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建筑形态

2024-06-08

民居建筑形态(精选十篇)

民居建筑形态 篇1

关键词:高台建筑,喀什老城,建筑物

新疆喀什老城高台建筑大多以生土为主, 所谓生土是指用那些没有加工过的泥土。新疆高台建筑大多以生土和杨木混合搭建而成。其他建筑形式相比高台建筑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高台建筑多为木梁柱结构, 能够满足新疆地区广大民众的需求, 与新疆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相适应。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台民居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 从外形上来看, 高台民居的形式丰富多样, 空间布局错落有致, 屋顶上有时也会点缀一些绿色植物, 色彩搭配鲜明[1]。

1 高台生土民居形成的因素

(1) 从自然角度来看。新疆高台生土民居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众所周知, 不同的环境为居民提供的建筑材料也不尽相同, 绝大多数居民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 都以本土材料为主要目标。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在特定区域、特定条件下, 想要建造什么样的建筑主要取决于当地建筑材料的种类以及建筑的技术水平。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新疆喀什地区气候非常炎热、干燥, 物质资源与其他城市相比相对比较匮乏, 尤其是在干旱炎热的沙漠戈壁中, 能够为居民所选用的建筑材料是非常有限, 甚至是稀缺的。但值得注意的是, 新疆地区白杨木、芨芨草等植物较多, 土层非常深厚, 这就为新疆喀什地区居民建造高台建筑奠定了物质基础。[2]不仅如此, 新疆高台生土民居大多位于新疆喀什老城东南端, 这里地势较高, 甚至还有高达数百米的黄土高台, 地势高低不平, 高台民居生土建筑建立在这里给人以错落有致的立体感觉。随着时间的发展, 从最初的一座座孤立的建筑, 逐步形成了现如今错综复杂的居民建筑形式。 (2) 从人文角度来讲。新疆喀什老城高台生土民居历经2000多年的历史, 文化积淀浑厚, 充分展现着新疆维吾尔族居民的传统民居特点。新疆喀什老成高台生土民居采用内向型封闭防热的建筑方式, 充分体现了高台生土民居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 新疆喀什老城所居住的居民大多数为维吾尔族居民, 这些居民信仰非常广泛。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 文化交流的频繁, 很多居民开始信仰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在新疆地区的落户, 也对高台民居生土建筑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高台生土民居在建筑造型方面开始呈现一定的宗教特色, 给高台民居生土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原料基础。

2 高台生土空间形态构成的特征

从聚落布局角度来看。高台生土民居群落表皮呈黄色。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建筑错落有致, 蕴含着丰富的变化, 聚落建筑户外大门, 显得非常庄重。门上镶嵌有图案花纹。不仅如此, 在这些民居表皮还用草泥抹面, 这种做法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民居内部的温度。[3]从院落布局角度来看, 高台生土民居院落呈封闭式, 布局非常灵活自由, 室内外空间布局是从新疆实际情况出发而设定的, 这种设定方式打破了对称等概念对建筑布局的束缚。与新疆喀什老城地区居民日常需求为主要目的, 所建立的高台生土民居, 着重突出了客厅的重要地位, 实现了院落布局的层次分明, 错落有致。新疆高台民居院落里住宅的布局也并非完全一致, 其布局存在差异很大, 有平房, 有2层3层的小楼, 还有层数高达7层的土楼。每一座房屋都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 既可以在夏日纳凉又可以在冬日保暖。高台回廊下的护栏条是由能工巧匠手工卷制出来的, 长短不一, 粗细各异。

颜色也是新疆喀什老城高台建筑的特色之一, 在人类物质生活发展的历程中, 人们也在不断创新建筑色彩的艺术设计方式, 为建筑形态的多变奠定了颜色基础。在新疆喀什老城高台民居建筑中, 红色的运用范围比较广泛。新疆伊斯兰各教将红色视为乐观、魅力的情感。与其他民族使用红色的方式不同, 新疆喀什老城地区的维吾尔族民众所使用红色经常会与其他高饱和度色彩有机结合在一起, 给人以交错相插的美感。黄色也是高台生土居民常用的建筑颜色, 黄色代表着黄土地, 代表着新疆喀什老城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大自然的馈赠。将黄色应用于建筑当中, 一方面诠释了色彩艺术的丰富性, 另一方面, 也表达了新疆喀什老城地区民众向往美好生活、追求富足的愿望。

3 新疆高台生土民居建筑所遵循的原则

首先, 与当地居民的传统习俗保持一致。传统习俗对居民建筑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 新疆喀什老城维吾尔族先民在新疆地区居住的时间非常久远, 民族文化在世代沿袭的过程中也影响了新疆喀什老城高台生土民居的构建。在新疆喀什老城, 平顶结构建筑构件是其主要的建筑特色。这些平顶一方面可以作为一家人团聚、喝茶、聊天的起居室, 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晾晒场, 比如晾晒葡萄的农作物等等[4]。正因如此, 我们可以意识到新疆高台生土民居是在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基础上建造的。其次, 应当与新疆地区的气候条件保持一致, 新疆喀什老城地区气候干燥, 日照充足, 且降水量非常少。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干旱性气候, 在这种气候内建造的高台民居则应在结构造型以及功能分区上与新疆的干旱性气候保持一致。在建造建筑的过程中, 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切实保证建筑功能的同时, 做到冬暖夏凉。最后, 建筑的建造应当与当地的经济条件保持一致。现阶段, 新疆喀什老城的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作物收入, 因此, 其经济条件承受能力相对较低, 而建造生土民居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 节约建造费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人力减轻居民的经济压力。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新疆高台居民建筑的形成是在人文环境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引导下形成的。时至今日, 我们应当深入了解新疆高台居民建筑的形态特征, 并为我国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淑蘋, 冯风雷.喀什高台民居的形成历史及原因探析[J].新疆社会科学, 2011, (1) :124-129.

[2]宋辉, 王小东.保留·重构:再生——新疆喀什老城区的改造与更新[J].城市规划, 2013, (1) :85-89.

[3]卫东风.生土民居场所精神与建筑体验——以喀什高台民居为例[J].华中建筑, 2009, (3) :266-270.

民居建筑 篇2

民居建筑包含了建筑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客家民居建筑

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列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

围龙屋建筑始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或斜坡地段建造。在建筑上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错落有序,布局规整。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围龙屋左右两厢俗称横屋,在左右横屋尽头,筑起围墙形的屋,把正屋包围起来,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小的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有四至六条围龙。然而梅州的客家围龙屋基本上都不是圆形的,是半圆形的,屋前定有一个呈半圆的水塘,水和屋最后合成为一个圆,这些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文化意义

四合院建筑,是中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处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几亩,小则不过数丈;或独家独户,或数户、十几户合居,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它形成了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

四合院建筑

它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

陕北,山大沟深,万壑纵横。这里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陕北建造窑洞,最早应该始于周代,半地穴式。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陕北窑洞在各地样式略有差别,体现了不同的风格。但就用料而言,大体分四种:土窑 石窑 砖窑 接口窑。土窑是靠山挖的黄土窑洞。石窑 砖窑是在平地上用石块和砖块砌成的窑洞。接口窑是在土窑洞口,再从底到顶用一层石块或砖箍窑面的窑洞。这种窑洞看起来整洁,结实。在陕北,许多农户住的就是这种窑洞。

陕北窑洞

大多依山而筑,占地少,建造成本低廉。现在一般农户花2000元左右就能建一孔很象样的石窑。窑洞隔音,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素有“神仙洞”的美誉,是居家的首选。

广西的“杆栏式”

也称高脚房屋建筑,以竹,木,茅草为建筑材料,分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在潮湿炎热的南方,既防潮,又通风,还可以御蛇、虫和野兽的侵害。随着傣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景洪的曼景兰村寨己出现了许多砖石、水泥现代建筑材料建成的杆栏式建筑,杆栏建筑的历史十分悠久,在云南省内的出土文物已向我们展现了秦汉时期云南杆栏式建筑的真实风貌。至今,在中国南方,除傣族外,还有许多其它少数民族也是居住这种杆栏式建筑的房屋。

云南滇中高原地区

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正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有些还在正房对面,即进门处建有倒座。通常为楼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外墙一般无窗、高墙,主要是为了挡风沙和安全,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

建筑特点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八卦图。

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有“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三栋四横”,二围层。最小的围龙屋的建筑面积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则上万平方米。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普遍为“三栋二横”一围屋居多。三栋二横围龙屋,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一口天井,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屏风按需要可开可闭。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民居建筑形态 篇3

结构性装饰

结构性装饰是与建筑本身结构有关的装饰,在建筑上既有实用功能,又是承重的结构和装饰的重点,是融合在建筑内部的一种装饰形式,具有美学功能的实际意义的设计方式。在吐鲁番民居中结构性装饰主要表现在墙面、柱子。

