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 主动学习

2024-06-08

回归生活 主动学习(精选四篇)

回归生活 主动学习 篇1

前几天, 我听了三年级某语文老师上的一节课《狼和鹿》。教学实录如下:

师: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找出描写森林的句子。

生: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 绿色在消退, 枯黄在蔓延。

师:这句话中有一对相反词, 你能找出来吗?

生:“消退”和“蔓延”。

师:绿色越来越少, 枯黄越来越多。是谁毁灭了整片森林?

生:是鹿。

师:饥荒是什么样的?

生: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 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师: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生:省略了能吃的绿色植物。

师:闹饥荒是一个灾难, 更大的灾难是什么?

生: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 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师:原来是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想象一下, 现在是什么样的鹿在林间干什么?

生:饥饿的鹿在林间寻找食物。

……

2. 案例分析

执教老师在课堂上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问题, 学生的回答都很到位。但这位老师却不知整堂课都采用师生一问一答式, 课堂表面上气氛活跃, 但教师还是“抢尽风头”, 形成了“满堂灌”的现象。老师没有把语文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生没有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没有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个性也得不到发展,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更被束缚了。

3. 提出建议

(1) 留足时间,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读书”, 这就要求老师应留足时间让学生深入到具体的语文情境中去独立思考, 去感悟。教学《狼和鹿》的第三自然段, 可先请学生自读课文, 边读边想:25年后, 凯巴伯森林和25年前有什么不同?用“﹏﹏”勾画句子, 再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经过自学后, 再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这样, 学生带着要求自读课文, 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交流, 其收获比较大。

(2) 创造机会, 鼓励学生交流讨论。交流讨论需要充裕时间, 其形式可以多样, 或同桌研究, 或分组讨论, 或自由组合交流, 以期达到人人参与、各持己见的目的。在教学《狼和鹿》时, 师问:“为什么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成了破坏森林, 毁灭自己的‘祸首’?而狼却成了‘功臣’?”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 再全班讨论。这样学生能联系课文, 充分交流, 畅谈自己的想法, 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想象力。

(3) 开拓空间, 引导质疑问难。“学贵有疑。”在学习中应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因此, 在我们的课堂中, 应鼓励学生多思考, 提出问题。例如, 教学《狼和鹿》时, 可在揭题后问:看了课题, 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不禁纷纷发问:狼和鹿有什么关系?课文为什么把狼和鹿放在一起?狼和鹿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学生在一看到课题所产生的好奇和疑问, 激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 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4) 教给方法, 促进自主学习。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 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自己摸索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时, 才能发挥其作用。如教《狼和鹿》时, 可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 自由朗读, 把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 (2) 自主学习, 探究“狼是功臣”和“鹿是祸首”时, 学生可小组合作交流认识; (3) 畅谈收获, 把课堂让给学生, 让学生自由地谈学习的收获。在宽松的氛围中, 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 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都有效地得到提高。

4. 展望未来

要让语文课堂成为回归儿童意义的生命课堂,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主动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 关注学生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成长,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课堂上, 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交流时, 学生思维遇到障碍, 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思想脱轨时, 教师要善于调整,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语文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构建富有活力、和谐互动的课堂。

摘要:分析《狼和鹿》的教学, 发现平时我们的语文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此情况, 进行剖析, 课堂中学生应该是“主人”, 老师应该给他们提供学习空间, 教给他们学法, 让孩子们独立去发现, 去思考。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回归儿童意义的生命课堂,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构建富有活力、和谐互动的课堂, 构建张扬个性的课堂。

让学习回归生活读书反思 篇2

今天晚上,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家访”后,走在回家的路上。行进间,和一老同学邂逅,“都到了家门口,还怎舍得让你走,到家里坐坐吧。”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前往老同学家做了一个“不速之客”。

弟妹也在家,正在辅导孩子功课,寒暄后,老同学为避免尴尬,立即说:“走,到我房间去,咱哥俩好好叙叙。”叙叙就叙叙,毕竟多日不见,有好多话要说。但我没忘幽一默,“叙多少钱的,你看着办吧,反正你买单!”

