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2024-08-07

小说阅读教学策略(精选十篇)

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篇1

一、精细化阅读小说标题,揣摩小说导向

小说鉴赏伊始,不要马上阅读小说的主体内容,而要仔细阅读和揣摩小说的标题。因为标题在全文中有着提纲挈领、概括全文中心和提示全文主要内容的作用。比如,鲁迅的《故乡》,标题不仅是这篇小说的写作线索:渐近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而且寓意深刻:“我”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故乡后,发现故乡的自然景物、故乡的人与事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前景色美丽、农民安居乐业的故乡已经变成经济萧条、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故乡;故乡从前美丽本分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已经变成尖酸刻薄、好占小便宜甚至栽赃陷害闰土的“凸颧骨,薄嘴唇”的“圆规”了;故乡儿时聪明伶俐、健壮结实、见多识广、勤劳淳朴的好友闰土也已经变得迟钝麻木、贫困不堪,而且与“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教学时,引导学生紧扣标题思考下列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这篇小说的深刻主题:文题“故乡”在本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文题“故乡”蕴含着哪些具体的内涵?请举例说明。再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文题既确定了“我”对叔叔于勒的情感基调:于勒是“我的叔叔”,是我的亲人;又点明了这篇小说是以于勒沉浮不定的身世和命运为线索巧妙组织材料进行构思和行文的。

二、精细化品鉴小说三要素,保证阅读紧扣文本中心

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构成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描写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比如,2013年广东省东莞市的语文中考卷试题“天使儿”就重点考查了这篇微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请结合文本,概括商未央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鉴赏其三要素,尤其要引导学生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学生鉴赏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的形象,比如菲利普夫妇的言行举止描写和神态描写等,还要用最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两处环境描写在表达中的作用。如此,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在考试时迅速准确地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不发生偏离小说重点的阅读、理解与解答等现象。

三、品味揣摩精彩细节,将细节鉴赏落到实处

一般来说,小说的精彩细节多是对人物形象的外貌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言行举止描写等,当然还包括对人物所处典型环境的细致描写。在上述描写过程中,作者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不同表现手法对人物形象、典型环境等进行大量的细节描写,以此塑造人物形象,并隐含作者对人物命运的同情抑或崇敬等情感倾向。既然如此,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揣摩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不仅是一种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审美的体验活动,更是一种引导学生将对小说的阅读、理解落到实处的鉴赏活动。

以鲁迅的《孔乙己》为例。从宏观的层面品鉴孔乙己这个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艺术形象,还要从微观的层面———精彩的细节描写层面细细体味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并深切体味作者对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哀愤怜悯之情:(1)孔乙己令人心酸的“偷”。文中有九处分三种情形叙说孔乙己好吃懒做的致命弱点———“偷”。(2)孔乙己充满传奇色彩的“脸”。小说先后五次描写了孔乙己的脸色变化。孔乙己每一次的脸色变化,都体现出他内心情感嬗变的历程,都从侧面表现出当时世态人情的炎凉冷酷。(3)酒店中人对孔乙己的麻木冷酷的笑。全文以“笑”贯串全文。小说写了酒店中人前后共十四次的“笑”,用以乐景衬哀情的艺术手法渲染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色彩。(4)被泯灭人性的“钱”。在咸亨酒店,金钱是万能的。因为钱,咸亨酒店的酒客被人为地分成站着喝酒的短衣帮和坐着喝酒的长衣帮两部分;因为钱,孔乙己成为咸亨酒店中“站着喝酒而且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小说类阅读题解题策略概说 篇2

考情分析: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作为阅读命题材料,在07高考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海南、宁夏卷的《林冲见差拨》,湖北卷的《日月行色》等。08《江苏考试说明》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列入了必考内容,且明确说明“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而江苏高考多年来一直以散文为阅读文本,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新高考中,小说阅读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小说阅读的取材多以微型小说为主,考查侧重点主要在于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考生应对其相关内容和作用了如指掌。

小说类阅读题解题策略 小说的人物形象

一.概括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1、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2、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3、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①抓肖像;②抓语言;③抓动作(所做的事);④抓神情;⑤抓心理;⑥抓人物之间的关系。

4、人物形象表述的方法:(答题思路: 是一个怎样的人:性格、品质特征+形象的意义)

5、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①直接表现:肖像、语言(对话/独白)、动作、心理、细节。

②间接表现(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此外叙述 抒情描写 结构)方法点拨:

(1)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 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

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

2、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3、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然后找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生活的环境及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小说的环境描写:

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的特点手法作用等。分析环境描写作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

③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④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⑤揭示主旨 小说的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①推动情节的发展。②烘托人物感情,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主题。④渲染气氛。⑤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社会环境(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为情节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突出小说主题。小说的情节(细节)结构

(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

1、情节的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3、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4、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答题思路:按顺序归纳情节,然后指出性格)

5、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主题.(答题思路:先归纳情节,后点出主题)着重于情节的概括、情节的特点分析、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理解、情节的合理性探究。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

①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的开头和结尾 小说常用的开头

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小说常用的结局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思维方向)好处: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① 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它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

一、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如鲁迅《孔乙己》中,孔以己会“回”字的四种写法,典型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六回,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芯而不肯断气,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吝啬和刻薄。

