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顶岗实习支教

2024-07-10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精选十篇)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 篇1

一、农村教师队伍现状

1. 数量不足, 质量偏低。

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偏低、生活艰苦, 有的地区甚至连教师的工资都很难保障, 致使师资流失严重, 特别是年青、优秀、高学历和热门专业的教师大量流失, 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严重冲击。在被调查的小学中, 平均每所小学不到9名教师, 甚至5所小学只有1名教师。多数学校凭有限的几名教师根本无法代满五个年级的课程, 只能勉强上够语、数、外等主要课程, 而政、史、音乐、美术、体育只能让主课老师勉为其难地充任或者让初中刚毕业的学生代教, 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调查显示:被调查的45所小学中教师总数为392名, 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仅占全部教师的14.8%, 其余教师学历都是专科、中专或高中, 专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不到教师总数的40%, 大大低于2007年全国小学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66.9%的比例, 而且年龄老化, 不少教师教学理念、知识结构陈旧, 教育教学手段、方法落后。

2. 缺乏自主发展意识, 自身专业化程度不高, 发展受限。

农村教师大多生活负担较重, 多数教师在农忙和课余时间还要耕地、搞养殖, 甚至有些教师还做点小生意来补贴家用, 沉重的家庭负担使他们对教育新思想、教材新内容、教学新手段的钻研学习浅尝辄止。在工作中, 无奈地放弃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没有教学研究意识, 只是靠惯性和经验被动盲目地工作。再加上受地域的限制和影响, 使得教育信息闭塞、学校管理不规范, 造成他们眼界有限, 知识面狭窄, 难以与时代接轨, 从而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局面。

3. 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管理水平低下。

农村学校迄今为止基本上仍然维持着传统的“教与学”的单一模式。调查表明, 多数小学教师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所传授的知识往往脱离生活、违背学生志趣, 只能强迫学生硬性背诵以应付考试和升学, 而无法真正掌握知识。调查发现, 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条件限制, 硬件教学设备明显不足和落后, 教师最常见的教学手段莫过于挂图、实物等传统教学手段, 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和视听装置、有一定藏书量的图书馆更是凤毛麟角。忻州市五台县门限石乡黑崖堂小学, 竟然连校舍都严重缺乏, 桌椅破旧, 连最基本的活动场地都没有, 更谈不上其他设施了。设备不完善使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受到严重限制。

二、实习支教促进了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

实习支教使农村教师队伍得到了明显的充实, 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1. 实习支教使农村教师队伍得到补充,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学校师资匮乏的现实, 客观上实现了教学交流。

在实习支教过程中, 每一批学生都有完整的一个学期的实习时间, 他们能充分地完成农村学校整整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 正好弥补了农村学校师资匮乏的现实。支教学生的到来是不计报酬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育经费紧张, 无力开展教育教学交流和教师培训的现状, 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径。调查显示, 忻州市董村镇定兴寨小学在支教前, 音乐、体育、美术和英语课程不能正常开设, 支教后以上课程均能正常开设, 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 实习支教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学校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为教师素质的提升指明了方向。

对于农村许多落后的传统观念, 如重男轻女, 读书无用, 大办丧事等, 由于支教学生接触外界多, 给学生带去了大量的新信息, 进而改变了学生特别是女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况, 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的愿望。再加上他们作为当地教师的助手, 学生的老师, 利用这一特殊身份, 能与学生“平等对话、协商合作”。他们还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 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帮助学生走出自卑、封闭、焦虑的心理阴影并健康成长。此外, 支教生还通过“家访”的形式使家长对教育更加重视和支持, 带领学生进行“环境卫生清洁”“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等宣传, 在“六一”“元旦”等节日, 还举行文艺节目, 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调查表明, 实习支教后农村教育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多数农村学校领导和教师开始意识到史、地、生等课程以及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通过人性化管理, 不但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 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更可喜的是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改变, 学生和教师的流失状况有所缓解, 如原平市苏龙口镇刘家庄村小学在支教前有三个年级, 支教后增加到四个年级, 教学水平大幅提高;代县阳明堡镇马站小学在支教前成绩在全镇的排名总是倒数的, 支教后学生各科成绩特别是英语成绩显著提高;定襄县受录乡上汤头小学在两名支教生的严格训练下, 广播体操荣获全联校第一名。支教学生的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使农村学校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 它深刻影响着农村教师, 大大强化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理念。

3. 实习支教生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潜在力量。

自主择业的时代, 愿意进入农村学校长期任教的大学生特别少, 由于农村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待遇偏低, 很多人往往只是呆上个把月就一走了之, 优秀的人才进不来成为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师范类大学生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使支教学生与农村和农村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 大大增强了他们对中国农村现状特别是教育现状的了解, 进而更加坚定了服务于教育的决心。在此次被调查的148名支教大学生中, 100%的人表示愿意毕业后到农村任教。可见, 实习支教生无疑成了未来农村教师队伍的潜在力量。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总结 篇2

8月26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我的支教旅途,开始我的支教生涯,初为人师的我暗暗下了决心“我要把我所知道的都交给他们,我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8月27日党校长开着车把我们接到了一个我还叫不全名字的小学,刚进校门,看着那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此时我感觉我的责任重大。

我担任了六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老师及班主任,下面我说说我的支教生活:

教学方面

刚开始我用“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理念来教他们,可是慢慢的我发现这种方法不可行,孩子们上课很积极,感觉课堂效率很高,可是课后我发现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其实他们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很少,突然间我发现现实跟理想的差距真的很大很大,顿时我就傻了,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后来,我向其他老师请教,并请马老师、党老师各自上了一堂课,我开始尝试着将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生活中简单通俗的语言、事例来讲解课本中比较深奥的知识,慢慢的发现,讲课的时候孩子们能听懂,可课后做题还是不会做,当时的我被吓傻了,脑子里一片空白。接着我就开始尝试着将做题的方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儿歌”,有一半的学生成绩开始有所提高、、、、、、虽然期末考试的成绩不好,但是我问心无愧了,我努力了。

生活方面

我们刚开始是在六中的食堂吃饭,虽然那儿的伙食不是太好,但是那儿的老师对我们很好,给我们盛饭的叔叔阿姨对我们也很好,这些让我感到很欣慰。第一个星期天,六中放假了,我们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没有热水,没有饭。当时的我不知所措,心理特别委屈,特别想放弃这次支教。站在窗户前望着那一座座高高的山,我想到了孩子们,如果就这样走了,孩子们怎么办,最后我还是决定坚持。后来,我在新高的那个女孩宿舍里找到了一个电饭锅,可恨的是热了一锅水,锅就坏了,我们骑着自行车去了代县城里四处找修锅的,最后锅没修好,却累了个半死。后来新高的校长给了我们一个电饭煲,党老师也给了我们一个电饭煲,这下我们最大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天气渐渐变冷,我们就在学校做饭,刚开始我们三个人一起做,最后队伍壮大到六个人,李干妈、刘老师拿着材料给我们变着花样的做各种好吃的,我们校长还给我们做了一次蛋炒饭,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温馨很快乐。

