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

2024-08-29

安徽高考(精选十篇)

安徽高考 篇1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 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 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诗歌除外) ,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解题】

该题以萧伯纳的一则名言为材料, 考查考生的审题切入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材料中的两句话含有对比关系:“有的人”和“我”, “看到”和“梦想”, “已经发生的事情”和“从未发生的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和“为什么不能这样”。审题时, 要抓住材料中“有的人”“已经发生”“梦想”“为什么不能”这四处内容。仔细审读不难发现, “有的人”应该是“我” (萧伯纳) 也是命题者所否定的, “已经发生”说明是过去的事情, “梦想”显然是关键词, 正是题眼所在, “为什么不能”体现的是一种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逆向思维。同时, 一定要特别关注材料中的“却”字, 一个“却”字就决定了写作的重点应放在第二句上, 即“与其追悔过去, 不如追梦未来”。“却”后的材料揭示了萧伯纳的思想倾向———梦想后的追问, 可以理解为人们对现实的世界存在探索创新精神, 但人更应该有梦想和希望, 生活的意义实际在于为目标而奋斗、为梦想而全力以赴的过程。

本题被认为是2013年高考与“中国梦”最靠近的作文题, 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考生完全可以结合“中国梦”的现实背景去立意, 但如果只是停留在对“中国梦”的赞美上, 或是仅仅谈论自己有怎样的梦想, 也太过肤浅, 难获高分。

考生还要注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的要求, 行文时切不可把材料弃置一旁, 既不谈及, 也不剖析。

材料作文, 一般来说, 既可以写议论文, 也可以写记叙文。近年来安徽高考作文, 似乎更适合写议论文。今年, 写议论文应该是最佳选择。

【范文】

向未来进军

安徽考生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 没有人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终相信, 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 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为之奋斗的人, 那些敢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的人, 会更加生动而干净。

时间永远是旁观者, 所有的过程和结果, 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只有那些向着未来敢于追寻、为着梦想风雨兼程的人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要做一只翩飞的白鹤, 飞渡寒苦人生。柴静在她初入央视《东方时空》时, 并不顺意, 遭人误解嘲讽, 可她没有“眼空蓄泪泪空垂”, 没有失落地喃喃自语:为什么会这样?她坚定地抬起头, 向着那片最蓝的未来海域飞翔!在向未来进军的道路上, 她兢兢业业, 甘守清贫, 活得从容。当她被评为“最美记者”时则谦逊地答道:“溢美之词, 不敢领受。”言有物, 行有格, 贫贱不移, 宠辱不惊!

当热烈包围世界, 她以冷静的姿态飞渡, 坚持不懈地为未来奋斗使她的人生充满力量!

要么是你驾驭生命, 要么是生命驾驭你, 你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海子曾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 即使明天天寒地冻, 路遥马亡。的确, 人生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但我们要始终坚守自己的梦想, 掌握生命的方向, 使自己在努力中实现价值。

失意不一定是生活的羁绊, 敢于直面人生的人, 才是灵魂最自由、人格最完美的人。新起之秀陈欧在创业之初, 无数的质疑和辱骂几乎要将他淹没。然而他想:“为什么不能这样呢?”重重打击下, 陈欧却越来越强大。“你只闻到我的香水, 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 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 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 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哪怕遍体鳞伤, 也要活得漂亮!”这是陈欧内心的回响。毫无疑问, 陈欧在他梦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是他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最好证明!面对失败与挫折, 面对误解与伤害, 他用行动给出了最好的回答。追梦途中, 永不言弃地为未来拼搏使他的人生无所畏惧!

萧伯纳说:我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 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法布尔曾说:“你们应该有信心, 生命从来不会绝望!”没有绝望的处境, 只有绝望的人, 不要在失败中裹足不前, 而应展望未来, 想着“为什么不能这样?”这样, 我们的生活便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走出自我设限, 我们便能看到鸥翔鱼游, 水天一色;向未来进军, 我们便能触到自己的梦想!

安徽高考 篇2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及安徽50年高考作文题回顾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般人只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说为什么如此呢?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并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呢?”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0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回顾

1953年高考作文题目: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1954年高考作文题目: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1955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年高考作文题目: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年高考作文题目:我的母亲

1958年高考作文题目:当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公布的时候/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件事/记整风运动中的一件事

1959年高考作文题目: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大跃进中的新事物

1961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学了毛主席著作以后/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1962年高考作文题目: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年高考作文题目:唱《国际歌》时所想起的/“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年高考作文题目: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年高考作文题目:谈革命与学习/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

1977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高考作文题目: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年高考作文题目: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年高考作文题目: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年高考作文题目: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年高考作文题目: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高考作文题目: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

1984年高考作文题目: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年高考作文题目:“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年高考作文题目:“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年高考作文题目: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年高考作文题目:习惯

1989年高考作文题目:“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年高考作文题目: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1991年高考作文题目: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年高考作文题目: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年高考作文题目: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4年高考作文题目:尝试

1995年高考作文题目: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

1996年高考作文题目: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年高考作文题目: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

乐”

1998年高考作文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9年高考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年高考作文题目: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

2001年高考作文题目:以“诚信”为话题

2002年高考作文题目: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

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

2004年高考作文题目: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

2005年高考作文题目: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

(注:从2006年起,安徽实行语数外自主命题)

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读(从2006年开始安徽省独立命题)

2007年高考作文题目:提篮春光看妈妈

2008年高考作文题目:带着感动出发

2009年高考作文题目:弯道超越的联想或感悟

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吴兴杂诗的思考或联想

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时间在流逝

安徽高考 篇3

一考生

忘不了,忘不了故乡那一轮明月,如明镜一般,照亮了我阴霾黑暗的心灵天空;忘不了,忘不了故乡那一泓清泉,如乳汁一般,滋润了我干渴荒芜的心田;忘不了,忘不了故乡那一承血脉,如脐带一般,记录着我作为华夏子孙的深情。忘不了,忘不了故乡的一草一木,忘不了故乡的乡音乡情,忘不了……

我要回家,越过浅浅的海峡,带着感动出发……

“听说北方有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才能将它唱响,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1948年,余光中21岁,与母亲一起前往台湾,寻找失散的父亲,这一去竟有半个世纪与祖国分离;43年后,余老重回故里,听着南京紫金山下钟声作响,看着重庆锦江水滚滚向东流去,老人不禁潸然泪下。在南京大学,与千名师生席地而坐,高唱着他的诗篇“纵使全身焚烧,那唐魂汉魄仍萦绕在我的心间……”全场学生激昂奋起,与这位来自台湾的游子激情吟唱,眼泪在天空中挥洒……

余老回来了,带着他那对故乡文化的崇敬和热爱,带着他那汉魄唐魂,还有那不尽的泪水……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头一望已雪染白头。”75岁,52年。2005年,连战回家了。剥掉政治的污衣,让我们感受到了游子重回故里的赤子之情。从台湾出发,连战面对众多记者的提问默不作声;回福建拜祖,跪在祖先的坟前,只见那泪水在他的眼中打转。不知有多少滴滴落,寻根问祖,其实是在寻找真正的家啊!“两岸血浓于水,和平是最终的趋势”,连战的话掷地有声。

连战也回家了,带着他那对故乡先人的爱,带着他那赤子之心,还有那不尽的泪水……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979年5月16日,林毅夫这位年轻的台湾军官,纵身跃入海中,向厦门方向游去……这是多么漫长的泅渡啊!可是他完成了这一奇迹,从北大毕业到学者再到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他毅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我爱台湾,更爱大陆,我是中国人。”这句话,时刻挂在他的嘴边。

林毅夫也回家了,带着他那不尽的梦想和对大陆深沉的爱,还有那不尽的泪水……

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人是家乡美……出发吧,让我们带着感动,带着那一脉相承的根,带着那血浓于水的亲情……

我要回家,越过浅浅的海峡,带着感动出发……

[点评]这是一篇从题意到结构、从内容到语言都彰显作者才情与实力的佳作。其突出的特点如下:(一)立意新颖,结构严谨。该考生抛开当前热点话题,选取海峡对岸骨肉相连的华夏儿女作为抒写对象,深切表达了因感念大陆、思恋故土、心怀感动而出发的美好情怀。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布局,层次清晰,首尾呼应。(二)语言简练,富于才气。全文句式整散结合,行文自如潇洒。尤其是场面描写,形象逼真,把余光中、连战和林毅夫等人物生动地凸现了出来。

(点评:唐惠忠)

带着感动出发

一考生

暴雨之中,是谁,为你撑起一把伞?漫漫黑夜,是谁,为你点亮一盏灯?怀着一颗感动的心,你会发现,暴雨后总有美丽的彩虹,黑夜里总有星星的闪烁。带着感动出发吧,让你的人生变得温馨而美好!

