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

2024-07-26

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精选十篇)

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 篇1

清扫车作为环卫设备之一,是一种集路面清扫、垃圾回收和运输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清扫设备,广泛应用于公路、机场、市政广场、城市住宅区等场所的清扫保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增加,路面养护工作日受重视,国外清扫车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产品规格从2t到8t形成了系列化。然而国产清扫车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其性能存在清扫速度慢、清扫率低、扬尘大等缺点。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吸扫式清扫车的工作参数对清扫效率的影响,以便为国产清扫车的设计提供参考。

2 工作参数对清扫效率的影响

吸扫式清扫车的主要工作参数包括清扫车速、盘刷转速、风机风量。此外,盘刷安装角度、接地压力、刷毛材料、吸嘴的结构形式以及盘刷和吸嘴之间相对位置等对清扫车的清扫效率也有一定影响。

2.1 清扫车速

清扫车是依靠真空度来收集垃圾的,当真空度一定时,且垃圾不为特别物体(如纸片、鹅卵石、易拉罐等)时,随着清扫车速增加,在同一时间内工作装置对路面垃圾的作用次数减少,导致清扫效率降低。对QX5140GSL清扫车测试报告中清扫车速与清扫效率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如图1所示。从图1可知,清扫效率随车速的增加而减小,并且近似线性关系。

2.2 盘刷转速

清扫车前下方的盘刷是清扫车的主要工作装置之一,通过盘刷的清扫将垃圾收集到车体下方,以便于吸盘将垃圾吸入车厢储存。盘刷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清扫车的工作性能。对盘刷进行运动学分析如图2所示。

由质点的速度合成可得

式中,为扫丝接地点绝对速度(m/s);为清扫车清扫速度(m/s);为盘刷旋转线速度(m/s),Vr=rω,r为盘刷半径(m);ω为盘刷转速(rad/s)。

从图2可知

式中,θ为扫丝接地点的绝对速度与清扫速度的夹角;α为盘刷接地点切线速度与清扫速度之间的夹角,且α=π/2+β;β为接地区域对称中心线与清扫速度之间的夹角。

假设清扫车清扫速度V0不变,在任一接地点则α为定值。从图2中可知,随着盘刷转速ω的增加,切线速度Vr增大,扫丝接地点绝对速度增大,且其与清扫速度的夹角θ也增大。V和θ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V的增大,尘粒进入吸口的速度越大,而吸口收尘的风速必须大于垃圾的悬浮速度,在风速一定的情况下,V的增大相当于减小了垃圾的悬浮速度,因而有利于提高清扫效率。同时当初始θ为最优值(最有利于垃圾被吸入的位置)时,此时随着θ的增大,清扫效率会降低。同理,初始θ小于最优值时,随着θ增大,清扫效率会有所提高。

从以上分析可知,当θ的最优值确定后,在保证高的清扫效率的前提下,如果要提高清扫能力(提高清扫车速),则应按照公式2匹配盘刷转速,使θ不变。如图2所示,当V0增大为V0′时,Vr变为Vr′,才能保证θ不变,此时绝对速度V增大,有利于清扫效率的提高。

不失一般性,不同车速下,盘刷转速与清扫效率试验数据拟合如图3所示。

从图3可知,当清扫车速为1 0 k m/h和1 5km/h时,随着盘刷转速的增加,θ增大,清扫效率提高,当θ超过临界值后,随着转速增加,θ继续增大,清扫效率下降。当清扫车速为5km/h,随着转速的增加,清扫效率一直增大,说明θ还没有到达临界值。因此,在清扫过程中,车辆应保持一较高的行驶速度,且清扫速度与盘刷转速有一最佳匹配值。

2.3 风机风量

真空式清扫车吸口处的负压大小是收集垃圾的关键,而负压是由风机产生的高速气流决定的,吸口处的气流速度越高,产生负压越大,清扫车的清扫效率越高。当吸口形状确定时,气流速度与风机风量的变化是一致的,因而主要讨论气流速度对清扫效率的影响。假设吸口距离地面垃圾为δ,则δ处的风速必须大于垃圾的悬浮速度,才能达到吸尘目的。然而,垃圾的悬浮速度随重度的增大而增大,因而要合理设计δ处的风速,设计过大,风量就很大,会造成整机重量增大,风道磨损加剧,过小则达不到收集的目的。

3 结语

谈影响审计工作效率的因素 篇2

谈影响审计工作效率的因素

齐宇飞(吉林省梨树县审计局,吉林梨树136500)

【收稿日期】―10―12【作者简介】齐宇飞(1944-),男,吉林省梨树县审计局案件审理科科长,审计师,从事会计、审计理论研究。

【关键词】审计;效率;因素

【摘要】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是完成审计工作任务的保证。影响审计工作效率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针对影响审计工作效率的因素,本文提出了六项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83302-0026-02一、影响审计工作效率的因素

1.审前准备不充分。做好审前准备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审前准备越充分,审计工作越顺利,否则,在某种程度上就会产生阻力,或延误工作时间。审计准备主要包括:审计方案、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搜集有关法规文件、下达审计通知书等。如果审计方案内容、步骤或人员分工不当,就会偏离审计方向,制约审计人员业务专长的发挥;对被审计单位情况了解不清楚或收集文件不到位,在审计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费解。这些都势必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2.多头审计立项,出现重复审计现象。合理确定审计户项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外部条件。有些经济监督部门,年初计划不协调,导致对某被审计单位多头立项。如:对同一单位,审计机关、乡审计所或其他部门都进行审计、检查。由于重复审查,问题重复处理,轻重不一,使被审计单位产生逆反心理。检查出的.问题,需要理顺和解决,这势必浪费时间,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3.选用审计方法不当。采用合理的审计方法,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得力措施。选用审计方法,从原则上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适合审计目的。不同的被审计单位可以采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如:大中型企业财会业务量大,可采取逆查法;小型企业业务量小,可采用顺查法;企业财务管理好,帐目规范,也可以采取抽查法。有的审计人员不讲究审计方法,一味追求逐页看凭证,泛泛抄写数字、资料,每每顾此失彼,因小失大,抓不住主要问题,得不偿失,从而制约审计效率提高。

