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医学

2024-08-01

定向医学(精选十篇)

定向医学 篇1

一、医学伦理在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中传承的意义

中外伦理学和美学研究都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伦理与审美是人之生命的两种精神性存在方式, 在对人的终极关怀方面表现为一个逻辑的过程, 即对人的关怀照护通向审美超越, 道德人格走向审美人格。随着人文医学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医学所创造的健康之美、生命之美、至善之美和仁爱之美的价值日益凸显。在医学伦理教育中引入审美情感教育, 是实现医学道德与医学审美统一的有效途径。当代社会不仅呼唤道德人格而且呼唤审美人格, 因此医学院校必须担负起培养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较强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使命, 使医学审美意识牢牢植根于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的未来医学实践之中, 使之在提升医学伦理境界的同时提升审美境界[2]。

二、医学伦理在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中传承的现实价值

( 一) 医学伦理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诚信是医德之本。“诚”即诚实, 就是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信”即守信, 就是讲信用, 守诺言。对于一名医务工作者而言, 诚信是他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 也是他的道德责任, 是其人格所在。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 孔子把信作为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他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孟子也说:“思诚者, 人之道也。”宋朝周敦颐理更是把诚作为“五常之本, 百行之源”。历代思想家正是把诚信作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 也是交友、做学问和修己的根本道德规范 [3]。在医学和医德的发展中, 突出的代表有巢元方 (生卒年代不详) 、孙思邈 (公元581—682年) 、鉴真 ( 公元698—763年) 和王焘 ( 生卒年代不祥) 等为代表的隋唐医家。唐代的孙思邈不但继承了我国古代医德思想而独具匠心地搜集整理并精心加工构思, 编著成了集古代医德之大成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而且进一步发展了我国古代的医德思想并使之逐渐系统化, 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特别在其著作中的“大医精诚”和“大医习业”两篇中, 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学医的目的、献身精神、服务态度、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等医德问题。他强调医家必须具备“精”和“诚”。“精”指精湛的医术;“诚”指高尚的医德。他明确指出学医人首先要有仁爱的“大慈恻隐之心”、“好生之德”, 对病人要“普同一等”、“一心赴救”。只有具备“精”和“诚”的医家才是“大医”, 即高尚而优秀的医家。而孙思邈就是一个被历史上医家所推崇的“精诚大医”。医学伦理的基本形式是知耻, 晚清龚自珍更是把个人之耻与国家之耻联系起来; 士皆知有耻, 则国家永远无耻矣, 士不知耻, 为国之大耻 [4]西方的伦理文化传统虽然以罪感为主脉, 但耻感同样是受到褒扬的道德品格。德谟克利特说: 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5]。从生命角度讲, 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应树立现代生命观, 在生命价值和质量的前提下去维护人的生命权力, 去维护生命的神圣和尊严。从这一维度看, 医生应该是善良的, 医德良心是医生最重要的品质、最基本的品格; 医生应该是人道的, 只有怀着敬畏生命之心, 才会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 理解、尊重病人, 从而构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所以, 只有敬畏生命, 才能真正地体会作为医生的使命, 理解自己在生死之间工作的性质, 提升拯救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进而激发攻克医学难题的原动力, 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6]。

( 二) 医学伦理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因素

从时代的角度看, 医患关系在当今和谐社会的建构中备受世人瞩目。而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的维系, 需要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用阿尔贝托·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来善待病人, 以仁为本, 以人为本, 以仁爱精神关怀病人, 维护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使医患关系沿着以病人为中心, 向着以人为中心的方向迈进, 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 三 ) 医学伦理是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需要真、善、美统一的人格素养

医学所追求的是健康而美好的人生, 医学所创造的是健康之美、生命之美、至善之美、仁爱之美。医学之真, 是指获得医学科学所需要的真理, 求得医学知识的正确, 反对假医学、伪医学; 医学之真, 也是一种透过医学科学所体现的社会境况的真诚。医学上的真诚, 表现为医患之间要真诚相待, 构筑人与人之间信任、融洽、友谊与互助关系, 是可贵的医学之真, 是非常珍贵的伦理之真。

医学之善, 是属于伦理价值范畴, 它是与恶相对应的。医学上的善, 不仅指个体行为道德上的善, 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群体、他人的行为是否有益, 是否符合他人利益。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就是善的最高层次。医学理论中的义务论、美德论、公益论、生命价值论等都是善的理论, 它主张医学要呵护每一个人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享受基本卫生保健等社会发展的成果, 而不管这个人职业、地位等差别性; 每一个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都应该受到公正、公平的维护。医学之美, 是为了给病人创造一种美的医疗卫生环境, 是为了提供一系列美的医疗、护理、保健服务设施。对医学之美的哲学分析可以得出: 医学美是医学在履行其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中的对人的主观创造性的肯定, 它通过人的美感表现出来。

三、医学伦理在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中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 一 ) 运用案例教学实现医学伦理的传承

案例分析是描述医学伦理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医学道德生活的多样化, 道德难题的复杂性, 决定每一个医学道德的境遇均有其特定的情景。案例首先是对具体医学道德境遇的描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描述, 医学道德的判断变得复杂化, 仅仅依赖道德原则作出简单的道德推理难免出现判断失误。甚至作出一个具体的判断前, 还必须要有科学的事实描述基础。

针对今年的温岭医师被杀网络引发的热议, 九江学院正面引导, 在学生中开展“诚信伴我成长”、“医学伦理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最美乡村医师事迹学习”等主题班会, 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职业素养。

( 二) 运用审美教育提升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道德人格

就医学而言, 医学伦理学是以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观点为指导, 研究医务人员在医学实践中的行为道德规范。伦理道德是做人的规范, 对人的言语、行为起着导向作用, 它属于职业道德的哲学范畴; 医学美学是应用美学的基本理论, 研究医学工作中的美学, 是以医务人员在医学实践中的心灵、言语、行为、仪表美的素质、风度为研究对象的, 是属于职业美学范畴。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紧密地结合医学实践, 伦理注重从社会道德对人的规范、控制等方面, 关注人的理性生命; 审美则从人的感性愉快上切入人的生命本体, 体验生命的自由状态, 即对生命的快乐性关注。

( 三 ) 通过开展活动发展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医学伦理

医学伦理学的显著特征是, 实践性、继承性、时代性。我们组织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高年级学生到敬老院开展义务服务活动, 清明节组织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为捐献遗体者扫墓, 这是九江学院的优良传统。每年清明节, 校领导、九江市红十字会领导、学校教师和学生为捐献遗体者扫墓。组织学生参加义务献血活动, 以实践活动践行医学伦理。

今年, 九江学院邀请南昌大学辛洪波副校长为老师学生做讲座, 在谈到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职业素质如何培养时, 他讲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时, 提升医学伦理素养, 诚信做人。当今科技日新月异, 人们常常希望有人能够对医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未来做出预测 , 从科学发展上讲 , 好的预测确实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说, 韩启德院士就医学伦理问题做以下几点预言 , 以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因为目前我们已经感到, 医学伦理学问题将变得越来越突出。首先是关于基因歧视问题。越来越多易感基因的发现, 使人们对自己容易得什么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 有利于对这些疾病的预防。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基因歧视问题。例如, 一个女孩如发现有乳腺癌易感基因 , 就可能找不到对象; 另外, 保险公司可能不愿意接纳她的投保等等, 与不知道与这一易感基因而突然得乳腺癌相比, 她的生活质量可能更低[7], 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 四 ) 在实习教学阶段发展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医学伦理水平

带教老师的慎独能给实习生以激励和影响, 慎独的内涵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立工作或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 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 时刻警惕内心深处尚处萌芽状态的错误意识, 防患于未然, 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 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 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而作为医务人员, 就能达到医德自律, 从医者的医疗活动虽具有群体性, 但它并不象其他职业那样经常很多人同时集中在一个空间执行一道程序。特别是临床医疗工作经常是医生单独值班, 无人监督; 同时, 医疗工作专业性强, 一般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不容易甚至不可能发现其中的问题, 更何况医疗活动范围广、内容杂、环节多, 经常无硬性指标, 医疗工作的特殊性, 决定了医生独处工作和独立操作的机会多, 而这些机会恰好是无外界约束和无人监督的情况。

医疗行为是否正确规范、处理是否及时到位、用药是否合理、安全有效, 都是由医生单方面认可的, 而且是多样融突和合的规则, 在矛盾出现时采取多层次协商, 本着求同存取, 共同发展, 以推动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大局为前提。有相当多的情况是在患者失去行为能力或知觉时进行的, 在这里, 慎独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医德行为中自觉进行自我选择、自我规约、自我纠偏, 自我坚持、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医学伦理素质[8]。唯有这样, 在从医过程中, 医务人员面对请吃受礼、红包、回扣和过度医疗、防御性医疗等现象, 才能真正筑起一堵道德防线, 才能达到修身慎独的最高境界。

通过临床实习指导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对生命的关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敬畏生命的伦理意识的养成。这就需要实习指导教师在日常的医疗活动中, 通过言传, 经常有意识地向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灌输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念; 还要通过身教, 向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示范如何用敬畏生命的伦理理念指导医疗行为。九江学院每两年举行一次实习研讨会, 评选优秀带教老师。通过优秀带教老师的言传和身教使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体会敬畏生命的内涵, 并内化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观念, 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

摘要:医学伦理是中华伦理的精华部分, 是伦理标准和道德准则的基础, 它具有基本性和审美性, 文章通过分析医学伦理在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中传承的意义、现实价值, 提出传承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医学伦理的途径与办法, 在新时期发展医学伦理道德, 有助于培养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辨知是非, 好荣憎辱的道德认知, 塑造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自律、慎独的医德品行, 提升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水平, 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 服务社会。

关键词:定向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医学伦理,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 2013.

