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适应性

2024-07-26

生态适应性(精选十篇)

生态适应性 篇1

关键词:彝族民居,生态适应性,地域性

彝族居住的中国西南地区群峰耸立、江河纵横、气候多样。其民居的生态适应性策略表现在:对地理环境和资源环境的适应性。

1.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1.1顺应地势地貌的聚落布局

彝族村寨多选择在地势险要的高地或斜坡上。彝族是农牧兼营的民族,村寨的分布与座落有其独特的传承。彝族的村寨多坐落在海拔2000- 3000米的山区、半山区,相沿聚族而居,一般选择顺应地势,背山面坝,有良好视野,这样有险可守,有路可走;高能望远并有水源、耕地以及水草牧场。大量的山地聚落沿等高线平行地布局排列, 层层延伸聚落布局时而顺应等高线,时而垂直于等高线,时而偏转不同的角度,自由、灵活地发展, 如“一颗印”、彝族土掌房(如图1)。

1.顺应地势地貌的聚落布局

1.2对地理环境的因势利导

彝族民居在适应地形,利用地形,充分发挥木穿斗式结构的灵活性和简便性,争取更多建筑空间等方面表现十分突出,反映了强烈的山地意识,手法灵活多样,匠心独运,富于创造。概括有以下诸多手法:台、挑、吊;坡、拖、梭; 靠、跨、架;跌、爬、转;退、钻、让;错、 分、联。每一种利用地形的手法,扩展了使用空间,同时也使空间环境自由变化。

1.3节约可耕地资源

丘陵山地地区,地貌特征对传统民居及聚落提出一个现实且严峻的要求:在获得居住用地同时,又必须留有足够适宜耕作的土地。彝族居住聚落以小体量、高密度的组合方式达到高密度的聚居。无论是“一颗印”民居以院落—组团构成的密集聚落,还是土掌房村落在山间台地中随地形起伏的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排列,高密度聚落十分有效地实现了占用尽量少的自然绿地和耕地,留出大量植被农田形成聚落的农耕用地和生态屏障(如图1)。

2.对资源环境的适应性

2.1建筑形式

因气候差异产生的建筑形式对气候的适应, 彝族民居中的干栏建筑的形式较好地适应了湿热气候;底层架空有利于建筑通风透气和排水排涝,大坡屋顶和深远的挑檐及重檐利于遮阳。

彝族合院的代表“一颗印”民居,高大的院墙、狭小的天井有利保温、防风;是由土掌房围合封闭的平面形式在与坡顶建筑结合过程中考虑了采光、日照(当地的大阳高度角)、通风、防风(由滇池吹来的西南风)、气温(构成“冬暖夏凉”的居住环境)等诸因素,同时吸收了汉式民居的特点而形成的(如图2)。

“闪片房”是山区彝族的一种民居,房屋墙壁是用土石垒成,房顶搭五至七根横梁,梁上覆盖条形木板,并用牛筋,棕绳等固定成顶,此种房屋一般是一楼一底,楼上为一通间,楼下分为三个开间,楼下三开间正中是堂屋,堂屋中央设火塘,左右房为寝室。

“土掌房”是一种夯土筑墙、墙上架梁的平顶土房,最大特点是房顶的建造,先是搭放圆木梁,梁上铺层松柏枝,然后再覆撒一层松毛上再摊一层细泥,最后压一层沙土。这样的房顶可做到防晒、防寒、防雨,并由于其铺建结实,又可作为夏日纳凉的阳台和晒粮食的的晒台。

“三房一照壁”房舍分主房和两侧耳房, 主房高,依山势而建,两侧耳房较低,院中置照壁。主房左右、后三面墙壁为土墙,前面则为木板墙,房顶从后墙各前壁倾斜成一面坡,房檐挑出,以柱承架,在这房正形成前廊。主房多为上下两楼,一楼隔为一大两小开间,左边为大间,大间中央设火塘。

2.2结构构架

彝族民居结构承重体系多种多样。常采用木构架承重结构,以土墙或竹篱作为围护结构,由于屋顶采用材料不同而形成竹篱闪片房、板屋土墙(闪片房)、麻杆房、草房、瓦房,以及井干式结构的垛木房(木楞房)。在同一建筑中随平面要求和位置的不同,木构件可作成多种不同的形式,有三柱落地、四柱落地及多柱落地等,变化十分灵活,这是彝族民居所特有的承重形式。 其中“拱架式”结构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挑出多层,加大室内结构跨度,减小室内支柱,既节约了木材用料,又丰富了室内空间,是彝族民居中富有创造性的建筑特征之一。

2.3材料利用

彝族民居建筑材料有木、石、竹、土、砖、 瓦、蛎灰等,常用的块石基础、墙体土、墙体外粉材料、木构架、屋面瓦以及其他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且使用了方便可行的适宜施工方法。

彝族民居常见外墙有土墙和木板墙。土墙一般见于高寒地区,墙厚45cm左右。房屋较低矮, 檐高约1.8~2.5m 。墙面一般不开窗。仅在两山墙上部开一个矩形或三角形小孔以解决室内通风。 而室内采光则靠大门,所以室内光线较差。高山彝族民居的这种形式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为了适应山高风大、寒冷的当地气候,以利保暖。木板墙多见于气候温和、木材丰富及经济较好的地区。其做法是把木板镶嵌于木柱问的木框架内, 木板常用杉木板,厚度约12~ 15mm,较多的做法是在正面中部的几个开间采用木板外墙。其余部分均用土桩外墙。这样花费的木材较少,而在正面花窗及挑檐等处的处理又保持了彝族民居的特色(如图3)。

3.建造技术

3.1屋顶

多雨的气候决定了彝族民居形态各异的坡屋顶。屋面的坡度根据各地的降雨量而变化。在云南中甸地区,降雨量约500—700毫米左右,围护墙体虽然还是具有强烈的邛笼建筑特征,但是建筑的屋面开始从平屋顶向坡屋面过渡,屋顶材料多为“闪片”,屋面平且缓。再往南走,传统的住屋基本上都是坡屋面,或局部带有坡屋面,且屋面坡度随纬度降低而递增。体现了彝族民居顺应气候,“因地制宜”的原则。

湿热气候下的屋顶构造注重通风透气。云南地区的部分彝族民居的屋顶体形占到高度的1/2, 屋顶坡度陡利于排雨,高大的歇山坡顶提高了室内空间高度,下大上小的屋顶剖面引起烟囱效应。气流从架空层和竹木墙板进人、再从陡坡屋面的瓦顶孔隙以及歇山顶山墙面的孔隙出去。此外,屋顶深远的出挑和墙面周围的重檐,尽量扩大了遮阳面积,减少对围护结构的太阳辐射。

3.2架空、吊脚

“架空”、吊脚对于山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建筑物底层局部或全部透空,用立柱支撑上部空间的处理手法。凡临水、水上跨涧、跨街等情况均可采用架空处理。它不仅将住屋隔离了潮湿的土地、而且相比地面建筑,大大减少了对空气流动的阻碍。降低了空气中的湿度,并通过加大人体皮肤表面的热气蒸发,从而降低了室内的温度。(如图4)

3.3阁楼

阁楼是“空气间层”的一种。阁楼处于主要使用房间的顶部,作为杂物储藏间或住人。太阳的辐射热先及屋顶,后至阁楼,再及功能用房, 经过这一过程,已经大大减少了。主要使用房间下有架空层利于空气的流通,上有阁楼减低热辐射的影响,从而获得较好的室内微环境。

3.4敞廊与檐廊

如果说阁楼是垂直方向的“空气间层”,那么敞廊与檐廊在彝族干栏建筑中就是水平方向的 “空气间层”。敞廊与檐廊通常设置在主体建筑向阳的一面,起到的作用与阁楼相同。但由于是在水平的层面上,它覆盖的空间是进入主要功能用房的前奏,敞廊与檐廊下的场所比起室内房间有着较好的通风和视野,因此对于生活在南方湿热地区的人们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地方。(如图5)

