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式教学方法

2024-05-13

探究式式教学方法(精选十篇)

探究式式教学方法 篇1

1、关于“任务”

任务驱动法的前提是对“任务”的设计, 任务也是核心所在。是在任务的主线下实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任务驱动法的教学理念。在对任务的设计上必须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 同时在设计上还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真实性原则

学习任务可以是一个问题、案例、项目或观点分歧, 但它们必须具有真实性。是学生所熟悉的, 尽可能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2) 可行性原则

设计的任务必须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 能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过自主和协作能够完成。任务要难度适中、具体明了, 能让学生感觉自己完全能够参与其中。

(3) 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指所设计的任务能够吸引学习者, 调动学习者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动机。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趣味性实用强的任务, 容易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激情。

(4) 层次性原则

任务必须要有层次而不是简单的练习。它是在一个大的任务中隐含着多个小的任务, 每一个小的任务实现就使整体的实现跨入了新的阶段。小的任务可以是由浅入深的, 整个大的任务最终可以实现多个知识点的串联, 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掌握。

(5) 开放性原则

任务的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迸发, 因此, 设计的任务要给学生充分创造和发展的空间, 并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2、理解“驱动”

对于这里的驱动, 我们更强调是学生内在的自我驱动能力, 而不仅仅是教师外在的驱使。一般看到任务驱动法首先会觉得是学生在面对教师给予的任务的驱使下, 逐步地努力地来完成任务。这只是表象, 实质是教师通过每个小任务完成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成就动机, 发掘学生内在的潜力和学习的动力, 所以这种驱动更多的来源于学生内在的驱动力。

二、辩证的看待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优势

(1)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任务驱动法恰恰实践了这一理念。任务驱动法中学生已经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面对每一个具体任务, 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主动的探究、合作与交流。

(2) 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它易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任务驱动法中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其主动地投入到执行任务过程中,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体验成就感、满足感, 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3)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伴随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 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蕴涵在任务之中, 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主动建构起概念、原理及方法等。任务驱动方式下, 学生必须学会发现疑问, 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设想解决的各种可能方案, 并探究解决的方法, 才能完成任务。

(4) 培养学生协作交流的能力

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不仅仅是与教师交流的过程, 还发生大量的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等形式, 可以促进学生的沟通, 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 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

2、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局限 (1) 难以兼顾知识的系统性

由于是以一个个任务方式引出知识内容, 使教学内容呈非线性的组织方式, 所以容易形成知识内容不够系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依据教学目标, 注意任务之间的层次性, 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有条理、系统地设计任务。

(2) 容易造成两级分化的现象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 一定要兼顾任务完成不好的学生。当学生能较好地完成任务时, 能获得一种成功和喜悦感, 对后继学习是有益的。但是对于没完成任务的学生, 可能就会带来负面影响和心理压力, 长久会影响到孩子自尊心的发展。所以在教学实践中, 要注意因材施教、个别辅导, 对于完成任务能力较弱的学生, 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情感激励。

任务驱动法所适用的学科比较多, 目前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的最为广泛, 也可以应用在数学、英语等课程中。教师在应用时应注意对任务的设计拓展性,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难度和容量,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用开发性发展性的方法保持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动力。

摘要:本文从理解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驱动”入手, 详细地介绍了其教学过程, 并辩证地看待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缺点。最后分析了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教学反思 篇2

关于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教学反思

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精神。但它也有耗时长效率低的缺点。在45分钟内,不可能组织太多的探究活动。一学期36个学时,更不可能堂堂课去探究,否则完不成教学任务。地理教师感觉课时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堂活动太多,课时没办法按时完成。接受式学习虽有弊端,但效率高,尤其就;;实际而言,我们基本上是大班教学,需要接受式学习来使更多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受益。因此高中课改不应排斥接受式学习。据了解,实验区课堂教学接受式教学多于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在课后更有用武之地,如地理必修1(人教版)中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市区与郊区气温的对比、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等,可以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现阶段,在我的课堂中接受式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应用,当然在适当的时候,选择合适的课题,探索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完美结合。

此外,教材提供的探究活动素材有限,而且有的操作性不强,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自己设计探究问题,增加了备课的时间和难度。于是很多地方出现了“探究”在公开课、“接受学习”在平时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局面,既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习提升业务水平,同时,也应有配套的探究素材库供老师们选择参考。这样才能确保探究式学习的真正落实,学生才有更多的动手动脑和学以致用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目前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是有实际指导意义、可操作性强、适于大班制的地理活动素材及辅导资料。

数学情境式教学探究 篇3

情境式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发展,也是改变课本面貌的一个结构要素。情境式教学法突破了以往原始教学中“灌输式”教学的框框,将“情”与“境”融为一体,驻足于学生学习的兴趣、情绪、情感体验、美感等方面,让学生产生学习、求知的欲望,主动去探讨、去学,使学生听其言,入其境,动其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心理技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初中数学情境式教学的创设形式

“数学情境问题”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新教材特别重视情境问题的创设,把它作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学生通过情境问题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个体认识,再通过自己的发现解决新的情境问题,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愉快的问题情境呢?下面我们就讨论几种创设情境的形式:

1.创设趣味性、数学典故性及生活性情境——以培养兴趣为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趣味性或是数学典故性情境,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能调动他们的课堂集中力,学习兴趣度,以及积极的求知欲望。数学来源于生活,当创设的情境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时,数学是活的,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探索新知——以培养创新为前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设疑”,学生才能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以疑激情,使学生处于想解决问题,但靠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的矛盾中。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在课堂上思想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由疑激思,以疑求知,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3.创设探究,情境感悟——以培养能力为前提

在数学课堂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

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培养创新意识。

4.类比挖掘,展示困境——以启迪发散性思维为目的

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关系到人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而思维能力又是数学的核心能力。在探究过程中设计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情境,并逐步展示困境,可以从多个角度训练学生思维,使学生有“数学化思维”,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不等式性质时,让学生观察下列过程:因为,3>-5,两边都乘以-2得:-6>10对吗?学生都知道不对,但问题出在哪里?经过学生的思考,加深了对不等式的性质三的认识: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二、情境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让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真正放到课堂中去。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统一,把所学的知识放在问题中,以实际发展的观点去解决问题,建构知识本质的拓展技能。同时,良好课堂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发学生的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质的兴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创设成功情境,品尝胜利的喜悦

成功感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喜悦和满足,增添学数学的信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进而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为让学生得到成功体验,创设成功情境时应注意做到:

1.根据学生基础的上、中、下不同层次,创设难、中、易不同层次的问题情境,使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2.创设与本课堂内容紧密相关的历届“中考题”(原题),使他们对解题正确后体会到我也会做中考题。

总之,情境创设的形式与内容有很多,创设情境不是一种时尚,其必须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服务,要讲究有效性。在选择是否创设情景,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时,应以该情境能否很好地承载数学知识作为标准,否则将是舍本求末。

“自学讲评式教学方式”探究 篇4

在学校领导和2009级3班班主任的支持下, 我们在2009级3班已经进行一年多的“自学讲评式教学方式”课改实验, 在实验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 在学校领导和龙泉区教研室的关心、帮助、指导下, 我们本着遇见一个解决一个的信念艰难的走着, 积累了部分教学方法、经验与大家共勉。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是进行“自学讲评式教学”的首要任务

