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词语理解

2024-09-01

英汉词语理解(精选八篇)

英汉词语理解 篇1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 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 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 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 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 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 (跨文化合作) ”、“acculturation (文化交融) ”或“transculturation (跨文化交际) ”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译” (郭建中, 2000, P277) 。因此, 怎样更加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

在当今外语教学和学习中, 联系文化来学习语言这一命题, 已被人们普遍接受。英语教学绝对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语言形式正确, 还必须使他们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语言同文化相辅相成, 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特定的文化常把某种烙印加到语言上。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 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 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因此, 语言和文化是共生的、互相依存的, 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形成人类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 人类的思想又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并体现在词语和其他结构中, 语言的丰富发展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也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第二, 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从另一角度来说, 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 而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语言能力通过后天社会语言环境的影响而习得的一套知识系统。因此,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是语言的内蕴, 文化的发展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反之, 文化又制约着语言形式, 成为语言的基本内容。文化差异必然造成词语理解与翻译的差异, 甚至相去甚远。同时, 词语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

二、英汉词语理解与翻译中文化的差异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词语的意义结构的影响, 二是对话语的结构的影响。许多词语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 由于缺乏相应的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 很难理解、翻译这些词语。因此, 正确理解和翻译带有特定文化信息的词语就成为英语学习中理解与翻译的关键。

一个民族及其国家由于历史发展不同, 在其漫长的民族历史长河所形成的文化也不相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的积淀, 都反映着该民族人民的劳动创造、艺术成就、价值取向观念和生活习俗。特定的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文化, 其主要内容体现在一些含有典故的习语, 包括成语、俗语、歇后语、方言等。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 反映在语言中, 就是词语意义的非对应性。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 对这些内容的表达方式不相同, 对这些内容的内涵理解也不相同, 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 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 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 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 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 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 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 ,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 “Old dog will mot learn mew tricks” (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 “sick as a dog”, “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十分喜爱猫, 用“馋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呢的成份, 而在西方文化中, “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不同的文化习俗、不同的信念与价值观, 以及审美观, 产生了各自独特的社会风俗以及民族心理, 并反映在语言中。例如, 英国人喜欢狗, 有很多习语都和dog有关。如果不了解英国人这个习俗, 就很难翻译准确, 甚至即使翻译过来了, 中国人似乎也不理解。如“lucky dog” (幸运儿) , “a top dog” (优胜者) 。有一句俗语“Every dog has his day”其意是“人人都有得意时”, 而不是“狗总会有它的一天”。更具有宠爱之意的是“Love me , love my dog”与汉语中的“爱屋及乌”的意义相近。中国人虽然认为狗是一种忠实、可靠的动物, “狗不嫌家贫”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 但中国人从心理上却厌恶、鄙视它, 常用来比喻坏人坏事, 如“走狗”、“狗腿子”。同样的道理, 狮子 ( lion) 在西方被誉为百兽之王, 其形象为勇敢、威严, 当指人时, 其喻意为勇敢, 有权势和声望的人;对中国人来说, 具有这一形象的动物是老虎 ( tiger) 。还有中国人用鼠, 英国人用chicken比喻人胆小;中国人用泥鳅 ( loach) , 英国人用鳝 (eel) 表示滑头;中国人用牛形容人身体强壮, 而英国人却用马达到这一效果, 所以“体壮如牛”, 译为英语是, “as strong as a horse”。“大海捞针”的英译是“look for a needle in the haystack”, 而非“in the sea”。

各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气候不同, 也从侧面反映出语言的内涵不尽相同。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 大手大脚,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 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 如“to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一歇) , “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 ,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等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 “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 北温带, 海洋性气候, 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 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 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和翻译中我们应常常留意英汉两种语言的各方面的思维差异, 把翻译看作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信息交流, 时常保持警觉的文化意识, 这样才不至于产生文化失误, 更好地进行文化交际和翻译工作。

摘要:东西方文化差异制约着人们对英汉词语的理解与翻译。与此同时, 英汉词语的理解与翻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差异总是与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风俗民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的目的在于引起读者对英汉文化思维差异的注意, 在跨文化交际中保持文化意识的警觉。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汉词语理解,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1.

[2]张源清, 王鲜杰.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M].四川: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

[3]陈艳粉.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4]郭建中.当代美国[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5]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6]刘宓庆.当代[M].北京:中国对外, 1999.

[7]刘宓庆.问题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 1998.

[8]尤金.A.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M].严久生译,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8.

[9]王宗炎.辨义为翻译之本.翻译通讯[M].1984, (4) .

英汉词语变化对比研究 篇2

英汉词语变化对比研究

英汉用词对比显示,表达同一事物或概念时,英语在选词上表现出强烈的变化倾向,而汉语似乎不在乎词语的`简单重复.除了文化思维习惯,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要求、构词方式、篇章连贯以及指称词语的可及性方面的不同,也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作 者:蔡基刚 CAI Ji-gang 作者单位:上海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33刊 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年,卷(期):28(6)分类号:H313关键词:英语 汉语 用词变化 对比分析

英汉词语搭配对比研究 篇3

语言学界普遍认同我国对比语言学研究始于《通过对比研究语法》 (吕叔湘1992) 。自该文章发表至今, 英汉对比研究的硕果累累, 发表了大量论文和专著, 内容涉及英汉对比理论与方法研究、英汉微观对比研究、英汉宏观对比研究、英汉对比应用研究以及中西文化对比研究。

对比分析 (contrastive analysis, CA) 是指把两种语言的体系进行比较, 例如比较音系体系或语法体系。对比分析兴起并流行于20世纪50和60年代, 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上的应用, 它以下列假设为基础: (一) 学习一门新的语言, 其主要困难来自第一语言的干扰; (二) 其困难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来预测; (三) 运用对比分析来编写教材, 可以减少干扰的影响。对比分析与错误分析不同, 对比分析是对两种语言中主要不同部分进行分析比较, 可为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减轻障碍, 使其少走弯路, 更快地掌握和使用目标语言。根据王宗炎 (2008b:397-398) , 对比分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理论研究。这种分析应力求详尽、明白、严格, 像其他理论研究一样是长期性工作,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另一种是供教学用的, 只要抓住要点, 加以阐述, 不要求细大不捐, 系统也不十分严密。