4.结语

彝族民居是人对生态的适应智慧结晶。在经济、技术较低水平下的传统民居,巧妙地通过对环境的适应性满足了一定的舒适性要求。如建筑选址布局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 和谐统一以节约建设用地;利用天井和巷道自然采光、通风以节约能源等;将传统民居成熟且成功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手法与现代建筑技术手段相结合, 值得在当代城镇社区规划建设加以借鉴,对于我国生态建筑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适应性 篇2

万州区公园绿地绿化树种的选择及生态适应性调查

公园绿地常用的树种包括乔木、灌木和藤木,万州有垂柳、龙柏、雪松、悬铃木、毛白杨、水杉、银杏、蔷薇、海棠、紫荆、海桐、蚊母树、月季、连翘、香樟、杨柳科柳属旱柳变种。落叶乔木,分枝密集,树冠阔卵形,呈镘头状。单叶互生,披针形。雌雄异株,柔荑花序。分布:北京公路旁、公园常见栽培。耐寒,耐旱。龙爪柳性状:杨柳科柳属旱柳变种。落叶乔木,枝条卷曲向上。单叶互生,披针形。单性异株,柔荑花序。蒴果。分布:北京各公园常见栽培。核桃性状:胡桃科核桃属。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枚。雌雄同株,雄花柔荑花序,雌花穗状花序。假核果。分布:北京山区广为栽培,城区公园亦常见。耐干旱。核桃楸性状:胡桃科核桃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9~17。雌雄同株,雄花柔荑花序,雌花穗状花序。假核果。分布:北京山区沟谷有分布。耐寒,耐旱。银杏性状: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叶扇形。雌雄异株。种子核果状。分布:仅1科1属1种,为中国特有种。北京各公园、庭院、路旁及古庙内有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用途:观赏及用材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种子可食、入药,叶可提取银杏醇。白杆别名:云杉、麦氏云杉分布:北京密云县海拔1500米以上山地有分布。各公园广见栽培。华北落叶松性状:松科落叶松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叶条形。雌雄同株。球果卵球形。分布: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海拔1400米以上。北京山区海拔800米以上有栽培。耐

沙生植物的生态适应性 篇3

关键词:沙生植物;沙漠

1.沙生植物生物特性

沙生植物是指适合在沙质土壤中长期生存的植物,由于大多数沙生植物生活在风沙大,降水量少,气候变化无常的环境中,大多数沙生植物对于干旱,缺水等环境有着自己独特的适应方法,比如根系深入地表以下的深度,以此来获取到可及的水源,也有将叶片面积尽可能减少,来减少水分的蒸发,例如梭梭就是典型的沙生植物的例子。梭梭体积较小,根部较深,可以深入地下十几米汲取水源,叶片退化到最小,甚至没有,径较粗,以此来更好的保存水资源,以及将蒸发量减少到最低,比如沙拐枣,梭梭等。但也有植物反其道而行,将叶片做得足够大,目的是为了跟好的贮存水源,以备干旱时用。沙漠夏季炎热,光照强烈,有的沙地表面温度高达70℃~80℃。由于缺乏水分和营养物质,又有如此的恶劣气候,沙生植物的地上部分生长受到限制,多数植株较低矮,有些植物的枝条硬化成刺状,有些植物的茎枝上长了一层光滑的白色蜡皮,这种蜡皮可以反射强烈阳光的照射,以避免植物体温度升高所带来的蒸腾过旺。有的植物在高温炎热季节,为避免恶劣环境对植物带来的生存挑战,甚至有些植物具夏休眠的特性,呈“假死”状态,脱落部分枝叶来适应炎热干旱,甚至等秋季又出现二次开花、生长、结实,而且在类似沙漠的气候中,风大,扬沙多,保护扬起的沙砾不对被风吹起覆盖在根部表层的沙砾而裸露的根部造成损伤,部分植物有一种类似沙套之类的东西,而且还可保证不会因为根部的裸露和沙土的侵蚀造成过多的水分流失这些特性都有助于它们在沙漠中存活的更有竞争力,以最小的水源需求量,争取最大的生命力

2.沙生植物的形态特征

沙漠中异常干旱和恶劣的条件,造就了沙生植物不同于其它植物的一些独有特点

2.1根系特点

由于沙漠中缺水的特点,沙生植物的根系会较长一些,主根深,侧根广,能起到很好的锁水和固沙的作用,例如沙蒿,根系發达,而且穿透力强,可以深入地下数米汲取水源,不过大多是单颗生长,固沙作用并不明显,但苦豆子就是极为明显的“群居动物”根系并不很深,一米左右,但其广度很难想象,而且其出现也从不以单株形式,而是成片出现,如果深掘其根便可发现,其根部株株相连,单独存在的现象很少,所以,由此可看出,苦豆子的固沙作用不可小觑,而且大部分根的周皮发达,内皮层细胞壁加厚,凯氏带变宽。极端的情况,凯氏带可以整个包围了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例如白刺

2.2叶部特点

沙漠中日照强烈缩小叶片面积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水分蒸发,所以,大多沙生植物都是以针叶形叶片为主,有的甚至无叶,例如梭梭,直接将光合作用的任务转到了径上。但是也有植物不但不减小自己的叶片面积,反而让叶片生长的非常饱满,如猪毛菜属的植物,这是为了在水源充足的时候,尽量吸饱叶片,以便在干旱的季节使用贮存的水资源。表皮细胞外壁具厚的角质膜, 并覆盖毛状体, 气孔下陷, 具有孔下室;轴器官中普遍具有发达的机械组织, 一些植物形成异常结构。

2.3径的特点

沙生植物的径一般较粗,且沙生植物的径比中生植物的径略宽皮层较厚,估计是保护径内组织不受干旱影响。茎中基本组织比率较大;部分植物形成同化枝, 有的茎、叶中存在粘液细胞或结晶。旱生植物的皮层和中柱的比率较大,茎中的皮层要比中生植物的宽,而维管束则较紧密,围绕着窄小的髓。沙生植物茎中皮层的厚度的增加与根中皮层层数的减少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些具节的藜科植物,例如短枝假木贼和梭梭,皮层肉质化,并能进行光合作用。到了夏天十分干旱时,可逐渐剥落,而在韧皮部薄壁细胞中产生出木栓层,保护了内部的维管组织。

2.4果实种子与繁衍特点

沙漠中风大,水少,生物多样性非常有限,所以,很多植物采用借助风力进行传播的方法,传播种子,繁衍后代,其果实大多轻巧且极具韧性,可随着流沙流到处移动,例如沙拐枣,沙拐枣的果实具刺毛状附属钩,在风力不足1 m/s时就能以20-30m/min的速度移动,秋季被流沙掩埋,次年遇雨即可萌发,或整株随风滚动,称为风滚植物,。在 自然生境 中,粘液物质将沙粒粘附于瘦果的周围 ,使瘦果的重量发生变化;粘液物质有助于种子的萌发和苗的发育。有的种子遇水能分泌胶质粘液,使种子胶着在沙粒上发芽生根。有些沙生植物的种子在干沙层中可保存若干年而不丧失生命力。一旦遇水仍有萌发能力。此外沙生植物也常多种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如根蘖、根茎分株繁 殖及生草丛分离等。

总结

沙漠中有着跟平常与众不同的环境,适者生存的理论造成了能在沙漠中生存的植物少之又少,但也造就了沙生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和与众不同的特性,沙漠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而又危险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平常根本无从得知的东西,不过无论哪个领域,都有人类未知的地方,等待人类挖掘。

参考文献

[1]阎传海.植物地理学.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90一l91.

[2]胡树慧.沙生植物与沙漠治理.特种经济动、植物.2002,5(4):32~33.

