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意识

2024-05-06

学科意识(精选十篇)

学科意识 篇1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中国经济发展, 大国地位确定, 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汉语自然随之受到重视, 许多国家已经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汉语如今已影响着世界各国众多人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翻开历史长河的卷宗, 可查之, 新中国成立不久, 作为国内高校翘楚的清华大学首先开设了中国语文的交换生班, 这一举动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真正意义上的开始。随后, 众多高校都设立了这门学科, 这门学科如今已发展成为汉语国际教育, 对在华的外国留学生进行规范的、标准长期的汉语言教学。为了更好地推进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的发展, 国家政府出台了各种有利政策对其进行扶持, 国家教育部将北京语言大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高校, 加快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由此可见, 对外汉语教学在我国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对外教学的现实意义。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问题

(一) 认识不清, 重视不够

人都有利己心, 高校领导也不例外。许多高校领导至今仍对对外汉语教学认识不清, 重视不够。高校领导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视往往是从经济角度出发, 希望获得更多的利益, 而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真正重要意义认识不清, 在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科研经费等方面的实际支持力度较小。

(二) 水平不一, 片面追求

师资队伍水平不一, 个别高校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某些高校完全不估量自身的真正实力, 盲目扩大招生, 以致出现师资力量不够的状况。为解决这一状况, 便让还在研究学习阶段的研究生来教学, 甚至滥竽充数地让一般行政人员来授课。

(三) 随意性强, 缺乏统一

目前, 对外汉语教材有各种版本, 有的教材编写随意性强、缺乏科学性, 且各高校所选择的教材普遍不同, 导致了各高校的教学质量水平有所差别。教材编写的随意性和缺乏统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开展中的一大重要问题。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问题产生之因及其对策

(一) 学科意识不强, 不注重理论建设和整体建设

据调查,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大多来自不同学科, 如:汉语、文学、历史、哲学、法学以及各语言学科, 甚至心理学科等。这些教师学科意识不强, 不注重理论建设和整体建设, 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一大原因。若该类教师将自身所长与对外汉语教学联系起来, 教学效果将大大提高。比如:精通历史的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向学生讲诉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使学生对中国的了解不局限于当代;精通哲学的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向学生介绍孔孟之道、法家思想、道家思想等, 并与西方思想如苏格拉底的思想进行比较, 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可见, 增强学科意识, 重视理论建设和整体建设是解决对外汉语教学存在问题的一大良方。

(二) 选拔人才注重声望地位, 忽视学科专业

有的高校为提高学校声望, 吸引更多的学生, 多会任用一些博士生导师。但大多博士生导师所带的博士生都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博士生。如此看来, 高校选拔人才注重声望地位, 忽视学科专业是对外汉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另一重要原因。高校任用博士生导师这一做法从发展方向上来说是非常正确的, 但是应任用专门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导师, 毕竟古人云:“术业有专攻。”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对该专业的研究基本已达到透彻的程度, 必会给学生以不同的上课体验, 让学生觉得受益匪浅。解决对外汉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另一有效方法便是选拔人才时不仅注重声望地位, 更要重视学科专业。

(三) 不注意整合各学科知识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

目前, 全国多个省市单位已申请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基地, 作为教学基地申报科研成果是必要的。但是, 许多单位所申报的本单位科研成果超过一半都与对外汉语教学无直接关系。对外汉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又一原因便是单位、高校、教师不注意整合各学科知识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各级教育主体整合各学科知识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 扩大对外汉语教学的外延, 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的内涵, 那么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大环境将是和谐的、多彩的, 学生将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整合学科知识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是解决对外汉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又一方法。

四、结束语

对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建设是如今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重心, 一定要对这一重心达成共识, 给予对外汉语的理论建设以充分重视。做好这两点要求, 必然使教学取得巨大成功, 使科研工作获得丰硕成果, 必然大大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 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大发展, 进而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增强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在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要大力推进对外汉语教学, 发挥文化的作用, 使我国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 发展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 2004, 01:5-10.

[2]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3]乐.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定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0.

学科德育需要教师的自觉意识 篇2

一、研读教材,自觉领悟教材内容

研读教材是落实学科德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读透教材,才能整体把握教材结构,把准学科德育切入点,在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

1. 通读教材,读“薄”教材整理结构。有效的学科德育必须以教师自觉研读教材为基础:了解全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特点,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编排意图,明确各单元知识的分布情况和重点难点,随之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感知,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出单元、章节结构,从中发现哪些内容可以落实学科德育,避免为“学科德育”而生拉硬扯。

2. 细读教材,读“厚”教材充分准备。读“厚”教材,要求教师细读教材,读出学科知识,也读出教育意图。在整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框架后,教师需进行大量的阅读查证,如此才能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妙趣横生,真正体现在无痕中育德。

二、研订目标,自觉把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核心所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清晰,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设计,制约教学活动的展开,并决定教学任务的完成。为此,教师要找准有效教学目标的途径,使教学设计更具实效性。

1. 关注教学本质。教材蕴涵了大量显性或隐性的教育素材。其中哪些章节包含了哪些德育因素?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可采用什么方式或手段来进行教育?这些都要列入教学目标,并最好用表格列出。实践中既要立足教材,又要发展教材,将教育目标融入课堂教学目标加以贯彻落实。

2. 联系学生实际。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让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如对“尊重生命”的这一主题,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呈现出螺旋递进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关注不同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

3. 应对课堂生成。学科德育就是存在于教学内容、过程、方式、活动、要求之中的德育,它与学科教学是完全同步的。制订“知识与技能”目标旨在让学生学会,制订“过程与方法”目标旨在让学生会学,制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旨在让学生乐学,而课堂教学的生成很可能超出我们的预设,需要我们发挥教育智慧予以适时适当地应对。因此,教师要预先分析可能生成的不确定因素,并在教学目标中有所体现。

三、研寻方法,自觉活用教学方法

教材中的德育要素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据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对如何开展无痕教育,需把握方法、形式和时机,避免因“教育”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或只顾教学而对德育敷衍了事,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

