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

2024-08-3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精选十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 篇1

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通常在大三年级开设, 学生经过二年多的建筑设计课程的学习, 基本上可以将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结合起来整体思考简单的建筑空间, 也即形成了初步的建筑空间概念。这是建筑学专业学生二年多的训练结果, 尽管在他们的建筑空间中, 还没有明确的建筑支撑体系, 即建筑结构, 但整体建筑空间概念是理解和掌握建筑与结构关系, 是学好《建筑结构》课程的关键[1]。《建筑结构》课程一般均安排一个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 该课程设计涉及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理论、按弹性理论方法分析内力的计算理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理论、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理论等知识点。经由单向板肋梁楼盖策划, 让建筑专业学生将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设计方法渗透到全面的工程设计实践, 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实际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存在的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对建筑结构受力性能的研究投入推动了建筑业的革新。过去应用广泛的一些结构体系, 如内框架结构体系在现在的抗震设防区已禁止使用。而目前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的支承体系仍为内框架体系, 显然不合适[2,3]。因此, 有必要改革《建筑结构》中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课程设计。具体分析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发现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楼盖的支承体系———内框架结构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通过震后震害调查发现, 内框架结构整体性差, 各部分的刚度变化不均匀, 抵抗地震灾害的能力和强度较差, 所以此结构形式在地震中破坏比较严重。而今《建筑结构抗震规范》 (GB50011-2010) [4] (简称为抗震规范) 中早就没有内框架结构体系方面的条文, 说明内框架结构形式不能满足抗震设防区的要求。鉴于此, 如果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还继续应用内框架结构支承的楼盖, 就与现行规范不符, 因此必须对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进行改革, 选择符合目前规范和工程实际的楼盖的支承体系。

2.楼盖的结构布置存在问题。在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楼盖结构布置中, 一般是两个方向分别布置主梁和次梁 (包括与柱相联的梁) , 此种结构布置导致楼盖二个方向的刚度差异较大, 存在结构整体性差, 此种楼盖结构布置, 不利于学生对整体结构概念的真正理解, 会使学生理解为结构布置只应该清楚一个方向就符合要求的错误观念。

3.梁柱尺寸不满足“强柱弱梁”要求。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中的主梁设计, 要求按弹性理论计算, 并考虑内力的最不利组合。设计时假使主梁与柱线刚度比值大于4, 柱对主梁的约束一般按铰支处理, 主梁简化为多跨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 此种设计假定即使简化了主梁的结构设计, 但与实际工程结构的情况对比悬殊, 也不符合现行抗震规范中“强柱弱梁”的设计理念, 使学生对正确结构概念产生偏差。

上述几点是当今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的不足之处, 所以, 合理并正确地改革楼盖课程设计, 以顺应规范和结构的发展, 更好地培养人才。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的系统改革

通过上述关于目前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当中的问题研究, 对目前该课程设计的改进势在必行, 做到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要与现行规范相匹配, 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力求使学生从学习中有所得、有所获。

1.结构体系的选择。正因为支撑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内框架结构体系不能再用, 选择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作为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支撑体系是很合适的, 现浇框架结构具有整体性好, 平面布置灵活, 整个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2.板和次梁的设计。板和次梁的设计, 仍然按照教材中的设计方法进行, 板和次梁内力计算时, 要考虑其端部支座 (主梁) 对板和次梁的转动约束, 查表时应依据端部为梁的情形进行。在确定楼板厚度时应综合考虑正常选取极限状态并且和另外专业工种配套管线的条件。尤其要仔细, 较小的板厚无法满足工程中普遍的在板内预埋电管的施工方式。但是教材中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的板厚通常按80mm考虑, 建议适当加大[5]。关于板, 挑选1m视为计算单元, 计算简图依旧是多跨连续梁, 按斟酌塑性内力重分散查表计算板的内力;次梁计算单元的宽度取次梁左、右 (或上、下) 各二分之一次梁间距, 计算简图同样为多跨连续梁, 按斟酌塑性内力重分散查表计算次梁承受的现在弯矩和剪力。在目前的实际工程中, 分离式配筋因施工困难度小, 这种配筋方式的采用在工程中已受到重视。建议板和次梁的配筋设计, 其上、下部钢筋应避开用弯起钢筋的配筋形式, 达到和以后的工作实践相一致。

3.主梁的设计。主梁计算单元的选取方法不变, 内力计算仍然按照弹性理论进行, 但计算简图不能将主梁简化为多跨连续梁, 原则上为框架结构。建议按照分层法计算主梁的内力。计算中, 要考虑主梁的活荷载最无效布置, 各个计算恒载、多种活载单个作用下的内力。最后依照显示得出的结果, 画主梁的弯矩、剪力包络图, 作为配筋计算的根据。关于主梁配筋计算时, 一般情况不可使用弯起钢筋, 主梁斜截面抗剪由箍筋承担。这种配筋形式, 主梁的抵抗弯矩图形状是:主梁下部通常为通长筋, 其各正截面抵抗的弯矩没变化, 主梁下部的抵抗弯矩图成矩形;主梁上部钢筋少数通长, 一些钢筋绘制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在距离柱特定位置处截断, 主梁上部所能承受的弯矩图为阶梯形。

4.结构设计软件的应用。考虑到结构设计软件已成为设计院设计工作的重要工具, 当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时期, 培训教师需从国内设计院运用频繁的结构设计软件如PKPM、探索者等着手。学生不仅会手算, 还要懂得运用软件实施结构设计项目, 明白软件中各类参数的物理意义。

四、结论

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作为《建筑结构》实践性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必须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只有进行改革, 才能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 让学生通过楼盖课程设计, 更好地理解结构概念, 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摘要:楼盖课程设计是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般高校都会有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现在, 该课程设计的形式以及内容变化不大。但随着对建筑结构体系的进一步认识和建筑物震害的调查,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采用的内框架结构形式已退出结构舞台。本文分析了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建筑结构,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1]刘雁.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 2011, (04) .

