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

2024-09-02

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精选十篇)

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 篇1

一、教学理念、模式要体现“新”字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优课的标准也有变化,但主要的看是否调动学生的兴趣,全班学生是否融情于课堂,是否践行少教多学的理念。一位语文老师无论你的教学水平多高,教学经验多么丰富,但把自己当成是唱戏的主角,把学生当成是观众,无论你上的多么精彩,多么流畅,我给出评价都是唯一的:低效课。因此,优质公开课首先要让学生的看、 听、思、说、做有机动起来,而老师的作用在于指导、欣赏、激励。 其次,教学模式要新,譬如,我听了张新的《社戏》一堂公开课, 他采用了协同模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采用三案教学:导学案、 检测案、诵读案。通过三案把学生思维,教学目标,课文内容,紧密有机联系在一起,老师通过三案只对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进行指导、 点拨,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兴趣高涨,气氛热闹,真正实现了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一个完美的课堂教学,使教育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真正合作的互助作用的过程。这个新就是这堂课的闪光点。

二、要让学生融情于课堂教学情境之中

教育家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 入境如至亲。”也就是说只有创设情境采用学生的情感流露。譬如, 王美丽上余光中的《乡愁》一课时,他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课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节奏舒缓,低沉,悠远绵长的小提琴曲,营造一种忧伤氛围,学生受到解读诗歌背景音乐的感染,以自己真实的体会来迁移到诗人乡愁的情感。同时加深本课《乡愁》知识的解读。 还有李文上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他别出心裁的采用以评书形式的开场白,来解说本课的故事情节,这种教学情境一下子把班级的气氛活跃起来,同时也让学生以说书人的身份,描绘鲁智深那三拳的描述,教学效果收到奇效,使语文情境教学美轮美奂,魅力无穷。

三、把握好语文教学的节奏感,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很讲究节奏感,要有张有弛。一个成熟的老师都能对学生学情,基础内容,课堂设计,意外情况了如指掌,能很好把握课堂节奏感,用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把语文教学上升到艺术高度,在思考,探索,规律,创新教学节奏中完成教学任务。 使思考能细心预设,虚实有度;探索要合作探究,注重实效;规律, 要深入内在,寻求根本;创新要有效运用,推陈出新。保证学生自由活泼的思维空间和时间,鼓励求异思维,启迪创造性想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开创创新的领域,上出语文味,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片沃土和快乐的乐园。使教学过程在自己节奏走有条不紊思维进行,这就靠老师高超的驾驭技术和艺术手法。要求我们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之间做好平衡,师生平等对话,老师关注的是学生质疑的重点与难点之处,要学会务实避虚,次要的小问题不要纠结,一带而过即可。 其中张华的《背影》一课把握的特别好,游刃有余,使学生讨论空间和时间,思考空间和时间,训练时间安排把握层次清晰,合情合理,不愧被评为一堂优质的高效课。

四、进行多元化评价,及时反馈

由于学生在智商、兴趣、理解上存在许多的差异。因而,也就有必要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等级的任务驱动,同时, 也要给予相应的评价。多元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其中冯刚老师借助小组抢答的模式,采用竞争机制,老师点评,小组互评,掌声鼓励,“夸张表扬”等形式对于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反馈点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动起来,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评价的模式应该多元化,而且要适时变换评价的模式,对学习的结果及时反馈,如此教学效率必然是高效的。

五、老师多多听课磨练充实自己

我们语文老师要甩掉平庸教书匠的称号,成为一个学生,家长, 社会满意的优秀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准备一桶水。与时俱进,跟上教改的步伐,成为时代所需的优秀教师, 我想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大纲,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跟班听课,苦练基本功,以扎扎实实的态度写好每一课的教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语文是一门情感最丰富的科目,要想与学生产生共鸣,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鼓励青年语文老师上课时要有亲和力,精神要饱满, 面带微笑,用自己的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把书本中的喜怒哀乐上出来,让学生崇拜你然后喜欢你的课堂。

总之,一堂好课,如果能蕴含着悟性的哲理,流淌着人间的真情,承载着缤纷的世界,浓缩着人生的精华,放射着心灵的智慧, 铺架着成功的阶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事半功倍,那么就达到了我们语文老师追求的理想境界。

摘要:判断一堂语文公开课是否优质,首先要看它是否执行“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是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激情,求知欲,其次看它是否分层教学,有情感教学,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描写景物,培养理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2.通过交流、修改文章,培养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语言表达要准确、连贯,推敲修改文章。

教学难点:

推敲修改文章。

教学准备:

选择自己喜欢的景或物,写作文片段。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课题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指的是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

可是,同学们,我们平时作文,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罗唆,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到准确的表达。这就需要我们在写作中反复磨炼,不断提高。

二、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

1.准确。写作文时用词要恰当、妥帖,符合要表达的意思和感情。避免因为用词产生歧义。

下面句子表达准确吗?