[3]武吉华.植物地理学.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139—140.

[4]黄振英,GuttermanYitzchak,胡正海等.白沙蒿种子萌发特性

的研究I.粘液瘦果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生态学报。2001。25(1):37—43.

[5]张学涛,谭敦炎.1O种菊科短命植物的物候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干旱区研究。2007,24(4):47O一475.

[6]黄振英,吴 鸿,胡正海.30种新疆沙生植物的结构及其对沙漠环境的适应.植物生态学报 ,1997, 21 (6): 521—530.

对城市园林植物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篇4

关键词:城市环境,园林植物,生态适应性,植物配置

1 关于植物耐荫性的研究

对于园林植物或者任何一种植物来讲, 耐荫性就是指其在光照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的生存能力, 这是植物适应环境而保持自身系统的平衡和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变化。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耐荫的园林植物是保证绿化效果的重要措施。当前, 随着对植物耐荫性研究的不断成熟, 已经可以将植物分成四大类:强阳性植物如杨树、强耐荫性植物如杉树以及耐半荫植物如翠云草和不耐荫植物如薰衣草。这样划分的依据是植物的耐荫机理不同:植物的光因子是植物制造能量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子, 在光照条件不足的情况, 有的植物能够通过调整自身的叶绿体运动、改变叶片的构造等来提高对有限的光能的利用率, 使其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而有的植物则不能够做到这一点。

时至今日, 我国在对园林植物耐荫性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看到在这方面上存在的问题: (1) 大多数的研究理论的基础是一些相互独立的指标研究结果, 这样的情况致使很多植物真正的耐荫性不能够得到客观的反映。 (2) 很多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室内的观叶植物, 而非园林植物。 (3) 缺乏对其耐荫性机理的分子水平的研究。

由此可见, 当前针对植物耐荫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根据耐荫性的不同划分了植物的分类, 明确了植物耐荫性的原理。但是要想推动这方面研究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切实的解决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植物生态适应性研究的发展。

2 对植物抗寒性的研究

植物的抗寒性就是指植物抵抗和忍受低温的能力。对于植物来讲, 当环境温度下降至植物所能抵抗的最低温度之后, 就会使其生物膜发生变化, 使膜脂从液晶态转变成为凝胶态, 脂肪酸链变成有序排列, 致使膜因为厚度和外形的改变而产生龟裂, 最终导致了膜内的基质和离子失衡, 引发了游离酶和膜结合酶的反应速度失衡。这样的情况会使植物产生代谢紊乱等情况。

当前, 对植物抗寒性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研究细胞膜透性法和田间鉴定法等。在研究细胞膜透性时, 一般采用的是电导法或电阻法等。电导法的工作原理是:当植物组织在经过冰冻处理之后, 会因质膜受损而使内溶质外渗增加, 如果外渗物质就较少, 那么测定的电导值也会较小, 则可以认定植物具有较强的耐寒性, 反之植物的抗寒性就较差。电阻法则是通过植物组织导向性的高低来测定其电介质的渗出量, 以此来判定植物的抗寒性。

3 对植物抗污染性的研究

伴随着对植物抗污染能力的研究, 我们发现, 不同植物的叶片对大气污染物的吸附程度不同。例如, 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法来测定桑叶吸附氟能力”这一实验我们可以发现, 大气中氟化物的暴露剂量对植物所吸附的氟的总量有十分显著的正效应, 而降雨则有负效应。通过将植物的吸污能力和抗污能力的组合, 我们可以更好地对绿化植物进行筛选, 为园林绿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尽管当前的抗污染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能够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够忽视其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种植过程中, 这些植物将会面临着外界各个因素的共同侵袭, 其生长情况与研究的结果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 要想更好的选取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 就必须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

4 对植物抗旱性的研究

水是植物体内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植物遇到干旱的情况时, 植物会通过减少水分蒸腾和保持水分吸收来维持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量, 继而植物会通过渗透调节和细胞壁弹性的变化来维持彭压, 以此来保障植物能够在干旱的条件下继续生长。根据植物的抗旱性不同,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类:强耐旱性植物, 如夹竹桃、仙人掌、加纳利海藻等;半耐旱性植物, 如山杨等;湿生植物, 如柳树等;水生植物, 如荷花等。当前, 对植物抗旱性的研究应该主要集中在植物的分子水平、遗传基因等微观方面, 因为植物的抗旱能力是由细胞的原生质的耐脱水能力决定的。

5 结语

在园林植物生态适应性的研究方面, 除了要对其抗寒性、耐荫性和抗污染性这些共性因素进行研究之外, 还要对其抗盐碱性、抗旱性以及抗风性等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的改善我国城市绿化的情况, 推动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晗, 高永超, 沙伟, 郑琦, 李汝玉, 姚凤霞, 许金芳, 王东健.低温胁迫下紫萼藓科植物保护酶活性的变化[J].山东农业科学, 2009 (2)

[2]郑东峰, 孙泽强, 王学君, 董晓霞, 刘法舜, 牟芬, 杨新丽.利用降水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技术方法与研究初报[J].山东农业科学, 2010 (2)

生态适应性 篇5

【中文摘要】随着“生态”一词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获得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人们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生态学科也逐渐与其他学科结合:生态美学、生态政治学、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等。除此之外,生态学也开始同语言学相互结合。以生态视角研究翻译活动的学者也大有人在。但是首次提出生态翻译这一系统性论述当属清华大学的胡庚申教授。翻译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正如生物之于生态环境,翻译也是根植于它所存在的环境之中,并受其制约。“只有适应或顺应了文化环境或语境,翻译才能使自身存在下去。”(蔡,2006: 59)胡庚申教授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应与选择”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理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可以说是生态翻译学发展初期的基础性理论研究。该研究以译者为中心,以为“适应与选择”为指导,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等做出了全新的诠释。胡教授紧扣这一主题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专题论文。生态翻译学理论这一跨学科理论也逐渐成形。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取向或者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的实质是译者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做出的选择活动。而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英文摘要】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word“ecology”has made archives into the vision

of the public, and gained attention around the world.Harmonious coexistence with nature is emphasized.Ecology is gradually combined with other subjects, such as ecological aesthetics, ecological politics, ecophilosophy, ecological economics, etc.Besides, ecology is also integrated to linguistics.There plenty scholars study translation activities from the angle of ecology.But the first one to put forwar...【关键词】翻译生态环境 适应与选择 多维度转换 《孙子兵法》 【英文关键词】Eco-translatology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The Art of War 【目录】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孙子兵法》英译研究Acknowledgements8-12

4-5

ABSTRACT5-7

12-16

摘要

1.1 Research 13

1.3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Background12-13Research MethodologyThesis14

1.2 Research Questions13-14

1.4 Significance of the

14-16

Chapter 1.5 Layout of the Thesis

16-26Two Literature ReviewSunzi16-18War18-19

2.1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2.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rt of 2.3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Art of War and Its

19-22

2.4 Relevant Studies on The 22-24

2.5 The Reasons of English TranslationsArt of War and Its Translations

Choosing of Minford’s and Lin’s Versions24-26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Eco-translatologyEco-translatologyEco-translatologyTranslating30-32

26-2828-3030

26-36

Chapter

3.1 The Background of

3.2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3.3 The Definition of 3.4 The Process of

3.5 Translation Principle and 32-34

3.6 Evaluation CriterionSummary34-36

Chapter Fou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36-74

4.1 Minford’s and Lin’s English VersionsAdaptations to the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s of the Two Versions37-47Text37-39

4.1.1 Adaptation to the Source 4.1.2 Adaptations to Personal

4.1.3 Adaptations to the Publishing 4.2 Adaptive Selections of the 47-69

4.2.1 Adaptive Selections in 47-5353-61

61-69

4.2.2 Adaptive Selections in 4.2.3 Adaptive Selections in

4.3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tentions39-43Houses43-47TranslatorsLinguistic DimensionCultural DimensionCommunicative DimensionTwo Versions69-7469-70

