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美剧

2024-07-25

网络美剧(精选十篇)

网络美剧 篇1

1 美剧字幕翻译中的神翻译现象

本文认为神翻译指字幕翻译过程中结合音译和意译, 把英语等其他语言网络化、流行化、中国化、娱乐化的现象。神翻译现象在网络字幕组作品中尤为突出。百度百科将字幕组定义为:将外国影片配上本国字幕的爱好者团体, 一种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新事物, 属于一种民间自发的个人团体组织。美剧字幕翻译中的神翻译现象有以下三个特点。

1.1 翻译用词的流行化与网络化

神翻译现象中最夺人眼球的莫过于各种流行用语及网络用语, 比如“纯爷们”、“神马都是浮云”、“某某只是个传说”、“我勒个去”系列、“高帅富、白富美”系列等等。这些新鲜的词汇诞生于各种媒体, 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并受到网民的认可。流行用语和网络用语具有浅显易懂、内涵丰富、调侃意味十足的特点。比如“我爸是李刚”用来讽刺官员以权谋私、任凭子女胡作非为的现象。“纯爷们”一词已经与小沈阳身着苏格兰打褶裙、翘着兰花指的形象无法分割, 产生了强烈的幽默效果。这些词汇的出现往往会令观众会心一笑。在The Green Hornet中, Britt, your father was truly a great man!被译为“布里特, 你爸爸是个纯爷们!”在Superman中, Believe it or not被译为“不管你信不信, 反正我是信了。”

1.2 文化本土化

作为翻译的两种策略, 韦努蒂提出的归化与异化经常成为翻译探讨中的热点。归化以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与感受为导向, 向目的语文化靠拢;异化主张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无论是归化或异化, 译文都应做到圆润、不凿痕迹。然而, 在字幕神翻译现象中, 我们时常见到非常极端的归化, 与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时代背景脱节, 往往造成了意料之外的“可乐”感。比如Big Bang中Well, I think I have a nice 2009 Ana Mantle HC.被译为“我有一支很不错的2009年的肛泰软膏”。诚然, Ana Mantle HC也是一种痔疮药物, 直接归化到“肛泰”, 使得译文产生了一个“笑点”。又如Relax.This place has more jamming than a Santana concert.被译为“别怕, 这里的信号屏蔽比四六级考场都好。”

1.3 形式娱乐化

神翻译现象除了具有选词造句上的特点, 译者往往在形式上大胆创新。比如在译文后用括号加上自己的观点, 多数是吐槽文字。

或者在没有字幕的画面上加上一两句简短的点评或剧透。在《暹罗之恋》中, 字幕组在一段背景音乐响起来之前用字幕的方式作出了提示“好听的歌要来了”。此举完全剥夺了观众自主欣赏的权利。甚至会有译员把当时的翻译状态做直白记录, 如下图:

2 神翻译现象中的译者主体性

2000年前后, 中国译界开始深入探讨“翻译主体”及“译者主体” (袁莉, 1996, 高宁, 1997, 宋志平, 2000, 查明建, 田雨, 2003, 冯文坤, 何颖, 2004, 刘傲冬, 2004, 魏加海, 2004) , 以“阐扬译者的文化创造者身份及翻译主体的地位” (查明建, 田雨, 2003) 。

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性即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 在为我性的对象性实践活动中所产生和发挥的自主性、自为性、能动性、创造性等, 这些特性有着主体自身的内在机制和结构作为根据。” (魏小萍, 1994) 查建明和田莉 (2004) 在哲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译者主体性的定义: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义、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可见, 译者在翻译过程上表现出主观能动性, 但应该且必须受到客体的制约, 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如果主体性只强调主观能动性而不讲受动性, 就会出现盲目和任意 (查建明, 田莉, 2004) 。该文认为, 在美剧网络字幕中的神翻译现象, 正是能动性和受动性不平衡的表现。比如神翻译在形式上任意加载评价与观点, 的确是个性极大地张扬, 同时也是将个人观点强加于译文之上, 强迫观众接受超出原文的多余信息。这与原文中出现译语文化中缺少的元素而在译文中加注有本质区别。再如, 将a Santana concert译为“四六级考场”一例。“音乐会”与“信号屏蔽”在当前时代环境中完全可以得到理解, 而将“音乐会”译为“四六级考场”可以认为是有意的误译。因为译者自身知识体系中“信号屏蔽”与“四六级考场”的关系十分紧密, 从而改变了原文, 脱离了客体的制约。

3 在校大学生对字幕神翻译现象的看法

字幕神翻译现象究竟在网络美剧的最大受众——青少年群体中占有何种地位, 该文设计了一次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共包含10个问题, 6个单选题, 3个多选题及1个开放式问题, 均围绕大学生对字幕神翻译现象的看法。问卷发布于问卷星网站 (www.sojump.com) , 2013年4月11日至5月15日期间共回收84份有效问卷。答卷人均为在校大学生, 其中45人为英语专业。

针对字幕翻译的质量, 50%的答卷人选择“不仅会看字幕, 而且很在意翻译的质量及正确性”。对于时下的网络流行语如坑爹、伤不起、神马、元芳你怎么看等, 76.19%的答卷人选择“不仅关注, 并且自己也会用”。对于字幕翻译中出现网络流行语的神翻译现象, 64.29%的同学表示“比较支持, 但是得看语境”, 26%表示“很支持, 觉得很新颖很喜欢”。在有关神翻译优缺点的选择中, 82.14%的答卷人认为神翻译的优点在于“融入本语言文化特色, 有助于观众理解剧情”, 59.52%认为“贴近生活, 让人感到亲切”, 52.38%认为可以“吸引观众眼球”;同时, 61%的同学认为神翻译会“误导一些通过美剧来学习语言的观众”, 64.29%认为“容易使对流行语本身不理解的观众误解剧情”, 47.62%认为“不够规范严谨。”对于美剧字幕的翻译标准与原则, 51.19%的答卷人选择“信息完整, 意思精准”, 30.95%选择“符合当前故意情境”, 15.48%选择“语气、情感恰当”, 只有2.38%选择“跟随潮流、引起观众兴趣。”51.19%选择“允许适当的意译, 言简意赅最好”, 29.76%选择“尊重原文但可以调整顺序以便理解”, 19.05%选择“偏好意译, 最好能贴近中文表达习惯”, 选择“特喜欢整蛊的翻译, 越搞越好”的为0。

可见, 大部分的美剧字幕观众十分注重字幕翻译的准确性和适切性, 强调严谨规范和情感恰当, 对神翻译现象持保留态度, 并非一味地追捧与赞赏。

4 结束语

字幕神翻译现象近年来十分受关注, 该文总结了字幕神翻译现象的特点并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 认为神翻译现象是译者主体性与受动性失衡的表现。调查问卷也显示观众对流行化、网络化、娱乐化的神翻译现象持保留态度, 大部分观众期望看到严谨准确、合情合理的译文。希望本文对字幕翻译组及其实践活动有所意义。

摘要:该文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探讨美剧字幕中的“神翻译”现象, 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对美剧字幕“神翻译”现象的看法。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美剧字幕翻译,神翻译

参考文献

[1]冯文坤, 何颖.论译者主体性之构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9) .

[2]高宁.论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兼论翻译标准的建立原则[J].上海科技翻译, 1997 (1) .

[3]李燕.主体性:文化环境与人的存在相互作用之优化[J].浙江社会科学, 1995 (1) .

[4]刘傲冬.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J].社会科学家, 2004 (1) .

[5]宋志平.论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意识[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院学报, 2000 (6) .

[6]魏加海.文学翻译的操纵性与主体性[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 .

[7]魏小萍.主体性问题研究综述[J].教学与研究, 1994 (6) .

[8]邢靓.字幕组神翻译:誓要雷翻更多人[J].亚心网, 2011 (12) .

[9]袁莉.也谈文学翻译之主体意识[J].中国翻译, 1996 (3) .

