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卷调查

2024-06-30

知识问卷调查(精选十篇)

知识问卷调查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涉外纠纷日益增多,2008年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人才,而目前最稀缺的就是能用英语进行知识产权实践操作的人才。从教育部于2001年9月做出的要求各高校大力推广双语教学的通知至今已近10年,法学作为教育部特别要求急需开设双语课程的专业之一,为数不多的高校开设的法学双语课程主要是涉及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等课程,开设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的寥寥无几。为贯彻教育部通知,有效开展知识产权双语教学,我们对本校的法律专业四个年级学生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3份,经过对问卷的分析,结合国内现状,笔者对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提出一些初步设想。

1 师资力量

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师资力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事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功底与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在本次调查中,师资力量来源的选项为外国法律专家学者、国内法律专业教师和英语专业的教师,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外国法律专家学者的占56%,国内法律专业教师的占28%,英语专业的教师占16%。由此可见,有外国法律专家学者到高校任教当然是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的首选,其次,在英语国家获得过学位,并在国外的有关学科领域开展过前沿的研究工作的人员同样也是高校迫切需要的人才,只是前两者可谓凤毛麟角。而我国目前的高校师资基本状况是:外语水平较高的教师一般不具备专业知识,而懂专业知识的教师其外语水平,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相对低下,难以胜任双语教学任务。

在现有高校双语师资匮乏的情况下,无疑应加大相应师资力量的培养。知识产权法双语教育师资培养的途径主要有职后培训和职前培养两种。(1)职后双语教育师资培训,是对在职教师进行双语教育的专门训练或短期再教育。在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学教师中,有一部分人已经具备了外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经过强化外语和双语教育原理及技能、技巧的培训,借助现代多媒体外语教学技术的帮助,将能够逐渐用汉语和外语进行双语授课。职后培训的主渠道是教师进修院校的脱产培训,有条件的院校甚至可以安排一定比例的教师出国进修。通过职后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高校对知识产权双语教育师资的需求,但从长远看,职后培训无论在人数、质量还是效果上,都存在局限性,它只能成为知识产权法双语教育师资培养的辅助途径。主要的教育师资应由职前培养来担当。教师的职前培养,是指对就业之前的人员进行正规和专门的教育、培养和训练。笔者建议在开设的知识产权法专业硕士招生的高校中,大量采用双语教学授课,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产权法学专业水平和英语运用能力。这一途径不失为当前培养知识产权法学专业双语教育师资的重要途径。它依托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学硕士教育为基础,不用单独开设本科专业,比较灵活,易于实施。

此外,培养双语师资,还可通过以研读双学位的方式和主辅修的方式。但因高校师资的高学历要求,此两种途径仅为权宜之计。

2 学生英语能力

由于近年的高校扩招,直接导致了地方性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下降,笔者在13年来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对此深有体会。扩招前,法学专业三年级学生的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80%左右,上课时极易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扩招后,以2008级学生为例,通过四级的学生为60%左右,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我国的英语教学,包括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偏重读写训练,忽视听说练习,即使通过四级的学生大多也只能阅读英文文章,却不能用英语来进行相互交流。本次调查问卷涉及知识产权双语教学课程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一项中,12%的学生认为上双语课的前提是通过六级,19%认为应通过四级,有44%的同学认为不仅要通过四级,还应通过相应的口语考试,否则双语教学无法开展。在其他高校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听说能力不足也是致使许多学生不能坚持学习双语课程的主要原因。如西安交通大学的数学双语教学,一开始有100多人左右报名学习,可仅有53名学生坚持下来并参加了考试。而清华大学开设的物理双语必修课中,听课的学生两周就从130人降至102人。(2)在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的前提下,是否有必要在各高校全面推广知识产权法学双语教学,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另外,教育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知识产权双语教学尤为如此。

3 课程设置

3.1 开设课程时间

就词汇量而言,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较少,听、说、读、写能力均较差,如果这时候实行双语教学,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教学效果较差。就专业知识而言,知识产权法属于专业课类型,不适宜在低年级开设。因此,对知识产权法学双语课程的设置,最好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始。高校的大学英语一般开两年,在大学三年级,相当部分学生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学生普遍已有了较好的英语基础,这时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困难相对较小。

3.2 前期课程的设置

为了配合知识产权双语教学的开展,在开展该课程教学之前,应设置一些前期课程,主要是在学生已积累的原有普通英语的基础上适当加强专业课和专业词汇教学。(1)结合学生的听力,口语现状,建议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增设针对发音、听力和口语开设特别选修课,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为双语的课堂教学互动做好铺垫。(2)把《专业英语》作为双语教学的准备课程纳入双语教学的整个流程,并提前开设。由于课堂教学十分有限,而知识产权法律英语中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术语在日常生活中极少使用或是其词义与日常词义大相径庭,因此在课堂上有时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专业词汇,这不仅导致双语课堂的信息量缩小,也有悖于双语教学的初衷。因此,专业英语的课程设置尤为重要。

3.3 教学大纲的修订

双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传统教学不同传统教学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双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传统教学目的基础上,主要注重专业文献的教学与训练,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增强对专业知识理解和掌握。因此,知识产权法双语课程的教学大纲应围绕这一目的作相应修订。

4 教学方法

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教学模式。现有的主要模式有:一是全外型。即所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采用外文教材,直接用外文讲授,学生作业和最终考核都用英语进行;二是混合型。这种双语教学模式,采用外文教材,教师采用外文与汉语交错进行讲授,而教师板书和学生作业以及最终考核用英语进行;三是半外型。即采用外文教材,用汉语讲授,板书亦是汉语,学生作业和最终考核仍用汉语进行,这种模式属于双语教学模式的一种较初级形式。

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有72%的学生选择了混合型教学。采用混合型授课方式,建议课堂教学时首先用中文对本节课的内容简要介绍,然后将本节课内容涉及的重要和常用专业词汇板书,最后开始正文的教学。教学语言尽量用英语,课堂答疑阶段,鼓励学生用英文提问,实在无法表达时,亦允许用中文进行表述,然后由教师或是别的同学用英文复述。在进行法学双语教学时,还有以下方法可以采纳:

4.1 采用案例教学法

在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原版资料易于收集。目前,美国的判决资料在网络上被法律界人士广泛使用,上至联邦最高法院判决,下至各州法院判决,都能从网上获取。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课前必须细心研读有关案例,上课时,老师对该案例的问题进行提问,并对该案例中所体现的原理和原则进行探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素养,也推动学生驾驭法律英语的能力得到提高。

4.2 采用调查表的方法

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产权双语课程的适应程度和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反馈交流。除了课后和学生聊天,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之外,发放不记名的“教学情况调查反馈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用调查表可以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主要调查学生能听懂的比率和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据此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3)

4.3 采用多媒体教学

双语教学由于使用两种语言教学,语言的相互转换会影响到教学的进度,缩小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是解决双语教学时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任课教师设计制作全英语或兼有中英文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节省大量课堂板书时间,另一方面通过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可以帮助学生对英语口语的消化理解。尤其和案例教学相结合时,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多媒体大信息量、大容量性也节约了案例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能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当然,观看影像式的教学手段毕竟不能代替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教师仅凭多媒体手段,无法及时得到学生反馈,无法了解学生理解程度及实际需要。因此,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师授课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在整体课堂组织教学中,难点疏通、提问、回答、答疑甚至讨论之类面对面师生间交流,仍是帮助学生理解、汲取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环节。多媒体手段只有结合这些传统性环节,课堂教与学才可能成功进行。(4)

4.4 开设网络课堂

知识产权双语教学的开展,应充分利用校园网提供的电子平台,开设网络课堂,进行辅助教学。授课教师可以编写出双语课程的电子教案和专业词汇汇总,将其和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的一些教辅材料放到互联网上。通过网站,学生可以下载相关内容,并能和教师进行网上答疑和交流,对双语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摘要:本文在对一次学生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知识产权法学双语教学在师资力量、学生英语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阐述了笔者对开展知识产权双语教学的一些看法,在加大职前师资培训、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合理设置双语课程、实施多种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学,调查问卷,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注释

1杜秀花.初探双语教育及其师资培养的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2.1:90-91.