[2]康齐力.在审美教育中提升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道德人格[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 12 (6) .

[3]凌厚锋.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官德建设[J].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6, 10 (10) .

[4]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

[5]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6]黄敏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在临床教学中的渗透和强化[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07, 28 (9) .

[7]韩启德.我们面临的医学伦理问题[N].光明日报, 2003-01-24.

定向医学 篇2

免费培养定向就业

甲方1:

(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地址:

联系电话:

法定代表人:

职务:

甲方2:

(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地址:

联系电话:

法定代表人:

职务:

乙方:

(学生姓名)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法定代理人: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家庭住址:

为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根据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15〕6号)、国家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关于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科教发〔2019〕56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健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甘政办发〔2020〕68号)等文件精神,甲方(含甲方1、甲方2)、乙方在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就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定向就业事宜达成以下协议,并共同遵照执行。

一、总则

第一条 本协议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是指为重点充实乡镇卫生院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依据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发展需求而实施的医学生免费定向培养,要求志愿并获准接受免费培养的学生须按本协议约定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资格(有毕业证书,下同),并按本协议约定定向就业。

第二条 乙方清楚知悉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的内容,志愿参加“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

项目,并承诺:

(一)完成(学校)以下第项高等医学教育取得毕业资格;

1.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制5年;

2.专业:中医学本科,学制5年。

(二)一经取得毕业资格即服从甲方安排,到甲方指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或县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简称定向服务单位)定向就业且在定向服务单位连续工作6年(以下简称服务期),其中,前3年应按照规定参加甘肃省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二、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条

甲方负责在乙方按本协议约定完成学业并取得毕业证书后为乙方提供聘任岗位,安排乙方到定向服务单位就业。

第四条

甲方应当在乙方按协议约定报到后,及时将其纳入编制管理,督促定向服务单位与乙方签订岗位聘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并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按照国家政策,落实有关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待遇,服务期自乙方报到当月起计算。

第五条

甲方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要求,鼓励并支持乙方参加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保障培训期间的基本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待遇。

第六条

甲方有权对乙方的履约情况进行管理,对乙方在校期间、规范化培训期间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并有权督促乙方于培训后及时到定向服务单位工作。

第七条

甲方有权建立乙方的诚信档案,并将乙方诚信情况逐级上报至国家卫生健康委、人社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局等相关主管部门。

三、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八条 乙方在校学习期间,学费和住宿费由国家和省级财政承担,并享受生活费补助。

第九条

乙方承诺按时取得毕业证书。因个人原因延期毕业的,超过学制年限的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

第十条

乙方承诺,在校学习期间和服务期内不报名参加国家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和行政事业单位招聘。

第十一条

乙方在学校发放就业报到证后15日内,持就业报到证、身份证及甲方指定的其他材料,按时到甲方指定的县(市、区)卫生健康部门报到,并配合甲方办理就业入职相关手续。

第十二条 乙方到定向服务单位工作后,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单位的领导与管理。

第十三条 乙方在服务期内,依法享受法律政策规定的节假日及公休假、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

第十四条 乙方应当按照省卫生健康委统一规定报名参加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培训基地考核录取,并通过培训)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者,3年培训时间计入6年服务期。在规定时间内未按照要求完成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者,经定向服务单位同意,培训时间可顺延,顺延时间不超过3年。顺延培训时间不计入服务期,培训费用由个人承担。

第十五条

乙方取得《医师资格证》后,首次执业注册须到甲方办理,执业地点限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第十六条 乙方在服务期内不得变更执业地点,不得改变服务单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执行相应规定)。特殊情况下经甲方和接收地县级卫生健康、人社部门同意,并报省级卫生健康、人社部门备案,可以在本省内跨县域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流动。

四、违约责任

第十七条

乙方放弃学籍,或因可归咎于乙方的其他原因(本协议另有明确约定除外),致使无法取得毕业资格的,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要求乙方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培养费用,并按前述费用总额的2倍一次性支付违约金。

第十八条 乙方无法定或约定的正当理由,毕业后未按本协议规定时间报到或未按甲方要求时间到定向服务单位工作,视为乙方违约。乙方须向甲方立即退还培养费用,并按前述费用总额的2倍一次性支付违约金。

第十九条 乙方无法定或约定的正当理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或培训结束后拒绝履约的,乙方应立即退还5年本科教育阶段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已享受培养培训费用(学费、住宿费、生活补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国家和地方投入经费)及工资福利待遇,并按前述费用总额的2倍一次性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条

如乙方未履行完成约定服务期限(包括但不限于乙方单方面与定向服务单位解除聘用协议,或因违反定向服务单位规定,或违反国家法律规定被定向服务单位依法解聘等情形),乙方应立即退还5年本科教育阶段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已享受培养费用及工资福利待遇,并一次性支付甲方相当于前述费用总额2倍的违约金。

第二十一条 乙方无法定或约定的正当理由,未按照本协议约定按时到甲方报到或未履行完成约定服务期限,该不诚信行为将被记入乙方人事档案。并按照国家和省级有关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违约管理办法,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十二条

甲方未能按照约定提供就业岗位或落实相关待遇的,乙方有权依法向甲方提出行政诉讼。

五、协议终止与解除

第二十三条 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单方面解除本协议,否则乙方应当向甲方退还已享受的培养费用并一次性支付甲方相当于前述培养费用2倍的违约金,并按照国家和省级有关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违约管理办法,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如乙方提出终止本协议申请,并返还已享受的培养费用后,甲方应予同意:

(一)在校期间,经两家以上三级甲等医院出具书面诊断书,诊断结果一致,确因身体原因不能完成学业;

(二)在服务期内,经两家以上三级甲等医院出具书面诊断书,诊断结果一致,确因身体原因不宜从事医疗卫生职业。

六、不可抗力

第二十五条 “不可抗力”是指双方在签订本协议时不能预见,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事件,该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规定或政策变化、自然灾害、战争等。

由于上述不可抗力事件致使协议的部分或全部不能履行或延迟履行的,双方无需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七、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协议约定与法律、法规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相关政策规定或精神不一致的,应按照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执行,其他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部分条款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无效的,不影响协议其他条款的法律效力。

第二十七条 因本协议引发的一切争议,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第二十八条 本协议书一式五份,甲方执两份,乙方执一份,两份送交承担乙方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其中一份存入乙方个人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十九条 其他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补充,其条款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三十条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署后生效。

附件:经签署的乙方身份证复印件

经签署的乙方法定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此页无正文,为签署页)

甲方1(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签订日期:

****年**月**日

甲方2(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签订日期:

****年**月**日

乙方(签字):

签订日期:

****年**月**日

乙方法定代理人:(签字)

签订日期:

****年**月**日

甘肃省教育厅

医学定向生人生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3

摘 要:医学定向生人生观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实施培养医学定向生政策的效果。为此,课题组在江西选取了三所高校,对医学定向生的人生观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启示和对策。

关键词:医学定向生 人生观 调查分析 启示

培养医学定向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是国家为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而推出的一项重要的政策举措,医学定向生人生观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问题,也即直接关系到这项政策实施的成败。

为切实掌握医学定向生的人生观现状,我们在江西省选取了三所承担了医学定向生培养任务的高校(井冈山大学、九江学院、赣南医学院),对三所学校的医学定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5份。同时课题组还对部分师生进行了座谈和访谈,了解了一些相关情况,现把调查结果与分析报告如下:

一、调查结果

1.人生目的

关于“自己打算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选择“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占47.6%,选择“遵纪守法的公民”占34.4%,选择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占9.4%,选择成为“忠诚的爱国者”占6.8%,选择了“为自己而活”的占1.8%。

在问到“你的人生追求”时,我们列出了18个描绘不同人生目的的词组,要求学生从中选出最符合自己思想实际的三项。调查结果表明,医学定向生最关注的是家庭幸福、事业成功和身体健康,分别占69.9%、68%、53.4%。这里要求学生每人选择三个词组,所以总和超过100%,其余选择比率较高的词组依次是纯真爱情、国家强盛、生活舒适、社会和谐、造福社会等。

2.人生理想

医学定向生人生理想的调查设置了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两个层面的问题。关于社会理想,我们的调查题目为:“对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你的态度是?”有70%的学生选择“充满信心”,有22.2%的学生选择“有些怀疑”,4.9%的学生选择“不关心”,2.9%的学生选择“不看好”。

结合医学定向生的未来就业方向,我们设置了三个关于其个人理想的问题。在问到“当初选择读医学定向专业的原因”时,有21%的人选择“可以分配工作”,同样有21%的人选择因为“录取分数线较低”,有14.3%的学生选择“可以免学费”的原因,另有39%的人选择“其他”,只有4.7%的学生选择“我喜欢到农村和基层工作”。对于“你是否愿意到农村和基层就业”,合计只有23.5%的人选择“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相应地在问到“如果可以选择,今后你想要工作的地域”时,有51.9%的人选择中等城市,27.9%的人选择大型城市,只有2.9%的医学定向生选择小城镇或乡村。

3.人生价值

医学定向生人生价值观的基本情况。调查发现,在问到“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个方面”时,有45.1%选择“对社会贡献的大小”,32.6%选择“事业的成败”,5%选择“金钱的多少”,3.6%选择“生活舒适的程度”,13.7%选择“品格是否高尚”。在问到“你对待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关系是怎样的”时,40.2%的人认为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36.3%的人认为应尽量兼顾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22.5%的人认为个人利益获得最大满足的同时,满足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只有1%的人认为只要能满足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可以不顾。对“我很佩服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为集体和社会的事业做出贡献的人”的表述,37.9%选择“非常同意”,50.5%选择“同意”,4.9%选择“不确定”,1.9%选择“不同意”,4.9%选择“非常不同意”。

4.人生态度

调查也反映了医学定向生的人生态度的状况。在问到“以下描绘不同人生态度的词组最符合您实际想法的是什么”时,有60.1%的医学定向生选择“拼搏进取、积极乐观”,36.4%选择“满足现状、量力而行”,2.5%选择“消极应对,得过且过”,1%选择“悲观失望、听天由命”。

根据医学定向生的情况,我们设置了“你选择读医学定向专业后悔吗”的问题,有51.5%的人选择 “不后悔,生活不重来”,25.2%选择“后悔”,15.5%选择“不后悔,是我所想选”,7.8%选择“不清楚”。

二、调查分析

1.部分学生的人生观趋于消极与功利

在人生目的方面,主流都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合计有57%的人愿意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或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另有34.4%打算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但也有少数人(1.8%)打算为自己而活,显示出个人主义和追求功利的倾向。在社会理想方面,大部分人(70%)对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只有少部分人(2.9%)不看好。在人生价值方面,合计有77.7%的人认为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或事业的成败,只有少数(8.6%)认为取决于金钱的多少或生活舒适的程度。在处理个人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关系时,大多数人(76.5%)认为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应优先于个人利益,或者要做到三者兼顾。少数人(23.5%)把个人利益置于优先位置。同样,大部分人人生态度积极(60.1%),愿意拼搏进取;少部分人人生态度消极(3.5%),悲观失望、得过且过。

2.部分学生在人生观上呈现出知行脱节的倾向

这种知行脱节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道理懂得,但行动起来仍然优先考虑自己。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学生在回答一般性的笼统问题时,答案是正面的,健康向上的,但在回答他个人自己的具体人生选择时,往往是功利的,甚至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生选择。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大多数学生(57%)愿意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或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在人生理想方面,大多数人(70%)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同样,大多数人(77.7%)认为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或事业的成败。但当具体问到学生的人生追求时,在18个选项中(每人选符合自己想法的三项),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家庭幸福(69.9%)、事业成功(68%)、身体健康(53.4%),只有少数人选择了“国家强盛(22.3%)、造福社会(3.9%)”选项。对于工作地域,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也有89.4%希望到地级市以上的城市工作。在不作假设的情况下,只有23.5%的人表示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到农村就业。其二,对他人默默奉献的精神表示欣赏,自己却不愿意践行默默奉献的精神。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88.4%)对他人的默默奉献,为集体和社会做出贡献表示佩服和欣赏,但是大部分学生自己却不愿到农村和基层就业。

3.部分学生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冲突

学生当初选择读医学定向专业,多数人并不是因为喜欢到农村和基层工作(选择喜欢的只占4.8%),而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比如医学定向生可以分配工作,可以免学费等费用,或者是因为录取分数线较低。成为一名医学定向生是一种现实的权宜之计,而不是出于理想的志愿。如今在就读期间,如果可以选择,大多数医学定向生(89.4%)仍然希望能够到地级以上的城市工作,只有2.9%学生愿意到小城镇或乡村工作。在不可以选择的假设之下,也只有少数人(23.5%)明确表示愿意到农村和基层就业。如今,在校就读的医学定向生有少部分人(25.2%)已表示后悔当初选择读医学定向专业。理想和现实选择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

4.部分学生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不统一

对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大部分学生(70%)充满信心,表明多数学生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充满了信心和向往。但是相当部分学生的个人理想却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理想并不统一和协调。在表达人生目的的时候,有1.8%的人表示要为自己而活。在阐述人生目的的18个词组中,家庭幸福、事业成功、身体健康是大多数学生优先的三个选项。有8.6%的人在价值问题上更强调自我价值(金钱的多少,生活舒适度)。在工作地域方面,相当部分学生(26.4%)不愿意到艰苦的农村和基层工作。这些都说明医学定向生虽然希望社会进步,社会主义事业在我国能够越来越兴旺发达,但是没有把党和国家的事业同每一个个体的努力奋斗结合起来,许多人仍然执着于自己的私利。部分医学定向生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冲突。

三、启示

1.加强与改进

针对目前医学定向生人生观的现状,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医学定向生的人生观教育工作。为了加强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国家近年来推出了为农村培养医学定向生的规划和政策。这一政策有利于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造福亿万农民的好政策。但政策的效益要能充分释放出来,还在于政策的贯彻落实,能否真正解决好医学定向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关键就在于解决好医学定向生的人生观问题,让医学定向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人生观。

目前,医学定向生的人生观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部分医学定向生在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出了一定的功利和消极的倾向,尤其在工作地域的意愿上,相当部分的医学定向生不愿意到艰苦偏远的农村地区工作,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广大医学定向生就不可能长期安心在农村工作。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医学定向生的人生观教育工作,千方百计地增强人生观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医学定向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2.做到知行合一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化,做到知行合一。个体人生观“实际上是人生认识、人生情感、人生意志、人生信念的有机结合以及与人生实践的辩证运动过程”。这几种心理因素及人生实践一起构成个体人生观的内在结构。医学定向生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必须把对人生的知、情、意化为实际的行动,做到知行的统一。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仅仅停留在人生认识、人生情感、人生意志等心理因素层面,甚至只停留在人生认识层面,而没有进行相应的人生实践,没有实现人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其人生观不可能是自觉的、持久的。

要做到知行统一,必须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实践是达到知行统一的有效途径。在人生观教育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组织医学定向生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实践和人际交往中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培养医学定向生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群众的情感;培养和锻炼学生践行人生追求的坚强意志;同时,通过反复的社会实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除此之外,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努力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知水平,有意识地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努力通过各种方式锤炼学生的品德意志,促进学生对人生认识、人生情感、人生意志和人生实践的良性循环,最终形成稳定的有着积极向上倾向性的科学人生观。

3.注意帮助

要注意帮助部分医学定向生正确处理好理想和现实、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理想来源于现实,理想的确立要考虑现实的因素和条件。理想的树立如果脱离了现实,就会沦为不切实际的空想。同时,个人理想不能脱离社会理想而存在,个人理想的实现要符合社会理想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离开了社会理想和人民利益,个人理想最终是要破灭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前我国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高校医学定向生既然选择了去农村为农民群众的健康服务,其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制定就应当考虑这个现实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才能安心工作,不会出现失落、彷徨、苦闷、茫然等心理困惑。他们也应当认识到,去艰苦的农村地区工作,是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符合社会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是一项为国为民的重要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医学定向生应当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统一起来,在履行社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青年马克思曾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他并且认为,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马克思正确论述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并用一生的行动实践着上述诺言。

