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经济

2024-07-19

结构经济(精选十篇)

结构经济 篇1

在我国经济结构中, 产业结构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而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以及调整, 则正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转变以及优化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要求, 能够有效的保障我国在现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够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社会竞争力。

二、调整我国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方式

1. 应当正确的对我国现今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经济特点进行分析。

经济结构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同时其也会同不同国家自身的经济阶段以及经济特征具有重要的联系。从世界范围来看, 大部分西方国家如美英日韩都是以三产为主要发展类型, 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二、三产业都能够保持在较高的增长速度, 且三种产业结构也能够一直维持在3:2:1的比例。而德国同上述国家相比则大体相同, 只是三种产业是一种2:3:1的比例。在继续深入的分析之下, 则可以看到上述国家都能够在实现工业化之后使第三产业能够保持一种较高的增长, 且在整体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强。

而对于我国来说, 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 这就会使得我国的农业产业比重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降低。而同其他工业化发达国家发展进程相比则可以看到, 我国在此阶段中的第二产业仍然能够具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尤其是生产服务业等都能够具有较高的潜力。

2.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 且不同地区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这就使得我国不同地区中对于产业结构也具有着不同的要求以及不同的经济发展任务。其中对于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以及已经完成工业化发展的地区而言, 其在现今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能否良好的解决本地产业结构升级问题。而对于部分仍然处在工业化初期的地区而言, 其在目前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应当研究如何能够使自身的工业化进程得到加快。从这个角度来说, 则可以看到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相同, 都是存在一个对于梯度的转移过程, 而对于我国的部分地区来说, 也并不是必须应当经过这种工业化的过程。所以, 当我国正式开展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调整时, 也没有必要使所有地区都搞同一套标准, 而是应当能够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相应的对策。比如在我国不同地区中, 其自身所具有的地区优势是不同的, 这就需要在实际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使自身的产业特点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 对于部分省市级地区来说, 则应当主要对不同产业的协调发展进行强调, 从而能够在良好发挥自身经济优势的同时突出自身产业特点, 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3.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还应当能够对现今世界总体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考虑。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从表面看来是从美国房屋次贷危机二期, 但是经过很入研究之后就能够发现其中存在更深层次的因素。从国际经济失调方面来看, 则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首先, 在部分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存在着高消费以及低储蓄现象;其次, 部分新型工业化国家近年来出现高速的经济增长也使其整体出口增长得到了提升, 从而对美国形成了一种数量较大的债权以及贸易顺差;最后, 部分资源供给型国家则通过对于资源的高价出售而获得大量资金, 从而在短期维持了本地经济的发展繁荣。而当经济危机发生以来, 各个国家都在不断的对自己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并不断的对其进行调整。而对于我国而言, 在这个过程汇总我国的出口企业也将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这就需要我国应当良好的转变以往靠低价格、大批量竞争发展的格局, 从而能够在建立自身良好品牌的前提下提升出口附加值。

4.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还应当在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尽可能的减少压力。

对于目前来说, 我国已经成为了能源消耗的大国, 关于节能减排方面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我国能够努力对新能源进行开发, 并能够通过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来进行技术节能减排。同时, 我国现今的工业化以及工业结构已经正式进入到中后期阶段, 而这也同我国目前的消费升级具有一定的关系。而近年来, 我国居民的总体消费在我国总体收入中的比重也逐渐降低, 出现了过度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等情况。这就需要我国能够积极的对经济分配结构进行调整, 从而能够以良好的产业结构转变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动力, 进而以此种方式减轻我国节能减排的压力以及对工业内部结构进行优化。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 积极转变我国原有经济以及产业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上文中, 我们对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研究, 而在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 也应当根据我国现实状况有针对性的制定一系列措施, 从而使我国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向修海, 杜延军.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内生机制研究:一个扩展的RBC框架[J].软科学, 2010, (9) :28-32.

[2]熊杨, 葛建军.贵州省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9, (2) :99-101.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篇2

经济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转移、体制和组织创新,一方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我国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进入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才能促进经济发发展为目标,积极主动、全方位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在物质上保证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实现,从而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一是,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一度带来严重冲击。这种冲击表面上是对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对过多依赖外需的增长结构的冲击;二是,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进口的依赖程度明显上升,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

结构经济 篇3

2008年以来,河南省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粮食生产核心区等国家战略,倾力发展产业集聚区,积极构建三个体系一个平台,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逐步扭转了经济分散发展的旧格局,加快了经济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激发了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河南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

2007~2012年,河南省投资效果系数持续下滑至全国平均水平之下,投资增速由2003~2012年年均30%左右下降至2013年前三季度的23.5%,经济增速由2003~2012年年均12.5%下降至2013年前三季度的8.7%,经济增速已经滑出了9%~11%的潜在经济增速合理区间。横向对比,河南也出现明显反差,2006~2012年,全省投资增速从全国第3位下降到全国第21位,从中西部地区第2位下降到倒数第2位,从中部六省第2位下降到倒数第1位;河南省经济增速从全国第8位下降到第22位,从中西部地区第2位下降到倒数第1位,从中部六省第1位下降到倒数第1位。

出现以上问题固然有国内国际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其根源还在于内因,即河南省内部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在新阶段新形势下集中爆发,尤其是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集聚化程度低、产业升级迟缓、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动能不足,等等。

为了遏制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趋势,河南必须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方针,以调整投资结构为着力点,推动经济结构升级,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活投资主体,实施“创新驱动”主导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一、调整城乡投资结构,提高城镇化的规模、质量、效益和水平

城镇化既是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又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两极分化的根本途径。根据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和诺瑟姆“世界城市化进程公理”,城市化率在30%~70%是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未来几年,河南省仍处于城镇化加速的中期阶段,应汲取世界城镇化经验教训,避免陷入城市病怪圈,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走绿色、低碳、智能、健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力争2020年河南省城镇化率接近55%,与全国的差距缩小到5个百分点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缩小到5个百分点左右。

首先,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效益。一是引导人口和投资向城镇集聚。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促进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二是治理城市病。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对交通拥堵、雾霾天气、污染排放、垃圾围城、城市内涝等城市病进行综合治理,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建设宜居宜业城镇。三是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城乡之间以及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

其次,应加大改革力度,破除阻碍城镇化的体制机制约束。实行户籍自由迁移制度,实行建设用地有序流动和自由交易制度,实行低房价政策,实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政策。

二、调整区域投资结构,提高区域经济和城镇布局的集聚发展水平

河南省应实施非均衡集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集中式”城镇化道路,构建“集聚集中集群集约型”城镇体系,推动中心城市增长极、都市圈、都市带、城市群集聚发展。把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打造成为河南省城镇体系的主体形态。

把郑州打造成为“世界级超级中心城市”。应遵循“增长极”理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借鉴东京都市圈发展经验,按照2000万人口规划大郑州都市区,首位度提高到30%以上,发展战略定位应提升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和“世界级超级中心城市”。