2任长虹.高等学校实施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2.4:17-18.

3张程向、刘洋.“双语教学”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3:84-86.

海洋知识问卷调查 篇2

姓名

1.中国的国土面积是:

A、960万km2 B、1000万km2 C、1260万km2 D、1100万km2

2.我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为:A、32000公里 B、25000公里 C、18000公里 D、14000公里

3.海洋与我们的生活:A、关系密切 B、有点关系 C、无关紧要 D、不清楚

4.海洋被污染后会通过食物链等途径影响人类生活吗?A、会 B、不会 C、一点点 D、不清楚单选 5.您听说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吗? A、比较了解B、不知道

C、听说过,不知道详情D、看过,但是没研究过

6.对于“地球上海洋面积广阔,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表述,您认为:

A、正确 B、不正确 C、不确定 7.对于“赤潮”现象的原因,您认为:

A、是洋流运动的结果 B、是海洋环境遭到破坏的结果 C、是岩浆活动的结果 D、不知道

8.近年来,我国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南极科考,您认为这钱花得值得吗?

A、有必要 B、不值得 C、不清楚 D、无所谓 9.对于“海洋不仅是我们的,海洋更是子孙后代的”的表述,您的态度是:A、非常赞同 B、不赞同 C、不知道

10.为了保护海洋,如果“海洋保护基金会”希望您能捐出一元钱,您的态度是:

A、积极响应 B、没想过 C、不会D、我会捐出更多钱

11.世界上最大的海是()。A、地中海

B、红海

C、珊瑚海

D、黑海

12.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但多数资源目前难以直接利用:A、是 B、不是 C、不清楚

13.您认为身边人的海洋意识多数情况是:

A、非常强

B、较强

C、一般

D、没有

14、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近()。

A、2% B、51% C、71% D、91%

15、联合国于2009年首次庆祝世界海洋日,主题为“one ocean, one climate, one future”。2008年12月5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11号决议,决定自2009年起,每年的()为“世界海洋日”。

A、5月12日 B、7月18日 C、6月8日 D、10月12日

16、()是地球上第二大洋,它位于欧洲、非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中小学生戏曲知识调查报告 篇3

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现代的音乐、舞台艺术和传播媒介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革新,这对我国的戏曲艺术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或冲击?我们的戏曲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如何?我们的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到底对戏曲知识了解多少?我们艺术工作者应该如何应对?

为了掌握这些信息,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表,对衡阳市部分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以期得到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进而为培养基础音乐教师的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调查对象、时间及实施人

调查对象及方式:本次调查主要是对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童星实验小学、常宁白沙镇阳加中学等中小学五年级、七年级、八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成章实验中学2010年10月、童星实验小学2010年5月、阳加中学2010年6月。

二、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有关“戏曲”方面几个非常普遍的常识性问题。如中国的戏曲是什么?能说出多少个中国戏曲剧种?爱看戏曲节目或听戏曲演唱吗?会唱戏曲唱段吗?希望在音乐课上多学唱什么歌曲?海内外著名的“梅兰芳”是谁?等等。

三、调查结果

我们在三所学校的部分班级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答卷300份。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参与调查的学生来自衡阳市区重点中小学以及常宁农村中学,被调查的生源结构较为合理,既有市区学生又有农村学生,既有五年级的小学生,也有七年级、八年级的初中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的内容主要是一些与戏曲有关的几个简单问题;被调查的学生男生占54.7%,女生占45.3%。从上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们青少年对中国戏曲知识的了解及喜爱程度不容乐观。

1.你知道中国的戏曲是什么吗?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中小学生对什么是我国传统戏曲知之甚少,近六成(58%)学生仅仅是“知道一点”,而“不知道”的占了近三成(29%)。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因以“戏”和“曲”为基本构成因素,所以称为“戏曲”。中国戏曲(ChinaOpera)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形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经过不断丰富、革新与漫长的发展过程,才逐渐形成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戲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花鼓戏等。

2.你能说出多少个中国戏曲剧种?

调查结果表明,56.4%的学生仅仅能说出一二个剧种,而33.3%的学生一个都说不出来。

戏曲剧种是根据起源地点、流行地区、艺术特色和民族等因素而划分的戏曲种类。据统计,我国戏曲种类共有360多种,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尚有据可考的有275个剧种。仅湖南省就有长沙、衡阳、岳阳、邵阳、零陵、常德等地方花鼓戏、湘剧、祁剧、常德汉剧、巴陵戏、辰河戏、湘西花灯戏、阳戏、师道戏、苗剧、新晃侗族傩戏等等剧种。

中国戏曲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的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拥有几百个剧种、多达上万个剧目的戏曲,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念、做、打兼。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在广大群众之中。

3.你爱看戏曲节目或听戏曲演唱吗?

调查结果表明,“喜欢”的学生只有7.3%,明确“不喜欢”的占了43%,从这个调查可以发现,我们的戏曲观众基础不容乐观。戏曲是演给人看的,戏曲的创作演出时刻应当为观众而存在,失去了观众,戏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戏曲创作必须考虑观众的需求。过去的戏曲编剧在选材时,大都取材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记及社会上的奇闻轶事等,以此来引起观众的兴趣。而演员则必须唱得好、演得好、舞得好、打得好,才能赢得观众的赞赏和肯定。总之,戏曲的创作与演出要以观众为中心,以观众的欣赏需要为目的,承认观众的存在,重视观众的需求,就是尊重戏曲的艺术规律。综观戏曲舞台上历来产生的大批优秀剧目,正是遵循艺术规律,以观众为出发点,发挥戏曲独特的表现手段,才会深深地打动群众,受到观众的好评。

4.会唱戏曲唱段或者希望在音乐课上多学唱什么歌曲

调查结果表明,“会几句”或“不会”唱的占了97.3%;在音乐课上73.3%的学生愿意学唱“流行歌曲”,23.7%的学生愿意学唱“民歌”,只有3%的学生愿意学唱戏曲。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艺术工作者尤其是高校音乐院系及广大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者应该深思:学生缘何不会或不爱唱戏曲唱段?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尤其是音乐教师又是否会唱?即使有个别教师会唱,又是否能唱出戏曲唱段的“韵味”,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高师音乐院系该如何突出戏曲教学?

5.你知道海内外著名的“梅兰芳”是谁?

