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软件外包

2024-07-07

北京软件外包(精选十篇)

北京软件外包 篇1

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和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下, 北京市软件出口的实践可谓走在全国的前列。2006年软件出口达15亿美元, 位居全国之首, 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并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伴随着全球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新兴业态不断涌现, 北京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的首选发包地区之一。但也应看到, 印度为代表的跨国软件巨头加速进入我国的步伐, 其他兄弟省市一起低成本和灵活政策措施积极实施赶超战略, 北京的软件出口处于国际国内双重挤压之中, 持续快速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可以说, 未来五年是北京市软件出口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软件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 是摆在政府部门、学者和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得天独厚的优势

北京市具有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出口得天独厚的优势, 突出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优势。

北京GDP连续8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强劲的发展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产生巨大需求。2006年北京市软件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72亿元, 同比增长24.6%, 按可比口径占全国总额的26.5%, 总量居于全国首位。

二是企业优势。

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各领域企业齐全, 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 在各领域内均可找到合作伙伴。截至2006年底, 北京累计通过CMM/CMMI评估的企业数量达到127家, 其中, 通过CMM/CMMI四级以上的企业达到14家, 居全国之首。随着北京市软件外包的不断发展, 出口企业开始通过并购、投融资等资本运作方式, 实现外包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三是市场优势。

北京聚集了全国党政军首脑机关、全国性公司的总部、行业总会、金融机构、通信机构总部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有着巨大的服务外包市场需求。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大银行、中国人寿等全国性大保险公司, 以及中国电信等大运营商的总部都设在北京, 花旗、汇丰等外资银行也在北京设立了分支机构, 国内的服务外包市场需求巨大。

四是人才优势。

截至到2006年底, 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22.8万人, 预计2010年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将超过40万人。北京软件人才学历主要以大学本科学历为主, 研究生博士生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北京软件人才总量全国第一。

五是科研优势。

北京拥有395所科研机构, 178所大学, 6所国家级示范软件学院, 两院院士有673人。2006年北京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5.8%。同时, 北京还是跨国ICT研发机构的首选地。摩托罗拉、安捷伦、朗讯科技、爱立信、Google、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研发机构纷纷入驻北京, 初步形成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集聚新区。截至2006年底, 在北京市设立的外资研发机构总数已达151家。

六是政策优势。

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研发外包业务, 已经出台并将进一步完善包括人才培养、企业资质认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以及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政策。

七是知识产权保护优势。

北京出台了多项政策和保护措施, 建设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完善保护环境。如建立全国反盗版联盟、建立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等。

北京软件出口的特点与趋势

在政府大力引导和企业不懈努力下, 北京软件出口实现快速增长, 软件报关出口由2000年的不足4500万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3.56亿美元, 年均增长达到41.4%, 占全国33.7%, 连续四年位居全国之首。根据相关统计北京“计算机信息服务”项下收入13.6亿美元。综合上述两项, 2006年北京软件出口超过15亿美元, 同比增长50%。

当前北京市软件出口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软件产品出口取得突破。

以共创开源、汉王科技、中科大洋、北京市天元网络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企业在多个细分专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软件产品出口由不足百万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近2000万美元, 出现若干家年出口额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

二是对日软件外包稳步升级, 对欧美外包增长迅速。

日本是北京市软件出口的主要市场, 占出口总额近六成。2006年北京市对日软件报关出口超过2亿美元。据权威部门统计, 北京市承接了日本离岸软件外包业务的一半以上。经过近十年积累, 北京市对日软件外包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呈现出向中高端升级的趋势, 部分企业已具有独立承接完整大项目的能力。近三年对欧美外包实现迅猛增长, 连续三年增幅保持两位数以上, 以文思、博彦和软通为代表的几家骨干企业在短短三年内实现规模翻番增长。

三是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软件外包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全市累计从事离岸软件外包业务企业已超过400家, 年出口额在千万美元以上企业累计已达到10家。以跨国公司在京ICT分支机构为主体、以本土软件外包企业为增长引擎、大量中小软件企业围绕核心企业提供服务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毫无疑问, 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在北京软件出口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且仍将在北京软件出口增长中发挥引擎作用。进入2003年, 随着对欧美外包业务的日益兴起, 北京市软件出口, 特别是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呈现以下三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三大力量持续推动软件出口增长。

以微软、I B M、N E C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 以中讯、文思创新、软通动力、博彦科技为代表的本土软件外包企业和以中软、用友、神州数码为代表的本土软件行业领军企业, 构成推动出口增长的三大力量, 仍将在未来持续推动北京市软件出口快速增长。

本土软件外包企业发展迅猛。

以中讯、文思、软通、博彦为代表的本土软件外包企业近三年实现翻番增长, 由不足500人发展到上千人规模, 有望五年内出现万人以上外包企业, 成为我国软件外包产业的领头羊。

风险投资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本土软件企业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国际资本的注意, 继2004年中讯作为国内首家以软件外包业务为主的企业在香港上市之后, 2007年12月12日, 北京市软件外包企业文思创新正式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融资6502.5万美元, 成为第一家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国内软件外包企业。此外近两年几家骨干企业均有海外上市的计划。

自我完善, 加速发展

虽然北京软件出口, 无论是产品出口还是外包服务均走在全国前列, 但与印度、爱尔兰等软件出口大国相比, 仍存在整体规模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普遍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不足。随着全球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 中国/北京日益成为发达国家首选外包服务国家/地区之一, 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软件外包服务实现软件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是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在这一崭新课题面前, 北京理应走在全国的前列。

1、坚持不懈地打造地区品牌

城市品牌是吸引发包商的首选因素。明确地区优势, 率先打造高科技、高端人才、高服务质量的城市品牌, 有助于充分发挥首都资源禀赋优势, 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主动。在产业普遍规模较小、国际市场能力缺乏的时候, 政府在打造品牌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自2002年以来北京市相关部门先后组织企业连续进行对日、对欧美的市场开拓活动, 率先成功打造China-sourcing品牌, 进而演变成全国品牌,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服务外包的品牌建设。但看到, 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 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 政府部门不应满足现状, 应在品牌推广和丰富品牌内涵上做好文章。