[2]混凝土结构[M].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蓝宗建等.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第3版) [Z].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设计总结 篇2

课程设计对学生而言是其对所学课程内容掌握情况的一次自我验证,从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课程设计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全面检查并掌握所学内容;《建筑结构》从课程性质上讲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对钢筋混凝土肋形结构对象进行荷载分析的能力,选择适当的构造及相应算法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建筑结构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加其对学习和应用相关专业课的兴趣。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 :

(1)通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梁楼盖课程设计课程,使学生基本掌握建筑结构结构设计的内容。

(2)通过绘制设计图和计算等实践性环节的基本训练,提高设计建筑结构的动手能力。

(3)通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设计程序。

(4)绘制梁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柱网总体布置,并与板、次梁配筋图绘制于一张图上。要求绘图准确整洁。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记录每天的设计和计算细节;指导教师精心指导,经过一周的紧张工作,每位同学的设计成果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使学生对课程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巩固了理论教学所学到的知识,扩展了学生实践思想。

除了教师检查设计时间内的考勤外,还要求学生在设计期间认真做好设计纪录,包括设计的详细内容,计算过程和结果,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等。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课程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遵守设计纪律,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更进一步掌握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将理论课程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中去的能力,使学习收获落到实处。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耐心,细致.课程设计过程中,许多计算有时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心烦意乱:有2次因为不小心我计算出错,只能毫不情意地重来.想到今后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想到世界上因为某些细小失误而出现的令世人无比震惊的事故,我不禁时刻提示自己,一定呀养成一种高 度负责,认真对待的良好习惯.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在工作作风上得到了一次难得的磨练.

短短一是课程设计,使我发现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真正如此的缺乏,自己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力是如此的不足,几年来的学习了那么多的课程,今天才知道自己并不会用.想到这里,我真的心急了

基于体裁的建筑英语课程设计 篇3

【关键词】体裁分析 高职高专 建筑英语课程设计

体裁是指在特定环境发生的具有特定模式、组织结构特点和规则的话语,具有独特的交际功能。近几十年来,体裁一直和语言学相结合。随着体裁理论的广泛发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体裁成为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重点,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相关理论和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果。大量研究说明,体裁分析教学法得到普遍认可。然而,体裁分析被广泛应用于书写区域,在专业英语课程方面的研究较少。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差别很大,如何提高专业英语教学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和传统教学相比,体裁分析在描述口语和文本的认知结构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我们有必要运用体裁分析进行建筑英语教学,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技能。

一、理论基础

体裁分析是一种新颖且重要的发展性话语分析。它结合对社会文化和心理语言学知识,对需要解释的语言进行详细说明,并利用语言观点进行解释和组织文本,给出问题的答案。近几年有两个主要的学派研究体裁分析:专门用途英语学派和澳大利亚悉尼学派。由Swales为代表的专门用途英语学派旨在运用体裁分析进行语言教学,同时分析和讨论具体的结构示意图。而悉尼学派的体裁分析理论是引导语言教学,开发体裁分析论述,使学生了解特定的体裁结构,运用体裁知识进行写作。1996年在体裁分析理论的基础上,经过Swales指导Hyon进行了教学测试,主要教学步骤为:1.体裁分析:通过特定体裁的实例分析结构示意图。2.小组讨论:给学生同类体裁实例,以小组形式分析和讨论。3.独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清楚该体裁的特点,并模仿写出在结构和语言风格上相似的简单短文。4练习提高:给学生限定时间完成测试练习或阅读练习作为课后作业(练习和作业是属于该类体裁)。

每种体裁的语篇都有其内在结构和语言特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发现其规律,学生就可以在同体裁语篇中使用这些规律,学习兴趣和信心就会大大增强。而且,学生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模式分析该类体裁,易于后同类体裁篇章的阅读和写作。体裁分析不仅考虑到社会和文化因素,也强调语言和心理特点,使学习者重视体裁的传统规则,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职高专建筑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Hyon的体裁分析模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体裁课程设计的步骤及应用

根据上述理论和步骤,体裁课程设计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即社会环境和情景语境,教学所需的语料从语言交际事件中的语篇中选择,设计出相应教学单元模块。关于体裁课程设计的研究范例也较少,因此,笔者以高职高专建筑专业英語课程为实例,探讨如何应用体裁分析理论设计实际课程。

根据体裁课程设计法,本课程设计由五部分组成: 首先,课程设计者确定语言使用的环境。以学习者为中心,采用谈话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等;教授目标语言的课程采用现场调查等方式。本课程这一环境设定为———中国建筑总公司在马来西亚博宇学校3#楼的施工项目的英语实务环境。其次是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体裁课程认为,语言教学不仅以传统课程要求的学习语言为目的,且以学习该语言发生的文化社会背景、语境以及所包含的社会技能。因此本课程总体目标为:1.熟练使用建筑施类常见英文术语、语句及表达方式,进行英语会话交流,2.能用英语处理常规业务,3.掌握建筑英语类体裁知识。接下来是记录语言事件的顺序,采用现场考察、跟踪记录等方法,以流程图的方式记录事件顺序。本课程中语言事件的顺序是:个人及业务介绍,标书洽谈,签订合同,研究建筑施工图,订购建筑材料,编制建筑施工方案,实施建筑施工计划,统计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监督,安全检查,整理竣工资料。言语事件中所涉及的体裁有: 材料清单、项目会谈纪要、建筑施工方案、现场工作备忘录、项目施工进度、项目工程质量检查记录、施工安全检查记录、整理项目竣工资料的记录等。

第五步,描述这些事件所需要的社会文化知识,应从体裁理论的角度,进一步层次化、深化社会文化知识。例如,现场工作备忘录,学习者所需要了解的社会文化知识应包括撰写备忘录的社会目的( 体裁的目的)、备忘录应分为几个步骤( 体裁的图式结构)、备忘录包含什么内容( 语场)、备忘录中人际关系有哪些体现( 语旨)、备忘录的书写规范( 语式) 。第六步是收集体裁范本,课程设计者应收集真实并具有代表性的语篇,而不是简单地从其他教材中复制,每个体裁至少收集三篇以上的范本,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语域对体裁的影响。最后,课程设计者要按照体裁教学法的要求设计单元课程,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在图表 2 中仅呈现建筑施工现场备忘录这一单元示范分析课程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

1.教学能力目标:能用英语就工程项目的简单问题进行交流;能用英语书写简单的备忘录,出现问题时,能够进行沟通解决问题;能基本读懂一般的英文备忘录;能基本读懂和施工现场有关的英语文献。2知识目标:学习用英语在施工现场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的知识;掌握用英语解决突发事件的技巧;掌握和施工现场有关的语法、常用英文术语句型。3素质目标:具备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具备与人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良好心理素质。

2.建筑施工现场备忘录 单元图表 1

示范分析阶段

教学活动语篇知识

体裁语场语旨语式

1.收集建筑施工进度、房屋构件、建筑规范与标准的相关资料并结合英语知识。

2.讨论建筑施工现场备忘录应该包含的内容。

3.分析建筑施工现场备忘录范文。备忘录图式结构: 1.备忘录书端^标题(可省略)^日期^致(收件人)^来自(发件人)^事由^正文。过程

( processes)- 物质过程,如 be rerouted at…degrees angle,at the elevation of)- 关系过程,如 confirm that- 心理过程,例如 hope环境成分( circumstances)较远的社会距离;情态动词使用频繁,如Shall,must,should等(表示一种义务、规定性行为),传统公文套语如in regerence to等,陈述句为主。书面;