4.审计取证乏力。审计按要求取证,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前提。在审计中由于取证不慎重,因而有时取得的证据不真实或者只凭被询问人的口证取得旁证,证明质量不高。为避免审计风险对证据要进行复查,这必然费时、费力,影响审计工作效率。5.审计定性、处罚依据不准确。审计依据准确是加快审计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审计依据认定不准,难以一锤子定音,迫使审计人员到处收集、寻问;有时审计人员对套用的法规依据产生模棱两可的看法,无所适从,欲用不得,欲弃不舍。在此阶段,就会延误时间,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6.财会业务知识匮乏。财会业务知识是审计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基础。审计人员具有谙练的财会业务技能,在审计时,就会很快进入角色,准确识别良莠。反之,审计人员财会业务水平不高,对财会人员利用财会业务的手段从中作弊的情况看不出或拿不准,现翻资料,现学现问,使问题迟迟不能披露,这必然推延时间,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7.审计复核延误时间。审计复核案件及时返回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在审计复核中延误时间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案卷程序不规范等原因,要求修改、补正后再复核;二是复核人员遇到疑难问题。推延复核时间就会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8.延长审计报告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的时间。按时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保证。审计报告形成后,应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但是,有时被审计单位

莫让错误经验影响工作效率 篇3

关键词:经验;效率;维护

错误经验一:光纤熔接时应减少纤芯扭矩

在光纤熔接时可能出现的错误经验是,在熔接前用酒精棉擦拭纤芯时过于用力,并来回擦拭好几遍,因为纤芯是比较容易粘上灰尘的,而灰尘又是熔接时最大的障碍(往往多次重新熔接不成功结果是因为纤芯有灰尘的原因)。但是,如果过于用力反复擦拭,将有可能导致纤芯的损坏。另外,许多施工人员在光纤熔接过程中,进行纤芯对接时,用手帮助校准而且在连接时不松手,这样虽然可以使纤芯较容易对准,但可能会使两端的光纤产生一個小的扭曲,会增加传输损耗。推荐的做法是:让两边的纤芯自由、无扭转地和剪切力水平放置于V型槽内再进行校准和熔接,通常会比用外力帮助校准的效果要好。如果已经将两端光纤扭转了一定的角度(扭转的角度太大必须重新连接),通常的做法是将纤芯及内包层盘成“8”字形来折衷,以减少纤芯所受到的扭矩力。

错误经验二:网络布线半径不能超过100m的最大值

综合布线施工中网络的有线半径通常以100m为半径延伸,但一个常见的误解就是,这里的100m指的是从配线架到信息插座。如果加上信息插座到用户终端或是配线架到交换机的跳线,这个直径通常可达120m甚至更长一些。但实际上,标准中布线半径所指出100m是从交换机到用户终端的全部长度。当然,一些施工人员认为多出来的10m无关大局,但正是这10m距离会带来超标的衰减和串扰。通常在使用仪表测试时才能体现出来,虽然并不会造成线路不通致使用中断,但这将会消耗大量的带宽用于自动从发纠错,因而网络将变的不稳定。所以应该纠正这种经验性的错误理解,将布线的半径严格控制在100m范围内,如确实需要较远距离的布线,就应考虑增加中继设备。

错误经验三:切线时不能损伤线芯

有时候一些技术非常娴熟的施工人员连续多次制作线头都不通或是通而不稳定,从而不断的剪掉重做造成不必要资源浪费。但仔细分析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太娴熟的动作导致的,每次习惯性地用剥线钳环绕线缆一周,切开线皮,排线、送线、压制,一气呵成,但却没有注意一个重要的细节,就是剥线钳在切开外皮的同时,可能伤到了其中的线芯或是伤的较轻,但在多次的插拔以后就可能造成线头接触不良。因此,我们在切开绝缘外皮时一定要拿捏好力度,切开后进行仔细检查,避免发生因技术娴熟影响线缆的情况。

错误经验四:尽量控制双绞线打线的解扰长度

许多施工人员在制作双绞线接头、配线架或是信息插座打线时,总喜欢将双绞线外皮切去很长一段,并将原本相互对绞的线对理成平行后再进行操作。熟不知双绞线线芯相互缠绕可以起到屏蔽干扰的重要意义。但问题往往就出在这里,无论信息插座的一边还是配线架的一边,线对解除相互缠绕的长度应尽量的短,一般要求将其控制在12mm以内。当然,在理清线芯并排线时,无论是压线还是打线,都可以将解绕的线对适当放长一些,但排线完毕时,我们通常需要重新目测一下保持解绕的长度,不要超过12mm。这一般是对一个线束的长度,而压线头时务必保证RJ-45头后端被压断的卡样确实是压在线缆的外绝缘皮上,而不是直接压在线芯上。

错误经验五:级联跳线可能就是普通跳线

一些施工人员通常认为,集线器之间的级联一定是需要双机对连跳线的(这种跳线的制作与双机对连线的制作一样,双绞线的1接2,3接6,两端对称)。但实际应用中,有一些集线器的级联就采用的是普通跳线,无论是普通端口还是UPLINK端口,因此,在施工调试的备品中每一种跳线都应当准备。

错误经验六:切除的线头必须立刻清除

在配线架或信息插座打线时,另一个常见的错误通常是,打完线而没有将多余的一节线头切掉。当然这不会影响美观,因为打好的线通常都是配线架后面或信息面板里面,但一些技术员认为留下这一小截线以防万一。实际上应裁去这段线头,虽然说没有形成回路不至于构成窜扰,但锋利的打线工具通常已将其切成“藕断丝连”状,以免断头后掉进设备里造成不应有的短路回路。