感动,珍藏在我们心中,又时时刻刻向外散发着光与热。带着感动出发,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寻人生路上的风景,我相信,无论是广阔的大自然还是热闹的社会,都会使我们收获最宝贵的财富。

带着感动出发,在大自然的奥秘与美丽中行走,我们将收获发人深省的哲思。当川端康成感动于夜半时分盛开的海棠花时,他便在这洁白如雪的花瓣中领悟了孤寂与纯美的结合律;当宗璞驻足在紫藤萝瀑布下,体味这紫色波浪带来的感动时,她便领悟了生活与不幸的辩证法;当史铁生在地坛的花花草草中停留,感动于昆虫们的辛劳时,他便看穿了生与死的轮回……人总是由自然而生,与自然中生灵万物有着共同的感应;而感动,便是这样一把钥匙,让我们打开与自然的感应之门,收获朴实而深刻的哲思。

带着感动出发,在人间社会的喧闹与冷暖中行走,我们将收获感人至深的温暖。当奥运圣火在异国他乡遭遇袭击时,我们看见一位瘦小的残疾姑娘弯腰护住火炬,完成了她人生中最出色的防守。那一刻,奥运圣火为之感动,燃烧出耀眼的光芒!当冰雪肆虐我国南方时,我们看见无数绿色的身影忙碌在铁道、公路两旁。那一刻,冰雪为之感动,为之消散!当地震突袭四川时,我们看见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面带忧虑,在废墟中穿行。那一刻,国人为之感动,世界为之惊叹!在风雨之中,在瓦砾之上,我们用感动见证了最顽强的民族,最伟大的爱!带着这样的感动出发,谁不会变得更加成熟?谁不会更了解温暖的含义?

带着感动出发,我们在自然中聪慧,我们在社会中成长,于是,我们要将这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们。伸出你的手,将爱心的感动传给孩子;坚守你的岗位,将敬业的感动传给同事;攀登你的高峰,将拼搏的感动传给同伴……我相信,这些感动会在心中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色彩斑斓;而这,也就是带着感动出发的意义所在。

请带着感动出发,在暴雨中为他人撑一把伞,在黑夜中为他人点一盏灯。带着感动出发,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世界将永远是晴天,永远充满光明。

[点评]文章立意明确,扣题紧密。作者由自然中的海棠、紫藤萝等“让我们打开与自然的感应之门,收获朴实而深刻的哲思”,过渡到“在人间社会的喧闹与冷暖中行走,我们将收获感人至深的温暖”,表现我们因爱而感动,因感动而爱岗,因感动而敬业,从而把“出发”的内涵诠释得相当到位。全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有张力。

(点评:唐惠忠)

带着感动出发

一考生

沙漠中没有路,驼铃依旧在响;天空中没有路,苍鹰依旧在飞;生活中没有路,我们带着感动出发,踏上征程。

从小就爱看书,因而了解了许多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人们的事迹,在翻动书页的刹那,我被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感动着。

谁能够看得见美人泪?谁能够听见昭君哭?谁能够笑谈着沧海桑田?别叹息,听我说——没有不老的红颜……

湛蓝的天空辽阔得让鸟儿绝望,金黄的大漠遥远得让游子的目光无法企及故乡,昭君的曲子在回荡……

离别长安城那柔美的月光,离别长安城那向上扬起的檐角,昭君的心里有些不舍,但她很快明白,凄冷的皇宫不是她真正的归宿,明争暗斗不是她一生的追求,或许在大漠,她的心才是另一番壮阔。于是,她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教会这里的人们耕与织,在人们的欢笑的眼神中,她明白了自己的归属。

经历了风沙,但却多了一份大漠女人的妩媚,这是另一番神圣的美。昭君的故事千古流传,她的事迹感动着我:江南水乡女子离开生她的地方,到遥远的大漠传播文化,为人们带去幸福,她的精神让人们学会感动,带着感动踏上征程……

万丈高楼坠足,扬子江心翻船。司马迁心惊肠断。铁链套头,镣铐加脚,狰狞磨刀,豺狼捋袖,一声惨呼,鬼神泣,天地愤……

本以为你会奔赴黄泉,可你却活了下来,坚强如山,意志如铁。在岁月的风雨中,你带着你那如椽的大笔,走南闯北,记录下历史的点点滴滴。一滴血,点石成金;两行泪,浇红花蕾。生命诚可贵,精神更动人,在你的选择中,促成了一座历史的丰碑……

于是,我又被感动了:人的生活不可能永远“潮平两岸阔”,偶然的黯淡,恰是天才进步的阶梯;中秋之月不可能岁岁如水,偶然的朦胧,恰是镜子背后之面。带着感动出发,人生才会是积翠如云的空朦山色……

在风中,我流着泪,我发现自己其实不是在感动的边缘流泪,而是在幸福的风中泪花如雨坠……

带着感动出发,人生无限美!

[点评]本文作者从历史人物入手,选取王昭君和司马迁的故事作为材料,来表达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我”、使“我”带着感动踏上征程。文章扣住“感动”与“出发”,把两者关系诠释得较为透彻。文章主题鲜明,语言优美,善用修辞,尽显文采,是一篇新人耳目的优秀作文。

(点评:唐惠忠)

带着感动出发

一考生

也许,“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不曾感动过见多识广的你。

也许,“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心酸,不曾感动过历经沉浮的你。

也许,“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待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的唯美,不曾感动过风华正茂的你。

也许,“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顿悟不曾感动过心如止水的你……

那么,当你听到一位9岁的小男孩领着其他同学逃离地震危险后,说了一句“因为我是班长”时,再坚强的你,能忍住泪水的横流么?

那么,当你看到一位在地震中死去的老师身下,活下来的安然无恙的学生时,再沉着的你,能止住心灵的哀泣么?

那么,当你听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汉,在被俄罗斯救援队救出来后,幽默地说“我还以为地震把我震到外国去了”时,再冷静的你,能屏住苦笑的颤音么?

那么,当你看到救援的公路两旁,木鸡般呆立着的人们,在泪痕未干中举起一块块写着“谢谢”的纸板时,再铁石心肠的你,能抑住号啕不禁的感动么?

至少,我不能!

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哥老人,在杀死了鲨鱼后,孤身屹立船头,在猎猎风声中缓缓说道:“一个人可以被战胜,却无法被打败!”一个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雪灾、事故、流言蜚语中,我们决然地高昂起自己的头颅。8.0级汶川大地震中,我们更挺起了脊梁!一幕幕救灾时感人的画面,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天灾无情人有情”的真谛……

黑格尔曾说过,在我们人类的天赋中,有一项既仁慈又残酷的本能,那就是在失去的当时,并不感受到剧烈的痛苦,倒是过后绵绵无期的思念,更令人撕心裂肺。

那么,让我们带着感动出发,携手共同安慰那一颗颗受伤的心灵吧!

