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差距

2024-08-06

居民收入差距(精选十篇)

居民收入差距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大幅提高。然而, 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众多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是从全国范围内、区域间还是从区域内部来说,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均有扩大的趋势。[1][2][3]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后发现, 目前我国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

薛军民认为, 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剧了农村内部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4]周云波亦认为我国农村二元反差的不断扩大拉大了农村收入差距;[5]唐平、陈建东则提出了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差距是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决定性原因。[6][7]

2.从微观视角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陈宗胜和周云波认为, 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的积累状况是导致天津市1996~1999年收入差距增加的唯一原因;[8]李学灵和张尚豪也指出非农产业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和农民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是造成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9]胡荣在对福建省寿宁县和厦门市10个乡镇的农村居民抽样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指出了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 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日益扩大。[10]

上述研究从不同方面剖析了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原因, 但总体来说这些研究从宏观角度分析的多, 从微观角度剖析的较少;用基尼系数作为收入差距指标的多, 用泰尔指数的少;且研究数据相对来说已陈旧, 对最近几年数据研究不多。

我国各省的经济实力、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各不相同, 特别是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很大。安徽省是位居我国中部的农业大省, 人口多, 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有关资料显示, 2009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为42.1%, 而全国城镇化率则为46.6%;且2009年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504元, 低于全国水平613元。虽然安徽省经济实力和人口构成均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整体来说, 安徽省的状况是接近于全国水平的。因而笔者选择了安徽省作为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特定对象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在此, 结合《安徽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的数据, 运用泰尔指数为指标测算2003~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并从分解其收入源入手来探究造成收入差距的内在原因。

二、2003~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1.数据的独特性及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笔者采用的数据是《安徽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 (2004~2009年) 中的收入分组资料, 此数据与《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有明显不同之处:《安徽省统计年鉴》按人均纯收入将农村居民收入分为10组, 而《安徽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按农村居民收入高低不同将农村居民收入分为20组。在计算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或者基尼系数时, 如果分组过少则会忽略组间差距, 从而会造成对测算结果的低估。因此, 相比《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来说, 我们选取数据测算出的结果是相对比较精确的。

2.指标选取原因及指标计算方法

泰尔指数与基尼系数都是常用于衡量收入差距程度的指标, 但基尼系数存在一些缺陷。与基尼系数相比, 使用实证数据计算泰尔指数比较容易;并且在泰尔指数的计算中不对收入阶层赋予权重, 因而测算结果也不会影响对低收入阶层变化的反应;另外, 泰尔指数不仅能测算出整体收入差距的变动, 而且还能测算出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变动的贡献率。

根据上述原因, 笔者选用泰尔指数作为测算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总体泰尔指数的计算方法为:

T=∑qilogundefined

上式中qi表示第i组农村居民收入占全省农村居民总收入的比重;yi表示第i组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u表示全省农村居民平均收入;pi表示第i组的农村人口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比重。

3.2003~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状况

农村居民总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 而纯收入是总收入减去各项费用后的收入。一般情况下, 采用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因此, 笔者亦采用年纯收入作为衡量安徽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指标。

根据公式①并结合《安徽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的数据, 笔者计算了安徽省2003~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的泰尔指数 (参见表1) 。

由表1可以看出, 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泰尔指数呈下降趋势, 且在2005年之后持续下降。由此可见, 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整体呈缩小趋势。

通过表1和图1可以看出, 安徽省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差距呈下降趋势;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有略微上升之趋势;变化最大的是财产性收入差距;转移性收入的泰尔指数起伏不定, 但总体来说, 2004~2008年的转移性收入差距比2003年缩小了。这些收入差距的变化原因, 笔者将在下文进行解释。

同时, 笔者也计算了2003~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的平均数与中位数 (见表2) , 计算结果表明, 各类收入的平均数都大于中位数,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类收入来源的差异。

采用表2中的数据, 笔者进一步计算出了各项收入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比值 (详见表3) , 以此得出了2003~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各项收入差距的走向。

由表3中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 人均纯收入平均值与中位数的比值整体呈下降趋势, 特别是从2005年持续下降, 这与人均纯收入的泰尔指数走向是一致的。2003~2007年的工资性收入平均值与中位数的比值走向与其泰尔指数的走向是一致的, 只有2008年不同。2003~2008年,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平均值与中位数的比值整体走向与各自的泰尔指数走向完全一致。

此外, 笔者还计算了2008年相对于2003年的安徽省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各项收入的增长率 (见表4) 。表4数据显示, 2008年与2003年相比, 安徽省农村居民全年纯收入增长率比城镇居 民高0.5个百分点, 全年纯收入中各项增长率只有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率低于城镇居民。由此可以看出, 农村居民在国家经济发展及国家对农村经济大力支持过程中是受益的, 其收入水平提高的速度要快于城镇居民。

另外, 与全国水平相比较, 2008年相对于2003年的农村居民年纯收入增长率, 安徽省要高于全国水平, 并且安徽省2008与2003年城乡居民年纯收入增长率差异小于全国水平, 即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

三、2003~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农村居民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等四部分构成。安徽省农村居民的这四类收入中, 占主要地位的是家庭经营性收入, 其次是工资性收入, 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小 (见表5) , 这与全国农村居民收入的构成状况是类似的。

利用表5中的数据, 笔者绘制出图2。从图2显示的结果来看, 家庭经营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在全年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两项收入之和在全年收入中的比重超过90%。因而, 这两项收入的变化对农村居民收入变化起主要作用。但是, 同时也应看到家庭经营收入占全年收入的比重在逐步下降, 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在上升。另外,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比重较小, 但是呈逐年上升趋势, 特别是转移性收入的上升速度很快。

通过对上述四项收入的收入源进一步研究, 笔者发现:

1.安徽省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村居民外出从业收入, 并且外省从业收入占主要部分

例如:2008年, 安徽省农村居民外出从业收入占工资性收入的61.88%。另外, 外省从业收入占外出从业收入的82.86%。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农村居民获得的工资性收入逐年增加。由于外出务工者多数是农村中低收入阶层, 在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差异不大的前提下, 其外出务工收入的工资差异也不大, 因而近年来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 相应地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泰尔指数也呈下降趋势。

2.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主要来自于第一产业中的农业收入

如2008年第一产业纯收入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69.34%。但是, 由于受农业生产力的限制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 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家庭农业收入减少, 并且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并不是均匀分布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家庭经营性收入泰尔指数的上升。

3.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快速增加主要来自于土地征用补偿收入

2003年, 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占财产性纯收入的37.7%, 2008年为62%, 由此可见, 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对财产性收入的快速增加起主要作用。失地农民与有地农民在土地补偿收入上的差异使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差异扩大, 因而, 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泰尔指数也随之提高。