2、加大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研发机构

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在软件外包发展中扮演着发包商和接包商的双重角色, 其对于促进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据掌握, 当前全球服务外包中50%为商业存在形式。近两年北京市出现跨国公司向外省市迁移的现象。应该加大力度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总部、研发中心, 为北京市软件出口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必须正视规模增长仍是近几年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对于具有高度规模经济的外包业务而言, 规模是参与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条件。而快速的规模增长必将为企业的供应链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能否保障大量低成本合格人才的持续供给是当前制约外包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现有的人才培训体系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亟需建立有效的软件外包人才培训体系, 实现人才的高效率供给。政府应大力推动服务外包基地、软件出口基地与IT专业培训机构及外包企业合作, 建立针对服务外包的人才实训平台。

此外, 高商务成本加大了外包企业发展的成本。北京周边区县商务成本并不高, 通过合理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周边区县低商务成本优势, 推动企业本地化发展, 是加强产业区域集聚的有效方法。

4、出台适宜软件服务鼓励政策, 推动产业资源整合

北京软件外包 篇2

餐饮管理软件 ipad点餐 北京天灿软件

天灿餐饮软件触屏点餐IPAD点餐电脑点餐无线点餐软件系统,IPAD点餐软件,触屏点餐软件,天灿餐饮软件拥有十五年系统实施经验,是饮食协会会员单位,拥有数百家餐饮实施案例,客户满足度达100%,专业提供餐饮软件解决方案 天灿餐饮软件有:酒楼版、餐厅版、快餐版。

系统适用于酒楼、中西餐厅、快餐店、川湘菜馆、咖啡厅、茶庄等不同类型的餐饮店。

支持触屏点菜、IPAD点菜、安卓平板点菜、无线点菜宝等多种点菜方式。

天灿餐饮软件公司,成立于1997年拥有15年系统实施经验,是唯一一家获得天灿饮食协会会员资格的电脑公司,公司全面的管理团队优势、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成熟的产品、优秀的咨询顾问服务以及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帮助不断完善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立核心竞争力,创造卓越业绩。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拥有数百家餐饮实施案例,客户满足度达100%,专业为客户提供餐饮软件解决方案。

天灿餐饮软件系统充分洞察和分析餐饮管理的现状,并对酒楼管理的流程有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对您的管理运行流程系统化,杜绝酒楼“漏单”、“跑单”现象;帮助您的酒楼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流程优化能力,实现自动化管理,简化酒楼的工作流程,减少浪费及人为管理的疏漏现象,重新优化配置企业资源,把经营成本降低到最低。

销售只是开始,好的服务才能最终赢得市场!天灿公司将用最大的热情来服务客户,提高服务效率,达成长期合作的双赢局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路25号豪威大厦南楼天灿科技

联系电话:010-57476310

北京软件产业的高端突围 篇3

“这些软件龙头企业普遍认为,走高端咨询是行业应用企业今后的发展出路,行业知识库对培育企业的高端咨询能力必将起到关键作用。”

软件产业高速发展难掩突出问题

近年来,国家及北京市鼓励和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专项产业政策有效地推动了北京市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北京市行业应用软件销售收入达37.17亿美元,同比增长30%,北京市软件企业在重大行业应用软件领域占据全国领先地位。同时,在行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无论是技术、管理、还是数据,沉淀下来的都是知识资源,以行业应用知识体现的行业标准、行业模型、行业构件尤其成为宝贵的知识资源,行业应用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已逐渐成为推进行业专业化分工、优化产业链的主要因素。

但是,在操作系统、数据库、桌面计算机领域和办公套件等主要软件基本上被国际软件巨头垄断的情况下,国产软件,特别是领跑全国的北京软件如何突围?有业内人士在分析北京软件产业面临的问题时指出,北京软件企业具有浓厚的科研型小企业特点,缺乏大型现代化IT企业的运作能力和意识,企业同质化发展,低水平竞争,出现一批“长不大,做不强,死不了”的“小老头”企业,形成“大者不大,小者不专”的企业发展困局。

据了解,目前行业应用软件企业仍主要以系统集成和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趋同,不同规模、不同实力的企业在几乎相同的市场空间过度竞争,没有形成差异化优势,没有掌握在咨询、品牌、核心业务系统等方面的高端能力。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信息技术处处长姜广智告诉记者,“建设软件产业生态系统”的理念,促进不同类型软件企业形成专注化的核心能力,企业之间建立产业链和技术链,变同质化竞争关系为“竞合”关系。

基于此,为促进行业龙头企业转型成为高端规划咨询商和增值服务商,为更好地积累和应用行业知识资源,北京市科委抓住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于2006年1月在全国率先启动了“重点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及服务体系构造”重大科技项目,并将其列为2006年度到2007年度北京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科委委托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承担项目的实施工作,以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及提升重点产业创新效率为切入点,通过构建适应中国行业应用的知识库体系产生出行业知识库,申请相关专利,并最终通过以大带小,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协作企业的专业化分工的产业格局。

助推软件龙头企业转型高端咨询

北京市科委对行业知识库的立项在软件业界产生了积极反响。据了解,自2006年年初以来,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深慧正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近20家大型行业应用企业,到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了解“重点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及服务体系构造”项目的情况,探讨行业企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方向,探讨企业发展与行业知识库的结合问题。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主任胡青华告诉记者:“这些软件龙头企业普遍认为,走高端咨询是行业应用企业今后的发展出路,行业知识库对培育企业的高端咨询能力必将起到关键作用。”

胡青华主任介绍,“重点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及服务体系构造”项目2005年正式批准立项,2006年开始实施。目前项目已经完成前期论证、调研、课题分解立项和组织实施工作,相关课题已完成初期工作并进入管理流程。同时,承担项目的骨干企业在知识库理论、实现技术、应用和服务等方面已经完成了前期的研发和论证。按照项目的总体规划,2006年度优先选择5个重点行业建立知识库。项目组于2006年1月先行启动了保险、国家战略物资、烟草3个行业的工作,随后确定了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华迪计算机有限公司、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软件龙头企业分别承担这3个行业知识库的建设工作。另2个行业知识库的建设于2006年8月通过招标确定了由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华深慧正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两家公司承担。

“华深慧正一定圆满完成课题任务,努力建设和谐的‘企业生态系统’,促进企业间的良性互动和产业的良性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和资源的优化共享配置。”日前,北京华深慧正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此激动地告诉记者。

在谈到“重点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及服务体系构造”项目的进展情况时,胡青华说,截至目前,项目已建立5个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引入具有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14项。建立行业知识库使得行业知识转化成为动力,推动了信息产业更快更好地完成低端地位向高端地位、分工模糊到产业链专业分工清晰的转型和扩展。同时,在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向高端咨询服务型企业转变过程中,行业知识库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和市场地位,扩大了企业的市场份额并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影响力。

另据胡青华介绍,“重点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及服务体系构造”项目实施工作已经进入了中期阶段,根据工作计划,各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已初具规模。2007年初,将举行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建设发布会,发布《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建设技术规范白皮书》、《行业信息化知识库项目总体设计书》和《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建设评估规范建议书(V1.0)》等指导性文件。○

北京中创立方软件有限公司 篇4

问:我们知道,中创立方集成系统通过实时数据库管理及多楼的数据集成,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了楼控、用明、消防、安防、电梯、客流、停车、信息发布及背景音乐等智能化系统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快速联动控制,但是究竟怎样通过建筑运维管理手段实现降低资源消耗的目标呢?

