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展览

2024-08-11

科技展览(精选十篇)

科技展览 篇1

关键词:科技馆,展览教育,效果

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 主要通过常设展览和短期展览, 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的展示手段, 以激发公众的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科技馆展览教育在进行科普知识的传播中有着其独特的性质和作用, 科技馆要获得长足发展, 就必须准确地把握自身特点, 充分发挥优势, 以达到展览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1 科技馆展览教育的特点

教育是现代科技馆的基本属性, 是科技馆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科技馆的科普教育是依托科技馆展览, 整合社会相关资源, 多层面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的教育活动。科技馆展览教育是科技馆事业的核心特征, 是科技馆工作的主要方向, 科技馆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一属性开展。

科技馆展览教育归根结底注重培养的是观众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 科学知识只是科技馆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科技馆展览教育强调的是观众在参与过程中, 思想层面———意识、精神、态度、能力等, 是否得到了收获。因此尤其要加强科技馆科普教育功能的开发, 在创新思路上需要狠下功夫, 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不断挖掘展览教育资源, 营造立体科普学习的氛围。

2 科技馆展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2.1 展览资源匮乏

当前, 以展品展项为主依然是科技馆展览资源的核心内容, 是吸引公众参观的主体和基础。然而, 随着科技进步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公众对新技术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强, 陈旧的展览资源已不能完全满足当代科普教育工作的需要。形式单一、信息量有限等固有问题, 使得当前的展品无法及时地反映科技动态, 也就无法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科技信息需求。

2.2 展教分离

展览教育作为科技馆的主要教育形式, 在各科技馆基本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是由于历史、观念、人才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在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偏差和不足, 一提到科技馆重视教育, 就是单纯地开展一些讲座与培训, 生生把展览跟教育人为地分割开来, 脱离由展览资源开展的活动, 忽视了展览本身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发挥。当然, 并不是说绝对不可以, 只是这里有一个主次轻重的问题, 作为科技馆, 还是要强调以展览教育为主, 教育性主要通过展览形式实现。因此, 科技馆的科普活动也应该最大限度地结合自身的展览资源来开展, 而对于社会聚焦热点, 科技馆为其解答与回应也应该是通过展览进行的。

2.3 以展代教

以展代教主要是指观众在具体的展览参观体验活动中, 缺乏配套的教育活动, 更缺乏及时有效的教育沟通。这也是我们国家的科技馆与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科技馆相比最为薄弱的一点。可以讲, 我们国家的科技馆在硬件上已经引领世界潮流, 但是在软件上, 特别是工作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主动与观众沟通交流的意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虽然, 科技馆倡导的是参与体验的模式, 展品展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参与互动性和教育性, 但是强调观众的参与体验互动, 不是不要与工作人员交流互动, 相反, 从实际教育效果看, 十分需要与人特别是与工作人员进行教育沟通。一是从教育的本意上讲,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由于年龄、知识结构、阅历等的不同, 完全靠观众自身或依靠展品本身就不一定能完全让观众正确理解展品的教育意图, 需要必要的引导和沟通;二是观众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惑时需要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的机会;三是从教育学的角度看, 人际之间的沟通教育是不可替代的, 科学实验表明, 小孩子通过电子产品学习语言的效果跟与人直接学习的效果存在极大的差别。因此, 试图通过展览本身实现的教育效果是有限的。重展轻教问题也很普遍, 通常体现在只重视展品、展览本身的策划, 缺乏配套教育活动的策划;关注个体展品知识点的落实, 缺乏整体的教育策划理念, 往往把一个展览办成简单的展品堆砌, 有的只是知识的演示, 没有更深层的教育意义;更有甚者认为只要把展项展出来就万事大吉, 而对展览的辅导管理缺乏必要的投入和考虑。

3 如何提升科技馆展览教育的效果

3.1 完善展品, 发挥其根本性用途

展品是科技馆科普教育最基础和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也是科技馆展览教育功能最重要的硬件载体。因此, 不断研发新展品, 完善展品, 发挥其科学性、实用性、参与性、艺术性、趣味性, 借助展览资源吸引观众, 是科技馆做好展览教育工作, 使其教育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和延伸的关键环节。

3.2 提高工作人员展览教育的能力和意识

科技馆硬件提高的同时, 我们科技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也迫在眉睫, 因此加强科技馆工作人员教育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国外一些国家, 把从事科普展览的工作人员并不称作为讲解员或辅导员, 而是称作“科学诠释者”。诠释一词, 我们知道, 不仅仅是解说, 更多的是解释和阐明的意思。曾有专家指出:“科技馆向观众提供展品和展示, 包括科普剧表演和体验、与学校课程相关的项目、由工作人员导向的活动以及量身定制的项目, 其有效传播的关键在于工作人员。”由此看出, 科技馆展览工作人员的要求是多方面综合型的, 不仅仅是向公众解说展览展品, 需要利用展览展品向公众解释和阐明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更需要加强与观众的沟通和协作, 以便达到更好的收效。