虽然每天骑着自行车很累很冷,但是我很高兴,去了学校老师们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小孩儿,无时无刻的呵护着我们,有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和我们一起学、一起玩。回了宿舍和我的同事聊天、向初中的老师们了解教育以及工作方面的知识。虽然住处很冷很冷,但我没有抱怨过,有党老师的小太阳、毛毯,心里暖暖的。

班主任方面

刚开始几天,学生都不怎么和我说话,都非常被动。我发现自己好象很难融入这个班级,原因是彼此还不了解,这时我采取主动,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的和他们交流。通过自己的主动以及对他们的关心,学生也逐渐放开了,都愿意主动找我交流了。师生之间就应该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后来我发现学生语言表达方面不太好,于是我每个星期让学生自己组织开一次班会,主题是“得与失”,每个星期留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讲课,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支教总结:现在,静下心来,扪心自问,为什么要支教? 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因为那儿需要支教,因为那儿需要帮助。正如“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儿”一样的简单。无论你支教是出于什么目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要踏踏实实做好支教,真正能做出自己的贡献,真正能看到支教的效果。在这里,我发表下个人想法。我觉得支教的人应具备的条件:

一、要有爱心、热心、激情;

二、要有教育别人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有在枯燥简单生活条件里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要长期坚持下去,面对的更多是激情和冲动,过后是落后的村庄、枯燥的生活,但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内心剧烈的矛盾冲突——当初美好的想象和初衷,与真正乡村支教生活的大相径庭!

我们或许帮不了他们什么,但是我们尽力了,这样我们心里才能消除些许不安,我们或许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至少我们可以带给他们希望。虽然一个支教者的作用有限,可支教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影响,爱的传播。这种奉献精神会影响着当地的孩子,当地的老师,当地的村民,还影响着你身边的朋友。以后他们也许会将这种爱传播出去。

我没有什么要去拯救教育、拯救他人的崇高理想,我只是按照自己的内心去做,希望自己确实能做点什么,哪怕是影响一个山区的小孩子,都会让我心境坦然,温暖,纯净。总之,希望自己在这个功利的年代里,能做个真正的麦田守望者,踏踏实实去做,哪怕会很艰辛很寂寞甚至很委屈。我守望麦田,却不是为了收获,而只是为了欣赏那一种天地间大自然的杰作,乐于把自己融入那无尽的麦浪。在喧嚣的尘世给自己的心留点空间,让那种感恩长存于怀。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这样的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

浅议“顶岗支教”实习体会及建议 篇3

1.“顶岗支教”实习概述

顶岗支教实习(教育部《师范院校学生顶岗支教实习》2007年提出的),本质上是一种强化了的教育实习,是现代教育中提出的一个新理论,也就是大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生作为一名正式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把实习活动和实际教学工作统一起来)支教(到经济不发达,生活条件落后,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差的农村基层支援教学工作)既达到了教育实习的目的,又缓解了农村师资力量短缺的现状。

2012年我们一行七十二名学生和四名带队老师,被校车送往兰州火车站,一同搭乘火车前往新疆支教,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各种表情,有的是为离别自己的同学朋友不舍的;有的是对新环境的猜测而感慨的,但更多的还是幸福的笑容,毕竟新学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从学生演变为“教师”,一个起点的转换,一个角色的转换,一种经历的转换,伴随着种种新鲜的猜测,喜悦、兴奋时时悸动着我的心。终于在激动的心情下,来到了我所要支教的学校,而我也在这所学校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实习生活。今天回顾这几个月的实习生活,我却有种不溢言表的喜悦与收获,同时也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和体会。通过实习,使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它令我初步掌握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懂得爱心教育的重要性,也深深体会到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尤其是从事中学工作教师的艰辛和不易,更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以下就是本人在这次教育实习中的体会及所发现的问题。

2.顶岗支教实习中的体会

2.1如何提高《音乐鉴赏》课的课堂质量

2.1.1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流行歌曲现如今受到大多数学生的喜爱,是因为流行歌曲歌词通俗易懂,旋律易唱易记,节奏简单清晰,在教学内容中寻找与音乐鉴赏相近的流行因素,作为学生接受音乐鉴赏课的突破口。其次,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从感官上、视听角度上提升学生兴趣。

2.1.2留出想象的空间,适当的去引导

音乐课的教学方式主要以切身体验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的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学生在欣赏同一作品时,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他们所联想或想象到的音乐内容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

2.1.3鼓励学生主动在课后搜集音响、音像资料

要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不能只依靠想象与联想,还要有音乐知识,因此学生主动搜集乐谱、图片、音响和音像资料可拓宽学生视野,也可采用办音乐墙报或召开音乐专题班会等形式,交流音乐鉴赏的不同体验。

3.顶岗支教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1实习学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首先,学校对音乐教育的“歧视”。一直以来,音乐课被称为副课,再加上学生对音乐课的不重视,音乐教育的成效也是少之又少。我所实习的学校也是这样,学校对音乐课不重视,认为不需要把时间浪费在副课上,学校主管部门对音乐教师提出的“提供音乐教室、音乐教具”等要求总是不予理睬。

其次,学校缺少音乐图书、音乐资料和教学设备的配置。实习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音乐课只能在本班教室上,更不用说是资料和图书了,因此要上好一堂音乐课没有相应的教学工具也是空谈。

针对以上的几个问题,提出两点解决办法。

首先,转变观念,提高学校主管部门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应正确认识音乐教育的功能和学生学习音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审美能力。

其次,加大音乐硬件设施建设和音乐教具的投资。在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综合文化素质和音乐专业技能的前提下,还必须要有充足的音乐教具和硬件设施,以及教师自身对音乐课的重视,才能提高音乐课的质量。

3.2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和素质教育的推广,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开始从以满足教师数量为主向提高教师质量转化。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以“教师教育”替代“师范教育”,由此教师教育专业变得更加大众化,也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基础知识有了更高的要求。

3.2.1教学技能还需提高

实习过程中发现大多实习生在教学中只重视自己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不关心学生有没有掌握,教学的重点不突出,教学结构衔接不当等问题。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对我们实习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必须进行听课、登台试讲等方式,做到备课时把握教材重点,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教学结构等顶岗支教实习前的培训,提高教学技能。

3.2.2知识面有待拓宽

主要表现在音、体、美等艺术系的学生身上。现在的教育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教师,而对于大多数艺术生来说往往学篮球的不懂足球,会唱歌的不会弹琴,会画画的对书写美术字又不懂等。在今后的教育学习中一定要加强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注重全面的发展。

3.2.3建立健全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般来说实习生与学生的年龄相差不是很大,也没有代沟,学生对实习老师感到信赖,很多心里话都愿跟实习老师进行交流。要想和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应摆正自己和学生的位置,以朋友之态与每位学生坦诚相见、相处交流,真心实意地对他们的合理需要与正当要求给予关心和满足。

【参考文献】

[1]许崇厚. 《教育实习导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4月.