[点评]本文情感真挚,思想深邃。作者从优美的诗句入手,拓展到众人感动的汶川救灾现场,进而展示自己被震撼的内心世界,并发出号召:“让我们带着感动出发,携手共同安慰那一颗颗受伤的心灵吧!”全文感染力强,能激起读者心灵的共鸣。文章行文老练,不同凡响。无论是排比句的运用,还是对名言的引用,都显示出深厚的文化积淀。

(点评:唐惠忠)

带着感动出发

一考生

当岁月飘然逝去,沉淀的无言的断壁残垣,春风吹来的时候,谁人忆起,那时花开……

——题记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自由而浪漫。“三月风情陌上花”,古远的诗句似乎随风从远处飘来,从历史的深处飘来,拂过阡陌,袭上心头。诗是前朝的诗,可眼前的陌上风情却是不折不扣的现代,由眼帘入心扉,滋生着一腔的感动,蔓延在烂漫的花开之中。

陌上花开,如果没有从世俗的生活中走出来,悄然伫立陌上并为这三月风情所陶醉、感动的人,那么花开也是寂寞,风情也是苍白,于是一句“陌上花开,可以缓缓归矣”不知道被多少人吟咏了多少遍。三月陌上花,让人爱,让人痴,仿佛人的骨子里都是沉淀了花的影子,花的意韵……

陌上花开,是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畅然的一种意境。人归缓缓,那花便开得执著,便有了灵性;花开陌上,那人便有了感动,便抛开了尘俗。

陌上花,让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在人生的旅途中,带着感动出发。

我不禁低头,嗅着这些花儿。我突然觉得这一束束、一丛丛,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的陌上花,一直在伴随着历史而开而落。我不敢说自己可以见证历史,但我可以深情地抚摩这些娇嫩而顽强的花朵。这不仅仅意味着悠闲的诗意,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心中始终充满感动。而对生活中的种种,我们拥有因为感动而散发的芬芳。陌上花开,它们可以不伟大,但它们庄严;它们可以不永恒,但它们真诚;它们可以不完美,但它们努力。

这些渺小却不卑弱的花儿,让我们带着感动,从春天出发,驶向彼岸的怒放……

缓缓归,缓缓归,披一袭三月风情,再采一束陌上花。

缓缓归矣,我心已是陌上花开。

[点评]该考生从“眼前陌上花开”入题,进而联想到“三月风情陌上花”的诗句,并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与感受,用抒情的笔调、充满感情的文字,表达了内心深处对“那时花开”的感动之情。文意层层推进,诗化的语言增强了全篇的感染力;长短句的交错使用,读来富有韵味。

(点评:唐惠忠)

带着感动出发

一考生

我自认为我是一个不易被感动的人,但是今年的五月,我却有生以来第一次被深深地感动了。

——题记

五月,本是一个祥和的季节,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打破了我们生活的宁静,更是给汶川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灾难面前,我们失去了同胞,失去了财富,但我们却收获了许多许多的感动,这将是我们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

我感动于那神圣的职业操守。在关键的时刻,一个普通的老师用他那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谭老师是个普通教师,但在关键时刻,他却做出了不普通的举动。强震突袭,人民教师用行动让和谐的真谛更加完美真实,用行动让善良品德和职业操守熠熠生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患难之中见真情的和谐,有什么理由不为灾区人民危难之中显现出的人格魅力而感动呢?

我感动于那伟大的母爱。“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当灾难突然降临时,一位母亲出于本能用自己的身体为怀中仅四个月大的孩子撑出了一片天地。伟大的母亲,你的灵魂可以安息了。

我感动于那纯真的友情。“你别走,如果你要走,就等我死了再走吧。”“我不会走,你是我们班上年纪最小,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坚持……”废墟上一个男孩用早已血肉模糊的双手刨着那些厚厚的泥土和水泥块,身边的围墙还在颤抖。也许是他的诚心感动了上苍,女孩得救了。生离死别之后,他们相拥相泣。

我感动于那危难见真情的爱情。“宝贝,我很想你,我们结婚吧!”在听到女友的最后一次呼唤后,他发出这样一条短信。而电话的那一头的她早已泪流满面,声嘶力竭:“如果有下辈子,我还是你的女人。”灾难阻隔了他们今生的情意,却阻挡不了他们来世的相约。

我感动于那真情的无私。四只羊只换回了1000块钱,而这几乎是她全部的财产,她却毫无保留地全献给了灾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妇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一个淳朴的灵魂。

我感动于那母性的博爱。“娃…妈妈…来不及…啊…”危难时刻他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身陷废墟。

我感动于他们神圣的使命。大地又颤抖了,上级下了死命令,所有人员立即撤离。但随即,几名战士大叫:“还有活着的孩子。”转身又要往里钻,另几名战士死死将他们拖住。这时,一名刚从废墟中抱出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下了,大哭:“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在鲜活的生命面前,他们义无返顾,这是他们神圣的使命。

五月的中国,给了我太多的感动,也给了我生命的活力。我要带着这些感动出发,去拼搏、去努力、去创造……

[点评]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考场作文,它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考生热爱生活,掌握了大量的时新作文素材,并在作文中巧妙地演绎,以“我感动于——”这样开头的排比段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既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感天动地的英雄画面,也使得本文语言如高山流水,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二是这篇文章在描绘了一幅幅感人画面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写道:“五月的中国,给了我太多的感动,也给了我生命的活力。我要带着这些感动出发,去拼搏、去努力、去创造……”这不但写出了这些感动带给“我”的深远影响,也巧妙地点了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评:张坤)

带着感动出发

一考生

我是一棵树,一棵长在黄山之巅的树。

谁说草木无情,冷若冰霜;谁说草木麻木,迟钝呆板。作为一棵树,我也有喜怒哀乐。我对这个世界是满怀着感动的。每当红彤彤的太阳刚露出云海,彤光四射,把周围的一切都染红的时候,我会感动,因为我觉得那景象神奇而惊心动魄;每当夜幕降临,月亮阿姨唱着甜美的摇篮曲哄星星宝宝入睡的时候,我会感动,因为在这静谧的夜里,此情此景是多么的甜蜜而温馨。

我在群山之巅,山腰山脚的同伴在羡慕我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的同时总是惋叹我的孤独寂寞,其实,我是很快乐的,因为我能够经常看到游客们不畏艰难的攀登。

瞧,那儿有一群人正在吃力地往上爬,背上的行囊压得他们只得弯着背。刚开始还挺顺利,层层阶梯还算稳当,道旁的栏杆和手中的拐杖还可助他们一臂之力。道路两旁的风景固然好看,而我知道他们的目标是山顶,看着他们的那股韧劲就知道,所以,他们也无暇四顾。黄山的路有的地方还算平坦,而有的地方就比较崎岖了。他们四个人在山间一块休息的地方商量着什么。一人拿着地图比划着,似乎遇到什么困难了。哦,对了,不远处朝北的地方有一段陡峭的山路,就像诗中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通过这一段路确实比较困难,但是这是通达山顶的必经之路。他们好像有了办法,个个脱下自己的衬衫连接起来,排头的人将一端捆在腰间,后面的三个人依次抓牢用衣服连起来的长绳,他们开始攀登天险了。狭窄的小道两旁都是坚硬的岩石,没有扶梯,从上往下看就像一把利剑从顶劈下的剑痕。我的心紧紧地揪着。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只要有一个人脚下打滑他们就会全部滚落下来。排头的身子几乎是贴着地面在向前挪动,后面的三个人则依靠衣服的牵引紧跟着。突然一个人似乎坚持不住了,前面的赶紧拉住他,排头的双手双脚向四面张开撑住石壁,经过几番周折,他们终于到达山顶。