答:智慧的大集成管理平台以整合建筑运维管理、空间管理和能源管理为理念设计,不再局限于监测和控制建筑中的机电、安防等与运营相关的系统和设备,而是以近乎实时的方式获取建筑内所有数据,感知并监测人员、设备、能耗及控制流程的确切工况、测量值以及运行状态。如系统可以感知建筑中的热环境、使用人员密度,实现可定制的使用模式切换;感知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建筑、资产全生命周期监测诊断与预防性维护;感知气象环境、时节变化,自动调整系统运行策略;感知建筑碳排放指数,采取降低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措施。这些智慧的控制策略使得在为建筑提供使用舒适度的前提下,实现资源(人力、能源、设备)的节约。

智慧的大集成管理平台以管理者的视角,过滤繁琐的细节数据,专注考察建筑运行的关键数据和主要业务指标,以大数据分析的方式,通过对所有(不受限于子系统)逻辑相关数据的综合考量和深度挖掘,实现所有子系统运营合理性的校验,并将分析结果用于建筑运行的控制策略中,实现真正的智慧节人、节物、节能。

问:相比传统的单纯能源管理,贵公司的建筑集成能源一体化管理有着怎样的优越性?

答:受益于建筑数据集成平台的丰富数据资源,我们可以获得的数据远远多于单纯能耗分析(仅需要能耗计量数据)需要的数据,可以更科学地分析能耗数据,建立更多的数据分析模型。

问:数据模型听起来有些抽象,您能不能举例说明丰富集成数据源对能耗分析的帮助

答:好的,例如在能效分析方面,我们可以将能耗数据与客流量统计相结合,将室外温度和能耗数据相结合进行分析,克服了传统能源管理系统数据源过于单薄的缺陷,使得能耗分析更准确,更贴合实际。

为了让这些与能耗相关联的数据更好地为用户创造价值,我们开发了丰富的能耗分析和诊断大数据模型,用以分析历史数据和预测趋势,并且通过相关性设定找出最优的运行控制策略,或使用专家规则进行系统诊断,统一指导和监测分析全局能耗,从而让使用者在财务成本、能源与环境、运维方面获得巨大收益。

问:您刚刚提到了集成空间管理,将空间管理技术和集成系统相结合的意义是什么?

答:BlM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阶段的使用价值已经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但在建筑的运营阶段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中创立方目前已经利用BlM技术提供3D的虚拟现实操作环境,为用户立体直观地呈现建筑内部各个空间中设备设施的位置、属性以及实时的工作状态、运行参数,从而改善建筑运行管理流程。在平台的三维视图中点击BlM模型中的相应构件,即可以实时查看到设备的所有参数。资产维护过程中,BlM可以为人员准确指示维保设备的具体空间位置;当设备发生报警的时候,管理员可以从BlM视图中迅速定位报警发生的具体空间位置,并根据系统提示,获取报警点上游阀门/开关的空间位置,简化处理流程。智慧建筑空间管理在实现维护建筑系统运行安全的同时,保证了资源浪费的最小化。

结语

北京超图软件上班第一天 篇5

早上,我坐上运通104,约一个小时到达五里沟,下车换乘516,约9:00到达超图软件公司,然后到人力资源部报道,填写了<实习协议书>、<保密协议>、<报到表>等等.11点到了研发中心.接着是一些培训之类.

倒霉的事下班坐免费班车时,我做了9号班车,结果莫名的走了一段弯路.

人身朝着自己熟悉的方向走.

与微软斗法,国产软件北京谋变 篇6

在尝试完全取代微软桌面系统失败后,中国Linux桌面操作系统的发展开始考虑从每一台PC做起,实施“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自去年初开始,北京市平谷区在全国率先大范围使用国产Linux桌面操作系统,展开了全面取代微软windows的尝试。在一年来的推广过程中,国产软件虽然占领了部分领地,自身的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令使用者和Linux厂商倍感头疼的是,有些问题已经超越了产品本身,与其它一系列的应用环境相关。

在自主创新战略的指引下,国产操作系统已经成为国家信息产业重点支持和发展的项目。 “Linux受到政府的资助将成倍增长”,一位本土Linux公司高层表示。在该背景下,平谷试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第一个吃螃蟹的平谷

2005年4月29日,主管科技工作的北京副市长范伯元来到平谷考察。范伯元曾在去年北京市软件政府采购风波中,直言采购微软产品的无奈。他认为:“平谷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在世界上没有这么大范围能够做成的。”

全面试点使用桌面Linux的压力和风险可谓不小,平谷区委书记秦刚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曾在北京市监察局大力推广国产办公软件的秦刚,决心把国产软件的成功使用模式转移到平谷。

秦刚的想法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愈慈声的设想不谋而合。北京市2001年的软件政府采购风波后,这位多年来一直力挺国产软件的女官员也在思索国产软件,尤其是Linux和办公软件的发展出路。

上一次是办公软件,这一次是桌面操作系统。前后相隔5年,同样的场景在重演。如果说5年前第一次冒险面临的政治压力居多,那么这一次面临更多的是技术压力,这也是更直接的压力。压力和风险虽大,平谷推广使用桌面Linux的项目还是往前推进了。

平谷的项目引来了烟台搞信息化的同行关注。“他们去平谷的时候,对平谷推广Linux桌面都不敢相信”,平谷桌面系统的提供商共创开源公司项目经理张俊表示。山东省烟台市,号称是我国第一个在电子政务中完全使用国产软件的地市,并率先采用了国产软件集成应用的模式。区别于烟台,平谷从服务器、数据库、桌面、办公软件全部使用了国产产品。

