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护理模式

2024-05-30

爱心护理模式(精选三篇)

爱心护理模式 篇1

石河子绿洲医院于2007年元月成立老年科, 专门收治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现全院共有在院老人近300人, 其中老年一科75人。石河子绿洲医院老年科是集生活照顾、精神安慰、疾病治疗于一体的科室。近两年医院通过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 夯实基础护理服务, 倡导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 将爱心护理服务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 丰富了护理的内涵, 使老人倍感家的温暖, 收到了较好成效。

1 基本资料

老年一科共有护士22人。年龄20~48岁。工作年限1~30年。文化程度:中专15人, 占68.1%;大专5人, 占22.3%;本科2人, 占9%。职称:护士14人, 占63.6%;护师4人, 占18.2%;主管护师3人, 占13.6%;副主任护师1人, 占4.5%。在科老人:75人。

2 爱心护理模式的构建

2.1 爱心护理模式的内涵及要求:

爱心护理模式体现的就是“医治与疗养相互结合”的理念, 即为老人提供长期的护理照料, 它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可满足年龄大, 身体状况差、家中又无人照料的老人的需求。我们要为来医院入住的老人提供爱心及亲情护理服务, 使之倍感家的温馨;同时要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改变其不良的生活行为和方式, 从而达到增进健康,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2.2 加强岗前培训, 夯实护理业务基础:

为新进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同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礼仪等方面培训, 进而规范言语行为, 提高护理技能。以甜美的微笑、认真的倾听和温柔的话语接待每一位老人;用四心 (热心、耐心、细心、爱心) 去关爱他们, 使其感受到家的温馨。为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把护理骨干送到疆内外综合医院进修和学习。

2.3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将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长效机制, 经常组织护士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 如“假如我的父母在老年科”“如何更好的为老年人服务”等, 使护士明确人性化服务的意义和目标,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2.4 强化护理技能岗位练兵:

每周四下午组织全院人员业务学习;护理部每月对护士进行急救知识、专业知识和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和考核;科室每周利用晨间学习及业务学习的形式对应急预案及内科疾病护理常规进行学习, 对于科室疑难病例进行护理查房及病例讨论;每月开工休会1~2次, 及时征求老人的意见和建议, 并对满意度进行随机抽查。每月对科护士进行理论、操作、及健康教育考评, 将考核结果与该月绩效相结合。

2.5 加强爱心护理服务的管理

2.5.1 制定服务标准、规范和实施办法, 要求礼仪服务、礼貌用语。

见面尊称老人“爷爷、奶奶”, 每天进行床头交接班, 礼仪交班。精心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耐心倾听老人的倾诉;以爱心去关爱老人的冷暖;以细心去观察老人的表情。用家常式的谈话交流, 细致了解老人的需求, 想方设法满足老人的合理要求。护士长每日带领护士亲临老人身边, 查问情况、了解需求, 有问题及时办。并要求护士们做到对每一位老人的情况都要清楚。科室每周二进行大交班, 由每位护士将经管老人的心理状况、饮食情况、躯体疾病情况汇报给全体医护人员, 全科进行讨论, 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及措施;科室每月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考察与评比, 对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 以季度为单位评选出星级护士, 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如有被老人投诉者, 当事人当面向老人赔礼道歉, 并扣发工资奖金。

2.5.2 优化就医程序美化就医环境:

对新入住的老人, 护理人员做到热情接待, 为他们介绍主管医师、护士长、护士、住院环境和住院须知等, 并进行健康方面的教育。送老人到房间后, 为他们介绍同室病友, 从而减轻老人的陌生感与恐惧感, 为老人营造出一个轻松、和谐的入住氛围。近几年医院开展了完善形象, 树立品牌的服务理念, 首先在改建美化医院的环境上, 下了很大的工夫, 医院建立了怀旧区域、古老文化区域、民间传说区域、健身休闲区域、大棚种植区域, 绿地区域占全院总面积的50%以上, 为老人创建了一个舒适、温馨, 具有文化品味的、公园式的住院环境。

2.5.3 以“医治与养老”为中心, 建立爱心护理养老中心:

为了满足居住老人的护理需求, 我们利用医院的医疗设备与医疗资源完善了老年科的配套设施, 病房设施齐全, 如同家一样, 使老人倍感家的温馨。科室还开设了老人活动场所, 为入住老人提供托老、诊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医院将医治与养老有机结合, 既能为入驻老人提供优质的爱心养老服务, 也可以随时提供医疗手段帮助。使老人真正感到“老有所养”, “老有所治”, 从而消除了老人的顾虑、改善了老人生活质量。老人们把这里当成了家, 把医护人员当成自己的孩子。此项爱心服务真正做到了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替天下儿女尽孝。

3 爱心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3.1 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

2007年至今, 老年科床位由几十张增加到290张。按照爱心护理服务模式开展“爱心护理服务”以来, 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达95%以上, 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85%提高到95%, 无严重护理差错发生, 老年科的床位使用率100%,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服务意识提高。

以热情、真挚、细心、周到的工作热情拉近护理人员与老人间的距离, 用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耐心解答老人的疑惑, 用真挚、包容、尊重的态度对待老人, 用博大的胸怀和子女般的关爱去对待他们, 这就是我们的服务理念所在。通过“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开展爱心护理服务, 医院2010年获得了“全国改革创新医院”及“全国百佳专科医院”、“职业道德模范单位”、“兵团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称号。老年科也得到了政府的关爱, 老人的认可。

4 结语

伴随着老龄化人口结构与空巢化家庭结构时代的到来, 已对老年护理工作内容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因此, 基于护理手段如何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已成为护理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爱心护理是护理学科的一大发展和进步, 其核心就是指导护士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将爱心和关爱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之中, 从而实现主动服务、真情服务和人性化服务, 它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赢得医疗市场竞争的重要保障, 同时在实践中要不断完善与发展, 追求新跨越, 才能使其更加完善。我国的老年护理事业起步较晚, 现阶段应多形式的、广泛的与国外加强合作, 学习并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养老护理理念和经验, 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研究并建立适于我国老年护理的理论和技术,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老年护理理论和实践体系, 加快高水平的老年护理队伍的建设, 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 不断推动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5]。

摘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因而对老年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提升到了新的层次。本文从爱心护理模式的构建以及应用效果等方面论述了爱心护理模式在老年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以期为广大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医护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爱心护理模式,老年护理,应用

参考文献

[1]丁伟伟.我国老年护理现状及其长期护理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6 (31) :157-158.

[2]方国才.基层综合医院开设老年护理院的做法与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371-373.

[3]彭兰地.发达国家老年护理经验及对我国老年护理的展望[J].护理研究, 2011, 25 (5) :1132-1134.

[4]邓俊, 杨晶, 孙晶晶, 等.我国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5) :457-458.

爱心护理模式 篇2

关键词:围产期,爱心护理,孕产妇,护理质量

围产期保健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保障妇女和儿童的健康[1]。强调“以人为本、以孕产妇为中心”, 为孕产妇提供人性化的爱心护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2]。本研究以我院产科收治的162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讨围产期爱心护理服务模式对提高孕产妇护理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62例孕产妇, 排除不良孕产史、病理妊娠和严重的妊娠合并症等,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年龄21~36 (26.15±4.49) 岁;孕周37~42 (38.20±1.51) w。观察组年龄20~35 (26.72±4.77) 岁;孕周37~42 (38.36±1.43) w。两组孕产妇在年龄、孕周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围产期常规护理, 对孕妇进行孕期的饮食、休息及锻炼、孕期安全、胎儿生长发育、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以及产后保健等健康知识教育;采用传统分娩方式, 由1名助产士密切观察多名产妇的产程;爱婴区护士给予产妇产后护理和健康宣教。

1.2.2 观察组

给予围产期爱心护理服务模式, 设置助产土专科门诊, 一对一向孕妇、家属详细讲解分娩准备、孕期保健、分娩过程配合、新生儿护理及产后保健等知识, 告知孕妇定期产前检查的重要性, 针对孕妇存在的恐惧和不正确的观念进行心理疏导, 增强孕妇分娩信心。产时, 由助产士对产妇实施一对一的责任制, 分娩后为产妇送上红糖鸡蛋糖水和盖有宝宝双足足印的“出生贺卡”, 尽显细腻关爱。产妇回病房后, 助产士24h内回访一次, 48h后再回访1次, 指导产妇正确的会阴护理、子宫复旧护理、母乳喂养及乳房护理等, 促进产妇产后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3.5%,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3% (P<0.05) , 观察组产后出血、尿潴留和乳房肿胀等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两组孕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 (P<0.05) 。见表2。

