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的认知

2024-08-06

职业暴露的认知(精选十篇)

职业暴露的认知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各个科室涉及到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共60名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包括医生、护士等, 所涉及到的科室包括外科、内科、妇科、儿科、医技科室。其中男21例, 女39例, 最小年龄24岁, 最大年龄56岁, 平均年龄36.7岁。职称:护士23人, 护师10人, 主管护师8人, 医师5人, 主治医师9人, 副主任医师5人;学历:本科9人, 大专32人, 中专19人。参与研究的医务人员在性别、年龄、职称、从业时间、职位、科室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参与研究的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自行设计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职业暴露情况、对职业暴露的认知、职业暴露以后的心理状态。将参与研究的60名医务人员集中发放问卷后, 详细地讲解问卷各个题目的具体意思, 当场填写问卷。发放问卷60份, 回收60份, 回收率100%, 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组间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 组间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年中职业暴露情况

对60名医务人员在一年中职业暴露的次数进行统计后得出, 有39人暴露次数在2~4次, 占比65%, 其次为4~7次的11人, 占比18.3%, 仅暴露1次的10人, 占比16.7%。

2.2 对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

60名医务人员对于职业暴露范围、防范和处理的认知情况分别为96.7% (58/60) 、91.7% (55/60) 和95.0% (57/60) , 均超过了90%。

2.3 职业暴露源和方式

临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源调查结果显示, 乙肝感染40人, 梅毒10人, 艾滋病2人, 丙肝8人, 其中乙肝的感染人数最多, 占比66.7%。暴露方式主要以锐器、喷溅、皮肤损伤为主, 其中因锐器导致职业暴露的45人, 占比75%。见表1。

2.4 职业暴露的科室分布

从60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科室分布中可以看出, 外科为44人, 占比73.3%, 内科10人, 占比16.7%, 妇科4人, 占比6.7%, 儿科1人, 占比1.7%, 医技科室1人, 占比1.7%, 由此可见外科是职业暴露高发科室。

2.5 职业暴露后的心理状态

60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心理状态情况显示, 表示对职业暴露可怕、回避的共16人, 占比26.7, 可怕又无可奈何的21人, 占比35.0%, 可怕且悲伤的8人, 占比13.3%, 无所谓的1人, 占比1.7%, 担心的共14人, 占比23.3%。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3 讨论

3.1 职业暴露情况普遍存在

由于临床医务人员工作的特殊性, 其职业暴露情况普遍存在。尤其护士针刺损伤所导致的职业暴露是最为常见的一种[4]。护士作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因为针刺导致患者的病原体进入体内, 对个人身体造成伤害。本文结果显示大部分医务人员都能正确地认识职业暴露的范围和处理措施。

3.2 职业暴露后的心理状态堪忧

大部分的临床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以后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担心、害怕、无可奈何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健康和工作的顺利进行[5]。针对此种情况医院对于涉及到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十分必要[6]。有助于帮助其克服恐惧心理, 通过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讲解来帮助医务人员减少职业暴露的次数, 降低其心理恐惧感[7]。

综上所述, 职业暴露是目前临床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关注的首要问题, 并且大部分的护理人员已经能够明确地意识到职业暴露所带来的危害, 对于防护和处理措施的认知水平尚可。临床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提高职业暴露的认知水平来提高其防护意识, 通过适当的心理疏导来帮助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逐步克服恐惧和焦虑的心理。预防和安全操作是预防职业暴露的重要手段, 临床医务人员在此基础上应运用积极的态度来调整受伤后的心理, 保证自身的身心健康。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以及在职业暴露以后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60名参与研究的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自行设计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职业暴露情况、对职业暴露的认知、职业暴露以后的心理状态。结果:90%以上的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良好;职业暴露源主要是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为主, 其中乙肝频率最高;职业暴露方式主要以锐器、皮肤黏膜损伤、喷溅为主, 其中锐器损伤频率最高;大部分的临床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以后心理状态不佳。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以后常表现出可怕、恐惧、无可奈何、回避等心理状态, 主要由于意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较大且不可避免, 少数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知不足且有待于提高。

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认知,心理状态,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文玉, 郑雪梅, 甄亚琴, 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不同时期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8 (1) :106.

