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运行

2024-07-23

中国经济运行(精选十篇)

中国经济运行 篇1

2012年, 中国经济运行指数走低后回稳, 8月份之前延续2011年的回落走势, 一路走低, 4月份降至绿灯区之下, 7月降至浅蓝灯区, 位于偏低水平, 8月份见底, 景气分值为33.2, 之后小幅回升, 12月份的景气分值回升至40.7, 位于绿灯区的下限 (见图1) , 全年有8个月的景气水平位于绿灯区之下。构成中国经济运行指数的各项分指数以回落居多, 12月份的生产运行指数、价格运行指数、国内需求指数和外经指数均比2011年同期回落, 其中外经指数的回落幅度最大;金融运行指数与2011年12月持平;原材料设备指数略高于2011年12月的水平。从年末的景气水平看, 国内需求指数和原材料设备指数相对较高, 位于绿灯区;金融运行指数和生产运行指数位于绿灯区和浅蓝灯区的交界处;价格运行指数和外经指数较低, 位于浅蓝灯区。从走势看, 生产运行指数的走势与总指数基本一致, 7月份为全年最低点, 景气分值为30.2, 比2011年12月回落11.7个点, 12月回升至37.3;价格运行指数最低点出现在9月份, 景气分值为21.6, 12月份回升至28.8;国内需求指数基本稳定, 景气分值变动很小, 一直在绿灯区运行, 最低点是8月份, 景气分值为49.9, 12月份为53.3;金融运行指数在各分指数中率先回升, 最低点出现在4月份, 景气分值为28.7, 但之后的回升很慢, 12月为36.3, 仅上升7.6个点;原材料设备指数见底较早且回升力度较大, 最低点出现在6月份, 景气分值为25.8, 12月份已上升至48.3, 比最低点提高22.5个点;外经指数在各分指数中下滑最严重, 最低的8月份为15, 7、8、9三个月均位于严重偏低的蓝灯区, 12月份回升至32.3 (见表1) 。

二、经济增长速度见底

2012年,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 增速比2011年降低1.4个百分点, 增速的回落走势一直延续到3季度, 当季增速降至7.4%, 4季度小幅回升, 同比增长7.9%。分三大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 增速与2011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8.1%, 增速比2011年回落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1%, 增速比2011年回落0.8个百分点, 增速回落主要由第二产业带动。

从工业看,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增速比2011年回落3.9个百分点。全年走势以8月份为分界点, 在此之前不断走低, 4月同比增长率回落至10%以下, 8月份降至8.9%, 9月份开始小幅回升, 11月份回升至10%以上, 12月同比增长10.3%, 比最低的8月份提高1.4个百分点。重工业回落幅度较大, 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增长9.9%, 增速比2011年回落4.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0.1%, 增速比2011年回落2.9个百分点。

2012年, 全国发电量增长率为2000年以来最低, 仅增长4.7%, 增速比2011年大幅回落7.3个百分点, 比遭受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2008年还低0.8个百分点, 增速最低的6月份为零增长, 4月至9月的增速均在3%以下。发电量的低增长可印证2012年的经济下滑确实相当严重。2012年4季度, 发电量增速出现较明显的回升, 当季增长7.3%, 比2季度加快5.2个百分点, 3个月的同比增速分别为6.4%、7.9%和7.6%, 正好与经济走势一致。不过, 4季度的发电量增速依旧偏低, 仍明显低于2000年以来11.7%的平均水平。

尽管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呈下滑趋势, 但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仍是偏低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在于:一是经济增长潜力下滑是缓慢的过程, 不会在短时间内大幅下滑, 高储蓄率和技术进行较快尚未到转折点, 不利的因素主要是资源约束有所增强和劳动力供给充足程度有所下降;二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近两年下滑幅度很大, 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比2010年降低2.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降低5.7个百分点, 比2000年以来的年均增速低4.4个百分点, 这样的下滑幅度是无法用经济增长潜力下降来解释的。经济增速下滑幅度较大主要是由短期因素造成的, 这些因素主要有:一是出口增速严重下滑;二是汽车消费低迷, 全年汽车销量仅增长4.3%;三是房地产市场总体状况较差;四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跌;五是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较弱。

导致经济下滑的各种短期因素目前均处于很低的位置, 这表明经济下滑的动能已经基本耗尽。2012年4季度, 这些短期因素已出现部分好转, 从而带动了经济增速的小幅回升。2013年, 这种趋势还将进一步延续, 出口、汽车消费和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较长时间低迷以后均有好转的可能, 政府加大投资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走势将会有所好转, 货币政策将会对经济增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因此经济增长速度回升是可持续的, 但调控政策仍会比较谨慎, 各种短期因素的好转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如出口回升会受全球经济增速较低的制约, 房地产市场回升会受房价偏高和调控政策的制约, 汽车消费会受限购政策的制约等, 因此经济回升的力度将会比较有限。

三、物价涨幅降至较低水平

2012年, 我国通货膨胀水平总体上呈走低态势, 物价涨幅降至较低水平, 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年均比2011年上涨2.6%, 涨幅比2011年回落2.8个百分点。从走势看, 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降至3%以下, 10月份降至全年最低点1.7%, 最后2个月有所回升, 但仍在3%以下。分类别看, 在8大类商品中涨幅回落的占5类, 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的涨幅回落幅度较大, 年均分别上涨4.8%和2.1%, 涨幅分别比2011年回落7和3.2个百分点;衣着价格上涨3.1%, 涨幅比2011年增加1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价格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的涨幅与2011年相当。

2012年, 工业生产者购销价格出现不多见的下降走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在3月份出现同比下降, 之后降幅不断增大, 9月份的同比降幅达到3.6%, 最后3个月的降幅逐渐缩小, 12月同比下降1.9%, 全年平均降幅为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的走势与此相似, 4月份同比转降, 9月份同比下降4.1%, 12月份同比下降2.4%, 全年平均下降1.8%。分类别看, 越是上游产品, 价格下降幅度就越大。

2012年通胀水平的回落主要是调控政策作用的结果, 货币供应量增速自2011年9月份开始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从而消除了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国内供给, 对物价涨幅回落有重要影响。虽然通胀水平回落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但同时也表明经济有偏冷的风险, 尤其是工业生产者购销价格的持续下降, 这种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过3次, 并且每次都对应着经济偏冷时期。

2013年, 人们普遍预期通胀水平将会明显反弹, 但更可能的情况是轻微反弹, 物价涨幅仍会保持在较低水平。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在于:一是2012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速较低, 虽然货币政策有放松的动向, 但2013年仍会比较谨慎, 货币供应量增速不会明显走高, 货币政策不支持通货膨胀明显反弹。二是从经济波动过程看, 经济回升在2012年4季度才刚开始, 并且回升动力较弱, 2013年经济回升幅度将比较有限, 通货膨胀是经济波动中的滞后指标, 在经济回升到正常水平之前, 通胀水平不会出现明显反弹。三是从物价从走势看, 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2012年的最后2个月出现较明显反弹, 12月份同比上涨2.5%, 涨幅比10月份增加0.8个百分点, 12月环比涨幅高达0.8%, 但这种走势主要仍以季节性强的食品拉动为主, 因而是暂时的。四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将会由下降转为上涨, 这在2012年4季度已经有所表现, 季环比涨幅已经转正, 但涨幅不会高, 对消费价格的推动作用有限。

四、内需增长基本稳定

2012年, 为了稳定经济增长,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投资力度, 使得投资增长没有随经济下滑而降低, 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为内需基本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 投资增速回升将是可以预期的。

1. 消费需求稳定增长。

2012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3%, 增速比2011年降低2.8个百分点,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 增速比2011年略高, 各季的名义增速基本稳定, 实际增速则逐季提高, 1至4季度分别为10.9%、11.3%、12.5%和13.3%;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6%, 增速比2011年回落8.6个百分点, 回落幅度很大, 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2.3%, 增速比2011年回落5.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10%, 增速比2011年回落2.5%, 消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1%, 增速比2011年略高。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13.2%, 增速比2011年回落6个百分点, 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0.4%, 增速比2011年回落2.2个百分点。

2012年, 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6%, 增速比2011年降低1.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6%, 增速比2011年加快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5%, 增速比2011年回落4.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0.7%, 增速比2011年回落0.7个百分点。

2012年, 汽车消费低迷, 全年销售汽车1931万辆, 仅增长4.3%, 增速很低;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汽车类零售额增长7.3%, 是主要商品类别增速最低的。汽车消费已成为消费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走势对消费需求影响很大。虽然汽车消费低迷已持续较长时间, 但2012年4季度已经呈现回暖迹象, 而我国正逐步进入汽车普及阶段, 因此汽车消费在2013年出现回升的可能性较大。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2012年城镇居民收支增长均快于2011年, 但农村居民收支增长均低于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快于2011年, 但规模以上企业零售额增速低于2011年。综合判断, 消费需求增速基本稳定。

