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物理教学

2024-07-18

生活中的物理教学(精选十篇)

生活中的物理教学 篇1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物理, 物理并不是神秘的学科, 它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发生的道理或原因。比如:为什么会刮风下雨, 北方冬天为什么会下雪, 下雨时为什么会有闪电, 为何冬冷夏热, 这些都是物理要解决的问题, 学习物理就是要解释自然界的自然现象。

其实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不用对学生讲学习物理是多么重要, 只要让学生知道无数的物理现象随时随地就我们身边, 离开了这些物理现象我们是寸步难行。例如, 我们是怎样说话的, 为什么能发出声音?为什么能听到远处的声音?学习物理就是要知道这些物理现象是怎样发生的, 为什么会发生, 发生的规律是什么。这些浅显的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物理的本源就是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我们学习、研究的物理对象都来源于生活, 我们要把它学习、研究透了再为生活服务。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人们认识了物体表面的平滑程度与同一物体在其上面的摩擦力大小的规律后, 再把它运用到生活中去。因为我们走路需要摩擦力, 路上跑的车也需要摩擦力, 所以在修路的时候, 路的表面要尽量做粗糙些, 以增大其表面的摩擦力。公路的转弯处为什么外则比内则高, 是根据向心力的原理而设计的。可见, 我们学习的物理现象都是从生活来, 再到生活中去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 我们学习物理就是为了改变生活, 使我们的生活更幸福、健康、快乐。

有了以上基础, 我们的物理教学就轻松简单多了。可以说教学情境没有必要创设, 多与生活相联系就可以。在教“压强”这一单元时, 教师首先把生活中与压强有关的现象说说, 让学生想想这是为什么, 如我们使用的刀为什么要时常磨磨, 钉子为什么要做成一头有钉帽一头是尖的等各种现象,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 这些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他们都有亲身感受, 所以在思考的时候学生会想得更全面, 也更积极。如果是创设的情境或是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的事情, 学生没有亲身体验过, 那他们思考的问题就不会深入, 而且积极性也不会高。如让学生思考那么重的坦克为什么可以在沙漠中前进?这不但远离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而且也不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 教师所教的内容要尽量与学生身边的事情联系起来, 而且是越贴近现实生活越好, 离学生越近越好。

此外, 教师要让学生学透物理定义, 从物理定义中发现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思考。教材是国家根据教育大纲编写的, 是我们教学的依据, 所有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都要围绕教材进行。在物理教学中, 对物理定义的了理解程度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如压强的定义是“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但有好多的学生对单位面积不理解, 这个单位面积到底是多少?这时教师应让学生思考, 面积的单位是什么?学生会轻易地想到是平方米或平方厘米等, 教师再问学生一平方米或一平方厘米是多少?学生都知道是多少, 定义中的单位面积就是指一平方米或一平方厘米, 也就是一个面积单位, 这样学生就明白了, 在做题中只要把单位换算一下就可以了, 所有的关于压强的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又如,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在讲解这一问题时, 不是只要学生记住或知道就行了, 还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这三个要素能决定力的作用效果。大小和方向学生比较好理解, 是生活当中常有的事情, 可对作用点这一要素就不太好理解了, 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讲解, 比如我们想推倒一个物体, 要推什么地方, 让学生去想、去实践, 对作用点的这一要素也就彻底理解了。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篇2

二、锅铲、手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炳都是木头或塑料——木头、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饪过程中不烫手。

三、汽车急刹车(减速)时:

1、司机踩刹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乘客会向车行方向倾倒——惯性。

3、司机用较小的力就能刹住车——杠杆原理。

四、钢笔吸取墨水是利用大气压,吸墨水时先用力挤压笔囊,排除里面得空气,然后将笔尖放入墨水中,放开手,大气压就将墨水压入笔囊。

五、飞机为什么能够飞上天?因为机翼受到向上的升力。飞机飞行时机翼周围空气的流线分布是指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的流线密,流速大,下方的流线疏,流速小。由伯努利方程可知,机翼上方的压强小,下方的压强大。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机翼上的方向的升力。

