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形象

2024-07-09

孔子形象(精选九篇)

孔子形象 篇1

关键词:庄子,孔子形象,现代启示

1《庄子》中塑造孔子形象的主要方式

文章之所以称作是“塑造”形象, 是因为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有别于《论语》中大家普遍意义下对其的固有印象。这里的形象是在《庄子》中提炼加工而成的人物形象。流沙河言, “庄周笔下的神仙是假设的存在, 是想象的人物, 是文学的创作……” (1) 孔子虽非神仙, 但其形象也确实是这样被塑造出来的。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主要是通过寓言、重言、卮言的表现手法来塑造的。相对于其他完整的人物形象塑造, 《庄子》一书中少有具体且直观的描写手法, 而主要用“语言描写”来体现孔子的态度、观点;用少量的“肖像描写”, 即容貌、姿态、神情等勾画出孔子的地位。如《外物》中“仲尼揖而退, 蹙然改容。” (2) 孔子见到老子恭敬地作揖而后退, 面容改色, 局促不安。《让王》中听到颜回关于“知足而喜”的见地后, “愀然变容”。《盗跖》中“孔子再拜趋走, 出门上车, 执辔三失, 目芒然无见, 色若死灰, 据轼低头, 不能出气。”其实, 所谓形象一言, 皆意在烘托主旨。由于在《庄子》一书中孔子形象的产生与塑造并不是让其原始形象鲜明深刻, 而只是借以一个具有儒家影响力的人, 用孔子之口表达道学之义要而已。

由此可见孔子形象的塑造对于阐释道家的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点不能忽视, 那就是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是不尽相同的, 不能简单地说是赞扬的肯定, 也不单单是批驳的否定。 (3) 而且即使在同一篇的不同段落中孔子的个人形象也是截然有别。笔者按照便于分析的逻辑, 整理出以下的层次顺序。

2《庄子》中孔子形象分类分析

2.1“背道”、“不闻道”的被判讽形象

《齐物论》是《庄子》三十三篇中唯一用文章体裁做题目的一篇, 或言《庄子》思想核心在本篇。牟宗三就此篇有十五讲之长, 也可见《齐物论》的重要性。在本篇中孔丘的形象为不闻“齐物”之道。文中用“夫子以为孟浪之言”, “而丘也何足以知之”的评论來说明“万物尽然, 而以是相蕴。”即万物混为一体, 互相蕴积包裹而不分是非、可否、生死、利害之理。孔子却不闻“齐观生死”“齐观是非”之道。《德充符》中有, 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 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且以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 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老聃言:“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 以可不可为一贯者, 解其桎梏, 其可乎?”无趾曰:“天刑之, 安可解!”此时孔子的形象是受声明所累、受桎梏束缚, 天生根器如此, 不可解除的不开悟的形象。《则阳》中有“仲尼之尽虑, 为止”。《外物》中有“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天道》中“孔子西藏书于周室”一段写有, 孔子往见老聃, 老子毫无情面的批驳孔子其“标举仁义”的思想, “太谩”、“意, 几乎后言”、“夫子乱人之性也”。直接表达儒道的相异之处。

描写孔子“背道”形象中最具代表性的当为《盗跖》一篇。盗跖称孔子是“矫言伪行”, “盗莫大于子, 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 而乃谓我为盗跖?”而后大段的论述“保全自然本性”的处事标准, 很有是非冲击感。

2.2“求道”、“问道”的虚怀求知形象

《天地》中“夫子问于老聃”何以称为“圣人”是典型的求知形象。这时孔子作为一个虚心谦逊的询道者, 向他人请教的形象便跃然于纸上。老聃曰:“有治在人, 忘乎物, 忘乎天, 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 是之谓入于天。”即圣人若不得已而又治理天下之事, 则在于任人自治, 无心于物, 无心于天, 这就叫做忘掉自己, 忘掉了自己, 这就叫做与无为的天道混为一体了。此为“无为而贵”。

《天运》中“孔子五十有一, 而不闻道”见老聃, 老子告诉孔子效法天道、与时俱化的道义。《山木》中“孔子问子桑雽”如何处事免患, 在听完回答后说“敬闻命矣”。《田子方》篇孔子问老子“丘之于道也, 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 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又有《知北游》篇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 敢问至道。”何为至道。老子回答:“夫昭昭生于冥冥, 有伦生于无形, 精神生于道, 形本生于精, 而万物以形相生。”总体阐述“无”之大道境界。仁、义、礼、孝, 伦常都应以精纯诚实为最高境界。最后渔父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评价, 也赢得了另孔子门生不解的敬重。 (4)

2.3“悟道”、“已得道”的圣人真人形象

“悟道”的形象与其他三种不同的地方在于, 其基本表达的方式是陈述而非对话, 是借以孔子之言论“道”, 此时的孔子已领悟到了“道”之真谛。《庄子·外篇》中的《天地》, 主要宣扬的是“无为而治”“顺应天性”“自然天成”的理念。而整段均已“夫子曰”的方式讲大道之意境。《寓言》中也有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 复灵以生。鸣而当律, 言而当法。利义陈乎前, 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 而不敢蘁, 立定天下之定。”是言人的才智受之于自然, 恢复灵性, 以全生理。声音应当和于乐津, 言语应当合于礼法。如果言必以利害、仁义为先, 而且喜欢辨别出好坏是非, 这就只能服人之口而已。如果能够使人从内心信服而不敢违逆, 这就足以确立天下的定则了。《列御寇》中有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 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 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 有长若不肖, 有顺懁而达, 有坚而缦, 有缓而釬。故其就义若渴者, 其去义若热。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 近使之而观其敬, 烦使之而观其能, 卒然问焉而观其知,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委之以财而观其仁, 告之以危而观其节, 醉之以酒而观其侧, 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徵至, 不肖人得矣。”呈现孔子识得何为内外不符、不肖之人的人物形象。

2.4“传道”“解惑”的智慧教育者形象

此形象一般是借以别人的小故事来给弟子讲道, 或者是解答弟子或旁人的疑惑等。这也是借用孔子之言传“道学”之“道”。《人间世》“颜回请行”和“叶公子高使于齐”中孔子分别解惑于要“劝谏卫国国君”的颜回, 如何理解“心斋”和“忘我”;和要“感化齐国诸侯”的叶公子高, 怎样“顺应万物自然之理”。此篇重在借孔子传道之言, 立“虚己顺物”之理。告诉世人不要在意虚名实利, 德而不名, 智而不争。《德充符》主要讲的是“贵在德行”的审美哲学, 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四位中, 王骀和哀骀的篇幅是由孔子说明“德有所长, 而行有所忘”。道德充实于内, 有如符契一般。《大宗师》中孔子和颜回论“益”, 提出进入道德境界为“坐忘”, 即“堕肢体, 黜聪明, 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又有“同则无好也, 化则无常也。”而孔子在《秋水》中向子路讲“时运天然”, 在《至乐》中向颜渊讲, 先代的圣王不强求性情的一致, 不求做同样的事。名称要定立在实际事物之上, 义理的设制在于适合人们的自然性情, 这就叫做条理通达, 福分常驻。《达生》中, 仲尼云:“凡外重者内拙。”与前段的“用志不分, 乃凝于神”和后段的“无入而藏, 无出而阳, 柴立其中央。三者若得, 其名必极。”相连讲求超然世外, 凝神静气, 顺乎天性的哲学。

悟道和传道中与儒家中的孔子形象大抵是最为接近、相对吻合的。还有一些形象是不能完全归于以上的分类之中, 比如《人间世》中“孔子适楚”一段, 只是说了楚国的狂士在接与来到的孔子时唱的一段词, 最后主要引出了“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无用之用也。”的思想。另有一些间接的谈论到孔子, 如《齐物论》、《天运》, 太师金对颜渊说, “惜乎, 而夫子其穷哉”等。