3.3 依托展览资源, 聚焦社会热点, 引导科学生活

开展拓展性的教育活动, 以提高展览的教育内涵和社会影响。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内容和主题围绕社会热点问题, 结合重大科学现象、科技发明、重大纪念日以及公众关心的问题, 开展专题科普教育活动。

如今科技进步的力量对社会变革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科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们对于科技的关注度空前高涨。科技馆也应适应这一要求, 大力宣传科学人文精神, 及时展现科技成果, 在固有的展览基础上积极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作为补充和拓展。

体验科技展览感受科技魅力征文 篇2

到了科技馆展览厅,一眼望去,展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展厅真的很大,展品也很精彩,有好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既有看的,也有动手体验的。

我们先进入3D展区。解说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将我们一群小记者带到3D打印电脑面前。我们看到3D打印机正在有序地工作。解说员把太极熊、变形金刚、金丝猴笔筒等3D作品赠送给我们。大家兴奋地拿着这些作品,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尽快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作品设计。

接着我们来到航空展区,一张宽大的降落伞映入我的眼帘。在降落伞的前面,竖立着神舟飞船模型。在我的左侧,摆着太空生活模拟器。那些仪器翻来滚去,似乎把坐上去的人带入了太空。往右侧看去,我被墙上挂着的照片深深地吸引住了,大大的展板介绍了聂海胜叔叔经过层层选拔,刻苦训练,最终飞上太空的事迹。聂海胜叔叔是我们襄阳人的骄傲,我们一定要以聂海胜叔叔为榜样,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最后我们来到激光展区,一架激光竖琴吸引了我的注意。这是一架没有琴弦的竖琴,使用者只需拨动激光束,便如同拨动了琴弦,可以演奏出优美的旋律。我忍不住凑上前去弹奏了一曲,过了一把乐器演奏家的瘾。

科技展览 篇3

【关键词】展览教育;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教育;策略

科技馆最主要职能的是面向社会大众弘扬科学精神,并向人们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同时还担负着科学思想以及科学方法的传播与交流,可以说是祖国科技发展的摇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政府与社会大众越来越重视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发展状况,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作为科技馆工作人员的我们,必须在工作中有所创新与突破,这也是本文对科技馆展览教育与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有效结合展开探讨的根本出发点。

一、科技馆展览教育对于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青少年更加直观的理解教材

相对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而言,科技馆的展品更能使学生直观的理解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毕竟传统的科技教育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青少年多是从课本中获取科技知识,不仅知识获取的渠道过于单一,并且这种学习方式还比较枯燥。我们开展科技馆展览教育,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让原本枯燥课堂教育方式生动、丰富、高效起来;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学生通过参观科技展品,能够对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化理解和具体化的分析,这对于青少年直观理解科技知识、加深对科学技术、科学方法的学习与认识都是非常有效的。

2.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

教育新体制下,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了各科教育的重点方向,科技教育中也应当将青少年综合素质提高作为其核心内容。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出科技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将青少年创新意识培养作为科技馆展览教育的主攻方向之一。科技馆有着丰富的科普资源,并且还具备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好教育环境,能够使青少年在展览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观察、分析与思考,进而提高他们对科技产生继续探索与研究的兴趣,以此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的意识。

3.有助于青少年科学兴趣的培养

根据科学研究,只有当人类对某种事物或者是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时,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该事物或知识的探索与学习中来,而只有这时,人类的学习成果往往也是最高的。而在科技馆展览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青少年参与、互动或者是亲身体验等教育手段,对青少年实施有效的科技教育,进而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科技知识学习与探索中来,以便于他们科学技术知识与技术的全面提高。

二、科技馆展览教育与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有效结合具体策略

1.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科技馆展览

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科技馆展览,是将青少年科技教育与科技馆展览教育有效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具体的实施方法有以下两点:首先,将处于不同学习阶段以及社会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分,按照他们的科普知识水平将他们细分,然后有针对性的举办适应不同青少年学习的科技展览。其次,对于青少年难以理解的高新科学技术,要适当的引导他们,通过讲解和启发性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2.加强与教育机构的合作,在科技馆进行现场教学

发挥教育馆展览教育作用的又一有效途径是科技馆可以加强与社会教育机构的合作,以在科技馆实施现场科技教学的方式加强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力度。这样做的优点在于,科技馆教学比学校课堂教学更具有开放性,在这里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科学技术,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科学技术很好的联系在一起,从而让青少年在科学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两方面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3.举办富有趣味性的科技比赛、科技活动

近年来,无论是国家科研经管部门、科教协会还是教育机构举办的各类青少年科技产品展览,都很好的起到了促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科技馆可以通过举办富有趣味性的科技比赛、科技活动等,很好的将科技馆展览教育与青少年科技教育结合起来。在此,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科技馆举办的各项展览教育活动应当注重形式上的活泼、开放性,内容上的生动、有趣性以及较好的观赏性,应当尽量贴合当前青少年科技学习的特征以及具体需求,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展览教育与青少年科技教育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关于科技馆展览教育与青少年科技教育有效结合的探讨,在此我们就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简要的论述。总的来说,充分发挥科技馆在科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还需要我们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和现代化的科学工作方式去分析、筹划与实施。在此,也希望更多的业内人士和教育界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到这项课题的探讨中来,为保障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效实施与顺利实现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佟贺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背景下的科技馆发展研究[J].科普研究. 2009(06)

