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问题

2024-08-29

营业税问题(精选十篇)

营业税问题 篇1

一、BT项目营业税缴纳现状

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BT项目税收法律法规,但在实务中有些地方政府自身出台了关于BT项目营业税缴纳的相关政策,汇总起来看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 按“建筑业”税目全额或差额征收营业税。根据目前地方政府已经出台的BT项目营业税政策来看,大多属地方政府按照“建筑业”税目进行营业税的征收。但具体又分为BT项目投资人全额或差额缴纳营业税,即对BT项目投资人从政府取得的回购价款,包括工程建设费用、融资费用、管理费用和合理回报等收入是要全额交纳建筑业营业税,还是按取得的回购价款减除支付给施工企业的工程款后的余额交纳建筑业营业税。从地方政府出台的BT项目营业税文件看,全额纳税的有重庆市、湖北省,差额纳税的有吉林省、河南省、河北省、广西等。

2. 按“销售不动产”和“服务业——代理业”税目征收。有些地方政府根据BT项目立项人的不同或投资人是否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来确定营业税的纳税政策,即如果以投资人的名义立项或投资人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则投资人应按“销售不动产”税目全额缴纳营业税;如果以项目业主的名义立项建设,则投资人取得的全部回购价款扣除代建工程成本后的余额应按照“服务业——代理业”税目缴纳营业税;如果投资人未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则以其取得的回购款项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按“建筑业”缴纳营业税。

3. 按“金融保险业”等税目征收营业税。有的地方政府对BT项目投资人从政府取得的回购价款分别按照“建筑业”和“金融保险业”税目缴纳营业税,即认为投资人取得的回购价款中有部分是政府使用投资人资金而支付的利息,对于这部分收入,投资人应按“金融保险业”税目缴纳营业税,其余的收入则按“建筑业”或“服务业”等税目缴纳营业税。如成都市就规定:以项目业主立项的BT项目,如投资人只负责提供资金,不参与项目施工管理,则对其取得的资金投资回报按照“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4. 不同税目征收营业税的税负差异。按照上述不同税目进行营业税的缴纳,将会造成企业间明显的税负差异,不利于公平竞争,现举例分析如下。

假设某地政府甲与BT项目投资人乙签订了投资建设合同,约定:①合同价款采用固定总价包干的方式,合同价款=投资成本+投资收益。②投资成本为1 000 万元,包括甲公司建设所承担的前期工作费、勘察设计费用、建安工程费、融资费用等。③投资收益=投资成本×10%。④BT项目投资人乙将工程总包给施工单位丙,总包额为800 万元(可开具建筑业营业税发票,既乙纳税时可以抵扣),其余200万为勘察设计费和融资费等(不能开具建筑业营业税发票,既乙纳税时不能抵扣)。为计算方便,只考虑营业税,不考虑其相应的附加费等。

(1)按“建筑业”税目全额或差额征收营业税。

全额纳税时:乙应纳营业税=1 000×(1+10%)×3%=33(万元);差额纳税时:乙应纳营业税=[1 000×(1+10%)-800]×3%=9(万元)。

(2)按“销售不动产”和“服务业——代理业”税目征收。

销售不动产:乙应纳营业税=1 000×(1+10%)×5%=55(万元);服务业——代理业:乙应纳营业税=[1 000×(1+10%)-800]×5%=15(万元)。

目前的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范围内暂没有此种业务的明确解释,只有货物运输代理服务及代理报关服务两种代理业适用营业税改增值税,所以上述仍按营业税税率进行计算。

(3)按“金融保险业”等税目征收营业税。实务中按该种方式纳税的很少,暂不举例。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按“建筑业”税目差额征收营业税的方式对企业的税负是最轻的,而按“销售不动产”税目征税是最重的。

二、BT项目营业税政策的理论分析

从上述目前各个地方关于BT项目营业税的征税规定及实例可以看出:不同的地方差异非常显著。这主要源于各地方政府对BT项目的管理及税收期望不同所造成的。但关于同样的一个企业行为,却出现“建筑业”、“销售不动产”、“服务业——代理业”及“金融保险业”四个不同的税目,不仅让人感到很诧异,而且也不符合税法的法定原则及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下面就各地关于BT项目的营业税纳税政策做一下解读及理论分析。

1. 按“建筑业”税目纳税的理论分析。该种方式首先是将投资人认定为建筑业总承包方,无论其组建的项目公司是否具备建筑总承包资质,均按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这种观点依然把BT项目工程的运作模式理解为传统的建筑业,有一定的道理。在实践中,运作BT项目的也基本上是超大型的建筑企业集团,符合建筑业营业税的特征。这些企业通过投资BT项目,不仅避免了传统的竞争性施工投标,而且可以直接切入高端市场,获取较高的收益,更能以投资的方式带动施工总承包业务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些企业只是改变了中标的方式,同时兼具了投资人的角色,但并未改变建筑施工业务的实质,因此按“建筑业”税目纳税符合实际情况。

但现实中又有全额及差额纳税之分,其中全额纳税的政策不仅会显著增加BT项目投资人的纳税负担,而且不符合有关营业税纳税抵扣的相关规定,也会损害投资人投资BT项目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基础设施的长远发展。差额纳税相对来说合理一些,但也只是减去了分包给施工企业的工程款,而没有减去融资费用、勘察监理设计费、合理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等。实际上这部分费用相应的企业单位在开具票据时已经缴纳过相应的营业税了,如融资费用,金融机构会缴纳金融保险业营业税。所以即使是差额纳税还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复纳税,不符合税不重征的法定原则。

2. 按“销售不动产”税目纳税的理论分析。该种方式根据BT项目立项人的不同或投资人是否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不同而确定是否缴纳“销售不动产”税目的营业税。即投资人是立项人或取得了建设用地使用权,在项目完工进行资产移交时要按照“销售不动产”税目缴纳营业税。这种观点不仅严重加重投资人的纳税负担,而且不符合BT项目运作模式的实质,因为投资人根本就不拥有BT项目的所有权,何谈销售不动产呢?

(1)BT项目的投资人在与政府(或其授权机构)签订投资建设合同时也只是获得了政府特许的项目建设权,而不真正拥有这些项目产权。即使投资人是立项人或取得了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实务中还是无权处置这些BT项目的(基本都是公共基础设施)。

(2)如果按照“销售不动产”税目征税,那么投资人应该对销售的不动产有自主定价权,但实际上绝不可能,具体什么价格或计算规则早就在合同中约定好的。实务中的BT项目大多是公益性的、非营利性的政府项目,这一点也先天就决定了BT项目的产权是属于政府,而无论如何实施该项目。

3. 按“服务业——代理业”税目纳税的理论分析。该种方式认为BT项目是一种代建行为,即由政府授权投资人代替政府从事BT项目的投融资及建设管理,应属于委托代理行为。但该种观点没有理解“服务业——代理业”税目的内涵,因为代理人在代理过程中一般是不能垫款的,尤其是长期占用的大额款项,只是收取相应的代理费,而BT项目的投资人却是实际的资金筹集者、投资者和使用者,就是项目建设资金的长期垫款人。

4. 按“金融保险业”税目纳税的理论分析。该种方式将BT项目的投资人融通资金进行项目建造的行为理解为金融保险业务,即相当于投资人提供了金融保险劳务,所以按照“金融保险业”税目进行纳税。这种观点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操作性不强。政府支付给投资人的回购价款中,不仅包含了BT项目的工程建设费用、融资费用和管理费用等,而且还包含了合理回报。但该合理回报究竟是投资收益还是资金成本的利息收入,则很难说清楚,或者说两者都有。这样就会出现一部分适用“金融保险业”税目,另一部分适用“建筑业”税目(或不缴纳营业税,因为该投资收益是否属于营业税范畴尚有争议),因为两者的税率不同,必将造成税收的不合理分摊及税负转移,也将给实务操作带来较大困扰。