4.3.1 The Degree of Multidimensional 4.3.2 The Reader TransformationFeedback70-72Quality72-74

4.3.3 The Translator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74-78

5.1

Findings74-75Suggestions76-78

5.2 Limitations75-76Bibliography

78-81

浅谈初任教师的生态适应 篇6

初任教师又被称为新教师,本文特指完成了职前教师教育,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证书,踏上工作岗位1~3年的中小学教师。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生命特有的现象,一切生物都要适应它们栖息地的物理和生物环境,如果不能适应特定的环境就会被淘汰。生态适应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进化是生态适应的结果。初任教师由学生的角色转变为正式教师的角色,环境由大学校园转变为中小学校园,由学习任务转变为教学任务,环境的骤变迫使初任教师首先关注如何生存下来。初任时期又是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时期,如果这一时期能够顺利适应生存下去,则对今后专业发展十分有利,否则将对初任教师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甚至导致离职。

一、初任教师生态适应的意义

1.初任教师生态适应的内涵

在不同教师文化的指导下,初任教师的生态适应也有着不同的涵义。在技术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话语下,教师被视为“技术熟练者”,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掌握教育理论、熟练应用技能。初任教师的生态适应被视为国家、社会、学校在有形无形中制定的“教师”角色应达到的要求与规范,而初任教师则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他人眼中所认定的“教师”,并由学校领导与指导老师构成权威代表,客观地测量初任教师的知识掌握与技能应用是否达到要求,以此来评判初任教师的适应程度。

随着对技术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批判,把教师视为“反思性实践家”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是对“技术熟练者”的包容与超越,是把教师界定为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于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与积累,教师成为一份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初任教师的生态适应被界定为能够不断学习并掌握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能,不断丰富教育专业精神,能够应用专业知能对教学经验与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并养成对教学日常生活反思的习惯。

20世纪80年代以后,把教师作为“一个人”的教师文化逐渐替代了将教师作为“技术”或“实践”,这是对“反思性实践家”的包容与超越。教师作为“一个人”是把教师界定为高度个性化与专业化的职业,教师不再是不带情感的专业知能储存体,而把教师看作是一个独特的个人,有其生命经验,有其自我认同,有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知、情感与价值[1]。教师的“自我”与“个性”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初任教师的生态适应被界定为能够重视自己以前的、现在的日常生活与教育生活经验,把自己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研究实践等活动中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事件撰写下来,作为自己独特的生活史。对自己的生活史进行省察与反思,挖掘生活史与教育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构建自己的教育生活。

生物体的生态适应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差别在于人类具有思维意识,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适应甚至改造客观环境。所以初任教师的生态适应不是被动甚至被迫的低层次适应,而应该充分尊重初任教师,帮助其发挥巨大潜力,深层次地适应环境。将教师视为“技术熟练者”的教师文化追求将初任教师打磨成能用、好用的工具,并以单一的规格规范要求所有教师,完全忽视教师的个性、情感、尊严以及内在需要,这样的适应只能是被动、低层次适应。把教师视为“反思性实践家”是把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化、专业化却没有个性化,缺乏对教师个人经验、个人生活、个人理想的尊重。而把教师视为“一个人”,是把初任教师带回到生活与自我的土壤中,以每个初任教师独特的日常生活、教学生活和自我经验为背景,探究教师的适应发展。同时,激发初任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只有意识水平的提高才能将教师从被动的适应中解放。所以笔者认为,初任教师主动、深层次的生态适应必须在把教师视为“一个人”的文化理念指导下,尊重初任教师的独特生活史,激发初任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自由、个性的姿态去适应环境。

2.初任教师生态适应的意义

纵观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初任时期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初任教师的生态适应将直接决定其是否能够继续成为一名教师,直接影响着初任教师的留任率。在遭到“现实冲击”时,如果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能难以解决问题,又无法获得外界的支持与帮助,最可能引发的就是初任教师专业动机的减弱,产生强烈的职业焦虑感与无助感,严重者会选择离职。

其次,初任教师的生态适应是教师未来专业发展的基础,它将影响初任教师今后成长为什么样的教师。如果在初任时期能够顺利并深层次适应,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能,丰富自己的专业情感与信念,并将自己独特的个人生活史与教育生活有机融合,对今后的专业发展十分有利。反之,若问题的阴影和不利因素不断积累,必然会阻碍后期的专业发展。

第三,初任教师对环境的适应并非是单向被动的,而是双向主动的。作为一个学校师资队伍的一部分,初任教师生态适应的质量将影响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受初任教师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其教授的学生、管理的班级,初任教师顺利、深层次的适应能够提高其教学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激发教学热情、改善教学管理,必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反之,学生将成为第一受害者。

二、初任教师生态适应的过程

在生态适应的过程中,生物体会遭受到环境的胁迫。环境胁迫是指环境对生物体所处的生存状态产生的压力,随着压力的加强,有机体将经历四个演变阶段,预警阶段—抗性阶段—耗尽阶段—再生阶段[2]。整个过程可以被概括为:压力的增加导致生物体原有的功能不稳定,功能开始增加抗性,如果压力持续增加超过极限,会给生物体带来伤害,甚至死亡,所以只有中度的环境胁迫才有利于生物体的进化发展。

根据教师职业发展理论,初任教师的生态适应过程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蜜月”阶段,初任教师体会到做教师的乐趣,新的工作生活带来的新鲜感和初为人师的喜悦感使初任教师专业动机高涨,乐于从教。

第二阶段是遇到“现实冲击”阶段,所谓“现实冲击”,一般是指在师范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教育理想在严峻、残酷的日常课堂生活现实面前的彻底破灭[3]。这时初任教师会遇到各种复杂又难以应付的问题,如维持课堂纪律、激发学生动机、处理个别差异、评价学生作业等。这让初任教师开始怀疑自己的任教能力,感到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不足,引发职业焦虑和无助感。

第三阶段是“设法应付”阶段,初任教师主动或者被迫采取一系列行动应对问题,如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作一定程度的结合,求教于有经验的教师或者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试误”、“做中学”、“反思”来补充缺乏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教学能力。

第四阶段是“适应成功或失败”阶段,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减轻和消除初任教师的职业焦虑和无助感,恢复初任教师的信心,提高初任教师的专业动机,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如果问题解决失败会导致初任教师的专业动机下降,一个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离职。

三、初任教师生态适应的方式

1.关注以往的学习经历

在“一个人”的教师文化下,因为性格、气质、学识、经历、学历等方方面面的不同,造就了一个个鲜活而特殊的教师个体。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活史,初任教师生活史的起点应该追溯到其作为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当初任教师还是学生的时候,无意识中以非教师职业定向的形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教育信念,具备了一些“直觉式”的“前科学”知识,对初任教师正式执教后的教育观念、执教能力有潜在影响[4]。如果初任教师在自己学习阶段有过有意义学习、自主学习的经历,并对此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执教后初任教师更倾向于引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初任教师也常常会效仿原来钦佩热爱的教师。这些潜在形成的教育观念相对稳定,初任教师在学习、尝试、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时,这些实际存在的教育观念可能成为过滤新观念的筛子,对新观念的学习、新技能的获得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师范学习生涯对于初任教师更是意义重大,叶澜教授等将尚处于师范学习时期的“准”教师纳入其“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历程,将此阶段命名为“虚拟关注”阶段,认为高等师范学生是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经验,对教育理论和教师技能进行学习、训练,并获得对自我专业发展反思的萌芽[4]。通过回望学习经历,初任教师挖掘出过去的学习经历与现在教育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好地剖析反省自我,更坦然地面对自我。而且过去的学习经历能够也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因为这有利于初任教师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我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如果我是学生,我会不会接受?

