, 家庭里的“妈妈”或“爸爸”由福利机构在本单位或社区里招聘人员担任。家庭内部成员间以父母及兄弟姐妹相称, 所需费用由政府提供。在这一养育模式下, 以福利机构内家庭为基地, 由“专职父母”为孤残儿童提供直接的关怀和照顾, 由福利机构内的教师、医疗康复人员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持[2]。

2.对特教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

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张文京教授将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分为专业核心知识、探究性知识和拓展知识, 其中专业核心知识指各类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特殊儿童早期的诊断和干预、特殊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特殊儿童养护方面知识;探究性知识涉及个别化教学活动设计、特殊教育课程理论开发、特殊班级管理等知识;拓展知识指教师所了解的语言、动作、游戏、音乐、图画等康复治疗方面知识[3]。将这些知识系统化地让教师学习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3.对专业知识培训的实践性落实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 特殊教育老师在教康养方面已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康养整合, 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是至关重要的, 可通过以下四个流程加以实施, 即:召开教康养专业整合会议, 制订教康养专业整合实施计划, 入户指导和建档追踪服务。

(1) 召开教康养专业整合会议。

将特殊教育老师、康复人员及养育人员集中起来, 共同探讨教康养整合的意义, 如何开展教康养整合, 以及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康养三方如何携手共进为儿童服务。

(2) 制订实施计划。

对召开的会议内容进行整理, 制订出特教老师和康复人员进入到养育区进行指导的计划。具体做法是特教老师和康复人员针对儿童的个别差异性, 共同探讨出一份既包括特教又包括康复的指导计划, 该计划为训练儿童的季度目标。每三个月检核一次目标, 视目标的实现情况而制定新的季度目标。季度目标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特殊儿童对知识的接受性。

(3) 入户指导。

特教老师和康复人员将共同探讨的季度目标带到养育区, 帮助养育区工作人员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对“家庭”的需求。具体做法是, 特教老师和康复人员将计划细则罗列清楚, 每项计划均附有可实施方法, 且特教老师和康复人员应示范每项计划供养育人员观摩学习, 以便没有专业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养育人员仍能独立实施计划内容。这样做, 除了满足养育区对特殊儿童的照顾外, 特教教师和康复人员将课堂的教学实际运用到生活中, 在养育区中指导“妈妈”配合教学, 起到家庭教育作用, 使学生能更快地适应社会化学习。

(4) 建立档案, 追踪服务。

将每个特殊儿童从评估到每节课的课堂教学及类家庭中的教学情况都建立档案, 同时每个月都进行前测和后测, 评定学生在实施目标计划后所达到的效果, 并进行跟进。

教康养整合模式是传统儿童福利机构模式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转变, 是由传统的照顾模式转变为以服务儿童为中心的必然结果, 是我国儿童福利事业不断深化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 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特殊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_xDzeCciTbtddwqPZP KIGOIT_Yimjz6b6UECfmD7Iq21_BzEsoBzjOmb1prMwiH1.

[2]许莉娅.失依儿童福利院内家庭养护模式探索性研究[N].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 4:8-13.

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篇2

本标准规定了儿童福利机构的基本要求、人员要求、机构管理要求、儿童管理要求、环境与设施设备要求、安全要求和服务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与管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9 标志用公共信息符号 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建标145-2010 儿童福利院建设标准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儿童福利机构 child welfare institution

政府批准,为孤、弃等特殊儿童提供养育、医疗保健、康复、教育、安置等服务,并服务于社会儿童的社会福利服务组织。

3.2

被接收儿童 accepted children

收养人 adopter

依法领养儿童福利机构儿童的中国公民、外国人。

3.9

被收养人 adoptee

由收养人依法收养、不满14周岁的儿童福利机构的儿童。

3.10

孤残

理员 orphans and disabled children care workers

从事孤残儿童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并协助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康复、教育、保健服务的人员。基本要求

4.1 应具有独立法人的资质。

4.2 应具有相对独立、固定、专用的场所。

4.3 建筑及设施的设计与设置应符合建标145-2010相关要求。

4.4 人力资源配置应满足儿童福利机构服务的需要,工作人员与儿童的比例应为1:1。

4.5 有条件的机构宜设置相应的医疗机构,并取得相应资质。人员要求

5.1 机构的管理层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并经行业培训合格,获得相关资质证书。

5.2 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专业资格证书。

5.3 孤残儿童护理员应持有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7.3.2 机构应定期对寄养家庭培训、考核、评估,探访寄养儿童。

7.3.3 机构应建立被寄养儿童和寄养家庭的档案,内容包括文字、照片、影像资料等。

7.4 助养管理

机构应审核助养个人、社会组织的有效证件,审核合格后,确定助养形式、对象,签订助养协议。

7.5 死亡管理

7.5.1 儿童死亡应由机构内医生或社会医疗机构确认,并出具死亡证明。

7.5.2 遗体应按相关规定处理,注销户口。

7.6 儿童成长档案管理

儿童成长档案应1人1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捡拾证明、弃婴(儿)证明和随身携带的物品;

a)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相关资料;

b)登记表、体检表、观察期记录、照片和寻亲公告复印件;

c)养育、医疗保健、康复和教育等文字、照片和影像记录资料;

d)转出资料或死亡证明。环境与设施设备要求

8.1 环境

8.1.1 房屋建筑面积应符合建标145-2010第4章的要求。

8.1.2 室外环境应符合建标145的要求。儿童室外活动场所应按4 ㎡~5 ㎡/床核定;地面应设置塑胶地坪和防护设施,配置各种游戏、娱乐设施。有条件的可建造多功能运动场以及儿童戏水池。

灭火器材标志清楚、完好、有效。

9.2 活动室(场所)地面应采用防滑、防水材料,墙壁边角处应做钝化处理。

9.3 玩具、器具及家具应符合环保要求,定期清洁、消毒,安全防护措施齐备。

9.4 特种设备应定期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9.5 应按操作规范安全使用轮椅、约束带、假肢、矫形支具等辅助器具,应定期消毒、维护和更换。

9.6 食品的采购、加工、储存、运送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规定。

9.7 医疗护理过程中,应执行巡视、查对制度,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置。

9.8 院内感染控制按10.2.5执行。

9.9 异物吸入、烫伤、摔伤、交通等意外伤害发生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9.10 水、电、气、暖设备应标识清楚,规范操作。

