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节奏

2024-09-06

动作节奏(精选六篇)

动作节奏 篇1

我国的垒球曾经在国际上一直处于一流的水平, 但近年来运动水平一直停滞不前, 甚至开始下滑, 但同为亚洲球队的日本一直在提高。从最初的二流水平到现在的国际一流强队, 并获得了2008年29届奥运会冠军。从近年我国女垒的比赛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女垒运动的主要问题在于进攻。垒球的击打决定着比赛的成败, 同时也是体现动作节奏最明显的一项动作技术。而击球节奏是影响击球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垒球运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垒球击打的极其重要地位, 而垒球的击打效果决定于运动员的击打节奏。所以, 垒球运动员的击球节奏对于比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结果与分析

1.1 垒球运动概述

垒球是从棒球中分离出来的一项运动, 其在很多方面都与棒球相似, 但二者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一是二者的球体周长和质量不同, 垒球的球体周长在30-31cm之间, 质量在180-200g之间。而棒球的球体周长和质量均小于垒球, 其球体周长在22.8-23.5cm之间, 质量在141.8-148.8g之间。而在场地设置方面, 垒球赛场明显小于棒球赛场。根据运动速度和节奏的快慢, 可以将垒球分为快速垒球和慢速垒球两种类型。一般情况下, 正式垒球比赛多为快速垒球。

1.2 垒球击球基本技术

掌握垒球的一整套击球动作是运动员提升其垒球运动水平和技能的前提和基础。在击球前, 垒球运动员先要站到指定的打击定位。待站至定位后, 运动员应双手握住球棒, 使其双手握棒高度与肩同高, 然后上身顺时针旋转, 重心后移至右脚, 双手上升至与耳同高, 随后上身逆时针旋转, 双手下移, 挥棒击球。整套垒球打击动作主要包括准备、伸踏、引体、击球、随挥四个部分。

1.3 有关击球节奏的基本概念

体育运动的节奏主要有运动节奏和生理节奏两种。其中, 运动节奏主要指根据一定的规律将一些运动成分进行有机整合, 最终形成一套完整运动动作的时间特征。也就是说, 各个运动动作之间 (包括完整和局部的, 强的和弱的) 按特定的顺序和时间间隔的比例交替的时间为特征。运动节奏是动力在时空上的分配方式, 指完成动作时运动力度、间隔长短、动作幅度、先后快慢等的有机组合。运动节奏主要有动作节奏和战术节奏。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运动训练学》[1]中对动作节奏作了专门的描述:动作节奏指在完成动作过程中的时间特征。包括用力的大小、时间间隔的长短、动作幅度的大小及动作快慢等因素。而垒球击球节奏则指的是练习者在进行击球时, 能够根据其所处空间位置特点合理把握其动作时间, 最终完成整套击球动作。

1.4 影响击球节奏的主要因素

(1) 基本的击球技术动作。击球节奏是以基本技术为基础的, 是建立在良好的基本技术之上的, 没有扎实的基本技术作为保障, 而去追求击球节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 盯球判断。对投球手活动的早期观测是决定棒球击打技术的重要因素。应在投手发球时集中注意盯住来球, 并及时做出判断, 这样才不会导致匆忙下棒。 (3) 快速反应。快速反应是指:运动员在极短时间内, 针对盯球、判断做出对应动作反应, 完成击球技术动作。

1.5 我国垒球技术动作的研究

黄高劬、李敏宽等研究了中国女子垒球运动员的总体技能水平, 他们发现在实际运动过程, 女子垒球运动员的心输出量和每脉搏输出量分别为4.27±0.70L/min和82.4±13.7ml。同时, 女子垒球运动员在运动后, 其血乳酸水平为9.3±2.1mmol/L。该研究结果证实:女子垒球运动员的无氧运动能力水平较低, 运动后主要运动部位如双膝和双臂的疲劳指数高。

陶华滨、常波等在北方赛区 (沈阳) 全国少年女子垒球夏训比赛中, 对少年女子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运动技术与训练水平进行分析研究, 并作出逐步回归及相关的评价, 从而为培养我国女子垒球青少年后备力量制定相关的训练计划。

和平、孟繁林等的《棒垒球投手投掷臂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对近年来国外学者采用三维高速摄影的方法对棒垒球投手投掷臂动作进行技术诊断与定量分析, 揭示了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谭晶在《我国优秀女子垒球运动员击球挥击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中将整套击球动作分为准备姿势、引棒伸踏、挥棒击球和随挥四个部分。主要对前三个部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各阶段的时间、角速度、运动速度、重心方向等参数进行了集中分析。

周志鹏的《我国优秀女子垒球运动员快速投球动作技术分析》, 对我国国家女子垒球队6名投手快速投球动作进行三维定点拍摄, 用视讯图像解析系统从时间参数、角度参数、角速度参数、伸踏距离以及重心参数等方面对投球的技术动作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陈载营的《垒球运动中投手与击球员的相对关系》分析了投球和击球过程动作的相应关系, 得出:投球与击球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目前垒坛上不断出现新的优秀投手, 投出的球速度快、变化多, 故主要应从时间与击球的相对关系上解决击球技术问题。

