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小学数学教学

2024-06-04

情感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精选十篇)

情感教育小学数学教学 篇1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调控的现实意义

1. 情感教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最根本要求。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 社会竞争力也越来越强, 那么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 要想让数学教育成为领导未来发展有利的引导工具, 教师就要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始终将情感教育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在数学教育方面还要将培养人才的内在的品质和数学综合素养作为工作开展的根基,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素质教育宣传下去, 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2. 情感教育的构成因素。

人的情感和认知过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我们之所以说人的情感因素和人的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如此紧密, 是因为人情感的出现总是伴随着认知过程的开展, 如果人没有事先对外界的事物进行感知、认知的话, 那怎么会产生那么多复杂的情感呢?再者情感又影响着人的认知过程, 它既可以推动人的情感往好的方向发展, 同时也可以推动人的情感往相反的方向发展。因此, 我们通常将人的情感功能分为信息功能和自我调节功能。情感的信息功能主要是通过人的动作和表情展现出来的, 它通常都是借助人的情感而与外界进行信息方面的交流的, 两者之间才会产生影响和相互作用。而所谓情感的自我调节功能是指:学生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如果学生自身产生的情感是高兴的积极的, 那么学生就会很容易去接受外界知识并对接触到的知识点可以更好的吞并, 这样学生就可以进行知识点的自我调控了。因此, 情感教育的发展对学生提高自身数学综合素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情感教育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小学数学的发展命脉。

二、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有效调控自身情感的能力

人是大自然界最会感知的动物, 他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样的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好比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的这种关系一样, 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众所周知教师的情感态度变化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果教师不能真心诚信的喜欢数学教育那么他的学生也就不可能感受到那份喜爱, 同样的他的学生也不会很爱数学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慢慢熏陶渲染的。因此, 在新理念的思想贯彻下教师就必须要具备能有效调控自身情感的能力, 所谓自我调控就是指教师除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数学教学水平之外, 还要从多方面进行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因素、提高自身的情感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数学教师, 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启发, 才能帮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 才能帮助学生在未来的世界里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被社会淘汰。

三、在情感教育之余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虽然情感教育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得到了大力的倡导, 但是数学教育始终还是要以知识的整合为主, 将学生的人文科学精神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点。所谓学生的人文科学精神就是教师在授课知识点之余要帮助学生构建合理有效的人文精神体系, 学生只有受到合理有效的人文教育之后, 才能不断的丰富自身的情感因素, 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而只有将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步伐共同推进, 才能做一个既有丰富情感内涵又有技术能力内涵的复合型数学人才。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呢?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为学生呈现过去或者先进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数学相关信息知识点给学生, 然后将他们的成果展现给学生看, 让学生在敬佩之余不仅可以更好的关注学习获取知识点, 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关注社会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综上所述, 情感教育是学生在整个数学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 情感教育它始终伴随着学生们的整个学习过程。因此, 随着新理念新课标的不断实施, 教师不仅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还要学会自我情感调控, 始终为学生们做好良好的表率,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摘要:就目前教育发展形式来看, 我国主要倡导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要很好的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价值观等的变化。可见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科教育都离不开情感教育, 小学数学也不例外。笔者认为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指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情感因素,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让学习氛围与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产生共鸣。情感教育不仅具有很强的牵引性且其时效性也非常的强, 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2

一、要树立信心,激发情感教育

由于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创设机会,让所有学生都投入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比如,给你一根绳子,你如何把一块面积丈量出来:还有,你每天跑步,你会不会根据时间、路程来算算自己的速度等等。这些,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体会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有,处处有数学”的论断。同时,教师要善于掌握有利时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鼓励诱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创设成功情境,从而在学生获得胜利后的成功感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例如,在教学中,教师的设问一定要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既要让优秀的学生吃得饱,又要让后进生吃得了,并且要掌握好提问的时机,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均有回答问题获得成功的机会,均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这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了兴趣,树立了信心,数学就好学了。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师爱”激发情感教育