对比分析有助于教学, 对这一点许多语言学家都有过精辟论述。吕叔湘 (1992:4) 曾指出, “一种事物的特点, 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赵世开 (2008:186) 指出, “对比研究有助于发现和解释外语学习中最难掌握的部分, 有助于排除母语的干扰, 也有助于错误分析”。赵世开还认为, “当前恐怕主要是以实用为主, 也就是说, 主要是为语言教学服务”。吕叔湘 (1980:序) 曾写道:“我相信, 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王宗炎 (2008a:304) 指出, “学外语, 必须了解其词义, 可是有些词语的意思非对比搞不清”。

词语搭配是中高级英语学习中的难点与盲点, 这一点已得到语言学界的普遍认同。在词语搭配使用上, 学习者往往错误百出, 又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首先, 词语搭配集中体现了不同语言使用词汇的侧重点不同;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认知不同。母语负迁移更是学习者在词语搭配习得上举步维艰的成因。英汉词语搭配对比研究正是以教学为目的, 对比分析英汉词语搭配的种种不同, 以引领英语学习者走出这一瓶颈。

本研究拟从英汉词义项的多寡、语义容量的宽窄、英语用词精确性和汉语用词笼统性及英汉思维模式异同等诸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二、英汉词义项的多寡

汉语词义项少, 英语词义项多。许多统计和调查都表明, 英语不仅多义词数量比汉语多, 且多义词的义项也比汉语多。根据对英汉L词条义项的统计:汉语一个词最多义项为16个, 而英语则可达31个、46个、53个和58个 (蔡基刚2008:77) 。“英语有近60%的词都是多义词。” (刘宓庆2006:443)

词义项的多寡与语言本体有直接关系。首先, 汉语是表意文字 (象形文字) , 即文字的形式和意义有一定的联系和理据性。带有“目”部首的字一般会表达与眼睛有关的含义, 如:盹、眨、眩、盼、睁、眸、眺、盲、睹、睛等表达眼睛的种种状态和动作。带有“食”部首的字一般表达与饮食有关的含义:饥、饮、饭、饱、饯、馅、饿、馆、馒等。带有“手”部首的字一般表达与手相关的含义, 如:扔、扛、托、执、抖、护、抚、抄、抢、折、抓、拉等都需要用手来完成。而英语是拼音文字, 形式与意义没有任何必然联系。“book”意为“书”, 也可指其他任何东西, 因为从“book”书写形式上看不到意为“书”的任何理据性。这是拼音文字与表意文字最根本的区别。其次, 由于汉字的表意性 (象形性) , 意义受到字形的限制, 所以不可能无理据地给词添加义项。而英语拼音文字形式与意义没有任何联系的特性使得赋旧词以新义成为可能。例如:figure可指“数字;数据”, 可指“人物;名人”, 可指“外形;轮廓;人影”, 可指“五边形”, 也可指“示意图;图表”。这些义项之间不但没有任何联系, 且它们之间的意义也相去甚远。再如:bank既可指“银行”, 又可指“河岸”, 两个毫不相干的义项都属于同一个词。这是拼音文字的特性使然。再次, 对于新事物的表达, 汉语倾向于采用属加种差方式造新词 (由于表意文字的局限性) , 而英语则倾向赋旧词予新意。因此, 一词多义成为后者的一大特色。

词义项多寡与词语搭配能力大小密切相关, 义项多, 搭配能力强;义项少, 搭配能力差。例如, short可以有如下义项: (1) “短的, 近的”, a short distance (近距离) ; (2) “矮的”, a short woman (矮个女子) ; (3) “ (智力等) 弱的, 浅薄的”, a short memory (记忆力差) ; (4) “暴躁的, 发怒的”, a short temper (暴躁的脾气) ; (5) “波涛汹涌的”, a shor sea (波涛汹涌的大海) ; (6) “ (酒类) 不掺水的”, a short drink (烈酒) ; (7) “ (股票投机等) 卖空的, 空头交易的”, a short sale (卖空) , a short contract (空头交易合同) 等12个义项。而汉语“短”只有3个义项: (1) “尺度小”, 跟“长”相反; (2) “短少, 欠”; (3) “短处, 缺点”。又如:“strong”有12个义项;汉语“强”只有3个义项等等。

搭配能力的强弱与义项的多寡有一定的联系, 但不是绝对、唯一的联系。这只是决定词语搭配能力强弱的一个因素, 仅凭这一点不能得出英语词语搭配能力强, 而汉语词语搭配能力弱的结论。

三、英汉词语义的宽窄

词语义的宽窄与义项的多寡没有必然联系。词的语义宽, 搭配能力强;语义窄, 搭配能力弱。在英语里, 根据世纪版《新英汉词典》“enjoy”只有3个义项1: (1) “享受, 享有 (利益、权利、声誉) ”; (2) “享受…的乐趣, 欣赏, 喜爱”; (3) “经历, 把握”;若根据《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enjoy”则只有两个义项2。但它的搭配能力非常强, 几乎可与任何一个表达积极意义的词搭配使用, 如: (1) 保护、支持类:enjoy America’s military protection; (2) 待遇、地位类:enjoy a serious of privileges; (3) 优势、能力类:enjoy market supremacy; (4) 增长、发展类:enjoy double-digit growth; (5) 生活、境况类:enjoy affluence; (6) 影响、关系类:enjoyawarm working relationship; (7) 天气类:enjoy a sunny day (蔡基刚2008:205-206) 。义项少而语义宽的词在汉语中表现得更加普遍。例如, (1) “收拾”指“整顿、整理”, 搭配能力非常强:收拾房间, 收拾床铺, 收拾院子, 收拾草坪, 收拾花园, 收拾工具, 收拾书包, 收拾抽屉, 收拾铅笔盒, 收拾残局等等。 (2) “响了”指“发出声音”:钟响了, 铃响了, 壶响了, 锅响了, 门响了, 枪响了, 炮响了, 子弹响了, 锣响了, 鼓响了等等。 (3) “原”指“最初的, 开始的;没有经过加工的, ”几乎可与任何词搭配使用:原稿, 原画, 原版片, 原纸, 原煤, 原矿, 原水, 原糖, 原材料, 原始公社, 原始资料, 原审, 原配, 原职, 原价原动机, 原籍, 原野等等。