网络美剧 篇2

这个夏天,《哈利·波特》系列导演大卫·叶茨接手曾被李安看中的反恐题材剧《暴君》,一经播出便火爆网络;奥斯卡影后哈莉·贝瑞正式进军美剧界,联手斯皮尔伯格打造新剧《传世》;《环太平洋》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操刀僵尸剧《血族》;奥斯卡最佳导演萨姆·门德斯和三次奥斯卡提名者约翰·洛根合力开发有着“英国恐怖故事”之称的《低俗怪谈》;“爆炸狂人”迈克尔·贝则在打造《变形金刚》系列的间隙里,亲任制片推出了军事科幻剧《末日孤舰》……

在人们以往概念中,总觉得大银幕比小荧屏高端,电影比电视剧大气,电影咖比电视咖上档次,但今年夏天播出的这些全新剧集正在打破这样的藩篱,不仅电影圈大咖组团抢滩电视剧市场,美剧也走上了大手笔大制作的烧钱模式。下面为您推荐的新剧,从光环闪耀的幕后操盘手,到囊括了奥斯卡影后在内的璀璨星光,分分钟令你惊声尖叫。

《暴君》Tyrant

6月25日首播 推荐指数★★★★★

《哈利·波特》导演操刀,另类反恐题材,“美国人”眼中的中东

创下2014年夏季新美剧最佳开局的FX电视网新作《暴君》,近日不仅在北美收视成绩喜人,并且一开播便在国内引发刷屏爆红。该剧由《国土安全》(观剧)剧集运作人霍华德·高登开发,华人导演李安曾一度决定执导该剧,这也是国内观众关注这部剧的重要原因。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李安还是退出了导演团队,《哈利·波特》后四部导演大卫·叶茨接替担任该剧试播集的导演。这部剧最大的看点在于,它有着以往反恐题材美剧所不曾有过的逆天设定:讲述一个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阿拉伯政权接班人,忽然之间被卷入家族内部争斗以及中东国家**的故事。描绘美国视角下的中东风情,场景豪华,情节曲折,对人性的剖析、文化的展示都有着很大空间,很符合精英主义一贯的审美趣味,也获得了众多业内人士的高口碑力荐。

《传世》Extant

7月10日首播 推荐指数:★★★★

斯皮尔伯格监制,哈莉·贝瑞首次涉足剧集,视版《人工智能》

去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监制的《穹顶之下》平地一声雷,创下夏季档收视纪录,也给予了CBS电视网继续攻陷夏季档的信心,今年才有了这部奥斯卡影后哈莉·贝瑞携手斯皮尔伯格打造的全新科幻剧《传世》。

尽管近年来电影演员加盟美剧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黑珍珠”哈莉·贝瑞涉足电视剧的噱头,还是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传世》是一部杂糅了科幻外衣的未来主义家庭剧,女宇航员在太空空间站工作一年后返回地球,与世隔绝太久的她不得不重新融入社会和家庭——科学家丈夫John以及“儿子”Ethan,不过Ethan并不是普通儿童,而是John制造的一个有着人类外形的智能机器人……该剧杂糅了《地心引力》与《人工智能》的元素,惊悚悬疑加上亲情伦理的探讨,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潜力剧。

《血族》 The Strain

7月14日首播 推荐指数:★★★★★

《环太平洋》导演撰写小说改编,纪录片+真人秀,最恐怖的吸血鬼

去年以一部怪兽电影《环太平洋》成功扬名好莱坞的墨西哥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早在2009年时便联手美国畅销书作家Chuck Hogan撰写了吸血鬼题材的恐怖小说三部曲《血族》,当时德尔·托罗原本想将之搬上大银幕,但最终在经纪人的建议下改编成了美剧,于是有了这部将为电视圈注入别样基因的小荧屏惊悚作品。

《血族》讲述了一队科学家与一种古老病毒之间的战争,该病毒可导致患者变为吸血鬼。而这位自《地狱男爵》系列起便十分酷爱怪兽的怪咖导演,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纪录片+真人秀”的方式来拍摄该剧,不仅摄影机的风格非常特别,故事线也比较发散,对于恐怖悬疑及烘托气氛的剧情点则慢慢注入,最终烘托出来的效果既酷又残酷。

《低俗怪谈》 Penny Dreadful

5月12日首播 推荐指数:★★★★

萨姆·门德斯开发,各类奇谈轶事集成“英国恐怖故事”

《低俗怪谈》早在开播之前便已名声在外,因为该剧有着顶级豪华班底坐镇,不仅由奥斯卡最佳导演萨姆·门德斯和三次奥斯卡提名者约翰·洛根合力开发,而且卡司阵容更是直接爆棚,前“邦德女郎”伊娃·格林举手投足高贵冷艳,乔什·哈奈特周身散发男性荷尔蒙,老牌“007”提摩西·道尔顿更是风采不减当年。

剧名《Penny Dreadful》来自于伦敦当时发行的刊物,经常登载各种奇谈轶事,因每份只需1便士而得名,因此剧中充斥着各种民间志怪,弗兰肯斯坦、吸血鬼德古拉等经典恐怖角色悉数登场,血腥暗黑指数更是令人咋舌。作为Showtime有线台今年投资最大的剧集,即便是在荧屏恐怖剧大行其道的当下,《低俗怪谈》也是佼佼者,每帧画面都如同油画般精致考究的贵族气质为其赢得了“史上最高大上的恐怖剧”。

《夜班医生》The Night Shift

5月28日首播 推荐指数:★★★★

年轻版“豪斯医生”,尽收宫斗戏码、医疗黑幕

已经火了数十年的医疗剧是美剧的铁板题材,遗憾的是迄今还没有一部能够填补《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的空白。NBC电视台推出的夏季新剧《夜班医生》,讲述了一群工作在圣安东尼奥纪念医院“灰色地带”的男女医生的故事,男主角T.C.卡拉汉原是一名军医,去过中东战场,复员转业后来到这家医院成为一名夜班急诊医生。作为一部专为“颜控”们打造的医疗剧,模特出身的爱尔兰男演员伊恩·马肯饰演的男主角不仅有着无敌美颜,骨子里更是活脱儿的年轻版“豪斯”附身,从来不懂什么是墨守成规,个人魅力爆表,他与气场强大的“FBI姐姐”吉尔·弗林特之间的对手戏火花十足。此外,该剧拥有其他医疗剧所不具备的元素,时刻预备着的宫斗戏码、医疗黑幕层出不穷。

《守望尘世》The Leftovers

6月30日首播 推荐指数:★★★

末世生存法则,精灵公主牵手安妮斯顿未婚夫

尽管如今看到“迷失”便有种不祥的预感,但是由创造了《迷失》的神剧专业户达蒙·林德洛夫亲力打造的HBO新剧《守望尘世》依旧值得一看。该剧是其在完成《星际迷航》《牛仔与外星人》《普罗米修斯》等一系列电影后的小荧屏回归之作,根据2011年汤姆·佩罗塔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演员方面收揽了詹妮弗·安妮斯顿的未婚夫贾斯汀·塞洛克斯和“精灵公主”丽芙·泰勒。根据基督教的教义,当基督再临人间的时候,将提送他的信徒们前往“极乐世界”,其他人则被迫留在已经面目全非的人世间。根据该剧的设定,地球有2%的人口(1.4亿人)一夜之间神秘失踪。不过该剧并没有将故事重心放在那些离去的人身上,而是真实描绘了神秘事件后人们对生存状况的思索。

《末日孤舰》The Last Ship

6月23日首播 推荐指数:★★★

迈克尔·贝担任制片,军事+末日,美国海军参与制作

虽说Cinmemax已经拥有了《反击》这样的高质量硬汉军队戏,对于这部根据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诺亚方舟式科幻剧《末日孤舰》,仍旧是下了血本的。有着好莱坞著名“爆炸狂人”之称的大导演迈克尔·贝助阵担任制片,其即便成不了《变形金刚》系列那样无敌的视效大片,也绝对不会差到哪去。该剧由在《实习医生格蕾》里散尽风流的埃里克·迪恩扶正担纲男一号,节奏紧凑,细节到位,不论军事爱好者还是末日类型的观众都能找到看点,俨然就是《洛杉矶之战》和《超级战舰》的电视剧版。据说在剧集制作期间,美国海军不仅非常支持,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制作——也难怪,作为一部加量豪华版美国海军征兵广告,还有比这部剧更赞的吗?

《海盗王国》Crossbones

5月31日首播 推荐指数:★★★

奥斯卡老戏骨参演,改编自《海盗共和国》

去年,历史频道播出的《维京传奇》让来自北欧的“海盗”在小荧屏上火了一把,而夏季新剧《海盗王国》再次盯准海盗肆虐的年代,讲述的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传奇海贼王——“黑胡子”爱德华·蒂奇的故事。该剧由近年来愈发被艾美奖赏识的剧集《路德》创作人Neil Cross及其创作团队打造,改编自著名小说《海盗共和国》,出演“黑胡子”一角的是老戏骨约翰·马尔科维奇。作为演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出演过《阅后即焚》《换子疑云》等多部口碑佳作,并两次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提名,剧中他以出神入化的演技带领一群流氓水手在美洲大陆建立民主政权,并探讨了永恒的道德问题:在那个没有法纪的年代,究竟烧杀掳掠的海盗是坏人,还是冷血无情的英国王室是坏人?