9.11 易燃易爆、化学品的使用和存放应符合安全规定,警示标识清楚。服务内容与要求

10.1 生活照料

10.1.1 卫生照料

10.1.1.1 沐浴:

a)新生儿应每日1次;

b)冬季应每周1次~2次,春秋季应每周2次~3次,夏季应每日1次;

c)污染后应及时沐浴。

洁,铺被、脱衣和整理衣物;

d)应为不能自理儿童做睡前清洁,换尿布,铺被、脱衣、整理衣物和盖被;

e)应为特殊身体功能障碍儿童整理收拾辅具。

10.1.3 睡眠照料

10.1.3.1 就寝前应有人陪护,宜讲故事或放轻缓音乐。

10.1.3.2 应拉好床栏,为有癫痫史的儿童加装床档,对兴奋躁动儿童采取保护性措施。

10.1.3.3 应定时巡视,观察儿童身体、睡眠状况和环境变化,及时调整不良睡姿,如有身体不适儿童,应报告医生,遵医嘱处理。

10.1.3.4 应定时叫醒儿童入厕,及时更换尿布。

10.1.4 进食照料

10.1.4.1 配餐应营养均衡,按儿童生长阶段添加辅食,进食定时、保量。

10.1.4.2 餐具应1人1碗(瓶)1勺(筷)1巾。

10.1.4.3 进食前后应提醒或协助儿童洗手,餐后应清洁口腔。

10.1.4.4 喂奶时应抬高婴儿头部,喂奶后将婴儿竖直抱起轻拍背部,宜采用侧卧位。

10.1.4.5 喂食速度宜慢,提醒儿童细嚼慢咽。

10.1.5 饮水照料

10.1.5.1 应按年龄及个体需求提供水量和次数。

10.1.5.2 饮水具应1人1杯(瓶)1巾。

10.1.6 排泄照料

10.1.6.1 应培养幼儿定时坐盆排便习惯,指导女童生理期

10.2.4 护理

10.2.4.1 儿科疾病护理应按儿科专科护理常规执行。

10.2.4.2 手术患儿应补充营养,观察患儿生命体征、伤口情况,应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0.2.5 院内感染控制

10.2.5.1 应对院内感染进行监测,定期对空气、物品、人员进行采样和检测。

10.2.5.2 应根据传染病类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10.2.5.3 应根据需求选择使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定期消毒。

10.3 康复

10.3.1 脑瘫儿童宜采用引导式教育、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认知治疗和感觉统合等康复训练。

10.3.2 智障儿童宜采用早期启蒙教育、作业治疗、认知治疗、语言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教育,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主。

10.3.3 自闭症儿童宜采用感觉统合训练、音乐疗法、行为治疗和特殊教学等方法。

10.3.4 听力残疾儿童宜早期佩戴辅助器具开发听力、触摸感觉等。应通过佩戴人工耳蜗、助听器,语言训练,掌握发音技巧。

10.3.5 应对唇颚裂术后儿童进行疤痕按摩和早期语言康复训练。

10.3.6 盲童宜采用认知和智力训练为主。

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 篇3

【关键词】儿童福利机构;孤残儿童;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儿童想要得到发展就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儿童福利机构的孤儿中有很多残疾和疾病的儿童,孤残儿童是特殊的群体,因为身体条件有限制,所以,不能离开儿童福利机构像正常的儿童一样接受教育,他们只能留在儿童福利院内生活,因此,对这些孤残儿童开展特殊教育及其重要[1]。儿童福利院应该遵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原则,对孤残儿童进行特殊教育,对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进行全面贯彻落实,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实施特殊教育,使广大孤残儿童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获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一、开展孤残儿童特殊教育的意义

孤残儿童是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失去了父母,而且还患有残疾缺陷以及各种疾病,他们不仅认知能力有限,而且注意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低于正常儿童,因此,他们内心极其脆弱、敏感,易出现过激反应,会给周围人造成困扰。而实施特殊教育则可以通过对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进行特别设计,针对孤残儿童需求实施特殊教育,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观念,对孤残儿童认知、情感和意志进行干预,使其向社会方向发展,促进其健全人格[2]。所以,特殊教育可以使孤残儿童更快地融入到社会,使孤残儿童的悲惨命运得到转变,不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能提供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明天。

二、开展孤残儿童特殊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通过完善教育设施优化教育环境

儿童福利机构需要完善服务功能,为孤残儿童提供教育、医疗、康复、教育等服务。儿童福利机构可以建立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绘画教室和多媒体、多功能厅及大龄儿童培训技能室,为孤残儿童建立一系列教育设施,营造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特殊教育的有效开展,进而更好地提高孤残儿童的智力,使孤单儿童潜能得到激发,保障孤残儿童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3]。

(二)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水平

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儿童福利机构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将传统的仅仅保障孤残儿童吃饱穿暖的现状,进而将特殊教育作为工作重点,这样突破传统观念,将特殊教育列入日常管理工作当中。首先,争取教育部门的指导,使教育信息不断扩展;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扩招优秀的教育人员,还要将儿童福利机构的教育工作人员外派出去进修学习,这样才能不断的使特殊教育队伍不断壮大,素质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

2.实施阶段性教育

开展特殊教育针对的是孤残儿童,因此,需要针对孤残儿童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循序渐进的对其进行引导,这样他们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不断前进。例如,对0~3岁的孤残儿童开展特殊教育时,应该将健康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对这类儿童进行评估,了解和掌握教育存在的问题,尽早进行干预,可以通过婴儿操、抚摸训练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他们进行聊天、玩乐,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激发他们的潜能,从小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对3-6岁的孤残儿童开展特殊教育时,可以进行分班教学,每班儿童控制在20人左右,在进行特殊教育时,教师要对儿童进行认真观察,这样才能够了解最真实的他们,并对其建立教育档案,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计划,在教育和生活中对其信息进行收集,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教育目标。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主性,可以通过营造开放、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孤残儿童尽快的融入到教育环境当中,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使孩子快乐的成长。对适龄儿童可以让他们进入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是他们融入社会最为重要的一步。儿童保育机构可以与附近的学校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让孤残儿童可以和正常儿童一样进入校园接受社会教育,虽然,在进入校园初期孤残儿童会出自卑、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但是,只要儿童保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及时对其进行调整,给予正确引导,使其树立信心,他们将会尽快地融入校园生活,为他们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三、结语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背负着人们对未来的期望,是社会建设的接班人。而儿童福利机构是为孤残儿童提供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实施特殊教育时,儿童福利机构的教育人员一定要给予孤残儿童更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特殊教育,同时,也能够促进儿童福利事业更加长远的发展。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一定要认识到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才能够保障孤残儿童接受正常的教育,使其获得应有的权利。儿童福利机构应该重点开发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工作,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孤残儿童创造健康、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曹漱芹,张华.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路径——以浙江省为例[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6).

[2]胡奇.完善中国孤残儿童福利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2(9).

[3]张华.浙江省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工作现状分析[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11).

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 篇4

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大力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设施”。社会工作者在福利养老机构中承担的预防性、复原性和发展性的功能不言而喻。其在服务上的不可替代性、服务内容上的专业性、系统性、链接力及角色的多重性, 有着其独特的价值。越来越多的福利养老机构内设置有社会工作岗, 越来越多的接受专业社会工作教育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进入到福利养老机构担任社工。

一、福利机构的专业社工遭遇“被承认”的本土化危机

本土情景下, 社会工作会受到专业化发展程度、机构管理路径依赖的制约、政府的投入、社会的认可、文化和国情制约等各种因素, 使得专业社工在养老福利机构中的发展举步维艰, 甚至出现定位不清、角色模糊的状况。社会工作在行政半专业的本土环境中, 遭遇了专业化与本土化相互渗透、碰撞及融合, 岗位社工面临专业服务与本土服务融合的挑战。由于激励保障政策方面有待完善, 行政半专业本土环境的复杂性, 岗位社工常常在工作岗位上陷入适应性发展的迷思。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福利养老机构中被承认, 除了自我承认, 更要政府承认。为防止出现融入本土时的“集体失语”, 从专业发展来讲, 回应岗位社工在当前行政半专业的环境中, 获得嵌入性发展的议题,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的紧迫性。

