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人文教育融合

2024-07-05

工程与人文教育融合(精选十篇)

工程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1

一、人文教育在水彩画教育中的意义

就最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看, 水彩画教育中若是仅仅重视技术性的绘画技巧, 而缺少对人文教育的重视, 那水彩画教育就不是一项完善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人文性是当代水彩画教育当中的最为紧要的任务, 由于水彩画教育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任, 能够为学生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进行水彩画教育的过程当中, 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去对水彩画进行艺术性的欣赏, 在欣赏的同时, 感受人类文化的魅力, 体会作品之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 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增强自身的审美意识,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解放, 同时, 教师也要挖掘水彩画教学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 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水彩画的教学活动实现自身人格的全面发展, 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人文教育与水彩画教育融合的措施

(一) 加强水彩画中人文背景的学习

艺术本就是从劳动生产中产生, 当我们在运用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去欣赏水彩画作品的过程当中, 可以透过水彩画作品的表面, 对作品所代表的历史文化进行审视, 这正是美术水彩画作品当中蕴含着人文精神的原因。然而在实际的水彩画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 大部分的美术教师往往会忽视对作品“灵魂”的解读, 只是注重水彩画作品的表面, 这就使得学生很难体会到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因此, 要想使得人文教育能够与水彩画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就必须加强对美术水彩画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进行解读, 充分利用作品的人文背景, 使学生加深对水彩画作品的理解,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水彩画的教学工作过程中, 自身要通过查找多种资料, 对所要讲解的水彩画作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 要有针对性地对美术水彩画作品进行深入的讲解, 并结合作品创作时的背景进行分析, 使得学生能够体会画家在进行作品创作过程当中的所思所想, 通过对人文历史背景的讲解, 从而加深学生对水彩画作品的理解, 让学生在对水彩画作品欣赏的过程当中, 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把人文教育落到实处, 使得人文教育与水彩画教育相互融合, 提高教学质量, 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奠定基础。

(二) 借助情境教学的方式渗透人文教育

在水彩画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 对于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不仅要从水彩画作品创作的人文背景着手, 而且要更加重视对课堂人文情境的营造, 通过在水彩画课堂中营造出良好的人文教学氛围, 使得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水彩画作品教学的人文情境当中。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进行水彩画教学的过程之前, 要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 同时, 教师在进行水彩画的教学之时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语言艺术, 结合多媒体进行有序的教学, 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够更加顺畅, 把对作品的审美情感表达到位, 通过课堂所营造的教学情境, 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充分激发出内心世界的人文精神, 达到与课堂教学的相互呼应, 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对水彩画的欣赏, 体会出作品内部所蕴含的人文内涵, 帮助学生实现人格的发展。在对水彩画进行情境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 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 教师也应要求学生准备好自己喜欢的水彩画, 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进行描述, 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来, 并运用相应的音乐, 营造出作者在创作水彩画作品时的环境, 使得学生能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看似平静的水彩画活跃起来, 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容易体会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 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三) 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

一般来说, 在水彩画的教育过程中, 美术教师往往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 对于学生人文教育的影响也最为强烈, 因此, 在对学生进行水彩画教育的时候, 美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人文精神的学习, 运用人文教育去感染学生, 在这一过程当中, 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通常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要求, 水彩画教师必须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做一名具有人文情怀的合格教师,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要打破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的界限, 以水彩画教育为中心, 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 夯实自身的人文知识基础, 对美术水彩画的教育进行综合性的教育革新, 改变水彩画教育过程当中的结构单一性, 实现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同时, 水彩画教师也要加强对人文教育的研究, 从更深层次把握好人文教育与水彩画教育之间的关系, 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知识水平以及水彩画教育教学的能力, 使得人文教育能够更好地与水彩画教育实现融合, 从而在水彩画教育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实现, 使得学生自身的人格得到全面性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对于教育教学重视程度的加深, 再加上新课改对于水彩画教学的影响, 在水彩画教育的过程中渗透进人文教育, 实现人文教育与水彩画教育的融合势在必行。因此, 在水彩画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通过对水彩画作品人文背景的讲解, 借助人文情境的导入, 实现水彩画教育中的人文教学, 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使得美术水彩画的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鑫.浅析中学美术教学中人文情感的培养[J].天津教育, 2011 (7) .

初中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论文 篇2

关键词:人文教育;美术教育;教育观念

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所在,而现今的应试教育恰恰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很多学生学到了专业的技能却不懂生活的意义,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应注重初中美术教育同人文教育的融合,从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培养兴趣特长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人文教育的本质

什么是人文教育?在人文教育一词被广泛使用的今天,对其内涵的定义依然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这一教育思想。首先,教育是人的教育,人文教育即将教育真正的回归到最基本也是长久以来被人们忽视的“人”的教育上。在强调专业知识教育的今天,人本身的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因此出现了很多道德品质不过关的专业“人才”。人文教育的本质其实是人性的教育,培养人的人文精神。通过高雅的文化氛围熏陶,使人关注内在的升华和感悟,明是非,辨善恶,塑造高尚的人格,提高精神境界。

2初中美术教育问题分析

2.1教学观念落后:当前初中美术教学观念总体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校方、教师和家长对美术学科的重视不足。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美术课程一直被视为“副科”而被忽视,即使是有天赋的学生,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教育,如果学生表现出对美术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反而被要求将精力用于数学、语文、外语等主要学科。在初中美术教学阶段,是学生汲取美术基础知识,健全审美观念的关键时期,随着年纪越来越高,接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导致学生没有得到足够的鼓励去培养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2.2教师整体水平有限:初中美术教师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首先,大多数教师缺乏人文教育观念,忽视对学生的文化渗透和审美观念的塑造,不能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氛围;其次,大多数教师只是单纯的进行课堂讲解,缺乏跟学生的互动,而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欣赏能力有限,往往不能理解教材的内容,加大了学习难度,产生抵触心理;此外在教学方法上,也表现单一,如在临摹练习中,练习对象反反复复缺乏新意,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师的培训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导致教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专业素养有限,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探讨大学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篇3

关键词: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人文素养

目前我国大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最关心、花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往往是专业教育和课程,专业教育占据了高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全民的认可。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专业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的视野受到了局限,以致一些理工科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科学知识,而一些文科类学生则不了解自然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高校在加强素质教育,促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尝试,比如为本科生开设“大学语文”、“经典文学鉴赏”、“中外艺术欣赏”等课程。有些工科院校采取措施,强化人文师资的配置,以促进人文教育的实施。但从多数高校的现状来看,大学生素质教育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许多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理论层次,甚至有人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仅仅看成是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缺陷的补偿,以致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人文素质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而在国外,许多高校的情况就好得多了。无论是哈佛、耶鲁这样的综合性大学,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等理工科院校,都非常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以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所以,加强人文教育,实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迫切需要。

一、通过高等院校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培养适应

2l世纪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创造型人才和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当我们在高谈阔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会给我们带来如何多的益处的同时,应该认认真真的好好思考怎样才能是两种教育能够有效的融合。虽然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但它们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把这两种教育有机融合并不是很困难的工程。在众多方法中,重点推荐几种:

(一)科学设置人文课程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不仅可以通过专门课程的教学及举办学生参与度较高的人文讲座和社会实践等方式,还可通过在专业课和公共必修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这一方式来进行。而后者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作用,效果会更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既能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又能从人生观、价值观上积极引导学生,使得师生在共同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提升人文精神。因此,如何在公共必修课、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

(二)营造人文教育氛围

要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高校必须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教育氛围。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个人的人文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整个校园充满浓厚的人文氛围。