她妈妈的衣服做得真好看。

(他妈妈是裁缝,她妈妈是顾客。)

做手术的是他的父亲。

(他父亲是医生,他父亲是病人)

三个学校的领导来开会。

(三所学校的领导,学校的三个领导)

2.连贯。前后句子再意义上要有比较明确的关联,文章的承接转折要合乎事理,让人容易理解。

如:新学期开始了,班委会举行换届选举。很多同学提议继续由张燕担任班长,理由是她学习成绩好,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她和其他班干部配合得很好,刻苦勤奋,待人热情,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踏实肯干。

这段理由陈述语序混乱,缺乏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妨碍理解。应该调整为:

新学期开始了,班委会举行换届选举。很多同学提议继续由张燕担任班长,理由是她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踏实肯干,和其他班干部配合得很好。她学习成绩好,刻苦勤奋,待人热情,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三、交流作文片段,讨论修改。

课前我们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景或物,写作文片段。拿出来,小组交流,互评,修

改。推荐优秀片段作品展示。

四、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讲写景状物的片段扩写成为一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注意观察景或物的特别之处,如形状、颜色等。

2.可以借鉴《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 》描写景物的方法。

五、佳作欣赏:

奶奶的芦荟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初二(三)班 尹明皓

奶奶是个很爱养花的人,她常常一边参考着花圃书,一边精心地修剪花朵。我相信她养过的花一定不下数十种。瞧,桌上那一小盘用来泡茶的茉莉花就是奶奶的劳动成果。可在阳台上,唯有那么一盆芦荟疯狂地生长着,不受约束,一丛一丛被奶奶养得胖乎乎、水灵灵的叶片从盆中跃出,铺满附近的一大片窗台,舒适地在阳光下享受。这盆芦荟是我送给奶奶的,当初只有那么一小枝,没想到现在如此茁壮。

记得我在四岁那年,从妈妈同事手中得到一小枝芦荟,它看上去那么脆弱、渺小,就像当时一个月要跑四五趟医院的我。为了芦荟能够茁壮成长,我将它送到奶奶那里。

奶奶养花的技艺再怎么高,那些花草终归都是要枯死的。可不知什么原因,那棵芦荟一直生长到今天,变得如此高大。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芦荟的不屈和坚强,另一方面要归功于奶奶的悉心照料。可要说奶奶悉心照料芦荟也不太对,真正养得好的芦荟是矮胖健壮的,这需要主人及时修剪,但我从未看到芦荟被奶奶夺走一片枝叶。电视上常播放一些以芦荟为主料的菜肴,看得我眼馋了,就央求奶奶从那棵“疯狂”的芦荟上拔几片肥厚多汁的叶子做菜。望着小孙子圆乎乎的脸,奶奶每次都是满口答应,可菜里从未出现过一粒芦荟,哪怕只充当一下调味品。我曾问奶奶为什么不修剪芦荟的枝叶,奶奶的回答是“不忍心”。可为什么在整阳台的花草树木中,偏偏对这棵不算精贵的芦荟“不忍心”,我一直想不明白。

这天,我和妈妈去奶奶家看望爷爷奶奶,无意间看到那盆芦荟。它在阳台上的面积似乎又大了一圈。刚想向妈妈赞扬一下芦荟顽强的生命力,妈妈就说话了:“看那盆芦荟,自从你把它送给奶奶,她就一直不舍得修剪。奶奶是把这盆芦荟当成你来养了,总觉得芦荟长得好了你身体就好。”

语文公开课教学应保持课堂本色 篇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在语文公开课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教师上课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脱离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教学习惯,一心为迎合听课人的心理,刻意追风赶时,改变平时上课的方式,不注重语文教学的实效,单纯追求教学形式的完美、新奇;评课缺乏科学性、严谨性。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刻板 缺乏灵活性

很多教师在上公开课前,要把很多精力和时间花在备课上,导语怎样设计,教学的逻辑顺序怎样安排,结尾如何收束等。一切安排妥当,在课堂教学中一成不变地按预设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惟恐稍有改变,犯评课者之忌。其实,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教师意料之外的种种情况,这就需要教师临场应变,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但一些教师却不敢越雷池半步,缩手缩脚,畏首畏尾,备课或仅为备课而备课,或为投评课者之所好,却忽视了备学生,没有充分考虑到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变化,不能灵活驾驭课堂。

二、盲目效仿 缺乏实效性

一些教师盲目效仿时髦的讨论式教学形式,不顾教学内容是否适合该形式,也不去研究讨论教学中学生素质及问题的设置、过程的引导和调控艺术等方面的因素,为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体现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盲目效仿,其结果是整个课堂一锅粥,学生七嘴八舌,一片混乱,教师对课堂不能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预定时间一到,教师急于“抬”出自己的答案,使讨论早早收场,又转入下一个问题的讨论。这样的课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值得怀疑。此其一。