尽管英汉语中都有语义宽, 搭配能力强的词语, 汉语这类词的数量比英语多, 且更普遍。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这样一个事实:汉语词总数量在七万左右, 而英语词最少也在五十万以上,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汉语对世界上千变万化的事物进行生动、细致地描写与表达。这与汉语中许多词表现为语义宽、搭配能力强的特性息息相关。

四、英语用词精准性和汉语用词笼统性

用词的精准或笼统直接影响词语的搭配能力。用词笼统则搭配能力强, 而用词精准则搭配能力弱。首先, 本族语为汉语的人重整体、重意合、重直感的思维方式反映到语言上表现为用词笼统;相反, 本族语为英语的人重逻辑、重推理、重形和的思维方式反映到语言上则表现为用词精准。其次, 英语词汇量大, 其中有着大量的借词。许多词至少有三个同义词, 分别来自古英语、法语和拉丁语。拉丁借词用于科学、技术和宗教等方面较多;法语用在正式文体上较多, 英语用于口语和非正式文体较多。而这些因素更加使英语用词多变化, 选择限制多, 因此表现为一词一物性。例如, (1) 汉语中的“完成”在英语里分别为finish one’s homework (完成作业) ;fulfill the plan (完成计划) ;accomplish a task (完成任务) ;do one’s job (完成工作) ;complete a project (完成项目) ;settle an account (完成结算) 。汉语一个“完成”需用英语finish、fulfil、accomplish、do和complete来表达。 (2) 在汉语里, “叫”可以表示所有动物的喊声, 在英语里不同动物的叫需用不同的词来表达:Wolves howl. (狼叫) ;Buffalo boo. (水牛叫) ;Bulls low. (牛叫) ;Lions and bears roar. (狮子、熊叫) ;Cuckoos call. (布谷鸟叫) ;Elephants trumpet. (大象叫) ;Frogs crook. (青蛙叫) ;Bees buzz. (蜜蜂叫) ;Doves coo. (鸽子叫) ;Ducks quack. (鸭子叫) ;Horses neigh. (马叫) ;Cats miaou. (猫叫) ;Dogs bark. (狗叫) 。 (3) 在汉语里, 许多东西可用“发光”和“闪亮”来形容。但在英语里:The torch flashes.“flash”指“闪光”, 形容火把、火炬。The sun shines.“shine”指 (太阳) 发光、照耀。The stars twinkle.“twinkle”指 (灯或星星) 闪烁, 闪耀。

上述实例在表明汉语用词笼统, 进而表现为搭配能力强的同时, 也深刻表明, 在英语里, 语义是搭配的基础 (当然约定俗成至关重要) :shine的语义就决定了它要与sun搭配;twinkle的语义决定它与stars连用。这一点对习得英语词语搭配至关重要。

五、英汉思维方式异同

关于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影响和产生表达法的不同, 许多中外语言学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洪堡特 (1988:46) 指出:“每一种语言里都包含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沃尔夫 (2001a:220-221) 认为, 语言不同, 思维方式不同。使用明显不同语法的人, 会因其使用的语言不同而有不同的观察行为, 对相似的外在观察行为, 也会有不同的评价。沃尔夫 (2001b:255-256) 还认为:“一个人思维的形式受制于他没有意识到的固定的模式规律。这些模式就是他自己语言的复杂的系统。”刘宓庆 (2006:510) 认为:“某一特定的特征特别是它的表现法, 无疑地与说这一语言的人的思维风格有联系。这可以说是语言生成中思维对语言的一种纵深折射, 它的影像被投射在色彩斑斓的表现法中, 汉英皆然。”

的确, 在实际语言使用中, 由于本族语为英语和汉语的人思维模式不同, 英汉词语搭配表现出很大差异。同一样东西, 观察角度不同, 使用词汇也不同。例如:汉语“这件衣服太瘦了。”强调衣服尺寸的大小;在英语里则为“This jacket is too tight.”, 是从人穿上衣服感觉的角度去表达。又如:汉语讲“考虑各种因素”, 强调的是主观的思考与认识;在英语里则为“weigh all the factors”, 强调的是客观上的重要性。再如:汉语“我举双手同意。”是非常形象的表达;而在英语里则为语言形式的使用 (比较级) “I couldn’t agree with you more.”。再看下面一组搭配:英语:main hall (抽象的功能) , 汉语:正厅 (具体的朝向) ;stop watch (抽象的功能:可停止计时) , 汉语:跑表 (形象的描述) ;英语:a long break (时间的长短) , 汉语:大课间 (笼统的描述) 。

由于讲英语人偏好抽象思维和分析思维, 而讲汉语人偏好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 思维的差异必然反映到语言的不同结构上。同一样东西, 由于着眼点不同, 便有了不同的名称。因此, 用词的好恶比句法更能体现语言之间的区别。

六、教学启示

英汉词汇在义项多寡、语义宽窄、思维方式以及用词倾向上的种种差异和不对等, 使英汉词语搭配存在巨大差异。我们不可能期望中高级英语学习者会很自然地产生这样的联想:汉语的“奏乐”为英语的start the music;“各就各位”为take your places;“独立包装”为individual pack;“解密”为break the code。这里存在着在教学上需要引进英汉对比方法的问题。正如林语堂 (2009:35) 所讲:“句子意义不明时, 可用翻译方法, 但不可专用翻译为练习方法, 翻译句子之用处, 在于作比较, 研究本国语与外国语说法之不同。”尽管这里讲的是句子和语法, 但对习得词语搭配也非常适用。

英汉词语词形功能对比探析 篇4

1 词的定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理论综述

1.1 英语中词的定义

“A word may be defined a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units of speech and as having a minimum free form.It is a unity of sound and meaning,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given syntactic function.”

“A word is an arbitrary pairing of sound and meaning.”That is to say, “the word...is a complex pattern of sounds associated with a certain meaning.”

英语中也可以从词的构成方面给词下定义:”we shall consider the word as an uninterruptible unit of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one or more morphemes and which typically occurs in the structure of phrases.”