正式文件,措词严谨,词语地位高;发件人(from)通常是主位( theme) ,呈放射型主位推进模式。

3.考核方案设计。考核以能力、知识、和素质三方面为原则。考核分为小组间互评和组内考核。组内考核由A项目互评和B项目互评两部分组成,分数各占50%。具体为:1小组互评:几个项目小组间对每一单元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逐一考核评价,期末每小组成绩为每个单元成绩的平均值。该成绩占学员期末成绩的50%。考核条目:项目准备是否充分(20%)项目演示中的表现(40%)集体讨论是否积极(30%)小组成员配合是否默契(10%)2组内互评:各小组对各成员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讨论评价,期末成绩为每个单元成绩的平均值,占学员期末成绩的50%。A项目考核条目:小组分配任务完成情况(20%)项目演示是否积极(10%)项目任务完成质量(30%)英語口语表达情况:准确度流利程度(40%);B项目考核:任务是否完成(30%)任务完成的准确性(50%)英文字迹是否工整(10%)写作格式是否规范(10%)。

三、结语

本文以体裁理论为基础,从步骤及应用等方面对建筑专业英语进行了课程设计,呈现出较为明确且易操作的设计步骤,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分析构建特定语篇图式,进行口语文本交际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效果。因此,将体裁分析应用于高职高专建筑专业英语课程,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目标语言的教学课程。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在社会文化背景中考察、 描述、 分析和运用各种体裁的能力可以得到增强,并能够多接触同一体裁的真实语篇,理解影响语篇形成的各种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秦秀白.“体裁分析”概说[J].外语界,1997(6).

[2]韩金龙.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2001.

[3]黄坚,李梅.过程体裁教学法在实用英语写作课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

[4]刘凯,李昕.浅谈体裁理论应用的新领域:体裁课程设计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 篇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素质, 培养学生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 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 能力目标

能够具备房屋建筑构造的认知能力, 能够理解建筑构造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够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 能够按照设计意图绘制建筑施工图,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构造形式, 能够应用设计规范和查阅标准图集, 能够应用建筑构造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建筑施工的相关问题的能力。

(2) 知识目标

了解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建筑的分类及分级;理解建筑节能;理解建筑物的装饰装修;掌握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掌握人体工程学;掌握构造设计尺寸;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作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掌握建筑物的细部构造;掌握变形缝的类型及设置原则。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 与指导教师合作, 与企业设计师合作)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遵循建筑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环保意识, 养成学生会根据工作需要搜集、筛选、处理信息;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图纸、解决施工简单问题的素质。

2课程内容设计 (Design of instructional content)

3 第一节课梗概

(一) 兴趣引导:老师和学生自我介绍。展示国内外各个时期建筑的图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本课程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说明考核方式:考核时间、考核内容、分数分配、计分方法。告知采用的教材、参考资料。展示本课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二) 建立项目教学情境--转换师生身份

为了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体建筑设计者的乐趣和职业场景, 进而在教学中进行传统师生角色的转换:

教师角色:教师将承担建设方 (甲方) , 主要负责项目任务的下达、项目验收和技术指导工作。

学生角色:每组6人创建建设工程公司, 公司涉及设计、施工、监理等行业, 各小组之间存在竞争, 通过招投标等方式, 选择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马钦荣.大学的使命:科技、人文、伦理的整合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 (05) .

[2]梁园春.从密斯的"无理"条件看中美建筑教育的差异[J].广西土木建筑, 2002 (S1) .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篇5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级:11工程监理/11建筑工程技术 指导教师: 张锦丽

梁成燕 黄展华

期:2011年4月/5月

一、设计目的

掌握运用所学的建筑设计原理及建筑构造知识,培养学生独立作业能力,正确把握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训练和提高绘图技巧,提高绘图质量。

二、设计总要求

设计总要求:

符合现行规范要求,计算书应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图纸应符合建筑制图标准,图面整洁,布局合理,图纸尽量简捷明了,浓度达施工图。

三、设计题目

1、商品住宅楼:

(1)工程性质及规模

本工程为某房屋开发公司开发的安居工程,为六层住宅混合结构,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

(2)设计条件及有关原始资料

① 工程地点:某市某街路中段,拟建场地见下图

② 有关要求:

a、一梯两户,两个单元组合;

b、户型:三室一厅(或其他),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

c、主要居室应有良好的朝向,室内应有良好的穿堂风,采光良好,设计恰当,卫生间厨房应满足现代小康居住标准,层高2.8m;

d、生活服务设施齐备,平台布局合理、新颖; e、建筑造型别致,有新意,可采用坡屋顶;

f、每户一生活阳台,所有窗户采用铝合金,门采用木门。

2、某小学教学楼

(1)工程性质及规模

24个班小学教学楼,五层或六层,砖混结构,总面积3000平方米。(2)工程地点:

某市区主干道北侧,拟建场地见下图

(3)设计要求:

① 组成:普通教室16个,自然教室一个,音乐教室一个,图书室一个,教具广播传达,收发体育器材,行政办公区,教师办公室若干、楼梯两部每层男女厕所各式各样一个等。

② 要求:

a、教师自然采光,窗地面积比1:4~1:6 b、楼梯间耐火等级不低于2级

c、男厕所按40人设一大便蹲位,女厕所按25人设一蹲位,该学校男女生比例 d、建筑体型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朴素大方,活泼开朗,充分反映青少年朝气蓬勃,欣欣向上的性格特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e、教室间应该有良好的朝向、通风,特别是音乐教室的位置慎重考虑

f、总体布置要合理安排教学楼位置,组织好校内交通道路以及60米直跑的场地

四、设计原始地区资料

1、总平面图,见各题

2、地质条件:

a、土质层1.0米厚疏松均匀杂填土;

b、地下水位在片自然地面以下2米,地下水位无侵蚀作用,冻结深度为200mm,1.5以下承载力标准值为180KN/㎡的粘性土 c、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d、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五、课程设计任务

1、建筑方案部分(占15%)

要求:每组推选至少1组最佳方案,铅笔制图,注明设计意图,画出主要的平,立,剖面图(比例适当选取)

在熟悉任务书,收集资料,参观同类建筑基础上作出,由指导教师择优确定本小组设计方案

2、建筑设计部分(85%)

每人做出一套详细的建筑施工图,铅笔绘图,A2图纸绘制。主要内容包括:(1)总平面图(包括图纸目录、门窗表)(1:300);(2)平面图(底层平面图、屋顶排水图)(1:100);(3)正立面图(1:100);(4)剖面图(包括楼梯)(1:100)

(5)楼梯平面图(底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1:50)

六、成绩评定

1、出勤成绩(20%)