医学定向生要能够处理好理想和现实、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长期扎根农村,为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关键还在于要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真正让他们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真正树立以社会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这正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孝宜.人生观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马克思.马恩全集.[M]第一版,第40卷.7.(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思政部)

免费定向医学生相关政策调查研究 篇4

2010年6月,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5部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 (发改社会【2010】1198号) 和教育部《关于做好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招生工作的通知》[1], 计划“从2010年起, 连续三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 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定向生与地方卫生行政机构签订“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定向就业协议书”, 与培养学校签订“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教育协议书”。规定了免费医学生的性质、招生录取办法、培养方式、双方权利义务、服务年限及违约处理办法等。国家开展农村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落实《以全科医学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具体举措, 是利国、惠民、关注民生、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2 课题调研

我们经过多次讨论、修正并印制了“免费定向医学生调查问卷”, 对我校2010级和2011级临床医学定向和预防医学定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20份, 回收有效问卷563份,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在免费医学生对政策的看法方面, 大部分同学对政策的内容是比较了解的。对于要与培养学校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签署免费教育协议和定向就业协议, 17.6%的学生对此内容“非常了解”, 57.9%的学生”有些了解;对于免费医学生不能正常毕业或毕业后到基层服务未满6年, 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减免教育费用这一政策, 有28.2%学生“非常了解”, 56.7%的学生“有些了解”;对于违约退费政策的合理性, 大部分同学给予肯定, 9.2%的学生表示“非常合理”, 63.6%的学生选择“合理”;对于免费医学生毕业后要按要求参加全科医生的一些培训和考试这一政策, 只有46.9%的学生表示有些了解;89.6%的学生认为国家实行免费定向医学生政策能够激发他们报效社会、服务基层的热情。

3 分析与讨论

3.1 免费定向医学生如何看待相关政策在国家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教育部等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中对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工作做了相关说明:免费定向医学生主要招收农村生源, 优先录取定岗单位所在县生源;免费医学生在获取入学通知书前, 须与培养学校和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就业协议, 承诺毕业后到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免费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 免缴住宿费, 并补助生活费、学费, 住宿费标准按照当地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生活费补助标准由各省结合实际确定, 原则上不低于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等等。

虽然大部分同学是自己选报了免费医学定向的专业, 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但是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是因为经济原因, 有17.1%的学生是因为就业原因才选报此专业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免费定向医学生的相关政策并不是非常清楚, 对于与培养学校和当地政府签订的协议内容、未按规定履行义务要退还减免的教育费用等相关规定, 只有20%左右的学生对此非常了解。而对于免费定向医学生毕业后要参加相关培训并完成资格考试的规定则有40%多的学生对此不太了解。因此, 我们要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讲座, 让免费定向医学生全面了解相关的政策, 明白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对自己未来学业和职业的发展有一个较为清晰地认识。

学生们对相关规定还是比较认同的, 七成多的学生都认为“违反协议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是合理的。另外, 我们在同学生座谈时了解到, 让学生们不太满意的是关于考研和就业地点这两方面。一部分同学认为本科这个学历层次太低了, 对于医学专业学到的东西太有限, 到基层也无法为当地的老百姓更好的服务, 同时6年服务期满后大部分同学已建立家庭无心深造, 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学生毕业之后可以考研, 待研究生学业完成之后再到基层服务6年也是可以考虑的。另外, 有些同学的家乡和协议签订的就业地点相距很远, 这样学生觉得自己毕业后只身一人, 远离亲人来到异地工作, 未免增加了6年服务期满后不能在此继续工作的可能性。在分配学生工作地的时候应该考虑此因素, 使学生们将来能够安心在基层工作, 更好地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2 免费定向医学生的相关政策能否稳定他们终身

在基层工作在《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定向就业协议书》中甲方 (某地区卫生局) 的权利与义务第四条规定:甲方负责督促定向服务单位与乙方 (学生) 及时签订岗位聘用合同, 纳入编制管理, 并协调有关部门, 为乙方到定向服务单位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不少学生及家长选择报考免费医学生, 主要基于新制度“考上定向生, 毕业有编制, 相当于以前的包分配”的考虑。当面对“是否愿意终身从事医学事业”的问题时, 5.2%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 有近30%的学生持观望态度, 表示“看以后的情况”。而对于毕业后到基层卫生机构工作6年, 54.5%的学生最担心自己的“事业发展”, 22.2%的学生担心“工作生活条件”。这表示他们对未来的就业前景已经表现出了很大的担忧。我校、我系考研率的宣传与定向生毕业时不能考研的政策矛盾, 也是一种潜在隐忧。在现有医疗资源分配体制下,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即便招来人才, 也很难留住人才。怎样让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 这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才能建立可持续的长效保障机制。

3.2.1 国家应该逐步向偏远贫穷地区加大投资, 减少

差距,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比如在住房和工作条件上给予特殊待遇、在职称晋升方面给予倾斜。只有这样, 培养的人才才能留得住, 只有免费定向培养和提高待遇相结合, 此是为基层输入人才的最佳选择[2]。

3.2.2 建立顺畅的毕业后教育机制。免费医学定向生

的毕业后教育是其提高自身素质、达到职业标准、获得职业资格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加大毕业后教育和培训力度, 以住院医师培训、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重点, 建立有效的毕业后教育和培训机制, 使其能力和素质逐渐提高。

4 政策建议

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政策, 既有利于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和输送急需和紧缺的人才, 又有利于解决考生特别是农村考生“上学难”、“就业难”的问题, 有利于解决广大基层“缺医少药”问题,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但要真正解决好这些难题, 也是一道难题, 更是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到教育行政部门、从高等学校到学生需要通力协作的系统工程, 尤其需要有关行政部门加大联合督导和调研。为此, 我们经过考虑有如下初步建议:

4.1 国家对免费定向生的政策应统一规划、统一标

准、统一步骤、统一协调, 给予定向生明确而优厚的政策待遇并认真加以落实。

4.2 除了高校应加强对定向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之外,

上级教育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工作目标, 积极参与教育活动, 加强对定向生培养的监督和检查, 通过报告、讲座提高政策上的咨询指导工作。

4.3 教育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免费医学生培养模

式、就业环境、制度衔接等问题要进行深入研究, 解决好政策配套, 免除定向生的后顾之忧。

4.4 积极探索免费定向培养与“先培养, 后定向”相结

合的人才引入模式, 探索定向生到岗后在职读研、生存条件和发展保障制度, 多渠道、多形式完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培养工作。

4.5 加强对培养高校的支持力度, 建立和完善全科医

学培训基地, 完善职业资格考试制度, 开展全科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 为定向生到基层后的再培养、再提高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多种支持, 为我国广大基层培养和留住更多、更优秀的全科医生。

4.6 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首先要建立长

效的激励机制, 为免费医学生职业长远发展提供激励与支持, 除了在学校给予各种奖学金与助学金的政策倾斜, 还包括健全完善的考核与评价机制, 为成绩突出的免费医学生给予奖励, 同时在就业后的读研、进修、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同时, 还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 甚至淘汰机制, 将那些“思想不端正”、学习或工作态度不正的学生予以约束, 而对于那些成绩过差、“破罐破摔”、影响恶劣、屡教不改且不适合从事医疗卫生事业者淘汰出局, 并给予一定惩罚, 要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借助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的目的, 是要增强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感, 规范其行为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 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是国家贯彻《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重大举措, 将推动农村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培养工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根本问题不在于政策的导向, 而在于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的审视和投入。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工作才刚刚开始, 随着实施范围的扩大和进展的深入, 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阻力, 对此各级行政部门、培养院校和用人单位都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认真总结经验, 努力寻找最佳的培养路径, 快速建立起一支医德高、素质好、专业精的基层卫生队伍。

摘要:目的:调查免费定向医学生对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 分析存在的问题, 为更好地开展其培养工作提出合理建议。方法:对6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同学对政策的内容是较为了解, 对相关规定比较认同, 近九成的同学表示出了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担忧。结论:各方面要共同努力为基层培养和留住更多、更优秀的全科医生。

关键词:免费定向医学生,政策,培养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 卫生部,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编办.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S].

[2]崔明辰, 宋国华.顺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形势大力为农村基层培养输送医疗卫生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3.