3 讨论

自然分娩的四要素为产道、产力、胎儿和精神心理因素[3]。爱心护理服务模式是新型护理模式, 强调“以人为本、以孕产妇为中心”, 实施全方位的优质护理, 产前设置助产士专科门诊, 向孕妇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分娩准备、孕期保健、分娩过程配合、新生儿护理及产后保健等知识[4,5], 帮助孕妇正确认识分娩, 并避免不利于分娩的因素发生, 在分娩过程中, 助产士需全程鼓励、陪伴分娩, 给予产妇心理、生理上的支持, 达到帮助产妇顺利分娩、降低剖宫率、减少产后并发症等目的[6]。同时, 护理人员指导产妇选择舒适体位, 进行饮水、进食、擦汗以及清洁阴部等方法, 协助产妇产后排尿, 积极与产妇进行交流沟通, 缓解其心理压力, 为产妇按摩腹部、背部、腰骶部, 可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为产妇营造安全、开心的孕产期、产褥期[7,8]。为此,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采用围产期常规护理和围产期爱心护理服务模式两种护理方案的共计162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 并将两种护理方案孕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等进行重点比较, 旨在探讨围产期爱心护理服务模式对提高孕产妇护理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8%, 高于对照组的85.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产后并发症方面, 观察组产后出血、尿潴留和乳房肿胀等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同陈浪等[9]研究结果一致, 说明围产期爱心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孕产妇效果满意, 为孕产妇创造了安全和开心的孕产期、产褥期。

综上所述, 围产期爱心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孕产妇效果显著, 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波云.独生子女孕产妇围生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策略[J].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 (16) :95-96.

[2]胡晓华.剖宫产围手术期舒适护理200例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 (16) :2552-2553.

[3]沈小芳.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 (8) :1256-1257.

[4]丁永艳.围产期一体化健康教育管理体系的实施和管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 (1) :176-178.

[5]王金英, 林菲, 周素英, 等.妊娠期保健知识教育的需求及效果调查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9 (14) :2248-2251.

[6]林丽华.孕妇孕期教育对围产期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7) :990-992.

[7]黄伟嫦, 黄秋群, 彭政.设立助产士门诊对孕妇认知行为及分娩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34) :4128-4130.

[8]朱娜.分娩期心理干预对母婴影响的临床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 29 (5) :658-660.

爱心护理模式 篇3

该医院的护理团队, 一直以优质护理享誉三湘, 他们时刻秉承“广济天下、德行百年”的院训, 坚持“把尊重送给患者, 让关爱融入细节”的服务宗旨, 矢志让爱心与优质永恒。

积极向上、朝气蓬勃、训练有素的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

2001年, 在医院支持及科室主任领导下, 护士长秦运俭带领3名护士, 用三台监护仪, 两台呼吸机开始着手创建湖南省地市级医院中首批ICU病房。

创建之初, 大家对新生的ICU充满了怀疑和陌生, 病房医生也不轻易将病人转到ICU, 直到第一例肝移植手术的开展、病人住进ICU病房为止。

护士长秦运俭回忆说:起初, 我们把病人如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样看护, 生怕有半点闪失。因为当时各方面知识有限, 尤其是缺乏实际经验, 仅仅为了得出一个精准的cvp数值, 连夜从省城请来仪器工程师床旁指导, 并理论授课讲解监护设备的管理与应用, 大家就这样边学习边摸索。

术后3天内, 病人一直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而会使用呼吸机的唯有护士长一人。为了能让病人尽早撤离呼吸机, 这72小时里, 护士长硬是将家搬进了病房, 每班都会亲自参与交接, 着手教会每位护士。3天的呼吸治疗与监护让病人得到很好的保护并顺利转入了普通病房, 没有术后并发症。第一例肝移植的成功开展和护理, 标志着ICU的正式成立, 病人的早日康复为大家的努力做出了见证。