二、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如鲁迅《药》中的“人血馒头”这一“物”的细节,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弱点。

三、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这一自然景物的细节描写,致使林冲到山神庙躲避风雪,才有杀死仇敌的故事,这样细节描写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四、典型的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如鲁迅《**》中钉了十六个铜钉的瓷碗和七斤一家晚餐吃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就渲染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和地方特色。

五、典型的细节可以暗示影射。如鲁迅《药》中描写丁字街头破匾上的“古口亭口”四个字,其实是影射秋瑾就义地点——“古轩亭口”,暗示小说中的夏瑜是影射了秋瑾的。

浅析人物形象塑造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描写对象做逼真、细腻、具体、生动的描绘。有利于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达。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

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进行细微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以小见大,以微显著,这种写作手段,正是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之于人物的形象的塑造,有着极大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就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细节描写于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作一简略的分析。

一、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上的细节描写不同于对人物做大段的对话、独白和一般性的语言描写,是指极富有个性特点的片言只语。正如所谓“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充分体现他的性格特征。鲁迅名篇《阿Q正传》塑造的沉于“精神胜利法”的阿Q,在受别人欺侮时总说“老子先前比你阔多了”、“儿子打了老子”等这样的话,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使这个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初次出场是在黛玉与贾母等人寒暄之时,王熙凤人未见、语先闻,说“我来迟了,未曾迎接远客!”黛玉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这一句“我来迟了,未曾迎接远客”先声夺人的应酬话,以黛玉的心理活动为注解极为巧妙,显示出了王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身份。写活了王熙凤这个人物。《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刻画了以“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为口头禅的别里科夫的形象,深刻地刻画出一个谨小慎微、循规蹈矩、害怕新事物、维护旧制度的卫道士形象。

二、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透视出人物形象的心理从细微动作的描写中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是写作常用的手法。动作行为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本质。而细微的动作描写,尤其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一个人物的心理。《葛朗台》中,葛朗台临死前,不时用手摸一下“放在衣袋里的钥匙”,咽气时,试图将镀了金的十字架抓在手中。这些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了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守财奴的心理。《药》中,写华老栓去买药,接过华大妈递过来的洋钱,“抖抖地装入衣袋”,又两次在外面“按一按”衣袋,这些细微的动作描写,透视出华大妈及华老栓对钱的珍视、谨慎的心理。《荷花淀》写的是一对年轻夫妻在战斗中成长的故事。当水生把参军的事告诉正在院中编席的妻子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手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震动”和“吮”的动作,表现出此时女人的依恋不舍、因丈夫突来的举动而带来的震惊,以及对丈夫此举的自豪、将来命运的担心等极其复杂的心理。

三、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活动的描写,是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较为直接、真实的写作手段。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单靠外部的行动、肖像描写是不够的。心理描写的作用是探索、展示人物心灵的思想、情绪感受及其产生的原因与发展、变化的过程。《项链》一文,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了路瓦栽夫人在朋友弗莱恩夫人处借钻石项链的前后一种心理过程的细节:(1)发现钻石项链时的激动、神往;(2)想开口借而又惟恐对方拒绝的犹豫、不安;(3)得到对方应允时极度的欢欣、兴奋。从而淋漓尽致地揭示处了她爱慕虚荣、追求享受的精神世界。

四、人物外貌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特征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特征描写,神形毕肖的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人有“如见其人”之感。鲁迅《故乡》中的“细脚伶仃的圆规”——杨二嫂,《阿Q正传》中阿Q头上的“癞疮疤”,《孔乙己》的“早已看不出底色的破长衫”,《药》中康大叔“块块饱绽的满脸横肉”,《故乡》中闰土的“手”,《祝福》中祥林嫂的“眼镜间或一轮”,等等这些,都不是一个外貌的全部,而是其一局部的特征描写,却深刻地反映出人物形象的本质特征。

刍议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提高小说教学内容的有效性;以人为本;激发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小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它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说教学因为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形象多异、主题深刻等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呈现着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沪教版初中课本中的小说篇目,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环境描写绚丽多姿,但由于篇幅较长,在教学中难免会对小说情节梳理过于简单,主题诠释肤浅随意,从而导致学生难以抓住重点把握文章深层内涵,影响了小说的教学质量。

因此,如何提高小说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应当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重要问题。

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及“以奠定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笔者认为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最关键的就是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阅读兴趣。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教师在进行小说教学内容时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一、了解背景,把握内容

几乎每一部小说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同时也会受到他所处的时代及其文化背景的影响。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对于解读作者作品了解作者主题表达非常重要。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背景,往往折射在作者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以及行文表达中。因此教学一篇小说,首先得让学生明白故事大致梗概,尝试让学生查阅资料或独立概述故事内容,这样既可以在概括要点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又为进一步的小说内容学习如梳理情节、把握主题等奠定基础。

二、理清线索,梳理情节

故事情节是小说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小说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这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一篇小说,都有相关线索加以贯之,串联始终。理清了小说的情节线索,就能理清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并进而理清人物成长、经历发展、情感变化等,这样就为人物形象分析和情感把握做好了铺垫。