错误经验七:网络布线还存在最小半径限制

另一个错误经验是,一些技术员往往认为网络线缆只要不超过100米的任何值即可,但实际上线缆的长度是有一个下线的。以前在使用同轴电缆时就了解到,在同轴电缆细缆的总线型连接中,工作站之间的最小距离(主要指网线的长度)为1.5m。虽然TIA/EIA568-A中并没有规定UTP的最小长度限制,但在100Base-TX中,可能会听说一种“short link phenomenon”的“短路”现象。这是一种常常产生于电缆一头约30m的串扰或回波信号干扰告诉网络的怪异现象。当然我们可以采用较长的跳接线缆(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跳接线缆长度在5m以内)来改善这种情况,但可以看到,即使在一个正确安装的系统中也可能会有“线缆过短”而造成的问题。

结束语

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 篇4

道路清扫车作为城市道路环卫的重要工具,在各大中小城市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相比于国外,国内的清扫车技术水平相对较为落后,清扫车产品可靠性低于国外产品,主要存在国产基础件质量不稳定、整车制造工艺专业化程度低、产品检测方面投入较少等问题[1,2]。此外,国内清扫车缺乏对清扫车工作装置系统的分析,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对工作参数的设置选择的参考指导作用有限。Libardo V. Vanegas等人[3]利用盘刷台架进行实验,在不同参数下对不同垃圾进行清扫,得出盘刷侧倾角在15°,盘刷转速在120 r/min,车速为2 km/h时可以保证高清扫效率。Peel G. M[4]认为提高盘刷的转速盘刷的触地压力会减小,但是盘刷总的消耗功率趋于不变。宋永刚等人[5]研究指出盘刷与地面的接触点的绝对速度要在3 m/s - 12 m/s之间,内倾角在30°左右,合理选择盘刷的转速和车速对清扫效率的影响至关重要。许礼鸿在文献[6]中提到,在清扫一般道路时,车速控制在5 km/h - 6 km/h。考虑到成本问题,清扫细小颗粒时清扫速度也不能过低,以3 km/h为宜[7]。

本研究将在ADAMS中建立盘刷模型,仿真分析运动过程,并且在清扫效率试验的基础上,运用Matlab拟合出合适的效率表达式,并对其进行优化分析,得到理想的清扫车工作参数,为清扫车的参数设计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清扫效率的影响因素

在中国汽车行业标准QCT29111 - 1993 中,定义清扫效率为扫路车在QC /T 51 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所测得的被清除的路面垃圾尘土等污物的质量与作业前路面垃圾尘土等污物的质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8]。

清扫时,废弃物与盘刷接触,清扫车速不变,加大盘刷转速,这时刷毛触地点的绝对速度增大,其与清扫速度的夹角也变大,废弃物以更大的能量和速度抛向吸扫区域,并且提高盘刷转速能够降低漏扫概率[9,10]。但转速过快时,离心力过大会使刷毛向外甩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触地压力减小,影响清扫效率,还有可能造成废弃物被抛到另外一侧,导致漏扫,还会造成扬尘现象,而且刷毛的磨损也会加快[11]。

盘刷的转速一定时,随着清扫车速的增大,刷毛触地点的绝对速度变大,但其内倾角变小,不利于废弃物落向吸嘴吸扫区域,同时清扫车速增大,单位时间内盘刷在前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增大,由于清扫地面的次数不变,就会导致漏扫现象。但车速太低会导致在单位时间内的清扫面积减少,造成清扫能力不足,所以清扫车速应当在保证达到清扫效率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这样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清扫更多的路面[12]。

风机风量的提高可以更好地将垃圾吸入垃圾箱内,提高清扫效率,但过大的风机风量会加大风机的噪声和功率,因为发动机输出功率的70% 都用于风机消耗,而且风机工作的气流噪声也是产生清扫车噪声的主因,因此在能够保证清扫效率的前提下,应该尽量降低风机的风量,因此研究者在清扫车工作参数的设计优化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找到最佳的参数组合。

2ADAMS运动仿真

进行清扫时,盘刷由于自身的旋转和水平直线运动,与路面接触的点形成的轨迹呈现余摆线的形状,盘刷运动轨迹如图1 所示。

两黑色块表示相邻的刷束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在清扫过程中就形成了余摆带阴影部分的轨迹,相邻刷束轨迹会有重叠的部分,这才能保证不发生漏扫的情况,所以要保证相邻刷束的清扫宽度H要小于等于两倍的刷束宽度h[13]。

为了探讨盘刷转速和清扫车速的变化对于清扫过程的影响,本研究利用ADAMS建立盘刷机构的模型,该模型如图2 所示。

参考实际情况,本研究设置盘刷半径为0. 45 m,盘刷刷束的数量为20,触地压力为252 N。添加完必需的约束和驱动后,进行仿真,并标记相邻刷束与地点的接触点,即可得到相邻刷束的运动轨迹。

为了找到可能达到最佳清扫效率的盘刷转速和清扫车速的组合,为后续的优化分析提供初始值,本研究分别设置了盘刷转速40 r/min、80 r/min、120 r/min和车速5 km/h、10 km/h、15 km/h的9 种组合,进行Adams运动轨迹的仿真,取其中3 组最具代表性的结果,如图3 所示。

从得到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出,在转速120 r/min,车速5 km/h的情况下,盘刷的相邻刷束的余摆线绕扣横弦宽度最大,余摆带宽度重合的部分最多,这样清扫率最高,但是由于车速较慢,重复清扫的部分较多,会导致单位时间内清扫的面积较少,工作能力不足。在转速120 r/min,车速15 km/h的时候,轨迹的余摆线绕扣接近消失,相邻刷束重合的部分极少,很容易就造成漏扫的现象,这样是不合理的。在盘刷转速80 r/min,清扫车速5 km/h时,相邻刷束的清扫轨迹带之间没有间隙,不会发生漏扫的情况,更符合设计的要求,作为Matlab优化分析的初始值比较合理,有利于提高求解效率。