其二,不少教师在公开课教学中,为了调动所谓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热闹、新鲜、刺激,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盲目效仿运用多媒体教学。为了准备一节课,通常要花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中可谓图片丰富,资料详实,拓展宽广,学生觉得新鲜有趣,听课者也不禁为教师如此精心周到的设计而暗自惊叹。但请问:这样做才是上好课的唯一手段吗?当然,我们提倡在需要的情况下,采用多媒体形式辅助教学,但不能主次不分,使语文教学变味。

其三,盲目追求高节奏、高效率。很多教师在公开课教学中,为表现自己上课的效率高,一改平时的上课习惯和节奏,把原本两节课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硬是浓缩为一节课完成,这样必然造成教学任务与教学时限之间的矛盾,教师手忙脚乱,时间仓促,往往一个问题没弄透彻,又急于转入下一步活动,其结果是教师什么东西都提到了,学生却什么东西都没弄明白,还必须不懂装懂地努力配合教师。这样所谓高节奏、高效率的课真正的效率有多高,只有上课教师自己知道。

三、听课评课 缺乏科学性

一些教师上公开课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怎样更为有效地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为了宣传自我、评定职称、调动工作等,没有丝毫的教研目的。上课的指导思想、目的不端正,其他一切也跟着变了味。这样的教师从备课开始,一心只想着如何打动和吸引评课人,得到评课者的好评。评课时,多数人都是点评教师的教学设计怎样,表现怎样,却忽视了至关重要的一点——了解学生到底听得怎么样。按理说,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学生,而在教学过程中或听课后究竟有多少评课人真正关注过学生呢?充其量只是看看课堂上的表面气氛而已。其实,作为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不管凭经验还是教学中的蛛丝马迹,一定能感受到学生学得怎么样,能了解到教师上课最真实的一面。因此,评课还必须重视一点:应关注学生。

当然,教学是一门艺术,是在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我们提倡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但坚决反对打着“新理念”的旗号,为自己的一己私利或其他目的搞“花架子”教学,这是值得我们警醒的。

综上所述,语文公开课要返璞归真,反对华而不实。当然,这并非说语文课不要好的形式,而是说教学形式应与教学内容相统一,不必刻意追求新奇,要注重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严防形式主义教风的形成和泛滥,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正确对待语文公开课教学,形成科学、民主、务实的教风。

语文公开课教学应保持课堂本色 篇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 在语文公开课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教师上课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 脱离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教学习惯, 一心为迎合听课人的心理, 刻意追风赶时, 改变平时上课的方式, 不注重语文教学的实效, 单纯追求教学形式的完美、新奇;评课缺乏科学性、严谨性。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刻板缺乏灵活性

很多教师在上公开课前, 要把很多精力和时间花在备课上, 导语怎样设计, 教学的逻辑顺序怎样安排, 结尾如何收束等。一切安排妥当, 在课堂教学中一成不变地按预设的程序和步骤进行, 惟恐稍有改变, 犯评课者之忌。其实,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教师意料之外的种种情况, 这就需要教师临场应变, 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但一些教师却不敢越雷池半步, 缩手缩脚, 畏首畏尾, 备课或仅为备课而备课, 或为投评课者之所好, 却忽视了备学生, 没有充分考虑到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变化, 不能灵活驾驭课堂。

二、盲目效仿缺乏实效性

一些教师盲目效仿时髦的讨论式教学形式, 不顾教学内容是否适合该形式, 也不去研究讨论教学中学生素质及问题的设置、过程的引导和调控艺术等方面的因素, 为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 体现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 盲目效仿, 其结果是整个课堂一锅粥, 学生七嘴八舌, 一片混乱, 教师对课堂不能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 预定时间一到, 教师急于“抬”出自己的答案, 使讨论早早收场, 又转入下一个问题的讨论。这样的课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 值得怀疑。此其一。

其二, 不少教师在公开课教学中, 为了调动所谓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感到热闹、新鲜、刺激, 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 盲目效仿运用多媒体教学。为了准备一节课, 通常要花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中可谓图片丰富, 资料详实, 拓展宽广, 学生觉得新鲜有趣, 听课者也不禁为教师如此精心周到的设计而暗自惊叹。但请问:这样做才是上好课的唯一手段吗?当然, 我们提倡在需要的情况下, 采用多媒体形式辅助教学, 但不能主次不分, 使语文教学变味。

其三, 盲目追求高节奏、高效率。很多教师在公开课教学中, 为表现自己上课的效率高, 一改平时的上课习惯和节奏, 把原本两节课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硬是浓缩为一节课完成, 这样必然造成教学任务与教学时限之间的矛盾, 教师手忙脚乱, 时间仓促, 往往一个问题没弄透彻, 又急于转入下一步活动, 其结果是教师什么东西都提到了, 学生却什么东西都没弄明白, 还必须不懂装懂地努力配合教师。这样所谓高节奏、高效率的课真正的效率有多高, 只有上课教师自己知道。