初中教材所选的小说篇目,在故事情节方面,都是简单易于梳理的,如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一文,就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来加以展现的;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 勒》:则是按照盼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这样的故事情节来展开小说内容的。因此,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梳理文本,寻找线索,列出文章情节提纲是小说学习的关键。

三、分析人物,感悟情感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以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在小说的定义中突出了塑造人物形象,可见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教学的核心,它所塑造的人物往往具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小说的人物形象是作者有意识地塑造的某种典型,它是承载作品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是解读作品的一把金钥匙,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又一个重点。

例如在教学鲁迅小说《孔乙己》时,可引导同学们从对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中各找出一句最能反映人物形象的句子,并试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其作用。

四、品析内涵,揭示主题

小说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也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现。一部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总是与作家的生活背景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主题时,必须“知人论世”,即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作家身世生平,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的时代特征,以达到把握小说主题的目的。我们在熟悉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之后,便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和小说的环境揭示出作品的文化内涵。

例如教学《孔乙己》时,可以先让学生在预习中了解作者及小说背景,再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于孔乙己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最后组织学生讨论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

五、学习技巧,尝试写作

生动曲折、波澜起伏和扣人心弦的小说情节,应该说是所有优秀小说的显著特点。小说中的伏笔、照应,精彩描写等都值得读者细细品味赏析。

初中课本中所选的小说篇目,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内容上当属典范之作,写作上当属作文大全。因此,它们在思想上给予我们启迪教诲,在情感上给予我们熏陶感染,在写法更能给予我们启发借鉴。清新质朴的语言,人物外貌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跌宕起伏的情节等都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学习借鉴。

总之,小说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及课堂生成,来确定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说学习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学会鉴赏优秀文学作品为目标,真正做到老师教得简单,学生学得轻松!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J].语文学习,2010(1).

[2]赵卓青.在阅读中播撒文化的种子—谈阅读教学中的文化传承[J].语文学习,2008(5).

作者简介:宋娟娟,女,1976年生,汉族,上海市人,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文学学士,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例谈小说整体阅读的策略 篇4

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 我们老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文体。小说作为文学作品, 在小学的时候学生就有充分地接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刺激, 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小学时学生关注的是小说故事, 或曲折, 或离奇, 或寄托了一定希望。而进入初中, 我们则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在特定环境中, 小说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体会小说这一文学体裁所承载的社会意义。

进入初中,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篇小说为《安恩和奶牛》, 在学生整体阅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小说的故事内容, 学生能说出安恩带着她的奶牛到集市, 许多人来问奶牛价钱, 想买安恩的奶牛, 最后安恩告诉大家她的奶牛太孤单, 是带奶牛来集市散心的而不是来卖的。这就是小说的情节, 最打动我们的部分就是小说的高潮。安恩将奶牛视为自己平等的同类、老朋友、亲人一样理解、尊重, 关怀奶牛的精神世界。小说戛然而止的同时, 更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安恩带着她的奶牛在热闹的集市上安闲地打着毛袜, 学生初识安恩就意识到这是个与众不同的人, 在集市吵闹的环境中依然安详, 成为集市中的一景。安恩勤俭、淳朴、善良、热爱生活、富有爱心, 她把奶牛当做和自己平等的同类, 当做自己的亲人, 给以精神的关怀, 把尊重生命做到了极致, 给我们的心灵以震撼, 让我们读到最后非常感动, 安恩这一人物形象也因之展现出高贵的人性之美。安恩, 这一平凡而特殊的形象清晰地走近我们的心灵, 被她感动的同时, 我们也在思考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启迪人生, 升华灵魂。

安恩的形象正是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储备, 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获得的善良, 富有人性美的代表。

二、整体阅读应关注学生的童心回归

儿童常以纯真、好奇的眼光看待世界。七年级的学生阅读小说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眼光。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 应关注孩子理解的独特性。

孩子们读《安恩和奶牛》, 首先关注到的是一个又一个人关心、询问奶牛的情况。他们询问奶牛价钱的方式各不相同, 有锱铢必较的有礼貌地询问, 有精明的屠夫粗鲁的询问, 有“死乞白赖地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 有刨根究底地没完没了地追问。学生想像着人物的神情与动作, 揣摩着买牛人各自的心理活动。作者这样写, 目的是用四个买牛人对牛作为“物”的喜爱衬托出安恩对牛亲人般的关怀、体贴、呵护。

《社戏》中, 鲁迅勾勒了一幅神奇、静谧的江南水乡月夜图。那“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那“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 那“航船, 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窜”……无不让学生感到新奇。同为水乡的孩子, 却少有月夜行船的体验, 他们关注着孩子们的欢乐。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朗读、相像乐境, 引领孩子们用纯真的童心回忆童年的欢乐。

用孩子的眼光审视作品, 更多地读出作品中的真善美。从孩子们关注的角度切入引导孩子领悟作品的深刻主题, 这也是整体感知所达到的特定效果。

三、整体阅读应关注学生的反思学习

反思性学习就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

学习《社戏》时, 学生在感知作品所表现的背景、场景后, 再读小说的结尾, 自然会产生疑问:那夜的戏并不好看, 那夜的豆也并不好吃, 作者为什么却说“真的, 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教师指导学生反思整篇课文, 学生会在反思中再读课文, 从而领悟到:“我”所难忘的并不是那夜的“好豆”与“好戏”, 而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 自由的空气,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再引领孩子们在反思中进行深思: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 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所以, 作者写此文, 回忆这段往事, 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表达了“我”对热忱、友好、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向往。