3清扫效率试验及结果分析

为了能够从实际中了解以上3 个因素对清扫效率的影响,进行试验是有必要的,但是由于自身的试验条件有限,本研究采用文献[14]中的3 组实验数据来进行比较分析,该文献中采用FLM506OTSL型清扫车参照标准《5JB /T7303 一2007 路面清扫车》,实验数据如表( 1 ~ 3) 所示。

通过观察试验数据可以发现,随着车速的减小和盘刷转速的增大,清扫效率提高。为了更直观地体现这一特点,本研究将风机风量为6 050 m3/ h、8 325 m3/ h和10 680 m3/ h时所对应的清扫效率和盘刷转速与车速比值的关系进行Matlab数据拟合,得到拟合曲线及对应散点图如图4 所示。

拟合得到的曲线为指数函数,随着盘刷转速与车速比值的增大,清扫效率一开始急剧增大,随后趋于稳定。这说明,虽然不断提高盘刷转速并降低车速有助于提高清扫效率,但是,到达一定值之后,继续提高盘刷转速或降低车速,对于提高清扫效率帮助不大,这也与第1 节的理论分析情况相符。

4清扫工作参数优化

本研究分别对3 种风量下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表达式,再利用Matlab优化得到各个风量下最佳的转速和车速组合。

4. 1 清扫效率的评价公式

本研究利用Matlab多项式拟合出给定分量下,清扫车速、盘刷转速为变量的二次多项式关系式。以风量为8 325 m3/ h的情况为例,Matlab语句如下所示:

拟合结果如下所示:

式中: η—清扫效率,x1—盘刷转速,x2—清扫车速。式( 1) 的平均相对拟合误差很小,拟合的效果理想。

4. 2 优化的实现

根据查阅的相关资料,优化所需满足的约束条件有: 清扫效率必须在90% 以上,盘刷的触地点的绝对速度大小在3 m/s ~ 12 m/s之间,速度内倾角在20° ~40°之间。通过观察,清扫效率最佳工作参数的优化类型属于典型的约束非线性最优化,所以本研究选用Matlab中的fmincon函数来解决该问题[15]。

首先,本研究分别编写目标函数文件objfun. m和约束函数文件confun. m分别保存在默认文件夹中。

目标函数:

约束函数:

在Matlab的命令窗口中编写并运行的命令语句如下:

同理,另外两组风量下的优化过程亦如此,为了便于编程计算,将盘刷转速大小除以10,使其与车速量级相同,但是不影响优化结果。

4. 3 优化结果及分析

优化结果如表4 所示。

由表4 可知,在3 组风量下,通过优化可以得到在合理范围内清扫效率的最优值,而且相比于初始值,转速和车速都有提高,这样清扫车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能力更好。另外,从3 组风量的优化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在风量最大的10 680 m3/ h中,其可以达到最高的清扫效率,但是由于风量较大,必然会造成更大的噪声和能耗。而当风量为8 235 m3/ h时,清扫车最佳的清扫效率没有最高,但是达到了设计要求的90% ,盘刷转速和车速的大小与在10 680 m3/ h风量下的值也相近,因此可以认为,最佳的风机风量应该在8 235 m3/ h左右,此时可以达到92. 12% 的清扫效率。

笔者将所得到的最佳的转速106 r/min、车速6. 38km / h代入到之前的ADAMS模型中可以得到运动的轨迹如图5 所示。

与图3( c) 的初始值的轨迹进行对比可以得到,在最佳的转速和车速下,相邻刷束的余摆带重合度差距不大,但是在单位时间内作业的的距离和区域变大,工作能力变强。

5结束语

本研究为了研究清扫车的盘刷转速、清扫车速以及风机风量3 个工作参数对于清扫效率的影响,在ADAMS中建立了盘刷模型,通过对比不同盘刷转速和清扫车速组合下运动轨迹的运动轨迹,得到优化的初始值。笔者通过Matlab数据拟合工具分别对3 组不同风量下的清扫效率表达式进行拟合,对拟合得到的以盘刷转速和清扫车速为变量的效率表达式进行优化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 1) 在风量6 070 m3/ h的情况下,由于风量过小,即便是在最优的转速和车速组合情况下,清扫效率也难以达到要求的90% 以上;

( 2) 在风量最大的10 680 m3/ h下,清扫效率虽然达到最大,但是由于风量变大,势必带来更大的噪声和能耗;

影响你工作效率的坏习惯有哪些 篇5

拖拖拉拉。遇到不想做的事情,最好马上提醒自己“干脆现在就把它做完吧”。把不喜欢的事情解决掉,你就可以“眼不见心不烦”了。

在开会时工作。一心二用的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因此,开会时不要看手机、写计划等。

在闲聊中浪费时间。很多人开始工作前,会把一大块时间浪费在聊八卦、侃大山上。事实上,互相问候之后,最好果断“隔离”自己。 老觉得没准备好。很多人做事之前,老觉得还差点什么没准备好。永远没有万事俱备的“完美时刻”,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老觉得没准备好。很多人做事之前,老觉得还差点什么没准备好。永远没有万事俱备的“完美时刻”,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随时接听电话。如果“来者不拒”,一些不必要的电话很容易打断思路。因此,当你全神贯注时,最好避免接电话,事后再打回去。

不停参加会议。一般来说,会议可能占掉大块的时间段。面对一些不必要的会议,试着合理地拒绝,不要太为难自己。

半途而废。一件任务还没完成,最好别开始新的。学会统筹安排,你会轻松很多。

举棋不定。计划赶不上变化,着手去做,才能看清事情的发展方向。因此,当你举棋不定时,不如勇往直前。

不停看邮箱。如果总是看邮箱,你会没完了地遇到新任务、新状况。最好每天定2—3个收发邮件的固定时间段,其它时间关闭邮箱。

小编温馨提醒:女人在职场中,想要拥有一个利于事业发展的地位,高的工作效率和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小编希望女性朋友们来看看上面的哪些坏习惯让你工作效率下降。