[2]李妍.柳州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知识认知现状调查〔D〕.广西医科大学, 2014.

[3]李桃, 龚光明.临床医师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18) :4056-4057.

[4]彭凌, 郑舟军, 周月华.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心理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1) :106.

[5]刘红艳, 茆尤尤, 饶艳, 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 31 (5) :92-94.

[6]Hsairi M, Kauffmann F, Chavance M, et al.Personal factors related to the perception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an application of a job exposure matrix〔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992, 21 (5) :972-980.

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篇2

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定义: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凡接触上述物质者均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不论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特点:

1.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2.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操作原则:

1.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疑感染传染病,都要采取标准预防。

2.标准预防技术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面罩、医疗废物及尖锐物品的处理等基本措施。标准预防技术:

手卫生(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 1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3.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4.医务人员洗手方法:六部洗手法。

5.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方法:

a.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b.严格按照六部洗手法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c.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手套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戴手套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口罩

防止或减少医务人员通过呼吸道被感染的机会。面罩

可以防护或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至医护人员口、眼及鼻等粘膜。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接触感染患者、刷洗沾有体液的器械等避免自身污染。器械

护理病人的器械、用品、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的被服必须丢弃、消毒,或在每个病人使用之间灭菌。锐器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划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使用锐器时的注意事项

手术中尽量减少应用锐利的器械,可采用U形针及一次性刀片,尽量减少尖锐手术器械在手术人员之间的传递。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并尽量减少创口出血。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接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创伤。勿将锐利废弃物混入其他废弃物内。

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

1.职业暴露后,紧急局部处理

2.报告所在科室及医院感染管理科

3.填写申请表

4.请专家进行会诊并进行评估

5.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检查、治疗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紧急局部处理: 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粘膜表面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生理盐水、清水或自来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发生皮肤粘膜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挤压伤口两侧,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流,然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等,再用0.5%碘伏或75%酒精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如果没有水的话,也可以用灭菌溶液冲洗伤口)。

注意:HIV职业暴露后6-12周,限制性行为或使用安全套以防止第二次传播,避免怀孕,避免捐献血液、血浆、器官、组织或精子等。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清洗:皮肤用清水和肥皂清洗干净,黏膜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挤压: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受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消毒: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本人应迅速与控感科联系,对其职业暴露发生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程度,暴露源的种类和含有艾滋病毒的情况,处理的方法及处理的经过,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护士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对策 篇3

【关键词】 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对策

医院是患者集中的地方,因各种疾病导致交叉感染。而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护士每天面临各种职业危险,最危险的是被针刺伤,这些伤害都对护士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威胁。在高危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必须做好自身保护工作,才能更好的护理患者。

护理人员通过职业暴露成为血液传播性致病因子感染的高风险群体,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致病因子血液、体液污染,包括被携带大量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污染的医疗锐器损伤是职业暴露感染的最危险的途径,引发疾病潜在危险。长期以来,医院感染控制主要是针对病人,而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注度和具体措施不够强化。目前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感染已成为医疗领域中一个重大的职业性问题,特别是随着人群中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病毒感染等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的增多,职业暴露与受感染的危险也随之增加。

血源性传播疾病是指致病因子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引起易感者感染的疾病或综合征,许多致病因子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目前已确定的血液传播疾病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出血热、梅毒等。其中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最为常见与突出。具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医务人员一次暴露血液,可能感染HBV的危险概率为6%-30%,感染HCV的危险概率为0.45-1.8%,感染HIV的危险概率为0.35%,根据暴露类型,损伤程度,暴露量,暴露时间,部位等可分为三级。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污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短。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污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三级暴露:暴露源的體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均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1 资料与方法

