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

2024-07-08

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精选十篇)

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 篇1

一、广西当代大学生信仰总体情况

(一) 信仰需求情况

在“大学生是否需要有信仰”的问题中, 有效样本中选择迫切需要的213人, 占15.52%;选择需要的731人, 占53.28%; 选择有时需要的257人, 占18.73%;选择不太需要的122人, 占8.89%;认为完全不需要的49人, 占3.57%。

(二) 信仰倾向情况

在“您的信仰倾向” (多选) 中, 49.12%选择实用主义, 24.42% 选择共产主义, 15.89%选择享乐主义, 5.69%选择功利主义, 34.04%选择理想主义, 30.69%选择集体主义, 14.65%选择个人主义, 3.43%选择虚无主义, 而选择其他的占3.72%。

(三) 宗教信仰情况

在“您是否有宗教信仰”中, 没有宗教信仰的占55.61%, 佛教的占19.97%, 基督教的占11.81%, 道教的占5.17%, 伊斯兰教的占4.15%, 其他的占3.28%。

(四) 信仰坚定性情况

在“当个人信仰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冲突时, 你是否会坚持” 的问题中, 有效样本中242人选择“完全坚持”, 占17.64%;1 022人选择“看情况”, 占74.49%;108人选择“放弃”, 占7.87%。

二、广西当代大学生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市场经济发展过快, 造成严重信仰迷失

“信仰”这个名词并不陌生, 但是真正能理解的人不多。在破尔达斯定义中, 信仰, 就是你的信任所在, 但与信任不同的是, 信仰同时是你价值的所在[1]。“信仰”在辞海里的解释为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极其信服, 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2]。在我们去做问卷调查的过程中, 有很多同学都会问到底什么是“信仰”, 说明很多学生对于信仰还没有深入的思考, 还不明确自身的信仰。可以看出, 很多大学生对于信仰还处于迷惘期, 不懂什么是信仰。信仰迷失的原因如下:一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快。改革开放后, 中国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宏伟目标, 逐渐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领域上, 使得人民的政治意识形态逐渐淡化, 人们更多地、更迫切地去追求物质而忽略了精神上的需求, 因而对信仰的需求降低了。二是政治民主化浪潮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自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以来, 并且在全球化不断发展情况下,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遭到重大冲击。三是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力度不够, 没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可以看到, 很多大学生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寄托在某些错误的领域上, 如沉溺网络游戏, 迷恋不成熟爱情, 沉迷功利, 执着追求错误的梦想和观念等, 日子得过且过或者过得匆忙却又没有什么收获, 从而没能明确自身的信仰, 没能给自己的人生找到一盏指明灯。

(二) 缺乏有效公平竞争机制, 共产主义思想陷入危机

在市场经济的转型期, 人们很容易否定和怀疑马克思主义, 产生对马克思主义及共产主义的信仰危机。在现今大学生中, 受历史影响、地域性影响、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击,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怀疑。比如, 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贪污腐败的消极现象感到困惑, 因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产生了动摇, 不懂如何去看待共产主义信仰。也有的大学生带着功利目的入党, 为了找工作的时候能增加砝码;有的大学生重在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 认为金钱可以买来一切;有的大学生把获得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看得很高, 是为了撑面子, 而不是本着全心全意服务同学的宗旨和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 有的甚至违背道德来获得荣誉;甚至有个别女生一心只想嫁“高富帅”依靠婚姻谋出路, 歪曲了上大学应有的奋斗目标, 等等。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实用主义盛行。在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模式的冲击下, 当代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的正确理解和接受能力也受到较大的影响。中国还缺乏有效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导致中国市场经济的转变较为困难。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刺激下, 当代大学生更多地是倾向于实用主义, 他们从理想回归现实、适应现实, 他们关注焦点是物质利益短期回报和私心欲望的满足感;二是学校开设的“两课”教育不能吸引学生。大部分学校开设思想课, 一两百人一起上课, 而老师也只是“一言堂” 给学生灌输一堆堆的理论, 很多时候却无法解答学生对社会发展实际问题的困惑, 影响了大学生对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的学习热情, 很多学生只是应付性学习, 上课玩手机, 开小差等现象严重;三是课堂教育实践性不强, 没能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共产主义。无聊而且不实际的课堂反而会给学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的兴趣带来负面影响, 加上理论知识与现实的反差以及社会中各种负面现象削弱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 导致共产主义不能深入人心。

(三) 心灵安慰缺失, 宗教信仰盛行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动越来越趋向于独立化、多样化和差异化, 对个人价值观、理想、信仰等问题, 不愿做深入的探析, 存在肓从、迷信、随便信仰倾向, 对现实问题的认识, 个体感情色彩重, 理性思考不足, 甚至相信鬼神、天堂之说。从接近50%学生有宗教信仰数据上可以看出, 大学生信仰选择中, 既有主义信仰, 又有非主义信仰, 既有科学信仰, 又有非科学信仰, 既有理性信仰, 又有非理性信仰, 存在着信仰多元化和非理性并存问题。其原因有二:一是信仰多元化环境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发展, “闭关锁国”的观念早已摒弃, 各国的往来日益频繁, 各种思想文化也不断地进行交流、碰撞、融合。同时, 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多样化的利益主体, 而正是由于这些多样的利益主体和复杂的关系, 导致出现了取向和价值目标多样性趋势的价值要求, 因而出现了信仰多元化;二是心灵安慰缺失。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 生活中的压力越来越大, 个人在生活中遭遇到事业、爱情挫折或疾病、自然灾害等不幸时, 使得人们试图用宗教信仰来填补自己的精神家园, 容易通过信仰宗教来获得心灵安慰, 特别是三大宗教几乎都包括了这么一些道德诚律:不偷盗、不好淫、 不凶杀、不贪财、不抢劫、不诬陷、不妄语、平等爱人、惩恶扬善[3]。正是这样的教义, 使得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并不违背。甚至在很多地方, 宗教道德的约束力量已然超过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作用。

(四) 大学生信仰世俗化, 信仰坚定度不强

据调查数据可知, 在拥有信仰的大学生中, 当遇到个人信仰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冲突时, 超过八成的大学生选择了 “看情况”的选项。这也意味着近八成的大学生对信仰的不坚定, 同时, 拥有个人信仰的大学生中, 绝大部分信奉的是“不劳而获”崇拜的是“急功近利”向往的是“一劳永逸”[4]。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要求入党, 都是抱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主导信仰, 信仰的人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的想法, 这实质上已经把信仰等同于谋取利益的手段, 具有世俗性。其主要原因是信仰及价值观变化随意。大学生所处年龄段大多为18~24岁, 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 看问题往往比较容易偏激抑或是表面化, 在多样化的价值选择和宗教信仰面前, 单凭他们的阅历和经验还不足以保证他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价值观念变换无常, 时下流行什么思潮就跟随什么思潮, 或者仅仅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安宁、抚慰而非理性地信仰宗教。

三、解决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对策

(一) 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 塑造良好的信仰环境

环境对个人成长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良好的环境, 包括社会、家庭、学校, 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教育作用, 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思想和情感, 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是国家要加强正面宣传, 强调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并引领大家作出正确选择;二是加强党的建设, 拒绝腐败情况的滋生, 依法行政, 科学分权, 加强群众监督, 树立良好的党内风气, 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三是家庭成员要树立好良好的理想信念和信仰氛围, 家长的信仰正确了, 孩子的信仰才能有正确的起步。父母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尽可能正确解决孩子对于当今社会一些问题的疑惑;四是学校一方面要上好公共政治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另一方面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成熟人格,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 看到自身价值, 激发他们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热情。同时, 也要警惕西方腐朽思想通过网络、电台等对学生的侵蚀。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习惯、信仰、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 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两课”的教学效率

首先是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两课”作为大学公共必修课, 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核心途径, 为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提供了理论基础。如果教师本身没有崇高的信念, 就起不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就很难让学生信服, 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所以要进一步优化“两课”教师队伍, 要求教师每个月或者每年达到一定的相关思想政治学习时间, 加强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积累,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其次是提高 “两课”的教学效率。改变传统的简单说教、理论灌输式教学, 转用互动实践式教学, 针对个体间存在的差异, 以引导型为主, 差异化为辅的教育作为战略方法;第三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更多的讨论、交流和沟通, 提高课堂效率和生动性, 吸引学生参加到理论教学中来。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 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中国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 积极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 使“两课”真正成为他们最喜欢、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

(三) 引导学生树立稳定的主导性价值观, 区分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

首先是树立稳定的主导性价值观。在社会思想观念多元化环境下, 根据大学生思想活动独立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 加强学生在各种思潮面前的鉴别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稳定的主导性价值观, 不“随波逐流”, 还要指引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列主义政治信仰, 理性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 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引导大学生正确区分科学信仰和宗教信仰。在高等学校里可以通过开设与宗教相关的课程或者是请一些权威的讲师开展讲座, 正面介绍宗教知识, 淡化宗教的神秘感, 增强大学生对宗教的理性认识, 引导大学生正确区分科学信仰和宗教信仰。同时学校还要适当宣传新时期中党对宗教采取的一些政策, 特别要加大力度宣传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方面, 淡化大学生对宗教认识的神秘感, 消除盲目性, 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宗教, 更理性地认识宗教。

(四) 投身社会实践, 消除信仰功利性和肤浅化

做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以经济价值去衡量的, 因为经济价值之外还有道德价值、信念价值等。大学生应该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平台能够让大学生们快速成长进步同时还能体验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 增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同时, 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劳动中树立科学信仰, 加强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吃苦耐劳、 艰苦奋斗中逐渐消除功利性和肤浅化的信仰, 树立个人意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信仰, 并坚定自己的信仰, 不人云亦云。 而要让自己能够选择正确的信仰, 并始终坚定自己的信仰, 就要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 努力提高自我监督、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 不断强化是非认知事物的能力, 提高自己的需求层次, 具有拼搏精神、开拓精神等, 善于发挥自身人格力量消除信仰功利性和肤浅化。

参考文献

[1]破尔达斯.哲理数学定义集[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0.