4.粮食直接补贴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 是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在转移性收入中, 国家的政策性转移支付占73.53%。因而, 国家的政策性转移支付对改善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差距是非常有效的。如2008年人均粮食直接补贴占转移性收入的28%, 这项转移支付给主要从事务农的农村居民以补贴,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从事农业生产与非农业生产的差距。

而政府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 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平等状况。所以, 政府对农村居民的政策性转移支付的增加, 特别是粮食直接补贴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 是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下降的决定性因素。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在我国农村居民年纯收入的四部分构成中, 工资性纯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所占比重最大, 因而这两项收入差异变化对农村居民总收入差异变化起主要作用。

笔者在对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测算的基础上, 对农村居民的收入进行了分解, 并且分析了各部分变化的内在原因。研究表明, 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变化起主导作用。虽然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较小, 但是, 这两项收入的影响正日益明显。因此, 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构成与安徽省类似的省份情况大体相同。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由于农村生产力的限制, 第一产业收入占农村居民总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 而农村居民外出从业收入所占比重日益上升。因而加快乡村城镇化步伐不仅能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报酬水平, 而且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的一个原因是传统农业的生产率低, 因而改变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重要措施。

3.大力发展农村地区教育事业

教育落后是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的重要原因。因此, 要提高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 必须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 为进一步缩小农村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打下基础。而政府对农村居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不仅能增加他们外出务工收入, 还能使一部分居民由外出打工变为在农村创业, 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居民自身的“造血”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更生.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分析[J].当代经济, 2006, (04) .

[2]李楠, 胡建兰.改革开放30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经济影响[J].求索, 2008, (12) .

[3]王宣, 陈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J].商业文化, 2008, (11) .

[4]薛军民.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的公平与效率[J].财经研究, 2003, (04) .

[5]周云波.我国农村二元经济转换及其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J].经济学家, 2004, (01) .

[6]唐平.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 2006, (05) .

[7]陈建东.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分解[J].中国经济问题, 2009, (05) .

[8]陈宗胜, 周云波.城镇居民收入差别及制约其变动的某些因素——就天津市城镇居民家户特征的影响进行的一些讨论[J].经济学, 2002, (03) .

[9]李学灵, 张尚豪.安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测算与分解[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6, (12)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篇2

食品101 钟智原 2010196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明显扩大了。

一、原因

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异常严峻,但很长时期以来,学界认为可以用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理论来解释中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倒U假说”理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库兹涅茨在1955年发表的《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一文中提出的,他提出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而后是短暂的稳定,最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渐缩小。而通过分析我国的收入差距的阶段划分来看,我国的收入分配呈现出了缩小一扩大一缩小一扩大这样的一个过程,和该理论是相违背的,说明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无法单纯的用经济增长来解释,它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2“剪刀差”的作用;3受教育程度的差异。

二、影响

2.1正面影响

(1)一定时期内能使我国经济在生产力发展方面有长足进步,比如 改革开放后打“破大锅饭”及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确实把我国的现代化。(2)使农村居民向城市聚集,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素质。2.2负面影响

(1)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从而影响改革发展的进程。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农村居民购买力过低,难以激活农村广大消费市场,可导致农村边际消费倾向持续走低,而这又影响了投资乘数作用的发挥,难以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全面发展。

(3)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会导致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和人力资本水平低下,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难以提高,这也决定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缺乏真正的支撑。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最关键的还是要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唯有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居民 的收入水平。

三、对策

3.1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从总体上讲,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3.2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

首先,要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改进粮食补贴方式、并建立政府指导下形成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机制。3.3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如果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所在。

3.4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和弱势人群的扶助力度。结语:

正确认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 篇3

居民收入差异的现状

改革前均等化程度高。改革开放前,虽然我国也存在着不平等问题,但总的看来,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均等化程度很高的社会。在改革之初,中国收入差距程度比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要低。在我国历史上,虽然没有系统的分配理论,但从古至今在影响巨大的分配思想中,却无处不体现着一个"均"字。"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对收入分配的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

改革后收入差距趋于扩大。改革开放后,我国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改革政策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遗憾的是,共同贫穷的帽子我们虽然已经摘掉了,但共同富裕的目标还依然离我们很远。尤其是今天,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已经成了深深困扰政府和社会的难题,也是当今我国面临的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关注。

居民收入差距增大的原因

国内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农民内部的阶层分化和收入差距、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同地区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同行业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等等。

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分不开的。具体来说,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所拥有的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存在差异,竞争机会也就不均等,从而导致了收入水平也不均等。这种不均等虽然并非都出自个人原因,但从财产差别的角度来看,各种家庭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不同,每个人所能继承的财产也就不一样,这就使他们的竞争地位不公平,进而导致个人受教育程度和发挥才能的机会也相差甚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个人天赋和人力资本的形成。因此,有的人会处于较有利的竞争地位,可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此外,在竞争社会中,优胜劣汰是竞争的一般原则,但这一原则运用于个人收入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却是不适当的。因此,收入分配不公平已经被视为完善市场经济的天然缺陷。因此,居民的收入不能完全取决于市场分配机制,其中还应包含伦理和道德因素。

政府调节手段不健全。首先是财政体制不健全。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占全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也较小,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能力较低,削弱了从财政方面解决脱贫致富问题的能力。某些企业占有和使用比较优越的国有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获得高额收入,而国家财政又未能有效地通过税收等手段调节这种收入,导致某些行业收入高,尤其是垄断性行业的企业,其个人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其它行业和企业,造成行业和企业之间个人收入差距拉大。

其次是税收体制不完善。表现为个人综合收入相等、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其税收负担往往不同;最高税率较低,不能有力地调节过高收入和抑制暴富;没有建立健全法人对支付个人收入的申报制度、个人财产登记稽查制度,个人收入的透明度很差,容易逃避纳税;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很不完善,依法纳税意识淡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很不平衡,使税收制度无法发挥调节过高收入的作用。

第三是政府对合法财产和合法收入的保护制度不完善。这一问题在农民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谁都能"巧立名目"向农民伸手收取财物,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受到追究。因此,尽管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但农民负担年年喊减,实际上年年加码。另外,有的政府部门和执法组织乱用职权,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乱创收,成了经久难治的顽疾。对合法财产的保护制度的欠缺,最让人痛心的例子就是公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这种流失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一部分人通过不法手段暴富,从而拉大了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性。在经济转轨时期,收入差距的扩大经常是不可避免的,对我国而言,以下几个因素对收入差距的扩大有重要影响。

第一,改革力度的非均衡性。我国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改革的各个阶段,其侧重点和具体政策有所区别,对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性质企业的改革力度,包括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平衡的。这是形成城乡居民之间、地区居民之间、不同所有制成员之间个人收入差别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很不完善。我国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还比较低,各类市场发育滞后,部门和地区的市场封锁与分割长期存在。市场主体、市场运行和市场调节的规则与制度很不完善,市场法规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混乱状况难以避免。

