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扩大就业

2024-06-29

职业教育与扩大就业(精选八篇)

职业教育与扩大就业 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扩大就业,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长期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教育,在就业系统工程中发挥着十分明显的作用,要妥善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一、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中的作用

研究显示,教育发展对扩大就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方面是指教育能使人们掌握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择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从而增强人们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降低就业成本,直接提高就业率;间接方面是指教育、经济和就业的互动机制,教育发展推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会带来就业岗位的有效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在特性决定了其对扩大就业的作用比其它类型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 职业教育能够有效解决一般性就业问题

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其它类型的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投入与产出的循环周期比较短,它的效益体现得比较直接。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个人能很快地把自己学到的技术和技能运用到生产实际或经济建设中,在短时间内创造物质财富、扩大经济收入。对于解决一般性就业问题来说,职业教育直接性的经济效益能够产生以下几方面的效应:一是能直接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从而带动就业的增加;二是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扩大企业的再生产规模,从而增加就业;三是能直接增加就业者的经济收入,提高劳动力就业的积极性。

2. 职业教育能够有效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和社会所提供的人力资源结构不适应而形成的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技术水平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就业问题。我国目前一方面出现大面积技能型人才荒,另一方面却呈现高失业率,就属于典型的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造成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双重浪费。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只能是改变人力资源结构,这就要依靠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最贴近市场的教育,它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反映最快。职业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教育程度,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以及劳动者的适应能力和转岗能力,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从而有效解决由于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化而形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3. 职业教育能够有效控制选择性就业问题

选择性就业问题指的是就业岗位空缺,待业者具备就业条件,但因对岗位不满意而不就业。我国现在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这种情况。究其原因就是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学术性和研究性,致使职业思想淡薄。职业教育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职业教育十分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岗位或职业需要什么,就上什么课,进行什么技能训练。为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职业教育不仅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生产岗位的各种职业素质,包括一般职业素质(即敬业乐业、恪守信用、讲究效率等)和专门职业素质(即由本专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专门素质)。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提高了就业者与岗位之间的匹配性,从而为选择性就业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

4. 职业教育能够有效降低技术性失业问题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和技能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指技术型人才,他们的任务是在生产或社会服务的第一线,领导和组织把工程设计、规划方案等付诸实施;技能操作型人才是指各行各业第一线的劳动者。随着现代化工业迅速发展,高新科学技术不断涌现,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操作型人才需求面很广,其需求数量也相当大。这两类人才的培养分别由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承担,因此,职业教育的技术性特质决定了它能有效降低由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技术性失业。

5. 职业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和就业能力

职业教育把对学生的技能强化训练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讲究“教学做”合一、“体眼耳口脑”并用。职业教育不断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应用技术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使得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教学过程的社会性一方面有利于职业院校及时把握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趋势,适度超前发展相关专业和学科的职业教育,并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有效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有利于让受培训者在直接参加岗位锻炼的同时,了解产业和岗位需求及发展动态,从而增强对未来产业发展和岗位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的创业和就业能力。

二、提升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中的能力

理想的职业教育应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同时,推动自身的蓬勃发展。职业教育对扩大就业的贡献大小取决于职业教育自身和社会体制环境两大因素。

1. 贴近市场办学,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

职业教育要想办出生机和活力,就要立足区域经济,面向社会需求,围绕市场办学,围绕市场设专业,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实用性、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在这一方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积极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产教、校企、工学和产学研之间的有机结合,各教学部门及时掌握人才市场需求动态,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提高市场应变能力,为企业“度身定做”人才,培养适销对口的毕业生,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 狠抓技能培训,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如今的企业需要学生掌握实践技能,能够“招之即用”,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受教育者的技能素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建有可以鉴定几十个工种的第66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同时建立了20多个项目的培训和考试站点,积极为学生的职业技能取证创造条件;学院强化实训教学,并依托行业,安排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缩短学生与生产现场的距离,使学生与工人角色能实现“无缝对接”,促使学生掌握与企业一线相联系的全方位的知识、技能,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容易进入角色、上手快,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学院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

3. 加强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职业教育要将就业上岗教育、职业素养培育、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要把在校生岗前教育和就业培训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学院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首先,关心毕业生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通过必要的心理辅导,使他们顺利完成人生的转折。针对目前一些毕业生有业不就的状况,学院加强了学生的岗前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其次,学院通过开展就业咨询、广泛搜集用人信息、实地考察了解用人单位情况,并及时予以公布,帮助学生拓展就业渠道。学院还注重引进现代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企业精神,让毕业生就业后迅速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4. 强化创业教育,有效增加社会就业岗位

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现代职业教育新的重任,也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学院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创办中小企业,让他们在创造个人财富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推动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学院根据地区的实际、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职业精神培育,强化创业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本职,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创新成才。

5. 加强基础建设,规范就业准入,搞好就业服务,形成激励机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地方政府要加强基础工作和技术支持,推进技能人才的整体开发;要规范就业准入,加强市场信息导向和就业服务,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信息的实时沟通与匹配,推动教育与就业更紧密结合;还要持续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加大对技能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引导更多的技能劳动者岗位成才。

社会就业问题能得到逐步缓解,不能不依赖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为己谋生,为群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应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周明星, 刘丽丽.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服务属性的特征和功能探讨[J].职教通讯, 2003 (12) .

[2]丁汉武.以教育促进就业, 以就业推动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05 (17) .

[3]杭永宝.职业教育对就业增长的作用与贡献机制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3) .