[2]夏征农, 陈至立.辞海[K].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

[3]李丰春.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2) .

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 篇2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

-= 李涛 王勇士 潘长青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大学生学习方向、态度和选择职业以及如何保家卫国,使我国繁荣富强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根据对我校75名大学生的调查统计结果,就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信任程度以及学习、运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大学生出现的信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字:调查研究;信仰;高校;大学生;马克思 一

关于调查问卷的说明

1、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目的是为了切实了解我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学习、掌握和运用 马克思义的情况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程度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据以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研究,为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学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合理化的建议。

2、调查对象与范围

二零一五年五月,课题小组在淮南师范学院泉山校区网络发布了课题为”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的调查问卷,有效的收到了75名参与者提交的问卷,通过对有效问卷的统计,被调查者中男生占44%,女生占56%;中共党员与群众各占1.5%,共青团员占97%;农、医科与商科各占1.5%,文科占30.7%,理、工课占66.3%;大一占44%,大二52%,大三占1.33%,大四占2.67%。

3、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法,首先制定问卷在于网络发布问卷,在网络后台实时查看调查情况,以保证调查问卷的质量。

2015年5月

May, 2015

淮南师范学院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研究与分析

1、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状况

所谓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或主义的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把它拿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当代大学生的有无信仰、信仰什么,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调查发现:在回答“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有一种相信、信奉或崇拜什么的心态”一题时,青年大学生一般都形成了一定的信仰,有19%的大学生十分明显或强烈;44%的有,但不是十分明显。总之有的占63%。另外也有达13%的明确回答没有。而24%的大学生回答时有时无,不十分固定。回答“在你的生活中,你最崇拜的是”一题中,领袖人物占37%;明星占8%;科学理论占32%;知识占48%;财富占9%。选择科学理论、知识领袖人物的比重较大,表明青年大学生崇尚知识和科学理论,积极上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上述两项结果表明当前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任重而道远。

2、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情况

(1)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途径

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途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与坚定。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接触和了解接受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包括:A: 大学系统而正规的理论教学(64%),B: 各种形式的政治理论学习(37%),C:自学马克思主义道路论著作或理论教材(19%),D: 其他学科的学习中(17%),E:各种传媒的宣传教育(包括电视、电影、报纸、电台等)(39%)]大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是理论教学与政治理论教学,同时,大众传媒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是上也占到了39%的比重,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在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宣传上加大大众传媒的教育力度。

(2)普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2015年5月

May, 2015

淮南师范学院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是青年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前提与基础,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是知道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为此,设计了2道问题:你是否读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选集或全集以及邓小平理论等)A:读过(7%),B:读了一部分(3%),C:只读了一小部分(37%),D:只在写作文或论文时翻阅过(28%),E:没有读过(25%);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当代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并不普遍,从未读过原著的达25%,读了大部分的仅占5%。我们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原作,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掌握。在[请按照你的知晓程度对以下马克思、恩格斯所著的重要著作书名进行排序]选项中,顺序第一的是《共产党宣言》,其次是《资本论》,再依次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共产主义运动》、《科学社会主义》、《家庭和阶级的起源》,其排列顺序与大学教师排列的顺序是相同的。这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对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原著的了解程度还是有的。但在调查数据中,仍有15%的大学生无法正确排出顺序。

3、当代大学生对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看法

高校政治理论教学是大学生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途径,是故,大学生对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我们从大学生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的教师、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学习目的动机以及怎样才能学好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是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印象:[知识面比较广,有一定的理论功底(56%),表达能力强,善于逻辑思维(41%),对学生比较关心,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21%),善于从政治的角度去看问题,比其他教师更具有政治头脑(32%),思想比较保守古板(7%)]当前高校“马列”教师在业务素质、与学生的交流交往能力上评价普遍不错,但思想观念在大学生中得分较低,教师自古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教师在大学生的眼中的形象、心目中的地位,与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2015年5月

May, 2015

淮南师范学院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思想、观念、领先时代潮流,获得学生的尊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的看法:[突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40%),比较系统全面,具有极强的理论性(48%),实用性强,没有什么理论性(17%),通俗易懂,完全可以自学(9%),枯燥乏味,没有什么新意(27%)]。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当前高校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我们教材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不喜欢现在使用的教材,可能是有教材粗制滥造,脱离大学是生的实际生活,今后,有关部门要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的质量关,尽力打造精品教材!期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自己会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人文修养(64%),教学能力(19%),马列主义水平(21%),自然科学素养(25%),人格魅力(35%)]大学生着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个人的人文修养和增强人格魅力的作用,说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还是有一定的深度的,她不仅仅是一种政治理论,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但是“马列主义水平”这一选项在所有选项中是排在倒数第二,这似乎背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目的与初衷,我们对于这种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扭转局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比较倾向的教学方式:[讨论式(32%),学术讲座式(44%),自学式(24%),系统的课堂讲授(12%),各种方式的综合运用(33%)]大学生大多数喜欢在政治理论学习中采用“学术”型的上课方式,但是也有很多大学生(各近33%)选择了能够体现出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方式:讨论式与综合运用的方式,系统讲授最差。而目前高校政治理论教学形式又以教师为中心的系统讲授最为普遍。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否则,只能是费力不讨好,收效甚微。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后,主要的收获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39%),提高了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能力(45%),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论(27%),增强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39%),好像没有什么变化(2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本身就是世界观、方法论,所以,大学生学习她后多数能有所收获;但竟有21%的大学生学习后什

2015年5月

May, 2015

淮南师范学院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么收获都没有,这真的值得我们深思啊!是这些大学生的思想先就有抵触情绪?是大学生根本就没有学?是我们的教学方式过时落后?还是另有原因?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原因在于:[能提高人的理性思维水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1%),教学计划的要求,或获得比修的学分(56%),考研究生的需要(17%),能够帮助自己较好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24%),有助于专业学习(13%)]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因与动机确实值得我们忧虑,获得比修的学分的需要占大多数,假若大学的教学计划不作硬性规定,那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将还剩多少呢?学习没有强烈的动机,又怎么能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较好的理解与把握,又怎么形成鉴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4、当代青年大学生对共产主义运动的认知

共产主义运动是共产主义的一种存在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与实践;大学生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认知状况,既是影响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有事又是其对马 思主义的信仰程度的体现。我们从国际和国内来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世界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有:[中国、韩国、罗马尼亚、巴西(13%),中国、越南,古巴、印度(19%),中国、匈牙利、蒙古、古巴(5%),中国、越南、古巴、朝鲜(63%)]大多数的大学生能够选择出正确的答案,这说明他们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有所了解的,但也有37%的人是答错的,其原因可能是一些大学生这方面的知识缺乏,或者是其他的选项具有较强的迷惑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发生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巨大的政治蜕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政治家们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失败。我笑大学生对此的态度:[同意(8%),不同意(52%),难以判断(24%),思考的不多(15%),非常不同意(1%)]对处于低潮的国家共产主义运动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仍然对其抱有信心,在大学生当中仍有二分之一以上;这是我们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成功,是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认知事物的结果。在面对国际共运如此

2015年5月

May, 2015

淮南师范学院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低潮,8%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失败,应该比较正常。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过两次大的质的飞跃,是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产生(61%),井冈山之路、改革开放(7%),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3%),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5%)]毛泽东思想是以革命为重点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以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的理论,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他们产生与出现都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

一、三项回答总和为84%,表明了绝大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是正确的;至于选择其他错误的答案,可能是问卷设计不科学误导所致的。

三 结论与思考

5、我们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情况、当代大学生对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看法、当代青年大学生对共产主义运动的认知等四方面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大多数具有较为正确的信仰,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积极性不高,对于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的较少,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以指导,引导、帮助他们攻读马列原著,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不论教材,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修养素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效果还是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都存在这令人担心忧虑的地方,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以创新的思维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当代大学生对共产主义运动的认知了解,国内由于国际,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了解掌握的比较好,表现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我们要因势利导,通过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水平,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来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指导作用,促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当代大

2015年5月

May, 2015

淮南师范学院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并不十分乐观,不仅在认识上存在差异,在行为倾向上表现更差;我们不仅在理论知识方面要强教育,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尽量创设条件,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正确性,通过意志锻炼,形成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递进式 信仰教育 教育内容

一、大学生信仰状况分析

信仰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 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之基础上, 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无论是对于社会共同体, 还是对于社会个体, 信仰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构成了人类文化本身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那么,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本课题组对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近千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74份。参加调查的大学生性别抽样分布为:男生占43.7%,女生占56.3%;年级抽样分布为:一年级学生占26.1%,二年级学生占29.3%,三年级学生占30.9%,四年级学生占12.9%;生源地抽样分布为:来自农村的学生占51.5%,来自城市的学生占21.3%,来自乡镇的学生占27.2%;政治面貌抽样分布为:学生党员占18.9%,入党积极分子占32.8%,团员占43.4%,群众占4.9%。调查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一)多数大学生认为信仰对个体而言是需要的。只有29.3%的大学生认为没有信仰不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影响,其中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对信仰重要性的认识上差异显著(p<0.05),可见党员对信仰对人生产生影响的认识明显高团员和群众。专业、年级和地区之间差异不显著。

(二)在有无信仰问题上,专业、年级和地区之间差异不显著。只有4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明确的信仰。说明在现行无差异化信仰教育与引导方式下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认知水平的人对信仰的认知确立表现为同质性,大学生对信仰认识也比较模糊,多数人认为政治信仰才是信仰。60%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信仰或说不清楚,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主流信仰的一种迷失。