我在心底为他们高呼“万岁”,他们战胜了自然,更战胜了自己,我很感动,我是被这人间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的奇迹而感动。我将带着这份感动,整装出发,在这高山之巅继续迎接风雪的挑战。

[点评]本文是一篇较好的考场作文,它以其如下两方面的特征获得阅卷老师的一致认可:一是本文描写细腻、生动、传神。如“排头的身子几乎是贴着地面在向前挪动,后面的三个人则依靠衣服的牵引紧跟着”,作者这里以动作描写为主,真实确切地再现了四位登山者艰难的攀登过程;“突然一个人似乎坚持不住了,前面的赶紧拉住他,排头的双手双脚向四面张开撑住石壁,经过几番周折,他们终于到达山顶”,则活现了他们团结一致、共同前进的情形。这些描写读来如在目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二是本文构思新颖独特,给人以新意。作者把自己设定为黄山之巅的一棵树,因为身处绝顶而见识不凡,于是,为自然界的日月星辰的升起落下而感动,为社会上的芸芸众生的不懈攀登而感动,这既有新意又见深度,让阅卷老师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

(点评:张坤)

[作者单位:江苏太仓高级中学;

2014年安徽高考作文 篇4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 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 不是念剧本, 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

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 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 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诗歌除外) ,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解题】

有人说, 2014年安徽的作文题不用显微镜也能知道写什么。是的, 今年作文材料不像前两年那样绕来绕去雾里看花, 审题门槛放低了。无论是微观分析, 还是宏观把控, 我们都可以找到写作角度。

作文材料虽然是谈演艺界的问题, 但是与现实对接紧密。这段材料中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之间的矛盾不就是社会中不同人之间复杂关系的缩影吗?作文与时事新闻联姻, 是高中作文教学“四关注”方针的体现。什么是真正的国民教育?说到底应该肩负起培养公民精神的责任。关注现实才能使教育走出重知识轻能力的泥潭。语文曾一度因为作文的八股化、空洞化而走进死胡同, 而如今自由、开放、贴近现实的作文命题风格, 终于让我们看到高考作文的曙光。可以说, 今年的作文把“谁说了算”这一问题摆出来让学生反思和讨论, 考查考生的思想深度, 正吻合了“高考作文与现实要越走越近”的务实要求。

考生拿到这个作文题, 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就事论事。表演艺术家与剧作家的争论仅仅是个引子, 我们应该从这种关系中读出言外知音。言外之意才是才是材料作文应该论述的真正观点。而不是一味钻牛角尖, 讨论“谁说了算”的问题。那就曲解甚至误解命题者的动机。在论述时, 也不可“剑走偏锋”, 站在一边说话。改要合理, 不改要合情, 统筹兼顾, 才能自出机杼, 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一类文。

【范文】

改而变之

安徽考生

赵薇, 从演员到导演的优雅转身, 给她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罗根斯, 从被弃养到走进哈佛的华丽蜕变, 为她的梦想书写华丽篇章;陈天桥, 从网游到文娱的成功转型, 使中国互联网产业在国际占有一席之地。

显然, 这一切的辉煌都离不开“改变”二字。然而改变不是毫无原则, 不坚守立场的说变就变, 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适当调整后的完美体现。

伊辛巴耶娃懂得改变, 故而演绎出别样的人生。从小学习体操的她, 心中的偶像是霍尔金娜, 想要成为她那样成功的运动员。13岁她获得了全国青年体操冠军, 前途一片光明。可老天跟她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由于她长得太高, 15岁身高便超过1.7米, 无奈她不得不告别心爱的体操, 只好转向撑杆跳。还好10年的专业体操训练为身体的柔韧性、舒展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练就她过人的胆量, 开始了她不寻常的人生篇章。如今她已被誉为“跳高女王”。

刘备懂得变通, 因而创造出不老的传奇。当曹操问刘备天下英雄有哪些, 刘备回答了袁绍、孙策等人, 可在曹操看来那都是些乌合之众, 今天下英雄, 惟他和刘备。刘备听后十分震惊, 手中筷子都掉下来, 尴尬之际, 雷声响起, 他便拿惊雷做掩饰, 说:“一震之威, 乃至于此”, “圣人迅雷风烈必变, 安得不畏”, 这使得曹操认为他是胆小如鼠之辈, 便不再怀疑刘备。“巧借惊雷来掩饰, 随机应变信如神”一点也不为过。

陆游因不懂得改变, 所以落得个凄惋的结局。他与表妹唐婉青梅竹马, 耳鬓厮磨, 花前月下, 二人吟诗作对, 互相唱和, 丽影成双, 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 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可陆游母亲见儿子留连温柔乡, 无暇顾及应试功课, 因此对唐婉大起反感, 强令陆游将唐婉休弃, 否则将与之同尽。奈何陆游迫于母命难违, 一双情意双切的鸳鸯被活活拆散。数年之后, 只得徒留“一杯愁绪, 几年离索。错!错!错”的悔恨。

安徽高考政策及高考改革方案 篇5

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自秋季高中新生入学起,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主要衡量高中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也称“等级性考试”,以下统称为“选择性考试”),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是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1.科目设置。合格性考试覆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除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外的所有科目。选择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

2.考试内容。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统一命题,考试内容以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合格性考试以必修课程要求为准,选择性考试以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综合要求为准。

3.考试对象和时间。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在校生和符合条件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只有通过合格性考试,方可参加该科目的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时间另文规定,选择性考试的对象为符合教育部和我省规定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并已报名参加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人员。

安徽高考 篇6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命题中的重头戏。它直接影响着学生高考语文分数的高低。然而,学生很多的失分并非来自学生自身的能力,而是来自题目命制的失误。因此题目命制的质量影响着高考的公平性,影响学生的得分,也影响着学生的未来。笔者在指导学生备考的过程中,发现近年安徽省现代文阅读命题中存在一些不足。为避免走老路、蹈故常,笔者不揣谫陋,把拙见胪陈于此,以祈引起重视。

不足表现一:选择的文本失当

毋庸讳言,现代文阅读的选文不一定出自名家,但理应是名篇。只有好的“料子”“坯子”,才能裁制出漂亮的“衣服”。因此要想命好题,第一步就要选好文。入围高考的选文理应如《新课程标准》所说“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是语言、结构、章法,还是文体特征、主题等都应该是经得起品读、耐得住琢磨的。然而安徽省2009年选的《董师傅游湖》,2012年选的《往事》(二)显然就不具备上述特征。

作为一篇小说,《董师傅游湖》的文体特征并不明显,读来更像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小说是叙事性极强的文体,叙事是小说的突出功能。而《董师傅游湖》全文共41句话,与情节有直接关系的叙事话语只有7句,更多的是作者交代性的语言。比如“家里妻儿都很平安,挣得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他并不多想,也不期望”。小说的前四段都是这种笔法写下来,让读者觉得缺少了品味的空间。同样在读这篇小说时,读者会发现作者表达主题的意愿太过强烈,基本上每一段都有而且不止一处的流露作者观点的语句。情节、人物成了作者观点的点缀,这是典型的马克思所批判过的“席勒式”的创作方式。由此可见,命题者选择的这篇小说很难说是篇优秀的小说。

2012年选的是《往事》(二)。作为高考的选文,笔者认为这篇散文有以下不足:一是情感的不真实、显豁。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我”和父亲的灯下对话。主要围绕“我”想去做灯台守,遭到父亲的质疑展开。“我”强烈地向往着去做灯台守,认为灯台守是伟大的、高尚的、富有诗意的,并为之处心积虑了三年。然而父亲却说灯台守不要女孩。这像一盆冷水泼灭了我燃着的梦想。读到此我们很难相信为自己高尚的理想处心积虑三年,却不知道实现这一理想的条件。如果知道实现这一理想的条件,前面的对话就显得多么不真实、做作。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早就指出文学作品,“写景宜显,写情宜隐”,然而通读这篇散文,我们会发现“我”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高尚与伟大,一再地强调灯台守的伟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二是语言的晦涩、藻饰。通读全文,作者在语言上的雕琢痕迹是非常明显的。可能是时代的原因,作者处在文白交替的时代,文中大量的不文不白的词汇,也使得文风不够畅达。“支颐”、“言次”、“慰安”、“中边”等等,这些生僻的词汇使得文章显得晦涩拗口。这样语言风格的文章缺少典范性,选入高考,笔者认为也是失当的。