职业教育与扩大就业 篇2

【背景材料】

1.《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完善企业裁员机制,避免把富余人员集中推向社会。国有企业要尽可能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措施安置富余人员。适应劳动力供求结构的新变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的财税、信贷等有关优惠政策,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

2.《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

3.十大胡锦涛所作政治报告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4.2008年温加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就业方面。坚持实施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五年累计666亿元。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平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万人。基本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完成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在劳动力总量增加较多、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5.2008年温加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用百倍的努力,把就业这项关系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要认真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加快建设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深化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改革。完善就业援助制度,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建立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的长效机制。督促各类企业同劳动者依法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保障监察,严厉打击各种非法用工行为。

6.2008年温加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社会保障方面。全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五年累计1.95万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41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2007年参保人数突破2亿人,比2002年增加5400多万人;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扩大到11个省份;从2005年开始连续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中央财政五年累计补助养老保险专项资金3295亿元。2007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亿人,比2002年增加近1倍;88个城市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已扩大到全国86%的县,参合农民达到7.3亿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4140亿元,比2002年增加2898亿元。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在全国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万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这是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建设。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抗灾救灾工作全面加强,中央财政五年支出551亿元,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欢迎登录《100测评网》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得到妥善安排。【时政述语】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

②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③就业压力大、就业矛盾突出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内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④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

⑤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必须继续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问题? 经济原因(意义)(1)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就业,有利于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2)消费反作用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中央采取措施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无疑会促进生产、拉动经济增长。

(3)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劳动既是劳动者的权利,又是劳动者的义务。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实现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体现出来的。努力扩大就业,是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的体现。

(4)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实现国家长冶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努力扩大就业有利于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政治原因(意义)⑴这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能否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2)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的决定的,体现了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就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能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基本权利的实现,解决就业问题能保持社会稳定,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因此符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的要求;

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的执行者,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是其积极履行协调人民内部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的表现。

(3)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如何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 国家方针:“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根本途径:保持经济较快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

有效形式:完善劳动力市场及其调节机制,这是合理分配劳动力资源、扩大就业的有效形式和途径。重要保障: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进一步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

具体办法: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③大力发展乡镇企业;④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⑤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⑥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⑦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

失业人员应该: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本领,自主就业和创业,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这是做好再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欢迎登录《100测评网》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学习成绩.考虑国家、企业、个人的承受能力,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意义及办法)

充分认识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运行的“减震器”,社会安定的“稳定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从我国现实来看,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第一,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溶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第二,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第三,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策略和措施

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本着两项原则:第一,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第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主要内容】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

(1)就业形势严峻。随着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以及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2)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就业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3)扩大就业的意义。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劳动者权利的实现,有利于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的实现,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对公有制领域内工薪收入者实行全面保险,而对其他社会成员则实行社会救济,同时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它主要靠国家财政负担。

(2)社会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劳动力的新增、下岗失业人员的增加和老龄人口的比重上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导致社会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牵动千家万户,涉及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4)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建立和健全与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有利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深化企业的改革和增强企业的活力;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举措 1.扩大就业

(1)从根本上看,要努力发展经济来促进就业,通过扩大就业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这是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根本途径。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不断拓展就业渠道;要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等等。

(2)从失业人员本身看,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本领,自主就业和创业,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这是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

(3)从政府看,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及其调节机制,这是合理分配劳动力资源、扩大就业的有效形式和途径;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进一步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和措施,这是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4)从企业看,要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欢迎登录《100测评网》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学习成绩.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基点应放在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上,考虑国家、企业、个人的承受能力,坚持兼顾发展生产与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原则。

(2)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社会保障需要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单位与个人要依法缴纳社会保障费用的义务,劳动者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有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权利,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与教材的结合点】

(一)扩大就业 1.经济常识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要求。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要求。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扩大就业、帮助劳动者获得一份有收入的工作,使他们生活有保障,并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国有企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必然伴随着劳动力结构的调整,所以部分职工下岗失业在所难免。只有实现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才能化解国有企业富余人员,促进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4)劳动既是劳动者的权利,又是劳动者的义务。劳动权是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的基础,努力扩大就业,有利于劳动权利的实现。

(5)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扩大就业的政策扶持、财税资金的投入以及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都充分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

(6)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讲是建立在就业基础上的。如果有劳动能力的失业人员长期靠社会保障生活,社会保障的基金就难以支撑。扩大就业有利于减轻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能力。

(7)扩大内需的要求。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党和政府关注和支持下岗失业的弱势群体,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消费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2.哲学常识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十六大提出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方针以及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是在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国就业形势的现状,并结合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的道理。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职业平等和劳动光荣的观念,体现了树立正确思想意识的道理。

(3)联系是普遍的和客观的,要求坚持联系的观点。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途径,关系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4)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看问题。既要看到经济保持良好势头和产业结构不断推进为扩大就业创造的良好条件,又要看到新增人口和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的不利因素。同时,扩大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就目前而言,就业问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上,解决这一矛盾,事关再就业工程全局的成败,必须花大力气处理好。

(5)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坚持内外因相统一的观点。党和国家为就业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各级党政把就业工作做为自己的岗位职责,是外因;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是内因。在就业工作中认真落实各项政策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体现了内外因相结合的道理。3.政治常识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2)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体现了这一道理。

(3)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作用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各级党委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体现这一道理。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经济常识

(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社会保障牵动千家万户,涉及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欢迎登录《100测评网》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学习成绩.(2)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下岗失业问题,迫切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扩大内需的要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可以改善居民的消费心理预期,因而有利于促进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

(4)巩固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目前我国在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和个体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基本上还处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有利于扩大劳动者的就业渠道,巩固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5)社会主义本质和全面小康的要求。将高收入者的收入通过再分配适当地转移给低收入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

(6)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企业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2.哲学常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既要有利生产,又要有利于生活的原则体现了这一点。

(2)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各地区、各行业的生产力水平与收入水平是有差异的,相应实施的社会保障的具体途径和要求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各有关部门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

(3)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

(4)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多方面内容,其中,社会保险又是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抓好的重点工作。

3.政治常识

(1)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的关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能提高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3)党的性质、宗旨、执政地位、“三个代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确保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不会严重下降,体现了这些道理。

(4)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社会保障制度要求劳动者既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又有履行缴纳社会保障费用的义务,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历史、地理角度】

(1)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实行“以工代赈”。二战后,德国创造了“经济奇迹”。从6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等抓住机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20世纪60年代,德国鲁尔工业区在综合整治中,注重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和中小型企业。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高考试题导向】

(一)选择题

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其意义在于:

A.能够保障劳动者一切权利的实现 B.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维护了劳动者权利 C.既体现了效益优先,又兼顾了社会公平

D.能够使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又兼顾了社会公平

2.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已将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有利于降低失业率的改革是

①实行企业破产制度 ②鼓励第三产业发展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回答3—4题。

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强化政府的责任和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欢迎登录《100测评网》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学习成绩.这就是说:

A.要通过政府立法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 B.要通过强化政府职能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 C.要通过依靠政府服务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 D.要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

4.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北京市政府继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今年又建立城乡“一老一小”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经济意义是: ①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稳定人民生活 ②有利于劳动者更好地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 ③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优越性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④

(二)问答题

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 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2)国家采取多种手段扩大就业是履行哪些国家职能?体现了国家机构的什么活动原则?

