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

2024-08-01

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精选九篇)

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 篇1

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非学校规定或组织的, 由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感情、态度、倾向或利益相同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群体结构。非正式组织作为正式组织的伴生物, 在组织行为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与功能, 将会有助于组织效能的提高。这样的非正式群体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 其存在的方式和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

一、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类型与特征

普遍存在于各高校中的非正式学生组织, 与正规的学生组织———班级、团支部、学生会等相对应, 自由联系进行活动, 对学生个体及其周围环境产生影响。高职生非正式组织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因为地域相近而聚集在一起的, 也有因为各种情感需要组合而成的。由于非正式组织多是自发形成的, 且以一定的情趣为基础, 对成员不存在强制力, 因而具有不稳定性, 人员流动变换是常事, 或由一个群体分裂为几个小群体, 或由几个群体组合成一个大群体, 类似这种无常规的分合随时可以发生, 且带有普遍性。归纳起来, 高职学生中常见的非正式组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 求知型。这种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往往是班上一些勤奋学习, 善于思考, 知识面广, 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他们一般能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学习认真刻苦, 业余时间也多用于学习钻研, 他们在相互学习、相互探讨问题、相互倾慕中建立了友谊。这种类型的组织成员一般能积极参加学校、系、班上组织的各种活动, 对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爱好型。这类学生非正式组织是由兴趣爱好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组成的。具有活动内容明确、活动时间有规律等特点, 其成员一般较固定, 可以班、年级和系为基础存在, 也可跨系甚至跨院校而存在。由于兴趣爱好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该非正式组织极易受社会上各种潮流的影响。这类学生非正式组织能引导好的话,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促进学生多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 知心型。这类非正式组织是那些因个性相投、心理相容、有共同语言而形成的小团体。他们认识问题上较为一致, 感情较深, 相互间比较信任, 往往带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并相互感染, 以思想交流为主要活动内容。成员不太固定, 且范围较小, 有一定的排他性, 对其他同学易产生不信任感, 一般极易演化成男女学生之间的爱恋。

4) 邻近型。这类学生非正式组织一般为居住在同一寝室或相邻寝室, 接触机会增多, 对彼此的个性倾向有所了解而形成的群体。此外, 这类非正式组织还有一种典型形式, 即同乡, 这种以同乡为纽带结合而成的学生团体, 具有典型的地方色彩, 成员较固定, 组织较严密, 活动较有规律, 并表现为“代代相传”的连续性特点。如每年新生开学后各类同乡会都会举办活动, 吸纳新成员, 并定期举办活动。

5) 反抗型。这类学生非正式组织中有些是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学校处罚或教师批评的学生;有些是想当班级或院系的学生干部而未能如愿的学生;还有些甚至是与校外有违法行为的青年有接触的学生, 他们形成了一种以反抗教师、违反学校规章制度为目的的小群体。这种群体有时凝聚力很强, 有时甚至有较严的不成文的规范, 表现为同时迟到, 同时逃课, 同时不参加集体活动还要阻止别人去参加, 对学校的校纪校规采取漠视的态度。他们对班集体建设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危害极大, 发展下去有可能对社会构成危害。

二、如何协调与管理高职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

不论我们承认与否、允许与否, 大学生中非正式组织总是存在的,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 都应了解这些非正式组织的类型及其特点, 以便对其加以引导和管理。

(一) 积极引导, 把握非正式组织的发展方向

教育者应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采取正确态度, 不回避、不放任自流, 加以科学引导, 通过加强非正式组织自身建设, 强化非正式组织成员的纪律观念与主体意识, 培养其成员的集体荣誉感, 营造团结氛围, 自觉维护学校的秩序和稳定。如果听之任之, 就有可能与正式组织产生矛盾冲突而导致正式组织成员的不团结, 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 区别对待, 把握与非正式组织交往的策略和技巧

老师要关心学生, 服务学生, 当好学生的“知心朋友”, 以其良好的人格魅力赢得非正式组织成员的信任与支持。对积极健康型的非正式组织应予以支持、鼓励和帮助, 如求知型和爱好型非正式组织, 学校应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 满足他们求学与发挥特长的需要。对知心型、邻近型等非正式组织, 要加强教育引导, 通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和情理疏导, 使他们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对反抗型非正式组织, 要“抓苗头”, 把问题解决在没形成之前。一旦出现问题, 要实行家长、学校、教师三位一体的管理措施, 对他们既要关心帮助, 又要进行严肃的批评处理, 促进其有效转化。

(三) 注重沟通, 加强学校群团组织建设

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的纽带与带头作用, 团组织和学生会要充分挖掘小群体中的教育资源, 搭建学生活动的舞台, 将学生吸引到“正式”的学生社团和活动中来, 使他们在不同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篮球赛、英语口语赛、职业生涯设计、素质拓展计划、课件制作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满足各类学生非正式组织和个人的广泛需求, 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同时, 要严肃校纪, 杜绝不良行为, 防止不良小团体的产生和聚集。

(四) 创造机会, 注重培养和教育非正式组织的“领导者”

学生非正式组织虽然是自发形成的, 没有正式宣布领导者, 但每个非正式群体中实际上都存在着一两个核心人物。老师应了解他们的需要, 发挥他们的特长, 尊重他们的意见, 也可以将他们吸引到正式组织中来, 以带动非正式组织的其他成员凝聚到班集体周围。如我班有一位从小学就开始加入足球协会的同学, 足球踢得非常棒, 但文化课基础差, 纪律涣散。我让他担任班级体育委员, 组织班级足球活动。通过多次交谈, 并指出“己正方能正人”。该同学不仅改正了自身缺点, 还带动了周围的同学。

老师要善于了解和发现不同类型非正式组织学生的合理需求, 在满足这些合理需求的同时,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刺激他们的求知动机, 切实提高和扩展学生综合素质, 引导他们为创建优秀班集体和年级团队的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与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小群体, 应采用积极引导、区别对待、加强学校群团组织建设及重视小群体的“领导者”等方式方法, 吸引这些小群体的成员加入到正式组织中来, 为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做出不懈努力。

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 篇2

非正式组织的概念是由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家乔治·埃尔顿·梅奥提出的。非正式组织是指存在于正式组织中,由于兴趣、爱好或者共同利益形成的以一套群体默认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运行的松散型组织。它的产生依附于正式组织,但不像正式组织那样具有很强的规范性。高校中的传统的正式学生组织有校、院、系、班级各级学生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高校中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如各类兴趣小组、老乡会、网络游戏中的战队以及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在众多的非正式学生组织中,笔者认为其中有一类组织有别于其他非正式组织——高校学生社团。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把学生社团界定为本校学生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学生志同道合的组织。这个定义很好地说明了学生社团相对于学生会、共青团组织来说属于非正式组织的范畴。但对比非正式组织的定义,我们又认为高校学生社团不能简单地同老乡会、网络游戏战队等组织一样划归为非正式组织。因为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一个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的同时还要接受校团委领导,成立还必须经过校团委审批,每年还必须到校团委注册。所以笔者将高校中这类非正式组织命名为“收敛型非正式组织”。了解和引导“收敛型非正式组织”对于学生工作者来说是一件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一、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1、学生社团成立历史短暂以及其性质、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内部系统的不成熟性,造成学生社团成员对固有东西继承较少,而开拓、创新较多,故这类组织在活动的开展方面敢想敢做,勇于突破;

2、学生社团生成的原动力——兴趣爱好造成学生社团成员更注重自身感受和兴趣出发考虑问题;

3、学生社团的自治特质造成学生社团成员思考的一维性和单向性,这在有利于社团成员主体性发挥的同时,使之缺乏复杂环境锻炼下的成熟性;

4、学生社团一般都有一个强势的领导。学生社团组织领袖一般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感召力,这种权威是一种“个人魅力型权威”。这样的领袖人物往往对社团成员发生重大影响。