2.以叙事研究反思教学实践

叙事研究是记录教师教学生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教育日记实际上就是一种常见的叙事形态,通过叙事研究,初任教师将真实经历的教育事件用自己的声音讲述出来,声音中包含初任教师的教育信念、思想历程、知识结构等等,讲述的是融入初任教师主观经验的事件。对于研究者而言,初任教师的叙事让人看到教育生活的复杂性,找出困扰初任教师的教学难点、重点。这些丰富而真实的研究素材,也是探索教师缄默知识与专业成长的有效切入点。对于初任教师而言,这是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探究最真实、最熟悉的教学案例。传统的理论学习总是将教学问题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抽离,加以概念化、理论化,造成教育实践与理论的隔离。初任教师对于亲身经历的事件是最熟悉、最有感触的,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叙述将教育研究放回到实践的土壤,唤醒初任教师思索探究的动机与热情,维护初任教师研究反思的主体地位。在对案例事件的回忆叙述中不断反思,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与观念,以自我接纳的态度查漏补缺、完善自我。

3.在模仿中构建实践性知识

初任教师进入新的工作环境后,往往会对他人进行模仿,使自己的行为、观念、动作、语言等发生变化,与他人相似。在自然界中,这是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的拟态。对他人的模仿实际是初任教师向模仿对象借鉴、学习行之有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是一份实践性很强的职业,许多研究表明,学习教育理论多年的学士甚至硕士,在实际教学中的表现往往没有中师毕业却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出色,可见实践少、经验少是初任教师最大的弱点。通过观察模仿向他人“借”经验、“借”知识与技能,使自己尽快存活、融入环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师徒结对”就是让初任教师在向指导教师的模仿中取长补短、尽快获得生存适应必须的实践性知识。初任教师会对自己的指导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借鉴模仿,从外显的教学行为到内隐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学活动观,甚至是日常的为人处事方式,似乎模仿的相似程度越高,“借”的越多,越能成功适应新环境。实践证明,这的确能让初任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尽快熟悉和掌握。但初任教师常常也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模仿来的方法与策略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因为初任教师犯了拿来主义的错误,模仿不是简单机械、亦步亦趋,不能只要步骤而忽视背后的理念文化,更不能丢弃个性、东施效颦。模仿是对他人经验的反思,需要探究行为背后的支持理念和个中缘由,需要与自己的观念行为进行调试,融入自己的个性风格,在此基础上获得的实践性知识才能真正属于自己。教师作为主体,积累实践性知识的一般过程是:主体面对问题情境采取行动,根据行动的结果不断反思。重新框定问题,更新观念,再次指导行动。可见形成实践性知识有四要素:信念、主体、问题情境、行动中反思,四要素是一个整体,背后有丰富的故事。[6]初任教师如果想要“借”,就必须把它打包,从整体上了解这个故事,洞悉指导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反思过程和教育理念,在自我分析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找出自己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差距,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行为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巩固,这样才能真正将他人的经验“为我所用”,成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4.深层次的理论学习

刚刚结束了职前教师教育,踏上工作岗位的1~3年是初任教师进行深层次理论学习的黄金时期。在四年教育理论的浸润下,初任教师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接触了不少前沿的教育思想,特别是近年教师队伍中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加入,带来了更强的教育科研力量。皮亚杰认为:主体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主体指向事物的活动。可见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仅包括对书本知识的苦思冥想、潜心钻研,还包括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实践、去行动。相较于老教师而言,初任教师扎实的理论学习和广阔的理论视野是一种优势,成为正式教师后的教育实践是升华教育理论的最好契机。用这些名家学者归纳总结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防止产生违背教育本质的不良观念与行为。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温习实践这些教育理论,以探索者的姿态深入理解论证,在主客观交互作用中发挥职前教育的功效,延续职前教育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魏建培主编.教师学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曹凑贵主编.生态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Veenman,S.Perceived problem of beginning teachers.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4,vol.54,no.2,p.143.

[4] 叶澜主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 王红艳.新手教师如何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发展研究,2012(4).

生态适应性 篇7

1 实验水位

选取慈姑 (Sagittaria trifolia) 、水芹 (Oenanthe javanica) 、香蒲 (Typha orientalis) 、千屈菜 (Lythrum salicaria) 、鸢尾 (Iris tectorum) 、菖蒲 (Acorus calamus) 、茭白 (Zizania latifolia) 、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再力花 (Thalia dealbata) 、纸莎草 (Cyperus papyrus) 、梭鱼草 (Pontederia cordata) 、酸模叶蓼 (Polygonum lapathifolium) 等12种常见挺水植物, 设置4个水位梯度, 即-10 cm, 0 cm, 20 cm, 50cm, 每个水位梯度设置4个重复, 种植底质为实验地原位土壤。

实验于2011年6月在罗时江生态湿地水生植物苗圃基地内进行, 实验周期为120天。实验结束时将挺水植物整株取出清洗, 测量株高、分枝数、最长根长等形态指标;然后将植株分成地上、地下和花序、果各部分烘干, 称量其干重。

2 实验结果

12种挺水植物随时间在不同实验水位下的存活率表明, 相对于20 cm和50 cm的高水位条件, 低水位下挺水植物植株更容易存活 (见表1) 。其中, -10 cm水位下, 12个物种全部存活;0 cm水位下, 实验进行到90 d时, 慈姑和千屈菜的存活率只有75%, 其余10中挺水植物全部存活。20 cm水位下, 30d后, 只有慈姑、香蒲、茭白、梭鱼草、酸模叶蓼100%存活, 其余物种都有死亡, 水芹菜的存活率只有25%。鸢尾的存活率只有50%。90d后, 水芹菜和鸢尾的存活率只有12.5%。纸莎草的存活率只有50%。50cm水位下, 水芹菜已全部死亡, 90d后, 只有茭白全部存活, 其余的物种存活率都较低, 鸢尾、菖蒲已全部死亡, 慈姑、香蒲、梭鱼草的存活率为50%, 千屈菜、芦苇、纸莎草的存活率为12.5%, 再力花的存活率为25%, 酸模叶蓼的存活率为87.5%.

12种挺水植物生长60d后植株高度测量值见 (图1) 。可以看出, 从-10cm到50cm随水位的升高, 成活植株的高度也逐渐增高。其中50cm水位条件下, 香蒲、千屈菜、茭白、芦苇、再力花、纸莎草、梭鱼草、酸模叶蓼株高值从78cm-167.5cm, 均可以挺出水面。20cm水位下, 12种挺水植物株高范围为14.5 (鸢尾) -96.38cm (香蒲) 。0cm水位时, 植株高度范围为12.5cm (水芹) -65.5cm (再力花) , -10cm水位下, 植株高度范围为16.5cm (慈姑) -66.75cm (酸模叶蓼) 。

植株分枝数统计分析见 (图2) ;, 慈姑、千屈菜、菖蒲三种挺水植物均未分枝;酸模叶蓼仅在-10cm水位下分枝, 分枝数为5, 其余水位均未分枝;梭鱼草、茭白、香蒲在不同水位均有分枝;纸莎草、再力花、芦苇在50cm水位下未分枝, 其余水位下都有分枝;、鸢尾在0cm有分枝, 分枝数为1, 在其余水位下无分枝;水芹在-10cm、0cm水位下有分枝, 分枝数为4, 其余水位下无分枝。

12种挺水植物的总生物量见 (图3) , 各水位条件下梭鱼草、千屈菜、香蒲的总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物种;茭白、菖蒲、鸢尾三种植物的总生物量在50 cm水位时生物量最大;酸模叶蓼、纸莎草、再力花、芦苇、水芹、香蒲等物种的生物量在最深水位时降低。

3 讨论与结论

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权重值来衡量湿地植物对水位的适应性, 综合考虑本实验结果体现的植物在不同水位下的存活率、株高、分枝数和干重值等指标, 我们初步筛选了实验物种对水位的适应范围 (图4) 。相对而言, 纸莎草、千屈菜、水芹耐干湿交替和浅水生境;茭白、香蒲和慈姑耐深水生境;酸模叶蓼有较宽的水位耐受范围。