(3)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所确定的政策、措施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2.请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截至2002年9月底,全国城镇单位从业状况 从业人员 比上年同期

全国城镇单位 11005.3万人减少362.3万人

国有单位职工 7508.2万人 减少444.8万人

城镇集体有职工 1253.5万人减少171.3万人

材料二:1998年至2002年6月,全国累计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有2600多万人,令人略微欣慰的是,其中有1700多万人实现了再就业。据测算,“十五”期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达1500万人。除了城市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实现再就业外,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材料三:9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会议提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长治久安。1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工作。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怎样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想方设法解决就业问题? 3.近年来,某市提出坚持以民为本,民富为先,做好“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实现农民收入和经济的同步增长,力求在发展中率先富民。所谓加法,就是靠发展来拓宽就业空间,增加收入渠道;所谓减法,就是靠减负来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所谓乘法,就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全民创业,发挥这些工作的乘数效应;所谓除法,就是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农村人口数量。这些措施,200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6943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高达24100元。

运用经济常识,说明该市采取“加、减、乘、除”措施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欢迎登录《100测评网》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C

二、问答题 1.(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重要意义是:①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②有利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③有利于扩大内需,从而拉动经济增长。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①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②国家采取多种手段扩大就业,体现了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

(3)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从实际出发。目前,我国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创业环境不佳,而下岗失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又较低。十六大报告确定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体现了想问题、办事情从实际出发。②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下岗失业人员不能实现再就业,就其自身来说,就业观念陈旧、科学文化水平较低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通过接受培训提高其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是实现再就业的一个重要措施。

2.(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我国就业和再就业面临严峻的形势。(2)第一、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扩大就业总量,广开就业门路。第二,要统筹处理结构调整。调整三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不断拓展就业渠道。第三、深化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引进外资,增加就业岗位。第四、国家要加强职业培训,劳动者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3)第一、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国家是人民的捍卫者和执行者;第二、国家具有经济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第三,体现了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①就业是民生之本。靠发展来拓展就业空间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②减负即增收。减轻农民负担,既保护农民利益,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③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更加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经营方式,它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农村人口数量,即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太原市失业与扩大就业的对策思考 篇3

1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

1) 高度重视太原市失业问题的严重性。金融危机已使太原市造成了严重的失业问题。据《太原日报》2009年2月21日报道, 截至2008年11月底, 太原市32 000多个民营企业中, 已关闭、停产、半停产的有8 700个, 影响从业人数约73 000人, 可以说, 太原市2009年就业形势非常紧迫、就业压力很大。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失业问题很难得到缓解。主要原因有4点。一是山西省就业整体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 其他城市基本没有吸纳太原市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二是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不会改变。太原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属于“双高”对“双低”的格局, 即改革开放30年来, GDP的高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并未带来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三是扩大内需的大规模投资对就业贡献有限。尽管从国家到地方为应对金融危机投入大量的资金, 但这种大规模的投资项目, 资本有机构成水平很高, 新增劳动力十分有限。正如国家行政学院韩康教授所说:“不能指望大规模投资会拉动社会就业迅速增长”。四是吸纳劳动力数量多的服务业发展滞后。就业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和城市稳定。受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 市民社会心理承受力大大降低, 由失业问题引发社会矛盾冲突的几率大大增加。

2) 尊重规律, 长短结合,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的失业问题。金融危机下的就业问题, 除了受到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作用, 还具有周期性特点, 即短期、集中、急速出现大量失业和隐性失业。那么, 解决就业问题, 除了要遵循劳动力供需规律, 还要从当下的现实出发, 采取一些特殊的应对措施。只有将长期治理与短期治理相结合, 才是积极应对失业问题。

2解决就业问题的建议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短期的应对策略就是在主动掌握有关情况的基础上, 一边建立就业预警机制, 随时把握就业相关的最新动态信息, 一边迅速采取措施, 进行积极的失业治理。失业治理就是对已经处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状态的人群进行积极的社会控制。从目前来说, 失业治理主要有两大路径。一是极力挽救中小企业, 使之维持生产状态, 保证不再扩大失业人群的数量或者使那些隐性失业的人群显性化, 转为显性失业。二是针对当前大量的已经失业人群和待业人群, 由政府引导, 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和学习计划, 一方面缓冲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提高劳动力素质, 提高他们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 缓减人才与市场的结构性压力。

1) 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对太原市解决失业具有积极的作用。太原市是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外向型经济比例很小。由金融危机导致的出口减速, 造成出口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而引起的失业问题不是金融危机影响太原市就业的主要原因。但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消费不足引起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融资困难、经营困难, 进而停产和倒闭, 则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原因, 积极采取措施维持中小企业生存是当前失业治理的重要路径。近来, 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发挥社会保险功能扶持企业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关问题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通过降低社保费率扶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通知》的实施, 在2009年为广东企业和职工的医疗、失业和工伤3项社会保险缴费方面减负约125亿元, 惠及约158万人, 这意味将稳住158万个就业岗位。太原市人民政府也可借鉴此规定出台类似的规定, 减轻企业在缴纳保险费的负担, 政府还应为吸收劳动力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政府担保的优惠中小额贷款, 支持它们应对危机, 给新增就业岗位的企业减免相应比例的税收, 鼓励它们吸纳劳动力。

2) 对失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帮助他们提高技能。以培训的方式进行失业治理, 对太原市也有积极意义。从太原市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的人群特征来看, 金融危机影响下从事简单制造加工业的失业人群、出外打工返乡的农民, 与太原市每年需就业人群包括新成长劳动力、因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产生的新增下岗失业人员、上年结转未能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各类学习毕业生以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等, 共同构成就业的人员。其中, 主要以农民工、下岗人员和大学生群体就业压力最大。应在政府的主导下, 针对不同群体, 开展不同的就业培训援助工程。第一, 针对农民工、家庭困难的下岗人员, 以政府买单或补贴的形式, 依托省城各类院校, 短期内调动大量专业技术师资队伍, 组成强大的多类型、多层次的培训阵容, 积极开展职业技术技能训练, 开展“就业和创业教育工程”。第二, 针对难就业的大学生, 以享受政府最低工资待遇的形式, 开展新时期的“大学生支教下乡工程”和“大学生农民工的互培工程”。第三, 针对大学生实践经验欠缺、与市场需求不对接的问题, 可以探索并大力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工程”。