[2]许黎辉.论科技馆教育对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作用[J].黑龙江档案. 2011(03)

档案展览进课堂 科技图书送下乡 篇4

局 (馆) 机关党委、青工委结合档案馆新馆开办的《清代皇室档案展》《辽宁记忆展》, 组织局 (馆) 青年同志精心制作课件, 把珍贵的档案展览浓缩到课件中, 带着电脑、投影仪等设备把两大展览内容送到乡镇、送到学校的课堂上。局 (馆) 专业讲解员为双庙子镇中心学校小学及初中部4个班级百余名师生进行了解说。活动受到了双庙镇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老师都说档案局 (馆) 的这两个展览既让同学们开阔了眼界, 也是对学生们课外知识的有益补充, 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一次直观了解历史的机会, 更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爱祖国、爱辽宁、爱家乡的热情, 更是对中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好启迪。

为丰富双庙镇村民的文化生活,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机关党委精心选购了200余册农业发展、果蔬种植、家畜繁育等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 送给双庙镇图书室, 以更好地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服务。

观“科技展览”有感 篇5

科技,改变未来,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如雨后春笋般,正迅猛发展。环顾生活,科技无处不在。如果我问你:“科技重要吗?”你的回答一定是:“当然。”

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强大的智慧力量,这致力于破除禁锢着我的神秘的桎梏。”幸运的是,我们班由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一场“视觉盛宴”——科技展览。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焚天塔”,解说员一边介绍一这演示,我懵懵懂懂的,直到她说我也可以试一试。我立马动起手来,仿佛越来越上手。这里有三个柱子,分别为①②③号,有大约8个空心圆柱,大小不一。我先拿了一个最小的放进①号柱,第二大的放②号柱,把最小的又放②号柱,第三大的放①号柱,最小的放回原柱,第二大的又放①号柱,最小的也放进①号柱„„这个焚天塔的奥秘被我破解后,我又被旁边的人堆吸引了过去。

这里有三个手掌的图案,一个电压器。听解说员讲道:“手上的汗越多,压力越大。”在这燥热的环境下,我的手早已湿漉漉的。于是不由自主地把手放了下去,电压一下到了80多,解说员说我是第二个突破80的,我笑着附和道:“本人脂肪太多,所以出汗太多嘛,哈哈!”这时,有一个疑惑的声音问道:“那三只手放上面会不会更高啊!”这么一问,我也疑惑不解。解说员笑笑说:“你可以试试!”为了证明这一原理,又有一只手放在我手旁边,三只手已全部到齐,但电压一动不动。啧,这是怎么回事呢?哦,原来啊,这是流动的电压,手里有汗使电压升高,但与手掌的多少是无关的。

其次参观的是“无皮鼓”,这是一种由手掌击打,但没有鼓皮的一种科技。我朝它拍了两下,虽然拍的是空气,但仍有一阵阵的鼓声传出。这个科技的原理又是什么呢?解说员绘声绘色地说:“无皮鼓呢,利用红外感应器的原理,用电子电路模拟鼓声,利用红外发射与接收进行控制。”这么一说,我顿时开朗,发现在每个“无皮鼓”中都装有一组激光发射器和光敏接受器组成的光电控制器,当用手或脚作敲鼓状遮挡住光束时,就接收不到信号,光电开关就会驱动相应的录有鼓声的语言集成电路,发出鼓声,这就是“无皮鼓”发声的原理。

随后,我被悠扬的琴声吸引,看了看简介——“激光琴”。它的原理是依光束前进方向依次有激光器输出总光束,经分光元件分出作为琴弦的分光束,光电接收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讯号输至与琴键相连的电子控制器。利用激光技术及光学控制原理制作的激光琴,使得演奏者无需用手接触一向就可演奏。听着曼妙的旋律,我不禁有感而发:“科技的力量太强大了!”

会发光的展览就是好展览 篇6

展出日期:2006年12月30日-2007年3月4日

展出地点:北京帝门艺术中心北京798艺术区

作者当时不在展厅里,但是有一位温柔可亲的女工作人员,一直为他的三组作品进行讲解演示。因为,在这些作品里,需要你的亲身参与。在《消失的时态》录像互动作品里,你要提上一盏灯笼,它会使你在不同的场景里体会忽快忽慢,忽疾忽柔。而在《化境》里,你拨动屏幕上的水纹,或是轻拂屏幕上的古琴,相应的另一个屏幕上就在水墨的幻化中生出那些春(梅)、夏(兰)、秋(竹)、冬(菊) 。《蝶域》里则是“庄生晓梦”,你不知是你在梦中还是在蝶的梦中。