3 关于《庄子》中孔子形象的现代启示

古往今来, 形象的塑造都有其原因。《庄子》中孔子在问道的时候神色、体态完全没有《论语》中圣人的那种坦定, 而是多了份学生一样的局促不安与疑惑不解。《庄子》中除去直接的引用、借用孔子的形象, 还会间接的提到关于儒生的一些拘泥于“仁”“义”“礼”“智”与“道”相违背的思想。既然用“道”, 那么此“道”必定不是儒学中所讲的“道”。在《大宗师》中, 颜回说自己已经忘记了“仁、义”, 忘记了“礼、乐”, 孔子都觉得不够, 说颜回尚未领悟大道之要义。这显然不是儒家所要宣扬的思想。《庄子》中对于儒家的批驳观点是显而易见的, 在杂篇《徐无鬼》中有“礼教之士敬容, 仁义之士贵际”即儒家者流注重敬修容仪, 仁义之士注重交际的说法。笔者理解, 在《庄子》一书中道学近乎天性, 而儒学近乎人性。道家讲悟“贵真去伪”、“无为坐忘”、“无为无形”、“自本自根”、“无为而治”、“虚己顺物”、“不知之知”、“无用之用”等等, 而儒家讲求“仁”“义”“礼”“智”, 未达至道的境界。但是即使如此, 笔者仍然认为《庄子》中“孔子形象”之要旨不在于儒、道冲突, 而是儒、道融合。这与司马谈广义的“道家”为“兼儒墨, 合名法”的杂家 (5) 中的道家思想相近符合。

总体说来, 孔子形象在《庄子》中存在的意义, 在道家看来可能是有“化为己用”之功, 但对于后世来说, 却是为可以考证、分析、思考、判断, 重新整理儒、道人物和思想提供了可研究的素材。从《庄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和内容来看, 在现今如何适当运用已有的人物进行立论, 如何借重言、寓言等写作方式进行有效的思想输出很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 2011.1.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 2009.2.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8.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篇2

一、忧国忧民的政客形象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失范,人欲横流。孔子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危机,与弟子们一起研究救世良方,终于在借鉴西周周公思想的基础上创建了以“仁” 为核心,包括“仁、义、礼、知、信”等在内的一整套封建伦理道德,并且一生都在为维护、宣传及实践这套伦理道德而努力。

在孔子看来,伦理道德是家庭和社会得以维系、安定和发展的根本,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规范,君、臣、父、子的封建纲常要严格维护。如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时,他说: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也就是说要搞好统治,首先就得摆正统治秩序,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所在等级的`道德行为规范去做事,才能天下太平、百姓安乐、长治久安。在这里他把君臣之间的伦理规范又放在了父子之上,由小家庭及大社会规定了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对于一切胆敢违背统治秩序,君臣伦理规范的行径,孔子都会给予猛烈的抨击。如季氏是大夫的级别却擅用天子的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就认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对仲孙、叔孙、季孙祭祀祖先完毕,擅用天子之礼,唱着《雍》这篇诗来撤除祭品时,也提出了强烈的抗议:“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八佾》),并发出了“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的感慨。

孔子认为行政手段是实践这套伦理道德的直接渠道。因此,渴望被统治者任用。50多岁时,带领弟子踏上长达l4年的周游列国的道路。每到一处都认真研究当地的政治,宣扬“仁”的思想,甚至他还要冒着被权臣杀害的危险。虽然,没有一个统治者愿意采纳他的主张,,但是孔子从不气馁。他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参政的激情来自于强烈的对现实的关怀,以天下为己任,从这个角度来谈,孔子是个不折不扣的政客。

二、修身养性的君子形象

据杨伯峻先生的统计,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了107次,几乎是出现率最高的名词了,可见,孔子对“君子”的推崇。如:《宪问》篇第28章:子日:“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日:“夫子自道也”,虽然孔子自谦说君子的这三样品格自己一样也没有,可他的弟子子贡却认为“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三样品格正是孔子自身品格的写照。《论语》中多篇言论都可以看出孔子非常注重道德修养,把君子作为做人的准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重义轻利、舍利取义是成为君子的首要品格特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应该与“仁”长相伴,无论是幸遇顺境,还是身处逆境;“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贞而不谅”君子仪态端正庄重,谦逊自律,克己奉公,不为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在言语上应该出语谨慎,不“打诳语”,保持稳重可信的人格等等。

三、淳淳善诱的师者形象

孔子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地位显赫,他打破了奴隶制社会学在官府的禁忌,首开了私塾讲学的风气,主张“有教无类”,从而使劳动人民也拥有了受教育的可能和权利。据史料记载孔门弟子多达3000,最出色的就有72人。

孔子教育学生的范围很广泛,既包括书本知识又包括品德修养、行为举止、人生哲理与信仰等。如《论语.述而》篇第25章记载了孔子教学的四方面内容:“文,行,忠,信”。“文”,指的是历代文献,是书本知识的传授;“行,忠,信”显然已涉及到了人的行为、品格与修养,是德育方面的教育。孔子的教育方法灵活而有效,即把日常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当成了课堂,把现实或过去发生的任何事件都当成了教材,在与学生的日常交谈与闲话中就对学生传达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从而启迪了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学生可以随时向孔子提问、请教,孔子也可以随时考察学生的志向、人品与知识。这对学生的人生观往往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同时,这种教育方法也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在学生们面前,孔子既是严厉的老师,又是一位亲切随和的长者。孔子总是鼓励学生在自己面前畅所欲言,不必拘谨。如在《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想让学生畅谈理想,为消除学生在老师面前的拘束,他首先亲切地对学生们说道:“以吾一日长乎尔,勿吾以也。”谦逊随和、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要打破师生、长幼的界限,畅所欲言。

孔子“领衔”山东形象 篇3

中国屏

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今非昔比;2008年奥运,东方文化秀出其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相融。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面向世界,风光无限。拥有了话事权的中国,希望向世界表达,希望让世界看到。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世界十字路口”——纽约时报广场,浓郁的东方风情与人文气韵,演绎大国情操;同年8月,中国新华社租用纽约时报广场二号楼的一块240平米的广告屏,租期五年,用于播放中国各地区及各大品牌形象片,世称“中国屏”。八月至今,纽约观众在“中国屏”上相继看到了新华社形象片、上海及成都城市形象片,以及新浪等中国品牌的形象宣传。进入十月份,以“孔子”为主角的山东形象片,开始在这里,每天与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观众见面。

孔子情

这一部山东形象片,由山东省新闻办公室主导,山东广播电视台对外宣传中心、山东东方天健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创意制作。从2011年8月开始,形象片的选题工作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山东有很多可说的东西,我们有泰山、黄河,也有海尔、青啤,还有成龙、巩俐……肯定不能去追求面面俱到,什么都讲,就等于什么也没讲。”东方天健数字传媒副总经理、影视总监于涛,执行过广西、天津等多地的形象片创意制作,对于创意策略与传播效果有着清醒的认识。

“我们对外国大学生做过调研,他们知道最多的两个中国人,一个是Bruce Lee李小龙,一个就是Confucius——孔子。在美国推介山东,很显然要借助于孔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的重大影响,使用孔子作为主形象,以‘孔子故乡’作为宣传核心。”该片导演、山东电视台对外宣传中心制片人刘卫斌这样说道。“我们的目标受众不仅仅是美国人,更要面向每天从广场上经过的多达几十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群。孔子,无疑是最具普遍认知的东方元素。”

2009年,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6I票赞成、41票反对,通过了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的决议。截至今年5月,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300多所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

礼天下

确定了孔子这个主角之后,影片的故事创意随即展开。创意团队需要集思广益,考虑在30秒的影片长度里,如何充分展现“孔子故乡,中国山东”这个主题。

前期的三款故事版很快诞生。“第一款可以叫做‘学生篇’”,创意团队成员、东方天健策划指导孙兆辉一边介绍,一边展示故事板,“孔子说到底是一位老师,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到今天孔子学院遍及全球,真正的桃李满天下。所以学生篇的创意,使用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写下‘我的老师是孔子’,突出孔子,最后引出孔子故乡。”

“翻屏篇的创意,是考虑到世界上每个著名城市,都有为人熟知的标志性元素。提起纽约,人们会想到屹立在曼哈顿港口的自由女神像;提起巴黎,我们会想到那座恢弘大气的埃菲尔铁塔;提起开罗,我们会想到尼罗河畔古老神秘的金字塔;提起山东,自然就是在外国人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孔子形象。”