三、听课评课缺乏科学性

一些教师上公开课的目的, 不是为了研究怎样更为有效地让学生掌握知识, 而是为了宣传自我、评定职称、调动工作等, 没有丝毫的教研目的。上课的指导思想、目的不端正, 其他一切也跟着变了味。这样的教师从备课开始, 一心只想着如何打动和吸引评课人, 得到评课者的好评。评课时, 多数人都是点评教师的教学设计怎样, 表现怎样, 却忽视了至关重要的一点———了解学生到底听得怎么样。按理说,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 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学生, 而在教学过程中或听课后究竟有多少评课人真正关注过学生呢?充其量只是看看课堂上的表面气氛而已。其实, 作为听课者, 在听课过程中不管凭经验还是教学中的蛛丝马迹, 一定能感受到学生学得怎么样, 能了解到教师上课最真实的一面。因此, 评课还必须重视一点:应关注学生。

当然, 教学是一门艺术, 是在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我们提倡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但坚决反对打着“新理念”的旗号, 为自己的一己私利或其他目的搞“花架子”教学, 这是值得我们警醒的。

初中语文《故乡》公开课教案 篇5

一、教材说明、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篇课文为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节课的讲授内容是第二课时的内容,着重讲授“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该篇作为鲁迅的短篇小说名篇,具备了写作赋形思维训练中“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作为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该课书首先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及对小说的简单鉴赏分析,学会并力求掌握从人物分析推知小说主题的鉴赏原则,再通过后面几课的学习,构建小说鉴赏的基本框架,具备小说鉴赏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学习、鉴赏,乃至创作小说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该篇小说中多次用到“重复”和“对比”的手法,熟练掌握这两种手法对于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势必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教学内容、地位和作用可作以下图示:

2、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明确作者是如何运用“重复”、“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和展现主题的能力目标:掌握从细节、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文章主题的鉴赏方法。

情感目标: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感情。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物形象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分析。

难点:从分析人物到提升主题的思维训练。“重复”、“对比”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二、教法说明:

在这节课中我将努力为学生展示较为详细的“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模拟片段操作、改进几个步骤来掌握这两种手法的运用。第一课时简单回忆作者,重点完成课文内容分析和人物分析;第二课时简单回忆第一课时所讲要点,重点完成写法分析和写作片段训练。在教学步骤中坚持以学生实际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思维操作为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灵感诱发法、直观教学法和操作训练法,并注重教师示范。

三、学法说明: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之前,必须认真预习课文,并十分熟悉课文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仔细观察,积极思考,注意吸收、借鉴、模写和自评。按“听——看——想——写——想——写”的步骤进行学习。

四、程序设计安排: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围绕“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展开分析,按“回忆旧知识——讲解知识点——例证知识点——分析知识点——运用知识点”的思路进行教学。下面作简单分析:

1、回忆旧知识,导入: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就鲁迅进行了简单的回忆,对小说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故乡》的内容和人物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现在让我们来简单地回忆一下。

问题1:我所认识的鲁迅。(幻灯展示)

问题2:什么是小说?小说鉴赏应注意些什么?(幻灯展示)

2、点明学习目的和重点,进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将就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分析,这篇课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运用“重复”和“对比”手法,那么,什么是“重复”和“对比”?运用“重复”和“对比”有些什么好处和注意事项呢?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让我们将一起来共同探讨这些问题。在这节课中我们将重点分析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并力求通过分析让大家对重复和对比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并能运用到以后的写作实践中。

3、讲解“重复”和“对比”的含义。(不要求学生背下来)

重复:就是在写作过程中选择那些和自己的写作主题、文章立意的主题信息、性质、意思、情调相同、相似、相近的文章因素来进行谋篇、结构、构段、造句、行文,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手法。

对比:就是在写作过程中选择那些和自己的写作主题、文章立意的主题信息、性质、意思、情调相反、相对、相背的文章因素来进行谋篇、结构、构段、造句、行文,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手法。

四、《故乡》中这样的反复与对比也很多,先看前四个自然段。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问题3:前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第一段:对故乡的急切渴望的热烈心情。

第二段:渲染所见故乡的凄凉、萧索、荒凉和自己的悲凉心情。

第三段:一种惊诧,在这背后是对故乡的美丽的回忆和印象,对第二自然段的重复。

问题4:“我初到故乡看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教师示范分析图表的前一小部分,重复、对比的例子各一,剩下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

问题5:试根据刚才的分析方法自己从文中选取材料分析“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做针对性指导)(旨在让学生独立体会、理解重复、对比手法。)

4、检查、实际操作:(初步把知识转变为能力)

问题7:请根据自己的体会,自选内容,运用“重复”、“对比”手法写几句话(可以运用其中一种或两种综合运用)。(教师巡回指导、点评)