本课题的前生叫“自主学习方式”, 其教学流程是“课前教师提前发放问题单———小组交流———分组爬黑板 (分组展示结果) ———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师精讲———归纳总结”。学生在刚开始进行自主学习时不敢提问、不敢爬黑板、不敢讨论。展示过程中只有个别学生敢于上黑板, 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沉默, 选择了旁观。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 违背课改的初衷。其原因是学生不够自信, 成了自主学习进程中的一大障碍, 所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首要任务。其方法很多, 例如: (1) 对每一位上黑板展示、发表见解的学生都大力表扬, 并对其结果进行记载纳入综合素质考评。 (2) 充分利用“兵带兵”的方法, 鼓励每一个小组“一带一”上黑板展示, 也可以预先在课前利用“兵教兵”的方法, 鼓励被教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并记载。 (3) 教师每堂课问题的设计应有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出较浅显的问题, 还要注意用词要接近学生的思维方式, 用学生能懂的语言。 (4) 教师还应对课堂上每一个小组发言、展示的人数进行统计, 在小结时进行小组表扬并记载…...通过这一系列方法的使用, 该班的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 现在是争先恐后爬黑板, 抢着回答问题、发表见解。各小组的集体意识也进一步加强, “兵教兵”、“兵带兵”的风气日趋浓郁, 个别不学的学生也被逼进了学习的队伍。但是随着课改的进行, 这种学习方式的弱势也暴露了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无法控制, 教学内容不能按时完成, 知识的系统性差, 这又该怎么办呢?在教研员的帮助下“学案”诞生了。目前的教学流程是:教师制定自学提纲———学生独立阅读课本并完成自学检测———对完成情况进行讲评———巩固性练习———变式训练———提炼总结。

二、一份优秀的学案设计将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学案的显著特征是:学案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曾经听到一名学生这样说:“现在我们自主学习了, 老师你可以在边上玩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 学生不知道怎么预习, 不知道怎么讨论, 不知道怎么评价……不知所措地看着你时, 你就会发现现在最紧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自学。即教会他们怎样预习、怎样讨论、怎样提问、怎样展示、怎样评价等等。这时就需要教师下功夫完成一份详细而全面的教学设计———学案。这份学案是以学生为中心, 应包括有预习大纲———预习课的问题单和相应详细的预习方法 (应在课前提前一天告诉学生) ;展示课中学生活动的设计方案、时间的安排、预见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并且还要根据展示课中出现的问题对反馈课中的典型习题和评价方式进行调整与修改;最后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和思考。一份学案的完成往往要经历学生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 倾注了教师大量心血, 将有力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学案和教师的指导, 学生逐渐学会了怎样预习、怎样讨论、怎样提问、怎样展示、怎样评价等等, 最终教师还应教会每个小组的学生自己设计预习大纲和活动方案, 如此学生才知何为“自学讲评式学习”。在区教研员的带领下, 本学期我校加入到区域性教研活动之中, 经过大家的努力已将学案初步定稿, 给课改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三、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是顺利完成“自学讲评式教学”课堂的重要保障

将课堂还给学生, 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 也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 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毕竟是学生, 他们在各方面还显得“稚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时间的掌控, 环节间的“穿针引线”, 以及对突发问题的临场应变、即兴点拨。另外, 教师对学生的注意力的掌控也是非常关键的。每当学生爬黑板、小组讨论交流时, 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到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地方, 无暇顾及时间,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时间的调控。此时, 教室里声音纷乱嘈杂, 任凭你老师如何声嘶力竭, 在短时间内要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都是很困难的。在教学过程中, 我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掌声吸引法。当展示或讨论时间到时, 教师可以利用击掌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以个人击掌的声音力量不足, 效果不是很好。后来我又改进了击掌方式, 当老师开始击掌时, 听到的学生立即跟随有节奏的击掌, 该方法立竿见影, 学生很快就能归位或停止讨论, 集中调整自己的注意力, 聆听老师的点拨, 以便顺利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效果很好。所以, 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是顺利完成自主学习课堂的重要保障。

探究式式教学方法 篇5

在全市“体验式作文教学”课题开题会上的讲话

福建省去年高考作文给了两幅图,左边是一个圆,旁边写着“我规范,我稳定,周长短,面积大”。右边画着一个不规则多边形,旁边写着“我新颖,我多变,周长长,面积小”。有一位考生作文得了满分,题目是《8,18,28》。大体意思是这样:8岁那年,我图画不及格,老师说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你怎么全画成绿的呢?我心里不服气,因为我戴着爸爸的绿色眼镜呢。但是我听老师的话,因为老师说的一定都是真理。18岁那年,我经过高考的打磨,已经没有任何棱角,我变成了一个规范的圆。现在我28岁,我去幼儿园接我的女儿,女儿哭着跑过来说:“老师说我画的不好,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你怎么全画成黄的了,可我戴着爸爸的黄色眼镜呀。”我不禁潸然泪下,为我不再拥有的那个不规则的多边形。

读过这篇文章,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篇文章所反映的不正是我们当前作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吗?当我们批评学生作文无病呻吟的时候,当我们感叹学生的作文缺乏创意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造成这种局面,给学生思维上锁的不正是我们自己吗?

我们究竟该怎样教作文?

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也一定有多种途径。体验式作文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但不管采取哪种思路和方法,都只是切入点和侧重点不同,其中所蕴含的作文教学的规律应是相通的。

一、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

当写出这句话时,我突然觉得有点尴尬,试看当今世面上流行的各种中考满分作文集,有多少是真正来自生活的呢?不是屈原投江,就是荆轲刺秦王,要么就是堆砌上一些华丽的词藻,大段地引用古诗词,空发感慨和议论。为什么中学生不喜欢写生活?究其原因,是老师对作文的审美标准出现了偏差。很多老师都认为写历史人物和引用古诗词的学生,一定读了不少书,有所谓的文化底蕴,作文中显示出一定的文化色彩,应当得高分。而写生活的作文,取材往往千篇一律,要么是与同学闹别扭,要么是生病父母送自己去医院,往往缺少新意,不容易拿高分。而初中生是最善于模仿的,于是就出现了对这种所谓的“文化作文”趋之若骛的现象。殊不知,任何一种作文一旦形成模式之 1 后,就缺少生机与活力了。评委如果接连看上几百篇风格雷同的文章,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审美疲劳,也就很难给高分了。作文原本是个性化的思维产物,应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将学生的写作臵于模式化的桎棝之中,势必要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作文教学也就走进了死胡同。

中国文学传统里向来主张书写生活,杜甫、白居易都堪称这方面的典范。《语文课程标准》也有“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以及“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样的表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体验式作文教学把观察和体验生活作为写作的起点。

生活是无限广阔的,外出旅游、上网浏览、看电视、参加各种活动、逛公园、爬山郊游等都能开拓学生的视野;生活又是琐碎的,妈妈的一句唠叨、邻居的一声问候、朋友的一个眼神、陌生人的一个微笑也都会给学生带来一丝心灵的颤动。但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无话可说呢?《语文教学通讯》上曾发表过黄本荣老师的一篇文章----《作文,魂系何方》,他在文中说:“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发掘出他们的情趣和意义;不是生活不够丰富,而是不会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去感悟体验它们的动人之美;也不是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做老师的没有手把手地教会他们采撷生活浪花的本领。”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最熟悉的,不管多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就可能产生出最好的作品来。”这是老舍先生的经验之谈,正如他在《想北平》中写道:“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头上看水中的小蝌蚪和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激情,一种语文的本色,是我们同学写作文的一种正常心态,考场作文也不例外。

下面这篇作文中的情节可能大多数人都遇到过:

我到学校的浴室洗澡,里面黑漆漆的,“停电了,不是灯坏啦?”没人回答,人们在脱在穿,在整理衣物,全摸着黑,我不吱声了,也摸黑脱衣服,解鞋带。“哟,怎么不开灯呀?”再后面进来一位问。没人吭声,人们都在忙着各自的事----黑着灯,得倍加小心。突然,“啪”的一声,灯亮了,晃得人眼有点儿晕眩。“你们这些人,摸着黑怎么不开灯?”刚进来的那个初二的小丫头尖着嗓子喊,原来灯并没有坏,只是一茌茬的 2 人来人去,纳闷、询问,就是没人去试一下。我想着,不禁哑然失笑。生活中不是常有类似的事吗?一次见到人们都推左边一扇门进出,便以为右边一扇锁着;不经意触到右边一扇:哟,原来它只是虚掩。

作者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释了一个哲理----生活中的思维定势往往使我们只能打开一扇门,而失去了许多成功的机遇。作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用各种自以为有效的作文教程去指导学生的时候,是不是也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二、感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

在写作的三个要义认识水平、思维能力、表达形式中,认识水平是同学最弱的环节。现在很多老师都注重学生的阅读和积累,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名言警句,也阅读了许多的时文佳作,这是非常好的。但有了积累不一定就能写出好文章,有些善于思考的学生在读过之后,从中汲取了作者的观点,提升了认识,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地上去了。但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脑子里堆积了一些素材而已,只要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这些素材只是一些死的知识。如许多学生在读了《小故事,大智慧》这套丛书之后,将里面的故事整个搬到自己的作文中,唯独没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认识。

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就要培养学生思考生活的习惯,探索深化感悟的途径,开浚思维能力的通道。也就是以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窗口,认识社会,感悟人生,丰富感情,深刻思想,锤炼思维和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做人的品味。这是我们作文教学应遵循的规律。例如写感恩,可以感恩自己喜欢的一部经典、感恩熟悉的大自然,感恩母亲做的布鞋,感恩父亲灯下无言的陪伴,感恩祖父那没有兑现的承诺,感恩生活给予的那根鱼刺……无论写什么都必须是你熟悉的,只有熟悉才能写的深刻。

对话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初中生人生阅历尚浅,对生活也往往缺少深刻的感悟,老师的点拨至关重要。体验式作文教学中的交流环节就是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来提升学生的认识,加深学生的感悟。当学生对父母的呵护视而不见的时候,你是否能拨动他们感动的心弦;当落叶飘零、秋虫呢喃的时候,你是否让他们意识到时光悄悄流逝,秋来春已归去;当他们吟经诵典、赏读名著时,你是否引导他们把经典当作镜子,从中照到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认识。这样的对话才是有启迪意义的对话,教师的作用也就在于此。

具体地说,一是要让学生学会换一种角度认识事物,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有位同学 3 从吃鱼这件小事中选取一个细节:

我喜欢吃鱼,唯独不喜欢鱼刺。

热腾腾的水煮鱼用烫了金边儿的盘子盛着,悠悠地透着红辣椒的几分香甜,喷香喷香的气味扑鼻而来,早已悬在半空的筷子对准了鱼腹上白白嫩嫩的那块肉,插下去,轻轻一旋,夹起一大块儿,便往嘴里送。鱼肉刚刚碰到嘴唇----哎呀,有刺!我不得不恼怒地把鱼刺儿挑出,再一点儿一点儿吃下去,生怕被鱼刺扎疼。

从这个细节中,他对生命有了这样的感悟:

想吃鱼,就不要怕潜藏的鱼刺;爱生命,就不要怕暗藏的挫折。如果怕鱼刺,吃到的只能是鱼尾那平淡的一口;如果怕挫折,生命只能像一潭寂静的死水……

二是善于“以小见大”、“小题大做”。这次作文比赛有不少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佳作,有的通过“一杯茶的回报“表达了对外公的感激;有的借用童年的一句童谣“金钩钩,银钩钩,谁骗人,是小狗”抒发了对祖父的深切怀念;有的用书信的形式描绘了“大山妈妈”的宽容和美丽……但也有一些同学的作文内容空洞,满纸都是这样的排比句:

感恩你的父母,是他们把你带到了这个世界,让你感受到阳光;感恩你的老师,是他们把你带进知识的殿堂,让你品尝学习的奥妙;感恩你的朋友,是他们让你的世界充满欢乐,让你感受到友情的美好;感恩你的对手,是他们激发你不懈的斗志,让你品尝成功的喜悦。

在生活中感恩,感恩你身边的人,因为他们让你受益终生。的确,世界上值得感恩的人太多了,如果选择一个对象具体地写岂不更好。三是通过研究性阅读,深化认识。北京高考作文命题组的组长王大绩老师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枝一叶一盆土”。这盆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积累,但是只有土没有水和肥,照样长不出枝叶开不出花。水和肥就是学生的认识和感悟。北师大附中有一个学生叫周婉琪。他痴迷海子,不仅读了海子的所有作品,了解海子的生平,连关于海子作品的赏析文章他也尽数浏览,走在路上与同学谈的是海子,晚饭桌上与父母交流的也是海子,高考前写了十几篇作文无论什么题目无一例外他写的也都是海子,海子就是他的那一盆土,就是靠的这一盆土,他在高考中作文得了满分。当然,一个学生如果能有一百盆土,当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没有水和肥,也就是没有对生活的感悟,那即便是拥 4 有再多的土,也只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沙漠。

三、锤炼语言是彰显文采的最佳途径

如果说认识和感悟是作文的思想和灵魂,那么语言就是其载体。没有细腻的动作描写,朱自清就不可能将父亲的背影烙在每一位读者的心里;没有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刻画,文学画廊中也不可能留下“孔乙已”“阿Q”“奥楚蔑洛夫”等一系列典型形象。

评价作文语言的标准之一是准确,先把话说明白,把事说清楚,没有错字、病句等硬伤;

之二是恰当,语言是为主题服务的,如果游离于主题之外,即使语言再华丽,也是空洞的;

之三是具体,要“言为心声”,切忌套话连篇,无病呻吟。如许多学生在写父母时都有类似这样的话:“我应该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对我的培养,感谢他们对我的无私付出,感谢他们的一路陪伴,感谢他们的细心呵护,使得我能够顺利成长。”一看就是空话。

之四是生动,善于借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修辞一定不要滥用,有的同学一篇作文中有三四个段落都是排比句,却没有一点具体的内容。

除了让学生多写多炼外,自评自改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总是把老师拖得精疲力尽,于是有人编了这样的顺口溜“上辈不是人,这辈教语文,白天上课写笔记,晚上点灯批作文。”就连朱自清先生在回忆自己在中学教语文的经历时也感慨地说:“批改作文是一件最徒劳无功的工作。”如果我们每次作文后,都让学生从标点、错别字、病句入手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不但能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能养成学生对自己文章负责的习惯。

四、有创意的表达是写作的理想境界

创意就是与众不同,就是超越常规。目前的各种写作套路,或多或少地桎棝着学生的思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维问题。要做到有创意最关键的就是突破思维定势,打开右边那扇虚掩的门。

一是,改变传统的就题选材的被动做法,将命题放在熟悉的生活中去表现。备考的重点不是去搜罗百科材料,而是感悟熟悉的生活。作文从命题时代到话题时代,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可以说无论什么样的话题均可以用自己熟悉的生活去表现,关 5 键是你要表现什么。真正的限制不在题目本身,而在写作人的头脑中。一根定海神针,在东海龙王殿前是权杖,在齐天大圣手中是玩具,可以做紫禁城的门闩,可以做祈年殿的梁柱,可以做电视塔的避雷针,可以做乐山大佛的挖耳勺,可以是哈里〃波特的磨棍,也未尝不可以做HB公司的广告……能不能打开联想和想象的大门,是学生能否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发现新与奇的关键。