5、学校党委、团委对学生社团的宽松管理,易造成社团成员思想的相对政治边缘性和主体自由性,自我观念较浓,协调能力不足。

6、学生社团组织渴望被学校党委、团委肯定和认可,希望得到广大同学的关注和支持,有转化为正式组织的愿望。

二、收敛型非正式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影响

1、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积极作用

收敛型非正式组织满足了青年学生的交往与被尊重的心理需要,从而促进了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精神愉悦;收敛型非正式组织成员由于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故成员间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课余文化知识,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收敛型非正式组织对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我管理的能力大有裨益;收敛型非正式组织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可以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

2、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收敛型非正式组织都是自发产生的,在群体目标和价值追求上,群体特征明显。当一些群体意识到学校目标限制本群体利益发展的时候,他们便会从实现小群体的目标出发,攻击和破坏学校整体目标的实施。收敛型非正式组织有时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凝聚力。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还容易导致不团结、闹意气、纪律涣散等不良现象发生。

三、对待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的策略

(一)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的激励管理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对于高校学生社团这类组织的管理很适用。尤其双因素理论揭示了内在激励的作用,对学生工作者如何更好地激励高校学生社团提供了新的思路。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根据试验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双因素理论”。理论指出:使员工感到不满的往往是公司政策与管理方式、上级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和工作条件等五种因素。当这些因素缺失或强度太低,就容易导致员工不满意,但这些元素又并不是员工感到满意的充分条件,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保健因素不能直接激励员工,但能预防员工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使员工对工作感到满意的往往是成就感、被表扬、工作本身、责任和进步等五种因素。这类因素具备后,可使员工感到满意,但员工感到不满时却很少是因为缺少这些因素,这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该理论认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激发起人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创造性。

对于高校学生社团来讲,学校审核后同意其成立、同意其在允许的范围内招收新成员、同意其在校园内公开开展活动等等属于保健因素,认同其促进校园文化的作用、鼓励其发展、培养其核心成员,并提供一定的活动平台,使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成员得到认可和满足自我实现,属于激励因素。可依据以下方式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激励管理:

1、注重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内在激励

要想真正激励高校学生社团,就要注重激励因素,通过这些因素的运用,才能满足高校学生社团较高层次的需求,把学生社团这种自发组织的感受提升到满意阶段,从而真正为繁荣校园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生工作者在管理中可采取以下措施:提供社团活动的专门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诸如社团文化节、社团巡礼等活动,也可针对不同的社团邀请其参加到学生会的一些常规活动中来,比如采取邀请文艺性社团参加到学校常规的文艺演出中来,扶持一批科技型社团参加校内外的各类科技竞赛等方式,满足高校学生社团的兴趣并激发其兴奋点,从而满足高校学生社团自我实现的需要。对高校学生社团要采取与学生会管理不同的方式,避免对社团活动过多的干涉,实施目标管理,减少过程控制,扩大社团的自主权和活动范围,并积极提供一定资源使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得以展现,使社团成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对高校学生社团的一些外联活动要及时地提供帮助,比如出具介绍信、介绍联系人等,对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经费要根据所开展的活动有针对性地给予一定的扶持。

高校学生社团缺乏稳定的活动经费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学生社团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社团成员的会费和社团争取到的社会上一些单位的现金或实物赞助。但相对于学生会的影响力,校外的单位更倾向于将资金赞助于学生会开展活动。故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一些社团进行资金扶持,可以通过资金杠杆来调节一些社团活动的开展。也可以在校内采取社团活动经费招标的方式来调动各社团积极开展活动。对于活动开展有计划、在校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社团可以将社团活动及时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在校园内大力宣传,使社团成员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和信任。对学生社团的核心人物的成绩也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如学校定期评比社团活动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奖项可授予高校学生社团中的核心人物,对于表现突出、有意向进入学生会组织的,也可以依据能力,给予一定的学生干部工作,或在学生档案中给予学生干部身份。

2、正确处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关系

在对高校学生社团的激励中,不应忽视保健因素,如不应因某学生社团近期没有活动或出现一些问题就对其采取简单的取缔注销等手段。但对于确实已经对学校的学生管理起到了很大负面效应甚至违反了校规校纪的社团也不能手软要坚决予以取缔,并要在全校范围内给予公开通报,决不能过分注重改善保健因素。

管理中还要善于把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是可以转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授予高校学生社团核心人物的荣誉,如果此荣誉确实是与其勤奋努力、与社团取得成绩是分不开的,确实是对其工作的真实肯定,就会产生激励作用,变为激励因素。如果两者没有联系,仅仅是大范围的大锅饭式的授予的荣誉,这样的显然构不成激励,而且一旦后续停止给予,还会造成高校学生社团的不满,产生负激励效应。作为学生工作者,既要注意保健因素,以消除高校学生社团的不满,又要努力使保健因素变为激励因素。

(二)对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的外部管理

1、积极引导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学生管理者对他们的活动一般无法采取行政手段干预,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可通过建立、宣传正确的组织文化来引导社团成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引导其追求高层次的归属感,为高校的学生工作做出贡献。

2、适当融入

高校学生管理者可以将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收集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窗口。收敛型非正式组织成员在一起,组织内部容易形成一些不良习气。学生管理者可通过与社团成员交朋友、座谈交流或偶尔参见其活动聚会等方式,融 入社团中去,以此获取相关信息,了解社团成员思想愿望,改进学生管理工作。

3、适时惩戒

收敛型非正式组织是一个群体,内部有凝聚力,思想较一致,其整体行为对正式组织有较大影响力和冲击力,其非建设性行为会对正式组织造成较大破坏力。因而作为高校的学生管理者应防微杜渐,防止不良风气在其滋生蔓延。对于社团中个别成员偶尔违背校规校纪的行为,应及时指出。对于重犯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应严肃批评,令其改正,严重的要给予处分。

总体而言,学生工作者对于高校学生社团这类“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的做法,应该是充分发掘总结其发展特征,以便进行正确的引导,承认其在活跃校园文化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激励管理为主,以外部管理为辅,在对其管理中要充分积极发挥激励作用,不能忽视保健作用,要防止激励作用向保健作用转化。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对高校学生社团这类“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管理好、引导好,他们一定可以成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成为学校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苏海泉,周志强,管雷.目标管理模式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工作探讨[J].青年探索,2007.3[2]陈通荣.非正式组织对管理决策的影响[J].管理观察,2008.7

[3]张立驰.试论高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的差异及对其成员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1

[4]童善勤.应对非正式组织的组织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7

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 篇3

【关键词】苏南农村学生非正式组织原因利弊调查分析引导矫正

一、调查目的

本调查试图从苏南农村中学生非正式组织群体的现状入手,进而探讨其产生的机理,形成的原因、基本特征、利弊,为下一步的引导与矫治提供依据。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从“全人发展”的角度和“以人为本”的高度出发,客观看待非正式组织群体作用,科学的加以引导,使其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二、调查对象、过程及方法

根据此调查的目的,本调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查阅资料。

问卷式调查的对象和内容:

主要通过对我校高二年级三个班的学生问卷调查,了解非正式群体现存的情况,分析产生的原因、利弊。(调查卷和调查数据统计表发表时省掉)

三、材料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表,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参与调查的学生基本上都归属于某个“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关系有的较为紧密,而有的较为松散。大都以满足成员个人需要为目标,以好感,喜欢,作为选择伙伴的标准,以相互之间的感情为纽带。一般不带政治色彩。

2.有的“非正式群体”有很强的团体意识和不成文的团体规范,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行为一致性,很讲哥们义气,并且有明显的自卫性和排外性。这种团体一经形成,只要成员之间的感情不发生变化,就不会轻易解散。

3.有的“非正式群体”内有自然形成的领导人物,他们有极高的威信和影响力,尽管未经选举和任命,但成员往往自然而然地认可他的权威并服从他的领导,所以成员之间的关系表面上平等,实际上潜意识里却有一种依从关系,附属关系。