严丽, 席翼等的《中国优秀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研究》建立了我国优秀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1) 形态特征、 (2) 机能特征、 (3) 专项素质特征、 (4) 专项技战术特征、 (5) 心理特征。

孙柏庆和周家颖等人通过研究指出, 在垒球运动中, 运动员的挥棒速度与其右臂 (设其为右打者) 的延伸度密切相关。

邹亮畴和周剑波等人运用对比实验法发现, 垒球运动员在击球时习惯通过重心前移和身体绕躯干做轴转运动的方式来击球和起动跑垒, 有效地提高了其击球质量。

黄维刚的《制约我国垒球竞技水平提高的基本问题及对策》, 论述了制约我国垒球竞技水平提高的基本问题: (1) 垒球人口的增长结构失调。 (2) 场地设施仍然不足。 (3) 青少年垒球运动员的培养选材面过小。 (4) 训练缺乏科学性。

邵滨等的《依据运动学分析数据对女子垒球绕环式投球动作的阶段划分》通过对甘肃省女子垒球四级梯队中主力投手绕环式投球动作的三维定点拍摄与运动图像解析, 发现各级梯队的投手队员虽然在年龄段上有明显差别, 但在绕环式投球动作过程中, 不同梯队投手投球的各种运动学数据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变化趋向, 表明可以从运动学分析的角度对绕环式投球进行动作阶段划分。

2 结论

(1) 目前我国关于垒球运动的研究较少且研究方法落后, 技术水平较低。在研究对象上, 传统研究更侧重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战术等。对于垒球运动节奏的研究还没有涉及。 (2) 关于我国垒球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基本还是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主要集中在对垒球投手以及击球手的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上。对垒球运动训练能起到实际促进作用的研究成果很少。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对垒球的击球动作进行研究, 将会是以后垒球击球技术动作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 同时对于改进击球技术动作, 提高击球效果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谭晶.我国优秀女子垒球运动员击球挥击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M].北京体育大学, 2006.

慢动作中的快节奏初中2年级作文 篇2

周六的早晨就是舒服,当我缓缓地睁开眼,发现阳光早已洒满了窗格,而自己则像是掉入阳光的温暖之中……

“快起床,快,你舅在楼下等我们呢。”正在享受着这缓慢的阳光的我,忽然被一串突如其来的急切声音给打搅。“哎,知道了。”我不耐烦地答道。还故意放慢了速度,磨叽了几分钟后,终于打开了房门。

客厅里,妈妈正在快速地装着要带回老家的`东西,卫生间里,老爸也正忙着刮胡子;厨房,锅里也正热着饭……整个房子里,似乎只有我一个人是旁观者,大浪过后才缓慢拍在沙滩上的小水滴。

“傻站在那发什么呆呀,你快点,我们都已经好了,就剩你了。”妈妈忙完手里的活,正要去盛饭,却看到与这一切都不相符的我。

“哦,我这就去”,我懒洋洋地答道。(原创投稿 )

囫囵吞枣地吃完饭,才勉强追上了爸妈的步伐。突然,一阵铃声响起,走近一看,是舅舅来了。妈妈接起电话,还没等舅舅开口,便抢先说:“我们马上就下楼了,你先去开车吧。”说罢,他们便要出门,而我却又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一件事没办,只好让他们先下楼,“你真够慢的,快点,事儿真多。”妈妈临走还不忘教训我。

终于,办完了所有的事后,我才慢吞吞地下楼。妈妈见我这么淡定,又催了起来。我真的不能再听妈妈唠叨了,索性就跑了起来。可出师不利,刚跑起来,就被一块小石头給绊住了。整个人如同没了重心了一样,毫不留情地在地上留下了两个大手印……结果可想而知。

“你就不能慢点儿?”爸爸见我摔了个狗啃泥,急忙过来扶我。“不是你们让我快点的吗?”我嘟囔着。爸爸听了哭笑不得。

动作与音乐的节奏特征匹配模型研究 篇3

关键词:动作;音乐;节奏特征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33-02

众所周知,音乐对个体有着绝对感召力的元素是“节奏”。从各国音乐的发展,可以看到纵使语言不通,在不同的国度的个体也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而抒发个体情怀。因此,可以说“音乐节奏”成为人们共同所享有的元素。尤其是现代音乐的发展,对节奏的关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重视。从音乐发展的核心来看,动作和节奏是音乐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核心要求。

在现代音乐中,动作和音乐片段的相互匹配已经广泛应用于在编舞和配乐中。在创作编舞时,要以用户选定的音乐片段为依据,在此基础上编排适当的舞蹈动作。在创作配乐时,就要在用户选定的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再创作出合适的背景音乐。但是动作与音乐作为两种完全不同感知的时序信号,为了二者能够恰当的匹配在一起,此时,就需要一种动作——音乐特征匹配模型的建立,此模式能够将单纯的动作与音乐信号合为一体,建立符合人类认知的匹配关系,且能够存储、检索和编辑音乐和动作。