实践证明学生喜欢的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的那位教师有关。当学生喜欢一位教师时,就喜欢上他所教的课,在课堂就会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从而自觉主动地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和解惑。反之,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怀着不安甚至对立的情绪上课,即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再好,学生也很难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也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培养其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师要在实际生活和学生遇到困难时真诚地帮助他们,出现错误,就循循善诱加以引导、纠正,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学习中的亲切伙伴。这样,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学生就会积极去学习和解决了。教师对学生的爱,也就会激起学生爱师的意向和情感,学生就会因爱数学教师而更乐意听数学老师的教导和上数学课。

三、挖掘数学知识美的因素,诱发学生的情感

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美。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现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方程的技巧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结论的简洁美、奇异美等。例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通过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园等图形的观察与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和谐美。在数学中要利用审美的态度、审美的观点,将数学中美的因素、美的特征揭示出来,恰当地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也能在接受、理解、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获得美的体验,诱发了乐学的情感。

四、抓住课堂教学,激发情感教育

遵循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创设最佳情感。好奇是小学和初中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它往往是学生对数学产生自我需要的媒介,学生出于对某一问题的好奇,总想知道其所以然,因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数学的情感。

1.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表现:是一种给人以感情的教学情境。古人曰:“和易以思”融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要求教师保持良好的心境,做到态度和蔼、教态亲切、情绪饱满。一个亲切信赖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一个表示肯定的手势,都能引起学生积极愉快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相反会对学生学习情感淡化。

2.及时抓好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学生都极想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发现学习上有进步、有提高,心理上就会产生“我能行,我要学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这方面的心理素质,及时进行学习效果的反馈。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有精彩的发言或独特的解题方法时,教师应给予热情的赞赏;当学生一时语塞或解题出现失误时,教师也应给予友好的微笑,耐心的帮助、鼓励,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消极的心理状态在最佳的心理氛围中得以转变,促使产生积极的情感。

实践证明,良好的情感教育是取得数学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其功能是很大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愿老师们重视情感教育,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认真及时地抓好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创造各种条件,这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数学教育与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将对我们数学教学起着事半功倍地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索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控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使之处于最佳状态,才能做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浅谈情感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 篇3

一、我们教师要发自内心的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是挂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具体行动上,要真正让学生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们必须做好情感交流,双向沟通工作,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对待,对学生充满爱,唯有爱才有力量,才能换回真诚。教师在教学中应理解学生的心思,想学生之所想,深入学生思想深处,走进学生心灵,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统一,学生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一片苦心。

当然,师生之间的信任感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认识,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近,感情好就往往爱学习数学学科,而且大多数成绩不错;但我们也往往会看到,那些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是离教师的距离远远的,和数学教师很不亲近,能避免接触就避免。很多学生数学成绩差,大多数都和数学教师的关系不太和谐,这就更需要我们在情感上的投入。

因此,当学生做错了题目产生一种痛苦、懊悔心理时,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条件,理清思路,肯定学生认识和纠正错误行为的愿望并给予鼓励,并表现出对学生充分的信任态度,而不能没完没了地批评指责。思想上耐心疏导,方法上热心指导,言语上亲切开导,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信任。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引导他们对问题做出深层次的思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二、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一个人如果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则必会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强有力的内部动力。课堂上,要特别留心多和他们提出一些由易到难的问题,激活他们的思维;课后,对他们的作业多加分析,发现哪里有漏洞,就在哪及时堵塞,对存在的问题决不姑息,渐渐地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调动起来。

数学这门学科前后知识点互相关联又相对独立,当学生学会一个新的概念,掌握了一些内容后,心情会感到很高兴,这时可以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进行前后知识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二时,本班有名学生数学成绩比较差,运算也总是大量失分,针对这一情况,我没有忽视他,而对他降低要求,从点滴入手,帮助他把基本概念逐步搞清楚,课余时间帮他补课,在课堂上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了一点进步就当班给予表扬,这样他的学习兴致就提高了。事实告诉我们,教师平时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关心的问候、一个关心学生的细小的动作,也会让学生倍受感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进而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教学形式和方法,以情激趣,形成牢固持久的学习气氛

教学过程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是关键,教师必须倾注真挚的关爱之情。其中,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和方法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教学中依据不同的内容,创设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课型,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使情感教育的动力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例如,学习“三角形的关系”一节课,我出示三根木条,问:“以这三根木条为线段,能构成三角形吗?”学生回答:“能。”换掉其中一根后,学生发现不能构成三角形,便会有所疑问:为什么有的能而有的不能呢?