2. 政府需求增强。

2012年, 财政支出125712亿元, 增长15.1%, 增速比2011年回落个6.5百分点, 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速大约比2011年回落2.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117210亿元, 增长12.8%, 增速比2011年回落12.2个百分点;财政赤字16464亿元, 比2011年扩大3129亿元, 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 占比比2011年上升0.4个百分点。虽然财政支出增速回落, 但回落幅度远小于财政收入, 并且财政赤字规模上升, 因此政府需求是增强的, 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有所增大。

3.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2012年, 不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6%, 增速比2011年回落3.2个百分点,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 增速比2011年高2.2个百分点, 全年走势稳定, 各季增速非常接近。在经济增速下滑和工业生产者购销价格下降的情况下, 内生性投资有下滑趋势, 因此投资增速能保持稳定并非易事, 主要是靠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加大投资力度的举措。2012年, 政府投资力度明显加大, 中央项目投资由2011年的下降9.7%转为增长5.9%;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14.7%, 增速比2011年加快3.6个百分点, 4季度的同比增速达到17.1%;国家预算内投资资金增长29.7%, 增速比2011年加快18.9个百分点。2012年, 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6.2%, 增速比2011年回落6.4个百分点, 回落幅度超过固定资产投资, 特别4季度, 仅增长12.5%, 走势与固定资产投资相悖。

2012年, 存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回落。11月末,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期末存货同比增长8.6%, 增速比2011年末回落11.8个百分点, 其中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7.9%, 增速比2011年末回落13个百分点, 各月增速呈不断走低态势。存货投资增速减缓主要是受通胀水平和经济增速同时回落的带动。

2013年, 对投资有利的因素将会增加, 投资增速不仅可以保持稳定, 还会形成一定的回升。一是政府扩大投资的政策效果将进一步显现, 加速城镇化将对投资形成新的推力;二是随着经济回升和工业生产者购销价格由降转涨, 企业经济效益将会明显好转,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已由下降转为快速增长, 2012年4季度同比增长达到20.4%, 企业效益好转将会对内生性投资形成强大推力;三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已经形成加快增长态势, 增速大幅走高, 3季度同比增长29.8%, 增速比2季度加快6.5个百分点, 4季度同比增长37.3%, 又比3季度加快7.5个百分点;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也形成明显回升走势, 全年增长18.1%, 增速比1-8月份加快3.9个百分点。

4. 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

2012年, 房地产市场的总体状况较差,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仅增长1.8%, 增速在前两年大幅回落的基础上又回落3.1个百分点, 这样的增速是很低的, 除2008年以外, 位于200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受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大幅回落, 全年完成投资增长16.2%, 增速比2011年回落11.9%, 成为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

从走势看, 房地产市场在2012年下半年已经出现回暖, 3和4季度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上升明显, 分别达到5.9%和12.7%;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速从高位回落, 12月末同比增长27%, 增速比6月末回落6.1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是不正常的, 房地产市场较快发展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加快城镇化和改善民生所必须的, 但房地产市场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公众特别关心的社会问题, 因此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必然要面对政府调控的约束, 虽然2013年将会好于2012年, 但仍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并且不一定能带动房地产投资增速回升。

五、进出口增长速度大幅下滑

2012年, 我国出口增速大幅下滑, 出口总额增长7.9%, 比2011年回落13.4个百分点, 除2009年以外, 是2002年以来首次降到10%以下。全年走势曲折多变, 2季度增速回升, 同比增长10.5%, 比1季度加快2.9个百分点, 但3季度再次大幅回落, 同比仅增长4.5%, 创出新低, 4季度回升至9.4%。分国别 (地区) 看, 对发达国家出口增速较慢, 对欧盟出口下降6.2%, 对日本出口增长2.3%, 对美国出口增长8.4%;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则增长较快, 对东盟出口增长20.1%, 对香港出口增长20.7%。出口增速大幅下滑是导致我国经济回落的重要原因, 并对通胀水平走低有积极作用。欧债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对我国出口的负面影响很大, 但不足以解释出口增速的大幅回落, 内部因素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持续升值都会引起出口竞争力下降。我国出口增长的模式正在发生转变, 持续快速增长将不可延续, 平均增长速度将趋于下滑, 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将明显扩大。2013年出口位于波动式增长的上升期, 增速将会有所上升。

2012年, 我国进口总额增长4.3%, 增速比2011年回落20.6个百分点。全年走势比出口更差, 4季度同比增长2.7%, 仅比3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进口仅增长1.4%, 特别是3和4季度, 同比分别下降3.4%和4.9%。一般贸易进口下降表明我国内需状况不太理想。

2012年, 我国贸易顺差规模迅速扩大, 顺差规模高达2311亿美元, 比2011年扩大760亿美元, 各季顺差规模不断上升, 4季度已经达到832亿元。如何尽快地缩小顺差规模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出路在于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推动进口增长, 如扩大内需、减少对进口的限制性措施等。

六、货币政策谨慎松动

2012年, 随着通货膨胀水平不断走低, 货币政策由收紧转为放松, 但放松力度有限, 没能有效抵消外汇占款增加额缩减的影响。年末广义货币 (M2) 同比增长13.8%, 增速与2011年末相当, 各月增速基本稳定;狭义货币 (M1) 同比增长6.5%, 增速比2011年末回落1.4个百分点, 下半年增速小幅回升, 年末增速比最低的4月份提高3.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 增速比2011年末回落0.8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长9.1%, 增速比2011年末低0.7个百分点, 增速在4月份后小幅回升;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5.8万亿元, 比2011年多2.9万亿元, 增长22.9%。2013年, 在稳健货币政策作用下, 金融运行状况进一步回升仍是可以预期的, 但货币政策的操作将会比较谨慎, 回升力度会受到严格控制, 将会保持在温和水平。

单位:%

中国经济运行 篇2

关于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10年是十一五计划目标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推进“工业兴县”战略,按照“推进工业化,建设新固安”的总体要求,以“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为目标,积极应对节能减排拉闸限电的巨大冲击,全县工业经济经受了严峻考验,有效遏止了增速下滑势头。全县工业经济预计实现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实现增加值万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总额万元,同比增长%;累计上缴税金万元,同比增长%;实现出口交货值万元,同比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增加值亿元,增长%。在限电限产等十分复杂困难的形势下,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二、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的主要特点

1、规模工业继续增加

进入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由2009年底的家发展至现在的家,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县域工业呈现逐步壮大的趋势,工业实力在逐渐增强。

2、相关产业逐渐崛起

从2010年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绝对值完成情况

1看,我县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中,塑料、肠衣产业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与2009年12月底相比,塑料产业所占比重由%提高到%;肠衣产业所占比重由%提高到%,我县特色产业呈上升势头。

3、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在全县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绝对优势,从数量上看,家企业,民营企业已达家;从营业收入绝对数看,民营经济实际占比为%,民营工业彰显活力。

4、规模工业运行平稳

在节能减排拉闸限电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的大背景下,我县规模工业运行较为平稳。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预计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实现增加值万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

三、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企业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差

全县的工业经济还处在创新能力弱,科技含量低,生产规模小,各自备战,以销定产,经营管理粗放和经济效益不高的局面,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

(二)企业能耗高,节能减排工作压力大

受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拉闸限电等因素的影响,使部分企业效益的正常发挥受到制约,导致节能降耗与快速增长之间矛盾突出显现,工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将会面临严峻挑战。

(三)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

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及金融紧缩政策的影响,加之我县部分工业企业发展实力弱、信用等级低、适销对路产品少、有效资产抵押能力差、融资渠道单

一、投资担保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造成了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日趋突出,企业生产及发展资金匮乏,导致生产经营无法正常开展。

(四)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我县对外开放的投资环境、发展氛围还不够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水平低,区位优势发挥不明显,缺乏适宜外来投资加工出口型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基础。在发展环境方面思想解放不够,开放意识不强。少数部门对招商引资的认识不足,服务意识不强,保护外来投资企业意识差,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从而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县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

(一)主攻项目建设,夯实县域工业发展的基础

要强化项目意识。项目就是发展,就是财富,就是生产力,要牢固树立项目核心意识,要把项目工作作为当前最根本、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争分夺秒,打破常规,围绕环首都经济圈政策机遇和我县自身发展需求,加快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及关系未来发展的牵动性项目,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的突破,推动工业发展的突破,夯实县域工业发展的基础。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招商推动大发展

大发展需要大投入。加大投入,靠国家项目资金太少,靠银行贷款太难,靠自身积累太慢,靠招商引资最好。要继续坚持依靠外力求发展的思路,切实把招商引资真正摆上重中之重的位臵。大力开展产业嫁接招商,积极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高、产业关联度高的大项目。招商引资既要讲求资金的数量和规模,更要讲求引进项目的数量和效益,既要向外商推介项目,更要向投资者推介产业。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加快我县传统特色产业集聚,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连带效应,真正把招商引资与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层次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三)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工业经济增长极