5、课堂小结: 通过上面的讲解分析和操作,我们了解了重复和对比手法的正确运用能增加文章的立意、表达效果,关键是在运用时首先要把握好文章的整体立意和主题内涵,选择好要运用的材料对象的本质和主题内涵的相关、相似或相反、相对。这更多的是在以后的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并在运用中仔细揣摩、体会。

6、作业布置布置:(旨在把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运用能力。)

分析下面这一幅对联中重复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塞马 秋风 蓟北 杏花 春雨 江南

从几堂公开课看当前语文课堂教学 篇6

在多媒体使用方面。现在大凡一些公开课,老师们都要不同程度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好象离开了它就不成其为公开课。诚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大限度地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但老师们在使用时难以把握好度,直接用多媒体代替板书,什么内容都往屏幕上搬,以致让学生和听课老师有眼花缭乱的感觉,没有突出教学重点,五颜六色的图片和文字不断地在屏幕上滚动,让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间,更不用说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训练了。如贺老师教学《胡同文化》时,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几幅有关“胡同”形象的图片确实能给人直观的印象,但作家简介和背景资料这些学生能找到的材料也来展示,就冲淡了教学主题,让学生看了图片还没来得及思考“胡同”的样子就跟着老师看下面的教学资源了,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得不到训练。还有罗老师在教学《<宽容>序言》时,将有关漫游者和守旧老人的形象描述性语言也展示了出来,笔者认为不妥,因为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课文搜集有效信息的能力就得不到训练,而概括提炼相关信息正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在前边的单元说明中讲得很清楚。

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应充分考虑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突破。如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学习重点就是概括文章要点,品味有特色的语言,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教师只有在引导学生对文本具体语言材料的感悟中,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贺老师在处理《胡同文化》的教学内容时,没有做好整体安排,前面背景资料介绍过多,后面根本就没有时间来处理语言特色的问题了。而敖老师在处理这篇课文时,同样有遗憾。尽管他涉及到了语言的分析,但那是老师自顾自地随便读一下,就把朴实清新等语言特色答案抛给学生,像“虾米皮熬白菜,嘿!”“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等句子,如果找几个同学起来模仿朗读,就很容易读出北京人容易满足的心态和忍的精神了。

在教学语言的使用方面。语文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求比其他学科更高,它要求语文教师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标准、流利,表达简明、清晰、连贯、得体,能利用语言的抑扬顿挫调动学生的情绪。这几位老师在教学语言使用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较突出的就是频繁使用口头禅,比如“啊”“是不是”等等,这就明显削弱了教学语言表达情感的力度。另外,教学语言需要激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技巧地运用教学语言,能够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都得到提高,同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上这几堂公开课的老师要么声音太小,要么就一个调子,缺乏抑扬顿挫的情感变化,教学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在关注学生学习方面。这里涉及到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能否引起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在讲究趣味性的同时,还要紧扣教学目标,因为问题的探讨与解决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因此课堂上教师尽量避免“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很容易让学生作出判断的问题。老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既要关注参考答案,又要关注学生在参考答案之外的看法。如罗老师在让学生讨论《<宽容>序言》蕴涵的哲理时,有位同学提到了“真理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这个观点,确实很好,罗老师也予以肯定,可惜只是一带而过,因为这在参考答案中是没有的。如果罗老师能在黑板上板书出来,这样就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或许还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深刻见解浮出水面。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活动平台,加强学生的课堂训练,这几位老师在这方面都做了尝试,但还不够。

一是紧扣课题或内容的说话训练。这种活动一般在课前三分钟组织,特点是参照课文内容,联系个人、家庭、社会生活,进行限时说话训练。如教授《胡同文化》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联系自身居住环境的变迁来谈谈感受,其中有位同学就谈到了自家居住的房屋经历了木板结构到钢筋混泥土结构的变迁过程,流露出了一种不舍的伤感情绪,这对师生进入文本对话产生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 篇7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参照, 更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综合素养体现。公开课上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专业理念和专业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 他的专业理念就是对小学语文价值观的把握。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 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小学语文公开课上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 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的表现。小学语文教师要把素质教育的理念应用到教学中去, 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 整合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由教和学两个方面组成, 小学语文公开课上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比以往的教学更加完善, 教学方法应与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是指依据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关于教师的教如何指导学生学, 它体现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

根据公开课教学过程的示范性, 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的教学过程比以往常规课更为丰富。在小学语文公开课上, 教师在对学生丰富心理活动的洞察和对学生个别差异的把握的基础上, 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中介,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合理解读, 使小学生得到一种基于教材范本的对真实生活的体悟, 以达到对学生心灵的浸润, 对美的感受与鉴赏。

五、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专业技能的集中表现, 小学语文公开课是检验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平台, 也是教师展现自身教学基本功的场所。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教学语言、教学行为策略、教学应变能力、教态、教学辅助媒体的使用能力。

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 篇8

一、突出“读”