《奔腾年代》Halt and Catch Fire

6月2日首播 推荐指数:★★★★

IT精英创业史,迎合高阶受众群

网络美剧 篇3

【摘要】受到信息技术与文化传播方式的影响,美剧的字幕翻译呈现出新的特点,网络美剧的发展促成了美剧字幕翻译工作模式的变化,与传统译制片比较而言,网络美剧的字幕翻译在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程度、字幕的制作周期与审核程序、字幕语言与剧情的结合、字幕的表达与呈现的效果等方面与美剧译制片有着不同的特点。本论文试图通过比较互联网美剧与美剧译制在字幕翻译工作上的差异,来强调两者之间的优缺点,倡导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两者取长补短,互相结合,互相为媒体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网络美剧 译制片 字幕翻译 比较

一、引言

美国电视剧代表美国文化与大众生活价值,是近年来我国青年人热衷的节目类型。多年前,美剧在我国并未呈大众化传播,甚至无人关注和知晓。随着信息载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播媒介的多样化,文化的多元化,这一节目在互联网的传播平台上演变成了现实,且当前网络美剧的流行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剧的电视转播。

多元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基于审美方式的变化、外语的普及与流行,美剧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特别是高学历人群、白领阶层所追捧的对象,美剧作为东西文化碰撞交流的形式,字幕翻译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美剧在我国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字幕翻译水平的制约,国内多数人对美剧的欣赏还得依靠字幕,字幕翻译影响着美剧的质量与欣赏,也成为了众多美剧欣赏爱好者和外语学习者所重视的问题。随着美剧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美剧的字幕翻译也对这些人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美剧与美剧译制片在字幕翻译工作模式上有什么异同,对该问题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总结与归纳两者的优点,促进两者互相结合,共同提升美剧的质量与欣赏度。

二、网络美剧字幕翻译与美剧译制现状比较分析

1.网络美剧字幕翻译特点现状。美剧在我国的迅猛发展诞生了一个新的群体——网络字幕翻译人员,他们的工作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美剧,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剧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当前网络美剧字幕翻译速度之快,几乎可以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内地观众可以在互联网平台实时同步欣赏;互联网平台对美剧的翻译范围涵盖之广,基本包括了美国当地主流电视台的剧集与类型 。

由于中英文之间特点差异,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上没有一定的规则,很容易造成标点符号似有非有,影响了美剧剧情的表达。真实剧情的传达会因为标点符号问题误导观众对剧情的误解,因此一定要注意中英标点符号在美剧字幕翻译中的适用性与一致性原则。尽可能多使用标准标点,同时不要使用空格代替其他标点。

美剧中出现的诸多熟知的地名与人名的字幕翻译常常不一致,没有一定标准,有时候字幕翻译人员认为一些常用的英文可以直接使用或者采取简称或者简约的表达,但对于不同水平的人群来说,也是会有差异。

网络美剧的字幕翻译常常独立于美剧本身,是附加到其中的独立文件,因此存在一定的大小控制变化。观众常因为句式短看不清或句式长影响剧情的理解。因此应控制合适的字幕翻译句式,尽可能按照英语的习惯。

网络美剧的很多表达都涉及到地方俚语和本土语言,有时字幕翻译者如果直译很可能对剧情造成误解,因此网络美剧字幕翻译对口语和地方文化的掌握很严格。此外网络美剧翻译者常为了省事会把英语对照汉语翻译,对英语与剧情的结合存在片面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与观赏质量。

2.美剧译制特点现状。相对于网络美剧的字幕翻译,美剧译制则相对更加规范化、流程化与标准化。不同于互联网过度开放的资源与平台,水平参差不齐的翻译人员,美剧的译制片一般都是正规翻译人员,相对有更加严谨的翻译知识与综合素质,且上架的监管力度与审核标准要比互联网高很多。考虑到各种报批、审核的繁琐程序、字幕校对的影响,需要配备专业的翻译团队,因此美剧的译制时间较长,字幕的制作速度比不上互联网美剧,更新的时间与频率都略占下风。网络美剧存在多资源、多途径的字幕翻译,而美剧译制在字幕组的引进上已有相当长的历史,程序比较老套。国内对美剧的引进速度着实比较慢,往往在对一些有质量的美剧进行选择后,译制工作才慢慢开始。对于美剧译制片,翻译作为一个初始起点,译文需要导演、口型师片方、演员的层层审核,可见制作之繁琐。

在字幕翻译的表达上,美剧的译制并不像互联网美剧的字幕表达一样娱乐化、网络化,对一些新奇词汇和流行语录的运用程度不及。更多的是忠实于剧情本身,直译的成分要多一点。

三、结语

我们从网络美剧的字幕翻译对比美剧的译制过程看两者各有的特点,且针对人群和审核的过程、质量、呈现的翻译结果都略有不同。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的发展对美剧的传播是必然的结果,也使得很多质量高低水准不一的美剧字幕翻译作品更多地呈现在网络上,供不同的审美爱好者欣。但对比美国电视剧的字幕翻译与制作过程,也应看到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多元传播文化的现象是值得肯定的,如果在两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取长补短,互相结合,则对美剧翻译作品质量进一步提升、美剧在国内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都会产生有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耿芳.美剧《生活大爆炸》字幕翻译评析[D].中南大学,2014.

[2]江盈盈.浅谈美剧字幕翻译技巧—功能对等理论下的美剧字幕翻译[N].海外英语,2010(11).

美剧网络迷群的身份认同建构的研究 篇4

1、构建自我肯定和群体的肯定

自我认同是对自己存在意义的寻找与肯定,是个人对本身不断进行反省的过程,也是不断在他人那里对自己的存在意义进行进一步的确认。所以,自我认同需要本身不断地反省和他人的不断鞭策。在此过程中,理想是最重要的部分,自我认同往往是便随着理想的达成而达成的,例如,正如英国学者马丹·沙拉普所说,“自我的形成开始于异化和对自我影像迷恋的瞬间”。自我认同能够充分的使自己更加的了解自己,所以作为美剧迷群的大众百姓也逃脱不了这种形式,他们的自我认真都具有一定的水分,存在着虚幻和过理想化的错位。而美剧迷群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找不到自我认同的空间,所以此群体就更加的迷恋于虚拟的网络之中,寻求心里上的慰藉和满足。同时按照库利“镜中我”理论,我们自身价值、自我认同的实现是在各种交往场合交流之中逐渐的建立起来的。由此可知,个人在实现自我肯定的时候,同时要关注群体的肯定度,只有实现个人和群体的双重肯定我们的自我认同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2、构建在投射与共鸣上的认同感

所谓“投射”是一种心理学上的专用语言,把自身的情感波动、猜想等等强加到他人的身上。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我们都存在把自我投射到其他的事物或者人上面,与此同时,与事件和人进行内心呢深处的共鸣,从而达到实现自身认同的目的。在媒体的整个使用过程中,我们将自身的情绪和思想投射到媒体人的身上,并且将其延伸到自身,使公众形象与自我形象冲和,满足自我认同的心里,这种思想的本质还是深层次的现实和理想化,将“投射”运用到迷失迷群的活动中,主要表现为迷们通过移情认识和感受到了剧中人物或者情感的内涵,并将个体情感投射到对这些人物和形象的评论中,通过发帖进行表达,并在其他网络群体成员的肯定中实现“共鸣”,从而完成自我认同的建构。在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之中,个体本身将自己的意愿,理想,情感等等无限的方法和投射,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提高,将自身情感融与各项活动之中,并将社会公众任务形象和评论加到自己的身上,丰富了自身的内涵,并且在其他的群体组织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3、自身认同和他人认同的区别与差异

认同的本质是意识上的统一,而意识的统一需要对个体本身的特性进行认知,也需要对他人的存在区别给予分析。在对事物进行归纳的时候,找出其中的区别和差异是极其关键的问题,没有区别和差异就没有所谓的认同。首先要确定差异与区别发生的部分,自身认同和他人认同本质上都是为寻求一个“存大同,去小易”的目的,他们都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之一。但是美剧迷群体在进行在网上迷失的每个人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独立的思想让他们彰显出自己的独特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的实质。

迷群就是对共同爱好和信仰追求的聚在一起,但是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也足够交往和互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使这一群体更容易进行兴趣上的交流,是不认识的人与人之间摆脱空间上的阻碍,通过在线聚集的方式实现迷群的大规模交流。迷群在网络世界中建立的虚拟社区空间带有互联网的基本特性 : 匿名和互动。因此,在迷群内部,个体身份是一种并不稳定的、流动的状态。在新的文化形势下,人们可以有更加多的机会改造自己,塑造自己新的形象,也在和他者的互动中,形成了一个有别于其他迷群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在认同自我的同时,也认识他人,认同这个迷群,个体根据这样分层递进而又互相影响的措施完成迷群内认同的建构过程。大理论家拜恩将网络虚拟社区的沟通过程归纳为四个层面 :“第一,出现各种不同的‘表达形态’,包括文字标点,其次,美剧迷群的各个人员各自拥有自己的‘身份’,如匿名等,身份逐渐被社群成员所认同 ;第二,迷群成员经过不断地互动建立起‘关系’,这样的关系可能维系,也可能消失,但是都会在短时间内加强迷内部人员之间的交流 ;第四,随着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对他人的认知也越来越全面,成员间建立起共同的‘行为规范’用以维护社群内之秩序。”

摘要:文章首先从分析自我认同的概念,通过区别性差异化寻求自我认同建构,并结合美剧迷对于自我身份认知的实例分析,进而挖掘美剧迷群是如果在网络社区中对自我身份进行文化构建的。

美剧越狱经典台词 篇5

Michael: You and meIts real

我和你。。。是真的

深情而含蓄的表白。

No. 2

Michael/Lincoln: Just have a little faith.