[2]刘沛. 《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年8月.

[3]林崇德. 《教育的智慧》[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

[4]李德隆. 《高师音乐教育学概论》[M].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年3月.

[5]于培杰、张荣明. 《艺术鉴赏》[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7月.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 篇4

在西部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中, 存在着扶贫顶岗实行形式。具体而言, 学院在安排师范生进行顶岗实习时, 充分与所在地域贫困区县的教育实际联系起来, 通过一学期 (20周) 的一线教学实习, 不仅达到了师范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也有效改善了当地师资困乏 (特别是英语和艺术类师资) 的状况。同时, 随着这种实行形式的持续展开, 就产生了教师岗位轮换的局面, 进而减轻了贫困区县学校招聘教师的压力。

尽管上述做法已在本校开展, 但其是否具有推广的价值则需要论证。不难理解, 本校之所以形成了这一教学创新模式, 实则在于所在地区县教育局的需求拉动。因此, 该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仅在于高职人才培养效果的反馈, 也需要接收扶贫顶岗学校的教学效果反馈。不然, 这种创新模式极易流于形式。为此, 本文将在经济学视角下来展开论证。

这里需要指出, 扶贫顶岗实习作为学院与地方教育部门合作的产物, 其本身是具有显著公益性质的。也正是如此, 对此展开经济学分析时应将视线植入社会资源的配置领域;或者说, 通过经济学思考试图阐明这种实习形式能实现社会教育资源的节约, 从而在提升贫困区县基础教育水平的同时, 并不一定增大当地经济资源的付出。

鉴于以上所述, 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2 经济学视角下的外部性分析

“外部性”是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其在于经济主体在实施经济行为时, 其所创造的收益并没有完全被自身所获得, 而部分收益则耗散在了该经济主体的产权范畴之外, 被社会公众所无偿获取了。由此针对扶贫顶岗实习而言, 则具备产生上述外部性的条件。

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 关于外部性的分析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得。

2.1 贫困区县师资增量方面

以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为着眼点, 他们在教学实习中有一个重要环节, 即获得真实的教学情境体验。该环节是在微格训练的基础上, 更加具有实战性的专业技能训练。为此, 在充分整合校外实习资源的情况下, 便自然建立起了扶贫顶岗实习模式, 该模式在地方教育部门的牵头下实则构成了事实上的支教活动[1]。因此, 在开展这种教学实习时就解决了贫困区县师资的数量缺失问题, 特别在学生轮换制的作用下更是促进了当地基础教育的师资增量变革。

2.2 贫困区县教育水平方面

众所周知, 受到西部贫困区县基础教育软硬件资源的限制, 其教育水平整体上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随着国家扶贫基金大量投入到西部基础教育领域, 近年来许多地区的基础教育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观。但与此同时, 师资缺乏仍是当地提升教育水平的瓶颈[2]。对此, 在高职院校的实习模式创新驱动下, 以及植根于当地基础教育现实的情况下, 则能在满足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同时, 逐步提升贫困区县的教育水平。

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表明,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性效应, 从而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 分析基础上的优化措施构建

结合本校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 并建立在以上分析基础之上,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提出优化措施。

3.1 完善岗位轮换制度

在经济学分析中可知, 扶贫定岗实习支教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效应, 其本身也包含着诸多正能量。然而, 若无法形成岗位轮换之间的无缝衔接, 则将严重影响到贫困区县的教育平衡。为此, 高职院校应根据师范类专业结构和学生人数, 建立起完善的岗位轮换制度。以本校为例,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初等教育”专业, 该专业的2011级拥有8个班。因此, 学院、教务处和教研室进行了三方协商, 决定在根据小学一学年的教学周数, 以学期为单位均衡安排8个班的学生, 从而在内部调整了以往的校内实训计划。

3.2 强化实习岗位督导

强化实习岗位督导是实现外部性的关键, 而督导的主体除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者, 还包括区县教育部门的督导人员。在督导过程中应关注这样几类事件: (1) 是否将学生安排在了教学和教学辅助岗位。本校在督导中曾经发现, 某小学把学生安排在门卫执勤, 这对学院与地方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 (2) 是否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传帮带指导。 (3) 是否给予了学生一定的独立完成教学和班级管理的任务。总之, 强化实习岗位督导是高职院校必须认真履行的工作, 这不仅是对学生负责, 也是对地方教育部门负责。

3.3 增进校地间的互动

之所以提出增进校地之间的互动在于, 贫困区县基础教育领域仍然存在着师资引进活动, 特别在西部计划的实施中缓解了当地师资困乏的局面[3]。因此, 对于任教课程、课程方向等信息, 需要当地教育部门与高职院校进行及时互动。不难看出, 这也是提升学员办学实力的重要素材。

综上所述, 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尽管本文是课题组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的总结和拓展, 但其中的结论仍适用于其它地区和其它类型的师范类专业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需要。

4 结语

本文认为, 高职院校在安排师范生进行顶岗实习时, 充分与所在地域贫困区县的教育实际联系起来。对此展开经济学分析时应将视线植入社会资源的配置领域, 并在外部性形成机制中进行措施优化。

参考文献

[1]梁俊.顶岗实习视角下高职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改革——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M].中外企业家, 2013 (3) .

[2]邹勇.关于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的思考[M].高教论坛, 2013 (4) .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 篇5

甲方:河曲县人民政府 乙方:忻州师范学院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人〔2006〕2号)、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实施意见》(晋教高〔2007〕15号)、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暂行办法》(晋教人〔2006〕24号)、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全面推进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忻政发〔2010〕76号)等文件及国务院、教育部、山西省政府、山西省教育厅、忻州市政府领导关于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批示和讲话精神,为切实推进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加强甲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问题,提高薄弱地区农村教育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为使忻州师范学院学生通过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村情,在实践中加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增进对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感情,巩固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甲乙双方结合多年来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实际,并结合今后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发展趋势,经双方酝酿协商,双方就继续进一步全面推进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达成如下协议:

一、从2014年自然的第一学期开始,至2016年自然的第二学期结束(共3年),乙方承担甲方基础薄弱的农村中小学和新农村建设试点区学校共100个左右教师岗位的教学任务,乙方本、专科高年级学生200名 左右,每人一个学期到甲方基础薄弱的农村中小学和新农村建设试点区学校轮流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半年。

二、甲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校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岗位由甲方根据其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确定。

三、乙方所派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除承担甲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外,同时负有在甲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校及其所在地协同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责,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先进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风尚,因地制宜地进行科技、文化服务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乙方所派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进驻和撤离甲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校时间,与甲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校开学和放假时间同步。

五、乙方负责其派出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在到甲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校正式上岗前,须修完教育学、心理学、教法课等相关课程,并在校内试讲合格。此项工作由乙方负责。