反思学习能让学生多次品味作品段落与段落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 咀嚼语言间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真正实现读者、作品、作者三位一体, 实现感情的共鸣。

四、整体阅读应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

小说就是讲故事, 但小说中的故事与一般记叙文、叙事散文中呈现出来的故事显然又不是同一个概念, 是被小说家选择、虚构、重组后达到的一种艺术真实。艺术真实能唤醒我们的生命感悟, 读小说能获得真切的审美体验。

《安恩与奶牛》中集市的喧闹、嘈杂, 学生会联想到热闹的菜市场。用联想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 学生能联想到菜市场上形形色色的人物上演着的一幕幕人间悲喜剧。安恩的故事在学生脑海中更能留下真实而深刻的印象。

《社戏》归航途中“偷豆”, 一群小伙伴在乡野间精细分工、相互合作, 共同完成了一项极富乐趣又意义重大的工作——热情招待“我”这一全村的客人。用“回忆童年与小伙伴共同完成的趣事”为引子, 打开学生的记忆之匣, 尽情释放童年往事的欢乐。

整体阅读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展示教师对文章的解读,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以全文整体为背景, 以局部整体为依托, 以语言品味和朗读为方式, ”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 关注学生的童心回归, 关注学生的反思学习, 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 这样老师教得简单条理, 学生学得清晰明白。更重要的是,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会领悟到语文学什么、怎么学, 逐渐感觉到学语文很简单, 最终走向自主阅读,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摘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感知事物是对某事物有笼统、不精确的综合印象, 进而对组成该事物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 最后才构成新的综合。此时, 对事物才会有清晰、精确的认识。这是人感知特性的整体性。我觉得感知文章依然也遵循这一特性。小说属于文学作品, 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来源于生活, 而又高于生活。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小说, 我做了如下尝试:

关键词:小说,整体阅读,《安恩和奶牛》

参考文献

[1]郑建国《从钱梦龙教<故乡>看“提问管理教学”》, 语文教学通讯, 2009.6

[2]李卫东《今天怎样教小说》, 语文教学通讯, 2010.6

小说阅读教学反思 篇5

这两篇小说很多学生之前就看过,对故事内容并不陌生,也谈不上兴趣盎然,这可怎么进行教学呢?实在是有些困惑。阅读了一些教参书之后,我仍然比较迷茫,决定想办法试试看。

我将两篇课文合并起来教学,与学生一起把故事梗概理清楚。首先,我们一起概括《鲁滨孙漂流记》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让他们自己拟出小标题,然后找出鲁滨孙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并且要用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对于《汤姆索亚历险记》,我让学生抓住“历险”二字,去故事梗概中寻找出现了哪几次历险,用短语概括出来。故事梗概之后是精彩片段,我觉得书本上的肯定不够,所以布置学生课后阅读,摘录认为精彩或印象深刻的情节,可以讲故事,也可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还可以参考课后的小问题,下节课进行分享。后来我花了两节课时间给他们,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先组内分享,再选出代表上台,组与组就有了竞争的性质。没想到孩子们还挺踊跃的,而且组长反馈回来的信息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分享了一些东西,这让我感到欣慰。

初中小说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篇6

一、 营造自由氛围,引导畅所欲言

个性化阅读的首要条件是自由的氛围。如果教师上课只管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问,埋头按照自己的预设牵着学生走,或者稍加引导,看学生还未明白,便直接说出答案,这表面看起来是节约了上课时间,但学生没有自己思考和判断的时间,谈不上阅读的个性,从推动学生思维发展来看,反而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由于学生在阅读前已经形成的阅读能力不同,导致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难困惑不同,理解深浅不一,情感体验各异,出现的谬误也有差别,如果此时教师能够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给智慧一个碰撞的平台,也给疑惑一个解决的机会,互相帮助、互相促进,那么,有相当基础的初三学生,便可以不花太多的时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教师的点拨、帮助下,实现对小说的完全掌握。

上《故乡》一课,我就是在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进行了整体感知后,用了一整节课时间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后合作交流,进行人物与主题的精读分析。为了让学生能尽情发言,我并没有在自主学习之后很常规地说:“现在开始交流,把你在阅读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同时也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因为我深知,我这个班的学生,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他们是不会随便说话的,初三学生很好面子,害怕说错话被同学笑话,如果那样的话,交流时间将会以沉默开始,后面很难打开局面,于是我引用了刚才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学生的问题引导:“下面让我们开始交流吧,我刚走了一圈,马上有人问我:老师,那句‘公同卖给别姓了是不是写错了? ”下面有同学小声跟着说:“是啊,我也想问。”“还有人问:迅哥儿和闰土哥谁大一些?”有人小声笑了,我看到气氛热了,点到即止说:“好,现在分小组交流。”同学们马上热烈地交流起来。