第三,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相对滞后,企业的收入分配体制和运行机制很不完善。许多国有企业尚未完全摆脱行政机构的束缚,没有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经营机制,抑制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有的国有企业虽然具有了一定的分配自主权,但自我约束机制不完善,企业内部分配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监督。此外,内部人控制问题仍然存在,有的国企业经营者和承包者,利用企业经营机制的不完善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采取各种手段蚕食国有资产,侵吞企业利润。通过内部人控制而使企业经营者获得高额收入,是形成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方面,还没有形成国家、企业、个人共同出资的筹措渠道;享受社会保障的机遇不均等;体系不完善,保障效果不明显;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保障立法滞后等等。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制约了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的功效和力度,主要是影响城乡生活困难居民的收入,不能从保障低收入方面来缩小高低收入之间的不合理差距。

第五,经济政策及其变化影响着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同原有体制下的"政策惯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是原有体制下的一种政策产物。改革以来一些政策有所松动和改变,但离根本性改变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对策

一定的收入差距是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的重要杠杆。但是,如果不加限制地任其发展,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也有可能发展成为影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问题。因此,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过大。平均主义是分配不公,差距过大也是分配不公。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正确处理和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差距过大的根本措施。当前我国的各种利益矛盾、收入差距,都是源于落后的生产力,根源于国家还不富裕。我国现阶段的居民收入差距,是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差距,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国家早日富强,人民早日富裕,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才能更加有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各种利益矛盾,才能为缩小或解决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是解决区域差距特别是东西部差距的战略举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部署,是解决区域经济差距特别是东西部差距的战略举措,也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巩固国防的客观要求。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一定能够推进西部大开发。同时,加快中东部地区发展,提高中东部地区发展水平,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治本之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在新的世纪,要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特别要推进税费制度改革,取消乡统筹、村提留和其它面向农民征收的一切行政性收费,切实把农民的负担减下来。同时,有计划地转移农村人口,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总之,要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让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税收制度的改革,是解决行业、职业收入差距的有效措施。要充分发挥税收作为社会收入分配的杠杆作用,尽快出台遗产税法,修改目前的个人所得税法,提高个人收入的透明度,加大代扣代缴的法律责任,加快银行货币电子化,切实强化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同时,要运用多税种来调节垄断行业的利润水平,加大收入的源头控制,理顺收入分配,规范初次分配秩序。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现存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是历史和现实多种原因作用的结果,既有"先天不足"的因素,也有"后天失调"的因素;既有体制和政策的因素,也有自然条件的限制。因此,决不能把问题都推给改革开放。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篇4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初存在的资源初始占有、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劳动者素质、地区政策倾斜等方面的差异, 使得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更为迅速。2006年, 城镇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 (25410.8元) 是20%最低收入组 (4567.1元) 的5.6倍;农村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 (8474.8元) 是20%最低收入组 (1182.5元) 的7.2倍。我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 已经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目前的23倍。从普通行业和垄断行业角度看, 财富不断向垄断行业集中。某些垄断行业职工的平均收入高达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数十倍;在区域差别上, 我国东部最富省份与西部最穷省份的人均GDP差距已经扩大到了10多倍;在家庭差别上, 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不到2%, 而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则占40%以上;在城乡差别上, 实际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5至6倍。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国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惯例, 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认为基尼系数超过这条警戒线, 就容易产生社会动荡。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 我国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是0.16, 收入分配属于绝对平均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增长, 80年代末达到0.28。1992年以后我国的基尼系数继续扩大, 达到0.4左右 (见表1) 。2000年以后基尼系数出现了迅速扩大的现象, 目前已较长时间处在0.45以上的水平。这表明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近几年来在持续扩大, 而且扩大的速度在加快。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提供的127个国家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指标表明, 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94个, 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 其中27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 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高于中国。中国的基尼系数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也高于中国的历史高点。

(注:数据选自常兴华、李伟《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测算结果与调整对策》, 《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二、收入差距过大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随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确立, 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可参与分配, 收入分配呈现出多种类型、多种形式, 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随之扩大。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 对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 调动一切劳动、技术、管理和资本等因素参与经济建设, 加快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 收入差距过大会造成社会不安定, 民族矛盾、社会矛盾不断滋生, 影响贫穷群体的心理平衡观念, 导致社会认同度下降, 大大增加社会消极情绪, 影响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低收入人群比例过大, 也不利于当前我国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

1、收入分配不公。

收入分配不公是从人们获得收入的机会和过程是否公平来进行定义的, 反映收入分配机会和过程的不平等。改革开放以来, 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给经济发展注入了空前的活力, 收入差距开始不断扩大。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由于劳动市场发育及其相关制度相对滞后, 在劳动总供给长期大于总需求的背景下, 各地较长时间内注重招商引资, 有意无意地压低了劳动力成本, 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本与劳动的平衡机制。资本力量过于强大, 劳动要素在参与分配过程中并不能真正反映其实际价值, 工资收入同其他财产要素收入特别是资本收入相比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目前, 我国工资收入在生产要素中的分配比例偏低, 不到企业运营成本的10%, 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同时, 在经济快速增长进程中, 由于市场体系与机制尚不健全, 管理缺位和政策法规不完善、不配套, 由权力资本、城乡分割、地方垄断、行业垄断以及灰色收入等所造成的机会不平等, 也是导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

2、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窄, 多轨制问题普遍。

目前, 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着制度不统一, 覆盖面过窄等问题。我国的社会保障具有明显的城市偏向性, 而农村几乎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 如退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大部分只针对城镇居民, 而广大农民却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明显形成福利差距, 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既便是城市社会保障, 也存在着覆盖面过窄的问题, 受到保障的主要是城镇正规单位职工, 而非正规部门职工和非主流群体基本没有或只享受部分社会保障。社保制度除了存在城乡分割外, 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间也存在着制度上的差别, 社会保障实际上处于“多轨制”运行状况, 导致了高收入阶层享有完善的社会保障, 低收入阶层不享有或只享有部分社会保障的怪圈。

3、再分配政策失当, 制度不健全。

政府主要采取税收和转移支付两种方式来实现收入再分配, 调节初次分配造成的不公平现象。做法是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及其他各种税种将高收入群体的一部分收入积累起来, 再利用转移支付的手段分配给贫困人群。实践中, 由于设计缺陷与配套制度不健全, 这些再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逆向调节效应, 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包括对高收入的调节不力, 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某些转移支付制度明显向高收入群体倾斜, 进一步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从税收来看, 我国目前的税收调节主要依靠个人所得税, 已开征的财产税只有契税和房产税 (仅就城镇房产征收) , 遗产税和赠与税尚处空白。在个人所得税以分类征收为主的情况下, 由于缺乏对不合理或不合法收入的有效监管, 出现了富人少缴税、穷人和工薪阶层多缴税的逆向调节。现阶段工薪阶层是我国个税缴纳的主体, 占到了总纳个税金额的70%左右, 而美国10%的最高收入者缴纳个税却占个税总额的80%。从转移支付来看, 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的范围划分不合理且界限模糊, 转移支付的政策导向不明确, 目标不清晰, 调节功能微弱。财政转移支付没有明确的调节收入差距目标, 大部分投向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的转移支付, 集中于城市并为高收入阶层所享有, 而农民和贫困阶层未曾或较少享有。