由指导教师及小组长考勤:三天不到者此项成绩为零

2、纪律成绩(20%)

绘图时要求相互讨论不影响第三者; 不许随意出入影响他人绘图; 不许扰乱绘图室秩序;

违反上述纪律规定者,按所记录予以相应的扣分

3、图纸成绩(60%)

(1)随机抽查读图能力(10%)

有教师知道过程中随机抽查,避免只会绘图不会读图的局限

(2)图面成绩(50%)

按此次作业要求,视其图面达到的程度而定,此项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定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 篇6

关键词:建筑构造课程设计

一、课程总体目标设计

《建筑构造》是建筑工程专业基础技能课程,建筑工程专业面向建筑行业第一线需要,培养掌握施工员及相关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具备施工图识读与会审、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与管理等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通过对施工员及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调研分析,确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经过对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凝练,归纳出15个学习领域,构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本课程通过4个模块15个项目47个任务的实施,以培养学生对施工旧识读和会审能力为主要目标,使学生掌握与室内设计相关的建筑构件、配件的各种尺寸,设计要求,并能在具体的项目中合理选择;使学生能按正确的方法进行空间功能分析,正确的识读建筑施工图纸,并能按照国家制图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设计表达。进而,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与室内设计相关的建筑基本理论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表达方法以及专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筑构造》是其中的专业基础技能课程,直接形成施工员及相关岗位群的施工图识读、审核、会审能力;施工图识读与审核技能是施工员及相关职业岗位群按图施工、按图算量、按图验收等关键职业能力的重要支撑,它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制识图的基本知识,具备施工图识读、审核、图纸交底的职业技能,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起着奠定基石的作用。

二、课程开发的目标

1、知识目标

能辨别房屋结构类型、能运用国家制图手工绘图、使用AutoCAD软件制图。能正确识读工程施工图。能对施工图表达中的“错、硬、漏”等问题进行审核。能记录整理施工图会审纪要,能进行施工现场图纸交底

2、能力目标

自我学习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信息。制定工作计划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

环保意识。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技术法规意识和创新意识。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协作能力。

三、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室内设计专业群建设的专业培养目标,以装修工作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其思路是:根据确定的室内设计岗位群,先分析其室内设计工作中典型的工作任务,得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学习规律将职业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进行整合,归纳出相应的行动领域,再转换成为学习领域。

四、课程内容设计

原知识体系1基础项目(A线)1学时1课外项目(B线)1学时单元1 绪论;单元2 地基与基础;

单元3 墙体;单元4 楼板与地面;

单元6 屋顶;单元7 门窗1项目1:门卫室施工图识读与会审18单元1 绪论;单元2 地基与基础;

单元3 墙体;单元4 楼板与地面;

单元6 屋顶;单元7 门窗;

单元8 楼梯与电梯1项目2:砌体结构施工图识读与会审132单元1 绪论;单元2 地基与基础;

单元3 墙体;单元4 楼板与地面;

单元6 屋顶;单元7门窗;

单元8 楼梯与电梯;单元9 变形缝1项目3:框架结构施工图识读与会审120单元2 地基与基础;单元3 墙体;

单元4 樓板与地面;单元6 屋顶;

单元7 门窗;单元8 楼梯与电梯1项目4:钢结构施工图识读与会审1121合计172121项目1:黑龙江林业职业学院图书馆施工图识读与会审项目2:绿洲春城小区施工图识读与会审12512五、高职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的问题

目前各高职学校建筑装饰专业开设的课程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主要课程为素描与速写、水彩与水粉、建筑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计算机效果图制作(3DSMAX)、建筑装饰设计基础、效果图与表现技法、装饰材料、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建筑公共环境装饰设计、室内设计原理等,这些课程体现不出是针对工作过程系统化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来开设课程和培养人才的特点的。由于高职学生的文化水平低,这样的课程设置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不能彻底消化,所学到的知识嚼不烂,浪费宝贵的学生时间,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不能培养出符合教育部所界定的高职人才培养规格所要示的毕业生。

六、 高职的教育理念应该转变

目前国内建筑装饰行业的工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多数是没有受过专业工种教育的打工人员,加上政府职能部门协调不得力,社会监管不严格,虽然有行业准入制度和持证上岗的说法,但基本上是形同虚设,这就造成了建筑装饰及相关的行业工人队伍综合素质低,也必然带来全社会装饰装修工程质量差,没有档次的结果。

七、 解决方案

积极推进质量再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巩固现有的课程资源,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加大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的力度。加强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双系统融合筛选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建设力度。以各种技能大赛为载体,逐步锻炼学生的各项技能和学习兴趣。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 篇7

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特点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践的工程类课程, 综合性较强, 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结构力学、土力学、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 课程内容与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及其他结构设计规范密切相关, 是工作中应用最多、最广的专业知识。但是, 由于当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理论课学时一再缩减, 大多数学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学时设置都比较少, 课程学分一般为2~2.5, 学时从24到40不等, 有限的学时设置往往使老师无法全面介绍不同结构形式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具体做法。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主要从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三方面系统阐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及其依据的基本理论。结构抗震计算的理论基础为结构力学及结构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其中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反应求解涉及到微分方程的求解, 难度大, 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抗震概念设计的内容要求从宏观上把握建筑结构的结构体系受力特点、结构延性的概念、结构体型的规则性等方面的要求, 由于在校大学生一般没有实际结构设计经验,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容易全面掌握概念设计的要求。抗震构造措施的内容细致繁杂, 大部分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内容, 学生不容易记忆掌握。由于该课程具有内容多、难度大、课时少的特点, 课堂讲授的教学效果较差, 学生对课程学习缺乏兴趣。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发现将演示实验与建筑震害实例融入到理论教学的方法效果较好。实验模型的动态演示往往能够吸引绝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通过对实验模型的亲自动手操作, 可以较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 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分析与结构模型的实际振动反应结合起来, 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建筑实际震害的图片和录像可以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带给人类的伤痛, 熟悉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物在实际地震中容易发生破坏的薄弱环节, 这种多媒体的展示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引起学生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视。

二、课堂演示实验举例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地震反应谱, 地震反应谱概念对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建筑结构抗震计算的基本理论十分必要。然而, 地震反应谱的计算涉及到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的微分方程求解, 直接从理论的角度讲解地震反应谱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笔者曾经尝试采用反应谱计算模型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展示地震反应谱的含义, 效果都不够理想。后来, 笔者先后用竹片材料、弹性钢片和钢珠制作了一排固定木板上的逐渐增高单质点弹性体系模型, 并在课堂上采用手动输入振动的形式随机演示, 同学们可以观察到不同自振周期的单质点弹性体系的不同反应, 不同的学生可以亲自拿着模型随机振动并观察振动频率不同时模型质点反应的不同情况,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亲自体验中深刻体会到了随着振动输入的变化单质点弹性体系反应的不同变化, 更容易理解地震反应谱能够反映输入地震动频谱特性的关键知识。笔者还使用钢板和弹性钢片制作了单榀剪切型框架模型, 用于课堂演示框架结构层间变形以剪切型变形为主的知识点。另外笔者利用土木工程模型实验室的多个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模型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解钢筋混凝土抗震构造措施的具体内容。课堂模型动态演示及静态模型展示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作用明显。