一、传统创造与“节奏”的论述

传统创作动画就是利用动画师手工建立动作与音乐的匹配模型,然后,以给定的音乐为基础进行编舞,手工绘制关键帧后,再经过计算机进行插值处理,以变成舞蹈动画。相对于配乐而言,就需要动画师听取不同的音乐并进行多次创作,最终选定与既定的舞蹈动作最为匹配的音乐,选曲是非常耗时且枯燥的。

到目前为止,在动作与音乐特征匹配模型方面,人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在编舞方面,研究出了一个以音乐情感以及运动风格为基础的动作与音乐特征匹配模型;并研究出对音乐和动作的节奏以及密度特征的利用,以使整个编舞过程更加顺利;还可以预先构建动作图,以供搜索选择,使编舞系统的搜索效率得到提高。在配乐方面,Lee等建立了以一个舞蹈动作和音乐特征点之间的匹配模型,将其作为创作音乐的基础,以使半自动配乐得以实现;Cardle等制作出了应用于影片音轨配乐系统的匹配模型。但是,上述匹配模型都是以一定任务为前提,在不同场合的情况下就难以通用。

音乐和舞蹈中交替出现,且有规律性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被称为“节奏”。人的走路步态、动作的强弱以及节奏等动作特征,以及音调、音高、音色、音符时长的音乐节奏等音乐特征都是能够被人类所感知的。经研究证明,最容易被观众感知的特征就是节奏,且节奏是舞蹈动作与音乐共同的特征。在研究分析动作特征时,Shiratori等提出,动作的主要特征就应该是动作的节奏模式,在对日本传统舞蹈的节奏进行分析学习时,就必须结合手、脚以及身体重心三点的速度曲线以达到完美的效果。而Lee等提出,将关节点角速度的极值点当做分割节奏的候选点以进行节奏分析,而后按照候选点的分布排列情况将其重新制作成动作特征曲线。在分析音乐特征之时,Goto将音符的起始点、和弦变化以及鼓点模式综合起来,以完成对音乐节奏特征的分析。Kim等认为音乐的主要特征就应该是播放的速度、节拍等。以上所述,均是以“节奏”特征为中心进行阐述,所以,在本文中,也选择将音乐的舞蹈动作的节奏特征作为基础和铺垫,以将动作与音乐片段的匹配模型得到建立。

二、提取节奏特征

为使计算机动作与音乐的节奏相互匹配,就需要将动作和音乐信号变成在节奏语义上的特征点序列,也就是将音乐与动作数据的节奏信息以函数的形式抽象的表达出来。可以说,通过计算机对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匹配,更加能够合理数据库范围内所要求的各种规范,信息函数是其表达所需要的前提,序列与节奏则是最终的表现形式。

Kim等对于节奏的分析方法就是将各个关节点角速度曲线的动作数据提取出来,并将曲线的极值点作为节奏的参考点,以使参考点的时间序列形成。MIDI有较为直接的音乐节奏的提取,被看做音符指令组成集合的MIDI乐谱,在获得音符时长和位置时可以较为容易得到,但对于绝大多数音乐的片段来说,一个音乐小节各类音符的起始点一般都是四分音符,同时其也是乐曲的重音处,所以,一般情况下,音符的节拍位置都会与四分音符相重合。按照这一特点,将MIDI乐谱中的每一个四分音符的位置都作为此音乐的节奏点,此方法就是节奏特征的提取算法。用与节奏点最近距离的音符的音高决定节奏点的强度,节奏点未落在四分音符处的音乐片段不在本次研究之内。

三、节奏匹配度量

从音乐整体发展来观察,动作序列与节奏序列处于相互依赖,而又各自独立的过程中。无论是动作序列的编排如何具有创意性,总是离不开节奏旋律的规范。这是节奏序列与动作发展的所要依据的规律。计算机的出现与应用,给节奏的划分提供更为精准的体系,制定一系列的标准。而对音乐节奏度量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人们对辨音的更高的要求,而更得更加严谨。

当动作序列被转化为动作节奏特征点序列值,音乐序列被转化为音乐节奏特征点序列值之后,二者的匹配程度就需要通过计算得出,其中方法包括:利用经典的欧式距离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动作和音乐特征点序列的总体往往有相似的趋势,但是却不能够在时间轴上对齐。DTW算法就能够结合时间规划与距离测度,以有效的将问题解决。计算动作与音乐片段匹配程度的准则可以用它提供的累积距离函数来表示。

四、构建动作—音乐映射图

一般应用动作图以及音乐图的方式进行储存和组织动作和音乐的数据,进行自动编舞以及配乐。也就是通过节奏切分动作数据以及音乐数据,然后将各个片段制作成动作图或者音乐图中的一个节点。这样就可以将自动编舞以及配乐变成为遍历问题,通俗来说,就是利用动作以及音乐的节奏匹配模型以将潜在的动作和音乐片段组合的匹配程度计算出来。自动编舞或配乐的输出结果就选择匹配程度最高的一条路径。但计算的过程花销较大,因此必须构建一张以节奏为基础的动作——音乐映射图,以使候选动作或音乐数据的搜索更加高效。