活得有信念点!

逆境中的精神支柱。

No. 3

Abruzzi: I kneel only to God. Dont see him here.

我只向上帝下跪。他可不在这!

带着尊严与骄傲离去,以及自己的信念。从容赴死前轻吻十字架的样子,像是这一生都已获得救赎。

No. 4

Abruzzi: Take my hand so we can put all this behind us.

握手言和,把以前的一切一笔勾销吧。

Does not a warm hand feel better than a cold shark?

温暖的手不比冷酷的人好得多吗?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No. 5

Friend of Sucre: You look like hell.

Sucre: Im man from hell, puppy. Now, I just gotta go to Vegas.

-你看起来像是去拼命的。

-我可是从地狱逃出来的!我现在就要去维加斯。

Sucre对爱的执著让我感动。就像他说的,

She is the love of my life

No. 6

Sucres GF: What do you want from the future?

Sucre: Would you run if I said you?

Sucres GF: Would you chase me if I did?

女友:你将来想得到什么?

Sucre: 如果我说是你,你会逃开吗?

女友:如果我逃开了,你会来追我吗?

没办法,无情不似多情苦啊。入狱的原因是为爱抢劫,傻的不行了。

No. 7

Veronica: Michael, you are where you are because of your brother.

Michael: You are telling me hes where he is because of me.

Michael, 你能有今天都是因为你哥哥。

也就是说,他有今天也是因为我。

获悉真相,内心暗潮汹涌。越狱计划之萌芽。

No. 8

T-bag: You think you are the only one who feels betrayed? Iloved you, Susan. Real love. Fo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And thenand then what you do to me like that just throw me back into the dark and toss me out of the back door...I have sins in the past. But when I met you, the person, that one who did all the terrible things, he died. And I was reborn. By the grace of your love I was a new man, a better man. When you sent me here to this place with these people, you bring that dirty bastard right home

天堂与地狱的一线之隔,原来是爱。

No. 9

Sucre: Why do you want to see him so hard anyway?

Michael: Because hes my brother.

-你为什么这么想见他?

-因为他是我哥哥。

更像是一种宣誓,一种对责任的.声明与承受,一种对生命的分担,背负与战斗。所以他们的战斗就此打响。

No. 10

T-bag: How about getting us to somewhere cooler, say, Africa?

把我们丢到凉快点的地方去怎么样,比如,非洲?

Hey, this man was still white this morning!

嘿,早上这哥们还是个白人呢!

美剧的诱惑 篇6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民族文化;文化形态碰撞

毋庸置疑,在经济和政治全球化的强烈影响下,文化全球化日益深入人心。先是由于现代化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人们来往于各地的旅行十分便捷。后来,诸如受引进、电视、电影尤其是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并与其有了接触。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世界似乎越来越小,人们之间的举例也随之缩短。美国的文化产品,如“汉堡和可口可乐文化”以及美国大片和美国电视剧向全世界的扩展便引发了诸多有关文化全球化的讨论。

1美剧的盛行——美国电视剧在中国传达着美国文化

近年来,美国电视剧成为美国流行文化在中国传播其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如今中国人看美剧也有许多选择:BT下载、电驴下载、FTP、校园网、局域网、美剧论坛、在线影院,当然,还有盗版DVD……。姑且不论网络传播方式的合法性和版权问题,依赖于互联网的传输技术和纯自愿、高术平字幕组人员的不懈努力,中国观众可以及时便捷地收看美剧,并且不用付什么高额费用,每小时上网费用只需人民币1元甚至更低。

在20世纪的今天,一部《越狱》再一次风靡了整个中国大陆,很多现在的年轻人的美剧旅程就是从它开始的,《越狱》这一题材本身紧紧抓住了观众们的好奇心或猎奇心理;现在的很多人都说,假如你想要了解时尚,那么就去看《绯闻女孩》;《嗜血判官》带给了观众人性正义与黑暗的交替的刺激;《实习医生格雷》让一些人认识到生命的真谛,等等。太多的美剧已经“入侵”到了中国人的生活甚至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化的大众文化已经对今天中国的传媒文化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一方面,以美剧为代表的多方媒介影像在吸引中国受众的同时必然会对其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产生不易察觉的影响。如今年轻的一代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越来越模糊,而反过来看,他们也越来越容易接受西方文化,甚至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越来越多地显露出西方文化的痕迹。另一方面,中国影像媒介产品的制造者们也越来越多地借鉴西方电视中的流行元素,毕竟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影像媒介产品的最终目标。比如,包括在中国大红大紫的“中国达人秀”“我们约会吧”等电视节目也是对西方电视的一种借鉴。或许这也是一种“国际化”的表现,无论如何,由于大众传媒、艺术家以及中国大众都在经历着美国电视文化的影响。

这些美国大众文本的存在,显然无一不在证明,美国电视剧的确营造了一个富有民族主义色彩的“美国神话”的梦幻世界。“美国化”的大众文化受商业利益的驱动竭力迎合受众的欣赏口味,以求得利润的最大化。而电视剧文化的“鸦片本质”,则在很大程度上令各种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对美国的电视剧产品趋之若鹜,如痴如醉。因此,一些文化批评家又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殖民”等概念来警示美国化的大众文化对世界其他文化形态的侵蚀。的确,从某种意义来说,美国电视剧所推行的艺术表现手法、风格甚至品味成为其他文化形态的国家纷纷效仿的模式。

当代媒介影像文化从某种角度来说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包括好莱坞电影大量的涌入,它所体现的不只是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时尚元素的体现,它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被以流行元素方式体现出得影像的形式审美特征所“遮蔽”。面对西方的媒介影像,更多吸引受众的是紧张的故事情节、漂亮的女主人公、异域的风土人情,还有服饰、动作、音乐等流行元素。西方的价值判断和世界观悄无声息地附着在审美的表现形式上,在不知不觉中对受众产生着或轻或重的影响。正因如此,抵制美国大众文化,保护民族文化对于我们其他文化形态而言变得愈加紧迫。

2两种文化的碰撞

当一种文化形态与另外一种文化形态相遇时,产生文化撞击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文化毕竟与价值观、伦理判断、道德取向等相关联,它与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明史密切相关。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美国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分别代表着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二者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当我们身处西方文化之中时,可以明显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碰撞,同样,当西方人置身于东方文化之中,也自然会遭遇诸多的疑惑和不解。而我们恰是要利用这种文化的差异,让别国了解以至于爱上我们的文化。

同时人们在跨文化情景下想要顺利地沟通与交流,就必须学习自身文化并超越它。一旦某种文化融入到某一群体之后,接受这一文化的群体就会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并把它当作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当今,绝大多数的人对中国文化有着盲目的认识。他们认为中国文化是过时的、被动的、含蓄的、封闭的和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同时他们认为相对于开放的、自由的、张扬个性的美国文化来说,中国文化低人一等。因此,他们喜欢能够传达美国文化的美国电视剧并盲目模仿美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究其原因,这很大程度上都是他们对自身文化不了解所致。一个国家要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文化,他应该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并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充满信心。在了解了自己的文化后,人们还必须能够从它的传统中吸取精华。在任何传统和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并存。只有不断吸取其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糟粕,才能使我们的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3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

如今当异国文化进入中国文化市场时,中国观众应当正确理解自身的传统文化及民族身份。进一步说,中国观众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存在并发展,它应该继续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还想说的是,艺术的美源于生活的真,艺术家们也只有俯身大地才能创造出真正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电视剧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优秀的现实题材电视剧,既可以关注现实生活,反映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还能够切实地贴近广大人民群众,贴近普通百姓,关心他们的衣食冷暖,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高质量电视剧作品,才能够引起良好的社会效應。

参考文献:

[1]黄奕,马琼.美国文化探奇[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中国孔子学会,云南民族学院.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多元化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郭文亮,杨菲蓉.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导论[M].人民出版社,2010.

[4]唐纳德·皮泽尔.美国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5]高福安,宋培义.电视剧制片管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6]范勇.中国人的文化性格[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7]宋强,郭宏.电视往事—中国电视剧五十年纪实[M].漓江出版社,2009.