在“失去时间感和身体意识感的逆时空间”里,数码可以从一个冰冷的角色摇变成为你可以呼吸得到的温暖。

“互动”一词似乎在当代已经被泛滥使用,但是在看展览的时候我才逐渐品出“互动”的真实涵义。

12007年第一场电影巡展

“ITALIANA 影像中的意大利”电影节

时间:2007年1月19日-2007年1月31日

地点: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小西天文慧园路3号

终于,意大利年的热风刮到了电影。而这一次,是30部意大利电影与你的亲密接触,为了这次完全的意大利之旅,主办方精心挑选了与特定地区有关的反映历史题材及现代题材的作品。其中有电影大师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1960年)、罗西的《西部往事》(1967年)、德·西卡的《意大利式婚礼》(1964年)、安东尼奥尼的《女朋友》(1955年)及近年来代表意大利电影发展的新片。

电影院的灯光也终于暗下,我随着《公牛》里人物的命运和遭遇起起伏伏。这部拍摄于九十年代的剧情片充满了意大利式的温情和跳跃。发生在遥远国度的故事却宛若就在你身旁,刻划极尽细腻却又不失力度,不仅是意大利文化的尽显,更是将电影的魅力韵味十足的渗透出来。

摄影之外的图像 2007摄影作品联展

时间:2007年1月6日—2007年2月6日

地点:先声画廊 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

展览包括邵逸农·慕辰夫妇的摄影作品,王劲松的《国字A号—72条》,当然必须提到老六——田益宾的《舞过三八线》,完成于朝鲜首都平壤的这组作品竟然是拍摄于观众席。记录了该国纪念独立55周年的团体操表演活动,在看似整齐划一的背后,是本来各有不同的数不清的面孔。国家和社会性在宏大的背景与举翻板人物的强烈反差下,愈发显得模糊和诙谐。刘瑾则是一如既往的在《城市建筑》中,述说着一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同样精彩的作品还出自艺术家苍鑫、王国锋、伊德尔、余极、戴光郁之手。展览以不同的角度深入挖掘艺术家们对当下的思考。

“上海错位”摄影展

时间:2007年1月27日—2007年2月9日

地点:东八时区空间北京798艺术区

这个展览选择了十位上海青年摄影师(多为70年代以后出生)的作品(十位摄影师是乔、朱婴、邱晨、肖睿、祝越、施瀚涛、黄虹、曹友涛、程屹枫、缪佳欣)。“以错位的方式构成上海欲望的万花筒”。上海这个城市在摄影师的镜头下面毫不矫情的流淌出各样的声音,将我们对城市的想当然和概念化撕扯得粉碎。开幕式当天林路及其他主创人员还亲临现场进行交流。

哦! 秦凤玲作品展

展出日期:2007年1月28日—2007年3月11日

展出地点:空白空间北京798艺术区

我想我得去配眼镜了——刚进展厅时居然差点就走了。还好,那满墙的花花绿绿还是把我引到跟前。原来以为是平面作品,哈,凑近了看非常有趣,每个颜料堆砌的小人都成了小浮雕。据说有观众看她的作品时还用舌头去舔来着,因为无论是质地还是颜色都实在太象奶油或是糖果了,如果再来点甜丝丝的香气,只怕我也会做出同样的举动。女性独特的细腻气质显露无遗,然而却不是柔弱自怜,作品呈现出清醒、敏感和幽默的特点,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将有无尽的耐人寻味随同而来。

网络时代科技馆展览发展初探 篇7

1.1 科技展览馆发展的区域性差别明显, 资金困局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经济开放程度的不同, 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不同, 造成了我国科技展览馆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特点。东部发达省份地区的科技展馆无论是面积上, 还是展出的质量和数量上往往要远远优于中西部地区, 甚至许多中西部贫困地区的科技展览馆“名存实亡”。因此资金的短缺是当下限制科技展览馆发展一个主要因素。另外由于一些地区唯经济发展而缺失了对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方面的经济需求的关注, 也是造成区域性差异的重要因素。同时也由于东部发达地区各方面人才诸多, 那么建设和发展科技展览馆的专业性人才也就比较丰富, 这些都是造成区域性差别的重要因素。

1.2 科技展览馆展出形式单一, 展出内容单调, 不能符合人们的需求

谈及科技展览馆, 往往浮现在眼前的是几块展板, 几件实物, 然后再有个带耳麦的讲解员。越来越多的人宁愿在电影院坐上两个小时也不愿意在科技展览馆呆上十分钟。究其原因, 往往是由于科技展览馆展出形式单一, 展出内容单调, 展出内容不能做到及时更新, 更别说推陈出新的创意设计, 缺乏展览的趣味性, 缺乏一种良性的互动性。相比于科技展览馆的无人问津, 电影院那种舒适的环境, 充满刺激紧张的3D影音技术, 强烈的试听感受, 让人们流连忘返。正所谓兴趣是进行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动力, 当人们失去对事物探索发现的兴趣的时候, 科技展览馆的发展就会受到重大影响。