“读”,即读书。突出读的方法主要有:1.激发兴趣,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读课文。开始上课,李老师采用谈话、设问,多媒体投影的方式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同学们已经过了十几年,夏天是什么样的景象呢?”投影夏天的池塘里荷花鲜艳,田里麦子黄了的画面等。(1)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夏天的哪些景色,为什么?(2)在作家梁衡先生眼中的《夏》有哪些特点?(3)我们要用心读书,欣赏梁衡先生的散文《夏》,看一看梁先生对夏的态度。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接着读以下的段落,思考回答梁先生对夏的态度:“歌颂夏天”,“赞美夏天”,“赞夏”。逐层推进,梁先生抓住夏天的哪些特点赞扬呢?2.精读片段,默读和朗读。学生默读“好象”至“冲刺”两个片段,分小组讨论夏天的特点。3.抓关键词句朗读“热风浮动”、“万物蓬勃生长”、“麦浪翻滚”、“中性的黄”、“匍匐前进的瓜秧”,默读、朗读、思考、感悟,学生容易悟出“夏天景美”。4.师生诵读第四自然段,抓住“紧张”,麦田里农民们“快割,快割”,麦子场上农民们“快打,快打”的繁忙景象,理解感悟“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的句子,自然得出“夏天人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精读、默读和诵读等多种方法突出“读”,多读、熟读课文,达到了“其义自见”。

二、突出“议”

“议”,即讨论。突出“议”,就是加强学生与作者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李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读”和“议”是紧密结合的。1.学生分小组讨论。如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第一段“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时,让学生讨论,梁先生为什么不用“炎热”而用“热烈”?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夏天以人的感情,生动、形象。“景美、人勤”,表现了夏的哪些特点?“紧张、热烈、急促”的景象。2.师生之间协商式讨论。教师设计的问题逐层引入,环环相扣,使讨论有针对性、收到实效。学生诵读课文后讨论:“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我们读后有什么感觉?”(1)讨论首段“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是总起。(2)讨论尾段“……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这是总收。(3)讨论文章中的第二、三、四自然段。第二、三自然段具体写夏天“景美”,第四自然段写夏天“人勤”。然后对比讨论,学生自然说出“总—分—总”的文章结构,这种结构层次清楚,表述独特,给人一目了然之感。

三、突出“拓”

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 篇9

本语篇讲述的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历史上个子最矮小的球员Spud Webb的奋斗历程, 特别是克服种种困难, 最终实现了人生的梦想。通过这个故事对学生的成长加以引导。初中生正面临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期。在学习的过程中, 会遇到很多困难、烦恼。通过本课的学习, 教者很好地把语言学习、跨文化的交流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一、课堂教学在德育渗透方面表现出的积极探索

1.教师通过时间轴复习Spud Webb不同时期的经历。且用不同的形式, 有文章的复述, 有记者的采访, 有问答题。特别是通过三个问题深层挖掘Spud Webb的性格特征——hardworking, patient, cheerful, talented等。通过进一步的讨论, 对Spud Webb的成长经历的剖析, 引出:Chance favours only the prepared mind;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 Nothing can stop you from going on until you succeed.

2.教师有意识地对语篇文本的内容进行文化的拓展。从语言点matter的运用——It doesn’t matter how you look, but it matters how hard you work直接过渡到马云。学生还列出了很多偶像人物。教师选择了哈利波特的作者JK Rowling以及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 通过售书视频及乔布斯的演讲, 了解他们在追寻成功的路上历经的种种困难和挫折。通过这些事例, 让学生探寻出成功的关键——talent; diligence, passion, kindness, chance. grit, 根据教学内容, 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和内涵。

3.在本节课中能把这节课所学到的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转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特别是通过演讲——As a student, what can we do to achieve success?给同伴写激励语言——Life isn’t about waiting for the storm to pass. It’s about learning to dance in the rain. 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 The shortest answer is doing. I might say that success is won by three answers: first, effort;second, more effort; third, still more effort. 使学生树立信心, 努力定会成功。

4.用英文歌曲We are the champions来激励学生, 将本节课推向高潮,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英语教学如果一味地采用老师单调的讲解和空洞的说教, 学生会感到乏味, 更谈不上德育渗透。而使用多媒体, 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 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 富有感染力, 这样能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进入了意境, 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育。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德育教育的目的才会充分得到实现。

二、德育渗透英语教学的其他途径

1.抓住教学过程中的契机, 进行德育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可能出现思想教育的某些契机, 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 会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如英语课堂上, 在教美国儿童欢度圣诞节的课文时, 在考虑单词, 句型, 课文的同时还要考虑不要让学生产生美国儿童非常幸福的误解。教师可以从刊物或网上找一些美国贫穷儿童写给圣诞老人的封信, 希望圣诞老人给自己的礼物分别是:给父亲找工作, 给我面包, 不要让我露宿街头。把这些信打印出来, 让学生翻译, 做练习, 使学生了解美国社会的另一侧面。如果能像这样抓住机会, 有意识的强化德育, 效果十分显著。