爱不爱国,就看你用不用了

但国产软件的推广难度相当大,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据了解,秦刚在做推广动员的时候曾经提到,“爱不爱国,就看你使不使用国产的软件了。”

确定方向之后,平谷区把国产软件的使用直接和工作考核挂钩。《平谷区电子政务办公平台管理制度》和《关于使用平谷区电子政务办公平台的考核办法》相继出台,对各单位使用情况随时进行检查,从而决定奖惩。

不得不承认的是,平谷对Linux桌面的推广还是持审慎态度。平谷的一位官员表示:“要在保障本身工作的同时推广国产软件。”为此,平谷采用了分批安装、逐步试点、多种安装方式(双操)的方法。

在推广初期,用户对国产操作系统并不欢迎,甚至是敌视态度。曾经在平谷具体负责桌面技术支持的共创开源员工沈若对此体会颇深。

在第一次给平谷的试点单位装机器的时候,共创开源往往事先不通知用户,在同试点单位的领导打过招呼后,沈若等人就开始安装了。用户知道后,反应往往是无所谓,装就装吧。有人会抱怨说:“既然装新软件,为什么不装先进的呢?”

随着和平谷用户对Linux软件使用的逐渐铺开,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

比如,部分打印机不支持,一些U盘无法识别,部分网站无法在线使用邮箱,Linux系统启动时长时间初始化网卡,几家单位在线办公系统无法打开等等。由于用户对Linux很陌生,很多东西都不了解,这样就需要大量的客服支持。有时需要帮助客户排除故障,有时要为客户作演示和讲解,而且每人每天都要跑五六家单位,沈若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

争夺桌面的拉据战

不得不承认,一些用户因为没有耐心抛弃了正版的Linux操作系统,重新又装上了盗版windows系统。本刊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单位只剩下负责Linux推广工作的信息化办公室还保留开源系统。

平谷某单位一位负责推广国产软件的人士直言:“在正版化检查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用过Linux。”沈若对此一笑置之,“我们过几天还要给他们装上。”在这场占领计算机桌面的拉据战中,有时需要反复几个回合的较量。令共创开源能够这么有底气的原因,也是平谷区领导对项目的坚挺。

去年5月7日,平谷区信息办成立了三个自查小组,分别由信息中心三个副主任带队,对全区118家单位的正版化工作进行检查。值得注意的是,平谷信息中心和沈若他们一条心,一起来抓“漏网的鱼。”在中午聊天的时候,双方互相聊聊那里有什么问题要解决了,那个单位有多少台应该装却没有装Linux等。

张俊表示,虽然在实施中有很多问题,但可以一个个解决。尽管如此,有些单位还是不配合他们的工作。在调查中,本刊记者发现平谷一单位很不愿意装国产Linux桌面,找一堆理由搪塞领导,领导本来也不想安装,于是顺水推舟找个人说情也就不装了。

有些问题,已经不是问题本身了

在推广Linux桌面操作系统的初期,碰到最多的是硬件兼容、支持打印机的问题。除了硬件,Linux系统本身的缺陷往往也是造成该问题的重要因素。

对于系统的毛病,每隔几个月会有软件新版本发布,通过及时升级、打上最新补丁,这能够保证机器正常运行。打印机不支持,就和现在必须用windows的机器交换。不管什么问题,总有招数可想。但有些问题发生时,张俊却只能干着急。比如本来在IE下很正常的功能,Linux下的浏览器却不能正常使用。专家认为,这个问题看似很小,却反应了Linux的一个致命问题:国外的网站内容全部按照标准网页格式做,浏览器的差异不影响内容。而国内的网站大部分按照IE进行了优化,每一家网站都不一样,Linux下浏览器要支持每一家网站都要做插件,工作量大的不可能完成。目前国内厂商的做法就是对主流的门户网站进行了支持。

专有软件是推广国产桌面操作系统的另一只拦路虎。像其它同行一样,平谷区的很多单位安装了专有软件(各个单位的上级单位发放的专用软件)。比如财政部会要求各个下级单位安装一些财会方面的业务软件。而这些软件往往是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直接装到了计算机里一起下发给下级单位。

而这些专有软件的开发商五花八门,往往是一些小公司。将这些软件移植到Linux上往往很难。张俊表示,这些专有软件的问题,只能让平谷区的领导来协商解决了。

困境背后的问题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Linux受到国际开放源码同行的关注,但中国并没有掌握真正的话语权。在平谷碰到的问题,很多都需要从Linux系统的本身架构去解决,中国目前却恰恰无能为力。还需要加大对Linux厂商自主创新的扶持,从而掌握核心技术。

中国对于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可谓情有独衷。一方面,国家安全是发展自己操作系统的潜在驱动力。另一方面,操作系统处在软件产业链的主导地位。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扶植Linux的发展,全面带动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

历史上,中国曾经组织一批专家研发自己的UNIX操作系统,最后由于闭门造车无疾而终。中美911事件之后,中科红旗的创始人孙玉芳以美国掌控操作系统,存在信息安全隐患为由说服有关高层,由此 中国开始大力扶持几家Linux厂商。由于没有掌握Linux的核心技术,加上大量的应用软件都是基于微软的windows开发,中国的Linux产业一直没成气候。

痛定思痛,中国一批专家尝试从基础架构上让Linux和windows完全兼容。2004年左右,以Linux专家毛德操为首的一批人开始在这条路上探索,从而让windows上的应用软件完全平滑的移植到Linux桌面系统上。但问题在于,一方面这个工程挑战很大,另一方面,微软不断推出新的桌面系统,跟随策略一直也备受争议。