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教育协议书 篇5

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教育协议书

甲方:(招生学校)

地址:

法定代表人:

乙方:(学生)

家庭地址:

身份证号:

国家在高等医学院校实行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教育,旨在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根据《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1198号)精神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达成以下协议,共同遵守:

一、协议签订的前提:

第一条乙方具有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资格,热爱医疗卫生事业,有志于从事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毕业后自愿到定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经甲方审核,认为乙方符合择优录取条件,录取乙方为订单定向免费教育医学生(以下简称免费医学生)。

二、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条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订免费医学生的招生办法和录取原则,对报考甲方医学类专业的考生进行审核,择优录取免费医学生。

将经甲方签字盖章的本协议书一式三份寄送乙方,在乙方或乙方及其监护人在本协议书签字,并与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签署相关协议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第三条按照培养服务农村基层全科医生的目标,制订免费医学生教育培养方案,提供优良的教育教学条件,对乙方实施教育培训,进行管理和综合评估。

第四条在乙方本科五年修读年限内,免除学费,免收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

第五条关心免费医学毕业生的成长,并为他们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发展提供或创造条件。

三、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持本人或本人及其监护人签字的本协议书、本人或本人及其监护人与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签署的协议书及录取通知书到甲方报到,经甲方复查合格后,正式注册入学,成为免费医学生。免费医学生在学期间户籍仍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

第七条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及甲方的教育培养方案,接受甲方的教育培养,修读年限本科为五年。

第八条在修读年限内免缴学费、住宿费,并领取生活费补助,同时可享受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

第九条在校学习期间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十条按时完成甲方规定的教育教学计划,达到教育培养方案的要求,经过五年或三年的学习按规定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不能正常毕业的免费医学生,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减免教育费用。

第十一条按照国家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教育的相关政策,毕业后回生源所在地县级行政卫生部门报到,到定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不少于六年。

四、终止协议:

第十二条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规定审批程序,终止本协议:

㈠ 在校学习期间,经甲方指定的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认定,因身体原因不能完成学业;

㈡ 在校学习期间,经甲方指定的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确认,因身体原因不宜从事医疗卫生职业。

五、解除协议及处理:

第十三条乙方在校学习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有权解除协议,乙方不再继续享受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教育,且须在学籍取消之日起一个月内向甲方一次性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

㈠ 因触犯刑律或违反校纪被开除学籍;

㈡ 自动放弃甲方学籍。

六、违约情形及处理:

第十四条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将追究其相应的违约责任,具体处理方法详见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同乙方签订的相关协议:

㈠ 毕业后未按本协议到指定基层卫生机构工作;

㈡ 毕业后到指定基层卫生机构工作未满六年且未经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意。

七、附则:

第十五条本协议未尽事宜,凡属国家及相关部门有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其他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第十六条本协议经甲方盖章和法定代表人签章,以及乙方或乙方及其监护人签字后生效。

乙方在签订本协议时如未满18周岁,须由乙方及其监护人共同签订本协议。

第十七条本协议书一式三份,甲、乙两方各执一份,一份存入乙方个人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签订日期:年月日

乙方(签字):

签订日期:年月日

乙方监护人(签字或按手印)

定向医学 篇6

关键词:发展 稳定 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147-01

根据我市农村卫生人员素质较低,人才匮乏的现状,我们应该加快农村的卫生人才培养。加快卫生人才培养是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关键。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长效培养机制,帮助乡镇卫生院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较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我省从2010年起,分3年招录1600名临床医学本科生和1000名检验、放射、公共卫生专业医学专科生,定向培养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赣南医学院地处赣南革命老区,由于历史和地域环境的原因,赣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缓,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相对落后,特别是县级及广大农村、边远山区更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赣南医学院于2010年开始招收免费医学定向生,计划连续三年开展免费医学定向生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但是,有些定向生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定向生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2)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3)对基层服务的信念还不是很坚定。在择业的心理上,目前发现医学定向生还比较迷茫心理,尽管保证编制和工作薪酬,但是还是存在待遇低、发展空间不大的事实。他们有些人到毕业时又不想去,但迫于无奈只能按照协议下去工作,所以,在他(她)们踏上工作岗位时可能会无法安心、踏实地工作。医学定向生在职业期待上存在一定的强迫性和消极性。因此,对于免费医学定向生,不仅要培养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 要提高定向生的综合素质

现在的大学生需要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素质、较强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大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道德文化素质

主要指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包括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道德品质,包括真诚、勤奋、有责任感等;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历史知识、社会知识、文学底蕴、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1.2 专业素质

主要是指定向生的本学科、本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1.3 心理素质

主要指定向生应有的健康心素质,比如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积极乐观的态度,健全的人格等。

2 提高定向生的适应能力

大学教育目标不仅是要使大学生学到专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使他(她)们学会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并具备在新环境中不断学习、创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想让他们在农村能够很好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好定向生的适应能力呢?

(1)要让定向生们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每件事。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每天都要面对患者,患者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医务人员的心情,所以,一定要让定向生们有着积极乐观的态度。(2)要多培养定向生的自信心,有着良好的自信心,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3)多让定向生们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对于提高人的社会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人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既需要交往、合作,又要相互竞争。这种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交往、合作和竞争的意识和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

3 要培养定向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在农村,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相对来说比较艰苦,这就需要定向生具有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可以多组织他(她)们进行三下乡及一些义诊活动。

4 增强定向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自己应该对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对于定向生我们更应该培养他(她)们的这种社会责任感。我们应该采取从以下措施。

4.1 向定向生弘扬苏区精神

苏区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在苏区的深化和发展,蕴涵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坚定信念”是苏区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求真务实”是苏区精神的精髓所在,“一心为民”是苏区精神的本质内涵,“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是苏区精神的重要内涵。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向将要下基层、下农村的免费医学定向生弘扬苏区精神,培养他们坚定的信念以及求真务实、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

4.2 给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

一个人的责任感是其认识过程、行为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三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主要包括:(1)以高年级带低年级。让学生在承担责任的经历中去感受成功的荣誉、体会自己的价值,体验和学习承担社会责任;(2)感恩的实践活动。一般来说,社会责任感是基于对社会、国家的深厚热爱,并在这种强烈的感情支配下,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的精神。所以要让学生培养这种情感,并拥有着一颗感恩的心;(3)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从而树立起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职业意识并加强职业责任感。

4.3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指路人,教师的言行举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传不如身教,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应该以身作则。

4.4 创造良好社会氛围任何个性发展都受着社会的烙印

任何个性的发展都避免不了地受着社会的制约。局部的社会生活环境包括家庭、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对个人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培养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首先通过家庭去影响学生,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社会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定向医学 篇7

1 职业胜任力的提出及内涵

197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兰德(Da-vid McClelland)首次提出职业胜任力的概念。职业胜任力是能将在工作中成就卓越者与普通者区分开的存在于个人深层次的特征,包括动机、自我形象、工作态度、价值观、社会角色及某领域知识技能等[1]。在医学专业具备职业胜任力要求医务人员爱岗敬业、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高临床技能、与同事融洽地合作、熟练地运用学术知识、临床技能及个人体会为患者进行医疗卫生方面的服务,从而使所服务的个人和群体受益。

2 农村定向本科生需要具备的职业胜任力

胜任力冰山模型是目前广为学术界认可的理论模型[2],该模型把人的职业胜任力分为六个基本部分: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与动机。水上部分代表显性的特征,包括知识与技能;水下部分代表隐性的特征,也称为鉴别性特征,是区分优异者和平平者的关键因素,包括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与动机。通常,表面的知识和技能相对容易提高,通过培训可以实现;自我概念,如态度、价值观和自信也可以通过培训实现改变,但这种培训比对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要困难;核心的动机和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最深处,难以对其进行培训和发展,需要长期的熏陶来铸造[2]。作为基层医疗工作人员,笔者认为农村定向本科生需要具备以下最基本的胜任力。

2.1 扎实的全科医学知识与技能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服务要求,乡村医生应该具备扎实的全科技能[3]。乡村医生需要能够诊断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疾病,做到用药合理,并能够进一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转诊治疗;需要具备及时而正确地处理急诊患者的能力,在转诊前给予患者以适当的处置;需要具备免疫接种,防治农村居民传染病发生和蔓延的能力;需要能够合理地管理及使用药品,熟练掌握常见常用药品使用的相关知识;需要能够进行简单的外科和妇产科方面疾患的处置能力;同时对慢性病及恢复期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指导[4]。

2.2 终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随着知识更新频率的不断加快,仅靠在学校学的知识已远远不够,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合理地应用各种网络及非网络的学习资源,并能交流心得,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3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一般是指一个人与他人进行有效地沟通信息方面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等。作为基层的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乡村医生要能悉心地倾听病人的疾苦与诉求,耐心地介绍病情、解释治疗方案,从而赢得病人的理解、信任与支持,使病人安心治疗。