1.3 诸多科技展览馆独自成为一个信息孤岛, 不能信息共享

当然也有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科技展馆, 比如坐落在北京的中国科技馆, 其规模、展出内容、展出形式都极其丰富。但是如何能将这些极其优秀的展览设计让一些偏远地区的、资金不是那么充裕的地区也看到, 而不是让展览馆成为一个信息孤岛, 缺乏信息的利用和共享呢?这里不得不提出网络共享技术。当资源的利用率仅仅局限于其信息本身的时候, 那么信息的利用价值就得不到重要的体现。如何实现馆际信息的交流和互动, 以及资源的共享是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 破解科技展览馆发展困境

2.1 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提高科技展览馆展现形式, 充实内容, 提高展览趣味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多媒体硬件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可以有更好的立体的, 全方位的感官感受。例如虚拟现实、全息化的放映技术的发展, 再加上逼真的听觉感受, 这种可以同时刺激参观者众多的感官媒体, 让人们可以有一种身临其境, 无限逼真的视听感受。

通过新技术推出多种形式和多种媒介的展览方式, 既可以采取现场参观, 也可以进行虚拟参观, 例如, 利用手机应用进行参观, 也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通过网络客户端进行虚拟现实方式的访问, 或者通过网页的形式进行展览, 当然也可以做成Flash小动画的形式进行展览。总之, 网络新技术为科技展览馆的展出形式提供了多种形式, 展览方式和展出效果也都异彩纷呈。

2.2 加强科技展览馆馆际合作, 提高信息共享水平

每个科技展览馆都有自己的特点, 都有自己区域性、服务性、开放领域性等独特的一面。试想未来, 如果将处在不同地域, 不同特点, 不同展出特点, 不同服务人群的这些孤立的科技展览进行有效的整合, 而将展览信息做成一种信息化的集群, 破除信息孤岛的封闭模式, 破除信息利用率低的壁垒, 打造全新的“科技展览云计算”, 虽然每个计算节点的力量或者魅力没有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但是整合以后的科技展览一定是无与伦比的。所以要加强科技展览馆的馆际合作, 提高信息化的共享水平。

2.3 加强科技展览馆与科研院校合作, 企业合作, 进行推广

科研院校、企业往往有着最新、最前沿的科技产品;通过加强科技展览馆与科研院校的合作, 可以将一些科研院校和企业尚未产业化的科研成果展示出来, 发挥科技展览馆特有的渠道优势, 通过展览,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科研成果转化成商品以后的市场效益, 人们的关注度, 为未来科研的发展在用户体验层面上、市场欢迎程度上提前做了市场评价和预估, 保障了科技馆展览展品的前瞻性和革新性, 同时也充分发挥了科研院校、企业、科技展览馆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

通过与企业合作, 还可以借鉴企业优秀的管理模式、运营方式, 为科技展览馆的运营模式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同时企业也通过对科技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 研究如何进行产品开发、如何进行产品推广以及新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加强产品的品牌化营销, 从而制定相应符合市场需求的运营策略。而这些无论对于企业和科技展览馆都是双赢的。

2.4 加强科技展览馆专业人员培养, 提高专业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大专院校诸多学科适时的与未来所从事行业进行了紧密的结合, 校企合作成为学校人才转化为企业人才的一种重要的方式。目前, 科技展览馆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服务质量不敢恭维, 管理能力也有欠缺。根据科技展览馆需求, 根据科技展览馆自身的发展特点, 发展方向, 应该加强与院校的合作, 借鉴“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为科技展览馆提供专业性强的高素质人才。相信随着人员素质的快速提高, 那么科技展览馆所焕发出来的发展势头、服务意识、管理模式都会有显著提升。

2.5 科技展览馆利用市场化的经营模式, 差异化个性化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 我国政府的职能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由以前的“管理型”政府向着“服务型”政府稳步推进, 借着政府职能转变的契机, 可以加快科技展览馆的市场化经营方式, 以市场为导向, 科技展览为内容, 差异化的服务为特征, 推出个性化的展览。适时、适事、适人推出个性化的展览方式, 由以前的参观者被动参观, 到市场经济下的参观者主动提出参展的方式, 参展内容;提高科技展览馆的服务意识, 服务不同层次, 不同年龄段, 不同参观爱好的不同人群,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每个参观个体都能体味到差异化服务带给他们的独特享受。同时也要建立好经营制度、收入监管机制, 管控好市场效益和科技知识效益的评价体系, 真正做到政府管理“放权”, 规范市场引导。

充分认识到科技展览馆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展厅, 而是融入高科技, 传播学科技术的, 并且有着高度科学的市场化运作的这样一个主体, 释放出市场的活力, 打破原有的经营运营方式, 进行差异化服务, 必将使科技馆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3 小结

新的市场经济环境的深刻变革, 为我国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推动力, 科技展览馆能否借力市场经济, 摆脱资金困局, 摆脱展览方式单一, 展览产品固定、更新周期时间长, 让人警醒。充分利用好网络时代的技术优势使得科技展览馆焕发出新的活力, 推动科技展览馆的市场化经营方式, 个性化服务水平, 专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加强与院校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 利用高科技的方式进行现代化的展览, 都是新形势下科技展览馆的必经之路。

摘要: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得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 诸多的新概念也越来越多的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从最初的上网, 到后来的电子商务, 再到现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这些新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人们在享受新鲜事物带来的愉悦的同时也时常思索未来科技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科技展览馆能否在新的时代弄潮, 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给科技展览馆注入新鲜的活力, 将是本文探索的重点。科技展览馆顾名思义是一个以通过参与、体验、互动性展览物品及辅助性的手段来教育、欣赏科技和工业技术发展为目的, 对参观者进行科普教育, 传播科技文化知识的机构。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科技展览馆都是国家的机构。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民营科技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

关键词:网路,信息化,科技展览馆,发展

参考文献

[1]科技展览馆[J].现代商业, 2009 (31) :12.