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适度超前、科学布局、综合配套、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细化功能定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利益分享机制,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和民间个人、社会闲散资金投资兴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不断改善园区基础条件,全面提高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新建工业项目应集中在园区建设。严把项目准入关,认真落实节能、环保等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确保入驻项目质量。

(四)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工业整体水平

继续坚持一手抓新上项目,一手抓现有企业升级改造。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推动各类要素向优势行业、优质企业倾斜和

中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篇3

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制造业PMI虽然处于荣枯线下方,但制造业各行业运行出现分化,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非制造业PMI持续位于扩张区间,市场活动增势稳定。总的来看,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基本平稳,但仍需要巩固保持平稳发展的基础。

随着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高技术、消费品等制造业延续扩张态势,而一些传统产业继续压缩生产,化解过剩产能。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PMI分别为54.6%和52.2%,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制造业、食品及酒饮料制造业等行业连续处于扩张区间。而高耗能行业PMI为47.8%,持续低于临界点,表明发展继续减缓。其中,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PMI持续低于临界点,且均有所回落。此外,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0%,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近两个月走势总体平稳;中型企业为48.7%,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但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为46.6%,连续两个月回落,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小型企业资金紧张的比例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仍然是困扰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问题之一。

非制造业各单项指数中,新订单、投入品价格、销售价格、从业人员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均有所上升。其中,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幅最大,为1.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1.2%,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其余各主要指数环比均有所下降,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降幅最大,为1.6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10月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7.1%,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5.1%,比上月上升5.5个百分点。

“建筑活动活跃是本月指数稳定和需求回升的主要动力。”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武威分析说,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均有明显提升,一方面,在天气转冷之前,房屋建筑与装修进入集中施工期,相关活动有所上升。前9个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936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增速比1-8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前期集中审批的基础建设项目进入需求释放期,土木工程建筑业活动保持稳定。

在需求的带动下,非制造业的价格指数延续回升势头。投入品价格指数和销售价格指数均连续三个月实现回升,且销售价格指数升幅较上月有所扩大。建筑业和服务业的销售价格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回升。

探析厂用电运行方式优化与经济运行 篇4

1. 厂用电存在的问题

(1) 低压厂用变压器容量大、数量多。多数低压厂用变压器长期在轻载状况下运行, 出现了“大马拉小车”的现象。

图1为厂用电接线图, 图中低压变压器包括37号、38号低厂变;甲、乙脱硫变;甲、乙输煤变;甲、乙循环变;甲、乙除尘变和照明变共计11台。容量最小的照明变400kV·A, 37号、38号低厂变1 600kV·A, 其余的容量都是1 000kV·A, 全部采用顺特公司的SCB9节能型的干式变压器。每一台低压变压器带相应的低压母线上的负荷, 并配备成套接收和分配电能装置。由于母线上运行的设备负荷少, 造成低压厂用变压器长期运行在轻载状态下, 使变压器容量不能充分利用。变压器效率低下, 空载损耗相对较大, 增加了不必要的厂用电能耗。在正常运行时, 除照明变压器和两台低厂变之外, 其他九台低压厂用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流均为91A, 但在实际运行中, 变压器高压侧电流最大时仅50.7A, 最小只有1.2A。表1列出了机组带200MW负荷时各台低压厂用变压器的实际电流与额定电流对照表。

(2) 低压厂用变压器使用功能划分过细、接线复杂、操作繁琐。在所有的低压厂用变压器中, 除两台低厂变供发电机的主要辅机负荷以外, 其他变压器全部是供发电机辅助设备负荷的运行, 而且接线较为复杂。有的母线分段用分段刀闸, 有的用分段断路器, 给运行人员倒闸操作和巡检带来了困难, 同时也增加了检修的工作量, 安全生产系数降低。在淮北电厂现有的四台200MW机组中, 只有8号机组有照明变压器 (400kV·A) , 而且负荷率极低, 高压侧额定电流为36.7A的变压器长期运行在5A左右, 运行实践证明, 照明变压器不需独立设置。

2. 运行方式优化方案

(1) 改变现有的运行方式, 将输煤A段、B段;循环A段、B段;脱硫A段、B段;除尘A段、B段的分段刀闸或开关合闸, 使分段母线合环运行, 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 两段由一台变压器供电, 将另一台变压器转为热备用。可以根据6kV母线37段和6kV母线38段负荷情况, 确定运行和备用变压器, 并且定期切换, 以确保设备状态和工况良好。必要时A、B段两低压母线相互间装设自投装置, 以确保安全运行。

(2) 拆除照明变压器, 将照明段的工作电源改为400V母线37段, 备用电源不动。

3. 方案实施后的效果

通过运行方式的改变, 将有四台变压器长期备用, 一台变压器拆除。这种运行方式的优点:一台作为工作变压器, 另一台备用, 不但优化了运行方式、降低了变压器的轻载损耗, 而且也为变压器的检修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为提高设备完好率奠定了安全基础。由于变压器的长期停运, 降低了厂用电率。在新的运行方式下, 将有4 400kV·A容量的变压器停运, 按变压器空载损耗参数计算, 1年可以节省厂用电约70 000kW·h (尚未计及低压厂用变压器冷却系统等的损耗) , 经济性明显提高。工作变压器可以运行一段时间后, 定期与备用变压器互相切换, 这样能延长变压器及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例如, 循环段A和B都由循环变甲作为电源, 则循环变乙作为循环段A、B段的备用电源。重要负荷所在的母线还可以从低压备用母线取一路电源作为备用电源, 加装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AAT) , 从多个方面提高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照明段的改造, 首先能提高其安全运行系数。如果照明段的工作电源改接至400V母线37段, 备用电源将有相对可靠的保安电源, 不仅缩短了电源与设备实际位置的距离, 整改的工作量将大大减少, 而且可节省一台变压器及开关柜的占地面积 (或空间) , 同时可减少运行人员、检修人员的操作和检修工作量。

经济运行分析 篇5

发布时间:2010-10-19 13:00:5

5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转型升级、谋求新跨越”工作主题,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步伐调结构促转型。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亿元(预计数),同比增长16%。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36.1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50.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3%和29%,增幅均列苏州五县市之首。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工业经济高开稳走。前三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376.26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088.73亿元,同比增长30.0%。规上工业一季度以36.8%的增速高开之后,上半年和三季度的增速均维持30%以上的高位增长。规上工业占比提高,达到79.1%,比上年末提高1.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高新产业贡献加大,实现产值203.25亿元,同比增长36.9%,较规上工业增速高出6.9个百分点,高新占比18.7%,较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主导行业加快增长,石油制品、机械、金属加工行业同比增幅均超50%,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幅20多个百分点。工业效益快速提升,前八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税、利润分别为82.42亿元和62.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8%和68.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22.8%,较上年同期提高19.3个百分点。

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获得“中国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十佳区县”称号。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14亿元,同比增长24.2%,占GDP比重达39.6%,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税收贡献提高,共实现地方税收15.27亿元,同比增长36.8%,占地方税收的比重达56.6%,同比上升了3.6个百分点。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集装箱三期、万方件杂货码头投入运行,玖龙纸业件杂货泊位开工建设;新辟南美西远洋等航线7条;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9.15万标箱,同比增长47%,超去年全年集装箱吞吐量总和,完成货物吞

吐量5771.51万吨,同比增长6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973.61万吨,同比增长131%;新增四家国家3A级物流企业,隆兴物流跻身中国最具竞争力50强物流企业前20强,主营业务收入超15亿元。服务外包强势发展,105家服务外包企业实现接包合同额1.37亿美元,离岸执行额0.46亿美元,同比增长66.4%和16.8%;4家企业获得国际资质认证。地方金融稳健发展,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太仓支行开业投运,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存额805.89亿元,比年初增长26.3%,贷款余额678.78亿元,比年初增长20.6%。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8.09亿元,同比增长17.6%。市场建设大力推进,粮油批发市场规模扩大,成交额达5.59亿元,同比增长27%,森茂汽车城创新经营模式引领汽车消费产业化;月星家得乐居家生活连锁太仓店盛大开业。旅游业大力拓展,沙溪古镇河南街促织馆开馆,依托金仓湖、郑和公园等旅游景点成功举办太仓国际旅游文化节等各类系列活动,吸引各地游客144万人次,同比增长78.8%,星级酒店客房入住率高于去年同期30多个百分点,多家经济型连锁酒店入驻。房地产市场保持活跃,商品房销售84.78万平方米,销售额4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和30.5%,实现地税收入7.81亿元,同比增长83.4%,占地税总量的28%。