[8]滑明达.美国电影的跨文化解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对美剧《邪恶力量》的解读 篇7

一.民间资源的影像化表述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与民族交融中, 通过口口相传或文字记录而积淀下来丰富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神灵崇拜等民间资源, 并成为影视创作的热门素材。《邪恶力量》第三季中出现的“幸运兔脚”源自于古老的民间传说, 剧中的兔脚是幸运之物, 也是伏都教的诅咒之物, 任何人只要接触到它就会非常幸运, 一旦失去就厄运连连, 甚至招致死亡, 破解的方法是进行仪式来烧掉兔脚。这在西方文化中是一种久远的认知, 古代的西欧人认为神灵或者精灵一般会寄生在某种动物身上, 而兔子则是神灵们最常见的寄生对象。这种“万物有灵”的观念催生了传说中的带有生命力的神奇魔物, 奇特的繁殖能力使它们生生不息, 通过荧屏走向大众。

不仅是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起了电视人的关注, 美国颇为流行的都市传说也进入了影像世界。“都市传说是一种当代人编造的故事, 这类故事通常把传统的主题整合进来, 人们在讲述这类故事时就像它真正发生过一样, 并通常说是他 (她) 的朋友的朋友讲给他 (她) 的。”如第一季首集就是以美国最著名的都市传说“消失的搭车客”为摹本, 进行加工后编入剧集中。此外, “血腥玛丽”、”“下水道里的鳄鱼”、“带钩子的杀人犯”、“男朋友之死”等经典都市传说也成为剧集中的故事来源。这些都市传说, 不仅可以作为民俗学家们案头的研究文本, 也可以更轻松的表述方式呈现给普通大众。

民间资源是民族文化的宝库, 神话、传说、故事等看似久远的民间文学, 只要找到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契合点, 就可以在众多领域中焕发生机。电视文化恰好可以为之提供一片乐土, 以逼真可感的影像重述集体的记忆。

二.民众审美的荧屏叙事

美国学者柯林·莫萨认为:“看电影和看电视是两种不同的活动, 前者是观众在黑暗密闭的环境下集体观看并积极参与的‘白日梦’, 而看电视则是个人在私人空间里每天进行的‘常规想象’。”在美国, 题材丰富的美剧受欢迎程度很高, 牢牢占据着荧屏的一大片天下。那这种“日常生活想象活动”体现了民众怎样的艺术审美观呢?

电视剧作为一种视觉艺术, 要通过画面影像将角色、背景、事件建构起来, 展示人们的生存与心理。当我们论及中美电视剧的差异时, 往往会提到国产剧的“功能主义”与美剧的“情节为大”, 无疑这是由中西方的审美差异造成的。与世代遗传的受教育情结有关, 国产剧往往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能。美剧则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构拟剧情的叙事策略上。《邪恶力量》至今已拍至第八季, 猎魔与救世主题一以贯之, 故事背景设定在美国, 剧情发展始终围绕着温彻斯特两兄弟展开, 叙事线索比较简单, 剧集一般按照固定模式:通过新闻或网站了解灵异事件———两兄弟驱车前往———伪装身份进行查访———与超自然的元凶展开紧张激烈的斗争———消灭鬼怪后驾车离去。从接受角度来看, 这部剧基本符合美剧的审美习惯, 美国人自由洒脱、热情奔放的个性使他们更趋向于欣赏扣人心弦、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剧中强烈的视觉冲击对故事情节的渲染, 刺激着观众的感官, 使受众的情感得到宣泄。

《圣经》作为一个经典文本构建了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 无疑也影响着西方艺术审美的风尚。电视艺术也从题材和艺术上汲取了它的营养, 在《邪恶力量》中突出表现在“平民英雄形象”上。驾驶老式爱车, 酷爱摇滚, 喜欢美女, 如果不是从事的猎魔行业过于特殊的话, 哥哥迪恩只是个普通美国年轻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 却肩负着拯救世界的使命。有学者认为这种平民英雄情结类似于圣经中拯救世界的“弥赛亚”形象[3], 这种拯救世界的情节暗含了美国人的意识形态。我们可以拿电视剧和讲故事类比, 电视剧“主要以‘讲述一个故事’的方法来满足大众‘想听说一个故事’的愿望。这里所言的故事, 主要不是指那些真实地存在过的, 而是指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和受众需求所创造的”。[4]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有着讲故事和听故事的欲望, 电视剧可以视为在荧屏上讲述的故事, 故事中蕴含着集体的思维和记忆, 这种艺术创造就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白日梦”。美国在当今世界所占的领先地位毋庸置疑, 在美剧这么一种大众艺术中, 也流露出霸权主义倾向。

三.民族信仰的现代阐释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重要的精神指向, 强调人对神的绝对服从, 看重集体和灵魂, 并以圣经来解答问题。圣经中, 上帝把亚当和夏娃逐出伊甸园, 人类必须承受意志自由带来的原罪。所以, 基督教影响下的文化是“罪感文化”, 重视个体价值, 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表达被神拯救的渴望。到了现代, 当信仰的力量被推向极端, 宗教反而成为人类生活的异己力量。《邪恶力量》中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基督教的主导地位, 剧中出现了不少被视为异端的异教神, 如第一季第十一集中出现的“莞讷神”, 一个由北欧斯堪的那维亚移民组建的小镇居民, 在果园里供奉着北欧的保护和繁荣之神———莞讷神, 每年献祭一男一女以求小镇风调雨顺。因为活人献祭而造成的人口神秘失踪引发主人公调查, 最终这位被崇拜者奉之为保护神的超自然物被主人公消灭。剧中不乏此类邪神, 他们随着移民而迁徙, 每一个种族、地域都可以有自己的神灵, 他们自觉接受这种信仰, 但被这一群体之外的人视作邪教崇拜, 所以剧中他们是害人者、反面角色, 总要被正面角色所打败。可见, 从思想观念到艺术创作, 基督教崇拜都具有很强的干预力。

《邪恶力量》中穿插了天堂、上帝、天使、撒旦、地狱、恶魔、七宗罪、炼狱等基督教元素, 带有浓重的宗教气息。其中的一个主题———上帝之死, 从侧面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在第二季之后, 温彻斯特两兄弟就卷入了“天启”的浩劫中, 在与地狱恶魔们斗争过程中, 无论情况多么危急上帝从未出现, 任何人、神都不知道他的踪迹, 让人不得不怀疑上帝的存在。“这样的情节似乎是在影射西方近代史中宗教的衰微, 西方人的心理生活在基督教会衰落前一直处于浓郁的宗教气息的包围中, 随着宗教的日渐式微, 人的心理失去了长久以来的精神寄托, 便有了被放逐于世界后的无家可归感。两兄弟的经历也是人类在失去宗教庇护后的经历, 人必须独自承受苦难而无法在飘渺的天国寻求逃避的慰藉。”自从尼采提出“上帝死了”, 人们对神性的权威以及理性的推崇似乎就已经开始进行重估, 对“人”的关注更为迫切。剧中对上帝的存在所进行的思考, 似乎是对基督教的质疑。但事实上不管宗教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所占比重是否减少, 西方文化对基督教传统的依赖不会消失。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电视剧亦然。《邪恶力量》虽是一部奇幻剧, 未必能展现民众的真实生活, 但它植根于饱含民族记忆的民间资源, 也立足于美国当下社会, 指出了现代生活的信仰缺失症。剧中有两处颇有寓意的问题设置应该引发思考:一是在打败由灵异故事网站的网民思想意识创造出的鬼魂后, 塞姆发出的反问:“这个世界上究竟有多少鬼魂是被人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另一处是一个古老的山林守护神因森林被砍伐用以建造汽车厂而迁怒于人类, 随意变换外貌来猎食崇拜者的鲜血, 在变成名媛帕里斯·希尔顿时说:“你们人类曾经崇拜神明, 但是现在这些就是你们信仰的东西?明星?你们曾经拥有古老的宗教信仰, 但是现在你们有的是八卦杂志。”网络、明星崇拜、娱乐八卦等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这是科技的进步和休闲方式的转变, 但我们在享受它们带来的便利时, 也要警觉这些正在侵蚀我们生活的精神鸦片。

参考文献

[1]张敦福.都市传说初探[J].民俗研究, 2005, (4) .

[2]转引自曲春景主编.中美电视剧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5:87.

[3]舒也.圣经的文化阐释[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

[4]倪祥保.电视剧的艺术性与商业价值[J].中国电视, 2009, (4) .