调查结果表明,91.3%的学生知道是“戏曲名旦”。但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看了电影《梅兰芳》才知道的。

梅兰芳于1894年农历9月24日出生于梨园世家,京剧大师,原籍江苏泰州,长期寓居北京。梅兰芳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活中,精心钻研,勇于革新,创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深受我国广大观众的喜爱,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四、基本观点与问题

出现如此不容乐观的结果,与近年来戏曲演出团体萎缩,戏曲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有关。究其根源,一是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受到了各种新生艺术的冲击,人们的娱乐和休闲生活呈现多元化,戏曲不再是观众唯一的选择;二是流行歌曲大量侵入人们的生活,学生追星捧星,趋之若鹜,年轻人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却是知之甚少,对戏曲缺乏兴趣和爱好;三是戏曲没有创作出更多的受观众喜爱的剧目,戏曲创作与时代脱节;四是中小学能教授戏曲的教师非常有限,使得戏曲传承出现断层现象,等等。这些因素导致戏曲失去了它赖以生存与传承的基础——观众。

要改变戏曲观众断层现象,首先就要改革艺术教育的体制。我们要发展、繁荣戏曲艺术,可以以汇集和融合了各地方剧的艺术精华、我国目前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代表性剧种“京剧”为突破口,结合各省市地方剧种,在中小学积极开展有关“戏曲”教学的课程与活动(戏曲鉴赏或兴趣小组等),从小培养学生的戏曲爱好,為发展、繁荣我国的戏曲艺术奠定坚实的观众基础,达到更好地展现我国戏曲独特而绚丽的艺术风采。

可喜的是,从2008年春天开始,教育部实施“京剧进校园”工程,并率先在全国十个省市的中小学学校开展“京剧进校园”的试点,将京剧这一国粹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旨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戏剧文化。目前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已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部分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可以说发展我国优秀的“戏曲”文化艺术的春天即将来临。虽然我们湖南并不是首批试点的省份之一,但发展传统戏曲是每一个中国人、每一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各级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由“京剧进校园”进而推广到全国各地优秀的地方戏曲进校园,将对发展我们的国粹及各地传统戏曲文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积极意义。

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较低的问题。在音乐课中增加一定比例的戏曲内容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并喜欢上更多的传统艺术,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学习意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足够且能胜任戏曲教学的师资,如果师资关过不了,传承优秀文化的教学效果就将大打折扣。目前,一些试点省份在推广京剧的过程中就凸显了师资培养与培训等方面的问题。中小学音乐教师难以掌握戏曲如京剧的韵味,音乐老师能讲解一些戏曲理论知识已属不易,能唱几段京剧或地方戏选段的就更少了,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很难使学生对戏曲产生美感、产生兴趣。

由此笔者提出两个问题,即中小学音乐戏曲教学的师资培养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如何有效对接?中小学的音乐戏曲教学如何有效实施?这些问题将在本课题今后的研究及教学实践中得以解答。

参考资料

[1] 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 http://q.sohu.com/forum/14/topic/46318139(2011-4-25).

[3]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856149.html(2011-3-15).

[4] http://www.mybetter.cn/renwu/c3b7c0bcb7bc.htm(2011-3-15).

知识问卷调查 篇4

应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是传授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知识与一般技能的基本途径,是灌输和影响公众应急意识与思想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和提高公众应急准备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手段[1]。近年来,国家和政府非常重视公众应急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在应急管理的多方面开展了实践与研究,也开展了一定的突发事件的宣传和教育, 积累起了较为丰富、有一定应用价值的经验[2]。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应急宣传教育不够,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不完善,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并没有制度化[3],宣传教育形式单一。

为了掌握目前公众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了解公众对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的认识,分析公众对应急知识类型的需求,以及期望获取应急知识的方式与渠道,对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地对公众进行应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以切实提高公众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有效增强公众的应急危机意识,提高应对危机的心理素质、培养处理危机的能力。

1 公众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需求调查基本情况

1.1 问卷调查方式和样本量

对在全国七个大区(华东、华南、华中、华北、东北、西北与西南),31个省份,采用入户访问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工作。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人口分布情况确定调查样本,根据抽样误差控制技术和抽样方法测算,在全国实际完成调查共完成有效样本5065个[2]。实际样本情况见表1。

1.2 问卷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1.2.1 性别情况

本次问卷调研受访者中女性比例为48.9%,男性占51.1%,男性被访者比例略高于女性。见图1。

1.2.2 年龄结构

本次调研中,20-29岁、30-39岁、40-49岁受访者比例相对较高,分别占总体的27.9%、26.0%和21.8%;50-59岁受访者占总体的14.5%;15-19岁和60-69岁受访者比例相对较少,分别占总体的4.8%和4.9%,见图2。

1.2.3 城乡结构

本次调研受访者中,69.2%居住在城区,16.3%居住在城乡结合部,13.5%居住在农村,见图3。主要是考虑重大灾害发生时,城市人口密集众多,灾害影响大和后果较为严重等情况。

2 公众对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需求调查结果

2.1 公众对学习应急知识重要性的看法

在调查中显示,有88.2%的公众已经意识到学习应急自救、预防灾害相关知识,提高应急自救能力的重要性。其中45.8%的人认为非常重要,42.4%的人认为比较重要。说明随着近些年各类灾害的不断发生,学习应急自救、预防灾害、提高应急自救能力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见图4。

2.2 公众需求的应急自救知识类型

调查结果还显示,公众中有74.0%的对于地震相关的应急自救知识关注度最高。这应该与近几年地震灾害频繁发生的实际情况有关。其次,由于火灾、交通安全/交通事故与公众日常工作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希望学习火灾预防及逃生、交通安全/交通事故相关应急自救知识的公众比例也相对较高,分别占到64.8%和64.6%。事实上这些灾害类型也是与人民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内容。

此外,分别有60.3%、58.7%、58.4%、58.0%、54.4%、46.3%、38.8%的公众希望学习关于防止暴力侵害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依次还有关于突发性疾病、洪涝灾害、食品安全、危险化学品、电器安全、旅行等户外活动的安全防护方面应急自救知识。见图5。

2.3 公众期望获取应急自救知识的方式

通过对于应急知识的需求分析,进一步了解公众倾向于通过何种方式能够获得这些知识。调查结果表明公众更愿意通过“宣传手册、宣传册”、“电视上播放宣传片”和“在报刊、杂志上刊登相关知识”的方式获取应急自救方面的相关知识,分别有61.0%、57.8%和54.1%的公众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获取应急自救方面的知识。这也表明媒体在公众应急知识的传播中也以起到的重要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在宣传上也应适当参考,为民众提供更适宜的方式。见图6。

2.4 公众获取应急自救知识渠道与途径

本次调研发现,目前公众获取灾害预防、自救相关知识的渠道主要有电视、电台(34.4%),网络(29.7%),知识讲座与宣传(16.9%),这与上面提到希望获取的方式还有一些差别,也是今后在制定政策和进行有效地宣传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的空间。按照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学校教育占到很大的比重,有些在课程中明确设置这些相关内容并作为毕业时需要考核的内容,这对于我国今后的素质教育也可提供参考。具体见图7。

2.5 公众对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的建议

在调查上述内容之后,了解对于政府和有关行政部门在应急宣传方面有何要求和建议,结果显示公众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多种方式并举:加大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69.6%);对于学校教育的关注度较高,如将相关课程纳入学校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应急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等(68.6%);加大相关知识的宣传范围(66.2%);鼓励和组织企业、学校等集体单位集体参加相关方面的培训、演习活动(59.2%)。见图8。

3 结论

(1)电视、电台、网络等主流媒体的知识讲座与宣传已经成为公众获取灾害预防、自救相关知识的重要渠道。充分利用和拓展应急知识宣传,并扩大宣传覆盖范围,节目多样性、知识性,并对于重大事件的讨论和案例的分析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2)建立有针对性的常态化、社会化应急教育体系。应急知识宣传和教育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青少年,建立不同层次的应急教育[5]。应将应急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加强基础教育,重点强调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提高。对于大学以上层次应在提高风险意识的基础上强调应急响应中的各种能力学习。帮助和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了解和掌握保障安全的方法技能。针对公众层面,加强社区应急文化建设,组织对于应急知识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培训演练,提高公众应对各类常见危机类型的技能。企业和和社会团体应将应急文化教育和演练作为常态化的管理内容。