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为我国第四增长极。城市群已经被确立为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中原城市群在二级城市群中规模最大,缺点是大而不强。中原城市群未来目标定位应为二级城市群的领头羊,远期应进入国家一级城市群之列,力争成为我国第四经济增长极。为此,应实施郑州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同时实施中原城市群一体化战略。

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省辖市)都市圈。以其他省辖市为中心、以周边县城为卫星城市,构建区域中心城市都市圈。积极谋划都市圈地铁轻轨网络建设。

分类发展小城镇。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功能的小城镇应科学定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适度发展,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可发展为卫星城镇,工业型小城镇可发展为小城市,大量的农业型小城镇发展的重点在于完善服务“三农”的功能。

三、调整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加快创新型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升级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55年提出“倒U形”理论:在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占比上升至50%左右时,达到“倒U形”曲线的顶点,之后开始下降;同时第三产业占比开始上升,呈现服务业化趋势。河南省应遵循“倒U形”一般规律,加快三次产业结构服务业化,以服务业升级带动经济升级。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信息、电商、创意、文化旅游、房地产、金融、健康、商务服务等九大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围绕现代服务业建立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支持中心城市中央商务区、中小城市和县城商业中心区建设,将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全面引入服务业园区。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品牌,培育形成100户大型龙头企业,重点抓好100个重大项目建设。

构造一批跨越三次产业的链式产业集群。遵循产业“融合发展、关联发展、互动发展、集群发展、创新发展、升级发展”的规律趋势,以河南省现有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基础,链式整合,沿产业链纵向或横向扩展,构建具有河南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构造以下八大创新型产业链式集群:信息产业链式集群、汽车产业链式集群、食品产业链式集群、房地产业链式集群、金融产业链式集群、健康产业链式集群、电商物流产业链式集群、创意产业链式集群。endprint

四、调整工业投资结构,加快创新型工业集群化升级

调整工业投资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升级产业结构,河南省已经进入新的转型阶段,必须重新审视原有产业体系,积极构建新的现代产业体系,明确战略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夕阳产业。

构建“466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一是着力培育四大战略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战略产业大都处于快速起步阶段,亦称“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或朝阳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就是有可能成为未来主导产业的产业,具有技术进步快、起步快、发展快、前景广阔等特点,据此,河南省应选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命科学等四大战略产业。二是倾斜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高成长产业)。高成长性是主导产业重要特点,主导产业亦称“高成长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是河南省近年来增长最快且潜力最大的产业,未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建议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河南省的战略型主导产业。同时,汽车、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食品产业、生物医药等产业符合主导产业选择的特点和原则,应确定为河南省的“支柱型主导产业”。三是改造升级六大支柱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河南省应重点改造提升有色、钢铁、纺织服装、轻工、化工、能源等六大支柱产业。四是限制淘汰或转移四类夕阳产业。主要包括资源枯竭的能源原材料采掘业,高耗能的低端加工业、高污染的低端加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的落后产业等四类产业。

五、调整农业投资结构,加快创新型农业集群化升级

农业规模化是快速城镇化的必然结果,农业集群化是农业规模化、企业化、标准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业现代化的最优组织形态。应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加快农业基地建设和集群化发展。一是提升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水平,力争每年建设标准化高产示范田200万亩,到2020年完成50%以上的中低产田改造任务,每年增产粮食20亿斤。对粮食基地县政绩考核要单列,对粮食生产的综合补贴水平应逐年提高,提高农民种粮收入和种粮投入积极性。二是做大做强一批特色农业集群。建设现代农业基地也是国家战略,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两大基地建设,其重点任务是培育特色农业集群,应把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政策引入到农业之中,着力打造100个名优特肉蛋奶畜产品产业集群,打造100个名优特蔬菜、油料、林果、苗木花卉、中药材等种植产业集群。三是做大做强一批农业规模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种养规模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种养加科工贸一体化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链式产业集群。争取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亿元支持河南省创新型农业规模化龙头企业发展,重点支持500家龙头企业标准化建设和研发推广中心建设等。推广双汇经验,培育一大批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和农业上市公司。

六、调整物化资本与人力创新资本结构,全面实施“创新驱动”主导战略

当前,随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逐步消失、资源枯竭、环境容量极限等制约,依靠劳动力和资本低成本规模扩张的“外延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加快向“创新驱动型”的内涵集约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一是重构河南省经济升级版的战略体系。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必须提升“创新驱动”的战略层次,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导向战略,“科教兴豫、人才强省”为基础战略,“开放带动”为主导战略,“创新驱动”也属于主导战略,共同构成河南省的战略体系。“开放带动”主导作用主要通过汇聚外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依靠外来投资驱动增长;“创新驱动”主导作用主要通过人力资源提升和技术创新来驱动经济增长。二是构建河南省“创新驱动”战略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快升级现有产业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以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壮大为核心,以打造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以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园区、创意园区为载体,以各类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密切产学研结合、构建产业创新联盟为路径,以知识产权专利发明及其经济社会效益为评价标准,形成内生的自主发展的体制机制。将“创新驱动”绩效纳入政府考核体系。

结构经济 篇4

关键词:区域,空间,区域的空间结构,城镇空间结构,川渝经济区

一、区域与空间

空间, 是相对于某个特定的中心事物而言的一个场所。在这里, 空间指的是经济的空间, 它具体表现为一个特定的地域空间, 表现为地壳表面的一部分, 它是物质存在的载体。空间是一个三维结构, 具有非均质性、差异性和内聚性的基本特点, 同时, 空间的形成还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现实的可塑性。

区域, 相对于空间来理解, 是一种具体化的特殊化的空间。从本质上来说, 区域的内涵应小于空间的概念, 区域是特殊化了的空间。在理论上, 我们研究的区域是对现实真实区域的抽象, 主要表现为区域是引入了人及其关联要素的活动的一个地域空间。区域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内在结构紧密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由此, 我们可以对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区域下这样一个定义:区域是一个内在特性相似、内部结构相对稳定, 而又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

区域, 就象一个生物体一样,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这种整体结构性, 正是区域经济在现实中运动和发展的依托。如果我们要分析一个区域的经济体系, 试图了解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就必须分析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所有的主要结构。其中, 包括区域的产业结构、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的运输结构、区域的投资结构、区域的技术结构、区域的外贸结构、区域的消费结构, 等等。

我们这里所说的空间结构, 一般是空间的经济结构, 指经济区域内各经济单元的相互关系。我国著名空间结构理论学者陆大道对空间结构是这样下定义的:“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及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值得注意的是, 把握空间结构既要分析空间内各种要素的系统性和相互关联性, 同时, 更要强调要素的动态性, 因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包括其位置关系, 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 空间结构也是一个三维概念。