美剧字幕翻译策略探讨 篇8

1 美剧字幕的翻译策略

1.1 口语化策略

美剧主要以对话形式向观众呈现,这些对话多数比较贴近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所采用的语言多是地道的美式口语。字幕中经常出现大量口语词汇与生活中常用的短句,用词简单、句型简洁、语法随意,并且夹杂大量俚语、习语和缩略语[1]。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就需坚持口语化原则,尽量使翻译后的对白保持口语化特征,便于观众轻松理解剧情,同时更好地观看、融入到电视情节中。

如《绯闻女孩》(Gossip Girl)中的下列字幕翻译:

1)And I have the biggest news ever.逐字理解可以译为“我有一个最大的消息”。字幕则翻译成“我有一个爆炸性新闻”,不但给人留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比较通俗易懂。

2)Is there a reason you’re here?从字面上理解为“你来这里有原因吗?”,字幕翻译成“你来这儿到底想干嘛?”,相对而言比较贴近日常生活中的表达。

又如《吸血鬼日记》(The Vampire Diaries)中的字幕翻译:

1)I’m being pushy again,aren’t I?字幕翻译为“我是不是有点逼人太甚了”?不但简单易懂,而且诙谐幽默。

2)Trust is earned.I can’t just magically hand it over.如果逐字逐句翻译,可以解释为“信任需要赚取,我不能神奇般地把信任交给你。字幕则翻译成“你需要做点什么来获得我的信任,而不是光靠嘴说”。很显然,后一个译文比前一个鲜明生动。

通过上述例句可以看出,字幕翻译的译文都比较口语化,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生动鲜明。

1.2 适当运用汉语习语和流行语的策略

汉语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特点,同时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对大多数国人有着较大的文化影响。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用户不断增多,许多新潮网络词汇大量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广泛使用。因此,字幕翻译应跟随潮流,适当地运用汉语习语和网络词汇,使文字表达更加生动鲜活,增添剧集中的幽默诙谐成分,增强观众的观看热情,提升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如以下案例:

1)Better lock it down with Nate,B.布莱尔,春宵一刻值千金啊。(《绯闻女孩》Gossip Girl)

2)Things change.Roll with the punches.世事难料,兵来将挡。(《老友记》Friends)

3)We’ll cross that bridge when we come to it.船到桥头自然直。(《吸血鬼日记》The Vampire Diaries)

4)I won?This is astonishing!我得奖了?太让我鸡冻了。(《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

5)Look at them all bromancy.瞧他俩一副好基友的模样。(《吸血鬼日记》The Vampire Diaries)

6)I’ve watched the Bachelor,okay,fair is fair.我看过《非诚勿扰》,公平竞争。(《吸血鬼日记》The Vampire Diaries)

前三句中的“春宵一刻值千金、兵来将挡、船到桥头自然直”都是我国国人熟知的习语,后三句中的“鸡冻、基友、非诚勿扰”则是最新流行的网络用语。适当运用这些词句,不但易于观众理解,也增添了幽默效果,加深观众对影片的映像。然而,运用网络用语应在不扭曲剧情的前提下,一味追求喜剧效应且过于频繁的使用,不但不会引起观众的好感,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应。如好莱坞电影《黑衣人3》(Men in Black 3),《马达加斯加3》(Madagascar 3)为了追求所谓的搞笑幽默,甚至不惜破坏原片的完整性而运用过多网络热词,引发了观众巨大的争议甚至恶评。

1.3 简洁策略

影视剧字幕不能独立于画面、声音而存在,在时间停留和空间安排上都受到限制[2]。因此,在不影响观众理解的前提下,翻译后的字幕也应当越简洁越好,以便于观众更好理解欣赏剧情。例如:

1)But are you sure that this is what you want?(《吸血鬼日记》The Vampire Diaries)

逐字翻译这句话可以译成“但是你确定这是你想要的?”,而字幕翻译成“但你真的想要这样吗?”更简洁且不违背原句的意思。

2)I think when it’s your shot,you know,you-you know it’s your shot.(《老友记》Friends)

字幕翻译成“机会是否来临自己最清楚”,并没有把句子中两个’shot’都译出来,显得简洁顺畅。

3)In the city that never sleeps,a lot can happen in one night.在不夜城,一个晚上什么都可能发生。(《绯闻女孩》Gossip Girl)句中把“the city that never sleeps”译为不夜城,通俗易懂。

4)What kind of a person steals another person’s car in broad daylight?谁会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偷走别人的车啊?(《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What kind of a person”简译成“谁”,缩短了整个句子的长度,使之显得简洁明了。

5)You got a problem with blood,Anna?你怕血吗,安娜?Got a problem翻译成“怕”,简单易懂。

1.4 注释策略

美剧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关于人名、地名、节目名等专有词汇,如果一味直译而不加以注释,观众在理解上就会遇到困难,从而影响影片的收看效果。因此,翻译字幕时应适当增添一些注释,使观众能够更好地领略剧情。注释在美剧《破产姐妹》(Two Broke Girls)中大量使用,如:

1)Max:He is humiliated in those lady clothes.He looks like J.Edgar.Hoover.让他穿女人衣服,他的尊严何在?他看起来像约翰·埃德加·胡佛。字幕翻译者在频幕上方给出注释:埃德加·胡佛,美国联邦调查局第一任局长,有穿女性衣服的癖好。通过注释,观众才可以理解剧情。

2)Earl:Look at that Dogs in the diner.Where are we,Paris?Cause if we are,I’m gonna stop wearing deodorant.看看,竟然有人把狗带进了餐厅。我们在巴黎吗?如果这里真是巴黎,我就不需要喷除臭剂了。这里注释“法国人不爱洗澡,身上常有臭味。”说这句台词的Earl是一个黑人,具有体臭,平时须喷除臭剂出门,因此他说自己如果在巴黎就不需使用除臭剂。如果未加注释,很多海外观众无法顺利理解剧情。

3)Max:Scaring people into participating isn’t success.It’s Scientology.恐吓别人来参与不叫成功,而叫科学神教。翻译者注释“科学神教是50年代中期建立的一个组织,会监视和恐吓批评科学神教的人士”。对“科学神教”加以注释,有助于观众理解台词含义,实现观影乐趣。

2 结束语

由于美剧字幕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剧本中涉及的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字幕翻译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使剧集的画面、声音和字幕效果达到完美的统一,以提升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使中国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并更好地了解美国的一些风情民俗。

参考文献

[1]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4):38-40.

美剧《摩登家庭》的叙事与文化分析 篇9

1《摩登家庭》的叙事艺术

1.1《摩登家庭》的笑点设置

笑点是情景喜剧最主要的叙事手段之一。《摩登家庭》中笑点的设置是与故事和人物塑造紧密结合的,是真正在故事的讲述中体现笑点。这种笑点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反差”制造不和谐,而一旦不和谐就会产生滑稽怪诞的效果。而这些笑料的设置主要通过三种反差实现。

首先,人物自身行为与实际效果的反差。比如Phil,他总是认为自己是一个酷酷的爸爸,然而其行为以及结果却恰恰相反。在他初次见Harry的男性朋友的时候,妻子Clair使眼色让Phil给他点厉害,结果Phil不小心闪了腰,反而被女儿的男性朋友抱到沙发上,令人忍俊不禁。这种人物言语与行为不符构成的笑点在其他主角身上都有所体现。

其次,人物关系不协调造成的笑点。Clair与Phil两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自称他们是一个团队,但实际上两人经常互相拆台。如Clair与Phil发现儿子Luke做了错事,Claire做出要严格处罚的严肃态度,于是使眼色让Phil给他教训,然而Phil却只是笑着说Luke做得不对,这显然与Claire的预期不符。这种人物关系之间语言与行动的落差和不协调,也使笑料频生。

最后,事情的动机与结果的反差。本剧主要通过悬念设置或偶然性因素产生反差制造笑料。比如,Cam以不熟练的拉丁语安慰拉丁裔的园丁,让其喝水休息一下,实际说出来的话是让他去上厕所、去卧室休息,结果Cam用其不解以及惊讶的表情让观众发笑;而当Jay握着狗管家的手与Mitchell谈论Gloria时,称自己要的就是不一样的她,此时其妻子Gloria恰好只看到这一幕,以为他是对狗管家说,于是产生误会式笑料。

1.2《摩登家庭》的镜头特点

首先,《摩登家庭》叙述的是三个家庭的家长里短,采用了一种“伪纪录片”的方式手持摄像机来拍摄。“这种‘伪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完全将情景喜剧从摄影棚的人造内景中解放了出去,使情景喜剧的空间不再局限于摄影棚的三面墙之内,空间的真实感和自由切换带来的是现实生活的质感。[1]”同时,这种表现手法也满足了受众的窥视欲望。受众既能近距离探究别人的生活,又可以置身事外,尤其对于剧中人滑稽的行为和尴尬的境况可以尽情开怀,并起到增强笑点的实际效果。

其次,此剧大多数镜头是单镜头拍摄。这样的方式使剧情的戏剧性有所增加,笑点不再是单纯的笑料叠加,而是在前后文的叙述中让观众自己领会。在笑过之后,留下的往往是一种浓浓的温情、感动或对自身的反思。