(三)切实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实施者,因此,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于一体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言行中自然彰显的人文与专业精神。为此,一要靠宣传引导,提高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的必要性,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人文与专业精神的自觉性;二要靠政策激励,调动广大教师进行人文与专业教育的积极性;三要靠管理督促,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唯此,才能使教师人文与专业素养的提高真正落到实处。

(四)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

每个省、每一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文化资源,如历史名人、文化事件、文明成果、优良传统、优美故事等,都可以成为地方高等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材料。地方高等院校应该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对这些既有的资源加以开发、改造、提炼,使其成为具有人文内涵的精神养料。

二、当然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在当前的大背景大环境下,要行动就会有困难,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人文学术及教育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在现代大学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仅在专业和课程量上大大超过人文学科,而且其思维方式和学术规范也对人文学科形成了强大的压力。至于目下许多高校以数量、经费、效益等等为指标的考核体系,对人文学术的伤害也许更加深重。人文学科主要面对的是价值和意义的世界,与科学面对的事实世界即便不能说有绝对的不同,至少是有很大的差异。二者在方法、目标、功能、表述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各有其特殊性,不应用等齐划一的标准去要求,更不能厚此薄彼。

(二)发展人文教育需走出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是把人文教育完全等同于人文学科专业的教育,以为一所大学只要设了人文学科的专业,就是有了人文教育;

误区之二,是把人文教育理解为只是人文知识的教育,以为人文教育就是开设一些课程,或组织一些讲座。毫无疑问,人文教育当然包括如上两个方面,但这并不是人文教育的全部。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性的完善、提高。如果把人文教育仅仅简单等同于以上两个方面,将是很不恰当的。人文教育不完全等于人文知识的灌输,注重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注意“隐性课程” (hidden curriculum,即课程以外的具有教育作用的景物与活动)的作用,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人性训练和培养,注意文化艺术活动、社团活动等等的开展,都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形式。

尽管实践中存在着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有方法,有去实践的条件。不论专业教育,还是人文教育都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之间有相通的桥梁,这是我们的研究的最好的基础条件。另外,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的参考,在帮助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能够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深厚的文化背景,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有路可走、有章可循的,我们也坚信它必将推动我国大学的教育,为祖国的建设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意蕴 篇4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时代发展的价值诉求

1. 当代教育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历史地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经历了一个由分野到融合的漫长过程, 两者在相互抗争中交错发展。在古代教育中, 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 不需要学校教育来反映它,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节, 因而导致在学校教育内容中人文科学占主导地位, 自然科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微乎其微, 学校成为上演人文学科的主阵地, 如我国古代教育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书》、《礼》、《易》、《春秋》等, 欧洲中世纪大学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 都关注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19世纪以后, 伴随欧洲机器大工业的兴起和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工业化社会对生产者的科学知识与操作技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关注科学知识传授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步结合。一种以开发人力、传授科学知识为主的科学教育思想开始诞生, 并在后继的学校教育中地位渐升。而在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内, 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日新月异地变化, 使得科学教育的地位空前提升, 并演化为人类社会的主流教育思潮, 主导着学校教育, 人文教育在与之抗争中屈居下风, 退至次要位置。

20世纪70年代之后, 尽管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的价值得到人们的认可, 但其负面效应同样值得人们反思探究, 人们所面临的种种社会挑战和精神危机不得不使人们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一度被科学发展所遗弃的“人文”, 因而充满着对人类社会自身终极关怀的人文教育开始复苏涌动, 找回了其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位置。

不可否认,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各有其自身的合理内核和社会价值。科学教育在于传播科学知识、培植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求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 其操作要义指向于“是什么”的问题;而人文教育作为一种传授人文知识、培植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 求善是其主要的价值取向, 其操作要义指向于“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毫无疑问, 只有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 真正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等一系列交织的问题, 方能显现教育的内在魅力, 方能体现教育的本质和现实价值。科学与人文的割裂, 或重一方而轻另一面的教育, 都是不完善的教育。

社会的发展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教育的自身完善和固有功能的挥发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早初的对垒抗争到融合统一, 两者在当代社会“握手言和”昭示了如是道理,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当代教育不可缺失的有机组成部分, 两者的融合是当代教育的必然。

2. 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当代社会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 当代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然改版重构, 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形态, 它是以知识、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知识创新和能力创新为内在动力, 其基础是知识, 关键是人才。当今社会, 伴随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型的速度加快, 学科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已越来越明显, 学科间的界限和隔阂正在消解。由于知识性质的变化, 过去关于知识是中立的、客观的这一普通定位, 在后现代视域中正在转化为境域的、文化的和有价值的, 人文知识的价值正在提升, 这也极大地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

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由于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这也决定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当代教育应肩负的历史使命。由于知识经济社会大量需要创新型人才和国际通用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必然是复合型人才, 必然是一种既通晓科学知识, 有宽厚的人文素养的人才, 必然是一种既有不断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科学精神, 又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具有优良品质和健全个性的人才。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把高素质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之道, 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契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虽然发展的重心在于科学与技术, 关注点在科学和工程学, 但并不否认人文科学的价值, 强调文理相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把人文课作为理工各科学生的第二主修课。格雷院长认为, 麻省理工学院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人文教育对工程技术人员丰富自身很有必要, 这种做法很可能对美国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 也是为生活做准备, 学生接受教育整体的环境很重要。[1]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复兴, 仅仅依靠科学技术这一单一的力量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先进科学理论的引领, 没有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支撑, 没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 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是不可能的事情。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是理论创新的先导, 也是培植民族精神的基础, 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 同时, 自然科学要真正地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必须通过人文科学加以导引和规范, 而其承传与发展必然离不开人文科学的整合和中介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认为, 人文, 不仅直接关系着个人的人性与灵性, 而且严重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强弱与社会进退。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 这个民族实质上就消亡了, 就是“不打自垮”。国家强弱取决于综合国力, 主要是经济、军事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关键是民族凝聚力, 此即对人文文化的认同。社会进步退让, 取决于科学技术、物质文明与人文文化、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没有先进的人文文化、高度的精神文明, 而只有发达的科学技术、高度的物质文明, 这是人类最严重的危险, 乃至是毁灭之灾。[2]

实现社会和谐, 构建美好社会, 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根据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特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 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和谐的方式构建和谐教育。因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素中, 蕴含着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规设, 彰显着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体现着人的知识、道德、情感和心灵的内在结合, 也必然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培育和谐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 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缺一不可, 它们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综合国力提升, 和谐社会构建, 既需要科学技术的推力, 更需要人文科学的助力。其实, 随着人类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并相互发生作用的趋势已日渐明朗。自然科学的发展必须借助于人文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其明晰方向, 而人文科学的研究更需要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自然科学的技术力量支持。在人才的培养规格上, 人为地割裂两者的教育, 既不利于培养和谐社会构建所需的全面发展人才, 同时也不利于“科学”的真正发展。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也是人类社会在现代化目标追逐中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在现代化的乐园中, 亮点与阴影、欢乐与痛苦并存。伴随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人们在享受现代化所带来的恩泽的同时, 其身心也正在承受着高科技负面效应的煎熬。高科技也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毁灭性战争、贫富悬殊加剧、道德的颓丧、亲情缺失、人际紧张、信仰危机等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社会问题不断浮现, 也严重地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如是说:“所有的国家都承认, 发展是必需的, 而发展意味着要具有一种科学精神。发展中国家只有把科学吸收到它们的传统文化中去, 把世界思潮吸收到它们自己的民族生活中去, 才能更新自己而又保持它们的民族特点。一个文化, 只有它自己能够变革, 才能生存下去。”[3]因此, 如何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如何有效构建和谐社会, 教育的作用无比巨大。重理轻文, 强调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做法难以培养当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因为, 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 教育才能真正地回应时代呼唤。现代化的困境呼唤民众人文素养提高, 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并重。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必由之路