1.墙面

吐鲁番民居外部墙面多用土坯砌成,造型简朴少有粉饰,建筑墙体上用土坯砖竖摆出连续变化的人字形或十字形图案,这样不但丰富了房屋和墙体的的顶部设计,同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光影效果。室内墙体上经常挖出一些壁龛用以存放东西。壁龛的深度因墙体建筑构造厚度决定,尺寸随室内墙面面积而有所不同。但主要的功能是存放被褥、餐具、书籍、装饰品等物。室外墙体的壁龛的作用(1)改变生土墙面的单调性,丰富墙面阴影效。(2)伊斯兰教文化对当地民居建筑的影响。(3)伊斯兰时期佛教石窟开凿的继承和改造。

2.柱子

柱子在大部分民居不做特别装饰,因为当地植被稀少,所以居民一般将稀有的木材充分利用,减少装饰而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有的比较将就而在近人的尺度做了凹凸变化,即柱裙处理;柱头有的直接和木梁搭接,有的做植物纹样的托梁连接到主梁。

纯粹性装饰

纯粹的装饰是一种包裹的手法,起始于古典复兴运动,并持续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设计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纯粹性建筑的装饰可以是独立存在的,它可以与建筑本身的结构无关,只附着于建筑的表皮,起愉悦视觉感官的作用。在吐鲁番民居中纯粹性装饰主要表现在门。

1.门

门套

吐鲁地区的门套样式与中原地区相比,显得较为简洁。由于地理和人文等因素造型相对简化。利用当地材料因地制宜,虽然相对较为简化,但无论是以夯土为主要形制的门套,以砖石材料为主进行装饰的门套,还是运用现代装饰材料装饰的门套,都明显具有当地建筑装饰特色。

门头

在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建筑中门头的设计经过工匠们长期的实践,门头的造型不断地改进与完善,门头的物质功能逐渐减轻,而它的装饰功能逐渐变为主要的了。因为木料制造的门头经受日晒风吹很容易损坏,于是原来的木质构件逐渐被砖结构取代。对门头的建造上体现了当地维吾尔族工匠们灵巧的技艺,不仅利用建筑材料本身的特点来进行装饰,例如运用砖的大小,结构特点进行排列组合,形成造型别致的门头。同时运用瓷砖,预制构件等现代的装饰材料对门头进行装饰,利用彩绘丰富门头装饰效果。

门扇

吐鲁番地区民居院门门扇有单扇、两扇和三扇的,其中两扇的大门比较常见。由于吐鲁番地区天气夏天炎热,为了通风散热,在设计院门的门扇时,在门扇的上部设计出了镂空效果,以方便通风。一些院门门扇设计中装饰以四碗菱花隔扇,在大门上部高度约占到大门总高度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处,使用双交四碗菱花格,或用旋木连珠直棱条作为门扇上部的镂空效果装饰。这种虚实结合的门扇是庭院内部和外界产生视觉联系的途径和空气流通的通道。相对于条件稍差些的家庭,他们的门制造型比较小,装饰相对也简单。

2.门的附属构件

门簪

门簪位于大门上方,是用于安装门扇上轴连楹固定在上槛处的大门构件,这种在上槛处的凸起,少则对称两枚,多至数枚,类似古代妇女头上的发簪,是大门的常见构件。后来逐渐演变为装饰物。以至许多民居大门上的门答,只为好看,并无实用功用。门簪出现在维吾尔民居大门上,并作为装饰,反映了中原汉文化对维吾尔民居木雕门窗装饰艺术的影响,既有在中原地区常见的六边形、圆柱形等形制,也有具有当地特色的花瓣形、瓜果形、几何形的门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门拔

门拔,即门上的门环、门扣。普通民居门上的门拔,样式简洁,门环多呈圆形环状。环本身多光洁无饰,但也有做成拧转方条环。门环依靠门环座固定在门扇上。门环座是在门扇上钉的一块铁皮,铁皮外形形状多被加工成为圆形,一些门环座外环做成锯齿形环绕。有的门环座由好几层叠加使用,更显得大气美观。连接门环座和门环的也是一副较小的铁环,将门环固定门扇上,连接环也被工匠加工成为具有装饰效果的构件。还有一些较为简单的门钱,没有设置门环座,直接用连接环固定在门扇上,不做装饰。

包叶

常见的包叶是钉在门扇的上端和下端两个部分,为了更好的加强门扇的坚固性,这种金属叶片有的被扩展到门扇的四周。左右一对门扇在开合时经常相碰,为了减少木制门的磨损,常常用铁皮把门扇的边包住,这些金属叶片都镂划有各种风格的装饰花纹。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民居建筑形态 篇4

关键词:地域性,闽南民居,建筑空间,空间原型

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这几十年的发展,全国乡村建筑的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闽南地区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前,传统农村格局维系了数千年,但近40年完全改变了。短期内的经验迅速总结以及村民的相互模仿,使农村建筑呈现新的地域共性。现代材料、技术改变了建筑的形式, 呈现了区域性甚至是全国性的同构现象,地域特色逐渐消失;西方生活模式的渗入逐渐改变了建筑的空间组织,可能使得某些承载着特定文化的活动因空间类型的缺失而消失。然而通过调研发现,虽然闽南地区农村建筑形式的同构现象比较明显,空间类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精神空间基本延续了下来,这些精神空间延续是文化的延续,呈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通过民居精神空间的延续而达到文化的延续是对中华文化传承的一种新思路。

1.民居建筑空间

民居建筑空间指的是民居建筑内部空间,也包括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组成的外部空间1。民居建筑空间是供人使用的,人不仅具有物质属性,同时也有社会属性,因此相对应的建筑空间也有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物质空间以功能为主体,为世俗生活所用,如卧室、起居、餐厨等;精神空间以文化、 信仰等隐性社会关系为依托,表达的是人与神、人与文化的关系,比如西方的教堂和中国的祠堂是由不同的文化体系支撑的空间类型。

中国民居建筑空间的组织是既分立又有机统一的,西方的民居空间组织则是二元分立的。中国民居建筑空间的分立体现在由家庭组成的生活单元与寺庙、祠堂组成的精神单元的分立;然而在家庭生活单元又存在着世俗空间和精神空间, 且两种空间是是混沌的、流动的,在特定时刻可以相互转换,比如传统“一明两暗”布局的堂屋空间。而西方的世俗空间和精神空间是绝对分立的,教堂是精神的,家庭就是世俗的。

2.传统闽南民居建筑空间原型

2.1建筑空间组织

同中国大部分传统民居一样,闽南民居通常采用中轴对称,通过最基本的“一明两暗”建筑单元以特定的秩序组合,形成不同的庭院式群组。

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查阅,我们整理出闽南民居空间类型,研究闽南地区建筑空间中世俗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组合,以及精神空间在建筑空间中的关系及其意义。闽南民居主要以闽南大厝为主,其中主要分三种空间类型,依次是 “一明两暗” 型,“四核中庭”型,“三合天井”型。2“一明两暗”型是闽南地区最普遍的建筑类型,由三开间组成,正间即堂屋,次间为卧室、起居等功能, 是闽南地区最基本的空间组织类型。“四核中庭” 和“三合天井”型是由“一明两暗”型组合而成, 由世俗空间、精神空间和辅助空间组成,并有等级之分。一般而言,堂屋(即上厅)位于中轴线的中间或末端,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世俗空间和辅助空间布局其周围。如表1所示。

2.2精神空间——“堂”

从表1中发现,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民居建筑, 都有一个“堂”。“堂”在闽南传统居住建筑空间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功能上堂是礼制性空间,是家族议事、会客、婚嫁、丧葬、祭祀祖先仪式举行的场所,也是特定时空条件下权利关系、经济关系、宗教关系、亲族关系以及其他社交关系的空间场所;3在空间形式上是所有世俗空间的交点,是闽南传统居住建筑空间组织的核心。 “堂”的空间类型主要有壁画型、神像型和神龛型,一般由几案、太师椅和其前方的空间等组成, 所有中国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在此空间发生。

2.3闽南传统居住建筑空间原型

通过分析,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原型特征是以“堂”为“核”,以“世俗”为“皮肉”,在功能上具有内向性、多元性,在空间上又具有模糊性、 流动性。如表1空间原型所示。这种空间原型是世代闽南人普遍的心理经验的积累,是每个闽南人无意识深处的记忆,是集体的、对历史居住空间的投影。

(1)内向性 : 建筑空间的组织以“堂”为中心, “堂”为精神信仰的凝聚中心,体现伦理秩序,同时也是世俗空间的交点,满足日常生活的连续性。

(2)多元性:建筑空间的“堂”空间在不同的时刻可以承载不同的活动类型,比如婚丧嫁娶时的不同活动类型,或每月初一、十五时拜拜等祭祀活动, 平时又是客厅和餐厅的功能,呈现出功能的多元性。