(三)大学生对信仰的选择较为理性。大学生对信仰的选择从高到低依次是道德信仰(63.4%)、国家信仰(53.7%)、民族信仰(52.5%)、政治信仰(30.4%)、生命崇拜(29.2%)、家庭主义(29.1%)、法律信仰(25.6%)、宗教信仰(11.2%)、金钱崇拜(4.1%)、权利崇拜(2.6%)和神灵崇拜(1.3%)。

(四)从大学生信仰确立的影响途径看,教育居于重要位置。依次为学校教育(35.9%)、社会的实践体验(21%)、家庭影响(18.1%)、理论认知(10.6%)。

(五)从影响信仰确立的因素看,依次为书籍(32.3%)、领袖及各种英雄和模范人物(20.9%)、父母(15.8%)、网络及各种传媒(13.2%)、老师(8.4%)、亲戚朋友(2.1%)、同学(1.3%)和其他(6%)

(六)对“学校信仰教育开展的主要不足”的选择,依次为忽视学生主体性需求(47%)、形式单一,以“两课”教学为主(45.7%)、针对性不强,没有分类教育(41.2%)、载体不够丰富(24.8%)、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不够(23.6%)、缺少层次性(16.3%)和其他(5.9%)。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1)总体上大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在价值判断与价值观念的取向上依然表现出“善”心,不存在价值崩溃。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价值判断混乱,在价值判断与行为模式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道德信仰在需求和选择上第一顺位反映了大学生对道德现状的关切和对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回归。(2)信仰迷失与危机并存。价值观念的“善”性定位并没有带来大学生信仰的确立,没有体现对善性的坚定追求。反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感到迷茫与彷徨,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中迷失,使主导信仰边缘化,体现出大学生受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的冲击及社会整体道德现状的影响,对主流信仰产生了怀疑、动摇,进而导致信仰危机。(3)教育是国家主导信仰确立的最重要手段,但针对性不强。价值体现的是客体对主体的美好,基于共同社会生活环境下的同一群体存在建立共同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和可能。推行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的最基本和有效地手段是教育,显然,信仰选择的差异与不同身份的个体在信仰认识方面的显著差异表明教育远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35%的人通过这渠道确立。这种效果的理想性与教育的针对性息息相关。(4)道德信仰成为关注的主体。一方面,大学生遵从内心道德的诉求,传统道德观念依然深深根植灵魂深处,另一方面,表现为对社会道德危机的极大关注。道德危机的根源之一在于从传统熟人社会快速过渡到现代陌生人社会,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显得松弛,其表现之一就是行为与价值观念的背离构成的不道德。当缺德与无耻在社会安之若泰,道德危机就容易发生,社会成员内心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对缺德行为的漠然就使得内心充满挣扎,会特别关注社会道德状况。(5)理性与情感并重,影响信仰确立。如果将书籍、大众文化传媒视为大学生信仰确立的理性认知因素的话,模范、亲人、朋友的影响则更多体现情感的因素。

二、递进式信仰教育的理论基础

所谓信仰的递进式教育,就是在尊重教育主体的基础上,以国家主导信仰为目标,按信仰内在逻辑关系,逐层推进的教育方式。

(一)信仰具有层次性

就某一信仰本身而言,按其在主体中的存在方式,赵志毅等研究认为信仰具有三层次四维度的立体架构。三层次: 可信--确信--坚信。四维度:分别为理性, 非理性、相信、怀疑。在不同的信仰之间,潘维认为,对社会关系的基本是非判断就是社会价值观,而依据基本社会关系,可以划分为个体对他人、自然、群体、群体与社会、人民与政府、人民与民族国家、国家与国际体系等,可以划分7层核心价值观,即道德观、自然观、群体观、社会观、政治观、民族观、国际观等。事实上,信仰的本质是人们高度自觉的价值意识。价值意识有两方面内容构成,一是价值心理、价值观念;二是价值认知、价值知识。信仰是人们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支配、统摄作用的价值观念。它总是存在于具体的价值观念、价值知识之中。[3]从这个意义上说,潘维所划分的7层价值观,就是7种不同的信仰。这7大类不同的信仰,按照与主体的关系紧密程度和认知程度逐层向外拓展。

(二)信仰的三元论

解构信仰,不难发现信仰由理性、情感、意志三种要素组成。主体信仰的合理性分野标志在于理性成分的多寡。信仰一旦拒绝理性的追问,难免就陷入狂热,宗教信仰就是典型的例子。意志的强弱更多取决于情感的因素。而理性、情感在信仰的确立过程中都存在逐渐加深和升华的过程,这一加深的过程为引导教育提供了层次递进性的可能。部分学者将信仰确立的过程人为划分为四个阶段,怀疑——相信——确信——坚信。张曙光认为:相信是对事物的某种性质或状态的断定、肯定。事物的某种性质或状态一旦为人所肯定、相信,而且被表述为一个判断、一个命题, 人们对这个判断或命题的正确性又坚信不疑, 那么, 这个判断或命题就成为人们的一种信念(确信)。在人类生活中,那些特别值得相信和恪守的东西,会在人的意识中转化为信念。信仰则是信念的递升, 是信念中的信念。显然, 只有对人来说具有极大极高价值的东西, 才值得人们心驰神往、身心相许、情感皈依。而由相信到信念再到信仰,反映了一种逐步深入和递进的关系。

(三)层次递进式是教育的内在规律性要求

人类知识的传承总是由易及难,由基础而前沿。观念的确立也是由感性而理性,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教育要遵循这个规律,层次性理论为信仰教育的递进式设计提供可能。

三、递进式信仰教育建构

(一) 递进式教育主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是教育的有效性问题;二是教育的针对性问题。有效性就是要提高受众接受传播者信息的效率,形式、环境、传播方式等都会对传播效率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的利用活泼的形式,多样的方式、简洁明了地将要传播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提高针对性的根本目的也是提高教育的效果。教育的针对性应主要指向两个对象,其一是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其二是不同群体的信仰需求。需要我们依据个体和群体的不同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二) 递进式教育需要分层分步实施

通过教育的实施者即教育主体对受教育者信仰确立状况的了解,人为将受教育者划分为若干层级,实施分层教育。可以是不同年级要求较为一致的群体,比如前文提及的党员群体;也可以针对不同年级面临的不同主要任务着重采取某一方面的教育;前文通过对信仰解读,我们已经发现主体对信仰的认知是个渐进过程,主体信仰的确立也是理性认知的深化和情感的升华的渐进过程。无论是对理性认知的渐进过程的划分,还是对情感皈依过程的划分,都存在不同阶段对象的集合。这是实施分层递进式教育的现实基础。削弱、对抗危机产生的影响因素,依据不同群体和个体对信仰的需求制定教育内容是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三) 信仰教育的内容

一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相结合。二是大学生信仰形成的主要因素相结合。按照个人与家庭,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与政府,与国族、与终极目标七方面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归纳为对应的五项教育内容。(1)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传统文化的礼、义等纲常积极意义解释,涵盖与家庭、他人的关系。(2)团体本位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制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体本位价值取向。(3)平等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教育,应该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价值取向。(4)爱国主义教育。(5)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精神培养。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又要反对对超验的神灵等的盲目信仰。上述五个方面内容,内容上基本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范畴,又具有对外逐层递进的关系,具有价值选择的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体现了信仰教育政治价值与普遍价值的适当分离。

参考文献:

[1]赵志毅,蔡卫东: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一期

[2]潘维:论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3]王玉:论理想、信念、信仰和价值观,东岳论丛,2001年第4期

[4]张曙光:信仰之思,《学术研究》,2000年12月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不同主体信仰需求,分类递进式大学生信仰教育模式的研究,浙社科规【2011】6号24)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及其分析 篇4

为了理性、全面地考查当前大学生的信仰状况, 正确指导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我们在省内8所高校组织了一次在校大学生信仰状况的抽样调查。样本的抽取采用了随机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 回收890份, 有效答卷880份。现仅就问卷数据作如下分析:

一、结果与分析

(一) 大学生处于信仰的选择探索之中

大学生是一个处于青春期的高知识群体, 青春期是人从幼年向成年转变的过渡期, 也是人的信仰形成、保持以及变更的关键时期。从信仰形成的角度看, 目前大学生处于信仰的比较探索之中。当问及“您认为当代大学生缺乏信仰吗?”时, 回答缺乏信仰的占53.1%, 回答不知道的占26.10%。这表明, 目前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的信仰还未形成, 仍处于选择探索之中。大学生信仰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为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 迫于升学的压力, 对于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信仰没有过深入的思考, 因此说用“大学生处于信仰的选择探索之中”概括大学生的信仰特点是客观的。

(二) 大学生的信仰认知差异较大

大学生信仰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为人的思想始终是处于一种矛盾运动之中。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有来源于家庭、社会、学校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不同的信仰教育在大学生心中可形成不同的认知基础。有21.60%的被调查者不知道信仰有对错之分, 39.20%的被调查者认为信仰没有对错之分。

在回答“您认为信仰最能带给人的东西是什么?”问题时, 55.00%的被调查者认为“信仰最能带给人的东西是精神寄托”, 只有36.20%的被调查者认为“信仰最能带给人的东西是动力”。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信仰本身的认识模糊。

在回答“您认为没有信仰会对人生造成影响吗?”问题时, 认为没有信仰对人生造成影响的占54.60%, 认为没有信仰不会对人生造成影响的占14.20%, 认为没有信仰对人生有一点影响的占31.20%。

(三) 大学生信仰的功利化与世俗化并存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得人们产生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心理, 导致部分大学生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理想信仰的追求, 变得世俗甚至庸俗, 忽视精神上的信仰和追求, 把某种有限的物质神圣化, 作为自己生活追求的目标。

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念已在大学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关于金钱和前途的灌输, 已经形成无法改变的记忆。在学校中, 大学生接受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这是主流的东西, 然而, 面对现实的选择, 面对社会中各种利益的诱惑, 大学生的选择往往是现实的。