二、专业社工在福利机构中需要在嵌入中推行

王思斌曾指出, 嵌入性是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特征。其现实的服务环境是, 专业社会工作进入到本土的服务环境, 开展社会工作实践, 前者嵌入后者之中, 传统的社会工作实践与专业的社会工作并存。政府主导, 并由社会工作者主动嵌入的状况。嵌入性发展是嵌入者在嵌入状态下获得发展, 专业社会工作在进入中国实际的社会服务领域, 从事服务并得到发展的过程。

王思斌和阮增媛琪认为, 嵌入这个概念能很好的说明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性社会工作之间的结构性关系。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 将进入行政性社会工作占主导地位或者基本覆盖的社会空间发挥作用, 这种空间具有很强的行政性、层级性和自上而下性。与专业社会工作发挥作用的自由空间有较大差异, 故专业社工只能在嵌入中推行。

这种嵌入性状态的具体化界定是, 福利养老机构的社工做为嵌入性的主体, 嵌入到当前已有的本土的传统的福利养老机构的服务体系中, 实现专业社会工作其理念及其开展的服务与传统的养老服务共存的状态。在福利机构中设立专门社工岗, 聘请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人士担任专业社会工作者。从其衍生的形式上, 是在政府主导的事业单位内部衍生出来的社会工作, 应该属于一种渗透式的发展格局。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及服务活动, 进入到福利机构开展服务, 是一种嵌入的状态。即专业社工服务嵌入到原有的福利养老机构的服务体系中, 期待获得“嵌入性”发展, 岗位社工到原有的行政架构中, 需要在“嵌入中”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 期待获得专业的认可和发展空间。

三、“嵌入效应”下岗位社工面临的双重挑战

“嵌入效应”包括自身发展产生的效应和社会效应, 前者指社会工作者进入实际政府主导的社会服务领域互动, 对社会工作自身发展带来的影响。如果自身的能力效应不明显, 将影响专业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后者指因服务本身所产生的服务效果, 这也是社会工作发展的根本和基础, 在我国社会工作前期的发展阶段, 岗位社工进入到福利机构中开展服务的前期阶段, 社会工作面临着被认可及承认的过程, 无论是自身发展的效应还是服务所带来的社会效果, 两方面都受到重视。

福利养老机构中的岗位社工, 不光要面临专业自身发展的效应的影响, 需要被服务对象、机构、政府、社会认可, 看到专业的优势和创新。同时, 也存在社会效应的压力, 重视社会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效果。这对社会工作者提出了双重挑战。一方面要适应政府主导下的本土实际的环境, 另一方面还要保持作为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和自主性, 岗位社工面临自主性和适应性的双重挑战。

四、岗位社工在福利养老机构中的处境分析

岗位社会工作者进入到福利养老机构中, 需要在专业服务与本土服务中融合, 在行政化走向专业化的环境中, 处于半行政半专业的状态;社工期待在行政化传统型的服务中, 引入专业化的手法, 从而获得自我承认;同时, 期待在专业化的手法与本土化服务的现状中融合, 获得政府承认。岗位社工在嵌入土的福利养老机构的嵌入过程中, 面临的优势与挑战并存、机遇与风险同在的局面, 如图1。

1. 嵌入状态下岗位社工在福利养老机构中面临的优势。

福利养老机构中岗位社工自身具有的专业身份及其专业能力, 是其所拥有的优势, 理想状态下, 岗位社工通过专业或创新的社会工作手法开展服务, 专业能力获得发挥, 服务有效开展, 从而获得自我承认, 获得良性嵌入效应。

2. 嵌入状态下岗位社工在福利养老机构面临的挑战。

在行政半专业的本土情境下, 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与原有传统的行政性服务融合的方法是其面临的挑战。由于受到传统行政性手法的制约, 社会工作者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 社工专业空间无法发挥, 岗位社工将面临其专业及其能力的质疑, 从而带来自我不承认的感受。这主要表现在, 福利机构中的刚入职的岗位社工常常抱怨找不到“社工的定位”“不知道自身与护工、志愿者、行政人员的区别”。

3. 嵌入状态下社会工作者在福利养老机构中面临的机遇。

随着政策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支持, 福利养老机构中开始设置专业的社会工作岗位, 这为社会工作进入福利机构创造了条件, 当社会工作者依靠专业性手法提供服务, 并很好的与本土融合, 其专业性将获得良性的嵌入性发展, 即获得政府承认, 是社会工作者面临的机遇。

4. 嵌入状态下社会工作者在福利养老机构中面临的风险。

受传统行政性服务影响及社会工作者自身能力限制, 也可能出现社工的专业性消失, 与原有养老的服务体系重合, 社会工作者面临不能获得政府承认的风险。因此影响到福利养老机构中的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设置及对已有岗位社工的激励保障机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松岩.浙江省第一份关于养老意愿的调查报告[J].社会福利, 2005 (4) :44-46.

[2]许爱军.社会工作视阈下的机构养老服务[J].江淮论坛, 2012 (1) :12.

[3]王思斌.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参与[J].河北学刊, 2007 (3) .

[4]王思斌, 阮增媛琪.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J].2011 (9) :50.

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 篇5

(第3期)

洛阳市儿童福利院

2011年1月12日

洛阳市儿童福利院被中国收养中心评为 “2010涉外送养工作先进福利机构”

日前,洛阳市儿童福利被中国收养中心评为“涉外送养工作先进福利机构”,全国共有16家社会福利院获此殊荣。我院自1995年开始涉外送养业务至今,共有799名孩子分别被美国、加拿大、法国、丹麦、西班牙、英国等近十个国家收养。2010年,我院涉外送养儿童87人次,全省名列前茅。

近年来,我院新入院儿童中残儿比重逐年增加,随着涉外送养政策的放宽,以前一些残疾程度较重的甚至是有血液方面疾病的孩子也加入报送的范围,我院在最大程度上把握机会为这些孩子寻找家庭,让他们都能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涉外无小事,然则,从市民政局领导到院领导班子对涉外送养工作高度重视。从公告准备、材料报送到儿童交接乃至家庭回访,都由分管院长亲自负责,严格把关,按照规定的程序一丝不苟地予以办理,保证了涉外送养孩子无一差错,同时为他们的成长开辟了新的天地。

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 篇6

1 社会支持理论与老年群体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 社区心理学者就试图用“社会支持”这个术语来说明与身体健康有关的社会关系。近年来, 学者们把研究重点转向对社会支持进行网络分析, 认为个人生活在社会网络之中, 通过这个体系, 个人的社会身份才能够得以维持, 才能得到情绪和物质支持, 对信息和服务的需要才能够得到满足。

社会支持近年来已成为老年人情绪状况和生活满意程度的重要的指向标, 也是社会工作人员和学者们评估老人社会资源多少的重要标准之一。个体不能完全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那么将老年人与社会隔离开来就是一种极大的社会风险, 这不仅会使老人认知和智力水平下降, 还会造成老年人的身心疾病。来自各方的社会支持如同紧密联系的网络, 在帮助老人抵抗各类风险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邻里亲友的支持可以帮助老年人面对丧偶后新生活中的一系列挑战。同时, 家人和朋友的关心会使老人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 他们可能会鼓励老定期检查身体, 对于老人来说在有亲友陪伴的情况下会更愿意配合医生的治疗……