2.4 团队协作和配合的能力

团队协作和配合能力,是指建立在一定的团队配合的基础上,发挥协调作战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5]。对团队的每一个成员而言,不仅要有一定的个人能力,更需要具有其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团队的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对医务工作者而言,医疗工作中,科室工作人员间、不同科室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因此要求医务工作者要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

2.5 辩证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是一种认识框架,以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遵循的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6]。医生要具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相同的症状,其病因有时会不同;一样的病因,最终导致的症状可能会不一样,这就要求作为医生需要具有一定辩证思维能力,尽量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辩证施治。

3 目前教育课程体系现状

3.1 课程体系设置缺陷,不利于学生显性胜任力的提高

我国许多地方院校开设了农村定向本科专业,但没有独立的课程设置,一般是与临床本科班一起上通识课与基础课,临床阶段分开到基层医院完成。这种教学结构和教学计划,对学生系统地掌握每个阶段的理论知识是有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尤其对于农村定向本科专业的学生。最大的弊端是基础与临床脱节。学生要到临床课程才接触临床病例,这不适于学生医学职业胜任力的培养。教学时数高,部分课程内容过专、过深,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过重的负担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好的自信心与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2 教学方法单一,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方法上,长期以来基本以课堂讲授式为主,学生单向地、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被动跟随教师的讲解思路进行学习,独立思考、提问、实践的机会很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PBL、案例讨论教学等双向互动式教学方法推广速度缓慢。

3.3 评价体系陈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隐性胜任力

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以“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主,评价体系只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及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评价,没有涉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等,因此评价不全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隐性胜任力。并且,“终结性评价”方式难以通过考核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

4 提高职业胜任力的策略

职业胜任力的培养贯穿教育始终,是开展各项教育改革的核心。经过不断探索,本校从以下五点入手进行改革,着力提高农村定向本科生的职业胜任力。

4.1 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设置实效性

为实现农村定向本科专业的教学目标,提高其职业胜任力,本校积极探索,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服务要求,优化课程体系,以全科医学教育为基本,突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课程及预防保健课程,并设立选修课作为补充[3]。依据“必须、基本、常见、适用”的原则设置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实用性特点。在基础课程体系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体系,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通过整理与合并形成九大知识模块,分别是总论、循环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与感官系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正常到异常的顺序讲解,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整合后重复内容减少、系统性增强,并加强了基础与临床的联系,有利于培养能够服务基层的实用型全科医生。

4.2 建立基层医疗卫生资源视频应用系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根据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对象和内容,本校制作了基层医疗卫生资源视频应用系统,为学生和基层医务人员终身学习搭建了平台。该系统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医学视频资源库,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14个子资源库,收纳了国内外权威音像出版机构的医学视频资源;二是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应用系统,以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诊疗为重点内容,覆盖了医学各学科领域,方便实用、易于操作,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

4.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医学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PBL、案例讨论及交换教学方法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应用不同教学方法时,鼓励学生采取团队协作学习[5]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要重点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通过讨论、总结整理知识要点,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从而与不断更新的知识节奏相适应。强化实验课程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在通识课程阶段,注重提升学生的隐性胜任力。在“法律学基础”、“医学伦理学”等人文课程,紧跟热门事件,采取情境模拟引导学生如何应用沟通技巧解决医疗纠纷等问题。

4.4 临床思想与辨证思维并重,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自学生入学开始,就不断加强学生临床专业思想及辨证思维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6]。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医疗影视作品,并对作品反应的问题展开讨论;定期邀请一些优秀临床医生和相关专家开展有关医德、医风及人文素养等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同学观摩临床技能比赛等活动。在教学中紧密联系临床,每个整合体系都以临床常见病为入手点介绍结构、功能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掌握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4.5 引入形成性考评,促进教学相长

改革传统的闭卷笔试的单一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考评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给出较为全面和科学的评价[7]。形成性考评融合多样化的考评手段,除了笔试,还包括随堂检测提问、作业、教师直接观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在案例讨论中的参与情况等[8]。细化形成性考评的评价内容,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给予全面性评价。在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考评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教师通过形成性考评的诊断,及时反思,不断完善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

定向医学人才培养计划是我国为农村基层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是一种产学相结合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进一步推进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积极探索。如何提高使农村定向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使其成为符合我国国情要求、切实符合当地实际发展、服务于我国农村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全科人才,是每一位与之相关人士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David McClelland.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14.

[2]薛继红.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学生职业胜任力关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0):84-87.

[3]任丽平,辛程远,金连海,等.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5):500-502.

[4]姜艳霞,王柳行.提高乡村医生全科技能培训方式的探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6):642-643.

[5]曾灵秀,曲敏.基于团队合作学习的目标教育方案实践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27):206-207.

[6]张维真.试论辩证思维与创新[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13(4):10-14.

[7]张文风,苏鑫,粟栗.形成性评价体系与传统考核形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对比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28(12):108-109.

定向医学 篇8

1 资料来源与目的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就业意愿。研究对象为河南省承担定单定向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计划的两所高校2010、2011、2012级本科生。本次调查采取等距方法选择调查样本,共发放问卷600份,实收588份有效问卷(其中2010级124份,2011级318份;2012级146份)。调查研究的项目:学生对定单定向培养态度的变化情况;学生将来到农村工作要求的条件;学生是否将来愿意在农村开办个人诊所。目的在于针对这些反馈信息,提出相应的对策。

2 学生就业意愿特征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定单定向医学生在就业取向上,明显具有以下特征:

2.1 学生年级越高,服务农村的意愿越低

当问学生“当初选择定单定向培养的原因”时,有37.1%认为是父母的决定,56.3%表示为自己的主张,另有6.6%的学生选择“其它”。但对“如果允许再次选择,你现在是否仍愿意接受定向培养”的回答,则反映了学生思想态度的前后变化(见图1)。

尽管三个年级中仍“愿意”接受定向培养的比例平均值为43.0%,多于其他意见的学生,但有两个现象应予考虑,其一,由当初56.3%的学生主动选择定单定向培养,将来到农村服务,到现在却有43.0%的学子仍愿意接受这种培养模式,降低了13.3%的比例,说明有78人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态度。其二,在“愿意”行列中,越往高年级人数越少,比例越低。可见,通过一两年大学学习、观察与思考,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已发生一定变化。笔者进一步分析认为,当初选择定单定向培养者,基于实际的考虑更多些(认为这种途径“免费,可以省钱”的占40.5%;认为可以“包就业,不必费心找工作”的占33.1%,二者相加达73.6%;其余人选择“先上学,走一步看一步”),随着学生社会认知的不断加深和未来发展规划的不断明晰,他们逐步从“务实型”向“发展型”过渡,更加关注于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导致随着年级的增加,到农村就业意愿降低。从图2可以看出,这些绝大多数从农村走出来的学子们选择“背对”家乡的原因,主要是担心在农村工作“发展空间太小”, 难以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2010、2011、2012级所占比例分别是:53.8%、42.8%、43.8%),而认为“工资低”则在其次(所占比例分别为30.8%、30.2%、27.4%),也有一部分学生担心农村医疗设备落后,认为农村环境差的只占一少部分。

2.2 “过路客”现象严重,且走出形式多样化

学生愿意在农村服务的年限,反应出他们只愿做个“过路客”(见表1)。按照协议要求,这些学生毕业后必须在农村工作满6年(含试用期),但调查中只有22.1%的学生选择“6年”,且达41.5%的学生认为“如不合适,随时离开”,34.5%的学生只愿在农村工作2年,愿意在农村工作10年或以上的学生不足7.0%。

可见,绝大多数定单定向医学生只愿做一名路过农村的客人,不希望将自己“落户”农村。同样不容忽视的是,有高达53.8%的三年级学生认为如果不合适,会随时离开农村;如果再加上21.2%的2年农村工作期的学生,将达到75%的比例;而二年级、一年级中这两项比值相加分别是74.2%和70.2%。因此,同样的规律可以发现,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农村工作的期望时间越短。而且,学生对“几年后离开基层单位的方式是什么?”的回答表明他们的选择是经过思考的:43.8%的学生选择“考研走出去”,以便将来有更好的生活前景,或者在城市里谋求发展;选择“通过关系调离”和“直接离开,另谋职”都只是少数学生(分别占10.6%和11.3%);另外,有232名学生(占39.5%)表示愿意“积累经验后自己单干”。这一群体值得关注,他们愿意在哪里工作,有何条件与希冀,下文将专门论述。

大多数定单定向医学生仅愿做农村“过路客”的现象令人担忧。这对我们培养扎根农村、了解农民、为农民服务的大学生村医计划是一场考验。如果不能将这类医学生变为农村常住户,优质医疗卫生人才不能下沉基层,农民看病难的局面就无法根本改观。