在回答“您认为最符合您心目中信仰的中心词”时, 选生命的占27.78%, 选生活的占25.93%, 选自由的占25.31%, 选发财的占8.02%, 选祖国的仅占8.95%。

在回答“您的人生目标或准则是什么?”的问题时, 具有可观的收入占27.20%, 拥有较高的职位和地位占25.60%, 为祖国作贡献仅占14.60%。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短视功利集中体现在他们价值观的“利己”性上。

大学生对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的看法, 持反对态度的只有25.00%。

(四) 大学生信仰选择取向的多元化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心态不仅仅表现为各种思想、观念的平行排列, 更多的是传统的、转型的、西方的各种古往今来的思想的叠加。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处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状态中, 这一变化的重要方面是反映在崇拜物的多元性上。在大学校园里, 共产主义、自由主义、存在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都有市场, 政治家、科学家、球星、影星、歌星等, 只要是名人都可能成为他们的崇拜对象。

二、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

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既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教育的需要, 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信仰与人的思想和行为总是相一致的, 即有什么样的信仰, 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 反之亦然。信仰对人的重要意义可以这么概括: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信仰是人生的导航系统, 信仰是人生的动力装置, 因而, 从教育本身的意义来说, 从全面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来说, 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 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他们思想敏锐, 可塑性强, 个人信仰正逐步确立, 此时进行信仰教育可谓恰逢其时。

(一) 从教育对象来说, 要把握学生特点,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 主要任务就是:使其错误的信仰得以矫正;模糊的信仰变得清晰;缺失的信仰得到构筑。而要做好这项工作, 必须在准确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结合其思想状况、年龄特点、接受条件等情况,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鉴于当前大学生信仰系统普遍尚不完备的实际状况, 进行信仰教育要以了准确、及时了解学生为前提, 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 以弘扬主导信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 为关键, 以着眼最高信仰 (共产主义信仰) 教育为根本, 以切实增强信仰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 从教育本质来说, 要把握教育原则, 遵循教育基本规律

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源自于我们对教育的信仰, 然而, 教育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 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原则、教育载体等方面都极大地影响着教育效果。在实施信仰教育过程中, 我们应该把握好以下四点原则:一是牢固树立目标性原则, 要确认信仰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独立地位, 使之成为整个教育活动的终极教育目标。二是全面把握完整性原则, 要实施以“五信” (物质信仰、精神信仰、伦理信仰、国家社会信仰和宗教信仰) 为主要内容的信仰教育, 使学生信仰系统不断优化升级。三是切实增强实效性原则, 要恰当地隐蔽教育意图, 化解学生的厌烦抵触情绪, 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把信仰教育融于生活实际,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四是充分发挥主导性原则, 要充分利用两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切实发挥好课堂信仰教育的主导作用。我们还应遵循教育基本规律, 建立健全教育机制, 推动大学生信仰教育健康发展。

(三) 强化和完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仰形成的重要职能

当前信仰教育的困惑之一是社会环境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强烈反差。因此, 除了需改进学校教育外, 社会环境也需不断改善。首先,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舆论是社会教育的基本方式, 正确的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强化信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我们在信仰方面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翻开各种报纸杂志, 很少看到有关信仰方面的内容。应该充分利用舆论手段, 净化舆论环境, 恰如其分地宣传理想信仰。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来认识市场经济的观念和理论, 以正确的方法吸收西方文化,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大力弘扬共产主义价值观和信仰, 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

(四)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拓展高校网络信仰教育的空间

网络所提供的形式和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我们应该主动依托网络提供的各种形式和内容, 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 使信仰教育与网络有效地结合起来, 以网络传播方式激活学生的认知模式, 丰富学生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真实性的情感体验。将校园里、课堂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网络上, 建立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数据库, 使学生在网上能选择到正确的信息, 受到正确的信息流和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的冲击和影响。例如:在学校网上开辟德育网站、政策网站等, 公布学校关于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规定;提供多媒体德育教育资料, 在网上与青年学生就学习、生活、情感、工作等, 开展一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及社会热点问题的研讨。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寻找新的视觉内容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接受信仰教育, 使抽象死板的信仰教育变得生动活泼, 从而增强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 篇5

实验教学报告

课程名称: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调查与分析

二0一一年十一月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信仰、人生追求、社会、教育

摘要:大学生并不是都有信仰,大多数同学是有一定的人生目标的,但多数仍是处于自己的生活被人安排的,并不是自己主动地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时,社会的风气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是很大的。

问卷如下

也许考大学是为了自己的远大理想,也许只是父母的希望,可如今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读书到底为了什么?奋斗的意义何在?”“我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这辈子究竟为了什么而活着?”“我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未来又在哪里?”......这些问题常常絮绕在我们的心中,引起我们对人生真谛,生活的意义,自我的发展以及人生之路的深深思考。

第1题您的性别:

A男(2762.8%)

B(1637.2%)

第2题您属于以下哪个年龄段

A15~19(1023.3%)

B0~24(3376.7%)

C25~29

第3题您所在的年级

A、大一(49.3%)

B大二(3581.7%)

C大三(12.3%)

D大四(37%)

多数是大二,可能使调查问卷缺乏信度

第4题您有什么追求或人生目标(最主要的)?

A为成功人士,热爱工作并有较大的作为2251.2%

B与心爱的人好好过日子49.3%

C但求平凡而简单的生活即可1023.3%

D还在考虑当中49.3%

E其它人生追求37%

由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是有一定的人生目标的,超过一半的同学想要成功,四分之一的同学希望过平凡的人生,可见大学生总体来说是对自己未来抱有

希望的。

第5题以下哪项最接近于您的当下生活的常态?

A常忙碌,但过得充实而精彩1227.9%

B经常很忙,却似乎得不到什么1227.9%

C时常感到无聊或空虚,甚至有混日子的倾向1023.3%

D过着简单而平凡的生活,自己比较满意920.9%

各种情况基本均分体现了一句在大学里很是流行的一句话“大学里有两类人:

1、忙极无趣

2、闲极无聊”可见大学生里有一部分的人时没有明确的、有实际效应的、可执行的人生目标。多数仍是处于自己的生活被人安排的,并不是自己主动

地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可能由于调查人多为大二的,这段数据缺乏一定的信度)。

第6题您进大学的主要目的是:

A拿文凭,顺便编织人际网络,主要是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1227.9%

B完善、发展与超越自己,锻炼智商与情商2660.5%

C暂时没能力也不想面对就业的问题,先“由我玩四年”再说吧!24.7%

D其他原因37%

超过一半的同学希望在大学里自己学习的不仅仅是一些职业培训,而是对自己的综合素质的锻炼学习;四分之一的同学则是希望广交朋友,满足市场,可能有一

些功利,与社会的实际情况应该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的;当然也有些同学的想法

不同,可能比较颓废。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上普遍反映的大学生堕落颓废可能有点

有过其实了。

第7题请选择一项最符合您的信仰

A认为金钱至上或万能511.6%

B宗教信仰12.3%

C马列毛邓三0

D法律与秩序511.6%

E科学主义,即认为自然科学可解决一切问题49.3%

F其它信仰716.3%

G无任何信仰,不会想太多,活在当下就好2148.8%

无信仰的观点占大学生的主流,这与整个社会的信仰观点相统一,我国不一个宗

教国家,国家的统治机构推行的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虽然选项中没有

人选“马列毛邓三”,但不得不承认其对我们民族的影响。选项“金钱万能”与”法制”

相同是个有趣的数据,它可能表明我国国民的金钱观与法律观,社会上的一些金

钱买通关系的实例对大学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由此看出要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

与校园风气。

第8题您现时的信仰对您的帮助或贡献如何

A很大418.2%

B较大836.4%

C一般1045.5%

D较小0

E几乎没有0

对有信仰的同学此题反映出信仰并不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第9题为何您没有信仰?

A信仰在某程度上可算是一种对精神的束缚2

9.5%

B我也想找,但无奈找不到真正合适自己的,先暂时凑合着过吧314.3%

C没有特别的理由,就是不愿意想太多942.9%

D我是属于实干型的,想太多反而会对工作有所阻碍628.6%

E其他原因1

4.8%

对没有信仰的同学来说此题反映出不同的想法,有一部分是由于觉得没有合适的,大多数是由于觉得它是一种束缚。

第10题您平时会否时常主动地采取某些措施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A会3786%

B不会614%

此题说明多数同学对于精神世界的是有自己的修补的。

第11题请选择以下您常用于充实精神世界的措施多选

A音乐3286.5%

B书籍3697.3%

C视频2670.3%

D讲座或演讲1745.9%

E参加宗教仪式38.21%

F冥想或瑜伽1129.7%

G找人交谈2464.9%

H其他410.8%

当代大学生通过电子设备改善自己的精神的生活已成为主流,当然传统的书籍依

然是大多数同学的选择。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可以通过多样的方式进行改善的,也就对想要改变大学生现状的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

第12 您认为造成你现在精神状况的原因是

A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背景下,社会过于浮躁与功利2367.6%

B政府缺乏重视411.8%

C政府有重视的意识与行动,但路子走错了514.7% D其他原因25.9% 社会的风气对大学生影响是很大的,要想改变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与人生追求,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整个社会的风气的改变,这不仅仅是校园里的工作,更要全社会的努力的。政府的方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的到学生的认同。

问卷中反映出两方面问题——

一、大学生有没有信仰;

二、大学生信仰是什么,主要受什么影响。

一、大学生并不是都有信仰,但是,大学生普遍还是有一定的人生追求

和在大学的目标的。但是,当代大学生信仰或理想有一定的盲目而且不

是非常明确。大多数的大学生知道自己希望的方向,并不能很是合理的去找到自己努力的途径,还有一些同学存在一些认识的上的偏差,片面的缺乏自己思考的就认为很多真正应该信仰的是不对的。

二、在无信仰占主流的大学生团体里,那些有信仰的学生中有一大部分的信仰也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意义。而当代大学生有信仰的一部分

同学受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应当进一步的加深社会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整体的风气。

那么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呢?