2.利用英语课堂活动的延伸, 进行德育渗透。英语课外活动可采用与课内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就课文进行活动:如快速阅读、复述口述、口头表达、背诵段落及课文。此类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2) 配合课文的活动:如角色扮演 (role playing) 指人依照他自己的角色来行事, 如为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 便是在扮演他自己的角色, 也指模仿别人的角色来行事, 如老师不在, 学生干部代替老师管理班级, 也是一种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中所花费的在实际的教育情况里, 角色扮演也常常产生神奇的力量。一位对外语不感兴趣, 学习外语消极被动的学生, 一旦扮演外语课代表的角色, 很快就会产生与外语课代表身份相符的行为模式, 学习外语的态度, 就会显得格外认真和努力, 甚至学习外语的成绩也会显著进步。 (3) 延伸课文的活动:如日记荐评、办英语小报、英语角活动等。这些活动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 发展学生个性, 在实际操作中活用英语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成功意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3.与时俱进, 正能量引导, 陶冶学生的情操。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对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即使学生能使用所学语言对各种交际场合做出恰当的、自动的反应。学生能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知识通过语言训练变成言语技巧运用到实际中, 这种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和书本上, 应向课外延伸拓展, 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继续在学习, 继续从中感悟其内在的思想。这样英语学习的德育渗透会更有针对性, 更有实效性。可以在课堂结尾处增加一些案例, 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到的文化知识, 寻找出答案。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从而能够全面盘活当堂课所学习到的文化知识。

三、结语

总之, 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 我们要深入挖掘和利用英语课本素材中的德育因素, 积极探索渗透德育内容的最佳方法, 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做到既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 又能成功地渗透德育内容, 达到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教育的目的。作为英语教师, 在教学中只有做到知识与品德教育并重, 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英语学科的特点等方面阐述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并结合一堂公开课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怎样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 以求共同探索。

关键词:阅读课教学,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陈成国.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德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 篇10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曾明确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这也应该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起点。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地都采用了全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可在实施的过程中,人们对操作策略的认知和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可谓异彩纷呈,更引人深思,启人思考。作为观念性的教学改革,人们要么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的观念内核,只是给课堂教学披上了“新课改”的外衣而已;要么只是为崇尚新潮的求新而“新”,以致因“强调小组讨论”而出现“无序探究”,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流失;或者“强调学生主体”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益。由此而引发的“互动的真与假”“探究的深与浅”“目标的虚与实”“课堂的内与外”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目的性。

最近以来,我先后在不同学校听了两位老师讲授冰心的散文《霞》,事后我感慨良多。我一直在思考,在实施新课改的情况下,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否要彻底“脱胎换骨”?“新”是否意味着要抛弃传统教学中有价值的东西?新的形式是否要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有效性渐行渐远?新课改条件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目的性是否要淡化?

我认为在赞成实施新课改的同时,一定不可忽视教学的最终归宿:学生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培养。这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和目的性的核心所在。

一、创新要以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为基础,以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目的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没有创新就没有生机和活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在鼓励学生质疑求异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激励学生求异探新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目标含义。但为“创新”而“新”,以致在“新”的玄虚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忘记了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确有舍本逐末之嫌。新课改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是学生逐步形成认知和认知发展的过程,是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动态生成教学追求真实自然,课堂再现的应该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境。语文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你想真正成为一名好老师,就要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在教学设计中,一方面要深思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另一方面更要熟虑怎样聚焦课堂,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基础、情感体验等要素,合理使用恰当的教法,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力的形成落到实处。我认为,创新是必须的,关键是如何创新,怎样让创新为形成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形成服务。那种只为创新而创新,只能是缘木求鱼,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有伤害的。

张老师在讲授冰心的散文《霞》时,本想在拓展人生感悟上力求创新,可提问的切入点从“云翳”开始,把创新的内容定位在“对自然、宇宙”的感悟。这样的思维切入和创新定位与学生生活学习实际有距离,学生的思考回答只能是不着边际,拓展创新的目标也就无法达到。其实《霞》中蕴涵的彻悟生命和人生的哲理,是借助“云彩”来彰显的,云彩是生命的各种经历,唯有丰富的生命内容,才会有多彩的云霞,生命的霞光才越发美丽。

二、探究要以知识点为“引线”的问题情境设计教学来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

要实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不仅会使课堂生命力窒息,还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和探究精神。但如何恰当地引导学生探究是课堂讨论的关键。人的思维活动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引发思维的第一步,它能使学习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有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求自得,探索感悟。但是人们往往在问题情境的教学设计中忽视了以知识点为“引线”的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以致枝蔓不羁,甚至海阔天空,最终使得知识教学的收效甚微。正因为问题的科学设计是实施问题情境教学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注意问题设计的技巧和基本原则,但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应该恰切地融入一点生活味,点缀一点艺术味,充实一点人文味,才能使以知识点为“引线”的问题情境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预想的效果。