应该说, 失业治理能够在短期内对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起到很好的效果, 但它是一种被动的治理方案, 它是在大量失业出现后采取的治理措施。解决就业问题, 还要从市场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 尊重规律, 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 实现扩大就业, 这是积极、主动的治理, 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计。

3) 建立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的模式。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 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所以不能仅仅从社会层面或经济层面入手解决, 而要建立经济与就业的双目标发展模式。一方面, 要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与实现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位置上, 变单目标为双目标;另一方面, 建立就业安置与经济发展同规划同落实的工作机制, 在制订重要工程项目的同时, 将就业安置计划同时纳入其中具体落实。

4) 积极发展创业经济。经济增长可以拉动社会就业, 据专家测算, 我国GDP每提高1个百分点, 可以带动100万人就业。鼓励创业, 除了对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更能对社会就业产生极大的带动作用。据我国中小企业调研中心研究, 美国每千人拥有中小企业数83个, 西班牙为70个, 而我国仅为32个。如果我国中小企业由32个提升至50个, 那么GDP就能够翻两番。获得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菲尔普斯认为, 当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为创新技术的发展解决问题, 寻求将“创新”市场化的时候, 他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增加知识, 发掘自身潜在的才能, 自我发展和成长。但这种创业型经济要保持高度创新和良好的方向, 必须具备一些先决条件, 譬如具有创新能力的劳动力, 具备学习能力的消费者, 还需要金融和资本, 以及制度上对投资者的保护, 这些条件都需要政府的资源投入。菲尔普斯还认为, 中国只有推动创新, 不仅是跟技术有关的创新, 还包括跟技术无关的创意思维, 才能将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向更高阶段推进。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也指出, 应对危机根本出路还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真正推动产业结构的提升。

从太原市来看, 全市总人口约350万, 中小企业数不到9万, 每千人拥有的中小企业数还不到26个,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2个) , 发展创业经济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菲尔普斯相信, 创业型经济模式会带来高就业和高工资, 并能让GDP的增长更大程度上被劳动者分享。我们相信, 深入研究并着力发展太原市创业经济, 一定也能使我们在应对危机中, 不仅解决就业问题, 而且走上优化发展的道路。

5) 解决好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其他问题以促进就业。首先是社会保障问题。就业和社会保障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 就业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和前提,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又将对建立在劳动力市场基础上的就业给以促进。因此, 必须建立二者协调一致的政策和措施。在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时, 应该将促进就业, 防止失业作为设计的基础和前提, 并在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中寻求协调配套和一致。其次是教育问题。不论是大学生还是农民工, 不少就业难的问题根源在于知识、技能的结构性断裂, 改革教育本身, 才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 实现充分就业。 (责任编辑梁志刚)

链接

职业教育与扩大就业 篇4

1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1. 1 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

科技进步对就业有双重影响, 表现为促进和抑制。本文引入了科技投入 ( R&D经费投入) 作为量化指标, 通过弹性系数来分析安徽省科技进步与就业的关系。就业的量化指标用就业总量 ( L) 来衡量, 科技进步用科技投入来反映, 科技投入根据狭义概念, 用R&D经费 ( T) 投入来衡量。其公式为:

根据安徽省的就业和技术进步现状, 从安徽省历年统计年鉴中选取1995—2008年就业人数总量和R&D经费 ( 研究发展经费内部支出) 实际投入指标计算得出表1:

资料来源: 由安徽省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由表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科技进步对就业拉动的弹性系数除1998年全为正, 通过表1的计算结果说明正负效应抵消后, 结果是起拉动作用的。虽然如此, 但我省的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弹性系数一直不高, 说明了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 技术进步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在最好的年份能够拉动就业0. 11个百分点。另外, R&D经费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变动从长期来看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即随着经费的增长促进经济的增长, 从而能提供较多的岗位。

1. 2 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

新型工业化内涵中强调的经济效益好, 首要的要求便是经济结构好, 所谓经济结构好, 就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本文借助“就业弹性”1的概念来具体进行研究。

本文用EK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弹性系数, L为就业总量, △L为就业人数增长量, GDP的增长代表经济的增长。

计算结果如表2:

资料来源: 由历年《安徽省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由数据结果可以看出三次产业就业弹性不够稳定, 呈现波动起伏。

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在13个年份里呈现负值或者趋于0, 表现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安徽省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已经饱和, 并向其他产业转移, 这也符合工业化的发展进程。第二、三产业就业弹性, 总体上富于弹性, 表明安徽省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的产业。

另外, 由表2还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就业的弹性变化与第二、第三产业是相反的, 也就是说, 当第一产业的剩余人口增加, 就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当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素质不能适应或产业内部调整时, “挤出”的一部分就业人口就会又回到第一产业。

1. 3 城市化对就业的影响

城市化水平通常都是用城市化率指标来反映, 城市化率的公式是:

为了深入地研究安徽城市化水平对就业的影响, 本文对安徽1995年以来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用SAS软件进行了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 yi表示三产就业比重, x表示城市化水平。根据这一回归模型, 用1995—2008年以来安徽三产就业比重与城市化水平资料 ( 表3) 进行回归分析, 可得出三产就业比重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回归方程:

资料来源: 历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经验证, 拟合度都较高, 由回归方程可以得出结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与城市化水平高度负相关, 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平均下降0.7414个百分点, 这和城市化的内涵也是相符的, 由于城市的生活水平高, 经济发展快, 一系列生活配套设施齐全, 因而吸引了农村人口的转移, 减少了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 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平均下降0. 4109和0. 499个百分点。城市的发展加大了第二、三产业的比重, 从而可以容纳更多的农村剩余人口和城市未就业人口。

2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扩大就业的政策建议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新型工业化必然会对安徽省就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既为增加就业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机遇, 但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和促进, 便会加剧失业的危机。

首先,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既是增强安徽省竞争比较优势的需要, 也是缓解我省巨大就业压力的需要, 并且也是强调“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但是, 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程中, 要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 加快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使安徽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尽快实现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内生增长。

其次, 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三产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新型工业化会改变经济结构, 从而引起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短期内会出现“机器排斥工人”的结构性失业, 也会使本身在知识结构和劳动技能欠缺的劳动者失业。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应用也会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而创造出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最后, 加快改造传统农业, 用高新技术推动农业发展。把科学技术具体运用于农业、农村、农民, 以解决三农中的实际问题。归根结底的方法是积极引导高水平和高素质的农村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 把先进的技术带进农村, 以此带动农村产业的升级, 既能发展农村科技,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又能促进大学生和农村人口的就业。

参考文献

[1]简新华.产业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2]姜均露.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作用测算一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8.