三、出台BT项目营业税税收法规的建议

通过上述的理论分析,BT项目投资人如按照“建筑业”税目差额缴纳营业税,不仅符合目前BT项目业务的实质,而且有利于减轻投资人的税负,加快我国基础设施业务的良好发展。但这种纳税的方式必须有更高等级的相关法律法规做支撑。本文建议出台的BT项目营业税法规能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明确界定BT项目的特征及其适用范围。BT项目运作过程中的法律关系非常复杂,其具体的操作方式也因政府及企业的不同而差异较大。因此出台的文件既要明确BT项目的概念、BT业务的实质及特征,还要明确界定BT项目业务的适用范围等。

2. 规范统一的BT项目投资人营业税征税税目。无论BT项目是立项在政府(或其授权机构)还是投资人,无论投资人是否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无论投资人是否参与项目施工管理,无论投资人是否具备建筑总承包资质,都将其都认定为建筑业总承包方,按“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3. 明确界定BT项目投资人营业税的计税基础。BT项目投资人营业税的计税基础为:从政府取得的回购价款先扣除支付给施工企业的工程款,再扣除投资人的融资费用、勘察监理设计费、合理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等,即纯粹的差额缴纳营业税。

4. 尽量给予BT项目投资人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基于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发展,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BT项目建设,必须降低BT项目投资人的成本,尤其是税收成本,否则会抑制BT项目投资人投资的积极性。

新政策的营业税问题详解 篇2

(1)5年内非普通住宅(144平米或者是你的房子均价高于当地指导价)收全额营业税就是5.55%乘(评估公司给的值 你们成交值 还有就是当地房管局里给的值 三者取高值 这里主要取决于房管局里给的值 下同)

(2)5年外非普通住宅收差额营业税5.55%(本次—上次成交价)

(3)5年内普通住宅收差额营业税5.55%(本次—上次成交价)

(4)5年外普通住宅没有额营业税

这个5年内5年外具体说是按契税票和产证上登记的时间那个时间在前那个 为准

PS如果你那个是普通住宅就不用交营业税了 如果是非普通住宅就要交差额营业税

PS如果是非普通住宅也可以找中介或者房管局里面的人做成指导价以下也可以按普通住宅走

如何提取住房公积金

买完房子以后才可以取公积金。

在购买房产后,用商品房合同,契税票,维修基金票,印花税票(二手房用购房合同和还款凭证),以及你个人的身份证明,到银行提取即可。公积金提取可分2种方式:

1.用上述证件,到银行可一次性提取全部余额。

2.公积金按月扣除,即办理公积金贷款后,不提取全部余额,而是办理公积金卡自动划拨业务,每个月的月供会自动从公积金卡里扣除,扣完为止,相关部门会提醒你公积金余额不足 在缴纳就可以了

二手房贷款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国籍自然人;

2、具有合法身份,能提供身份证、户口簿、护照、军官证、(外地人还需提供暂住证)

3、具有合法、稳定的经济收入,信用良好无犯罪记录,具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能力、具有非农业户口 , 外地人还需有本市人担保人

5、购买的房屋还应符合已下条件 :

* 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私产房 , 用途为住宅 *

* 房屋产权明晰 , 无抵押无限制转移 *

6、贷款期限、成数符合以下标准 :

* 贷款期限 + 房龄 <30 年(招商银行房龄加 1 年);

* 贷款期限 + 借款人年龄 <60(男);<55(女);

* 贷款金额 < 房屋抵押价值 *70%(房屋抵押价值的确定采用评估价与成交价孰低的原则);

一、贷款所需提供资料:

1、借款人的有效身份证、户口簿、手章,* 未婚需提供《婚姻证明》(写明未婚)*

* 已婚需提供配偶的有效身份证、户口簿及结婚证(夫妻双方不在同一户籍)*

* 离异需提供《婚姻证明》(写明离异未再婚)及离婚证 *

2、借款人的收入证明(要求加盖单位公章或劳资部门印章且填写完整真实)

3、售房人的有效身份证、户口簿、手章、《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

(二)贷款程序

A :按揭贷款

1、接件

2、评估

评估费 = 评估价格 *0.5% 评估工作日 2 个

3、贷款审批(担保公司审核)

权证部通知客户到指定银行,办理贷款审核手续,借款人及相关人均须本人到场

贷款审批工作日 7 个

4、过户

银行审批通过后通知买卖双方到房管局办理过户手续。

5、领证

过户人员到规定日期到房管局领取权证。

6、放款

贷款人员将权证交至银行,3 个工作日放款。、结件

贷款到帐,贷款手续完毕,权证部将所有证件交接签约中心,签约中心与客户办理结件手续。

招行按揭

一、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卖方:产权所有人的身份证、户口本、手章、《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

买方:借款人及共同还款人或担保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夫妻不在同一户籍时需提供结婚证)、离婚证、手章、《个人收入证明》(招行及担保公司版)、外地人需提供暂住证。

二、贷款的相关条件:

1、购买的房屋应符合的条件:

*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私产房,用途为住宅

*房屋产权明晰,无抵押无限制转移。

2、贷款期限确定:

*贷款期限 + 房龄〈 30 年(房龄 = 贷款办理年-房屋竣工年限+ 1)

*贷款年限 + 借款人年龄〈 60(男);〈 55(女)(公务员和教师提供证明可以延期 5 年)

3、贷款定金额确:

贷款金额<房屋抵押价值 *70 %

现购房屋面积在 50平米以下的最高贷款成数为 5 成(以房屋抵押价值为准)

现购房屋面积在 50—60平米的最高贷款成数为 6 成(以房屋抵押价值为准)

现购房屋面积在 60平米以上的最高贷款成数为 7 成(以房屋抵押价值为准)

现购房屋房龄在 15 年至 20 年的最高贷款成数为 5 成(房屋抵押价值是按成交价和评估价取低的原则)

三、贷款的相关程序:

1、收件

2、评估

评估费 = 评估值 *0.5% 评估工作日 2 个

3、进件

4、担保公司实地调查

担保费=贷款额 * 本息合计 * 金额 +200(担保公司费用)

5、银行面签

见证费 = 贷款金额 *1 ‰(不低于 100, 律师费用)

权证部通知客户到指定银行办理审核手续,借款人及相关人均需本人到场

贷款审批工作日 7 个

6、过户

银行审批通过后通知买卖双方到房管局办理过户手续

7、取证

过户人员到规定日期去房管局领取权证

8、房款

贷款人员将权证交至银行 3 个工作日放款

9、结件

贷款到帐、贷款手续办完后,权证部将所有证件交接至签约中心,签约人员与客户办理结件手续

四、备注

1、借款人须为非农业户口,具有合法、稳定的经济收入,信用良好无犯罪记录,具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能力

2、借款人若为名下第三笔贷款,利率需执行国家基准利率。

3、借款人若未婚,要求有共同还款人或担保人

4、借款人若已婚,要求配偶为共同还款人

5、借款人为外地人或资信度不够需提供担保人

建行个人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流程:

买卖双方所需材料:

卖方:

产权所有人的身份证、户口本、手章、《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

买方:借款人的身份证、户口本、手章、公积金卡、查询单;借款人已婚时要提供配偶的身份证、户口本、手章(夫妻不在同一户籍提供结婚证);夫妻双贷的,借款人配偶除需提供以上资料,还需提供公积金卡和查询单;组合贷款超出公积金偿还能力的还需提供借款人的《职工固定经济收入证明》(建行版)。

贷款的相关条件:、购买的房屋应符合以下条件: 1)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私产房设计用途为住宅;)房屋产权明晰,无抵押,无限制转移;、贷款期限的确定以下 2 项取最低: 1)贷款期限 + 借款人年龄 ≤ 65(男)≤ 60(女);)公积金贷款年限不能超过 20 年;