2 福利机构中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中国福利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大多是免费的或是收取少量费用的, 其主要服务对象包括一些孤寡、流浪老人和生活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老人等, 特别是那些高龄的残病老年人群。这些老年人是一类弱势群体, 他们有着不同于其他老年群体的特殊需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人际交往与心理疏导需求。老人长居福利机构中, 环境相对比较闭塞, 缺乏各种与社会或其他人群接触的机会, 生活中必然会缺少与亲友和社会人士的有效沟通, 难免会造成了老人们生活的单调、乏味, 对其身心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满足老年人人际交往需求, 为老人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是福利机构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第二, 获得尊严的需求。老年福利机构的服务对象大多是社会上的老年弱势群体, 他们之中的很多成员曾经由于无法得到安全可靠的生存环境而主动或被迫流落街头。这些老人们承受着人情冷暖, 蜷缩在某个角落里, 甚至拖着残缺的身躯默默接受路人的怜悯、同情、不屑、冷落和鄙夷, 失去了应有的人格尊严。老年福利机构和老年社会工作者不应因为老人过往的生活经历或不同程度的缺陷而歧视他们, 要充分给予老人们理解和尊重, 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下去。

第三, 接受教育需求。在一些接受救助和照顾的老年人中, 有些因为他们过去的生活环境没有提供其接受教育的机会, 或是因为生理缺陷等原因而无法接受教育。因此, 社会工作者要为老人提供补偿性教育。

第四, 贡献社会的需要。对于福利机构中部分健康健全的老年人而言, 住进福利机构使他们与社会的接触逐渐减少, 加之随着年龄的增大, 身体机能逐渐退化, 老人会感觉自己为社会带来负担, 产生悲观绝望的想法, 甚至有些极端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是在“等死”, 这些误区不利于老年人获得美满的晚年生活。机构和工作者应积极为老人们寻找发挥余热的机会, 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

第五, 照顾需求。福利院中的老年人, 很大一部分都在肢体、器官和智力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 或是瘫痪和高龄疾病患者。因此, 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补给、倍加细心的照料以及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工作者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 应注意到老人们对日常照顾的特殊需求。

第六, 其他需求。除以上几种需求外, 这一老年弱势群体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政策照顾、情感的满足以及临终关怀等咨询辅导类服务。

3 社会支持理论对福利机构老年社会工作的指导

3.1 政策支持

首先, 政府作为政策支持的主体, 要根据福利机构中的老年人口数量和生活质量, 以及社会和经济情况的变动, 为老人提供完备的、有针对性的、不仅仅停留在保障温饱层面上的社会福利;其次, 通过制定政策给福利养老机构以支持和援助, 如对服务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吸纳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为老人提供服务或是给予政策性的资金支持等。此外, 还要通过政策丰富老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医疗条件。同时, 通过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来维护这一特殊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

3.2 社区支持

第一, 发起社会爱老敬老的社区教育运动。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消除老年歧视, 澄清错误的老年标签, 推广老年照顾的经验, 同时鼓励社区中企事业单位支持福利机构的工作,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老年人受关爱环境。第二, 开展福利机构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联谊活动。社会工作的重要价值理念和工作方法之一就是群众参与, 增加福利机构与社区内其它单位的交往, 利于社会大众理解老年福利事业, 使弱势老年群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般会开展主题展览、策划老年人的趣味比赛、举办捐款捐物活动、举办有关老年健康的讲座、出版刊物等。第三, 在社区内招募义工和志愿者。义工和志愿者参与到老年服务中来, 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人力物力资源, 使其获得学习机会, 丰富人生经验, 在回报社会等同时, 拓宽人际交往范围, 提升自我价值。第四, 促进老人身心健康。工作者首先要与机构内的医务工作人员制定老人的治疗和体检计划, 其次要同社区内的医疗机构进行沟通, 鼓励它们为公益事业作出贡献, 为老人赠医施药、定期义诊等。此外, 工作者应经常举办各种搞活老人生活气氛的活动, 比如组织老年合唱队、老年知识竞赛等, 在天气状况和老人的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 组织老人出行游玩或养花种菜等活动, 使老人们不会因为自己的年老或残疾而感到无能。第五, 做好老年教育工作。老年人仍具有求知欲和学习能力况且有些住在机构中的老人从前并没有享受过受教育的权利, 工作者可邀请一些教育工作者为老人提供补偿式教育。值得注意的是, 为老人安排的学习内容要简单易懂且实用, 且应适当向老年人灌输权益的意识, 教会老年人维护自身权益。

3.3 家庭支持与自我支持

首先, 老人需要来自家庭的支持, 家庭使老年人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而住在福利机构中的老人恰恰不具有这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那些没有家庭和亲人的老人们更加体会不到亲情的温暖。工作者应鼓励老人的子女或其他亲属时常探望老人, 尤其在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和情绪状况不佳的时候。对于那些孤寡老人, 工作者要给予更多的包容和关怀, 使老人在机构中感受到家庭的气息。其次, 老人需要自我支持。这种自我支持既包括老人的自我价值发挥和自我调节, 也包括这一特殊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互相支持。老人要纠正对机构养老的偏见, 学会自我调节, 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同时, 工作者要鼓励老年人利用闲暇达成“老有所为”, 根据老人们各自的特长和爱好, 发起老人们的互帮互助活动, 如理发、读报、练习乐器等等。

3.4专业支持与机构支持

目前, 国内福利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还处于非专业或半专业的状态, 不能为老人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 他们可以为老人提供照料和陪伴, 但面对老人的心理问题和一些特殊需求 (如情感需要、临终关怀、社区资源挖掘等) 时却无能为力。因此, 尽早吸纳一些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到机构中为老人服务是福利机构老年社会工作的当务之急。同时, 机构要接受和包容这些特殊的老人, 摒除异样的目光, 为老人提供人性化服务, 尽量挖掘周围可利用的资源, 为老人营造一个舒适的、充满温暖的养老环境。

4 结语

目前, 很多发达国家的老年社会工作已经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且成熟的经验, 作为老年福利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老年社会工作在理论和技巧上都有着完整独立的模式。而中国老年社会工作还处在学习和探索的阶段, 尤其在福利机构养老问题上, 还将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及完善过程。作为一项服务于特殊老年群体的工作, 福利机构老年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方针引导, 离不开各类型的老年服务机构和诸多老年社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乔斯·B·阿什福德, 克雷格·温斯顿·雷克劳尔, 凯西·L·洛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M].王宏亮, 李艳红, 林虹,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 篇7

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的变化导致国家福利责任和儿童福利政策议题应运而生。社会工作因其是现代社会为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发展带来社会问题而普遍推行的重要制度安排,也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儿童福利机构相关工作中,从而使得儿童福利机构的职能从特殊儿童的生存保障转向了帮助儿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指导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正是转型期的新趋势、新特点。