六、乙方派出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在甲方基础薄弱的农村中小学和新农村建设试点区学校的工作实行双重管理,以甲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校管理为主,完全服从甲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校的管理。甲方教育行政部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校都要建立和完善考核管理制度,具体制定考核管理办法,以甲方教育部门制定为主。同时,乙方选派若干名能吃苦耐劳、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带队队长、带队教师,对派出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的工作进行巡回检查、指导。甲乙双方都要积极稳妥地做好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确保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全过程的安全。

七、甲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校要选派德才兼备的骨干 教师担任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的指导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既热情关心,又严格要求,加强管理,使之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八、乙方所派带队队长、带队教师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要按时参加甲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校的党、团组织活动。

九、甲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校尽可能为乙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师生提供必备的住宿、饮食、交通、医疗等条件,负责为乙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在岗期间免费提供住宿,并按有关规定保证其就餐。

十、按现行物价标准,乙方派出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在甲方基层学校担负教学等工作任务的相关费用及解决办法为:

1、生活补贴:由甲方负担,每年按10个月计,甲方财政负担每个岗位每年1500元,当地学校和乡、镇、村委会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尽可能给予适当的生活补贴。

2、甲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管理费:根据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实际需要,由甲方财政拨付,每年3万元,由甲方教育行政部门支配使用。

3、乙方扶贫顶岗学生交通费、带队补助费、管理费:由乙方负担,每年按十个月计,每个岗位每年三百元左右。

4、甲方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乙方带队队长交通补贴。

5、医疗费:由乙方按有关规定负担。甲方在可能范围内积极给予人道主义援助。

6、甲乙双方均从2014年起三年内每年将上述扶贫顶岗实习支教费用支出列入各自的财政预算,确保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顺利进行。

7、甲方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大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经费支持力度,逐步提高专项经费比例。

十一、甲乙双方要建立和完善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优秀学生的表彰奖励、优先录用等激励机制,制定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激励政策,在录用新教师时,甲方要划出一定比例,优先录用经甲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乙方综合考评评定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优秀学生,到甲方农村学校进行不少于5年的服务。要认真总结推广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典型经验,对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

十二、本协议期满时,甲乙双方在协议期满之日起十日内完成全部交接工作。如甲乙双方继续共同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可另行续签协议。

十三、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解决。如遇国家、省、市政策变化,按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执行。

十四、本协议一式十份,甲乙双方各执五份,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生效。

甲方(盖章):河曲县人民政府

乙方(盖章):忻州师范学院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二O一三年十二月

二O一三年十二月

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实践与研究 篇6

【关键词】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 教师培训

本文系2010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河南省高师院校实习支教模式研究》(编号B765)和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师院校实习支教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09SJGLX366)前期成果。

在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中,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就是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师范院校教育实践环节逐步弱化,实习时间短,要求不统一,实习基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教学实战经验和反思自己的实践机会,毕业走上讲台,长时间适应不了工作要求。当前各高等师范院校经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都意识到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因为实践是技能形成的必要途径,又是学生就业的前提条件。因此,从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强化学生实践管理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薄弱,农村教师业务素质亟待提高。郑州市农村现有小学748所、初中198所、高中45所,分别占全市同类学校的71.58%、69.96%、42.06%,所需教师缺口更大。据调查,农村中小学教师存在着年龄偏大、结构失衡、学历层次偏低的现象。学历未达标的小学、初中在职教师学历提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任务很大。由于农村师资匮乏,尤其是在完全小学、校点几乎都是每人顶一个班级,每周承担至少24课时以上的教学任务,还兼有其它教学管理任务。如果外出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学校的日常教学无法保障,因此,农村学校就取消教师外出培训。2009年2月《中国教育报》刊登农村教师的呼声“期待有时间参加培训”。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007年教育部提出了“师范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支教”的新举措为破解这一难题探索了一个适合国情的好办法。这项改革不单单是增加了实习时间,而且涉及教育思想、管理体制、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全方位改革。改革需要调整课时和教学计划,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更新教学方法,调整课程设置,强化教师技能课等。顶岗与支教不但检验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对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检验,实习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又会有效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一、顶岗实习支教的内涵与特色

“顶岗实习支教”是指具有师范专业的高校在农村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通过选派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进行顶岗实习支教,选派教师进行实习组织指导,对基地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培训工作,来缓解农村学校师资不足,提高师范专业学生多种能力,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素质,实现实习和支教一举多得效果的实习方式。

郑州师范学校根据多年承担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经验总结,在原顶岗实习支教操作形式的基础上,将顶岗实习支教与中小学教师离岗培训相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每年派送部分教师赴郑州师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离岗培训;而参加培训教师的岗位空缺,由郑州师院选派师范专业高年级学生顶替此岗位,到实习基地学校顶岗实习四个月;地方政府部门拔专款用于农村教师的培训和实习支教。此方式一方面使高校的师范生有了实岗锻炼的机会,了解了农村教育的现状,熟悉了教育教学的规律,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育实践能力,增强了教师院业素质。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村教师能抽出身来,接受继续教育培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接近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提高了农村基地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善了农村基地学校教育教学状况,提高了基地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形成一种农村学校积极为高校提供教育实习和教学改革实验的基地,高校为农村学校提供培训、教研、咨询等多样化支持服务,高校与农村学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机制。这对于高校和地方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实习支教开式,是符合郑州地区和郑州师院教育教学现状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二、顶岗实习支教的具体实践

郑州师范学院历来重视师范生实践教学,也承担着郑州市全体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学校在认真研究了教育部、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精神,思考工作突破点,提出把师范生顶岗支教与农村教师离岗培训结合起来实施,先试点再以点带面,创造性地开展了实习支教工作。一方面加强了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参培率。

从2006年起,郑州师院开始意识到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从2007年开始对我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实践环节,特别是实习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结合社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学校引导各专业连续三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逐年加大课内外实践比例,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开始探究实践模式;2008年学校决定实施顶岗实习支教试点,在现状分析、调查研究过程中,了解到郑州市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急需补充新生力量,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教师也急需接受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更新知识结构。基于此,经学校与地方充分酝酿、友好协商,从而确定了实施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与教师离岗培训工作。自此,我校的教学实践模式又有了新的进展,确立了从定点定时的单一模式的毕业生实习,到多个实习点、贯穿始终的实习实训多样化的实践培养模式,和从 “学生支教”这一单一思路,到实习生“顶岗”之后置换出农村教师送到学校进行培训这一更高层次的“支教”双赢思路,我校在师范教育的探索上不断前进,在师范生实践技能培养上不断开拓,特别是2008年的“顶岗支教—置换培训”实习培训方式的初步形成,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显著成绩。