由感染管理科制作统一表格,对全院2006年——2011年来发生针刺伤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5项:一般资料,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情况,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操作中的自我防护情况;护理人员所在科室;护理人员受伤部位;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的相关操作;护理人员受伤后采取的处理方法。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5年共发生针刺伤45例,其中患血源性疾病的10例,其他患者无血液传播性疾病。注射时受伤7例,传递器械时受伤2例,拔针时受伤1例,患者是乙肝2例,丙肝4例,梅毒4例,伤后能按职业暴露处理程序报告45例,得到护士长和同事帮助、指导处理44例,处理方法正确44例,一例因未重视而未作紧急处理。

2.1 科室分布 外科4例,内科4例,手术室2例。

2.2 暴露源中血源性疾病分布 乙肝4.4%,丙肝8.8%,梅毒8.8%,艾滋病0%。

2.3 护士接受培训和伤后处理知晓情况 所有受伤护士岗前均接受培训,日常工作中接受过现场培训和指导,知晓率100%。

3 讨 论

经过调查分析显示,护士受伤原因最高是注射时发生,其次是传递器械,注射时受伤占比例最高,大多由于自己不注意造成,有些是与患者躁动有关,由于平时强调处理废弃物时应注意的事项较多,所以没有发生处理废弃物时受伤。

3.1 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意识 调查表明,虽然受伤者都接受过多次培训,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做好标准防护,如1例因没重视而没做伤后处理者是因为患者的检验单还没有回报,根本就没做标准防护,待检验结果回报是梅毒二期时,才意识到严重性,还有注射受伤的几例,是因患者自身造成的,这是可预防的但却没有预防,还有的是因违背操作常规造成,注射时不托盘,注射后注射器直接用手拿着,结果患者一动致使护士被自己手里的注射器针头刺伤,所以加强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非常重要,要把每一名患者都当成传染病人来对待进行防护。

3.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相关条例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报告流程,处理流程,各相关职能科室定期或不定期到相关科室进行检查、督促、监督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和执行情况,强化标准预防意识,使其产生依赖性,以预防为主、安全操作,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4 标准防护措施

4.1 严格执行标准防护 医务人员预防血源性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4.1.1 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4.1.2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应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4.1.3 医务人员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1.4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

4.1.5 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固套针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等。

4.1.6 使用后锐器直接放入标准的锐器盒内。

5 伤后处理与报告

5.1 局部处理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污染的皮肤5分钟,如眼睛受到血液、体液喷溅,用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夜流动水进行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液:如碘伏、酒精进行消毒,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5.2 登记报告 医务人员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后,暴露后本人或护士长立即电话报告感染管理科,伤者到感染管理科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登记表内容包括:时间、地点、暴露方式与经过,部位,伤口类型污染物名称(血、体液、培养液等),患者病种(乙肝、丙肝、梅毒、HIV)和含有病毒的情况,是否接受治疗,何种药物治疗,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次日进行第一次化验,以确认受伤者是否已存在感染。

总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培训,按规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保证医护人员操作安全。

参考文献

[1] 基层医院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及影响因素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04):24-26.

[2] 李雪琴.基层医院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不当原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

[3] 王萍.基层医院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与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8).

病理科职业暴露危害的认知调查分析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我市6家二级医院病理科作为调查对象, 其中综合二级甲等医院2家, 综合二级乙等医院3家, 二级乙等专科医院1家。包括科室工作人员61人, 科室负责人14人。其中男39人, 女36人, 年龄22~43 (30.26±5.23) 岁。

1.2 调查方法

结合查阅相关文献结果自制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工作人员是否了解各项暴露危害因素 (包括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心理和生理因素) , 是否了解各项暴露危害因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是否在工作中采取职业暴露危害防范措施以及发生职业暴露后是否采取处理措施的认知程度4大项以及若干分支项[3]。