三、建筑实际震害贯穿课程始终

实际震害的考察与震害经验的总结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结工程设施在地震环境下保持安全的成功经验、吸取工程设施遭受震害的经验教训, 是结构抗震研究的基本途径。迄今为止的抗震设计基本上仍是经验行为, 抗震概念设计原则和行之有效的抗震措施都是长期经验的总结。因此, 将实际建筑震害的展示、观察、思考和总结贯穿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中, 既生动形象, 又客观地向学生展示了结构抗震研究的基本途径, 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亲眼看到建筑物震害、亲身体验建筑物震害当然是最好的方法, 目前汶川地震中北川老县城的实际建筑震害保存的比较完整,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利用暑假实践有机会到北川地震遗址亲身体验建筑实际震害, 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 学生在北川地震遗址对震害遗址工程中典型的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际震害都有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并且可以通过对比遗址中未倒塌的建筑物与局部倒塌的建筑物之间设计的差别深刻领会建筑结构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实现大震不倒的概念。

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主要采用将建筑实际震害的图片展示和建筑模型振动台试验过程录像的形式使学生亲眼看到建筑震害, 建筑实际震害图片的展示贯穿课程绪论和各种结构形式建筑物的抗震概念设计和抗震措施的始终。在绪论中, 根据震害原因的不同将震害分为静力破坏和动力破坏两种, 分类归纳不同结构的震害照片进行展示, 期间穿插着思考提问。在各种结构形式建筑物抗震设计中, 往往是几张震害照片跟着一条或几条抗震措施, 因为抗震措施是从实际震害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这样的衔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抗震措施并记住抗震措施的具体内容。

四、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定位中突出防震减灾的特色, 为了更好地进行防灾减灾领域的教学, 我校建成了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设是为了通过形象地演示, 再现灾害的发生过程并探究灾害的成灾机理。该实验室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图片展示部分, 主要展示各类灾害 (包括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的机理及其表现形式;第二部分为动态展示部分, 主要通过展示振动对结构和场地产生的震害现象及震害机理;第三部分为模型展示部分, 主要展示不同结构形式建筑物的构造、震害特点及抗震性能;第四部分为滑坡泥石流试验场, 主要模拟不同倾角、不同降雨量作用下滑坡过程;第五部分是地震监测仪器博物馆, 收藏了各阶段的地震监测仪器。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 其中应用于课程的主要为动态展示部分中的砂土液化演示系统、结构振动模态演示系统、共振演示系统和隔震结构演示系统。砂土液化演示系统的设计从砂土液化原理、常见震害表现、模型液化现象和抗液化处理措施等方面出发, 让学生对砂土液化建立起从理论到现象再到工程应用的知识, 加深学生学习、开拓学生认识并指导以后的工程实践基础。系统设计两个砂箱, 左侧砂箱内是不饱和沙土, 右侧砂箱内是松散饱和粉细砂, 两个砂箱固定于一个小振动台, 通过两个砂箱的同时振动表现出来的不同现象, 可以让同学们深刻地理解地震中砂土液化的产生条件是松散、饱和、粉细砂, 通过砂土液化的演示还可以使同学们形象地观察到砂土液化过程中的渗流、冒水、建筑沉陷等现象。结构振动模态演示系统可以使学生了解结构振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深刻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 掌握结构模态的测试方法。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试验环节, 锻炼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获得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的机会。共振演示系统通过演示模型表现共振对建筑结构相应的影响, 共振的概念早就渗透到结构概念设计环节, 在历次震害的深刻教训中, 抗震概念设计逐渐被提出并日趋完善。概念设计即通过合理选取场地、抗震结构体系, 合理规划建筑布置等举措从总体设计方案上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作为抗震设计的重要参数, 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场地卓越周期的关系成为概念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概念设计中明确指出“结构的自振周期应尽量避开场地卓越周期, 以免发生共振而加重震害”。隔震演示系统设置一套实体隔震支座的剖切模型及一套隔震演示装置, 演示装置中对比模型用来反映常规建筑和隔震建筑的抗震差异, 数据采集设备的设置可以量化展示两种不同抗震体系的动力响应。辅以展板资料和视频资料以展示隔震基本原理及隔震技术在工程中的运用方式, 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了解隔震技术, 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对土木工程学科的兴趣。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 篇8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实施方案,实施效果,教学整合

0 引言

面向21世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高质量的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教育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转变教育和教学思想与观念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先导,使广大教职工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之中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确立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调整知识结构与拓宽专业面,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以适应21世纪社会的发展需要。新材料和新技术会使建筑构造做法更加丰富,建筑构造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还会不断完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但教学目的是不变的,强调建筑技术因素的前提下加强建筑设计教学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技术,在建筑设计中自觉解决构造问题,成为能力全面的高素质的有创造性思维的建筑师。今天以至未来,以建筑节能和新能源利用为出发点的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等重技术的理念,国内外高校目前开设的建筑技术类课程设置更加关注设计、构造、节能和生态绿化等方面,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通过对建筑技术的学习来完善建筑设计教学内容。

1 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学生们对建筑构造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建筑设计。这种现象不仅是对建筑构造设计的偏见,同时也是对建筑设计的误解。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有社会环境因素,如由于受造价、工期、设计费和施工工艺等因素影响,构造仅停留于用标准图或照抄同行做法。建筑师很少用心去研究建筑构造问题;但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建筑学专业教育明显的“重艺轻技”倾向,偏重建筑构思、建筑造型,而忽视建筑构造技术。使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将极大地影响了多元化社会对他们提出具有综合素质的需要。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与设计教学脱钩,建筑设计课程重空间创作,形态构成以及表现手段,却很少顾及采用何种材料来构成建筑实体的理念和方法。在整个教学系统的编排上,建筑构造等技术类课程游离于设计课的主线之外。

1.1 社会受到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的直接影响,“形式主义”思潮在建筑活动中长期存在,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两种:

一是完全“跟着感觉走”,形式上的极端随意性确实能产生“出其不意”的震撼性和视觉效果,但实现它的技术手段是完全被动的,处于消极适应状态。另一种表现更是耐人寻味———貌似理性、形态规整、便于施工和使用,但也仅是视觉上的“理性”,并没有真正对技术问题确立审慎态度,更谈不上认真推敲和求证具体的技术手段是否有效,故建成后实际使用不理想,有的甚至很糟糕。这种徒有“形式理性”而缺乏“技术理性”的做法较前者的错误更具隐蔽性,可以说其与“理性”背道而弛!