在初试成功的基础上拓展实习基地

郑州师院于2008年3月,试点安排了148名小学教育类实习生到新郑市16个乡镇55所小学顶岗实习支教,同时置换出90名小学教师来到我校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获得了一定的实习支教经验,初步探索了实习支教与农村教师培训结合的新模式。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我校进行了实习基地的拓展。2008年9月,选派了507名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类实习生赴新郑、登封、新密各农村中学开展顶岗实习支教,同时置换出287名中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2008年,我校五个主干专业的师范生开展了为期近三个月顶岗支教,支教点遍布新郑、新密、登封三市的所有乡镇的183所中小学,涉及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教育、初教七个系部的655名学生。同时置换出三市的377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来郑州师院继续教育部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分学科脱岗培训。

2.适时调整实习支教方案,进一步扩大实习范围

2009年1月,在巩固原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扩大了实习支教的范围,同新郑市、荥阳市、中牟县、上街区的教育主管部门签订了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书,于2009年3月安排了初等教育部、体育系、音乐系、美术系等483名优秀师范生在四个县市区的113所小学开展顶岗实习工作,同时置换出229名教师来我校进行了为期一月的新课程培训。2009年的实习调整了思路,首先,加大了實习支教前的培训和把关力度。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等之外,重点进行教育综合能力集训,严把质量关,进行了专业技能综合考核的提前预测试,测试过关者才有资格参加实习支教,不合格者取消实习支教资格。其次,加长了实习交换期。实习学生先到实习学校与将置换培训的教师共同进行教学研讨,了解所带班级学生的综合情况,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好学生、备好课、顶好岗,从而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第三,加强了实习质量监控。变学校一级管理为校系两级管理。在学校教务处技能与实践管理中心的统一安排和协调下,将实习基地分片包干,由各系部进行实习监管,派驻实习带队教师与实习学校联系,联系辅导教师,并进行实习生的学习和生活管理。经过实习工作的适时调整,使2009年的实习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开创了师院、实习基地、实习中小学多方共赢的局面。

3.继续强力推进,促进模式的逐步完善

2009年9月,又安排了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工作,安排新郑、新密、登封中小学语数外理化体音美等学科600个岗位开展顶岗实习,置换出412名中小学教师分批次来郑州师院开展培訓,学生顶岗实习从2009年8月30日至2010年1月15日,从而使实习时间延长为整学期四个月。这样安排使学生得到从开学到课程结束考试一整学期的教学锻炼,获得了对教学全过程的整体感知,另外使实习基地学校的日常教学不受到大的冲击和变动,受到了学生和基地学校的一致好评。

4.结合国培计划,做好实习培训形式的全省推广工作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实施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2010)的通知》(豫教师〔2010〕136号)精神及教育部有关要求,郑州师院利用形成的较为成熟的“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实习培训方式顺利中标,受委托负责郑州、新乡等12个地市的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2010)培训任务。2010年10月,安排数学系、初等教育部300名应届毕业业赴全省 个地市置换出203名一线中小学骨干教师赴郑州师院实施为期3个月的继续教育培训。郑州师院师范生实习支教与教师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再一次得到推广和广泛应用。

三、顶岗实习支教方面的创新

郑州师院顶岗实习支教形式在理论层面促进了传统师范教育实习与新兴的教师继续教育的融合,同时促进了校内教育实践与校外教育实践的结合,拓展了在师范生支教实习方面的路径。在实践层面,一方面为决策部门提供了第一手的调查资料,有利于职能部门在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部署中进行科学的决策;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实习支教措施,为进一步在广大中小学推广教师培训和师范生顶岗实习提供了理论依据。此方式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教师校际交流,实现了各校优势互补

教师的校际交流表现在:实习生作为一名准教师与农村教师的交流、高校实习指导教师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交流、农村中小学教师与城市中小学教师的交流(培训中安排的说课、观摩及见习交流)。从而,使实习支教真正从更深的教育层面支援了农村建设,扩大优势学校的教育影响,支援了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高校对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持作用。

2.完善了师范生实践环节,促进了理论知识向实践性知识的转换

顶岗实习过程给师范生提供了真实的环境,更贴近学生未来的真实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真正领会到未来教师岗位对教学基本技能的要求,得到了实际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使学生认识了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通过顶岗实习使教师教育中的职前教育与未来教师职业有效地衔接,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3.突破了教师教育中职后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推广的瓶颈 该实习支教形式创新了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模式,解决了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囿于师资紧缺而不能离岗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农村中小学部分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解决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问题,提高了农村教育水平,促进了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4.建立健全了实习支教质量保障体系

郑州师院利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经验,探索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建立健全校系两级和高校与基地双方的质量监控与反馈的立体化网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实习基地学校、各高校教学单位成立专门机构,建立起信息收集系统、决策系统和调控系统,及时调整方案,从而保证了顶岗实习支教的顺利健康发展。这一方面加强了对实习学生的监控,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实习辅导教师的教学监控,同时对农村参训教师也实施了有效的管理,保证了实习和培训质量。

师范生实习支教作为一件新生事件,师范生实习与教师培训相结合虽已具备了可操性,但囿于各种客观因素,在实践过程中,也不断遇到新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如何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实习支教与校内知识获取、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建立实习支教信息反馈系统问题;实习生工作量与工作内容如何确定问题;实习生的生活安排及安全保障、教师培训的经费保障问题、保证教学质量不下滑的问题,等等。但是,正如教育部管培俊司长在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研讨会上讲话中所说:“对提高师范生质量、对教育全局有好处,就要去做。但是做,既要积极,又要审慎,战略上大胆、积极推进,战术上审慎地研究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相信只要有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勇于奉献,通力合作的精神,教育部、教育厅提出的实习支教这一英明之举,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一定会对我国的师范教育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史宁中.解决好农村教师的素质和待遇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9-2-11(3).

[2]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EB/OL].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95/info34395.htm,2007-07-05.

[3]张爱华等.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研究,2009,(11):101-104.

作者简介: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 篇7

1 顶岗支教实习意义

顶岗支教实习是一项有利于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 有利于促进师范院校改革发展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有利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教学工作。高等师范专业学生到农村中小学校开展顶岗支教实习, 既是对师范生系统的教育教学实习及其专业化训练, 又是从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实状况考虑, 以缓解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数量和提高教师质量这一突出矛盾。

近年来, 我国教师数量加速增长, 教师质量稳步提高, 总体上实现了从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提高型的转变, 但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 特别是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乡镇以下中小学正式教师, 还相当缺乏, 存在着数量不足、队伍不稳的状况。这一现实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 而且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发展。