4.“非正式群体”内的成员之间信息沟通频繁,相互之间非常了解,人际关系密切,心理上很容易相容,行为上比较一致。有的成员从发型,服饰,仪态等外表都力求一致。

5.农村中学中,学校组织的“正式团体”少,且就是几个传统的团体(学生会、广播站、舞蹈队、合唱团),这些传统的社团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的交流需要,有较多的学生不愿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他们更愿意加入到一种有轻松氛围的团体中。

6.很多学生和教师关系一般,不太愿意和教师交流,他们更乐意和自己所处“非正式群体”中的人交流,即使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如此,他们通过交流希望获得人生经验,谈论的话题多是身边的人和事,而很少探讨学习上的问题。

7.“非正式群体”跨班级的现象较为突出。有的“非正式群体”有较强的破坏性,经常违反校纪校规;而有的“非正式群体”则可以促进班级建设;还有的“非正式群体”介于前两者之间。

四、成因及其利弊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指出: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学生自觉或是不自觉的组成、加入到“非正式群体”中,正是这些需要的集中反映,其中,主要是第三层次及其以上的需要。在这些需要中,他们在情感上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都希望获得友情、爱情甚至是性亲密。

他们在尊重层次上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在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上,他们希望实现自我价值,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来自学生内部的需要,根据其形成的特性,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志趣相投。这类“非正式群体”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理想、志向、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品质,他们之间容易相互吸引形成非正式群体。常见的由学生自发形成的文学兴趣小组、球迷协会等属于这个群体。共同的志趣使群体成员的利益趋于一致,他们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和学习、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和友谊。

2.情感相容。这类“非正式群体”对某一事物有着共同的情感体验,如喜爱、憎恶、同情、厌弃。在一个班集体里可能共同喜爱一名教师,当别的同学对这位教师不恭时,他们还会群起而攻之。

3.需求互补。这类“非正式群体”以需求互补为前提而聚合在一起。如学习成绩好的与学习成绩差的、支配欲强的与愿意被支配的、性情急躁的与性情温和的,乐于助人的与需要帮助的,都易组成非正式群体。另外,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彼此渴望了解对方,与异性接触、交往并建立友谊,由此产生跨性别的小群体也需求互补这一因素的作用。

4.同“病”相怜。这类“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中,大多因挫折相同、遭遇类似而聚合在一起。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犯过错误的学生、缺乏家庭温暖的学生、有生理缺陷的学生等。

5.权威认同。这类“非正式群体”中一般有一个具有一定威信和一定号召力、凝聚力的学生,这个学生较之一般学生在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具突出的特点或能力,如学习成绩优异、专项技能高超、办事公道或讲究哥们义气等,颇受一些同学的信任和拥护,权威被认同以后,以权威学生为核心,群体内成员对权威学生言听计从,并甘愿服从他的控制、差遣甚至惩罚。

五、引导矫治策略及其原则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首先要积极支持和保护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我们可以利用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情感密切的特点,引导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或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学习能力。可以利用学生“非正式群体”信息沟通快的特点,及时收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分析班集体的新动向,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利用“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强、能较好满足成员的社交、归属等心理需求的特点,有意识地把班级的一些工作交给他们去做,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利用“非正式群体”中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具有说话灵、威信高、能力强、影响力大的特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信任他、依靠他、授予其相应的权力,从而把“非正式群体”纳入班集体目标的轨道。其次,必须引导、改造消极型、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把不良兴趣转移到正当的方面。可以人为设置环境,改变“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意识和群体目标。如编排学习小组、宿舍、座位时,注意正式群体成员与“非正式群体”成员搭配,让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生活,用“正式群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群体目标去影响和改变他们。可以加强同“非正式群体”成员的联系,增进感情,消除隔膜,增加非正式群体同正式群体在目标和行动上的一致性。可以强化“非正式群体”的“正式群体”的第一角色意识,淡化他们非正式群体的第二角色意识,使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正式群体目标接近。可以利用“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影响大,对其成员有支配、控制能力的特点,“抓一二动全身”。再次,由于江苏高考导致普通高中多次分班,“非正式群体”跨班级,甚至跨年级的现状较为普遍,班主任之间还要注意加强沟通合作,以求形成合力。

在引导矫正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遵循如下原则:

1.合作性原则

由于江苏高考的特殊性,高中阶段的教学自入学开始就面临许多次分班,班级的稳定性相对差些,这就导致有很多“非正式群体”是跨班级甚至跨年级的,为了取得良好的引导矫正效果,我们在矫正过程中,寻求校领导以及其他班主任的帮助,通过其他人的帮助,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疏导性原则

非正式群体是按照一定的需求组合起来的,他们的需求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于按消极需求组合的群体,我们要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促使其往好的方向发展。

3.满足性原则

对于群体的正向个人需求,我们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使他们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例如,有很多同学在音乐、体育、艺术方面有很强的兴趣,他们希望在这方面有一定发展,学校应该为这些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

4.转移性原则

很多同学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集合在一起的,有些群体成员很喜欢篮球,但是作为高二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业水平测试。将他们的精力进行转移,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5.丰富性原则

学生的兴趣爱好多样,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的需求是多样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各种活动,来满足成员的需求。

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 篇4

众所周知, 关于管理的思想虽然由来已久, 但是只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形成了系统的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 管理学家们开始注重对行为科学的研究, 最著名的是梅奥等人所做的霍桑试验, “非正式组织”这一概念即是由梅奥在其所著的《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中最先提出的。他们发现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企业中不仅存在着正式组织, 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并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随后, 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进一步发展了非正式组织理论, 进一步阐释了非正式组织的重要作用及影响。在其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中, 他提出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相互协作的系统, 各种类型的组织都是这个大协作系统的某个部分和方面, 这些协作组织都是正式组织, 而所有的正式组织中都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二者是协作活动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缺一不可, 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概述

高校中也存在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愈趋成熟的群体, 对正式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呈现出一种淡化的趋势, 而对各类非正式组织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兴趣和依赖感。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具有不同的类型与特点, 对大学生产生着不同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实现大学生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优势互补与整合, 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简介

大学生正式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 为完成某一目标而正式组织起来的大学生集合体, 例如班级、学生会等。和其他正式组织一样, 大学生正式组织有着明确的组织目标、完整的组织结构、严格的规章制度, 对它的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相对而言,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是出于正式群体之外的, 主要由个人接触、交互影响形成, 依靠大学生间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情感来维持。所有的正式组织中都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二者相互依存, 共同发展。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形成的重要原因在于当今大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大学生活不同于高中、初中生活, 学生们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 大学生除了通过正式组织满足其学习和成长需要外, 还渴望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自我价值, 满足心理需求。他们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 会发展多个方面的兴趣爱好。随着沟通交往的日益频繁, 人们会自然而然地结成非正式组织, 它所反映的是正式组织集体成员中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 正式组织要依赖于非正式组织的调节才更有活力。

2.2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区别

相较于正式组织, 由于非正式组织是其成员由于情趣相投或价值取向相近而自发自愿形成的组织形式, 所以缺乏正式结构, 人员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 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不稳定性。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之间有很多差异。

2.2.1 两者存在的目的不同

正式组织的存在往往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 它有着明确的结构及规章制度;相对而言,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没有非常明确的目的, 是其成员基于共同的信念或者相似的生活背景而自发形成的, 它主要是为了满足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需要, 特别是成员的归属等情感需要, 属于社交型的组织。

2.2.2 组织内部控制不同

大学生正式组织有着明确的纪律准则、规章制度, 主要通过命令或指令等形式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和自下而上的沟通, 而非正式组织主要通过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或是成员的自我约束进行管理, 通过面对面的闲聊或电话闲淡等非命令型的方式进行横向沟通, 比较随意, 具有不确定性。