2 概念

我国行业标准MZ 010-2013《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中对儿童福利机构的定义是政府批准,为孤、弃等特殊儿童提供养育、医疗保健、康复、教育、安置等服务,并服务于社会儿童的社会福利服务组织。社会工作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基本价值观,在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服务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专业性工作。综合上述定义,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是指儿童福利机构以儿童利益最大化,帮助儿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为目的,运用专业理念、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活动。

3 儿童福利机构开展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是承担对孤儿和弃婴实行监护、养育工作的主体,全国现有200多家儿童福利机构,600多家综合性福利机构内设儿童部,这800多家机构,承担了7万多孤儿、弃儿的养育、教育、康治等工作。儿童福利机构的传统服务职能是养育、文化教育、康复治疗,但是物质保障并不能充分满足机构内儿童情感上需要关爱交流的精神诉求。福利院的儿童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包括学习中的问题:容易出现学习障碍、出现学习动机不强的现象;包括心理上的问题:容易产生内向自卑、脆弱敏感、霸道任性等心理;包括行为上的问题:出现旷课逃学等行为;行为散漫、解决问题简单化、暴力化;包括精神上的问题:有些儿童会患上自闭症、强迫症;还包括自立问题,具体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差,在生活能力方面,因为长期受到别人照料,不能独立解决日常生活事项;在工作能力方面,有些孩子在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方面有所欠缺,导致成年工作后,无法理解岗位不同带来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待遇的不同,心理失衡,多次更换单位,最终不得不又回到福利机构,难以自立、自强、立足于社会,由此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因此近十年来,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改革重点,就是不仅要关注机构内孤弃儿童的养育、教育、康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4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过对全国东部、西部、中部、南方、北方地区部分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调研和分析,结合文献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4.1 社会工作缺少系统性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儿童福利院内的社会工作服务开展呈现局部性特征,领域不够宽泛,多限于寄养、送养环节,在医疗、康复和教育领域的社会工作开展较少,未能了解其作用和内容。大多数儿童福利院对机构中哪些环节需要社会工作,如何进行社会工作,没有全面、系统的认知。

4.2 社会工作缺少专业指导

现阶段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成熟度还不高,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是大多数机构缺少社会工作专职人员,甚至出现了泛社会工作者现象,人人都是社会工作者,这就导致大多数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比较低。另外缺少资深督导(督导是实务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师,具备规划社会工作、培训和指导一线社会工作者工作的能力),由于各福利院社工岗位设置晚,使得有丰富经验的督导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一线社工缺少专业性指导成为普遍问题。

4.3 社会工作缺少评价

专业行为需要有专业的约束机制,但是目前各儿童福利机构对社会工作能力和质量的评价没有系统、全面的开展,通常利用对社会工作部门的年度考核代替,无法全面反映机构社会工作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也不利于社会监督和社会工作的持续改进。

4.4 社会工作区域差异较大

对典型机构的调查表明东部城市机构采取建设院自有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多方获取智力资源、政策资源、高校资源支持,在寄养、收养、社会融合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社会工作;南部城市机构,在地方政府大力推行购买社会工作的政策下,简化院内的社会工作机制,基本采用购买香港社工提供服务的方式开展院内外的社会工作;西部城市机构社会工作发展较为缓慢,基本集中在一个环节上尝试社会工作的开展,比如寄养;北部城市机构依然沿袭着传统儿童福利院的养护模式,以基本的养、教、康、治为主要服务工作,社会工作岗位人数少。中部城市机构汲取东部和南方的经验,在自我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基础上,创建了向本地社会工作组织购买社工服务的机制,借用本地的外部专业力量支撑院内的社会工作。地域差别造成模式的多样化,为机构间经验借鉴增加了难度。

4.5 社会工作社会认知度不高

据统计,全国20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80%学生毕业后转行,可见全社会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和接纳度有限。

5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化需求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机构将改变重养育轻教育,重康治轻心理疏导,重行为矫治轻问题预防的传统服务模式。机构中社会工作的标准化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所示)。

5.1 人的需求

儿童福利机构中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人主要分为三种:一是从事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二是机构中的儿童;三是与儿童密切相关的其他人员,如教师、医师、志愿者、寄养家庭父母等。作为一项专业化的工作,社会工作者的资质和能力要求应给予明确。儿童、与儿童密切相关人员接受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社会工作介入的时机也应予以明晰。

5.2 服务与管理需求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儿童的安置服务,经过评估采用送养、寄养、类家庭照料、机构养育等最佳方式安置儿童;二是环境的营造,在机构内、社区、寄养家庭等场所营造普通家庭的环境和氛围;三是资源链接,整合社会资源,帮助儿童得到更好的服务,如志愿者管理、社会捐赠引导、开发实践岗位等;四是成长支持,机构中的儿童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为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康的心智,社会工作需介入教育、医疗、康复、养护服务中,预防不良问题的出现,对出现问题的儿童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进行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协调相关关系,满足儿童生理、心理以及道德层面的需求;四是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的专业化需要督导的指引和支撑,督导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机构整体社会工作的水平。在上述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的各领域需要对从业者、服务(管理)流程、服务(管理)方法和技巧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作出要求,便于实施和考核。

5.3 改进需求

机构社会工作的持续改进是建立在有效进行社会工作服务能力评价和社会工作服务效果评价基础上的。一套完整的社会工作评价体系,能够及时发现机构中社会工作上的不足,查找原因,明确方向,及时改进,有助于社会工作者的成长以及机构社会工作整体能力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儿童得到更为全面持续的发展。

6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化研究条件

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儿童福利社会工作起步早,理念和手法成熟,美国已经形成了《儿童福利社会工作服务标准》、《社会工作案例管理标准》、《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标准》、《学校社会工作从业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制定了社会工作领域的部分标准。港台地区与欧美国家接轨,出台了《台湾社工师法》、《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条例》、《社会工作者工作守则》、《服务质素标准及准则》等,制度建设相对完善。

近年来,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机构引发了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多层次的思考,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和实务研究,相继公开发表了一批专著和论文,包括《儿童社会工作研究》、《儿童社会工作》、《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功能和作用研究》、《浅谈儿童福利机构社工岗位的设置》等。

2007年民政部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国内多个大中型城市的儿童福利院参与了试点,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日臻成熟,已经发展到需要引入标准化手段来进行全面梳理、固化提升、规范化管理的关键阶段。标准本身就是供相关方共同遵守重复使用的规范性文件,标准的制定可以固化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标准的运用可以扩大受众,带动事业的整体发展。

7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化路径

7.1 运用标准化手段,借鉴国际经验发展中国本土化的儿童福利政策

欧美国家一般不采用政府投资院舍长期集中养育的方式抚养孤弃儿童,一般成立临时庇护中心、慈善救助中心或民间社会工作机构,解决困境儿童问题。我国与欧美国家相比福利制度安排和社会工作发展路径不同,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道路处于融合发展阶段,标准化是能够普遍提升社会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支撑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的职业化推进、专业化介入、本土化发展。在汲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重点要研究经验的转化,比如针对机构社工编制有限,可以采用购买非政府社工组织的服务;比如资深督导少,可以建立全国督导代训制度等等。总之通过标准化手段的介入,更好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其对困境儿童群体的保护和培育功能。