北京天津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管理特点 篇7

一、京津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概况

外包始兴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年代才被广泛接受, 开始盛行于欧美一些大公司。我国进入国际外包市场起步较晚, 但稳定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地位、丰富的人力资源、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我国成为最重要的服务外包承接国之一。北京发展服务外包企业目前已有400多家, 其中年出口额突破千万美元的领军企业达10多家。2013年第一季度北京市离岸服务外包增长迅速, 根据商务部“服务外包及软件出口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1-3月北京市共签订服务外包出口合同1160份, 协议金额17.15亿美元, 同比增长105.3%;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9.36亿美元, 同比增长39.7%。2013年1-3月, 北京服务外包业务结构中, 88%以上的合同签订的是ITO业务, 但ITO业务额增长并不明显;BPO和KPO业务取得快速增长, 特别是KPO业务合同数取得了大幅增长。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合同执行金额为5.91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0.73亿美元, 同比增长率为14%, 占合同执行总额的63.2%。业务流程外包BPO业务合同执行金额为1.72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1.04亿美元, 同比增长率为155.4%。占合同执行总额的18.3%, 增长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管理数据库服务”业务。KPO业务合同执行金额为1.73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0.89亿美元, 同比增长率为105.3%。占合同执行总额的18.5%。2008年12月, 北京市商务委首批认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朝阳CBD等六个服务外包示范区。目前, 各示范区发展态势总体良好, 全市已形成以示范区为核心、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格局。2012年1-3月, 北京6个服务外包示范区 (以下简称“示范区”) 的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为8.21亿美元, 占全市总额的87.7%, 集聚效应明显, 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示范区内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在规模化、高端化、国际化方面成效显著。

2006年底天津成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服务外包业在天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截止2007年6月底, 天津开发区吸引了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4404家, 其中吸引了全球500强公司中的129家企业。累计投资总额372.12亿美元, 合同外资281.69亿美元。2011年, 天津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金额实现9.3亿美元, 服务外包业从业人员已达3万人, 服务外包执行额实现6.08亿美元, 同比增长79%。其中, 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实现3.94亿美元, 同比增长91.2%, 人均离岸执行额超1万美元。2010年, 天津市服务外包从业人员3.03万人, 按照天津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 到2015年, 天津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数量在2010年基础上, 实现五年增至五倍, 达到15万人, 年均增速为38%。快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正在成为天津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助推器。

二、北京天津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管理特点

1. 北京天津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管理优势

(1) 地缘优势。由于地缘的影响, 京津两地之间的交通十分便利, 高速城际铁路和三条高速公路与北京紧密联系, 京津两地的交通仅需30分钟。便利的交通极大地刺激了两地的交流与合作, 也使天津得以与北京共享部分资源。在人力资源方面, 京津两地可实现人才共享;在技术方面, 两地的信息技术优势各有特点, 通过合理布局, 能够达到共赢;在信息方面, 两地信息可实现横向交流, 促进人才的合作流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两地也不断加强对外交流, 经常以参加国际会议、会展和推介会的方式来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种国际化的运作方式和经验为京津吸引服务外包产业高端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京津冀、环渤海地区高校众多, 人力资源丰富。仅仅就天津来讲, 本地的学生资源丰富, 有45所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共有在校学生三四十万人。而从天津所在的京津冀、环渤海地区来讲, 更是高校云集, 具有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目前, 仅京津两地的高校就有137所, 整个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就有500余所高校, 约占全国高校数量的1/3, 每年毕业生数量在100万以上。加之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教育都非常发达, 这使得京津冀、环渤海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人才聚集区域。

(3) 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培训系统为服务外包产业培训了大量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京津两市引进国外服务外包专业培训机构, 利用其海外渠道和全球化的师资优势, 通过建立海外培训中心、各类模拟防真情景实际操作训练等模式, 提高了国内服务外包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和承接国际外包能力。同时通过提高国内培训机构质量、层次和水平, 鼓励其进行委托培训、定向培训等模式创新, 引进高端课程, 开拓受训人员眼界和视野, 造就了一批国际化、高素质的服务外包高端人才。

(4) 政策保障。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是加快京津与国际经济接轨、培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举措。北京先后发布了《北京市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贯彻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外包政策措施, 天津市有关部门连续制定出台了《天津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天津市服务外包资金管理办法》、《天津市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认定暂行办法》、《关于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具体实施办法的公告》、《关于加快本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 扶持服务外包加快发展的产业政策及配套政策累计达到了18项, 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在此基础上, 市商务委还通过举办服务外包专题培训、讲座等多种方式, 加大政策宣讲力度, 努力使更多企业掌握和运用政策, 进一步扩大政策的释放效应。

2. 北京天津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应该看到, 与国内外其它发展较好的区域相比, 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具体来说, 这些问题或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没有形成明显的外包人才集聚效应。随着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向我国快速转移, 未来5年, 中国在服务外包人才数量上的缺口高达300万人。由于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较晚, 还没有形成明显的人才集聚效应。尽管两地区所处的环渤海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语言人才, 但存在听说水平不高和专业技能欠缺等问题。由于服务外包需要大量的懂得英语的专业人才, 此类人才的供给明显不足, 从而影响到承接欧美外包业务的能力。

(2) 高端人才短缺。从人力资源层次上看, 低端人才较多, 中、高段人才较少, 缺乏高级管理人才、离岸服务外包的接单人员、系统架构师、信息安全管理人才。从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来看, 知识与能力综合且有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匮乏。产业变革加剧了复合型人才短缺。那些会技术、懂开发的人, 是产业发展初期所需的, 而在调整期, 那些懂咨询、懂企业管理并能参与企业决策的复合型人才有很大缺口。人才是激发服务外包产业成长的巨大动力, 具有项目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更是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生态变化的最重要变数。

(3) 人才管理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足。随着企业对信息化需求的逐步提高, 信息服务外包需求日益扩大, 从局域网联网到生产监控、ERP管理、CRM、HRM管理、系统集成等领域, 信息化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在这些方面还存在不足, 难以满足企业发展国际外包的要求。

三、结论

建立服务外包高端人才的引进策略与渠道, 形成高端人才全球化配置的机制。通过项目合作、定期回国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海外人才资源。尤其要强化高端服务外包人才的引进工作, 重点引进海外行业领军人才, 具有多年从事服务外包经验、熟悉国际外包市场的高级项目经理、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环境和奖励政策, 加速分化出了服务外包新的发展方向。

摘要:分析京津服务外包产业现状, 充分发挥北京天津两地的集聚、示范和带动效应, 建设京津冀现代服务业人才供给体系, 加快人力资源服务在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应用。

关键词:北京,天津,服务外包,人才管理

参考文献

[1]周占华.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N].经济日报, 2007-5-8

北京软件外包 篇8

培养特色

经过11年的的发展, 学院在人才培养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特色, 主要体现在: (一) 课程体系建设中体现工程教育特色, 注重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二) 着眼国际化, 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际国内知名软件企业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 并设立专业实验室。 (三) 强大的、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学院专业课教师当中, 具有工业化背景的教师占61%, 其中直接来自于工业界的教师占51%, 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占43%, 还有相当数量的外籍教师。 (四) 在课程设置中开设英文口语教学、试行全英文授课和双语教学模式, 努力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 培养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 (五) 在海内外建立实习就业基地, 学生高薪、高质量就业。