Jochen Zeller从词的形态地位论述的词:“Assigns words status to morphological objects, i.e.the set of elements that are built out of morphological atoms (morphemes) by morphological rules.”1.2汉语中词的定义

朱德熙老先生将词定义为:“最小的能独立活动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

汉语中“词是词汇的基本构成单位, 有固定的语音和意义。词具有造句功能, 是最小的造句单位。”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在句子中能够“充当句法成分”, 虚词可以“起句法作用并表示语法意义”。

周荐先生从字符串及其组合的角度定义词的:“典型的词则是一些由字与字相互组合而成的以及由单字与字串或由字串与字串相互组合而成的合成性的单位”。

1.3 英汉两种语言中词定义的共性

从上述英汉各两组词的定义可以看出, 词这个语法单位所拥有的一些共性:词能够独立运用, 充当一定的句法成分, 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词的共性是英汉词汇对比的基础, 为下面分辨两种语言从词形的不同而导致词和短语界限的模糊提供了解决的条件。

2 从形式和功能两种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词的差异

英语中语素和词的外形是显性的, 并且由于英语的书写方式是分词连写, 所以英语中确定词主要是通过其形式。而汉语由于是意合语言, 从形式上不是分词连写, 不能清楚的分辨词和词的界限, 只能从其表达的具体意义和在句子中所履行的功能来区别。因此, 英语和汉语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英语的形式和汉语的功能上。

首先, 英语中的复合词必须由两个或多个自由语素组成。这里的自由语素在词的构成结果上来讲是独立使用的词根词。比如说, workshop是一个复合词, 由两个词根词work和shop组成;同理, friendship这个复合词也是由friend和ship这两个词根词组成的。所以由此得出, 在英语中组成复合词的成分必须是能够独立使用的词根词, 并且能够从形式上清晰地分辨出来。这就是英语形合语言在形式上的显性特征。然而汉语则不同, 因为汉语中无论是语素还是词, 都是由汉字这个符号来表示的, 且汉字在外形上很难区分哪个是自由语素, 哪个是非自由语素, 必须从意义功能角度来判定是自由语素还是非自由语素, 即汉语所说的成词语素和非成词语素。因此组成汉语中复合词的成分中可以是两个自由语素, 一个自由语素和一个非自由语素或者也可以是两个非自由语素。 (见表1, 其中下划线的是自由语素, 即汉语中也称成词语素)

从表1得知, 汉语中复合词的构成与英语不同, 不仅可以由自由语素构成, 也可以由非自由语素构成, 这与英语中复合词的构成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异。

其次, 英汉两种语言中, 每一级的语法层级单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的形式在英语中是一个词, 在汉语中可能就是一个短语;有的形式在汉语中是一个词, 在英语中确是一个短语。请看下面两组例子:

句组1:The plan made me headache. (一个名词)

这个计划令我头痛。 (一个短语)

句组2:I worried about you all the morning. (动词短语)

我担心了你一上午。 (一个短语)

从上面两组句组来看, 两种语言中语法层级单位并非完全对应。句组1中, 英语的“headache”在句子中是一个词, 更具体来讲, 是一个复合词, 分辨的依据是英语词汇的分词连写。而汉语中的“头痛”在句子中所起的句法作用是一个主谓关系的短语, 主要原因是汉字不是分词连写, 必须从意义上进行推断。这又从根本上反映了英汉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从形式和

222语言学研究意义的不同角度来解释语言的显著差异性。

最后, 在句法功能角度, 英汉两种语言也分别体现了各自的刚性与弹性。英语词汇的刚性, “是指词语在这些方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固定性”;汉语词汇的弹性, 不仅表示汉语词汇所履行的句法功能可以自由转化, 而且还体现了汉语词汇灵活多变的意合功能。具体来讲, 英语中词类的功能比较单纯, 所以在句法功能中充当的成分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例如在英语中, The strong man mercilessly beat a senior citizen.在这句话中, 形容词strong在句中做定语, 名词man和senior citizen分别做主语和宾语, 动词beat做谓语, 副词mercilessly做状语。由此可见英语中的词在句法功能方面体现了刚性的一面。相对来讲, 汉语中的词类和句法功能之间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见表2, 表中划斜线的部分表示不存在)

从表2可以看出, 汉语中的一种词类在句子中可以充当多种句法功能。这种一对多的对应关系显示了汉语词类可以“身兼多职”的特性, 因而从根本上说明汉语词汇的理解、应用与分析不同于英语的那种一对一的固定模式, 而是从表达的意义层面去着眼, 充分表现了汉语自身意义功能大于自身形式化的本质特点。

3 结论

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词汇在表现形式和意义功能两方面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导致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英语注重于形式的连接, 是一种从形式到意义的印欧语言。而汉语则不同, 由于缺少形式和形态上的变化, 必须走意义功能的道路来理解和分析。所以, 在学习词汇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实践中, 必须抓住两种语言中的共同特征, 并作为出发点, 且在此基础上针对差异和不同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和分析就能清楚地捋清英语和汉语词汇的各自脉络,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词作为英汉两种语言所共有的语法单位之一, 其形式和功能在两种语言中的表现却大相径庭。英语中词的确定是从形式上区分, 并且在句子中的句法功能与词类一一对应。汉语则不同, 词的确定须从意义入手, 且一种词类可以履行多种句法成分, 功能相比英语较为宽泛。文章从词的定义为出发点以揭示两种语言中复合词、词语和短语的界限以及句法功能的差异, 以期对词汇学习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语素,词,词的形式,词的功能,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维友.英语词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18.

[2]Adrian, A Linguistics[M].Cambridge, MA.:MIT Press, 2001:15-16.

[3]Howard J, Etienne Z, Words A.Meaning and Vocabulary—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Lexicology[M].London and New York:Cassell, Wellington house, 2000:50.

[4]Jochen, Z Particle Verbs and Local Domains[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1:33.

[5]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11.

[6]王红旗.语言学概论 (修订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98.

[7]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45.