又如:邓老师在讲授冰心的《霞》时,先展示各种各样的霞的图片,并要求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联想一个古诗文名句,或用一个四字句来概括观感。在观看和联想中,自然而然地创设了情境氛围,再借助学生口述古诗文名句和概括,自然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师范读课文中让学生感受文章内容,接着邓老师提出“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你最有感触或最喜爱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并让学生指明要老师或哪位同学回答。这样的问题讨论,不仅创设了很有张力的教学情境,而且很自然地进入到作者享受彻悟人生意蕴的快乐。

从宏观上说,正是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引发课堂教学操作策略上的思考。我认为,万改不离其宗,新课改的目的也不排斥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要实施课堂有效教学,最终实现教学的实效性和目的性,关键还要正确领会新课改的实质,关注两种“倾向”,避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把握新课改的策略,必须协调“四对”矛盾,真正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最优化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1. 必须关注的两种“倾向”

(1)“强调小组讨论”,忽视课堂教学效益的倾向

课堂小组讨论时,一般情况下与同学展开对话争辩的学生,往往是少数性格外向的学生,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理不当,小组讨论就会被少数学生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进度,以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难以保质保量完成小组讨论的任务,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课堂教学的质量。新课改下的课堂讨论教学,关键在于教师把握小组讨论话题和难易度,话题与文本相关知识点的结合,讨论的切入点,以及小组讨论活动的适时“放”与“收”,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其有效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倾向

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角,教师则起引导和掌控节奏的作用。新课改的实施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但并不是弱化教师的讲授。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效益。课堂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一旦这种作用被弱化,课堂教学的有序性乃至有效性将无法得到保障。只有教师合理控制和重新组合教材的容量和难易度,研究学情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把握课堂气氛向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方向发展,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他们内在的一种需求和渴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预定的目标。

2. 必须协调的“四对”矛盾

(1) 互动的“真”与“假”

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就是学生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真正“动”起来和在“真”动中获得教学的最大效益。“动”不只是行动,更是“神”动。许多课堂问与答接连不断,此起彼伏,笑声不断,掌声连连,气氛非常热烈。表面上看,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师生互动。而实际上,互动基本上是单向的,教师直白提问简单知识,学生依书读答,缺少一定的认知深度性和思维延展性;一些合作讨论的话题就是让学生分小组一起找几个定性的结论,或者由老师设定几个问题交由学生讨论,没有来自学生自己思考的问题;有些话题远离学生生活,甚至有些论题“高深莫测”。这样的互动讨论,名为讨论,实为浪费时间;一些表演蕴含的道理过于浅显,为表演而表演,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大。这种教学互动不是“真”动,而是典型的“假”动。

真正的互动不仅是师生互动,也包括生生互动、生问师答和生问生答。真正互动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在共同创设的教学情景中共同讨论,在共同体验的基础上感悟,从而达到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共融,知识上的融会,能力上的贯通,最终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和目的性。

(2)探究的“深”与“浅”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探究学习一般分为知识探究、问题探究和活动探究。其实,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探究,有探究价值的应该是具有一定深度的知识和问题,并通过探究明理寻的,最终形成能力。

设计探究活动,旨在引发学生思考,从情景活动中体验或感悟道理。然而有的探究,看起来层出不穷,接二连三,活动接着活动,实际上学生总是跟在教师后面,思维既无深度,也无广度。有的为了赶时间,没有真正探究学习的过程,布置的课后探究只是书面作业而已。

好的探究活动,问题应该深浅适度,次数多少适宜,指导学生得法。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本身更加重要,所以,探究学习的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通过文本学习,引导学生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关注什么(对问题现状的分析)、为什么(分析问题造成的原因、后果)、怎么办(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和思路)。

(3)目标的“实”与“虚”

古人云:“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作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应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但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往往偏离三维目标:一是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教学,对基础知识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二是强化基本概念、观点和方法技巧的教学,整堂课是从知识教学到解题训练,联系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和认知感悟,却少有提及甚至不提,淡化了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辨正统一。

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能力训练固然很“实”,但情感态度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也不能“虚”。学生只有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从贴近生活的体验出发,思考人生面对的问题,形成辨别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从而内化为健康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4)课堂的“内”与“外”

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紧紧依靠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是不够的,应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而应该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比如根据教材特点,面向学生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的人文、自然等各种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要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变化,及时丰富充实并形成大语文课的氛围,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全新的,也是有利于教学和人的发展的,更是合乎素质教育要求的,但现实的严峻性我们也不能不认真重视,尤其高考是社会、家长、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和老师教学优劣的主要标准。正是基于这一现实,我们的教学在新课改理念的呼唤和现实评价的困惑中举步维艰,甚至蹒跚观望。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一定要尽快呼吁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改变对学校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从评价方式和标准上彻底给学校松绑,只有这样,新课改的实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也只有这样,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老师的自我发展才能真正变为现实,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上一篇:医院成本核算作用研究下一篇: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