不足表现二:命题语言和参考答案的失范

梳理近年安徽省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语言,笔者还发现存在表述失范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干语言表述的指向不够清晰明了,甚至存在歧义现象。比如2010年选文《碑》的第12题题干表述为:“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其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就既可以理解为“景物的特点”也可以理解为“景物描写的手法”。而从答案来看,命题者考查的是后者。就这个题干问法而言,学生不答手法其实也不应该扣分。其实如果命题者对题干稍作修改,就会避免理解上的分歧。“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手法和作用作简要分析”,指向就很明确,学生自然也会把景物的特点涵盖在答案中。同样,2013年选文《樱桃》的第13题题干的问法也存在两解,兹不一一赘述。二是提供答案术语过于艰深,学术化气息太浓,严重超越了高中生的认知水平。2010年选文《碑》的第14题探究题提供的答案就存在上述弊病。“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悲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何谓“暖笔、亮笔”,命题者语焉不详,这样的理论术语让学生和老师如堕五里雾中。2013年选文《樱桃》的第13题题干问“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的第一点就匪夷所思:“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展开,行文舒徐自然。”联系全文来看,这样的答案大概只有命题者可以想得出来,“行文舒徐自然”这样的理论术语大概也只有教授文学理论的教授、博士们会用。命题者大概忘了,应考的只是十七八岁的高中生。还有《樱桃》的第12题题干问“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为了便于研读,笔者把该句摘录下来:“它似乎只出现于词人的笔下,‘樱桃落尽春归去引来了李后主的叹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是作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论据提出来的。”很显然,这是道考查“语句作用”的题型。那么我们就需要从内容上该句写了什么,结构上该句与上下文什么关系,主题上该句对主题有什么作用,三个维度来组织答案。以这样的思维路径,我们不难得出该画线句的作用:①突出强调“樱桃”在传统文化中是“春天逝去信号”的感伤特征。②与下文作者赋予“樱桃”新的内涵形成鲜明对比。③有利于突出文章主题,增添了文章的文化气息。这样的答案可能更符合常态的思维习惯,也可能更合乎高中生的认知、鉴赏水平。而命题者给出的答案是:“①转入对樱桃寓意的阐发。②为樱桃新的寓意作衬托。③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从阅卷结果来看,该题的赋分为4分,而难度系数为0.21。得分如此之低,这不能不让人深思,答案的规范是多么重要。不按常理的、不“接地气”的、不合规范的答案,直接干扰学生的正常得分。“阳春之曲,和者必寡”,我们的命题者拟制答案时不可不慎。

不足表现三:参考答案内容的失准

高考题提供的答案最基本的要求应该准确、全面、严谨而有条理。然而近年安徽省现代文阅读命题者所拟制的答案,却存在着明显的失准现象。笔者下面就胪举几例,供方家正之。

安徽省2009年选的《董师傅游湖》的第11题题干表述为“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为“董师傅领小翠游湖”。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关于情节理论的经典命题,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是个故事。‘国王死了,王后死于心碎就是个情节。”可见情节强调了前后事件的因果情感逻辑。这一理论也早就为我国的文艺理论家所接纳。如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已采纳了这一著名论断。由此来看,安徽省提供的答案就不符合“情节”的特征,而是“故事”了。这一失准的答案就暴露出我们省命题专家小说理论的滞后和不足。

2013年选文《樱桃》的第13题题干问“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命题者提供的答案为:“①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展开,行文舒徐自然。②在前五段叙述社会生活变化的基础上,借樱桃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丰富文章内涵。③后三段从不同层面提示樱桃寓意,升华文章主旨。”纵观全文,这样的答案也是不够严谨的。文章前面写桐庐的变化,桐君祠正在重修整修、古铜树生发新芽都表现了桐庐的未来充满生机,丰富、坚实、健旺。在此基础上,后三段写樱桃,实际上是借樱桃的形象和寓意来进一步表现桐庐的的生机。可见,前面的内容为后面集中写樱桃做铺垫,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因此参考答案中应该补足这一点才更为完整。同样,2012年安徽省选的散文《往事》(二)的第11题问“‘我认为看守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其理由有哪些?”,而提供的答案中很显然也少了“灯台守是光明的使者的象征”这一种重要的信息。

以上就是笔者在指导学生备考时,发现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中的一些不足。不揣冒昧,“无意揭伤疤,有意引疗救”。毕竟高考对考生来说太重要了。

安徽高考 篇7

经济生活分值28分, 其中包括选择题的1—3题和非选择题的37题第 (2) 问的前半部分以及38题第 (1) 问。

政治生活分值24分, 其中包括选择题的4—6题和非选择题的38题第 (2) 问。

文化生活分值20分, 其中包括选择题的第7题和第8题以及非选择题的37题第 (1) 问。

生活与哲学分值28分, 其中包括选择题的9—11题和非选择题的37题第 (2) 问后半部分和38题的第 (3) 问。

二、试题涉及的知识点

经济生活中考查的知识点有:货币政策;价格变动的影响;货币发行规律及公式;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财政的作用;消费的反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

政治生活中考查的知识点有:依法治国;和平与发展;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新型民族关系;民主管理的意义。

文化生活中考查的知识点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创新;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点对问题进行分析。

生活与哲学中考查的知识点有:唯物论中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论的实践观;辩证法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历史唯物主义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

三、与前两年的变化

1. 试题结构有微调

选择题部分四个模块分布清晰, 而2010年哲学和文化相互交叉;与前两年相比, 2011年非选择题第37小题减去第三小问。

2. 试题设问有变化

哲学设问具体化, 直接考查整体与部分。考查哲学第四单元名称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而不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设问;把经济学与哲学放在一小题设问, 这是高考政治试题中少见的。

3. 分值设置有调整

不再是8分和12分模式, 出现了8分、10分、12分、14分不同分值。

4. 参考答案有创新

第一次出现了备选答案, 过去只会由阅卷组长来补充。

四、试卷呈现的特点

1. 严格依据考试说明命题, 具有很强的规范性

试卷设计遵循2011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 各部分内容分值为:经济生活28分, 政治生活24分, 文化生活20分, 生活与哲学28分。与2009、2010年相比, 试题难度适中, 保持了相对稳定。时政内容渗透于四个模块的试题之中, 并以试题的情景或背景材料方式来呈现, 试卷更加规范、协调和科学。无论是漫画题, 还是图表题都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这是2011年政治试题的一大亮点。

2. 以能力立意为主导, 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考查

2011年政治试题坚持能力立意, 全面考查了考试大纲规定的四个方面的能力目标。在选择题中, 侧重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主观性试题中, 四项能力要求都有一定的体现, 但侧重于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反映来看, 2011年的试题是自主命题三年来区分度最好的一年。

3. 突出新课程理念和省情

2011年是我省进入新课改三年过渡期的最后一次高考, 试卷能否体现新课改精神, 对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影响。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机械的教与学,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特别要求学生做到“三个关注”, 要求学生在“三个关注”中理解、领悟、运用课本的相关基本原理和方法。2011年的政治试题以能力立意, 多方面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出省情。省情是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省情材料命题, 一方面体现了2011年高考命题的地方特点, 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考生了解安徽、服务安徽的热爱家乡意识。第38题就是以安徽省情为背景材料命题的。