笔者于2013年9月至12月作为实习带队教师指导92名14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到青海省民和县支教, 教育局及时安排接受顶岗支教实习学校, 将92名实习生分配到民和县10所乡镇中心学校和4所直属中学的38所中小学, 开始了为期一学期的顶岗支教实习活动。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制约, 青海省民和县农村中小学专业教师流动较快, 不能及时补充缺额, 因民和县教师紧缺, 9月12日应民和县教育局的要求, 与我们商量抽出古鄯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支教点的4名得力学生, 前往总堡小学、垣坡小学、中垣小学从事英语教学。9月18日因为马营初级中学调整后, 缺英语课教师, 教育局与我们去官亭土族中学动员两个学生到马营中学任教, 解燃眉之急。我们的学生及时补充有力地缓解了民和县南片乡镇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紧缺矛盾, 保证了民和县南片乡镇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不仅数量不足, 而且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难有机会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培训, 因而难以真正实现知识更新和质量提高。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 他们在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方面都显得比较滞后, 从而影响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完善了师范生实践环节, 促进了理论知识向实践性知识的转换, 顶岗支教实习给师范生提供了真实的环境, 更贴近学生未来的真实的教学情景, 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 真正领会到未来教师岗位对教学基本技能的要求, 得到了实际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使学生认识了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通过顶岗实习使教师教育中的职前教育与未来教师职业有效地衔接, 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顶岗支教实习形式创新了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解决了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囿于师资紧缺而不能离岗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问题。同时, 也解决了农村中小学部分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从而,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 解决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问题, 提高了农村教育水平, 促进了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与传统的教育实习相比较, 顶岗实习支教使师范生处在与学校教师同等的地位, 实习时间长, 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顶岗实习实践中, 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 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守的基础, 通过顶岗实习中担任实习班主任, 学会针对中小学生的有效管理, 提升了实习生的教育能力, 通过顶岗开展社会调查研究, 提升了实习生的教育研究能力。在支教活动中, 集体生活, 互相帮助能够更加清醒认识到团结协作能力的重要性。

2 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 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它既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 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 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 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 即教学技巧。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 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现教学的创新, 具有积极的作用。

教学技能对外表现为成功地、创造性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卓有成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和获得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内表现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技巧、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的功能体系、是教师的个性、创造性与教学要求的内在统一。

从表面上看,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从深层剖析, 它是教师职业个性品格和专业修养外化的表征, 是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每一位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达到艺术化教学的水平, 就必须遵循教学技能发展的规律, 在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的基础上, 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

通过对基础教育调查和顶岗支教实习活动的开展, 了解到中小学受人事编制制度影响, 在师资方面存在数量与结构双重短缺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 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师资短缺现象, 教师数量的不足, 造成许多课程难于开设, 教学质量难于保证。在调查中, 了解到小学普遍缺技能课教师, 中学普遍缺数学教师我们的学生尤其充实了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二是教育教学理念滞后。在与调查学校交流中, 了解到新的课程理念在偏远农村地区, 教育教学理念仍然是老一套, 以学生成绩判断学生优劣的状况仍然支配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 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也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三是中小学校教师和领导观念和态度是制约顶岗支教实习活动在接受顶岗支教实习活动方面, 表现几方面的不同:部分中小学虽然教师短缺, 却不愿接收顶岗支教实习学生, 一怕影响学校成绩和教学秩序, 二不信任支教学生的能力, 不让学生参与实际教学活动, 学生得不到锻炼, 教育教学技能难于提高。有些学校很愿意接受支教实习学生, 但却把学生看成廉价劳动力, 一切事务都推给学生, 却未对学生进行应有的培养和指导, 学生从教技能没有得到多大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支教的积极性。另一层面, 支教给受教学校增加了负担, 受教学校需要花精力和时间为大学生提供条件。

由于大学生还处于成长时期, 社会阅历浅, 对中小学教育缺乏了解, 没有足够的教育教学经验, 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从教育学角度看, 支教实习生缺乏必要的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 知识结构不系统, 缺乏完整的教学计划, 使教学内容没有连贯性, 会影响到当地教师的教学完整性。

对于实习支教的学生来讲知识面有待拓宽, 主要表现在音、体、美等艺术系的学生身上, 专业知识过于细化吹号的不会弹琴, 会唱歌的的不会使用乐器;会画画的不会写美术字等。农村的基础教育不需要多少“高”、“精”、“尖”的专业人才, 而更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知识面宽、什么都能“拿下”的教师。例如本次学生顶岗支教实习, 因为部分受教学校教师缺乏, 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都在跨专业授课, 教学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农村的大部分学校教学条件落后, 设施不全, 不可能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配备设施, 而是需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开展教育教学。有些实习学生在教学中只重视自己的教, 忽视了学生的学;关心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否完成, 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甚了解, 课堂上讲得多, 练得少, 满堂灌现象存在;布置作业往往是没有针对性和差异性;教学注重了班级的整体特征, 忽视了学生个别差异。个别实习生教学重点不突出, 课堂教学内容或头重脚轻, 或纠缠于细枝末节, 不得要领。有的实习生教学结构衔接不当, 不顾实情变化, 生搬硬套教案, 造成前后不连贯。有的教学方法呆板, 课堂上要么滔滔不绝地讲, 要么漫无边际地问。有的组织不了课堂教学。有的对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不够, 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如何做到这一点, 对实习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3 对策

“大学者, 由科学而达至修养”在学校期间要广泛摄取知识, 特别是要文理互通, 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 培养广泛的兴趣, 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尤其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寒暑假三下乡活动, 拓宽视野, 对农村的基础教育有一定的认知,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自己组织管理, 教学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加强岗前培训, 提高执教能力一是通过微格教学的模式。微格教学的英文为Microteaching, 在我国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 目前国内用得较多的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打破了以往教师培训的模式, 将复杂的教学行为细分为容易掌握的单项技能, 如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强化技能、变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等, 并规定每一项技能都必须是可描述、可观察和可培训的, 并能逐项进行分析研究和训练。在微格教学培训过程中, 可以让被培训者在规定的时间内练习某一两个特定的教学技能, 而且把某一技能的细节加以放大, 反复练习。微格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以单一的形式进行, 要求被培训者在规定时间内以具体的教学技能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微格教学利用了现代视听设备作为课堂记录手段, 真实而准确地记录了教学的全过程。被培训者教学技能的应用及表达教学内容和交流方法的优劣, 可直接从记录中进行观察。这样, 被培训者得到的反馈信息不仅来自指导教师和听课的同伴, 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于自己的教学信息, 可以全面的看到本人上课的全过程。被培训者从第三者几立场来观察自己的教学活动, 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

鉴于微格教学的优势, 可适当增加《教学法》课程的课时量, 教学内容每节课按40分钟时间训练, 让每个学生准备充分, 使学生得到锻炼。二是邀请中小学名师讲课、登台试讲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名师言传身教, 增强了师范生的职业理想与信念。

邀请优秀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走上讲台, 帮助师范生形成教师专业意识, 树立职业理想, 体验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和魅力。以增强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素养, 对同学们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给同学们树立学习的榜样。例如开展师范技能培养讲座, 说课与模拟上课指导。