“大哥,别介,正好你来啦,孩子这一题我还真讲不好呢,麻烦麻烦你,给讲讲吧。”同学的.妻子说道。

“老弟呀,你和弟妹真是生意人呀,看今天要破费,怕亏啦,非要搞个投入和产出成正比吗?”我又调侃道。转而面向孩子,“乖乖,有不会的只管问,伯伯今天买一送一,包你满意。”

“别贫啦,给孩子看看吧。”老同学说道。

还说什么呢,立即走过去,拿起孩子的作业。孩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正在做一本语文资料。

题目是:“照样子,写一写。百花有:杏花、桃花、紫丁香、__ __ __等。 百鸟有:黄莺、燕子、麻雀、_ __ __等。”

看到此题目,心中不仅暗暗埋怨,老同学呀,你们夫妻干什么呢,做生意就是养家糊口,也不能钻到钱眼儿中,连这最起码的东西都不知道啦。于是正襟危坐,打算讲个头头是道,然后用实际行动也给他们做个榜样。

“宝贝,你见过什么花呀,说给伯伯听听。”

“伯伯,我得过大红花。”孩子骄傲的说。

这个题目说的是真花,你见过哪些呢?”我见孩子答非所问,赶紧引导。

“真花嘛,桃花、雪花,别的没见过。”孩子满脸疑惑。

“那么,见过梅花、菊花、水仙花、荷花没有?”在我们这地方,这些花还是常见的。

“没有。”孩子回答道。

这可怎么办?今天的牛皮吹大了。

“伯伯,伯伯,刚才你讲的那些花,我在书上见过。”

书上见过,也好呀。

“宝贝,把书拿来,伯伯看你认识吗?”老同学听我一说,立即翻箱倒柜,找到了几本儿童读物。孩子夺了过来,指着向我炫耀:“这是菊花,这是荷花,这是迎春花……”鸟儿呢,自然也不在话下,孩子介绍道:“这是画眉,这是鹦鹉,这是喜鹊……”

好吧,孩子的题目总算会做了,老同学两口子千恩万谢,非常佩服。

我也就欣欣然、陶陶然,心安理得的揩了老同学一把,让他破费了一顿晚餐。

回到家中,越想越不对劲,孩子这一题怎么不会做呢?普通的花鸟鱼虫是认识的呀,可他认识的是书中的图画,真实的见过吗?

记得一句诗,写得很精妙,“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今天,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游走画中”的孩子,其他孩子呢?让我不得不忧虑。

数学课堂呼唤学习主动权的回归 篇3

郭文红,南京市芳草园小学高级教师,曾获南京市鼓楼区“先进教育工作者”“数学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先后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并主持市级课题的研究,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既然是“主人”,就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然而,审视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不难发现:教师过多地占有控制权、支配权,学生多是被动接受、适应。其实,课堂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因此,数学课堂强烈呼唤学习主动权的回归。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是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确立“以学为本”的观念,尽可能地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把质疑权还给学生

现代的教育质量观认为,一切有实效的课,不是教师单纯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不同角度质疑,让学生多提“为什么”,通过解决学生的“为什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传统教学,几乎是清一色的标准答案,没有问题就是最好的教学;新课程则强调要给学生留下问题,没有给学生留下问题的课不是成功的课。

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问本身也是学习,只有认真钻研的学生才能发现问题。提问是学生向教师反馈信息的过程,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思维的方向,灵活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改进教学。学生因为各自生活和学习实际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同学之间互相启发,能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有利于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更好地把握知识。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完善知识的过程,学生从中可逐渐悟得:研究问题要从不同角度全面去考虑,从而学会学习。为此,我们鼓励数学课堂“让学生提问题”。

以问题为纽带的数学教学,不再是以知识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帮助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帮助学生形成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回答学生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有意地通过情境、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这样把学生提问的兴趣调动起来后,教师不得不“投降”:“你们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不了了,我回去再学习,再准备,下次再来回答你们,你们回去思考,去找答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课前,我们提倡教师们针对生活实际,设计一些真实的、有挑战性的、开放的、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思维、探究,解决问题。这些问题情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是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挑战。像下面的这个实例,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提问和思考:

小刚想买一辆自行车。他已经积存了255元,每月还可从妈妈给的生活费中省下30元。

小刚去商场一看,自行车的价钱是290元,标明有三种购车方法:

1.现款购买,付290元;

2.先付90元,然后每月付19元,付一年;

3.先不付款,每月付28元,付一年。

他现在面临如下问题要思考:

1.哪种选择付款最少?

2.小刚能够靠积攒零用钱来支付每种选择所需的车款吗?