(一)构建动作与音乐图

构建动作与音乐图之前,应该以动作和音乐节奏点的位置为基础,然后切分动作和音乐数据,以及节点间的距离以建立其的连通性。具体可分为音色距离以及和弦距离两种。

(二)动作—音乐映射

通过对DTW算法得出的分值进行比较,找出与每个动作或音乐片段最为匹配的音乐或动作节点,最后将匹配的结构存储与一个动作的音乐映射表中,此映射表能够将搜索的效率提高。

(三)点对点的网络效应

点对点的信息获取,简称为P2P搜素,是网络上一种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层挖掘的方式,主要通过一些分享开放式的文档进行筛选信息,可以分享的音乐文档也涵盖了作品名称、作者、曲风、时代等。这种平台互动和共享的音乐搜索机制正在慢慢应用到其他领域中。

五、配乐及编舞

完整的动作—音乐映射图有利于自动配乐以及自动编舞,其工作流程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预计算和实时运行阶段。但同时,为了候选动作和音乐之间的节奏匹配的改善,以使質量符合客户要求,对候选动作以及音乐还需进行加工处理。

(一)自动配乐

用户将动作序列输入,系统将自动输出匹配于该动作序列的音乐序列被称为配乐。自动配乐的过程中,依据于数据库对动作序列和节奏序列的整合,依据制作者所制定的标准与体系而进行相对更佳的配比。用户对动作序列的要求,通过具体指令进行匹配形式的操作和匹配结果的干预,从而形成符合用户需求的配乐,这种配乐方式,相对于传统方式来说,更加快捷而有效。

(二)自动编舞

用户将音乐序列输入,系统将自动输出匹配于该音乐序列的舞蹈动作被称之为自动编舞。从编舞的指令入手,计算机数据库内存在大量舞蹈风格与类型,不同的风格和类型是精通前期的裁剪而优化形成音乐资源的主体,对用户所提到基本要求给一定程度上的满足。个体用户通过指令的方式输入音乐序列,指令转达给舞蹈数据库,进行相对应的配合,以达到音乐序列与舞蹈序列的结合。

(三)动作候选以及优化音乐编辑

即使图遍历策略输出的候选动作以及音乐序列是最好的,但是因原始数据库存在不完备的特征,也还是无法通过图遍历策略完成两者的高度匹配。依据DTW算法,可以变形音乐片段,以达到将动作特征点映射到对应的音乐特征点中的目的,使动作以及音乐片段的匹配程度得到改善和提高。

结语

动作——音乐匹配模型是为了改变舞蹈连贯性和音乐方面的匹配,在模型中前期通过动作-音乐视图以及DTW算法从而得出数据,然后通过数据来改善和处理动画和音乐方面的问题。

动作和音乐融合状况一直是一个难以攻克的课题,需要更深层次的去完善和处理相关问题。文章指出的编舞处理未能整体考虑相连性,只考虑的片段之间动作联系,为了能全面处理整体问题,可以通知整体段落之间的联系来改善部分段落之间的契合,从而使段落中的动作能实现完全的整体连贯和匹配。而音乐方面,为了使片段和片段之间能够完整的呈现完美旋律,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数据库在此方面的音乐衔接规则得出片段之间的联系,来实现音乐整体旋律的完美融合。动作——音乐匹配模型在动作和音乐方面能够使编舞和配乐系统的整体效率提高,还能使舞蹈和音乐之间的融合的更加简单、方便、快捷。

参考文献:

〔1〕樊儒昆,傅晶,程司雷等.动作与音乐的节奏特征匹配模型[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0,22(6):990-996.

〔2〕谷勇.英纽特鼓舞歌的文化属性与音乐特征[J].中国音乐,2005,(3):69-73.

〔3〕包天天.探索肖斯塔科维奇早期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及演奏特征——以《三首幻想舞曲》为例[J].音乐时空,2014,(14):100-100,104.

〔4〕姚琦.影视画面的节奏艺术特征分析[J].电影文学,2013,(9):29-31.

〔5〕姚琦.电影声画节奏初探[J].电影文学,2013,(7):34-35.

〔6〕田世高.土家族音乐形态论[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3,(1):41-46.

〔7〕李祝萍.节奏的渐变——《花鼓》附属部分节奏形态分析[J].黄河之声,2011,(22):54-55.

〔8〕关越寒.肖邦圆舞曲的音乐创作特征[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4):182-183.