3.新兴产业规模壮大。126家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产值278.42亿元,同比增长48.3%,增速高出规上工业18.3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25.6%。其中25家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完成产值45.48亿元,同比增长176.7%,9家新能源企业完成产值41.12亿元,同比增长67.2%。产业招商力度加强,前8月引进外资新兴产业项目18个,注册资金3亿美元,到账外资1.2亿美元,占全市23.5%和21.1%;前三季度引进内资新兴产业项目18个,注册资金13.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完成投资30.89亿元,同比增长186.3%,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2.9%,其中电子通讯设备投资21.25亿元,同比增长521.3%,医药制造投资

5.51亿元,同比增长218.5%。

4.自主创新不断突破。新区入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苏州五县市首家;

市政府与南通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健雄学院联合8所国内知名高校成功组建联合研究院。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增强。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26家,高新技术产品66个,省民营科技企业36家,全市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1家,软件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品222只,省民营科技企业226家;前8月共申请专利2517件,同比增长7.1%,专利授权2001件。名品名标工作着力推进,新增申报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5件、苏州知名商标7件、省名牌21个。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全市人才总量达86618人,每万人拥有人才1858人,高于苏州全市平均水平;拥有各类高层次创新人才8250名,其中博士以上48名、硕士以上1171名、海外归国人员208名。

5.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6.25亿元,同比增长19.1%。工业投资动力增强,完成工业投资134.79亿元,同比增长39.7%,增速列五县市之首,较上年同期提高43.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57.1%,较上年同期提高了8.5个百分点。开发区引领增长,完成工业投资82.76亿元,同比增长45.9%,占全部工业投资的61.4%,其中港区完成投资57.02亿元,同比增长114.6%。房地产投资放量增长,完成投资40.19亿元,同比增长66.7%,占服务业投资的39.6%,占比高于上年同期15.8个百分点,其中新区完成22.37亿元,同比增长106.8%。新批项目快速增长,共批项目438个,计划总投资538.86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民营工业项目占据主导,209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19.85亿元,占工业项目的78.7%。重点项目着力推进。66个重点项目,开工57个,完成投资75.7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32.1%。省重点项目太仓港三期通过通航安全验收,为长江流域最高等级的集装箱码头。耐克物流、奥特斯维太阳能一期等项目顺利竣工。

6.招商引资量质并举。利用外资强劲回升。1~8月,全市累计批准外资项目98只,累计完成注册外资12.56亿美元,同比增长41%,超序时进度11.3个百分点;实际到帐外资5.65亿美元,同比增长32.1%,超序时进度3.6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增幅均列五县市之首。外资项目质提量升。单个项目的平均注册外资为1281.81万美元,超千万美元项目46

个(含增资1000万美元项目6个),其中超三千万美元的8个,包括注册资金3000万美元艺康化工和注册资金1亿美元的宝洁日用品等500强项目。引进了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项目18家,注册外资3亿美元,占总量的24%;到帐外资1.2亿美元,占总量的21%。欧美和台资表现凸出。引进美国项目7个,注册外资12752万美元;引进德国直接投资项目12个,注册外资3327万美元;引进加拿大项目3个,注册外资9727万美元;引进台湾直接投资项目22个,注册外资17554万美元。服务业利用外资发展较快。1~8月,服务业批准外资项目31只,注册外资和到帐外资累计分别完成2.93亿美元和1.99亿美元,分别增长107.5%和222.4%。引进内资成效显著。1~9月份共引进内资项目807个,新增注册资本71.06亿元,同比增长55.1%,完成年计划的142.1%。内资项目规模扩大。5000万元以上项目18只,注册资金41.75亿元,占比58.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2百分点。成功引进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太仓四方友信制桶有限公司、华东环球商贸物流域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绿地集团(太仓)置业有限公司等大型项目。两区效应突出。两区共引进内资项目401只,注册资本41.04亿元,占全市总量比重57.8%。粤闵项目占比提高。广东、福建地区引进内资占比达35.1%,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5.1百分点。

7.对外贸易恢复增长。实现进出口总额61.96亿美元,同比增长57%,其中进口和出口额分别为32.75亿美元和29.21亿美元,增幅分别为70%和45%,增幅均居苏州各县市前列。加工贸易增长快于一般贸易,实现进出口22.8亿美元,同比增长54.8%,增幅高于一般贸易12.9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较高增速,分别实现出口额13.89亿美元和1.2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3%和61.2%。主要出口市场整体回暖,对欧盟和日本的贸易保持高增长,增幅达72.8%和34.2%,对东盟和台湾的贸易总量实现快速突破,分别实现进出口额6亿美元和4.3亿美元,同比增长69.9%和140%。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对照全年工作目标,工业产值、服务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一些主要经济指标还稍有脱幅。

二、下阶段工作重点建议

1.确保完成及“十一五”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总结盘点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和“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对主要指标任务要逐项对照,找短板、寻难点、破难题,下功夫弥补薄弱环节,确保今年和“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特别要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协调,在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企业的增长潜力,释放优势特色产业产能,下大力促进工业稳定增长。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年内力争多开工、早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并认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做实做细前期工作,为明年扩大投资和新上项目打好基础。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和实行工程项目建设,按计划完成工作量。坚持招选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在引进“污染少、消耗低、科技含量高”与我市产业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的国内外知名企业上下功夫见成效。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抓基地、育集群,扶龙头、建体系,抓技改、促转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寻找提高中国经济运行质量的良方 篇6

硕果累累的科技帅才

徐济超在科研领域取得的众多成就起步于郑州航空工业学院。他第一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只是郑州航空工业学院的一名普通讲师,后来却迅速跻身国内知名质量工程研究专家的行列。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之初,徐济超成功申请“只有国内几所名校和科学院系统的大专家们才敢竞争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此在科研上的成就接踵而至。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波音在与欧洲空客的竞争中,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建立了“先进质量控制和管理系统”,使用该系统可以节约制造成本24%以上。徐济超率先与民用航空界的同行们将这个先进的质量控制系统引进国内航空行业,并在其他工业领域推广。

徐济超带领他的学术团队,无论是在基础科学研究还是在工业实践的应用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的诸如质量改进的三层次理论,质量工程的波动理论等众多学术研究成就,得到了国际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可。他曾是航空系统、国防科工委系统、总装备部系统特聘的质量可靠性专家。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徐济超与他所带的团队共完成了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项目和国防科工委系统近20项应用研究项目,在质量科学领域第一个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6年徐济超作为中方会议主席与欧共体的专家在中国郑州发起了第一届质量管理与经济发展国际大会,现在这个大型的国际系列会议已举行到第十一届,遍布欧、亚、美洲多个国家。作为中方主席,他开启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韩国国家科学与工程基金会联合规范资助的系列双边质量科学家会议,此双边会议已举行到第七届。此外,徐济超还与澳洲、新加坡、日本、丹麦等专家进行过大量的国际合作,在国内国际同行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哈佛之行 获益匪浅

如今作为河南省副省长的徐济超,还兼任了河南省科学与技术协会主席的职务,继续在科技领域从事工作。新的平台上必然有新的视野和思路。这次美国之行,正是他成为河南省副省长之后的第一次访学经历,必将对他今后科技领域的工作思路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主管科技的副省长,徐济超对近年来国内的经济运行状况有着充分的了解。他说,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国家正在进入突出强调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正在实现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历史性转变。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自己就已开始了思考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问题,随着新的发展时期的到来,综合发展质量问题就更加值得关注。这次到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研读了大量的发达国家的资料,访问了这里的宏观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金融证券、政府管理等许多国际一流的专家教授,实地调研了作为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美国的一些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现状,在这个过程中既感受到国家在和平崛起中对当今世界的重大影响,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国家地位在美国社会中的显著提升,同时也深刻感受到我们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还要经过艰难的跋涉旅程。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本质

差距在于经济运行质量

徐济超谈到,经济运行的含金量,或者经济运行的质量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要的分界线,不能仅仅看GDP总量。美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30%,日本30%,这个数字德国是43%,英国41%,法国51%,而我国还不足20%,不难看出,同样的GDP获得收益大相径庭。英国和法国虽然GDP总量落后于中国,但财政收入却是中国的两倍多。有了高比重的财政收入才能够更好地支撑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建设费用。同时经济运行中产生的税收占GDP的比重也是经济含金量或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在这方面我们也有很大差距,还拿2006年为例,美国的各类税收占GDP的比例为 26%,日本为26%,德国为34%,英国是36%,法国是35%,而中国仅为15%,税收反映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尤其增值税、所得税,税的比重多少反映了产业的增加值和利润的多少。好的高质量的经济运行必然导致高税收、高财政收入。这还是收益方面,在资源能源消耗方面我们也比发达国家高得多,这种高消耗低收益和发达国家的低消耗高收益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就是经济运行质量的差距,也是我国与发达国家本质的差距。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影响经济运行质量