摘要:为洱海流域生态湿地合理选取物种, 本实验选取罗时江生态湿地苗圃基地12种挺水植物, 研究其在不同水位条件的成活率及生长状况。实验结果表明纸莎草、千屈菜、水芹耐干湿交替和浅水生境;茭白、香蒲和慈姑耐深水生境;酸模叶蓼有较宽的水位耐受范围。

生态适应性 篇8

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徽州传统聚落,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独具匠心的营构、巧妙的布局、精致的细部,更体现在其选址中对于环境的观照,对自然的适应与共生、模仿与类比。探究徽州传统聚落在选址上的生态适应性,对于思考和解决当代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 风水学说和徽州传统聚落营造

徽州传统聚落营造受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说和堪舆术的极大影响。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由于徽州地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地形地貌复杂,限制条件较多,民居营建中需要整体协调和专业指导;2)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风水学说在明清时期的传统乡村有着普遍影响,村落的所有建设活动基本上都需要风水师相地并选择方位,加之徽州地区的婺源风水学说中“理气”派的重要发源地,因此风水说在徽州地区盛行一时;3)徽州地区的居民大多是由中原迁徙而来,多为士大夫阶层,往往聚族而居,村落在选址和建设上不仅重视宗族繁衍和生活富足,还强调人文茂盛和博取功名,这与风水说的使命不谋而合,风水说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人们的心理。

因此徽州传统聚落从选址到营建基本上具体呈现了风水学说的思想、理论和操作模式,其中包含着朴素的生态思想。

2 徽州传统聚落选址的步骤

在风水理论的指导下,徽州聚落的选址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相地法、卜筑法、植树法和神物指点法等,方法不一,但主要思想在于强调处理聚落和山川、水系等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风水学说的选址原则是“背山面水、负阴抱阳”(见图1),其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有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四个步骤。

觅龙:龙为主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风水学说中称为四神,天以四神镇四方。在聚落选址中四神被形象化为包围聚落的四座山峰:后枕祖山,前对案山,左倚龙山,右靠虎山。祖山通常较高,要高直刚正,且连绵起伏,意在表现龙脉绵延之意;案山较低,重叠秀美,应有水系蜿蜒而过,意指“水流财生”;左右龙山虎山,应端方雄奇,四山以镇,聚落因此而藏于较为封闭的“龙定”之中,人为地营造出了良好的小环境。

察砂:砂为主山四周之小山。因小山的高低不同有上砂、侍砂和迎砂等。砂山位于主山周围,一者可以增加空间层次,二者对风势进行了引导,避免了外来气流直接侵入聚落内部。

观水:“山界水而止,水随山而行”,徽州传统聚落选址中还有“未看山、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之说,可见在聚落选址中观水比觅山还要重要。水源与生产灌溉、生活取用和交通运输均有密切关系。风水学说认为理想的水形为“腰带水”,即溪流环绕村前,活水穿村,不仅便于取用、利于观赏,还可以调节微气候。若村落处于无水之地,则以人工开渠挖井补天然之不足,如歙县唐模,开渠引水穿村形成水街。

点穴:穴即朝向,“向要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东南方阳也,西北方阴也”,因此徽州传统聚落选址时多选择坐北朝南,沿山坡南侧建造,即使在某些特殊地段不能朝南的,也遵循着“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原则来决定朝向。

徽州现存的传统聚落大都是按照上述原则选址的,如被称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呈坎,东有灵金山,南有龙盘山,西有葛山,北有龙山,前临幪川河,山峦叠嶂、水系蜿蜒,“具有与自然和谐并随大自然的演变而演变的独特风格”。

3徽州传统聚落选址中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风水学说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审美观的反映,在去除了云山雾障、故弄玄虚的成分之后,包含着朴素的生态思想,“具有鲜明的生态适应性”,对于今天的人居环境建设极具指导意义。

3.1对地形的适应和微环境的营造

“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传统聚落,位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空间中,形成了良好的微环境和局部小气候,以现代环境科学的观点来看,采光、日照、保暖、排水和气候调节诸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处理。

背山面水屏蔽了冬季北向的寒风侵袭,利于迎接夏季湿润的季风,改变了风向,引导了气流在村落中的流动,营造了舒适的小气候;水面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和养殖,对调节气候也有作用;另外鉴于徽州地区地形复杂、高差较大、交通不便,水系还便于村民对外的交通联系和运输。

负阴抱阳,倚南坡建设住宅,利于获得充足的日照,宅基地逐级而上形成台地,利于保持水土,还避免了淹涝之灾;村落前有田地、后依山林,符合农耕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耕作之余尚可从事林业生产;经济林不仅可以提供燃料,还可以提供木、竹等建设材料(见图2)。

3.2对水系的适应和选择

《堪舆泄密》中提出:“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亦即河流的凸岸可作聚落用地,凹处则应避免。这一说法与现代水文学中关于河道的变化规律的描述是一致的。由于水流的冲刷,凹岸往往会不断被掏蚀挖深并终至瓦解,而由于凸岸的阻挡,河流中的泥沙往往在此堆积成滩。歙县渔梁镇沿练江而聚,大部分人家居住在三面环水的“鱼肚”即练江岸的凸处,不仅受洪水冲击的影响最小,而且枕河人家的景观丰富而多变。

3.3对生物形态的呼应和模仿

徽州传统聚落中不乏仿生规划的例子,如歙县渔梁的鱼形、黟县宏村的牛形等,以现代生物学的知识来看,自然界中生物体的形态都是经环境淘汰优选而来的,在适应自然方面,仿生形态确有其科学意义。徽州传统聚落的仿生形态主要是赋予了生物体以实际的功能。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光年间,“十筑数椽于雷岗”“濯涣西水汲饮村泉”,发展十分缓慢,及至明永乐年间时初具规模,但用水困难,“然丁日旺,远水近幽难弥日之所求,且失便利,更不堪祝融之苦”,出于用水和防火的需要,开始仿牛形对水系进行整体的改造,在村中挖月沼为“牛胃”,村外挖南湖为“牛肚”,建设水圳,引导水系沿巷道经行整个村落,为“牛肠”,于村西的虞山溪上建设四座桥,是为“牛腿”,以村落发源的雷岗山为“牛头”,以山顶的古木为“牛角”,历三百余载建设,终成卧牛之形。宏村通过对水系的整体处理,不仅形成了完整的给排水系统,解决了远水难用之苦,满足了消防用水之需,还形成了独特的活水穿村、水路并置的聚落景观。

3.4对心理的观照和防御性意象营造

村落是人们聚居的场所和交往的空间,正是由于人们的交往行为,才使聚落形态从松散走向结构化,从混沌走向有序,因此聚落的营建不仅需要符合自然生态法则也需要满足社会生态规律。

中国封建社会战乱频繁,出于自身安全和繁衍的考虑,传统聚落选址十分注重安全性,不仅体现为物质空间强调围合和防御,还强调营造具有防御性意象的心理空间。

徽州传统聚落大多位于群山四合、曲水环绕之处,通常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例如黟县西溪村北向枕山、南侧倚溪,民居沿山南坡呈台地状布置,扼守住山口要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三面环山令人产生依靠感,一面临水形成天然阻隔,窄小深邃的入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予人以较强的安全感,具有明显的防御性意象。

4结语

徽州传统聚落在选址中所体现出的自然观,反映了农耕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条件下人们的生存本能,但传统聚落选址中对自然的观照已经超越了被动消极依附自然的层面而进入到主动积极融合自然的境界,符合相融相生的自然规律。徽州传统聚落选址中对于地貌、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方面的综合考虑符合现代生态学原则,风水学说有关“风”“水”“土”“气”的论述,同地球生物圈中的水、气循环等生态概念是一致的,因此,研究其本质思想和具体模式对于今天的设计很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2]高寿仙.徽州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陈伟.徽州传统乡村聚落形成和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4]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芮经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周文王.易经[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6]刘原平.试析中国传统聚落中的生态观[J].山西建筑,2002,28(7):24-25.