1. 融合在背景介绍中。适当增加背景内容的介绍,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的思想主旨,让学生在拓宽视野、加深理解、促进体悟的学习过程中,也使文本的价值得到提升。比如音乐课教学《南泥湾》时,通过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介绍——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秧歌队到了南泥湾,看到了三五九旅的指战员,用勤劳的双手,使南泥湾变成了庄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陕北江南。《南泥湾》优美的旋律,描绘出陕北江南美景,使学生既得到音乐美的享受,又净化了心灵,同时,欢快愉悦的民族打击乐烘托了气氛,礼赞了劳动模范的功勋,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油然而生。

2. 融合在习题练习中。许多例题、习题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要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对此,教学时应不失时机和有的放矢地进行挖掘渗透。在学习利息知识时,对“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这一德育内涵不可忽视,它可以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培养纳税意识;在“认识更大的数”时,让学生计算“全国一年的用纸量要砍伐多少棵成年松树”,低碳生活意识的培养由此水到渠成。如此等等。

3. 融合在情境创设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创设一个环境,或一个场合,或一种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科德育在学习知识期间自然实现。在英语教学中,学习red、yellow、green等颜色单词,要完成语言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单词的发音、辨别不同的颜色。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生活实际,把这些单词置于一个创设的情景之中——交通路口:要求学生看到单词、做出相应动作——学生看到red,就停;看到green,就向前走一步;看到yellow,就等一等,并进行小组比赛。这样,交通安全教育在学习这些单词的过程自然完成。

四、研思课堂,自觉反思教育实效

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学科德育的实效如何,同样需要我们教师自觉进行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情景是否和谐、教学过程是否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策略是否得当。

1. 选择载体是否恰当。课后,我们要反思课堂中学生的反应,如果某一环节的教育引起了学生的反感,那么我们是否“为德育而德育”了呢?我们的教育载体是否恰当了呢?学科德育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结合教学内容,做到不露痕迹,使学科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绝不能将与学科关系很远的道德问题强行拉扯到一节课的学科教学中。比较好的切入点应当是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学生的社会经历相结合,体现出生活性、实践性和社会性,与学生的经验和经历、知识和认知水平相結合、相适应的特点。

2. 引入内容是否新颖。教师引入的内容是否新颖,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育的效果。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应准备学生所关心的、社会所关注的、学科所要求的主题或话题。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师如能自觉地汲取“生活的源头活水”,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发展的动力就可能不断被激起。课堂中会闪烁学生“创新的火花”,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在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为今后的教学做好丰富的积累的同时,更是对学生的一种赞赏和激励。

3. 课堂生成是否解决。课前所没有预料到的,往往课堂教学中会出现,有的是学科知识,有的是由此引申的其他问题。教师如果为赶教学设计中的进度而置之不理,就有可能伤害学生情感,同时损害自身威信。这也是考量教师是否具备了处理课堂生成性问题的教育机智与能力的关键时刻,而教学机智与教育智慧的培养,是建立在教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的。

(作者单位: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上海 200136)

用“问题意识”去探寻学科的真谛 篇3

“没有问题”是我们目前教学中面临的最大问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是教师要有问题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有引导学生发现、探究问题的教学习惯,注重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通过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追求中,去获得数学思维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蕴涵了大量的问题,要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不轻易放过问题。对于新授课,教师可以想一想:“这个知识的背景是什么?”“如何与原有知识有机联系?”对于概念课,可以想一想:“概念为什么要这样表述呢?”“如何理解某个概念,其中的关键词语是什么?”对于复习课,可以想一想:“怎样去梳理归纳知识技能,形成知识结构?”“怎样总结归纳解题模块,提炼思想方法?”对于实际问题,可以想一想:“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是什么?”对于数学学科的本体知识,更应该想一想:“怎样深刻理解其内涵知识以及可以拓展哪些外延知识?”所有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要能够在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捕捉到问题,不放过任何可以提出问题的细节和现象。本次我们关注的是初中几何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一是为什么在一个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三角形已经有了一定的直观认识。在此基础上,初中几何教材中揭示三角形的基础定理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性质,特殊三角形的有关性质。那么,对于在一般的三角形中,如果三条边互不相等,那么三边所对角的大小关系如何呢?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没有涉及,但教师应该告知学生正确的答案。

二是如何正确理解对应边、对应角?“对应”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若干个知识点都涉及“对应”,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坐标”“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中的对应边与对应角”等。怎样理解“对应”的含义,怎样理解“边对应”与“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我们工作室的学员没有迷信教材与练习,对此进行了了深入的剖析与思考。

三是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在平面几何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或者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类似的,我们经常也会碰到这样的判断题:“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形四边形吗?”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部分学生认为是真命题,并且给出了证明过程;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是假命题,但举不出反例说明。教师应该从哪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我们给出了很清晰的回答。

学科意识 篇4

由此,我产生了“环保、美术一体化”的想法,即结合本学科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把环保教育充分渗透到美术教学活动之中,以“环保”为主题,通过艺术的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分析、探索、创新,促使学生形成强有力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忧患意识,以图构建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保意识。

一、绘画课对于环境教育极为有利

在绘画课中利用范画进行教学,能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环境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教学《树和鸟》这一课时,我准备了两张漫画,第一张画的是:地面上有许多树桩但没有一棵完整的树,就连剩下的最后一片树叶,也早已枯黄得残缺不齐。然后,上面飞着一群可爱的小鸟,它们正在伤心地流着泪。看完这张画,我提了一个问题:“小鸟为什么会这样伤心?”学生们都抢着回答:“树都被砍光了,小鸟没有家了。”接着,我又出示第二张画,画面上是一片树林,但这些树一棵棵都耷拉着脑袋显得无精打采,眼里充满了无限的惆怅,似乎在等待什么。有几棵树已被虫子咬得千疮百孔,已是痛苦不堪的样子。没等看完这幅画,学生们都已坐不住了,个个都想为这张画添画些什么。他们很明白这树林里少了什么,需要什么。通过这两张漫画的欣赏,使学生更加形象更直观地了解树和鸟的关系,以及鸟护树,树养鸟的道理,从而使学生懂得了保护树木,爱护鸟类的重要性。