二是善于开启正反两扇思维之门。正向思维就是表现传统,需要写的好,常常以情取胜,以理服人;逆向思维就是表现时尚,关键是要写的通,往往要以新致胜,以趣诱人。传统的多面向历史和现实,时尚的多面向未来和幻想。同样是“感恩母爱”,有一位同学就用童话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小鹰学飞的坚难历程。

感悟生活式作文教学探究 篇6

近年来,中学作文教学和中学生作文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社会上“新概念作文”的冲击,中考中连续多年话题作文的采用,打破了中学作文教学的沉闷,教坛吹进了清新凉爽的风气。这在作文教学中具有解放思想的意义,使之从格式化、序列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得以去探究更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学生写作的材料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所以,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提倡感悟生活式作文效果会更好一些。现代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它的事。”因此,中学作文教学应指导学生善于获得感悟,表达感悟。

感悟是什么?感是感觉、感受、感想、感慨,它属于情感领域的活动;悟是觉悟、领悟,它属于认识领域的活动。感悟是生命的体验,是个性的体现。强调作文的感悟,就是尊崇人本思想。

就一篇好的文章而言,内容与形式,总是统一的;就写作过程而言,内容与形式也应是统一的。内容又常常对形式起着制约作用:内容的丰盈伴随的是表达的流畅,内容的枯竭,便产生表达的无奈。中学生的作文已经是一篇篇完整的文章,不再像学语时期是意念的最简单的直白。因此到了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视点应逐渐转移到开拓写作内容上来,多多感悟,多多积累。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笔者积极倡导“感悟生活式”写作模式。它的基本构思方式是:通过对自己亲身经历事件的具体叙述,对熟识或不熟识人物的细致刻画,对现实生活中诸多现象的真实描写,产生联想、感悟和触发,让作者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阐发耐人寻味的道理,表达独特的物外之趣。

二、留心生活,感悟触发

“感悟生活式”作文中的人、事、景、物是感悟、触发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对这些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进行描述时,就更需要凸现特别的视角、生动的场面、细腻的心理、感人的细节……

1、以现实中存在的人或事为触感点

在这类感想性作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事件的发展过程或细节特点等均可成为触发感想的触感点。这个触感点或贯穿全文,或在文中画龙点睛,或时显时隐地统摄感想过程和材料,成为写作内容的主线。

(1)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性文章。一般应以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等为描写对象,透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心理来折射社会现象,抒写作者对人生等的认识和感悟。

如微型小说《地震给学生上的课》一文,作者以“课”为触悟点,巧妙完成了由通常意义的学校课堂向人生课堂的过渡。行文以人物的言行为描写对象,借助于对比手法,将老教授与女教师对地震的反应、面对突变的做法及事情的结果等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对比:白发老教授镇定从容,时髦女教师慌忙逃命(“惊”“冲”“踢”);白发老教授是在学生“鱼贯而出”安全离开后出来的,而时髦女教师却是率先冲出的……本文就是要借助“地震”的契机,通过两个人物截然不同的反应和表现,给学生、更给生活于“和平岁月”中的人们上了一堂人格课。文章结尾紧扣“地震”,寓意深刻,希望唤醒人们的人格意识,具有深刻的警示作用。“危险彰显人格”是作者“悟”到的道理,也是行文的主旨所在。

(2)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性文章。一般以一件事为描写对象,“感悟”社会,“感悟”人生。我们可以依据人们认识获得的规律,在情节设置上,集自然与曲折、巧合与必然为一体,在叙事中创设事件的某一典型细节或事件的变迁规律、特性等,并以这些为触悟点,为启示、感悟的得出提供最充备的条件,突出瞬间所悟的启示。

如一学生写的《我的视线》,文章用朴实的语言细腻、生动地叙写一位身有残疾的父亲送儿子赴考的故事,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了“我的视线”中父亲的形象,表达了父亲爱儿的深情和“我”对父亲的由衷感激。文章谋篇布局极具创意,触悟点的设置匠心独运而又自然天成。全文突破了一般人惯用的从大事着笔写大主题的模式,用小处着笔、小处感悟、以小悟大、以小见大的笔法,抒发顿悟人生真谛的大主题。

2、以景、物为触感点

从生命现象看,物有静动之分。静物包括的触感点可以是其形、色、态及其构成和搭配关系等;“动”物除此之外,还包括其声、生长特性、规律、生命现象特质等。这类题材,一旦触感点明确了,则一般都应由物及人,通过联想,将主题推而广之。

(1)以景为描写对象的启迪性文章。景物的构成主要是色彩、形态,色彩千变万化,形态千姿百态,其特定的形、色,及其形色变化的某一过程或全部,都可作为触感点,引出关于宇宙、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未来的诸多感慨。对这个感想的过程进行“感”的真实的描写、刻画和记录,自可完成感悟性作文的写作。

如一学生写的《我爱海》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墨,描绘了午后到傍晚大海的静景与动景,以天色、海风、渔船、小岛映衬海,以丰富的想象和精妙的比喻描写海。风平浪静、微波初起,波涛汹涌、潮起潮落,变幻多姿的大海壮景中,渗透着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激情。他从中感悟到自己的生活,正如这潮起潮落的海,有奋斗,有低迷,有平平静静,有曲曲折折,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痛苦。但无论以前如何,当一觉醒来的时候,一切已成过去,又是一个如海一般崭新的一天在等待我们去面对。从而抒发了“爱海,爱它的一切;爱生活,爱生活的一切”的情怀。

(2)以物为描写对象的启迪性文章。这类文章要注意物象的形体外观、生长规律、某种遭遇等的描写,并常以这些为契机和触悟点,引发对大自然、人类社会、世界万象等的思考和感悟,抒写意旨。

如一学生写的《间隔之美》,观察的是教室墙上的瓷砖,泥水匠砌砖原本留有间隙,那是因热胀冷缩之故,留一点间隙,以防出现裂缝甚至脱落。文章由此感悟到:人与人之间也就像这瓷砖,也是需要留有一定的间距的,不然,一遇到“热胀冷缩”,那相互间的关系也会闹僵,抑或出现“冷战”,甚至出现感情裂缝。间隔虽小,但它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丽,更和谐。这样,作者就在完成情感变化的过程的同时完成了“悟”的全过程。情感与“悟”互相渗透,水乳交融。

三、发散思维,联想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没有想象就不能有创造,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前提。”一篇成功的文章,就要呈现出构思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把视野拓展得更广些,把思维发散得更开些,在平时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中,把那些相近、相似的素材摘录在一起,以便写作时将它们勾联在一起。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于古今中外、人事景物之间自由驰骋,这样,一方面可以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另一方面则使得学生的作文由薄变厚,由平面变为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单一时间和空间变为多维时空。

1、时间、空间联想法。

运用发散思维,纵横古今中外。“纵”就是纵向思考,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它由过去、现时、未来三部分组成。“横”就是横向思考,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比如:由“水”想到长江、黄河、黑龙江,塔里木河……想到外国的江河湖海,都属横向思考,它能使认识向四周延伸拓展。

如一学生写的《门的变迁》一文,作者选取三个时间和空间,先写了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住在山洞里,外边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虎狼嚎叫,这时的人们多么需要一扇坚实的门啊。再写唐朝昌盛时,人们安居乐业,夜不闭户,最后写到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楼林立,景美如画,然而,坚实的防盗门使得人和人之间最宝贵的亲情、友情越来越冷漠了,连对门的邻居都视为陌生的路人。由此作者从反面揭露了现代社会的弊端——人性的冷漠,发出了对亲情、友情的渴望。