当然,为吸引医科大学生服务农村,河南省卫生厅于2009年制定并颁布了《河南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实施方案》,对志愿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实施优惠的工资分配政策,可以直接定级,定级工资标准可高于同类人员1档。但笔者认为,因为河南省乡镇卫生院普通员工的月薪一般在1200~2500元之间,仅靠提1档工资的策略显得苍白。如果不能采取其他办法进行平衡,难免他们条件成熟时即“孔雀东南飞”,农村将仍是优秀医疗卫生人才荒地。

2.3 凭实力在农村开办私人诊所的愿望明确,但对政府政策有很大期望

在调查中,有57.8%的学生对包括县级医院在内的农村卫生机构的态度是“半信半疑,有些医生没有真才实学”,31.8%持“怀疑,硬件和软件都不行”观点,两者相加达89.6%的比例;对村医的技术,学生态度更明确,78.4%的学生明确表示“很一般”,仅有9.2%认为“挺好的”,另外的表示“不知道”。也正因此,当问学生“如果让你到农村去自己开办诊所,你愿意么?”时,竟有51.8%表示“愿意”,觉得这样可以“凭技术吃饭,多劳多得”(占“愿意”学生的76.5%);27.5%还不能确定对此问题的答复,其余的20.7%选择“不愿意”。

对于将来在农村开办诊所一事,“象牙塔”中的学子们对政府有着切实的要求和希冀(见图3)。将来凭技术吃饭的他们不怕与同事、村民的关系难以处理,在医患关系仍较恶化的当前也并非觉得与患者相处困难,却唯担心与政府各级领导部门的关系难以处理。当然,他们也希望获得政府的帮助,但最主要的形式是“政策支持”,且多达51.1%的比例(见表2);进而,三个年级相比,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对政府的政策希冀越强烈;学生对政府“经济扶持”的要求被排在其次(占28.2%)。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开诊所的医学生明显对自己的技术水平极为关注,当问他们“开诊所的你希望政府提供什么渠道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多项选择)”时,72.5%的学生希望“经常到大医院实践培训”,54.9%希望“与名医师多交流”, 47.9%希望“与同行多交流”,31.0%希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获得提高”。可见,多渠道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医疗实践,关注学术前沿动态,是医学生认可的提升技术水平、发展诊疗事业的途径。

3 策略探讨

针对上述问题,河南省在加快新医改探索步伐,切实改变农村百姓“看病难”与“看病贵”问题上,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求,制定和实施各种政策,靠政策吸引人,用创业成就人,用事业留住人,让他们成为农村“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生力军,确保农村三级医疗网不破,甚至将它做大做厚实。

3.1 变基层为吸引人才的磁场,让诊所在农村“遍地开花”

在当前河南省农村人口多,经济实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针对医学生愿意在农村开办诊所,以求多劳多得的情况,政府不妨尝试放手广大的农村医疗卫生市场,让市场来调配医疗资源的配置[1],以给医科大学生创造发挥其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平台,满足农民的多样医疗卫生需求。具体途径是:第一,经济要扶持。对进入农村开办诊所的医学生,政府要在起步阶段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以吸引医学生进入农村。医学生虽然实践经验较少,但相比河南省当前农村中年龄结构偏高、知识结构老化[2]的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医科大学生知识层次高,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强,医疗水平提升快;而且,他们求知欲高,精力充沛,能动性强,将能很快成为农村医疗卫生市场的生力军,从而“打破服务供给垄断,扩大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形成医疗服务的买方市场”[3]。第二,政策要规范。大学生村医的卫生室建筑用地和必要的医疗设备由政府提供,乡村医生选址,但应将村卫生室定性为国有财产,以防资产流失。第三,政府扮演好“守夜人”角色。政府只担当政策的制定者、秩序的维护者和市场的补充者角色,做医疗卫生市场的“守夜人”;在医疗机构不愿意投入、不愿意做的方面尽力做好。总之,政府要采取各种办法,变农村为吸引人才的磁场,让诊所在农村遍地开花,提高农民就医的可及性。

3.2 变村医为人人羡慕的职业,让事业的发展稳住大学生

这一“变”首先要用经济杠杆来调节,因为“没有收入的体面,更谈不上对医生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4]。具体的步骤是:第一,借鉴外国经验,给到基层服务的医学生高额的额外补贴。第二,在保障底薪的基础上,鼓励竞争。竞争的方式可以与新农合相结合,其手段是让农村居民自由选择和承包医生,政府按承包人头数给承包医生补贴,补贴跟着患者走。通过竞争提高“好医生”经济收入,利用“高收入”效应将乡村医生变为人人羡慕的职业。第三,鉴于基本药物制度在我国许多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规范现象,导致基层医生、患者的不满与不便[5],河南省可以尝试在村医中不必强制推行基本药物制度,不必干预医生治疗路径和价格。在竞争的环境中,其自然发展的结果是质优价廉的药品畅销,医术高、费用低的诊所发展快。经济收入的提升,事业的发展,是医生职业成就感的最主要表现,而职业成就感恰是稳定一位技术人才的根本原因。

3.3 变农村不利的职业环境为理想职场,让大学生提升自己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农民

对于医生而言,发展空间与其信息源、交流圈有着很大的关系。对于医学生担心农村发展空间小、事业受影响的纠结,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其管理优势,要求各医科院校在附属三级医院设置培训基地,定期为基层工作的学生提供培训机会,接受高年资医生的帮、教、带;与已赴基层的毕业生建立常态沟通机制,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及时的帮助,及时落实优惠政策;对在基层工作有一定年限的学生,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中给予倾斜政策;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以了解学科前沿,保持与学术同行的信息交流。总之,我们的政策导向是要努力变农村不利的职业环境为理想职场,让大学生村医在扩展自己生存空间的同时,也提高服务的能力。

通过上述“三变”措施,政府将能用政策吸引大学生走进农村,用事业发展稳住大学生扎根农村,用技术竞争淘汰不合格村医以提升村医总体实力,最终让农村和基层成为真正吸引人才、提升人才、留住人才的地方。当然,真正的受益者还是我们农村中的农民百姓——医改关注的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1]王红漫.大国卫生之难: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与制度改革探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2.

[2]赵楠,贾红英,陈迎春,等.河南省乡村医生现状调查与执业化对策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07,(16)3:265-267.

[3]朱玲.构建竞争性县乡医疗服务供给机制[A],唐晋:全球视野中的医改路径[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286.

[4]廖新波.医改正在进行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83.

对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状况的调查 篇9

定向医学生是一个职业方向已基本确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职业认同感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定向培养医生的相关政策的有效性和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状况。因此, 了解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对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的制定者和承担定向培养任务的医学院校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研究对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2015级三年制定向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有关农村社区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的建议和措施, 为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承担定向医学生培养的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一、对象和方法

1. 调查对象

选取承担浙江省定向医学生培养任务的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2013-2015级全体定向医学生共566名。

2. 调查方法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和访问提纲, 对定向医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人访谈法进行调查。

二、结果

1. 基本信息

发放问卷566份, 回收565份, 除去无效问卷, 剩余问卷共565份, 有效回收率为99.8%。其中, 大一年级学生157名, 大二年级学生167名, 大三年级学生242名;男生188名, 女生378名;城镇生源130名, 农村生源436名。所有调查对象均无重大身体疾病, 无严重认知障碍。

2. 定向医学生对定向培养政策和签订的定向服务协议的了解程度

有22%的学生选择“非常了解”, 有72%的学生选择“知道一些, 但不十分了解”, 有6%的学生选择“不了解”。可以看出, 定向医学生作为政策实施的直接对象, 对于定向培养的政策和服务协议的了解和熟悉还有待提高。

3. 定向医学生对于定向培养政策的认同感状况

有22%的学生选择“非常好, 有利于卫生事业的发展”, 有23%的学生选择“非常好, 有利于医生队伍的培养”, 有22%学生的学生选择“减免学费给予补贴, 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有28%的学生选择“政策很好, 但有一定弊端, 需要完善”, 有5%的学生选择“没有想法”。可以看出, 定向培养政策得到了定向医学生的高度认同。

4. 定向医学生对医学专业的认同感状况

有12%的学生选择“非常喜欢学医”, 36%的学生选择“比较喜欢学医”, 有47%的学生选择“医学专业从就业的角度看是不错的选择”。5%的学生选择“不喜欢医学, 被迫选择学医”。可以看出, 定向医学生对医学专业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