“作揖篇的创意,从一开始就受到关注,经过多次研讨和论证,最终获得一致认可。”最终成型并制作完成的这个30秒、展现孔子故乡山东风土人情的短片,用富有感染力的毛笔水墨画描绘孔子形象,以孔子标准的“作揖行礼”动作标识开篇;片中选择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山东人,以世界文化遗产孔庙大成殿、五岳之首泰山、中国母亲河黄河及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青岛海滨等场景为背景行作揖礼,片尾处孔子带领这些现代山东老乡集体全家福似的一揖,并辅以印章模式的“中国山东”标志和大尺寸英文字母,突出“孔子故乡,中国山东”的主题。

微动画

纽约时报广场——世界的十字路口,每天人流量多达几十万,林林总总的广告屏幕多达上千块,要在这种热闹繁华之中,完成对山东形象的推广,并非易事。

“传播中的一大原则,叫做‘人动画静,人静画动’。当人们静止的时候,比如看电视时,越是动感十足的画面越容易吸引他;而当人们匆忙行进的时候,比如走过时报广场,他的视线反而容易被相对静止的画面吸引。”于涛凭借对广告传播的了解,讲述本片的镜头创作原则,“所以,这一次的山东形象片最终选择了‘微动画’的形式,现在看来传播效果非常好。”

《论语》中所描述的孔子形象分析 篇4

一、敏而好学, 乐观进取

孔子一生积极求学, 乐此不疲。他自己说过:“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孔丘者, 不如丘之好学也。”从忠信上说可能有人赶上孔子, 而像他那样好学的人就不多了。他讲到自己的为人时说:“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乐观而忘我地求学进取, 甚至连衰老的到来都不知道。孔子认为, 学习是做人的基础, 所以他一贯倡导“博学于文”, “敏而好学”, 对刻苦求学的精神品质大加赞赏。

二、安贫乐道, 追求真理

孔子的一生是在贫困和磨难中度过的, 无论怎样艰难曲折, 甚至断粮七日, 都不能改变他追求真理的决心。他教育学生“谋道不谋食”, “忧道不忧贫”, 自己一生孜孜以求的是用仁道去匡救当时的乱离之世。为追求这样的政治理想, 他“饭疏食, 饮水, 曲舷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吃粗粮, 喝白水, 弯着胳膊作枕头, 就是孔子的日常生活, 并且乐在其中。用他自己的话说:“朝闻道, 夕死可矣。”只要早晨得到了道, 就是晚上死了也值得。为真理而献身, 这就是孔子最重要的品格。

三、和蔼温驯, 诲人不倦

孔子对人和蔼可亲, 谦卑自处。《论语·学而》篇中, 子贡说到孔子对人的态度, 用了“温、良、恭、俭、让”五字, 很是贴切。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可谓至善之美德。有这样一件事, 一个村子里的居民因不老实而遭人讨厌, 而该村的几个年轻人想见孔子, 孔子居然也接见了他们, 几位弟子对此颇为不理解。孔子说:“干什么对他们那么凶?我认为, 重要的是他们肯来向我请教, 而不是他们走后的行为如何。人家既然诚心诚意来见我, 我就要重视人家那份诚意。要赞成别人进步, 而不要老抓住别人以往的错误不放。”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这种品格表现在教学中, 就是一种诲人不倦的精神。《论语》中讲“仁”有许多说法, 即是孔子诲人不倦的证明:对不同的人, 他针对各人的特点去讲“仁”, 因材施教;对同一个人, 他从不同的方面去讲“仁”, 加深学生的理解。温良恭俭让, 乐以教人, 又善于教人,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这就是孔子作为一个师长的风格。

四、立身立言, 躬行实践

孔子一方面注重自身的师范表率作用, 立身立言, 率先垂范,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都首先做到;另一方面, 他特别重视一个“行”字, 在道德实践上下工夫, 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下工夫。孔子教学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 即“文, 行, 忠, 信”。

“行”就是实践。他反复强调,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主张少说多做;“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先做后说;“言之必可行”, 说到做到;“听其言而观其行”, 要求言行一致。他反对“言而过其行”、“躬之不逮”的说到做不到或光说不做的伪君子作风。又如, 他提倡“不贰过”、“过则勿惮改”的精神, 勇于改正错误, 多做自省、自责, 而实际上他就是这样做的。当别人指出他的过错时, 他说“丘也幸”, 认为被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是一种幸事。他还多次检查自己:“躬行君子, 则吾未之有得”, 说自己还没有做到身体力行的要求。他提出“仁者爱人”的伟大思想, 而他一生都在为实现这一道德理想而奋斗, 直到“不知老之将至”的程度。言行一致, 躬行实践, 这是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教育家最可宝贵的品格。

五、感情真挚, 诙谐风趣

孔子形象 篇5

摘要:

井上靖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其青少年时期便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中国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著有《异域人》、《苍狼》、《敦煌》和《杨贵妃传》等以中国历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1989年,井上靖推出了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孔子》。这是他花费了近二十年时间研读《论语》这部经典,力图把握孔子思想的精髓,并在这一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一部堪称他人生总结的大作。本文将以《孔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井上靖笔下的孔子形象,从而分析井上靖通过小说中的孔子形象想要表达的和平的愿望。

1.井上靖《孔子》的简介

井上靖的《孔子》是一部以中国战国时期为历史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井上靖晚年对《论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参考中国的《史记》、《左传》等史籍

和深刻研究《论语》的基础上而作《孔子》。其创作思路上,没有把它写成孔子的现代语编年史,也没有写成描绘孔子一生经历的普通人物传记。书名虽为《孔子》,但孔子只是被讲述的人物,而不是主人公。小说的主人公是孔子的弟子“蔫姜”。“蔫姜”这个人是一个虚构的、为故事发展而杜撰出来的人物。全书以蔫姜为第一人称叙述的形式展开。“蔫姜”是一位蔡国的遗民,在蔡国濒临灭国之际开始了他逃亡的生涯。在孔子周游列国被困陈蔡前后,“蔫姜”与孔子师徒一行人偶然相逢,成为孔子的弟子,从侧面观察理解了孔子的生活与教育。在经历蔡国灭亡的乱世之后,蔫姜回忆起先师孔子的教诲,对先生的思想有了更深的共鸣和理解。

小说的基本情节构成是于孔子逝世三十三年后,“蔫姜”以回忆的口吻来叙述孔子的一生,并为“孔子研究会”的年轻人和仰慕探访的众人讲述孔子观、解说当年孔子言行,从而把故事片段铺陈出来。到会的研究者也不断地向“蔫姜”提出问题,以问答和回忆的形式而展开对孔子的思想的讨论和孔子事迹的回忆。“蔫姜”的讲述没有偏离历史的记载,但同时也加入了一些虚构和评价孔子的话语,塑造了一个乱世中清醒的智者、饱含人生智慧的思想导师形象的孔子,创造了一个知天命的孔子、追求大仁的孔子、期盼民泰国安的孔子,并借此抒发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他心中的中国形象——文弱、爱好和平,表明对和平的期望。

2.井上靖《孔子》中的孔子形象

这部分将从孔子的思想和孔子的人格两个大的方面来分析《孔子》中的孔子形象。其中孔子的思想主要包括 “信”、“仁”和“天命”三部分的阐述,孔子的人格将从“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家”、“慈爱的老人”和“有理想和追求的‘和平的使者’”三部分来阐述。

2.1. 《孔子》中孔子的思想

2.1.1 孔子 “信”的思想 书中关于孔子的“信”的思想,虽然篇幅不是很大,但也是孔子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点。关于“信”,书中的描写有:

人不可说谎。是凡出自口中言语,务必句句属实;此乃人与人活在世上,彼此之间所作约定,且是默默中所作约定。人与人能够互信彼此所言,人世伦常始得保持。〔1〕

孔子认为“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是人世伦常得以持续有序的保障。

2.1.2

孔子 “仁”的思想

“仁”是孔子的主要思想之一,书中关于孔子“仁”的思想的描述有很多:

“仁”字以“人”字旁配以“二”字。无论亲子,主从,乃至旅途陌路所遇,只要人与人相见,彼此之间随即产生二人务必遵循的一种近乎约定的信守,此即“仁”。换言之,就是“体谅”,即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事情。〔2〕