二、欣赏课中渗透环境教育,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专题欣赏课中有许多课题,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很有利。如《画家笔下的动物》《中外儿童美术作品欣赏》《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作品欣赏》等,这对培养学生保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工艺课中渗透环境教育一举多得

工艺课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以往学生常购买材料制作,这样很浪费钱,又不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教科书》的每一册都安排了“废物利用”这样的内容,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同时,向学生灌输环保教育,提倡“变废为宝”。受教科书的启发,我想何不将“变 废为宝”立为一项课题,在全校中深入持久地展开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积累了大量的学生作品,岂不是一举多得吗?因此,我作了初步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的学生作品还获得了省级以上的奖项。

以下就实践过程中的步骤和方法作简单的介绍。

(一)实地观摩 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种内在动机,当美术活动能满足孩子心理和生理的需要,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时,他们对美术也就愈来愈感兴趣,环保教育的目的也就顺理成章地达到了。如果说书上的一些作品已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那么实地观摩无疑是锦上添花。学生们看了平常被自己视为垃圾并到处乱扔的瓶瓶罐罐在幼儿园老师美丽而灵巧的手中变成了一件件构思奇特、形象逼真的作品后,无一不发出由衷的感叹。

(二)教师示范 直观感受

在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教师适当的示范是完全有必要的。这样可让学生直观感受制作过程,懂得一般的制作步骤。比如:材料的收集、工具的准备、制作方法等。以四(1)制作花篮为例,我拿一个废旧的“雪碧”瓶子,通过剪、插、贴等不同的方法,几分钟之内,一个漂亮的、构思巧妙的,几乎看不到原样的花篮在手中诞生了。从学生惊讶羡慕的表情看出,我的示范成功了,无须多言,学生的创作激情已被调动。教师还可演示其他材料的制作过程,同学们通过形象直观地感受,觉得“变废为宝”不是那么深不可及的,由此产生创作欲望。

(三)适当临摹 获得灵感

不要一下子就要求学生创作,因为他们在这方面还没有积累多少实践经验,所以适当的临摹是他们获得经验的基础。我为学生们准备了大量的书籍。比如:《巧做儿童装饰画》《废旧材料的运用》《巧用“生活垃圾”》等等。同学们欣赏和临摹了书中的一些作品后,感受颇深,有的还为以前被自己扔掉的“垃圾”后悔。通过临摹这样的一些形式,同学们的制作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四)大胆想象 因材创作

在学生们进行了适当的临摹之后,对材料的理解也越来越深了。他们知道了怎么样巧妙地运用材料。比如:旧毛线可做头发,旧花布可作女孩的裙子,一次性纸杯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等。在学生创作阶段,教师布置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创作,而不是根据创作需要去收集材料。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因材创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可让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材料全部展示出来,分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分工合作。“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多种形式的集体创作,既加深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又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五)开展活动 体验快乐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他们在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往往需要得到肯定。因此,多开展一些活动,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并促使他们完成更多的作品。比如:纸盒造型游戏。让学生集体合作一些大的纸盒造型,放在操场上,拼成“火车” “房子”等。学生们“畅游”在自己的作品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为以后的进一步创作提供了可能。

(六)设立展厅 激励创作

为巩固学生的创作成果,学校可设立“变废为宝”展览厅。让更多的学生将更好地作品创作出来。学校还应不断地实行奖励办法,激励全校学生都投入到这项活动中来。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使环保教育深入持久地展开。

通过环保、美术一体化的系列教学活动,学生的创作激情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美术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环保教育更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用学生自己的话讲“美术不仅是把画画好,而且应该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好。”

论学科德育中教师自觉意识的培养 篇5

一、学科德育:被忽视的德育力量

教师缺乏学科德育的自觉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不愿”:观念上的偏差

一部分教师“不愿”开展学科德育。所谓“不愿”,是指教师以一种“逃避”和“无视”的态度对待学科德育。在某些教师的观念中,开展学科德育一方面会增加自己的教学负担,另一方面对教学成绩的提高并不直接相关,认为学科德育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事实上,这是对学科德育的一种“误解”。学科德育不是在正常的学科教学中额外增加德育的要求和内容,更不会因为渗透德育而影响教学成绩。一般而言,优秀的教学行为一定包含着道德教育的内容,而具有德育意义的教学行为也一定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2.“不能”:能力上的匮乏

一部分教师“不能”开展学科德育。所谓“不能”,是指由于教师德育专业知识的匮乏导致德育能力的不足,在开展学科德育过程中显得“捉襟见肘”。一方面,在教师培养或培训环节,德育理论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大部分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体系中并没有把德育理论作为必修课。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实践领域,德育一直被认为是班主任或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领域”,对于一般学科教师而言,德育专业知识相对于教学专业知识明显薄弱。学科德育也因此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短板”,长期处于“不自觉”的经验摸索阶段。

3.“不精”:方法上的误用

一部分教师将学科德育理解为“给学生讲人生道理”,生硬地开展德育,这就是所谓的“不精”。如果不能够将学科德育运用得恰到好处,只是在教学中“添加”德育内容,那么德育就可能变为一种机械的“灌输”,这一方面会影响到学科德育的实际效果,将学科德育沦为一种“说教”,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灌输)这样的教育也使得人们难以形成一种富于想象力的、理性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在此种意义上,灌输就简化了人们对各种现象及其经验自然而自由的认识。”[1]显然,方法上的不恰当,使得学科德育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综上,“不愿”、“不能”和“不精”都是教师缺乏学科德育自觉意识的种种现实状态。事实上,学科德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出现“不自觉”的状态既有学校教育本身的问题,也有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二、对学科德育的再认识