武术套路动作节奏的训练方法分析 篇4

1、武术套路动作节奏训练的意义

1.1、提高攻防意识

在武术套路当中, 动作都是事先编制好的, 是在虚拟的情况下, 与假想敌进行战斗。因此, 演练者在练习过程中, 难以感受到与假想敌战斗的感受, 因此难以提高其演练水平。对此, 在训练当中, 应当对攻防意识进行强化, 充分调动演练者的积极性, 使其充分理解武术的攻防属性。

1.2、调节体能状态

对于武术运动员来说, 良好的体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竞技武术套路当中, 对训练的超负荷、高水平、职业化、专业化要求较高。运动员为了确保充足的体力, 能够良好的完成套路演练, 并且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就需要对耐力进行锻炼。在武术套路动作演练的过程中, 体能的分配情况会对动作节奏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1.3、体现风格韵味

在武术套路动作的演练过程中, 主要是通过动作节奏的变化体现出其艺术效果的。在演练过程中, 运动员需要进行快急迅停的动作变化, 体现出鲜明的节奏感。利用慢动作体现快动作的勇猛。在一段快动作演练之后, 连接一个较为缓慢的动作, 然后再连接一个更快的动作, 通过这种变化, 体现出武术套路动作节奏的风格和韵味。

1.4、衡量技术水平

在不同的武术套路当中, 都具有不同的运动节奏和演练风格。因此, 在不同的武术套路演练中, 对于动静、虚实、起伏、刚柔、快慢等节奏上的处理也有所不同。通过动作的编排、动作演练的技巧、动作的劲力、动作的节奏等方面, 能够衡量出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2、武术套路动作节奏训练的影响因素

2.1、精气神

中国武术讲究内练一口气, 外练筋骨皮。外练主要包括人体的肌肉、关节、骨骼等方面的训练, 使人体机能能够满足完成动作的要求。内练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内脏、人体的锻炼, 其中就包含了精气神。虽然我国传统武术拥有很多的门派和拳种, 虽然不同的门派和拳种对于精气神有着不同的理解, 但是在武术训练中, 最高的目标都是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在现代竞技性武术当中, 运动员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就需要注重精气神的协调, 从而更好的展现武术套路动作节奏。

2.2、基本功

武术的基本功是进行武术套路训练的基础, 主要包括了训练无数需要的技能和体能等, 具体来说, 包括平衡、跳跃、步、手、腿、腰、臂、肩等方面的练习。训练基本功的目的在于提高身体素质, 从而为掌握武术动作和套路动作提供基础。 运动员要想取得更为良好的武术套路演练效果, 必须重视对基本功的练习。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 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武术套路动作, 从而进行流畅的演练, 体现出武术套路动作的节奏。

2.3、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武术运动员完成武术套路动作的基本保障, 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才能够更好的学习和训练武术技术动作, 体现出武术套路动作节奏。例如, 在武术套路十二形当中, 就是动作节奏的良好体现。在武术训练中, 要注重动静、虚实、起伏、刚柔、快慢的节奏变化。而运动员只有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才能够在武术套路动作演练中做到动静、快慢、刚柔、起伏的节奏变化。

2.4、动作熟练度

熟能生巧, 在武术套路动作训练中也是如此。在演练套路的过程中, 如果运动员忘记武术动作, 或对套路动作不熟练, 就会导致演练中断或不顺畅的情况, 从而将武术套路动作的节奏直接破坏。在武术训练中, 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只有坚持不懈的反复进行联系 (练习) , 才能够对武术套路动作进行熟练的掌握。动作熟练度得到了提高, 在套路演练当中, 运动员就不会遗忘动作, 从而保持套路演练良好的节奏感。

2.5、动作编排结构

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 现代人也可以对一些武术套路进行改变和创新, 从而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实际进行武术套路动作编排的过程中, 自身应当具有丰富的习武经验和身后的武术底蕴。对于不同武术动作的特点和结构, 应当进行熟练的掌握, 才能够积累充足的素材。在组合动作的过程中, 不能随意组合, 而是应当讲究主次、协调、合理、对称, 在连接动作的时候, 应当注重结构的合理性, 从而使武术套路更加的顺畅, 从而体现出武术套路动作的节奏感。

3、武术套路动作节奏训练的方法

3.1、单个动作

武术套路动作节奏训练中, 单个动作主要包括手型、步形、肘法、身法、眼法、腿法、步法、手法, 以及平衡动作和窜蹦跳跃等动作。 在一个完整的武术套路动作当中, 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单个动作。尤其是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精彩度较高的动作, 应当将其拿出来让运动员单独训练, 从而不断体会其中的节奏变化, 为后续的组合动作训练奠定基础。例如, 在腾空飞脚的武术动作中, 包括了助跑、起跳、空中动作、落地等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 方向、力量、节奏、幅度、速度、协调等方面不, 都存在较大的联系。因此, 要加强对此类单个动作的训练, 从而更好的体现其节奏。

3.2、组合动作

组合动作主要是将一些不同的单个动作进行组合, 通常包含3-6 个左右的连贯动作。在训练组合动作节奏的过程中, 运动员应当对套路编排结构进行熟悉, 掌握武术动作中的技击含义, 从而根据动作节奏的变化规律, 进行练习和体会, 提高组合动作的节奏体现。在武术套路动作演练中, 对于动作停顿十分重视。而动作节奏的体现, 也与停顿时机的把握有着直接的关系。武术套路中的停顿通常都是以顿挫的形式出现, 以此来体现动作的节奏。因此, 在组合动作节奏训练中, 应当对顿挫节奏进行熟练的掌握。