[2]薛启荣.浅谈科普与人才素质的培养[J].云南科技管理, 1998 (04) :42-44.

[3]李志坤.浅谈未来社会科技馆的地位在哪[J].科技风, 2013 (24) :69.

科技展览 篇8

1 如何选择展示主题是展览能否成功的关键

选题是一个展览成功的关键, 对于临时展览来说, 如何选择一个鲜明的主题更是尤为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众所周知, 举办临时展览就是为了让更多的观众参与其中, 因此, 观众量的多少就成为一个临时展览开发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当观众对这个展览主题不感兴趣时, 他们往往反应平淡, 任凭你做再多的宣传工作, 也会无动于衷, 而当一个观众感兴趣的展览出现在面前时, 往往不用过多宣传, 人们也会踊跃参观。因此, 只要选择合适的展示主题, 抓住观众参观需求, 就会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为展览的成功奠定基础。如何选择展示主题呢?笔者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 主题要贴近百姓生活, 反映社会需要

社会公众对于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是非常关注的, 因此只要我们及时研发、推出公众时下最关心的主题展览, 就能迎合公众参观心理, 吸引观众参观。“防震减灾展”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近几年, 地震频发, 汶川地震、智利地震、日本海啸大地震等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命带来了巨大威胁。观众迫切需要了解如何科学认识地震, 如何正确应对。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及时捕捉观众需求, 与中国科技馆联合设计研发“防震减灾临时展览” (以下简称“防震展”) , 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学习的平台, 受到了公众的广泛欢迎。展览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巡展一年多, 历经11站, 观众参观量达到10万余人次, 目前展览仍在巡展中, 观众热情不减。

1.2 视角独特、内容新奇的展示主题也会引起观众极大参观兴趣

近几年, 一些国外的优秀临展走进国内科技馆, 这些展览主题往往具有独特视角, 具备新颖的展示思路, 极具个性特点的互动展品, 一经展出就引起观众极大参观兴趣。2005年, 由巴黎科学技术工业城和欧莱雅公司共同研究开发的“破解头发的奥秘”展览在中国科技馆展出。展览的设计风格十分独特, 有趣的图片、生动的模型及栩栩如生的视听效果都被用来充分激发参观者对“头发”的兴趣。参观者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自己头发的内部结构, 可以通过一个多媒体游戏为自己转换超过120个的模拟发型, 令参观者在亲身体验之中不断获得新的发现与启发, 具有极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2010年, 中国科技馆引进来自瑞典的“视觉电压”主题展览, 该展览以培养人们的节能意识, 吸引人们参与环境问题大讨论为主题, 主题新颖, 展示内容新奇。比如, 能积聚光能的“能量窗帘”需要在白天合上, 用于积聚光能, 白天聚能的时间长短决定了晚上可用的光能有多少。用户必须选择是打开窗帘享受阳光, 还是合上窗帘为晚上聚集能量, 每天都要思考和权衡, 真正把能量循环转化的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又如, 由晾衣架和灯泡组成的“晾衣灯”实际上就是将自己洗好的衣服作为灯罩, 这样在开灯后会更快地烘干衣物, 而且还能增加居室情调, 最重要的是会让我们体会到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幅降低耗电量。从上面这些实例中可以看到, 在选择展览主题时, 除了一些观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之外, 一些具有独特视角、个性鲜明的设计主题同样会让观众怀揣一颗好奇的心参与展览其中并在参与中得到启发、共鸣。

2 展览展示内容规划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展览主题确定了, 就需要考虑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展示点, 将他们转化为适合科技馆展出的展品, 并依据一条展览主线将这些展品串联起来。笔者经历了“防震展”的具体研发工作, 下面就以“防震展”为例, 谈一谈我们在展示内容设置上的一些考虑, 希望能以点代面, 在读者从事其他临展研发工作时能有所借鉴。

2.1 展览展示内容要坚持必要性原则

展览的展示内容, 是从众多知识点 (或者展示点) 中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这些点?我认为首先, 必须要坚持必要性原则, 也就是要选择最有必要向公众普及的知识、公众最希望了解和学习的知识以及科技馆能够通过展项来演示的知识, 立足这三方面需求进行选择。