经济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经济不仅要有数量的发展,同时还要有质量的保障,当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经济的运行质量远高于我们时,他们的经济含金量也就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都在30%-50%的水平,同时也看到他们的第三产业也都在60%-70%,这样的优良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质量的背后都是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的作用。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许多在我国生产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含有高附加值的产品,由于知识产权归属外国,其高端的附加值仍然属于外国,一些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转移到我们国家,但高额利润仍在国外,我们消耗的是人力物力,得到的是微薄的回报。

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受制于

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

徐济超说,科技创新能力影响了我们汇率的确定。人民币的升值从长远来看,对扩大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和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有益的,但从目前来看,一旦人民币大幅升值,我们的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也将随之大幅度上扬,由于产品缺乏相应的科技创新支撑,产品的质量、性价比还不能适应相应的高价位,其过分升值的结果是让出或丢掉国际市场份额。如果我们的产品含有足够的科技创新领先水平,我们就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毫不犹豫地升值。一些发达国家正是看到我们产品的科技创新水平不足,看到由此而决定的产品的质量性能和竞争能力迫使我们升值,使我们让出现有的市场份额。科技创新水平不高,汇率确定不得不人为做出重大牺牲,既不得不贬低我们的劳动价值,同时还要承受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是我们不愿看到也不愿承受的尴尬局面,要摆脱这种窘迫,就必须提高我们的科技创新水平,特别是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前中国工业经济运行状况 篇7

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积极成效

工业生产止跌企稳,回升向好态势逐步巩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由2008年6月份的16%一路下滑到2009年1~2月的3.8%,之后止跌回升,3月份增速达到8.3%,去年11月、12月分别达到19.2%和18.5%,2010年1~2月增速达到20.7%,呈现明显的“V”字形运行轨迹。200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9.7%和11.5%,2010年1~2月分别增长14.5%和23.7%。

东部地区稳步回升,中、西部地区加快增长。2009年,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9.7%、12.1%和15.5%。今年1~2月,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9.4%、24%和22.1%。

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回升,企业效益状况明显改善。工业品出厂价格在经历了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近半年的大幅下滑后,从2009年4月份开始到今年2月份,环比保持了连续1 1个月的回升。今年1~2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增长4.9%。

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59万亿元,同比增长7.8%;上缴税金总额2.11万亿元,增长14.8%;企业亏损面由1~2月25.3%缩小到17.4%,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33.5%。

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有所缓解,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2009年,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6%;今年1~2月增速达到21.6%。2009年1~11月实现利润1.75万亿元,上缴税金1.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8.2%和14.2%,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67.4%和5 5.2%。随着生产形势好转,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人数逐月攀升。2009年9~11月,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6870万人,比3~5月增加453万人,比6~8月增加315万人。

工业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出口形势初步转好。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9.4%其中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0.1%,降幅比去年前三季度缩小4.6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占全部销售产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6.7%下降到13.7%。今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37.5%;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2.5%,仅占全部销售产值比重的12.9%。月度出口逐步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同期水平。

工业投资持续增长,技改专项拉动效果显著。2009年,工业投资8.0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1.4%,其中制造业投资5.8 8万亿元,增长26.8%。今年1~2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 1%。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技术改造专项资金200亿元,主要采取贴息方式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下达投资计划4441项,总投资6326亿元,拉动社会投资28倍。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通过联合重组,粗钢产能超过1000万吨大型钢铁企业达到11家,其中宝钢、武钢、河北钢铁超过3000万吨,鞍本钢、山东钢铁、沙钢超过2000万吨。中铝、中冶、五矿等大型企业跨省区联合重组取得积极进展。汽车销量超百万辆的企业集团达5家。经过努力,全年淘汰落后的炼钢、炼铁、水泥产能分别为1691万吨、2113万吨和7416万吨,平板玻璃、电解铝、焦炭、铁合金、电石、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行业基本完成年内下达的淘汰任务。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9%左右,用水量降低8.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5%。

二、2010年工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多家机构预测,全球2010年经济增长大致在3.2~3.9%之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经济收缩0.8%,预计2010年将增长3.9%;2009年全球贸易量下降12.3%,预计2010年增长5.8%;欧元区、美国、日本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3.9%、-2.5%和-5.3%,预计2010年分别增长1%、2.7%和1.7%;预计2010年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将比先进经济体高出近4个百分点,其中发展中亚洲为8.4%,中国10%,印度7.7%,东盟五国为4.7%,中东为4.7%。近几年,我国对印度、巴西、东盟等新兴经济体出口比重逐年上升,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快速恢复有利于我国出口增长。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世界经济实现全面复苏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将经历缓慢复杂曲折的过程。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形势未见好转,消费不振,产能利用率较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震荡走高。潜在金融风险仍未消除。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强化,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新的科技革命对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冲击较大。

从国内看宏观环境适度宽松。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万亿元,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将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进一步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按7.5%征收。反映实体经济运行状况和市场预期的指标均在稳步回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高增幅(今年1~2月分别达到26.6%和17.9%)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均超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得到提升。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将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在看到有利方面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还有许多制约我国工业经济长远发展的因素:一是资源环境制约。我国工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超过5 0%),二氧化硫,化学耗氧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占到全国的86%、38%和70%,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大。我国已提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增长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技术含量低,许多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滞后,工业发展尚未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三是产业结构调整滞后。近年来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钢铁、水泥、电解铝、铜冶炼、焦炭等一些重要行业中落后产能仍占很大比重,风电装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存在无序建设倾向。四是体制机制性障碍。部分地区过分注重数量增长,忽视发展质量。资本、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价格扭曲严重,资源过度投入、浪费严重。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面临着认识不到位、政策不配套、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三、主要行业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

今年工业发展环境总体上要好于去年,但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今年工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左右,出口交货值增长8%左右。包括技术改造在内的工业投资增长2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按进度完成国务院确定的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任务。

主要行业运行状况、特点和发展趋势如下:

(一)原材料工业

投资是拉动原材料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09年,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2%左右的原材料工业增速达到12%,比上年加快1.6个百分点;今年1~2月增速达到20.7%,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增速仅为3.1%)。预计随着投资增速的回落,2010年原材料工业增速会相应有所减缓,全年增速将回落到11%左右。原材料工业面临最大两个问题:一是产能严重过剩和落后产能不能及时退出,钢铁、有色、水泥等行业均存在类似问题;二是能源资源约束,随着煤电油运供需形势紧张,对原材料工业生产将造成极大影响。

钢铁行业

2009年,全国粗钢产量5.68亿吨,同比增长12.9%;全年日均产钢156万吨。今年1~2月,全国粗钢产量1.03亿吨,同比增长25.4%,日均产钢174.4万吨,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年粗钢产量比上年增长10%左右。

节能减排稳步推进。2009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左右)吨钢综合能耗619千克标准煤,耗新水4.4吨,烟粉尘1.1千克,比上年分别下降1.7%、12.8%和10.7%。

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2009年,国内前五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由2008年的28.6%上升到29.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产能过剩问题突出。2009年,我国钢铁产能已超过7亿吨,当年国内市场粗钢表面消费量为5.65亿吨,其中约有3000万吨进入社会库存,实际消费不到5.3亿吨。产能仍在盲目扩张,2009年钢铁行业固定投资增速保持在20%左右。

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2009年,全国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2113万吨,淘汰落后炼钢产能1691万吨。还有约1亿吨炼铁和1129万吨炼钢产能达不到产业政策要求,需要在2011年底前淘汰。

运行要素约束加剧。国内铁矿石需求连年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2009年已接近70%,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进口量已占世界铁矿石贸易量的75%,用大量进口铁矿石来支撑钢铁发展的风险越来越大。2009年,钢铁行业能源消耗总量在3亿吨以上,占全国能源总消耗的1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量的14%,要完成政府提出的约束性目标,钢铁行业任务艰巨。

有色金属行业在需求拉动下,产能加快释放。

2009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650万吨,同比增长5.2%。其中,一季度日均产量5.98万吨,二、三、四季度分别回升到6.95万吨、7.87万吨和8.55万吨,比一季度分别增长16.2%、31.6%和43%;全年电解铜产量414万吨,比上年增长9.1%,电解铝产量1297万吨,下降1.5%,日均产量分别为1.13万吨和3.55万吨。今年1~2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478万吨,同比增长39.4%,日均产量8.11万吨,仍然保持高位;其中电解铜、电解铝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6.2%和45.6%,日均产量分别达到1.19万吨和4.36万吨,预计2010年电解铜、电解铝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5%和10%左右。

通过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主要能耗指标明显降低。2009年,全行业生产增长14.1%,能源消耗下降2%。吨铝直流电耗13118千瓦时,同比降低136千瓦时;吨粗铅冶炼综合能耗459千克标准煤,同比降低14千克标准煤;吨氧化铝综合能耗657千克标准煤,同比降低14千克标准煤。全年淘汰小预焙槽电解铝产能30万吨,淘汰落后铅冶炼产能25万吨。