2.2.3 组织领导权力的来源不同

正式组织的领导由组织正式任命, 权力的安排与运用非常明确。非正式组织没有正式任命的领导, 在这种情况下, 具有较强人格魅力的领袖往往会起着重要作用, 从而成为组织的核心人物, 这些核心人物往往在非正式组织中有很强的影响力, 发挥着领导的作用。这种影响力虽然在制度上没有被承认, 但却能左右成员的态度和行为, 从而干扰组织决策的实施。

3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及影响

非正式组织是在正式组织的基础上产生的。正式结构是特意设计来规范行为从而为特定目标服务的, 不过, 非正式结构的出现会给正式结构带来巨大的影响, 这其中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3.1 非正式组织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1) 可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进而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管理上, 正式组织的规章制度往往以其整体运行作为出发点, 较少考虑到组织成员个人需要。但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人, 其精神的需求也同等重要, 仅仅依靠单方面的物质利益并不能起到团结全体成员的作用, 反而使得人们趋于机械化, 缺少热情。由于非正式组织的成员都具有相同的兴趣和爱好, 彼此间保持着相同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从而能够自觉维护非正式组织所形成的文化价值标准。

(2) 有利于促进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由于非正式组织是通过大学生相同的兴趣爱好而自然形成的, 其群体观念强, 行为高度一致, 如果加以正确引导, 将会使非正式组织成为一股非常重要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力量,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高校健康运转这一目标的实现。

(3) 非正式组织的自我约束能力可以减少正式组织管理中的阻力。人们作为情感的主体, 大部分的生活空间仍然由非正式规则来约束。尽管非正式组织的规范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 是自然形成的, 但对其成员却有很强的约束力。如果成员违背了这些行为规范, 就会受到大家的谴责、排斥甚至被抛弃。由于人类是具有社会性的, 在这种强大的心理压力下, 非制度化规范就很好地强化了成员的群体意识。当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不允许破坏制度和法律, 不允许对抗正式组织时, 其成员出现不利于稳定的行为就会减少, 从而为正式组织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3.2 非正式组织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1) 可能会对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阻力。由于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有着不同的运行规则, 当非正式组织的目标与正式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 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将会削弱正式组织的作用;如果两者的目标发生冲突, 非正式组织可能会对正式组织的目标产生抵抗情绪, 进而影响正式组织活动的开展, 不利于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

(2) 不利于大学生正式组织的团结稳定。由于非正式组织是成员之间根据相似的成长背景和共同的兴趣爱好形成的, 其成员间的交流和信息易受成员个人主观好恶的影响, 而学生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有时出于维护小团体的利益会有意无意地制造和散播一些不真实、不全面的消息, 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如果一些谣言不及时澄清, 则很有可能给正式组织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 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创建, 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严重影响学校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

(3) 核心人物的价值取向影响整个组织。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有一定的权威性, 易使其成员盲目服从, 若核心人物的价值取向偏离正常的轨道, 或者被不法分子利用, 就可能使非正式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偏激、冲动, 甚至会影响高校乃至社会的安全稳定。

4 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对策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高校管理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出现和存在, 以其特有的方式对其成员和正式组织产生着影响, 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而我们就要扬长避短, 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教育管理和正确引导, 从而使其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

4.1 我们应当认同并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非正式组织是客观存在的, 必须理解并接受非正式组织, 尽可能对非正式组织的健康发展进行积极引导。在高校中, 非正式组织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所必需的, 并对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促进与支持作用, 对正式组织有着正面的辅助作用。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中, 应该把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在协调人际关系、满足心理情感及需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加强引导, 去除其消极影响。

4.2 注重引导, 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尽量消除其不良影响

非正式组织具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虽然非正式组织由于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而容易出现一定的倾向性, 但是只要高校管理者注重引导, 充分调动其积极作用, 就会相应消减其不良影响, 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领, 关键在于提高其成员的素质和能力, 加强非正式组织中个体成员的意识, 进一步提高对个体成员的教育, 指导他们有效避免其消极行为, 充分发挥他们积极能干的一面。

4.3 重视培养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

由于非正式组织没有正式任命的领导, 一般都是由具有较强个人魅力的核心人物来担任, 该人物具有为组织其他成员所承认的特质, 是共同爱好的极力推动者。这些人物对于成员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正式组织对他们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中核心人物的管理, 尽量对这些核心人物进行提拔重用, 在正式组织中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 使其对正式组织产生归属感, 这对于促进正式组织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中优秀成员的成长与发展, 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高校的管理工作。

4.4 加强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网络文化建设, 从而促进正式组织网络化的发展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 网络型虚拟组织已经成为非正式组织的一个重要类型, QQ群、微信、微博等虚拟组织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交往的重要方式, 成为引领潮流的风向标。但是, 大学生网络型非正式组织的特点在于信息量大而难以分类细化, 难以辨其真伪并容易形成从众现象, 因此, 高校管理者应注意整合网络化资源, 以期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与非正式组织相比, 一些大学生正式组织的网站却是少有人问津, 例如学校主页或个别学院的网站等, 很少有学生主动登录浏览。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正式组织网站管理,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 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使大学生正式组织网站成为联络沟通、解决问题、凝聚学生的有效载体。

5 构建学习型非正式组织

近年来, 我国一直在倡导学习型组织以及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构建学习型非正式组织就是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内部各成员在充分认同大学生正式组织所处环境、运作战略及组织文化的基础上, 通过对信息及时认知、全面把握和迅速传递, 以达成共识, 并根据大学生正式组织的决策和奋斗方向, 不断调整自身行为以使自己不断获得提升。

身处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 我们只有不断地接受、学习新的知识,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才有可能在这个时代中获得发展。一个积极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 同时也会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 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学习力的核心是对信息的把握, 我们应当尽量拓宽信息获取渠道, 使大家树立努力学习的一致方向, 提高对信息的敏感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并减少层级障碍从而降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度;并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反馈。借助网络和社群组织的辅助作用, 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从而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习型非正式组织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其自身的健康发展, 而且也可以促进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 从而使得和谐校园得以构建, 最终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 我们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 单纯地强调正式组织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组织发展的需要。非正式组织是从正式组织发展而来的, 其对组织整体的运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已经变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同样在高校中也存在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的出现会给正式组织带来巨大的影响, 这其中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因此, 要建立和谐校园, 不仅要关注正式组织的建设, 更要注重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和发展。

关键词: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核心领导人物,学习型非正式组织

参考文献

[1]谢敏慧.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作用机理及与正式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J].华章, 2013 (27) .

[2]崔瑞青.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分析及其管理对策探讨[J].管理学家, 2012 (6) .

[3]王海燕.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与管理[J].河南教育, 2011 (9) .

[4]宋立峰.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探析[J].管理纵横, 2011 (2) .

[5]蔡凌燕.企业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 2009.

[6]车予宁.非正式组织在企业中的存在类型与管理[J].商场现代化, 2009 (12) .

[7]杨峰, 陈重旭.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现状及对策探析[J].中国商界, 2008 (11) .