5. 相对于非定向医学生, 定向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状况

有29%的学生觉得“很自豪”, 70%的学生觉得“无所谓, 没什么特别”。职业自豪感是职业认同感程度的体现。可以看出, 定向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的培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6. 定向医学生对职业认同感教育的认识情况

有94%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 他们认为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教育应该有别于非定向医学生。通过调查, 具体情况如下表:

可以看出, 对于定向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的教育, 非常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三、讨论

1. 以职业认同为起点, 提高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的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 对定向培养政策的总体认同度及医学专业的认同度较高, 为定向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奠定了基础。而相对的, 对定向就业后从事的基层医生职业的认同感情况不理想, 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对于定向培养政策和定向就业服务协议的具体内容, 有72%的学生选择“知道一些, 但不十分了解”。这就说明, 在招收定向医学生阶段, 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要对定向培养政策加大宣传力度, 把好入口关。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面向农村社区。历年来,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定向生源中农村生源占70%以上。这就更加凸显了面向基层宣传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的重要性。

招生宣传工作一直以高校为主体。但基层卫生行政部门才是定向医学生真正的“娘家”。所以, 基层卫生行政部门要以主人翁的态度, 转变观念, 以职业认同为起点, 以建立稳定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好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并利用基层医疗队伍中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免费培养政策优惠与实际案例结合的招生宣传, 非常自然地融入了职业认同感的教育, 为队伍长远的职业稳定打下良好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以职业认同为起点, 让更多具有较好的职业认同感的生源报考定向医学生。

2. 以职业认识和岗位认识教育为主线, 做好在校职业认同感教育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 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将“基层医疗现状”和“基层岗位工作的认识”作为职业认同感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 定向医学生对今后所从事的事业和岗位工作认识严重不足。导致这一状况的因素, 笔者结合个别访谈调查对象和自身工作实际, 认为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

一是对于已经“提前就业”的定向医学生, 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容易被培养学校忽视。二是定向医学生的生源以农村生源为主, 相比于城镇, 受经济、地域等条件的限制, 农村生源接受各种信息的手段、载体都有限, 对职业认识和岗位工作不甚了解, 会导致模糊的学业计划和职业规划, 非常不利于职业认同感的形成。相对来说, 学校这一场所是接受职业、岗位教育的良好平台。

定向医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进行专业学习, 更要进行职业、岗位认识的学习。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充分融入行业, 理论讲授和现实感受相结合, 将部分课程“走出去”, 搬到基层卫生服务站点;将部分课程“请进来”, 农村社区医生、毕业的学长来现身说法……设计并实施一套与非定向医学生不一样的个性化课程体系, 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对基层医生职业的认同感。

3.“留得住”的基层卫生人才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政策支持

提高职业认同感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稳定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促进基层医疗共走的发展。笔者在实际工作和个别访谈中了解到, 虽然目前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非常重视, 分级诊疗等制度也在积极推行当中, 但是国家和省的大政策落到地方实际, 都会与当地卫生系统的编制、财政具体情况和重视程度有关。通过对定向医学毕业生的个别访谈, 定向医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的编制问题、待遇情况、培训教育等的地区差异性很大。

拥有稳定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直接受益的是当地的老百姓和基层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卫生管理部门要加强调研, 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 在收入分配、工作条件和个人发展等方面出台较大的政策支持, 保护和调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积极性, 消除定向医学生对协议服务基层存在抵触情绪或意愿的徘徊不定[4], 用高度的职业认同感让他们在基层岗位“身心合一”, 服务期满后留在基层, 长期扎根服务基层。

摘要:本研究对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2015级三年制定向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有关农村社区定向医学生培养的建议, 为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承担定向医学生培养的医学院校提供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省卫生厅, 教育厅, 人事厅, 财政厅.关于开展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试点工作的通知[R].浙卫发〔2009〕82号, 2009, 4.

[2]刘霞, 姜润生, 周梅.首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规划调查分析[J].昆明医学院, 2011, 32 (11) :43-46.

[3]魏淑华, 宋广文, 张大均.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与量表[J].教师教学研究, 2013, 24 (1) :55-75.

[4]汪洋, 张绍群, 刘北忠.定向医学生服务基层意愿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 (25) :2996-3000.

定向医学 篇10

1 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如何实现正确、科学的专业目标定位, 是事关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主导方向及其实施成败的首要环节。“下的去、用的上、留的住、干的好”, 既具有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职业道德, 又能够适应农村社区实用型医学人才要求, 应是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正确、科学的专业目标定位。全科医学人才的专业能力, 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第一, 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 熟悉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第三, 具备对社区常见、多发病、传染病等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防治能力;第四, 具有专业的从业能力, 其在执业过程中, 能够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维护和促进人们的健康;第五, 具有热情周到的服务意识, 能够为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第六, 具有崇业、敬业、乐业, 讲究人道主义, 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 达到全科医师岗位的基本要求。

2 构建适合全科医生素质要求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各门课程的有机结合, 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 决定着全科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和培养模式的成败[3]。要构建适合全科医生素质要求的课程体系, 必须紧密围绕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不仅要遵循整体性、渐进性、相对稳定性等一般课程设置原则, 还特别要求突出全科医学的特点、体现当代医学教育的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课程体系的实用性, 保证全科医生培养质量。我校作为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 承担了2010年以来首届定向免费医学生 (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 的培养工作, 为了更好地体现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特点, 我们将传统的临床医学课程体系重新整合, 并增加全科医学专业课程, 构建了如下三大课程模块。

第一, 通识课程模块, 即人文社会科学模块。以“两课”为核心, 在开设军训、哲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文献检索等课程基础上, 增设伦理学、大学语文、科学史纲要、中外文学名著欣赏、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 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流和人际沟通能力。

第二, 学科基础课模块, 包括医用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医用化学、医用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药理学、医学遗传学等课程, 并加强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医学科研与论文写作等内容, 以培养学生的概括、综合、分析思维能力和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理论。

第三, 专业课模块, 包括临床医学模块、预防医学与行为医学模块、全科医学理论与实践模块。在调整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影像诊断学、传染病学、皮肤性病学、神经精神病学、中医学、口腔医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手术学等临床医学传统课程课时的基础上, 增加或增设了循证医学、临床营养学、老年医学、急救医学、中医药膳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卫生统计学、重大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健康教育学、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护理、公共卫生与社区实践、社区重点人群保健、临床技能强化训练、执业医师培训等课时或课程。该模块是全科医学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 是区别于其他课程体系的标志性模块, 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树立大卫生和社会医学的基本观点, 培养学生“预防为主”的基本观念。

3 加强全科医学临床与社区实践基地建设

要培养出适应广大农村和城镇社区的全科医生, 实践的场所至关重要, 丰富的实践才是“用的上”、“干的好”的惟一途径。因此, 要探讨建立全科医学临床和社区实践基地的途径, 建立一至数个相对独立的、完善的社区实践基地, 用于今后社区临床实践教学;或争取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支持, 在我市二级甲等以上的综合性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室, 并安排专职全科医师开展医疗并负责学生的指导、教学和考核等工作。其中附属二医院以精神心理方向为主, 中医院以康复和中医为主, 妇幼医院以妇幼保健为主, 疾控中心以预防医学为主。

4 开展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单向传递为主的课堂讲授法, 这种课堂教学方法, 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式学习。因此在教改实践中, 强调以教学内容为先导, 创新教学方法, 保证教学质量[4]。如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示范教学、情景摸拟教学、角色扮演、录像录音、直接应诊、讨论等不同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改进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

5 加强医疗实践技能培训

发挥教师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的双重优势, 注重实践技能的传授, 是突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鲜明特色的重要环节。以具有丰富临床教学经验的高年资骨干教师带教为主, 重点培养学生以症状为导向的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常见急症的处理原则和院前急救的基本知识、防治原则和转诊指征, 以期培养学生的全科医学诊疗思维, 避免在临床实习教育中走专科医生培养的老路, 集中精力学习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技能。

6 改革评价机制

改革传统的笔试、口试等侧重于知识掌握情况的终结性评价方法, 开展侧重于能力和表现的形成性评价。引入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计算机网络考试等, 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全方位、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鲍勇.全科医学教育的困惑和发展策略[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4, 2 (4) :197-199.

[2]张立威, 王家骥.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SWOT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 2008, 6 (4) :380-381.

[3]赵拥军, 唐军, 冯学斌.21世纪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本科教育中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中外医疗, 2010, 28 (3) :124-12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定向医学】相关文章:

定单定向医学生06-20

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05-22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05-26

重庆市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教育协议书08-06

定向就业08-14

定向阅读05-22

定向行为07-16

定向效果07-25

定向套管08-02

定向精度08-09

上一篇:缺陷发现率下一篇:园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