稳步推进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国内电解铝企业平均产能达到19.5万吨/年,其中规模在50万吨/年以上电解铝企业达到15家,合计产能占总产能的55%,较2008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投资增幅虽有所回落,但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2009年,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5%,增幅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但一些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效应,扩张规模冲动不减。电解铝产能已由2008年的1800万吨扩张到2000万吨,在建还有200多万吨。

价格大幅攀升,能否保持持久具有不确定性。2009年12月份,国内市场铜、铝价格分别达到5.57万元/吨和1.58万元/吨,比2008年末分别上涨107%和45%,到今年2月份,国内市场铜、铝价格分别回升到5.53万元/吨和1.61万元/吨。

建材行业

2009年,全国水泥产量达到16.5亿吨,比上年增长16%;平板玻璃产量5.8亿重量箱,下降1.7%,主要是普通玻璃大幅下降。今年1~2月,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分别为1.99亿吨和9911万重量箱,同比分别增长26.5%和12.7%。预计2010年水泥产量接近18亿吨,平板玻璃产量超过6亿重量箱。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比例历史性地突破70%大关。2009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比上年增长23.8%,立窑及其他工艺水泥孰料产量则下降6.1%,新型干法比重达到72.5%,比上年提高9.7个百分点。

水泥行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09年,年生产能力在300万吨以上水泥企业(集团)达到49家,在1000万吨以上达到18家,水泥熟料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49.3%和37.6%,比上年各提高5个百分点。已出现水泥产量超过1亿吨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

水泥和平板玻璃产能面临严重过剩。水泥产能已达19.6亿吨,而在建水泥生产线超过400条,新增产能将超过6亿吨;平板玻璃产能已达6.4亿吨,不少地方、企业仍在热衷上项目、扩规模。

淘汰落后任务艰巨。2009年,淘汰落后水泥熟料产能7416万吨,落后平板玻璃产能600万重量箱。还有2.5亿吨水泥、3000万重量箱平板玻璃产能达不到产业政策要求,需要在2011年底前淘汰。

石化行业

2009年,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学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1%,增速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工业增加值增长15.9%,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原油产量达到1.89亿吨,下降3.1%;天然气产量852亿立方米,增长6.1%硫酸产量5960万吨,增长16.9%;纯碱产量1938万吨,增长3%;烧碱产量1832万吨,下降1.1%;乙烯产量1066万吨,增长8%;化肥(折纯)产量6600万吨,增长9.8%。今年1~2月,石油和化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其中化学工业增长27.3%,预计全年分别增长12%和17%左右,原油产量接近2亿吨,乙烯、化肥产量分别在1300万吨和6700万吨左右。

产业布局逐步优化。严格控制炼油乙烯项目新布点。建成新疆独山子、福建炼化和天津石化3套千万吨级炼油和百万吨级乙烯一体化装置以及广东南海石化千万吨级炼油装置,为2011年底前形成20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和11个百万吨级乙烯基地创造了条件。推动中科炼化一体化等项目前期工程。

淘汰落后取得积极进展。2009年,淘汰落后电石产能46万吨,落后焦炭产能1809万吨,淘汰了占行业总数5%左右的低水平的氮肥和磷肥企业,彻底停止了甲胺磷等5种高度农药品种的生产使用。

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盲目扩张势头不减。目前,我国电石产能约2200万吨,产量只有1500万吨,产能利用率只有68%;焦炭产能约4.4亿吨,产量只有3.45亿吨,产能闲置近亿吨;甲醇产能约2300万吨,产量只有1130万吨,产能闲置过半。据行业协会统计,在建的电石、焦炭和甲醇产能还有约700万吨、3000万吨和860万吨。此外,部分无机盐、无机碱、化肥、农药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

(二)装备工业

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给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009年,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8.9%的装备制造业(含汽车、船舶)增速达到13.8%,比上年回落3.3个百分点。今年1~2月,在汽车生产拉动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1%,增速居各行业之首。随着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各项政策措施到位,包括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投资对装备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汽车产销仍将产销两旺,但增速在去年下半年较高基数上会有较大幅度回落。预计2010年装备制造业增速在13%左右。

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在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的带动下,新产品开发趋于活跃。2009年,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24.2%,高于全行业总产值增幅6.8个百分点。机床行业结构优化和省级趋势明显,2009年重点联系机床生产企业金属加工、切割和成形机床产值数控化率,同比分别提高3.4、3.3和4.5个百分点,金属切割和数控金属切割机床产品平均单价同比分别提高22%和9%。

装备自主化取得重要进展。70万千瓦水电机组技术参数世界领先,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可靠性接近进口同类机组水平,风力发电国产设备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全面采用国产技术的百万吨级大型PTA装置建成投产,百万吨乙烯所需三种主要压缩机研制成功,日产5000万吨干法水泥成套装备实施100%国产化。时速250公里高速动车组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自主开发出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我国钢铁工业从高炉、焦炉、烧结到炼钢、冷轧装备,全部实现国产化。

汽车工业

在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作用下,汽车行业产销两旺。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生产汽车1379万辆,销售汽车1364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48.2%和46.1%;其中生产乘用车1038万辆,增长54.1%。我国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今年1~2月,累计生产汽车282万辆,销售汽车28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2.4%和83.9%,继续保持较高产销水平,预计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1500万辆,比上年增长10%左右。

政策助推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2009年,1.6升及以下轿车和微型客车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66.8%和83.8%,成为带动汽车市场增长的主力;全年销售1.6升以下排量乘用车1033万辆,市场份额达到70%,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有效支持了节能减排工作。

自主品牌成绩突出。2009年,销售自主品牌乘用车458万辆,占乘用车市场的份额达到44.3%,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自主品牌轿车222万辆,占轿车市场份额的29.7%,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积极推进。已颁布5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和推动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相关技术政策。

船舶工业

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响,在国际航运和新船市场持续低迷等极为不利的形势下,2009年我国船舶工业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运行态势,全年造船完工量达到4243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47%,占世界市场的份额由2008年的29.5%上升到34.8%,稳居世界第二位。在出口买方信贷等政策支持下,2009年我国造船企业新接订单达2600万载重吨,占全球新船订单的61.6%。今年1~2月,造船完工量达到9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8倍;新接订单达5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67倍,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重大产业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上海长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青岛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广州龙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等相继建成投产,长江口、环渤海湾、珠江口三大造船基地初具规模,造船基础设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重复建设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隐忧显现。我国造船产能已达到6600万载重吨,由于新接订单主要集中在少数骨干企业,已有为数不少的企业面临订单不足产能放空问题。结构性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大部分企业主要生产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等常规船型,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生产能力不足(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不到10%),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总装技术以及核心配套设备仍主要依靠国外。

(三)消费品工业

在国内消费支撑和出口回升的形势下,消费品工业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2009年,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9.4%的消费品工业增速达到10.8%,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今年1~2月达到15.9%。2010年,消费品工业能否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主要取决于出口能否实现回升向好。在全球经济回暖的情况下,预计今年出口形势要好于去年,生产增速有望达到11%左右。

提高出口退税率,减缓了轻纺等产品出口大幅下滑趋势。2009年,消费品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4.1%,其中轻工、纺织行业分别下降5.4%和3%。消费品出口经历了从2008年11月份到去年9月份连续11个月的萎缩,其中上半年各月出口交货值基本回落到2007年同期水平。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回升,外贸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进入下半年脱离2007年运行轨道放量回升,到去年10月份以后回升态势趋于稳定,11月、12月消费品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增长5.9%和12.1%。今年1~2月消费品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6.5%,预计全年消费品工业出口交货值增幅在10%以上。

纺织行业

2009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增速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纱产量2394万吨,布产量740亿米,化学纤维2730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2.7%、4.2%和13%。今年1~2月,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纱、布、化纤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6%、51.2%和17.1%,增幅同比分别提高20.7个、56.2个和13.2个百分点。

国际市场份额基本保持稳定。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在美国市场所占份额为39.3%,销售情况要明显好于越南、印度等国产品;在日本市场所占份额为78.6%,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去年下半年特别是10月份以后,国际订单明显增多,企业出口快速恢复。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2009年,我国自主生产的纺机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化学纤维差别化率提高到40%,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淘汰化纤行业落后产能137万吨,淘汰无锡、苏州、常州等环太湖地区半数以上落后印染设备。

控制产能和淘汰落后任务艰巨。我国纤维加工量已接近全球加工总量的50%,近几年来产能扩张迅速,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中高水平同质化发展的倾向明显,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和竞争对手快速成长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同时,落后产能还占相当比重,与先进产能争市场、抢资源,妨碍产业发展和产品质量提高。

轻工行业

2009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2%,增速同比回落3.1个百分点。今年1~2月,轻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

“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效果明显。2009年,家用电冰箱、洗衣机产量分别达到5931万台和4936万台,比上年分别增长24.7%和13%;房间空调器产量8078万台,虽然下降1.9%,但8月份以后增速连续保持27%以上。今年1~2月,重点监测的12种主要家电产品产量同比均保持了一定增幅,其中家用电冰箱、洗衣机、房间空调器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5.8%、27.7%和47.5%。