人类的经验表明,信仰对于维护社会的秩序,保证社会安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信仰有助于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健全,从而给予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以内在的自我约束。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着理想信念淡薄信仰发生危机等不可忽视的倾性思想问题,若任其发展,将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到国家前途命运。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同计划经济体制及观念紧密的结合起来,当由计划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人们很难把共产主义同计划经济区别开来,相反的却极容易把马克思主义同计划经济一同怀疑和否定,造成大学生在接受时的错误观念,造成一种信仰上的危机。

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即将灭亡,社会主义即将胜利的基础上的”。然而资本主义并没有灭亡的迹象,好像更加繁荣。1989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和东欧各国发生巨变,走上非社会主义的道路,不再坚持马克思主义,这种格局的变动,给中国原有的共产主义信仰造成很大的冲击,大学生从历史中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及其共产主义理论是否正确,能否实现,于是就产生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各种思潮的涌入,各种新观念、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加上思维方式不成熟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处于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状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在崇物的多元化上。在大学校园里,各种理论都可能占有一席之地。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是正常的。但是,一部分学生对此不加以理性的思考。他们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当我们的共产主义运动受到挫折时,他们便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和不信任,认为马克思主义不灵了;当我们打开国门,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时,他们又认为资本主义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

由于过去我们在开展信仰中的悬空化,导致部分学生厌恶信仰教育,只重视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他们不谈理想,不要信仰,更谈不上为祖国献身,他们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他们有难不帮,见死不救,把见义勇为视为傻子,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刺激下,世俗化心态使部分学生变得自私,他们崇尚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根本谈不上什么为祖国做贡献的伟大理想,这种世俗化倾向已经严重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

高校思想教育的缺失。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大多是单方面“灌输式”的静态沟通,受教育者只能处于被接受的“不平等”地位上,传递出来的教育信息对于他(她)只是一种被“知会”的信息而己,因而对其思想认识触动有限,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拒受”的情况,这就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同时,越来越多的学校只重视学生的专业成绩,而不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他们把马列主义教育放到最低的位置,以至于学生们对这方面的教育出现抵触情绪。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因此不可避免地养成一种狂妄自大、自信心十足的性格。同时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要求别人以成人看待他们,以成年人自居,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评态度,行动上具有很强的反抗性,易于偏激,缺乏克制,往往产生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他们宣扬个性解放,不愿受到外来因素的束缚。这部分学生放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加之高校内部改革步伐加快,超过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他们价值观的混乱。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冲击,使他们很容易受到蒙蔽。

在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念已在大学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无法改变。关于金钱和前途的灌输,已经形成无法改变的记忆。在学校中,我们接受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是主流的东西,然而,当代在校大学生面对现实的选择,面对社会中各种利益的诱惑,选择往往是现实的,对共产主义理论及其思想道德教育不感兴趣。这种教育体制和大学生现实的选择相脱离。

人们面对现实生活中“人究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选择的困惑。原因是社会中多元化文化的存在,给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同时树立多种价值标准,造成人们无法判断对错。

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信仰民族化;信仰宗教化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2.002

当代大学生能否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关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关乎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针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停留在理论上的泛泛而论,缺乏实证研究。本文拟在对青海省在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1.调查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青海省部分高校在校本科大学生,具体为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40份,回收有效问卷33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1%。调查问卷共包含16项内容,涉及信仰什么、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程度、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途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价值的认识等不同类别的问题。

2.调查结果分析

其一,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但马克思主义信仰意识不足。首先,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被调查对象中,有76.7%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其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78.8%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其次,大多数大学生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当问到“您对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否有信心”时,回答“信心很大”和“有信心”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2.4%。最后,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政策充满信心。被调查对象中,有85.8%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有74.9%的大学生认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是正确的。值得注意是,虽然青海省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总体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状况,但在问及“您的信仰是什么”时只有33.0%的大学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表明多数大学生并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是一种科学信仰来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意识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不够显现,也说明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其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在不同大学生群体身上呈现出差异性:一是党员大学生比非党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了解更多、认识更深、信仰更坚定。二是女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了解程度虽明显高于男大学生,但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率略低于男大学生。三是理科大学生虽对社会主义未来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信心,但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了解十分有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一定盲目性;相对而言,文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总体状况更加积极健康。四是外省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了解程度略高于本省大学生。这是西部民族地区教育水平落后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反映。五是由于受到宗教情怀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远低于汉族大学生。

二、当代大学生信仰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1.当代大学生信仰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信仰来看,存在着缺失、迷失、功利化、空范化等问题。

其一,信仰缺失。调查表明,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缺乏归属感,缺乏树立信仰的认知基础。当被问及“您信仰什么”时,被调查对象中有7.6% 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没有信仰”。不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匮乏,缺乏树立信仰的理论基础。被调查对象中有33.9%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大了解”和“不了解”。还有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怀有负面情感,缺乏树立信仰的感情基础。调查显示,有11.5%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前途“说不清楚”,有23.3%的大学生认为“喜忧参半,不十分明确”。

其二,信仰迷失。调查显示,青海省高校大学生中信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高达227%,认为自己没有信仰的占7.6%,选择其他的占7.7%。这意味着约40%的大学生在决定精神世界核心的信仰问题上没有做出合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选择。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不高,仅有17.6%的大学生表示“平时关注红色网站或阅读马列类书籍”。还有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一定程度的错误认知,高达48.5%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可以信仰宗教,甚至有4.6%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不能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其三,信仰功利化。调查发现,有85.6%的大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当问及“您入党的动机是什么”时,有23.9%的大学生选择了“为了评优、升学和从政”,其中,汉族大学生占24.7%,少数民族大学生占22.8%;有3.3%的大学生选择了“看到其他人入党,随大流”。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的执政党对青年大学生仍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趋于功利性和世俗化,而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相比,汉族大学生入党的目的性更明显。

其四,信仰空泛化。调查显示,虽有78.8%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但是当问及“您认为马克思主义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指导意义吗”时,仅有16.1%的大学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我学习和生活的指南,能帮助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仅限于理论层面,存在着理论与个人实际问题相脱节的现象。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革命传统文化等社会主流信仰,虽然在理论上知晓要坚定理想信念、人生价值必须同社会需要相结合等,但在涉及具体问题和具体利益时,又往往患得患失,致使理论认识与实际行动相矛盾。

其五,信仰宗教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宗教信仰者,存在着信仰宗教化问题。调查显示,回族、蒙古族、藏族、土族大学生中信仰宗教的分别为69.7%、66.7%、54.4%、31.2%,青海省大学生中信仰宗教的比例高达22.7%。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族大学生中仅有3.6%的信仰宗教。

2.当代大学生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在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既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与青海省的特殊省情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有关。

其一,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升学、评优等多重压力,导致其占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时间来加强专业课的学习或考取对就业有直接作用的各种证书。大学生兴趣点从宏观政治理论向现实就业领域转移,政治理论和专业课学习时间分配比例失衡,以及重视就业技能训练而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导致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低,而人的头脑一旦丧失科学理论武装,就会被非科学思想甚至落后思想占领,当代大学生出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迷失等问题也就在所难免。

在剧变的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既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也要处理新的问题和面对新的挑战。有些大学生由于在新情况下不能很好地处理和协调因形势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在学业、交友、生活等方面遭受挫折后未能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也未能主动及时向学校老师请求帮助,因而会转向宗教和神秘主义,以此来获得精神慰藉。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大学生对作为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而对非科学的、神秘主义的宗教却很迷信的现象。

一些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即使是学习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评优,表现出较强的世俗性和功利性倾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被动性,不但不能使大学生们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强大的理论武器,反而让他们产生厌恶和排斥心理,导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困难。虽然有些大学生表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感兴趣,但也是重书本理论而轻实践锻炼。

其二,受青海省特殊省情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的性格、气质、体格、思想等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青海地处西北内陆,群山环抱,交通不便,地域区隔,掣肘了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发展,而干旱缺水、高寒缺氧、超高海拔等严酷恶劣的自然气候环境又导致各种宗教思想的滋生与发展。

青海省总面积的98%都属于自治区域,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多文化交融的民族省份,其总人口约半数为少数民族。青海世居的少数民族,如回族、藏族、土族、撒拉族等,均有信仰宗教的文化传统,宗教的教义、教规、信条和戒律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对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生态度、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青海省高等教育水平偏低也是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因素。一是教育机制不畅。从高校外部看,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关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工作机制,普遍认为大学只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场所,信仰教育不那么重要;从高校内部看,各院系、各部门、各学科教师也没有形成共同关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工作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孤军奋战的局面没有改变,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环节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脱节的。二是教师水平不高。部分教师只注重讲授课本知识,忽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部分教师只注重课题研究,忽视育人实绩,缺乏真切关怀。三是教材针对性不够。使用全国统一的标准教材、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性有余,而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殊规律性不足。四是课程建设不力。虽然各高校都按要求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但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课程。近年来,青海省主要高校所开设的选修课上没有一门是专门探讨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

其三,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从国内看,第一,虽然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但是市场经济的工具理性仍在继续冲淡着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观念、思想和行为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和影响,物质利益成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和对社会贡献大小的重要参考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而精神文化领域问题鲜见受到大学生们的广泛关注,信仰被搁置,理想被抛弃,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日益泛滥。第二,社会价值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形成对主流价值主导地位的挑战,使其不可避免地发生动摇和淡化。第三,腐败问题严重,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受到污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四风问题越积越多,党内和社会上潜规则越来越盛行,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受到污染”[1]。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理应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但实际上确有一些人反其道而行之,结果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导致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淡漠甚至丧失信心。