二、 开拓学生视野,激活经验积累

开拓视野一方面要进行引导,同时也要组织不同的读书、竞赛等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以推动他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拓宽他们的视野,补充他们生活阅历的不足,并能够使其拥有比较成熟的生活视点。因初三学生时间比较紧,这样的活动我一般都以短小为主:有时插在班会课尾声,顺着我讲的班级问题,花最后的大约十分钟,让学生说说自己从小说中总结的经验;有时用上课的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辩论;最奢侈的是用半节自习课时间,给学生进行竞赛。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培养学生珍视亲情、与人为善品质的小说。为此,我在学生交流展示后,总结了本课主题,引出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于是在拓展环节我自然向地鼓起掌来。师:“对,人人都有说谎的时候,无论善意的,还是违心的,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趋利避害,保护自己。如果你是当时的皇帝,也许一样不会说出真话的,所以,说真话,不随波逐流是多么珍贵的一种品质。”学生们纷纷点头,“悦”读,不仅是爱读文字,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悦纳。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虽然我们没有看到欢呼雀跃,但是,学生们的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运转的,情感是蓬勃的,由文本到现实,戳中了学生们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

二、美文细教,一枝一叶总关情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赏析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妨给学生一个感受、理解、欣赏的多元交流平台,让学生埋下头去研读,去细品,领悟字里行间透出的韵味和意趣,从而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将简单的兴趣养成一种恒久的雅趣。

如《小石潭记》一课教学,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本文的写作特点。师:“文中写出了两次‘乐,你觉得作者这次出游快乐吗?”小组讨论后,生:“是快乐的,他发现了小石潭是惊喜的。”生:“他还描述了鱼儿的自由自在。”生:“我也觉得是快乐的,无论是‘心乐之,还是似与游着相乐都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生:“不对,我隐约能感觉到他内心的凄凉。”教师乘胜追“问”:“从哪里感受出来的?”生:“‘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中的‘清。”另一个学生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不可久居,乃弃之而去,“如果游玩的心情是快乐的,怎么舍得离开呢?”学生的一个反问将大家的思维带到更深层次的思考。师:“同学们能借助景色描写,品出‘乐与‘凄两种感情,真正地走进作者的内心,读懂了一篇散文,也认识了一个柳宗元。”

“悦”读,除了心理上的悦纳,还需要认知需求上的贴合。在这个教学案例中,为了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以“乐”字品起,从细节出发,让学生在一字一词上仔细研磨,不断品味,“一枝一叶总关情”,品读出的不仅是景色、情感,还有对人物的认识,对时代的扣问。

三、 深文厚教,烟波浩渺满目前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更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黄金时期。为此,让学生由“厌”读到“悦”读,必须扣启学生的心扉,用文字浸润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教学,作者在这首诗结尾处由己及人,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然而,对于没有经历过苦难的十四五岁学生,追求美好是他们的思想主流,怎样才能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呢?师:“安得广厦一大间安如山!作者希望有一间牢固温暖的屋子,让妻儿无忧,是这样吗?”生:“不是的,诗人希望‘广厦可以庇护‘天下寒士。师:“在困苦关头,诗人憧憬的不是自己的小家幸福,而是天下寒士的安危,这是怎样的胸怀呢?”生:“忧国忧民,体恤天下百姓的情怀。”师:“有了杜甫这样的人,我们中华民族才会屹立不倒,五千年华夏文明才会生生不息,有这样精神气节的人,你还知道哪些吗?”生:“屈原,‘长叹息以掩泣,哀民生之多艰。”生:“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师频频点头。生:“还有今天的奥运赛场上,奋勇拼搏的人。”师:“他们怎样心怀天下呢?”生:因为他们争得荣誉,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就自豪了。看来忧民情怀,民族精神,都已经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民族力量,让每一个人以天下为己任,贡献,奋斗,拼搏。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生本实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碰撞。“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循着杜甫的心迹,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和升华。

教师要激发阅读兴趣,铺设对话轨道,让学生发现文字之美,发掘文本之韵,载着“悦”的心情与作者邂逅,用文字润泽自己诗意而稚嫩的心田。

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篇7

不可否认,小说与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有些人也根本不承认小说与一般的记叙文存在严格的区别。正因如此,很多人在教学小说的阅读时,往往也采用教学一般的记叙文的方法,这是很不恰当的。

我认为,虽然小说与一般的记叙文很相似,但毕竟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形式,教学时必须把它们严格区别开来才行。区别的具体方法,就是要针对小说的文体特点,教给学生阅读理解小说作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和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作品。

小说的文体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最基本的就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所以,教学生阅读理解小说作品,就应该从这三个基本要素入手。

具体的步骤是:

第一步,教学生初读作品时,要明确该篇小说作品的小说三要素具体是什么,教给学生寻找和区分三要素的具体方法,明确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故事情节是什么,人物活动的环境在哪里。比如,在鲁迅的《孔乙己》中,主要人物是孔乙己,故事情节就是他的一些生活片断,环境就是咸亨酒店。