3.3、分段动作

分段动作中包含了多个组合动作。 对于整套动作的节奏训练来说, 分段动作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 在每段武术套路动作之间, 发挥着体现节奏完整性、强化武术意识的作用。在分段武术动作训练中, 对于武术动作的节奏和规格十分重视。通常将整套武术动作分为几段, 然后分别进行训练。要求动作演练具有鲜明的节奏和准确的规格, 从而更好的提高武术动作的节奏。在分段武术动作节奏训练中, 包含了单个动作之间和组合动作之间的节奏, 因此应当对其进行协调训练, 从而取得更好的节奏效果。

3.4、整套动作

整套动作是武术套路动作表演和竞赛的主要方式, 运动员需要对单个动作、 组合动作、 分段动作的节奏进行良好的掌握和协调, 并且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整套动作的节奏训练。 在实际联系当中, 应当对整套动作的体力分配、节奏把握、动作质量等进行有效的处理, 从而在演练当中体现出武术套路动作的特点。在训练整套动作的过程中, 应当对动作的成功率和规格化加以重视, 对于经常失败、或完成不好的动作, 应采取分段训练和组合训练的方法进行强化, 从而提高整套动作演练的节奏感。

4、结论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之一, 以其富有节奏感的套路动作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在武术套路动作演练当中, 对于节奏的体现将会直接影响到演练的效果。因此, 在训练武术的时候应当注重对武术套路动作节奏的训练, 基于节奏训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训练, 从而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

摘要:武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具有极强的民族传统特色。在武术套路中, 主要以技击动作为基础, 通过刚柔虚实、动静疾徐、攻守进退等矛盾运动的结合和变化规律, 编织成整套的武术动作。在武术套路中, 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力量、柔韧、耐力、灵敏、速度等能力, 才能够体现出其中的节奏变化。因此, 要想掌握熟练、流畅的武术套路动作节奏, 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训练。基于此, 本文对武术套路动作节奏的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武术套路,动作节奏,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启超.从生理角度谈少儿武术套路的训练方法[J].搏击 (武术科学) , 2013, 08.

[2]郭伟杰.浅谈武术套路训练的教学节奏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 2012, 34.

[3]郑楠, 王美娟.武术套路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 01.

[4]杨小华, 邱颖帅.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探析[J].搏击 (武术科学) , 2010, 09.

[5]张超, 石爱桥.探析运动捕捉技术在武术套路中的应用[J].中华武术 (研究) , 2014, 06.

[6]宋伟, 刘玉萍, 王丽娜.高水平竞技武术套路比赛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 05.

动作节奏 篇5

在中国古典舞动作节奏处理中, 既要依附于节奏去发展动作, 还要在乐感中巧妙地去“韵化”动作。它有时好比一排排平均规格的, 色相单纯的色块;有时则又好比两股冷暖对比的色流。当色流在单一的色块间交叉流动时, 就会规律地或不规律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色变。这些色变, 有时强烈, 有时平淡, 有时阴郁。当这种色变在有规律的节奏中重复出现时, 中国古典舞动作就会给欣赏者带来一种振奋。当然, 它必须凭借人的形体运动和动作连接来体现。作为中国古典舞, 尤其重要的是形体连接来体现。作为中国古典舞, 尤其重要的是形体运动中的动作节奏处理, 主要是“满”、“闪”的艺术处理方法。一谈到课堂组合, 人们也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它们的训练性和表现性。那么, 如何能使组合比较圆满达到这种目的呢?首先必须重视一个组合中的动作节奏处理。当你在编排或表现某个组合时, 无论是条线条, 还是短线条的;无论是高低起伏, 还是抑扬顿挫, 总希望有一种情感力度为基础。

比如说,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把杆控制, 在做单手扶把控旁腿这个动作时, 就可以处理成开始经过一位擦地慢慢抬起, 等动作已经到位时, 再加上头、手的呼吸, 再去寻找一种饱满的感觉;也就是说整个旁腿的体态再向外伸展一次;然后, 再突然收回。加上体态和方位的变化, 变双手扶把。同时, 使整个体态缩成一团, 再慢慢展开。在低班的基训课中, 学生基本掌握动作方法以后, 也同样可以进行一些动作节奏处理。比如单手扶把下前后腰。唐代诗人李端对“胡腾舞”有一段描述, 可以说明中国古典舞的动作节奏性, 诗中写道:“扬眉动目踏花毡, 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 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 反手叉腰如却月。”诗中充满了动律和节奏, 这种节奏不单单给人以鲜明的艺术形象, 而且还写出了动作形态。中国古典舞中的基本形式表现是在连接中的动律美感。动律是流动中的韵律, 是在动作节奏的“满”、“赶”、“闪”及虚实的复杂变化之中形成的。动作节奏是中国古典舞动律美感的内在条件。没有动作节奏的变化, 便没有动律美感, 而没有动律美感便也没有可欣赏的艺术价值了。“满”、“赶”、“闪”的动作节奏处理, 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在中国古典舞动作的运动作姿态的体现。因此, 节奏变化把各种动作按照表情达意所需要的秩序, 有机地组织联系起来, 为中国古典舞的艺术表现服务, 此外, 中国古典舞动作节奏处理变化中, 对中国古典舞姿态队形、画面、动或静的造型等。也都起着组织和体现的功能。所以, 一些有经验的中日古典舞教师和编导, 都比较善于在编排语汇的全过程中, 充分运用中国古典舞的动作节奏处理及其变化的功能。具体地说, 也就是通过“满”、“赶”、“闪”的动作节奏处理方法, 来增强作品和课堂组织的完美性。