四、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措施建议

1、提高劳动报酬, 统一完善劳动力市场。

资本收益和劳动报酬比例失衡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根源之一。1997年至2007年我国GDP比重中, 政府财政收入从10.95%升至20.57%, 企业盈余从21.23%升至31.29%, 而劳动者报酬却从53.4%降至39.74%。我国大部分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收入, 要彻底解决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必须提高劳动收入。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通过市场形成劳动力均衡价格, 彻底解决生产要素间的分配不公问题。

2、改革完善税收制度, 调节收入分配。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最重要的价值工具, 要加强税收法制建设, 提高税收的调节作用, 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 以法律的形式将这种制度规范化、科学化。从国际上看, “抽肥补瘦”是通常做法, 其具体手段就是税收。通过优化税制结构、提高所得税比重, 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 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 加强对个税的征收管理等一系列改革, 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要完善和健全我国税制, 构建个人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改革个人所得税制, 合理确定费用扣除标准, 使法定扣除标准与纳税人实际生活负担相接近, 充分反映纳税人的综合纳税能力, 逐步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扣除, 考虑家庭人员的不同构成以及基本生活需求的实际情况。同时, 增加教育支出等专项扣除, 使其更有利于低收入阶层, 并尽快开征社会保险税和健全财产税体系, 适时开征遗产税等。要提高征管水平, 建立严格的双向申报和交叉稽核制度;逐步完善个人收入监控体系和财产申报制度;积极推进征管的信息化建设, 强化对高收入群体和权力阶层的税收征管。

3、提“低”抑“高”, 遏制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解决收入差距过大这一问题, 重中之重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要把提高农民、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以及企业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作为重点, 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增加对社会保障基金投入的力度, 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制度, 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水平,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各类社会保险标准, 改善就业等措施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同时, 要加强对企业高管、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的监管和调控, 打击行政领域的非法收入。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要打破城乡界限、地域界限和所有制界限,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将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职工都纳入社保税的征收范围, 从而均衡各类单位支出, 缩小职工收入差距。要逐步将进城务工农民、农村居民纳入到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下。要健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实现社会保障法制化, 建立全国统一、标准有别的社会保障体制。倡导利用第三次收入分配协调收入差距, 通过以自愿捐赠、互助等方式为主的第三次收入分配方式, 填补第一次和第二次收入分配留下的空白, 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 扩大分配覆盖面, 协调收入分配, 缩小贫富差距。

摘要: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严重, 基尼系数长期处于贫富差距警戒线以上。收入分配不公,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再分配政策措施滞后是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要彻底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必须提高居民工资收入, 提“低”抑“高”, 完善财政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基尼系数,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建立公平收入分配体系的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 2008 (18) .

[2]常兴华、李伟: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测算结果与调整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 2009 (6)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比分析 篇5

从横向来看,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始终存在着差距,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的差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从绝对数来看,二者之间的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10元扩大到1990年的824元、2000年的4027元、2011年的14832.5元。从增长幅度来看,1991―1994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速度;1995―1998年,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1999―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速度。而正是1990―1994年,1999―2009年这15年的增幅差距,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了大幅度变化。(数据来源参照:《统计年鉴2012》第十章第二节)

城乡收入增长比例对比

此外,从城乡收入差距图(上图)的单条曲线来看,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都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而且,城镇居民的家庭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农村居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同时,通过对城乡收入差距图中两条收入曲线的对比可知,城乡收入曲线呈现剪刀差的趋势;这说明1978―2011年,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存在,而且城乡收入差距还在进一步的扩大。

2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

2.1 城乡产业特性

现今,农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还是起着主导作用,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小的特点,使得农产品的价格始终处于一个低水平的状态;同时,农产品市场价格体系的不完善、信息不完全及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也制约了农业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农业收入又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因此,农业自身的特性限制了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相比之下,城镇的经济发展主要侧重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第二、第三产业在GDP中的份额逐年上升,已经打破了传统农业主导国民经济的局面。因此,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非均衡性必然会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化。

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由于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为了维持城市人口的低工资与低消费,国家又陆续出台了户籍制度、粮油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把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分割开来,形成了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等,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2.3 其他体制、政策因素

城乡之间由于政府体制及政策的差异性,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财税体制、医疗体制、高等教育及户籍、土地等方面,这主要是由政府实行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城市偏向农村的各种经济、分配、财政政策造成的。

3 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

3.1 推进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劳动力转移,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作用减少务农人数,增加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因此,我们要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和转移空间;继续扩大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将推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未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适当扩大现有城市的吸收能力;发展劳务输出;发展劳动力市场等。同时也应打破城乡分割体制,推进农村城镇化。此外创新城乡分配体制,重点向农民倾斜;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也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3.2 发挥政府效应,调整财政、金融体制

政府应发挥其投资导向的作用,调整财政体制和完善农村金融体制。首先,建立健全财政支农体系,压缩“黄箱”政策,增加“绿箱”政策,将对中间环节的.支持转向直接生产者。其次,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财政体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实施“五个统筹”发展,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再次,完善现有的邮政储蓄制度。政府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激励和引导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及其他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农村,成为资金回流农村的主渠道。最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建立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合作金融体系,同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农业保险机构,成立农业风险基金,由国家、保险公司、农民共同承担农业风险。

3.3 提高农村居民的科技素质

一方面,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办法,如广播、电视、技术手册、科技示范户、农村科技带头人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农村的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科学技术普及教育,这不仅是农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保证。另一方面,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建设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组织建设,培养出一支训练有素的、相对稳定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队伍,是普及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保证。

农村社会的发展水平,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短木效应”的作用,即中国社会发展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农村发展水平。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的基本途径是大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应从发展农业经济、农村及农业相关制度的完善及推进城市化进程等多种渠道来寻求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达,周子英,杨李荣.城乡消费差距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00-102.

[2]邓淑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及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10):19-21.

[3]马燕玲,肖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调节政策选择[J].经济分析,2008(8):66-68.

[4]卢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8(3):265-267.

[5]丁登林.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达州新论,2006(2):26-28.

[6]陈落初. 苏北地区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分析[J].中国市场,2012(44).

[7]朱善利. 城乡一体化与农村体制改革[J].中国市场,2011(3).

[8]彭清华,王正华. 新形势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特点及其对比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中国市场,2011(36).