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 篇5

关键词:高校非正式学生组织 管理沟通 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组织,高校学生组织按类别可以统分为正式学生组织和非正式学生组织。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特点决定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以管理沟通为工作抓手。在现代高校学生管理理论中,沟通是达到组织协调、实现组织行为及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管理的职能之一。在对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管理中,因为非正式学生组织的心理、情感和组织等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通过有效地管理沟通能够更好地进行学生管理。

1 非正式学生组织及其作用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下,高校正式学生组织常指按照学校管理体制需要成立的各级团组织、学生会和班委会等,非正式学生组织常指根据学生的兴趣、经验、感情、价值观、利益等各方面的一致性而组建的各级竞赛运动队、协会和乐队、街舞队等。非正式学生组织是根据一些特定需要,无法组成正式组织而自发形成的,这样的组织并未制定明确的结构、章程,也并未制定明确的目标、计划、职责及任务。非正式学生组织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种特有精神为导向,他们通过感情的一致性来引导学生行为。对非正式学生组织管理不当造成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

1.1 对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管理不当会导致组织目标实现的低效 在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各组织管理的目标一致是工作的总原则,正式学生组织、学生个体和非正式学生组织都各有各的目标、行为和原则,三者之间具有典型的辩证关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如果没有合理地对非正式学生组织进行管理,就会使对立关系扩大,统一关系变得越来越弱,会使不同目标间的差异逐渐变大,使组织出现内耗,效率不高。

1.2 对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管理不当会降低正式组织的内聚力 如果组织中成员的关系都非常地和谐,大家的感情都非常好,那么就非常容易吸引新的成员加入到组织中,使成员的责任感更强,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内聚力是影响组织效率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正式学生组织中的非正式学生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不当,会导致他们排斥学生组织,这样就会使正式学生组织的内聚力变得很差。

2 非正式学生组织的沟通障碍分析

沟通是指信息、观念的传递与交换。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对非正式学生组织管理一般都是通过一种简单的发送或接收信息的形式进行沟通,这样就不能使沟通更好地进行,无法实现沟通的目的。就对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管理沟通现状来看,主要存在如下障碍:

2.1 沟通类型单一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对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管理沟通一般只采用单向沟通和上行沟通,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比较关注信息及信息的发出,未发挥非正式学生组织作为沟通的主体应具有的地位和作用,没有重视管理对象是不是能够理解和接受信息,未对其观念和行为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掌握,自然就无法保证高质量的沟通。

2.2 沟通渠道不畅通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管理沟通一般都是直接面对正式组织和学生的,还没有十分重视对非正式学生组织的沟通,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的正式沟通渠道和条件的常规机制,这样难免会导致非正式学生组织的沟通不能够有效的展开。

2.3 沟通过程中反馈性差 反馈在沟通过程中很重要。大学生在非正式学生组织中更能够张扬个性,他们会在这种组织中找到一种归属感,使其对组织有维护意识。特殊的心理、情感特点使得他们在与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沟通中不愿意提供反馈或提供虚假反馈,导致沟通效果差。

2.4 沟通技巧单一 对正式学生组织和非正式学生组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在沟通技巧方面并未能很好地做到区别化差异化。只是把观点传达下去达到把工作落实下去的目的,未注重采取适宜的沟通技巧贯穿工作中。因此,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自身沟通技巧不足是与非正式学生组织沟通时最大的障碍。

3 对非正式学生组织的有效管理沟通

管理沟通要求我们要进行有效沟通,具体来讲就是在收到信息后,可以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发出方的意图,这样就能够做出符合发出方意图的行为。有效沟通一方面要求要正确全面地传递信息,另一方面还需具备对信息反馈处理的能力。对非正式学生组织进行管理沟通时,要努力处理好沟通障碍,充分考虑到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进行有效的沟通。

3.1 更新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首先要更新学生管理工作理念,重视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管理工作,认识到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管理工作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研究掌握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特点,将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管理工作真正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3.2 拉近管理者与非正式学生组织之间的距离

3.2.1 拉近管理者与非正式学生组织之间的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指存在于双方之间的了解和心理相融程度。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对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管理沟通的目的是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影响学生。非正式学生组织的学生个性强的相对较多,但是他们的心里是十分希望得到大家的尊重、承认和信任的,所以更容易接纳理解他们的人更容易打开紧闭的心灵大门,所以高校管理者应更多地接近他们,使双方的心理距离尽可能地缩短。

3.2.2 拉近管理者与非正式学生组织之间的物理距离 物理距离指存在于双方之间直接地沟通渠道和环境。非正式学生组织是客观存在的,对于非正式学生组织的重视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说,在观念中有这种意识,还需要我们落到实处,真真切切地去理解他们,重视他们。从非正式学生组织的形成来看,他们是自发形成的,他们之间会有一种较强的情感依附,所以一定要注意获取有效的反馈,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能力,让他们跟教师之间形成一个直接的交流,省略一些间接环节。

3.3 提高学生工作管理者的沟通技巧

3.3.1 倾听的技巧 积极地倾听是开展有效沟通的重要条件。倾听并非是简单地去听,需要我们用耳朵去听之外,还要用心去思考。倾听时,我们一定要保持一个真诚的态度;对话题和沟通对象感兴趣;聚精会神;仔细地获取每一条信息,还要相应地作出回应等。

3.3.2 情感沟通的技能 在管理沟通时,我们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虽然我们把道理都讲得很好了,但是学生就是听不进去。单纯的理性沟通对头脑十分成熟冷静,善于理性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人有用,但是青年学生基本上都做不到这些。进行感情沟通,就是要更好地认识学生的情感世界,同时能够在恰当的时候将自己的感情讲给学生听,由此找到情感上的共鸣。

3.3.3 识别反馈的技巧 在沟通过程中,双方不断地把相关信息互相回送给对方,这种信息的回送就是反馈。反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沟通。但是在实际的沟通中,要想真正有效利用反馈还是比较难的事,因为听者并不是一直想提供反馈,而且他们提供的那种反馈未必真实。在管理沟通中管理者要注意有意识地积极寻求反馈。

3.3.4 言语及非言语沟通技巧 为了有效地沟通,双方需要拥有共同的理解。管理沟通中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进行沟通,分析接收者的理解能力、是不是会产生某种误解,最好使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这样能够更容易让接收者理解和接受。注意非言语沟通的有效利用。学生对学生工作管理者的态度很敏感,一切都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对沟通的态度。

非正式学生组织在高等教育体系下得以蓬勃发展,标志着高等教育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逐步深化,更新理念,强化管理,有效沟通,将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新的工作抓手,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飞.大学生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J].教育学术月,2011(9).

[2]高延龄.论高校对非正式组织的有效利用[D].苏州大学,2011.

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 篇6

关键词:非正式组织,思想教育,组织类型

非正式组织是一种相对正式组织而言的组织类型, 是人们在某些心理需要或者要求的驱使下形成的心里团体, 其中蕴含着浓厚的友情与感情因素。

一、非正式组织的类型

1.学术性非正式组织主要以满足学员的知识需求为基础, 以提高学员的学术水平和实际能力为共同目的而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学术性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是, 组织成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其组织活动也多以学术交流和知识积累为目的。

2.信仰型, 是以成员之间共同的理想、信念以及追求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组织。加入该类型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一般都具有成熟的政治思想和一定的政治追求。该类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是, 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 思想道德素质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

3.友谊型非正式组织是大学生中常见的组织类型, 该类型是以日积月累起来的深厚情感或长期的临近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小团体, 如各种常见的校友会、同乡会等。该类型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是, 成员之间都具有某种特点的关联, 没有明确的组织规范和纪律, 仅通过成员之间的感情维系组织的存在。

4.娱乐型非正式组织主要以成员兴趣、爱好为基础, 以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生活需求而建立的非正式组织, 如各种各样的舞蹈协会、健身俱乐部、街舞协会等。该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活动内容明确, 活动时间有规律, 成员固定且来源广泛, 易受社会潮流的影响。

5.大学生为了某一种共同的利益而形成的小团体。该类型组织的特点为成员人数少, 但是利益和目的一致, 成员之间无强制制约, 紧靠利益关系约束成员之间的行为, 感情色彩浓, 排他性强。

二、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1.强烈的感情色彩。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和出现都是成员自发形成的, 是成员以心里情感为基础自发形成的, 共同的信念或者信仰追求产生了情感的共鸣。非正式组织没有法定的社会地位, 也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固定的组成形式。因此, 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2.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最大区别就是没有强制性的规章制度, 成员间的所有行为都是通过一套自发形成的非制度化规范进行管理的, 这种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成员的精神自由, 对成员的心理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影响力。

3.成员有较强的归属感。由于成员具有共同的爱好、信仰以及追求等, 自发形成的规范又能满足大家情感的需求, 成员之间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 这种情感的共鸣让成员有了一种归属感。归属感的存在使组织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三、非正式组织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1.健康、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 促进健康思想的形成。非正式组织可以帮助成员塑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组织文化理念。这种组织文化贯穿于组织的各个活动以及各个层次, 通过创造良好的组织气氛和组织环境, 对成员的思想以及行为产生影响。在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 我们不妨引导学校的非正式组织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 通过这些组织文化的形成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 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