由此引入新课,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再比如,我们的数学教学,可以适当运用直观教具,运用图片、实物等;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在一定的语言世界和情感世界里将枯燥的、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情境中,使教学内容情感化、趣味化、交际化。如动作表演、描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形式,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学生的责任心在数学教学中也是极其重要的

一个学生,如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一定会因为自己没有很好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而感到内疚、羞愧、自责。因而时常督促自己勤奋、刻苦、认真、自觉地学习,去掌握自己未掌握的数学知识,并及时进行复习、巩固。

自尊心、羞愧心也是学生勤奋学习数学的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有了自尊心、羞愧心,谁也不甘于落后。教师应把它变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学好数学的一种力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意对学生做出正确评价,千万不可冷嘲热讽。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教师的“教”只有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设身处地地以他人的处境理解他人。在得到信任和期待的气氛中学习,学习者会变得更自尊,对自己学习数学的能力更自信。任何蔑视戏弄、挖苦,甚至责骂的举动和言词都是不可取的,他们需要的是循循善诱,同情谅解使他们感到信任,有所归属,从而克服自卑,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我们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情感不够稳定,虽然他们年少,但也有着丰富的感情,正因为他们处在情感成长的过渡时期,所以更需要亲情、温情、友情。他们渴望与教师交流,希望得到教师的夸奖、鼓励和肯定。教师应真诚以待、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作为数学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教学要适合每一个层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作业上可以有一些梯度,不要求每一道题都做,但一定要注意作业质量,提高正确率,这样可使他们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增长知识和数学技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获得成功与自信。

总之,现在的教育,应该是充满智慧的教育。学生的成长远远超出了我们估计的范畴,他们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我们教师在向他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更要对他们情感世界予以关怀、关注,这样会大大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作文教学与情感教育 篇4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作文,作文教学

小学生唯有具备了基本的写作能力, 才能适应个人生活和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之所需。在小学作文教学之中, 在要求学生学会写条理清晰的文章的基础上, 还应当引入情感教育, 让其文章具备丰富的情感。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小学生的爱心。将情感体现在小学生作文之中, 已成为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尊重学生, 赞赏他们的优点

尊重赞赏, 就是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 尊重他们的人格, 进而学生在教师人格魅力的感召下, 越发的敬重教师。老师尊重学生, 就是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不体罚学生, 不羞辱学生, 更不冷落学生, 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来理解。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发展自己, 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在课堂上, 教师做到“目中有人”, 积极地关注学生。同时还要赞赏每一位学生, 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专长; 赞赏他们微小的进步及学习中质疑精神。课堂上, 一句“你真行”、“你真棒”, 使学生更加自信, 学习兴趣高涨, 课堂气氛融洽、和谐自由。在这种尊重理解的氛围里, 学生的身心会得到熏陶, 他们学会了尊重、学会了理解、更学会了赞赏。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友爱。

二、宽容理解, 建立师生的情感

宽容理解, 既是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关键, 也是联系学生之间合作交往的纽带。教师面对学生, 必须要真情付出, 宽容爱护学生, 公平对待学生, 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待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 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 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 相信他们的潜力, 切实地帮助他们。在课堂上, 如果有深、难的问题, 交给成绩好的学生回答, 培养他们深入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之, 一些较容易的题目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解决, 有了进步就多鼓励, 多表扬。不能只凭学习成绩, 自己的好恶来对待学生, 应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对那些有缺陷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更应该给予关怀和照顾, 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使之心理更健康。