(3)模糊性:主要体现在建筑空间界限的模糊, 一是精神空间与世俗空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中轴线上精神性最强,两侧逐渐减弱,过渡到世俗性空间; 二是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体现其对闽南多雨气候的适应性。

(4)流动性:一是体现在空间的精神性和世俗性是变化的;二是体现在空间组织上是自由的, 并由此促发的活动及其活动轨迹是丰富的,人可以在“堂”空间中停留、移动,可以闭目敬天, 也可品茶闲聊。

3.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演变与发展

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发展逐步改变着闽南乡村的面貌,也改变着其居住空间。调研发现,其居住建筑空间的变化主要围绕“堂”来变化,世俗空间的组织逐步自由,趋向于城市居住空间模式。城市居住空间是完全世俗化的,按照功能组织空间,一般均以客厅、餐厅、厨房、卧室、卫浴等功能组合。 空间世俗化、功能的明确化有利于提高的空间的使用效率,符合城市高容积率的居住现状,也使城市居民对传统精神信仰逐渐淡化,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活动无法得到延续。

由于闽南乡村对城市生活模式的盲目追求, 其居住空间受到影响。同时乡村人口的增多和土地资源的相对紧张,使其居住建筑由单层院落式布局向单栋多层发展,在演变的过程中根据不同时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调研,笔者对闽南民居改革开放后各个时期建筑空间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其发展趋势。如表2所示。

(1)七、八十年代

改革开放初期,闽南民居多为一层石墙平屋顶建筑,也有后期加建成二或三层。因土地资源受限,建筑空间布局紧凑,但与传统空间布局有一定的拓扑关系。如表2中厦门同安的测绘民居, 空间布局基本对称,“堂”位于中心位置,周围布置生活空间。到80年代末加建成三层,“堂” 前两侧的连廊一部分发展成垂直交通,建筑空间向上发展并作为生活起居的主要空间。这是民居建筑空间发展的转折——空间的世俗化倾向非常明显——一楼空间布局基本继承传统,变化较小,二、三楼空间完全的世俗化,布局相对自由。

(2)90年代

90年代是乡村大建设的阶段。调研发现 , 此时期民居建筑中精神空间“堂”周围的世俗空间的布局更加自由,并不一定是中轴对称。“堂”的餐厅、 客厅功能分立出去,其仍是交通交汇点,多元性、 模糊性降低,且其严肃性降低,更贴近生活。

(3)2000年之后

进入21世纪,乡村居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堂” 的布局更加灵活,空间缩小,而且在民居中的地位也有所下降,一片墙及其前的一小块空间即可充当 “堂”的功能,如表2所示。餐厅、客厅从“堂” 中单独分离出去,功能更加合理,“堂”不一定是交通交汇点,甚至偏于一隅,类似于现代住宅中的玄关,其内向性、模糊性、流动性、多元性明显降低, 功能逐步单一。

4.闽南民居建筑空间形态的特点

综上所述,无论闽南民居建筑空间如何演变, 都会有“堂”或类似于“堂”的精神空间存在,无论是最初的简单模仿还是后期的灵活布置,都是闽南传统民居空间原型在新的社会需求下的变异,但空间本质是没有改变的。这种集体无意识形成的结果就是文化的自然延续,呈现了闽南民居建筑空间形态的稳定性。其次,世俗空间的解放使其布局更灵活、自由,对使用功能的重视使空间更关注空间对气候的适应性,提高空间的舒适度。

5.闽南民居建筑空间的地域性体现

根据上文的调研与分析,笔者认为居住建筑空间的地域性体现最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的表达,这是建筑地域性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民居建筑中精神空间的延续非常重要。对于闽南居住空间的地域性体现,笔者提出三个策略:

(1)空间重构——“堂”的位置及大小的变化

在居住空间日益紧张的今天,“堂”已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占据大部分空间,其位置和大小应根据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因为居住空间的功能分区加强, 模糊性减弱,但可根据“堂”与传统客、餐空间的关系,将该空间融合在客厅、餐厅中,或置于其一旁, 如表2中2000年代一种典型空间处理方式;也可根据“堂”与门的关系及其演变特征,将其与玄关结合设计,这种处理方式可以融入到城市居住空间中。

(2)精神空间的艺术化处理

传统的精神空间是相对严肃的,主要因为太师壁的壁画、神像或神龛所营造的空间氛围比较凝重。 现代居住空间要求营造轻松愉快的家的氛围,因此可以将“堂”空间艺术化处理。壁画在题材上可选取自然风景画、字画等;神像和神龛可参考展览馆展品的灯光设计营造出艺术性较强的空间氛围等。 在香炉等仪式化器物的设计上也采用现代简约的风格,使其呈现艺术性。

(3)精神空间的生活化体现

皖南古民居建筑感受 篇5

前些日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艺术风格的安徽。在地面文物现存中,大量的最有特色的就是是古建筑的现存。因而对皖南古建筑深有体会。

第一次到安徽来,看到这里的徽派建筑和民俗文化,感到在我家乡和中国的其他地方没有在这儿有如此震撼的感觉。我认为要体验中国的建筑文化,皇家建筑文化应在北京,那么体验和研究平民建筑文化,一定要到皖南来。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殷庆言曾对皖南古民居建筑的空间合理布局和利用大加称赞,认为徽派建筑既环保又节能,现代建筑理念应和传统的建筑艺术相结合,体现人文环境和谐的建筑风格

安徽古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她以独特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徽派建筑文化及其美学思想。“居万山环绕中,川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在民居布局、空间处理、装饰细部的处理以及色彩的应用上都体现着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美学思想,对其作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对现代环境艺术、造型艺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们首先来到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乡村”之美誉的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先后游览参观了旅游胜地宏村、屏山和西递。我们参观了景点的各个角落,月沼风荷、南湖书院、承志堂、敬爱堂、追慕堂等一大批独具匠心、精雕细作的明清古民居,让我们感受到了东方建筑艺术的徽派建筑和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的魅力。典雅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徽州人的智慧;建筑上的精雕细刻,也凝聚着人生的智慧和经验;建筑的合理布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画面。

皖南山区的黟县是一个人口仅十来万的小县,西递、宏村就坐落在这里。唐朝大诗人李白曾赞美道:“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皖南乡村的独特意境:山水风物幽美,古老文化酝酿出淳厚从容的民风人情。

作为皖南古村落代表的西递、宏村早在进入世界遗产之前就已经闻名遐迩。实际上,这里离南京、合肥400公里,距杭州不足300公里,在游人如织的黄山脚下,西递、宏村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窍飞扬的韵致;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划出斑驳的线条,更有了凝重、沉静的效果;还有宗族词堂、书院、牌坊和宗谱。走进民居,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入眼皆是,门罩、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家具,都在无声地展示着精心的设计与精美的手艺。西递、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现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百四十多幢,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世所罕见。

黟县境内至今还保存着3500多幢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其中西递村、宏村有古民居361幢。有950年历史的西递村面积近13公顷,整个村落呈船形,现有从14世纪到19世纪的祠堂三幢、牌楼一座、古民居224幢。这里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风格,被誉为“古民居建筑博物馆”。

宏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为汪姓聚居之地,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乡村”之美称。山因水青,水因山活。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

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宏村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那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其间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是黟县保护最完美的古民居,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工艺精细、层次繁复、精雕细镂、飞金重彩、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四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此外还有古朴典雅的敬修堂和气度恢宏、西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雷岗上参天古木和探过民居庭院墙头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严的叙仁堂、上元厅等祠堂和翰林侍讲梁同书亲题“以文家塾”匾额的南湖书院等等,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西递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八公里。西递村是一处以胡姓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古村落,这里的胡姓原为唐朝李氏皇帝的后裔,为躲避追杀到此避难,并世代繁衍生息于此。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精品”明清民居的主人,都是当年的徽商。所以,直到今天,客厅条案上,还摆着“老三样”:东瓶西镜,中间自鸣钟。寄寓着家人对在外经商亲人“永远平平静静”的希望。

西递村是皖南民居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保存完整的古民居尚有一百二十二幢。园林化情调是黟县西递古民居的又一艺术特色。小庭院内地面或铺设青石板,或用不同颜色的鹅卵石铺成图案。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

据记载南宋迁都临安,大兴土木,筑宫殿,建园林,不仅刺激了徽商从事竹、木、漆经营,也培养了大批徽州工匠。安徽是“文化之邦”,徽商致富还乡,也争相在家乡建住宅、园林,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寺庙,从而开始和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古村落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散落在山麓或丛林之间,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特色的风格。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 情趣。站在高外望村落,只见白墙青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错落致。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两端跌落数阶,檐角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体现了天人之间的和谐。民居前后或侧旁,设有庭院和小花园,置石桌石凳,掘水井鱼池,植花卉果木,甚至叠果木,甚至叠假山、造流泉、饰漏窗,交夫和自 然谐和一体。在内部装饰上力求精美,梁栋檩板无不描金绘彩,尤其是充分运用木、砖、石雕艺术,在斗拱飞檐、窗棂槅扇、门罩屋翎、花门栏杆、神位龛座上,精 雕细缕。内容有日月云涛、山水楼台等景物,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画面,传说故事、神话历史等戏文,还有耕织 渔樵、仕学孝悌等民情。题村广泛,内容丰富,雕刻精美,活生生一部明清风情长卷,赋予原本呆滞、单调的静体 以生命,使之跃跃欲动,栩栩如生。境内还保存众多的明清祠堂、牌坊,建筑风格也颇具特色,与明清民居称为“古建三绝”。游了一趟安徽,安徽留给了我深刻映象。皖南民居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独特的地域建筑文化特征。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学习经验。