[9]张志怀. 收入分配不公才是收入分配的首要问题[J].中国市场,2011(31).

[10]郑翠霞. 云南省漾濞县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比较分析[J].中国市场,2011(32).

从财税角度看居民收入差距 篇6

关键词: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财税因素;财税对策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基尼系数是衡量社会成员的总体收入分配状况与绝对平均分配状况的相对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差距越大;反之越小。按国际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的正常状态,超过0.4是处于比较严重的警戒状态,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达到0.6则属于社会动乱随时发生的危险状态。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基尼系数变动来看,1978年,居民基尼系数仅为0.16,贫富状况过于平均,到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0.28,贫富差距相对均衡。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尼系数快速提高,1996~1999年基尼系数分别为0.375、0.379、0.386、0.397。据世界银行统计的数字,2000~2004年,我国基尼系数分别为0.437、0.447、0.454、0.458、0.465,可见2000年突破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此后的基尼系数仍然是攀升的,在2007年达到0.469,2008年达到0.486,2009年测算为0.47,已经达到危险的边缘,基尼系数这种持续快速上升,表明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甚至达到悬殊的程度。

在总体收入差距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最主要的因素。如表一所示,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呈现加速扩大趋势,2003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23:1,2004、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略有下降,分别达到3.21:1、3.22:1,此后又开始扩大,2007年突破历史最高点,达到3.33:1。总体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在扩大,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城乡收入比1.5:1相比,处于世界的高水平。这仅仅是城乡间名义上的差别,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补贴和福利,如公费医疗、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救济以及各种隐性收入等计算在内,城乡的实际差距将更大。

二、收入差距扩大的财税因素

(一)税收政策不完备

在初次分配领域,坚持在公平基础上的以效率为主的分配原则;在再分配过程中,坚持效率基础上的以公平为主的分配原则。目前我国再分配领域的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着许多政策缺位,制约着税收调节分配功能的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不足,对调节收入差距起重要作用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刚起步,相应的遗产税、赠与税等税种还尚未开征,难以对居民收入、消费和财产进行全方位再分配,对高收入的调节作用有限,尤其是尚未开征社会保障税。同时税收缺乏监管,税制及征收、处罚手段也相当无力,致使高收入阶层逃税、漏税现象普遍存在。

(二)转移支付效果不明显

从转移支付来看,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的范围划分不合理且界限模糊,转移支付的政策导向不明确,目标不清晰,调节功能微弱[2]。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够,难以有效地调节地区纵向和横向的财力差异。2006年,分税制后的人均财政收入最大值地(上海8683.60元)是最小值地区(西藏518.17元)的16.76倍。

(三)社会保障覆盖面窄

现阶段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但覆盖面小、资金渠道窄,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保障。如退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大部分只针对城镇居民,而广大农民却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形成福利差距。既便是城市社会保障,也存在着覆盖面过窄的问题,受到保障的主要是城镇正规单位职工,而非正规部门职工和非主流群体基本没有或只享受部分社会保障。

(四)财政对“三农”支出不够

1998年到2006年,财政对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从10.69%下降到7.85%,下降了2.84个百分点 ,同时表现为周期性波动,反映出财政支农力度缺乏持续性。按照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一国谋求工业化的过程,必将伴随程度不同的收入差距,并且收入不平等会随着早期经济发展而恶化,达到最高点后,又随着后期经济发展而改善。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对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市民和农民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国家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长期向城市、工业和市民倾斜。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要服从或滞后于工业、城市、市民的发展,导致收入分配向城市倾斜,与此同时,由于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剧了就业压力,不仅使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增长缓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贫富差距拉大。

三、收入差距产生的“双刃剑”影响

(一)适度的收入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收入差距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有利于调动劳动者和资本经营者的积极性。鼓励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进行创业活动,允许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充分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其次,對社会贡献较大的人得到相应较高的收入报酬,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

(二)过大的收入差距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1.收入差距过大危及社会稳定

社会的稳定与否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收入不平等特别是绝对贫困的存在及社会财富的过度集中,是社会不稳定的经常性诱因。比如,当贫困人口在经济上和心理上都难以承受收入差距时,他们就有可能采取暴力试图解决这种不平等状况,一部分就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出现社会动荡,危及社会稳定。

2.收入差距过大遏制经济增长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而收入差距的扩大会抑制消费需求。影响边际消费倾向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和消费习惯等因素,但收入差距扩大会使低收入阶层的预期收入趋于悲观,导致其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从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增长。特别地,如果收入差距过大、出现了两极分化,就会造成消费断层,阻碍消费结构的升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四、调节收入差距的财税对策

(一)调整税收政策

完善税收制度,确立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以财产税和社会保障税等其他税种为补充的个人收入税收调控体系。制定个人所得税更趋合理的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减轻固定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在适当的时候开征遗产税、赠予税等来缩小财产分布的差距,适时出台社会保障税,充分发挥税收在限制高收入和保障低收入的调节作用;加强税收征管,加大对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的监管查处力度,增加纳税人偷逃税款的成本和风险;加大对高收入群体和权力阶层的税收调节力度,防止财富过于集中,形成收入再分配机制,缩小贫富收入差距,确保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可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增强收入分配的流动性。加强政府对欠发达地区的调控力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基础教育、卫生医疗等方面的财政扶持和相关转移支付,尽快提高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国家可以通过规范和有效运用地区间的转移支付,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居民收入的增长,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加快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步伐。逐步调整各地区之间的横向不平衡、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合理确定保障的标准和方式,将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纳入法制化轨道,以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在我国尽快建立起以社会保障费(税)为主体、以财政补助和其他多渠道筹资为辅助的社会保障筹资体系,同时探索建立预算管理尤其是支出预算管理制度,规范基金使用办法。另一方面,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由公有制经济部门向非公有制经济部门推进,逐步将各类企事业和行政单位职工都纳入社会保障税的征收范围,平衡各类单位支出,从而缩小职工收入差距。同时将进城务工农民、农村居民纳入到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下,增加对低保和贫困人口的保障力度,逐步完善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建立针对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达到实现共同富裕、扩大中等收入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目标,逐步缓解收入差距。

(四)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将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逐步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第一,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增收渠道,对种粮农民给予化肥、种子等直接补贴;第二,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尽快形成全国统一、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等方面的不合理限制,切实维护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合法权益,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总之,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从而缩小城乡差别。

参考文献:

[1]陆宁,彭毓蓉,甘家武.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财税政策[J].税务研究,2009,(2).

[2]吴庆阳.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2010,(6).

[3]胡运令.从收入分配政策分析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J].经营管理者,2010,(5).

[4]劉云中,潘文轩.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间财力平衡的影响[J].发展研究,2010,(7).

[5]李小捧,曹春芳,李红军.调整财税政策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J].地方财政研究,2007,(7).