2.模糊的组织结构关系, 不利于正确社会观念的培养。大学生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 社会是一个结构关系明确的舞台, 有着明确的分工。非正视组织不同于正式组织, 其各个部门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关系形式。正式组织的结构关系决定着其功能的发挥情况, 机构发生变化, 职能必将发生变化。非正式组织的结构关系对于组织职能的发挥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 成员对于组织结构的关系并没有正确的认识, 不利于学生正确社会观念的培养。

3.轻松愉悦的氛围, 满足了成员的心理和感情需求。正式组织内部分工明确、层级关系清晰, 很难满足成员的精神和情感的需求。而非正式组织灵活的管理方式和结构形式可以满足成员心理和情感的需求。尤其是在学生心理受挫时, 非正式组织可以保护成员的人格和自尊, 这时若是融入正常的价值观念加以引导, 必然会对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4.传播错误言论, 不利于学生思想的管理工作。众所周知, 大学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他人的语言行为都会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非正式组织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信息传播快, 成员之间的语言并没有明确的约束。因此, 各种不利于学生正确社会价值观念形成的言论便可肆无忌惮地在组织内部传播, 对学生健康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所以,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 必须防止不利言论进入非正式组织, 以免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只有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加以合理科学的引导, 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才能把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方蔚琼, 徐燕玲.略谈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特点及其管理.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 (1) .

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特点研究 篇7

一、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特点

笔者结合调查问卷和座谈会的方式发现, 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呈现一种无序性和无意识性。调查显示, 积极型群体、中间型群体和后进型群体在高职院校所占比例分别为25%、45%和30%, 中间型和后进型非正式群体在高职院校所占的比例, 充分说明了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更具有无序性和涣散性的特点。通过考察我们发现, 由于自身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等原因, 中间型和后进型非正式群体并不是与积极型相对立的反面群体。作为学习型较弱势的高职高专学生群体更多地把中间型和后进型非正式群体看成是真我个性的再现和对学习无力的宣泄, 与传统观点相反, 他们不仅不具破坏性, 反而热心于智力开发, 动手动脑。如男人BBS, 由一群学习成绩一般, 热爱生活, 具有英雄主义情节的愤青们组成, 没事时他们针砭时弊, 但一遇大事, 他们必先挺身而出, 如汶川大地震、抗洪抢险等都有他们矫健的身影。这些无一例外地说明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较普通本科学生非正式群体而言, 更具普遍性、复杂性、开放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1、自发趋群性更加明显。社会心理学认为, 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 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 生活方式越先进, 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青年时期的趋群倾向性更加明显。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群体而言, 他们边缘化社会角色的存在更加呈现出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特点。调查表明, 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非正式群体的学生比例在被调查大学生中最少达40%, 而这一比例在不断升高。目前, 本科院校非正式群体在校园群体中约占55%;高职院校在校生的非正式群体保守数据为75%, 对于新生而言, 数据一路飙升为90%。这意味着, 高职高专的大学生在经历了高考后, 失落纠结好奇的内心更需要轻松无压和新鲜的非正式团体予以慰藉, 这个时期的他们自发结群的主动性更高, 更加容易在交往中主动了解, 相互认同, 结成对自身具有不同意义的群体。

2、社会助长作用更加明显。所谓社会助长作用, 又称社会促进现象, 是指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时, 个体行为效率有提高的倾向。也就是说, 在做某一项工作时, 个体和他人一起做往往做得又快又好, 比一个人单独做时效率高。大学阶段, 学生对自身和他人的关注度都比较高, 由于进步的动力之一在于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都有欠缺, 他们更容易相互影响、相互模仿和学习, 彼此之间容易产生共同的感受, 相互激发情绪。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能突显这一特征。害怕孤独的大专生更喜欢群居生活, 而集体生活使他们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更愿接受非正式群体成员尤其是群体领袖的刺激, 这为他们叛逆而孤独的内心找到一个支点, 从而融入其中, 成为团体中的一分子。如联谊舞会, 在新生中尤为受欢迎,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人热衷于此, 正因为这个自发团体不仅能展现各自的魅力, 而且能自由选择交流榜样, 从而模仿学习, 客观上利于自身能力提高。

3、从众行为倾向更为突出。所谓从众行为, 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认识的行为倾向, 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社会心理学证实, 人们具有从众心理 (conformity) , 当决策者行动时, 常常考虑他人的判断和行为, 即使知道其他人是一种从众行为, 完全理性的人也会参与其中并采取类似的行为。如果脱离了大众, 会让人产生不安感, 尤其是对自己缺乏自信的时候, 这种心理效应会更加显著。人的从众行为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情绪的稳定性、自尊心强弱、社会认可需求以及对他人的依赖性几个因素。高职院校学生处于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自我认识较不完善, 较本科生而言, 这个时期的他们情绪稳定性较差, 自我维护的欲望强烈, 对他人的评价敏感也容易接受暗示, 因此他们对群体的依赖更加强烈, 从众行为倾向也更加明显, 包括表面和内心都从众的行为和表面从众内心抗拒的行为。

同时, 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从众性还表现在对团体领导者的从众上。非正式群体中没有法定的领导者, 其核心成员是在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为成员公认而自然产生的, 完全依靠自身的威信来领导并影响群体, 是所谓的“天然领导”, 在非正式群体中有很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因此, 自信不足的高职院校学生更能相信并依赖他们团体中的“头头”, 且跟随团队的意愿十足。调查显示, 80%的学生都非常欣赏并听从领导;个案回访更让我们惊异发现, “比起班主任, 更愿听团队领导的话”大有人在。我们不得不惊叹, 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4、情感约束力更大。情感约束力主要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受到外界的压力影响而造成感情上的自我被约束力。情感约束力是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普遍而突出的特点。非正式群体本身可能没有明确的行为准则, 而是以情感来维系其成员之间的联系。密切积极的交往、相互信任、相互依赖被默认为群体接纳的信号;相反, 则会产生被群体排除在外的感觉。这种软性约束力影响着成员的行为。

普遍而言, 高职院校学生更讲义气、重友情, 这往往是他们有意无意渲染与信守的规范。这种群体一般不带有政治色彩, 多以兴趣相投或情感、友谊为基础。如内蒙古老乡会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这个群体的理性联系大多不够深刻、稳定, 但其感情强烈而真挚, 因其很强的凝聚力与行为的一致性使其一直生存至今, 日趋欣欣向荣。

5、信息沟通更加频繁。这是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与本科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共通之处。由于非正式群体积聚力强, 群体意识强烈, 成员之间感情融洽, 活动名目多, 思想交流特别顺畅, 因此凭借人际沟通网络, 交流更加频繁, 沟通更加便利, 成员间更加相互依赖。

另外, 我们要着重提出的就是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 网络文化的盛行对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发展影响深远。调查数据显示, 高职高专学生把80%的业余时间都花在网络世界里。网络中他们做的最多的三件事从高到底依次为:QQ聊天、网游和网页浏览 (如看小说、八卦杂志和灌水等) 。在更深入的调查中, 我们发现, 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的传达交流已突破了传统的口口相传的交流方式, 他们在彼此熟识之后的更长岁月里用一种更便捷、更随性、更深入的交往工具来代替, 那就是——网络, 如QQ群, 这是每个非正式群体几乎必备的交流武器。

同样, 网络及网络文化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播种进步和文明的同时也负载了倒退和糟粕。网络带给这些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不仅是具体事物, 更多的是一个世界、一种思想、多元文化。更让人咋舌的是, 因网络的介入, 自由开放的高职校园里, 曾掀起一股股网络联盟, 如寂寞哥联盟、恶搞帮等等。网络非正式群体的兴起在繁荣高职院校非正式群体的同时, 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担忧。担心的是懵懂的大学生如何经受得起网络花花世界的诱惑和考验, 并能理性应对;忧愁的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学一线的老师如何帮助无助的大学生渡过重重危难, 最终自由徜徉网络虚拟世界, 与真实世界完美接轨。这无疑加重了高职院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错综复杂的新情况面前, 如何正确而妥善地解决这些棘手的新问题, 对高职院校来说至关重要。