第二步,再读作品时,要教学生深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情节的构成和人物活动环境的要素。首先,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人物不同,其性格特点也就各不相同。比如,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的清高迂腐和懒惰成性,周立波的《分马》中郭全海的大公无私和老孙头的圆滑世故,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的善变和媚上欺下,等等。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才能把握住其典型意义。其次,对故事情节的深入把握,就是要把握小说有几个故事,或者由哪几个情节构成。比如,读鲁迅的《故乡》,就应该分清整个故事就是由“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这三个情节构成的。有的只有一个故事,往往是由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环节构成的。第三,对于环境的把握,一方面要分析是属于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注意这个环境有何突出的特点,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鲁迅的《孔乙己》中的环境就是咸亨酒店,这个环境里的人主要有穿长衫和短衣帮两大社会群体,这样就让人深入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两栖动物”式的中间人形象。

把握了一篇小说作品的三要素,再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表现手法、语言运用和主题思想,学生才易于读懂该篇小说作品,才能充分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篇8

1.“套路化”教学禁锢教学思维。

小说教学长期都围绕“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展开, 虽然有教学套路的便利, 有高职应试的讨巧, 但是照本宣科令教师厌教, 学生厌学。教育是“用一个生命去影响一个生命”的过程, 当教师的阅读生命都在昏昏欲睡的时候, 又如何去唤醒和影响学生的阅读?因而, 扩大小说阅读视野, 对于突破传统小说教学模式, 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十分重要。

2.“套路化”教学形成小说阅读“短路”。

“套路化”教学形成学生对小说的“套路化”解读, 一分析情节就“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一谈人物就肖像、行动、语言、心理面面俱到。不同类别的小说以同样的方式读, 诗化小说当散文读。这样必将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化约、缩减、忽略乃至无视”, 是小说阅读的“短路”, 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全面的小说观, 也无法实现学生从读小说到读人生的提高。因而, 开阔小说阅读视野, 对于帮助教师多角度、多维度地切入小说教学的设计, 丰富小说教学内容, 增加课堂容量, 保证课堂质量, 增加学生小说阅读的深度和广度都十分必要。

二、问题的解决

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内容, 也就是对‘教什么’的回答。‘教什么’, 就一堂具体的课来说, 可分出三个层面, 相应地转化为以下三个问题:第一, 教师在这堂课想教什么?第二, 教师在课堂里实际在教什么, 教了什么?第三, 在这堂课里学生实际在学什么, 学了什么?”开阔小说阅读视野将帮助教师更好地思考小说教学“要教什么”“实际教了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这些问题, 所以它无论对课前的备课还是实际的教学, 以及课后的影响都起到了提升小说教学实效的作用。笔者以《绝品》教学为例, 具体谈谈这一实效是如何提升的。

1. 打开思路, 点燃教师教学激情。

《绝品》教学之初, 数读小说, 一是感慨小说的情节如此出人意料, 以为是惊天大骗局的背后深藏的却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二是动容于常先生、刘三爷两人之间心照不宣、始终坚信如一的友情;三是洞察该小说在为人处世方面带给我们中职生的许多有益的借鉴。如何让学生发掘情节的魅力, 感受情义的可贵, 进而思考自己的人生, 似乎按小说三要素教难以达成。翻看普高《外国小说鉴赏》的相关资料, 发现其中情节摇摆模式、情感处理节制与笔者阅读文本的感受触点非常吻合, 而只有把握情节, 玩味情感才能让学生深入文本探究, 进而体会作家的深意, 联想体悟自己的人生。一个“教情节”—“教情感”—“品人生”的教学思路基本形成。一方面, 小说阅读的新知识使教师能够找到自身阅读和文本的切合点, 为教师的实际教学打开思路。另一方面, 教师也明白了自己要“教什么”, 以使中职小说教学区别于初中小说教学。

就小说文本而言, 故事人物过于熟悉或过于陌生都会导致教师与小说的隔膜, 学习小说阅读新知识, 扩大小说阅读视野正好能帮助教师打破自身和文本的隔膜, 让教师重新解读文本, 带来新感受, 形成新思考, 使小说教学好酒装好瓶, 新瓶装旧酒。点燃教师的教学激情, 将为实际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助力。

需要提醒的是, 教师教学激情的点燃, 不要一味求新, 为新而新, 要寻找到最适合、最打动自己的点切入教学。只有教师自己是受感动和启发的, 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环节中激起自身最大的教学热情, 激发自身最大的教学智慧。这也是一些好课只能借鉴不能模仿的原因所在, 依虎画猫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可取, 因为缺“我”很可能使得整个解读和教学没有灵魂, 变成东施效颦。