“巧言令色,鲜矣仁。”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刚毅木讷,近仁。”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所说的“仁”分为“小仁”和“大仁”,对于平凡小民而言是“小仁”,指互谅互助之道;“大仁”是对那些位分足以改变时世的志士仁人而言的,对他们来说,“仁”是于战国乱世拯救生灵的元气。然而,无论是支撑人世的“大仁”抑或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小仁”,其核心必定同样都是对世人的关爱,以及生而为人该有的真诚。

关于“信”与“仁”,作者认为孔子的出发点是要使混乱已极的天下,或多或少恢复伦常,务必正本清源改正人的根本。

2.1.3 孔子“天命”的思想

书中关于孔子“天命”的思想的语句有: “五十而知天命” 所谓知天命,其一是领悟到上天赋予自身的差遣,再就是悟及此项事功既然置于上天严谨的天道运行之中,遂也无法期望事事顺利,随时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种种困难。合此两种领悟,应该就是知天命之意吧。〔3〕

“美哉,水洋洋乎,丘不至于此,命也”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孔子对“天命”持敬畏之心,但从未妥协。求道于晋国,渡黄河之际忽闻晋国政变而中止,孔子并没有绝望,改而求道于强国楚国。于陈国静候楚昭王的霭见,三年等待得来的却是楚昭王甍毙的消息,而孔子并没有叹一声怨气,因为孔子知“天命”,重实行。

在十四年的游历生涯中,无论是讥讽与奚落,还是同情的忠告,都未能使孔子放弃自己的理想;而为了理想他选择的是流放自己的命运。这既是身体意义上的四处奔波,更是精神意义上的学道不倦、乐以忘忧。“知天命”使得孔子在尽了一切努力之后,就是平静安然地接受那必然到来的最后结果,而不是耿耿于怀,患得患失。他闭上了专注世俗功利的眼睛,从而获得了坦荡快乐的人生。在孔子的一生中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甚至屡遭陷害和磨难。对此,孔子也曾产生过困惑和苦恼,但从来都不会绝望,而是看作“天命”对自己的考验。即使是在发出“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的感叹时,依然保持着从容不迫的态度,并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形容自己。他始终坚信“天下归仁”的和平盛世必将到来,坚持为“仁”、积累微小的努力最终会实现这理想。2.2. 《孔子》中的孔子人格

2.2.1 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在书中最显著的形象莫过于教育家的形象,但不是普通的教育家。在书中我们能看到孔子在平凡的生活中具有圣师般人格魅力的教育家形象。

平凡之处在于,书中所有对人物的描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孔子就是一个平凡的人,需要衣食住行,教育弟子四书五经以及日常伦理的知识。

而伟大之处在于,孔子在混乱的社会氛围中有着清醒的思想、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言传身教。书中有两处地方使我深受感动。

其一是,孔子一行自卫国去宋国途中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主人公的所见所感: 而奔入主屋的刹那,鄙人看到了一幅异样的情景。原来,夫子端坐靠近庭院的土间一隅,背后端端正正地并坐着子路、子贡、颜回,以及丛卫国随从而来的若干人士。(中略)就在这个雷电交加的夜晚,鄙人生平第一次明白过来,世上竟有自己连想都不曾想到过的一种人。不知其何所思、何所为,只知面对天摇地动的雷电雨豪雨,既不思躲避,也不图保身。彼等只管端坐那里,坦然迎接风雨雷暴。(中略)有次曾请教颜回:该以怎样的心性修为坐对“疾风迅雷”。颜回说:“将疾风、迅雷、暴雨视为天怒似乎最为自然。正因为是天怒,人务必虚心相对。为此,在下遂正襟危坐,以谦卑顺服之心,一心一意谛听那天怒之声,静待其平息下来。”〔4〕

其二是,孔子一行在即将进入蔡国前陈国边境的一个村落中,断食绝粮,孔子一行饥饿交迫,周围荒芜人烟的情况下发生的一幕:

子路、子贡、颜回似也聚集于距离桐树不远的池畔一角或坐或卧,夫子亦于桐树底下落座。(中略)此时,子路突然——鄙人确实有此感觉——起身,以亡魂的那种踉跄脚步走近夫子。夫子正在抚琴弹奏,身边琴声荡漾。“君子亦有穷乎?”子路突然冲着夫子掷出这么一句。(中略)夫子搁下琴,转向子路言道:“君子固穷。”声音强而有力,使众人为之一震。夫子紧接着又说:“小人穷斯滥矣!”想来这意思应该是小人一落入窘况,就会动摇心志,无法约束自己,君子却是再怎么窘困,也不至于动摇心志吧。(中略)子路可是在哭泣?想到从师尊口中讨得这句嘉言,饥饿算什么,饿死算什么!子路必是欣喜——毋宁说感动得禁不住手舞足蹈。〔5〕

作者虽然于平凡的实际生活中描写孔子,但平凡中却体现出其圣人般的思想与行为,并言传身教,教育弟子从心修养,陶冶君子般人格与品德。

2.2.2 慈爱的老人

前面说过,孔子的主要思想之一是“仁”的思想,孔子即使在当时烽火战乱的年代,心里仍充满着仁爱。小说中的一些细节,从生活的一些小方面上,塑造了一个慈爱的孔子。

每逢鄙人在座,夫子必定先前此讲论略述一番,以助鄙人贯通了解,再继续开讲。〔6〕 想来仁慈的夫子晚年于鲁都学馆,每送走一批学成而去的门生,总不免念及先其而逝的子路、颜回等爱徒。〔7〕

夫子探视卧病在床的伯牛,言道:“命矣乎,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中略)当时,估计夫子必定于心中暗泣。这么一位仁慈的夫子,焉有不悲泣之理?〔8〕

旅途中,夫子每遇丧女之母或其子远走他乡倍感伤情的母亲,总要为之一悲,时而真的含泪。每见这样的夫子,吾等屡屡自愧不如。〔9〕

孔子对其弟子、一个打杂的下人“我”、甚至于陌生的路人,都从心里关爱对方。在作者的笔下,勾画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仁慈的孔子。

2.2.3 有理想和追求的“和平的使者” 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51岁被任命为鲁国中都宰,治理中都,随后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鲁国相事并施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由于政治关系发生变化,孔子不再被任用,从而开始了14年的周游列国的生涯。孔子虽然有着远大的政治理想,但与其说他是一位政治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位“和平的使者”。

孔子之所以有执政的理想与抱负,是因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哪怕一点也好,改变当时混乱的战国局面,通过道德观念的教育和约束,使人们从心里爱人、爱和平。

14年的周游列国期间,孔子起先信赖的是北方之强的晋国,于北渡黄河之际忽闻晋国政变,不得不中止晋国之行。而后在孔子心中,代晋而起的是楚国,为此至陈国,静候与楚昭王恳谈的时机。皆因“夫子之见,要拯救这个乱而又乱的世道,全仰赖强国的力量”。

总的来说,孔子是一个生逢乱世、颠沛流离却不甘沉沦、孜孜以求的志士;一个宽厚博爱、推己及人、体恤民瘼、有教无类的人生导师;一个集过去思想之大成、有执着的理想与追求、创立儒学并泽及后世的学者;一个面对乱世却保持着淡然心境的冷静的灵魂,一个以拯救世人、维护和平为己任的使者。

3. 《孔子》中井上靖对和平的期望

3.1.小说中烽火战乱的局面与孔子一行的安宁和平氛围的强烈对比

小说主人翁“蔫姜”是蔡国人,因吴、楚两国之争蔡国灭亡,蔫姜随之成为一名亡国遗民,与许多其他遗民一样流离失所,迷惘无助。作者借蔫姜的眼,描述了当时混乱的社会状况,各国纷争,烽火战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求自保。

确实,吾等只有力求自保。本国战胜他国并不足以担保生计有所改善,反之战败也不见得会带来更大的不幸,人世原就充满各种各样的不幸。在某种意义上,宫城市廛未尝不能说是列国不幸的庶民汇集之地。断肢男女何其之多!彼等并非参战而伤残,乃因在其本国迟缴钱粮而惨遭剕刑。然而,无人同情彼等:谁也没有余裕去关怀他人。〔10〕