生活中的物理 篇3

关键词:物理;科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214-01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物理学也存在于同学们身边;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树立科学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久你就会拥有科学家的头脑,为自己今后惊叹不已的发展,为今后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科学思维方式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般的物质(少数几种例外),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可是,不同的物质受热或冷却的时候,伸缩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说来,密度小的物质,要比密度大的物质容易发生伸缩,伸缩的幅度也大,传热快的物质,要比传热慢的物质容易伸缩。鸡蛋是硬的蛋壳和软的蛋白、蛋黄组成的,它们的伸缩情况是不一样的。在温度变化不大,或变化比较缓慢均匀的情况下,还显不出什么;一旦温度剧烈变化,蛋壳和蛋白的伸缩步调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滚烫的鸡蛋立即浸入冷水里,蛋壳温度降低,很快收缩,而蛋白仍然是原来的温度,还没有收缩,这时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壳压挤到蛋的空头处。随后蛋白又因为温度降低而逐渐收缩,而这时蛋壳的收缩已经很缓慢了,这样就使蛋白与蛋壳脱离开来,因此,剥起来就不会连壳带“肉”一起下来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我们很有用处。凡需要经受较大温度变化的东西,如果它们是用两种不同材料合在一起做的,那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它们的热膨胀性质,两者越接近越好。工程师在设计房屋和桥梁时,都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就是因为钢材和混凝土的膨胀程度几乎完全一样,尽管春夏秋冬的温度不同,也不会产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十分坚固。

另外,有些电器元件却是用两种热膨胀性质差别很大的金属制成的。例如,铜片的热膨胀比铁片大,把铜片和铁片钉在一起的双金属片,在同样情况下受热,就会因膨胀程度不同而发生弯曲。利用这一性质制成了许多自动控制装置和仪表。日光灯的“启动器”里就有小巧的双金属片,它随着温度的变化,能够自动屈伸,起到自动开启日光灯的作用。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

谈到物理学,有些同学觉得很难;谈到物理探究,有同学觉得深不可测;谈到物理学家,有同学更是感到他们都不是凡人。诚然,成为物理学家的人的确屈指可数,但只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从生活走向物理,你就会发现:其实,物理就在身边。正如马克思说的:“科学就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物理不但是我们的一门学科,更重要的,它还是一门科学。

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勤于观察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做礼拜时,悬挂在教堂半空中的铜吊灯的摆动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后来反复观察,反复研究,发明了摆的等时性;勇于实践的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为认清“天神发怒”的本质,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日子,冒着生命危险,利用司空见惯的风筝将“上帝之火”请下凡,由此发明了避雷针;敢于创新的英国科学家亨利?阿察尔去邮局办事。当时身旁有位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邮票,准备裁下一枚贴在信封上,苦于没有小刀。找阿察尔借,阿察尔也没有。这位外地人灵机一动,取下西服领带上的别针,在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后,很利落地撕下邮票。外地人走了,却给阿察尔留下了一串深深的思考,并由此发明了邮票打孔机,有齿纹的邮票也随之诞生了;古希腊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研究身边的琐事并有大成就的物理学家的事例不胜枚举。

物理学也存在于同学们身边。学了测量的初步知识,同学们纷纷做起了软尺。有位同学别出心裁,用透明胶把制好的牛皮纸软尺包扎好,这样更牢固。然后,用大大卷泡泡糖的包装盒作为软尺的外壳,在盒的中心利用铁丝做一摇柄中心轴,软尺的末端固定在轴上,这样一个可以收拾并反复使用的卷尺诞生了。同时,这位同学受软尺自作的启示,用实验解决了一道习题:用软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把软尺拉长些,测量值是偏大还是偏小?他做了这样一个模拟实验: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标上刻度,然后用透明胶粘贴,再扯下来,便做成了“软尺”,用“软尺”不仅找到了上题的答案,而且还清楚地看到分度值变大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了电学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对蚯蚓能承受的最大电压进行了探究:当给它加上1.5V的电压时,蚯蚓迅速分泌粘液,且奋力挣扎,从瓶内跳出瓶外。当给它加上3V的电压时,蚯蚓被电为两截;有同学在测量“2.4V、0.5A”的小灯泡的功率,并研究其发光情况时,不满足于给灯泡加上2.4V的电压,而是用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小灯泡做破坏性实验,不断加大灯泡两端的电压,直至电压高达9V、灯泡灯丝烧断,才停止探究;有同学在学习蒸发的知识时,不厌其烦地座在桌旁观察相同的两滴水(其中一滴水滩开),进行聚精会神地观察,然后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影响蒸发的因素;……同学们捕捉身边的琐事进行探究的事例屡见不鲜。