4. 突出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依托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 这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思路, 同时又要突出考查主干知识。2011年高考政治试题所涉及内容大多是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同时注重考查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理解、记忆和运用。例如对哲学部分的考查, 要求学生必须正确区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实践的观点) 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另外, 要求学生对每个哲学范畴中的主干知识重点把握, 而且要能灵活加以运用。在政治生活部分则重点考查了民主管理的意义, 很多基础知识薄弱的考生面对12分只能是“望分兴叹”。

五、反映出的问题和建议

1. 反映出的问题

(1) 基础不扎实, 知识体系不健全。面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民主管理的意义毫无办法;把“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当成常考的价值观的知识, 思维受局限, 而根源在于不清楚这种问法就是在问书本第四单元, 在问历史唯物主义。

(2) 没有关注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平常忽略对时政的关注, 只是寄希望于最后的时政热点专题, 时间有限, 主题有限, 解决热点问题的能力差。

(3) 学生活动的形式化、泛滥化, 没有真正培养能力。对综合探究课多数教师并不十分重视, 仅在课堂把有关的知识点简单地提一提, 议一议, 交代一两个简单的结论。殊不知, 综合探究课是希望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了解和体会探究过程, 把握探究方法, 培养协作精神和能力。综合探究课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 要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就必须高度重视并搞好综合探究活动。

(4) 答题不规范。缺乏政治术语表述, 字迹潦草, 时间分布不合理, 应变能力不足, 喜欢套用固定答案。

2. 对以后高考复习的建议

(1) 强化双基, 突出主干知识, 构建知识体系, 增强复习的有效性。政治试题注重回归课本, 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一贯坚持的原则。2011年安徽文综政治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基本上都是考试大纲中的主干知识。所以以后的高考复习必须围绕基础知识的复习来展开, 同时突出主干知识的重要性, 增强复习的有效性。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 复习必须要有严格的计划性, 循序渐进, 有步骤地推进;其次, 复习必须要有完整性, 具体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 理清课本的知识点, 不能有遗漏, 同时在这一轮复习中要有高质量的训练做保障, 可以有计划地进行单元训练和课时训练。而且第一轮复习要求教师和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 不可操之过急, 要有足够的时间作保证。第二轮复习一方面要构建知识网络, 另一方面要特别突出主干知识。这一轮复习除了要有练习作保障之外, 时间不可投放过多, 要做到精讲精练。第三轮复习主要是时政的复习, 时政的复习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对时政专题作出筛选、归纳和整理, 切记对时政材料不加以选择就随意使用。

(2) 紧跟时代、关注热点,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时政热点的关注仅靠高考前夕时政专题的复习是远远不够的, 也就是说对时政热点的关注要贯穿于整个复习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加以引导,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时政热点的兴趣, 另一方面发挥学生在时政热点关注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条件具备, 可以利用每周的部分复习课的少量时间开展关于时政热点的讲演, 同时对讲演的内容从政治教材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3) 主动增强多种应考能力。从高考要求看, 学会知识是最基础的要求, 重要的是对新问题、新情境的认识和解决过程的要求。试题看起来不难, 答案也是简练的, 但其背后的思维过程却是复杂的, 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发生有大有小, 但都是具体的。因此, 高考试题的设计也一定是微观切入题目。即使同样的问题, 切入的角度不同, 答题的思路和答案的设置也就不会相同。因此, 不能停留在仅仅知道了社会热点问题本身, 还要通过具体问题的设计和解答, 来提高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安徽高考 篇8

不足表现一:选择的文本失当

毋庸讳言, 现代文阅读的选文不一定出自名家, 但理应是名篇。只有好的“料子”“坯子”, 才能裁制出漂亮的“衣服”。因此要想命好题, 第一步就要选好文。入围高考的选文理应如《新课程标准》所说“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是语言、结构、章法, 还是文体特征、主题等都应该是经得起品读、耐得住琢磨的。然而安徽省2009年选的《董师傅游湖》, 2012年选的《往事》 (二) 显然就不具备上述特征。

作为一篇小说, 《董师傅游湖》的文体特征并不明显, 读来更像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小说是叙事性极强的文体, 叙事是小说的突出功能。而《董师傅游湖》全文共41句话, 与情节有直接关系的叙事话语只有7句, 更多的是作者交代性的语言。比如“家里妻儿都很平安, 挣得钱足够用了, 日子过得很平静”“他并不多想, 也不期望”。小说的前四段都是这种笔法写下来, 让读者觉得缺少了品味的空间。同样在读这篇小说时, 读者会发现作者表达主题的意愿太过强烈, 基本上每一段都有而且不止一处的流露作者观点的语句。情节、人物成了作者观点的点缀, 这是典型的马克思所批判过的“席勒式”的创作方式。由此可见, 命题者选择的这篇小说很难说是篇优秀的小说。

2012年选的是《往事》 (二) 。作为高考的选文, 笔者认为这篇散文有以下不足:一是情感的不真实、显豁。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是“我”和父亲的灯下对话。主要围绕“我”想去做灯台守 , 遭到父亲 的质疑展 开。“我”强烈地向往着去做灯台守, 认为灯台守是伟大的、高尚的、富有诗意的, 并为之处心积虑了三年。然而父亲却说灯台守不要女孩。这像一盆冷水泼灭了我燃着的梦想。读到此我们很难相信为自己高尚的理想处心积虑三年, 却不知道实现这一理想的条件。如果知道实现这一理想的条件, 前面的对话就显得多么不真实、做作。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早就指出文学作品, “写景宜显, 写情宜隐”, 然而通读这 篇散文 , 我们会发 现“我”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高尚与伟大, 一再地强调灯台守的伟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二是语言的晦涩、藻饰。通读全文, 作者在语言上的雕琢痕迹是非常明显的。可能是时代的原因, 作者处在文白交替的时代, 文中大量的不文不白的词汇, 也使得文风不够畅达。“支颐”、“言次”、“慰安”、“中边”等等, 这些生僻的词汇使得文章显得晦涩拗口。这样语言风格的文章缺少典范性, 选入高考, 笔者认为也是失当的。

不足表现二:命题语言和参考答案的失范

梳理近年安徽省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语言, 笔者还发现存在表述失范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干语言表述的指向不够清晰明了, 甚至存在歧义现象。比如2010年选文《碑》的第12题题干表述为:“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其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就既可以理解为“景物的特点”也可以理解为“景物描写的手法”。而从答案来看, 命题者考查的是后者。就这个题干问法而言, 学生不答手法其实也不应该扣分。其实如果命题者对题干稍作修改, 就会避免理解上的分歧。“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手法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指向就很明确, 学生自然也会把景物的特点涵盖在答案中。同样, 2013年选文《樱桃》的第13题题干的问法也存在两解, 兹不一一赘述。二是提供答案术语过于艰深, 学术化气息太浓, 严重超越了高中生的认知水平。2010年选文《碑》的第14题探究题提供的答案就存在上述弊病。“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悲苦, 看似沉重, 实则蕴含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何谓“暖笔、亮笔”, 命题者语焉不详, 这样的理论术语让学生和老师如堕五里雾中。2013年选文《樱桃》的第13题题干问“文章以‘樱桃’为题, 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 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的第一点就匪夷所思:“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展开, 行文舒徐自然。”联系全文来看, 这样的答案大概只有命题者可以想得出来, “行文舒徐自然”这样的理论术语大概也只有教授文学理论的教授、博士们会用。命题者大概忘了, 应考的只是十七八岁的高中生。还有《樱桃》的第12题题干问“第6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为了便于研读, 笔者把该句摘录下来:“它似乎只出现于词人的笔下, ‘樱桃落尽春归去’引来了李后主的叹息;‘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也是作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论据提出来的。”很显然, 这是道考查“语句作用”的题型。那么我们就需要从内容上该句写了什么, 结构上该句与上下文什么关系, 主题上该句对主题有什么作用, 三个维度来组织答案。以这样的思维路径, 我们不难得出该画线句的作用:1突出强调“樱桃”在传统文化中是“春天逝去信号”的感伤特征。2与下文作者赋予“樱桃”新的内涵形成鲜明对比。3有利于突出文章主题, 增添了文章的文化气息。这样的答案可能更符合常态的思维习惯, 也可能更合乎高中生的认知、鉴赏水平。而命题者给出的答案是:“1转入对樱桃寓意的阐发。2为樱桃新的寓意作衬托。3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从阅卷结果来看, 该题的赋分为4分, 而难度系数为0.21。得分如此之低, 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答案的规范是多么重要。不按常理的、不“接地气”的、不合规范的答案, 直接干扰学生的正常得分。“阳春之曲, 和者必寡”, 我们的命题者拟制答案时不可不慎。