二、加强对高职院校群体组织的管理和建设

1、高职院校应当加强正式群体组织的建设。面对高职院校非正式群体的现状, 高校的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加以教育和引导, 应重视并加强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分析。虽然高职院校非正式群体自身特点和情况错综复杂, 但问题却出在高职院校正式群体上。正因为正式群体的弱化和淡化, 才有了非正式群体的泛化和强化。因此,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大学生文化社团建设,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合理有计划地建设正式群体以满足大学生的各种发展需要, 使正式群体真正被个人接纳, 成为个人全面发展的依托, 减少对非正式群体的依赖。同时, 加强正式群体内涵建设, 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最终使其真正成为校园团体生活的龙头老大。

2、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组织的教育和指导。对于积极有益的非正式群体, 我们应该支持鼓励并保护其存在。一方面, 可以通过正式群体的认可, 赋予非正式群体更高意义;另一方面, 通过对非正式群体权威个人的表扬认可, 积极吸纳他们, 使之带有双重身份, 这样无形中使这些非正式群体向正式群体转化, 同时对其他非正式群体也提供了参照与榜样。

另外, 我们应积极引导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除加强正式群体建设外, 立足于非正式群体自身建设才是有效良方。不仅鼓励支持积极有益的非正式群体, 而且踊跃建立其他有益的非正式群体, 以完善充实非正式群体队伍。其中, 有效方法之一是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工作。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弱势群体, 更易受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惑, 这使他们的心理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而最正面积极高效的办法就是请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工作能有效缓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 而且能正面解决他们的各种心理问题, 急他们所急, 想他们所想, 从内心上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从而迎得他们感情的一票, 客观上减少了他们对非正式群体的依赖, 也避免了其消极影响, 最终使他们形成这样的共识:遇事去找专业咨询师, 而不再是小团体。

(注: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批准号 (2008d159) 。)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较普通本科学生非正式群体而言, 更具普遍性、复杂性、开放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相对于本科院校非正式群体的缓慢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发展日益呈现壮大、繁多且持久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正式群体,特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 1960.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 1981.

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 篇8

1 非正式组织的界定

在高校学生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组织,以各种形式结合而成的小群体或小圈子都可归为此类。这些小群体明显区别于班级、学生会、团支部等正式组织。符合非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在对高校非正式组织的界定中,很多学者都将社团等学生组织视为非正式组织。对此笔者认为,学生社团有较为严密的组织体系(定期的换届选举制),并且存在一定的权力机构(较为明显的上下级关系)。所有这些特征都表明,学生社团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非正式组织。即使是没有被学校正式承认的或非公开的学生社团,也属于正式学生组织。严格意思上的非正式组织实际上是不能够称之为组织的,因为它仅仅是指向一个很小范围内的群体或团体,松散和易变是其主要的特征。维系群体力量的是情感、兴趣或是仅仅某一面的共同价值取向等等。

由此可见,高校中确实存在着众多规模大小不等的非正式组织。在这里,笔者想说明的是在当今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作用。

2 大众化教育凸现非正式组织重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际上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给高校学生管理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带来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变得异常复杂和棘手。而在这其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和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以致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凸显了非正式组织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的面貌与精英化教育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学生数量大大增加,大学生的群体素质有所降低,独立性增强,其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大学生个性多样化越趋明显,其思想很难统一。班级、学生会等正式组织的作用逐渐弱化,使得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大量地自发产生。所以研究这些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非正式组织,会对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大有裨益。

3 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原因

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影响因素大概有兴趣、情感、利益等。这些因素已经被众多学者所广泛讨论。但是笔者在此想强调的是空间因素。空间成为了影响人们之间形成各种关系的重要因素。高校中的非正式组织也是如此。

首先便是学生宿舍,因为宿舍是学生最基本的生活空间,所以基于宿舍而形成的小群体占了非正式组(下转第231页)(上接第194页)织的大部分。宿舍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可谓是影响高校非正式组织产生的首要因素。这对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其次是教室。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班级、集体和教室的概念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室也部分承担了班级概念的物质载体的功能。再次是各种学生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同一个场所中往往聚集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这些特定的空间使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具有了可能性。

4 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如果说精英教育时代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则在大众化教育时代,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则更多地表现为负面作用。一般来说,非正式组织与传统的教育系统都存在程度不同的沟通障碍和背离。一旦这种抵触反抗情绪蔓延开来并进而成为一种风气,便可能在这些非正式组织和正统教育体制之间形成一种张力,笔者将其称为“逆反张力”。在大众化教育阶段,这种逆反张力便会越趋紧张和明显。

逆反张力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一,学生接受的传统化教育不足,受西方所谓“自由”、“民主”意识影响较深。不成熟的自我意识和维权意识膨胀,尊师重教观念淡薄。部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尚有欠缺。二,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社会发展实际,现行教育制度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其直接的体现就是管理者其实并不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从而使管理行为踏空。

5 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既然非正式组织在大众化教育的高校中影响越来越大,逆反张力对于高校管理始终是一个隐患,那么如何消解这种逆反张力,有效地对非正式组织进行管理便越发重要。笔者认为对待非正式组织的基本策略应该是柔性管理。

实际上中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思想。“如果说儒家的治国之道是以德治为其内容的柔性管理,那么法家则是以‘法、术、势’为其内容的刚性管理。”(2)刚性管理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为管理标准和规范,通过施加外在压力的手段进行管理。而柔性管理则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的管理。“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3)可见柔性管理采取的手段是非强制性的,并非是一种外在的压力。柔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被管理者最终是自觉的使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一致。应该通过说服和教育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学校目标,要用自己的情感感化学生,潜在地影响学生,并达到使其自觉自愿地服从学校整体目标的目的。

此外,我们还应该善于发现非正式组织核心人员,并与之沟通。尽量使非正式组织核心人员加入到正式组织中来,如可以担任班级干部等。这样便易于管理和开展工作。总之要对非正式组织多使用柔性管理,这样才能使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①安德列耶娃.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204.

②葛荣晋.中国哲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98.

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 篇9

非正式组织 (Informal Group) 是指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组织。这个概念最初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梅奥教授提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 梅奥受聘于“西部电气公司”,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他挑选了十四名员工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 并实行特殊的计件工资, 对超工作量者予以奖励。可实验结果并没有支持人们常识中所谓“重赏之下, 必有勇夫”的假设, 每个人的日产量都保持在中等水平。经过进一步调查, 他发现员工中形成的一种自发的“规范”导致了这种状况, 他们既不干得太多以突出自己、影响同伴, 也不干得太少以影响班组。由此梅奥得出结论:群众中除正式组织之外, 还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这一实验还证明:在现代大生产条件下, 非正式组织的自发产生是不可避免的。[1]

在高校学生中, 同样存在着游离于高校正式学生组织之外, 由于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相同等原因而自发地结合在一起的这种非正式组织 (俗称小团体) 。[2]它们没有明确的组织形式, 没有章程, 相互间没有约束性, 甚至没有明确的召集人。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形成都是组织成员的自愿行为, 当非正式组织的个体目标指向与学校正式组织发生冲突的时候, 非正式组织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比较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对正式组织的目标造成一定影响。