从大量的区域开发与区域发展案例中可以得出, 区域的空间结构反映了区域发展的本质, 它从空间分布和空间组织的角度来考察和分析区域发展的状态。要判断一个经济区的发展是否健康, 区内各组织是否协调有序, 与区外的关系是否紧密, 以及资源的利用是否处于最佳的状态, 等等, 都要进行区域的空间结构研究。在分析区域空间结构的实践中, 我们需要考虑的除了运费、地租、集聚这三个基本因素外, 还包括资源分布、气候与地形、社会结构、历史特点等, 而且除了市场调节外, 还涉及到政府的政策、方针、制度的制订与实施。

在这里, 通过对区域的空间结构的研究, 主要是要达到以下主要的具体目标:第一, 判断区域经济发展所处阶段, 因为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有不同的特征;第二, 揭示区域经济空间分布特征、集聚与分散的关系及其效益;第三, 预测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状态的演变趋势;第四, 根据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和实际趋势, 对具体区域空间结构提出调整方向及实施此种方向调整的途径。

三、区域的城镇空间结构

从总体上来说, 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都是以节点、轴线和域面这三种空间形式表现出来的。其中, 节点通常指的是一个经济中心, 一个具有极化作用的经济中心。具体的说, 节点的作用表现出来就是不同的城市功能。而由节点与节点共同组成的空间系统也就是这里我们所说的城镇系统, 即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 从来就是区域规划者重视的问题。而从70年代中期开始, 我国学术界也对此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城镇空间结构体系表现为城镇的地域分布、排列及其组合状况, 其中主要包括全国性的城镇地域分布状态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城镇地域分布状态。而城镇空间分布一旦形成, 将会对区域发展如城乡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建筑景观、社会生态、居民生活方式等产生重大而持久的影响, 并进而影响到政府决策与城镇、区域规划。

按照张敦富教授的观点, 他认为城镇在空间上聚集以至形成城镇带, 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推进的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人口和产业不断向中心城镇集中;第二阶段, 中心城镇的向心力相对减弱, 开始出现卫星城镇;第三阶段, 城镇规模继续扩大, 出现城镇群和区域性城镇带。借鉴这一思路, 我们在进行区域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实践时, 通常考虑的是一下三种布局模式:

1、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增长极的布局模式。

城镇具有高度的聚集性, 是区域人口、经济、信息、技术、金融集中地, 具有较强的极化作用, 即以其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优越的条件将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吸引过来;城镇还具有辐射功能, 必然会产生扩散作用, 即对周围地区提供市场、提供经济技术支援以及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增长极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从而形成了规模有序、有机联系的城镇空间布局体系。这种布局模式具体表现为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圈或城镇群。

2、城市发展轴的布局模式。

一般的发展轴主要是指两个大的中心城市带动交通线上的若干中心城镇的发展。这条轴线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集聚作用, 通过其影响范围内的客体带动区域的发展。通常情况下, 该轴线是交通干线、能源输送线、水源及通讯干线等线状基础设施经过、周围又有经济实力和开发潜力的地带, 可以分为海岸发展轴、大河河岸发展轴、铁路干线沿线发展轴和复合型发展轴。这种布局模式具体表现为轴线及其附近地区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镇联结起来的经济密集带。

3、城市网络布局模式。

发展轴进一步演化从而形成一个由若干发展轴联合起来的网络, 这种网络布局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更强。在一定程度上, 它是扩大了的“点”或点的集合, 是最高程度的空间集聚形式。对于网络所在的区域来说, 意味着增长结果的分散化和增长极点的分散化, 而对于更大的区域来说, 则将整个网络区域视为一个巨大的增长极。简单的说, 它是节点、轴线和域面三种空间形式的结合。这种布局模式具体表现为有强大经济实力、人口密集的经济区。

四、川渝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分析研究

川渝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中国家重点建设的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主体, 是西部三大经济带 (区) 中西北西陇海兰新经济带、西南南贵昆经济区的重要衔接区和战略接替区, 在中国西部地区及长江流域开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地位。

川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 西部最大的两个中心城市 (重庆和成都) 也都集中在此, 是我国西部经济的重心所在。成都作为西部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是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重庆作为西部地区惟一的直辖市, 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和集水路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和内河口岸。除了长江黄金水道外, 以成渝、内宜、成乐、成绵、成南、成雅高速公路等为骨架的公路交通网已初步形成, 以成渝、成昆、宝成、襄渝、渝怀、川黔铁路为骨架的铁路交通网也已基本建成, 再加上较为发达的航空线路, 川渝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由于解放后中央政府高度集中的政策和战略扶植, 目前川渝地区在地域上自东向西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重化工业体系、以成都为中心的轻纺工业体系, 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了以重庆、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 以重庆和川南 (宜宾、泸州、自贡) 为中心的化工、机械工业基地, 以成都、绵阳为中心的电子工业基地、以德阳为中心的装备制造工业基地, 以及以成都、泸州、宜宾为中心的食品饮料工业基地。

从总体上来看, 川渝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不高, 城市分布极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地区、重庆都市区和主要交通线上, 形成了三个相对集中的城市密集区。其中, 有11个城市 (包括一个特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 集中在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平原上, 而该平原的面积不过1万平方公里左右;有7个城市 (包括一个特大城市和1个中等城市) 分布在以重庆为圆心、半径为100公里的范围内;有7个城市 (包括4个中等城市) 分布在以自贡为中心的川南地区。其余地区城市比较稀少, 经济也相对落后。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制约, 川渝地区大多数地区城市发展缓慢, 没有形成具有聚集效应的城镇体系。除了重庆、成都、攀枝花、绵阳、乐山、泸州、宜宾、自贡、内江、雅安等中心城市、大中城市发展相对较快之外, 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心城市尤其是农村小城镇发展程度很低, 而且城市发展网络密度不高, 经济社会联系不强。这严重制约了川渝地区空间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削弱了川渝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地的带头作用, 从而影响到全国经济发展的进程。

针对川渝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如何认识和把握重庆、成都两个经济龙头的作用, 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布局, 成为越来越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

参考点轴开发理论, 首先要充分依托重庆和成都两大中心城市, 大幅度加快川渝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 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优化上, 放在提高城市质量、经济总量和现代化水平上, 通过配套的市场体制建设, 完善服务功能, 创造体制优势, 发挥其经济、技术、人才优势, 带动川渝其他地区的发展;在依托两市的同时, 要重点抓好宝成——成昆铁路沿线和成渝高速公里沿线的发展, 以此为发展轴, 向四周扩散, 积极发展大中城市, 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 促进周围地区的协调发展, 最终形成以重庆、成都、攀枝花、绵阳、乐山、自贡、雅安、宜宾、泸州、德阳等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为主体、小城镇为基础结构合理、分布均衡、功能互补、联系密切的川渝城市网络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敦富, 《区域经济学原理》,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

[2]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科学出版社, 1999

[3]吴传钧, 《中国经济地理》, 科学出版社, 1998

[4]孙久文, 《区域经济规划》, 商务印书馆, 2004

当前国际经济结构 篇5

金融全球化的本质是金融资本的全球高速流动以寻求最大利润。巨额资本的快速流动增加了金融系统的潜在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不健全、具体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产生金融危机的诱因可以说无处不存,无时不在。主要是因为:

1.短期资本的大进大出,国际游资频繁在各国外汇、股票市场流动,具有投资、投机两重性。短期资本的大量涌入造成了经济结构性失衡,形成“泡沫经济”,一旦出现逆差或货币贬值,资金便迅速抽逃,导致国际信用危机。的亚洲金融危机便是典型例子。据im f估计,国际短期游资多达7.2 万亿美元,约占世界总额的20%。其投机性、流动性和逐利性构成了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经济安全的严重威胁。

2.作为资本流动载体的金融衍生工具的最大特点便是其“杠杆效应”,能以较少“定金”买卖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于定金合约金额的金融产品,如远期合同、期货、期权和互换等,形成以证券料汇、利率和商品行情的信息预期为客体的金融衍生资本。一家金融机构的少量交易即可牵动整个国家经济甚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金融链条上的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使整个金融系统遭到毁灭性打击。

经济结构加速转型 篇6

9.6%

预计2011年中国GDP增速,2010年前三个季度GDP增速为10.3%

4%

预计2011年CPI水平,2010年1~11月CPI为3.2%

3.25%

预计2011年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一年中将加息3次,每次加息0.25个百分点,目前为2.5%

5%

预计201 1年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小幅升值,年中汇率将升至6.3,目前为6.65左右

7万亿元

预计2011年新增贷款额度,比2010年的8万亿元有所减少

2011年中国经济会如何发展?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

会议指出,明年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经济政策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引人注目的是,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述不同,今年会议提出明年我国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货币双政策由过去两年来“积极与适度宽松”的搭配变为“积极稳健”相配。这意味着在当前流动性过剩、通胀预期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政策的转向是为了让经济运行的货币环境回归常态,保持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

分析人士指出,从长期看,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新组合释放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强烈信号,这有助于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迈向更均衡的增长。

GDP增幅回到个位数

“稳健”的政策意味着政策目标是防止投资和经济过热,而不是要大幅压低经济增速。因此,2011年经济增速将有小幅回落,从两位数回归到个位数。

从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来看,国泰君安认为,基于消费增速保持稳定,预计2011年消费贡献GDP为5.3%,与2010年基本持平。而2011年投资增速将从24%降至20%。但考虑到存货投资的回补作用,预计资本形成贡献的GDP增速为4.8%,略低于2010年的5%。基于出口增速下滑及顺差下降的判断,预计2011年净出口贡献GDP为-0.5%,超过2010年的-0.2%。

整体而言,预计2011年GDP增速为9.6%,略低于2010年的10.2%,但仍能保持9%以上较快增长。2011年4个季度GDP增速分别为9.3%、9.8%、10%、9.5%,即三季度为同比增速高点。从环比增速看,2010年二季度为本轮低点,预计2011年二季度为短周期高点。

经济增速或已不是宏观经济追求的首要目标,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经济工作中的主线,但这一转变任重道远。

信贷规模下降

“虽然财政政策仍维持积极,但这只是意味着明年还会有财政赤字而不是会扩大财政刺激。而且,目前银行信贷占GDP的130%,而政府财政收入只有20%多一点,所以货币信贷政策远比财政政策重要。”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

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其核心含义是2011年的银行贷款和货币总量增速是否将有所放缓?目前,关于明年的信贷额度会确定为多少成为市场猜测的热点。普遍的看法是,既然是回归,那2011年的信贷额度要比2010年有所降低,因此,6.5万亿元成为可能。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2011年的新增信贷难以显著压缩,但比今年自然有些缩减,最终新增信贷额度可能是7万亿元。

国泰君安认为,2011年全年新增信贷为7.5万亿元,其中4个季度占比分别为30%、25%、25%、20%。

综合来看,从6.5万亿元到7.5万亿元都是在合理的信贷规模范围内,7万亿元的信贷额度可能是确定的目标,即使突破,也在可承受范围。

通胀仍将走高

随着今年物价的逐步走高,经济界人士认为,防通胀将是明年经济工作中的关键。

虽然防通胀已是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但按照目前的物价上涨势头,明年总体通胀水平仍然要高于今年。展望明年,经济学家巴曙松预计,全年的通胀水平会比较高,在4%-5%之间;上半年因为翘尾因素,通胀压力会大于下半年;下半年因为基数以及夏季食品价格向下调整,通胀压力会有所下降。但粮食价格一旦冲高,不会像蔬菜价格那样很快回落,必须到夏粮丰收以后才会有所调整,这可能发生在2011年5、6月份之后,此时还需要取决于夏粮收成状况。

国泰君安认为,食品价格已经与以往的季节规律脱节,反映了劳动力价格上升的大背景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扩散性影响,而尽管非食品价格的传导机制不畅,但劳动力成本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仍将对其产生正向传导,因此小幅上调2010年CPI预测从3.1%至3.3%,大幅上调2011年CPI预测从3.3%至4.0%;小幅上调2010年PPI预测从5.1%至5.3%,大幅上调2011年PPI预测从4.7%至5.4%。

对应物价上涨的趋势,预计政府将可能采取非财政货币措施以应对,如,暂缓资源能源价格改革;实行价格临时管制;调整CPI权重,根据消费结构的变化,相应降低食品权重,也能降低CPI指数;提高通胀容忍度,不再控制通胀水平在3%以下,适当放松到4%左右。

其他还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如加息来改变供需和预期,缓解通胀压力。通过汇率政策,用升值可以减缓通胀压力,最后也可以通过实施减税扩大居民收入降低通胀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加息稳定通胀预期

分析师认为,2010年三季度以来,国内宏观无论是在经济、通胀形势,还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均与2007年二季度以后的情况存在诸多相似性。这意味着,2010年三季度与2007年二季度的货币政策也面临着相似的轨迹。从利率政策看,目前的利率水平与2007年5、6月份相似,且负利率的情况甚至较当时更为严重。由于CPI水平仍将持续上升,因此,预计未来很可能进入2007年那样的持续加息的周期。从存款准备金率来看,目前的频繁上调也与2007年的情况如出一辙。

巴曙松认为,从目前的趋势看,如果没有重大的自然灾害,预计明年全年通胀高点可能主要集中在上半年,货币紧缩、加息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政策也将主要集中在这一时间窗口。

汪涛预计,未来两年内利率将逐步回归正常水平,未来12个月内加息100个基点将有助于稳定通胀预期。自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利率大幅降低,而且实际存款利率已在负区间内越陷越深,因此加息也是必然之举。利率主要被用来管理通胀预期,而不是用来影响信贷投放。在当前外汇储备持续大量增长的背景下,即使是为了维持流动性状况的稳定,都需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路透调查显示,半数机构预期最早加息日期在今年末,而另一半机构则认为是明年一季度,加息幅度则普遍被认为仍是25个基点。受访的不少分析师预计,在明年底之前存贷款利率将累计上调75个基点,分别至3.25%和6.31%。