归化与异化:英汉颜色词语翻译 篇5

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着各自独特的物理属性, 它们构成了五彩斑斓的自然现象。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 表示颜色的词语无论在何种语言中都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连淑能从英汉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列举了26类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 颜色词语就是其中一类, 与成语、谚语、委婉语等公认的语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等加以研究 (邵志洪, 1994) 。因而, 颜色词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描述着事物的色彩、表达文字的思想内容、加强语言的感染力, 此外, 在不同语言中, 传达了不同文化中丰富的内涵, 承载不同的意义, 表达不同的情感, 也使得语言更加鲜明生动,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在人类语言中, 颜色词语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 令人刮目相看, 它在语言科学中已经构成了一个特殊的领域 (钱歌川, 1976:132) 。汉语中, 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而英语中有red、white、black、green、yellow、blue、purple、gray、brown。由于颜色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范畴之一, 尽管两种语言在对颜色的表达的数量很多, 但它们作为表达颜色的基本词汇, 在中英文中都是相通的、一致的。但由于中英两国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因其受思维方式、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 对于不同民族的人而言, 各种颜色所产生的视觉和心理上的联想和象征意义相差甚远, 颜色词体现出各民族独特的“个性”, 带有显著的文化烙印, 反映了两种语言丰富的民俗文化用语及历史渊源。例如:如中文中“红娘”一词, 源于《西厢记》。作品中, 侍女红娘促成了女主角莺莺和男主角张生的婚姻, 后来, “红娘”便是指热心促成他人婚姻的人。如果不了解这一特殊的汉语文化, 简单地译为a red lady (红衣女郎) , 必然闹出笑话。而英语中的“black sheep”则翻译为“害群之马”、“败家子”, 因为这一词语赋予了特定的英民族文化色彩。据说, 早在远古时代有一位英国牧羊人, 总认为羊群中如混有一匹黑马, 则是非常不吉利的, 黑羊被视为“魔鬼的化身”, 后来, black sheep就被引申为“群中败类”。再如:汉语中的白脸、奸臣、黑心肠、戴绿帽、黄色书刊、红眼病等词;英语中的blue jokes、blue talk、greeneyed、yellow streak、black deeds、red with anger等, 这些颜色词均体现了政治文化以及价值观的民族性以及与颜色词之间的特殊关联, 反映出不同社会的政治取向, 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独到的色彩意识和文化传统的体现。由于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 它涉及到两种语言与各种知识, 它用的是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感情、风格等忠实地重新表现出来, 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的交流。英汉颜色词语的翻译颇为复杂, 在对待中英文颜色词语的翻译时, 需要译者充分地了解中英文化差异, 领略到其中的微妙之处, 同时具备扎实的翻译技能, 从而仔细考虑, 好好把握, 做好翻译, 使译文的读者能够通过译文了解他国文化, 真切地感受、认识异域风情, 达到传播文化, 促进民族交流和共同发展的目的。

2 归化、异化与中英文颜色词的翻译

2.1 归化与异化

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及冲突给翻译者带来了难题, 而“归化”、“异化”两种翻译手段的灵活运用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法。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与意译 (liberal translation) 执政在翻译界一直非常的激烈。而归化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与异化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之争, 便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归化和异化最早由德国早期思想家斯莱尔马赫 (Schleiermacher) 提出, 他认为:“翻译只有两种方法, 不是译者不打扰读者, 尽可能让读者靠拢作者, 就是译者尽量不打扰作者, 让作者靠拢读者。”着重探讨了翻译与理解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指出翻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一种是使作者靠拢读者。翻译理论家文努蒂L.Venuti在此基础上将政治、社会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等因素考虑进来, 将归化、异化作为两个翻译术语提出。将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 (transparent, fluent style) 的风格, 最大限度淡化原文陌生感 (strangeness) 的翻译策略定义为归化;而异化则为: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 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 (韦努蒂, 2004) 归化要求译者向读者靠拢, 翻译时要求表达形式、文化因子均与译语吻合;异化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 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异质。归化派坚持以目标语、译文的读者为归宿, 采取译文读者所熟悉的语言形式、色彩和风格来代替和再现原文;异化派则认为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 力求保持原文的形象、色彩和风格。

2.2 归化、异化与中英文颜色词语的翻译

归化与异化作为英汉互译的两种策略, 在处理带有文化特色的原文时, 究竟是采用归化还是采用异化, 只要能达到传达原文的信息、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即可。以下笔者就一些实例对异化法、归化法在颜色词翻译中的具体应用予以分析。

(1) 异化法

采用异化法, 无论是原文的异域文化特色、异域语言形式还是作者的独特的写作手法, 均可以得到很好的传达。常采用如下两种方法:

1) 直译

人类文化具有一致性, 颜色词在源语和目标语中赋予了相同的意义, 给原作者和译语读者能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联想, 因此, 译者常采用直译的方法。

如:black board、blue sky、gray clothes、red carpet、white person, 这些词中的black、blue、gray、red、white均指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颜色, 因而直译为“黑板”、“蓝天”、“灰衣服”、“红毯”、“白人”。

2) 直译加注

虽然不同民族给同一种颜色词赋予相同的意义, 但由于民族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背景的不同, 再加之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在视觉和心理上引发了不同的联想、象征意义, 也蕴含了的语义。对于这些词语, 就宜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

如果将black market、black spot、green pound译为“黑市”、“黑点”、“绿色英镑”, 势必会给人们产生疑惑, 不能准确理解其中的意思, 这种情况采用直译加注, 有助于理解。由于black在中英两种语言中均有“不良”之意, 由于black market是指市场上的违禁交易, 因而译为“黑市 (违禁货物的交易) ”, 同样“black spot——黑点 (贫困或落后地区、棘手的地方或事情) ”, “green pound——绿色英镑 (英国参加欧洲共同体农产品交易使用的货币) ”。

上述例子予以加注, 易于译文读者理解, 减少了阅读障碍。

(2) 归化法

翻译过程中, 译者常遇到一些因各种由于语言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无法逾越的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就只能而采取归化法, 将自己的译笔向目标语靠近, 尽量用译文读者所熟悉的语言形式、色彩和风格代替和再现原文。

1) 意译

由于中英颜色词语的差异存在, 如果一味地直译, 难免会因文化差异造成误解, 尤其是在翻译习语、典故时, 由于其由来已久、渊源深远、不易理解, 针对这一类词只能舍弃语义含义, 保全语用含义而选择意译。