从国际上看,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国际大环境之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一种空想的观念,而是一种与现实密切关联的信念。革命的挫折必然会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很大冲击,而革命的胜利则会极大地推动人们确立对它的信仰,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普遍化和大众化。[2]另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处于科技上的领先地位,它们利用其先进的科技和发达的传媒,极力向社会主义国家强势输出资本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妄图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使之成为西方世界的附庸,这种国际环境对中国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三、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建议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从建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凸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性、营造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优良环境四个方面着手。

1.理顺机制、明确分工,建设一支政治正确、信仰崇高、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

应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上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应牢牢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这一德育工作的生命线,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彻底扭转回避社会现实的倾向,正视重大社会热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人生和世界,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积极推进教学实践创新,尝试构建校外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的了解和认知,不断提高其精神境界和思想水平。

其他专业学科教师尤其是文科类专业教师要改变重专业课教学、轻德育课教学的倾向,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与管理全过程,既要发挥榜样的重要作用,以本学科学术发展史上的先进人物育人,又要发挥示范作用,以自身日常教学和生活中的崇高道德行为规范育人,努力使自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专职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专职辅导员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贯穿于对学生服务与管理的全过程,树立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3]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解决大学生自身实际利益问题相结合,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和择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理论魅力。

2.理解内涵、把握本质,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

首先,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对象与内容,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仅仅是指对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科学理论学说的信仰,而且也包含对其后继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内容的信仰。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应主要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其次,要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态度。信仰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还是对于一个人来说,意义都非常重大。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建党初期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到如今拥有 8 600 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是由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我们国家之所以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如今越来越富强的新中国,也是由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优秀群体,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但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更是实现其人生价值和历史使命的关键所在。当代大学生要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发展成果的信仰。

再次,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地位。信仰是对人类生命终极意义的解读,是一个属于精神领域的概念。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同群体根据其所处的时代对信仰做出了不同的理解。资产阶级政党的信仰是“拜物教”,穆斯林的信仰是万能的真主,基督徒的信仰是神圣的耶稣,而肩负全人类解放使命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信仰则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宗教信仰的扬弃,它“把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4],从而实现了人类信仰史上的伟大变革。一方面,它吸收了宗教信仰中的合理成分,如道德规范、净化心灵和满足人们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诉求等;另一方面,它又在信仰情感的健康性、信仰内容的科学性、信仰对象的真理性、社会作用的积极性和信仰方式的理性化等各个方面彻底扬弃并从根本上超越了宗教信仰。

3.科学探索、因地制宜,凸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性

地域性教材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各高校普遍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类教材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但这种普遍性教材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不太理想。调查显示,有55.2%的大学生认为当前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在满足自身价值需求上有所欠缺。因此,应整合、统筹学术资源,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学者编写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教材,努力做到既兼顾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普遍性,又突出地域性和民族性,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载体。

个性化教学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方式。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瓶颈。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状使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各方面都异于汉族大学生,因此,凸显其民族性成为必然。民族地区高校应当采取对汉族大学生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差异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与措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应通过设立民族班,把具有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民族文化、行为习俗等共同特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集中起来,创新教学方式,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民族文化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生活习俗和伦理道德。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们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的,“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5]。因此,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少数民族文化间的结合,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角度看,应发掘少数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相通之处,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文化向马克思主义信仰靠拢,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心理和情感上与马克思主义产生共鸣,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4.提高认识、积极行动,营造一个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和确立的良好环境

首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和确立的网络环境。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是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新窗口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它不但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与交往习惯。优良有序的网络环境有利于正能量的传播,而混乱无序的网络环境则会极大地削减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力。应充分认识互联网对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的良好机遇,加强和改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例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重视学习互联网知识,积极主动运用好网络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了解社会问题,疏导舆论情绪;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网络背景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发现新规律,积极利用这一新兴媒介和环境同大学生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建立大学生思想状况信息汇集、处理、反馈机制,主动占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这一新阵地,提高信仰教育实效性;国家互联网监督管理部门应切实发挥好监督作用,加强网络监管,伸张公平正义,缓解网络戾气,净化网络环境,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筑起一道“防火墙”。

其次,要营造一个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和确立的社会环境。社会观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意识和科学信仰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大学生虽长期生活在相对独立封闭的校园环境中,生活阅历与人生经验有限,但是其借助网络进行的主动或被动的社会观察则十分丰富。互联网对官员腐败、潜规则、封建迷信、伪科学等社会消极面的报道和迅速放大,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观察往往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因此,引导大学生理性、全面、深刻地认识社会消极面,对促进其健康成长发展意义重大。社会各界应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下,采取疏导而不是堵塞策略,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打破区域隔阂、高扬国家认同等新途径和新方式,切实抵制民族分裂、愚昧迷信、伪科学等不良社会思潮,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大学生要加强自身修炼,掌握“创造环境的工具”[6]。打破并改造不良的社会环境重在大学生加强自身修炼,掌握创造环境的工具。一是判断的工具,即做到发展个性,详细研究实际问题,去除怀疑,摒弃诱惑,从而增强判断力。二是进取的工具,即做到勇往直前,防止半途而废,从而推陈出新。三是负责的工具,即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尽自己的能力对社会做一点贡献,从而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四是朴实的工具,即做到朝气蓬勃、光明磊落,排除客气和虚荣心,胸怀坦荡、敢为人先。五是奋斗的工具,即克服环境的阻碍和压迫,增强毅力和决心,创造环境、战胜自己。六是牺牲的工具,即做到敢于吃亏、勇于奉献,树立主人翁意识,志存高远,为全人类谋幸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2).

[2]黄明理,陈悦.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94.

[3]列宁.列宁全集(第1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3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 篇7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基督教信仰状况

在针对学生的宗教兴趣的调查中, 除了已参加基督教聚会的学生选择了“很感兴趣”和“想了解”外, 其他问卷中, 有180多份问卷选择的是没兴趣, 其他的选择是“一般”。

在宗教信仰选择中, 46%的学生选择的是基督教。在300份问卷中, 有7名学生来自基督教家庭, 而周围有亲戚朋友或老师信仰基督教的学生将近50人, 不到1/6。不清楚的占到一半多, 为67%。而正式接受基督教洗礼的亲属、朋友或老师不到10人, 不清楚的也有相当比例。

将近一半的学生在上大学前就接触过基督教, 阅读过《圣经》的人数低于1/4, 他们接触基督教的途径:自己看书、家人影响、同学朋友介绍的所占比例相当。老师介绍的较少。

去过基督教堂的学生只有不到100人。但没去过, 很想去看看的占到一半多。去教堂的原因, 有30多人选的是做礼拜, 对基督教文化感兴趣的为120人不到。其余选好奇。经常参加基督教活动的学生仅为27人。很少参加的为42人。不参加的占1/3。没听说过此类活动的学生占一半多。

针对基督教聚会, 一般参加教堂礼拜所占聚会人数的一半以上, 而家庭聚会占聚会人数的近1/4, 查经班人数较少。不清楚基督教聚会的人数占调查人员的绝大多数。

在信仰基督教的原因中, 选择“答疑解惑”的仅为2人, 为聚会点走访人员。选择“孤独、无助”的为不到50人, 而且多数是聚会点人员。“寻求生命真谛、人生的意义”占1/2多。“感动分享、交朋友的”人数也很多。

对于信仰基督教的同学, 有将近50人认为其“是生活和思想的异类”。也有不少人认为是“诚实有爱心、有较高的道德水准”。“都一样, 没什么差别”的占一半多。而在其愿意和基督教同学交往的意愿调查中, 有80%以上的人选择愿意。选择“只要谈得来, 信不信无关紧要”和“不清楚”的人数相当。

针对基督教在大学校园的传播会带来什么影响, “促进校园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大学生加强对西方思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青年的主流价值观”“危害中国本土的文化安全”的选择中, 前两者的选择多于后两者的选择。在对宗教信仰的价值判断中, 多数同学认为其“是追求真理或探索宇宙人生真相”、“揭示了生命的意义”、“提升道德水准, 形成完美人格”, 部分还选择了“释放、缓解精神压力”。

在回答是否相信上帝或神、佛的存在时, 大部分人选择的是不相信, 但尚有不少人选的是“不清楚”和“有一点相信”, 而选择坚信的也有。

二、当前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特点分析

1. 当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的兴趣度不高, 但是有在逐渐加温的趋势。

虽然学生大多选的是兴趣一般或没兴趣, 但对比2004年左鹏在北京某高校的调查结果, 想了解的比例在上升。很感兴趣的人数也在上升。

2. 普遍表现出对基督教的信仰意愿。

在可能的宗教信仰选择中, 将近一半的人选择的是基督教。这一方面与基督教的自身特点有关, 相对于晦涩的佛教等, 宣传爱、赎罪思想的基督教更易为人接受。

3. 接触基督教的途径单一, 抱有对其的好奇和神秘感。

当前高校, 除非基督教学校或者民族学校, 接触并了解基督教的人员是相当有限的, 而且基督教在我国主要是三自 (自治、自养、自传) , 所以学生一般是很少有机会去全面了解这一教种的。那么, 对其的好奇和神秘感也就不足为奇了。

4. 学生选择宗教信仰的目的性较强。

除了寻求人生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不少人同时选择了信仰基督教是为了“感动分享, 交朋友”等。

5. 大部分人认同基督教宣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较能理性的认知宗教的本质和意义。

对于信仰基督教的同学, 大部分人认为要么是道德水准比较高, 要么认为其和其他同学没什么差别。而对于基督教在大学校园的日益升温趋势, 大多同学认为其能带来更多的正面效应, 对于其对于本土文化的安全的影响, 很少的同学选择。