动作节奏 篇6

现在大部分运动员不能很好的把握击投球和变化球的节奏, 击球节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击球的效果。

该文对击球员击球时的节奏与投手投球时的节奏作一对比, 使击球员能更好的了解击球时的节奏与投球节奏的关系, 以便使青少年棒球运动员能更好的练习击球。

2 研究内容

(1) 对击球员挥棒的速度进行分析。 (在中球时瞬间的最快速度) 。

(2) 对整体动作连接的分析 (每一个动作环节进行分析) 。

(3) 观察击球员对投手启动投球时, 对伸踏脚的时机归纳出针对不同投手启动击球的最好时机。

(4) 分析投手投不同变化球时的节奏, 击球员启动击球的最好时机 (主要包括:直线球、曲线球、下坠球) 。

3 研究方法

3 . 1 对击球员挥棒的速度时行分析

(1) 在击球技术当中挥棒的速度是非常关键的。击球员在挥棒打中投手球时, 击球员挥棒的速度是相当的重要, 因为在投手投球到击球员击中球, 我们假设投手投出的球实际飞行距离为17 m (至本垒尖端) 余下1.4 m为投手伸踏距离, 击球员要在球飞行距离击球员击球点大约4.7 m处开始启动棒子击球棒子大约要在0.1 s的时间内击中球, 这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判断能力及心理素质的要求相当高。

(2) 竞技棒球当中击球技术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击球员击球的时候速度时间是影响击球的关键, 击球技术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以马虎的, 每一个动作都是以减少时间快速有爆发力为根本的, 击出的球效果就不会很好那样就会经常出现球先到棒子才挥到或是经常出现界外球, 这样就影响了一队的进攻能力, 要想提高击球的效果必须提高挥棒的速度, 棒速提高了才能很好的控制棒子的轨迹和球中棒的效果, 也能同时的提高击球的爆发力。

3 . 2 对整体动作连接的分析

击球时动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 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环扣一环, 每一技术动作都要认真的去把它完成好, 不要在思想上懒惰, 把某一个环节动作做的简化了, 那样的话就会影响击球时动作的节奏性。在实践中应当去怎么把握每个动作的重点, 对自己要有所约束, 迫使自己勤奋地实行击球练习, 击球员每挥一棒都应该目的明确, 影响到击球的能力。下面是对击球动作的每个环节深层的分析了解它的重要性。

3.2.1 击球整体动作各环节

进入击球区——选择位置——准备击球——身体后引——静止 (紧盯投手) ——前引导脚伸踏和双手的收棒动作同步进行——停顿 (选球) ——挥棒——随挥翻腕

3.2.2 各动作环节的分析

(1) 在击球时进入击球箱选择位置。

许多人认为站位对于击球十分重要, 其实, 站位的变动并不能改进击球动作, 并不克服不正确的动作, 良好的站位并不是造就优秀击球员的必须条件, 但是他有助于成为优秀击球员。

最重要的是站位始终要固定在一个地方, 击球员不要为了寻找击球的窍门而经常变换站位, 而应该采用便于击球的站位, 一经采用就固定下来, 不再变换。

(2) 准备击球 (击球时的准备姿势) 。

第一种:双脚平等式。

一般传统的基础棒球的站姿是双脚平行与肩同宽或略宽的站法, 对内角球、外角球的打击要领只在击球点位置不同, 如果双脚是站在本垒板中点, 那应把内角球的击球点放在本垒前端, 才能产生有力又正确的击球点, 那外角球击球点就在本垒板三分之二点上才能有力推打出去, 双脚平行站法是一般采用的方式, 也是传统棒球公认最有利于击球员的站法, 毫无疑问的是初学者入门必经之路, 世界棒球领域中伟大的击球员, “全垒打王或打击王”亦采用这种站法。

第二种:封闭式打击站法。

对外角球及变化球、滑球较能应付, 采用此站法是擅长推打及跑垒速度快的击球员, 因前脚即右打者左脚往前站, 在打击区边线上接近本垒板, 与后脚右脚即后脚差半个至一个脚前后距离, 构成打外角球方向球绝对有利, 如用推打由内角往外挥棒向中、右外场区造成更多二、三垒打机会, 再边配合跑垒速度就更见破坏力了。