如“Black Maria”为“囚车”之意, 而非“黑玛丽”。这是源于19世纪初, 一位名叫叫Maria Lee的黑人妇女在波士顿开了一家小旅店, 专门招待过往海员。她身高力大。常常挺身而出, 协助警察治服罪犯。即使是一些惯犯, 对她都畏惧三分。当警察遇到困难时, 就会说“派人去叫Black Maria来”。此外, Maria还常帮着警察把罪犯押到拘留所。在1938年, 当第一批运送囚犯的马拉警车从英国引进时, 人们为了纪念她, 就以“Black Maria”称之。“Black Maria”就是这样被作为“囚车”的代称沿用了下来, 但常用于口语中。至于用“Black”一词, 不仅因为Maria是黑人, 而是因为当时的囚车也是黑色的。像这样的颜色词, 其寓意隐晦, 要想真正理解, 必须弄懂其文化背景, 采用意译来传达。

再如:“in blue mood”中blue一词在英文中含有“忧伤”之意, 在此与“mood”一起, 很显然译为“难过、沮丧、抑郁”合适。

Mr.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I hope he'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

译文:布朗先生是一位忠实可靠的人。那天, 他的气色不好, 近来他一直都闷闷不乐。我见到他的时, 心事重重。我希望他早点振作起来。

其中white、green、blue、brown、pink都采用了意译的方法, 这样才能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而避免了使读者产生疑惑。

2) 意译加注

一些词由于文化差异、历史久远, 读者在阅读时常常费解。在英译汉中, 对这类词语一般先采用意译, 而后再加注。这类词尤见于专用术语。如:

Redout红视 (因血液突发涌到头部而造成的视觉模糊的现象) )

Blackjace二十一点 (赌钱的扑克牌游戏)

Whitespirit石油溶剂油 (用来稀释油漆, 清除刷子或衣服上的油漆)

3 小结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语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了解两种语言中文化词语的异同, 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并翻译颜色词语。通过归化或异化两种翻译方法, 达到增进文化交流, 再现原文的目的。但无论采用的是归化还是异化, 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异化要求译者向原文靠拢, 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异质, 是翻译的发展趋势, 因而译者在翻译时尽量采用异化, 若此方法不能完全传达译文的原意, 则可采用加注的方法;但如异化不能达到目的, 则采用归化法。译者需根据翻译的实际, 选择适合的翻译方法, 同时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 提高对目标语的敏锐感, 力求译作能够为目标语言人们所接受, 再现原文缤纷绚丽的色彩和独特鲜明的民族文化, 从而真正达到交流的目的。

摘要:中英文颜色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差异给译者带来了翻译上的障碍。本文在对中英文颜色词语内涵了解的基础上, 将英汉互译中的两大翻译方法:异化和归化作为中英文颜色词语翻译的两大策略。译者根据翻译实际需要, 可采用直译、直译加注、意译、意译加注的方法, 使中英文颜色词的翻译能够达到传达原文的信息、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颜色词,文化内涵,异化,归化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93.

[2]钱歌川.色彩的含义和用法[A].英文疑难详解续篇[M].香港:中外出版社, 1976.

[3]邵志洪.英汉颜色词使用的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4 (1) .

[4]韦努蒂.译者的隐身[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论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篇6

一、英汉词汇意义与文化内涵

1.英汉语言的词汇意义对应。文化源于人类的劳动和生产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于人类生活在相同的物质世界之中,有着共同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社会心理和本质需求,所以人类文化存在着某些共性特征,这种文化共性使人类能够利用相同的概念表述世界、解释事物、表达思想,这也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跨文化翻译提供了可能。

2.英汉语言的词汇意义差异。英汉语言的词汇空缺。由于中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这使英汉文化在词汇表达上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汉语文化中的“青梅竹马”、“文房四宝”、“太极”、“道”、“风水”等,这些词汇都是英语语言中空缺的。

英汉语言的词汇意义不对称。在英汉文化中还有许多词汇的指示意义相同,但是联想意义、情感意义、社会意义、主题意义等却截然相反。比如,汉语中的“竹子”与英语中的“bamboo”相互对应,但是两个词的文化内涵却有着较大差异。汉语文化中“竹子”还有高风亮节、坚贞高洁等文化内涵,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诗人郑板桥写过歌颂竹子的诗歌,“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可见,竹子凝聚了坚毅、虚心、旷远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在英语文化中,“bamboo”没有任何联想意义, 而“lily”(百合)却有着纯洁、高尚、天真的联想意义,因为在基督教文化中百合是从夏娃悔恨的眼泪中生长起来的;天使Gabriel常将百合花放在祈祷的贞女面前;圣?约瑟夫用百合花象征妻子玛利亚的贞洁。在汉语文化中,红色是喜庆、吉祥、美好的象征,中国人结婚时要贴红双喜、做红轿子、穿红衣服、点用蜡烛等;在西方人眼中红色象征着危险、暴力、杀戮、流血、冲突等。

二、影响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因素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表达思想、解释世界、表述事物的基本方式,它与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汉语和英语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因而,两者在语言结构、词汇内涵、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

1.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对词汇意义有着重要影响。比如,汉语文化中的“西风”与英语文化中的“west wind”的含义正好相反,汉语中“西风”是萧瑟、凄凉、悲哀的代名词,英语中“west wind”象征着希望、美好和力量,这是因为中国东部临海,西部为高原和山地,在秋季和冬季常刮西风,西风来临时人们会想到树木凋零、天气寒冷;英国西部为海洋,东部为欧洲大陆,春季常常吹东风,春风吹来时人们会想到万物复苏、春天来临。因而,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将西风看成力量和希望的象征,而中国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却是“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也影响着词汇意义的文化内涵。中西方社会在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社会制度、风俗人情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这些导致汉语言和英语在词汇表达上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中西方文化中“鬼”的含义就有所不同,在汉语中“鬼”有着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含义,但在英语中“鬼”只是邪恶、残暴、丑陋的象征,因而,中国人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以此比喻金钱的神通广大,如果将“有钱能使鬼推磨”译为“Money makes a mare go”,显然是不合适的。再如,在英语文化中白色是圣洁、高尚、纯洁的象征,结婚时新娘要穿洁白的婚纱或礼服,但是在汉语文化中白色象征着死亡、不幸和灾难,在葬礼上人们要穿白色的孝衣。