生活中的物理教学 篇4

一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

高中阶段的学习中, 根据学科的不同特性将学科划分为文科和理科, 作为理科学习的重点学科, 物理课程是高中教学的一门重点学科。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是一个入门阶段, 学习的物理知识相对简单, 但它是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打基础的。到了高中, 学生需要学习的是系统的物理知识, 知识难度相对较大, 于是就有高中生反映物理课程听不懂, 物理试题不会做。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 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新课程内容中要求在物理课程增加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实例的展示, 帮助学生理解接受抽象难懂的学科知识, 同时需要联系生活实际, 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搬上课堂, 让课堂变得更有趣更生动, 让物理知识更简洁明了。

二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搬上高中物理课堂

1. 将现实生活引入课堂

第一, 联系生活。物理课程中的很多物理现象是来源于生活的, 如何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可以将教材中抽象的物理例子替换成生活中容易发现和理解的物理现象。

例如:在学习“弹力”时, 教材对“弹力”的解释的相关概念非常抽象难懂, 包括与弹力相关的形变等知识, 学生仅仅凭借对概念的理解很难明白具体是怎么回事。这时候教师可以将生活常见的关于“弹力”的现象引入课堂, 如橡皮筋可以来回伸缩就是因为存在弹力, 如此的解释之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变得更为具体形象, 也就更容易理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回到家之后动动手, 找找身边有弹力的事物或者现象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如此的教学能更形象更生动,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 解释现象。为了更好地解释物理现象的成因, 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搬上课堂, 边演示现象边解释原因。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将需要用到的材料告知学生, 让学生每个人准备一份, 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演示。比如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 让学生用力挤压装满水的塑料瓶, 这时候连接细管的液面会发生变化, 这就解释了教材中的“形变”的知识。动手动脑的同时学到了物理知识, 也让高中枯燥的物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2. 将社会现象引入课堂

素质教育要求实践教学要与时代接轨, 引导学生与时俱进, 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和社会事件。其实物理课堂就是一个联系社会生活的课堂, 很多重大的社会事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教授学生物理知识。

物理课程涉及自然现象﹑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 它所研究的是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运动规律, 这就不难发现,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社会事件都蕴含物理知识。如神州飞船的发射成功, 这样的社会事件学生并不陌生, 教师可以利用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如为什么火箭需要竖直发射?为什么宇航员必须平躺在飞船当中?宇宙飞船是怎样“变轨”的?老师可以利用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以及学习物理的热情, 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认知。

3. 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相印证

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相印证, 举一反三。教师的引导固然重要, 引导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学生能够将知识灵活地运用。针对很多高中生存在知识运用困难的情况, 教师需要在解释物理现象成因的同时,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让他们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联系生活实际, 找到生活中蕴含有这些知识的生活现象, 并能够独自合理地解释这些现象。

比如在讲力的作用这方面知识的时, 教材中的案例教师通过实验展示给了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对知识一定的了解, 之后让学生自己去联想生活中有哪些体现这些知识的生活现象, 也可以利用练习题的形式, 如汽车爬坡、坐过山车等需要用哪些力的知识来解释。也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解释学到的知识。丰富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三结束语

将生活现象与物理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进, 也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对于学生来说确实存在难度, 如何将难度转化, 将抽象的知识简易, 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 是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

参考文献

[1]田玲玲.探索新课程物理教学——生活中的现象与物理教学[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下旬) , 2011 (4)

《生活中的线》教学反思 篇5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的发展也各有不同。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的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标。在课堂上,我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创造火花,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

初中物理教学要回归自然,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创设学生熟悉的身边物理情境,促进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独立思考,理解和探究物理的价值,学会用物理的思维方式对生活当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没有与社会生活贴近,学生不能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不能解释和探索社会生活中较为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学习停留在纯理论性的层面,机械生硬地记录着物理原理及规律,对学习物理感到吃力,对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没有认知的发展。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缺乏,教与学的双方没有心有灵犀的感觉。

二、物理教学生活化的途径探讨分析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途径。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细心的观察,通过实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对物理知识的终身学习能力。

1.通过生活经验,向物理学习方向转变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具有的生活经验可以为物理学习入门打下基础,通过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进行正确的整理和归纳,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掌握物理学科的价值性和科学性。比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中《声现象》章节,通过列举生活当中自己说话声音的方式、音量的大小,悟出声带的振动传出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物理原理;大自然中打雷闪电现象,明白光在空气的传播速度快过声音的传播速度的物理规律。