基于教育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党的十六大对我国新世纪的教育方针进行全新规设: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方针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 兼顾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体现了以人为本, 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才能发展的教育理念, 并对“劳动者”素质作出全新设定, 目标取向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 这是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决定着人才的培养方向。

当今时代, 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 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 是经济一体化和东西方文化思潮激荡交融的时代, 它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有全新的知识构成和心智模式, 必须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必须能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人文艺术方法结合起来, 并具有终身学习、创新、创业、服务的精神和能力。尽管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十分丰富, 但对于当代学生发展而言, 主要是指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应是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身体与心理及其自然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全面发展。基于此, 在教育过程中, 仅靠单一的技能训练或某一学科知识的传递是难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的。也如爱因斯坦所言, 学校教育不能培养“为谋生而学习的人”,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 而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4]没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手不可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但理性反思当前人才培养现状, 其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知识面过窄。由于学科本位主义浓重, 整个教育是严格按照狭窄的“专业”铺展运行, 教学程序是严格按学科内容构设, 学生也是围绕所预设的方向“自我完善”, 文理分家, 画地为牢, 互不干涉, 缺乏整合, 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 视野过窄。二是创新能力不高。“三中心” (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 人才培养模式, 把教学看作是知识经验的传递系统, 片面地强调书本知识的灌输, 把学生目光定格在书本之上, 行为禁锢在校园之内, 理论与实践脱节,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相对薄弱。三是功利主义浓重。重视显性价值效应的学科学习, 学习完全围绕着考试进行。学习的“工具———功利”意识无形放大, 造成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相对下降。四是人文素质偏低。由于“科技至上”思潮的流行, 重理轻文, 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 加上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念左右, 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 个人的荣辱观和人生观倾斜, 集体主义思想淡化, 团队精神欠缺, 法制意识不强, 社会公德较差, 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下降, 这与构建和谐社会所需的人才不吻合。这就要求我们从基础教育做起, 改变当前教育过程中的纯功利化的倾向, 加强人文关照, 营建良好的人文发展环境, 为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全面提高打下基础。

长期以来,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发展失衡, 人文教育十分薄弱, 重理轻文现象十分严重,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严重分离, 缺乏沟通, 导致了学生人文科学知识贫乏, 自我中心主义膨胀, 缺乏良好的个性品质, 文化熏陶不是, 没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 民族精神淡化, 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 文化的甄别和过滤能力较差, 影响了青少年一代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可以说, 在素质教育主旋律唱响的今天, 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其稳定推行, 它不仅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和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也是我们的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回应。

知识经济社会要求当代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构成和能力组合;具有竞争意识、自主意识、法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开放精神;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创新型人才应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而非片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 而非单一能力发展的人, 他不仅要有良好的科学素质, 还应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审慎、勇气、克制、仁慈以及明智、思想独立、智慧、幽默和活力等品质是受过教育的人的特征”, “知识是美德的必要前提, 而知识本身不是教育目的。”[5]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应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支柱。在人才素质的构成要素上, 文化素质是基础, 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 以文化素质为切入口, 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这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打造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共同构成了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 而两者的粘结度, 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在教育过程中, 仅强调自然科学人才和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同等重要是不够的, 更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重视学生的能力优化组合, 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 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 而非仅仅强调某一“科”或某一“育”, 才能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郝平, 程建芬.创新与挑战——世界名校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35-136.

[2]杨叔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J].中国大学教学, 2002 (10) :1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21-122.

[4]赵中立, 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70.

工程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5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在校人数已占我国高校在校人数的半壁江山,但是从培养目标上看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并不平衡,这既背离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初衷,也给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加强高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成人”的视角,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来分析阐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的融合的重要性及实施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融合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定义阐析

1、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偏重于技能型,专业设置体现职业性,课程内容注重应用型,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性,条件设备体现仿真型,师资队伍是双师型。从技能型的角度来看,职业技能包含专业技能、心智技能和基本技能。其中专业技能是主体,心智技能是内核,基本技能是支撑,这三者有主次之分,但又相互依存,不可或缺。受过高职教育的大学生具备专业技能是从事职业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市场对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

2、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意义

1、是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学生来说,职业技术是谋生的技能,技能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物质回馈上的区别,通常技能水平越高,回馈越高,反之亦然,但有时候也不绝对,并与靠体力谋生有本质区别。人文素质水平高低可以体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否端正,也可以说是待人接物的水平如何,主要从幸福感上表现出来。两者的有效融合是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果只有职业技术,缺乏人文素质,则只能停留在最基本的谋生基础上;反之,如果只有人文素质,职业技能不高,则人文素质不能有效体现,更缺乏在社会中立足的本领。只有内外兼修,促进硬本领与软实力的共同发展,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是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4年8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鲜明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院校,在突出技能型的同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

3、是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任何一个单位用人首先需要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知识,这是用人的基本条件;其次还需要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这两个方面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基本要求,因为用人单位不同于学校这类培养人才的单位,它如果培养一个人不仅需要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还要担心培养的人才跳槽的可能性。现在所说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有时候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这就倒逼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高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高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现状

(1)、领导重视层度不同。高职院校领导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视程度比人文素质教育要高。一是干部选拔上,高职院校的各级领导干部大多从事过专业技术教育,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干部相对较少。二是经费投入上,专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一般占学院教学经费投入的三分之二以上,远远超过人文素质教育的经费投入。三是专业技术教育的学时安排数量,师资力量的引进力度等远远超过了人文素质教育。

(2)、课程设置不一。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从培养本目标出发重点突出了应用技能型,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一是技术教育占据了课堂的主流,人文素质教育主要以选修课和第二课堂的形式出现。在课程设置上两者发展不平衡,有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熏陶的倾向。二是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未能交叉融合进行,而是各自为政。三是在教学效果评价上专业技术教育要求更严更高,更见实效;人文素质教育本身比较务虚,不易量化考核,在评价上也可有可无。

(3)、教师综合素质不高。高职院校有的教师综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业技能不熟,不能胜任教学任务,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愿望。二是日常行为不能约束自身言行,在学生面前表现的举止粗俗、不雅,给学生造成了老师就是这样的素质,我也可以这样的印象。三是有个别教师道德品质败坏,利用学生对教师职业的崇拜心理玩弄女学生,既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了深深伤害,更败坏了教师队伍的名誉。

(4)、校园文化熏陶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喊口号、搞形式、走过场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一是校园文化大多以学生活动的形式体现,学生活动的开展以吃喝玩乐为主,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传承少。二是活动开展讲场面、搞形式、内涵不足,即使有时候想表现出内涵,也仅仅体现喊口号上,行为上表现不明显。三是校园活动的专业性和艺术性不够突出,没有将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在学生活动中实践运用出来。

(5)、学生的个体有差异。有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急功近利、金钱至上、关系第一、道德品质低下的现象。一是在学习生活中突出自我利益,不肯吃亏。二是碰见困难和问题,首先不是找方法,而是想通过花钱或找关系解决。三是不懂得感恩,别人为其做了一百件好事,只要有一件没做好,就心生怨恨。四是对待感情如同儿戏,以玩弄异性为荣,没有荣辱感,道德品质低下。五是对待技能学习能混就混,为人处世投机取巧等。这是人文素质严重匮乏的具体表现。