景观111 高春亚

民居建筑形态 篇6

武冈地处湘西南湘桂黔交界处, 是邵阳市西南五县之间的中心地域, 素有黔巫要地和湘西南重镇之称。武冈古城由一条主要河道贯穿, 两边均布武冈当地特色民居, 同时与河道垂直有木货街、天宁街、西直街等保持着原始街道尺寸, 建筑尺度与整个街区尺度相互适应, 街道两面的建筑高度不一, 开间、进深都有区别, 整体上能够形成错落有致, 变化丰富的效果。通过现场测绘发现, 古城现有砖木式结构民居占九成以上, 其余以全木结构民居为主, 城区以砖木结构民居保存较好, 质量较高。武冈古城位于武冈市内, 受城市发展影响, 古城内民居布局紧凑, 以单开间长进深平面形式为主, 也存在合院式平面形式, 最大化地利用土地同时兼顾建筑退让距离, 街道宽度与建筑高度比在1~1/2保有宜人的日常生活使用的尺度。

1 单开间长进深平面形式

武冈古城内此类民居形式常见, 主要分布在临街位置, 多为单开间, 开间大小在3~5.5m之间, 房间布置呈线性往内延伸, 通常为三进至五进, 因平面受限的缘故, 建筑中的楼梯常与过道结合, 或者建筑尾部, 最大化地利用建筑的空间。城中呈现的三种建筑结构形式—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全木结构, 都存在此类平面形式, 因受力能力的不同, 在建筑进深和建筑比例上存在差异。

1.1 全木结构

建筑通过木柱支撑木屋架, 外墙包裹木板, 窗扇为简单菱格窗或者隔扇型窗。以木货街中三层全木结构建筑为例, 建筑为一开间, 一榀屋架, 开间尺寸5.1m, 不包括加建部分, 木构部分进深8.8m, 高为10.8m, 首层层高较高, 二层、三层层高较一层小0.3m左右, 顶部搭建阁楼。建筑形式对称, 以脊柱为中心, 往左右各有两排立柱支撑屋架, 屋架采用穿斗式, 柱上搁置梁头, 梁头上搁置檀条, 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 如此层叠而上[1], 梁的总数达5根。

古城民居保留祭祀祖宗的习惯, 大多数的民居都将堂屋设在入口第一间房, 建筑一层就由堂屋和卧室组成, 二层、三层为卧室, 二层卧室前有一处类似起居室作用空间, 兼做日常活动空间和通往三层交通空间, 二层卧室临街部分内凹形成一宽约0.9m的阳台, 而三层则是向外挑出0.9m宽阳台, 并挑檐盖顶, 现已废弃, 但根据邵阳地区传统大屋形制, 结合炎热的气候使邵阳地区居民在夏季更喜欢在室外与半室外空间活动, 但多雨又阻碍了户外活动的开展, 檐廊的出现就能满足半室外活动的需求[2], 可以推断, 此外廊原本用途就是满足屋主夏日活动的场所, 同时也构成建筑特色形式的一部分。

1.2 砖木结构

此类民居结构在武冈古城中最为常见, 大多数都是从全木构建筑改建而来, 受到土地限制, 平面形式的发展呈竖线向内发展, 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居民开始成为城镇里的上班族, 临街商业门面减少, 仅从遗存下来的木柜台可以看出以前的生活面貌。而建筑的平面模式也从原本堂屋—卧室的模式, 发展成堂屋—卧室—过厅 (厨房) —卧室—厕所、堂屋—卧室—卧室—厕所、堂屋—卧室—过厅—卧室—厕所的模式, 此类建筑进深可达到15m左右, 木屋架变成了山墙搁檩的形式, 屋架数也从一榀屋架发展成两榀或三榀屋架。

随着进深发展, 随之带来的采光问题也凸显出来, 原本体量适中、进深小的建筑, 日常采光能够得到基本保证, 改建后进深在12~15m之间, 仅有临街开窗, 建筑侧面极少开窗, 白天建筑内部采光极弱, 木货街沿街建筑均为东西向, 位于东面的民居许多都只有一面采光, 且南北向几乎不开窗, 建筑内靠里的卧室和卫生间完全无法自然采光。因此, 结合低技术采光方式, 平面形式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由原本两层完全分离的平面布局, 转化为局部通高, 或者仅在堂屋和首间卧室上设置局部二层功能, 三进之后平面部分为单层, 在堂屋或者卧室之后为过厅, 此处通常兼做交通、储藏功能, 并在对应的位置用亮瓦采光或者搭建采光顶采光, 室内光照强度也得到提升。

2 合院式平面布局

2.1 串联式合院形式

合院式平面布局的民居, 主要以旧时王府居多, 合院主要布局形式为串联式, 其规模较其他同地区民居而言, 在空间序列和组团上都较为简单, 以其中某王府为例, 其建筑内院落形制采用串联形式, 院落沿轴线布局, 但并非大小统一, 而是分为一个主要院落和一个次要院落, 凸显主房的气势, 院落左右为横屋, 穿过槽门进入前院空间, 正对的即使是正屋, 是整个建筑中心所在。

这类王府所处位置偏近城镇, 并不像传统邵阳大屋一样具有宅前坪, 因此槽门更加代表了一个家族的门脸, 武冈古城的槽门多以屋宇式形式出现, 面阔三开间, 正中央对外开门, 有部分槽门中央内凹部分修建成八字形, 并辅以雕塑等增加气势。左右两开间向内开门, 做储藏用房等次要用房。

中轴线上的堂屋在家族中占据主要地位, 堂屋作为家庭的公关活动场所, 是传统民居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家庭中祭祀祖先、教育后辈、婚丧嫁娶、商议家族大事等都会在堂屋内进行, 因此堂屋是住宅的主体核心所在, 往往规格最高、空间最大、层高比厢房高, 后院厢房都以堂屋为中心展开布局[2]。武冈古城中的王府宅邸规模都较小, 大部分仅在在堂屋左右延伸两开间到四开间, 在最尾部开间里设置楼梯通往二层。庭院两面分别设置厢房, 除此之外并无以中轴线为中心的延伸。

民居层数大多为两层, 依据建造材料不同在层高和尺度上略有不同, 木质建筑层高较小, 相对应庭院也会较小, 青砖砌筑建筑层高增加, 尺度也更大一些。屋顶挑檐较多, 因此二层常立柱支撑形成檐廊, 宽约1.2m, 有的檐廊可以贯通整个二层, 形成走马楼, 檐廊的存在也适应了邵阳炎热多雨的气候。

2.2 天井式合院形式

除了王府建筑, 普通民居也存在合院的平面布局形式, 以天井为中心围绕建筑, 形成“口”字形, 部分民居大门开在正中央, 也存在留下角落缺口作为入口。民居内开间较大进深较小, 朝庭院开窗, 以最大满足采光需求, 此类合院形式建筑多为单层, 因此天井尺度较小, 建筑屋檐出挑为0.9~1.2m, 均向天井内出挑, 下雨时, 雨水自然而然流入天井当中, 通过天井中的排水口排出雨水、污水。

直至今日, 建筑内的天井仍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居民日常洗漱、洗衣及类似家务都能在天井当中完成。居民的生活场所既包括封闭的室内空间, 也有挑檐下的灰空间, 以及公共的天井空间, 这也是人、建筑和自然共同融合的一种体现。

3 传统民居价值与继承

古城内民居现状基本处于新砖房逐渐代替原始老屋的状态, 就现场测绘情况来看, 全木构民居损坏严重, 多处建筑外墙木板年久失修导致整体倾斜, 支撑结构损坏, 外廊已无法使用, 窗扇构件缺失等问题存在, 多处已改建成楼房铺面砖, 留存下来的全木结构房屋和砖木结构房屋, 因支撑结构逐渐被侵蚀、被替代、被废弃, 许多住户因担忧房屋的坚固性已经放弃使用二、三层, 原有特色的建筑形制也渐渐消失。