习惯相关名言:

●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2]。 (马克·吐温)

●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春秋*孔丘)

●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亚里士多德)

●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奥维德)

●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普劳图斯)

●大事使我们惊讶,小事使我们沮丧,久而久之,我们对这二者

都会习以为常(拉布吕耶尔)

●根深蒂固的恶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玉外纳)

●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

●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西塞罗)

●习惯比天性更顽固(昆图斯)

●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爱比克泰德)

●习惯成自然

●思想(且不论好坏与否)行为习惯,这就是人生的规律 (特赖因)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查·艾霍尔)

影响英语课堂互动效率的因素分析 篇6

【关键词】英语课堂 互动效率 因素分析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师与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交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把课堂当作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合作探索的空间,把教学看作师生互动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调节师生关系,优化“互动”方式,以达到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互动的目的。

一、英语课堂互动的现状

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只采取了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即师班互动,很少有师个互动或师组互动,提问方式比较单一,提出的问题缺乏探索性和趣味性,不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和讨论,导致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性不高;在课堂讨论中,形式仅局限在教师全体学生的互动上,缺少生生互动、师组互动及师个互动。虽是课堂的讨论,教师未能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出的是“教师中心式”的师生互动。课堂讲述方法单一,没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教师会采用鼓励性的评价,但一些形式化的评价语会显得枯燥笼统,没有针对学生回答出的答案给出独特新颖、细致深入的评价,学生已习以为常,这些评价也未真正起到情感互动的目的和鼓励性的作用。

二、影响初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因素分析

传统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作为独立的且处于不同状态的师生个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能,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多边、多层的交互作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也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本质,结果导致学生交际技能发展缓滞,甚至造成学生对语言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多种因素在影响英语课堂的有效互动。

(一)影响课堂互动的教师因素

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是依靠教师及教材,英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对英语课堂互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教师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行为,教师偏向于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阻碍了学生个性及创造力的发展。其次,教师的知识水平也导致课堂互动的效率低下,有些教师在英语课堂上难以用英语自由表达,教学技巧有待提高。

(二)影响课堂互动的学生因素

在笔者任教的两个班级当中,其中一个班的学生较为活跃,发言也较积极;另一个班的学生则较被动,只有被点到名时才会回答。我观察到,学生的性格和英语基础决定着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程度。基础很好的、性格较外向的同学学起来更有兴趣,发言也更积极。但有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也羞于开口,主要还是性格较为内向的原因,可能也与其他因素有关系。还有一种现象也让我感觉到发言人数少,即是其中一个班主要是两三个学生为主角,我也对他们的期望更高,所以他们的机会也更多,这也应该是导致其他的学生不敢发言的原因。为探究中学生在课堂上沉默的原因,Tsui调查了38位教师,归纳出学生英语水平低、怕犯错误和被同学取笑、教师对沉默的不宽容以致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教师没有给每位学生平等的发言机会、老师的语言输入过于困难等主要因素。

(三)影响课堂互动的环境因素

语言环境与语言学习有相当密切联系,它同样是影响英语课堂有效互动的一个因素。首先是非英语环境的影响。在我国,英语作为外语来教学,缺乏足够的情境目标语言的输入,完全是处在非英语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语言学习的中介主要是书面形式,学生又是被动学习而不能得到适当的练习和使用。其次是大班英语教学所带来的影响。众所周知,英语小班化教学优于大班教学。在大班教学过程中,老师任务繁重,很难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易导致两极分化,也无法保证所有学生能参与到课堂的互动活动中来。此外,大班教学也易产生一些非正式团体,阻碍课堂互动的顺利进行。

三、创造和运用互动教学策略

(一)改变教师角色,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的成果最终需要通过学来表现。事实上,教与学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教育要有质量,教师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彻底根除传统教学观念;必须要实现在引导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转变,要相信学生始终有新的东西等着老师去发现。我记得在我的一堂优质课上,我真的成了听者,而学生变为主导者了。课堂上,“吾是学生师,生亦是吾师”。教学过程指一系列的互动活动,这互动活动包括互动方式的选择、互动话题的选择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互动等方面,这些都要求教师融入新的理念,单一的教学模式是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的。

(二)优化合作学习,提高课堂互动效率

語言的社会性要求人们必须参与集体性活动,必须与他人合作才能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情感态度。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提高课堂互动效率的主要形式。要提供合理的组间质、组内异的合作学习氛围,在实施合作学习前,需要做以下准备:

合理安排小组成员:根据语言水平、性别、性格以及学习类型分类;

安排小组活动的人数及座位:人数为三至六人为佳,教师根据学习任务安排座位,可围成一个圈、一个正方形或三角形等;

重组合作小组: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组内变化,定期重组组内成员,一个月一次为最佳;

合作学习小组内角色任命:协调员、检查员、记录员、报道员等,根据不同的任务,安排好角色;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制定规章,以确保合作小组间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参与小组活动,如在教室内巡回、倾听、观察、记录、点拨、帮扶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技能和交际策略机会;

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 篇7

关键词:管理模式,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影响

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康复, 甚至可影响到疾病的抢救情况, 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是护理管理中的一个重点[1]。另外, 护理人员因为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大等原因, 往往对工作产生懈怠感, 严重影响到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2]。本文中我们就不同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影响进行比较, 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的8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A组 (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组) 40名和B组 (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组) 40名。A组的4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 年龄21~41岁, 平均 (30.6±4.2) 岁, 护龄2.0~22.5年, 平均 (9.8±2.7) 年, 所在科室:内科10名, 外科9名, 妇产科8名, 儿科7名, 其他科室6名。B组的4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 年龄21~42岁, 平均 (30.9±4.1) 岁, 护龄2.0~22.0年, 平均 (9.7±2.8) 年, 所在科室:内科10名, 外科9名, 妇产科8名, 儿科8名, 其他科室5名。两组护理人员的各项基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给予其工作、培训及其他方面的干预指导, 另外注意根据护理人员的表现进行相应干预措施的指定, 以使其以较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进行干预, 主要为进行工作、培训及其他方面的干预管理时要充分考虑到护理人员自身的需求, 而在工作岗位的分配方面也要充分重视护理人员的要求, 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特长及经验等进行工作的布置, 另外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也应积极进行评估,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指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个性化满足其需求, 使其能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并且感受到工作的成就感, 工作积极性得到激发, 工作效率也随之进一步改善。然后将两组管理前及管理后3个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进行评估及比较。