2.2 展览内容要坚持实用性原则

要站在观众方面来考虑展示内容的切入角度, 就是要把观众最想了解而对展览自身展示又具有实际价值的知识介绍给观众。

还以“防震展”为例, 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而火灾、毒气泄漏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则离我们更近, 对于这些灾害的躲避及自救互救常识, 应是展示的一个重点。因此我们专门设计开发了“防震练习小屋”展项, 通过互动, 让观众体验地震来临前后, 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从而最大限度保证自身安全。再如, 观众对地震监测仪器、手段的应用原理很感兴趣, 而对于这些检测仪器的具体工作过程不甚关心。我们迎合观众心理, 研制“你来造地震”展项, 观众可以随意敲打桌面、地面等, 震动传感器感应到观众动作, 并反馈给示波器, 示波器提示地面有震动。简单的操作, 直观的现象, 有意忽略了复杂的工作过程, 生动展示出地震监测仪的测震工作原理。

2.3 展示内容要突出科技馆科学普及作用

我们常讲, 科技馆是典型教育, 展示内容应具有较高的科学普及价值, 因此在选择展示内容时还要注重内容的科学普及作用, 尤其要注重引导观众走出理解误区, 纠正观众的一些错误认知。在“防震展”的研发中, 我们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尝试, 并取得了成功。比如:

1) 展览侧重如何应对地震灾害, 尽量少的反映地震灾难。我们认为, 科技馆最应该做的是普及公众科学应对地震灾害以及次生灾害, 至于反映地震灾难, 应该是地震纪念馆需要做的事情。

2) 展览以科学的眼光看待地震, 客观反映地震两面性:地震不只是带来了灾难, 对于人类也有帮助, 正是通过测量地震波, 我们才能够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正是通过测量地震波, 我们知道了构成地球的矿物成分;正是通过人工地震, 我们可以探煤、探矿、探油。通过这些例子, 告诉观众, 学好科学、用好科学, 就可以减轻灾害, 造福人类。

科技展览 篇9

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业公司、参展企业、媒体联盟等多元化运营模式, 使本届物流盛会实现了质和量的新的突破。此次展品范围包括物流装备、物流科技及物流服务三大领域。主要参展企业有:世界第一大的物流地产商美国普洛斯;2008欧锦赛全球赞助商C A STR O L;韩国现代、中国的浙江诺力、深圳广之超、英特诺物流机械、上海艾安特等先进物流设备供应商, 展示了最新技术的叉车、货架、包装箱、智能传送系统、恒温保险箱、真空起重机等高质素物流设备;展会现场特设R FID专区, 展示最新的条码识别、条码打印、仓储管理及射频识别等高科技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飞力国际、清华同方、上海美华系统、苏州市恒莱海格等企业现场推介现代化的国际货运、物流、仓储配送、空运等专业物流服务及软件;长江第一港—太仓港, 也特别为本届展会组织了当地十余家知名物流企业集中展示。

本届展览会为展商和观众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第二届中国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合作发展峰会顺应了物流企业和现代物流业科学发展的需求, 集聚世界物流巨头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 展示其在中国的市场部署和本土化战略, 政府领导、行业专家和企业C EO共同探讨了中国物流产业的政策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射频识别促进全球物流供应链透明化论坛、2008亚太采购管理创新论坛、以及物流创新与区域合作峰会也同台竞相推出。

科技展览 篇10

关键词:群众文化,科技馆,展览设计

目前, 国内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的重要精神, 既要抓好物质精神文明建设, 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科技馆对群众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促进群众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 因此要充分发挥科技馆的作用, 特别是科技馆展览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和理论研究, 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1 科技馆展览在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生活不再仅仅是满足于吃饱穿暖, 而是希望能够具有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基于此, 加快群众文化建设, 让科技馆展览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能, 科技馆展览的主要功能是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组织实施科普展览及科普等, 是有效实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性设施。科技馆通过展览及相关活动, 为群众讲述最新科技成果及对社会未来展望, 激发群众对现代化技术的兴趣, 满足人们持续学习的需求, 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 推进群众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 目前科技馆展览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

2.1“以展品为中心”的设计模式

很多人认为, 科技馆展览设计的关键就是展品设计, 基于这种设计理念, 科技馆展览总体规划和内容设计就是简单的展品分类、分区, 编制展品目录和设计, 是一种展品罗列和堆砌, 这就导致整个展览设计不重视前期的内容策划、主题提炼、文本不到位等问题, 本质上属于“以藏品为中心”的翻版, 当科技馆的规模和数量发展到一定水平时, 这种设计理念就成为制约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2 对科技馆展览教育特性理解存在误区

多数人认为科技馆展览的主要功能是以参与、互动的方式让人们理解和掌握科技知识。因此这些人员在研究展览设计时, 主要心思都集中在如何能够生动的展现出科学知识, 引导人们积极的进行参与和互动。然而, 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展览设计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实质上科技馆参与体验展览设计模式能够有效的展现科技实践的过程, 为群众提供了在实践中学习的情景。但如果仅是简单的将科技馆展览理解为“参与和互动”, 很可能将展品研制引入歧途。一直以来, 国内科技馆展览设计过度重视模仿国外展品, 对于展品设计思路和方法缺少分析和研究, “只偷鱼, 不偷网”的模式对科技馆展览设计的创新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2.3 科技馆展览目的认识存在偏差