名师向同学们强调教学设计、说课及模拟上课的重要性。详细地阐述教学设计、说课与模拟上课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针对教学设计、说课、模拟上课等问题, 通过生动的实例, 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指点, 使同学们受益匪浅。这样学生起码做到备课能把握教材重点, 明确学习目标;能精心设计教案, 合理安排教学结构;上课教学手段丰富, 教法运用灵活;能激发学生兴趣, 突出学生主体。大学生到农村顶岗支教实习被看作锻炼自己无私奉献的表现, 但是大学生自身能力的良莠不齐是一个客观事实。保证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是实施支教工程的首要准则。在分配受教学校, 支教地点, 承担教学任务时, 为保证教学质量, 对实践能力差, 教学水平差一点的学生, 可以跟着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一段时间, 再独立开展支教, 这也利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也让大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 在支教过程中不断地改正, 提高自己教学技能以保证农村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

高等师范院校对顶岗支教实习做了很多的尝试, 也积累了很多经验, 通过顶岗支教实习, 高校可了解到基础教育的现状, 并根据社会需要调整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顶岗支教模式, 主要是为了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 克服传统教育实习的弊端, 将充裕的师资调配给师资缺乏的贫困地区学校, 以实现补充贫困地区师资与提高师范生实习质量的双赢互惠。

摘要: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 对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不仅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 而且有利于地方基础教育发展。但因大学生还处于成长时期, 对中小学教育缺乏了解, 教育教学经验难免不足, 根据自己作为实习指导教师的调查、了解, 提出大学生在实习中教学技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顶岗支教实习,师范生,教学技能,思考

参考文献

[1]海民.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李海涛, 孟永定.高师院校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模式的反思与建议[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1, (5) .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位于祖国西部边陲的新疆师范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教师教育的龙头。在自治区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开始顶岗实习支教试点工作,截至2014年10月,先后有近万名各族大学生奔赴全疆各地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支教。

在顶岗实习支教工作诸多环节中,岗前培训是较为置前的工作。学生在此之前大多已完成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并进行过一定的模拟课堂的练习,但对于课堂教学仍缺乏接近真实情境的历练,对即将开始的教学实习仍存有一定的担忧,这对于发挥实习支教的效果带来了潜在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岗前培训的作用,我们对已完成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改进岗前培训工作。

二、研究的方法

1.调查样本的选取

本研究使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新疆师范大学某学院已完成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260名学生发放问卷,回收260份,有效问卷246份,有效率94.61%。

2.调查的方法和工具

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岗前培训与顶岗实习支教效果间的关系编制,问卷变量包括岗前培训的内容体系、岗前培训的模式和岗前培训的效果等,问卷回答采用不记名方式。

为了保障问卷的质量,我们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预测试,对Cronbach系数低于0.7的项目进行了修正,保证测量工具的内在一致性;为保证测量工具的效度,对测量问卷的措辞、陈述方式等进行了细致的检查,消除了有歧义和晦涩的词语。预测结果显示,各题项与测量主题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值均大于0.05),保证了问卷较好的内容效度。

三、结果分析

1.岗前培训的内容体系

从上表数据中可以看出,尽管在顶岗实习支教前,学生已经修完了教师教育类诸多课程,具备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但学生在实习支教中仍感到这些知识学习的不牢固,有82% 的学生认为需要在岗前培训中进一步强化这些基础知识。

如何从学生在顶岗实习支教中的需求出发不断完善岗前培训的内容体系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重点。从表2中我们看到,有82.3% 的学生认为微格训练(含说课)对学生的帮助较大,占第一位,有65.8% 的学生认为中小学课堂教学观摩帮助较大,占第二位,这主要源于学生在实习支教前虽已具备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具备的教学理论知识,但缺乏真实教学情境下的实践活动,对于如何把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还缺乏历练。因此,微格教学训练(含说课)及中小学课堂教学观摩等接近于真实教学情境的训练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的帮助也较大;此外,选择人际交往的培训的学生有38.9%,需引起我们的关注,学生顶岗实习支教的地点基本在农村,在城市学校环境中生活的大学生到了农村学校后,对当地的学校教学环境、教师与学生的观念、文化氛围、生活氛围等不适应,对出现的一些问题手足无措,有的甚至发生激烈的冲突,对实习支教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也给部分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问题。

从表3中可看出,有78%的学生选择了教学设计技能,排在第一位,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实施的基础,目前在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并未开设《教学设计》的课程,岗前培训中也仅仅涉及如何备课,学生缺乏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及实践,致使学生无法对所授课程做规范化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排在第二位的是课堂教学技能,有65% 的学生选择,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排在最后一位的是教学研究技能,这主要源于农村学校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如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专业发展并未摆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究自然也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从表4中看出,学生认为最需要提高的技能是教学组织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教学方案得以实施,并在教学中解决好预设性和生成性的问题是考察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师教学经验不断积累的体现。实习学生由于以往教学实践较少,教学经验缺乏,使得课堂教学组织技能较弱,这也符合实际情况;排在第二位的是教学语言技能,是75.5%,教师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课的效果。目前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中大多未设置教学语言训练类课程,学生的教学语言未得到相应的专业训练,这需要我们在岗前培训中加以专门强化;排在后面的是板书技能,有32.3%,实习支教学生对板书技能重视不够,一方面源于现在学生的板书普遍达不到规范要求,学生不愿写,也不敢写板书,另一方面是多媒体投影的广泛应用,学生大多使用PPT教学,懒于在黑板上书写板书,这是值得我们要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从表5中可看出,有高达95.8% 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基础维语》,只有4.2% 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实习支教学生大都赴新疆南疆的农村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其中民汉合校居多,实习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为薄弱,师生的课堂交互存在者较大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实习支教学生若能使用维吾尔语讲一些简单的课堂教学用语,就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教学互动,增强师生的感情,提高教学的效果,这也被顶岗实习支教的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2.岗前培训的培训模式

有效的培训模式是岗前培训效果的重要基础。有76.3% 的学生选择了微格教学训练(含说课),排在第一位。微格教学训练(含说课)是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重要方式,是在接近于真实教学环境下培养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得到了实习支教学生的高度评价。选择讲课比赛的学生有71.5%,排在第二位,讲课比赛能够全方位地展现学生的教学能力,使学生获得接近于实战的真实体验,也是“做中学”理念的很好体现。选择通过网络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的学生有62.8%,体现了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学生学会了高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习。

3.岗前培训的培训效果

从表7中可以看出实习支教学生对岗前培训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有88.3% 的学生认为岗前培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普遍认可岗前培训对于顶岗实习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有效的岗前培训是实习支教取得较好成效的有力保障。

从表8中可看出,经过岗前培训,实习支教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有81.2% 的学生选择了此项,这源于岗前培训中微格教学训练(含说课)环节的实施的确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有76.8% 的学生选择了教材解读及教案、试卷的编写,说明经过培训,学生已经掌握了中小学教材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教学的基本环节,已经具备了实习教师的基本素质;但选择教学设计能力方面的比例只有35.6%,有些偏低,这提示我们在岗前培训中要进一步重视教学设计的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教学设计的能力水平。

四、结束语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 篇9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对策