学科德育之所以会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对学科德育的专业认识不够。提高教师学科德育的自觉意识需要从正确认识学科德育入手,厘清学科德育的一些本质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学科德育的专业素养。

1.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是教学论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之一。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2]教育性原则的确立,实际上指出了学科德育存在的必然性,道德教育应该成为教学的首要和主要的目的。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告诉我们:优秀的教学本身就是有效的德育,有效的德育应该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数学教学中的科学精神、艺术教学中的审美情怀等,都是教学教育性原则的最好体现。学科德育就是要将各门学科教学过程中最具有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方面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人格的发展。

2. 隐性课程的德育价值

尽管国内外对于隐性课程的定义莫衷一是,但隐性课程却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说我们将“隐性课程界说为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3]那么隐性课程与道德教育之间就存在密切的联系。在隐性课程中有一部分与学科德育紧密相关,那就是“各科课程及教学存在的不自觉和非预期的德育影响”。[4]具体而言,这包括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甚至于教师的体态和语态。这些内容一方面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则会对学生的品格发展造成潜在的影响。例如,学生在讲授式的课堂教学中可能会习得一种对权威的服从和认同的态度,而在讨论式的课堂教学中则会习得一种开放、自由的态度。也就是说,教师所采用的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会影响到学生的品格发展。但是,如果教师对这一类的影响总是处于“不自觉”的状态,那么就等于忽略了一部分具有重要价值的德育资源。

3.“教学内容知识”对学科德育的启示

在对教师知识的研究中,舒尔曼指出有一类知识类型是教师所独具的,即“教学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是教师独有的知识类型,是教师区别于专家的标志,是学科内容知识、课程知识与一般教学法的整合,简单说,教学内容知识就是教师有关如何把某一特定内容教授给不同学生的知识类型。”[5]教学内容知识为学科德育提供了两方面的启示:一是关注学科德育对于教师本身的价值;二是反思教师培养过程中教师知识的基本构成。

首先,如果说教学内容知识是教师区别于专家的标志,那么学科德育则是“人师”区别于“经师”的标志。“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根本职责,“教书”与“育人”不是一分为二的,更不是截然对立的。如果说教学内容知识关注的是“如何教”的知识层面,那么学科德育关注的就是“如何教”的方式和方法问题。而从当下的教师培养机制来看,教师教育体系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论知识方面,但是对于德育基础知识关注较少。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受过德育专业的培训,对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学科德育知之甚少。这也是教师对学科德育缺乏自觉意识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让德育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

提高教师学科德育的自觉意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加强:

1. 转变教育观念

针对当前教师“不愿”开展学科德育的现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增强学科德育自觉意识的第一要务。这里的“转变”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认识到学科德育的重要性;二是在观念上要理顺教学和德育之间的关系。这里的“重要性”,一方面指学科德育是学校德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对学生的品格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指学科德育有利于改善教学品质、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如果能够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那么学科德育中“不自觉”的现象就会显著减少。而教学与德育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难点问题,事实上,二者关系的处理不能只在学校层面做宏观调整,更要深入到课堂内部,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融会贯通。在当下的学校教育体制中,不仅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学校的管理者同样需要转变观念,只有创造出相对宽松的学校教育环境,才能够让教师得到自由发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2. 提高育德能力

提高育德能力是增强教师学科德育自觉意识的必由之路。育德能力相对薄弱,成为教师德育专业发展的瓶颈。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慢慢积累。

首先,学习德育理论。德育理论知识既可以通过个人自修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模式来获得。理论知识的积累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各个学科的教师都有必要学习德育专业理论知识,并尝试在学科教学中运用这些专业知识。其次,提高教师的育德技能,积累实践性知识。可以说,实践性是学科德育的天然属性。因此,提高教师的育德技能对提高学科德育的实际效果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教研组研讨、集体听课备课甚至建立师徒制等方式来进行。

3. 改进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方法是增强教师学科德育意识的具体途径。要注意两个限度的问题:一是在内容上不是生硬地添加德育的元素;二是在方法上不是机械地灌输和渗透。

首先,在内容上,教师要认清学科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位置。学科德育不是在原有学科教学基础上去添加德育内容,而是需要教师具有自觉的德育意识和自发的德育行为,做到“润物无声”。学科德育就是要在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有所增益。如前文所言,真正的学科德育一定不是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反而会提高教学的质量。其次,在具体方法上,要避免机械灌输,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特征。涂尔干早就提醒过我们,“教授道德既不是布道,也不是灌输,而是解释。如果我们拒绝把所有这类解释提供给儿童,如果我们不尝试帮助他理解他应该遵守的那些规范的理由,我们就会贬低他,使他陷于一种不完备的、低下的道德”。[6]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学科专业内容将学生发展所需要的道德规范解释给学生,那么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也会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克里夫·贝克.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M].译者:戚万学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1.

[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译者:李其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21.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72.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5.

[5]Lee S.Shulman.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1).

学科意识 篇6

笔者结合牛津英语The Yangtze River (5A Module4Unitl)一课,谈一谈自己对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理解和做法。

一、挖掘教材内涵,凸显文化主题

牛津英语五年级5A中,Module4的模块主题为The natural world (自然界),Unitl的单元主题为Water(水)。本单元主要由描述泡茶的基本步骤(Look and say)、学习顺序类副词(Look and learn)、介绍长江的起源与流经之地(Say and act)、讲述一滴水珠的生命演变(Read a story)和手工制作彩虹(Make a rainbow)五个栏目组成。每个栏目虽然在单元主题“水”之下,但在内容和形式上却是松散的。如何将“形散神不散”外显为“形神合一”“形神并茂”,这就需要教师挖掘教材内涵,凸显文化主题。

通过深度研读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水”是一个兼具知识性和文化性的主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用“水”的文化串联起每个栏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只需整合出相应的话题,就能将知识点贯通起来,使单元形成整体。笔者因此围绕“水”文化,将“单课话题”设计如下:

Period 1:Water in our daily life——Make tea with water (学习泡茶过程,发现生活中的水)

Period 2:Water in the nature——the Yangtze River (学习有关长江的话题,发现自然界的水)

Period 3:The water cycle——the journey of Little Water Drop (学习一滴水的变化过程,发现水的循环)

Period 4:The magic water——Make a rainbow with water (学习制作彩虹,发现水的神奇,体会自然之美)

二、整合文本内容,培养爱国情怀

架构好文化主题之后,在处理教材文本时,教师应对教材的文本内容进行研读、整合或筛选,结合实际,有选择地增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文化、习俗等,融入优秀的中国文化元素,增强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教材通过对话介绍了长江的起源与流经之地,但仅通过这些内容,学生难以理解长江深厚的文化内涵。长江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因此笔者选择了地理、.经济、人文景观三个方面进行拓展,对教材进行文本再构,多角度地加深学生对长江的了解。

再构文本从“The Yangtze River is very long”“The Yangtze River is very useful”“The Yangtze River is very beautiful”三个方面展开叙述。首先,笔者将教材中的对话文本转换为叙述性文本,清晰地说明了长江的基本地理知识,学生从中感受到长江之长,激发民族自豪感。其次,增加长江用途方面的内容,包括长江给我们提供了水、食物、航道和电,发挥了巨大的经济作用,感恩长江滋养了我们。再次,以丰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等内容,展现了长江沿线的山美、水美、植被美、城市美,使学生由衷地欣赏和赞美母亲河。此外,长江本身有着悠久的历史,见证了中华的兴衰,孕育了华夏文明,关于长江的诗画作品不胜枚举,通过整合相关的内容,融入浓浓的中国文化,学生对长江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深的领悟,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三、巧设课堂环节,加强文化体验

1. 目标确立

本课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目标是通过对长江的学习,了解长江基本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作用,感受沿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

2. 情境导入

在太空中,卡通人物Superboy和E.T俯瞰地球,发现三条“银丝带”,依次介绍世界三大河流——尼罗河、亚马逊河和长江,顺势导入本课话题——长江。介绍过程中,呈现三大河流流经国家的风土人情图片并配以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音乐,让学生领略不同国家的艺术与文化;到亚洲后中国板块清晰显现,在北京的位置出现飘动的五星红旗。学生在了解世界地理知识的同时,知道我国的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3. 新授操练

在卡通人物Superboy和E.T的引领下,通过任务链同步推进文本内容、文本语言和文本情感,文化知识以点状分布在各个环节。Superboy和E.T穿过云层,飞行在长江上空,俯瞰长江全貌,带领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完成任务一:拼长江地图,回答问题。学生学习长江相关的地理知识,补充拓展有关“三峡”——巫峡、西陵峡和瞿塘峡的内容,以及了解著名的鄱阳湖、洞庭湖和太湖等。接着Superboy和E.T登上长江游轮,通过阅读旅游宣传手册,带领学生完成任务二:小测试。通过任务二,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江给予我们的一切,感恩母亲河的滋养,其中包括三峡水利工程、航运等。最后Superboy和E.T走上游轮甲板欣赏沿河风景,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三:看图尝试自由表达。学生在唯美的图片和音乐中感悟长江流域的秀美与雄壮、传统与现代。

4. 运用拓展

采用Brochure手册记录本课所学的前三个语段,学生与同伴分享自己眼中的“长江”,两人合作、三五成群皆可。课的尾声,伴着中国古典乐器——埙的演奏,长江水墨画、李白所作的唐诗《望天门山》、川剧变脸、纤夫拉船、摩登的城市夜景等画面缓缓呈现,长江所兼具的历史感与文化性自然显现。

整个教学过程中文本内容、文本语言、文本情感发展如下图所示。

本课通过文本内容、文本语言和文本情感有效地全程推进,凸显了文本的育人价值和功能,使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文化体验,体味语言文化的内涵;通过过程体验,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通过实践体验,收获语言交流的快乐。尤其是教师将世界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整节课,使学生犹如经历了一次文化之旅,进而促使学生的文化意识逐步建立。

四、搭建语用支架,开启文化交流

本节课的语用目标是学生能简单介绍长江,这是本课的难点,因为本节课的文本篇幅较长、信息量大,属于横向结构的文本,对于学生而言,信息分散,不易掌握。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内容,习得语言,顺利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笔者充分利用黑板,边教边学。在黑板上摆放出以The Yangtze River为题,以long,useful,beautiful为板块的导览图,并将关键内容包括情感部分提炼后归纳到以上三个板块中。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梳理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在介绍长江的语用环节时,学生能从板书中获得语言和内容的支持,这为学生提供了有力的语言支架,使语用交流能顺利开展。在接下来的语用交流中,教师创设了真实的语境,借助当下流行的微信形式,为学生创设语用平台。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一份“介绍长江”的微信内容,各小组互相交换,大家阅读微信内容、评论留言,为语用环节增添了一抹时尚元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不仅学会观察、发现和归纳语言知识,还在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感知、思考和交流文化内容,积累、锻炼和培养交际能力。

五、借助个性化作业,加深文化理解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体现学科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形式多样且具有趣味性、开放性、自主性的作业。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布置分层作业,使学生在巩固课堂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加深文化理解,感知隐含其中的育人价值。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以星级作业的形式呈现,学生可根据能力或兴趣选择完成。其中,二星级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堂小组讨论“介绍长江”的基础上,从一个或几个方面写写“我眼中的长江”。这项作业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提供文本框架和按实际需要领取“小贴士”分层设计任务单的方式,既提供了语言结构和文本框架,又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能力强的学生留有空间,也为学困生提供了学习支架,使写作不再是个别好学生的专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体会和领悟到所学内容的真正意义,并在个性化的表达中加深了对文化的理解。三星级作业则是鼓励学生上网了解我国第二大河一—黄河,并作简单介绍。学生可将本课所学介绍长江的内容板块、语言结构、文本框架迁移到有关黄河的介绍中,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自觉地学习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加深文化理解。