2、原因分析

(1)、观念因素。高职院校领导层没有在观念上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一是高职院校的领导层从学院发展的自身角度出发,为迎合市场需要,培养的学生以就业为目标,注重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实践、轻德育的现象。二是学院领导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没有整体规划,针对性不强,上行下效,没有在全院形成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共识,缺乏人文素质教育全员育人的氛围。观念上的错位,进而导致行动上重视程度不同,两者发展情况也产生了差距。这两种现象不仅削弱了人文素质教育,还为高等教育留下了隐患。如:学生群体矛盾频发影响校园安全稳定,学生职场的可持续发展等等。

(2)、课程体系设置因素。一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重视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专业针对性很强。二是自从国家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以来,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开始借鉴,学习本科院校素质教育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但许多学校课程设置简单,流于形式,那些与市场经济和现实紧密联系的选修课几乎没有。三是有些学校选修课不是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实际需要开设,而是本末倒置让老师选课程,再决定开设。各校开设最多的也是国家硬性规定的“两课”,其他人文素质课程作为必修课的几乎没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乏顶层设计。

(3)、教师因素。一是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学校合并升级而成,中专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学历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不宽广,人文知识不扎实,综合素质不高。而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人处世的原则、治学精神、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有些学校的辅导员只管学生日常生活及政治思想表现,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关心不够。而任课老师只关心学生对自己所授课程的学习,不管学生日常表现。三是教学管理人员通常只管本部门的工作,缺少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更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

(4)、校园文化氛围因素。校园文化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相对于第一课堂的专业教育来说,通过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各级各类社团文化活动,对提高或者说潜移默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流于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内涵建设不足。学生活动的开展没有从高尚的人格塑造、优雅的气质培养、良好的修养锻炼等人文素质提高入手,更多的是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缺乏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正确理解,更没有从大学生“成人”的角度加以引导和教育。

(5)、校外因素。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学习成绩较差,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过很多的挫折和失败,这其中有家庭环境的因素,也有社上不良风气带来的影响等等。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实反映了他所处的外部环境。主要原因一是有的学生家长自身素质较差,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轻则呵斥,重则打骂,养成了孩子胆小自卑或倔强不讲理的性格。二是有的学生受到社会上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的腐朽思想影响,为了追求享受和物质利益,自私自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讲仁义道德,缺乏“为人”的准则。

四、高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途径

(1)、转变办学理念。高职院校决策层思想上要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职业技术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把职业技术比作学生的硬实力,那么人文素质就是软实力,这可看做学生成长成才的两极,只有两者协调平衡发展,让学生技能精湛,人文素质高,才能使其真正意义上“成人”。其次,决策层要在办学经费、政策、人事安排上向人文素质教育倾斜,在校内形成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加大力度弥补这个短板,使之经过一个阶段达到与职业教育同等水平,则学校的发展会形成良性互动发展。再者,学院领导要在行动上主动谋划人文素质教育学科发展的方针办法。一是要把自身优秀的人文素质通过各种渠道向师生进行传帮带。比如近些年一些大学校长利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向广大师生传经送道,弘扬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就受到很大欢迎,社会影响也很大。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所处平台的优势。高职院校领导因工作需要每年各种学习考察交流比较频繁,在这过程中可把先进的理念、办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我所用,以此推动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2)、改革课程设置。一是要增加人文素质学科学时。针对人文素质学科教学和实践环节相对职业技术教育学时较少的情况,要明显增加人文素质学科的学时,使之达到技能教育相同或接近的水平。做到小平同志说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二是各校要切合实际安排人文素质课程,不能盲目照搬照抄。每所学校素人文素质教育发展情况不一样,校情和学生素质也不一样,有的学校做得好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另外一个学校可能就不见得行得通。所以一定要清醒定位,围绕培养目标,紧密与市场相联系,从实际出发设置人文素质课程。避免橘生南为橘,生北为枳的情况。三是要加强人文素质学科课程的顶层设计。首先无论是人文素质选修课或必修课,还是国家要求必设的“两课”,都是人文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课程的设置一定要科学规划,要请熟悉校情学情的校内外行业专家科学规划设计人文素质学科,负责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部门也要参与到课程设计中,如学工部、团委、工会、思政处等等。做到要先有课程,再围绕课程聘请或培养教师,杜绝出现因师设课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思想处和基础教育部职责的情况。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成败起关键作用。所谓方针政策定了,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所以一定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引导以往由中专学校合并升级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转变观念,不能按照过去教育管理中专生那样来应对高职院校学生;帮助他们拓展知识结构和知识面,提高自身人文知识,以较高的综合素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二是新进教师要有严进严管的原则。首先用科学的方法考察新进教师具备较高的业务技能和人文素质,这是其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其次要避免新进人员入职后被校内遗留下来的一些不良风气所影响,从而同流合污,恶性循环。三是待遇上要给人文素质教育教师提高。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老师大多是文科专业出身,收入来源局限于工资和课酬,不像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收入渠道广,还可以运用技术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而创收,所以适当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待遇,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有利于队伍的稳定和安心从事教学工作。

(4)、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上个世纪90年代,华中科技大学的涂又光教授提出了著名的“泡菜理论”,即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校园文化氛围好比泡菜汤,它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莘莘学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一要突出校园文化的专业性和艺术性。专业性体现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在第二课堂的有效延伸,艺术性体现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校园文化的建设围绕专业性和艺术性开展是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二要加强社团指导老师队伍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指导老师的作用很关键,相较于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相对不高,社团干部在开展社团工作时对指导老师的依赖较大,所以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指导老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具有战斗力的社团指导老师队伍,对繁荣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牌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三要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培养。社团干部是校园文化建设具体执行者,对校园文化的繁荣昌盛起着重要作用。而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社团干部的成长往往是一年培养,一年使用,培养使用周期短,所以做好社团干部的培养工作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步骤。

(5)、加强学校与学生有交集的校外关系沟通。学生能否“成人”,除了校园的学习之外,校外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学校作为培养单位要主动与学生有交集的校外关系沟通联系,做到育人环节无死角。一是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辅导员可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末和离校实习前通过写信或打电话的方式与家长沟通,把学生在校表现做个通报,向家长告知学校安排学生校外实习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家校互动,让学生和学生家长都充分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关怀,做到“有的放矢”的向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素质教育,避免有些家长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给学生带来伤害,甚至是让学生走向极端,既给学校教育管理带来难度,也容易发生家庭悲剧。二是要利用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校外各类实习实训的机会,结合行业发展、市场的变化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用最真实生动的案例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三是要加强与学生实习单位的沟通。辅导员在学生离校后要和学生实习单位领导保持沟通,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也可以把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带回学校,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提供一手资料。

高校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成人”,其次才是成才。“成人”是要让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融入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中,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成才是市场和学生家长对高校的期望,是学生立足社会的根本。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这深刻阐明了技术和人文的关系。对高校来讲,育人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高职院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是要在党的教育方针下,一手抓专业技能学习,一手抓人文素质教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发展,才能实现育人的培养目标,才能满足市场和家长的期望,才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高校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朱耀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8.

[2]刘科.全球化视角下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9(4):75-78.

[3]金燕.高职人文教育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重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2,(1).

[4]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12(1):25-42.