1.3 评价标准

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均由本院的资深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共同评估, 其中工作积极性以护理人员工作状态较佳, 对于工作无懈怠感及对工作投入较高的热情和精力为优良, 工作状态较好, 对于工作的问题能够进行相应的解决为一般, 未达到上述标准为较差;工作效率以能够按时且全面最佳地完成工作为优良, 以能够按时并且较好地完成工作为一般, 未达到上述标准为较差。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的数据中计量资料为年龄及护龄,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为科室构成及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 进行卡方检验, 软件包为SPSS 16.0,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管理前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管理后3个月B组高于A组, P均<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 讨论

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大, 且工作压力较高, 对于其而言这些因素常常影响到其工作积极性, 从而直接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 因此要提高工作效率, 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重要的方面。人性化管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将人性化的理念融合到措施制定及实施的每个步骤中去, 使护理人员感受到需求的满足及受到的重视, 因此工作积极性也得到调动, 工作效率也随之得到改善[3,4]。本文中我们就传统管理模式下与任人性化管理模式下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进行研究比较, 发现人性化管理模式下的护理人员在管理后3个月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即与传统模式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表1中的数据充分肯定了其在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状态中的效果。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人性化管理模式对于改善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均发挥着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会玲, 丁秀娟.护理小改革用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的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 (5) :767-769.

[2]揭玉华.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18) :343.

[3]肖金华, 曹芬.人性化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 24 (12) :3676.

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 篇8

关键词:机车运用效率,影响因素,客观,主观,分析,途径

0引言

铁路高速发展的今天, 机车运输产能的提高已愈发重要。机车运用效率的提高得益于长交路、跨局轮乘的落实和实施,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像运输当中机车等车底、车底等机车的问题依然严峻, 导致机车产能释放的不完全。怎样使机车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提高, 是管理部门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机车运用效率的指标与管理组织息息相关, 更是衡量机车运用组织工作的准绳。在统计与分析机车运用效率时, 要第一时间了解机车相关运用情况, 若发现组织工作出现问题, 可提出改良措施, 让整体水平到更高的一个层次。要想实现机车运用效率指标的高低, 完全依赖于机务本段是不够的, 还需要相关组织部门的配合, 这样才能实现机车运用高效率, 多拉重载速度快等系列目标。

1客观不可控影响因素

1.1受路局机调、行调等调度指挥的影响

由于机务系统的存在, 机车出库后开行事宜需听从路局的机调和行调。并且在平常的工作中, 因为机调和行调指挥调度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机车会出现浪费现象。

例如, 某线图定35对交路, 当中34对南岔站上下行贯通, 2对交路南岔站始发换挂。

而经常由于机车编组过多以及指挥调度不到位的原因, 以至于南岔站始发列车数量多, 致使机车出入库次数频繁, 库停时间进而增加, 影响机车的周转时间, 也就影响了机车运用效率。

1.2受区域内货物量的影响

区域内车务系统单位货物量的实际兑现情况, 影响和决定着机务系统机车运用效率指标的高低。比如说:2013年2-10月份某车务段货物发送量计划在2700万吨, 实际只完成了2456万吨, 完成计划的91%。其中, 水泥发送量计划1763万吨, 实际只完成1257万吨, 完成计划的71.3%;而此段2013年2-10月份各区段上行该路段开行列车2350列, 实际只开行了1397列, 少开行了953列;下行图定开行2203列, 实际只开行了1545列, 少开行了658列。由于运输量比实际预期要少, 导致列车开行比之图定少很多, 因此影响了机车运用效率指标。

1.3受车务或车站组织方面影响

1.3.1列车上下开行的数量不平衡导致单机过多和库停时间变长, 甚至造成机车无路折返而进行调休。基本上每个路段日均调休4-7班, 每班调休时间平均10小时, 日均机车停留时间平均为24-46小时。

1.3.2经常有局部缺车而运用机车接不上的情况, 这时只能取消不足24小时的机车的备用状态, 这样就使得机车浪费, 运用效率降低。

1.3.3不满轴的列车或单机在受单方向车流的影响进行开行送货, 造成了机车指标的浪费。

1.3.4受车务或车站调车作业的效率影响。增开小编组列车进行周期行粮食的抢运导致了机车的浪费。例如某车务段计划开行4对4台机车, 而实际日均使用7台机车, 在进入抢运粮食季节, 实际使用了9台机车, 日均开行7对, 即便加开了3对交路, 但由于每列机车牵引较少, 使得在小线开行交路多的情况下机车浪费现象严重。

1.4受外段接班库停时间及机车检修时间影响

因为长交路跨局轮乘制在我局的实行, 机车使用效率不断提高。《铁路机车统计规则》规定, 长交路轮乘制机车段在交接时, 入段前为上班乘务员所属段的支配机车, 入段后为接班乘务员所属段的支配机车, 因此在外段继承的机车库停时间长的问题是不可控制的。若机车外段入库后有活耽误了临修, 修好后就会由我段乘务员承担交路返回, 或者是因为线路的变化而在库中停留时间较长的机车, 在调整到其他区段就会造成库停时间变长, 是无法控的。

2机务系统主观可控影响因素

2.1受调度员自身组织能力方面的影响

机车浪费的情况在平常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又难以避免的, 怎样去减少机车浪费才卓有成效是每个调度员自身要去摸索和解决的首要任务。