学科建设

学院的学科发展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全球科技前沿与市场发展为导向, 不断探索和完善学科建设。经过11年的发展, 学院目前的专业设置有 (一) 本科教育:设软件工程专业 (二) 研究生教育:软件工程与管理专业、集成电路与物联网工程专业、嵌入式软件专业等专业。软件学院专业设置各具特色、独树一帜, 毕业生供不应求。

配合国家“十二五”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2010年8月, 在工信部、北京市政府、众多500强企业的大力支持下, 学院汇集移动云计算领域全球顶尖的教育资源, 引进国际领先课程, 组织专门队伍对课程进行完善, 开设全国首个移动云计算方向软件工程硕士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移动互联网、云计算、3G移动应用开发等前沿技术领域的软件开发、设计及项目管理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更加注重实践, 更加贴近企业需求, 突出“做中学”、“菜单化”、“案例式”、“分模块”、“分级别”以及“软件产品化”的教学特点, 并为每位学生配备来自业界领先企业关键岗位的企业导师, 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专业指导。之后, 为进一步满足产业细分需求, 2011年增设了交互设计软件工程硕士专业, 实行与移动云计算专业相同的学科建设。2011年底, 联合工信部-百度互联网营销学院, 在百度、新浪、Adobe Omniture、国双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的支持下, 汇集行业内专家师资和优质教学资源, 开设全国首个全日制互联网营销与管理硕士方向。2012年6月, 在原软件测试专业基础上, 学院整合资源, 与工信部CSIP中心合作, 开设了软件质量管理与测试专业。2013年, 与北航计算机学院联合开设全国首个“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

师资力量

学院努力按照“三个三分之一”和“两个背景一个精通”的要求组建新型师资队伍。学院专职教师占27%, 来自于国内外其他院校的教师占总数的23%, 来自企业界的教师占50%。在目前学院专业课教师当中, 具有工业化背景的教师占61%, 其中直接来自于工业界的教师占51%, 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平均工业界工作经验达到8年以上。学院教师中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占43%, 还有相当数量的外籍教师。

培养成果

北航软件学院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体现工程教育特色, 注重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以三创中心为基地, 以冯如杯、ACM竞赛和SRTP项目为载体, 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2006年建立Google camp, 北航Google camp是google在中国建立的四个camp中的第一个, 组织北航计算机爱好者在此开展一系列创意学习和作品创造;2007年建立“创新、创意、创业基地”——三创中心, 目的是作为软件学院的项目孵化器, 让更多学生去做实际项目并将项目产业化;2008年建立程序设计教学实践与ACM竞赛训练基地, 基地开放给ACM竞赛训练队成员使用, 定期开展与程序设计相关的教学实践、技术交流活动;学院还专门开设“科技创新与商业运作”、“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等多门创业课程。

学院推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SRTP) , 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得到锻炼。在2008-2009年度的计划中, 学院有2个项目获得国家级资助, 1个项目获得北京市资助, 15个项目获得校院两级资助, 总资助金额达到55000元, 此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

2013年学院学生先后获得第四届Android应用开发中国大学生挑战赛全国二等奖、百度杯第四届北京市高校应用设计开发邀请赛暨清华大学第六届软件设计大赛第一名、百度校园编程马拉松 (Hackathon) 最佳作品奖、微软Imagine Cup全球学生大赛中国总决赛二等奖、“Intel”杯大学社国内软件设计大赛二等奖等。获得“冯如杯”一等奖1项, 同时获得冯如杯智慧城市专项奖唯一的一项一等奖。参加国际ACM大赛获得金奖1项、银奖8项, 并首次晋级ACM世界总决赛 (俄罗斯圣彼得堡) , 获得全球排名第27位。

北京软件外包 篇9

关键词:健康医疗外包旅游,世界健康之都,全球医疗旅游目的地,发展契机

1 深化健康的认识

1.1 健康具有高技术性、复杂性和超越性

健康的高技术性表现在, 高新科技的日益强大、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财富的飞速增长, 加上管理、金融、保险和调控等因素来不断创新对健康特性认识的里程碑, 实现更高水准的健康价值。健康的复杂性表现在, 富强征途中, 迎对国际挑战和创造国内机遇, 以先进的方式促进健康产业, 推进富有生命力和更高价值健康业的大力发展。健康的超越性表现在, 推进健康业的力量和责任, 不仅需要超越政府职责和医生职责, 而且还需要全球的健康旅游外包来合作, 需要政府、医生、公众共担此责。

1.2 健康需要高投入性、保障性和政治性

健康的高投入性表现在, 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来用于研究、装备、新药和培训医务人员。如美国GDP的16%投入到了健康医疗系统。为了应对健康的危机和灾难, 从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 到发展中国家如非洲和亚洲的偏僻地区, 出现了医疗系统全球化发展和健康模式的改革浪潮, 都要求改善健康环境条件和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提高对医保价格的公众承受能力。否则, 过高猛长的医保价格, 会严重地影响了健康品质和医疗的可及性及经济发展的承受性。即使最发达国家的政治家, 也都在提高各国医疗系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健康事业发展, 需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 需要健康医疗外包旅游来促进。

2 促进我国健康医疗接包的优势

2.1 我国健康医疗领域具有发展优势

我国正需要新一浪潮来突进医疗系统的变革和提升阶段。这需要信息、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来开拓理论政策核心, 以符合国家高价值竞争战略的要求, 更为长远地来建立我国与未来实力超级大国相匹配的生命健康科技基础。在21世纪的知识和生命健康的竞争领域里, 我国本身比最近2~5个世纪的科技及军事工业主导经济形态的发达国家, 更富有创新优势。我国超现代化的大都会崛起、高技术工业全球化的大发展, 都开创了人类的奇迹。这促进了我国全球一体化服务的竞争优势, 为生命健康科技提供了新的强大支撑和创新方向。