民居及聚落直观地反应了各个时期人类的衣食住行、生活状况[3]等等, 除了本身建筑形制的独特性, 民居聚落中的社会性也值得关注, 古城内民居沿街对望, 大门很少关闭, 居民日常活动经常发生在沿街的建筑前的空地, 一条街道上的人际关系紧密, 但城镇中的古城不同于偏远山寨的民居, 在社会发展中面临巨大的变革, 接受的信息量增加, 传统民居中水暖电的缺失, 使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而选择新建楼房或者搬离住地, 民居面临逐渐被废弃而消失的危险。

传统民居及聚落形式所保留下来亲睦的邻里关系, 居住的归属感, 以及建筑形制的可取之处, 都是传统民居包含的价值, 全盘淘汰进行城市化改造显然是不恰当的, 对于城镇边的传统民居的建筑手法进行取舍、升华, 更新民居内部的环境设施, 更大可能地留住居民, 传承传统民居的价值。

4 结语

处于武冈城区的古城民居, 在土地限制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 形成了多样的建筑形式和平面形式, 不同于邵阳传统大屋平面秩序复杂多变且规模大, 武冈古城内的民居是在适应城镇发展所带来的约束中, 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 从建筑的独特性和聚落的社会性上, 都无法否认其价值所在, 也亟待在原有建筑中升华、活化, 是传统建筑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3-5, 266-270

[2]肖湘月.邵阳地区传统大屋建筑形制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 2011

民居建筑形态 篇7

一、材料选择的生态性

与现代建造方式不同,东北汉族传统民居的营建多选用地方性生土材料,如土、木、草、石材、砖瓦等,它们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功效且可塑性强,经过加工更可以具有多种用途,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从生态角度来讲,这些材料都属于可再生资源,而且造价低廉、可就地取材,极大地减少了运输资金与能源消耗。此外,加工过程简易、能耗低并可降低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

1. 土

用土做建筑材料在传统民居中最常见,土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且可塑性极佳,东北汉族传统民居中大到房屋基础、墙体、屋面铺设,小到火炕、锅台、烟囱的砌筑都能用到土(图1)。用土做建造材料,制作简易,成形快速,没有热加工程序,能耗极低。土不仅用途广泛,打造的技艺也多种多样。仅以土墙的砌筑为例,由于土质、建造技艺及居民生活习惯的不同,用夯土模具逐层夯实的叫“夯土墙”;用碎草与粘土混合晾晒成土坯,再分层垒砌并用泥浆粘结、以细泥抹面,即所谓的“土坯墙”;用黑粘土与经水浸泡后的谷、稻草等搅拌,而后拧成泥草辫子并垛砌而成的叫做拉哈墙,俗称“草辫墙”;此外还有用低洼地带或水甸子里挖出的垡土块,经晒干后垒砌而成的“垡子墙”等。在东北碱土平原地带,随手可得的碱土更是成为民居构筑的主要材料,这种碱土本身是很好的防水材料,与碎草掺和而成的屋泥还具有较好的保温能效,以碱土打造的囤顶土房成为该地区颇具特色的民居样式。

2. 木

木材可以说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其较好的抗压、抗拉及保温性能,既适合于建筑木构架的建造,也适用于多种小木作的制造(图2)。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品质较好,且易加工、造价低廉,故在民居的建造中较常见。如房屋的柱、梁、枋、檩、椽等结构构件,门、窗等维护构件乃至围合院子用的木幛子等,都能用木材。其中以红松、幛子松、白桦树、榆树、杨树、柳树等品种最常见。尤其是质地较坚硬的松木,用于木构架的搭建当为首选。东北山地、林区的井干式民居即是以木材为主料而建造的。它们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地区林木茂密的地方,房屋从头至尾、从里到外几乎都是用木头做成:墙体以圆木垛成,门窗洞口处用“木蛤蟆”勒边加以固定,屋顶骨架用木制的叉手或用木立人与檩条搭建而成,就连铺设屋面也是用木片或者树皮制成的“木板瓦”。以木材为主建造的房屋,室内干燥,湿度较低,通风透气,具有良好的宜居性。这种被当地居民称为“木楞子房”的建筑形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体现了生态宜居的概念。

3. 草

各地民居对于草类的应用多是就地取材,水泽地带取用苇子,靠山取用荒草,产麦区取用麦草,产稻区则多用稻草等。东北汉族传统民居建筑中所用的草大致有高粱杆(当地人俗称秫秸)、谷草、羊草、乌拉草、芦苇、沼条等(图3)。草类常被用于屋面的铺设,例如将秫秸成捆直接搁置在檩条上,可以省去屋面板的制作且有较好的防寒保温效果;羊草本身属于水甸子中的野生植物,用其铺设屋面有较好的防水效果;东北盛产的乌拉草,过去常用来做靰鞡鞋,也用于房顶的铺苫。在建筑内部,草类则被广泛应用于天棚、炕席、遮阳帘子的制作。因草类有较好的柔韧与保温性,也常与土混合起来应用于民居建造中。例如前面所提到的土坯墙、垡子墙、拉哈墙等都是应用草类与土相混合而建造的,就连墙体抹面的材料也多是用粘土加拌碎草而制成的,既操作简单、降低用料成本,又能取得更好的保温效果。

4. 砖瓦

砖瓦是天然材料经过简单的加工后烧制而成的,它的强度、耐磨、耐水性等方面都较土材大大提高。砖的做法是用粘土加入砂土搅拌,用模具制砖坯而后经烧制、冷却而成。主要有青砖、红砖之分,前者是烧制后经自然冷却而成;后者则人工泼水使其降温,其抗压力较小且吸水率大,故易粉蚀而受损。瓦是经人工烧制的材料,做法与砖相似,它有较好的防水性和耐久性,常用于屋面的铺设。由于东北地区降雨量较少且冬季降雪量大,故在铺瓦面时多用仰瓦而不用合瓦,这样可以避免春季屋顶积雪溶化时侵蚀瓦垄沟的灰泥,而导致瓦、泥脱落的现象(图4)。另外,在接近两山处铺设三或五陇筒瓦压边,既可以防止风和雨水损坏山墙,又可以在视觉上缓解屋面的单薄感觉。砖瓦取自天然材料,加工简易,能耗低,易于制作标准构件,相对于卷材屋面防水没有污染性,且修补时更换易于操作,具有较好的地域适应性(图5)。

二、建筑结构的生态性

东北汉族传统民居房屋结构是一种变体,它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中原传统民居的结构搭建手法,同时又加入了迎合地域特点的新形式。这种经过整合的结构变体,一方面体现出对本地乡土材料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独属该地域的民居风格与文化语境。

1. 木构架承重结构

东北汉族传统民居的结构体系延续了中原民居的普遍做法,采用“墙倒屋不塌”的木构架承重结构,即依靠柱子、柁(梁)、立人(瓜柱)、檩、杦椽等木质构件组成房屋的受力系统,以承担自然荷载及材料的自重(图6)。这种木质结构的建造充分利用本地盛产木材的优势,而且木料本身加工简易,这样既减少运输开支也大大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在东北汉族传统民居中,柱子是木构架中主要的承重、传力构件,其下部立在柱础石上,上部承载大梁(俗称“大柁”),梁上架设短柱(俗称“矮人”),其上再架梁并以檩杦支撑屋脊。屋面的重量都是通过柱子传向地面。由于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建筑墙体都做得较厚以起到保暖防寒的作用。在处理墙柱关系时,满族民居多将柱子包在墙体中,并在外墙柱脚处设透风,以防墙内木柱受潮腐烂;汉族民居则常将柱子直接暴露于墙外,虽然房屋的保暖性颇差,但木柱通风效果更好,屋架结构坚固,使用年限也更长(图7)。

2. 墙体承重结构

屋架大梁直接搭在前后檐墙上,檩条两端直接搭在两山上,整个房屋靠四面墙壁承重,其与木构架结构恰恰相反,墙一倒屋必然塌。墙体承载结构在东北民居中主要应用于井干式房屋的搭建,这种民居类型在盛产木材的长白山、大小兴安岭等林区常见,俗称“木楞房”,从基础、墙壁乃至屋面瓦都用木材制作而成。其结构构架的搭建较简单,首先自地面挖深沟,将横木嵌入其中做基础,垒至地面以上的圆木继续向上搭接成木楞子墙,然后将大梁搁置在前后檐的木墙上,再在大梁上置立人,立人上架檩子,或有人家直接用叉手代替檩子建造屋架(图8)。木板瓦、树皮瓦屋面是常见的屋顶形式,木瓦的用料选用老材,因其变形较小。在制作过程中,以劈出木瓦板面光滑者为优等,因粗糙的木瓦易滞留雨、雪水导致腐烂而需时常更换。同时为了克服木板瓦较轻、易被风刮走的缺点,使用这种瓦面的房屋多建造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并用砖头、石块压在屋面上。