本人通过对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各年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 高校学生的非正式组织呈现出多结构特性, 即组成结构多种多样, 这些结构特征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 (1) 垂直结构。学校中不同年级、不同地位、不同年龄的学生结成的组织。这种结构形式在低年级学生中较少, 会随着年级的升高与学生身心的成长而日益增多。这种类型结构的非正式组织在一年级为15.61%, 二年级为46.83%, 三年级为86.75%, 四年级达到了95.45%。 (2) 水平结构。指相同年级、年龄相近、地位相同的学生结成的组织, 这种组合在学生中最为常见。这种类型的组织占笔者调查总数的78.63%。 (3) 异性结构。指非正式组织的成员由男女学生组合而成, 这种结构在大学阶段较多, 为74.25%。 (4) 同性结构。指由同一性别的学生结成的非正式组织。这种结构形式在大学相对较少, 仅为23.56%。 (5) 同质结构。是指非正式组织成员在气质、性格、动机、需要、兴趣、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组织。这种结构在学生中占的比例较大, 为96.35%。 (6) 异质结构。指在个性方面存在着差异, 有些特质甚至相反。但由于彼此能够补充和相容也能结成非正式组织。这种组织在大学高年级相对多一些。

二 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1 积极型非正式组织

这种类型中同学之间的言行、交往符合道德规范要求, 其组织的领导者多为积极分子, 他们服从正式组织的领导并积极与之配合协作, 彼此之间要求严格, 在思想和学习上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从具体案例来看, 积极型非正式组织对学生的正面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为高校学生的职业发展与社会化提供辅助作用

大学生走上社会之后要接受一种身份、角色的大转变, 必须得借助一定的纽带才能顺利完成。非正式组织特殊的亚文化可以为他们从学生世界走向成人世界提供最初的桥梁和纽带。例如笔者所辅导的专业中有位B同学是某一创业团队的负责人。B同学学习成绩一般, 但他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很强。在课余时间里, 他曾带领团队开设文化补习班, 和泉州市的一些公司也有过合作。因此在学生中很有影响力, 特别在他担任班长的这个班级里, 同学们对他非常崇拜和羡慕。这个组织里现在比较固定的人有十多个。他们经常聚会, 各抒己见、高谈阔论, 以此激发创业的灵感, 扩大知识面。由此案例分析可以看出, 有些同学想通过加入类似B同学这样的组织以早日进入社会圈子, 为毕业以后步入社会做好铺垫。

(2) 为学生提供多种人际交往角色的机会

例如在笔者所带的班级中有位Z同学, 来自于三口之家。进入大学后失去了高中的人际交往环境。有一次在篮球场上认识了M同学, M同学学习成绩一般, 但他的交际能力比较强, 认识很多学长学姐。Z同学通过他也逐渐认识了许多本来对自己很陌生的人。可以看出, Z同学的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是在M同学的带领下实现的, 这有助于他与周围的世界进行交往, 不断走向成熟。

(3) 有助于调整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的行为目标和利益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在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很难避免发生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这种矛盾处理不好, 很容易扩大为各组织彼此之间的矛盾。而要有效地解决它, 正式组织往往无能为力。如果利用非正式组织所具有的沟通能力进行协调、排解, 问题往往很容易妥善解决。例如一次学生打架的起因是两个同学在餐厅排队买菜时发生口角。当我在处理此事件时, 同学们相互偏袒, 都不肯说出实情。后来我了解到其中一个同学在班级里挺有影响力, 和参与打架的同学关系很好。于是我找到这位同学和他谈话, 分析事件的严重后果, 望他从大局考虑进行协助。这位同学就对这两名同学作了工作, 肇事同学也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2 消极型非正式组织

这类型的非正式组织的活动目标、价值观、社会态度等经常与班级、团支部、学生会等正式组织的目标不一致, 成员间的交往活动有时只停留在玩耍娱乐上, 没有思想、学习方面的要求, 也不以集体生活准则约束自己。当友伴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会袒护友伴, 妨碍正式组织的活动。[3]从具体案例来看, 消极型非正式组织对学生的正面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集体违规行为的产生

在非正式组织中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组织压力。对于高校学生来说, 往往将服从自己非正式组织的规范和要求放在第一位。有时他们往往宁愿牺牲与教师的良好关系, 也不愿牺牲自己在同辈组织中的位置。这使种种具有风险性的行为在伙伴期待和个人义务感的作用下更容易被实现, 例如打群架、赌博、作弊等违纪行为。

(2) 对正式组织的活动产生抵触情绪

当非正式组织的目标与正式组织的目标一致时, 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但当其目标与正式组织的目标相矛盾的时候, 其对立、抵触乃至冲突表现就较为明显。[4]例如在笔者工作中遇到的C同学, 他所住的寝室卫生很差, 还和校方的卫生检查人员发生冲突, 在班级班会上经常表达一些抵触的意见。但C同学平时也受到一些学生的仰慕, 认为他爱为同学打报不平, 敢于说真话。笔者通过与C同学的平等交流, 发现C同学确实很有才华, 对一些问题的见地很深, 爱说“风凉话”主要是出于看不惯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在交谈过程中, 我表扬了他的优点, 也指出了一些他做得不够成熟的地方, 希望他以后言行举止能更加稳重, 多换位思考。此后他所在的寝室不再抵触检查, 卫生也改善了很多。

三高校辅导员对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思想政治引导措施

1 正确认识, 区别对待, 因势利导

目前许多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态度有两种趋向:一种只看到其负面影响, 把其与正式组织完全对立起来, 粗暴干涉其存在和发展;另一种只看到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对之盲目放任。[5]而本人建议针对不同的非正式组织应区别对待、正确引导, 化消极为积极, 积极为学校教育及培养目标服务。对于能积极发挥作用的非正式组织, 要加以鼓励和支持, 宣扬他们的成绩, 帮助他们向更高目标前进。对于起消极作用的非正式组织要加强教育管理和引导, 可以通过转移兴趣、核心人物先期转变、改变环境、联络感情、确立新的目标等方式加以转化。而对那种极端消极型非正式组织要坚决予以取缔。对于中间型则要扬其长, 避其短, 帮助他们向积极型组织靠拢, 注意发挥其积极作用, 减少消极影响。

2 积极加强学校正式组织的建设

应继续加强学生各级党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班级、各种社团的建设, 满足大学生的各种健康需要, 使正式组织成为“真正的集体”, 增强凝聚力, 使非正式组织目标向正式组织靠近, 吸引与促使非正式组织逐渐融入到正式组织中来。本人在工作中曾采用以下措施增强高校学生正式组织建设: (1) 多开展一些全员性的集体活动。设法为成员之间创造接触、交往的机会, 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2) 多创造与外界交流的机会。通过与其他组织的对比, 既可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增加组织的外部压力, 凝聚力得以增强, 又可以使成员看到自身的优点, 提升成员对组织的信心, 进一步激发组织的向心力; (3) 合理控制成员的数量。一个组织的凝聚力往往与成员数量成反比。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 尽量按组织规模的下限来控制成员数量。

3 发挥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的作用

任何非正式组织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人物。这些核心人物是自发形成的, 对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这种号召力和影响力有时往往会超过正式组织带有强制性的影响, 起到正式组织无法起到的作用。[6]因此对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要关心爱护, 为他们的进步、成长着想, 要正确对待他们的精神和物质需要, 属于合理的要设法及时帮助解决, 对于一时不能解决的要给予正确引导。要选用自身素质好、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强的“核心人物”在正式组织中担任一定的职务, 发挥其积极作用, 以利于两种组织在价值取向、组织结构、核心人物等方面趋向一致, 缓解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矛盾和冲突。

不管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还是从管理学的角度,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客观必然的。因此对大学生中出现的非正式组织, 学校在管理中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 也要正确分析其消极的因素, 区别对待, 因势利导, 使其成为正式组织的重要补充, 使学生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京平.学校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策略[J].山西教育, 2006 (2) .

[2]惠淑林.正确引导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健康发展[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5 (8) .

[3]王刚.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与规范[J].榆林学院学报, 2005 (10) .

[4]黎万和, 胥宗勇, 王德平.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成因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1) .

[5]巫春华.发挥非正式组织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高科研究, 2005 (10) .

上一篇:高填方路基下一篇:住房保障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