[6]刘利.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路径新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7]李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8]刘高峰.关于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8).

[9]郭楠,宋佳.试论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财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7):.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比分析 篇7

从纵向来看, 1978—2011年,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都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尤其是2001年以后, 增长速度的步伐呈现出逐年加快的趋势。1978—2000年, 从绝对数上来看,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最初的343.4元增加到6859.6元, 增长了近20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最初的133.6元增加到2366.4元, 增长了近18倍。2001—2011年, 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了约3.18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了约2.95倍。 (具体数据参照:《统计年鉴2012》第十章第二节)

从横向来看,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始终存在着差距,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二者之间的差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从绝对数来看, 二者之间的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10元扩大到1990年的824元、2000年的4027元、2011年的14832.5元。从增长幅度来看, 1991—1994年,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速度;1995—1998年, 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1999—2009年,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速度。而正是1990—1994年, 1999—2009年这15年的增幅差距, 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了大幅度变化。 (数据来源参照:《统计年鉴2012》第十章第二节)

此外, 从城乡收入差距图 (上图) 的单条曲线来看,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都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而且, 城镇居民的家庭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农村居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同时, 通过对城乡收入差距图中两条收入曲线的对比可知, 城乡收入曲线呈现剪刀差的趋势;这说明1978—2011年, 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存在, 而且城乡收入差距还在进一步的扩大。

2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

2.1 城乡产业特性

现今, 农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还是起着主导作用, 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小的特点, 使得农产品的价格始终处于一个低水平的状态;同时, 农产品市场价格体系的不完善、信息不完全及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也制约了农业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农业收入又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 因此, 农业自身的特性限制了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相比之下, 城镇的经济发展主要侧重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 第二、第三产业在GDP中的份额逐年上升, 已经打破了传统农业主导国民经济的局面。因此, 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非均衡性必然会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化。

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由于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造成了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 为了维持城市人口的低工资与低消费, 国家又陆续出台了户籍制度、粮油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把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分割开来, 形成了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经济利益的不平等, 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等, 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2.3 其他体制、政策因素

城乡之间由于政府体制及政策的差异性, 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财税体制、医疗体制、高等教育及户籍、土地等方面, 这主要是由政府实行的“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的城市偏向农村的各种经济、分配、财政政策造成的。

3 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

3.1 推进城市化进程, 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劳动力转移, 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作用减少务农人数, 增加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因此, 我们要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和转移空间;继续扩大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 将推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未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适当扩大现有城市的吸收能力;发展劳务输出;发展劳动力市场等。同时也应打破城乡分割体制, 推进农村城镇化。此外创新城乡分配体制, 重点向农民倾斜;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也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3.2 发挥政府效应, 调整财政、金融体制

政府应发挥其投资导向的作用, 调整财政体制和完善农村金融体制。首先,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体系, 压缩“黄箱”政策, 增加“绿箱”政策, 将对中间环节的支持转向直接生产者。其次, 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财政体制,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 实施“五个统筹”发展, 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再次, 完善现有的邮政储蓄制度。政府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 激励和引导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及其他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农村, 成为资金回流农村的主渠道。最后,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建立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合作金融体系, 同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农业保险机构, 成立农业风险基金, 由国家、保险公司、农民共同承担农业风险。

3.3 提高农村居民的科技素质

一方面, 普及农业科学技术, 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办法, 如广播、电视、技术手册、科技示范户、农村科技带头人等多种方式, 加强对农村的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科学技术普及教育, 这不仅是农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保证。另一方面, 加强乡 (镇) 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建设加强乡 (镇) 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组织建设, 培养出一支训练有素的、相对稳定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队伍, 是普及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保证。

农村社会的发展水平, 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 具有“短木效应”的作用, 即中国社会发展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农村发展水平。因此, 缩小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的基本途径是大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应从发展农业经济、农村及农业相关制度的完善及推进城市化进程等多种渠道来寻求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扩大的趋势,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达, 周子英, 杨李荣.城乡消费差距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2) :100-102.

[2]邓淑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及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10) :19-21.

[3]马燕玲, 肖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调节政策选择[J].经济分析, 2008 (8) :66-68.

[4]卢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 2008 (3) :265-267.

[5]丁登林.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达州新论, 2006 (2) :26-28.

[6]陈落初.苏北地区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分析[J].中国市场, 2012 (44) .

[7]朱善利.城乡一体化与农村体制改革[J].中国市场, 2011 (3) .

[8]彭清华, 王正华.新形势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特点及其对比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中国市场, 2011 (36) .

[9]张志怀.收入分配不公才是收入分配的首要问题[J].中国市场, 2011 (31) .

[10]郑翠霞.云南省漾濞县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比较分析[J].中国市场, 2011 (32) .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篇8

基于城乡二元结构,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中型的小农经济为生,虽然近年来乡镇企业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面貌,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自1978 年的119 元增长到2012 年6394 元,增长了53. 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19 元增长到17921 元,增长了56. 18 倍。

城乡绝对收入差距等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去农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图1 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呈逐年递增态势,由1978 年的200 元增长到2012 年11527 元,收入差距显著扩大。

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等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除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新疆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 68 增长到2012 年的2. 82,呈波动上升态势。由图1 可知,1978—1985 年显著下降,1985—1989 年保持平稳态势,1989—1995 年间城乡收入差距增速最快,1995年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达3. 66,为三十年来最高值。虽然在1995 年之后,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不断波动,但截至2009 年都处于3. 0 以上,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3 倍以上。2010 年新疆城乡相对收入下降,可能受“七五”事件影响,导致城市经济发展受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同时,政府加大了对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如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使得新疆城乡收入差距得到进一步缩小。不断维护广大的农民利益。

二、新疆区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情况

受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新疆各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现选取六个地区加以分析: 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代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塔城代表气候较冷的北疆地区;喀什地区和和田地区代表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发达的南疆地区。

由图2 可知,6 个地区城乡收入差距都是逐渐减小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差异较大。乌鲁木齐市城乡收入差距自1995 至2008 年始终维持在2 倍以上,由于石油资源丰富,克拉玛依市收入差距波动幅度较乌鲁木齐市明显。北疆地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相对平稳,但呈相对下降趋势,塔城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较小,只在2008 年达到峰值为2. 24 倍,然而从2009 年开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反而低于农村人均纯收入。原因在于塔城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人均耕地面积较大,使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较高。南疆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和田地区长项收入相对差距最高可达7. 38,由此可见,干旱的气候,大面积的沙漠地带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不利于农业生产,使得当地农民收入较少。由此可见,受资源、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而导致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差别。

三、新疆收入不平等程度测度分析

现有研究一般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测度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泰尔指数作为衡量个人之间或者地区间收入差距( 或者称不平等度) 的指标,其数值越大,表明组间或地区间收入差距越大。其计算公式为:

Yi和Pi分别表示第i个地区或者分组的收入和人口,Y和P则表示总收入与总人口数量。本文主要测度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因此,Y1、Y2 分别表示农村总收入和城镇居民总收入,P1、P2 分别表示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

由表1 可知,1985—1994 年新疆泰尔指数逐年上升,1994 年达到最高值0. 1718,原因在于1985 年以来,我国开始推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并以城市职工工资制度改革为重点,增加了城市职工的工资收入,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995 年泰尔指数开始下降,在2001 年又达到了新的波峰0. 2098,原因在于1994 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使得泰尔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20 世纪90 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导致泰尔指数进一步提高。

自2002 年以来,泰尔指数逐渐减小。2012 年,泰尔指数达到最低值0. 1248,原因在于国家“三农”问题的重视度逐渐提高,逐步取消了农业税,提出了“农直补”、“新农合”、“新农保”等许多惠及农民的政策,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篇9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公共财政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从1978年算起, 在过去的30多年, 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都得到了快速增长, 但同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而且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全方位的,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表1)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产生的。

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43.3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133.6元, 到了2000年,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6, 280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253.4元, 截至2009年,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 175元, 是1978年的50倍多: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 153元, 是1978年的33倍多。

(二) 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不断扩大。

1978~2009年的30多年间,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额在不断增大, 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不断变大。

1、1978~1984年,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始终在253元范围内。这一阶段是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最小的阶段。在这一阶段, 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大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2、1985~1991年, 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开始逐年扩大。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为341.5元, 1988年为636.58元, 1990年为823.9元, 1991年为992元。

3、1985~1991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开始扩大, 平均以每年100元的幅度递增。

4、1992~1997年, 这一阶段城乡收入绝对差距的变化可分为两个小阶段:第一阶段是1992~1995年, 这一阶段城乡收入绝对差距快速拉开, 1991年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为992元, 1995年城乡收入绝对差距已经达到2, 705.3元, 比1991年扩大了1, 813.3元;第二阶段是1995~1997年, 这一阶段城乡收入绝对差距的增长幅度又趋于缓和。

5、1998~2009年, 城乡收入绝对差距急剧扩大阶段。1998年城乡收入绝对差距是3, 263.1元, 2009年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为12, 022.0元, 两者相差9, 758.9元, 2009年城乡收入绝对差距额是1978年的58倍。

(三) 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在动态中不断变大。

从1978年到2009年, 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在动态中不断变大。

1、1978~1983年, 七十年代末农村土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收入大幅上升, 加上农村计划生育的严格实行,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大幅上升, 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 到了1983年, 农村居民人才纯收入为309.7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76.17元, 增长了1.32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高速增长直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从1978年的2.6缩小到1983年的1.7。

2、1984~1989年,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扩大了近0.6。这一阶段,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迅速, 并超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农村居民年收入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慢了近5.7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3、1991~1994年, 城乡收入差距迅速大幅拉开, 这一阶段中, 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比农村居民年收入增长速度快了近8个百分点。如此悬殊的增长速度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在短短3年时间内扩大了2.87。

4、1995~1997年,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迅速, 并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农村居民年收入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快了近5.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放慢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达到2.47, 1994年的系数降低了0.4。

5、1998~2009年, 这十年间, 城乡居民收入差额从1998年的3, 263元扩大到了12, 022元, 增额高达约9, 760元。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为3.33, 比1998年多了0.82, 比1978年多了0.73。

(四) 收入差距拉大进而导致基尼系数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贫富差距逐步拉大, 国际上城乡居民收入比如果到2倍左右就属于最高级别, 而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 世界银行界定的贫困线是人均每天1.25美元, 2008年我国政府确定的贫困线为人均每天0.3美元。贫困标准不一样的背后是大量的更多的贫困人口。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06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96。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异系数为3.28, 2007~2009年每年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异系数都超过了3.3, 由此看来, 2006年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在不断变大。

二、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

(一) 农产品价格偏低直接导致农村居民的低收入。

农产品价格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工业化, 而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的背后是农产品价格的低贱, 进而是农民利益的长期被损害。

农业的先天劣势注定需要政府为其买单, 补贴农业, 支持农业发展应该是国家的重点战略, 但在计划经济时期, 农业发展不仅没有取得政府的偏爱, 反而一切支援工业的格局让农业的发展过多地注入了行政的色彩。一方面工业的发展需要农业的资源做后盾;另一方面价格扭曲的农产品价格使得工业化的发展十分便利、低廉地获取了大量廉价的农产品。在城市, 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在农村, 风险下的农业无法从农产品高价中获得补偿, 相反, 农产品价格的不透明和国家限价直接造成了农产品价格偏低, 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

(二) 政府支农力度不够。

农业具有天然的特殊性, 其发展慢于二三产业。这是由农产品的特征决定的, 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小, 所以当农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减产时, 农产品收入降低, 当农业丰收时, 又出现“谷贱伤农”的现实。农业的外部效应是无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持的, 这方面的保护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

而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明显偏弱, 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对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电力、广播、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不够;第二, 对农村教育、农业科技及信息、农业保障体制的投入力度不够;第三, 农业税制改革缓慢;第四, 对农村、农业、农民的转移支付诸如义务教育、民兵训练、计划生育、优抚力度不够。

(三) 公共财政对农民补贴较少。

公共财政的阳光应该普照全社会,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不能缺少对农民的保障。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公共财政向社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 但公共产品的分配存在结构性偏向。在教育、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方面, 公共财政一边倒地投向城镇, 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在有效保障城市低收入者生活质量的同时, 直接提高了城市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比如, 城镇居民在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方面的收入或福利大大超过了农村居民, 因为这一块在农村基本上是空白。不断上调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保证了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增长, 还在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四) 城乡劳动者素质差别过大。

劳动者作为一种人力资源, 受教育的程度主要影响劳动者的素质, 包括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劳动者的素质高低决定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 而就业机会的差别直接导致了劳动收入的差别。

我国城乡居民在接受教育方面是有天壤之别的。从教育的硬件配置到教育软件的配套, 农村居民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是稀有的, 这就构成了城乡居民在人力资本禀赋方面存在相当差异。从教育文化程度上来看, 绝大多数文盲、半文盲居民生活在农村。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 限制了提高收入的能力。绝大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 与城市居民相比, 较低的科学文化素质及信息水平使得他们很难适应市场需求,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谋取收入的能力就没有机会。简单的劳动就业产生的是简单没有附加值或者附加值很少的产品或是服务, 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劳动收入相对较低。

参考文献

[1]李萍, 陈志舟, 李秋实.统筹城乡发展与效率公平权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2]卢嘉瑞.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3]叶普万.贫困经济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4]李平.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图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6.