2011年5月13日, 科室成功开展了血流动力学管理的新技术PICCO监测, 如今, 已运用此监测技术成功救治近百名重症患者, 彻底摆脱了经验式容量管理, 在危重症患者循环管理及容量监测上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2012年, 科室通过了湖南省专科护士实习基地现场验收考核, 成为地市级医院中首批具备ICU专科护士培训资质的科室。

2013年, ICU病房正式更名为重症医学科。如今, 科室已发展成拥有近50名护士的“大科”, 拥有国内外先进的设施与设备, 成为了湘西北地区最大的危重症患者转诊中心, 现代化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实时监护和有效抢救及应对重大医疗突发事件的一级临床学科。

“监护室是关起门来做护理的科室, 要想获得理解和信任, 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也只有把一切护理工作做得规范了, 就不用在意别人用怎样的眼光去看你!”这是护士长时常提醒大家的一句话。

为了能把普通而平凡的护理工作做到规范化, 科室多次派人前往国内知名大医院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 科学的管理方法, 并在工作中不断改进、自我创新。科室巧妙地运用5S管理法, 实行了护士长领导下, 大组长、小组长三级质控模式。

为培养出一个专业的重症医学护理人才, 科室制定并实行一套系统的护士分层学习计划, 每一位新入科人员均按周计划、月计划、季计划培训和考核;实行带教老师终身负责和问责制, 设计出具有自身特点、综合全面的新人带教计划, 规范带教提问内容, 以便在带教新人的同时完成带教老师知识的梳理, 避免因带教老师知识水平的差异而达不到预期带教效果。对于入科两年以上的其他层级护士, 科室将护理人员分为呼吸治疗、血滤净化、重症管理三个专科护理小组, 并按计划和要求落实各组学习任务, 每月完成一次护理查房, 让护理整体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为了做好无陪护病房的良好沟通, 科室成员算是下了一番功夫:自行设计和制作了护患沟通手册, 编写了一套护患沟通规范化语言, 拉近了护患距离。小张是一名胰腺炎入住ICU的患者, 开始住院时, 因突发疾病心情极度烦躁, 稍不如意就骂人、拒绝治疗。监护大组长根据病人情况, 设计出符合病人目前状态的语言沟通范本, 并召开护理小组沟通会议, 分析患者的需要层次。大家齐心协力, 耐心劝解, 没有人计较他对医务人员的不敬。终于, 病人内心坚冰融化, 开始了积极配合治疗, 很快就转入了普通病房。转出前, 他还为ICU写下了长达两页纸的感谢信, 列举了住院期间大家为他做的点点滴滴, 护理人员一些不经意的关怀, 让他很是感谢与难忘。

为增强整体素质, 让新人尽早上手, 科室以新老搭配的方式分成几个小组, 采取组长质控模式, 每月医护共同参与打分评比, 选出最出色的团队给予奖励, 形成一种你争我赶, 个个争先, 不甘落后的生动局面。在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努力下, 整体护理能力大幅提升, 住院卧床长达5年的患者压疮零发生, 家属也为此感到不可思议。

与此同时, 重症医学科非常重视打造团队的凝聚力与魅力, 让每一个人时刻感受大家庭的温暖。护士小龚生病住院, 家人无暇照顾, 科室人员自发组成护理小组, 利用休息时间作为临时“家属”, 24小时无微不至的照顾, 直至康复出院。

为了丰富业余生活, 科室还举办了“草根”春晚, 大家从繁忙的工作中走出来, 通过自编自演的情景剧、大合唱、团体舞蹈等节目, 如同一场娱乐盛宴。美丽的歌声与舞蹈展现了大家的自信与优雅;夸张的语言和动作组成的情景剧让现场笑声不断, 不仅展现了在紧张的工作中对生活的领悟、对医患关系的反思, 也恰到好处地释放了工作压力, 在医院、病患中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2014年, 在医院等级评审年中, 重症医学科作为必检科室代表接受检查与验收, 得到了评审专家一致好评。2015年, 以“让ICU病人的肺更健康”为命题, 呼吸治疗师丁广湘带头成立了呼吸治疗品管圈。迄今, 重症医学科在“互帮互助, 共同进步”的氛围中, 展现着团队的美好。