2.2 我国必须在健康医疗领域实行超越发展战略

生命科技领域和健康医疗产业, 成为了全球未来竞争最为激烈的致高点, 是我国战略产业选择中的重之重。我国必须为了超越发达国家的创新精神, 来探究健康系统的新本质及其对国家未来的使命。从新世纪竞争来看, 我国要从根本上创新和包容美国模式的制度, 加大政府现有庞大的医疗系统投入主动性和充足性的资源。这包括推进优先体制的创新, 而不是照搬少部分人的青睐和偏依英国健康的模式, 因其惧怕美国健保医疗模式的“低覆盖和高价格”问题带来的弊病。揭示实际处境, 英国健康模式的满意度和产出水准, 是难以与美国品质相媲美的。英国在向美国学习, 而不是相反;新加坡医疗系统的能力已经超越了英国;在英国的亲友告诉我们的状况是, 英国的医疗系统死板和低能制度带来了在服务效率方面比我国还要差的现实, 而且卫生不合格率和医疗事故都非常高。

2.3 加大健康医疗外包旅游领域的投入

迅猛发展全球医疗旅游, 在以20%~30%的速度递增, 还有因医疗旅游带来的消费是普通旅游消费的二倍以上;在健康领域里的投入和收益约是10倍的投入和产出。但是医疗国家的投入方式, 真正的落入到了最为需要的患者身上, 大约只剩下1/4~1/3的水准。这显示出绝对的保险和完全的覆盖, 必然带来巨大效率的牺牲和非真实的公平性。美国高比例的GDP投入到健保医疗领域带来的优势, 保持了牢不可破的世界高端地位:美国居于全球生命健康和医药等领域的顶尖创新地位, 成为了培养新成果的摇篮和成就了领导的地位, 处于健康医疗旅游高端目的地。医疗价格保险猛涨和过高的未保险覆盖人群, 是美国效率的产出和创新所在, 增加了透明性、患者的可选择性和促进健康的关注性, 而不是政府更高地去包办医疗, 或排斥创新消费者的导向和以雇佣为基础的政府最后保障及外包健康医疗来解决美国的健保模式系统方略, 显示出美国与其它国家在这个领域的更高水准、更先进的机制和更好的成果。

3 推进我国健康系统的全球化竞争

3.1 健康流程可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发展优势

生命健康流程中, 健康外包和医疗旅游, 把健康同医院最好地连接起来是成为未来健康事业发展的最好方式。健康医疗旅游的优势无穷, 给患者带来的是80%左右的费用节约, 甚至是更好的照顾和恢复, 而且还带来了愉快的经历和体验。这根本需要创新全球健康领域里的日益成熟健康模式新理念, 促进国际社会承担的健康救护责任, 也对患者的权利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组织服务的选择性。

3.2 认识健康医疗外包模式的适宜性

发展健康医疗外包旅游, 不仅是发达国家的改革和润滑医疗体制最为重要的法宝, 而且是接包国际医院贡献国家致高战略的根本, 更是我国全面提供医疗品质和提升医疗效率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式。探究健康全球卓越流程和健康就医艺术, 使自然医疗旅游模式和到发达国家去寻求诊治及流行的健康医疗旅游三者融合一体, 来创新发展我国生命健康医疗领域的全球领衔地位。

3.3 全民都要参加到健康医疗外包服务事业中去

健康医疗服务,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永远事业, 政府实际上只能高效率地包办其中小部分服务。医疗变革的关键出路, 是增加整个健康产业投入的水准和响应国际市场多样的需求, 使每一个公民的健康品质增强。这就必须要有先进的健康再生产方式, 无论是从摇篮到坟墓, 或是从国家整体的财富创造到社会的和谐与幸福, 来防御生活方式和疾病的危害, 提高医疗照顾服务的国际水准, 促进全民健康素养的提高。

4 制订我国健康医疗外包旅游战略

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健康系统差异性和全球化改进的趋同性, 比较出我们必须实现合作和超越发展的战略:

4.1 确定健康医疗旅游外包业的战略地位

我国要从发展制造业提升到更高水准的服务业, 健康医疗旅游外包业最能体现这个战略, 确定根本战略和当前发展致高机遇, 都可以归结到这个战略。

4.2 制订全面发展我国健康医疗旅游的战略

超越富有国家医疗解决和照顾水准, 也要超越火热的周边国家接包发达国家医疗旅游患者的水准, 成为全球医疗之都和健康王国, 全面提高我国健康各环节再生产能力和创新国际水准, 包括国家医疗的国际认可标准。

4.3 纠正我国医疗系统领域长期以来发展的缺陷

由于我国长期偏重政府的过于起伏干预和提供模式, 或排斥非政府组织或私人领域发挥更多促进健康医疗的作用方式, 但是政府本身投资医疗健康意愿和创新水准不足。如, 非国有大医院在全国水平最高和规模最大的100家医院排行中, 是寥寥无几的;所谓的国际医院, 无论公有或私有的, 很少有取得发达国家 (如美国的认证) 的认证。

4.4 促进我国医疗系统的匹配和均衡发展, 并大力发展国际医院和民间医院

我国整个医疗照顾资源的投资水准, 大约是4%GDP, 大大低于了国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水准, 更不用说要达到发达国家的9%~16%GDP水准。我国大医院品质的保证水准, 同亚洲周围临国的国际医院也有颇大的滞后感觉, 因此整个社会的健康产业效率过度的低下, 这需要大力鼓励国际医院和民间医院来促进发展。

5 北京率先利用最新优势发展健康医疗外包旅游业

北京具有备战奥运带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健康医疗资源环境条件和国际优良服务的水准, 而且能够在世界经济衰退中保持高水准的经济增长, 因此北京应当采取以下策略发展健康医疗旅游外包业:

5.1 北京利用好产业优势发展健康外包和医疗旅游

北京的旅游业、外包服务业和医疗业是全国发展水准最高的, 但是三者都没有创新结合起来。北京要把外包业的这一全球化方式优势发挥到更高水准, 必需要向更高价值服务的方向突进, 才能把健康医疗全球化与医疗旅游的优良性结合。

5.2 北京通过发展健康医疗全球化松解医疗发展瓶颈

北京加入到健康医疗旅游, 可加速我国经济和健康全球化的深度。北京通过发展健康医疗外包和医疗旅游业, 解决各个国内性医疗系统难以解决的难题, 使健康外包链条中任何组织和国家功能得到极大的促进。

5.3 北京应担当起世界健康医疗首都的重任

北京已经是全国健康医疗之都, 在全球业内也具有非常的影响力, 但是还没有把现有的优势上升到把健康医疗产业世界之都来发展。北京把国内整体健康品质和医院水准突进到全球认可的高标准当中, 大力发展国际医院, 让北京成为医疗旅游目的地和世界健康之都。