2、人物性格联想法。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是生动的教科书,是启人智慧、让人思考的范本。以史作证,谈古论今,借助历史展现自己的视野,所以可以根据文章立意的需要,把一些有着相同本质的人及相关的事勾联在一起,这些人物可以是历史上的,现实生活中的或者是文学作品中的。如岳飞与风波亭,屈原与汩罗江,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苏武牧羊守汉节,苏东坡“突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项羽的“不肯过江东”,昭君的出塞,李白的“我辈岂是蓬蒿人”,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诸葛亮的谦思,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这些事例不仅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说服力,而且表现了作者的视野及阅读的底蕴。

如一学生写的《选择》一文,构思别具一格,在选材上既不讲生动的故事,也不发长篇的议论,而是精选几个自己曾背诵过的名句作解释,谈体会,巧妙引用到文中。屈原选择正直爱国,李白选择高傲豪放,于谦选择清廉执著,林则徐选择忠诚勇敢,他们的选择成就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和辉煌的人生,四则材料直接证明了“人生重在选择”。

3、人事景物联想法

针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展开多角度思维,由一点向四周辐射、开放,把相关的人事景物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主题更加突出。

如一学生写的《大漠中的生命先锋》,这是一曲以物为描写对象和触感点而吟出的生命的颂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章中经历了由物——联想——认识——再联想——再认识——再联想——歌颂的多次被触动的过程。首先,作者的视野放在沙漠上,由沙漠而想到作家和画家笔下的沙漠,之后自然想到“诗人眼中的沙漠”,想到古代诸多诗人面对同一物(沙漠)的感受(诗句)的不同,或凄美,或壮美,或婉约美,由此,作者有了第一次认识:“能够在沙漠中得以生存的都是顽强的生命”。这是作者对沙漠中生存的顽强生命力的肯定,作者接着又以最能体现沙漠中顽强生命力的“很小很小的植物”——走日兰为触感点,展开联想,想到在沙漠中生存、与走日兰有着同样顽强斗志的人们。最后推物及人,对沙漠中跋涉着的绚丽辉煌的“人生之旅”进行歌颂,将“沙漠中的生命先锋”定格,吟唱出一曲生命的赞歌。

四、抒写性灵,展现个性

现代社会新现象不断涌现,新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经济使人们的价值观不断发生变化。学生们都渴望有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而作文就是他们张扬个性的最佳表现方式之一。所以,在作文训练中要号准时代脉搏,披沙拣金,引进时代活水,激活同学思维,让“时尚、科技、潮流”都注入同学的心田。时代活水包括社会热点、时政新闻、国内外大事、当代科技的最新发展(如“神舟”六号)、当代先进理念(如“新课标”、责任、团队精神、公平等)、当代的各项改革、时尚语言(如网上流行语),在引入时代活水时,要学生学会去伪存真,分清良萎,选准角度,鲜活表达,写出佳作。在平时训练过的话题中,选出一些话题,变换角度,多层次“立体式”进行讨论、辨析、交流,与有时代活水的素材接轨。日积月累,学生的作文就会大气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如一同学写的《英雄评说》,这是一首对奥运健儿的赞歌。全文有三个部分组成,“飞翔,不是梦”这是对亚洲飞龙刘翔的赞美;“不倒的,是信念”这是对中国女排的赞美;“英雄,不在成败”这是对失败的英雄占旭刚的赞美,最后抒情作结:“英雄的荣耀与音容笑貌也许会沉没在时光的河流里,成为往昔,但是他们的努力将是这河里永不退色的金沙。”这篇文章内容写得很饱满,也很有张力,有较鲜明的个性特征。

再如在写《海啸》这个话题时,同学们的个性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张扬,有的依据媒体的报道而想象刻绘出当时的海啸场面,通篇灾难场景及人们自救情形的描述,读来让人宛如身临其境,揪心不已,从中悟出了生命的可贵,要善待自己和关爱身边的亲人;有的则把自己想象成海啸灾难中的一员,亲身经历了这场浩劫,从中赞扬了生命的顽强及爱心的博大;有的描写了对灾后全球性的援助、爱心奉献的认识;更有的就“人与自然”的话题提出了印度洋海啸即是天灾,更是人祸,因为人类在沿海大量修盖房屋以及对红海沿岸红树林等生态的破坏,告诫人类要保护环境,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这些文章读了能让人产生巨大的心灵和视觉冲击,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双眼睛就是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锻炼出来的感悟能力。只要我们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人生,引导学生深入地体验情感,滴水瓣花总关情,那么,学生的感悟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加强,他们都会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茶艺课程中情境式教学方法探究 篇7

一、传统茶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茶艺作为茶文化中的重要传承物, 其蕴含着中华五千多年的精神内核。与此同时, 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在服务于个体休闲、娱乐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 当前我国高质量的茶艺文化工作者却存在着巨大的供应缺口, 这无疑也为茶艺教育拉响了警钟。我国传统的茶艺教育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

1. 教师主导的单向灌输式教学

茶艺课堂同其他课堂一样, 教师往往是课堂权利的中心, 其经常把自己塑造成 “独裁者”, 以此通过绝对权威来对课堂进行统治[1]。在这样的环境下, 知识便只能沿着单向的传递过程进行流动, 而缺乏互动必然将使其丧失提升自身价值的机会。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生对茶艺文化的学习就缺乏主动性, 仅仅将茶艺作为一种受教于他人的一种生存技能, 而不能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记忆, 也就更不能将其视为一种精神的享受和生活的快乐体验。这无疑将降低个体对茶艺文化学习的兴趣。

2. 理论主导的知识性记忆训练

传统的茶艺教学往往将其视为一种既有知识的灌输, 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对内容的识记, 这种教学模式将茶艺视为固定的知识而进行教学, 使得其作为一种灵性的文化生机被迫泯灭。与此同时, 茶艺作为一种文化的再现, 其必然要求个体在行动中去实现茶文化内在价值的转换。然而, 传统的课堂并不十分重视这种实践性行为的教学和训练, 这就使得学员在进行茶艺文化的学习过程中缺少了相应的实践操作, 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往往会成为个体茶艺知识、茶艺文化、茶艺技能以及茶艺精神内化的重要阻碍。最终, 便会导致茶艺培训、教学的失败, 必然引起市场对茶艺人才供给的不满。

3. 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式反馈

质量反馈作为管理学中的重要控制手段, 其可以实现对原有目标实现过程的监督、矫正, 在茶艺教学中其作用也仍然明显。茶艺教学作为培养茶艺人才、锻炼茶艺技能的一种手段, 其应实现既有目标, 并应对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检验和负责。当前, 茶艺教学模式中的反馈主导权仅仅掌握在制定目标、制定规则者手中, 而忽视了作为服务对象的学员的满意度, 这就容易导致在判断标准上出现偏颇; 另外, 传统的应试型的纸质评判方法, 忽视了个体实际技能的学习效果, 也必然使得质量反馈成为一种无效的检验形式。

二、情境式教学对茶艺教学的契机

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并称为 “教育中的三个认识论”[2]。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个体秉性和社会秉性的手段, 其在一个自由的社会中理应培养出个性张扬的个体, 也只有这种自由式、开放式、建构式的教育才能应对当前社会的种种挑战, 也才能真正将茶艺和个体进行结合。而情境式教学, 无疑是当前我们应该进行探索、进行实践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 情境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情境式教学是有效结合情感和认知的教学模式, 就是指在师生双方平等互动的基础上, 利用有限资源构建出适宜教学的场景, 并将应教内容进行适当转化, 最终使得师生在教学要求的角色互动中进行建构性的学习活动。情境式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设置相应的教学计划, 通过创设类似的现实或虚拟场景,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 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情境式教育的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能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内容, 提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标准。