[3]约翰·科迪, 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0.

[4]张国初.技术进步对就业水平的影响[J].管理评论, 2003 (1) .

职业教育与扩大就业 篇5

一、创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第一,就业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民生问题。在我国,依靠就业获得收入是广大普通劳动者个人和家庭生存和生活的主要来源,而失业则意味着失去基本生活来源和生存保障,意味着贫困以及精神上的痛苦,失业者往往会成为社会治安问题的高危人群,如果他们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第二,创业是带动就业的核心动力。在当前的经济结构下,即使保持同样的发展速度,仅仅依靠经济增长来扩大就业,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强调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形成良性互动。因此,适应扩大就业的要求,必须鼓励全社会劳动者,特别是精力旺盛的青年人大胆创业。

第三,自主创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自主创业,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增长,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千千万万的就业机会。从目前看,我国的劳动力过剩并不是绝对的,关键是中国缺乏创业者。因此,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推动向失业者提供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就业创业的社会氛围不够广泛和浓厚,法制和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我省把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关注重点依然放在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群体,对其他无业者特别是社会青年的失业、就业、创业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我省积极推动有益于就业、创业的社会氛围还需加大宣传,就业者就业观念较为滞后,法治观念不强,对国家的政策信息缺乏了解。就业与创业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二)创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就业与创业指导还不够深入。我省的创业服务还只是一种初步的政府行为,创业活动的公共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化服务体系,如咨询、辅导、创意、策划、援助等服务机构,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求。就业与创业资源的使用质量与效率不够高,就业与创业政策和资金支持不够,用于创业的启动资金比较匮乏。

(三)创业者的创业能力不足,创业活动缺乏信贷支持。从发展趋势看,我市的创业者素质确实在不断提高,然而,从现状看,创业者中高精尖、复合型人才还很少。多数创业者都是从小作坊、小企业做起来的,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仍在沿用家族式的传统经营管理方式,缺乏对市场的适应和把握能力。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无法通过正式金融渠道来实现融资,创业活动缺乏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及经营网点在注册成立上,门槛还没有降到最佳程度,使一些初始创业者望而却步,面临一定创业难度。

三、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对策

1、强化政府责任,积极促进社会就业。促进就业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世界各国政府执政的重要目标,在我国,更是各级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

2、创新工作思路,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是最积极的一种就业形式,是发挥劳动者自主性、能动性就业的重要途径。创业还具有带动更多就业的“倍增效应”,在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矛盾长期存在、社会投资吸纳就业有限的情况下,弘扬劳动者的创业精神,依靠劳动者自主创业、自筹资金、自主经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创新思想观念,切实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并且提供了最多的就业机会。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为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信用担保、市场分析、政策扶持等帮助,大量通过非正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就业使广大劳动者谋求事业、自主就业。

稳定扩大就业筑牢民生之本 篇6

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河东区强化以人为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把持续扩大社会就业列入“四个攻坚战”,以“稳就业抓培训、促创业、强服务”为重点织牢就业保障网让群众更安心。

任务

2016年,河东区人力社保局大力实施“三大计划”,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社会稳定良性互动实施“就业促进计划”,着力解决企业用工难、劳动者就业难、困难群体帮扶难三大重点问题,全力构建充分就业、绿色就业、质量就业“三位一体”的就业新格局。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推进“万企转型升级”,通过稳岗、培训和社保补贴引导激励企业由外部“输血”走向自我“造血”。精心组织开展各种招聘活动,打造一流就业服务平台。对通过市场就业较为困难的人员,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兜底安置,实现保企业、稳岗位、控失业。全年安置新增就业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困难人员安置率不低于85%。实施“创业引领计划”,针对不同群体的创业培训需求,搭建创业平台,建立从“孵化器一加速器一产业园”的推进模式。落实导师授业计划,促进面对面创业帮扶,通过创业导师“传、帮、带”方式,使大学生了解创业经验、管理方法和专业技术,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大资金扶持,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00万元,完成创业培训1000人,扶持带动创业2875人。鼓励搭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各类创业扶持平台,新增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2个。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进行房租、岗位和社保补贴等政策扶持。实施“培训福利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成果的方式,鼓励和引导辖区职业院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面向失业人员和企业职工实施普惠性培训,充分满足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实施更加有效的培训引导政策,根据市场需求程度加以有效引导,提高培训的就业率及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全年组织失业人员4700人、企业职工4400人参加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招法

今年以来,河东区人力社保局紧紧把握大项目对就业的强大拉动效应,坚持“就业跟着经济跑,岗位围着项目找”的思路,以现代服务业、金融业、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容量。紧盯渤海银行总部、嘉里中心、中粮大道、中信城市广场、一热电、棉三创意街区、红星爱琴海等重大项目、产业园区,实行“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机制,了解用工需求,开展对接服务,逐个项目落实就业岗位,搞好人力资源配置,缓解企业“招工难”、“用工荒”。开展政策宣传,编印《河东区人才与劳动保障政策指南》,面向企业免费发放,面对面答疑解惑,方便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申报、享受各项优惠政策。一季度该区新增就业稳中有升,实现新增就业1016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5.4%o举办大中型招聘会17场,进场企业270余家,提供岗位1600余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80余人。

为促进人才高地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推动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服务招商引资引智大环境,区人力社保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积极探索与猎聘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合作,充分发挥猎聘网在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上的规模优势,全面推行“互联网+产业”模式,整合利用专业机构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满足辖区企业对多层次、多类别人才的需求,真正实现政策落地、服务到位、群众满意,延伸人才引进、就业服务的工作领域。

河东区继续开展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促进劳动者素质就业。积极与辖区民办培训机构、职业院校进行对接,建立完善以区就业训练中心为龙头、各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为平台、驻区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培训体系。充分挖掘河东区职工大学的优势培训资源,合作委托办学,根据广大企业职工和失业人员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鼓励辖区内各行业培训机构针对行业特点,开展本行业系统的在职职工培训。对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员,区人力社保局积极推荐与企业进行对接,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截至目前,已举办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营业员、育婴员等4个工种技能培训班21期,培训失业人员1035人。