7.2 建立标准体系,系统性地规划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发展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体系的建立可指导一定范围内的事物进行统筹规划,开展统一的规范性管理,实现系统性的水平提升。建立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需把关注点放在社会工作事项上,按事项进行划分,全面覆盖机构内所有社会工作领域,体系既要考虑系统性也要有开放性。

7.3 通过制定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标准,提升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服务水平

目前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尚显不足,工作的质量无从控制和考量,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落后于实际需求。通过制定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利用标准固化规律性做法和工作模式,可以提升工作的规范化程度,提高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促进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水平的提升。

7.4 研制评价标准,形成约束机制提高全社会的关注度

在研究和实务的基础上研制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能力评价标准,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科学评价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一方面可以有效约束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能力建设,规范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有效促进服务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能够提升民众对儿童福利机构的认可度和信赖感,引导社会各界了解、关注、参与儿童福利机构的社会工作。

8 结 语

标准化支撑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发展是新课题,也是新趋势。总结经验、借鉴成果形成标准,广泛实施,按规律办事,将有助于整体提升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帮助孤弃儿童丰富个性、自立人格,保障和满足未成年人的特殊利益诉求,以良好的心智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周文.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着力构架社工介入服务模式[J].社会福利,2009.11.

[2]凌伟.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由重养轻育到重疏导轻管理[J].中国社会工作,2013.3(下).

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 篇8

国有儿童福利机构是孤儿保障工作的专业机构, 是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 在儿童福利事业总体布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儿童福利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这些孤残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对国有儿童福利机构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 能够更好地促进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使更多孤残儿童从中受益。

一、国有儿童福利机构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中国的儿童福利发展起步晚, 虽然近年来, 党和政府对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 但国有儿童福利机构的发展并不能满足弱势儿童对福利服务的需要, 其中, 人力资源是国有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 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

1. 正式编制

目前儿童福利机构的人事制度都是二元化的, 包括正式的体制内的用人制度和市场化的用人制度两个方面。国有福利机构的正式编制数量不足, 目前各地福利院的正式员工和临时员工之间的比重, 以临时工为主。尚晓援曾在研究中指出西北某市的儿童福利院中存在人员编制上的问题, 从1996年到2006年人员编制十年没有增长, 但收养的儿童却越来越多。

2. 年龄、学历结构

国有儿童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一般分为管理人员、护理人员、专业人员和后勤人员。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服务人员的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 孙奕、龚桂双在研究护理人员的年龄结构时, 从13所儿童福利机构中随机抽取了97名护理人员, 其中30岁以下的护理人员占17%, 30~45岁的人员占52%, 46岁以上的占31%, 由此可见, 服务人员年龄普遍较高;在学历结构方面, 正式编制的护理人员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到94%, 绝大部分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而临时护理人员, 小学或初中学历的占到了88%, 受教育程度低。

(二) 机构专业人员分析

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相关性是衡量儿童福利机构水平的重要标志。儿童福利机构的职责不仅是“养育”儿童, 更要通过相关的培训和服务提高孤残儿童的社会技能和个人素质, 并推动儿童福利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这些专业服务的开展离不开儿童福利服务中的专业人才。孤残儿童是最弱小的群体, 身心发育都处在关键时期, 因此围绕孤残儿童需求的各种服务应该做到更加专业、更加细致。如, 陈静在研究中指出哈尔滨市儿童福利院在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上将职工队伍专业化水平、科学技术含量、职工队伍专业化人员比例, 作为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为孤残儿童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

二、国有儿童福利机构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 服务人员与收养人员比例差距大, 缺少正式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在2013年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实施情况统计报告中指出, 截至到2013年年底, 全国共有儿童收养救助机构803个, 其中儿童福利机构529个, 可提供住宿的社会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和救助儿童10.9万人, 比2010年增加0.9万人。但统计指出, 2013年, 全国共有孤残儿童54.9万人。孤残儿童数量大且年龄小, 给机构服务人员带来很大工作压力。国有儿童福利机构实行二元化的用人制度, 正式编制人员少, 临时工工资必须由院方自行解决, 机构负担沉重。

(二) 机构服务人员年龄偏大, 知识层次较低

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人员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 年龄趋于老化。虽然年龄上的优势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经验和相关培训, 但是在临时服务人员占大多数且其教育水平偏低的情况下, 缺乏针对孤残儿童心理健康及康复的专业知识, 无法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 不利于孤残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康复。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大多存在心理问题, 因此需要年轻的进行过相关领域最新培训的服务人员进行无代沟沟通, 需要高素质高教育的人员进行引导。

(三) 机构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低

一是我国现有儿童福利机构服务人员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水准较低, 很多儿童福利机构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或康复师, 儿童康复缺少专业的服务。二是机构内部人力资源配置不当, 相比于管理、后勤人员, 直接接触儿童的一线人员少;相比于护理人员, 专业的医生护士人员少。三是专业分工层次低, 发达国家的儿童福利机构针对儿童的各方面发展设置了诸如医护、社工、语言治疗师、心理辅导师等不同的专业岗位。而我国国有儿童福利机构大多只有医护人员, 身心治疗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和岗位缺乏, 对孤残儿童的成长发展产生了阻碍。在天津福利院内, 部分大龄智残儿童由于智力低下不能接受普通的九年义务教育, 受教育的权力和学习欲望受到阻碍,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成长成才。

三、国有儿童福利机构人力资源问题对策

(一) 增加服务人员数量, 落实正式编制

国有福利机构的正式编制数量不足, 临时工数量多, 福利机构生存压力大, 是一个普遍问题。一是政府政策支持, 整合国有儿童福利机构编制资源, 组建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部门, 责权明确, 选拔招聘更多的管理和服务人员, 以事业单位的正式员工加以聘任, 正式编入单位, 享有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工作待遇, 减少临时工的使用, 平衡正式员工和临时员工之间的比重。二是政府财政支持, 平衡正式员工和临时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在提高正式员工工资福利待遇的同时, 给予福利机构的临时工一定的政策支持和收入补贴, 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减轻国有儿童福利机构的压力。三是改革地方政府对地方人事部门的招聘政策, 将人员招聘权力下放给福利机构, 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招聘及变更员工数量。

(二) 优化队伍结构, 提高人员素质

招聘更多具有专业技能和接受过先进服务培训的年轻队伍到机构中来, 优化队伍年龄结构, 增强年轻队伍的爱心和责任感, 更好地服务和照顾孤残儿童。提高工作待遇, 优化工作环境, 吸引更多高学历人才加入进来, 积极深化聘用制度改革, 实行竞争上岗, 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优化机构人员的学历结构, 让更多高素质高教育的人员投入到国家的福利事业中来。此外, 国有儿童福利机构可以征集“年轻妈妈”和“年轻爸爸”志愿者, 因为有了孩子的年轻妈妈和爸爸是最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人, 儿童福利机构通过征集“年轻妈妈”和“年轻爸爸”志愿者, 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 让这些年轻妈妈和年轻爸爸到机构中志愿照顾这些孤残儿童, 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 让机构中的这些孩子感受到母亲的疼爱和父亲的关怀, 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 或者让机构中的孩子去到这些“年轻妈妈”和“年轻爸爸”志愿者的家中, 与他们的孩子一块玩耍和交流, 感受关怀, 这种做法可以让机构中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 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 提高机构服务

儿童福利机构的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以服务孤残儿童, 康复、教育儿童为宗旨。儿童福利机构专业人才紧缺, 因此政府应该提供政策、资金及服务支持, 大力吸引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投入到国有儿童福利机构, 并派专人加大专业技能培训, 在吸收年轻队伍的同时, 也提高了机构原有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在人才培养上, 积极为各类人才在业务进修、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将国有儿童福利机构作为人才紧缺行业对待, 在引入外来专业人员和外地户籍大学生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形成人才入口通畅的良好局面。在机构服务上, 参照医院的科室标准, 设置专业科室、配置专业人员, 如针对儿童身体康复的儿科和专业的儿童医生及护士、治疗儿童心理问题的心理辅导室、负责儿童社交知识的社工室和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等, 实现儿童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陆颖.民政部:着力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管理与发展[J].社会福利, 2012 (08) .