三、创设情境,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作文是客观事物在学生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作文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文章表达的思想是否健康取决于学生思想认识是否正确。因此, 作文教学中始终要把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写作欲望作为教学的目的, 并结合具体的作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努力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能力。如我给学生出《可爱的家乡》一题, 不是对学生空洞的说教, 让学生来写家乡的可爱,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而是发动学生深入调查, 并要求做好记录, 通过调查使学生一致认识到: 只有改革开放, 我们的祖国才能越来越富强。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激情, 写出的文章也大多有血有肉, 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 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观生活的反映, 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 对小学生来说, 则主要是内心世界的种种心理表象。表象在小学生作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促进儿童的自觉表象活动的发展, 使他们能逐步获得尽可能稳定、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儿童记忆库中表象的稳定度、鲜明度越高, 就越利于加工, 思维就越活跃, 就越具有创造性, 也就越有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形象具体的好文章。因此, 笔者首先要做的是, 教学生学会去“爱”。爱山, 爱水, 爱名胜古迹; 爱父母, 爱老师, 爱周围的人; 爱植物, 爱动物, 爱小物件; 爱看书, 爱收集, 爱手工制作; 还有爱种植, 爱采摘, 爱参观访问……正是由于这些爱, 孩子们的情感更丰富了, 头脑中储存的东西更多了, 他们会随笔写下这样的精彩段落:

奶奶家的门前有块空地, 地里种着许多土豆。今天天气非常晴朗, 碧空万里无云, 奶奶说我们去挖土豆吧! 来到地里, 奶奶拿着铁锹挖土豆, 我拿着盆子拾土豆。那土豆有的是圆的, 像个小皮球; 有的是扁的, 象鸭蛋, 有的大有的小, 大的有我的几个拳头大, 小的只有我小拇指小。不一会儿我们就挖了一大堆, 在太阳的照射下, 土豆笑的乐呵呵的, 好像对我说: “这个世界真美呀, 我们又能上人们的餐桌为人们做贡献了。”

五、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情感

如今,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空间。电脑网络集中了文字、声音及图像等多种载体, 是一种立体化形式十分强的传播方式, 其信息量之大以及知识面之宽是传统意义上的印刷方式所无法企及的。所以, 运用网络多媒体资源开展小学生作文教学, 能够很好地丰富小学生的情感, 让其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 从而更加情真意切地投入到写作之中。比如, 为了让学生能够写好春日里的景物, 笔者尝试运用多媒体网络之优势, 向其展示出一幅春天的生动画面: 小河开始解冻、小草正在发芽、百花竞相绽放……以上景象将学生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教学情境当中, 切实调动起其丰富的情感, 从而唤起了小学生千方百计想将自己所看到的各类景物告知他人的欲望, 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激发出小学生群体的写作积极性。在此过程中, 笔者综合应用了声音、图像以及文字等多种媒体集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方法, 从而全面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其在一种虚拟但又真实的空间之中得到了最为真切的感受。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5

情感教育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当今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重点。小学时期,是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少年期过渡的时期,是学生认知、情感以及个性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讲,英语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学生的身心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情感这一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那么,应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创建愉快的课堂气氛

情感状态包括激情、热情、焦虑和紧张等等。其中热情是掌握整个人的身心、决定思想行为基本方向的强烈、稳定而深刻的情感状态,具有很大的行动力量。而对外语学习活动经常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则是情绪紧张状态,情绪紧张会使学生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注意力涣散,对错误的控制能力减退,记忆力下降。因此外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创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尽可能使学生形成有利于学习活动的情感状态,随时注意降低或消灭学生紧张的情绪。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为情绪多变,引导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促进他们学习的快速进步。因此,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和降低或消灭紧张情绪同等重要。(1)以演育情

情感总是与情景相伴随的,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表演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在愉悦的情景中表演,学生产生了真实情感,激发了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2)以歌激情

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把学生带入各种情感境界,使学生的审美观、人生价值观不断升华、强化。欢快动人的歌曲,学生又跳又唱,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热爱学校,奋发向上的积极情感。(3)以奖激情