第三种:开放式打法。

右打击球员前脚往后向三垒方向站, 与后脚差约一脚距离, 明显看出采用这种站法的是擅长打内角球的击球员, 同时必须具有很强的爆发力与高大的身材良好的身体素质, 运用此方法的击球员其优点同时也构成了他的弱点, 遇上控球好的投手他也不能如意的动棒了, 除非他能及时的把前脚改成平行式站法及推打方式才能很好的打到外角球、滑球, 否则外角区域的球会成为致命的弱点。一般初学者都未定自己的打击站法, 或不了解自己打击特性前不要引用此法练习, 当然身体素质好力量大的击球员及对外角球反应较迟钝不会推打的击球员, 可以采用此方法来练习, 但都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来练习与磨练, 结果才会有所成就。

(3) 身体后引、静止的作用。

是为了前导脚伸踏发力挥棒前的必要动作, 其目的为了便于发力和下棒。

(4) 前引导脚伸踏和双手的收棒动作同步。

要能控制伸踏动作, 以保持身体平衡。

伸踏越大则越早起动到下棒位置因而也易造成错误。

伸踏脚前伸时, 身体重心和双手必须保持在后面不能也随之向前伸踏, 身体重心是被伸踏脚顶住的, 而不是落在伸踏脚上, 这一点非常重要。

要有节奏, 而且挥棒动作快, 能对付快球, 也是可以的。有些优秀击球员也提棒, 他们能做到及时。

(5) 挥棒。

投什么球就打什么球, 这一点非常重要。

①击球员要能拉打内角球, 但拉打外角球是困难的。

②能保持把外角球打好的唯一方法就是下棒前有一瞬间的停顿然后把棒置于挥向反向场地的角度。

③与其下棒“过早”, 还不如下棒“太迟”。下棒迟, 较易产生击中来球的角度, 遇到外角球时, 必须把棒向下挥。

向下挥棒:

①除了臂力超人的大棒击球员外, 其它击球员都要努力成为打地滚球和平直球的击球员。

②挥棒时要保持棒头高于棒身。

③在击球训练中, 打出高飞球是错误。

4 击球员击变化球时的节奏把握和技术要点

在投手用来对付击球员的球里不只是直线快球, 最主要的还是运用各种变化球。击球员必须掌握打各种变化球的能力, 那样的话才能不被投手控制住, 比赛的主动权才能掌握在自己队的手里。击变化球的技术动作都不一样, 曲线球、下坠球的特点是让击球员不能很好的判断来球的路线, 打出去的效果不是很好。

4.1 击直线快球

在击球时一定要做好击快球的准备, 要敢于打快球, 投手就不会投靠近你身边的快球来吓唬你。

对有些下棒快、反应快的击球员, 重要的是打好外角球。下棒快、反应快、打内角球是比较容易的, 外角球要下棒慢些, 盯到底才能打好。打快球时, 髋关系和肩都不能打开过早。

4 . 2 击曲线球和下坠球

尽可能把手和棒收在后面的时间拉长些, 不要早动挥棒。下坠球向哪里拐就朝它打。

4.3 击慢球

要尽可能把双手和身体重心收在后面的时间放长些。一观察到投来的球是慢球, 就要想到把球击到反方面场地。你一定能把慢球打到反向场地去, 不要伸长胳膊打大棒, 以至于失去身体重心, 要把球等到最佳击球点, 这样力量才能发出来。两击前如果投手投慢球, 你没有打, 这没有关系, 可以不打, 两击后如果再来就一定要打出去。

5 结语

综上所述, 棒球运动中的击球技术在棒球运动中占相当大的地位, 如果一个队伍只是在防守方面非常好的话, 击球的能力相当差的话, 那样比赛已经输了。防守好固然好, 但要想赢得比赛胜利, 击球进攻是非常重要的。在击球技术中节奏的把握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在训练击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击球的技术动作。巩固技术的同时, 一定要注重击球节奏的练习, 多训练击球员应对不同的投手, 来锻炼击球员对投手运用不同的投球节奏而进行适应。提高击球能力, 还要多多的练习对不同变化球的打击能力, 教练要多安排击球员练习不同投手投出的变化球, 这样的话才能应付在比赛中投手对击球员的控制。

参考文献

[1]美国佐治亚南方学院棒球教材[M].2003.

[2]吴祥木.强力棒球[M], 台湾体育杂志出版社, 2005.

[3]孙迫庆, 陈学方, 王慧.棒球挥击速度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95 (1) :30-34, 9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动作节奏】相关文章: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动作节奏分析05-17

快节奏05-04

跳远节奏05-09

跨栏节奏06-07

比赛节奏06-15

速度节奏07-04

课堂节奏07-23

节奏把握08-02

教育节奏08-03

足球节奏08-09

上一篇:普外护理下一篇:错位发展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