(3)政府和各级组织应将应急知识和文化的教育列入到应急管理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的提供给公众应急知识多样化宣传与教育,宣传应急知识,增强吸引力,扩大宣传效果;积极开展应急演习活动,增加公众的实战经验,使得在各种灾害来临时能从容面对,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

摘要:公众是突发事件应急的一个重要的责任主体,公众应急准备素质与能力的水平高低关系到突发事件应急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应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公众应急准备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公众进行应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在全国大范围的入户和网络调查,具体了解了公众对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的态度与认识,公众对应急知识需求的具体类型,以及对加强我国公众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的建议等。根据问卷调查了解到的公众需求现状和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扩大应急知识宣传方式和覆盖范围,建立有针对性的常态化、社会化应急教育体系,将应急知识和文化的教育列入到政府和各级组织应急管理工作中,可为今后制定应急知识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陈立梅.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对策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7-23CHEN Li-mei.A strategical research on propagation andeducation of emergency public affair management[J].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 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Journal of Nan jing University of Posts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2007,9(2):17-23

[2]邢娟娟.应急准备文化现状调研与分析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6):79-85XING Juan-juan.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emergencypreparedness cultur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Technology,2012,8(6):79-85

[3]姚迪.当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思考中国应急救援[J].灾害学,2009,24(2):134-137YAO Di.Some thinking about the current propaganda andeducation of emergency management[J].Journal ofCatastrophology,2009,24(2):134-137

[4]邢娟娟.应急准备文化的推进与实践[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9):115-120XING Juan-juan.Promoting emergency preparedness cul-ture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7(9):115-120

《三国演义》知识问卷调查 篇5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___________》的开篇词,这本名著共有___回,总共描写了____个人物。作者是()朝的()。

2、桃园三结义,是哪三位?()、()、()

3、卧龙先生是指谁?()请你写出小说中有关他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 ;

4、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美髯公是指谁?,他又被称为,他离开曹操时带走一匹宝马,它的名字叫。

5、《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______,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______、华容道义释______、过五关______、水淹______、败走______。

6、被封为蜀国五虎上将的分别是哪五位,。

7、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柜,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8、诸葛亮借完东风后,是()去江边接他。

9、曹操、孙权、刘备后来分别建立了()国、()国、()国。

10、三英战吕布,三英是哪三位?()、()、()。

11、最后三国归于谁?()。

12、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 __________;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14.《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______、七擒______、六出______、空城计智退______、挥泪斩______等。

15、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___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___________ 人物及故事:

成语:___________ 人物及故事:

16、请指出下列语句与何人有关?

(1)三顾茅庐()(2)千里走单骑。()(3)空城记()

(4)赔了夫人又折兵()(5)乐不思蜀()

17、请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1)周瑜打黄盖(2)三个臭皮匠

(3)刘备的江山(4)蒋干盗书

(5)关公前面耍大刀

二、选择题

1、谁在华容道放走曹操?()

(1)张飞(2)关羽(3)赵子龙

2、刘备字(),张飞字(),关羽字()。(1)云长(2)翼德(3)玄德

3、火烧赤壁之前,周瑜和谁使用了苦肉计?()(1)阚泽(2)庞统(3)黄盖

4、王允利用貂禅除掉董卓的过程中用了什么计策?()(1)美人计(2)连环计(3)苦肉计

5、下列故事与何人有关?()

(1)桃园三结义;(2)千里走单骑;(3)温酒斩华雄。

6、诸葛亮错用()痛失街亭。

(1)张飞;(2)马谡;(3)鲁肃

7、刘备使用的武器是(),张飞使用的是(),关羽使用的是()(1)青龙偃月刀;(2)双股宝剑;(3)丈八点钢矛。

高校博士研究生知识转移问卷设计 篇6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知识转移;问卷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29-02

在知识成为最重要的持续竞争优势的今天,高校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通过汇聚人才吸纳知识,通过输送人才传播知识,通过人才交流转移知识。人才作为知识资源的重要载体,多数研究告知我们知识与人才的紧密联系,却较少涉及人才怎样开发、留存、转移与应用知识这一系列过程的,其中结合人才知识转移绩效进行研究的更是凤毛麟角。而博士研究生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国家从根本上推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导师与博士生的交流互动所引起的知识转移,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就在于博士生导师与博士研究生之间的知识转移绩效。

知识转移涉及到知识发送方与知识接收方两个主体,主要指知识由一方转移至另一方的过程,其中,知识发送方与知识接收方双方之间的知识互动将会主导知识转移绩效。Jeffrey和Bing-- ShengTeng结合以往的知识转移研究,提出了一个简化模型---知识转移的四因素理论,该模型包括四方面,分别是知识源、知识受体、转移的知识和转移情景。本文将根据这一模型,将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归结到知识转移四因素中去,对博士生这一个人层面的知识转移而言,应从师生个体转移角度和知识特性两方面来考察因素的选取。结合以往研究,本文认为影响博士生知识转移绩效的主要影响变量有:知识特性、关系信任、传授能力、知识距离、吸收能力、知识转移方式,其中知识转移方式影响转移绩效是通过知识不同的传递方式来影响被转移知识的特性而产生作用的。

在参考了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知识转移定义为:在一定的情景和目的下,知识通过某种媒介被知识发送方传递给知识接收方,并被接收方吸收、应用、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具体到博士生知识转移过程而言,是指博士生为了就业或从事研究等希望通过学习达成的目的而与导师互动来获取完成自身目标所需的专业知识或经验技巧这一过程。

由于以往很少有针对博士生培养中知识转移开展的实证研究,因此并没有现成的研究量表可供借鉴,更缺乏现成的研究问卷可供本文参考与借鉴,但是相关或相近的研究成果同样为本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因此,调查问卷测量项目主要是参考了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根据本文研究对象的需要,对相关变量进行了操作化处理,采用部分引用他人问项,部分自行设计的方法设计了问卷题项。同时为了降低测量误差,本文在设计问卷时尽量避免使用单一项目,基本都是使用三个以上测量条款对变量进行操作化处理来提高变量间的区别效力。如此笔者初步设计了一份旨在研究博士生导师与学生间知识转移情况的调查问卷。

一、知识转移绩效量表设计

师生间知识转移绩效可以看做是导师传递给博士的知识内容给博士生个人各方面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结合前人研究,衡量师生间知识转移绩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讨:⑴博士生个体满意度,包括博士生对于被转移的知识内容、导师的转移效率、转移效果以及转移过程的满意程度;⑵专业知识学习,可以博士生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专业知识水准的提高与学习效率的提高、论文发表量的增加四个方面来考察;⑶学术成果创新促进,包括博士生个体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等。基于此,本文开发了包括三个变量12个条款的博士生知识转移绩效测量量表。

表1 博士生培养中知识转移绩效测量项目

变量操作化衡量项目

博士生

个体

满意度博士生对被转移知识内容满意

博士生对师生间知识转移的效率满意

博士生对师生间知识转移的效果满意

博士生对师生间知识转移的过程满意

专业

知识

学习师生间知识转移提高了博士的思想道德水平

师生间知识转移提升了博士的专业知识水准

师生间知识转移提高了博士的学习效率

师生间知识转移增加了博士的论文发表量

学术

成果

创新

促进师生间知识转移提升了博士突破科研难题的能力

师生间知识转移提高了科研项目的鉴定水平

师生间知识转移提高了申请科研项目的成功率

师生间知识转移提高了博士的学位论文质量

二、知识特性量表设计

本文参考以往学者的研究,将影响师生间知识转移绩效的知识特性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的内隐性,是指知识难以通过文字数据、文档文件等形式加以编码、传递或储存且不易与他人沟通与分享的知识程度。本文参考相关研究量表设计出4个条款,用来衡量知识内隐性的高低。