情境式教学主张 “以学生为主”, 通过开放式、多样式、灵活性、自由性的教学环境, 深挖学生的内在潜力, 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封闭式的、单向的内容传播路径, 其开创了基于情境空间的角色互动的教学模式, 不仅实现了内容的动态转化, 还为学生的技能实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是现代教学模式中兴起的又一新秀。

2. 情境式教学的特点

( 1) 师生和谐的互动关系建构。情境式教学就是要实现一种课堂关系的转换, 即将静态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动态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互动。在这一过程中, 最为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学员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定位问题。也就是要构建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 使得师生双方可以实现有序、和谐、高效的互动, 通过这种关系的构建, 以此为实现进一步情境式教学做充分的准备。

( 2) 情境化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情境化的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搭建起一个平台, 并在这个平台内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教学内容的完美转换, 使原本单调、枯燥以及缺乏灵性的茶艺知识讲授, 转变为丰富、有趣更富灵性的动态教学。即要求教师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将茶艺的“美、灵、韵”进行展现, 通过现实的手法来将要点、难点进行反复演示, 并要求学员以此为标准进行个人间、小组间的对比演练, 在这一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同时, 教师也应结合相应的案例, 通过小品剧、多媒体等形式, 将茶艺的历史、文化等人文要素进行展示, 以此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 3) 学生参与的质量控制反馈。茶艺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教育则是这种文化延续最为重要的一种途径。因此, 在对教育质量进行反馈控制的过程中, 我们理应以文化传承的效度作为评判的主要标准。而一种更具说服力的效度, 就必然是以服务对象, 即学员为核心进行评判。学员是茶艺学习中的最后接受者, 因此, 其自身的满意度、自身的体验对茶艺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检验。也就是说, 我们应构建以学员为中心的茶艺知识、茶艺技能、茶艺文化以及茶艺精神的评价体系, 以此使整个教学过程融为一体, 真正实现优质的茶艺教学。

三、情境式教学法在茶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情境式教学作为现代的新兴教学模式, 其无疑拥有巨大的优点。因此, 作为提高 “茶艺”教学品质的一种工具, 我们必须进行探索, 力求实现茶艺教学和情境式教学的有机融合。这种融合应表现出自然、发展, 而绝不应是机械、死板, 具体而言,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茶艺知识的情境化

茶艺知识的情境化, 就是要将课堂中有关茶艺的基础知识进行主动的转换, 即将课本中有关茶的色、味以及其他茶艺辅助工具的识别转换为情境中的现实认知。

茶艺和生活息息相关, 也就是说个体在进行茶艺学习时必须要将其进行运用, 这种运用就需要情境式教学的支撑。第一, 教师要将不同种类的实物茶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能在对实物的观察中进行学习; 第二, 教师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沏茶、品茶等相关茶艺的展示, 让学生从动态的演示中获取知识; 第三, 教师要对相应的茶具进行展示, 使学生能够熟知基本的茶具知识和使用方法。也就是说, 教师要通过以上的教学, 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茶艺知识。

2. 茶艺文化的情境化

茶艺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其不仅仅是个人休闲的一种时尚选择, 同时也是我国悠久文化魅力的完美展现, 因此, 就有必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茶艺文化的情境化, 以此激发学生对茶艺文化魅力的感知。

具体而言, 第一, 教师要精选着装, 使自己的服饰符合基本的茶艺要求, 通过自我的茶艺文化散发来感染学生;第二, 教室要进行精心的布置, 使得整个课堂场域弥漫出应有的文化气息, 这就要求选择静、达、雅的音乐以及其他具有灵性意味的茶台、茶具布置; 第三, 置身于茶文化的情境之中, 必然要求师生双方能够表现出应有的茶艺素质, 这就要求师生之间的话语、行为、神态都要符合礼仪规范, 以此加深学员茶文化的体验。通过以上茶艺文化的情境化, 使得茶艺不仅是一种教学, 更衍化为一种生活的良性体验。

3. 学习结果矫正的情境化

茶艺学习是一种知识、文化、精神内化的过程, 但是作为一种教学, 其理应获得相应的检验, 这种检验在情境化教学模式中要突破原有的纸质的机械式检验方式, 而应选择融入情境、亲身实践等方式。

也就是说, 茶艺文化教学的情境式检验, 要将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 这里的主体并不单单是受测主体, 同时也应考虑将其纳入检测主体的范围之内, 即应将学生进行三维的分组, 即受测组、检测组、观察组, 要求教师对考试情境进行设计, 而在这情境中需要设置茶艺演示者以及与其形成对照的 “顾客”, 即接受茶艺演示的人, 与此同时使得观察组以第三方的视角进行全方位观察, 进行综合评判, 以此往复进行三次, 使得每个学员均可以完成一次全角色的扮演, 最终由教师进行综合成绩的汇总, 并对相应不足进行点评。[3]这种方式的检验不仅仅是对学生自身的一种检视, 同时也是一次自己提升的过程。因此, 这种茶艺学习的结果矫正模式, 必然将优于传统的检视模式, 而这也就应成为我们茶艺教学中的主要模式。

参考文献

[1]郭立强, 梁莹.民主课堂:理性公民训练场的构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5, (3) :14—17.

[2]谢璐妍, 蔡文学.基于建构主义情景教学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情景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15, (11) :107—109.

体验式英语写作教学问题探究 篇8

一、学生英语写作现状

自从接触英语, 就学了英语信函的写作格式, 经过初、高中的学习历程, 仍不能正确写出英语信函格式的大有人在, 甚至没有英语信函的概念。无温馨的问候, 缺美好的祝愿, 忘记英、汉语言在思维方面的基本一致、在格式表达方面的差异, 当表达、格式和结构同时运用时, 顾此失彼, 漏洞较多。此外, 汉式英语写作现象严重, 据调查统计, 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普遍偏低, 令人瞠目。

二、传统式的写作方式与体验式写作方式过程对比

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写作, 在英语基础大致相同的两个班 (每班32人) 进行长达一学期的写作训练。一班实施“体验式英语写作”, 另一班实施“传统模式英语写作”。在“体验”班, 教师对学生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教师提前给出实际任务或者模拟情景任务, 由学生带着任务课前学习课本及相关书籍, 收集写作相关信息, 课堂小组进行讨论、归纳格式及语句, 师生共同导出文章。学生有自主学习、相互学习的空间, 脑、心、手共同作用, 兴趣越来越浓, 学习也越来越主动。同学之间相互批阅, 师生参与选出最佳语句和作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有机结合。在“传统”班, 教师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按课本认真备课、授课, 课后要求学生进行写作, 教师批阅。初始, 学生颇有兴趣, 随着写作过程推进, 学生渐显疲倦。传统教学方式, 不能时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不能持久地吸引其注意力和培养其探究能力。

传统式和体验式写作过程对比为:

由此看出:传统式写作过程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坐、听、记状态, 脑、心、手运作过程缺失较多;体验式写作过程学生自老师备课便处于做、动、思状态, 静态写作过程呈现为动态写作过程, 个体习得呈现为小组合作。

三、不同写作模式的学生心理状况研究

1. 无备而学与任务驱动的心理、状况对比

在体验写作模式中, 学生课前收集了资料, 课堂讨论的是已知内容及教师提供的内容, 学生心中有数, 从而自信。而小组讨论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没有了教师一言堂的枯燥或一对一提问的紧张心理, 就心理状况而言, 学生应用知识的准备状态促使正迁移产生, 因此表现得积极主动。而传统班学生课前缺失任务驱动, 缺失应用知识的心理准备, 正迁移无从产生, 写作只能按课堂所记, 生搬硬套。