成效

90后大学生张胜怀揣创业梦想,创办了佳瑞明眼镜店,前段时间公司出现资金缺口,“我在了解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后,便向人社局申请了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没想到一个星期便放款了,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现在我又申请了每月1800元的房租补贴,政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我们大学生来说,真是重大利好。”区人力社保局始终聚焦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中心,积极落实创业帮扶政策,加大创业服务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以及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在创业担保贷款资金扶持上,区人社局简化经办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拓宽反担保渠道,选定两家经办银行承担此项工作,形成良性竞争机制,促进放款提速。截至目前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90石元,帮助34家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扶持带动750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开展创业培训200人。积极推动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根据孵化和创业效果,落实补贴和资金扶持,扩大孵化规模,提升孵化能力。落实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房租、社保、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引导和支持更多大学生创业。

拓宽专业口径扩大学生就业面 篇7

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方案是开展专业教学工作的依据,体现了专业教育理念和特色,必须适应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宽口径的特征,其主干学科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些学科领域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尽管技术发展很快,但该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是相对稳定的。按照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尤其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要淡化专业意识,拓宽基础,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在考虑到就业需要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以在宽口径专业内灵活设置专业方向[2]。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以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定位为依据,以专业主体知识为线索,将主要课程分别归入几个知识模块之中,课程之间相互支撑与衔接,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基础,并设置技术应用方向,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该专业必修和限选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专业课程体系按照知识模块和支撑关系可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应用模块。其中公共基础模块主要包括数理和人文知识基础。专业基础模块是本专业知识的核心,分为4组课程群,分别是电路基础、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通信和计算机基础,由12门必修课程组成,课程群内以知识线索贯穿,课程群之间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在教师指导下结合自身特点来选择。未被其选中的限选课程可作为任选课,其中限选组一侧重于嵌入式网络多媒体通信,限选组二侧重于片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限选组三则侧重于数字图像和视频处理,三个限选组分别以嵌入式系统、FPGA和DSP为技术应用平台。由于承担本专业课程的教师分布在全校多个学院,因此,以本专业教学进程教学为线索,建立了跨学院的教师协调与沟通机制,定期召开本专业授课教师交流研讨会,使培养计划的设计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贯彻[3]。

2“片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方向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特色

我们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设立了3个方向,专业课程体系按照知识模块和支撑关系分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应用模块,3个专业方向的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基础模块是一致的,主要区别在于专业应用模块。学生通过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后,进入第五学期,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方向。“片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方向的专业应用模块限选组课程群的构成如图2所示。从下到上代表专业课知识梯度的增加。将该方向所需的专业知识层次及结构逐步展开,箭头右侧为该课要求的先开课程。

传感技术主要以模拟电路为基础。为了解决信号的采集问题,介绍了各种典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每种传感器均以应用实例来描述,不仅使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还训练学生具备初步设计传感器的能力。我们采用自编教材并且全部实例均来自于教师的科研或生活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电涡流式传感器时,以给首钢设计的板材厚度的实时监控为例;讲授压磁式传感器时,以电梯负荷测量为例;讲授热电式传感器时,以科研课题贴片元器件封装装置设计中室温自适应热电偶温度测试方法为例;讲授光电式传感器时,将教师科研课题“儿童视力保护器设计”中涉及的硅光电池和红外发射接收对管的应用介绍给学生;在讲授霍尔传感器的应用,将北京站火车测速系统的工作原理教授给学生;在数字式传感器一章,将应用在首钢方坯连铸机切割控制系统中的光电编码器使用方法加以介绍……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我院有一支科研队伍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电气安全性能测试技术的研究工作,其中有关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泄漏电流等概念以及最新发布的IEC(Internationa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标准等内容会适度在绪论部分和传感器一般特性中予以介绍,使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科研进程并有可能参与其中。

现代电子技术及应用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中的内容进行综合运用,实现了信号的放大、滤波、隔离、电平转换、电流/电压转换、阻抗匹配等,解决了传感器信号调理的问题。

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采用自编教材《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及数字系统应用》,讲授了各类基本组合逻辑电路模块、时序逻辑电路模块的设计,以及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技巧。该课程授课时间占整个课时的1/2,绝大部分内容讲解应用实例,甚至涉及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结果等。该课程最大亮点在于将科研成果引入综合设计实例,例如,在科研“晶体频率标定系统设计”中利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设计了计数比较电路;在北京分析仪器厂设备国产化改造中,利用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替代了标准集成电路芯片,既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又降低了成本;在科研调试中发现开发软件中有关三态门的仿真存在缺陷,与厂家沟通促进了软件的完善等。这些实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该课程实用性强,与诸多电子公司数码产品的研制技术直接挂钩,每年都有学生以此为特长进入工作单位。

片上电子信息系统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为基础,目的是实现数字系统的单片化集成,为实现设备的小型化奠定基础。

3 通用微处理器系统设计理念的建立

开设上述专业应用课程,目的是为学生建立硬件系统设计基础。图3所示为通用微处理器(测—控—信号处理)硬件系统的构成,利用传感器将被测量信号转换成可用电信号(传感技术一课所讲授的内容),通过信号调理电路(现代电子技术及应用所解决的问题)将电信号转换成A/D转换器所能采集的信号,再进入微处理器(很多微处理器内都会集成A/D)。微处理器包括PC机(微机原理及应用专业基础课、必修)、CPU(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专业基础课、选修)、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专业基础课、选修)、ARM(嵌入式信息系统专业应用课、选修)、DSP(DSP原理及应用专业应用课、选修),数字逻辑全部集成在FPGA中(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所学习的内容),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存储器既包括常规的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也包括Flash,再加上输入输出设备即构成了通用的微处理器硬件系统。通过C语言、VHDL语言等的支撑,该系统可实现测、控、信号处理等各种功能。

我们要求学生至少精通一种微处理器,并以此奠定就业方向。例如,有些学生对PLC掌握较好,其就业途径为工业控制类企业或公司;有些学生对DSP感兴趣,就业于数码产品研制单位;有些学生喜欢FPGA,最终成为FPGA工程师;有些学生精通单片机,去了华为等著名大公司;有些学生对ARM情有独钟,具有更大的就业空间。

4 毕业设计题目注重与实际项目相结合

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包括课程设计和专业综合实践环节)后,进入大学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在该阶段,我们让学生深入教师科研(教师根据所进行的科研项目拟定毕设题目)或进入公司课题(学生进入公司实习,完成符合毕设要求的实际项目),并最终提交调试通过的软硬件系统。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参加毕业设计成果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

每年都有部分学生在相关单位做毕业设计并最终就业,这些单位有些是教师推荐的,大部分是学生自己应聘的,毕业设计期间他们在教师指导下动手能力在短期内获得较大提升并被用人单位认可。由于从专业应用课程到毕业设计,我们始终坚持训练学生掌握通用微处理器系统的设计方法,所以学生的毕业去向非常广阔,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下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教高(2007)1号,2007.