5.4 北京应当鼓励非国家健康资本的竞争和国家医疗资本 (医院) 的全球化

解开健康医疗全球化发展的瓶颈, 促进北京的国际化高端发展优势, 就是把正在迅猛发展的医疗旅游和全球健康需求转化为北京战略机遇带来的决策行动。北京鼓励非国家健康资本的竞争和国家医疗资本 (医院) 的全球化, 能够领衔推进北京整体革命地全球化发展, 如同当年的安徽小岗村、深圳小鱼村的发展, 更如同当今的中关村和奥运村一样发展。

北京软件外包 篇10

北京市拥有6.7万辆出租汽车10万名从业司机, 日均载客次数在130万车次以上, 近200万乘客;另一方面, 交通拥堵是北京市城市交通的实际现状, 多层次细分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出租汽车仍然是一部分人群的优先选择出行方式。据统计, 出租汽车出行占全市出行方式 (不含步行) 的7%左右。因此, 出租汽车行业的轻微变化将直接影响大量市民的出行, 甚至会干扰城市社会经济活动。

为了判断手机打车软件是否已对北京市出租汽车运营产生影响, 尤其是其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影响范围等,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基于2013年10月和2014年10月 (打车软件大规模应用前后) 的出租汽车运营数据 (计价器数据、卫星定位数据) , 计算并对比了车辆载客次数、运营里程和里程利用率、出车时间、运距分布等指标。分析发现, 打车软件对北京市出租汽车出车时间、里程利用效率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 但对行业整体运营规模、时间和里程等方面并未产生明显影响。

一、数据源和样本选择

2013年6月, 北京市实施了出租汽车租价调整等系列改革措施。根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 在租价调整后的7月份和8月份, 出租汽车运营产生了一段时间波动, 但在9月份之后渐趋平稳。

另一方面, 根据百度指数统计数据, 嘀嘀打车 (注:2014年5月20日更名为“滴滴打车”) 和快的打车的公开宣传材料, 打车软件补贴政策、宣传的高峰期在2014年2月 (春节) 前后, 因此, 本次分析选择距离打车软件活动较远的2013年10月和2014年10月同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此外由于每年10月初有国庆节假期, 假期前后一段时间内出租汽车运营特征比较特殊。为保证前后对比的可比性, 选择2013年10月20~24日和2014年10月21~25日同期一个工作周的数据进行对比。

考虑到不同出租汽车司机的运营行为存在差异性, 包括2014年新增出租汽车司机, 因此, 本次分析选择在上述两个时间段内均参与运营的车辆作为样本车辆, 而不是全部车辆。此外, 选择的样本车辆涉及到5家出租汽车运营公司, 包括不同规模层次, 车辆运营相对均匀地分布在中心城区范围 (北京市出租汽车主要在六环以内运营, 郊区县主要由新能源出租汽车运营) , 避免单一出租汽车运营公司车辆运营的重复性。最终选择的样本车辆为6 649辆出租汽车 (含单班和双班) , 占全市总出租汽车数量的10%。

二、运营指标对比分析

1. 单车日均载客次数略有下降

从2005年出租汽车统一运价为2元/公里以来, 北京市出租汽车的运次一直稳定在22运次左右。2013年10月, 北京市出租汽车工作日单车日均载客次数为23.5运次, 2014年10月同期为22.6运次, 下降了0.9运次/车, 降幅3.9%。从历年总体的统计数据来看, 变化并不显著。

2. 运营里程基本不变, 里程利用率略有提高

在前后两个阶段出租汽车单车日均运营里程均在293公里/车左右, 基本不变;但车辆里程利用率比2013年同期增加了1个百分点, 达到68.8%。出租汽车运营里程对比见图1。

从每一辆车的运营里程利用率数据来看, 2014年里程利用率较高的车辆相对增多了, 尤其是里程利用率在70%以上样本明显增加。即里程利用率较高的出租汽车 (效率高的运营者) , 在2014年载客效率进一步提升。

3. 平均出车时间少量提前

出租汽车出车时间主要集中在5:00~9:00 (约占63%) 。

从统计数据来看, 相比2013年, 2014年6:00~7:00的样本率则提高了0.8个百分点, 而8:00~9:00的样本率降低了0.7个百分点。可以理解为6:00~7:00开始运营的出租汽车增多了。

统计所有车辆, 日平均出车时间由2013年的7:00延后至7:08, 平均延后了8分钟。

4. 前后两次载客的距离间隔略有缩短, 运营效率提高

相比2013年, 2014年出租汽车前后两次载客的空驶时间没有变化 (均为9分50秒) , 空驶距离由2013年的3.45公里缩短到3.38公里, 在相同的时间内, 空驶更容易就近找到下一趟运营的乘客。

图2为2013年10月与2014年10月, 车辆前后两次载客空驶距离的运次样本分布。可以看出, 2014年1~3公里以内的样本分布略有增加。

三、运营空间分布

考虑到北京市机动车尾号限行政策影响到道路拥堵水平, 因此, 选择2013年10月22日 (周二, 车辆尾号3和8限行) 和2013年10月23日 (周三, 车辆尾号0和5限行) 这两天, 选择早高峰时段 (7:00~9:00) , 统计每一个路段上的载客出租汽车数量, 并进行前后对比。

从全路网统计数据来看, 2013年和2014年每个路段的运营出租汽车数量统计分布基本持平, 路段样本差为标准正态分布, 统计均值为2014年路段出租汽车样本量比2013年多了0.14辆, 变化幅度为0.7%, 变化很小。

从中心城区的二环内, 二环—三环、三环—四环、四环—五环内和五环外, 分别进行统计2013年比2014年的平均路段样本差。发现中心城区路段2013年平均样本量大于2014年, 三环以外逐渐变为2014年样本量多于2013年。尤其是二环—三环和五环外, 变化相对明显。即2014年, 三环内运营车辆减少, 五环外运营车辆增多。

四、结论

从本文前后对比的指标数据来看, 手机打车软件并未对北京市出租车运营构成实质性影响。2014年, 北京市出租汽车运营效率虽稍有提高 (里程利用率提高、空驶里程间隔减少) , 但变化幅度几乎可忽略, 且车辆运营里程和载客次数并未明显增加。

上一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下一篇:认知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