二是知识的复杂性,是指知识的理解需要依赖的相关技能、惯例、人员等数量的多少,并参考相关研究量表设计出4个条款,用以衡量知识复杂性的高低。

三是知识的系统性,可归纳为知识作为一个体系,需要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经验才可有效理解与吸收的程度,并参考相关研究量表设计出2个条款,来衡量知识系统性的高低。

表2 被转移知识特性测量项目

变量操作化衡量项目

内隐性难以用口头方式清楚表达

可以通过手册或档案文件等书面方式传递

可以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发送与储存

必须从经验中学习或“边干边学”

复杂性需要由导师亲自教导博士

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掌握

涉及到多个不同的知识领域

多是高度专业化的知识

系统性需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才能学会

需要有相关工作经验才可以理解与吸收

三、传授能力量表设计

Hansen将知识传授能力定义为:“知识提供者是否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将知识表达出来,并通过多种渠道促进知识接收者的学习和吸收”。本文采用这一概念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用4个条款测度博士生导师的知识传授能力高低。(如表3)

表3传授能力测量项目

变量操作化衡量项目

传授能力导师善于将个人知识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导师善于将个人知识以文字或图表形式与学生分享

导师善于通过各种形式与自己的学生分享知识

导师善于通过多种渠道向自己的学生传授知识

四、吸收意愿量表设计

吸收意愿主要是指知识接收方是否存在明确的从知识提供者汲取知识的意图及吸收知识的主动程度。知识吸收意愿变量在以往经验研究中很少涉及,因此,对于该变量的测量量表设计参考了学者Szulanski(1996)Dixon(2002)关于知识转移意愿及Houle(1961)、John B(1985)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研究成果,开发了4个条款衡量知识接收者的吸收意愿强烈程度。(如表4)

表4 吸收意愿测量项目

变量操作化衡量项目

吸收

意愿我会主动联系导师获取讨论近期学科动态

在做报告或讨论时,我会将有用的知识记录下来

我愿意主动探索学习学科内其他方向知识

我会主动将自己新吸收的知识与自己过去的研究成果相结合

五、吸收能力量表设计

Cohen & Levinthal(1990)最早提出吸收能力概念,他们指出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对外部知识的搜索、同化并最终应用与商业目的的能力,并将吸收能力维度分为评估能力、整合能力、应用能力。随后的一些学者也对吸收能力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参照各位学者对吸收能力的界定,并基于博士生个人层次的分析,将吸收能力定义为:个人对导师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加以吸收、利用并装换成有价值的个人知识的能力。同时部分修改上述学者的研究量表,设计了7个条款用来衡量知识接收者的吸收能力(如表5)。

表5 吸收能力测量项目

变量操作化衡量项目

吸收能力我能够从文献资料库中找到研究所需知识

我能够掌握导师提供的专业知识

我能够与导师充分沟通交流思想

我能够迅速把握本专业研究的最新进展

我能够快速辨别和收集新的知识与信息

我能够迅速完整学习自身缺乏的新知识

我能够利用新知识来研究开发新课题

六、关系信任量表设计

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博士生导生与学生间知识转移绩效的讨论,实际在学校中学生对博士生导师的信任是对权威影响力的拜服,因此本研究将不讨论学生对导师信任影响,主要侧重点为导师在教授学生中按照学生的平时表现会对学生的能力给出自己的一个评价,将分别影响导师对学生能力及友好信任程度的不同。基于以往学者的研究,我们将信任归结为个体对其他人员能力、善意及其他抽象信誉的期望,愿意且有自信将它归因于好的意图。同时设计3个条款测量师生间关系信任水平的高低(如表6)。

表6 关系信任测量项目

变量操作化衡量项目

关系信任导师常主动与我讨论学科方向发展

导师常交付我研究课题的学习任务

导师常与我坦诚的相互交谈和倾听

七、知识距离量表设计

参考前人研究,并结合本文研究对象的需要,将知识距离理解为导师与学生间拥有的专业知识在知识深度及知识广度上的差异程度。参考之前学者的经验研究设计了3个条款用来测量师生间的知识距离(如表7)。

表7知识距离测量项目

变量操作化衡量项目

知识距离导师与我都具有相似的学历背景

导师与我的个人专业能力比较接近

导师与我讨论和交流专业问题顺畅

八、知识转移机制量表设计

本文根据前人研究并结合学习经验,将知识转移方式分类为文档传递与人际互动两类典型方式,同时参考Cummings&Teng(2003)等学者的实证研究量表,设计了4个条款用来测量师生间文档传递和人际互动两类知识转移方式的采用情况(如表8)。

表8 知识转移方式测量项目

变量操作化衡量项目

文档

传递导师将完整的档案资料提供给我查阅与参考

师生间利用电话或E-mail传递知识

人际

互动师生间定期召开学术报告会

师生间经常就某一议题举行自由讨论会

通过此次的问卷设计,希望能够为测量师生间知识转移绩效提供合适恰当的测量方法,可能在因素选取上会有一定的不足,但是本问卷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也是可供参考一二的。该问卷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第二问卷主体部分可根据四因素理论具体分为博士生培养中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知识转移机制、被转移知识特性、知识转移绩效四块内容,本问卷全部采用结构化问题,可按照李克特五点量表编写,要求问卷填写者根据个人认知,将其内部知识转移实际状况与问题陈述进行对比,按照每个项目与实际状况的符合程度打分,分别记为1、完全不符合,2、有点不符合,3、难以说清,4、基本符合,5、完全符合。

参考文献:

[1]Szulanski,G.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stickines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2000,82(1):9-27。

[2]杨君琦.技术移转互动模式失灵及重塑之研究——以研究机构与中小企业技术合作为例[D].博士学位论文,国立台湾大学,2000。

[3]徐芳.团队续效测评技术与实践口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知识问卷调查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河源市源城区上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共接待1 045例狂犬病暴露者。筛选标准:①首次就诊;②年龄16~60岁,有正常的思维和表达能力;③初中及以上文化。共筛选得到623例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93份。593例狂犬病暴露者,其中,男205例、女388例;年龄16~60岁、平均(42.4±10.5)年,中位年龄43岁。伤害动物类型犬、猫占90%以上,还包括鼠、兔等。

1.2 方法

1.2.1 问卷内容

①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学历及是否宠物饲养者等;②狂犬病防治相关知识。

1.2.2 研究方法①前期准备:

对参与研究的护士进行统一培训,了解此次调查的目的、方法及问卷调查质量控制基本方法、原则。②调查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对于狂犬病暴露就诊者,按照筛选标准筛选患者,首先向患者征求意见,讲解此次调查的目的、方法及需要时间等,在取得患者同意后,由患者通读问卷,自行答卷,不允许问询他人,若患者有不明之处,可进行解释性指导,10 min后回收调查问卷。③统计:10道判断题,每题1分,答对得1分,答错不扣分,答对定义为知晓。

1.3 统计学方法

10道判断题,每题1分,答对得1分,答错不扣分,答对定义为知晓,数据录入和分析均采用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如性别、年龄、饲养宠物、文化程度的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如暴露等级的3组计量数据比较采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防治知识答题情况

表1所示为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结果,其中大部分狂犬病暴露者了解狂犬病一旦发作100%死亡,猫狗、老鼠等温血动物都携带狂犬病毒;但是对于狂犬病疫苗注射、被动物咬伤后的处理方面的知晓率较低。