1.2 学生由于传媒的发达和社会的开放,任何流行都会在学校得到反映,在建筑设计市场中常见的上述两种表现也不例外。

学生的任何倾向都是设计市场以及社会风尚的直接反射或折射。具体到目前的教学实践,技术理性的缺失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抛开理性全然不顾,一味追求“先锋”、“前卫”,至于空间组织、流线安排、光线控制、视线设计等都退避三舍,更不用说结构逻辑、节约能源、细部处理与构造设计等技术问题。另一种表现形式更可笑—将“形式理性”以及“技术理性”当做与前者抗衡的法宝和反方向的时尚风潮,一知半解、生吞活剥者比比皆是,言必称“可持续发展”、“绿色城市”、“生态建筑”,不分青红皂白就般来专业期刊上的国外建筑详图或节点大样保驾护航。以上两种倾向实际上有一共同点,那就是脱离基本问题,脱离中国的国情,盲目追赶风潮,一言以蔽之,其实质就是浮躁。

1.3 教学在我国,建筑设计教育在专业学习上“重艺轻技”,使

得建筑技术及其教育成为今日建筑教育事业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长期以来,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甚至某些设计教师都未能正确把握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在设计教育中较多地考虑了建筑的外在形象而没有更好地关注其内在功能和内部环境,使建筑观念趋于偏差。在借鉴国外先进作品方面,往往偏重于形式及符号的抄袭而较少地对先进建筑技术进行深刻剖析,结果就可能会使建筑上出现形态夸张、尺度混乱、不切实际,结合生硬的造型。

另一个原因是课程衔接少、应用少:教学中“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课各自独立,自成体系。大量的设计课似乎只有两个主题:一是形式,一是功能,而对于作为“形式”基石的结构和完善“功能”的构造仅仅被要求“可行”而已,而实际上有时这是根本不可行的。比如,低年级建筑设计中砖混结构形式的外墙却全部采用了玻璃幕墙的开窗形式,即使其建筑整体功能合理,空间布置也恰当,可一深入下去,就会在建筑形体交接上,细部构造处理上经不起推敲。而构造课教学中,通常也是以典型的建筑为出发点进行教学组织,很少顾及学生做过的建筑设计,这不仅造成了构造原理学而无用,也使学生工作后面对要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实际工程项目力不从心。

2 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2.1 观念的更新:

更新观念,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建立正确的技术观,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技术与艺术是唇齿相依的整体关系。

2.2 教学组织与专业合作:

既然要在强调建筑技术因素的前提下加强设计教学的综合性,对于教学组织的考虑就必须要与之相适应,变设计教学由一位建筑设计教师与一位建筑构造教师合作,分别负责总体控制、细部处理、构造设计和结构技术咨询,使得建筑设计实践中的专业配合与技术咨询在教学阶段得以接触与训练,达到课程的整合教学。

2.3 充实、更新教学内容:

当务之急的是需要更新和完善现有教材。建筑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为我们充实教学内容提供大量的资料。

如,建筑材料教学中,其重点不应是材料自身的具体性能,而应强调新材料技术在建筑设计中从能够到造型的应用;建筑构造教学应增加新技术、新材料、性工艺的构造做法;建筑设计课应增设科技含量高的建筑类型,如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并深入到“实践”,使学生对实施的技术手段有充分的重视,如,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建筑设计方案进行模型制作,这样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的推敲方案,提升建筑创作的质量,了解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构件搭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更好地完成建筑设计以达到整合目的。

3 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

3.1 科学安排开课学期:

建筑构造属专业技术课,它需要如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材料、结构选型、建筑物理等一些专业基础课作为前修课。课程应在前修课完成后,这样学生有必要的知识准备,能深刻得理解构造原理和方法,并和正在作的建筑设计为例作构造设计,检验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在技术上可行。

同时,提倡“实战”意识,培养学生树立“作品”的观念,应使学生对于建筑设计方案实施的构造技术手段有充分的认识,培养深入推敲方案的能力和了解技术手段的兴趣,尽可能地避免“图面建筑学”给设计带来的虚假和浮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于学生全局意识的教育。

3.2 构造课内容的更新:

一方面是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相互关系;另一方面是具体的构造做法。构造原理是相对不变的,掌握构造原理,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建筑构造的整体把握能力,举一反三,更好地进行构造的创新和设计,并加强对建筑设计的创造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的充分认识;而建筑构造做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地区不同就会有一定差异,并且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建筑构造的做法会不断变化。可用高校推荐教材讲构造原理和常用做法,选编国内外较成熟的新做法作为补充,列举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的工程做法作为开阔视野;通过讲述现场具体化的构造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3 结合建筑设计的作业与讲评:

将构造设计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以建筑设计启动构造教学。将构造设计分散到各个章节中来完成,每讲完一个章节布置一次“实践性作业”,作业和课程设计的题目应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建筑设计方案完成相应的节点构造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使教学过程与实际工程的设计过程相吻合。这不仅实现教学思路与建筑设计过程的内在逻辑和规律相统一,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建筑构造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出构造设计是建筑方案的深入与延续,提高对构造课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强化了对一些技术数据、规范要求的理解与记忆,为整体设计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激发对构造学习的兴趣。

3.4 现场教学:

可以选定教学辅助参观点或学校设定的教学基地,使学生身临其境,边参观实测边听老师讲解,会收到在课堂上达不到的效果。

比如,楼梯设计及构造处理是建筑构造中一个难点,净高尺寸要求,平面图的上下关系,平剖面图对应吻合往往搞错,有的同学直到毕业设计还出现类似的问题,针对此情况,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现场参观校内建筑各种楼梯形式,测绘一个楼梯,完成楼梯设计作业,并且将楼梯设计正确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

3.5 直观教学:

由于经费、课时和合适的工程等多方面原因,不可能经常外出参观现场,这是可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动态的、虚拟化的模拟世界向学生展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达到更加形象化教学目的,并节省了教学时间。

3.6 启发式讨论教学: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具有启发性、趣味性,鼓励学生思索之后提问题。在教师看来,一个学生能提出问题比得出结论更难、更重要,更能引起学生去思考问题。

3.7 提供教学实物教具,包括中、外建筑模型、传统建筑构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8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技能。

教师是教学质量工程的灵魂,如果教师水平不高,难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所以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为教师提供工程实际锻炼机会;鼓励教师从事科研,积极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其次,作为专业的教师也面临如何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挑战自己、充实自己,建立深厚广博的专业理论与良好的专业素质,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建筑人。