3. 碱土平房

碱土地带木材稀少,风沙较大,用随处可见的碱土来做筑房材料不仅防水性好且造价低廉,故当地居民适当简化了中原地带相对繁复的木构架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碱土,智慧地解决了筑房木材短缺的问题(图9)。碱土平房的建造仍是采用木构架结构,但一改柱上架梁、梁上置短柱再架梁的做法,而是仅用一架梁,梁上再根据檩子的间距设瓜柱或用“替子”代替瓜柱支撑其上的檩条,同时山墙榀架中多设有中柱以取得构架的稳定性(图10)。墙体的砌筑多采用夯筑或是用羊草混合粘土成坯砌筑的方法,砌好后用黄泥搅拌碎草涂抹墙面,以起到稳固墙体、防寒保温的作用。屋顶形式多采用略呈弧形的囤顶形式,前后檐低,中间脊部高,屋架中的瓜柱高度也是自屋脊处向两檐递减。由于采用单架梁的结构形式,自然在顶棚与屋面间形成了一个空间,既可用于储物又能起到一定的防寒保温作用。有的人家在建造承重构架时,干脆仅保留前后檐墙的结构柱而将两山处的梁架和柱子一并省去,檩条两端直接搭在两山上,在这种情况下,木构架支撑体系被改造为前后檐柱与两片山墙共同承载并传力的构架体系,民间匠人俗称其为“硬搭山”构造,这种墙架混合承重结构更减少了对稀缺木材的使用。

三、空间布局的生态性

1. 院落布局

生态性的考虑从建筑组群的总体布局上也能略见一斑。东北汉族民居的空间结构表现出以院落为中心沿纵横轴线交错顺延的形制,这既有利于按照家庭的需要增减空间,也能很好地适应场地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好的渗透性与融合性(图11)。具体而言,院落布局多呈前后长、两端窄的矩形,主要由“前院”(包括左右厢房)、“内院”(包括正房和左右厢房)以及“门房”(包括门房及其左右配房)围合而成。前院为适应东北实际生活需要扩大原有尺度,以满足农业耕作、晾晒及放置工具的需要。正房为内院的主体建筑,两侧厢房与其呈“П”形布置。由于东北地区冬季太阳高度角低,建筑间需拉开间距互不遮挡以便为院落及住宅争取更多的日照,这也是冬季室内取暖的生态手段之一(图12)。因而,东北民居院落整体布局较中原民居要宽敞、松散许多,原因之一即在于此。再加上东北汉人多习惯于将正房间数设置在三开间以上,很多都做到五或七开间,厢房又要尽量避开正房以不遮挡正房的光线,故正房间数越多使院落横向距离越大,空旷之余也保证了房间的采光与取暖。

2. 室内格局

建筑室内主要分为堂屋和东西屋(图13)。堂屋俗称外屋地,在大宅中常被用来摆桌吃饭或商议事情,相当于现在的起居室;在平民住宅中,堂屋则被用作厨房,设有三或四个灶坑连通东西两屋的火炕,以便冬季室内取暖。堂屋后半部常设“暖阁”,内设小火炕为老人暖衣暖鞋,以免冬季出门穿衣时感觉寒冷,夏季则可用作储藏等多种用途。暖阁也同时隔绝了北墙的冷空气,它同灶间的暖流共同给室内加温,以减少因开、关门使空气对流而散失热量。堂屋两侧的东西屋是寝居空间,冬季采暖以火炕为主,更冷的时候则要加设火盆、火炉。炕头温度高不宜住人,故常摆置盛装衣物、被褥的炕琴,可以保持贮物干爽而不潮湿。春播时则可以将培植的幼苗置于无人居住的炕上,两个月后再移植地里,既保证了幼苗所需的温度,也较好地利用了闲置的炕面空间(图14)。这种传统的民居形式,室内分区明确,动静流线与家具的布置虽简单却组织合理,避免了冬季不必要的热量流失,且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热能。

四、结语

东北汉族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既有人们适应地理气候条件的考虑,也含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这些生态构筑理念是人们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其发展受到地域环境、经济因素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当下对“生态风”的追捧却始终未有明显效果,环境恶化的速度仍远远大于人类的盲目补救。原因或许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没有与社会发展状况、经济支持、文化制约等因素建立有效联系,甚或相背离。或许对生态技术的新尝试唯有切切实实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才能具有实效意义,人类的环境挽救之路也将随之走得更明确,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汪之力,张祖刚.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张驭寰.吉林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周立军,陈伯超,张成龙.东北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周立军,李同予,曲永哲.东北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的空间特点解析.南方建筑,2009(5)

民居建筑形态 篇8

一、聚落空间形态

1. 按聚落空间划分, 大致可分为两类。

(1) 离散型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山腰或山顶。分布密度低。现存离散型碉楼聚落多已损毁严重, 当初建造时, 社会动荡、氏族间战事不断, 为了保障安全, 大都建造孤立的碉楼。如今和平年代, 这些离散型碉楼也逐渐被废弃。

(2) 聚合型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或平坦的山腰处, 建造年代差异较大。有些已有上百年历史, 有的则是解放后刚刚修建, 有些则是近几年修建的。

2. 按聚落选址划分, 可分为三类。

(1) 山顶聚落。建于山头上, 地势最为险峻, 易守难攻。

(2) 山腰聚落。建于山腰处, 地势较为平缓, 防御性降低, 有可观的耕地面积。

(3) 河谷聚落。建于河谷旁, 地势最平缓, 防御性最低, 交通、生活便利。

二、单体空间形态

1. 功能分区

(1) 堂屋 (起居) 。是藏民使用频率最高的生活空间。布置在二层, 多为南向。面积约25~35 m2。是碉楼中面积最大、布置最复杂的房间。主要布置有灶台、沙发、暖炕、矮凳、储藏架、佛像、电视机等物件。中心的灶台是藏民生活的中心, 房间正中会有一粗结构柱, 灶台一般围着这根粗柱来布置, 这一方面削弱了视觉上粗柱带来的突兀感, 另一方面, 结合粗柱使灶台更具“向心性”, 一举两得。储物架位于侧墙, 用于放置厨具和一些日常工具。一般藏民会将室内窗框的底端做成适合的高度, 可供坐卧。通过走访当地住户, 好多住户依旧保留着“冬住堂屋、夏住居室”的习惯, 即:为了适应冬天的高寒气候, 每逢冬天, 全家人都会围在堂屋炉火处居住;到了夏天, 则各自在居室中居住。因为班玛碉楼平面多为方形, 起居室进深大且只有南面开窗, 因此, 室内较为昏暗, 只有靠近窗子的空间较为敞亮。关于堂屋的室内装饰, 除了墙上的佛像比较金贵, 其余布置大都简朴, 墙体多为土墙或木板墙 (木板墙多为住户后期改建所加) 。堂屋的室内屋顶也是极具特色, 它多是由原木柱直接铺设而成, 由于传统碉楼不设单独排烟管, 因此每逢堂屋生火做饭, 大量的炊烟弥漫室内, 上百年来, 逐渐将室内屋顶的原木“熏”成黑色的碳化木, 无虫蛀, 不腐蚀, 不易受潮。

(2) 居室。一般布置在二层。开间、进深都很小, 层高也低。一般会开一面大窗, 在窗下面摆放火炕。火炕的面积往往占屋内使用面积一半以上。布置较为简单, 除火炕外, 基本无其他布置。

(3) 经堂。一般布置在三层北侧或西侧的拐角处。隐蔽性好。面积小, 装饰是所有房间中最华丽的, 从门到地板、墙面, 都会极尽所能做到奢华, 通过这也能看到宗教在当地藏民心中的重要地位。

(4) 储藏室。分为室内、半室外与室外储藏。室内储藏室多与起居室相连, 多为北向, 不开窗, 主要用来储存已打碾好的青稞或粮食。室外储藏在三层, 结合晒台使用:在晒台上打碾青稞后, 移至室外储藏室阴晒, 最后转入室内储藏。

(5) 牲畜棚。位于整个一层。有些牲畜棚是完全闭合的空间, 有些则是半开放式的, 经济条件好的住户会加建独立的牲畜棚。牲畜是藏民生活、财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长久以来, 藏民已习惯人与家畜一同居住。此外, 一层的牲畜棚也结合储藏干柴、牛粪等生产材料。

(6) 旱厕。位于二层和三层走廊尽端, 一般西向或北向。从外观上看, 识别性强, 旱厕的围护, 是用深色的柳条编成一缕缕的束带, 再由这些束带一排排堆放而成。密集而又透光的柳条墙面给敦实的碉楼增添了几分生气, 柳条墙不止外观独特, 对使用者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它一方面保障了私密性, 另一方面, 良好的半透光性也不会导致室内过于昏暗。此外, 旱厕通风好, 且排泄物直接落入一层, 结合牛粪和垃圾等, 一并汇入沼气池, 生态性好。

(7) 独木梯。顾名思义, 是用一根粗木原料经过简易加工做成的可移动攀扶楼梯。背面削平便于靠放, 另一面凿成踏槽, 供攀扶。坡度一般60~80度, 宽度20~40 cm。因为方便挪动, 有些住户将独木梯放在户外, 即丰富了民居外观, 又增大了使用面积。