3、贷款金额的确定以下 4 项取最低:)还款能力的计算:

贷款金额=月缴额 /(单位缴存比例 + 个人缴存比例)*(还款能力系数 + 单位缴存比例)*12* 贷款期限;

(贷款期限 1-10 年还款能力系数为 0.35,11-20 年系数为 0.40))房屋价格计算:贷款金额=房屋抵押价值 *80 %

(房屋抵押价值是按成交价和评估价取低的原则))卡余额计算:贷款金额=卡余额 *15 倍(卡余额不足 1 万的按 1 万计算);)贷款最高限额计算: 贷款最高限额为 25 万元 , 对于已经办理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高于 8% 的)或者在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前连续逐月足额缴存补充住房公积金(或按月住房补贴)六个月以上的单位 , 职工贷款最高限额可达到 30 万元;、申请贷款前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满六个月,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在职人员。

费用:、评估费=评估值 *5 ‰(评估公司费用)、保险费=贷款额 * 财损费率 * 财产损失系数(保险公司费用)、第一月还款=《还款表》 * 贷款额(银行费用)、其他费用 100 元

贷款流程:

出评估报告→→贷前准备→房管局打协议→银行面签(每周一、四)→银行批件→担保→→过户进件→→→→取他项(根据各区房管局而定)→→他项回银行→→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批房款→→银行放款→正孚资金监管→放款结束

低评避税

契税和营业税的征收比较复杂涉及到房管局的指导价和普通住宅的定义。在这里我们介绍低评避税的问题。

天津市普通住宅定义分3点

1、单套面积在144平米以下。

2、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以上

3、成交价格不高于房管局指导价

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的视为普通住宅。

那么什么是低评呢?所谓低评也就是把在房管局打协议时把成交价报在指导价之下,协议上的成交价与实际成交价的差额由买方直接支付给卖方。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税

买房贷款评估 有疑问可以联系我 我赚点辛苦钱 给你省钱省事

最新政策二套房首付50%? 利率上浮10% ?怎么二套也能下浮15% ?

营业税问题 篇3

[关键词]增值税;营业税;合并

[中图分类号]F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2-0029-03

增值税、营业税作为主体税种无论是对我国的财政收入还是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贡献,但目前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的现状所引发的问题已经日益明显,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弊端,对于有代表性的交通运输业表现更为明显。

一、交通运输业的税金征纳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指使用运输工具或人力、畜力将货物或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业务活动。按照我国税法规定,交通运输业属于营业税的课征范围,以3%的税率进行征收,具体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理运输和装卸运输。并且规定除购销免税货物外,受票方可对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和销售货物按运费7%的扣除率抵扣进项税额。此种征税模式对交通运输业的税金缴纳存在以下弊端:

(一)通运输业的流通环节中有大量的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如运输公司在负责货物运输的同时又提供包装物或者在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外还专门设立汽车修理部从事汽车的修理修配等。这些处于增值税、营业税征收范围边缘地带的交易行为无疑都增加了对其的税收征纳难度。

(二)运输交通业是生产制造业的延续,但其对投入到其他行业的营业税额却无法扣除。虽然扣除率有一定的弥补作用,但仍远远不足以完整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并且交通运输业的运费上游产业在已缴纳增值税的情况下仍对运费征收营业税,这些都不符合市场经济效率的原则。

(三)由于交通运输业的扣除率使得违法行为有了可趁之机。一些属于以3%税率课征营业税的企业可虚构一笔货运业务从而抵扣7%的进项税额形成征少扣多的制度,以及在运输发票抵扣中开具出高出实际许多的运输金额或者将企业正常发生的搬运费、装卸费并入运输费合并开具,这些都与实际经营不符,进而使我国税收蒙受损失。

二、增值税、营业税合并的必要性分析

两税并存不仅抑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它已涉及到各个行业,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已明确提出,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上海更是自2010年9月1日起率先进行营业税改革试点,由此可见增值税、营业税的合并已经正式拉开序幕,而改革的具体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共同税基难以划分,不利于特殊经营业务的税务处理

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所有企业仅单一的按照赠值税或营业税规定的项目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往往会从事多种应税活动。虽然《增值税暂行条例》和《营业税暂行条例》及相关细则都对特殊经营业务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其实在现实工作过程中是不容易分清楚的。并且按规定,混合销售行为依据销售额和营业额的比重大小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纳税人的销售行为是否属于混合销售行为由国家税务总局所属征收机关确定,这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额外的税收负担。兼营业务则依据分开核算与否依税种征收或一并征收增值税,这些都不利于税务处理的操作也有悖于兼顾公平的原则。

(二)营业税税负重,不利于经济结构转型

营业税不同于增值税可以进项抵扣,有多少道环节征多少税,重复征税的问题加重了第三产业的企业税负。并且中国如今正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转型,营业税税负偏重的问题更显得尤为突出。像北京、上海等沿海城市的第三产业占比都已超过50%,税负过重严重阻碍其向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转型。若营业税合并为增值税即会对第三产业提供了一个稳健的基础,进而缓解就业压力,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为我国以第三产业发展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做出强有力的保证。

(三)征收链条断裂,不利于提高税收入库率

我国对销售或者进口的货物及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征收增值税,其余的经营业务普遍征收营业税。但是在经济活动中,商品和劳务的流动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导致目前我国营业税的征收上缺乏与增值税抵扣链条的链接。在增值税与营业税合并后,增值税与营业税目前分别所涉及的范围可相互抵扣,这就既会消除我国税收上的制度性障碍也有利于税负公平且易于核查。而增值税采取发票扣税法,道道征税进而保证了增值税征收的环环相扣、相互制约。增值税和营业税抵扣链条的断裂导致征纳的行政成本大大增加,因此要完善增值税征税链条,降低征税成本,减少税收流失。

三、增值税、营业税合并后的优势分析

纵观世界各国,增值税的适用范围已基本涵盖了所有货物和劳务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其中新西兰的模式对世界各国都有示范作用,也最值得我国借鉴。新西兰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以货物与劳务税(类似我国增值税)代替了税率档次繁多的营业税。并根据《货物与劳务税》规定,在新西兰境内的税务登记者发生的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行为,都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不仅对提供产品征税,而且对提供劳务,包括政府机关也征税。至今,新西兰是实行增值税范围最广的国家,并实行12.5%的统一税率。从新西兰增值税的实践经验看,呈现出税基宽广、抵扣彻底、衔接紧密、符合税收中性原则的诸多优势。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对货物和劳务同时征收增值税,借鉴其他国家开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成功经验,我国的增值税、营业税统一合并为增值税从长期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一旦我国增值税、营业税合并后,增值税就不仅主要适用于生产领域,同样适用于提供营业税应税劳务(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文化体育业和娱乐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因此可以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保证相同的税收负担,实现增值税的税收中性理想。有利于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公平竞争。第二,增值税、营业税合并后可把增值税从生产制造业延续到第三产业。增值税的课税对象是当期增值额,并可对前一环节已纳增值税税金实行税前抵扣,这从根本上了杜绝重复征税,有利于企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协作发展也可以实现货品和劳务真正的出口零税率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三,由于增值税要求企业具备健全的财务制度,强化企业的管理水平。又由于征收增值税产生的压力,迫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以保持原有利润率水平,因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素质。最后,增值税、营业税合并后税基广泛,相当于一个能对全社会征收的流转税税种。并且增值税还可使减免税受到制约,使收入流失大大减少,有利于促进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增值税采取发票扣税法购销双方相互审计关系得到加强,增值税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交叉稽核,网上监管。