6. 在本身的信仰选择上, 或者信念上, 较多学生表现出的是犹豫不决的态度。

对于信仰的选择, 有些学生选择的是多项, 本身题目没设置多选。

三、大学生基督教信仰中凸显的问题

1. 在调研和走访机会点, 发现女生的信仰度高于男生, 虽然调查的女生人数远少于男生, 但是其信仰度以及比率高于男生。

而且在中国普遍存在的基督教三多人群中, 大学生中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基督教信教人群。在走访的个别信教大学生中, 有些是因为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些重大变故从而选择信仰基督教的。比如家庭变故、人生遭遇、个性偏差问题或者人际交往问题。这类人群除了从基督教中寻求慰藉, 可能会更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关注, 所以关注这类人的心理其他问题的疏导, 应该日益引起现在高校的重视。

2. 现在大学生中的信教群体基本是出于自由管理状态, 这一方面与我国的基督教的三自 (自治、自养、自传) 原则有关。

同时也是因为社会关注度不高。大学生的信教群体所占比例现在较小, 而且聚会点现除了固定的政府设置的教堂聚会点外, 其他的聚会场所很难介入管理, 特别是近年来的家庭聚会点的增多, 更增添了管理的难度。但这种自由管理状态有可能会给非法宗教组织和活动带来机会和渗入的空间。这个问题应得到关注。

3. 对于基督教这一信仰, 不少学生除了知道其简单的一些爱人、赎罪等教义外, 对其是缺少全面了解的。

即使是那些大学生基督信徒。由于受三自运动的影响, 中国基督教会以往更多强调的是独立自主、自办教会, 而很少提及基督教作为一种普世的宗教。中国基督教会与世界其他教会之间是否还应该保持一种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密切联系?是否应该明确表明中国基督教所持守的基本信仰, 以证明我们与世界其他基督教会的基本信仰是一致的?这些问题也是建立成熟的校园宗教氛围所必须考虑的。

4. 当前应努力的方面:

扩大大学生基督教信教团体及个人的团结面;引导其在社会活动以及一些国家重大事件、问题上的关注度和官方参与度, 突出其服务功能;强化其以人为本的精神;建立初步的大学生校园的宗教管理机制;规范《圣经》的印刷和发放。

摘要: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进行, 并部分的采取了判断抽样形式。主要集中在仙林大学城内的部分高校进行, 对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基督教信仰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

关键词:基督教信仰,当代大学生,调查

参考文献

[1]2008年中国基督教现状研究.

[2]大学本科生基督教信仰状况调查.

[3]唐晓峰:2008年高校基督徒群体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探析 篇8

中国同时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 从历史发展的时间纵向来看,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需要, 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我国在自身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符合中国发展、符合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一种价值体系。

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国家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 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坚力量, 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建设尽自己的力量, 教育部规定大学生必修马克思主义和一些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便是希望大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处理问题分析问题, 明确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整个价值体系。

一、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他们中的有些人从小就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 一些表面的、应景式的场面很难再引起他们激动。同时他们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 常以成年人自居, 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评态度, 往往表现于外的不是激动, 而是偏激, 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他们宣扬个性解放, 不愿受到外来因素的束缚, 也不愿轻易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知识的时候存在不重视、不学习、不探讨的现象, 存在曲意批判这些理论知识的现象、存在提理论学习就反感的现象。现在大学生特别是80后、90后普遍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缺失, 不知道入团、入党的真正含义, 不知道国家建设的真正意义, 不能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的艰辛和发展的不易。

二、积极探索大学生信仰教育模式

针对当前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索出一些合适的宣传和教改策略, 改变现行的政治理论教育模式, 培养大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明确政治理论学习的目的, 在教学和学生日常管理中, 实施切实可行的大学生信仰教育方法。

1、信仰教育要使人激动

信仰具有巨大的动力。一个具有信仰的人, 常常可体会到信仰给他带来的无比愉悦的感受, 使他的生命充满了诗意和激情。正是由于信仰的存在, 人类才得以从生活的狭小时空范围的限制中超越出来, 从生命本身的客观缺陷和束缚中解脱出来, 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开辟出新的航向, 相信神圣的生命帷幕之后存在着一个有意义的、一个崇高而又神秘的精神生活空间, 为人类勇敢地奋斗提供勇气和持续的动力, 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

信仰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它能使人焕发出强大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内驱力。人的信仰越坚定, 越高尚, 他的内驱力就越强大, 越持久。信仰作为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 它对个人的人生定位和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信仰一旦形成, 就会对人生实践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动力。具有信仰的人会因此调动自身的一切知识和能力集中到既定的人生目标上, 使内心和精神世界都得到充实和提高, 从而推动人的发展和提升。人有了信仰就会感到精神有所寄托, 有所期望, 有所依赖。

2、信仰教育要让人感动

感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受教育者受动, 由受动而导致激动, 从而产生强大的动力, 最后达到情感的升华。这也是我们传统教育中常用的榜样作用的模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率先垂范、敬业精神是每个教育者都应具备的素质。教师以奉献精神激励学生, 学生在激励中乐学勤学, 提升自己的素质潜能, 学好本领回报社会。

信仰教育就是要通过主体激动来完成意志的趋动。个体的信仰在认识的层面上达到整合的同时, 便能调动起个体意志层面的潜能。信仰意志是个体为实现信仰目标而克服内外困难的心理过程。个体在实现信仰目标的过程中, 内外诱因复杂, 而个体又必须克服这些欲望或诱惑, 这种克制就是意志的努力。对于个体而言, 信仰的确立, 可以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 这种内在的动力能使个体鼓起勇气去调动自身无限的潜能, 力求实现其追求的价值目标。

3、信仰教育要促人行动

信仰是人的行动指南, 而行动则是受思想支配表现于外的活动。一个人的行为从根本上来看往往是受信仰支配的行动, 人的信仰则是其行为的基础。信仰在心理上表现为对某种事物的仰慕和向往, 在行动上则表现为以某种思想体系为准则去解释和改造世界。

信仰是行动之母, 一个人有怎样的信仰, 他就会在这信仰的支配下行动。信仰可以左右人生, 它决定一个人对生活和事业的态度, 决定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锤炼。世界上无论何事, 决不是先有知识, 后有信仰;而是用信仰去弥补知识的不足, 信仰实为知识的前驱, 它不是真理的代替, 但信仰是达到真理的途径。

当代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研究 篇9

近年来, 通过不同地区、不同高校有关大学生群体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发现, 大学生中有宗教信仰的人数占到了相当可观的比例, 并呈现出上升趋势。据统计, 2010年“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机制研究课题组”对湖北省13所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 2009年对湖南湘潭地区3所高校就大学生接触或信仰宗教情况的调查, 都明显表现出宗教在大学校园内有逐渐升温的态势。高校学生信仰宗教的现象促使我们必须对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加以认真地对待和深刻地反思。

1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现状

首先, 在当今世界,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提供一份较精确的信教者或者不信教者的统计数字。宗教团体或教会组织的教徒统计数, 往往出于扩大自身的影响或者某种原因有所夸大或缩小。另外, 由于对信教者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理解, 依据不同, 结果就出入很大。因此, 对于高校大学生信教徒数量的统计并没有一个准确数字。

其次, 信教不信神是宗教发展历程中日益突出的一个社会现象, 在青少年中尤为明显。随着科学理论的广泛传播, 大学生长期接受社会主义无神论教育和现代科学教育, 文化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对于宗教所宣扬的有神观点能够进行分辨与判断。信教的大学生并不真正相信神灵存在。这些大学生之所以仍然信奉宗教, 主要是把宗教作为了心灵寄托的场所, 希望用宗教的武器改变社会道德混乱的现状。

再次, 大学生信仰宗教, 常常与地域性或民族性带有宗教色彩的风俗习惯、祭祀活动等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党员, 由于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 长期处于宗教氛围浓厚的社会生活环境当中, 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宗教思想和宗教观念的熏陶与感染。

最后, 与一般社会宗教信徒对宗教的虔诚相比, 信教的大学生对于宗教的虔诚度和依赖性明显是有偏差的, 他们皈依宗教更多的是以此来寻求心理平衡和精神慰藉。大学生信仰宗教、参与宗教活动是出于利己的动机较为明显, 表现在当发生了问题或产生了需求时才投向宗教的, 以期实现精神突围或事态逆转, 呈现出一种世俗的要求与功利目的。

2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信仰宗教是内在和外在的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涉及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

(1) 心理困惑, 精神迷失。

大学生时常需要面对来自个人和家庭生存的压力, 承担着较多的社会责任, 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所以自然会产生心理调节的需求。然而, 大学生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 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还不够强。宗教可以通过特定的信念, 把人们原来心态上的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心理状态, 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上、行为上和生理上得到适度的抚慰与支持。宗教的这种心理调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大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 于是他们为求得心理的平衡与和谐以及取得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而皈依了宗教。

(2) 认识偏差, 曲解政策。

大学生的个体存在较大差异, 许多大学生对于党的宗教政策存在认识偏差。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相当多的大学生眼里被曲解为宗教信仰的无限自由。殊不知, 中国共产党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是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为指导。这一认识的偏差助长了宗教在高校里的升温。

(3) 家庭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许多调查都显示, 信教的大学生中很多都是来自有信教传统的家庭, 或者来自具有宗教信仰传统的少数民族地区, 他们受到家庭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至深。来自具有宗教信仰传统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 由于其所处的整个民族都信仰某种宗教, 所以不断受到家人、族人关于宗教思想的熏陶和感染, 长大后自然而然地信了教。还有些大学生的家庭祖辈或父母笃信某种宗教,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 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宗教思想的灌输, 最终也信了教。

(4) 学校教育和管理的缺失。

虽然现在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德育工作, 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但不可否认,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实效性差、针对性不强、引导力不足等问题, 教学内容枯燥, 教育方法单一, 重理论轻实践。同时, 学校管理上的缺失也常常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给了宗教以可趁之机。一些大学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难需要帮助、产生心理困惑、精神需要寄托和抚慰时, 学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不能及时开导、提供服务、给予帮助。这就致使一部分学生的信仰发生偏斜。