[2]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Z].教高(2001)5号,2001.

职业教育与扩大就业 篇8

一、在提升就业率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就业质量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各级政府通过多种途径提供就业岗位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甚至成为评价政府和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指标据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0%左右, 说明当前所实施的一系列针对大学生的扩大就业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就业起薪不断走低、就业后工作稳定性下降、就业流动方向不合理、非正规就业比例增加等问题表现更为明显, “大学生农民工”、“零工资就业” “蚁族”、“闪辞”等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 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问题不容乐观。 对于社会而言, 解决大学生低就业质量问题与解决低就业率问题同样重要, 因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低下将会浪费巨额的教育投资[1]。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 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 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就业优先”成为“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凌云和杨河清认为, 从“就业优先”这个角度来看, 它需要在就业的两个“量”之间作出科学选择:一个是就业的数量, 一个是就业的质量[2]。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99万人, 将再创历史新高, 扩大就业数量依然是“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的战略导向。但是面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发展的新形势, 在提高就业总量的同时, 更应关注就业质量的提升[3]。 提高就业质量, 实现体面就业, 是未来制定就业战略和就业政策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4]。 尤其是大学生群体, 在面临从社会精英向普通劳动者身份回归的过程中, 就业质量成为判断人力资本投资效益的重要标准,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 在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开展针对有关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的深入研究, 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但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就业心态不成熟、高校培养方向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偏差、用人单位管理差异较大等因素使得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不容乐观

1. 大学生就业稳定性降低。 当代大学生特别是新生代大学生, 由于成长背景的差异, 这些大学生呈现出了与前几代人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据麦可思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2012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有33%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 而半年内离职的人群有98%发生过主动离职。 《经济日报》 也曾对离职情况进行报道, 65%的大学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持续时间不到一年, 仅9.3%的大学生能坚持两年以上, “闪辞” 现象在当前的就业难的背景下, 已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的一大瓶颈, 同时员工忠诚度已成为公司用人最大的疑虑之一。加之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的高校扩招, 改变了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 以追求就业率为导向的就业政策也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稳定性不断下降的因素[5]。

2. 大学生工资待遇走低。 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显示, 全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3048元, 其中本科毕业生3366元。 而2013年就业竞争压力更大, 企业给出的底薪越来越少, 门槛却越来越高, 高等教育收益率下降, 就业质量降低 (2009) 。何亦名经过测算得出, 1991-2000年之间的高等教育收益率经历了快速增长, 其后在2004-2006年增长势头逐渐减缓, 甚至出现停止增长的迹象, 招生规模的扩大对高等教育的教育回报有明显的压缩效应。中国劳动力市场高学历对低学历的替代效应也开始显现[6]。 这就使得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 不仅要接受高校扩招导致的同等学历毕业生的竞争压力, 同时也要接受更高学历毕业生对该岗位的争夺, 劳动力市场岗位效用分布发生变异, 加之现实和预期差异对毕业生的影响, 使得工资待遇问题变得更为敏感, 大学毕业生对工资的掌控力接近冰点, 工资待遇走低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质量明显下降。

3. 毕业生就业意向功利性增强。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 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 使得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取向和就业方式发生了变化。姚国荣等对安徽师范大学千余名本科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査, 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时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发展空间、 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7]。 戴红兵指出,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健康的择业观是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就业环境的重要手段[8]。 蒋舜浩、唐玲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出现了日趋功利化的趋势[9]。 近年来, 公务员考试竞争越来越激烈, “千里挑一”、“万里挑一”已成为公务员录取考试的常态。 任何一个社会要保持其活力和可持续发展, 都需要保持合理有效的人才流向, 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功利性倾向, 导致人力资源供需配置出现结构性矛盾, 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三、国外有关就业质量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国外发达国家十分注重劳动者就业质量研究, 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对就业质量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则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国外劳动领域的就业质量探讨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初露端倪, 从美国的“工作生活质量” (QWL) 到国际劳工组织的“体面劳动” (Decent Work) 和欧盟的“工作质量” (Quality in Job) , 再到近期的 “ 高质量就业” (High -qualit Employment) , 就业质量的概念逐步完善丰富。 国外针对就业质量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对于当前我国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理论研究方面, Kalleberg &Vaisey认为可用工作满意度来概括就业质量[10];Beatson认为就业质量的衡量是通过反映劳动/回报关系的经济契约内容和反映雇主/雇员关系的心理契约内容[11];Clark则通过数据分析认为工作保障和有兴趣的工作对大多数人的就业质量而言更重要[12]。 Lucie & Christine研究梳理了就业质量概念的演进发展过程, 在综合各类学者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就业质量应包括合理工资与工资公平性、技能与培训、工作条件、工作和家庭兼顾与性别平等四项基础内容[13]。 此外, Arne[14]、Salais[15]、 Reilly[16]等学者分别从非标准劳动关系、就业能力、性别比较等角度对就业质量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同时, 实证分析也是国外研究的重点方向, Roopali Johri通过研究认为, 分析就业质量是测量和解决新西兰所面临的劳动力市场面临劳动力短缺, 高失业率、人口老龄化、女性劳动力增加、非正式就业人数增加等问题的重要途径[17]。 Richard Brisbois对美国、加拿大及欧盟国家的宏观就业质量指标 (健康与福利、技能开发、 职业及就业安全、工作满意度等) 进行了比较分析[18]。 Lea Cassar从Lugo[19]和以前对工业化国家的研究中得到灵感, 建立并证实了就业质量的三个指标[20]。 Peter Morton等对目标企业的就业质量进行了调研分析, 从而为人力资源升级提供数据支持[21]。