在接受调查的25家机构中,多数认为存款准备金率将在未来1年内达到20%。根据预估中值,明年一季度之前央行将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9%,而二季度末则有望升20%。

人民币持续小幅升值

另外,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可以帮助调整经济结构、抑制通胀并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汪涛认为,决策层在考虑人民币升值时,其对出口受到的冲击、境外资本流入和资产价格的顾虑仍将起到主导作用。虽然有外汇大量流入和贸易伙伴带来的压力,预计人民币年升值幅度仅为5%。同时,中国已进一步收紧了资本管制以遏制境外资本流入,2011年这方面的做法还将持续下去。

论经济结构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篇7

1 我国经济结构现状分析

经济机构包括产业机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等, 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转型需求, 我国目前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需要着重解决现有问题, 并以满足国民经济的本部增长为中心进行经济经济结构的优化。通过产业结构失衡、内外需比例失调、投资消费比失调、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扭曲等现有问题的解决, 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 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2 经济结构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2.1 经济结构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现代经济研究指出, 经济结构的科学性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特色经济结构模式决定了国民经济的稳定性, 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起步晚等因素影响, 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在我国新时期经济转型阶段, 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是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

2.2 消费结构调整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点

前几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及后金融危机时期, 我国通过及时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及鼓励消费等方式降低了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但是这一活动明显指出我国传统经济结构存在的不足。针对我国经济结构内外需比例失衡问题, 新时期经济发展必须处理好内外需比例, 以消费结构调整为基础, 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过投资消费比的优化、国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加快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等方式, 优化消费结构。通过进一步鼓励中等收入人群消费、加强产品肖像政策的连续性执行等方式, 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脚步。针对农机具、汽车、家电等产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执行, 引导国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2.3 经济结构调整的创新是保障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缺乏可借鉴经验与理论, 因此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需要不断摸索与创新。为了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 我国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自主创新。根据中国经济特色明确经济结构调整的支点与重点, 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 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2.4 经济结构优化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分析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国家的道路。为了保障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 我国必须以经济结构的调整保障经济结构合理性。以经济结构的科学性为基础, 以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微观调控为重点, 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目的、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目标。通过经济结构的优化, 改变现有经济结构状况, 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与完善化。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现状及问题, 采取针对性优化调整策略与政策、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5 以经济结构优化加快乡镇经济发展, 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我国经济结构的构成中, 乡镇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及乡镇经济发展中, 加快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有助于乡镇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农村产值结构和农村就业结构构成中国农村产业结构, 农村产业结构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反映中国国民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农村经济结构及经济增长对国民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国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结构的优化, 以此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为满足新时期全面小康社会构建、满足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2.6 我国经济转型期对经济结构优化及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分析

我国经济转型期特点决定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我国现代经济结构化需要从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结构也需要从低级经济结构向高级优化经济结构方向发展。针对传统经济增长中单纯经济增长存在的不足, 利用经济结构优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国民经济增长。利用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 实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及经济发展质量目标。以国民经济存量调整、国民经济增量优化, 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及结构的升级, 满足我国新时期经济转型需求。

3 以国企改革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优化分析

目前,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的换档期, 经济结构的调整阵痛期, 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新时期经济结构增长的关键。以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实现国有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方式, 使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更加完善, 深化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 以国有企业改革避免行政干预对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 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完善与优化, 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 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的优化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经济结构的构成因素, 针对经济结构优化及调整要求, 我国应强化相关政策的执行与监督。以金融手段干预及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为基础, 以各级政府的强化执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脚步, 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能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孙志豪.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J].工商连报, 2013, 5.

佛山市经济结构和经济转型升级分析 篇8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也是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告以佛山三次经济普查以及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 对佛山产业结构进行纵向比较, 深入分析了佛山经济发展现状及特征, 尤其是在经济结构演进与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困难和问题, 据此提出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 经济结构分析

1.1 产业结构分析

1.1.1 GDP总量迈上新台阶, 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佛山市生产总值7010.2亿元, 比上年增长10.0%。2004~2013年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围绕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上下波动, 互有高低, 但总体呈下降趋势, 第二产业的年均增速比第三产业高6.1个百分点, 如图1所示。“三普”数据显示, 2013年末全市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99166个, 比2008年增加37613个, 增长61.1%;产业活动单位数111894个, 比2008年增加42513个, 增长61.3%;企业法人单位数88883个, 比2008年增加34725个, 增长64.1%, 这说明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 佛山市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数量增加, 企业数量规模不断扩大, 促进了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

1.1.2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二、三产业比重差距逐步缩小

从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看, 2004~2013年佛山第一产业比重保持下降的态势, 但是下降的速度趋缓;第二产业2005年以来比重始终保持在60%以上, 2008年达到峰值后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2004~2008年间逐步下降, 2008~2013年逐步上升, 与第二产业比重的差距逐步缩小, 如图2所示。另外, 产业结构优化还体现在法人单位数变化上, “三普”数据显示, 第二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 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 2013年末, 佛山市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为58301个, 比重为58.8%, 比2008年上升10.8个百分点, 这说明佛山市法人单位目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1.2 就业结构分析

“三普”数据显示, 2013年末全市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33.9万人, 比2008年末增长16.6%。其中第二产业235.4万人, 增加17.9万人, 增长8.2%;第三产业98.5万人, 增加29.3万人, 增长42.5%, 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增速明显超过第二产业。从佛山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数比重看, 2008年比重为75.9:24.1, 2013年比重为70.5:29.5, 五年间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就业比重上升了5.4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法人单位就业人数比重呈不断下降态势。

1.3 工业内部结构分析

“三普”数据显示, 2013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08个, 比2008年减少1819个, 下降了22.9%, 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 (企业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 总额达1944.9亿元, 比2008年增加617.3亿元, 增长46.5%, 年均增长7.9%。这说明尽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有所减少, 但佛山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更注重企业的投入和做大做强。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6684.6亿元, 比2008年增长61.7%, 年均增长10.1%, 实现利润1285.3亿元, 比2004年增长169.9%, 年均增长22.0%, 显示佛山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从制造业各分行业产值看, 2013年产值最高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达到3731.8亿元, 占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工业产值比重的22.6%, 企业法人单位数占全部制造业部门的比重为12.1%;其次是金属制品业, 产值为1404.7亿元, 占8.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产值为1181.9亿元, 占7.2%, 排第三位;这三个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值比重合计占38.3%, 企业法人单位数占全部制造业的32.2%。从制造业各行业增长情况看, 与“一普”相比, 2013年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产值增长27.9倍, 增长最快;其次是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了9.8倍;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6.8、6.5倍, 见表1所示。

1.4 服务业内部结构分析

从服务业内部各产业比重看, 2013年, 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占比最大的仍是批发和零售行业, 为22.7%, 但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新兴的金融业、房地产业的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 其中房地产业占比达到17.9%, 仅次于批发和零售行业, 比2008年上升了1.8个百分点。这种变化体现了佛山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势, 传统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趋于下降, 新兴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从服务业法人单位数量看, 各类服务业法人单位数不断壮大, 2013年末, 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数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48.3%, 比2008年上升了5.0个百分点;房地产业法人单位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5.6%, 比2008年上升了0.1个百分点, 见表2所示。

2 佛山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

注:“总产值”数据来源于佛山统计年鉴.