不足表现三:参考答案内容的失准

高考题提供的答案最基本的要求应该准确、全面、严谨而有条理。然而近年安徽省现代文阅读命题者所拟制的答案, 却存在着明显的失准现象。笔者下面就胪举几例, 供方家正之。

安徽省2009年选的《董师傅游湖》的第11题题干表述为“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为“董师傅领小翠游湖”。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关于情节理论的经典命题, 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国王死了, 后来王后也死了’是个故事。‘国王死了, 王后死于心碎’就是个情节。”可见情节强调了前后事件的因果情感逻辑。这一理论也早就为我国的文艺理论家所接纳。如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已采纳了这一著名论断。由此来看, 安徽省提供的答案就不符合“情节”的特征, 而是“故事”了。这一失准的答案就暴露出我们省命题专家小说理论的滞后和不足。

2013年选文《樱桃》的第13题题干问“文章以‘樱桃’为题, 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 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命题者提供的答案为:“1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展开, 行文舒徐自然。2在前五段叙述社会生活变化的基础上, 借樱桃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丰富文章内涵。3后三段从不同层面提示樱桃寓意, 升华文章主旨。”纵观全文, 这样的答案也是不够严谨的。文章前面写桐庐的变化, 桐君祠正在重修整修、古铜树生发新芽都表现了桐庐的未来充满生机, 丰富、坚实、健旺。在此基础上, 后三段写樱桃, 实际上是借樱桃的形象和寓意来进一步表现桐庐的的生机。可见, 前面的内容为后面集中写樱桃做铺垫, 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因此参考答案中应该补足这一点才更为完整。同样, 2012年安徽省选的散文《往事》 (二) 的第11题问“‘我’认为看守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 其理由有哪些?”, 而提供的答案中很显然也少了“灯台守是光明的使者的象征”这一种重要的信息。

安徽高考 篇9

一、完形填空题 (Cloze test)

(一) 完形填空的试题特点

完形填空是测试学生多种语言能力的综合性测试题, 它是一篇难易与中学英语教材大致相当的短文 (约260-280词) 。文中基本无生词, 体裁一般以记叙文、夹叙夹议为主, 说明文、议论文和其他小品文为辅。

短文第一句话一般是完整的, 主要是给考生提供一个语境, 让考生对全文有一个总体印象, 文中有20个词被去掉, 考生必须通读短文, 通篇考虑, 在掌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知识以及生活常识, 从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完形后的文章不仅语法知识正确无误、用词恰当, 而且文章结构合理, 意思完整, 前后连贯。

完形填空的试题特点是:针对于每个空所提供的4个选项, 如果孤立地看, 无论哪一个放进去, 从词法上说都是正确的。考生只有结合上下文, 结合语境才能选出最佳答案。

(二) 完形填空的主要考点

该部分着重考查:名词、形容词、介词、代词、副词、连词、动词、动词时态、动词语态、非谓语动词及主谓一致等语用、语法、词汇知识及根据上下文分析判断的能力。如2009年高考安徽卷完形填空20题中考查了名词4小题, 代词1小题, 动词7小题, 形容词3小题, 连词2小题, 介词1小题, 副词1小题, 可谓样样俱全。

(三) 完形填空的解题方法

1. 略读。

考生在做题前快速通读全文, 理解大意。理解文章大意是前提, 是避免做题盲目性的必要步骤, 如果在没有了解全文内容的情况下做题, 就不会有正确有逻辑推理, 也没有调动已有的生活常识, 当然也无法考虑上下文和语境的问题。因此, 快速浏览全文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2. 细读。

在做题过程中仔细阅读, 选择答案要做到:前瞻顾后, 确定考查内容, 根据语境上下文前呼后应;综合分析, 运用所学知识, 在结合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 多角度考虑问题, 把语法、词法、常识、习惯搭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3. 复读。

做完题后, 再读全文, 确定其完整合理, 通过此前的略读和细读后, 考生对全文内容有了详细了解, 这次阅读的目的就是调整修改、完善之前做出的选择, 尽量使完形后的短文语法正确、语义合理、篇章完整。注意避免这种不正确的做法:为了节省时间, 边读边选, 读完文章也就做完了题, 结果正确率低, 得分率不高。因为, 边读边选会影响阅读理解的整体连贯性, 容易断章取义, 一空填错, 后面就跟着错。总之, 一定要注重整体性, 时刻关注上下文信息的关联性, 以整体思维代替局部思维。

二、阅读理解题 (Reading comprehension)

(一) 阅读理解的试题特点

《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基础知识, 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侧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阅读理解在试题中占得比重最大, 因为它不仅体现了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而且对考生的影响最大, 它是拉开距离、选拔优生的题。纵观近年来高考中的阅读理解题,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文章的体裁多样化, 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2.阅读量和信息量大, 篇目一般为5篇, 词量2200-2400之间 (包括设问和选项) 。3.语篇结构较为复杂, 长句较多。

(二) 阅读理解的主要考点

该部分着重考查考生的阅读速度以及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力, 这种理解能力包括: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2.能把握全篇的文脉, 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并能据此推理和判断。3.能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 正确判断生词、短语和句子的含义。

(三) 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

做题时可通读全文, 再看题或者是先看题, 再带着问题去看文章, 只找相关信息, 尤其是阅读广告或产品说明等文章时。事实细节题一般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主旨大意题一般在文章的首段或尾段找答案。注意以下几点:

1.

要纵观全文, 全面分析文章内容, 不要只注意单句的理解, 虽然有些问题的答案能从某一个句子或一个单词找到, 但大部分题都要从全文、全局考虑。

2. 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有些考生在解题时, 往往以个人的观点、经验、想法来理解, 而不是以文章提供的信息去考虑分析问题。

3. 阅读方法要恰当, 不要一词、一句、一段慢慢地细读, 导致时间的浪费。

要合理分配时间, 比如第一遍粗略读下来掌握了文章的大概内容之后, 可以结合文后的问题, 在大概相应的文章段落处, 细读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任务型读写 (task-based reading)

任务型读写是2009年安徽英语高考中出现的新题型, 因此值得特别关注:

(一) 任务型读写的试题特点

任务型阅读的命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文章与表格所示信息的捕捉与处理, 即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试题由文章与表格两部分组成。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文章多为说明文或议论文, 一般篇幅较长。表格则形象地展现了文章的框架与条理, 一般有三种形式, 即:组织结构式、网格式与射线式。

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不难看出, 任务型阅读与传统的阅读理解题的主要不同就在于它对文章结构和层次的体现, 从大标题 (即文章主题) 到小标题 (即论述的各个侧面或分析列举) , 再到各个细节或不同论据。表格的形式更是形象地展现了文章的框架, 让考生对文章进行了从“骨头”到“血肉”的彻底分析。

(二) 任务型读写的主要考点

任务型读写设题的初衷是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综合加工和处理能力, 其信息不仅体现在短文阅读中, 还在表格信息的比较与理解中。此外, 还需要考生对阅读所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在这一过程中, 所有文字表述需要的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考查, 例如主谓一致、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固定搭配等基础的语言知识。总之, 这一题型对考生灵活使用已有的语言知识的能力进行了全面、细致而深入的考查。

(三) 任务型读写的解题方法

1. 打好词汇应用的基本功。

“任务型读写”要求在理解篇章的脉络结构之后, 根据文章的要求用规定数量的文字准确表达文章的意思, 考查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准确使用英语词汇、语法知识及句型结构的能力。这就更加突显出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的重要性, 平时应该加强对同义词替代、词语适当形式填空等小题的训练。

2. 掌握基本句型, 力求表达的多样性。

进行大量的句型转换练习, 例如: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之间的转换;名词结构和动名词、不定式结构之间的转换;介词短语与副词、非谓语动词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倒装句;肯定句与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之间的转换等等。

3.