根据优化公众理解科学课题组研究可知, 国内科技馆展品过度重视展示本身原理和知识, 却忽略了展品内在隐含的科技和社会的关系。虽然科技馆的主要功能是想群众展示科学的精神、思想、科技及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然而在展览实际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通常过度重视展品所表现的科技知识, 忽略了其他方面。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是科技馆的重要功能, 除此之外, 科技馆还应该充分发挥其特长, 通过多种类型的展示手段, 如参与、体验等, 一方面为人们展示科学的“美、趣及功”, 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科学精神, 通过“感受—感悟—认知”过程, 帮助人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但是要达到此目的, 展览设计者必须要重视展览所体现的内涵, 并以此为核心构建展品之间的逻辑关系。

2.4 缺乏科学的展览设计程序

由于国内展览设计通常以“展品”为中心, 这样就导致设计时忽略基础调研、选题策划、主题提炼等环节的设计, 最终造成展览会缺乏鲜明的内容特色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也导致整个展览设计不论是从主题思想、内容结构还是到展品都缺乏创新, 通常是以前展览的改头换面。这是国内目前整个展览设计最核心、最根源的问题。

3 当前群众文化对科技馆展览设计的需求研究

要最大限度的发挥科技馆的功能, 在设计时必须要重视群众文化对展览设计的需求, 目前群众文化对科技馆展览设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

3.1 理解群众的需求

只有群众对科技馆展览产生兴趣, 科技馆才能积极健康的发展, 因此科技馆在进行展品设计时, 一定要考虑到观众的需求。展览设计时, 设计时要和群众进行交流, 通过交流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 了解到群众需求后, 设计时就能够知道群众能够以什么样的方式了解科学, 获知群众对科学的偏好和需求, 通过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群众的参观能力。

3.2 体现以人为本

科技馆的展览主要是观众, 因此不论展现何种主体的科技知识, 展示内容必须要能够为人们接受, 并能激发其兴趣, 产生共鸣。

1) 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审美是人类社会独特的精神方式, 主要特点是人和审美对象能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时, 科技馆的环境、空间和展品的陈设都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还可以通过数字媒体、触摸屏等各种手段对人们的感官进行刺激, 达到观众的共鸣。除此之外, 科技馆展品设计还要考虑人们的身高、视域、空间比例、节奏控制及人流量等各种因素。

2) 满足特殊群体——儿童的需求。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可知, 儿童是科技馆参观的主体, 由于儿童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 在身心各方面都和成人存在明显的区别。因此, 科技馆展览设计要考虑儿童的审美需求、认知规律及心理特性等, 在进行展览设计时, 一定要注意下述几方面。 (1) 要重视寓教于乐。与其他教育方式不同的是, 科技馆的教育要满足自愿、主动的学习原则, 如何能够有效的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是十分重要的; (2) 要重视安全性。儿童的安全意识通常比较淡泊, 展览设计要充分确保儿童的安全性; (3) 要重视展览设计的生活化。科技馆的展览设计要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儿童。儿童在科技馆参观时, 既要有动手的项目, 也要有动耳、动脑的项目, 让儿童在玩和动的过程中激发科学兴趣。总之, 科技馆的展览设计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应该从客观到微观、从物化到人化、从静态到动态, 形成全方位的考察和完整的体系。

3.3 实现展览设计的持续创新

1) 展示理念创新, 发展主题化设计。传统守旧的展览手段, 会极大的打击人们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现代科技馆的展览设计应该逐步实现内容主题化, 通过策划和设计的有效整合, 使展览能够生动的串联起来, 提高人们的参与兴趣和热情, 从而加深印象效果。

2) 展示手段创新, 发展多媒体设计。科技馆的功能是普及科技知识, 如何能够有效的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 让人们有效的记住科学知识。就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 多媒体艺术设计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参与热情, 还能使枯燥的科学技术知识更加生动精彩, 涉及的相关软件日益丰富和完美, 通过设计师的设计, 能够生动、活剥的展现科学知识。

3) 加强展品造型设计创新。科技馆展览设计的主要功能是让人们通过展品从多个角度观察、体验和参与。展览设计要赋予展品一定的生命力, 要给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无限的思考空间。

3.4 展览设计要注重合理性、灵活性

科技馆在进行展览设计时, 要注重合理性, 整体环境、展品陈列、内部展示等都要进行整体规划和编排, 确保整体美观、协调。同时科技馆要每年进行展品更新, 尤其是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更新的问题, 这样更有利于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总之, 科技馆的展览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 更重要的是展览设计的独创性。人们去科技馆的主要目的是体验科学, 亲近科学。科技馆的展览设计要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最终实现提高人们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晓鸣.数字科技馆对群众文化发展的作用研究[J].科技视界, 2015 (05) :56-57.

[2]徐锡莲, 吴红霞.利用科技馆创新群众文化生活的思考[J].青春岁月, 2014 (02) :78-79.

上一篇:体育个性下一篇:坚持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