探究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篇6

(一) 关注两者之间的相通性

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 而人文和科学, 都是人类思维的结果, 现代研究表明, 人的左脑主要负责逻辑关系推理, 属于科学教育的范畴, 而右脑主要负责形象思维, 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 人的左脑和右脑显然密不可分, 两者之间会互相传递信息, 协同完成一些任务。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 人的左脑和右脑不可能同时处于最佳水平, 左脑发达的人右脑就会比正常人差, 反之右脑发达的人左脑就比较差。[2]在这种理念人, 人们提出了专才教育, 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区分开来。多年的教育实践发现, 这样的教育方式下, 培养出的人才往往具有足够科学, 缺乏相应的人文精神。而具有人文精神的人, 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

从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起源来看, 最初两者并没有明确的区分, 受到古代科技水平的影响, 主要采取人文教育, 其中会夹杂科学教育, 到了19世纪时期, 西方自然科学飞速发展, 使其逐渐从人文教育的辅助位置分离出去, 形成了独立的科学。现在的高等教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 当时的七艺学习直到今天还有着很大的影响力。[3]这些大学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人, 强调人的教养, 而非现代的知识分子, 科学教育独立的一个标志, 是德国工科大学的出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目标都是人, 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 都是为了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其本质都是人类发展的需要, 只是针对问题的不同, 分成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二) 两者不可忽视的互补性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虽然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但是并不完全相通, 两者都是教育的独立部分, 具有鲜明的特点, 在实际的大学教育中,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内容不同:人文教育针对人文科学知识的讲解, 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适应社会, 具有处理人类自身内部关系的能力;而科学教育针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讲解, 让人们掌握现代科学知识, 具有一定的社会生产能力, 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以往的科学教育中, 科学教育大多以科研为主, 技术教育所占的比例很小, 但是随着近些年工业社会的发展, 科学教育划分的领域越来越多, 出现了很多专门培养技术人才的职业类院校, 即使是本科类院校中, 也开始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世界的构建, 如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与合作精神等, 而科学教育是培养人获得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由此可以看以看出, 人文教育相当于指导思想, 而科学教育相当于工具, 分别侧重于人性和人力。这是19世纪之前科学教育位置低下的重要原因, 当时的生产力较差, 人文教育是主流, 工业社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仅有一定的文化熏陶, 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 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基础

人文教育中的人文知识和文化, 与科学教育一样, 承认和尊重客观实际, 通过分析和提炼客观实际的本质, 探索和揭示客观实际规律, 两者都提倡知识来源于生活, 实践出真理, 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去学习、感悟、创新, 才能够剖开表象看到本质。由此可以看出, 人文教育虽然是提升人性、陶冶心性, 但是要建立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 不能抛开社会现实的需求。而不同时期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不同, 美国学者的观点认为, 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人、群体、自然和天道, 如何让这四者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 产生良好的互动, 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4]而科学教育显然是一种良好的媒介, 正是工业技术的发展, 让人能够征服自然, 但是多年的工业社会发展, 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如环境污染问题等, 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遭受破坏,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后果, 显然是在科学教育中, 缺少了人文精神, 人们不懂得如何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一味地去破坏自然, 最终会完全破坏人们的生存环境。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有一定的工具角质和目的价值, 科学技术自身能够改造物质社会, 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还具有一定的教育职能, 如近些年的科学发展中, 更多强调人性化, 这个人性化显然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科研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 越来越强调设计和生产的协调性, 满足人类需要的基础上, 又不会破坏自然。要想达到这个目的, 显然需要具有足够的人文精神, 自身富有人性。由此可以看出,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两者只有相辅相成, 互相弥补、互相促进, 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三、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 教育观念的融合

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包括学生、老师和大学的管理者等, 从理论到实践, 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但是首先要在教育观念上, 让人们意识到两者融合的必要性。我国很多学者已经意识到, 科学和现实世界之间, 既包含了人文科学, 也包含了自然科学, 两者对人类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20世纪之初, 就有人预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终会走向融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科学和人文追求的目标相同, 他们都承认客观事实, 通过表象看到本质, 从而研究客观事实存在的某些规律。随着近些年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 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而素质教育的目的, 是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综合素质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包括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以往我国大学建设和发展中, 注重院系的划分, 不同专业之间的联系很少。随着综合大学理念的发展, 现在我国大学教育, 注重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两个方面的培养,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 在教育观念上, 意识到两种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二) 课程结构融合

大学课程结构的安排, 是培养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方式,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中, 课程结构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首先是院系的划分, 使得课程结构单一化, 职能培养专业的人才, 学生接触的知识面较窄, 一味强调知识的深度, 忽略了知识面的宽度, 虽然大学在第三个学年后, 才进行专业课的学习, 但是对于公共的必修课, 除了国家强制规定的思想政治等, 几乎都是与专业有关的基础课。还有课程结构的封闭性很强, 完全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分离, 在高中阶段就分文理的方式, 显然是直接剥离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加上专业课程知识面狭窄, 使得我国大学培养出的人才, 大多是仅有科学知识或者人文素质这样不完整的人。因此必须对我国大学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改进, 打破文理分科的方式。在实际的课程结构设计中, 充分借鉴国外综合大学的成功经验, 强调通才的重要性, 尽早将课程结构综合化, 如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结构中, 要求学生必须同时选择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的课程, 并且对不同课程比例做出了限定。

(三) 教学制度的融合

要想将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 首先要完善学分制度, 大学教育中学分非常重要, 学生只有获得足够的学分, 才能够得到相应的学位, 如果我国大学对现有的学分制度进行完善, 合理调整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学分, 要求学生必须同时获得足够的人文学分和自然科学学分, 才能够得到学位, 那么学生必然会重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目前我国已经有些大学采取这样的做法, 如武汉大学按照人文、艺术、体育、社会等, 要求学生必须从各个类别中分别得到足够的学分, 有效增加了文理之间的联系, 同时增加选修课所占的学分比例, 减少必需课的学分, 开设更多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科目, 给学生们更多的选择。目前我国很多大学实行了第二学位制, 学生可以选择获得第二学位, 如果在第二学位的选择中, 能够跨领域地选取, 如人文专业的学生, 第二学位选择自然科学领域, 那么对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 也同时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知识。

摘要: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是人类文化的两个分支, 从融合到分离, 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是学者讨论的重点内容, 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 传统大学教育方式培养的专才, 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必须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到一起, 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通才, 以此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大学,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融合

参考文献

[1]麻艳香, 蔡中宏.理工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 (06) :98-103.

[2]季春红, 梁江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融性探究[J].科教导刊, 2011 (16) :9-10.

[3]薛天祥, 庞青山.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01) :16-19.

工程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7

一、促进教学管理者转变观念, 适当施以行政手段, 规定必要的人文学分课程是实现两融合的前提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背景下, 由于就业压力和市场短期需求的变化, 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于注重专业能力的提高, 忽视了创新、发展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是职业教育主要的功能, 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首先应是“社会人”, 其次才是“职业人”。职业教育如果遵循此要求, 也就意味着既要重视受教育者职业素质的提高, 也不放松学生人文素质的增强。高职院校要实现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必须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 树立现代人文主义教育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系统立体的教学观, 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高职教育实践中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要求。近年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大学以通识课的方式, 加大对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创新教育的本质是人文过程。人文素质教育对各个科类的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一般的理工院校少有学养深厚、高瞻远瞩的大师级学者和教育家, 据调查, 有不少一般理工院校对理工学生没有开设真正意义上的人文课程, 甚至没有人文学科的师资。有的院校迫于某种压力开设了一些“应用写作”之类的课程, 还是着眼于实用, 压根没考虑过人文精神的教育。因此, 要想迅速有效地推进“两融合”教育, 必须自上而下做两件切实的工作。一是促进理工院校主要领导转变观念;二是采取适当的行政手段, 像推进“两课”那样, 规定各大学 (尤其对理工科学生) 必须开设若干学分的人文基础课程。才能保证理工科大学生得到起码的人文教育, 对促进人文/科学教育两融合起到有力作用。