心理学研究及教学观察表明:任务驱动可帮助学生形成有利的准备状态, 形成自信的心理基础;而小组讨论体验式学习模式, 也可有效地缓解学生的被动、紧张心理, 从而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2. 听课记忆与讨论的心理状况对比

传统式写作班学生听课时的心理状况为:无需思考、心境平淡、机械记忆, 由此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心理学实验表明:如果学生做一种练习时间太长, 只能使学生的大脑机械反应, 根本不会有收获。学生有时在课堂表现出疲倦状况表明教师一言堂的弊端。体验式写作班讨论时的心理状况为:自主讨论, 需言之有理, 需思考, 需注意力集中, 因此大脑不易疲倦, 学的东西容易记住。以同学相伴的讨论, 能尽情表达思想, 心理可得到满足, 进而有显示才能的愿望, 这时若使其展示, 可使心理满足得到提升, 从而激发学习热情。讨论中学生变化地了解写作知识, 远优于机械的记忆。且研究实验证明:记忆知识丰富的学生, 对于问题的解决, 未必能利用所记忆的知识;而善于解决问题的学生, 乃是富有思考能力的学生。采取小组讨论、自主发现的学习, 就发展学生思维而言, 其所获, 远大于教师的传授。

3. 做笔记与展示的心理状况对比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边听边做笔记, 心理学原理表明:人类大脑同时支配两项活动, 效果不可能很好。显而易见, 边听边做笔记, 分散心力, 有碍学生积极思维。而体验式写作中学生课堂展示的方法, 对促进学生理解、发展学生积极思维十分有益。学生用心看、用心学, 不是只靠耳听笔记, 因此印象较深, 学生出于自愿课堂展示, 思维能力发展的同时, 内在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学生的主动加之教师的指导, 这样的学习, 应该是最有效的。

四、传统式写作结果与体验式写作结果对比

在基础相当的两个班学生所进行的传统式英语写作和体验式英语写作训练中, 两种不同的写作方式下的偏误情况有所不同, 在每一种偏误类型中, 几乎所有体验式写作的偏误都少于传统式写作出现的偏误。尽管两种写作方式的班级写作篇幅的长短有差异, 偏误出现的机遇随之改变, 但就学生的参与程度、认可程度而言, 学生更青睐体验式英语写作。

五、体验式写作感言

1. 体验促进格式的记忆

在英语体验式写作过程中, 学生归纳写作格式、掌握写作格式, 主动学习使学生“思而得之则深”。“这种教学方式很好, 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自我讨论, 很有特点, 很容易让大家记住教学内容, 又不感觉很难。”一学期的体验写作学生热情始终不减。

2. 体验促进信息的积累

“英语写作先由自己查找学习资料, 然后老师教, 大家共同总结, 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效果好。”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日积月累, 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提高。

3. 体验促进语言的运用

“课堂上的活跃, 课堂上的语言以及气氛足以证明同学们接纳了这种教育方式, 这种有着互动的课堂让同学们在快乐与娱乐中学到了知识。”这种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老师起引导和主导角色。

4. 体验促进动机的生成

“教学方式很新颖, 能够时刻带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使同学们没有太大的压力, 学习处于一种追求爱好的基础上, 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英语体验式写作, 为学生学习动机的确定起了积极作用。在教与学的相互体验中, 师生距离拉近, 学生逐渐喜欢上了这种学习方式:既是一种知识的学习, 也是一种人本化的体现。

传统式和体验式英语写作实践的结果再一次证明了:英语教学应该活动化。英语写作教学也是如此, 体验式英语写作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具有两方面优势, 一以情感心理学为基础, 激励学生主动地、活动地、用心、用情地去探究学习, 以达到情深而文明的目的;二使学生在日常注重信息的积累, 以达到识高而文高的目标。把握学生心理状况, 改革教与学模式, 学校学生英语写作应该会有新的改观。

参考文献

[1]万云英, 方展画, 张伟远, 胡文斌.当代国外教学流派.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9.

[2]Timothy Light, 黎天睦.现代外语教学法.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87.

[3]张德琇.教育心理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2.

[4]冯忠良.学习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5]胡克英.教学论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大学英语“对话式教学”探究 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教学,交流,对话式教学

随着2004年国家教育部开始在全国180所高校进行英语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正逐步摆脱传统英语教育的束缚, 目前一种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在各高校悄然兴起。然而据资料显示, 在新课改环境下, 目前大部分学生仍然认为他们与教师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 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也不关心他们是否能跟得上教师上课的进度, 更不清楚什么是当代大学生真正渴求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上课时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就不足为奇。再者, 教学的时间和内容全由教师把握, 教师讲解课文时针对性不强, 重点不突出, 速度不适当, 无疑给大学英语教学蒙上了一层阴影。此外, 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很少让学生相互交流, 这样也就使得学生的思维狭隘, 知识无法拓展, 最终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填鸭式”、“灌输式”的单向知识传授型活动和“你问我答”的双向活动, 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 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课堂教学,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拓思维, 学会创新。要达到这种合作交流形式, 对话式教学是是首选的教学方式。

1“对话式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英语中的“对话” (Dialogue) 一词起源于希腊词汇“dialogos”, “logos”意思是词, 或者按照我们的理解来说它代表着“词的意义”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Dia的意思不是“两个” (two) , 而是“穿越” (through) 。因此, 对话不仅仅局限在两个人之间, 它可以在任何数量的人中进行, 甚至就一个人来说, 只要他保持对话的思维和精髓, 也可以与自己进行对话。

对话式教学是指体现对话精神, 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 在这种教学情景中, 师生都以整体、独特的形式而存在, 基于相互尊重、信仰和平等的立场, 共同探讨问题, 在各自作出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理解后, 通过对话、沟通和交流最终达成的默契。

当代将“对话”引入教育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 对话作为一种教育原则, 从简单意义上讲, 强调的是师生的平等交流和知识共建;从深层意义来讲, 它挑战我们师生关系、知识本质以及学习本质等方面的思维成见、定见与主观认定。而马丁·布伯认为, “对话式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不是一种远距离的‘我—他’关系, 而是一种近距离的‘我—你’关系”。开展对话式教学的前提就是将教学的参与者视为独立主体, 并承认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由此可见, “对话式教学”是一种追求人性化并富于创造性的教学。

2 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对话式”教学

2.1 调动教师的情感, 以饱满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

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 情感的动力功能即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功能, 影响人的行为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 其情绪将直接影响到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态度。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 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 而且能增强说理性, 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 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他认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因此, 教师应该积极地创造使学生情绪高涨的乐学环境, 使自己所上的课得到学生的喜爱并引起学生的积极情绪。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 感染学生, 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 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以高尚的情操、理想的人格、完美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 才能使英语教学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2.2 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从本质上讲, 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 从而必定是异常的行为。对一个人的表扬赞许乃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 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他可以在进行发散思维时无需处于防御状态, 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是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因为这种交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是全方位、多侧面、多功能的交流, 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提高。

师生间的互相交流是一种平等的双向交流, 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这一交流的主体。学生既不是单纯地接受, 也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同样有着交流的主观愿望与能动性。对话需要相互了解, 彼此接纳, 共同行动。只有人性化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对话的师生关系, 师生双方才能向对方敞开心扉、彼此接纳, 从而达到正在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以平等的身份和满腔的热情使学生主体性地位得以充分的发挥, 从而进行一种持久的和谐的师生交流, 是现代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2.3 精心构建教学内容,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 这门课程不应仅仅提供知识, 它还是师生运用各自的经验、情感、价值观和创造力等来从事意义创造和分享的过程, 通过“对话式教学”恰恰能够形成这种真正的交流与交往。“对话式教学”意味着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构建, 追求教学的创造性。