注:“增加值”数据来源于佛山统计年鉴.

2013年佛山人均GDP达到15551美元 (1) , 按照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当人均GDP大于4000美元时的工业化后期阶段, 一般国家的产业结构比为7.0:46.0:47.0, 见表3所示。而当人均GDP水平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时, 产业结构中应是第二产业产值比下降, 第三产业占支配地位, 且第三产业产值比上升并超过50%。2005~2013年间, 佛山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均超过60%, 虽然与第三产业比重之间的差距从扩大到缩小, 但两者之间差距仍较大。2013年全国、广东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均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这说明佛山产业结构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 服务业发展仍然明显滞后于工业发展阶段。

2.2 高新技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产值比重偏低

按照OECD和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 把制造业的行业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低技术制造业。2013年佛山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为6.6%, 略高于2008年的5.4%, 中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为37.7%, 中低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合计为53.3%, 见表4所示。根据广东统计年鉴数据, 2013年佛山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为1254.1亿元, 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2.4%,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2) 为283.0亿元, 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7.3%, 无论是先进制造业产业比重还是高技术产业比重佛山均远低于广州、深圳, 而且还低于珠三角平均水平, 见表5所示。而从企业法人单位数看, 2013年佛山中低技术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占比为67.3%, 其次是中高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占比为28.5%, 高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占比仅为2.9%。这说明佛山制造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产值上, 仍以传统产业为主, 现代制造业发展不足, 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注:数据来源2014年广东省统计年鉴.

2.3 战略性新兴产业法人单位比重偏低, 且地区发展不平衡

如表6所示, 2013年末, 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738个, 占全部法人单位0.74%, 其中, 节能环保产业256个, 占全部法人单位0.26%;新材料产业261个, 占0.26%。而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16.6万个, 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2.0%, 其中, 节能环保产业7.1万个, 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0.9%;新材料产业4.7万个, 占0.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法人单位比重偏低。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区分布看, 经济普查数据显示, 2013年南海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法人单位数占60.7%,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收入占42.3%;而GDP总量占比最大的顺德区新兴产业法人单位数仅占11.2%, 但从业人数、营业收入、资产总计比重分别为55.3%、46.0%、53.8%。

注:工业总产值来源于佛山统计年鉴.

2.4 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城镇化有助于通过推动消费层次的提升, 从而拉动内需,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2013年佛山城镇化率已达94.88% (3) , 在省内城市中高于广州, 仅次于深圳。但目前佛山的城镇化存在城镇化率高,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从表7可见, 佛山的城镇化水平在人口、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指标的表现大部分落后于广州、深圳。特别是在经济城镇化方面, 佛山的人均GDP水平低于广州、深圳, 第三产业的发展更是远落后于广州、深圳两地;在社会城镇化方面, 除了每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指标表现较好, 高于广州和深圳两地以外,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每万人拥有床位数、人均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均明显低于广州、深圳两地。

3 佛山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3.1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全面提升产业结构层次

不断增加第三产业的投入, 整合资源, 积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 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 建成为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引进和培养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 全面提升佛山第三产业的集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 使第三产业成为佛山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3.2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着力培育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升产业层次。努力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引导传统产业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的“三自”式发展道路。加快制造业与先进技术的融合, 实现制造业“先进性”蜕变, 推动“佛山制造”、“制造基地”向“佛山创造”、“制造总部”转型升级。

3.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完善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与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开展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创新计划, 完善集聚创新资源和开展创新活动的载体支撑体系。实施企业创新培育工程, 发挥大企业创新骨干作用, 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体系, 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进程, 构筑高层次人才洼地。

3.4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全面提升城市化质量水平

贯彻落实《佛山“十二五”发展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原则, 推动佛山城市化健康发展。

4 结语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佛山市“GDP”达到7603.3亿元, 比上年增长8.6%。这说明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转型升级, 佛山市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数量增加, 企业数量规模不断扩大, 促进了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

参考文献

[1]陈心颖.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经济转型升级—福建省的观察数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5) :148-152.

[2]杨林.深圳经济转型升级的增长轨迹[J].中国国情国力, 2015 (2) :68-70.

高层钢结构住宅结构优化与经济分析 篇9

1 工程概括

某住宅建筑高度为70.00米, 地下1层, 地上24层, 标准层层高2.9m, 地上建筑面积11423.7m2。原方案的-1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梁

钢骨混凝土柱结构体系;地上部分采用圆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钢框架采用Q345B钢。楼梯间、电梯井和A6户型设计成钢骨混凝土剪力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标准层楼板厚度12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做填充墙。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0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基本风压0.5k N/m2。

鉴于地下部分为停车库, 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文只对±0.000以上部分进行分析讨论。

经过设计计算, 原来的方案型钢用钢量共计299.2t, 钢筋混凝土用量是1933.5m3。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方案存在如下问题:

(1) 钢框架部分设计偏于保守, 梁柱应力比富裕度较大, 设计偏于安全。

(2) 混凝土剪力墙设计不合理, 结构抗侧刚度过大。结构变形远远小于1/800的规范要求[1]。

另外, 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 电梯间、楼梯间剪力墙中暗含的钢框架导致钢筋绑扎复杂。暗钢框架梁HN200×100在混凝土剪力墙中的布置为例。混凝土剪力墙厚200mm, 内置梁HN200, 剪力墙配置直径22mm的钢筋。去除25mm厚混凝土保护层, 型钢和钢筋之间无缝隙, 混凝土无法浇注和振捣, 不满足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现场只能将型钢两侧翼缘各切去25mm, 只保留腹板和局部翼缘, 不仅导致暗含钢框架无法发挥增加结构延性的作用, 而且减缓了施工进度, 与纯混凝土剪力墙相比, 延长了2/3的工期。

根据以上问题, 在保持建筑方案的情况下, 对原结构方案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方案。并对两个方案的经济性和技术性对比分析。

2 结构优化设计

2.1 结构方案布置

优化方案仍采用圆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布置柱网应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 经济要求和结构体系等因素。因此建议保留外墙角柱, 去除室内隔墙交角处的钢柱, 将柱网尺寸加大至7.2m×8.5m之间。并根据楼层变化, 合理调整钢管柱的截面尺寸, 增加室内使用面积。实现A4和A5两户型的室内大空间布置, 方便业主的二次开发利用, 改善空间效果。