阅读方法上, 平时就要注重练习skimming (略读技能, 得出文章的中心和段落大意, 利用细读获得信息, 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 或利用衔接词梳理文章的脉络。

总之, 这三类题型, 近年来越来越向着综合考查学生英语灵活运用能力的方向改革, 考生要适应这种变化, 唯有加强在平时复习中对单词、语句、篇章不同层次的训练, 循序渐进, 有阶段性地进行, 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才能切实提高英语阅读和解题能力, 切忌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曲一线主编, 5年高考3年模拟[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安徽高考 篇10

一、定性分析试题中的原有图像,解答物理试题

很多高考物理试题的信息是以图像的形式给出的,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挖掘图像中的隐含条件、根据图像判断出物理变化的规律。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图像:如纵横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坐标轴起始点是从零开始,还是从某数值开始;纵横坐标截距的意义;图线斜率表示函数变化量与自变量变化量比值的物理意义,即变化率的意义;图像交点的物理意义;端点是临界点或端值点;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意义;图线形状所反映的物理变化规律;等等。

【例1】(第17题)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 仅受静电 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轴,起始点O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p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1所示,下列图像 (如图2所示)中合理的是

解析:图1中的曲线是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电势能随x变化的规律,由其切线的斜率的变化情况,可知电场强度越来越小,故A不正确。由于qEΔx=ΔEk,随着电荷的运动,电场力越来越小,电荷动能增加越来越慢,故B不正确。其速度增加越来越慢,故C不正确。由于电场力越来越小,带电粒子加速度越来越小,故正确答案为D。

二、作出图像,直观、清晰地反映物理变化规律

有些试题,要根据题给条件作出相应的图像。而要作出图像,先要根据题意抽象出数学解析式,由数学解析式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作出图像;有些选择题中的图像选择,实际相当于作图像。解答试题时,要做到语言叙述、数学解析、图像展示三位一体,有些试题即使没有要求作出图像,但作出物理变化图线和图像,可以使研究的问题形象、直观、清晰,便于分析和计算。

【例2】(第15题)如图3所示,有一内壁 光滑的闭 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椭圆中心O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初速率为v0,沿管道MP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1,所需时间为t1;若该小球仍由M点以初速率v0出发,而沿管道MQ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2,所需时间为t2,则()。

A.v1=v2,t1>t2

B.v1<v2,t1>t

C.v1=v2,t1<t2

D.v1<v2,t1<t2

解析:无论小球沿MPN运动,还是沿MQN运动,都是非匀 变速运动,且为曲线运动。此时,匀变速运动学公式,显得无能为力。由于轨道光滑,M、O、N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v1=v2,但比较运动时间可分别作出沿MPN和MQN运动的v-t图像,沿MPN运动,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到v0,沿MQN运动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v0,由于MPN和MQN轨道长相等,且v-t图像下方面积为轨迹长,故t1>t2,A正确。

【例3】(第23题)如图5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为0.5T,其方向垂直于倾角为30°的斜面向上。绝缘斜面上固定有“∧”形状的光滑金属导轨MPN(电阻忽略不计),MP和NP长度均为2.5m,MN连线水平,长为3m。以MN中点O为原点、OP为x轴建立一维坐标系Ox。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杆CD,长度d为3m、质量m为1kg、电阻R为0.3Ω,在拉力F的作用下,从MN处以恒定的速度v=1m/s,在导轨上沿x轴正向运动(金属杆与导轨接触良好)。g取10m/s2。

(1)求金属杆CD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及运动到x=0.8m处电势差UCD;(2)推导金属杆CD从MN处运动到P点过程中拉力F与位置坐标x的关系式,并在图6中画出F-x关系图像。

(3)求金属杆CD从MN处运动到P点的全过程产生的焦耳热。

解析:(1)为使所研究的问题清晰、直观。可将 立体图转 化为平面图,并作出导 体棒运动 的直线坐标x图像如图7所示,CD始终与B垂直,切割磁感 线有效长度为3m,有效速度v=1m/s,故感生电动势E=Blv=1.5V。由于框架电阻不计,路端电压为零,DC之间电势差则为CC′、D′D之间电势差 之和。所以UCD =-0.6V。

(2)杆在导轨间的长L与位置x关系是

对应的电阻RL=l/dR,电流I=Blv/R

杆受的安培力F安=BIl=7.5-3.75x

根据平衡条件得F=F安+mgsinθ

F=12.5-3.75x(0≤x≤2)画出的F-x图像如图8所示。

(3)外力F所做的功WF等于F-x图线下面的面积,即WF=5+12.5、2×2J=17.5J,金属杆的重力势能的增量为

由功能关系可得:WF=ΔEP+Q,

解得Q=7.5J。

本题虽然难度较大,但作出导体棒运动图像、F-x图像和UCD-x图像,问题则迎刃而解。

三、应用图像再现物理情境、进行有关分析和计算

高考试题中很多问题是放在坐标系中研究的,这就要综合应用坐标系中的图像,结合有关数学、物理知识和图像的物理意 义再现物 理情境、进行 有关分析 和计算,有些试题如果不用图像,问题很难解决。如第24题(3)问。

【例4】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凹槽A,中央放一小物块B。物块与左右两边槽壁的距离如图9所示,L为1.0m,凹槽与物块的质量均为m,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05。开始时物块静止,凹槽以v0=5m/s初速度向右运动,设物块与凹槽槽壁碰撞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且碰撞时间不计。g取10m/s2。求:

(1)物块与凹槽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

(2)从凹槽开始运动到两者相对静止,物块与右侧槽壁碰撞的次数;

(3)从凹槽开始运动到两者相对静止所经历的时间及该时间内凹槽运动的位移大小。

解析:(3)设凹槽与物块碰撞前速度分别为v1、v2碰后的速度为v′1、v′2,

由动量守恒定律,能量恒定律有

即每碰撞一次凹槽与物块发生一次速度交换,同一坐标系上两者的度图线如图10所示,根据碰撞次数可分为13段,凹槽、物块的v-t图线在两条连续的匀变运动图线间的转换,故可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律求时间。则

v=v0+at,a=μg,解得t=5s。

凹槽的v-t图线所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即为凹槽的位移大小 (等腰三角 形面积共13份,第一份面 积为0.5L,其余面积均为L)

第三问不作出相应的图像,则很难解出结果。由于物理过程复杂,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图像,每步计算不清晰,甚至会导致前面刚做完,后面就忘,有了图像,就可以使所研究的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跃然纸上,容易把握物理规律及有关计算。应用图像,可以化抽象 为具体,化模糊为清晰。

摘要:图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把握物理过程,更能帮助学生有效解答物理问题。文章结合2014年安徽省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了图像在解答物理试题中的应用。

上一篇:大白菜的秋季管理下一篇:公路的施工测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