2. 注入活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扩大小说阅读视野后的教材处理必然使得实际小说教学内容富有新意, 就为课堂注入了活力, 就可带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绝品》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教情节, 通过对小说的分段猜想, 阅读感知情节因摇摆而产生的引人入胜、出乎意料的魅力。虽然也是教授情节, 但是笔者改变了以往按“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分析情节的方法, 将整篇小说分成四部分阅读, 边读边猜, “买下珍品”后会如何, “知道是揭品”后又将如何, “欲要回字画”后结局会怎样。每一个断点其实都是围绕这幅唐代珍品是真是假而展开情节猜想的, 当猜读完整篇小说、知道结局之后, 教师再让学生回想刚才在猜想中一直萦绕心头的问题, 大部分的学生能够说出“这幅珍品到底是真是假, 到底藏有什么秘密”。此时教师顺理成章地解释“摇摆”的概念, 学生一下子理解了“摇摆”就是围绕某一问题而使人处于犹疑不定状态下的情节运行方式, 它是着眼于心理的运行轨迹。对于情节新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和投入。一位学生说:“老师, 你相不相信我猜到了结尾”;一位学生说:“虽然我不知道最后会写什么, 但是我知道应该还会写到这幅绝品”;还有一位学生说:“老师, 你这几个断点实在太妙了, 让我每一次都好想读下去”。学生这样的学习热情正是来源于 (1) 教授内容的改变, 学生知道小说情节除了按时间发展之外, 还可以按心理空间发展; (2) 教授方式的改变, 变教师分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猜读, 使学生在积极思考发言的同时, 阅读和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

猜读的方式使教师“要教情节”在课堂转化为“实际的教情节”, 让学生学到了“有关情节的新知识”。正是基于小说阅读视野的提升, 使得实际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学生学有所得, 卓有成效。

3. 启迪哲思, 感受世道人情。

“小说是社会的秘密”, 因而小说是最贴近生活的文学样式。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通过小说的学习, 可以引起学生对现实人生的观照, 获得宝贵的人生经验。这种观照和经验的积累对于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如何待人接物, 如何人事应酬, 如何为人处世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进而更好地工作与生活十分有益。扩大小说阅读视野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文本, 获得真实的体验。

在学习了《绝品》的情节、情感之后, 笔者又回过头来问学生:“没读小说之前, 我们把‘绝品’理解为独一无二的物品, 那么读完之后, 对于‘绝品’一词我们又有哪些新的理解呢?”除了画、技、情、义的回答之外, 还有学生回答“辨”。“辨画更是辨人, 对我触动很大。虽然‘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但是刘三爷做到了, 因为能辨人, 所以他坚信这份友情;因为能辨人, 他将画赠送给王商人, 兑现了友情的承诺。”在一片赞叹掌声之后, 我们又重读了王蒙的《善良》:“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的超拔联系在一起。……往往是这样, 小孩子是善良的, 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教师总结:“绝品很绝, 因为非常人能拥有;绝品又不绝, 因为情永存, 义永在, 你我都可坚持。”学生们默默点头, 若有所思。笔者希望借由小说《绝品》的学习让学生思考今后人生中如何对待友谊, 如何辨别人性, 如何秉持人性中的美好。

扩大小说阅读视野也让师生在课堂深入地探讨, 仔细地品味, 切身地体验, 从读小说自然过渡到读人生, 课堂实效延伸到课后, 使得实际教的容量更大, 实际学的质量更高。

中职语文小说教学改革追求小说教学的实效性, 扩大小说阅读视野贯穿课堂始终, 提升并保证了小说教学的实效。因此, 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均需扩大小说阅读视野, 让小说课堂鲜活灵动起来。

摘要:通过对中职语文小说教学痼疾的反思, 对王荣生教授评课三问的思考, 结合《绝品》教学实例, 阐释了开阔小说阅读视野对提升中职小说教学实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具体实现方法。

关键词:小说,阅读视野,中职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浅析初中小说文体的阅读教学 篇9

那么, 教学小说体裁的文章适宜采用哪些策略呢?

一、链接策略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往往又是“从人类的黑暗部去展现或暗示光明的一面”, 旨在告诉我们应怎样生活、怎样对待人生, 这也是小说的灵魂所在。每一部作品中, 任何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他们都有特定的生活环境、独特的经历、情感和命运,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同今天的社会生活没有联系。小说阅读教学, 不能只重视对文本的分析而忽略了其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对于思维活跃、求知欲极强的初中生而言, 教师囿于常规的教学会直接导致学生浅尝辄止的学习。程式化的教学流程不能带给学生任何的新鲜感, 学生学习起来味同嚼蜡, 课堂也毫无生气。小说一般情节曲折, 语言生动, 学生爱读但却厌学。基于这种情况, 如果我们能抓住一个点, 以点带面, 选择切合实际的教学策略, 来指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文本, 去挖掘作者渗透在小说中的思想感情, 并能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用现实的眼光去阅读小说、思考问题, 那么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的实现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学习《孔乙己》时, 心思敏捷的学生就从孔乙己身上看到了现代人的影子, 甚至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我们应当指导学生把作品与生活实际链接在一起, 教会学生辨明美丑, 获得思想启迪, 产生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如教学《社戏》时, 我就引导学生发掘身边的“双喜”“阿发”“六一公公”;教学《变色龙》时, 我启发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奥楚蔑洛夫”。通过这种途径来引导学生探究人物性格的成因, 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 可让学生获得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让他们的头脑不再是被填满的容器, 而成为一把星光熠熠的火把。

二、换位策略

郑板桥和文与可都是画竹子的大师, 但郑板桥画竹时胸无成竹, 文与可画竹时胸有成竹, 而实质上二人只不过是画竹的方法不同罢了。郑板桥没有一味地沿袭前辈文大师的画法, 而是有了自己的创新, 如此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非独书画艺术如此。在教学中, 就曾有过教师应该做导演还是做演员的辩论, 很多人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只有让学生自己做演员才能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和本领。但无论是做导演还是做演员, 都不过是一种教学策略而已。