对小学生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中取得成功学习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素质教育论文发表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而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对学生说出尽管只是简单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要用“OK!Good!Great!Super!…”表扬的话给予积极的鼓励或者是一个赞许的“Nodding or smile ”等。其次,开展课堂比赛也可提高学生的内驱力,我们经常运用个体与个体、组与组、排与排、男女生、师生等各种形式的比赛,最后向赢的个体或团体颁发“小星星”,“小鸭子”,“红苹果”等小奖品。哪怕在黑板上画上一面小红旗作为奖励,他们也会高兴万分。知识的获得来自于竞赛活动的过程,学生一旦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同时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4)以画助情

图画是生活情景与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机融合体。一副好的图画,能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得到色彩、形象、意境等美的感染。有声有色的教学激发了情感,增强了学生的形象记忆。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 篇6

一、教师要合理调控自身的情感

教师是情感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喜怒哀乐在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师举手投足之间都将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情绪状态。首先教师要把课堂成为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到学生中去,用真诚的微笑、良好的情趣、满腔的热情去面对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只有形成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大胆的想、大胆的说、大胆的做。其次教师要合理运用语言、手势等手段来激励感化学生。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感染力,我们知道中央电视台有个综艺节目叫“幸运52”,主持人运用自己那情绪化的语言,幽默的表情、手势使在场的观众为之沸腾。教师的在课堂上也应该适量的采用一些表情、手势,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教师的手势即能渲染课堂气氛,又能成为教具。如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中《除法的认识》一课当中,教师讲授时用手势画一个大圆表示八只鸭子,接着用手势象征性的拿出两个放一堆,再拿出两个放一堆……。学生看到教师这样夸张性的手势,自己也不由自主的跟老师一块做起来,课堂气氛及其活跃。再次,教师应以自己高尚的情操积极的影响学生,以陶冶学生相应的情感。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当中充分的利用课堂上的情感目标、情感体验,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感情丰富、求知欲强烈;同时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水平会越来越明显;从而才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他们的潜能。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趋向情感化、生活化

在生活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园的小朋友去商店卖虾条,该拿多少元、卖多少包虾条,是一清二楚。可是当学生计算数学题时,却一时想不出6里面有几个2。这时为什么呢?就是教学内容必须具有生活性、情感性。情感与认知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客观规律。一方面认知为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理性基础,认知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厚;认知越肤浅,感情也越肤浅。另一方面,情感对认知活动又具有推动、强化、调节等功能,也就是说积极健康的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起到积极的、发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与抑制作用。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工程问题》时,教师出示课件,录象展示1997年长江发洪水,堤坝冲开了16米的长口,这时雷声、雨声交加,教师讲明长江两岸边火速组织人员进行抢险,甲队每小时修2.5米,乙队每小时修1.5米,同学们你能帮助他们干些什么?这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要用什么东西添!”,“他们要花几小时完成呢?”学生的情感在这危急的时刻得到升华,同时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在这样的情感激励下学生的创新思维会被不由自主的激活,思如泉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了,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好。在新课程改革的教材中有许多的显性情感因素,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充分的展示教学内容中的显性情感因素,同时要挖掘其中的隐性情感因素,真正做到情知互动。

三、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合作、互动为主

如今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说法“情商”,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在1997年出版了《情感智力》一书,对情感智力理论加以诠释。书中主要强调情感智力重点是:认知和管理情绪;自我激励;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在现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人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而情感教学正能体现这一要领。情感教学的学习方式以合作互动式为主。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以合作为基础,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急于去解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学会知识。这种方法有利的提高学生的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和形成坚强和受理性调节的意志。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只给学生一根线,几个圆片,及测量工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在小组中学生自己在交流时会找出记录员、操作员、及组长。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氛围,教会了学生尊重他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又让学生学会团结他人,学会合作与竞争,产生时间效率观念,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注意一定要将激励机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互相竞争中得到进步。可以进行小组评比,奖励小红花、小五星等方式激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荣誉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情感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篇7