出口降幅逐月缩小,在美欧日等主要国际市场份额基本稳定。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轻工产品出口比上年下降10.2%,降幅明显小于全国外贸出口整体降幅,比1~2月和前8个月分别收窄4.9个和3个百分点,食品饮料、家具、家电等重点出口行业下降幅度均比年初和上半年有较大幅度减缓。

产业转移加快,但面临不少问题。目前,我国东部地区轻工业产值占全国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70%以上,受能源、资源、环境和用工等因素的制约,东部地区部分轻工行业发展难度越来越大,而中西部地区则具有相对优势。家电、皮革、陶瓷和发酵等传统产业已开始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等省市都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但从总体上看,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产业转移层次不高、产业链条不完整不衔接、产业配套性差,如何把有序引导产业转移和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加强政策研究和科学规划。

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任务艰巨。轻工业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的50%,废水排放量占28%,污染排放量较大的食品、造纸和皮革等行业节能减排任务艰巨。2009年,共淘汰落后的造纸产能50万吨、酒精产能36万吨、味精3.5万吨,仍有200万吨造纸产能达不到产业政策要求,需要在2011年底前淘汰,淘汰年加工能力在3万标张以下制革生产线难度也很大。

(四)电子工业

由于外贸依存度高,电子制造业在工业各大门类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为明显。2009年,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8%的电子工业增速为5.3%,低于全部工业5.7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5.5%,降幅小于全部工业4.6个百分点。今年1~2月,电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3%,出口交货值增长27.8%,生产和出口已开始稳步回升。可望今年出口形势会继续有所好转,全年电子制造业生产增速可达10%左右。

努力克服外需大幅萎缩不利影响,重点产品国际市场份额有所增加。2009年,我国手机产量6.19亿部,彩电产量9899万台,微型计算机产量1.82亿台,比上年分别增长10.7%、9.6%和33.3%,分别占全球出货量的5 0%、48%和60%(比上年分别约提高8个、4个和14个百分点)。今年1~2月,手机、彩电、微型计算机产量分别达到1.08亿部、1801万台和3197万台,同比分别增长29.7%、68.6%和41.3%。

内资企业发展加快。2009年,内资企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7.6%,占行业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3.4%提高到26.7%;投资同比增长49.5%,占行业比重由上年的49.5%提高到63.5%。

行业整合取得突破。CEC入主全球最大的显示器生产企业台湾冠捷科技,成为第一大股东;深圳比亚迪收购宁波中纬积体,将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国内较大的IC封装企业江苏长电科技间接收购新加坡APS公司,掌握了叠层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显著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仍然不强。由于新型元器件、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基础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彩电、计算机、通信设备等下游整机产品的需求增长,难以带动这些上游产业同步回升。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着力解决核心技术缺失和配套能力不强等制约行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四、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战略任务。2010年,在巩固回升向好基础的同时,要把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一)继续扩大内需,着力提高消费的拉动作用

扩大内需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改善供给结构,引导促进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刺激近期消费向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转变,注意从短期政策向长期政策过渡。加快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着力加快产品创新,培育消费热点。鼓励支持企业适应城乡消费升级需求,生产适销对路、能引导消费的产品。

(二)抓住重点难点,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要在巩固工业回升向好基础的同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使工业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针对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工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投入。完善产业政策,加强行业准入管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改善政策环境,减轻重组成本,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推行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安全生产,加强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三)落实政策措施,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鼓励各地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贴基金,加快建立国家和各地区再担保机构,完善财政风险补贴机制等,切实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小企业创业基地。支持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大支持力度,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努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自主技术和标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实现发展新兴战略产业与资本市场的有效链接。

(五)积极推进改革,着力突破体制机制性障碍

中国配电网经济运行现状分析 篇8

配电网经济运行节省电能和燃煤的同时,还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将大大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开展对配电网经济运行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

电网经济运行技术是建立在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和供电质量良好的基础上,以电力线路和设备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或监测得到的它们在各种运行参数、工况负载和运行条件下的损耗来优化调整变压器和线路的运行方式或条件、“分层分区”补偿电网无功损耗、合理调度和分配负载、改善电网运行结构等,实现电网的经济运行和高效节能。

海内外的很多专家学者对配电网经济运行技术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试验。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技术研究集中在运行前的网络规划和运行中节能降耗措施。目前,配电网经济运行技术研究集中在如下领域。

(1)变压器的经济运行。首先,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高效能低损耗的新型变压器;其次,也可采取优选变压器的运行方式、调节变压器的电压分接头和负载率、改善变压器的工作环境等方法来充分利用现有变压器实现节能降耗。我国在变压器经济运行方面开展研究较早,发现并总结了一系列完善的理论和工程计算方法,颁布了该领域的技术标准《工矿企业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导则》,使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做到有章可循。

(2)优化配电网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配电网中输送大量无功功率,必将使有功网损加剧。若能使配电网中的无功电流不跨区跨层远距离流动,系统网损和电能质量都将明显改善。常用的无功优化方法是在电网中无功缺额较大的节点并联电容器进行补偿,来消除无功功率远距离输送的弊端。

(3)合理调整配电网运行电压。由于配网中变压器的铜耗和线路的有功损耗都反比于配电网运行电压的平方,并且以上两者的损耗都是配网损耗的主要部分,所以可以通过适当升高配电网的运行电压或合理投切变压器相应的分接头来降低配电网的损耗。

(4)平衡配电网相间负载。由于配电网中变压器和线路的单相用电负荷比重较大,导致三相负载不平衡,而三相负载的不平衡度越大,其损耗也就越大。因此,如何平衡配电网的三相负荷分布进而实现配电网节能降耗,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

(5)配网重构。配网络重构是指在保证配网呈辐射状、满足馈线热容、电压质量要求和变压器容量等的前提下,改变分段开关、联络开关的开断,使配网某些指标(线损、负荷平衡或电压质量等)最优。解决配网重构问题的方法主要有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等,鉴于配网重构极为复杂,这些算法的计算速度尚难以达到实时运行,目前配网重构的计算仅应用于运行前的网络规划中。

中国电力行业运行报告 篇9

1. 装机容量和新增生产能力呈稳步上升趋势

从装机容量增加看, 一季度, 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生产设备容量76609万千瓦, 同比增长10.6%。其中, 水电14551万千瓦, 同比增长19.3%;火电60121万千瓦, 同比增长8.2%;核电884.60万千瓦, 与去年持平。

一季度, 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49.06亿元, 新增生产能力 (正式投产) 1011.45万千瓦。其中水电137.73万千瓦, 火电821.40万千瓦, 风电50.23万千瓦。电网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72.34亿元, 电网建设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2602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832千米。

2. 发电生产降幅趋缓, 火电设备利用率大幅下降

一季度, 全国发电量7797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2%, 降幅比去年四季度收窄4个百分点。其中, 水、火、核电分别完成962、6544、140亿千瓦时, 同比分别增长24%和下降6.1%、3.6%。截至3月份, 全国发电量已连续6个月同比负增长 (扣除春节因素) , 为历年来首次。据国家电网旬报统计, 自3月上旬日均发电量达到93.7亿千瓦时、实现同比正增长后, 中旬开始日均发电量同比、环比均又持续小幅下降。

受需求下降、产能大幅上升以及实施节能调度共同作用, 发电设备尤其是火电设备利用率大幅下降, 一季度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1009小时, 同比下降151小时, 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100小时, 同比下降186小时, 下降幅度历年少见。

二、电力需求和消费情况

1. 用电继续呈下降态势, 但降幅逐步收窄

一季度,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810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4%。其中, 一、二、三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分别增长5.1%、-8.2%、7.4%、9.9%, 增幅同比分别回落4.1、20、7.8和9.8个百分点。其中, 工业用电5507.8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8.4%;占用电比重降至70.5%, 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

从全社会用电量降幅来看, 今年一季度比去年四季度收窄2个百分点;3月当月比1~2月收窄约3.2个百分点。一季度比去年四季度用电降幅收窄较大的前十个地区依次是贵州、湖南、云南、山西、四川、内蒙古、河北、陕西、江西、湖北, 其中贵州、湖南、云南主要是受去年冰冻灾影响, 山西、内蒙古、河北主要是受高载能行业用电恢复影响。3月当月比1~2用电恢复幅度较大的十个地区依次是云南、上海、山东、宁夏、陕西、海南、湖北、浙江、江苏、天津, 其中上海、山东、浙江、江苏、天津受出口回升影响较为明显。

2. 重工业、轻工业用电先后小幅反弹

从当月用电增速看, 重、轻工业用电分别从去年11、12月起开始反弹。3月当月轻工业用电已实现同比增长1.6个百分点, 纺织、服装、家具、造纸、文体用品、医药、塑料制品、工艺品行业都有明显反弹。冶金用电在1~2月跌幅大幅收窄后再度放大, 表明终端消费恢复正常仍然缺乏有力支撑。