2.对物理现象的感性认知,向探究性的理性认知转变

对于生活中存在的物理问题,学生往往只是习以为常地只知其表,不识其里地对待处理,不愿做深层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探究现象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比如,实验一:学生在大声对着蜡烛说话时,火苗会产生晃动现象;实验二:用力去拍打桌面时,桌面上的纸屑也会有振动幅度等现象。学生要从这些现象中思考、归纳总结出现象的共性,从而达到学生从感性认知升华到理性认识高度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有不小的帮助。

3.物理实验启发学生思维,拉近师生关系

物理实验是教师与学生动手的操作,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研究具体的物理问题,培养学生将感性认知进一步深化,激发学习物理的热情,引起对物理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与教师一道对实验方案或方法进行改进,纠正实验过程中的错误,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认识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物理实验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了物理知识,它并不是神秘、不可触摸的学科,它其实是一个万花筒世界,只要深入进去,那将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通过实验教学,教师也有了极大的收获,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和学生的交流更顺畅了,更容易发现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和不足,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成长。

物理教学是一门认知性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并将走向生活,让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出物理课题,使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不再恐惧、厌倦,而是通过丰富的生活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将对物理知识的认识经过探究升华到理性认识。

参考文献:

[1]李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

[2]景小芬.基于让生活物理全程化的构想[J].数理化学习,2012(09).

作文教学中的生活积累 篇7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产生?因为他们腹中空空, 他们缺乏时间、机会、场合等等, 一句话, 他们缺乏生活。

那生活又是什么呢?生活就是人类的一切活动, 从社会上人们的细微活动直到国家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生活和语文有着血肉相连的情缘。

生活是创作之源, 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于漪老师也说过:任何文章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写文章, 也就是写生活。学写文章的人, 要在生活这一关上认真下工夫, 关心、了解、寻觅、感受。没有充分、生动、质地优良的材料, 只在技巧上翻花样, 兜圈子, 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是内容干瘪, 面目可憎。文章不是“做”出来, “挤”出来, 而应该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的, 心坎里的清泉来自何方?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 这就需要从生活中汲取材料的本领。生活中源头活水流淌, 笔下的文章就生意盎然。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袁枚的《祭妹文》等文章都是平实地写生活中的琐事, 实话实说, 那朴实本分的情感使读者流下或激动或心酸的泪水。而现实中我们的许多学生作文所发出的那些虚情假意常常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有些同学的作文写助人为乐就是红领巾车上让座、扶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 写老师就只会耐心细致地讲题目、晚上灯下批改作业, 写妈妈都是在半夜送他到医院、白头发添了几根, 更有人为了博取老师的同情, 捏造出一些惨不忍睹的家庭变故:父母离异、父死母去等等, 好像我们的作文写作已经到山穷水尽、穷途末路了。

究其根源, 无外乎一是作文教学中, 引导学生写真话抒真情的力度不够, 二是学生没有走进朴实无华的生活, 学生没有学会怎么去感受生活。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应该经常向学生强调, 生活才是活生生的语文, 要过写作关, 就要学会阅读生活, 实话实说。

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走进生活、把握生活呢?

首选, 作文离不开生活, 没有生活, 也就没有写作。“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因此引导学生多面向社会, 多关注生活, 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 去建立感情, 再将这感情真实地融入到写作中, 这样也就不愁文章没有真情, 没有感染力了。如看到母亲给你做了可口的饭菜, 自己却吃咸菜会心头发热, 这就是真情;又如因为做错了事, 伤害了别人而懊悔不已、痛心疾首, 这也是真情……生活处处有真情, 根本不用去造。你每天都在生活中, 你缺少的仅仅是一双发现的眼睛。