如果你是小刚,请思考以上问题,说说理由。

课中,可以多给机会让学生提问,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质疑、回答,这种互相提问、互相回答的形式,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满足学生的求胜心理,形成对答的热烈气氛。学生问、学生解答,往往比老师问、学生答,更能让学生听明白,因为所学的知识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同学间的激烈辩论,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

课尾,也可以留出3~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提问题,一方面质疑之前的解题方法,提出疑问,同时看看这是不是最好的、唯一的方法,我们的方法还存在哪些局限性,还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进而提出不同见解。一个问题解决之后,对解决的方法进行反思、梳理,这实际上也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学习能力的途径。

把解释权还给学生

课堂应该激起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把质疑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因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不够系统和全面,单凭学生的质疑恐怕还是不够的。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巧妙设疑,但最终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自己解疑,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新知的欲望。

在教学“倍数和因数”相关内容时,教师让同学们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看看分别有哪几种拼法,并把这个长方形拼出来,画下来,编上号,再用乘法表示出来。

全班学生分别在小组里操作、讨论后,得出以下几种结果:

(1)1×12=12

□□□□□□□□□□□□

(2)2×6=12

□□□□□□□

□□□□□□□

(3)3×4=12

□□□□

□□□□

□□□□

这时教师就可不动声色地问一句:“有没有哪个小组是铺成5竖排的?”同学都笑着摇摇头。“那么,为什么不铺成5竖排呢?”“那样的话,小正方形会有余出来的,就拼不成一个长方形了。”学生能够轻松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

这两句看似平实的问话,不仅揭示了本单元的研究对象,而且还对学生的解疑起到很大作用。教师安排学生自学课本后,抛出了如下的两个题目:

11÷5=2……1

2.4÷6=0.4

面对这样两个突如其来的算式,如果教师仍是采用灌输法,不把解释权还给学生,就会直接告知大家:我们所学的倍数和因数的研究对象都是不含余数的除法算式,研究的数也都是非零自然数,因此这两道题目的数之间不存在约数和倍数关系。如此常见的教学情境,省时、省事、省力,但学生的思维则被彻底僵化,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探究新知的欲望,学习和钻研能力也终将会被扼杀。

这时,如果教师能够耐心等一等,再引导同学们观察一下前面的小正方形图——12个小正方形的摆拼就是绝好的思维抓手,在前面教师就已经埋下了这个问题答案的伏笔,因为摆放小正方形本身就是在非零的状态下进行的(倍数和约数的研究对象是在非零自然数范围内),而且是不能有多余的(即没有余数)。相信此时此刻,学生肯定会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学生通过遇困、解困而得来的知识,自然印象深刻,完全不同于从教师那里灌输来的结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遵循一定的规律,只有在动手参与中,才能通过“经历”生发出“归纳”。如果绕过学生的经历,直接灌输知识,也必须要学生通过“使用”才有可能生成“能力”,形成“智慧”。

把选择方法权还给学生

在学生学习知识或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方法通常不是唯一的,而是灵活多样的,特别是一些计算、应用题,常常是一题多解。教学中,教师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强迫思维统一,而要多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归纳总结、去比较,然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教师应当明白,无论你多么关爱学生,但有一种东西却是你无法包办替代的,那就是学生的经历。学生只有在经历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慢慢长大、成熟。这就好比要想让学生学会游泳,就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让他敢于下水,敢于实践和经历,才能不断感悟成长。

我曾观摩过一堂课: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相关内容时,教师出示情境图之后,很快得到“7.98÷4.2”的一道算式,接着引导学生对其结果进行了估计,在接下来的探索其计算方法时,教师选择了两种方法进行展示:(1)7.98÷4.2=1.9

↓ ↓

79.8÷42=19

(2)7.98÷4.2=1.9

↓↓

789÷420=1.9

接着,教师通过“想一想:这两种方法分别是怎么算的?比一比: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选一选: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进行计算?”让学生同桌之间快速交流这些问题,之后分别请一位学生回答,对这个问题的选择方法统一为:“当然是选择第一种计算方法,因为它比较简便。”

这种做法貌似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经历了多样化的过程,也让学生通过讨论对解题思路进行了优化,但是,我认为这样的过程显得非常仓促和单薄,单单通过不到一分钟的交流和一位学生的回答,就能让其他孩子也感受到第一种方法简便吗?事实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其实,教师对以上问题的设计还是很好的,但具体做法上需要慢一些、细一些,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身经历选择方法的过程,这样再得出的结论就可能会完善一些。

先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得出两种方法的区别。这时教师需要做的是,明确肯定这两种做法的正确性,因为它们都是依据“商不变的性质”,将要学的新知识进行了巧妙转化,变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从而解决了问题,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思维品质,应当提出表扬。这样对这两种方法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那么到底选择哪种方法更好呢?这时教师千万不要为了赶时间让学生匆忙下定义,更不要急着让学生做出选择,而应当创设情境,比如可以让学生分组比赛,一组用第一种方法,另一组则用第二种方法,再进行几道同类型题目的练习,让学生在充分体验感知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比较,在亲身经历中切实感受到第二种方法计算起来不方便,并自觉地使用简便方法,而不是在教师强势引导之下的“被认为”。