居民收入差距 篇10

关键词:收入分配改革,城乡差距,社会公平,“中国梦”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创造了一个高速发展且举世公认的经济发展奇迹。国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相较于改革开放之前实现了质的跨越, 中国社会出现了一大批先富起来的人。但是, 在经济奇迹之后, 中国社会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群体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现象事实上已在城乡出现, 这种背景构成了我国当前各种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的深刻根源。”

一、收入分配改革应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一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4。按国际一般标准, 该数据表明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够大。在中国, 贫富差距包括地区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群体收入差距等方面。在各种收入差距中,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尤为严重, 相关数据详见表1。

根据收入比可知,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90年的2.201一路飞涨至2010年的3.228。虽然2011年这个数据有所下降, 但是仍然高达3.126。整理和分析2013年各个省市自治区的社会发展公报可以发现,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有一些其他特点:同一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更大。

(二)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中国梦”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中国社会阶层目前是“两头大, 中间细”的状态, 这种状态离“梭型”的稳定状态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种状态下, 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非常大。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 任何发展规划都不能顺利实现。如果任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并且发展下去, 那么在中国建成小康社会将困难重重, “中国梦”也将面临挑战。

(三) 注重整个社会的公平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方面

收入分配改革是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重点仍旧是解决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从政策层面引导公平分配, 降低基尼系数, 避免收分配差距过大, 让全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是改革的大方向。”目前, 收入分配改革关注比较多的是城市中收入差距过大和行业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这个问题的关注度仍不足。在中国实行了60多年的城乡差别政策之后, 社会对城乡差距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早已习惯, 且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收入分配改革应注重整个社会的公平, 目前“城乡差距是收入分配的最大不公”。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城乡二元经济格局的存在

自建国以来, 中国社会被分成了两个不同的经济社会:城市和乡村。城市在制度、政策、资源、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相比农村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一方面, 长期以来, 中国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这种战略使得工业发展迅速并快速积累, 农业发展缓慢且不稳定, 农民长期负担过重以致收入长期增长缓慢。这种战略自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至2003年取消农业税, 在中国近50年的时间里人为地转移了大批社会财富, 从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彻底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另一方面, 市民比农民拥有更多的获取财富的手段。中国的农民一直被束缚在乡村大地上, 农民可以进城务工的历史也不过从1984年才出现, 而大规模进城务工也就是最近十几年的才开始的。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也多为低收入行业, 农民工的收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低于城市工人。此外, 城乡二元经济格局的存在使得城市生产的商品大多数都是按照市场价格销售的, 而很多农产品却实行的是国家调控价格。这无形之中也造成农村居民收入低这个结果。可以肯定的是, 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从制度上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 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源。

(二)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社会保障完善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进步的一个的重要表现, 也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一种保障。社会保障不仅应该涵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这些保险, 包括社会福利和政府投入资金的公共服务体系, 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要远远高于农村居民。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还处于非常低的一个层次, 还非常脆弱。社会保障的不完善严重制约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 也是农村落后的众多因素中的一个。

社会公共服务差也是制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一个原因。农村的教育水平远远低于同一地区的城镇, 这导致一部分农村居民为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而把孩子送到城镇上学。这会无形中增加农村居民的开销。农村的社会公共服务导致农村留不住有技能和富裕的农民, 这造成农村地区的人才流失和发展乏力。

(三) 客观条件的限制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 但是也有很多客观因素不利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一方面, 中国的可耕地面积少, 农业人口众多。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 2011年中国可耕地面积约为18.257亿亩, 而农村居民人口高达6.565亿, 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8亩。人均耕地太少, 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大是造成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又一个客观因素。另一方面, 耕地分布不均。人口稠密的中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耕地面积少, 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虽然耕地面积较大, 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 农业投入比较大。总之, 在中国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仅仅依靠这么少的耕地发展传统农业来使农村居民发展致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 加快城乡建设一体化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中国发展工业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其重要作用, 为实现工业化积累大量的资金。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背景下,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中国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4676亿元, 比上年增长20.3%,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364835亿元, 增长20.6%;农户投资9841亿元, 增长8.3%。通过这个数据可知, 在城乡建设方面的投资差距依然很大。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的社会, 缩小城乡差距是非常必要的。

加快城乡建设一体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该工程不是简单的“合村变社区”、“赶农民上楼”。该工程要求政府要在社会保障、公共设施建设、公共资源的提供上力争达到城乡一致。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政府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1.制定相关的政策和优惠条件, 统筹和加快农村地区的建设;2.政府要努力改善农村的面貌, 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进程, 为全体农村居民提供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3.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加快农村服务体系建设;4.提高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 加大对农村医疗、教育、交通等各项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社会保障的完善是农村发展和农村居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基础。目前, 中国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虽然已经开始实施, 但是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与城市地区比较而言水平和层次都比较低。当前的社会保障还不足以解决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 农村居民比同地区城市居民的收入低很多, 减少农村居民的开支也是一种缩小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一种手段。让收入少的人支出更少, 为日后增收做准备, 这也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一个目的。同时,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能挽留有技术的农村人才和富裕的农村居民在农村发展, 增强农村的发展潜力。

以工业反哺农业要继续加大落实力度。研究国外农业可以发现, 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就是对农业进行补贴。2004年, 中央针对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着的许多矛盾和问题, 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从那时起, 中国才开始对农业进行补贴。农业补贴进行了将近十年, 在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收入、稳定农业生产、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补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实行的农业补贴力度较弱和范围较窄。在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民增收缓慢的情况下,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是一个可行的手段。

(三) 发展新型农业

中国可耕地少, 人均耕地更少。在中国大部分地方, 每个农村家庭承包的耕地特别分散。这严重影响机械化耕种, 农业生产成本高。要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发展新型农业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新型农业包括无土农业、特色农业、包装农业、彩色农业、知识农业、精准农业、旅游 (观光) 农业、外向型农业等。发展新型农业, 不仅能最大化农业产出, 还可以解放农村劳动力, 激活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发展新型农业一方面要求农村土地确权, 发展家庭农场。土地集中流转盘活之后, 机械化生产的家庭农场可降低生产成本, 解放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同时, 还可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渠道和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另一方面要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发展农村服务业。粮食仅仅当作原料来出售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帮助不是很大。政府应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壮大集体经济促农增收。服务业具有投入少、产出高、见效快的特点, 非常适合缺少资本和大部分具有良好自然条件的中国农村地区。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发展观光农业和农村服务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发展新型农业应成为一种新的利器。

总之,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很大, 在这次收入分配改革中应受到充分的重视。农业是整个社会的发展的基础, 农村居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收入分配改革要重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事实, 要保障农村居民享受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权力。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 应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最终建成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郑功成.收入分配改革与财富合理分配[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 (05) .

[2]李实.城乡差距是收入分配的最大不公[J].农村工作通讯, 2012 (20) .

上一篇:保洁人员下一篇:引产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