(5) 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的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为境外敌对势力提供了可趁之机, 分裂破坏活动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反革命势力与帝国主义势力仍披着宗教外衣, 利用宗教从事反对新的社会制度与干涉中国内政的种种活动。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是境外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首选目标。一些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打着宗教的旗号, 将大学校园作为突破口, 通过学术交流、文化交流等方式宣扬宗教思想, 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3 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大学生信仰宗教的途径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曾指出, “宗教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将会长期存在并发生作用”。宗教问题作为民族关系中的敏感因素, 处理不当会给党的事业和祖国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因此, 对于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我们应当始终把加强教育放在首位, 对信教大学生的管理严格掌握在政策界限之内, “疏堵结合”才能标本兼治。

(1) 加强对大学生的监督、管理和教育。

大学生肩负着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重任, 必须保证他们在方向和原则问题上能够坚定立场、绝不含糊。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经常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教育, 经常关心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和引导, 时刻提防宗教在大学生中升温的势头;制定出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科学化再教育方案, 帮助已经信教的大学生重新树立起坚定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彻底摆脱唯心主义宗教观念的束缚, 正确领悟党的宗教政策。

(2)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目前,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引导力与社会对其的期望值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需要加强自身建设, 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努力消除宗教在大学生中的影响, 净化大学生党员队伍。首先, 作为大学生与学校之间桥梁和纽带的辅导员需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高度重视、审慎处理大学生信教问题, 切实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加强对学生在思想上的疏导。其次, 高校基层党、团组织要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 贴近大学生的生活, 关心大学生的发展, 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最后, 发挥高校统战部门的协调优势, 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 处理好民族宗教事宜。通过教育的合力, 让广大学生明晰宗教与邪教的区别、宗教与民族风俗的区别、宗教与封建迷信的区别等, 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施予积极影响。

(3) 谨慎对待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党员信教问题。

在处理大学生信教问题上, 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 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因此, 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 必须根据有关规定谨慎对待、妥善处理。在一些基本全民信仰某种宗教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要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宗教的特点, 把信教与参加某些纯粹的民族风俗活动区别开来。在尊重学生的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情感的基础上, 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 向少数民族大学生明确宗教和民族的界限。

(4) 普及宗教文化知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信教相当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宗教文化知识的匮乏, 不了解宗教的历史和本质, 不了解党的相关宗教政策。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宗教文化类的选修课程, 普及宗教文化知识, 从正面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 主动化解宗教在大学生眼中的神秘色彩。同时, 高校应当把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大学生营造一种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 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塑造起大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从而使各种有神论、宿命论等唯心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校园里没有市场, 减少大学生向宗教靠拢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戴康生, 彭耀.宗教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汪士华, 陈真亮.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基于浙江省几所在杭高校的调查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 2009 (8) .

[3]孟兆怀.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2) .

[4]闵娟, 吴敬东.当代大学生党员信教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 2010 (6) .

浅谈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 篇10

一、当代大学生中所存在的信仰危机的特点

1. 信仰的西元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进入中国, 与传统的中国文化产生了碰撞。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来说, 西方文化的出现与他们追求前卫、自由、个性的迫切要求不谋而合, 所以当代大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追求总是趋之若鹜, 同时就必然冷落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比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颇受大学生们的喜爱;反之, 中国传统的中秋节、端午节等却备受冷落。

2. 信仰的非理性。

当代大学生对于西方的思想观点缺乏理性分析, 总是凭感觉地、表面化地追逐潮流。在西方文化抢滩中国大学校园的同时, 各种非理性思潮也在这里占据着一席之地。马克思主义不再是大学生唯一的信仰追求, 取而代之, 非理性主义、非科学主义等思想正在默默地影响着当代一部分大学生的信仰选择。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极力维护传统的或不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观念和方式。他们不能理性地、科学地看待社会和自身发展方向, 贪恋旧思想, 难以融入新时代文明进步的大环境中, 一旦在实际生活中遭受挫折便转向神灵庇护, 迷失前进的方向。

3. 信仰的功利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当基本生活得到充分保障, 人们的物质欲望则不断膨胀, 在这种利益驱使下, 一部分当代大学生往往形成了“活在当下”、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物质主义思想, 一味地想到自己能得到什么, 而很少反思自己所要追求的人生价值、自己能为他人为社会做些什么等问题。在实际生活中, 这部分大学生处处显示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 过分注重金钱等个性。

二、当代大学生中所存在的信仰危机的根源

1. 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整体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传统的价值观念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但是新的价值观念还未完全确立。此时,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化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西方文化中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思想和中国社会上一些消极腐败的现象以新的形式趁虚而入, 恰好迎合了长期处于焦虑、困惑、迷茫的那部分大学生心理寄托的需要, 致使他们的人生定位超现实化、功利化, 对其原本崇高的信仰形成产生了不利影响。

2. 学校。

高校是一个人从学生时代踏入社会的重要桥梁, 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时间观和价值观的主要阵地, 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是这个重要阵地中的重要武器之一。虽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改革以适应当前环境,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改革始终摆脱不了滞后性, 这就使得部分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真空;再加之当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不能摆脱教学方式单一古板、过于偏重于理论阐述;教学内容乏味缺乏创新, 不能和实际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丧失亲和力, 导致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信念, 更难以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反之, 那些世俗的、非理性的、极具功利色彩的物质主义思想却是非常具体的、容易接受的、不用转化即可信手拈来的, 所以, 在大学生处于焦虑、困惑、迷茫时, 往往选择了后者, 长此以往, 就会导致现存的信仰危机。

3. 家庭。

家庭是人生教育的摇篮,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 尽管已经进入了独立的年龄阶段和特定的学习环境后, 他们开始接触并体会到现实生活的多个方面, 其独立思维和行动的能力日益增强, 与家庭的关系较之以前会有所松绑, 但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特殊的亲缘关系、长期共同的生活环境以及经济独立能力差等因素, 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摆脱在长期家庭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家庭教育中, 子女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父母的生活习性、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力非常强, 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价值观念可能与他们在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中获得的价值观念一致或冲突, 对加强他们的主流信仰起了积极或是消极作用。很多大学生的“金钱至上”思想、偏激的宗教信仰、个人本位思想等都来自家庭的感染, 甚至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 很难改变。可见, 家庭教育的误导也是导致大学生信仰危机的重要原因。

4. 自身。

大学生处于尚未完全成熟但又渴望成熟的时期, 他们人生阅历浅、人格塑造不够完全, 对一些错误思想辨别能力不强, 易受环境影响, 再加上他们心浮气躁又不够自信, 因此当他们遭遇挫折、迷茫, 且利用现有知识不能应付时, 难免会对主流信仰产生怀疑心理。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在其著作《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中, 曾对个人信仰危机的发生做了非常细致的研究。他从治疗各种精神病教徒中总结出:这些病人的根本问题都是像寻求一种宗教的, 即有信仰的人生观。这样一类病人的痛苦是他们还没有发现生命对自己的意义何在, 这是产生信仰危机的最典型的个体原因。同时, 中国研究者也指出:大学生在价值目标追求上更加世俗化、功利化;思维发展不成熟, 看问题片面化、绝对化、静态化、微观化、表面化;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 心理状态不佳;对信仰教育需求不迫切, 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主要自身原因。

三、进行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途径探索

1. 社会。

首先, 政府应加大改革力度, 完善经济体制改革, 在增加中国综合国力的同时, 也必须重视缩小贫富差距, 防止两极分化, 逐步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让当代大学生不仅能在实际生活中切身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还能为自己祖国强盛的综合国力感到自豪。其次, 在大力发展经济、完善社会制度, 物质生活有了充裕保障的同时, 还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二者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所以政府还应发挥主导作用, 大力弘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借此加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 摒弃各种封建迷信思想, 为信仰教育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社会氛围。

2. 学校。

首先, 高校应着手建立一支高素质、高修养、善创新并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 把理论知识和各种社会现象结合并剖析, 在进行授课时, 注重方式创新, 让理论与实践能更紧密地结合, 而不是一味地照本宣科, 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亲身感受, 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之余, 教师还应因材施教,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其次, 校方应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积极、有序、和谐、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 加强校园舆论监督。一个优秀的校园环境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 净化学生的心灵, 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积极向上,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健康成长, 而且有利于教学活动周而复始地高效运转, 保障信仰教育顺利进行。

3. 家庭。

家庭教育在子女的一生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子女的一生, 所以家长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 首先, 要多与学校沟通, 发现问题能及时与子女沟通, 并开导、帮助、鼓励他们;其次, 应重视榜样的作用, 在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中, 积极地以身作则, 在自己的知识结构、日常爱好、社交礼仪等方面下工夫, 让子女能从自己的言行中悟出道理, 才能做到教育与实际相结合, 能更好地帮助子女成才。

4. 自身。

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 如果当代大学生自身觉悟、素质低下, 那么社会、学校、家庭再怎么努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世界观也是枉然, 所以要求当代大学生首先, 要积极主动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并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行动,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正如邓小平说的:“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 而是行动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不断结合变化着的事迹, 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 从而发展马克思理论本身。”其次, 当代大学生应注重加强自身修养, 做到严于律己, 勇于倾诉, 善于奉献, 乐于助人, 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 为小家庭和大集体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信仰是个人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崇尚和选择, 是个体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 对个体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既是社会的明天, 又是社会的今天, 他们的信仰状况如何, 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未来的发展, 还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 所以, 应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作为全社会信仰教育的重中之重, 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将其培育成为真正有信仰、有素质、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余心言.科学.信仰.道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

[4]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5]蓝蔚.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1) .

上一篇:电缆故障快速定位研究下一篇:企业发展与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