其次, 我们不妨放开眼光, 为学生着想,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严格控制课堂讲解时间, 控制作业量, 给学生松绑, 为学生铺路。比如, 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 可以每周腾出一节课作为阅读课, 推荐学生看一些如《小小说》、《意林》、《杂文选刊》、《青年文摘》、《读者》等书籍, 在假期可以看一些中外名著, 写一写读后感, 这样既开拓了阅读领域, 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甚至可以利用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服务, 如种植花草树木, 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活动, 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生活小区环境的变化, 从而懂得保护环境……既拓展了生活视野, 又丰富了人生经历;既积累了写作素材, 省去了捉襟见肘之窘, 又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再次,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为学生提供语文教学资源和教育新闻, 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更何况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很多重大的事情, 如:中国加入WTO、奥运圣火、博鳌论坛、中央一号文件、美伊战争、恐怖活动、基因技术、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等等, 这些材料运用到文章中, 无疑会增强作品的时代感, 更何况我们的先辈都提倡“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三化” 篇8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品德与生活》教材在贴近学生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教材都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按照学生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 (社区) 生活, 以及学生与祖国、学生与世界等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为主线来设计教材的体系结构。教材从单元主题到活动主题以及开展练习的每一个话题, 都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再现和提升, 非常有利于教学。教材的这一特点, 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及本校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使用教材, 用活教材。一是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生动材料相结合, 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二是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生活, 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 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如在教学《和诚实交朋友》一课时, 以“豆豆的故事”为切入点, 通过故事大王讲故事的活动环节, 把平时生活、学习中说谎话的故事讲出来, 让学生在讲、听、议中, 体验到说谎话的害处。这样, 通过“从生活到课堂, 再从课堂到生活”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中, 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 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形式“活动化”

《品德与生活》教材的活动性特点很突出, 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材呈现形式, 都非常注重强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注重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获得体验, 提高道德自觉性。教材的这一特点, 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说教式、语文式的教学方式, 组织开展学生直接参与感受体验活动、游戏娱乐活动、模拟操作活动、动手制作活动、表演欣赏活动、讨论交流活动、作品展示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 让学生在“玩中学, 玩中做, 玩中思”, 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蹦发出智慧的火花, 在活动中激发出新的情感。如教学《我喜欢美好的环境》一课, 在设计用七彩颜色画出你心中最美的生活环境时, 可让学生将自己在大自然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美, 用自己喜欢的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结果, 学生用彩色笔画出了美丽的图画, 然后进行作品展览, 给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培养了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有效地提高了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时空“开放化”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 不指向社会现实, 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所谓教学时空开放化, 即是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中去, 课堂应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做到开放化, 至少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活动由课堂向社会的延伸, 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 让学生以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二是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相结合, 相互促进, 资源共享。

《品德与生活》教材, 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开放空间。教材中有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师生充分拓展思路的内容, 如大量省略号的使用, 以及“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等提示语;教师教学用书也设计了大量供教师选择的开放性活动。这些都为教师组织开展具有拓展性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参考, 保证了教师教学的开放性。

生活中的语文教学 篇9

一、将语文课堂生活化

“语文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 为此, 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 除了知识、技能之外, 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为此, 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唯其如此, 学生才会感到学习不是生活的额外负担, 而是生活的需要。

如我在讲授戏剧时, 只是简单地对戏剧作了介绍, 剩下的时间里, 就将课堂交给了学生。先让学生自己表演课本里的戏剧片段, 从而加深对戏剧的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身边的生活, 分小组自编自演小品剧,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戏剧来源于生活而又不同于生活的道理。加深了学生对戏剧理论的记忆, 使学生乐学爱学。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 而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每个学生而言他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最重要的。同时, 我也清楚地意识到: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听到学生的声音, 尤其是不一样的声音。

在上《羚羊木雕》这堂课时, 提出问题:在这场家庭矛盾中, 谁是谁非, 你是怎么认为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但说法不一, 此时, 我灵机一动:大家对这场家庭矛盾的争议都很大, 这样, 我们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故事中来, 进行一场以“羚羊木雕是否应该要回来”为主题的辩论赛吧!将全班分为正、反两方, 正方代表“我”, 反方代表父母, 进行课堂辩论。双方同学都说得十分投入, 真是精彩极了, 连我也被大家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 他们的见解令我吃惊, 使我振奋!正、反两方都说得很有道理, 不分胜负!

二、将生活中的语文课堂化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 充分说明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 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 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 渗透学生的生活, 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 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位教师上语文课时, 发现一位学生在课堂训练的答题中空着两个字, 便幽默地问:“这是叫老师填空吗?”学生说:“不是, 是我不会写‘懒惰’二字。”教师又问:“你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脱口而出:“可以查字典。”当老师再次巡视过来时, 发现该生在空格上写上了“赖惰”两个字, 教师又问:“字典上是这么写的吗?”学生红着脸回答:“我没有查字典。”教师又鼓励他:“查一查吧, 看看到底是怎么写的。”当第三次教师走到那位学生身边时, 发现学生已更正为“懒惰”。于是, 教师笑着说:“仔细看看‘懒惰’二字有什么共同点?你为什么会一错再错?”学生红着脸, 仔细端详了一会儿, 说:“这两个字都是竖心旁, 我就是因为没有用心, 思想懒惰才写错的。”教师没有批评他, 反而说:“知错就改, 很聪明。”这样的教育可谓潜移默化, 春风化雨。