“对话式教学”的精髓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师为主体, 学生为客体的教学关系, 让师生在平等、民主、互动、交流的关系中进行对话, 教师只是对话的参与者, 在对话起着调控作用。这并非意味着教师的责任就减少了, 恰恰相反, 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导者, 其指导责任甚至更繁重了。这是因为, 对话式教学模式不是在学生既有水平上展开的, 而是立足于发展的。

3 结语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思维活跃, 勇于探索, 善于质疑以及求新、求变、求实等心理特征, 因此他们不会满足于传统灌输的教学形式和现成的教条答案。“对话式教学”正是适应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满足学生求知探索的心理需要。在“对话式”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理解自我, 超越自我, 追求英语的精髓, 追求英语真正的使用价值。通过“对话”可以发现, 展示和把握英语的魅力, 同时在对话的过程中显示了知识又超越了知识。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对话”不仅是一种达到教学目的的方法和手段, 它更应该成为一种教学原则, 让师生在这样的教学中获得民主平等的“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 由此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换, 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竞争、交往等现代意识,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公平竞争、彼此交往、合作,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保罗·弗莱雷.被压迫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大教育出版社, 2001.

学导式教学法探究 篇10

一、学导式教学法的一般教学流程

学导式教学法由黑龙江省教育工作者从1982年率先倡导, 近30年来在我国教学改革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今, 新的课程改革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 学导式教学法也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内容.在学导式教学中, 一方面, 学生得从“接受听”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另一方面, 教师要创设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智力和交往环境,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和解决问题.“学导式教学法”从学生自学入手, 实行教师引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自学教材、参考资料和必要的讲解, 获取知识, 提高能力.教学程序如下图所示:

在这样的教学流程之中, 引导自学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 是学导式教学的关键所在, 在这一环节之中, 教师必须设置出自学环境, 以教材为依托, 以数学知识的涉猎和活用为基本目标, 这一环节对于高中生来说问题不大, 他们的自学能力比较强.研究深化环节主要包括“解疑”和“精讲”, 解疑自然是要解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疑惑, 提高自学效果.精讲环节不同于以往的教学课题讲解, 而是教师的提示、点拨、演示.因为学生凡是读了教材可以领悟或无师自通之处, 教师就不需重复讲解, 可由学生复述或答题、演练, 而由教师检查验收.所以, 精讲环节必须要把握课堂实际情况, 以学生的反馈为依据来设计精讲内容和精讲时间.第三个环节是“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之中, 作业和小结是主要内容, 对于作业来说, 一定要控制习题的数量, 避免出现大量的重复式的训练.以前, 高中学生的数学课外作业多、负担重, 迫使学生加班加点, 搞疲劳战术, 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这不仅是学生的痛苦, 也是教育的悲哀.学导式教学中的作业环节, 要以课题研究和基础知识的巩固为主, 切忌过多.课堂小结一般可以由学生来完成, 主要是对前两个环节的简单总结, 教师要在小结这一环节中, 逐步训练学生的思考总结能力.

二、学导式课堂易陷入的误区

1.引导自学的误区

自学教材首先要有必要的自学环境, 高中的数学知识内容较难, 涉及的知识面也十分广阔, 对于“自学数学”来说,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胜任, 教师如果一味地要求所有学生都以自学来完成课堂任务则是不合理的.而且, 对于课堂自学环境的设计, 一些教师只是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参与环境, 这样的学生参与, 只是表面的情景重复, 形式上是课改, 实际上却仍是传统教学.

2.研究深化的误区

课堂的研究要有着共同的探讨性, 很多教师只是将课堂参与形式虚设, 教师没有提供讨论情景的实效性.例如:在教学高等函数知识时, 教师提出了自学的问题, 学生开展了必要的自学阶段, 然后进行互相探讨,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巡回辅导.辅导之后教师又请学生进行知识汇报, 并由教师进行板书总结.这样的环节看似没什么问题, 可是仔细一想, 教师是如何了解每名学生的思路与个性特点的呢?又是在什么时候进行的个别点拨呢?这说明, 在研究深入的环节之中, 教师只是简单地为了“讨论”而去“讨论”, 没有针对疑难问题进行辅导.其实, 只有在讨论之后, 组织小组或全班进行专题讨论, 一般性的难点都会在这个环节得到解决.

3.巩固提高的误区

对于巩固提高环节来说, 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参与的学生缺乏广泛性, 不能面向全体强调活动主题的背景, 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性.例如:有些教师自己完成了课堂小结, 然后就布置了作业.这样简单的流程是不符合“学导式”教学的要求的,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最后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小结回顾学过的知识, 掌握知识或操作的内在联系, 把知识和技能系统化、概括化, 同时还可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而这些薄弱环节完全可以通过作业的布置来进行及时补救.

总之, “学导式”教学是让教师和学生都逐渐成长的教学改革, 要经过一番逐渐过渡和师生双方逐渐适应的过程, 努力使课堂为学生所用, 使他们愉快接受, 最大限度地让他们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体, 对传统教学来一次由形式向实效性、能力挖掘性的彻底转变.

三、学导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引导自学

陶行知先生有句话说:“教, 是为了不教。”教学生自己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实验、分析, 自己探索知识, 发现知识, 掌握知识, 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是引导自学的最终目的.在这个过程中, 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教材中讲授的主要内容, 初步理解基本概念、公式、典型例题解法, 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 (如教材上的练习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 .这一过程在上课讲授新知识前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自学,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明了化.

2.研究深化

(1) 师生探究.师生探究, 主要是开展讨论和交流, 以平等的交流来解决在自学环节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在师生探究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 和学生站在平等的角度上, 进行知识的讨论, 要避免出现“教师一言堂”和“教师绝对权威”的情况.例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明后, 有学生认为可以截取第三边中点, 即折半法开展证明.教师应该立即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验证, 让学生进行尝试, 结果无人证出.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 学生在过程中明白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只能用延长中位线 (加倍法) 来证明.总之, 让学生记住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的同时, 也自主参与到观察思考、猜想、归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 (时间约15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去层层推进、探究, 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内容的深度, 引导、组织他们去挖掘出数学问题的现实“原型”, 同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和知识的迁移, 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 让他们了解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2) 精讲演练.在开展精讲演练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千万不要一一讲述, 要注意教授的质量, 而不是数量, 要以点睛式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启发, 要将精讲变成真正的“精”, 精讲的内容要与学生的自学反馈结合起来, 要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来讲授.演练内容则要注重“双基”训练, 要纠正学生容易出错误的地方, 以练代讲, 注意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归纳总结的环境一般要利用课堂最后的5分钟时间.在总结时, 要让学生归纳出课堂的学习内容, 此时, 教师可针对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提炼, 并能与已有的知识融合, 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使认知结构得到提升、完善.另外, 教师要利用总结的环节来发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知识不足之处, 以便做出及时的调节.小结之后的作业布置, 要根据小结时的重点内容或学生掌握的不足之处来设计, 力求让知识重现, 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引入“学导式教学法”, 必须了解教学的一般模式, 分析教学实施过程中容易陷入的误区, 找到合理有效的课堂实施策略, 才能使得课堂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目的, 反映出学生自学、探究后的自主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振中.例谈中学数学“学案导学有轨探究”教学模式[J].山东教育, 2007 (35) .

[2]郭德运.利用学案导学,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S1) .

[3]颜幸福.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法的研究与实践[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08 (9)

上一篇:语音控制下一篇:实训车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