一、英语专业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现状

本文通过对2013级英语专业学生总共400人进行顶岗支教问卷调查情况获取的资料, 得出当前的支教情况如下。

1.深刻认识顶岗支教的意义经过顶岗支教后, 师范英语专业学生对该活动有深刻的认识与感想。在调查的实习学生党中有206名认为顶岗支教的活动能够促进个人综合素质提高, 有104名实习生认为顶岗支教有利于提升教学水平, 有235名实习生认为顶岗支教可以提高自我的教学技巧。每个人对顶岗支教的认识都不同, 但是可以看出顶岗支教对于任何一个实习生来说都是有积极正面的效果。

2.指导教师方面有73名实习生认为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会经常指导实习生上课, 有165名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教学水平偏低, 有201名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只会听自己的课, 有300名学生认为高师院校应当多派一些有指导能力的教师辅导实习生。

3.高师院校课程设置方面有385名学生认为学校中应该多增加一些师范类型课程, 有400名学生认为在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高师院校应当多加注重。

4.实习学校办学条件方面有103名学生认为实习学生的办学条件好, 是一个环境优良的地方。有291名学生认为办学条件差, 很多地方都没有跟上时代的办学水平。

二、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1.不注重实习生的指导, 教学实践效果不明显。高等师范学院的教师应当注重对实习生的指导, 要进行定点巡查, 对实习生的实践情况多加关注。实习生在进行实习时, 也应当遵守学校的管理准则, 听从教师的指导安排。带队的教师其实管理指导相对不便, 校园的点都较为分散, 要想全面管理还需要多花一些心思与精力。当前还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如果带队的教师知识指导能力不足, 只是存在与表面功夫指导的话, 那根本无法带领实习生。

2.顶岗与实习要相互并重。所谓顶岗实习支教, 就是师范生通过顶岗来实现自己的支教。在现实当中, 大多数人都比较注重顶岗, 忽略了实习的重要性。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想达到顶岗支教的最终目的, 就更应该想考虑清楚自己的意图, 自己顶岗支教的意义何在。

三、解决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支教问题的对策

1.强化对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的指导和管理。加强英语专业师范生的顶岗支教管理与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方面就是加强院校的指导管理。师范院校应当派遣教学水平高、指导水平高的教师进行实习指导, 制定规范的教学工作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就是实习学校的指导与管理。因为师范生是属于全职性的实习, 学校应当把他们当成与全职教师一样的对待, 同时还要安排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对实习生进行有效指导。最后就是顶岗支教的实习生应当进行自我约束, 在实习过程中对问多学, 自己多花点时间去研究学习。

2.轮流授课。轮流授课的方式就是为了让实习生能够得到更好锻炼的同时, 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备课。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备课是非常重要的, 每一节课的知识都是新知识, 没有准备充足很难发挥课程效果。指导教师与实习生轮流授课, 不仅可以让实习生学习到指导教师的教学技巧, 也能够让指导教师从实习生的授课中去发现问题, 进行正确指导。

3.加强教学技能的训练。当前, 高师院校的课程一般都是教育学、心理学与学科教学, 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师范教学技巧的培养, 导致师范教学能力一直停止不前。所以, 高师院校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加强师范性教学技巧的训练。

第一, 要调整课程的结构, 增加教学实践课程。传统的师范性教学方式, 都是单一的, 师范性课程特别少, 内容还非常死板, 与发达国家相比, 相差极远。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 这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 特别是对教学方式要求极高。英语专业的实习生就算自身英语水平极高, 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也只能做到纸上谈兵。

第二是加强文理课程的渗入。现今的高师院校学生教育课程中普通课程的比例较高, 学生的课程较为单一, 不利于综合能力发展。所以, 师范生的教学中, 要多融入文理知识,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四、总结

在迅速发展的社会中, 教学方式如果仅限于传统的模式那一定是止步不前的。英语专业师范生的顶岗支教是中国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制度的成功探索,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未如此顺利, 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 为了提高英语专业实习生顶岗教学能力, 就应当先让高师院校注重顶岗实习支教的工作, 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 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 创建示范基地, 进行创新能力的指导培养, 保证实习生的顶岗支教工作能够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芳.英语专业顶岗实习生班级管理能力的历练[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 2013 (5) .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 篇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对顶岗实习支教与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问题进行研究。

二、体育师范生实习和在职教师培训面临的问题

1.体育师范生实习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 我国的师范院校基本是采用在教学实习点“集中实习”的模式。这种模式时间短, 任务重, 体育师范生很难创造性地开展班主任工作, 体验真实的课堂教学, 甚至也很难熟悉课余体育训练和运动竞赛项目, 无法积累经验。

2.在职教师培训面临的问题

教师对职后培训缺乏热情, 没有认识到其在提高业务、促进自己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原因在于培训内容陈旧, 实践性较弱;参加培训的教师缺少实践的机会, 培训方式单调, 整齐划一的整体推进忽视了教师的不同需求。这些问题势必造成培训的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

三、“顶岗实习, 置换培训”促进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途径

1.课程设置

2001年5月, 国家有关教育的政策性文件中首次提出了“教师教育”, 标志着我国教师培养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为提高师范生的从教技能水平, 提升教学研究能力以及整体教师素养, 高师院校课程设置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板块专门开设了教育专业化课程, 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采用顶岗实习等方式, 增加从事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 促进师范生专业技能水平、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

2.顶岗实习支教前的培训

为了探索新的职前培养模式, 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顶岗实习成为教育实习改革的必然选择。为了使实习生能够胜任中学教学及管理工作, 在制订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时, 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加强训练和培养学生从事基础教育的基本能力。

3.顶岗实习支教中的过程管理

(1) 以提高学生从教技能水平为核心。顶岗实习支教利用各种资源、多途径强化实习生的专业指导, 提高学生的从教技能水平;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对实习生进行不同时期的专业指导。

(2) 搭建开放式育人平台, 全面提升师范生的能力素质。在顶岗实践中, 通过各个环节使学生已有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实现实际操作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得的全面提升。

4.顶岗实习支教后的结果验收

顶岗实习支教的结果验收包括过程性评价和实习结束后的评价两部分。对学生实习过程中交流沟通、教学实践、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科研等, 由实习学校和教育局综合全面给出评价。结束后的评价是实习学生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结束后, 由学科组长组织本学科的专业老师对学生的实习成果进行评价。

5.职后教育

近年来, 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 高师院校开始重视教师的职后教育培养, 教师的职后教育也需要高师院校在理论上的引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参与,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贯穿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整个过程。

置换培训在对中学教师以及市、县教育部门有关学科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 使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实践需要更好地结合, 为教师教育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作者运用研究方法对顶岗实习支教与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是体育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桥梁和纽带。本文通过对各环节的探讨, 为促进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顶岗实习支教,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

参考文献

[1]王永颜.顶岗实习支教在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0.

上一篇: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下一篇:文化边缘的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