2.2 影响因素

女性高于男性、<35岁者高于≥35岁者、饲养宠物者高于未饲养者、文化程度高者高于文化程度低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根据知信行理论,提高对狂犬病防治知识掌握水平,有助于提高其防治能力,进而降低狂犬病暴露、发病风险[5]。关于狂犬病的认知水平调查并不多见,但从现有的调查研究结果来看,结论并不乐观,多数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对狂犬病知识认知水平仍有待提高,认识不够深刻[6]。从本次研究来看,狂犬病暴露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57.4%,仍有较高的改善空间。暴露者对不同知识掌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对狂犬病死亡率、携带狂犬病毒动物类型、暴露者对伤口处理方法、狂犬疫苗注射有效时间、疫苗长期预防效果、被接种过狂犬疫苗的犬致伤感染风险及狂犬病毒动物唾液污染感染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说明今后应着重以下宣传内容: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暴露后注射狂犬疫苗越早越好,只要没发病何时注射都有效;反复被动物致伤并非接种一次就可终生免疫;舔舐皮肤破损处或黏膜一样可以感染狂犬病毒。

从影响因素来看,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及是否饲养宠物对暴露者知识掌握水平影响较显著,年轻人从网络获取知识较容易,获取知识渠道广,而文化程度较高者接受知识的主动性要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女性及饲养宠物者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征,有对狂犬病防治知识了解需求,在从正规渠道购买宠物时,也都会得到销售者、免疫检验机构的宣传教育。综上,建议采取以下方法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①加强对无需求但存在环境危险因素人群、获取知识渠道较少人群的宣教教育,内容应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更容易理解;②在流浪动物较集中的郊区、宠物医院附近等区域,增加宣传栏等设施;③对暴露者做好宣教,鼓励其向亲朋宣教[7]。

综上所述:狂犬病暴露者狂犬病防治知识水平仍有待提高,认知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是否饲养宠物影响较大,需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唐艳荣,张海云,许东宝,等.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献,2014,30(2):104-105.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expert consultation on rabies.second report[J].World Health Organ Tech Rep Ser,2013(982):1-139.

[3]郑家耿,陈朱,李大章,等.狂犬病暴露者相关知识态度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9):1148-1149.

[4]唐青.控制犬狂犬病是消除我国人间狂犬病的关键[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0,24(2):81.

[5]李琴.17例狂犬病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3):2058-2059.

[6]李金萃,赵大力,蒲彩华,等.狂犬病Ⅲ级暴露者狂犬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1,27(20):2340-2341.

农民科技文化知识需求调查分析 篇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进一步了解广大农民最真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需求, 全面考察农民信息化水平和条件,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同方知网 (北京) 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农科院信息所联合开展全国范围内针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需求的专题调研。

1.1 研究对象

2011年4—8月, 项目组分赴海南、辽宁、陕西等地开展问卷调查, 历时5个月, 行程遍及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2个市和区县。抽样人群主要选取2种:一种是以创业为代表的农村精英农民, 包括村官、种养大户、科普带头人、农技协带头人、创业农民;另一种是普通大众农民。其中精英农民是农村中科学文化水平较高、竞争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群体代表, 具有承担深入开展农村科普工作、促进科技文化知识在农村地区应用推广的技术和能力, 因而选取比例较高, 达70%。

1.2 研究方法

调查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调查包括实地调查和个案访谈, 定量分析则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象取自1 800个参与“三农”网络书屋建设与信息技术科普培训项目的人员, 抽取约1/3的样本进行采访和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共计700份, 回收有效问卷623份, 回收率为89%。

2 问卷分析

2.1 阅读偏好

为调查农民阅读方式是继续运用传统方式还是转向网络阅读, 问卷通过“您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了调查。问卷统计显示, 调查对象的阅读方式由传统的书刊阅读占绝对优势转变为以传统书刊阅读为主, 数字阅读为辅, 阅读偏好开始向网络阅读方向转变。经调查分析可以得出, 调查样本选择电脑、书刊和手机方式阅读的人数分别为438、271、63人, 比重分别为57%、35%和8% (图1) 。

2.2 知识获取渠道

为了解农民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取渠道, 问卷分别从“您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途径”和“您知道的国家提供的学习场所和渠道”2个方面进行调查。

2.2.1 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途径。

问卷结果显示, 调查样本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途径各有不同, 网络、书籍、报刊、电视、政府农业部门和专业协会是调查样本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 分别占总人数的77.8%、66.8%、58.3%、57.0%、39.5%和35.8%, 其中有485人选择了网络这一途径, 表明调查样本除了从政府部门、协会等权威机构和传统媒体获取信息外, 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得科技文化知识不可或缺的手段 (图2) 。

2.2.2 已知的学习场所和渠道。

从对调查样本已知的学习场所和渠道来看, 通过农技推广站、“三农”网络书屋、科普活动站、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文化共享工程、农民田间学校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58%、54%、50%、49%、42%、34%、18%和13%, 其中农家书屋、科普活动站、党员远程教育、农技推广站、“三农”网络书屋等场所是最为调查者熟知的学习场所和渠道 (图3) 。

2.3 知识需求状况

为了解农民知识需求的详细状况, 问卷从“您目前最需要哪些知识”进行调查, 并分别对“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业经济与工程”、“寻医问药”、“文学技术”、“教育及培训”、“党政法规”和“百姓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调查。

通过考察调查样本对科技文化知识的需求, 发现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的知识需求在整个知识需求体系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选择比重 (文中对指标选择比重的统计指选择指标中某项选项的样本数与样本总数的比值) 分别为27%和18%, 同时调查样本对百姓生活、农业经济与工程和教育及培训也是需求较大的, 分别占12%、11%和11% (图4) 。由此可见, 农民对科技知识的关注点还集中在其实用性上, 所以, 提高受众的科学素质及满足其生产、生活的科技需求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通过进一步的具体调查发现, 对于种植技术, 农民更加关注种植综合 (239人) 、蔬菜 (179人) 和瓜果 (170人) 相关知识;对于养殖技术, 农民需要养殖综合 (219人) 、家禽 (194人) 、牲畜 (161人) 和兽医兽药 (134人) 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对于百姓生活, 农民更需要科普动态 (318人) 、吃 (223人) 和住 (171人) 方面的知识;对于农业经济与工程, 农民需要农业经营管理 (271人) 、农产品加工 (258人) 和农业工程与技术 (196人) 方面的知识;对于教育及培训, 农民更需要技能培训与竞技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对于党政法规,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和学法知法相关知识更感兴趣;对于寻医问药, 农民需要常见疾病和医疗保健知识;对于文学艺术, 农民对文学作品、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需求更大。

3 结论与建议

3.1“农家书屋”工程是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 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是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目前, 全国各地已建成农家书屋逾40万个, 根据规划, 到2012年, 农家书屋将全面覆盖全国64万个行政村, 真正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与此同时, 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仍然很大, 上网查找成为广大农民补充知识的重要方式。

3.2“三农”网络书屋是农家书屋的有益补充

根据调查, 农民知识需求呈现出新变化。首先, 书籍和电视依然是农民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其次, 农民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 电脑和网络成为更多年轻农民获取信息的首选。再次, 农民迫切希望学习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以促进增收。最后, 农民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很高, 对于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4,5,6,7,8]。相对于传统的农业信息获取途径, 网络信息在时效性、全面性、可获取性方面的优势明显, 在农村信息化的趋势下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内容数量有限, 对农业基层人员来说查找不方便, 而“三农”网络书屋中的数字出版物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及时、阅读方式灵活、方便阅读和查询检索、管理方便等优势, 且运营成本低。随着农村信息化设施的完备, 基层工作者信息化素质的提高, “三农”网络书屋成为农家实体书屋的有益补充。通过“三农”网络书屋, 农户可以向专家进行远程咨询, 发布农业信息, 向专家提出疑问寻求解答, 对于生产生活相关的信息还可以进行自主搜索查询, 排除冗杂繁琐信息, 变被动为主动, 直接切入要害, 解决问题。“三农”网络书屋弥补了传统书屋的不足, 是一个主动性高、互动性强的系统, 可以提高书屋使用率, 真正达到惠农、便农的效果。因此, 大力开发“三农”网络书屋是今后促进广大农民获取专业信息的必由之路。

3.3 进一步推进“三农”网络书屋建设

农家书屋在农村基层科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认可。但同时广大农民还需要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 须进一步扩大农家书屋的发展规模和传播范围。网络知识传播要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推进, 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作为新型大众媒体的优势, 积极建设“三农”网络书屋和进行农民远程培训, 通过多方协作、整合资源使科技文化知识能够适应农村实际需求, 发挥出传统传媒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洪亮, 张雯, 侯立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信息需求特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 2010 (1) :391-392.