四、对增值税、营业税合并的建议

(一)逐步扩大征收领域

我国应结合实际国情在增值税、营业税合并的过程中,稳步推进,率先在某个行业进行试点。交通运输业首先具备试点的前提条件,因为它与各行各业联系紧密且涉及到生产、流通各个流域,其本身也具有价值的增值,符合增值税的征税要求。且交通运输业的运输费凭证已经纳入了增值税的管理范畴,所以可先将交通运输这个与第一、二产业关联紧密的行业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扩大至所有营业税征纳领域。

(二)适度调减增值税的税率

2009年增值税的收入份额为43.57%(包括国内增值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若其他税种不做相应的调整,将占收入份额13%的营业税并入后,增值税的收入份额立即会增加到56.57%。这就使我国的税收过多的依赖增值税,税收收入的风险性相应加大。其次,增值税是中性税,税负可转嫁,且最终由消费者承担。因此增值税、营业税合并后无疑会加重消费者的税负,所以应适度调减增值税的税率,减轻税负。第三,增值税属于间接税,调减其税率具有拉动物价下降的可能性,对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现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适应我国目前采取的稳健财政政策。

(三)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分配问题

增值税是共享税,用分割税额的形式以75:25的比例在中央与地方间分成。营业税是地方税,也是地方税中最大的一个税种,从图中可以看出营业税自1995年至2009年基本上都占地方税收的四成以上。一旦增值税、营业税合并以后,营业税将有四分之三上缴中央,地方税收受到很大影响。因为地税部门若失去了营业税,就会加大地方收入风险,所以应将增值税在中央与地方间的分成比例在俩税合并后重新商定。同时,地方政府应寻找新的主体税源,加大其他税种的征收,如考虑物业税、财产税等稳定税种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此次改革涉及到机构问题、财税体制问题、财权分配问题,所以一定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995-2008数据来源于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数据来源于中国财政部2009年决算数

(四)加强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力度

增值税、营业税合并后,纳税部门需在征管的时候需要对各个界定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因为增值税的发票扣税法对企业的财务水平要求较高,而像营业税所涵盖的服务业覆盖面广、情况复杂,相对来说财务水平也较弱。以及营业税涵盖的劳务改征增值税后,由于劳务的定价不宜核查,进项抵扣的制度使得劳务的价格很容易被操纵,这都增加了征收管理的难度。其次,虽然我国大力铺展的金税工程已取得显著的成效,但仍需要在我国税收征管领域加大信息技术、电算系统等技术手段的运用。并且除了加强税务部门的征管水平,还要进行纳税人及整个社会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依赖于税银联网,尽快展开税收征管的网络化工作使纳税人可以足不出户缴纳税款,真正实现纳税过程的公平化、透明化。

(五)从立法角度为增值税、营业税合并保驾护航

增值税、营业税的合并还取决于相关财政法律的完善。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应在立法中对增值税、营业税的合并问题做出明确规范,使其升级到法律级次,加强税收立法。且在国务院《2010年立法工作计划》中,增值税法作为重大立法项目标志着增值税立法工作已经进入到了实质性的阶段,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降低谈判成本及各种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规范征纳行为,为稳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勒东升.《税收国际化趋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李建人.增值税的转型和转型中的增值税[J].财经问题研究,.2010.(2):90:95.

[4]元丽萍.对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0.(4):198:199.

[5]夏相如.金其森.刍议增值税、营业税俩税合一[J].经济师,2010(5):208.

[6]龚辉文.关于增值税、营业税合并问题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0(5):41:43.

[7]杨全社.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变化趋势及改革路径[J].涉外税务,2010(6):36:41.

作者简介:

关于明确若干营业税问题的公告 篇4

根据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 经研究, 现将若干营业税问题公告如下:

一、企业集团或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以发行债券形式取得资金后, 直接或委托企业集团所属财务公司开展统借统还业务时, 按不高于债券票面利率水平向企业集团或集团内下属单位收取的利息,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金融机构统借统还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字〔2000〕7 号) 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贷款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2〕13 号) 的规定, 不征收营业税。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六条所称符合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凭证, 包括法院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 以及仲裁裁决书、公证债权文书。

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已发生但未处理的, 按本公告规定执行。

特此公告。

现行营业税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5

1994年的税制改革后,我国营业税税制进行了多次调整,其中一个最为显著的改变就是,营业税部分税目借鉴增值税以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的做法,从以往传统的流转税价内计征的形式,变为以增值额为计税。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重复征税的弊端,体现了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供劳务服务行业)的政策意图。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营业税的某些制度规定显然不适应新的形势,妨碍了营业税整体功能的发挥。

一、营业税税目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现行营业税采取应税项目正列举的方式,凡在列举范围内的课税对象属于营业税的课税范围,不在列举范围内的经营行为不征收营业税,我们认为在次环节的规定设计有遗漏。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在列举诸多应税所得之后,有一个“其他所得”的税目。“其他”二字,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既体现了税法的严肃性,也增强了税制对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营业税涉及到的行业众多,情况复杂,但税制中恰恰缺少这样的规定,当出现新的经济现象时,营业税则无法将其纳入征税范围,新的经营项目介于高税率和低税率之间时我们无法明确认定其税目。譬如近年出现的采矿权转让、机动车特殊号码收费,桥梁街道命名权拍卖等,都没有列入或明确界定营业税征税范围,这不仅造成了税收流失,而且使不同经营者之间税负不平衡,有悖于税收的公平原则。这些行为是商业色彩极浓的盈利行为,有必要依靠税收手段进行适当调控。同时针对当今新兴经营项目如泥吧、水吧、保健按摸、足浴、茶艺等的涌现,我们应相应地采取按类似行业确定税目、税率的办法征税。所以,对现行营业税各税目应尽快考虑增加“其他应纳税项目”的规定。

此外,“服务业”税目中餐饮、旅店、洗浴、理发、照相等行业之间的设备档次,服务水平及收费标准相差较大。例如,餐饮业中既有面向普通百姓的小饭馆,也有装饰奢华的大酒店,同一菜肴其价格也不及相同,有的甚至相差好几倍。但其使用税率均为5的比例税率,忽略了不同经营者服务对象和盈利水平的差别,不利于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协调发展。就我国现行流转税制而言,在商品的生产流通领域,增值税与消费税分别承担着普遍调节与特殊调节的职能,即在对所有商品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对利润较高的消费品再课以消费税,以构建起双层次调解的模式,使产业间利润趋于一致,有利于产业结构稳定。而在非商品流通领域,营业税尚未形成双重次调节的模式,同一行业按同一税率征税,忽略了行业内因企业规模差异形成的利润差异,导致利润率较低的小企业税负过重,生存、发展空间狭小,不利于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协调发展,这就要求营业税的税目进一步划分,不同税目的税率应拉开档次,区别设定税率,以体现区别对待政策。现行营业税的税目设置显然不能完全达到这样的目的。因此可以考虑对服务业中的餐饮业、旅店业、洗浴、理发、照相等行业按照其档次、盈利水平等综合因素进一步细分,将“普通消费”与“高消费”的消费活动区分开,分别采用不同的税率进行调解。

二、营业税计税依据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994年税制改革对有关营业税计税依据作了扣除规定。例如,建筑业中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转包给他人,以工程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或转包人价款后的余额作为总承包人的营业额,计算营业税。除此之外,在运输业、保险业、文化演出业、旅游业等若干项目中也有以余额作为计税依据的规定,这种做法消除了对同一营业收入重复征收的弊端。随着营业税税制的不断调整,营业税计税依据吸取了增值税差额计税的特点,如建筑安装业设备抵扣政策规定,更是突破了营业税全额计税的特质,差额征税,进一步减少重复征税范围,具有明显的增值税特征,其意义是应该肯定的。营业税计税依据规定中也有值得探讨之处。如,房屋租赁业中的房屋转租,按转租租金全额征收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对交通运输业课征营业税,不允许扣除票价中所包含的保险费金额,但这部分保险费属于代收款项并不是企业的实际收入,这种做法无疑增加了运输企业的税收负担。纳税人对此反应较为强烈,存在一定的征收阻力。我们认为,类似问题应借鉴建筑业中总承包人以余额计税的方式,避免重复征税。