[2]尚晓援, 王小林, 陶传进.中国儿童福利前沿问题[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3]张红霞.当前我国儿童福利机构面临的问题[J].社会福利, 2003 (12) .

[4]孙奕, 龚桂双.儿童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护理人员现状基线调研报告[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19) .

[5]陈钟林.儿童福利机构规范化发展路径[J].社会福利, 2011 (06) .

[6]陈静.儿童福利机构重在规范化建设[J].社会福利, 2008 (05) .

[7]郅玉玲, 邢彩丽.儿童福利机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基于对浙江省儿童福利机构的调查[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3 (05) .

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 篇9

一、福利院儿童情感教育现状及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生活在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 节日里要给孩子们送上鲜花、食品玩具、书本等, 努力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可是, 这些孩子更渴望的是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呵护。目前, 福利院儿童的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重物质给予、轻情感沟通。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儿童福利院只注重对儿童物质生活的关心和照料, 而对他们内心的情感需要缺少足够的重视。当前福利院一般是采用相对封闭的、集体生活式的照料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管理、节约成本, 但是忽略儿童的个性化培养, 缺乏儿童自我发展与社会环境的互动, 特别是在家庭伦理、亲情方面存在很大欠缺, 造成儿童情感世界的盲区[1], 不利于儿童回归社会, 融入社区。

2.与孩子的情感沟通重形式, 轻实效。很多福利院意识到对孩子情感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但大多停留在文字汇报材料和一些表面化的活动上, 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很多爱心活动缺乏统一的组织性、固定性, 随意性比较强, 而且多数献爱心活动形式单一雷同, 要么捐物, 要么看望, 来去匆匆。有的人只是“走形式”, 放下东西打个招呼就走了, 缺少“人情味”。在实际教育管理中, 由于许多管理者自身能力不足, 不能很好地理解情感沟通的本质, 不能真正地理解情感体验的实质, 仅仅是照本宣科地进行机械教学, 没能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对孩子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给予必要的科学引导, 使得孩子缺乏真正的情感体验。

3.福利院教育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角色定位不当和固化。当前, 福利院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缺少体疗师、娱乐师、心理咨询师、音乐治疗师、语言治疗师等专业人员。一些年龄较大的护理人员学习最新护理知识的能力不强, 他们的理念和知识不能及时地更新, 不能很好地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服务, 这对儿童的情感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些工作人员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 工作缺乏激情和动力, 忽视福利院儿童的内在需求, 处理问题简单粗暴。不少从社会上临时聘用的从业人员缺乏责任心, 在工作中不顾儿童的接受情况, 自行设置教育训练的节奏, 导致训练效果不佳。福利院儿童的教育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工作难出成效、没有成就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福利院从业人员长期面对这种工作状态, 难免会出现一些倦怠和疲惫, 工作失去激情, 感情枯竭, 无法有效调动爱心和情感, 没有动力在所难免。然而, 职业赋予儿童福利院教育从业人员的使命, 是要求从业人员必须负起责任, 这是不能推脱和轻视的。

4.管理者对孩子缺乏足够的关爱, 情感支援渠道有限。福利院儿童有其特殊性, 他们都是被遗弃的孤儿, 在物质上不会苛求太多, 但对爱的渴求是他们共同有的, 也是最重要的。别人给予的一点点关爱在他们心中都是温馨甜蜜的。这些本来都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应该看到, 福利院的孩子们由于缺乏亲生父母的关爱, 通常情况下都会把这种情谊部分投射到福利院各个可能接触到的阿姨叔叔身上, 而这些叔叔阿姨又不可能平均地关爱每一个孩子, 不同孩子对于某一个工作人员的情感投射会因为想和其他孩子得到同样的关心, 或想要更多, 而产生一种隐性的竞争甚至争夺。这在一般家庭的一两个或者多个孩子中都会存在, 只是由于血缘的固定关系而显得理所当然和不那么剧烈。然而在福利院这个弹性的环境中, 叔叔阿姨对孩子的成长缺少真正的关心, 也不进行任何情感交流来表达自己的爱心, 无法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就无法理解他们强烈的情感需求。对于孩子们的关爱, 对于孩子来说不是一种肯定的必然的存在, 而是需要他们讨好地争取, 所以这种缺乏血缘基础的不稳定的关注和被爱的感觉, 对于他们是一种奢侈的争夺品。孩子得不到亲情与家庭温情, 性格会变得孤僻内向, 患上不同程度的忧郁症, 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二、基于情感视域下的福利院儿童教育策略

情感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情感;另一类是高级情感。基本情感, 即喜、怒、哀、俱、爱、恶、欲, 通称“七情”, 这些基本情感在儿童期已经得到发展。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它们构成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内容, 在儿童阶段这些情感只处于萌芽的状态, 要在以后的发展阶段, 通过教育和引导才能逐步发展起来[2]。

1.创建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儿童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物质环境, 更需要温馨、和谐、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调查发现, 不少福利院教育管理者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 往往会在教育管理中对儿童提过高的要求, 强迫孩子玩不喜欢的游戏, 又如对孩子大声恐吓、责罚, 或把孩子当玩具逗乐, 等等。这种教育会让孩子对教育失去兴趣, 更不会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福利院儿童内心更渴望与他人的交流, 更希望被亲近、被认同, 害怕冷漠和排斥。管理者要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 帮助他们及时地舒缓郁闷情绪, 鼓励他们真实勇敢地表达自己。教育者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给孩子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增加其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增强孩子的信任感、认同感和归宿感。当儿童与外界接触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 要及时帮助儿童分析目前的处境, 提出相关建议, 鼓励儿童大胆尝试。

2.多种途径, 创设多维情感教育载体。儿童福利院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 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对儿童的情感教育要寓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之中, 通过绘本、童话、儿歌、动画、游戏、郊游、舞台表演等多种载体加深儿童的情感体验, 从而提高儿童情感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要注重教育活动的方式和内容的针对性, 用平时对正常孩子说的某些话对福利院的儿童来说可能就是一种伤害。