[2]郭翠华.关注农民知识能力及对图书馆需求[J].图书馆, 2008 (6) :41-42.

[3]陈瑛, 伍艺.湖南省农村文化信息需求调查报告[J].图书馆, 2009 (2) :58-66.

[4]李春花, 许永哲.基于农民知识需求的农村知识获取环境缺陷与对策探索——以吉林省延边地区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 2011 (1) :27-29.

[5]朱丹, 袁小玲, 张忠凤, 等.农村信息服务现状和农民知识获取憾力的舍析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 2010 (2) :40-43.

[6]郑文晖.农村政策信息服务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10 (2) :10-14.

[7]原小玲, 贾君枝, 朱丹.山西省农民信息需求调查研究[J].情报科学, 2009 (8) :1194-1198.

布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2012年6月, 随机选择兰州市三县五区内, 到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培训会、从事布病防治工作的医疗人员75名为研究对象,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法进行布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1.2 统计学处理

调查的数据全部输入Excel数据库, 率的比较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医疗人员75人, 其中, 在医院工作者55人, 占73.3%;疾控中心工作者19人, 占25.3%;乡村诊所大夫1人, 占1.4%。75人中, 男性37人, 占49.3%;女性38人, 占50.7%。75人中, 本科学历者最多, 共43人, 占57.3%;其次为大专, 有17人, 占22.7%;再其次为中专, 有12人, 占16.0%;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及研究生学历者各1人, 分别占1.4%。75人的年龄在22~60岁之间, 平均年龄42.8±8.2岁。其中, 22~29岁者7人, 占9.3%;30~39岁者13人, 占17.3%;40~49岁者39人, 占52.0%;50~60岁者16人, 占21.4%。75人的工龄在1~40年之间, 平均工龄20.7±8.6年。其中, 1~9年者9人, 占12.0%;10~19年者21人, 占28.0%;20~29年者34人, 占45.3%;30~39年者11人, 占14.7%。

2.2 布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2.2.1 对布病主要临床表现的知晓情况

调查的75人中, 知道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多汗、关节痛、肝脾肿大、全身乏力、淋巴结肿大的医务人员分别占98.7%、86.7%、81.3%、52.0%、72.0%、48.0%, 医务人员对布病主要临床表现的知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对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的知晓率均为男性低于女性, 医院医生低于疾控中心医生 (P<0.05) ;40岁以下者对全身乏力的知晓率高于40岁及以上者 (P<0.05) , 见表1。

与疾控中心比较, a P<0.05;与女性比较, b P<0.05;与40岁以上比较, c P<0.05.

2.2.2 对布病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

调查的75人中, 知道布病传播途径包括皮肤黏膜接触传染、呼吸道传染、消化道传染的医务人员分别占69.3%、66.7%、69.3%, 医务人员对布病各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对皮肤黏膜接触传染、呼吸道传染的知晓率均为男性低于女性 (P<0.05) ;对皮肤黏膜接触传染的知晓率医院医生低于疾控中心医生, 对消化道传染、呼吸道传染的知晓率均为医院医生高于疾控中心医生 (P<0.05) ;20年以下工龄者对皮肤黏膜接触传染的知晓率高于20年及以上者 (P<0.05) 。见表2。

与疾控中心比较, a P<0.05;与女性比较, b P<0.05;与20年以上比较, d P<0.05.

2.2.3 对布病主要传染源的知晓情况

调查的75人中, 知道布病主要传染源包括病羊、病牛、病猪的医务人员分别占66.7%、93.3%、69.3%, 医务人员对布病主要传染源的知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对主要传染源为病猪的知晓率男性低于女性 (P<0.05) ;对主要传染源为病猪的知晓率医院医生低于疾控中心医生, 对主要传染源为病羊的知晓率医院医生高于疾控中心医生 (P<0.05) ;20年以下工龄者对主要传染源为病猪的知晓率高于20年及以上者 (P<0.05) 。见表3。

与疾控中心比较, a P<0.05;与女性比较, b P<0.05;与20年以上比较, d P<0.05.

2.2.4 对布病的治疗原则的知晓情况

调查的75人中, 有44人知道布病的治疗原则, 占58.7%。对治疗原则的知晓率医院医生低于疾控中心医生 (P<0.05) 。见表4。

与疾控中心比较, a P<0.05.

3 讨论

近年来, 健康教育的优势和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布病防治也不例外。但有关布病防治的健康干预研究主要以个体养殖、检疫等职业人群为干预对象, 鲜少有研究对医疗人员进行布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布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畜是人和牲畜患布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 只要有病畜存在, 人或健康畜就可能通过与病畜或病畜产品接触而被感染。人间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肿大、肝脾肿大、关节疼痛等, 但无特异性, 因此, 常常造成误诊。有研究发现, 在发病早期能正确诊断为布病者仅占28.81%。误诊时间最短4天, 最长达半年。由于误诊, 不但可能使患者病情转为慢性, 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劳动能力。而且, 由于误诊误治, 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研究发现, 3个月内明确诊断的病人治疗费用每人约700~2500元, 平均1600元, 超过3个月诊断的病人多为误诊误治, 每人医疗费用约20000元。截止2010年, 全国有布鲁菌病患者30~50万, 受布鲁菌病威胁人口数达3.5亿。而布病的疫情还呈上升趋势, 因此, 布病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而难以估算的。毫无疑问, 减少误诊误治对减轻患者身体的伤痛和经济负担具有重要作用。误诊误治的根本原因在于医务工作者缺乏对疾病全面的认识, 因此, 了解兰州市布病防治医务人员对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对布病的防治工作有积极意义。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兰州市医务人员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 不利于布病的早期正确诊断, 提高医务人员布病防治知识水平将是今后布病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布病防治人员应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 提高医务工作者, 尤其是临床医生对布病防治知识的认识水平, 减少误诊误治, 及时发现病人, 发现疫情, 做好布病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尚德秋.中国布氏菌病防治科研50年[J].中华流行病杂志, 2000, 21 (1) :55.

[2]江森林, 崔步云, 苏增华, 等.全国布病防治工作调研撤告[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6, 21 (6) :3-4.