学科意识 篇7

一、存在问题

化学学科的主体意识缺失。调查显示, 大部分医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不浓, 不愿意学习化学知识, 往往认为学好医学知识才是最重要的。究其原因, 最主要是学生对化学没有情感, 没有意识到化学知识在医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因此, 必需努力培养学生的化学情感, 培养医学生化学学科的主体意识, 这是学好化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化学情感

1.上好绪论,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化学第一堂课——绪论的授课中, 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现代医学中的化学》, 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 把陌生的“化学”与学生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 使学生不但明白医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而且懂得不学好化学, 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2.保护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当学生的化学情感被激发起来后, 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这种情感, 让学生对化学的情感转变为稳定的、持之以恒的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 促进学习。在教学中, 要结合教学内容, 安排一些与生活、医学有密切联系, 而且比较简单的探索性实验让学生操作, 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化学知识, 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如学习碘的特性后, 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化学实验探索如何鉴别胶囊药物中的劣质药粉。通过类似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在学与做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从而巩固学生学习化学的意志。

三、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教学

1.创新教学, 用歌声演绎知识

建构主义强调, 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 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组织教学,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如学习摩尔时, 学生对2molH2SO4含有几molH+, 几mol SO42-这类问题比较模糊, 结合知识特点, 教学时可以播放这样一首歌:“一只青蛙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学生听了之后茅塞顿开。这样教学, 情景交融, 形象生动, 易于理解, 学生记得很牢固。边唱歌边学习, 寓教于乐, 活跃了课堂氛围, 掀起了课堂的小高潮, 使经验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台阶。

2.角色扮演, 生动传授知识

角色扮演教学法, 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一种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可以体验到分子结构的特点或者化学反应的特征。可以针对部分学生化学基础薄弱的实际,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如甲基的学习, 可以让5个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教学, 一个学生扮演碳原子, 4个学生扮演氢原子, 4个氢原子各伸出一只手拉住碳原子形成甲烷, 然后一个氢原子离开了, 剩下的原子团就是甲基。其它的基团乙基、苯基、苯甲基等的学习以此类推, 都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法演绎它们的结构特点。角色扮演, 让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学到知识。

3.探究教学, 培养学生智能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形成智能。要通过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探索研究, 突破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智能。如对于苯的结构的推断, 可以设问:苯分子中有没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如果有, 能不能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来验证?这样的疑问可以促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思考问题, 积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得出结论。探究式教学把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 挖掘他们的潜力, 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又提高了能力, 增长了智慧。

四、以实验为基础,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细心引导学生实验

皮亚杰认为, 人在学习活动中不是消极被动的客体。因此, 实验教学中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获取知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必需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实验可以培养基本操作技能, 培养严密的思维, 要严格要求学生细心实验, 注意观察, 缜密思考;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拓宽知识面, 提高探究能力。老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心理反应, 细心疏导, 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引导学生减少失误, 正确实验。要及时进行总结, 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

2.用生动的化学故事鼓励学生实验

化学史上, 很多科学家都是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典范。结合教材, 适时把化学家的著名发现介绍给学生, 让学生追踪科学家的思维轨迹, 去体验发明创造的情景。要把一些发现“细节”以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 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只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对待化学实验, 就能迈上创新的台阶, 摘到创新的果实。如“电木”的问世。德国化学家贝耶尔, 在做苯酚和甲醛的实验时得到了一个“令人讨厌”的东西并把它丢在废物箱里, 但是那些东西一直萦绕在他的脑子里挥之不去。经过实验, 他发现这些东西有独特的性能, 可以广泛用于生产电闸、开关、灯头、电话等, 直到现在“电木”仍是最重要、生产量最大、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塑料。

五、发挥主动性, 勇于探索

1.学用结合, 拓宽知识视野

化学有广泛的用途。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适时启发学生运用化学的思维解决问题。如学习酯和油脂后, 介绍油脂与健康的关系, 结合生活中人们用油的习惯, 布置学生开展如何科学合理食用油脂主题活动, 用化学的思维判断生活中食用油脂要注意什么, 进而纠正不良行为, 改掉不良的习惯。这些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与社会交往的能力, 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觉得我们需要化学。

2.网络答疑, 激发学习原动力

学生喜欢学习化学后, 在不断地学习、探索过程中, 一定会有许多疑问, 有些问题他们可以自己解决, 能够找到答案;有些问题他们自己解决不了, 但希望找到答案。这时候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求知欲, 除了充分利用课堂讲解外, 还可以开通网络与学生交流, 在线解答, 释疑解惑。一旦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后, 他们一定会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化学情感, 通过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教学, 以实验为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发挥学生主动性勇于探索,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锻炼中成长, 才能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主体意识, 增进学生的化学知识, 学好化学, 才能为医学的学习、运用和研究夯实基础。

摘要:针对中等医学生化学学科主体意识缺失, 从培养和保护学生化学情感入手, 通过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发挥主动性, 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实践中成长。

关键词:化学,主体意识,中等医学生

参考文献

[1]赫伯特·斯宾塞著.云晓主编译.斯宾塞快乐教育全书[M].北京:朝华出版社, 2011.