(8) 晒台。位于三层。主要做休憩和晾晒谷物、打碾青稞之用。此外, 会在晒台上布置太阳能板。有一小部分历史非常久的房屋, 二层堂屋内灶台的烟囱是通过晒台伸出室外, 用以排烟。

(9) 院子。碉楼的院子并无定式, 按位置划分, 主要分前院、侧院、后院等。由于山区地势多变, 常出现不规则形状的院子。院墙的材质广泛, 泥土、石块、树枝、木板等等, 都会被当地藏民用来做院墙。

2. 装饰与建造。

碉楼给人的直观印象是大气、沉稳。这些就说的是碉楼丰富多变的外部形态。

(1) 屋顶。厚重的屋顶是碉楼突出的特征。当地独特的屋顶结构是, 从下到上:木柱—大梁—椽子—木片—柏树叶子或柳条—粘土和黑土—黄土覆盖。这种结构的屋顶结实耐用, 如遇雨天, 最外层的黄土开裂, 等天晴后, 取些新鲜黄土填补上即可。

(2) 墙体。班玛碉楼的大部分墙体均为泥浆抹缝的片石墙。和粗狂的屋顶相得益彰, 片石大小穿插, 全由工匠手工挑取, 因此墙体的片石拼接非常细致, 整体上疏密有致, 粗狂而不突兀。建房所用泥浆是由山上引水下来, 与现场黄土搅拌, 作为泥浆。

(3) 窗户。班玛最早的碉楼, 窗子都是极小的三角形, 与其称为窗, 不如称之为“射击孔”, 当时的窗子大都只作瞭望与射击之用。而后当地人为了适应现在的生活, 将窗子加大, 慢慢形成了有玻璃装饰的藏式大窗。不过, 在一些角落或是北墙上, 还是能找到当年的“射击孔”。

(4) 门。班玛碉楼的门的比例较矮、较宽, 高越1.7 m左右, 宽约1.5 m左右。多为实木建造, 门额处写有经文, 门头装饰和藏式窗呼应。

民居建筑形态 篇9

关键词:民居院落,院落组合,空间形态

0引言

民居建筑历来是各类聚落中最主要的建筑形式,是聚落民众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实体。村民们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均有赖于此,其附带的民俗文化与建筑艺术等交织于一起,在成为各个聚落宝贵的历史遗存的同时,也是诠释旧时人们生活方式与习俗文化的历史文本。受当地特定气候、地理区位条件以及自然历史资源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晋东南天井关村民居因材施用、因地制宜,形成了以砖木、石材或石木等为原材料的民居建筑形态。

1天井关的区位及环境概述

天井关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南部的泽州县晋庙铺镇内,距晋城市约29 km,是著名的“孔之回车”之地。村落于太行山顶之山脊上,呈南北走向,长0.86余千米。村落东西为深沟,形势险要。平均海拔946 m,平面呈哑铃状,中间最窄处仅50余米,主街为一条呈“S”形的道路蔓延开来。天井关历史上是山西通向中原地区交通、邮驿、军事之要道,为晋豫要冲,四面深壑,一途独通,以军事重镇闻名于世,是三晋东南第一大关。天井关南北有晋济高速公路穿过,西侧有晋沁省道经过,交通较为便利。天井关为山西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有着千年的历史积淀,集线形古道和历史文化古镇于一身。

1)太行八陉之一(太行陉)。

天井关,又名太行关(陉)。在历史上,太行陉是豫北通往晋东的一条交通要道,此陉位于山势陡峭之区域,道路险窄,宽仅五步,百转回肠。太行陉即从沁阳出水南关,渡沁河,北上太行山南麓的常平,过大口隘,一直攀登到太行山顶上的天井关,再经高平、壶关抵达古上党(今长治地区)[1]。

2)军事要塞。

天井关地势险要,周围峰峦叠障,沟壑纵横,古隘丛峙,史称“冀南雄镇”“河东屏翰”。险峻的地理条件使得天井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战国开始,秦与魏、韩争上党,便屡战于此。至后世,历史上曾有多次争战发生在这里。

3)交通要道。

天井关一直是山西与中原地区的交通要冲,据记载,历史上路过天井关著名的文武官员以及文人骚客不胜枚举,就连皇帝等一国之君也有12人,他们在此留下的历史踪迹,是亟待挖掘的宝贵资源。古时,山西省的煤运往中原各地便通过此地,另外,中原与江南的生产与生活物资进入山西也要经过此关,因此,天井关自古以来经济繁荣、古迹众多。

2院落的一般特征

民居是以院落来组织空间形态的,天井关村的民居院落较好的保持了明清及民国时期民居院落的传统风貌,这些院落不但形制完整,布局井然,而且还与街巷相应成趣,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1)院落的构成:

院落一般由四类房屋构成,即正房、厢房、倒座和厦房(耳房)。正房多为两层三开间形制,底层一明两暗,即明间设门,左右次间开槛窗;正房两侧的厢房和正房类似,基本都为两层,以一明两暗三开间为主;倒座与正房共轴线,为三开间两层式样;厦房是当地对耳房的俗称,正房、厢房和倒座两侧均设两层厦房,厦房多为一开间形式,偶见两开间。

2)院落的大小:

院落以单进为主,沿纵轴方向的多进院落十分罕见。单进院落纵轴长约20 m,院落的横轴边长约18 m,院落的长宽比例多在1.1~1.2之间,整体形态方正而规矩。

3)院落的朝向:

民居的轴线往往垂直于街巷,由于天井关聚落主街巷道与山势走向一致,所以民居院落的轴线并非南北向,天井关的主街道为南北向,次街巷为东西向,所以聚落中大部分的民居轴线均是东西向,仅有少数民居轴线是按南北向布局的。

4)院落的形式:

院落的形式为晋东南地区典型“四大八小”,“四大”即:正房、两间厢房和倒座,共四间大房,“八小”即大房两侧的八间耳房。无论“四大几小”,厦房前都可以形成一个小的空间院落,这样院落就由一个大空间(主院)与四个空间(厦房前的小院)组合而成了,当地人也将之称为“四和头”(见图1)。

5)房屋的高度:

院落中,正房—厢房—倒座—厦房的高度依次逐渐降低。正房高约10 m,厢房高约8 m,倒座约7 m,厦房约7 m。但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显示正房的地位,正房两旁厦房有时要高于两侧的厢房,有时甚至厦房几乎和正房齐高。

6)院门的位置:

院门多位于倒座的中间一间,且仅占用一层空间,常为两道门。还有一种情况即为传统的东南角的“巽位”院门,它在天井关的具体做法是将院落的一间厦房作为院门来使用。

7)楼梯的位置及形式:

楼梯分为室外的和室内的两大类。院落的室外楼梯一般设于正房与厢房之间,或厢房与倒座之间。室外楼梯多为石材砌筑,有时也会用到砖或木材。上正房二层的楼梯如设在室内,一般会建在正房旁的厦房内,多为木制的,偶尔也会有砖石砌筑的。

8)窗子的形式:

民居窗子无论位置怎样,常常为木棂窗。正房、厢房和倒座均是上下两层,一般每个开间上设置一扇窗,且上下对齐。在太行关聚落中,同一个建筑的开窗形式会有所不同,二层的窗多为矩形方格窗棂或“天圆地方”窗,一层的窗多为“码三箭”式窗。院落的外墙仅在二层开小窗,窗子数量和窗子面积均较小,正房的后檐墙上一般会有两个高窗,正房两侧厦房的山墙上各开一扇,这些窗的形式多为圆形或六边形的,类似牖窗样式。

3院落的组合形态

天井关院子的单位原型为“四合院”。将院落原型进行进一步的组合拓展,可以形成大型院落,其组合拓展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1)多进院落的串联。

天井关四合院单元按纵向排列形成多进院落,其内部联系多通过厅堂完成,主要房间位于纵轴上,两侧设立附属用房,保持严整的合院式格局。院落的一进院正房往往称为过厅,主要作为接待和礼仪的厅房,其后檐墙正中设门通向后院。二进院厢房常见两层,正房多为两层、三层,形成“前厅后楼”的格局。整个院落的入口设在前院,倒座的一层空出一部分做门厅,从院落看,倒座的明间或右侧厦房多为门厅的入口。

2)左右院落的并联。

天井关四合院单元按横向排布形成并联式组合,其中,每个院落都是一个完整的院落体系,往往分别设有单独的出入口。另一种形式偶尔可见,即仅一个院落有出入口,左右两院之间有横向关联的院落。这种院落构成形式,使各户既相对独立,又便于彼此交往。