护生产科护理安全知识调查分析 篇10

关键词:护生,护理安全,产科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 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产科是一个专科性强、风险高、孕产妇及家属期望值高的科室, 日常护理工作中容易产生医疗纠纷。而护生在产科实习期短, 缺乏对产科护理安全认识, 易造成护理安全隐患。本调查为了解护生对产科护理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以期为改进临床带教质量、预防护理差错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9年7月—2010年5月在我院产科实习的护生共157名, 女152, 男5名;年龄19岁~24岁 (21.31岁±2.15岁) ;中专20名, 大专105名, 本科32名。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表参考有关文献及相关专家指导制订, 均为选择题, 共18题, 3分表示掌握, 2分表示了解, 1分表示不了解。问卷内容包括护生安全意识、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产科专业知识、服务态度与责任心、护患沟通等方面。共发放问卷157份, 回收有效问卷150张, 回收率96%。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学历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产科护生护理安全知识总得分39.61分±6.35分。不同学历层次护生得分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其中大专生得分最高 (40.83分±5.15分) , 本科生最低 (36.45分±8.86分) , 详见表1。

3 讨论

3.1 安全知识掌握现状及原因分析

调查显示, 不同学历护生在护理安全知识掌握方面差异显著, 护生护理安全知识欠缺。护生实习周期长短也影响护生对护理安全知识掌握情况。本次调查大专生得分最高, 本科生最低。这可能因大专生有部分是助产士专业, 助产士专业在产科实习周期相对较长 (4个月) , 对产科护理安全知识掌握相对较好。本科生知识面较广, 但实习周期短, 在专科上相对没有优势。大部分护生产科实习周期短 (2周~3周) , 临床实践机会少, 实习结束后对产科护理方面也只能简单了解, 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随着科技发展, 临床分科越来越精细, 学校只开设部分专科护理课程, 护生的专科护理知识欠缺。

3.2 注重护生安全意识教育

护生在学校学习的是法律基础知识, 专业法律接触少。护生护理安全知识58.8%来源于临床实习, 绝大多数护生的护理安全知识及行为是临床带教老师指导形成的[1], 有的护生对自己法律身份也不了解。所以带教老师要加强护生法律教育, 可通过临床案例分析加强护生法制观念。加强护生职业道德教育, 让护生明确其法律身份, 告知护生未经带教老师许可, 不可单独进行护理技术操作, 以免造成伤害。在进行各项检查时, 要注意保护孕产妇隐私权, 避免医疗纠纷。加强护生风险意识教育, 在进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时, 首先要向孕产妇告知目的及注意事项, 让孕产妇享有知情权, 对有疑问医嘱一定要核对正确后执行。日常护理工作中, 也要学会自我保护, 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 应用术语完整记录, 病历书写要遵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要增强服务意识, 牢固树立护生“安全第一, 质量第一”的观念, 增强护生责任心。

3.3 加强护生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的掌握

护生到临床实习主要以实践为主, 临床带教过程中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让护生理论知识得到巩固。产科专科性强, 很多护理技术操作只有在产科实习才学习到, 所以护生求知欲强。根据护生在产科实习期短的特点, 带教老师要认真履行带教职责, 定期举办讲座, 做好入科宣教, 告知护生产科常见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让护生在短时间内尽快适应角色变化。带教老师要多向护生讲解母婴安全、病情的动态观察、产科常用药安全、产程如何观察、如何监护母婴安全、如何观察宫缩、胎动计算方法、如何预防新生儿窒息等专科知识。加强“三基”训练, 护理操作多向护生讲解示范, 护生多向老师请教, 鼓励护生多问, 与带教老师双向学习, 这样既提高教学质量, 也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 拓展护生知识面。产科是一个病人多、床位周转快、风险高的科室, 在护理操作中, 不允许护生独立操作, 不可把护生当做劳动力使用。要指导护生做好“三查七对”, 避免医疗纠纷, 带教老师要把好护理质量关, 做到放手不放眼。特别在实习后期, 护生已有一定工作能力, 有的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 让护生进行独立操作, 这也容易导致护理安全隐患。带教老师要用鼓励、赏识、宽容的态度使每个护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3.4 改变护生服务观念, 提高孕产妇满意度

我科实习护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依赖性强, 服务观念相对较差, 对日常基础护理没有耐性。带教老师要言传身教, 树立护生爱岗敬业精神。教会护生懂得换位思考, 戒掉自己不良情绪, 为孕产妇着想。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前首先要与孕产妇进行沟通, 操作中遇到孕产妇拒绝时, 要尊重孕产妇选择, 理解孕产妇。在操作中出现失误时, 要及时向孕产妇致歉, 不可多次反复进行操作, 引起孕产妇投诉。对孕产妇提出的问题, 不要不懂装懂或是态度生硬地回答不知道, 而应与带教老师及时沟通, 帮助解决问题, 学会自我保护, 避免医疗纠纷, 同时也拓宽自己知识面。要加强基本功训练, 不熟练操作应由带教老师讲解、示范, 多向带教老师求教, 带教老师要多讲, 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 增强护生服务热情。在日常护理过程中, 要善于与孕产妇沟通, 有效应用沟通技巧, 体现对孕产妇人文关怀, 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提高孕产妇满意度。

3.5 提倡个体化带教, 增强工作责任心

多数护生在临床实习时, 认为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很少应用, 认为临床每天机械性重复着大量护理操作工作, 其实是护生在操作中忽略理论知识的应用。临床病情变化复杂, 护士对病情观察是动态的, 很多知识是综合应用。带教老师应了解护生, 针对不同层次护生, 认同护生人格的多元性、差异性和个别性。针对不同护生个性差异的具体情况,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灵活应用, 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BL) 教学法、个案护理等。培养护生慎独精神, 对护生进行赏识教育, 提高护生自信心。在带教过程中, 要善于与护生沟通, 及时发现护生心理变化。特别在实习后期, 因求职原因, 心理波动大, 精神不易集中, 容易出现护理差错, 带教老师及时做好护生心理疏导, 做到放手不放眼。

临床带教多采用“一对一”带教制, 带教过程中, 有的带教老师不善于与护生沟通, 或过于严厉, 导致护生产生误解, 护理操作中遇到问题, 不敢向带教老师求教, 甚至向别的护生询问, 易出现护理差错。所以要选择一批素质好、技术强的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要认真履行带教职责, 避免主观带教, 善于与护生沟通。很多护生对孕妇分娩过程有恐惧心理, 孕妇在经历阵痛过程, 护生不知所措。带教老师要多向护生讲解产程进展过程、如何观察宫缩、胎动计算方法、如何保护母婴安全, 让护生掌握更多临床知识, 同时也做好护生心理疏导, 避免恐惧, 协助孕妇顺利度过分娩期, 让护生有成就感, 也增强护生责任心。

4 小结

根据本次调查不同学历护生产科护理安全知识掌握的情况, 以及产科专科性的特殊性、护生实习周期短的特点, 带教老师对护生护理安全教育尤其重要, 要让护生明确护理安全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临床带教过程应将护理安全教育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中, 加强护生法制教育, 让护生懂法、知法、守法。严格做好三查七对, 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发生。加强专科知识技能培训, 提倡个体化带教, 培养护生工作责任心及服务意识。选拔一批技术精、素质好的带教老师, 加强护生护理安全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段清萍, 郭翠兰, 叶彩霞, 等.护生护理安全意识调查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6, 20 (11B) :2933-2934.

[2]张凤清.影响护生实习后期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 2008, 8 (2) :55-56.

[3]张霞.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21) :273-274.

[4]牛秀艳.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和体会[J].现代护理, 2008, 5 (36) :180-181.

[5]龚玉泓, 田丽华, 赵国芝, 等.安全用药知识培训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 4 (6) :54.

[6]肖日华, 谢敏.护生实习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J].现代临床护理, 2008, 7 (6) :60-61.

[7]叶志香.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10, 7 (8B) :1773-1774.

上一篇:闭路电视下一篇:中美汇率的争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