3. 用电持续回暖的基础仍不稳固

一季度, 钢铁综合价格指持续下跌, 库存明显上升;电解铝生产始终未见明显起色;30种主要生产资料平均库存周期同比大幅上升;大部分行业利润大幅下降, 应收账款增加较快, 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下降;部分企业反映外贸订单小单、急单, 长单、大单少;一些地方反映民间投资意愿足。以上表明, 电力增长的基础仍较脆弱。

4、电力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09年初, 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刺激下, 国内投资项目开工进度明显加快,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保持高位上升态势。受此影响, 电力行业投资增速也出现明显上升, 前一季度城镇规模以上投资累计完成1357.99亿元, 同比增长15.2%, 增速比去年同期明显提高。由于其他行业投资增速上升更快, 前一季度电力行业投资比重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同比反降0.6个百分点。

三、电力行业经营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 统计, 2009年前2月, 我国电力行业实现利润32.5亿元, 同比下降61.9%。其中, 发电企业实现利润57.08亿元, 同比增长98%, 电力供应 (电网) 企业亏损24.6亿元, 而上年同期盈利60亿元。从发电和电网企业各自的利润实现情况来看, 2009年前2月电力行业利润大幅下降, 主要是受到电网企业的拖累所致。

发电企业2008年下半年大面积亏损, 主要是受到电煤价格大幅上涨以及上网电价调整滞后的影响。2009年以来, 这两大因素都有所改观, 导致企业效益回升。电煤价格在2008年底开始高位回落, 而上网电价在2008年8月份进行了两次上调。从2009年前2月发电企业的利润情况来看, 这些因素的综合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尽管2009年前2月火力发电设备的利用小时受经济放缓影响大幅下滑, 但在这种情况下, 火电行业仍告别亏损, 1~2月实现利润总额13.4亿, 同比下降33%。水电效益情况更好一些, 但直接受益于电价上调, 而且前2月发电量和设备利用小时均实现较快增长, 水电行业从去年同期的亏损885万元, 到今年1~2月份盈利9.39亿元。

中国煤炭行业运行报告 篇10

2009年一季度, 受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国内经济下行影响, 煤炭生产、运输和需求低位运行, 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略为宽松, 市场价格稳中趋降, 经济效益开始下滑。

1. 总体生产情况

进入3月份, 受经济危机导致煤炭需求继续疲软影响, 煤炭主产区继续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力度, 继续执行以销定产的方针, 地方煤矿产量或许仍将同比下降。“2·22”兰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进一步使原煤生产受到影响, 国有重点煤矿纷纷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各主产区均下发通知要求加大小煤矿复产审查力度, 在煤炭供求关系没有出现明显转变, 小煤矿复产之路艰难的情况下, 3月份煤炭产量总体继续保持较低水平。2009年1~3月累计, 我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115.6亿元, 同比增长20.7%, 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1.5个百分点, 煤炭行业仍处于调整之中。1~3月累计, 国家铁路发运煤炭3.07亿吨, 同比下降8.5%, 比去年四季度下降4.7%。主要港口发运煤炭1.07亿吨, 同比下降17.5%, 比去年四季度下降1.3%。

煤炭行业经济效益开始回升。一季度大型煤炭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出现下滑, 如扣除神华和中煤两户中央企业, 下滑幅度在40%左右, 目前处于微利或亏损边缘的企业占到一半以上。随着煤炭市场需求回升、价格下滑, 各项政策性增支相继出台, 加上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固定成本增加, 效益还将进一步回升。2009年1~2月累计, 煤炭行业共完成利润总额206亿元, 同比增长15%。

由于煤炭政策性成本较上年同期上升, 再加上安全成本压力较大, 煤炭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较快。2009年1~2月累计, 煤炭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29.1亿元, 同比增长146.4%。

二、行业内主要产品市场供求分析

1. 各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 我国煤炭生产、运输和消费总量出现下滑。进入今年后继续承接这一趋势, 一季度煤炭产量、运量比去年同期和第四季度又持续下降。2009年一季度我国原煤总产量达60159.9万吨, 2008年同期为56591.8万吨, 同比增长6.3%;其中3月份产量为23342.7万吨, 2008年同期为21163.8万吨, 同比增长10.3%。

一季度我国无烟煤总产量达10014.5万吨, 2008年同期为9661.1万吨, 同比增长3.7%;其中3月份产量为4259.9万吨, 2008年同期为3793万吨, 同比增长12.3%。

一季度我国烟煤总产量达42857.5万吨, 2008年同期为40905.6万吨, 同比增长4.8%;其中3月份产量为16546.7万吨, 2008年同期为15373.9万吨, 同比增长7.6%。

一季度我国褐煤总产量达7287.8万吨, 2008年同期为6025.2万吨, 同比增长21%;其中3月份产量为2536.1万吨, 2008年同期为1996.9万吨, 同比增长27%。

一季度我国洗煤总产量达15460.8万吨, 2008年同期为15354.1万吨, 同比增长0.7%;其中3月份产量为5808.8万吨, 2008年同期为5843.6万吨, 同比下降0.6%。

一季度内蒙古原煤产量达到1.3亿吨, 同比增长了28.37%, 居省市首位。山西省受矿难整顿等因素影响, 一季度原煤产量降低到1.1亿吨, 同比下降低了13.08%, 屈居第二。陕西省产量为5, 082.9万吨, 同比增长11.42%。河南省产量为4, 238.6万吨, 同比下降11.1%。这四个省产量合计近3.4亿吨, 占全国产量的五成多。山东省产量为3, 466.8万吨、安徽省产量为3, 222.5万吨、贵州省产量为2, 299.8万吨、四川省产量为2, 215.0万吨、河北省产量为2, 157.8万吨、黑龙江省产量为1, 924.1万吨, 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2. 各主要产品市场需求情况

经过前期一系列张性经济政策的刺激, 我国经济在3月份已经出现一些回暖迹象, 比如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经由2月份的49.0回升至3月份的52.4。但是, 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 在欧美主要经济体继续衰退而导致我国出口需求持续下降的情况下, 单单依靠国内张性的经济政策很难促进经济迅速回升。受此影响, 电力、钢材等基础产品需求难以迅速恢复快速增长势头, 从而使煤炭需求继续疲软。从工业销售值看, 2009年1~3月累计, 我国煤炭行业共完成工业销售值3050亿元, 同比增长20.5%, 市场销售连续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

据测算, 一季度煤炭消费量6.74亿吨, 同比下降4%, 比去年四季度增长5.4%。其中, 电力行业耗煤量3.78亿吨, 同比下降8%, 比去年四季度增长8.7%;钢铁行业耗煤量1.09亿吨, 同比增长2%, 比去年四季度增长15.7%;建材行业耗煤量0.7亿吨, 同比增长7.6%, 比去年四季度下降24.7%;化工行业耗煤量0.34亿吨, 同比增长2.3%, 比去年四季度增长9.7%。

截至3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2.06亿吨, 同比增长20.7%, 比年初下降12.7%。其中, 煤矿存煤4800万吨, 同比增长27.8%, 比年初下降5.7%;主要港口存煤1316万吨, 同比下降10%, 比年初下降33.4% (秦皇岛港存煤530万吨, 同比增长23.8%, 比年初下降7.8%) ;直供电厂存煤2794万吨, 同比增长23.3%, 比年初下降35.5%。

3. 各主要产品进出口情况

2009年1~3月累计, 我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共实现出口交货值14.91亿元, 同比下降48.39%。

一季度我国出口煤炭738万吨, 同比下降27.6%, 比去年四季度下降24.1%。尽管一季度我国煤炭出口量同比下降, 但出口金额却由去年同期的7.6亿美元增至9.4亿美元, 增长24%;这主要由于煤炭出口均价由去年同期的74.6美元/吨提高到127.8美元/吨。

海关最新统计显示, 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口煤炭1359万吨, 比去年同期的1126万吨增长20.1%, 一季度实现煤炭净进口621万吨。其中, 3月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 3月煤炭进口量增长37.4%至572万吨。越南、澳大利亚、印尼是一季度进口煤的主要来源地, 1~3月, 中国从三地进口煤合计约1100万吨, 占同期总进口量的80%以上。

三、各主要产品价格走势

一季度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 以及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加剧, 国际能源市场需求持续下滑, 国际煤炭市场价格随着原油、天然气、电力价格的下滑而大幅下跌。

4月上旬,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口动力煤价格为63.24美元/吨, 较去年7月的历史高点已下跌130美元/吨, 每吨比年初又下降了10美元左右;同期, 国内秦皇岛港口发热量为5800大卡/千克的动力煤价格在590元/吨左右, 如果不考虑运费等因素, 已比同期国际市场价格高出150元/吨左右。

上一篇:心态管理下一篇:半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