3.提高儿童福利院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一名合格的福利院管理者和儿童养育员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是要有爱心, 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做儿童福利工作, 不仅要热爱这项工作, 更要对儿童有一颗仁爱之心, 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 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二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本着对工作负责、对孩子负责的态度, 熟悉政策、熟悉业务, 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政策办事。三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做儿童福利工作, 要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做到胜任本职工作;要勤于钻研、敢于创新, 推动工作的发展。教育者要为儿童提供榜样示范, 进行情感和社会行为的教育, 更科学和系统地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学会科学地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真正促进孩子健康发展。就目前的状况而言, 各地儿童福利院的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专业技能缺乏, 且入职后的培训不力。福利院可以在了解各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所需知识技能的基础上, 针对各个岗位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培训, 为员工量身定做培训计划。同时也要健全和完善中小型福利院的管理制度, 从以前的“人盯人”的管理模式转移到“制度管人、管事”, 加强人员的教育理念、职业认同感、自豪感的培养与教育。

4.大力推行福利院儿童的家庭寄养模式。目前, 福利院开展的家庭寄养工作, 就是为了满足孩子对亲情的渴望。家庭寄养有利于孤残儿童成长的需要。福利院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在寄养家庭中重新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他们塑造健康全面的人格, 长大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对福利院儿童家庭寄养模式的推行, 有利于福利院多方关注儿童, 不仅关注儿童的生理发展和教育问题, 而且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融合问题。

5.真心付出, 用爱感化儿童。我国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 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想做一个有魅力的教育者, 就要有爱心, 爱心就是必须尊重儿童人格, 不讽刺挖苦儿童;对儿童的过失能理智分析, 正确引导, 适当给予宽容和谅解;对儿童群体中出现的问题不偏不袒, 公正无私地处理;当儿童遇到挫折打击时, 能亲如父母, 及时给予解决;当儿童对教育者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时, 能与儿童进行心灵换位, 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着想, 做到与儿童心灵的相互沟通, 这样儿童对教育者才会产生依恋感、信任感, 把老师当做自己的知心朋友, 才会相信老师的每一句话, 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教育如果没有爱, 就等于是无水之源。教育者尤其要在孩子的心里播撒爱的种子, 以爱心浇开幸福之花。我们的教育方法如果注入了爱的元素, 总会以神奇的魔力, 让我们的教育对象蒙受感化, 让体验胜于雄辩, 让被动化为主动, 促使他们完成一次次生命的蜕变。爱会让我们充满希望。用爱心引导孩子快乐成长, 对福利院儿童的培养要有爱心、耐心加恒心。

三、结语

福利院儿童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 他们不同于其他孩子, 大多是无人抚养的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他们感情脆弱, 缺少亲情, 需要更多的心灵安慰和情感关怀。好的硬件设施固然能改善儿童的生活条件, 而“爱的呵护”才是治愈孤残儿童受伤心灵的良药。为了让孩子们最终回归家庭, 回归社会, 福利院要不断提升专业化教育水准, 重视对儿童心理、情感需求的了解, 对孩子进行“情感”、“能力”、“智力”的教育, 最终把这群“特殊儿童”培养成为“普通儿童”。要教给他们学会怎样坚强地面对人生, 学会面对阴影, 让他们树立面对未来的良好心态, 快乐、健康地生活。全社会要更关注孩子们的情感世界, 整个社会人人都付出一点爱, 这些孩子们的世界将会变得阳光灿烂。让我们给这些孩子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共同谱写出一曲爱心之歌。

摘要:当前, 福利院在情感教育方面主要存在重物质给予、轻情感沟通、缺乏合宜的情感沟通技巧、角色定位不当和固化、情感支援渠道有限等问题。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在情感视域下做好儿童的教育进行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福利院,福利院儿童教育,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胡奇.完善中国孤残儿童福利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J].社会福利 (理论版) , 2012, (9) :31-37.

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 篇10

一、德育生活化教学内容

(一)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我们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依据。但在教学中, 应结合学情, 如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原有的知识水平、已有的生活经验等, 对教材中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和整编, 实现内容与学生经验的对接, 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乐于参与到德育教学中。例如, 在学习培智教材第五册《懂礼貌》一课时, 教师除了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素材, 让学生真实感受在特教区、生活区要注意礼貌行为, 别人工作、休息不打扰外, 还把内容拓展到医院、康复区、餐厅等场所, 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使用礼貌用语和表现礼貌行为的重要性。

(二) 挖掘生活中的德育资源

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道德素材。教师需要多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所感所惑, 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作为德育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例如, 针对特教学生时间观念淡薄的现象, 教师设计出《做时间的主人》德育教学活动, 让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有哪些不守时、浪费时间的现象, 并分析因此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使学生意识到守时、珍惜时间的重要意义。课后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评比“时间小主人”。德育生活化教学还应与节庆教育、主题活动、校外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把生活化的思想渗透其中, 发挥这些活动的德育功能。

二、德育生活化教学途径

(一)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 家校共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 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效果同样取决于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是否一致和同步。家校共育是达到这一效果的有效途径。对于特教学生而言, 他们的教育生活和家庭生活都在福利机构内部完成。特教老师和生活老师是同事关系, 便于沟通与交流, 两者合作方便实现家校共育。在实施德育生活化教学时, 特教老师会把取材于生活的教学内容引入课堂, 也会将德育课堂从教室拓展到日常生活中, 和生活老师一道担负起对学生实施生活德育的任务。

(二)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社校共育

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思想, 认为教育必须摆脱狭隘的学校, 把整个社会生活开放给学生, 追求的是学校生活的社会化。德育不应局限于学校, 而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形成一种开放型德育, 引导学生走进现实社会的这个“活教材”, 接触和了解社会生活, 思考、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福利机构特教学生大都身患残疾, 与外界社会接触少。为了让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 也为其将来能回归主流社会做准备, 教师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出院开阔视野, 向社会、大自然学习。

三、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

(一)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而形象的场景, 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激活学生思维, 实现积极建构性学习的方法。它寓德育于情境之中, 通过情境来感化和熏陶学生对学生品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正是德育生活化教学欲追求的效果。福利机构一般都设有情景教室, 帮助残障儿童参与康复训练、了解社会等。德育生活化教学正好可利用这一便利条件。

(二) 实际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行的方法。通过实际锻炼, 可以加深道德认识, 丰富道德体验, 锻炼道德意志, 形成道德行为习惯。例如, 在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课时, 特教老师和生活老师合作, 把学生组织到生活区班内, 让学生根据教师要求, 整理自己衣物, 清扫室内卫生。之后要求每位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结合学生的体会引导他们发现劳动之美以及自身的价值和潜能, 增强学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信心。

四、德育生活化教学评价

(一) 树立发展性评价观

发展性评价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最新思想。它针对以分等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的弊端而提出, 考虑过去, 重视现在, 着眼于未来, 注重过程的评价, 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 关注个体差异, 重视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实施德育生活化教学, 要求将发展性评价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 对各生活领域学生的品德发展进行动态的过程性追踪, 在平等、对话、协商的条件下, 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品德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二) 运用成长档案袋评价法

具体操作中, 我们为每位特教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 收集学生在德育生活中的各种文字、实物、行为资料, 鼓励学生自评、互评, 联络生活教师、专家及社会爱心人士参与评价, 真实、具体、全面、深入地记录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 描述个体品德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激励和引导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过有道德、值得过的生活。

摘要:德育生活化教学对提高德育实效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对福利机构特教学生开展德育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德育生活化教学,特教学生

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转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5 (3) .

上一篇:农村土地流转下一篇:机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