3.宗教信仰影响着词汇意义的文化内涵。宗教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东西方国家的宗教信仰各部相同,中国人信仰道教和佛教,西方人信仰基督教,这种宗教信仰的差异对语言词汇也有着重要影响。比如,汉语文化中有玉皇大帝、元始天尊、如来佛、观音菩萨、阎王殿等宗教词汇,这些都是英语文化中所没有的;英语文化中的Adam's apple、raising Cain、god等都是汉语文化中所没有的。

三、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翻译策略

英语与汉语属于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存在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完全不对应三种关系,这无疑给英汉词汇翻译带来许多障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精通语法规律、语言结构、词汇意义等,还应熟悉汉语和英语的文化差异,把握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英汉翻译中的误译、谬译等问题,提高英汉翻译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1.直译法。直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保留源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形式、情感色彩等,直译法有助于保留源语言的文化色彩和民族风格,使读者能够更多地了解异域文化,比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可以译为“条条大路通罗马”。

在翻译文化色彩较重的词汇时,如果简单地使用直译法,可能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以然,这时就需要采用“直译+ 注释”的翻译方式,对词汇进行解释性说明。

2.借用法。由于人类的生活经验、生存环境、本质需求等都是相似的,因而,英语与汉语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是基本对等的,会出现许多同义词或近义词,这些词往往有着相近的形式、内容、本义、隐义、喻意等。英汉翻译中,当译语无法表达源语词汇所承载的喻义时,可以用借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方式进行翻译,这样能够收到良好的翻译效果。比如“add fuel to the fire”可以译为“火上浇油”;“draw water in a sieve”可以译为“竹篮打水一场空”;“力大如牛”可以译为“as strong as a horse”;“胆小如鼠”可以译为“as timid as a rabbit”,等等。

3.意译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用直译法进行文学翻译可能找不到对应的词汇,这时可以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所谓意译是指从原文意义出发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表达方式、句法结构等,只要意义准确、自然流畅即可。比如, 汉语中的“晴天霹雳”可以用意译法翻译为“a bolt form the blue”。再如,“我们四人促膝长谈,方才畅快”,句子中的“促膝长谈”是指坐在一起所心里话,如果用直译法进行翻译,无法表达出词汇的文化内涵,这时可以翻译为“So that four of us can talk comfortably at same table”。有时,为了不使译文承载的信息发生扭曲,需要改换字面意义,以更好地表达词汇的文化意蕴。

4.音译法。在英汉翻译中,可能会遇到文化缺省问题, 即汉语和英语之间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汇,比如,中国文化中的八卦、风水、太极拳、豆腐、气功等词汇都是英语文化中没有的,这时就可以用音译法进行翻译,以丰富目的语语言的词汇,增加翻译的异域文化色彩。比如,汉语文化中的旗袍、琵琶、饺子、磕头可以翻译为Chipao、Pipa、Jiaozi、Kowtow,英语文化中的sofa、logic、Coca-Cola可以翻译为沙发、逻辑、可口可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文化中,词汇最具有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也是跨文化翻译的重点和难点。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承载着不同的社会文化、民族传统、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英汉词汇的意义、文化内涵上往往有着较大差异,因而,应深入分析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提高词汇翻译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摘要: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语言文化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深刻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历史变迁、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因而,在英汉翻译中,应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社会制度等,把握英汉词汇的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差异,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进行词汇翻译。

英汉词语理解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际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 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正在形成汉语热, 由雷震创造发明的新兴群众体育项目——“中国英汉词语桥牌”应运而生。它发源于北京、影响全国、波及海外, 受到各界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中国英汉词语桥牌”原名“汉语拼音扑克”, 又称“雷震英汉词语桥牌”, 简称“英汉扑克”、“中国桥牌”或“文字游戏”。是中国语文现代化研究会会员、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北京市语文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雷震先生发明的新型智力牌。

此桥牌由26个拉丁字母组成, 并按字母表的顺序分别给每个拉丁字母加上相应的号码:1-26, 通过变化多端的排列组合, 除了和普通扑克牌一样能玩拉大车、捉黑家、争上游、敲三家、打百分以外, 还可以组成许多四则混合运算题;拼出全部汉语拼音音节和全部英语单词, 对开发智力、提高四则运算能力、学习巩固汉语拼音知识、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以及激发学习英语兴趣, 帮助记忆英语单词, 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都有积极作用。它既不同于国际桥牌, 更不同于一般扑克, 突破了一般牌类的数字模式, 增加了词语拼读的新内容, 被誉为牌类的一场“彻底革命”。

该牌既是“愉快教育”的好工具, 又是一项较量智力的文体活动。打牌时要两个同伴合成一组, 互相配合协同作战。所以打牌能发扬密切合作、团结一致的精神。由于打牌时要服从裁判、遵守竞赛规则, 所以打牌还能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 “中国英汉词语桥牌”和桥牌一样, 是一种数字概念很强的游戏, 不仅如此, 它还是词汇 (包括汉语词汇和英语单词) 概念很强的游戏。打牌时对手的牌是看不见的, 这就要考虑到许多偶然的因素, 运用数学中概率论的一些知识和逻辑推理, 对牌的分配和位置作出估计, 并以此作为自己决策的参考, 还要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英语单词、汉语词汇和数学知识, 尽可能使自己的牌组成词、词组、甚至短语和较长的算式, 以增强自己实力。人们如何去克服偶然现象, 利用客观已知条件, 发挥主观能动性, 调动积极思维, 通过打牌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 因此, 打“中国英汉词语桥牌”又可以开发智力、锻炼记忆力、增强独立思考能力, 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培养坚强果断的意志。堪称一种既为一门艺术, 又是一门新兴的、科学的、高雅的、老幼皆宜的高等竞技体育项目。

打“中国英汉词语桥牌”需迅速、灵活、正确的处理各种出牌情况。如果玩的是初级普及赛 (数字赛) , 要掌握“中国英汉词语桥牌”的基本原则:长管短 (多管少) 、前管后 (小管大) 和假管真, 并且要熟记每个字母的张数, 以便记牌、算牌和出牌, 避免盲目性, 提高主动性。如果玩的是初级提高赛 (数学赛) , 要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以提高应变能力, 尽快地将手中的牌按牌面上的数字组成算术题, 这就要求具有较高的逆运算能力, 方能超越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窘境, 跨进柳暗花明的佳境。如果玩的是中级赛 (汉语赛) , 要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 对各种拼法运用自如, 还要求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如果玩的是高级赛 (英语赛) , 要熟练牢记字母顺序, 对各种单词的拼法要娴熟, 掌握的词汇量要大。以游戏促进学习, 学以致用, 激发了玩牌者的学习积极性。