而孔子一行的平和氛围与当时混乱的时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主人翁初次见到孔子一行的情景:)吾等目光停驻于最近的那座大丘陵脚下,那里星散着数名汉子。其中一位修长人物领先缓缓漫步,其余五六人作为侍从者相随在后,同样缓缓踱步。他们时而停下交谈,随即再度信步倘佯。〔11〕

每夜晚餐后,总有围绕着夫子随意闲谈的一段时光。起初只有子路、颜回、子贡,再加鄙人,算是自家人的团聚时刻,不久陈国若干年轻官员也开始加入。但座上的团聚气氛并不因此有些微改变,只觉单是置身其间,便已心平气定、兴致高昂,巴不得生生世世永坐于此。〔12〕

在主人翁“蔫姜”的眼中,只要孔行所在的地方就是净土,是混乱的世界中让人心能呼吸、脑袋能思考的净土。作者通过对这些场面的描写,形成强烈的对比,表明其对战争的痛斥与批判,抒发其对和平的期望。

尤其在中国经历鸦片战争和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国内对中国态度产生了很大的转变。井上靖通过其中国历史小说,体现了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浓厚兴趣以外,表达了其对中日文化上的亲缘关系被世人、被战争所淡化的惋惜。

3.2.井上靖与和平的使者——孔子

井上靖的中国文学素养与此小说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特别是在福泽谕吉德“脱亚论”的影响下,整个社会都充斥着对中国的敌视和批判的空气。但是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使井上靖成为一个对周围事物都保持一种客观态度的人。虽然社会上大多数 4 人仇视中国、看不起中国人,但是井上先生从小就喜欢中国的文化,对汉诗、中国古典文化都比较感兴趣。以至于成了作家后写了很多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关的作品,并且在这些作品中流露出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眷恋,因为日本人文化血液里还在流淌着从古代中国输入的养分,正是中国文化的滋养使得古代的日本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文明的历程缩短了数百年,没有这些日本至今是什么样子很难想象。正因为如此,我们说中国是日本文明的故乡也不为过。井上靖之所以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写中国,他是在向社会和世人暗示着什么,也可能是在抒发着对中国文化的深深的乡愁。

井上靖《孔子》中,塑造了一个乱世中清醒的智者、饱含人生智慧的思想导师形象的孔子,一个知天命的孔子、追求大仁的孔子、以拯救世人、维护和平为己任的孔子。井上靖通过书中的孔子形象,抒发其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他心中的中国形象——文弱、爱好和平,表明对和平的期望。

《孔子》中的孔子形象,仿佛是井上靖自己的理想化身。表达其通过尽自己的努力,让混乱的世道稍微恢复文明和和平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1)井上靖《孔子》(刘慕沙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1月(2)長谷川泉『井上靖研究』,南窓社,1974年(3)村上嘉隆 『井上靖の存在空間』,批評社,1980年(4)吉田健一『日本の現代文学』,雪華社,1978年

(5)王春莹 《关于井上靖的历史小说---以其中包含的现实性为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12月

(6)王国红《井上靖中国题材历史小说中的中国情结》,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孔子形象 篇6

关键词:孔子学院;文化话语分析;对比研究;海外形象

自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挂牌成立以来,孔子学院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5年12月1日,全球134个国家(地区)建立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設在125国(地区)共500所,其中,亚洲32国(地区)110所,非洲32国46所,欧洲40国169所,美洲18国157所,大洋洲3国18所。孔子课堂设在72国共1000个(科摩罗、缅甸、马里、突尼斯、瓦努阿图、格林纳达、莱索托、库克群岛、欧盟只有课堂,没有学院),其中,亚洲18国90个,非洲14国23个,欧洲28国257个,美洲8国544个,大洋洲4国86个。孔子学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渐增强,其以中文为传播途径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让国际社会更加了解中国,无形中对中国软实力,文化外交,经济等各方面带来了相对正面的影响,国际媒体对于孔子学院的关注度必然会有所增长。前人大多研究孔子学院与中国软实力的关系,以及其对跨文化交际和经济的影响,虽然也有一些研究关注孔子学院的形象,但他们一直依赖的是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和方法。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施旭教授的多元文化话语研究方法为理论框架,从言说主体,话语主题和话语的历史文化关系三个方面对中英两国主流媒体中的话语行为进行宏观剖析。

话语是指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下人们运用语言以及其他符号 (如表情、道具)所进行的具体社会事件或反复出现的社会实践活动。话语的 (分析)范畴包括: 交际主体 (说写者、听读者)、内容/形式、媒介使用、社会关系、目的/后果; 这些范畴本身都有历史关系和文化关系。话语范畴、关系都辨证存在 (比如交流主体与内容/形式可能相互依存和转化)。

(二)语料的收集与分析

本文以“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为检索词,在中国日报和英国卫报搜索并刷选了与孔子学院形象有关的报道,以这些报道作为语料从言说主体,话语主题和话语的历史文化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宏观的话语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中英主流报纸的相似之处在于整体上给予孔子学院以肯定积极的评价,在报道过程中都基本遵循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不同点主要体现在:(1)在对“孔子学院”的媒体话语中,中国媒体主要关注官方话语、媒体记者以及专家学者,大量引述该类人群的话语;而英国媒体在关注中国政府的官方话语的同时,也注重对非政府环保组织话语的转引。(2)在话语主题方面,与英国媒体比较而言,中国媒体对孔子学院的话语主题构建相对单一。(3)在历史文化话语方面,英国媒体比中国媒体更加注重联系本国的历史文化事件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思考。这种差异主要在于两国环境新闻机制的成熟度不同,以及对该事件的宏观把握程度的不同。(4)在对比英美媒体对“孔子学院”的新闻话语时研究进一步发现,中国媒体使用表达人们感情的“情感”词条较多,而英国媒体使用体现人们的行为与品质的“判断”和“鉴赏”的词条较多这表明英国媒体在更大化地表达自身价值观的同时,也增强了读者的价值认同。

二、结语

本文通过总结中英媒体关于孔子学院形象的话语问题与话语策略的特点,发现了影响关于孔子学院的新闻话语的社会文化因素,提出了优化报道的建议,为话语研究向跨学科、多视角研究方向发展提供了个案分析。对于了解中英两国媒体话语的策略以及背后的意识、政策、政治体系等原因,反思中国对于孔子学院在外的形象塑造问题,最终提出改进与孔子学院相关的新闻话语的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戴蓉.孔子学院与中国语言文化外交[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2]刘程,安然.孔子学院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施旭.文化话语研究:探索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孔子形象 篇7

首先, 我对于原文章“实录”进行微调, 从人物入手, 以时代演变为转动轴, 以“孔子形象”变迁为中心,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相关“历史”变化, 最终形成一个简明的历史知识表。

然后, 我再让学生整体感知孔子形象”变迁, 学生容易了解不同时期“孔子”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孔子早已逝去而成为历史, 之后其所代表的儒家精神不断被后世改造, 进而形成不同的形象。为进一步研讨, 我对孔子形象进行分类,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以上对于孔子看法大致分两种, 一种“神化”, 一种“矮化”, 请任选一个人物对孔子态度, 谈谈这样做的理由?

这些人物中, 对“孔子形象”持肯定态度的是孟子、荀子、汉武帝、康有为、袁世凯, 持批判观点的是秦始皇、李贽、陈独秀。同样的孔子, 为什么有如此迥然差别?在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具体原因时, 我鼓励学生学会提炼和归纳, 最后得出两个重要共性:时代需求和政治立场, 即针对同一问题, 不同时代, 因立场不同, 就会得出不同认识。同样的孔子, 在不同时代, 因为研究者立场、角度等因素差别最终得出了不同结论。由此升华,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究竟是什么?历史是随意任人改变的吗?