三、营业税征免界限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相关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 营业税; 增值税; 税负测算; 结构性减税

增值税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税种,具有消除重复征税、实现税负公平等优点。自1954年法国首次引入增值税以来,截止到目前国际上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增值税。在我国,增值税已成为主要税种,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增值税改革进程

纵观我国增值税改革的进程,增值税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促进了增值税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自1979年,在上海等地的机器机械行业引入增值税以来,增值税已在我国运行三十余载。1984年,增值税征收领域扩展到全国各地机器机械、汽车、钢材等12类货物,此次改革是在原有产品税的基础上开展的,征税范围相对狭窄,并且计算比较复杂。

1994年,我国全面推行增值税制改革,征收范围扩大到所有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而对其他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等业务征收营业税。此举堪称增值税制改革史上的里程碑,增值税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确立了国家税收主要来源所得税和流转税;而增值税借助自身“中性”优势在流转税中占主导地位,并形成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税并行的局面。

2009年,为了鼓励投资,促进技术进步,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将机器设备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在流转税制改革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这一转型仍没能打破两税并行的格局。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营业税改征为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

二、营改增的原因及内容

2012年1月1日起,国家税务局首先在上海选择部分行业进行初步营改增试点,随后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行业试点,最后将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行业。营改增是继2009年实现增值税转型后,增值税制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一)营改增的原因

1.营业税具有重复征税的缺点,加重了企业负担

营业税征收简单,但存在重复征税的缺点。在营改增之前,以交通运输企业为例,不但要在购买燃料时交增值税,而且要对实现营业额全额征收营业税,存在重复征税现象,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2.营业税与增值税两税并行,破坏增值税抵扣链条

在营业税与增值税两税并存的条件下,增值税纳税人外购劳务所负担的营业税、营业税纳税人外购货物所负担的增值税,均不能抵扣,造成增值税抵扣链条中断。

3.两税并行不利于服务业发展

纳税人外购服务所缴纳的营业税无法抵扣,导致重复征税。纳税人为了避免重复征税,会自己提供所需服务。服务生产内部化,不利于服务业的长远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

(二)营改增的内容

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两档税率的基础上,新增设11%和6%两档低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辅助和签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试点纳税人原享受的技术转让等营业税减免税政策,调整为增值税免税或即增即退,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试点纳税人购买服务,可抵扣进项税额。试点纳税人原适用的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试点期间可以延续。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仍归属试点地区。

三、以陕西惠通运输业为例

(一)陕西惠通运输企业实际税负测算

2012年1月1日营改增在上海试点开始施行,为了测算营改增后试点企业的实际税负,现选取陕西惠通运输企业2011年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

陕西惠通运输企业是一般纳税人,主要业务是交通运输和物流,服务对象是陕西汽车集团。该企业2011年实际数据如下:总收入金额2 488万元(其中运输收入2 180万元,装卸收入218万元,其他收入90万元);总成本金额1 835万元(其中燃料费590万元,并且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过路费830万元,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修理费50万元,由第三方承担的修理业务,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车辆管理费30万元;人工费60万元;外委费180万元,并且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营改增前应交营业税金额=(2 180+218)*3%+90*5%

=76.44万元,可抵扣运输费180万元,可抵扣营业税=180

*7%=12.6万元。实际缴纳营业税=76.44-12.6=63.84万元。

但税改后应交增值税销项税=2 180/(1+11%)*11%+218/(1+6%)*6%+90/(1+6%)*6%=233.47万元。增值税进项税=590/(1+17%)*17%+50/(1+17%)*17%+180

/(1+11%)*11%+95*50%/(1+11%)*11%=85.7+7.26+17.8

+4.71=115.47万元。

应交增值税=233.47-115.47=118万元。

(二)陕西惠通运输企业实际税负分析

如表1所示,该企业在营改增后实际税负不降反增,是税改前税负的近1.5倍。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该企业在营改增前购买了交通运输工具,2011年度没有购置新的固定资产,因此无可抵扣税额。司机沿途所取得的过路费发票基本是普通发票,不能抵扣,金额占总成本的45%。此外,还有车辆管理费、折旧、人工费等造成抵扣链条的中断。由此可见,受企业成本结构、发展阶段、经营策略等因素的影响,在营改增的初期,个别企业税负会增加。

四、结论及建议

针对陕西惠通运输企业在营改增后税负不降反增的现象,笔者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该公司在营改增之前购买了交通运输工具,营改增之后没有购买新的固定资产,所以税率调整带来了税负上涨。同时还发现,营改增不着眼于试点行业,而从试点行业上下游整个产业链条考虑,达到了整体减税的目的。通过对下游环节减税,反过来会扩大经营业务,从而达到促进试点行业的发展。

由于营业税是地方税,而增值税是国税,营改增后势必会削弱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给税收管理也带来了难题,因此,建议中央政府不仅要保证地方财政收入,而且要考虑给予营改增后税负上升的交通运输业一定的补贴。由于区域性优惠政策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周围地区的资金流向试点地区,形成“洼地”效应,试点周边地区的试点行业会向试点地区转移,掏空试点周边的试点行业,因此,建议试点期限不易太长。

【参考文献】

[1] 段鸿菲.我国交通运输业改征增值税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优秀硕士论文,2012.

我国营业税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取向 篇7

营业税作为我国流转税的一种, 在我国税收体系中占有重要作用, 特别是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我国地方政府的最主要的税收来源之一。但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 营业税也必须逐渐的完善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

营业税在分税制初期对地方税收具有重要作用, 占地方税收的半壁江山, 1995年营业税收入为869.4亿元, 占地税收入的54.45%,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2007年营业税收入为6583.0亿元, 占地税收入的43.81%。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虽然营业税占地税收入的相对比重下降了10%多, 但是营业税收入的绝对量增长了7倍多, 为地方财政提供了稳定的财政收入。营业税运行的具体情况由下表就可以看清。

作为四大流转税 (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和营业税) 之一, 营业税是唯一由地方征收的税种。随着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扩大, 营业税的征税范围越来越小, 现行的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是提供应税劳务和转让无形资产以及销售不动产。可以说随着增值税这一新兴劳务税的兴起, 营业税在财政、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下降。由于增值税收入的75%归中央, 只有25%归地方, 所以对地方来说, 营业税的重要作用并未发生变化, 仍是地方税收体系的主体税种。

二、我国营业税存在的问题

营业税以征收范围广、税源普遍、税负低、征收简便、收入比较稳定、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突出等优势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第三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从长远来看, 营业税道道按全额课征, 这种传统流转税重复征税的缺陷将来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被淘汰。现行营业税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 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 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在:

(一) 营业税课征范围

1994年税制改革时, 分别确定了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这两种流转税, 平行征收, 互不交叉。但是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范围划分不合理, 导致了重复征税问题的出现。营业税税目中的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建筑业购入的原材料基本都是从增值税纳税人手中取得的, 由于对建筑业课征营业税这就使得原材料中所含的已征增值税得不到抵扣而要全额缴纳营业税, 破坏了增值税环环相扣的完整性, 其内在制约机制被明显削弱。建筑业中的安装、装饰、修缮劳务与增值税中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经营性质相似, 但适用税种不同, 税负相差悬殊, 这显然有失公平。

交通运输业属于营业税的课征范围, 增值税纳税人购入运输劳务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在凭票抵扣进项税额的制度下势必造成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中断。为了不增加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避免纳税人因进货成本结构不同而形成的税负畸轻畸重的问题, 又规定购进货物和销售货物所付运输费用准予抵扣进项税额按运费金额7%的扣除率计算。这导致运输企业只缴纳了3%的营业税却允许购入运输劳务的企业按运费金额7%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造成征少扣多, 使国家税收蒙受损失。