[2]刘显国.中小学教学艺术实用全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学科意识 篇8

●点状历史记忆重构——资源库、情境激趣

对于历史教师来说, 需要具有双重时间观念。第一重时间观念针对历史学科而言, 历史是从现在到过去的“旅行”, 在“旅途”中, 时间因事件而具有空间意义。第二重时间观念是针对历史整合课堂来说的, 整合课堂空间因规定的上课时间而具有从现在到未来的时间意义。教师要具有双重时间意识, 才能够实现时—空的有效转化, 从而引导教—学模式合理建构。

如何将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有效转换为历史整合课堂中的时—空观念, 对于这个问题, 笔者曾在一次历史教学研讨会上做过调查, 94%的教师认为, 情境激趣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而激趣的发生,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源库中课件的使用。

实际上, 不只是历史学科, 其他人文学科都比较强调情境激趣, 如语文。但是, 历史学科相对于其他人文学科来讲, 因为其历史中事件的原因, 会更依赖资源库。

历史事件向课堂的“迁移”, 无形实现着时—空迁移, 这种迁移更多体现于点对点。如果说历史学科对资源库依赖性强的话, 那么, 它也就会对其他学科在运用资源库方面具有更大的提示作用。这个提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侧重第一重时空观念

相对于语文学科的“语文味”而言, 历史更侧重于人物、事件以及历史现象等, 丰富的资源库更容易让教师找到对应的课件, 从而有意地放弃或忽略对课件资源的拣选。笔者曾听两位教师讲“汉初”时期的历史整合课, 一位教师选取的课件素材是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楚汉争霸》中的片段, 而另一位教师则制作了幻灯片, 不只设置了动画和声音效果, 还挑选了刘邦、项羽等相关人物的图片, 并链接了相关视频。实际的效果是, 选取热播电视剧《楚汉争霸》片段为素材的历史课效果更佳。显然, 制作幻灯片的教师花费了更多精力来“还原”历史中的第一重时空, 但是, 相对于另一位教师来说, 只有第一重时空意识是不够的, 还要在很大程度上注意到整合课堂中的时空——注意到学生的接受力、兴趣度。诗意一点说, 教师不应只是《神曲》作品中的维吉尔, 更应是《神曲》的作者但丁。

2.侧重第二重时空观念

继续借用《神曲》这一比喻, 即使是作者但丁, 也并不能完全掌握作品中人物的命运, 让作品中的人物自主, 才是好的作者。同样, 教师也不能过于强化整合课堂中的“技术”因素, 忽略学科本身的特点。当教师的第二重观念占上风的时候, 更容易形成“机灌”或“人机交流”的局面, 而这种局面的背后, 乃是教师为“主体”的观念使然。更重要的是, 教师对第二重时空的重视, 更容易因为课件使用不得当, 或多或少, 或简或繁, 使重视如同无视。

这两种时空观念在历史学科中的时空转换路径比较明显, 对于依赖资料库而创建的课件而言, 有效激趣是其任务之一。但是, 运用课件整合形式的“情境激趣”层次远不是历史信息化的旨归。在学科整合中, “感悟方法发展思维”层次力图将信息技术与学习过程或活动融为一体。

●线形历史中的整体思维——学习过程建构、发展思维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历史能力提出要求:“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 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历史中的各个事件或现象, 不是孤立地存在。针对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 大多数教师也在尝试构建新的课堂模式, 将“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自主学习—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 欲形成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格局。

对于历史整合课而言, 在此整合层次中, 据笔者观察, 教师多侧重第二重时空观念。这首先是因为, 信息技术能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 大多数教师对此已形成共识;其次是, 大多教师并不能将历史事件、现象等相互联系的“本性”贯彻到整合课堂, 并进而让整合点有机联结起来。现在的问题是, 对于历史整合课来说, 是不是教学模式得到创新后, 整合点之间就能自然连结起来, 从而能增强学生的历史能力呢?

笔者听过一位教师讲《秦的统一》一课, 他的整合点设计得很合理, 同时,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也比较成功。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 他把从教学光盘《上下五千年》、电影《英雄》等剪辑出来的相关素材与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结合, 让学生通过剪辑拼接素材片段的内容表示问题的答案, 这样就将几个整合点有效连接起来了, 这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整合方式。

学科意识 篇9

化学主体意识中等医学生所谓主体意识,是主体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在学习和生活中,就是自主、自强的意识。在中等医学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学有所获。

一、存在问题

化学学科的主体意识缺失。调查显示,大部分医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不浓,不愿意学习化学知识,往往认为学好医学知识才是最重要的。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学生对化学没有情感,没有意识到化学知识在医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因此,必需努力培养学生的化学情感,培养医学生化学学科的主体意识,这是学好化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化学情感

1.上好绪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化学第一堂课——绪论的授课中,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现代医学中的化学》,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把陌生的“化学”与学生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使学生不但明白医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而且懂得不学好化学,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2.保护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当学生的化学情感被激发起来后,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这种情感,让学生对化学的情感转变为稳定的、持之以恒的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促进学习。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一些与生活、医学有密切联系,而且比较简单的探索性实验让学生操作,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化学知识,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如学习碘的特性后,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化学实验探索如何鉴别胶囊药物中的劣质药粉。通过类似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与做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巩固学生学习化学的意志。

三、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教学

1.创新教学,用歌声演绎知识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组织教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如学习摩尔时,学生对2molH2SO4含有几molH+,几mol SO42-这类问题比较模糊,结合知识特点,教学时可以播放这样一首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学生听了之后茅塞顿开。这样教学,情景交融,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学生记得很牢固。边唱歌边学习,寓教于乐,活跃了课堂氛围,掀起了课堂的小高潮,使经验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台阶。

2.角色扮演,生动传授知识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一种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可以体验到分子结构的特点或者化学反应的特征。可以针对部分学生化学基础薄弱的实际,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如甲基的学习,可以让5个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教学,一个学生扮演碳原子,4个学生扮演氢原子,4个氢原子各伸出一只手拉住碳原子形成甲烷,然后一个氢原子离开了,剩下的原子团就是甲基。其它的基团乙基、苯基、苯甲基等的学习以此类推,都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法演绎它们的结构特点。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学到知识。

3.探究教学,培养学生智能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智能。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索研究,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智能。如对于苯的结构的推断,可以设问:苯分子中有没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如果有,能不能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来验证?这样的疑问可以促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思考问题,积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探究式教学把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挖掘他们的潜力,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能力,增长了智慧。

四、以實验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细心引导学生实验

皮亚杰认为,人在学习活动中不是消极被动的客体。因此,实验教学中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获取知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必需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实验可以培养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严密的思维,要严格要求学生细心实验,注意观察,缜密思考;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探究能力。老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心理反应,细心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引导学生减少失误,正确实验。要及时进行总结,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