一、关心爱护学生, 培养师生间的感情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也是两代人“手心里的宝”, 当他们走出家门来到学校, 教师成了他们最亲近、最崇拜的人, 使自己成为教师心目中的好孩子是小学生行动的心理动机和迫切需要。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它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和活跃教学气氛不可缺少的前提。对小学生来说, 感受到教师的爱, 心里就会感觉到温暖。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对学生的关心和期待, 是真心地关心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学生也只有感受到了教师的爱, 才会对教师产生充分的信任, 才会崇拜教师, 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才会愿意接触教师, 愿意学教师所讲的课程。真心地爱护学生是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基础, 是学生热爱学习的动力。师生间亲近、信任的感情, 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催化剂。

二、保持良好的主导情绪, 积极诱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首先, 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进行教学。教师的良好情绪可以感染学生, 使学生快乐起来。当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他们的大脑就会处于亢奋状态, 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 学生的快乐情绪也同样可以影响教师的授课效果。学生接受得快, 学得认真, 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就会更有激情。例如, 在“数的认识”的教学中, 我就采用了故事引入的方法, 以故事激起学习的热情。用小手一家人的对话来讲述新课。拇指妈妈让他的儿子们自我介绍他们的特点, 老大身强体壮, 干活时总是排第一, 老二、老三、老四各有不同……在他们讲的时候, 老虎在窗外偷听, 老虎想着把拇指妈妈和她的儿子们分给他的几个孩子吃掉。故事激起了学生识数的激情, 使学生在快乐中认识了数的含义和概念。

其次, 小学生容易被生动形象的事物所吸引,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借助有趣的图画去教学, 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和思考。例如, 小学数学的第一课是一幅图画。结合图上两名学生向教师敬礼问好, 教育学生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结合图中学生踢足球, 要求学生课间开展有益活动;结合两名少先队员给花浇水, 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 爱劳动。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说话能力, 而且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再次, 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和自尊, 当学生解出一道自认为稍难的数学题时, 就会自我陶醉于成功中。对此, 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保护, 不能用不屑的目光或一些过激的语言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那样会伤害到学生的学习热情, 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于一些学生提出的不切实际的解题方法或者异想天开的念头, 教师不要一口否定, 更不能挖苦讽刺学生, 而要肯定他们爱动脑筋的学习态度, 引导他们回到正确的思路上。这样不但保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还提升了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挖掘数学学科自身的资源, 解决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数学情感

学生的数学情感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 鲜明、形象、生动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 把教学内容生活化, 让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 感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与生活实际当中。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例如,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 然后在小组之间进行评比, 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算一算等活动, 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再找出身边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对比, 从而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当学生的成功得到教师的肯定, 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作为教师,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 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激发他们渴望学习数学的情感, 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 篇8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的认知情感是非常朴素的, 也是非常单纯的, 如果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 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源于他喜欢这一学科的教师, 因为喜欢教师所以喜欢教师所教的课程, 这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反过来, 当学生从心理上喜欢上了数学教师, 就会觉得教师所讲的课程内容都非常有意义, 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所以, 教师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教师首先要从情感上抓住学生, 让学生喜欢上你, 这样他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效果。当然这需要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多下功夫, 采取多种措施去吸引学生, 和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 数学教师要注意教学手段的选择, 例如可采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来吸引学生幽默的语言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轻松愉快, 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致, 使得学生愿意去学习。相反, 在严肃、呆板、紧张的教学课堂上学生是不愿意学习的, 效果也一定不会很好。另外, 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和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 使学生把教师当成朋友, 建立一种融洽、亲和的师生关系, 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下, 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一定会很好。

二、树立尊重之情, 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

教育的宗旨是平等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更是如此, 每一个学生不管是身体相貌, 还是学习程度, 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这是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所以, 小学数学教师在情感教育中要树立一种思想, 即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尊重每一位学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 所以,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平等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那些“学困生”, 教师不应该去忽视他们, 不能冷落或者挖苦这些学生, 要知道这些学生更需要关注, 所以应该以更加热情的态度去鼓励他们, 在课堂上要以亲切的目光去激励他们, 让他们知道教师并没有放弃他们, 相信他们能够进步。对于小学生来说, 教师的一句表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朵奖励的小红花, 都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 数学教师应随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及时挖掘和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每一次进步, 多鼓励少批评,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激励下, 愉快而健康地成长学习。