清华大学曾做过一批无边框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在轴压力和水平反复力作用的试验, 发现试件的破坏多为剪切破坏, 弯曲变形和滑移变形所占比例较小。可见暗含钢框架对结构抗震性能贡献不大, 而且钢骨混凝土钢筋绑扎复杂, 施工有难度。因此优化方案中去除了暗含的钢框架。依据国家规范关于高层建筑平面布置, 抗扭性能的规定, 没有对混凝土剪力墙的平面布置进行调整。仅适当调整混凝土剪力墙厚度, 合理降低结构自重。经过计算分析, 得到框架部分构件和剪力墙合理的截面尺寸。

2.2 优化方案分析结果

比较各计算数据, 优化方案中构件应力比较大且幅度减小, 富裕度也相应降低, 构件承载力得以充分发挥。

同时, 以两方案中相对应位置处GKZ-2与Z-2的强度和稳定性验算结果显示, 优化方案中钢柱截面尺寸略有增大, 而构件承载力得以充分利用。同时, 优化方案X方向和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1/800, 满足相关要求。

优化方案各项控制指标与原方案相比大体相同, 建筑结构整体的抗侧刚度和结构延性均符合规范要求。去除暗含钢框架, 并适当减薄剪力墙厚度, 对整体结构抗侧刚度影响不大。两个方案的自振周期较为接近。而且前两个周期均为平动周期, 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3 经济性分析

钢结构造价包括钢材费用, 制作安装费用和防火涂料费用, 三者分别占全部费用的45%, 35%和20%。经过上述技术分析, 优化方案的经济效益表现在如下方面:

3.1 减少钢筋混凝土用量:

钢管混凝土柱个数的减少, 混凝土剪力墙厚度的合理调整, 楼板厚度的减薄, 使混凝土共减少244.7m3, 共计611.75t, 节约24.47万元。同时, 降低现场浇筑量和湿作业的劳动强度, 有利于缩短工期。

3.2 降低单位用钢量:

框架部分优化, 钢柱数量减少和暗含钢框架的去除, 使得单位用钢量降低。地上部分节约用钢量4.25kg/m2, 共计48.55t, 按照目前钢结构市场价格每吨6000元计算, 直接经济效益29.13万元。

3.3 减少梁柱节点:

柱网尺寸的增大和暗含钢框架的去除, 使得地上部分梁柱节点一共减少1164个。钢结构制作安装的技术含量较高, 相应的劳务费也高。梁柱节点的减少, 大大降低工厂加工和现场施工的工作量, 框架部分工期减少一半, 约50天。

4 结论和建议

4.1 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工程实际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理论和实践上的完善。

根据计算分析结果, 去除暗含钢框架, 合理调整剪力墙厚度, 建筑结构整体的抗侧刚度和结构延性均符合规范要求, 对整体结构抗侧刚度影响不大, 共减少混凝土611.75t, 节约24.47万元。

4.2 合理柱网布置对单位用钢量具有显著影响。

结合建筑功能要求, 调整柱网尺寸, 使构件承载力得以充分发挥并且单位用钢量降低, 地上部分每平方米节约用钢量4.25kg/m2, 共48.55t。

4.3 优化设计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混凝土和型钢费用共节约53.

6万元。而且优化设计后的结构趋于合理, 使之更加方便施工。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提高住宅空间使用率。

摘要: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兼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目前在高层钢结构住宅领域应用较多。但已建或在建的部分高层钢结构住宅成本居高不下, 设计偏于保守, 困扰其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 在设计源头上降低成本, 明确结构布置对成本的影响。本文利用MTS多高层钢结构设计软件, 对某小区24层钢结构住宅的结构方案进行优化。通过调整柱网布置和剪力墙设计, 在降低结构主体造价的同时, 还增加用户使用空间, 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JGJ3-2002,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65.[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JGJ3-2002,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65.

结构经济 篇10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一、古典增长模型的理论阐释

二元经济结构演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过程。刘易斯(1954;1955)模型和费景汗—拉尼斯(1961)模型是二元经济理论的经典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的对立,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先进工业部门的转移过程就是经济增长的自然趋势,而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伴随着两大部门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的趋同,二元经济即变为一元经济。发展经济学中一般把他们的模型并成为刘—费—拉模型。乔根森(D.W.Jogenson,1967)模型认为农业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产品是现代工业部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强调农业发展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的作用。

我们利用古典增长模型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来探讨二元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

C-D生产函数的典型形式为:

其中Y代表产值,T代表技术水平,L和K分别代表劳动力和资本两种投入要素,α和β分别代表劳动力和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二元经济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把经济结构分为低效率的农业部门和高效率的非农业生产部门,故方程(1)我们可以改写为两大部类的产值方程(1):

方程(2)和(3)中,Y1、A1、L1、K1和Y2、A2、L2、K2分别代表农业和非农业的产值、技术水平、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量。我们对方程(2)和(3)对数化并求微分,得到两大部类经济增长率分解式(2):

在这里,gj、△Aj/Aj、△Lj/Lj、△Kj/Kj、αj、和βj(j=1,2)分别代表农业(非农业)经济增长率、技术水平提升率、劳动和资本投入量增长率以及对应的产出弹性系数。在此,我们对方程(4)和(5)作如下理论假定:

(1)△L1/L1=△L2/L2≈n,这个假定是指农业和非农业的劳动力增长率都接近于人口自然增长率n,而人口自然增率是外生恒定的、不由经济系统本身决定的一个变量。

(2)△K1/K1=△K2/K2≈s,也就说两大部类的资本增长率都接近于储蓄增长率s,且s也是恒定不变的外生变量。

此外,在不考虑技术变化的基础上,即△A2/A2=△A1/A1=0,我们可以得出两大部类经济增长均衡路径如下:

也就是说两大部类的经济均衡增长率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各自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以及储蓄率四个基本因素。由此,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实际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元经济结构形成阶段。由于农业本身为劳动和土地密集型产业,人口、土地和资本的合理配比才可以实现农业经济的稳步增长,随着人口的增长,农村中将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由此导致农业劳动力产出效率的低下,而非农业尤其是工业相对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要素投入(劳动力和资本)产出效率都高于农业(3),两大部类在经济增长率上由此拉开差距。

第二阶段:二元经济结构强化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由于非农产业在劳动力和资本产出效率上都高于农业,即α2>α1,β2>β1,故而非农业的经济增长率将大大快于农业,有g2*>g1*。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就是农业的落后、农村的贫困、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与工业的先进、城市的繁华并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自由转移的前提下,农业与非农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城镇职工之间将出现无法弥合的鸿沟。

第三阶段:二元经济结构消失阶段。在城乡劳动力和资本市场无分割、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农业、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将大量被城市非农产业的高工资所吸引而流入非农产业。但随着非农产业规模的扩大,受到资本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率会逐步趋向于均衡增长值g2*,而农业在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后,在非农业产业支持、技术改造以及自身资本积累的前提下,也将实现经济稳步均衡增长,由此,两者在劳动力和资本产出效率上将逐渐趋同,即α2=α1,β2=β1,进而将实现农业和非农业经济增长率的接近,也就是g2*=g1*,此时二元经济将为一元经济所代替(4)。