2.用生动的化学故事鼓励学生实验

化学史上,很多科学家都是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典范。结合教材,适时把化学家的著名发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追踪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去体验发明创造的情景。要把一些发现“细节”以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只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对待化学实验,就能迈上创新的台阶,摘到创新的果实。如“电木”的问世。德国化学家贝耶尔,在做苯酚和甲醛的实验时得到了一个“令人讨厌”的东西并把它丢在废物箱里,但是那些东西一直萦绕在他的脑子里挥之不去。经过实验,他发现这些东西有独特的性能,可以广泛用于生产电闸、开关、灯头、电话等,直到现在“电木”仍是最重要、生产量最大、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塑料。

五、发挥主动性,勇于探索

1.学用结合,拓宽知识视野

化学有广泛的用途。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启发学生运用化学的思维解决问题。如学习酯和油脂后,介绍油脂与健康的关系,结合生活中人们用油的习惯,布置学生开展如何科学合理食用油脂主题活动,用化学的思维判断生活中食用油脂要注意什么,进而纠正不良行为,改掉不良的习惯。这些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与社会交往的能力,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觉得我们需要化学。

2.网络答疑,激发学习原动力

学生喜欢学习化学后,在不断地学习、探索过程中,一定会有许多疑问,有些问题他们可以自己解决,能够找到答案;有些问题他们自己解决不了,但希望找到答案。这时候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求知欲,除了充分利用课堂讲解外,还可以开通网络与学生交流,在线解答,释疑解惑。一旦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后,他们一定会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化学情感,通过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教学,以实验为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主动性勇于探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锻炼中成长,才能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主体意识,增进学生的化学知识,学好化学,才能为医学的学习、运用和研究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赫伯特?斯宾塞著.云晓主编译.斯宾塞快乐教育全书[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1.

[2]刘显国.中小学教学艺术实用全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学科意识 篇10

从以上这些表述中,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就是以人为本, 着重培养学生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句话, 一切从学生出发, 教育学生怎样做人。

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结合我们的教材和学科特点, 着手培养学生以下几种意识, 并使之最终形成一种本能和习惯, 为以后的人生更好的服务, 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落到实处。

一、生存意识

古人曰:“温饱足, 知廉耻。”正体现了人类生存意识是人类其他意识及其生产活动的前提。

一个国家需要生存, 一个民族需要生存, 中国近代的历史告诉我们, 我们的民族需要有生存意识。民族生存对空间的需要, 产生了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个体生存对群体的依赖产生了维护整体利益的历史责任感;保持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和种族的延续的愿望产生了独立自主意识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民族生存竞争的本能产生了忧患意识和奋进精神。所以民族生存意识的重要体现是爱国主义。我们的学生要想在社会上发展, 需要有生存意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 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老师对学生从小进行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的培养, 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语文课上。

二、合作意识

我们是听着“一群中国人是一条虫, 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这句话长大的。没有良好的合作, 背后就是不良的竞争意识。两只螃蟹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团结比竞争更重要。现在的学生, 大多是独生子女, 习惯了以“我”为中心, 唯我独尊, 常用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他们时常表现为“叛逆”、“个性”, 还美其名曰“紧跟时代”, 片面强调自己的权利。但合作意识很难通过讲解的形式得到培养。它需要通过某种活动, 通过交往过程, 通过共同协作完成任务以及对成果的分享和责任的共同承担的关系去培养。我们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 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分小组学习, 成果展示。如综合性学习活动、班级语文课题探索、兴趣小组等就是不错的方式。

三、特长意识

我们的时代特征就是复制, 而教育也不幸地被卷入了这一漩涡。在现代社会里, 要想得到发展, 就必须有一技之长。然而, 特长多了也就不再是特长, 就如我们归纳的重点, 重点多了就不成其为重点。我们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特长及爱好, 让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我们应该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朗诵、书法等兴趣活动小组, 选择自己的特长加以发展。同时, 在语文课上也要重视朗读的作用、对笔记和作业的书写要求, 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得以提高。是引导, 而不是包办, 更不是强迫。

四、责任意识

当今的中学生, 他们思想敏锐, 对社会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如果对他们的教育还仅仅停留在“训导”“灌输”等方式上, 显然是不行的。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强烈的责任意识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们的教育需要让中学生将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把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但是由于中学生自身意识发展水平, 社会变革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他们缺乏实干精神, 重视自我需求, 自我发展, 却极少关心社会, 关心他人。近几年来, 中学生责任意识呈现出低于其角色要求的弱化倾向。他们往往对班级事务“责任分明”, 不该自己干的绝不干, 就一个简单的扫除, 就很少有主动积极完成的, 他们都需要等待所有人到齐之后, 进行“公平”的劳动。

一个人没有责任感不值得信赖, 不能托以大事, 更不足以立身。一个没有强烈责任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责任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我们在语文课上, 可以结合相关的文章, 在这方面予以培养。如果我们通过语文的学习, 能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对朋友、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人, 那么, 我们的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取得了成功。

五、独立意识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他们不再像儿童那样, 处处依赖于父母、老师, 他们的独立意识有所增强, 我们应该因势利导, 开展自我管理, 优化学生的角色意识, 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和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 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建立学生的自主管理机制, 我们可让学生轮流当语文科代表、背诵检查小组长等, 在服务他人的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

六、竞争意识

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竞争, 我们班级与班级之间有竞争, 同学之间有竞争。同样, 学生也需要不断的自我挑战, 自我竞争。我们的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必须有竞争意识。学生也只有在竞争意识的驱使下拥有前进的动力, 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七、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这是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谈话中关于人才素质, 教育方向的精辟论述。当前, 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正在实施。可以在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设计一堂活动课、一次朗诵比赛等等。

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语文新课程的人文性得到体现, 让新课程的精神落到实处。

上一篇: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下一篇:电力保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