最后,固定镜头的采访部分也是《摩登家庭》的特色。这一部分使受众不仅了解可见的事情的情况,还可以看到人物内心真正的想法;同时,这种方式也易于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背景交代和补充解释,使首次出现的事情不至于突兀,有利于叙事。

2《摩登家庭》的人物关系

2.1 婚姻关系

首先,《摩登家庭》表现了当下美国中产阶级的婚姻形式。Claire和Phil的婚姻中,Claire是一个家庭主妇(第六季中Claire成为了Jay的法定继承人),而Phil则负责在外工作赚钱。第一季的第一集人物出场时,Claire说因为自己年轻的时候十分颓废,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重蹈她的覆辙,那么“她就完成了她的任务”。之后Phil纠正说是“我们的任务”,于是Claire就改正说是“我就完成了我们的任务”。通过这一简单的对话,观众可以了解到在这种婚姻中,妻子Claire是整个家庭的坚实后盾和负责人,相比之下丈夫Phil要清闲得多,而这正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主要的婚姻形式。除了主流的婚姻形式,《摩登家庭》还表现了老少配和同性婚姻的形式。通过这三对主流和非主流的婚姻形式,此剧不是流于表面而是深入肌理地透视美国家庭婚姻关系的多个侧面。

第一,婚姻中夫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婚姻是将两个出生背景、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等不尽相同的男女组合起来共同生活的关系产物。《摩登家庭》不同于以往同类电视剧含蓄的表达方式,直接通过固定镜头采访的形式,将夫妻之间的明暗想法都展现无遗,具体而真实地面对婚姻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比如,Phil不同意Claire的意见,争执不过就听从了Claire,但事实是他不顾Claire的意见,直接按自己的想法去实践了。在面对镜头的采访环节,在一再确定Claire不在的情况下,就表示对她意见的无所谓。

第二,婚姻中夫妻之间的互相猜疑和信任危机。Gloria偶然听到Jay在梦中称呼一个女人,从他的称呼Gloria直觉判断这个女人不是她,因为她一向讨厌宝贝这个称呼,自然对Jay产生了怀疑,进而发现了Jay隐瞒的另一件事情。但是结尾真相的揭示意在阐明夫妻的相处之道,那就是有时夫妻双方对某些情况的隐瞒只是一种善意的表现,相互之间的坦诚和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婚姻中夫妻之间的包容和理解。在《摩登家庭》中,这是夫妻关系的主要处理方式。比如,Jay为了Gloria将自己心爱的狗管家送走,而Gloria也经常包容Jay的各种坏脾气等。Phil和Claire经常因为三个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摩擦,但最终他们都能理解对方。

2.2 亲子关系

《摩登家庭》中除了两性之间的婚姻关系,对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的表现也是一个叙事的重点。剧中设置了亲生孩子、继子、领养孩子这三种情况,具体真实地展现了美国当下社会家庭亲子关系的多个层面。

首先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平等问题。人人平等是美国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理应也是平等的,然而事实却有些落差。比如,Claire告诉Alex要尊重姐姐的隐私,但是她自己却想办法了解女儿的隐私,这是对平等亲子关系的一种消解和讽刺。从这个侧面也映照出美国社会现实与人人平等观念的一个悖论。其次是父母对孩子的保护。比如,忙碌了一天的Jay终于有机会和妻子过情人节,但是两人却因担心孩子不在状态。Jay找理由偷偷地给女儿Claire打电话询问她的病情,而Gloria也悄悄地打电话给Manny确保其没有被欺负,可见他们对孩子的关爱。最后是孩子对父母的反叛。正是出于父母的保护心理,孩子才总是觉得束手束脚,于是反叛心理开始出现。比如,Claire关心Harry与一个男孩的关系,于是拐弯抹角地问Harry,Harry为了堵住妈妈的嘴,说是两人各取所需是性伙伴的关系,这让Claire瞬间无语。

3《摩登家庭》的社会文化内涵

3.1 对于家庭的回归

“9·11”事件的发生,给美国人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阴影。为此,美剧着力塑造了很多拯救世界的英雄人物。然而2007年的西方金融风暴又将很多美国人卷入失业的焦虑和危机中,使得全社会都笼罩在深深的不安中。2009年《摩登家庭》的出现,表现了美剧重新开始关注家庭中的温暖和温情,给美国社会很多处于焦虑和恐慌中的个人带来一股温暖的风,很多美国人重新发现“家”这个避风港,暂时抛弃社会生存带来的恐慌和焦虑,心灵得到了暂时的救赎和平静。

3.2 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摩登家庭》的叙述主题总结起来就一个字——“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爱的观点,二是爱的方法,在这里统称其为爱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所谓爱的世界观,也即爱的观点,就是爱可以战胜一切包容一切。比如,Jay告诉Mitchell自己很多方面和Gloria不一样,但“这就是我想要的人,我想要的就是不同的人”,这就是一种因爱而包容的观点。在每个具体的家庭中无论父母还是子女都有自己的个性,而维系他们的就是洋溢着浓浓亲情和爱情的大爱。如Mitchell和Cam之间的同性恋情一直让Jay无法接受,但是当Mitchell带着两人领养的孩子出现在Jay面前时,事实并不是Mitchell想象的那样不接受和抵触,而是亲人满腹的理解和关爱。而爱的方法论,就是如何维系这一份爱。《摩登家庭》通过三个家庭家长里短的情节,让观众在开心之余,也学会了如何用爱来维系家庭的温暖和谐。剧中Mitchell和Cam在一个聚会上认识了一个新闻记者,Mitchell本来想让其报道自己正在做的一个官司,然而新闻记者却对Cam开始感兴趣。后来,意识到问题的Cam去看了Mitchell的官司现场,最后也在镜头前有力地支持了Mitchell。

3.3 对人性的观照和反思

《摩登家庭》在美国当代三个家庭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观照出人性的弱点。此剧通过固定镜头采访的形式,与正常叙事时空相结合,使受众既看到人物的行动,又了解人物的心理。通过行动和内心的比对,人性的弱点比如表里不一、虚荣心、攀比心等都在镜头中展露无疑。有一次Mitchell和Cam两人本来因为虚荣心而闹不和,后来两人忽然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在爱的宣言下两人重归于好。但是,后来两人又因为一个陌生人对他们的爱而虚荣心爆发,于是两人又去求证到底那个人爱的是谁。这段情节令也令观众在开怀大笑之余对人性深处的弱点不断反思。

4 总结

《摩登家庭》通过对三个小家庭的日常生活的揭示,既反映出美国社会的真实状况,也透视了人性的弱点。因此,《摩登家庭》就不仅仅是一部纯粹的家庭情景喜剧,而是包含了美国诸多社会状况和人性反思的多元而深刻的电视剧。正因如此,《摩登家庭》才能不只使人们发笑,而是在发笑过后令人产生很多认同和思考,这也是它作为家庭情景喜剧的代表能成功回归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对美剧译制形式变化的思考 篇10

美剧身为美国流行文化的重要标志, 它不局限于特定的题材, 越来越以精心的制作、多元的价值观和对艺术的精益求精, 广泛吸引全球观众。近年来, 随着传媒技术和网络视频技术的发展, 美国电视剧一般摄播可以做到同步进行, 通常以每年九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下旬为一个播出季, 每周固定时间播送一集。相比现在网络上及时追美剧的便利, 几十年前, 美剧资源对于国内观众来说还很稀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美剧观看和译制是如何在国内达到如此大的规模和影响力的, 并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国内观众观看美剧的历史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美剧就已进入大陆。“《大西洋底来的人》是一部“干净”的科幻片。”它在1977年由NBC出品, 帕特里克·杜菲等主演的一部连续剧。1980年1月, 由中央电视台译制部引进。同年10月11日, 央视开始播放美国电视连续剧《加里森敢死队》, 1982年, 《火星叔叔马丁》与国内观众见面, 此后, 《神探亨特》、《根》等一系列美剧相继播出。这些美剧满足了当时观众对于异域文化的好奇心。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更多的美国情景喜剧进入中国观众视野, 如《成长的烦恼》, 导演为约翰·特雷西、约翰·帕斯昆等, 是一部由美国ABC公司拍摄的大型情景喜剧片。《老友记》是柯罗杰执导, 珍妮佛·安妮斯顿等主演的电视剧。在NBC首播, 于1994年9月22日开播;《人人都爱雷蒙德》, 1996年9月13日首映;这一时期, 除了电视台正式引进播放, 美剧还借助录像厅和VCD的方式隐蔽地流行着。

九十年代, 除了如《老友记》、《人人都爱雷蒙德》、《摩登家庭》《宋飞传》等喜剧类美剧深受观众喜爱以外, 其他剧情类的美剧也非常流行, 如《仁心仁术》、《X档案》等。