实际上,在以上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非农业部门的不断转移是关键动因。二元经济转换过程中就是一个不断达到均衡(由于资本收益递减)又不断打破均衡(由于劳动力转移)的过程。这样循环反复,直到二元经济完全转变为现代一元经济,成功实现经济发展(陈宗胜,2008)。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证分析与测度

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体现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脉络和轨迹,为了深入研究两者的均衡关系,我们通过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和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两套方法对其进行动态实证分析。

(一)二元经济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统计指标分析

从理论上来讲,二元经济结构体现为产值和劳动力在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之间的配置,因此测度指标首先是劳动力比值和产值比值,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即意味着农业部门的产值和就业比重在国民经济中的下降。由此出发,可以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和二元消减指数四个基本指标测度二元经济结构演变情况,同时利用GDP增长率测度经济增长情况,由以上五个指标构成的统计指标体系即可以综合反映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统计特征。

1. 比较劳动生产率。

该指标即为一个部门的产值(或收入)比重同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它反映了1%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产值比重。根据这一定义可分别得到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而经验的国际比较表明,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总是低于1,而非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总是高于1,两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别越大,经济结构二元性越强;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轨迹呈现“U型”特征,同时,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轨迹呈现“倒U型”特征。

2. 二元对比系数。

该指标即为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二元对比系数在理论上介于0~1,该指标与经济结构二元性的强度呈反向变动的关系,二元对比系数越大,两部门的差别越小,反之则两部门的差别越大,当二元对比系数达到1时,农业和非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消失。据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二元对比系数通常在0.31~0.45,而发达国家通常为0.52~0.86(李保平,2005)。

3. 二元反差指数。

指农业和非农业部门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数的平均值。二元反差指数的理论值通常也介于0~1,指数越大,则反差程度越大。二元反差指数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成正向关系,也就是说,二元反差指数越大,农业和非农业差距越大,经济二元性越明显,当二元反差系数为0时,表明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了一元经济,二元性消失了。

4. 二元消减指数。

我们用二元对比系数与二元反差系数的比值来综合反映二元经济强度状况。二元消减指数越大,表示二元程度越小,一元经济特征越明显;相反,二元经济强度越高,二元消减指数与二元对比系数的变化方向相同,与二元反差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5. GDP增长率。

GDP增长率可以很好地反映经济增长状况。在GDP的构成中,非农产业产值的比重越大,其增长波动对GDP的增长波动也就越大,因此,GDP增长率变动趋势应该与非农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趋势保持一致。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78-2008)》以及《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1952-1998)》数据计算以上指标,结果如图1—图4所示:

从图1—图4可以看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1952-2008年与GDP增长率的波动呈现比较复杂的特征。从总体趋势上看,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动相对平稳,基本上在0.1~0.5的幅度内变动,非农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一直高于前者,且两者的差距在1978年之前一直比较大,到1978年之后两者的差距有所缩小;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系数在五十六年内变化比较平稳,只是从2000年开始都有所上升;二元消减指数变化比较剧烈,以1978年为界,1978年前除个别年份(如1958年)波动较剧烈外,基本上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这表明二元经济程度有所加剧,1978年后整体上处于高位剧烈波动,其均值一直在0.4以上,说明此时率先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确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城乡二元经济在这一时期有比较大的收敛。2000年后二元消减指数再次下降,这反映了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获得了更快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二元程度有所加剧。

对比GDP增长率不难发现,表征二元经济演变的四大指数变动相对剧烈的时候也是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的时期,而且中国经济增长较快的几个阶段,如1958-1960年,1984-1988年,1992-1996年,2002-2008年,往往是二元经济程度有所加剧的时期。

(二)二元经济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

在以上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进一步检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我们用GDP、R1、R2、R3、R4、R5分别表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和二元消减指数,为消除异方差,以上所有变量均取对数形式。由于我们所采用变量都是时间序列变量,为防止伪回归的发生,必须对所选取量进行迪克-弗勒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在确认变量平稳性的基础上,我们在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和修正误差模型检验,以进一步确认各个变量之间的长期与短期均衡关系。

1. ADF平稳性检验。

利用1952-2008年数据整理,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LOGR3、LOGR5的原始序列就是平稳序列,而其他变量均是一阶单整平稳序列,因此,以上所有变量均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回归。

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表2结果显示,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GDP存在互为因果关系,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和二元消减指数均是GDP的格兰杰原因。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两个如下经验模型(同时考虑为消除R3、R4、R5之间的多重共线性):

3. OLS拟合回归及参数估计。

在以上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两个估计模型,分别对R1、R3、R4与LOG(GDP),R2、R5与LOG(GDP)进行拟合回归以验证两模型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程度和方向。拟合结果见表3、表4。

4. 协整检验。

对以上两个方程的残差Resid进行ADF检验(见表5、表6)。在5%置信水平下,方程(7)与(8)的残差不存在单位根,都是平稳序列。这表明在以上两个方程中,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可以进行协整回归,回归结果如下:

方程(9)的估计参数显示,长期来看,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这一关系从图1与图4的比较中就可以发现,这实际上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增长一直是工业化拉动型,农业产值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微小。二元对比系数与GDP增长呈负相关,说明中国二元差异的扩大是促使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元反差系数与GDP增长正相关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方程(10)的估计结果实际上是方程(9)的综合反映,长期来看,二元消减指数与GDP增长负相关,二元消减指数增长意味着二元程度收敛,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反而放慢,这与我们之前的统计分析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5. 误差修正模型。

回归方程(9)、(10)显示的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接下来,我们与上述两个方程相对应,分别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反映各变量间的短期均衡关系,具体结果见表7、表8。

从总体上看,两个误差修正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的估计参数只有DLOGR5没有通过检验,这说明在短期内,二元消减指数与GDP增长并不存在短期均衡关系,而其他解释变量的估计参数都显著地通过了检验,且与模型(9)、(10)相比,估计参数符号均没有改变,说明即使在短期,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与经济增长仍呈现负相关,而二元反差系数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只是短期内解释变量的估计参数均有所减小,说明短期内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没有长期那样显著。

三、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理论模型分析尤其是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从长期角度还是短期角度来看,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与GDP增长都呈现动态均衡关系,即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5)、二元对比系数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而二元反差系数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同时我们不难得出如下一个事实:虽然中国的国民经济整体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已经比较发达,但是经济结构的二元性特征不但没有消减,反而愈加明显,这与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很不相称。显然,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经济长期落后于城市经济,农业的发展长期落后于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农民增收的速度远远落后于GDP的增长。为此,笔者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加快农村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这包括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一整套制度,包括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土地管理制度以及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2.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首先必须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就业机会均等;其次,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第二、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建设,带动农民增收与非农就业;再次,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

3.坚持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相协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上一篇:智能PON下一篇:酒精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