作业练习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布置作业练习的时候, 我们除了要考虑课文知识的掌握运用之外, 也同样需要考虑作业练习和社会生活的连接。因为, 这是语文的生活本质对语文学习的要求。连接社会生活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 加深学生的记忆, 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作业练习布置上要与社会生活相连接, 最简单有效的一个做法就是要求学生以所学课本知识为中心, 发挥主观能动性, 通过自己多渠道地查找而掌握有关知识。我认为, 在一些基本知识点的学习上, 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 所取得的效果会更好。例如, 在讲授名家作品时, 要求学生自己去了解作家本人事迹;在讲授戏剧时, 戏剧的相关知识也要求学生自己查找;在讲授古诗文时, 则可以要求学生阅览相应的更多作品。在自己动手查找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为广泛的内容, 同时动手的能力也得到了更好的训练。如果由老师单方面作介绍, 所取得的效果肯定就差很多。当然, 为了保证最终的实效, 我们必须要有相应的检查环节, 以督促学生真正动手查找。

“生活中的比”教学实践与反思 篇10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 今天老师想介绍一位小朋友让大家认识, 你们想知道她是谁吗?这位小朋友现在没来, 但是老师带来了她的相片, 大家想不想看? (出示图A)

二、[情境体会]

1.情境一:哪几张照片更像?

师: (投影示淘气的相片A) 这是我们熟悉的小伙伴——淘气。智慧老爷爷帮他制作了一些相片。 (出示B、C、D、E) 仔细观察图片, 哪几张与图A比较像?

学生观察图。思考, 回答。

[教学意图:在学生直观观察的基础上, 再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活动。教材将五张图片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 引导学生探索这些长方形长与宽之间的关系, 发现长方形长与宽之间的倍数关系, 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对比形成深刻的体验。同时, 借助图形分类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 当把图形A, B, D分成一类时, 不仅是考虑它们的长或宽, 而是考虑了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 它们的长都是宽的1.5倍, 宽是长的, 所以把它们归为一类。]

2.情境二:谁的速度快?

师:生活中, 我们还会遇到像这样的问题:

投影出示情境:

师:从图中, 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请翻开书本第49页, 填在表格里, 并口答出结果。

组织交流。

[教学意图:让学生体会到比较谁的速度快, 实际是就是要算出路程与时间的商, 看哪个结果大。]

3.情境三:哪个摊位的苹果最便宜?

师:我们再看下一个问题:

出示情境, 说一说所获得的数学信息, 与解决问题的办法。填在表 (2) 上。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

[让学生体会到比哪个摊位的苹果便宜, 实际上是要算出总价与数量的商, 看哪个结果小。]

联系情境2与情境3。

师:你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速度、单价的认识吗?

三、[找生活中的比]

1.寻找生活中的比, 交流找到的比。

2.练习说两个量的比。

[设计意图:通过找比、交流比、练习说比,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为以后学习比的其它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反思]

一、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 创设有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这节课教学中我创设如下情境:“这些图片为什么有的像, 有的不像, 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学生通过探究讨论交流后发现原因是A、B、D三个图形的长都是宽的1.5倍, 体会同类量的比;再设计了“速度”“单价”问题, 让学生体验不同类量的比, 从而感受比就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最后让学生了解“人体上有趣的比”, 进一步感受比的意义。这些情境都是把数学问题融入实际生活情境中, 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需求, 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关注自身的教学行为。主要表现在:第一,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知识。教学本课时, 我主要从生活中的像片入手, 巧设悬念:“为什么图片有的像, 有的不像, 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第二、运用直观操作, 分散教学难点。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 我注意从实际出发, 充分运用多媒体来演示, 注意数形结合, 通过一系列的情境, 使学生对比的认识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并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 学生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离开学校在实践中能够自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学生打开思路想问题。

三、关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学生的学习要有方向, 而如何把握这个方向, 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的引导适时、到位, 学生就能控制自己, 随着学习内容步步深入学习。

上一篇:欣赏误区下一篇:厂办大集体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