4 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整合实施的效果

通过设计教学与技术教学的互动以及为学生设定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技术与设计的积极性。具体而言,设计教学课程与技术教学课程的整合(这种整合并不是说要将这些课程合并为一个整体,而是要在保持每门课程独立性的基础上,在教学时段、教学内容上予以合理组织,力图达到教学内容符合时代需要的目的),帮助学生建构起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全面认知的框架;同时,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使学生一方面能够在设计实践中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够将理论知识中与设计相关的原理与方法部分直接加以应用。学生们的学习、研究积极性被极大的激发。与普通设计教学不同的是课题负责人及小组成员既是《建筑构造》也是《建筑设计》老师,将构造设计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以建筑设计启动构造教学。安排构造教师在建筑设计课上,辅导学生建筑空间构成中的构造技术问题,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进一步掌握建筑构造技术的综合运用;也使学生体会到建筑构造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出构造设计是建筑方案的深入与延续,提高了学生对构造课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强化了对一些技术数据、规范要求的理解与记忆,为整体设计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激发了对构造学习的兴趣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意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学生得以循序渐进地、由被动到主动地掌握各种相关知识;教师也达到了相关课程教学整合的目的。

5 总结

全球化的国际背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的特定国情,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都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教育也必然要相应地进行变革。诚然,建筑学专业范围较为宽泛,各个学校可以各有各的特色,但是不论是注重微观层次还是注重宏观层次,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与价值观的树立都极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本科教育阶段就打下基础,因此提高本科阶段的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势在必行。初步的改革实践说明这一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还有许多地方尚待完善,如如何拓宽学生的视野、组织校外从事实践工作的人员参与设计教学、完善评图环节并使评图成为总结性的师生交流与学习机会等。

参考文献

[1]付山明.中职学校《建筑材料》的课程教学新探[J].科技信息,2010,(17).

[2]郭列侠.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8,(04).

《建筑结构》课程改革与建设 篇9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高专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愈加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办出高职高专特色,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成为广大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改革的重点。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大家的共识是:教育教学方式要由传统的学科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职业本位,教学计划要以能力为核心,课程设置应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够用为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同时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建筑结构》课程就是在分析能力本位、职业本位的基础上,将原来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建筑力学》等几门课程按照职业技术能力培养要求,进行有机的整合。在课程整合过程中,紧紧围绕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精心组织课程内容,明确课程的教育目标以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在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过程中,不断融合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课程改革和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 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

2.1 加强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重点突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的总量在不断增加,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学院提出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改革。在课时压缩的情况下,经过课程建设小组教师的多次研究讨论和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认为还应结合结构设计原理的基本构架,对教学内容进一步地优化整合,并编制了与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材。

(1)根据高职技能性、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目前建筑结构类课程存在的主要不足,将《建筑力学》、《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三大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使理论知识以易学够用为原则,加强应用性,突出能力培养。

(2)体现结构课程为施工服务的意识。即从施工应用的角度上把握建筑结构类课程的改革方向。如在课程中加强结构的构造要求、质量控制及缺陷防止等内容。

2.2 教学内容的拓展

随着新规范、新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我们在教学中及时补充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将新规范与旧规范的不同之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和新规范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

3 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及考核体系的设计

3.1 注重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课程组教师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国内相关专业较有效的教学经验,改变长期使用的满堂灌教学方法,讲授中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质疑式”等双向教学方法,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大量图片,丰富教学内容,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内容。已经完成《建筑结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用于教学,为配合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编制了《建筑结构》多媒体教学讲义,解决了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学生来不及记笔记的问题。

职业技术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突出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高职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有利于职业技术能力的形成。如案例教学法、工程事故分析法、现场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职业技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有利于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又如研讨式教学法、自学提示法、设计性实验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建筑结构》课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现在学生虽然学习了不少理论知识,做了不少习题,但让学生具体计算绘制一实际工程的简单梁、板时却无从下手,不知怎样确定梁、板尺寸,也不能详细准确地计算出梁的荷载、内力并配筋。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讲完理论概念及计算公式后就这样做例题“:已知某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b×h,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级别及梁承载力弯矩设计值,求钢筋用量?”课后习题往往也是这样的模式。这样的做题训练,学生就会认为做结构题与做数学、力学题区别不大,无非就是死套公式。根本达不到贯穿结构知识,完成整体设计思路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尝试在结构设计前先发放施工图,在了解图纸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这不仅温固了以前的知识,还让学生从实际角度出发结合专业知识了解了每个部位,如板是双向板还是单向板、梁柱的一些具体构造、对关键部位的加强情况等,同时也看懂了图集中的钢筋断点和锚固长度。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考核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为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课程考核采用复合式、全程式、多元化的模式。

(1)复合式:是指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试相结合、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

(2)全程式:是指考核贯穿教学整个内容。除期中、期末考试外,每一章或每一单元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作业,均进行相应的考核和记录,既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及时调整讲授进度和深度。

(3)多元化。

课程成绩的多元化:考核采用平时作业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实践成绩等正分,旷课、迟到早退等负分成绩综合而定。

考核内容多元化:包括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涵盖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学习态度、投入状况与学习主动性、创新性,突出综合性特点。

4 创新课程、课程特色、实践效果

(1)注重培养职业技术岗位能力,综合和分解课程知识,根据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素质、能力、知识结构间的统一关系,对课程知识进行优化整合,以使综合性的课程形成。

(2)课程教学与素质教育互相融合与渗透,也就是将素质教育的内涵渗透于教学过程中,有效地统一素质教育和课程教学,明确素质教育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即根据专业实施素质教育。

(3)在教学方式改革与教学方法优化上,结合课程的施教对象、内容、性质,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技术能力。

(4)在评价改革课程教学质量上,结合能力与知识形成规律以及认知规律,注重考核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改革的实践效果。

(1)课程知识凸显重点、通俗易懂、职业能力的目标清晰化。

(2)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多样性:有多媒体呈现、讲评作业、综合练习等等,实现了课程教学生动性、形象性的提升,方便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地提升。

(3)素质教育的内涵渗透在课程专业知识当中,尤其是通过马列主义哲学的观点对专业知识间的一系列联系进行理解,确保有效地统一读书和育人,从而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

(4)凸显考核课程的过程,也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总成绩(占50%)当中记入平时作业的成绩、课堂提问等,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自觉意识提升,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课程改革理论研究结果,必须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并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研究成果。课程组成员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大量的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不断修改课程改革试点方案。通过几轮的试点和修改后,在建筑工程专业各个教学班级中进行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课程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课程改革试点方案日趋完善,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摘要:《建筑结构》课程是在分析建筑工程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基础上,将原来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建筑力学》等几门课程按照职业技术能力培养要求,进行有机的整合。在课程整合过程中,紧紧围绕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精心组织课程内容,明确课程的教育目标以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在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过程中,不断融合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课程改革和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整合,建筑结构,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苏仁权,祝和意,刘新,等.《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识读》课程建设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13):134-137.