天井关的阁老院由这种形式组合而成。其为清代早期建筑,店房共有两个大门,院型宏阔,所谓“两门一院”。其优势在于,可以在劳累的商队进驻时,进出有序,避免混乱与拥挤。

4院落空间形态分析

对天井关民居的空间形态分析,将以当地的前后二进四合院为例,以从街道至宅门到外院入内院最后进室内的顺序展开。当地民居空间的序列是以宅门为起点,随着向内院的深入而逐级展开的。建筑空间组织层次丰富,空间性质自然且流畅的完成了由“公共空间”向“私密空间”的转换(见图2)。明晰地空间层次划分,为民居居住区空间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1)街至宅门。

在天井关传统的街巷中,各种样式的院门往往成为点缀街景的重要元素,它们或凹进或凸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日本著名建筑师原广司先生在对聚落的研究中曾提出过“门槛理论”,“门槛,是一个相互争夺的场所,它保护并保持了秩序或内部的约束力,同时它成为一个与外界交流的联系点。”因此,宅门是人们从外部公共空间到院内半公共空间的过渡,人们通过院门的暗示而给自身带来进入另一空间的心理准备。天井关村的门前空间常常留出一定的空地作为院落的延伸和过渡,它既属于村落交通巷道的一部分,又属于院落空间的延伸,兼顾公共性与私有性。

2)外院至内院。

院落是“负形体”,是没有屋顶的半封闭空间,没有明确的导向性,其通过四周建筑物的向心围合形成了院落的形状。院落和建筑物的体量对比可以给人以不同的空间感受,如封闭的、开敞的或狭窄的印象。院落的过厅表明了一进院落的结束和二进院落的开端,是前后院落分隔的重要元素,是空间序列上的重要节点,前后院落的空间在这里相互渗透。在这个过渡节点的作用下,院落空间产生了丰富的韵律和节奏。

3)内院至室内。

天井关民居的内院比外院的私密性更强,外人非请莫入。院落空间对外封闭,对内开敞。门窗在建筑空间上表现为分隔室内外的媒介,这种半通透的元素使得院落空间和室内空间得以充分的交流。随着空间秩序的深入,内院到室内的过渡完成了半私密空间到私密空间的转换,同时,院落的内聚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当进入中轴线末端的室内时,达到了空间的高潮——这里是整个院落的精神中心。至此,整个空间序列在室内终结。

5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天井关民居形态的初步分析不难看出,其作为晋东南民居的分支,乃至山西民居的组成部分,呈现着独特而丰富的地域特色。天井关民居院落布局严谨,建筑细部精美,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良好的整体性与原真性,有着较高的科研价值;同时,它既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乡土建筑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又体现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研究晋东南民居是我们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环节,同时,对于现代地域性建筑设计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因此,对晋东南民居的研究是一项积极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探求。

参考文献

[1]贾丽娜.天井关传统聚落与民居形态分析[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0.

[2]王金平,徐强,韩卫成.山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气候与民居建筑 篇10

住房是人类生活与栖息的主要场所, 是为抵御自然界中的寒冷酷署、风霜雨雪等对人体的不良影响而营造的人工环境。合理得当的布局与设计, 会使人感到行动便利、生活舒适、身心健康;不合理的布局与设计, 如采光条件差、通风不畅、室内阴暗潮湿等, 使人感到身心不适, 容易生病、心神不宁等, 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因此, 要使我们人类能安居乐业, 认识民居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降水

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区, 房顶坡度普遍很大, 以加快泻水和减少屋顶积雪。中欧和北欧山区的中世纪尖顶民居就是因为这里冬季降雪量大, 为了减轻积雪的重量和压力所致。降雪量大的地方, 雪甚至也是建筑材料, 如爱斯基摩人的雪屋。我国东北鄂伦春人冬季外出狩猎时也常挖雪屋作为临时休息场所。降水多的地方, 植被繁盛, 建筑材料多为竹木;降水少的地方, 植被稀疏, 建筑多用土石。降雨少的地区, 屋面一般较平, 建筑材料也不是很讲究, 屋面极少用瓦, 有些地方甚至无顶, 如撒哈拉地区。

在我国, 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如从我国东南向西北旅行, 沿途可看到: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以及台湾的一些城市, 街道两旁的商店往往将二楼的晒台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 俗称骑楼, 既利于行人避雨, 又能遮阳。江南水乡的白墙黑瓦, 屋顶呈人字形, 雨季时雨水从屋顶倾泻而下, 像串串雨丝挂在屋顶;往西北的沿途, 屋顶逐渐变得平缓, 在新疆屋顶变得平坦, 利于晾晒农作物, 有的四周还修有围栏, 有降水时能及时拦蓄, 惜水如油。

2 气温

气温高的地方, 往往墙壁较薄, 房间也较大, 反之则墙壁较厚, 房间较小。通过调查欧洲各地的墙壁厚度发现, 从西部沿海向东部内陆, 英国南部、荷兰、比利时墙壁厚度平均为23厘米;德国西部、德国东部38厘米;波兰、立陶宛50厘米;俄罗斯则超过63厘米, 也就是愈靠海, 墙壁愈薄, 反之墙壁愈厚。这是因为欧洲西部受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海洋性强, 冬季气温在0℃以上, 而愈往东部内陆则气温愈低, 大陆性强, 莫斯科最低气温达-42℃。

我国南北跨纬度大, 热量带从热带跨到寒温带, 北方的冬季特别寒冷。西北阿勒泰地区冬季漫长严寒, 这里房子外观看上去很大, 可内部房间却很紧凑, 原来这种房屋的墙壁厚达83厘米, 有的人家还在墙壁夹缝里填满干畜粪, 长期慢燃, 用以取暖。我国北方农村住宅一般都有火炕、地炉或火墙用以御寒。我国陕北窑洞兼有冬暖夏凉的功能, 夏天由于窑洞深埋地下, 泥土是热的不良导体, 灼热阳光不能直接照射里面, 洞外如果38℃, 洞里则只有25℃, 晚上还要盖棉被才能睡觉;冬天却又起到了保温御寒的作用, 朝南的窗户又可以使阳光盈满室内。

气温高的地方, 往往将房屋隐于林木之中, 据估计夏天绿地比非绿地要低4℃左右, 在阳光照射下建筑物只能吸收10%的热量, 而树林却能吸收50%的热量。我国云南省元阳县境内有一种特殊的房顶—水顶, 平平的屋顶上又多了一汪水面, 屋外阳光热辣, 屋里却十分荫凉。我国云南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 炎热潮湿, 傣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的竹楼, 颇具特色。竹楼多采用歇山式屋顶, 坡度陡, 达45°~50°;下部架空以利通风散热隔潮, 室内设有火塘以驱风湿。

3 光照

室内充足的光照能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发育, 改善居室微小气候, 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北半球中纬地区, 冬季室内只要有3个小时光照, 就可以杀死大部分细菌。因此从采光方面考虑, 房屋建筑需关注房屋间距和朝向。

城市中住宅楼建设时要尤为关注房屋之间的间距。楼间距至少应满足底楼在当地冬至日时拥有光照条件, 一般低纬度地区的房屋间距小于中高纬度地区, 阳坡间距小于阴坡, 因为低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中高纬地区, 影子较短, 阳坡房屋的影子也短于阴坡。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房屋多座北朝南,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则多座南朝北, 赤道地区房屋朝向比较杂乱, 这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有关。我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地区, 而且绝大部分陆地处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北温带地区。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北界, 由于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因而, 在北温带地区一年到头太阳总是偏南, 南面是向阳面, 凡是座北朝南的房屋阳光充足, 同时气温较高, 冬季较温暖舒服。我国的民居建筑大多是座北朝南, 门窗朝南开放, 阳台多设在南面, 这种布局有两个方面好处:一是南面阳光充足, 便于晒衣采光。二是朝南温暖舒适。

4 风

风也是影响建筑物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防风是房屋的一大功能, 有些地方还将防风作为头等大事, 尤其是在台风肆虐的地区。日本太平洋沿岸的一些渔村, 房屋建好后一般用鱼网罩住或用大石块压住;我国台湾兰屿岛, 距台风策源地近, 台风强度大, 破坏性极强, 因此岛上居民雅美族人 (高山族一支) 创造性地营造了一种“地窖式”民居。房屋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米~2米处, 屋顶用茅草覆盖, 条件好的用铁皮, 仅高出地面0.5米左右, 迎风坡缓, 背风坡陡, 室内配有火堂以弥补阴暗潮湿的缺点, 还在地面上建凉亭备纳凉之用。

我国属东亚典型的季风气候。夏季天气酷热之时, 有来自南面海洋上的习习凉风, 即夏季风;冬季严寒之时, 有来自北方的蒙古-西伯利亚寒冷气流, 即冬季风, 常带来降温、霜冻、暴雪等天气。在我国北方, 采用座北朝南的建筑布局, 门窗向南开, 夏季能够通风纳凉, 朝北的一面墙往往不开窗户, 能躲避寒流袭击。

上一篇:推理分布模式下一篇:新建住宅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