团结协作、善于关爱、勇于创新的手术室护理团队

手术室是医院最大的护理团队, 也是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在护士长谢朝菊的带领下, 他们团结拼搏, 以救死扶伤为天职;以敏捷、快捷、精湛的护理技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在无影灯下抢救了无数急、危、重病人, 是一支以管理强、服务佳、人才精、业绩高的护理队伍。

“专业、协作、安全、严谨、创新”是手术室人共同畅想的科训。多年来, 手术室的全体成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提高了科室的管理水平, 使科室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轨道, 获得了连续多年无护理差错和投诉的好成绩。先后被授予:常德市“巾帼文明岗”、“百姓放心医院”先进科室、“最佳护理单元”、“先进科室”、“三好一满意”活动先进科室、先进工会小组等。2014年, 在三甲医院等级评审中, 手术室在优质护理、安全核查等管理方面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肯定。

手术室为外科系统的中心枢纽, 在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的情况下, 他们承担了全院包括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整形烧伤科、眼科、妇产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所有外科的日常手术和急诊手术, 年开展各类手术2万余例。近两年, 完成了多例大手术及新手术的配合, 如:冠脉搭桥、神经外科的颈内动脉血栓剥脱术、胰十二指肠移植癌根治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复杂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等, 每一台手术的成功都展现着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和辛苦的付出。应该说, 手术室每一位成员都具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面对工作时间不定, 他们毫无怨言加班加点, 即使是休息、节假日, 加班也随叫随到, 通讯设备24小时保持通畅。仅仅2014年, 人均累计加班达80多个小时。

早在2005年, 手术室就树立了“三心”的服务宗旨, 即“以病人为中心、充满爱心、充满责任心”;并且开始了术前访视、术中关爱、术后回访的整体化护理流程, 让病人得到了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

他们自主设计并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术前访视单, 让患者及家属更直观地了解整个手术流程, 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术中贴心的问候, 麻醉等待间播放舒缓的音乐及电视节目, 倾听患者需求, 使其减少手术压力;患者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 待平稳苏醒后安全护送回到病房;每周的专人术后回访了解患者的心声及需求, 做到了患者手术期的无缝隙护理服务。

他们把每一位进入手术室的患者都视为自己的亲人, 习惯了急病人之所急, 想病人之所想, 在高质量的配合手术和麻醉的同时, 让患者轻松地度过手术过程, 已成为每一位手术室护士的必修课。

时代日新月异, 诊疗技术的更新换代, 使这支团队尤其注重加强业务学习和专科技能培训。他们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专科分组, 每周二7:30—8:00学习专科理论, 每周五进行设备培训及考核, 并制定了详细的规范化培训计划, 制定了详细的专科培训讲课表和操作示范、操作考核表, 在严格执行的条件下与科室评先评优挂钩。通过这些操作示范、练习、考核相结合的培训, 既提高了对设备的使用技能的了解, 也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与使用寿命延长。

与此同时, 还加强参与了各类学习与培训, 截止2014年, 已有28人先后在国家级及省级医院进行专科的进修学习;每年都会坚持外派2-3名护士参加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

由于科室业务的不断扩大与发展, 他们还善于进行创新与交流, 2014年5月, 承办了常德市手术室优质护理交流会, 团队一系列创新与管理经验的交流, 得到了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术室护士长的高度好评, 也成为了地方医院学习的榜样。

手术室护理虽然争分夺秒很辛苦, 但每一位护士都保持了积极向上的态度, 尤其是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4年护士长谢朝菊获得“首届常德市优秀护理工作者”称号, 2012年刘丽在医院演讲赛中获一等奖、年轻护士技能操作一等奖, 2012年李萍获医院书法比赛一等奖, 2013年周雪珍立医院三等功, 2013年谢朝菊获全市羽毛球比赛女子组“第七名”, 2014年谢朝菊、周雪珍两位同志荣立医院三等功等。

上一篇:积极浪漫主义下一篇:ADR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