把选择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是说教师不做引导地任由学生“发挥个性”,也不是说教师象征性地让学生讨论两分钟,然后借着“优化”的名义再次将学生的思维进行高度统一,而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在经历中去体验、思索、发现,最终选择出符合规律的方法,选择出科学的方法,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在引导、启发、点拨上下工夫,让学生通过提、解、悟、析等多种思维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有主动权,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回归生活 主动学习 篇4

一、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感悟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阶段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培养学生从小用数学的方法去实践生活, 感受生活的数学和数学的生活, 沟通数学解题方法与生活问题解决策略之间的联系。

当然, 实践活动不是单独的项目, 它应与日常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例如, 认识轴对称图形, 除了在课堂中进行折一折、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外, 也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外去观察, 看一看生活环境中哪些地方运用到轴对称图形。或到社会上、社区里做一些调查采访活动, 增强学生的活动能力, 也真正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无处不在的。如下是暑假期间“红心”假日小队对本社区的学生零用钱的收入和使用的情况的调查。

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会“再创造”

国际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认为, 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 “学一个活动的最好办法是做”。为此, 他提出了“再创造”的数学教学思想, 即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去“创造”、去获得数学知识, 而不是生吞活剥地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 因为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费氏认为:数学比任何其他自然科学都易于创造, “一个聪明的儿童, 靠自己就能发现或创造出许多数学常识。”在人们的印象中, 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数学有一套严密的高质抽象的理论体系, 其中当然有深奥的东西, 但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来说, 数学的深奥感更多的是由脱离实际的数学教育造成数学与大众的隔阂所导致的, “再创造”学习就是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的素材, 但数学素材不等于数学, 要把这些素材通过整理、分析、归纳等活动, 得出数学的定义、规则, 再进行迁移到类似的问题中去, 这一过程, 即为数学的“创造”过程。

例:在学生学习完小数的加减法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请同学们调查你所感兴趣的几样物品的价格, 再根据调查内容提出问题, 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现在开了很多的大买场, 很多大买场实行会员制, 商场里的产品有会员价和非会员价, 有同学在乐购超市对几样物品进行了调查, 如下表:

计算一下三种物品非会员价为4.50+2.95+8.80=16.25元, 会员价为4.35+2.80+8.50=15.65元, 比较一下会员价比非会员价便宜16.25-15.65=0.60元, 看来如果经常到乐购超市买东西, 办一张会员卡是比较省钱。做完这道题后很多同学就了解到平常生活中怎样进行节约消费, 很多同学一下子就举出了很多这样类似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

三、布置贴近生活的家庭作业

为了给学生更多“做数学”的机会, 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家庭作业形式, 布置贴近生活的家庭作业, 这种家庭作业要与学生个人情况紧密相连, 适合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和生活背景, 并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对学校教育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 因为他们知道这种家庭作业培养了他们生活的能力。当鼓励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 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特别深;当孩子们意识到所学的知识会马上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时, 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越发有意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 贴近生活的家庭作业,

案例:教学比例尺知识时, 教师首先从生活入手进行导课激趣:“老师暑假要去北京旅游, 你能帮助我测算一下常州到北京的路程吗?”学生兴趣盎然, 各自在备好的“中国地图”上认真地测算。为测两地的图上距离, 有的同学用直线折测的方法沿公路线重叠或沿铁路线重叠, 再将重叠过的线拉直, 求出了图上距离;有的用直尺直接量两地的直线距离。如何用图上距离求实际路程呢?同学们边看图例, 边讨论, 边试做。有的用线段比例尺上每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乘图上距离, 有的用图上距离乘分数比例尺的分母, 也有的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讨论交流时, 许多同学对直尺直接测量两地直线距离的方法提出疑问。最后, 大家一致认为:确定旅游路线应该按图上两地铁路或公路的长度作为图上距离, 然后求出两地的实际路程。用线段比例尺可以这样求:每厘米所表示的千米数×图上距离=实际路程;用分数比例尺可以这样求:图上距离÷比例尺=两地路程。之后, 老师让同学们设计一种最佳进京旅游方案。同学们乐此不疲, 整个学习过程一直处于轻松愉悦、兴致盎然的气氛中。使学生既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又发现了新知识, 更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一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下一篇:有机锡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