此外增值税与营业税两税并存导致兼营与混合销售行的出现, 而增值税是由国税局征收, 营业税是由地税局征收。这大大增加了税收征管成本和纳税人的奉行费用。

(二) 营业税税目

现行营业税对课税对象采用列举法, 将应税项目逐一列出, 在列举范围内的课税对象属于营业税的课税范围, 不在列举范围内的经营行为也就不在营业税征管之列, 没有将未具体指明的课税对象列入其他税目。设置其他税目能增强税制对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营业税涉及的行业众多, 情况复杂, 但税制中恰恰缺少这样的规定, 当出现新的经济现象时, 营业税则无法将其纳入征税范围。这不仅造成了税收流失而且使不同经营者之间税负不平衡, 有悖税收的公平原则。此外由于经营形式和经营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化, 使得营业税各个税目之间的划分也不清楚, 造成不能准确划分税目和交叉征税问题, 这不利于税收的征管。

(三) 营业税的税率设置

现行营业税是按税目设置税率, 9个税目设置了3级税率, 分别是: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和文化体育业的税率为3%;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税率为5%;从2001年5月1日起, 娱乐业的税率为20%, 但从2004年7月1日起, 台球和保龄球按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税率的统一带来了不少问题, 以娱乐业和服务业来看:

1.娱乐业全国统一税率为20%, 没有考虑东西方的差别, 不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 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成长。西部地区的娱乐业才刚刚起步, 如果对其征收过高的税率, 将大大的影响其发展。

2.服务业涉及了众多的应税行为, 对这些同行业的应税行为征收同一税率, 没有考虑到不同经营者盈利水平的差别。造成了营业税的调节功能太弱, 不能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

(四) 营业税纳税地点

营业税的纳税地点是指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申报缴纳税款的地点。正确规定纳税地点, 既有利于税务机关实行税源监控, 防止税收流失, 又便于纳税人缴纳税款, 同时, 对划分地方与地方的税收收入有重要意义。但是, 现行的营业税纳税地点有其不合理的地方, 以交通运输业为例: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 纳税人从事运输业务, 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这就带来了税收收入转移的不公平性问题。石油、天然气的管道运输一般会经过几个省 (市) 境内最终到达使用地, 按照现行营业税规定, 管道运输的营业税在纳税人机构所地, 那么该管道所经过的其他省 (市) 虽然耗费了人力、物力修建管道, 但却不能得到税收收入, 造成税收收入的转移, 再加之石、天然气管道运输经过地区大都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这种由于纳税地点确认带来的不公平性更为突出。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营业税的政策建议

(一) 合理划分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现行的税制改革方向是扩大增值税的税基, 逐步缩小营业税的税基。当前, 拓宽增值税税基, 把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列入其征税范围已形成共识。这样可以改变现行增值税片面重视生产性行业税基的状况, 转向生产性与非生产性行业税基并重, 适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第三产业飞速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严密性。此外, 这样也有利于税收的征收管理, 降低税收征管成本。

(二) 增加对税目概括性规定条款

为了增加营业税对经济发展的前瞻性和适用性, 应在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增设一个概括性税目, 即“其他应税劳务和经营行为”, 这样, 就可以把不断出现的新型劳务和经营行为及时纳入营业税征收范围, 避免税法的滞后效应, 既扩大了营业税的征收范围, 增加了财政收入, 又保持了不同经营者之间的税负公平。

(三) 调整营业税的税率, 使不同经营者之间的税收负担趋于公平

目前营业税的税率按税目实行分类比例税率, 这基本上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还是有一些税基和税率配置不合理。娱乐业还是实行以前的浮动税率 (5%—20%) 比较好, 这样地方政府还有一定的税收自主权, 做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税收政策。同时对西部地区实行较低的税率, 为西部大开发做铺垫, 吸引经营者去西部经营, 加速西部地区的发展。此外, 同一税目的经营者, 由于其经营能力不同也应该按不同的税率征收, 就像增值税一样, 设置小规模纳税人, 降低那些盈利能力比较弱的企业税收负担, 使经营相同行业的纳税人实际税收负担趋于平等。

(四) 合理确定营业税的纳税地点

合理确定纳税地点, 使税收收入在不同地区间合理分配, 同时使税收收入的转移最小。从税理上讲, 纳税地点的确认应符合税收原理和实际征收管理的需要, 由此导致的税收收入转移问题更适宜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的手段来解决, 但在目前财政体制不能马上改变的情况下, 从税收上考虑尽快解决一些税收收入转移矛盾较大的问题, 比如管道运输业营业税, 尽量让税收收入分配到管道所经过的各个地区。

对营业税进行改革, 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财政体制。要顺利推进营业税制度改革必然涉及财政分配问题。在增值税的征税范围逐步扩大的同时, 必然伴随着营业税税基的缩小, 这将导致营业税收入的降低。营业税作为地方政府主体税种的地位也将受到挑战。所以, 要保持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减少, 中央要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抑或是提高地方与中央在增值税上的分成比例, 确保地方政府的利益不受损失, 这样营业税改革才能顺利的进行, 才能使营业税不断得到完善, 使其更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现行营业税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 在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和税率税目上存在一些问题, 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关键词:营业税,问题,改革

参考文献

(1) 於鼎丞, 魏朗.中国税制 (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8.

(2) 马海涛.中国税制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 郝发忠.浅议我国营业税制的现状与改革 (J) .财会研究, 2004 (7) .

营业税问题 篇8

在营业税法中,经营租赁按“服务业”税目中的“租赁业”项目征收营业税。这对于完全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经营租赁业务似乎不存在营业税纳税问题的争议,但涉及到境外的经营租赁却出现了不同的理解。笔者曾就境内企业取得的境外设备经营租赁收入是否需要缴纳营业税问题,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官方网站的纳税咨询系统进行了多次咨询,但不同的答疑人员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答复,这使企业在实务操作中感到无所适从。那么,为什么出现不同的理解?境内企业境外经营租赁收入究竟是否应该交纳营业税呢?

一、税法对在境内提供劳务的界定

修订后的《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因此,何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就成了判定境内企业境外经营租赁劳务是否应该缴纳营业税的关键。

修订后的《营业税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条例第一条所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境内)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是指:(一)提供或者接受条例规定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二)所转让的无形资产(不含土地使用权)的接受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三)所转让或者出租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在境内;(四)所销售或者出租的不动产在境内。”《营业税实施细则》在劳务界定方面遵循了“属人原则”,即“提供或者接受条例规定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或者”一词表达的是并集而非交集的概念,也就是说不论劳务发生地是否在境内,只要劳务提供方和劳务接受方中的任何一方位于境内即满足《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之规定;而修订前的《营业税实施细则》采用的是“属地原则”,即“所提供的劳务发生在境内”,不论劳务提供方和劳务接受方是否在境内,只要所提供的劳务发生在境内就满足《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之规定。修订后的《营业税实施细则》扩大了对境内的解释范围,不再单纯地从劳务发生地这一地理概念上来辨别,而是以纳税主体所处的位置为主要判断依据,这在实务上更具有可操作性。表1以矩阵的形式对营业税法修订前后各种劳务类型的纳税义务进行了对比分析。

二、对涉及境内企业境外劳务营业税免税文件的解读

笔者查阅了2009年以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涉及境内企业境外劳务营业税免税政策的有关文件,这些文件主要有《关于个人金融商品买卖等营业税若干免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11号)、《关于国际运输劳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财税[2010]8号)和《关于应税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31号)。

1. 财税[2009]111号文第三条规定: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境内)单位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以下简称境外)提供建筑业、文化体育业(除播映)劳务暂免征收营业税。”近年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规模不断增长,一大批大中型企业走出国门承揽工程,对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如果对这些企业的境外业务开征营业税,则必然影响其国际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了这一税收优惠政策,但这一政策并未涵盖境内企业境外经营租赁劳务。

2. 财税[2010]8号文的免税政策主要针对国际运输劳务,包括:

1)在境内载运旅客或者货物出境;2)在境外载运旅客或者货物入境;3)在境外发生载运旅客或者货物的行为。该文件也不涉及境内企业境外经营租赁劳务。

3.