生态适应性 篇9

生态餐厅内以植物和建筑结合为主要造景手法, 植物的选取及其能否有良好的适应性成了生态餐厅经营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地区红太阳生态园、四季御园生态餐厅、黄花梨生态园和延庆润泽生态园等4家生态餐厅植物种类及其适应性的调查分析, 总结出适合北京地区生态餐厅使用的植物种类。

1 调查地概况

红太阳生态园地处北京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内, 占地面积40000余m2, 营业面积15000多m2, 餐厅主体是在荷兰智能温室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设计师利用其原有的温室钢架玻璃结构、良好的光线通透性等特点, 通过叠山、理水、种植等手法分隔出各种使用空间[1]。四季御园生态餐厅位于海淀区旱河路, 经营面积大约12000m2, 餐厅内植物多为地栽。黄花梨生态园位于京西永定镇, 占地40000m2, 营业面积达15000m2。延庆润泽生态园, 坐落在延庆张山营镇, 园区总面积26680m2, 其中拟建生态餐厅面积1540 m2, 主要用于接待来京旅游的游客以及本地的消费者[2]。

2 调查方法

2.1 植物种类调查

选取4家餐厅内植物较为集中的区域, 记录出现2株以上的植物种类。

2.2 适应性评价

按各种观赏植物在餐厅内的表现, 从耐阴性、抗病虫性、生长势、观赏性、栽培养护难易程度等5个方面建立适应性分级标准及等级 (表1) 。并借助适应性分级标准及等级, 对调查的4个生态餐厅内的植物进行打分, 按得分高低进行排序。

3 调查结果

3.1 北京市生态餐厅常用植物出现频率

对4家餐厅内的观赏植物种类进行调查, 并对其出现频率进行总结, 发现在4个生态餐厅均出现的植物有:芭蕉 (Musa basjoo) 、龟背竹 (Monstera deliciosa) 散尾葵 (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鱼尾葵 (Caryota ochlandra) 、蒲葵 (Livistona chinensis) 、苏铁 (Cycas revoluta) 、蕨类、发财树 (Pachira macrocarpa) 、龙血树 (Dracaena spp.) 、万年青 (Rohdea japonica) 、榕树 (Ficus spp.) 、三角梅 (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变叶木 (Codiaeum variegatum) 、绿萝 (Scindapsus aureum) 、海芋 (Alocasia macrorrhiza) 、水君子 (Quisqualis indica) ;在3个餐厅出现的有:吊兰 (Chlorophytum comosum) 、八角金盘 (Fatsia japonica) 、橡皮树 (Ficus elastica) 、鸭跖草 (Commelina communis) 、鸭掌木 (Schefflera bodinieri) 、棕竹 (Rhapis excelsa) 、罗汉竹 (Phyllostachys aurea) 、荷花 (Nelumbo nucifera) 、香蕉树 (Musa nana) 、金边虎尾兰 (Sansevieria trifasciata var.laurentii) 、金琥 (Echinocactus grusonii) 、清香木 (Pistacia weinmannifolia) 、白鹤芋 (Spathiphyllum kochii) ;在2个餐厅出现的有:巴西龙骨、含笑 (Michelia figo) 、一叶兰 (Orchis cyclochila) 、旅人蕉 (Orchis cyclochila) 、南洋杉 (Araucaria cunninghamii) 、酒瓶椰子 (Hyophore lagenicaulis) 、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一品红 (Euphorbia pulcherrima) 、米兰 (Aglaia odorata) ;只在1个餐厅出现的是:一串红 (Salvia splendens) 、山茶 (Camellia japomica) 。

3.2 北京市生态餐厅常用植物适应性评价结果

根据表1的适应性分级标准及等级, 对调查的4个生态餐厅内的植物进行打分, 得分情况如下:香蕉树 (22.5分) 、发财树 (22.5分) 、芭蕉 (22.5分) 、榕树 (22分) 、鸭掌木 (21分) 、一品红 (21分) 、蕨类 (21分) 、巴西龙骨 (20.5) 、金琥 (20.5) 、八角金盘 (20分) 、三角梅 (20分) 、万年青 (20分) 、水君子 (20分) 、橡皮树 (20分) 、金边虎尾兰 (20分) 、一叶兰 (19.5分) 、鱼尾葵 (19分) 、棕竹 (19分) 、龙血树 (19分) 、龟背竹 (19分) 、白鹤芋 (19分) 、绿萝 (19分) 、吊兰 (19分) 、清香木 (18分) 、蒲葵 (18分) 、荷花 (18分) 、变叶木 (18分) 、苏铁 (18分) 、海芋 (17.5分) 、南洋杉 (17分) 、鸭跖草 (17分) 、散尾葵 (17分) 、一串红 (16.5) 、罗汉竹 (16分) 、旅人蕉 (16分) 、山茶 (14分) 、含笑 (14分) 、米兰 (14分) 、桂花 (13分) 、酒瓶椰子 (10分) 。

其中, 20分以上的香蕉树、芭蕉、发财树等15种观赏植物适应性表现优秀。其中芭蕉、香蕉树、榕树植株高大, 树干通直, 可观其姿态;发财树、鸭掌木、八角金盘、万年青、橡皮树等叶形奇特、色绿, 可观其叶。

得分在18~19之间的观赏植物适应性较好, 只是存在部分缺陷, 主要是由于部分植物易感染病虫, 但程度稍轻, 通过及时防治与修剪, 基本不影响其观赏效果。其中多为灌木观叶类, 如一叶兰、龙血树、白鹤芋、变叶木、苏铁, 也有高达观姿态的乔木, 如鱼尾葵、龟背竹、蒲葵。

得分在16~18之间的观赏植物适应性一般, 其中旅人蕉易烂心, 应加强管理;对于散尾葵等观姿态树种, 应加强管理, 予以其适宜生长的环境, 让其充分发挥本身树形的优势。

得分在16分以下的植物适应性较差。酸性植物山茶、桂花病害导致枯枝落叶严重。

生态餐厅内空气的流动性相对较差, 加之植物种类密度较大, 易导致螨类、飞虱类、蚜虫、介壳虫类等危害。植物一旦感染, 易造成植株衰弱、叶片脱落、枝干枯萎。主要病害为炭疽病类与褐斑病类, 在天南星科、竹芋科、桑科、龙舌兰科植物上发生严重, 造成的叶部病斑, 有碍植株观赏和影响植物正常生长[3]。

4 讨论与建议

生态餐厅虽以温室为基础, 栽培条件较为优越, 但室内的环境条件与室外大不相同。室内的环境条件通常光照不足, 空气湿度低, 空气流通少, 温度较恒定[4], 为了确保餐厅内的植物长势优良, 应将原有条件进行改进, 如增加空气湿度、加强通风等。改善室内环境满足植物生长的同时, 也要兼顾人的感受, 尽量营造出人和植物均适宜的环境条件。

要想确保餐厅内的植物景观, 改善内在环境的同时, 也要注重植物的选择。生态餐厅内的植物有一定的选择原则: (1) 适应性原则:植物选择应先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植株体型, 不适合温室环境生长的植物以及体型过大的植物不能入选。 (2) 安全性原则:为防止就餐者误食误用, 应选择无毒无害、无异味、无刺、适应能力强、少病虫害的植物。 (3) 美观性原则:应选择观花观叶观果、造型优美等观赏价值高的植物, 并需要从整体上考虑植物的立体配置。 (4) 参与性原则:适当种植一些蔬菜瓜果, 组织消费者开展采摘活动;对一些新颖或本地不常见的植物品种进行挂牌, 普及植物知识[5]。经过适应性分级筛选出的前15种观赏植物, 同时也符合以上原则, 可为北京地区生态餐厅内植物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再针对餐厅内不同实用功能的空间特点, 设计相对应的植物景观, 使整个餐厅内的环境既有变化又有统一。