在比赛中运动员们敏捷的思维、丰富的知识、新颖的构思、绚丽的词汇、巧妙的组合、标准的发音、灵活的战术、严格的组织和顽强的战斗作风等, 都会给参赛者很大的鼓舞和启发。

英汉词语的国俗语义对比及翻译 篇8

关键词:英文词语,国俗语义,对比,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世界有纷繁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风俗民情,作为民族集体的思维成果巩固在语言之中。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词语和语义体系,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国俗词语及其蕴涵的丰富的国俗语义。国俗语即以语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具有文化特色。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对应词语所表达的国俗语义有很大的差异。但也有“不谋而合”之处。例如,猫头鹰在汉语里俗称“夜猫子”,该鸟习性为昼伏夜出,因此,在汉语中常用“夜猫子”来比喻,喜欢夜里工作而晚睡之人。英语“owl”也有“做夜工的人、熬夜的人”的国俗语义。如“He was naturally a night owl.(他自然是个夜猫子)”。但因猫头鹰在深夜常常发出凄厉的叫声,故在汉语中就常常与“倒霉,不吉利”等联系起来,因而有“夜猫子进堂,好事不来”的说法。但在英语中,“owl”却有“精明,智慧”的国俗语义。如“He’s as wise as an owl.”(他像猫头鹰样聪明)再如,西方文明最早是以渔猎和畜牧文化为主,在这种背景下,狗成为西方人重要的劳动和生产工具,不仅受到重视,被视为人类的好朋友,正因为如此,英语中的“dog”多含褒义,经常用来喻指人,且含有亲昵之意。如“a lucky dog”(幸运儿)。“狗”在汉语文化中也有一定的褒义,如谚语“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由于华夏文明以农业文化为核心,相对用于农耕和作战之用的牛、马等来说,“狗”的作用比较小。故汉语中赋予“狗”贬多褒少的文化内涵。因此,要准确无误地表达带有国俗语义的词汇,就需要我们克服不同的语言差异。

(一)直译

直译法是国俗语义翻译的一种主要方法。它有助于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语言风格。英汉两种语言中对应词语所蕴涵的国俗语义尽管有很大差异,但由于事物本身的属性一致,英汉某些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也有共性。直译可保留原文的文化特征,又可自然地再现原语的意义和神韵,如:

血浓于水(喻:亲人总比外人亲)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老牛不喝水,不可强按头(喻:不能强人所难)

You can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can’t make it drink.

(二)意译

对于一些文化意义很浓的词语,直译不能准确地传递民族文化意义,又找不出恰当的对应词语来表示,这就要用意译法。即完全用译文中较弱的词语将原文所传递的信息表达出来。其特点是简洁易懂,使读者可以一下抓住内涵。但不足之处是或多或少地造成翻译过程中的原文文化的损失。如:

红白喜事(喻:婚事和丧事)

weddings and funerals

“红”对于汉族来说,是喜庆的象征。姑娘婚礼穿红,比喻“喜庆、吉祥”。中国人把娶媳妇,生孩子称为“红喜”,把死人称为“白喜”。因为在举行葬礼时,人们要“披麻带孝”,用白色表示“哀悼”。因而有“红白喜事”之说。英美的“白”是纯洁的象征。姑娘结婚穿的,像无暇的天使。他们对“weddings and funerals”中的“funerals”也当作“喜事”会感到奇怪。

(三)借代

由于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造就了英汉语言社会成员在认识、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上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两种语言中的许多词语就不可能不反映出各自的民族形式。比如,在语言中用暗喻的喻体也有很大的差别。如果翻译时使用直译的方式,就会使不了解原文文化的人感到费解。翻译时,可用借代法。借代反映相同喻义的客体来表述。如:

力大如牛(喻:力气很大)

as strong as a horse

老黄牛

a willing horse(喻:吃苦耐劳的人)

赛马

horse race(喻指政治竞选活动)

汉语中的“马”常用来泛指“人”。如才能低下的人叫“驽马;才能出众的人叫“千里马”;从事艰苦体力劳动的人叫“牛马”;甘愿受人使唤的叫“犬马”;难以管束的叫“野马”等。中国历来用牛耕地,而在英国则用马犁地、拉车。20世纪30年代末期,民意测验被用于政治竞选中。这导致媒体在报道竞选进展情况时,往往侧重报道候选人在民意测验中所处的位置──好像他们是场上的赛马一样。于是有了horse race这一说法。

(四)直、意译结合

具有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汉语词语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国俗语义的词语,并散发着诱人的中华民族的气息。在翻译此类词语时,为了既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又能被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所理解,可在直译的基础上增补适当的解释性词语,使译文更好地传递原文含义。如: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喻:人多智广)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the master mind.

诸葛孔明是中国历史战国时期的人物,他人聪智广,常用于比喻点子多,智慧广的人。

华夏子孙(喻:中华民族)

the offspring of Huaxia—was the ancient name of China,it is now used as a synonym for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or China.

历史上,“中国”称为“华夏”。如果不加解释补充,英美国家的人士很难理解“华夏子孙”即为“中华民族”。

英语中有很多词语含有一定的历史或神话典故。了解一下这些典故的出处,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们所含的国俗语义,如:

Falstaff:I am as poor as Job,my lord,but not so patient.

福斯坦夫:我像约伯一样穷,大人,可是却没有他那样的好耐性。

“as patient as Job”源于《圣经》,Job是《圣经·约伯记》中的人物,他历经危难,仍坚信上帝,是以忍耐贫穷而著称的圣徒。

以上的分析说明,原文的类型不同,读者对象不同,翻译“对等”的要求也不同,但不论采用何种翻译技巧和方法,其目的是唯一的——准确无误地传递原文的话语信息。

参考文献

[1]王德春.国俗语义和汉语国俗词典[A].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100-130.

[2]刘川,段跃平.跨文化差异与词汇翻译[A].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280-285.

[3]赵桂华.翻译理论与技巧[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165-178.

上一篇:四川泸州下一篇:活化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