财税[2011]131号文主要是结合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对试点地区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的税收优惠政策做出规定,这其中也不涉及境内企业境外经营租赁劳务。

由此,我们可以推定在修订后的《营业税实施细则》对境内企业境外经营租赁劳务规定负有纳税义务,而国家又没有出台关于该项劳务免征营业税的优惠政策时,该项劳务即负有纳税义务。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的界定不清。

《营业税实施细则》第四条第(一)款:“提供或者接受条例规定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第九条:“条例第一条所称单位,是指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条例第一条所称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以“企业”为例,其“在境内”的界定标准是什么?是依法在境内注册成立,还是经营管理在境内,或两者兼具?营业税法并未给出明确的解释。我们知道企业的概念非常宽泛,从是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上来划分,可分为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那么,外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实行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或者中国公司在境外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实行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是否属于“在境内”呢?前者可能容易理解,但后者可能就会产生争议,如某中国公司在某国的分公司向当地一家公司提供的完全发生在某国境内的经营租赁收入是否负有营业税纳税义务呢?建议参照我国所得税立法中有关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概念进一步明确何谓“在境内”。

2. 财税[2009]111号文第三条表述不严谨。

修订后的《营业税实施细则》对何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进行了重新界定,即“提供或者接受条例规定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但财税[2009]111号文第三条又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单位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提供建筑业、文化体育业(除播映)劳务暂免征收营业税。”这一对立概念造成对同一劳务类型的不同界定,违背了同一概念前后表述须一致的原则,容易产生歧义和误解。笔者认为若表述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单位或个人提供的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建筑业、文化体育业(除播映)劳务暂免征收营业税。”则避免了概念的冲突,更显科学、严谨。

3. 对境内企业境外经营租赁征收营业税存在征管漏洞。

我国实行“以票控税”的税收征管模式,这对劳务提供方和接受方均位于境内的应税劳务确实起到了很好的监管作用,但涉及到境内企业境外提供劳务时,“以票控税”就会“失控”。其根本原因是境外劳务接受方并不受中国税务机关发票管理制度的制约,甚至会不认可中国税务机关开具的中文税务发票,对他们来讲一张具备发票各项基本要素的商业发票足以。因此,境内企业向境外客户提供的经营租赁劳务,就面临发票监管环节的漏洞,税务机关只能通过加大查账力度来监督税收,从而增大了税收征管成本。

4.“双向征税”易造成“重复征税”,加重企业负担。

修订后《营业税实施细则》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将境外单位或个人向境内单位或个人提供的发生在境外的劳务纳入征税范围,尽管后来又通过财税[2009]111号文件对该类型的部分劳务实行了免税政策,但这与境外单位或个人向境内单位或个人提供的发生在境内的劳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进口劳务征收营业税的思想,这一思想与增值税、预扣所得税的征税原则保持一致,符合国际惯例。但与此同时对境内单位或个人提供的发生在境外的劳务,即出口劳务征收营业税,就形成了“双向征税”,不符合“出口退税、进口征税”的税收机制,如果进口国也对该项进口劳务征税,就会形成无法抵扣的重复征税,加重了出口企业的税收负担,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企业境外经营租赁劳务逐渐增多,尤其是一些大型发电设备、机械设备、环保设备、建筑施工机械、石油化工成套设备的国际租赁业务呈较快上涨态势。同时,随着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规模的迅速增长,中国承包商企业从国内市场租赁施工设备运往项目所在国使用的情况也大大增加,这些经营租赁通常都是湿租,利润空间较前几年大大下降,负税能力不高。此外,财税[2009]111号文对境内企业提供境外建筑业实行了暂免征收营业税的政策,继续对与境外建筑业密切相关的境外设备租赁劳务征收营业税,不但直接影响其国际竞争力,还会使一些租赁商采取变通方式将实质上的经营租赁改成形式上的建筑业,从而逃避税收,给纳税征管带来难度。

关于增值税营业税的若干问题思考 篇9

关键词:增值税,营业税,问题,思考

一、增值税相关知识

1、增值税的定义。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但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因此,我国也采用国际上的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额,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则。

2、增值税的特点。(1)实行价外税。(2)划分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3)简化征收率一般纳税人:17%、13%;小规模纳税人:3%;出口货物,适用零税率。

二、营业税相关知识

1、营业税定义。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营业税属于流转税制中的一个主要税种。

2、营业税特点。征税范围广、税源普遍;以营业额为计税依据,计算方法简便;按行业设计税目税率。

三、增值税、营业税存在的问题。

1、确认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方面。现行增值税制把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者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企业销售额和财务核算的完善程度。在纳税人资格认定上虽然已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由于同时存在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在不同资格的纳税人之间发生业务时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就存在了不连续的问题。(2)一般纳税人认定以销售额为主要依据,科学性不强。销售额标准实际是一个企业规模的标准,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年的销售额具有不确定性,当企业销售额达不到标准时,将会被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使企业更难得到进一步发展。(3)一般纳税人认定无法起到真正的管理作用。个别企业为了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往往不断的注销建立或挂靠其他公司。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计税方法方面。我国增值税一般实行购进扣税法,增值税应纳税额等于当期销项税额减当期进项税额,应该说这是增值税管理的核心,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在理论上无可非议。但在我国的实践中确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企业应纳税款的存在企业可控性。企业往往依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在控制进行的认证和销项的开局,从而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每月的应税额。(2)不利于税务机关的日常管理。而税务部门在平时管理时,客观上没有那么多精力,主观上没有足够重视,一旦有问题,纳税人不配合,查证难度相当大。(3)客观上造成纳税人偷税数额的增大。部分企业存在帐外销售和帐内隐匿销售,但其进项税额已抵扣。在购进扣税法情形下,偷税部分销售的税负等于其适用税率,形成了纳税人偷税绝对额较大。

3、营业税存在的问题。(1)税目上存在的问题。现行营业税对课税对象采用列举法不在列举范围内的经营行为也就不在营业税征管之列。致使一些课税对象的行业范围不确定,造成交税和征收上的一些问题。(2)计税依据上存在问题。计税依据虽然已比较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对交通运输业课征营业税,不允许扣除票价中所包含的保险费金额,而这部分保险费属于代收款项;并不是企业的实际收入。这种做法无疑增加了运输企业的税收负担,纳税人对此反映比较强烈,存在一定的征收阻力。(3)征税界限上存在问题。营业税是地方税体系中的骨干税种,在组织财政收入和调控经济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营业税的减免优惠政策应力求规范,以保证其收入和调控功能的实现。但现行营业税的减免优惠制度中,有些规定颇值得推敲。(4)课征范围上存在的问题。流转税领域增值税与营业税两税并存,导致“兼营”与“混合销售行为”大量存在,在增值税与营业税分别由国税机关、地税机关征收的税收管理体制下,大大增加了征管成本和纳税人的奉行费用。营业税征收范围存在的问题与增值税课征范围过窄是相伴相生的,就发展趋势来看,增值税征收范围扩大与营业税征收范围缩小是不可避免的,大多数第三产业应逐步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营业税已成为地方税收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若征收范围调整过大,地方的财政收入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营业税的改革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四、完善增值税、营业税的若干建议