在广大的农村中学, 读过四大名著的初中生恐怕不多, 但看过由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的却为数不少, 这是因为演员的表演使人物形象更加直观形象了。2007年, 在首届“圣陶杯”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中, 来自上海的陈钟梁教师范读的《我愿意是激流》, 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陈老含泪的表情、饱含感情的声音、顿挫的语调, 感染了场内所有的人, 这并非一般教师所能做到的, 分明是优秀的演员在表演。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教师的“表演”就不能简单地定位为“越俎代庖”了。

农村的阅读素材较少, 学生的积累不够丰富。因此, 他们往往只注重情节的趣味性, 而不能深刻地品味、赏析文本, 不能对作者行文的精妙与良苦用心进行挖掘, 对文本同生活的联系理解不深, 不会活学活用, 因而也就达不到“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的目的。

三、推敲策略

一要推敲学生。即要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等。比如他们喜欢读什么样的小说, 读后会有什么反应, 能自主挖掘出哪些信息等。兵书上说:“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教师只有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 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 做到“有备而来”, 才能让学生“满载而归”。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刘姥姥进大观园》时, 通过调查, 我了解到大多数学生没有读过《红楼梦》, 有一些看过电视剧, 但多数对刘姥姥其人、其事印象模糊, 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 我用了半节课的时间补充讲解了有关刘姥姥与王家的宗亲关系, 以及为给女婿谋生一进荣国府, 贾母一时高兴认了这门亲, 就有了以后的两次进出贾府, 给贾母讲述乡间趣事、游大观园、醉卧怡红院、救凤姐女儿巧姐儿等的情节。学生听得有滋有味, 再通过阅读课文, 大家就对刘姥姥这个善良、淳朴的乡村农妇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要推敲文本。首先是对小说三要素的推敲, 包括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情节的展开, 这需要读者关注小说创作的背景、篇章结构的安排、材料的选取、详略的处理、细节的运用等。例如, 河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小说《哦, 香雪》, 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 讲述的是偏远山村里的一群年轻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对新的、高层次的文明生活的呼唤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小说从大处着眼, 细处落墨, 以“铅笔盒的故事”牵引情节的发展, 把描写的笔触定格在了“香雪们”身上,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细腻描写, 反映了偏远山村女孩对外界事物和新的文明生活不断深入了解的过程。其中对环境的描写为刻画人物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使得文本字里行间飘散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再加上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间的相互映衬, 充分折射出了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天性。

接受美学对小说阅读教学的启示 篇10

一.让学生在期待中产生兴趣

阅读期待是学生在进入阅读过程之前对作品的主观猜想、希望尽快进入阅读过程的一种心理期待。这种期待很容易转化成兴趣, 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中, 通过联想、再造等, 使文本带上读者鲜明的个性特征, 完成对作品的再造过程。例如, 如果学生看到《林黛玉进贾府》这个题目, 就会大概知道本课讲的是什么, 因为《红楼梦》以小说、影视剧等形式广为流传, 学生一定有印象的。这时, 为了让学生在“期待”中产生兴趣, 教师应该在容易被学生忽视的地方设置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这样设问, 黛玉进贾府, 使贾府的显赫跃然映入我们的头脑中, 除了景物, 更有人物的描写。红楼梦的人物出场也是很有讲究的, 例如, “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是王熙凤的出场, 那么, 同学们不知注意到没有:宝玉是如何出场的?这样就会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

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首先就要引导学生个性的阅读。要个性的阅读就必须自主阅读, 即在独立的阅读过程中感知、领悟与体验。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个性体验。即让学生头脑中的人物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所谓“一双眼睛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次, 要鼓励学生提问。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 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对话的过程。读者与文本之间是一种动态的思想与思想、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沟通过程。要使这个更富有成效, 教师就要不断向学生提问。通过提问使学生透彻地理解“文 本”。在引 导学生与 文本“对话”过程中, 最佳的境界是双方都会从对方那里获得有益的信息、受到积极的影响。

三.让学生补白

在精彩的小说中, 经常有一些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人物、情节或句子等, 借以表达作者的“题外之义”, 这就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这就是阅读过程中的空白。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补白”。

1、词句补白

例如, 在《项链》的开篇:“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这句话是一处明显的“空白”, 表达了作者的“题外之义”, 特别是“也”这个字更加耐人寻味。“也”暗含有比较, 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 妇女的美貌是一笔可靠的足可进入上流社会的资本, 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 就表明她有这个资本, 而她现实的处境却辜负了她的美貌, 文章一开篇就暗示了她悲惨的命运。

2、人物补白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 优秀的小说家所塑造的人物往往会给人留下足够的空间, 这就是人物形象的“空白”。教师 引导学生 对人物的 “补白”, 可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 在《边城》中, 翠翠是一个美丽、善良又多情的湘女子, 高中语文课文作为节选, 文字中对人物的描写只是抽象的、概括的。因此, 在分析这一人物形象时, 教师就应该抓住人物形象的空白, 引导学生用想象为人物“补白”。

3、情节补白

上一篇:剖析完形填空解题思路下一篇: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