2.2受机车内部质量方面的影响

2.2.1机车运行中发生故障直接会影响列车晚点, 与此同时为了组织和牵引列车, 就会因为救援而导致机车周转时间变长, 进而造成机车的浪费。

2.2.2未及时修理的机车停留于库内不能担负牵引的任务也会造成机车的浪费。

2.2.3调车机质量的不良会影响列车编组, 也是列车始发晚点的原因之一。当本务机车已完全准备好的时候, 因为车体编不出来的原因, 会导致机车无法正常出行, 从而周转时间延长, 造成机车浪费。例如4列车始发晚点, 原因是11月30日佳木斯站DF5型2009号机车出现了故障。

2.2.4经常会因为机车本身质量的影响或乘务员没仔细检查机车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库停时间变长。如10月15日275机车, 7:20入库, 计划在11:50点出库, 实际16:30出库, 库停时间长达4.3小时。

3提高机车运用效率的途径

3.1实行长交路轮乘制

按照铁路技术政策规定, 选择长交路必须要是内燃、电力机车。长交路轮乘制另辟蹊径, 冲破界限, 独立实行跨局轮乘制, 像机车统一使用、乘务区段分开、局与局之间这样一个轮乘方式。而随着铁路不断的发展, 长交路轮乘制必然将成为运输组织要发展的方向。长交路优点也众多, 例如发挥内燃烧。长交路也可将列车次数和时间不断缩减, 此外, 能促使车站咽喉道岔干扰的逐渐减少, 列车输送能力也能得到相应提高, 周转及送货速度也将随之加快。长交路减少了机车出入库时间和运用台数的同时机车产量和路程公里量也相应提高, 运用效率也随之提高。乘务区段分开之后, 在调度员的调度指挥下机车运用灵活性将会更高, 避免由对行车规章的不熟悉而带来行车时安全的隐患, 以此保证长交路列车安全行驶。

3.2不固定肩回交路

机车运转制有循环运转制、半循环运转制、肩回式运转制交路等等。同时机车运转制决定着机车周转速度的快慢。即便都为肩回式运转制交路, 也会因为牵引方式的不一样, 导致周转时间不相等, 机车使用台数同时会受到影响。而不固定牵引方式不仅能使机车使用范围扩大了, 还能牵引不同区段两辆列车。日常工作中, 此方式有利于机车周转时间的缩短和机车周转方案的优化。

3.3经常保养及维修机车

长交路轮乘制的实行很难保证机车的质量。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机车保养必须多部门相互配合, 如检修部门, 同时技术、验收、教育、等部门对此也要进行大力支持, 让机车质量提高的任务能够顺利完工。保养机车要围绕“修养并重、预防为主”的宗旨, “修”和“养”只有相得益彰了, 机车的质量才能真正的提高。

4结语

机车运用效率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尤其对未来的铁路发展更是意义非凡。而机车运用效率提高的方法有很多, 但都殊途同归, 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运输生产安全流畅的情况之下, 将效益做到最大化, 譬如说经济上的效益、资源的合理利用、设备配置及管理结构等等。

参考文献

[1]高博深.影响机车运用效率的因素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 2010, 23 (9) :89-90.

[2]付利.浅析提高机车运用效率指标的途径[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3 (19) :90-90.

审视影响课堂效率的若干因素 篇9

学校经常利用大循环来培养青年教师, 在不同的学段当中, 有些教师不自觉地混淆了课程标准对于不同学段的目标设置。

1. 目标一贯

一位教师在执教第三学段第一课时, 在课文朗读方面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标出自然段, 读准字音, 不会读的生字看看课后的生字表, 练习多读几遍, 把句子读通顺。然后教师检查同学们的朗读情况。很显然, 这位教师是把第一学段的目标连贯到了第三学段。这样的要求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具体、有针对性, 能细致地指导学生完成朗读训练, 但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 这位教师明显忽视了预习这个环节。专家指出, 预习是一种铺垫, 其实质在于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之上, 提高他们学习课文的起点, 从而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为高质量的教和学打好基础。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 课堂开始, 便可直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在朗读中相机对学生进行正音指导,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预习的实效性, 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提高课堂效率。

2. 盲目信任

同样是执教第三学段第一课时, 另一位教师“大胆放手”:同学们, 通过预习, 大家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 还有同学在朗读方面有问题吗?教师环顾四周, 没有学生发言。便说:“看样子大家都没有问题了, 我们接着来看课文到底讲了什么。”检查朗读, 这么重要的一个环节居然被老师轻飘飘的一句话打发过去了。都会读了吗?没有任何问题了吗?能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吗?带着这样的问题, 我在下课时现场调研了几位学生的朗读, 发现有的学生能正确朗读, 但是不能做到流畅;有的学生朗读磕磕碰碰, 明显不熟练;有的学生课文中还有不认识的生字。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 一方面学生的预习没有落实到位, 另一方面, 检查朗读, 帮学生正音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能盲目信任学生所谓的“都会”, 实践出真知, 我们还要从实实在在的检查中得到真实的信息, 指导每一位学生完成既定任务。

二、繁琐对话

一位教师在执教二年级《青蛙看海》一文时, 就青蛙和苍鹰、松鼠的对话提出了以下问题:“青蛙想登上高山, 难不难?”“除了山高, 还有其他原因吗?”“青蛙失去信心,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他怎么做, 才能看到大海?”“松鼠是怎么说的?”“青蛙是怎么上台阶的?”“在登山的过程中是怎样的?”“爬上山顶, 青蛙会对松鼠说什么?”结果原本生动有趣的课文被分析得支离破碎, 一则精美的寓言故事被教师的问题肢解得面目全非, 学生被剥夺了自我朗读、表演、鉴赏的权利。这样的课堂何谈高效呢?特级教师林春曹在《美, 静静地发生》一文中指出:要静静地会文, 静静地批注, 静静地倾听。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也说:“课堂需要安静, 表面的浮华不利于师生的深度交流。”所以, 多一点读书思考, 少一点讲解分析, 才能消除学生阅读中的浮躁, 才能熏陶每一位学生的阅读品质。