1、构建“财税分流”的增值税会计模式。财税分流模式的总原则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财务会计不受税法具体规定的影响,按照其本身的要求与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向各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如果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不符合税法的要求,再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依据这一总原则设计增值税会计模式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财务会计如何对有关增值税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即如何根据会计本身的要求与原则对增值税业务进行恰当的核算与报告;二是增值税会计如何通过特殊的方法确定企业的纳税义务与抵扣权利,其实质是解决如何向通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及税务部门这一特殊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2、建立统一的“价税合一”的增值税会计核算体系。为了增强增值税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在“财税分流”的模式下,考虑到增值税在我国的特殊地位,借鉴英国增值税会计核算模式,可建构统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会计核算体系。增值税纳税企业可以设置“增值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递延税款—增值税”三个账户,分别核算会计上的增值税费用、税法上的应纳增值税额和会计与税法差异影响的纳税额。单独设置一个损益类账户——“增值税费用”账户,该账户核算企业发生的增值税费用,由于增值税是企业的成本费用,其核算应遵循会计原则进行,借方发生额为销售收入所对应的销项税,贷方发生额为销售成本所对应的进项税,但这一进项税,是已销产品对应的进项税,余额即为本期增值税费用。期末,该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余额为零。继续保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核算有关增值税税金的计算和交纳,该账户贷方登记按本期税法确认的销项税,借方登记本期按税法规定准予抵扣的进项税和已交纳的税金,余额为企业应交或多交的增值税。设置“递延税款—增值税”账户核算值税会计暂时性增差异影响的纳税金额,该账户借方登记会计销售额小于税费销售额产生的销售差异影响的纳税金额,贷方登记会计购进额大于税法购进额产生的购进差异影响的纳税金额,期末余额为企业待抵扣的增值税或多交的增值税,从而揭示增值税暂时性差异的形成和转回。

3、合理确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适用转型改革的对象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改革后这些纳税人的增值税负担会普遍下降,而规模小、财务核算不健全的小规模纳税人(包括个体工商户),由于是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且不抵扣进项税额,其增值税负担不会因转型改革而降低,为了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就业,相应降低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低至3%,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相比略有偏高,还有小幅下降余地,这样以利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市场竞争。

4、完善营业税应采取以下措施。(1)细化并完善营业税税目范围。对于不确定的纳税行为进行明确的规定,有利于企业申报纳税和税局的征收管理一致化也有利于企业税负的公平、公正。(2)使计税依据更科学完善。应依据经济业务的实质来确定科学的计税依据对于不属于企业的收入一定要予以扣除以免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但对于属于企业的收入一定要予以征收已保证国家税款不致流失,并公平企业的税负。计税依据的科学完善有利于征管工作的顺利进行。(3)科学划分征税界限。依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征税范围进行科学的规划以有利于发挥税法的在组织财政收入和调控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应规范营业税的减免优惠政策以保证其收入和调控功能的实现。(4)对于出现的新型的行业的营业税依据其经济实质来确定其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和税率。

参考文献

[1]、中国税务学会课题组增值税征收范围应适当扩大《税制改革》2002.7

[2]、谷立雄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现状及对策《税收理论与实践》2004.12

营业税问题 篇10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增值税,营业税

一、对交通运输业造成严重的重复征税问题

交通运输业的营业成本包括燃料、修理、修配及运输设备等投入, 在征收营业税的情况下, 这些中间投入都是无法进行进项抵扣的, 而在纳税时, 却必须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 这就造成了营业税下的重复征税问题, 极大地加重了交通运输行业纳税人的负担。

此外, 交通运输业的业务往往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 在征收营业税的情况下, 这也会造成重复征税的问题。比如A省的一家陆地运输企业甲公司需要把货物从A省途经B省运到C省, 运费为10000元, 那么按照3%的营业税税率, 甲公司应当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0元。由于自身运力的不足, 甲公司选择了与B省的陆地运输企业乙公司合作进行“联运”, 并支付给乙公司5000元。此时, 乙公司仍然需要为这一收入缴纳营业税150元, 两家运输企业共缴纳营业税450元。可见, 完全相同的一项运输活动, 由一家交通运输企业来做和由几家交通运输企业合作来做, 整个交通运输业缴纳的营业税却是不同的,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重复征税现象。在运输的过程中, 环节越多, 那么整个交通运输业重复缴纳的营业税也就越多。

从上述两个方面可以看出, 交通运输业面临着严重的重复征税问题, 这将极大地扭曲企业的生产和投资决策, 不利于交通运输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破坏增值税抵扣链条, 不利于交通运输业的专业化发展

一个完善的增值税体系的关键就在于, 它能够在商品、劳务的流转中, 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局面。而对交通运输业这样起着联接生产和销售各环节的关键行业征收营业税, 使得增值税的链条被人为地破坏, 这将对纳税人的经济行为造成极大地扭曲。

对于需要交通运输服务的企业来说, 如果外购这部分服务, 其所支付的运费在计算应纳增值税税额时, 只能按照7%的抵扣率进行抵扣, 而如果自行提供运输服务, 则可以按增值税的规定进行抵扣。因此, 外购的交通运输服务越多, 需要支付的运费越多, 企业的税负相对来说就越重。对于运费较重的企业来说, 就倾向于自行提供所需要的交通运输服务, 造成这部分服务的内部化, 不利于社会化分工的进一步加深和交通运输行业的专业化发展。

三、难以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定性

目前, 我国实行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征的流转税体系, 在税收征管中, 经常要面临区分“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的问题。

“混合销售行为”是指, 纳税人销售行为同时涉及到了劳务服务和货物销售时, 其中的劳务服务应当缴纳营业税, 而货物销售应当缴纳增值税, 那么此时纳税人的销售就是“混合销售行为”。按照规定, 在“混合销售行为”出现时, 从事货物生产批发、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应当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而除此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兼营行为”是指, 纳税人的经营范围既包括货物销售, 又包括劳务服务时, 如果劳务服务和货物销售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那么此时纳税人的经营行为就是“兼营行为”。按照规定, 对涉及兼营行为的纳税人, 应当对这两方面分别进行申报与核算。

可以看出, 对于这两种特殊的行为, 现行的税制都有了明确的划分和处理办法,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出于各种原因, 这两种行为的划分并不容易, 这就给税收的征管增加了困难。

例如, 由于外购交通运输服务会造成税负的加重, 一些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 往往自己组建车队, 来进行本企业货物的运输, 而不是外购这部分服务。从一个角度来看, 该运输服务可以被看成企业产品销售全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应当被判定为混合销售行为。但是, 换个角度考虑, 从本质上看, 该运输行为和产品销售行为性质不同, 这部分服务既可以由企业自己来提供, 也可以通过外购的方式来提供, 因此应当被判定为兼营行为。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 在企业的经营行为比较复杂时, 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 才能最终得出合理的辨别, 因此, 这就对税收的征管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四、造成运输发票的抵扣管理问题

增值税, 顾名思义, 是对“增值”的部分进行税的征收, 在实际操作中, 计算的方式是用销项税减去进项税。实行增值税的征收, 可以极大地避免重复征税。并且, 增值税的征收过程中环环征收、环环抵扣, 纳税人只有在购买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时获得卖方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后, 才能在缴纳增值税时进行进项的抵扣, 因此, 在征收增值税的情况下, 只要拥有对增值税发票的严格管理, 就能使纳税人之间相互约束, 形成增值税的自我控制机制。

目前, 国家税务总局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所研发出来的金税工程防伪税控系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该系统基本上覆盖到了所有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对增值税的专用发票实施规范的管理, 有利于增值税自我控制机制的实现。

但是, 对交通运输业征收营业税却阻碍了增值税自我控制机制的实现。之前, 为了避免增值税抵扣链条的破裂, 国家规定, 交通运输业的专业运输发票可以用作进项抵扣的凭证, 交通运输服务的购买方可以凭此发票按照7%的税率进行抵扣。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专业运输发票的管理体系并不相同, 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 通过代开、虚开专业运输发票等方式来进行偷税、逃税, 这就使得税收征管中出现了新的难点。

上一篇:香港词汇研究下一篇:药事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