参考文献

[1]陈跃中.回归大自然-呼唤城市绿色空间-红太阳生态园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 2005 (01) ::20-23

[2]白华.延庆润泽生态园生态餐厅景观设计[J].现代园林, 2008 (12) :35-37

[3]旅志案, 林方喜, 王金助.室内观叶植物及装饰 (第2版)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16-19

[4]苏雪痕.植物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2.2

生态适应性 篇10

1 气候特点分析

对于同一品种, 气候特点是影响酿酒葡萄品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它主要包括积温、水分条件光照等。

1.1 积温

乡城县属于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 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性分异和垂直变化。地形是造成气候分布及变化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夏季气温的分布格局主要由地形控制[1]。葡萄气候区划通常以热量 (温度) 为主要指标, 因此, 以≥10℃活动积温和最热月平均气温作为区划指标, 将乡城县试分为5个气候区, 如表1所示。

不同成熟期的葡萄品种从萌芽开始至果实完全成熟, 所需≥10℃的活动积温分别为:极早熟2100~2300℃, 早熟2300~2700℃, 中熟2700~3200℃, 晚熟3200~3500℃, 极晚熟>3500℃[2]。活动积温在3000~3500℃的地方是生产优质酿酒葡萄的适宜区[4]。此外, 夏季凉爽, 有效积温适中, 果实的含糖量适中 (15%~22%) , 含酸量稍高 (0.8%~1.4%) , 酿出的酒清香、细腻、柔和[5]。李华、孟军[3]将平均无霜期≥160天, 且20年中无霜期小于150天的次数不超过2次作为酿酒葡萄适宜栽培区的热量指标的最低限值。若单单依据热量指标, 通过表1, 可以看出乡城县仅河谷暖温带区 (Ⅴ区) 适栽酿酒葡萄, 即乡城县以北的硕曲河谷和定曲河谷地区。

1.2 降水

李华等人[6]通过比较和分析几种水分指标, 认为将酿酒葡萄生长季的干燥度DI作为我国酿酒葡萄栽培区划的水分指标更符合实际情况。

干燥度的表达式:DT=ETC/P

公式中, DT为生长季干燥度;ETC为酿酒葡萄生长季的蒸发量;P为同期降水量;KC为作物系数, 参考文献[6], 本文选取生长季的最大作物系数作为作物系数, 即取值为0.8;ET0为潜在蒸发量, 该值参考朱国锋等人[7]的相关研究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 乡城县雨量少而集中, 干湿季分明, 冬干春旱十分突出, 11月至翌年4月的干季, 其雨量只占全年的5%。根据表2数据, 按照李华等人以干燥度为指标划分酿酒葡萄区划草案, 乡城县酿酒葡萄属于一般栽植区。此外, 乡城县雨热同季, 葡萄成熟期的过度降水会降低葡萄的含糖量和香气, 从而降低葡萄酒的质量, 甚至易造成病害流行[8]。

1.3 光照

注:由于缺乏乡城县 (V区) 逐日气象资料, 潜在蒸发量数据参考文献[7]。

葡萄是喜光植物, 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值对葡萄浆果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乡城县年日照为2066.6小时, 日照率为46%, 全年的太阳辐射总量为120~150kcal/cm2。乡城县所处海拔较高, 大气尘埃少, 水蒸气含量低, 大气透明度高, 对日光的漫射、反射均较小, 昼夜温差大, 这有利于酿酒葡萄糖分的积累。

2 土壤条件分析

葡萄的适应性很强,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是每一个品种都存在最佳栽培生态范围, 除了对气候的适应能力, 还取决于土壤条件。由于土壤的母质和发育过程的不同, 形成了具有不同肥力特征的土壤, 而葡萄酒的品质、风味与产地土壤有着密切关系, 高档的葡萄酒独特的细腻度和特殊香味是由土壤决定的[9]。

乡城县土壤具有以下发育特点: (1) 土壤表现出发育的幼年性、粗骨性和薄层性, 土壤发生层次分异不明显, 往往缺乏明显B层; (2) 物理风化强烈, 砾石含量高, 尤其是在谷坡农地土壤粗骨性更强; (3) 有机质分解缓慢而积累过程明显, 以褐土为例, 土壤表层有机质30g/kg以上, 整个土壤剖面中全氮含量为1.8g/kg, 总的说来, 褐土潜在肥力水平较高, 但土壤pH值和碳酸钙含量较高, 土壤中磷固定较多, 使得土壤有效磷含量偏低。

有研究者认为[4], 肥沃的土壤条件可能不利于酿酒葡萄质量的提高, 其原因:一是土壤肥沃往往使葡萄徒长, 从而影响了果实的成熟和浆果的品质;二是容易造成葡萄主要根系分布在土壤浅层, 而构成葡萄风味物质和香味的一些矿物质却主要分布在深层土壤。因此, 可考虑将酿酒葡萄种植基地选择在日照充足的山脚或山坡、贫瘠而多石的土壤上。V区土壤多发育在冲洪积形成的粗骨性母质上, 土层厚达1m左右, 耕层熟化程度较高, 质地为轻壤至砂壤, 通透性好, 土层40cm以下花岗岩颗粒较粗, 有利于葡萄根系的生长, 但保水保肥差, 该区酿酒葡萄栽培的首要任务是土壤培肥。葡萄园施肥管理是确保实现优质高产的重要环节, 有研究表明[10], 在整个生育期内, 赤霞珠葡萄N、P、K的累积量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 在采收期达到最大值, N、P、K的吸收比例为10:7:13。

3 结论

通过对乡城县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3.1 乡城县种植酿酒葡萄的最大的限制性因素可能就是水分条件

降水量少而集中, 雨热同季, 与传统葡萄酒生产国地中海气候不同。因此, 乡城县应结合本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 根据不同酿酒葡萄品种来确定合理的水分管理方案。

3.2 选择适宜品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 在掌握当地病虫害的发病发展规律的前提下, 选择对当地多发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有机种植。

3.3 土壤肥力及生态条件

在土壤肥力管理方面, 应积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含量, 提高土壤供应N、P、K的能力。

不同酿酒葡萄品种对生态条件要求各不相同, 因而不同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表现出较大差异[11], 应注意筛选, 甚至可以小到地块来考虑。

参考文献

[1]卢爱刚, 康世昌, 庞德谦, 等.地形对中国气温季节分布格局的差异影响[J].生态环境, 2008, 17 (4) : 1450-2

[2]马永明, 宋文章.酿酒葡萄栽培与管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9

[3]李华, 孟军.陕西省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指标及气候分区研究[J].科技导报, 2009, 27 (6) : 78-83

[4]王秀芹, 陈小波, 战吉成, 等.生态因素对酿酒葡萄和葡萄酒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 2006, 27 (12) : 791-7

[5]翟衡, 杜金华, 管雪强.酿酒葡萄栽培及加工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6]李华, 火兴三.中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的水分指标[J].生态学杂志, 2008, 9

[7]朱国锋, 何元庆, 蒲焘, 等.1960~2009年横断山区潜在蒸发量时空变化[J].地理学报, 2011, 66 (7)

[8]卢精林.酿酒葡萄优良品种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9]宋于洋, 王炳举.新疆石河子酿酒葡萄生态适应性的分析[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1999, (3) : 1-4

[10]张志勇, 马文奇.酿酒葡萄“赤霞珠”养分累积动态及养分需求量的研究[J].园艺学报, 2006, 33 (3) : 466~70

上一篇:胃部不适症状下一篇:科技引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