为更好地启发学生, 我给出四个观点:

观点1: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观点2: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观点3: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观点4: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为便于教学活动开展, 我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 每个小组自行选择上述任意一个观点, 可以是赞成, 也可以是反对, 结合表中“孔子形象”的相关史实进行说明, 并阐述对历史的理解。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设计和观点的描述非常感兴趣, 班级分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在欢快中展开。在前面基本知识梳理之后, 学生对于史实的梳理和表达问题并不大, 可在观点的选择时, 学生普遍倾向于认可观点1, 反对观点2, 也就是在他们的思维里, 历史就应当是过去的人和事, 历史是不能随意打扮的。应该说, 学生能够明白这些还是不错的, 但作为一名专业历史教师, 却很难兴奋, 因为按照我的预期, 是想通过前面的活动、梳理和阐释, 让学生更加鲜活地看待历史, 如果学生还是停留在这一认识层面, 不仅这节课前面的工作近乎白费了, 也没有形成一种全新的历史认知。

最后, 我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解说, 历史确实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对历史的研究和认知应当遵循历史的客观性原则, 应当“还历史以本来面貌”, 这是解读历史最根本的前提。正如聂幼犁先生所云, “寻史知真”、“释史求真”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则。然而简单机械地把历史定义为“过去的人和事”也有失偏颇, 比如现代人对历史的解读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现在这个时代的知识、观念、科技、方法论、道德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时代的人对历史的认知也会存在着动态的变化, 当然这也应当遵从历史研究基本原则, 比如“重视证据”、“史论结合”而不应曲解历史。

“从这一层面看, 大家有没有发现观点3和观点4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啊?”我这样问。“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便是看到了历史的前后关联和动态发展, 但永无休止这种表述有些问题, 过于强调这种动态变化的绝对性。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是意大利历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的名言, 他还说过:历史是活的历史, 编年史是死的历史;历史是当代史, 编年史是过去史;历史主要是思想行动, 编年史主要是意志行动。一切历史当它不再被思考, 而只是用抽象词语记录, 就变成了编年史, 尽管那些词语曾经是具体的和富有表现力的。他过于强调人对于历史的主观解读, 他的理论也遭受不少批评, 但他的历史观强调历史的现时性, 着重历史与生活的联贯, 确实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 历史不应当仅是简简单单的过去的人和事, 历史除了时间线索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空间线索, 在历史的空间里少不了主观的认知和解读, 历史也不应当是死板的历史, 还应当是隔着时空的对话, 是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历史。正如1880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所云:历史一词在使用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第一, 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第二, 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实际发生的事情, 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

当今, 在我国, 历史学科并没有得到重视, 尤其是江苏高考只看等级、不看分数更淡化了人们对历史的学习和认识。在这种背景下, 真正明白“历史是什么”有助于学生真正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探讨历史、运用历史, 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发展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等综合思维能力。这样的历史学习才会赋予历史科真正的生命力。也许正是这种生命力才赋予历史更多的功能, “通晓历史、以古鉴今”、“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才更有现实意义。

摘要:文章结合孔子相关历史, 围绕“孔子形象”变迁启迪学生对“历史是什么”的认知, 以期他们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历史。

孔子形象 篇8

在上述篇目里,孔子形象依据作者态度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特点,甚至前后抵触。孔子形象在书中可划为三类:

第一类孔子形象宣扬道家精神、为道家立言。如《人间世》中,写孔子阻颜回去卫国抵制暴政,并告之以道家“心斋”的道理。孔子否定颜回提出的用“端而虚”、“勉而一”、“内直外曲”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特别是与统治者交往的问题,认为达到忘形绝智、抛弃名利、物我两忘、“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齐也”的心斋境界才是根本方法,这显然是道家见解[1]54。同篇中,孔子还宣传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等道家理论。再如《徐无鬼》中,孔子通过“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两个故事,提出“不言之辩”命题,与《老子》曾经将非可道之道称为“不言之教”的理论相通,认为万事万物所蕴含的奥妙难以用语言尽述,只能在相通的践履中得到心领神会的领悟,“道”的神奇用诉诸语言的形式来表达永远是不完整的、被折损的。换句话说,圣人之道只能从圣人那样修身治世的践行中去体悟其中的奥妙。此时孔子所言俨然是一个道家代言人。

第二类孔子形象代表儒家典型性格而又低道家一筹。如《天运》中孔子往南到沛地见老聃表明自己虽“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的困惑,在老聃“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的指引下三个月不出门,最后得到老子“丘得之矣”的肯定[1]213。孔子在这个故事中宛如道家的弟子。

第三类,孔子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而受道家或他人批评。如《齐物论》中,长梧子讽刺孔子不懂妙道。瞿鹊子针锋相对认为“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长梧子言:“是黄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1]35瞿鹊子、长梧子站在道家立场批判孔子不懂得齐物之论的大道。孔子以尚未得道者的形象而受到了他们的轻视和嘲讽。

值得深思的是,同一个孔子何以在不同篇章中如此不同?笔者认为,首先,这和儒道两家的微妙联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儒家、道家表面看似对立,儒家更强调入世,强调对现实的积极参与,态度偏昂扬进取,主张推行“仁”,认为人生意义是追求实现仁人君子的理想人格,恪守礼法,渴望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而道家思想更侧重出世,主张“无为”,疏离现实,态度较为消极,生活态度超脱旷达。《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曾对庄子追求的人格做生动描述。庄子认为用于祭祀的牛虽然吃得好,衣以文绣,如同人一样锦衣玉食而又有社会地位,可是等到它被当作祭品献祭的那天,它后悔想要变成自由自在的野牛已经来不及了。并抒发理想:“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2]395活画出庄子出离现实、渴望自由、淡泊名利的避世倾向。这亦是道家最明显的特征。但是细较之,则发现两者对立之中又互补。比如,一定程度上,对隐逸、出世的向往和肯定是连接两者的一条纽带。儒家虽然以入世为主体思想,但是,孔子在现实中屡屡碰壁、抱负不得施展,因此也难免产生失望与无奈心绪,偶生消极隐遁思想。孔子也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些言语充满了隐逸意味,与道家出世思想不谋而合。而这恰成为《庄子》改造、认可孔子形象的一个契机。基于此,当《庄子》一书看到了孔子思想与自己一致的地方,孔子形象自然受到《庄子》肯定。

其次,时代原因不可不提。孔子出现的时间较早,庄子晚出,约与孟子出现时间相当。从孔子到庄周的时期,也是奴隶主阶级日益衰落亡败的时期。孔子时期的奴隶主阶级虽然已然开始崩塌,但是还没有完全失去掌控之力,孔子还渴望在旧的社会制度上修补、挽救。然而到了庄子的时代,统治阶级更加无力,社会现实更加黑暗,面对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多人放弃对社会的挽救与改造,随遇而安,顺从天命。郭沫若《庄子的批判》一文中也曾言及时代问题:“韩、赵、魏、齐都是新兴的国家,是由奴隶王国蜕化出来了的,然而毕竟怎样呢?新的法令成立了,私有权确实是神化了,而受了保障的只是新的统治阶级。它们更聪明把你发明了的一切斗斛、权衡、符玺、仁义,通通盗窃了去,成为他们的护符。而下层的人民呢?在新的重重束缚里面,依然是奴隶,而且是奴隶的奴隶。这种经过动荡之后的反省和失望,就是醅酿出庄子的厌世乃至愤世倾向的酵母。”[3]198由此可见,更加混乱的社会状况让庄子产生了不同于孔子的人生态度,更加令人绝望。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里指出的那样,“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代的变化与世情的推移都会不同程度影响作者创作。孔子呐喊的拯救社会的呼声如果说在孔子时代还具有让人燃起人们热情、疗治社会痼疾的希望,到了庄子时代,这种行为所能发挥的作用则更加微乎其微、让人沮丧了。因为庄子眼中的现实已无法被治愈,意味着积极努力改造世界行为无效徒劳。于是,当书中孔子宣扬自己的救世理论,往往遭到《庄子》书中人物的批评与嘲笑。比如在《庄子·天道》里,借着老聃之口严厉批评了孔子所提倡的兼爱、仁义搅乱人的本性,这实际上是道家思想对儒家思想的一种驳斥与否定,这种现象深层次上也是两书作者所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使然的结果。