三、虚假认知

三年级下册《剪枝的学问》一课的最后, 教师抛出了本课的主要问题“剪枝的学问是什么?”一学生站起来回答:“减少是为了增加。”这是一个多么富有哲理性的回答!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能一下子把这个完美的答案准确地回答出来, 这恐怕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题。执教老师却顺水推舟:“那么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事例吗?”学生从苹果疏果、棉花掐枝等方面进行了叙述。课堂看似顺风顺水, 学生看似掌握了课文内涵, 实际如何呢?课后调查得知, 答案是学生从课外辅导书上直接复制而来的, 他的认知是外物强加的, 是标准答案代替了他的思考!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思维训练专家爱德华·德·波诺认为, 知识不能代替思维, 思维也不能代替知识, 即使能够完全掌握过去的全部知识, 但对未来的知识知之甚少, 这就要有思维。作为教师, 我们能忽视这种为了迎合表扬的虚假的认知, 能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影响我国市场效率竞争的原因 篇10

关键词:影响,市场,效率竞争,原因

竞争机制对社会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是市场经济高效率的源泉, 但并不是所有的竞争都能有效的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效率竞争才能充分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效率竞争就是指各竞争主体主要依靠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来战胜对手的竞争。目前,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建设时期, 竞争机制不够完善, 行政性垄断和过度竞争并存, 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效率竞争。因此, 规范竞争、保护竞争充分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市场竞争的现状及主要原因分析

1. 行政性垄断限制了企业的效率竞争

(1) 什么是行政性垄断。垄断有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后必然产生经济垄断, 是资本积累和集中得结果。它是在竞争中产生的。行政垄断是指由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者进入形成的垄断。行政垄断的本质在于, 个别行业和部门将本应由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权力当成私权, 并以此谋取小集团和部门的利益。它干扰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次序的建立, 限制了企业的效率竞争, 从而使经济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应坚决制止。

(2) 我国最主要的垄断形式是行政垄断。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属于排斥市场竞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高度依赖政府机构和行政力量, 改革开放以后, 逐步引入竞争机制,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一方面企业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与竞争相伴的经济垄断即得萌生, 但更主要得是另一方面原有体制中行政化得权力机制并没有消除, 于是原有得国家垄断势力依托极不健全的市场机制逐步发展形成了超经济的行政垄断。行政性垄断包括纵向的行业垄断及横向的地区封锁式地方保护主义。一些企业靠政府权利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 政府靠企业来实现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利益。与这种状况相联系的按照行政权力边界形成条块分割, 不仅在许多部门和行业存在独家经营, 而且在地区之间形成了相互封锁。另外, 传统公用事业中的许多行业, 如电信、电力、民航、铁路, 在引入竞争后, 依然以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指的是由于行业自身性质, “自然”决定它的垄断地位) 为理由, 以政府原有法律为护身符, 继续限制竞争和侵害消费者利益。如:我国经营电信产业的企业主要由中国电信, 以及中国联通等几家公司, 以成垄断格局之势。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最近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受理1.7万余件服务类投诉中, 电信行业占据约30%的比例。其中最不满意的方面由以分计费、手机双向收费、电话初装, 以及月租费不合理等。综上所述:我国行政垄断已经严重限制了竞争, 延缓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而降低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恶化了市场秩序, 不仅造成市场进入障碍, 破坏公平竞争的环境, 而且排斥效率竞争, 使企业依靠创新, 提高经济效益去战胜竞争对手的动因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

2. 过度竞争使竞争缺乏效率。

过度竞争又称“自杀式竞争”、“恶性竞争”, 表现为企业之间在竞争中频繁发生的价格战、资源战、广告战、商业间谍战等现象。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 在许多产业如汽车工业、家电工业等领域出现了产业过度竞争的问题, 其原因与我国行业生产集中度低, 企业规模偏小, 过剩的生产能力不能退出市场等有密切关系。如:我国汽车产业就属于集中度低的分散零乱状态。我国有百多家整车厂, 但产量超过15万辆的只有3家, 超过1万辆的有17家, 其余都只有几千辆甚至几百辆产出水平, 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和市场竞争无序。生产能力普遍过剩, 多数企业都把降低产品价格作为主要手段, 而把使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放在次要的位置。这种恶性竞争既导致两败俱伤, 又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利益, 严重干扰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总之,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垄断, 基于生产力落后、生产集中度低而产生的分散过度竞争, 严重限制了效率竞争。我国为了适应国际竞争, 必须逐步打破行政垄断、引入竞争的同时, 进一步规范分散零乱的企业, 提高其集中度, 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建立有效竞争制度的途径

1. 塑造与效率竞争相适应竞争主体, 作为竞争主体的企业要拥有相应产权, 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塑造这样的竞争主体, 要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实现。

2. 建立维护效率竞争的法规体系。

维护有效竞争, 必须防止市场权力对它的扭曲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它的损害, 这就要用法律去规范竞争行为。为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促使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以法律手段保障中国的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竞争力。

3. 形成效率竞争的市场结构。

效率竞争的市场既能克服过度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 又能利用规模经济, 防止过度集中形成独家经营, 保持竞争活力。这类市场, 在结构上应包括自由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垄断市场。但是应以垄断性竞争为主体。

4. 实行对外自由化与对内企业巨大化并重的产业政策, 逐步提高集中度, 减少并消除过度竞争。

对外自由化, 就是使原来保护过度、竞争不足的幼稚产业如电信等领域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 引入真正威胁生存的竞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继续通过“抓大”推进企业联合、兼并, 改变资本积累方式, 引导培育一批资本雄厚、经营规模庞大、市场拓展能力强、专业化高的大型企业;继续通过“放小”, 鼓励小企业向小而精、小而专的方向发展。

5.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上一篇:语文实践作业下一篇:高中化学中的感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