二、积极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内环境是实现两融合的根本

高职院校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 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从而积极营造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内环境。大学入学第一课堂是大学教育的主渠道, 主战场。如果在第一课堂没有人文课程的一席之地, 就谈不上人文教育。没有人文教育也就无从推进人文/科技相融合。这方面世界名牌大学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无论是走通识教育之路, 还是走综合发展之路, 均在第一课堂设计至少6个学分的人文课程。清华大学近年出台新培养方案, “按照‘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原则, 调整了各类课程的学分比例。以工科为例:自然科学基础占总学分的1/4,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占1/4, 专业相关课程占1/2。”另外, 对理工科院校在人文素质方面有较大加强, 选课学分由2门3~5学分增加到10个课组中13学分。包括文学、历史与文化、哲学与社会思潮、写作、艺术欣赏与实践等。并要求建设一批精品通识课程, 列入课程改革资助项目予以支持。

(一) 构建完善的人文课程体系。

不少人认为, 高职院校教育份额极其有限, 加强了职业教育, 就必然会忽视人文教育, 而加强人文教育又会挖了职业教育的墙脚,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是简单的0.5+0.5=1的关系, 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容纳、相互支持的关系。必要的人文知识的积累是升华为人文精神的前提, 所以人文课程的设置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还有一些教学管理者认为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素养的理念就可以, 没必要开设专门的人文素质类课程。这种观念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本身具备相当的人文素养, 可是由于多年来工科院校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淡漠, 让在自身学科发展中没受到任何人文素养培养的教师对现有的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性培养, 是不可能的。因此, 目前状况只能通过开设一定比例人文类课程的方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融合教育。高职院校在构建人文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对人文课程实行选修与必修相结合:“大学语文”作为必修核心课程。以养成学生全面、综合的人文素质为目的。同时, 为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职业院校可根据师资状况, 尽可能多地开设多个人文学科的课程及交叉学科课程, 以培养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一到几门自己感兴趣的人文课程知识, 促进良好人文精神的养成。

(二) 创设良好的静态环境, 营造人文教育的氛围。

校园的合理布局、富有特色的建筑、优美高雅的静态环境, 都可以为人文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充满了美。高职院校的建筑设计应强化现代意识, 并融入典雅的格调, 给学生以活泼、清新、积极的感受, 陶冶学生性情, 愉悦学生心理。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 突出大学精神, 使大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校园景观的合理设计可以同时承载起对学生进行职业追求与人文熏陶的双重意义。校园文化氛围就像一种文化的“颜料”和文化的“味道”溶于水中, 使水有色有味, 人“浸染”在这样的“水”中, 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文化陶冶。不过, 这一文化陶冶的过程不是自动产生的。就像校园路旁的绿荫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半身塑像, 并非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人文景观对自己的教育。

(三) 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沟通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隔膜。

建设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有独特的功能。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内容, 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性情、塑造人格。通过组织学生社团,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为学生施展才华、增强文化素质提供了广阔舞台, 同时在活动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格修养, 让学生体验到人文精神的意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 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如各种学生党团活动周、科技节、技艺技能竞赛、演讲比赛、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活动;三是建立人文社团, 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协会等, 来陶冶情操, 塑造自我。技能比赛, 不仅可以使学生强化技能、深化专业学习, 更重要的是在比赛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建立新的学术和教学评价体系, 予以人文学科和人文师资应有的地位, 是落实两融合的又一重要内容

一切事物之中, 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在教育领域尤其突出。教师是落实人文与科技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但教师如何教, 是否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当程度取决于管理评价所激发的教学心态和师资自身的文化水平。学习人文知识不等于得到人文教育, 知识必须通过情感体验和审美领悟转化成内在修养, 才能形成素质。如果讲授人文知识的教师本人不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这项工作, 带着某种不正常心态去教学, 这种人文教育一定不会有好效果, 甚至有反作用。

在科技强势的时代, 人文作为弱势学科在许多工科院校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人文师资, 有的学校即使有专职人文社科师资, 在重工轻文的环境里也常常倍受冷遇。人文学科立项难, 师资晋升难, 人文课程推进难, 这是普遍现象。在一般理工院校的人文教师往往因不堪忍受挤压而改行, 或者被迫流向有中文专业的综合院校。在这种背景下, 也有少数理工科教师激流勇进, 积极改革专业教学, 注重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而且收到较好效果, 受到学生的欢迎, 但却常常在一些同行或正式的教学评价中得不到积极的评价, 甚至有人责其为“不务正业”。在这种状况下要想真正落实人文教育, 显然是极困难的。因此, 建设公平的人文和科技的评价机制是落实两融合的又一重要内容。

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保障

教师直接面对学生, 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 也应该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优良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的传播者。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其专业知识的传授, 还应对学生产生三种影响:一是教师自身的形象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 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渊博的知识、精彩的语言、洒脱的举止及对教学工作的认真态度, 潜移默化中会影响着学生对人格导向的选择。二是通过课程的学习给学生思维方法上的训练, 教师所拥有的推陈出新的知识底蕴和理念, 将知识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取长补短的能力, 是教师激化学生对学问追求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充分达到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三是每一门学科都与社会、人类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学生通过对这种关系的理解, 可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大学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的重任, 其人格的培养不仅是自己的修养问题, 且关乎受教育者的品德养成。有深厚人文素养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将是终身的, 能真正将“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因此, 加强教师人格修养的提高是实施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也是将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有机整合的一个重要保障。

摘要:理工类高等教育中如何实现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这是目前摆在各理工类高等院校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研究了从教学管理者观念的转变, 到规定必要的人文学分课程、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内环境、予以人文学科和人文师资应有的地位、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专业教育,人文教育,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高云伟.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 2001

[2].潘懋元, 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3].周远清.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推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 2002

[4].刘刚.论高职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原则和途径[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6

工程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8

1. 政治主张——“自强”和“求富”

“自强”即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应付西方;“求富”即利用西方先进科技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该政治主张的本质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李鸿章认识到惟有借西方国家之法,也就是办洋务,中国才能图强。因此他大力提倡和推行洋务运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张之洞则在文章中说到:“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1]

2. 思想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清政府统治的基础是传统的封建专制体制,因此必须重“道”,必须以中学为体。李鸿章变“器”而不变“道”的根本思想是很明确的,他只承认西方的“技艺”,而否定西方的制度和思想[2],他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纲常名教不必变,因为中国的礼仪教化远胜于西洋诸国。张之洞则认为中学为“体”对西学为“用”具有主导和导向作用。他认为通“中学”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基本条件,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对国家、民族和祖国文明的情感。因此,学者必须在通“中学”的基础上,“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阕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

二、洋务派融合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实践尝试

洋务派在现实中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教育的缺陷在于“务虚”,“中国之睿知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中国以义礼为本,艺事为末;外国以艺事为重,义礼为轻。”[3]洋务派看到西学之长在于科学技术,中国要摆脱危机走上自强之路,就必须尽快学习西方科技。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有两个途径:一是学堂传授,二是留学教育。

1. 开办洋务学堂

兴办洋务需要大批洋务人才,而这种人才又是科举制度培养不出来的,因此,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新式学校。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西学”和“西艺”为主。[4]大体有三类:外国语学堂、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现以这三类学校的典型进行阐述。