学术界就业质量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外很多政府和机构的重视, 在制定就业政策时, 政府机构也越来越重视就业质量的测量与保障。在2000年, 国际劳工组织 (ILO) 、欧洲经济委员会 (ECE) 和欧盟统计局 (Eurostat) 开始开展了对于就业质量的测量。 欧盟委员会在2001年明确将就业质量纳入到欧盟就业战略 (EES) 中, 并提出了就业质量指数 (EQI) 的测量体系。 就业质量已被国外认可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它关系着员工是否能够获得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好工作。

四、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为人口大国, 我国处在经济体制转型、经济结构转型的特殊时期,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使劳动者通过就业分享社会发展成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 迫切需要大量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而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之间却出现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尤其是在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 单纯的关注就业率已经不能真实地反映就业现状, 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问题日益凸显。 这既与大学生自身劳动能力、观念缺陷有关, 也与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不完善有一定关系。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处理不好将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 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当高度重视, 加大对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的深入研究。

1. 大学生就业质量低下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大学生大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阶段, 如就业质量低下将影响其自身人格的健全培养, 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就业问题是民生问题, 它所关系到的人员数量较大、 范围较宽。 以2013年为例, 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 就业质量所影响的人员数量巨大, 特别是在我国独生子女政策下, 众星捧月的家庭环境、天之骄子的社会赞誉, 使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 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极易使他们的思想和情绪发生极端性变化。 另外, 许多条件一般的家庭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因此倾其所有帮助孩子上学, 若就业质量普遍偏低, 极易产生贫富差距进一步分化, 加深贫富之间的鸿沟, 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同时, 由于我国刚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还没有健全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企事业尚缺乏科学、公正、透明的用人机制, 尤其是各种腐败寻租现象会导致大学生就业过程经常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在社会蔓延扩散, 将有可能出现很多仇视社会的极端观念与行为, 必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诸多不稳定的因素。

2. 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会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Okun提出的奥肯定律表明失业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呈反向变化, 即经济的高增长率伴随着低失业率, 低增长率伴随着高失业率[22]。 而大学生群体是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最具创新活力的人力资源, 一旦他们合理地投入到经济活动之中, 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社会普通劳动力所无法比拟的。他们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是维持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 但是, 正如李长安所阐释的, 由于户籍制度、经济体制等层面的原因,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典型的被分割成高级和低级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劳动力市场, 这使得处于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收益差距非常显著, 同时, 由于人才机制不健全, 使得不同劳动力市场人才流动困难, 导致大学生就业意愿倾向高级市场, 从而形成大学生过剩的假象, 导致优质人力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 使得经济持续发展的助力受阻[23]。

3. 大学生就业质量低下会冲击公众教育投资信心。高学历等同于高收入, 这一直是社会的普遍心理, 很多家庭把教育投资作为投资的重要领域,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学生学习、接受教育, 固然要有所花费, 但这种费用, 可以得到偿还, 同时也可以取得利润”, 在承认了教育是一笔值得家庭投入的投资的同时, 他也发现了“轻视危险和奢望成功的心理, 一生中以选择职业的青年时期最为活跃”的风险[24]。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 高等教育的筛选功能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功能也逐渐弱化, 就业市场的这种从“重学历”逐渐向“重能力”的趋势在增强。另外, 由于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使得其就业观趋于感性和冲动, 导致就业质量低下。 大学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甚至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家庭高等教育投资, 甚至冲击到公众教育投资的信心。

五、提升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路径选择

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是政府有关就业政策的宏观调控影响, 二是大学生自身就业意愿和就业价值观的影响, 三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质量的影响, 四是用人单位用人方式及员工保障政策的影响。具体说来, 在扩大就业背景下, 当前提升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4个方面。

1. 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就业服务体系。 在大学生就业方面, 政府发挥着引导性作用。 在当前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 为保障大学生就业质量, 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促使人力资源市场达到供求平衡, 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 为了保障就业质量, 政府应健全劳动力市场, 完善法律法规, 减少就业歧视, 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就业环境。此外, 建立长期稳定的就业统计制度, 增强就业信息对市场的引导作用。 在就业服务方面, 政府和高校应当通过各种政策引导和产业结构调整, 创造更多大学生就业岗位, 并且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拓展大学生就业途径, 通过扩大大学生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的方式有效实现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

2. 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意愿, 树立正确就业观。 100088;张婷,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北

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其就业意愿相关, 由于大学生处于就业价值观尚未成熟阶段, 容易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导致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就业观念有很大变化, 而当代的大学生由于受教育程度、家庭条件、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其就业意向趋于多元化, 甚至还出现一些恐惧就业和不愿就业的大学生。因此, 在当前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 为了使大学生能够较好择业和就业, 并在就业岗位上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应开展长期持续的大学生就业意愿调研。 同时, 高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提高其就业后的适应性和满意度。

3. 强化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同时, 就业能力偏低会导致大学生就业时工资福利待遇低、职业前景渺茫, 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质量。 要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 一方面, 高等教育培养机制要能够快速响应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 并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因材施教, 使得学校的教育能够跟上社会对人才知识技能水平的实际需求, 从而使大学生毕业时能够快速进入职业状态;另一方面, 要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等软能力的培养, 以适应日渐激烈的职业竞争环境。 同时, 面对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还要加强对终身学习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通过持续学习提升大学生就业后的职业适应能力, 以满足所在岗位对知识技能不断提升的需要。

4. 健全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和劳动保障体系。 大学生就业后的劳动待遇、劳动保障是判断其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也决定着用人单位的员工稳定性。 从整体人力资源市场角度, 用人单位按照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要求, 建立健全自身的劳动关系和劳动保障体系, 不仅可以强化自身的人才吸引力和团队稳定性, 而且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尤其是针对大学生这一青年初次就业人群, 用人单位更应该制定有效政策, 完善劳动合同关系, 建立劳动保障体系, 设计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 增强大学生就业后的职业愿景, 提高其就业稳定性。

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的大事, 因此, 政府、学界以及高校和用人单位都有责任加大对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的研究力度和重视程度, 以便从理论和实践上切实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提供助力。

摘要:在当前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 各级政府和高校普遍把提升就业率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 而大学生就业质量逐步下滑的现实问题日益显现。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面临问题与挑战, 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 我国理论和实践部门应当关注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下一篇:半失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