三、拥有责任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首先要有颗热爱教育的心, 要有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之情, 要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上多下功夫。数学虽然是有关数字的教学, 但又不单单是数字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充满着各种美的因素, 例如数学图形的美、数学逻辑的美、数学趣味的美等, 都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得以发现。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学习中的美,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和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 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用学生身边的实例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黄金分割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关于黄金分割的应用, 让学生懂得数学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科, 它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要学好数学知识, 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

四、具有宽容之情, 正视学生出现的错误

数学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 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和学生做朋友, 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和学生多沟通交流, 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 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犯下的错误,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时刻感到轻松愉快。当然, 宽容并不等于放纵, 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以正确的情感看待学生出现的问题, 以积极的情感感化学生, 让学生懂得主动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而不是粗暴的说教。采用这种情感教育方式的基础是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给予学生更多改正错误的空间。数学教师在教学中, 对于学生好的方面要适当放大, 多鼓励, 多表扬;对于学生的缺点, 要适当简化, 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不足之处。对于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 教师要正确对待, 合理引导。魏书生说:“学生反复100次, 教师可以做101次转化工作。”因此, 小学数学教师要有一颗爱心, 对学生充满关爱, 以宽容的心态去纠正学生的错误, 学生就会回报以真情, 从而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数学学习中。

总之, 教育教学离不开情感活动, 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枯燥的、乏味的、缺乏生机和活力的, 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 在新的课程改革下, 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用爱心去感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 要重视小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采取多种手段, 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 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中, 情感与态度是广大数学教师最容易忽视的教学目标, 是数学教学中的短板。其实,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在知识与情感上相互交流、互动的过程, 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 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目标,情感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许盈.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998 (1-2) .

[2]赵丰彬.探析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三农中国, 2005 (12) .

[3]安太菊.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 2005 (5) .

[4]邵惠芬.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 2004 (5) .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感教育

前言

小学数学学科的知识比较枯燥,抽象性和逻辑性比较强,大部分小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热情,也缺少学习数学的信心,甚至对数学产生了厌烦和逃避的心理.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传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一直持忽视态度,甚至在教学过程中会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现象出现.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有效方法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早在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已形成了情感教育理论.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对其更要采取情感教学.因此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研究非常必要.

一、对学生的错误要持宽容的态度

让很多数学教师头疼的一个现象是很多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如果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不能完成数学作业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错误要宽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保证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从而促进学生认真、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对学生来说宽容可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即使学生在第二次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他们的变化会很大,学生取得的进步也会很明显.

小学数学教师要主动和学生靠近,经常和学生沟通,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和家庭情况进行熟悉,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自身的愿望可以通过聊天的方式进行委婉的传达.这种交流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流方式.通过心理学的分析证明,对学生的宽容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改善人际关系非常有利.这里的宽容并不是指教师对学生一系列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忽视.教师对学生要宽容,如果学生犯错误,教师要对错误及时纠正.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如果学生出现了错误,要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改正错误.同时教师要缩小学生的不足,放大学生的优点.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犯错误的现象,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要掌握处理技巧,对学生犯的错误,教师要换一种能让学生接受的说法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通过多媒体对学生实行更加直观的教学

对学生开展直观性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进行.这种直观包括模拟直观,图表直观、实物直观和语言直观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教学情境,保证学生能够更快进入角色,在感情上产生正确的认知.例如:教师在教“圆”这一节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就是两匹马骑自行车比赛,他们分别骑圆形轮胎自行车和三角形轮胎自行车.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哪匹马骑自行车速度快进行猜测,并对原因进行详细的说明.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猜测,引导学生掌握圆的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明确掌握圆的特点和性质,为后面更深层次的了解圆打下基础.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得到激发,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可以更好地补充数学课堂内容.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学生的日常学习主要是间接性的经验,缺少学习数学内容的真正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能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实现情感教育.