[2]张韬.关于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专题教学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6(9):152-153.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 篇10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从建筑学整个课程体系出发,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过程与基本的方法, 实现建筑设计的入门。由于其处于重要教学阶段, 如何优化课程教学值得研究与探讨。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设计内容不全面, 设计深度不够。

目前设计课程教学的目标, 主要关注建筑的形式、空间与秩序, 而对场地环境和建筑细部设计等问题没有重视。虽然设计题目的类型和规模在变化, 但设计内容没有深化, 设计内容不全面、不深入。

2. 题目设置缺乏针对性。

现有建筑设计教学以功能内容和建筑类型划分为基础。教学目的不突出, 教学要求面面俱到, 缺少训练目标与教学目的的体现与强调。题目设置缺乏针对性, 训练重点不突出, 导致对设计教学的关键问题与重点问题难以深入。

3. 基本问题强调不够, 缺少理性的设计过程。

其具体体现为:对建筑空间的生成作用强调不够;环境对建筑空间、建筑形体的限定关联作用强调不够;空间构成要素对建筑材料、建造方式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及建筑细部处理表达强调不够。导致学生对设计的基本问题与重点问题训练缺乏, 设计缺少理性的思维过程。

4. 对建筑本体“单极”化的认识。

教学中由于关注形式、空间与秩序等建筑软质的“本”, 而缺乏对建筑材料结构等硬质的“本”内容的跟进, 将导致学生对建筑本体“单极”化的认识, 缺乏职业建筑设计的素养和能力。

二、优化设计教学的题目设置

引入“问题型”引导式教学, 建立以解决设计问题为主, 而建筑功能类型规模为辅的教学模式。这样建筑类型仅仅成为解决问题的载体问题, 而问题则为设计的主题。这种以理性为基础、循序渐进的目标明确的教学策略对设计教学和设计教学的效果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1.“问题”的确定。

设计题目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中每个设计题目给出一个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强化与训练。将各设计题目所强调的重点问题串联起来, 就成为设计教学的目的与实现目标。这种“问题型”设计教学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重点解决的问题, 掌握建筑设计的关键问题, 建立起建筑设计的概念与设计思维。

2. 解决问题的途径。

(1) 过程引导性教学。教学中强调设计方法和过程的把握, 根据设计思维过程, 科学设计一系列设计阶段, 通过各设计阶段将每一设计题目的目标进行分解, 每一个阶段重点解决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强调设计方法与设计过程, 变“悟”为科学理性的可操作性的设计, 形成一套理性设计思维方法。 (2) 专题讲座教学。针对每一研究问题, 科学确定解决方法, 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系列专题讲座, 讲座应重视设计思维方法与相应经典实例分析, 重点解决设计方法问题, 扩展思路, 引导学生运用理性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三、强化细部深化设计教学

细部设计就是建筑细部的功能、技术、材料、构造、美观等问题的设计, 而这些都是构成建筑整体性的必要元素。细部设计应该始终贯穿建筑设计的全部过程。

我们在教学中引入“问题型”细部深化设计教学, 引导学生不仅关注建筑空间、功能、形式等中观层次的内容, 同时也能深入到建筑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引导学生关注建筑材料构造等各种技术因素。“问题型”细部深化设计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建立对建筑设计内涵和设计过程的完整的认识, 培养学生严谨的设计态度和方法。

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设计方法

1. 强化理性思维与设计过程。

从设计过程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设计, 根据研究的对象和设计操作方法, 将设计过程分解成多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明确研究目标和的要求, 以“草图”为媒介, 强调设计过程的理性化。我们将设计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设计前期与构思阶段。对基地内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挖掘各场地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在分析的基础上, 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完成建筑体块的生成与场地和建筑体块内的功能分区, 完成设计构思与概念设计。

建筑空间组织与建构阶段。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 完成建筑内部空间布局与组织。整合设计、材料和结构, 建构建筑实体空间。

细部深化阶段。深化建筑设计, 完成建筑细部设计。

成果表达与汇报阶段。用解析的方法正确表达设计意图与成果, 完成正式图的绘制。通过成果汇报的形式发现设计中的不足。

2. 坚持设计各阶段方法教学。

教学中将方法论运用到建筑设计各个阶段中去, 引导学生运用方法指导建筑设计, 主要体现在三个阶段。

第一, 在设计前期与构思阶段, 往往从问题的分析开始,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图或分析模型进行取舍, 找出设计中的主要矛盾, 从中学习分析、判断取舍的方法。

第二, 在建筑空间组织与建构阶段, 我们运用类型学教学方法, 选择具有相同问题类型的案例, 帮助学生从分析案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将其运用到设计中去。

第三, 在图纸表达阶段, 在对设计成果进行抽象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用解析的方法表达设计意图, 同时在表达中发现问题。

3. 优化设计过程评价方法。

改变作业评价仅由任课教师给出成绩, 变为不同设计阶段分别由任课教师评价、其他年级教师评价、学生之间互评、以及设计院专家评价的多重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从单一的图纸评价, 转向对学生前期资料收集、调研报告、前期分析、设计各个阶段性成果以及学生成果汇报等进行全面评价。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 注重设计过程思维的连贯性与一致性, 关注设计过程与设计方法。增加“交流学习”环节, 选择部分学生做成果公开汇报展示, 为师生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也为成果的客观评价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薛滨夏, 周立军, 于戈.从真实到概念——“建筑设计基础”课教学中空间意识培养[J].建筑学报, 2011, (6) :29-31.

[2]陈秋光.整体中的片断—关于建筑设计入门教学裸程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新建筑, 2009, (5) :101-103.

[3]朱怿.引入长周期课题, 深化教学设计—以长、短周期课题组织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初步构想[J].华中建筑, 2010, (5) :188-190.

[4]崔轶.培养理性思维过程的教学方法—关于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实验性实践[J].华中建筑, 2011, (10) :171-174.

[5]张嵩.从“正图”到“草图”——建筑设计教学和评价的重心转移[J].华中建筑, 2009, (11) :170-172.

[6]王丽洁, 舒平, 方丽, 王舒扬.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1) :170-172.

[7]丁沃沃.建筑设计教学的新模式——二年级教学改革初探[J].时代建筑, 1992, (12) :15-17.

[8]徐岚, 蔡忠原, 段德罡.建筑设计与场地支持——建筑设计方法教学环节1——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教学改革系列研究 (6) [J].建筑与文化, 2009, (10) :67-69.

上一篇:企业培训存在问题下一篇:开关磁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