第三,庄子的创作手法与文风。就创作方法而言,《庄子·寓言》开篇说:“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可以说,擅用“三言”是庄子一大特点,其中寓言手法的运用所占比重极大。寓言是借故事来讲述道理、表达观念的一种形式,寓言中的故事本身只是用以说理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寓言自身具虚构属性,因此寓言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根据作者说理的目的进行调整,根据不同说理内容需要可以安排不同的故事情节、变幻同一个人物的不同形象。孔子作为庄子寓言故事里的人物,是为说理服务的,需要适应不同的说理目标,我们对之要有一个圆融的态度。此外,就文风而言,《庄子》一书在先秦诸子中文学程度最高,引入注目也最无法模仿的一点,是其跳跃文风。“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而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4]卷十二可以说,这种跳跃风格往往会使笔下内容忽东忽西,形成一种流荡不拘的力量。这种兴之所至,随意挥洒的文风容易导致前后逻辑性、关联性不强。这意味着庄子创作时发想无端,比较随性,笔下人物信手拈来,前后形象不一致,甚至矛盾在所难免。因此读者在读《庄子》时需要有一种灵活而非板滞的态度来接纳一个具有复杂特征、甚至前后形象出现矛盾的孔子形象。

此外,孔子形象在书中的多元化也有作者原因。从作者角度讲,该书非作于一人,成于一时,而是庄子本人及其后学所做。学界倾向于认为外篇、杂篇为后学所作,而内篇则为庄子本人所作。“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作者对孔子的看法难以一致、创作方法不尽相同,这也很容易导致孔子形象多重性。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百家争鸣时代各个思想流派无不坚信自己学说的正确性,并往往通过压倒其他学说的方式来维护自己学说。因此为了达到目的,无论是塑造一个认可道家理论而受到赞扬的孔子,还是写一个思想与道家抵触因而被道家嘲笑的孔子,实质上都是在为道家自抬身价。

要言之,我们在理解《庄子》,解读《庄子》中的孔子形象的时候不能过于拘泥。否则我们就会犯魏牟在《秋水》篇给公孙龙讲过的埳井之蛙的错误。《秋水》中,浅井青蛙给东海大鳖讲述自己的快乐,想玩耍就在井栏跳来跳去,想要休息就跳回井壁休息,其他生物都不如自己强大快乐。东海大鳖说大海更加辽阔深邃,千里不足以喻其大,千尺不足以喻其深。它的海水不因时间和雨量的大小而缩减变化,这也是东海最大的快乐。并用这个故事指出公孙龙小小的智慧不足以解释精妙理论而又逞口舌之快,岂不是浅井之蛙般浅薄可笑?总体来看,庄子之学确有《秋水》提到的“无南无北,爽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的奥妙无穷特点,因此我们必须在审视时有一个圆融、客观、谦逊的态度,将孔子多重变奏现象视为思想、时代、创作风格、作者等作用力下的必然现象。如果只满足于拘泥于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则不可避免会沦为庄子笔下的埳井之蛙。

参考文献

[1]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郭沫若.十批判书[M].东方出版社,1996.

孔子形象 篇9

《孔子家语》中记录的颜回, 形象鲜明。一方面, 他有远大的政治理想, 且已具民本倾向;另一方面, 他崇礼行“仁”, 尊师重德。此外, 他还勤学好问, 善于自化融会知识。他被后世尊为通六艺的七十二贤人之首, 其他弟子都自叹不如, 曾子曾说“吾无颜氏之言”、“吾无颜氏之才”, 连老师孔子都称赞他:“自吾有回, 门人日益亲。”颜回是贤者、儒者、君子、德行的榜样。本文拟就以下几个方面对《孔子家语》中颜回形象进行详论。

(一) 秉承儒家的政治思想, 且具有民本倾向。

首先, 颜回政治报负远大, 具有儒家的积极的入世精神。颜回一生并未从政, 但他并不是没有从政的愿望和能力。孔门是主张“学而优则仕”的, 颜回作为孔门弟子之一, 不能不受其影响。《孟子·滕文公上》记其语曰:“舜何人也, 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显然, 颜回与舜“同道”、“所追同一”, 赞赏舜“无为而治”, 即后来儒家所倡导的以“民”为本的“王道”政治思想。他尝曰:“昔舜巧于使民, 而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 造父不穷其马;是舜无失民, 造父无失马也。”[2] (P90) 《孔子家语》中所记载的“颜回言志”, “颜回将西游於宋”, 还有颜回所说的“夫子之道甚大, 故天下莫能容”等, 都可见颜回信道诚笃, 坚定不移, 积极地以儒家入世精神为尚的政治愿望。

其次, 在施行自己具体的政治主张时, 颜回主张“以德治国”。在《孔子家语·致思》篇的记载中, 颜渊、子路、子贡三人应其师孔子的要求, 谈及各自的政治志向。颜渊表达了如下志向:“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 尧桀不共国而治, 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 敷其五教, 导之以礼乐, 使民城郭不修, 沟池不越, 铸剑戟以为农器, 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 千岁无战斗之患, 则由无所施其勇, 而赐无所用其辩矣。”[2] (P29—30) 孔子对他们三人各有评论, 对子路的评是:“勇哉!”对子贡的评论是:“辩哉!”而对颜渊的评论则是“美哉!德也。”并且表示更加赞赏颜渊的“不伤财, 不害民, 不繁词, 则颜氏之子有矣”。[2] (P30)

再次, 颜回向往上下同心, 百姓安乐, 具有明显的民本倾向。《韩诗外传》卷七第二十五章记颜渊之言曰:“主以道制, 臣以德化, 君臣同心, 内外相应。列国诸侯, 莫不从义向风, 壮者趋而进, 老者扶而至。教行乎百姓, 德施乎四蛮, 莫不释兵, 辐辏乎四门。天下咸获永宁, 虫宣飞蠕动, 各乐其性。进贤使能, 各任其事。于是君绥于上, 臣和于下, 垂拱无为, 动作中道, 从容得礼。言仁义者赏, 言战斗者死。”[11] (P97—98) 颜回所勾勒的这一社会蓝图, 是一个崇尚仁义, 社会和谐的理想社会。在这里, 君要践行“与民同乐, 以德治国, 以理服人”的施政纲领, 谨记“民老有所养, 壮得其所, 幼有所学, 宽政济民”的民本思想。[6] (P230)

(二) 崇礼行“仁”, 尊师重德。

礼是外在的法制, 仁是内心的需求。一个人是否尊礼与讲仁, 更关键的是体现在行动中, 就是要行动合于礼数, 真正地去身体力行仁义。《孔子家语·颜回》记载:“颜回谓子贡曰:‘吾闻诸夫子身不用礼, 而望礼於人, 身不用德, 而望德於人, 乱也。夫子之言, 不可不思也。’”[2] (P93) 。颜回在指责子贡的同时, 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他是自觉遵守礼制, 坚守德行的, 坚决不“身不用礼而望礼于人, 身不用德而望德于人”。这也正是孔子所推崇“仁”的境界。《论语·颜渊》中记载颜回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4] (P262) 明人何良俊云:“孔子答群弟子问仁, 皆因病而药。独颜渊问为仁, 则真有切实力行之意, 故孔子亦以切实力行告之曰克己复礼曰仁……”。[9] (P35) 可见, 这种“由己”之仁, 并非易事, 孔子对颜回的回答, 侧面也反映了颜回的过人之处。

那么, 颜回是如何践行他的仁义观念的呢?他认为仁者的言语如果想启发别人, 有助于别人的智慧, 就必须预先对事物进行分析, 自己有了把握才说给别人;如果想有助于别人也成为仁义之人, 就必须拥有一颗博大的心胸, 宽恕他们所犯的错误, 不厌其烦地指导他们往仁义的方向靠近。即《孔子家语·颜回》中所说的“一言而有益於智, 莫如预;一言而有益於仁, 莫如恕。夫知其所不可由, 斯知所由矣”[2](P92) 。

孔门弟子尊师的风尚为历代人所推重, 颜回更是紧随孔子, 视之若父。颜回深深体会到孔子思想的伟大与精深, 所以对老师所讲的每句话都不懈怠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子贡称赞他曰:“夫能夙兴夜寐, 讽诵崇礼, 行不贰过, 称言不苟, 是颜回之行也。孔子说之以《诗》曰:‘媚兹一人, 应侯慎德, 永言孝思, 孝思惟则。’”[2] (P54) 这是对颜回德行的真实评价, 是说颜回的德行, 足以媚爱天子。也正因为如此, 在孔子所分的弟子四科中, 颜回被冠以“德行之首”。