首先,外国语学堂的典型是京师同文馆。它最初是作为外国语学校设立的,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它典型地体现了洋务派的办学思想和改革中国传统教育的努力尝试。京师同文馆创建之初旨在培养“认识外国文字,通解外国语言之人”的“译才”。[5]随着各地洋务事业的开展,洋务官员们越来越感到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便有人倡议在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兼学西洋格致之学。[4]奕忻等人上奏朝廷,请求添设天文、算学馆,认为“洋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军,无一不从天文、算学中来”。[4]这一请求遭到守旧派士大夫的公开抵制和攻击,引发了近代以来关于教育改革问题的第一场争论,即“义礼”之学与“技艺”之学的争论。守旧派反对学习西方科技,他们认为科技不足为立国之本,“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8]而洋务派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祖宗之法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学习西方科技,自强之道不仅在“义理”,更在学习“技艺”。[9]在一番历时半年之久的争论后,1867年,天文、算学馆终于成立,1869年京师同文馆又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逐渐扩大了课程范围。从1876年拟订的京师同文馆分年课程计划中可以看出,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已成为除外语以外最主要的教学内容。

第二,技术学堂的代表是福建船政学堂。洋务派主张“师其所能,夺其所恃”,[10]并大量购买和制造轮船、枪炮,从而建立制造军火的兵工厂。洋务派兴办了大量技术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等,在这些学校里,主要学习西方的实用科技知识。如福建船政学堂的课程主要有:英文、算术、几何、代数、三角、动静重学、水重学、电磁学、光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航海术等,由此可见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将实用科技知识列为最主要的学习课程。尽管如此,这些实业学校里仍始终保留着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要求他们学习中国经史之学,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培养中国传统的人伦道德。

第三, 军事学堂的典型是天津水师学堂。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运动, 给清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一些封建官僚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发展军事力量对稳固封建政权的重要意义。因此, 洋务派设立了军事学堂以培养军事人才, 如天津水师学堂, 学堂内开设英语、地舆图书、算学、几何、代数、驾驶诸法、重学等课;但同时, 学堂很注重“教之经俾明大义, 课以文俾知论文;瀹其灵明, 即以培其根本。”[11]又如广东水师学堂“限定每日清晨先读四书五经数刻, 以端其本。”

综上所述,这三类学堂具有以下四个共同点:一是它们都是职业、技术学校;二是它们都以“中体西用”作为基本方针和指导思想;三是它们都以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为主要课程;四是它们都重视“固本”教育。洋务派办西学,接受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是要用西方的“长技”武装自己,以更好地巩固封建统治,因此无论哪种学习西方的学堂,都规定学生必须要读“四书五经”,必须要接受正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的教育,传统人文教育占很大比重,只不过洋务派出于现实的考虑,已经将实用的科技知识的教学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教学的重点明显倾向于实用科技知识。无论如何,西方近代的科技知识已经正式成为学堂的教学内容,并逐渐为社会广泛接受,这使得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化大大迈出了一步。西方科技教育和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在学堂中杂和、并存的局面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单一模式,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12]

2. 洋务留学教育

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人士认识到,要全面深入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仅仅靠国内创办的洋务学堂,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远远不够的,国内的学堂存在师资、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局限。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入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就必须向西方派遣留学生。于是,洋务留学教育得到很大发展,这一时期的留学教育主要是派遣留美幼童和留欧学生。

以派遣留美幼童为例。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对留学生的教学内容和管理人员上作了精心地安排,有中文和经学老师随行,不中断“中学”的学习,管理人员也以陈兰彬等守旧派人物为主。[4]学生到美国后除学习西学外,仍要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以及《国朝律例》等。而且“每遇房、虚、昂、星等日”,还要“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5]更有甚者,当时在旧学派与新学派之间产生了留学教育之争,旧学派官员陈兰彬以容闳“偏重西学,导致中学荒疏”为由,增加留学生诵读儒经的时间和内容。

虽然洋务留学教育规模小、人数少,但它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进程中最名副其实的一步。就引进“西学”而言,洋务学堂固然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留学于西方国家、直接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却是一条更为彻底的途径。虽然清政府及守旧派在教学内容、管理上作了精心安排,后又将留美幼童撤回,但从客观上来说,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也是将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起来的探索与尝试。

三、现代启示

1. 适应多元文化必须防止文化封闭和全盘照搬

当今世界的开放性是以文化的多元性为前提的,而多元文化的存在又使得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交流与合作成为时代发展的特征。时代的发展要求开放和交流,因此既不能自我封闭,也不能全盘接受。正如冯骥才先生说过的:“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文化封闭起来,但也不能因此丢掉自己的文化。”

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在资本主义国家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还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因此导致了在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进一步拉大了近代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并阻碍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意识到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融入世界,并在交流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借鉴、吸收别国经验的同时还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有区别、有选择地引用才能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实际情况、发展水平和目的,因此只有将别人的先进经验与自身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借鉴,而不是照搬。

2. 建构现代教育要求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并重

洋务运动以来,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就作为教育的两个对立面而存在,二者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科技教育的发展依赖人文教育,同时也促进着人文教育的发展;而人文教育的发展也依赖于科技教育,同时也促进着科技教育的发展。制约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重科技轻人文,因此在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的同时,需要加强人文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同时具有人文精神与科技精神的人,因此在建构现代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教育活动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内化为受教育者的精神,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张之洞.劝学篇下 (设学第三) [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

[2]秦君英.科学乎?人文乎?-中国近代以来文化取向之两难[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

[3]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奏稿 (卷十八) [M].刻本.杨书霖编.1890 (清光绪十六年) .

[4][6][7][1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14]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8]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9]何志魁.从科学与人文之争看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思想中的文化心态[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 .

[10]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 (五)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9.

[1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上)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

工程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9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探索科学教育方法,实现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通相融、互相渗透,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同步提高,对于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高专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现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就高职高专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及其实施策略作粗浅的探讨。

1 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因此,立足专业实际,根据岗位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扎实的文化素质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良好的专业技能等,是高职高专学校的根本任务。

所谓专业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人才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专业教育是是成才教育,它体现了科学取向,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人文教育,则是指通过文学、历史、哲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感悟和环境熏陶等,培养和实现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其目是促进学生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等。人文教育是成人教育,它体现了人文取向,其核心功能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现代高职教育共同目标的两个方面。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人文教育需要专业教育的工具理性、实证方法和技术手段承载;专业教育需要人文教育的人文精神、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促进[1]。两者的完美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朝着和谐、全面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二者融合、协调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在高职教育中,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2.1 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必要性

2.1.1 高职高专学校的学制较短。

学生在2年左右的在校时间内,需要接受大量的专业理论教育和实践技能训练,不可能过多地专门设立人文教育课程。因此,将人文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让学生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接受人文教育,再借助相应的人文教育课程和第二课堂教育等,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2.1.2 高职高专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浓厚。

绝大部分学生专业思想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对专业知识学习具有强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罗杰斯语)。在专业教学中,教师通过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把学会做事(专业教育)与学会做人(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过程更有意义。

2.2 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可行性

2.2.1 专业教育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

一切先进文化均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自然科学是由人发明创造并由人实践探索的,它必然带有人的主观因素,渗透着人的精神,其内容是专业与人文的结合体,蕴含着丰富人文内涵。因此,专业教学中,教师善于发掘并讲析蕴含其中的人文内涵,比纯粹的人文知识教育更具体深刻,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2.2.2 专业教育方式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教育方法。

比如,专业教育必须通过科学的训练方式,在反复研讨,求真求实中完成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这一积极探索、去伪存真的过程本身就是很好的人文教育;再比如,专业教育的基本方式是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学生在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接触现实生活,了解社会实际,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等等。

3 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施策略

实现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专业教师结合专业课教学进行人文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3.1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

课堂教学是专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和融入人文教育,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二个方面进行探索:

(1)借助专业知识的延伸和启迪。即对专业内容进行人文意义上的“提炼”,借助教学内容中对价值观、社会规范、专业伦理等内容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此,一是拓展知识,即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从历史、社会和伦理的角度,延伸介绍其中蕴涵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比如,我们在讲授中医专业知识时,根据中医专业的特点和发展,结合时事讲解中医学发展的追溯及前景的展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启迪精神。即在专业教学中,挖掘讲析专业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所展示的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辛和奋斗历程,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和启迪。比如,我们在讲授《伤寒论》和《本草纲目》等医学经典时,介绍张仲景、李时珍等医学家献身医学、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形成献身医学、服务人民的价值观等。(2)通过教学方式的培养和训练。即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此,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严要求学生。比如,在批改实验报告中,我们把存在问题的作业返回去,要求学生认真检查,自己发现问题并认真改正,借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合理训练学生。比如,我们布置团队型作业,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既要求小组内的分工协作,又强调小组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借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三是科学引导学生。比如,我们在学生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训练后,组织学生开展阶段性的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在自我分析和检查中,实现自我提高和完善

3.2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实现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

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重视在实践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对此,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实践:

(1)重视实验时的严谨、磨练。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得到观察和操作实践方面的训练。其间,我们注重每一个试验一丝不苟的反复调试,确保精益求精,丝毫无误。特别是引导学生在经受失败后寻找原因及时改进,在遭受挫折后积累经验走向成功,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2)强化实训时的仿真、创新。实训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在真实或仿真环境中进行反复训练的教学活动。其间,我们一方面不仅做到技术仿真,而且做到职业环境仿真,科学地将人文教育的理念内化成实训教学内容,使实训教学成为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严谨作风的平台。另一方面增加创新性内容,鼓励学生把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应用到实训中深入思考、研索、探讨,从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倡导实习时的体验、领悟。工学结合业已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切入点。我们抓住学生见习、实习的契机,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充分利用不同医院、药厂等的企业文化,通过开展深入社区、农村开展义诊服务等活动,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大医精诚、敬岗爱业等职业素质的养成。

3.3 以教师的师德促进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

良好的师德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科学真理的追求、人生的感悟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此,我们主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努力:

(1)以良好的行为作风影响学生。即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教育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做到对专业知识投入极大的热情,敢于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借以培养学生崇尚真理的作风;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做到以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求实作风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2)以科学的人文关怀影响学生。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相信和理解学生。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师的指导作用变为引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等,借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以恰当的借悟导悟引导学生。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既要靠传授、学习,更要靠体验、感悟。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教学实践及时地将自己的思考、体会、感悟等传达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分享体会和感悟,通过师生之间灵魂的碰撞、心灵的沟通,引导学生将教师的感悟、体验进一步升华,在体验、感悟中提升其人文素养。

4 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要注意的问题

著名科学家拉比说过,“只有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融为一体,我们才能期望达到与我们的时代和我们这一代人相称的智慧的顶点。”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实施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探索,并注意做到:

4.1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树立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意识。在具体工作中,要切实改变分数第一的应试教育观、专业至上的功利主义观等错误观念,深入理解并准确把握现代高职的教育目标,真正形成高职高专学生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协调发展的共识,切实在教学实践中把专业教学和人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4.2 提高人文素质。

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关键。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教师岗位和教育职业的时代特征,塑造高尚师德,优化知识结构,在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等方式,提高人文素养。另一方面,要结合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提高推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水平和能力,把人文理念溶解到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随时随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3 改革评价方法。

改革教学评价方法,是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保证。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首先要在教学目标评价上实现由“分数”到“人格”的转变,对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手”都要抓,都要硬;其次要在教学方法评价上实现由传播“知识”到发展“人性”的转变,把发展“人性”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第三要在教学效果评价上实现由“明道”到“体道”的转变,不仅评价“明道”,即学生对知识接受的程度,而且评价“体道”,即学生在知识指导下实践水平的优劣和人文素质养育的高低。通过教学评价促进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摘要: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通融合是培养合格高职高专人才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师德水平等途径实施,要注意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改革评价方法等问题。

关键词:高职高专,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空军第二航空学院课题组.论高校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EB/OL].Wwww.80075.com,2009-01-22.

中职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 篇10

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英语作为中职学生的必修课,它既是一种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把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突出人文教育,并把两者有机融合呢?

一、重视感情投资,融洽师生关系,树立服务意识

职业中学英语教师施教的对象一方面是心理压抑、厌倦学习的所谓“双差生”,一方面是充满活力、善于幻想、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年轻人,他们特别渴望情感体会、情感共鸣,特别希望能得到人格上的尊重。师生间友好相处,建立一种平等的、民主的探求知识的新型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从“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传统角色中脱离出来,从凌驾于学生之上到主动为学生服务,真正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挚友,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知晓他们学习英语的甘苦,用博爱和厚爱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正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二、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新课程改革把学生推上课堂的主体,即人文交互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天性,创造“敢说”的氛围。职中学生英语基础差,再加上害怕心理,他们在课堂上根本不敢读、不敢说。为了让学生的嘴动起来,我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不管讲对还是讲错,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发言一次就给一个“★”,一堂课结束后,比谁的“★”多,谁就是本课的最佳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打破了说的沉默,敢于发言了,课堂气氛活跃了。然后,在课堂上设置一些从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让学生用英语回答,比谁回答的次数多,正确率高,从而激发学生“想说、敢说”的热情,实现课堂的最佳教学效果。为了创造活泼、轻松的课堂环境,消除学生压抑、恐惧的心理,依据法国大教育家卢梭主张的“要以天性为师,不要以人为师”的理念,允许学生上英语课时可以任意调换座位,自由组合,这种志趣相投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不再害怕,能够大胆体验、交流。最后“以学生为中心”创设丰富多彩的情感或认知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活动为载体”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这也是人文精神的内容。

三、以鼓励表扬为主,加强正面教育

无论哪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引起教师的重视。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他们的心理、智力发育尚不成熟,教师不能以学生一时的表现来做“好生”、“差生”的定论,特别对于差生,更不能采用批评、惩罚的方式扼杀其学习兴趣。教师要更多地从正面引导学生,不要吝惜使用“Good”“Very good”“You are clever”之类的赞美词,这些赞美词对学生来讲是极大的鼓舞,他会从内心感到高兴,从而会更加努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处于一种良好的情绪之中,处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从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鼓励学生,如:“你读得很流利”,“你发言很响亮”,“你在小组讨论时很活跃”等等,这种激励性评价就像催化剂,增强了每个学生的自信心。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这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

四、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文化气息,培养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正确认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从社会信仰、价值以及风土人情、文学艺术乃至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故常称为“社会文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挖掘文化内涵,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助于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1)充分展示教材内容的自然美。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的母亲。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懂得尊重大自然其实就是尊重人类本身,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珍爱生命。(2)充分展示教材的社会美。课堂既是英语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英语教材中许多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人的伟大品格,崇高的思想感情,以及丰富的哲理,通过教者的传播阐释,学生自会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染。(3)充分展示教材的艺术美。中职英语教材以学生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为主题和內容,它本身反映这些生活时,采用最美的艺术形式塑造的艺术形象,把客观存在的美和审美情趣融为一体,给人展现出令人难忘的美的境界、美的事物,同时也是教材本身体现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魅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4)充分展示教材中的文化差异,为实现跨文化交际排除干扰。如中西方在称呼语、感谢和答谢、赞美、打招呼、隐私、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许多差异。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 Sir和Madam,而我们称Comrade;中国人初次见面时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在英语教学中充分挖掘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学生创新个性

上一篇:中西合璧促就业下一篇:实践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