课外活动的形式非常多.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课外活动小组,学生能够对学习需要的各种有效信息进行收集,讲解一些趣味性强的故事,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也可以对数学乐园进行组建,办一些数学方面的黑板报,对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更好地查阅数学资料和书籍,对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的研究成果,可以在数学乐园和手抄报中编写,编撰要注意设计,绘图,选文和编排,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创造美.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主动写关于数学学习的日记.通过语言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思想和态度进行发表,学生能够记录学习的进步,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保证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如果遇到挫折,可以通过日记倾诉内心的失落,从而调整自己的心态,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将数学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得到培养.

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需要不断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保证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策略,主要是“对学生的错误要宽容,通过多媒体对学生开展直观教学和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等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恭德.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03):75-76.

[2]王永斌,冯海英,王海林.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魅力中国,2010(06):89-90.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感教育,表扬,鼓励,师生关系

情感对人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的情感能引导人做出正确的行为。 而在教育中,好的情感能帮助人更好地接受信息,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 教育要从小抓起,情感方面的教育也应越早越好,一个情商高的人往往学习能力也不会差。 若是情感教育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学习起来将如鱼得水,兴趣将帮助他们飞快前进。情感教育有着感性的特点,因此进行情感教育的方式也应该是婉转柔和的,换言之,应一点点渗透,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小学数学的重要地位

1.开发智力,培养逻辑思维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很多人的智力在一生中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小学是人的启蒙阶段,是开发智力的最好时间。 逻辑思维能力是对事物进行综合判断的能力,它不仅是学习数学的必备能力, 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处理问题的必备能力。 小学数学是一门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学科,不光有知识性,更有逻辑性和审美情趣。 它能帮助学生初步培养逻辑思维,锻炼大脑,帮助思考和进行判断。

2.树立辩证的观念

数学学习包含着实际案例的操作, 对未知的推论和已知的逐步证明,多少、对错、精确度都很重要,不允许有一丝差错。 一道题目有时候有着完全不同的解法,需要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这能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的观念,讲究实际,联系各种条件,耐心求证,从而得出最准确、最客观的结果。

二、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低年级学生配合度低

小学生年龄偏低, 思维并没有得到完善发展。 而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小学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打好逻辑能力的基础。但由于学生年龄偏低,对于他人传递的信息并不一定能充分接受,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往往会出现不知所云的情况, 这就会导致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十分卖力,而底下学生却望着天花板发呆的现象。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往往不强,有没有充分理解教师也不得而知。 有的人掌握了,而有的人没有,就会拖慢整体的进度。

2.教学方式守旧枯燥

理科类的东西往往是一板一眼的, 数字和公式等都讲究准确性,这就容易导致教学时课堂变得严肃沉寂。 加之教学方法不新颖,整个数学课堂就容易变得无聊乏味。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对于乏味的东西就更难沉下心来学习。 这样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就很难被学生接收,课堂也变得低效,学生就容易出现厌学情绪。

三、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1.由教师传达热爱数学的情感

数学老师本身应该投入极大的热情到数学这门本职学科中去。发自内心地去喜爱这门学科,并把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作为一种趣味和享受。 喜爱一样事物,旁人也会从中感受到喜悦。 小学生最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日复一日,他们也会跟着老师 一起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假若老师本身不喜爱数学甚至厌恶教学,学生在这种消极的情绪下也很难喜爱数学。 热爱一样事物带来的动力是十分大的,在浓厚的兴趣下,学生能更认真、更快乐地参与教学。

2.多表扬与鼓励学生

在充满表扬和鼓励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更加聪明与开朗。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善于发现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也包容学生的不足和退步。 引导学生不轻易放弃, 进步不骄傲自满,退步不放弃、不偷懒。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温暖,培养他们乐观健全的性格。

3.用课堂讨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数学课堂上,遇到难题或是开放性的题目,可以多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共同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可以走下讲台,参与到讨论中去,认真听听学生的思维,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讨论的内容也不要太受限制,可以联系实际,扩展到生活方面。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由此拉近。 常开展讨论,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

上一篇:企业员工成本会计下一篇:管网改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