(三) 勤学好问, 善于自化融会知识。

孔子本人曾释“好学”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矣。”[4] (P18) , 颜回正是这一解释的典范。《论语·先进》记:“季康子问曰:‘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子贡也说颜回勤勉于学, “夙兴夜寐, 讽诵崇礼”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至于好问, 在《孔子家语》中体现尤为明显, 《颜回》篇里提到颜回问完美的人格应该具备怎样的德行、问臧文仲、臧武仲谁更贤明、问君子应该具备的品格、问小人的行为、问如何区分似于君子的小人之言, 《弟子行》篇还提到颜回问怎样修身, 颜回在各个方面都严格地要求自己, 所以最终成就了其完美的人格, 君子的品行, 儒者的风范。而且颜回的早死, 与他的这种苦学精神是有很大关系的, 王充即认为“颜渊困于学, 以才自杀”[8] (P129) 。

《论语·为政》中记载孔子曰:“吾与回言终日, 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 亦足以发。回也, 不愚。”[4] (P28) 颜回不仅“不愚”, 而且聪敏过人, 他能通过“内省”即倾注自己全部内在力量去思考、检讨, 不断深化对自身的认识, 及对所思者有全面而又深刻的领悟。《孔子家语》里记载这方面的事例有两则:

其一, 颜回“以政”而预知东野毕的马会跑。鲁定公问颜回是否听说东野毕善御, 颜回说善是善, 但他的马肯定会跑, 定公很不高兴, 认为颜回是妄说。三天后, 东野毕的马果然跑了, 定公很诧异, 就问颜回怎么能预知, 颜回告诉他说, 为御者应该像造父那样“不穷其马力”, “自古至今, 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 而观东野毕之御, “马非为车步骤驰骋, 朝礼毕矣, 历险致远, 马力尽矣, 然而犹乃求马不已”[2] (P90) , 所以能知道。

其二, 颜回“以音”而推知哭者之声为什么甚哀。孔子在卫时, 颜回侍奉在侧, 一次天还很早, 他们听到有人十分哀痛地在哭, 孔子就问颜回是否知道哭者为何如此悲伤, 颜回认为是“非但为死者而已, 又有生离死别者也”, 孔子又问他为什么这么说, 颜回答曰:“回闻桓山之鸟, 生四子焉, 羽翼既成, 将分于四海, 其母悲鸣而送之, 哀声有似於此, 谓其往而不返也”[2] (P90) , 孔子使人询问, 果然如此。

颜回在认知过程中不仅能“闻一知十”, 而且更能择善弃恶、去伪存真, 融会贯通, 最终将自己所认同的真、善、美深植于心, 并发而为言行, 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论述颜回形象时, 由于其资料散见于各处, 记载需作真伪辨别, 侧重也有所不同, 不易从一处获得整体认知, 在论述时有必要与其他典籍中的记载进行横向比较, 所以, 现将《孔子家语》中的记载与《论语》、《庄子》中的记载进行简单的比较, 以求更全面地了解颜回的形象。

(一) 《孔子家语》与《论语》中的颜回形象比较。

《孔子家语》与《论语》中记载的颜回的许多事迹有很大的一致性, 如在《孔子家语》、《论语》中颜回都有重德崇礼、好学尊师、力践仁义的品行, 也都可见其从政的愿望, 但是在另外有一些方面两者又是起参见或相互补充作用的。如《论语》中几处提到颜回“贫而乐道”。《雍也》篇记载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先进》篇记载:“子曰:‘回也其庶乎, 屡空。’”一竹筐饭, 一瓜瓢水, 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 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在穷研夫子之道、对知识的渴求中, 忘记了生活的清苦, 这与孔子“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的心境相通, 被称为“孔颜乐处”。这是颜回形象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但是, 《孔子家语》中并未提到, 这对于认识《孔子家语》中颜回形象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而《孔子家语》中提到颜回能通过“内省”对所思者有全面而又深刻的领悟的两则事例, 又并未见于《论语》。还有《论语》中记载颜回问孔子的问题, 与《孔子家语》中也不同,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 问“仁”包括问君子、小人等各方面, 可以说总纲与目的关系, 并没有思想上的根本不同。

(二) 《孔子家语》与《庄子》中的颜回形象比较。

《孔子家语》中颜回形象与《庄子》有相同方面, 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孔子家语》中记载的颜回是有着强烈的入世愿望的, 但《庄子·让王》中则记载颜回是不愿出仕的, 他说“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还有《庄子·至乐》中记载颜回东至齐时, 孔子说:“昔者管子有言, 丘甚善之, 曰:‘褚小者不可以怀大, 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夫若是者, 以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也, 夫不可损益。……名止於实, 义设於适, 是之谓条达而福持”[5] (P151—152) 。就是说, 性命有它形成的道理, 形体有它适宜的地方, 人应该追求个性的自由, 按照自己的天性去发展, 一切事物一切人都要名实相符, 要适性而存在。这显然是说颜回不适合做官, 不应该勉强自己, 而使自己有招来杀身之祸的危险, 侧面反映了颜回“无为”的性格特征。可以说, 《庄子》中的颜回更接近于道家, 庄子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思想在塑造颜回, 其中有真实的成分, 但是明显有所夸大, 与儒家所记载的颜回形象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正如《庄子·人间世》疏所说:“ (颜回、仲尼) 其根由事迹徧在儒史, 今既解释庄子, 意在玄虚, 故不复委碎载之耳。然人间世绪, 糺纷实难, 接物利他, 理在不易, 故寄颜孔以显化导之方, 托此圣贤以名心斋之术也。”[10] (P131) 但是, 另一方面, 《孔子家语》中记载颜回好学, 《庄子》里也有类似的记载, 《田子方》篇就记载颜回跟随孔子求学, 努力达到“夫子步亦步也, 夫子言亦言也, 夫子趋亦趋也, 夫子辩亦辩也, 夫子驰亦驰也”的程度。[7] (P144) 《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被困“陈蔡之间”时, 颜回说“世不我用, 有国者之丑也, 夫子何病焉?不容, 然後见君子”与《庄子·让王》的材料相统一, 就是那种达观、洒脱, 对现实各种困难泰然处之的人生态度。还有《庄子》中的《人间世》、《大宗师》篇中比较具体地描写颜回“修道”达到“心斋”、“坐忘”的境界, 这与《孔子家语》中颜回重视修身的品行是一致的。

《论语·述而》中孔子称颜回曰:“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这应该是颜回形象最全面恰当的写照。心怀远大志向, 积极入世, 以德治国, 关心民众。但是, 身逢“世不我用”之时, 颜回能“虽数空匮而乐在其中”, 跟随老师数十载, 孜孜不倦地学习为人、治学、修身、行仁之道, 以修身见于世。颜回存志于心, 践仁于行, 融智于为, 在孔子的眼中, 只有颜回能担得起“仁”的责任。颜回死后, 甚至逐渐形成了以他为首“颜氏之儒”一派, 代表孔学之内圣境界, 极大地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千百年来影响巨大。

参考文献

[1]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一.儒家类.家语提要[Z].北京:中华书局, 1965.

[2][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3]陈士珂.孔子家语疏证[M].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出版, 1987.

[4][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6.

[5][清]王夫之著.王孝鱼点校.庄子解[M].北京:中华书局, 1963.

[6]刘佳.《论语》中的颜回形象经典重释[J].安徽文学, 2009, (10) .

[7]姜波.颜回形象比较研究———以《论语》、《庄子》为中心[J].学习与实践, 2009, (6) .

[8]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

[9][明]何良俊.四友斋从说[M].北京:中华书局, 1965.

[10]郭庆藩.庄子集释 (第一册) [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孔子形象】相关文章:

孔子仁学的价值取向――孔子仁学思想新探06-13

孔子世家05-04

孔子思想05-05

孔子学说05-07

孔子英文05-07

孔子感悟06-07

孔子拜师06-25

孔子尊师07-09

孔子颁奖词05-26

孔子拜师范文05-16

上一篇:先进制造业基地下一篇:语言意义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