在2000年前后, 因为国家对DVD没有严格的审查和过滤, 美剧得以利用DVD流行起来, 观众主要是在校大学生, DVD的传播能力毕竟有限, 当时, 美剧始终只能是小众人群的爱好。

进入21世纪后, 中国跨入网络时代。《24小时》等一批美剧刚在大洋彼岸播放完毕, 网络上就会立刻出现高清晰视频文件供人下载。从2004年的《迷失》开始, 美剧真正走进了普通大众的视野, 它充实的每集剧情, 相比电影, 一点也不显得冗长, 令人耳目一新。同时, 大批美剧论坛、美剧字幕组等相继出现。很多美剧通过“BT下载”率先在中国网民中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潮。从此, 美剧观看开启了国内的网络时代。用户在各大视频门户网站上自由上传视频, 这个时期也是盗版观看年代。

借助网络下载和字幕翻译等手段, 21世纪开始的十多年是美剧流行的井喷时期。除了犯罪题材和侦探悬疑类题材外, 喜剧类和剧情类美剧依然火爆。许多美剧发烧友同时追几部比较火的美剧。

“2009年, 广电总局宣布禁播网络盗版视频, 美剧迷一时间难以在视频网站上搜索到心仪的美剧。各大视频网站开始购入美剧正版版权, 开辟了美剧专区, 供应大量美剧给美剧爱好者。”美剧正一步步走向全民化。

由于2011年几大视频网站陆续在海外上市, 许多优秀的美剧将出现在中国内地的电视屏幕上。

二、美剧翻译制作形式的变化

根据以上对国内观众观看美剧历史的梳理可以发现, 最早引进的几部美剧都是通过官方机构——中央或地方电视台。由于受当时国内观众英语水平低和对境外文化制品审核严的限制, 早期几部美剧都是以译制片的形式面向观众的, 采取的翻译形式都是音译, 即由专业的配音演员来配音。“关于配音翻译的特点, 学界、译界已有许多论述, 比如五个‘性’, 即‘聆听性、综合性 (声画结合) 、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可见配音译制是一种十分专业的行为, 需要专业的配音演员, 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制作成本较高。但译制出来的美剧更容易被大众理解, 再加上配音本身也是艺术, 具有欣赏性。所以, 尽管当时引进美剧为数不多, 但其展现的迥异的生活方式, 时尚开放的穿着打扮和或异域或科幻的故事场景, 仍给当时相对保守的国人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当时许多译制片的经典配音台词都是脍炙人口的, 许多演员的服饰装扮都成为时尚, 许多配音演员也因与剧中个性化人物匹配的独特声音而成名。这说明当时观众急切从感官上获得享受, 想看到刺激的意向不到的画面, 想听懂个性化的观点。所以, 这时的翻译方式是配音, 这即是由当时科技和观众的客观水平决定的, 也是由观众的观赏需求决定的。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 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 更多的美剧与观众见面, 其途径也多样化的, 有的是官方媒体音译的, 有的是合法或非法的DVD。翻译方式也各不相同, 有港台的繁体字字幕翻译版, 还有很多盗版是没翻译的。出现的现象就是, 非官方渠道引进的美剧大多就不会有配音翻译。等到了二十一世纪, 一方面, 随着网络和媒体播放技术的进步, 大批美剧刚在美国播放完, 网络上就会立刻出现高清晰视频文件供人下载。所有的美剧要是都以专业人士配音方式来译制即不可能, 也跟不上美剧的进入数量和流通速度, “在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 加之市场竞争的存在, 速度成为不少影视译制机构争取受众的重要因素。”因此, 市场需要更高效的翻译形式;另一方面, 由于英语教育水平有很大提高, 很多年轻人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 对英美文化也有了必要的了解, 他们愈发觉得, 美剧似乎完全没有配音的必要。在这些背景下, 字幕组, 这个业余翻译组织于2001年兴起, 他们自行组织起来, 凭借对美剧的热情对很多美剧进行翻译和中文字幕制作, 正是有了这种给原版视频加入中文字幕的翻译方式, 21世纪以来的十多年中, 美剧井喷式地进入年轻人视野, 并流行于年轻人中。这反过来也说明了字幕翻译形式的成功在于它的效率。

悄无声息中, 年轻一代观众已经习惯了新的影视剧翻译方式——字幕翻译。对于他们来说, 看配音的美剧让人觉得别扭和造作。字幕组的翻译方式不同于以往主要靠配音来让观众欣赏的老式译制片, 对于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观众, 配字幕的原声美剧更具时尚感, 更能展现代科技的魅力, 是一种流行文化;字幕翻译对于现代青年观众来说并不是欣赏剧情时的障碍, 而是一种增加时尚感和魅力感的因素。处于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 年轻观众们能够更快地更大量地接受信息并处理信息。因此, 在年轻观众看来, 配音翻译已经落伍, 甚至是对原作的破坏。展望未来科技加速发展和文化加快交流的态势, 全球文化互动和交融势不可挡。我们可以预见, 在英美影视剧译制片中, 字幕翻译必将取代配音翻译的地位, 成为主导形式。

三、对美剧翻译制作形式变化的思考

美剧翻译方式由专业人士主导的配音形式, 到当下流行的字幕组等业余人士参与的字幕翻译形式, 这种转变说明, 随着英语教育程度和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 美剧为代表的音像制品的翻译制作活动终将会变成一个追求开放, 讲究效率和注重观众需求的互动活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这种多方参与竞争电视译制节目的局面还将继续扩大。”尽管, 在保护版权和引进渠道方面可以进行规范和限制, 但是在观众主体, 观众需求, 译者主体, 及翻译方法等方面, 都是更加灵活, 开放和动态的。以对美剧字幕翻译为例, 我们可以预测到很多可能影响字幕翻译形式的因素:

第一, 美剧的观众范围将不断壮大。由于现在的年轻人逐渐成长, 但他们对于美剧的热爱和情感已经养成, 所以观看美剧的观众的年龄范围将越来越大。这些人的英文能力和鉴赏能力都在逐渐提高, 但他们对语言, 对文化, 对幽默的理解水平还是不同的。

第二, 观众观赏美剧的目的将多样化, 巨大的观众群体并不是拥有完全一直的观看目的。有些观众是为了娱乐和放松;有些观众则是想通过美剧学习语言和文化, 这时他们的观赏目的不同就决定了对翻译操作策略的需求不同。目前, 丰富的翻译人员可以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和需求, 对同一部美剧就行不同版本的翻译。

第三, 美剧播放的途径多元化, “随着因特网和声音即图像压缩技术的发展, 人们可以访问和下载多媒体节目。”这使得观众除了通过电视直播频道, 网络视频外, 还可以下载美剧后用便携数码产品自行播放, 每种不同的播放途径也影响着翻译操作。如, 电视直播美剧的翻译就要求翻译的字幕要同步跟上语音流速。网络视频多是年轻人观看, 可多加些时尚流行语言元素在字幕翻译中。而对于那些可下载的视频, 字幕可更加灵活的配备, 翻译字数限制的要求就无需那么严格了, 自行播放时, 观众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情况, 对视频进行暂停或重播的决定。

传统观点认为译制不仅是一门技术, 而且也是一门艺术。显然此观点更强调其艺术性的一面。但是, 当下的影视翻译呈现出来更多的是其受技术影响和制约的特征, 所以, 此类翻译操作的技术因素也必将成为研究的内容。

四、结语

纸质印刷品曾经是文学和艺术的主要载体, 肩负着传播文化的重任。因此, 一直以来, 人们在翻译理论, 翻译策略上的研究主要是以纸质印刷品为研究对象。科技的发展使人们以更现代的方式来交际, 来娱乐, 来传播文化。“影视产品是当今全球传播中另一种最有影响的传播形式”。尽管语言仍是主要表达工具。但不同的传播载体对翻译的要求却发生了变化。我们只有适应时代变化, 跟上科技进步, 关注最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关注最流行的信息传播工具, 分析当下信息传播媒介的特点, 才能在翻译时选择最有效的翻译形式。

摘要:美剧是现在中国人对美国电视剧集的简称, 包括网络剧。它以愈发精湛的艺术追求, 愈发开放的灵活创意, 区别于日趋格式化的好莱坞影片。当下的美剧正在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打开一个鲜活的、具有创造力的窗口。本文以美剧为研究对象, 回顾美剧进入国内市场的历程, 观察美剧翻译方式的变化, 从而得到一些反思。

关键词:美剧,字幕翻译

参考文献

[1]http://baike.haosou.com/doc/1820761-1925734.html.

[2]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mi Bsq BVsq Z91geo0u Tr Hoi Xz2jeatx0Hica KIs1rt GBNdd BKZ_muzl Qr R0F0Lkfrkoh DFRT5i ZKqh40Zig_7a.

[3]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 2000.1.

[4]杨和平, 麻争旗.当代中国译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7.

上一篇:电影字幕英译下一篇:为国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