对科室负责人调查内容包括是否了解病理科生物分区及归口、病理科是否配置职业暴露危害防护设备、病理科职业暴露危害管理制度是否符合国家《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中的相关要求3项[4]。正式问卷由我院专家审定, 所有调查问卷均当面填写并收回。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使用百分率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75份, 回收75份, 有效率为100%。调查结果显示, 病理科工作人员对职业暴露主要危害因素了解程度较高, 其他危害因素了解程度一般, 仅有毒物质和机械损伤了解程度超过80%;62.30%的工作人员对各项暴露危害因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有一定了解, 但仅52.46%的工作人员采取了职业暴露危害防范措施, 仅57.38%的工作人员在职业暴露后采取了正确处理措施 (见表1) 。表明, 病理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风险较高, 职业暴露后感染风险也较高。

对科室负责人调查结果显示, 71.43%的科室负责人了解病理科生物分区及归口, 病理科配置职业暴露危害防护设备达到78.57%, 病理科职业暴露危害管理制度与国家《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中的相关要求符合度为92.86% (见表2) 。表明科室负责人对病理科职业暴露危害认知程度较高, 管理措施较为完善。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病理科工作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认识程度不足, 对各项暴露危害因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了解程度不高, 并未引起主观上的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约50%的工作人员不能有效保护自己, 忽视了职业暴露危害防范措施和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措施的实施, 导致病理科职业暴露风险大大增加。对科室负责人调查结果显示, 各医院病理科职业暴露危害防护设备配置基本完善, 管理制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科室负责人对病理科职业暴露危害认知程度较高。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相关管理制度落实程度不高, 管理现状不容乐观[5]。

因此, 病理科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和教育工作, 从思想上改变工作人员及科室负责人的观念, 重视职业暴露危害管理, 落实相关行为规范, 保护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

摘要:调查我市6家二级医院病理科61位科室工作人员和14位科室负责人对职业暴露危害的认知情况。结果病理科工作人员对职业暴露主要危害因素了解程度较高, 其他危害因素了解程度一般, 各项暴露危害因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了解程度不高, 职业暴露危害防范措施和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措施实施率仅为50%左右;科室负责人对病理科职业暴露危害认知程度较高, 管理措施较为完善。病理科工作人员对职业暴露危害的认知程度不高, 需要加强管理和培训, 实施有效防护措施, 各项管理措施要严格落实。

关键词:病理科,职业暴露危害,认知程度

参考文献

[1]万鸿飞, 周全, 刘红刚.病理科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解决的对策[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1, 27 (10) :1139-1140.

[2]祁水琴, 平金良.基层医院病理科职业危害的认知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 33 (5) :511-513.

[3]Frijstein G, Hortensius J, Zaaijer HL.Needlestick injuries and infectious patients in a major academic medical centre from 2003to 2010[J].Neth J Med, 2011, 69 (10) :465-468.

[4]杨文, 周凤英, 谢光雄, 等.东莞市人民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护研究[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11, 19 (6) :110-113.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处理 篇5

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员的监管工作人员,在相关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或艾滋病病毒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可能性的情况。

职业暴露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是存在的,但是发病率很低,这取决于暴露的性质、接触病毒的数量、是否及时使用抗HIV病毒药物等因素有关。艾滋病病毒暴露后的预防处理:

(一)暴露后局部处理:

1、用肥皂和水清洁沾污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2、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冲洗。

3、受伤部位的消毒: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0%酒精,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二)暴露后的报告及处理程序:

1、一旦医护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事件,立即上报医院医务科,以便能及时与杭州市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药物储备点和区疾控中心取得联系,获得预防药物和处理。

2、预防用药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意外事故发生后1-2小时之内。动物实验显示,预防用药的时间推迟24-36小时之后将无预防作用。

医务科

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篇6

关键词:实习护生 职业暴露 防护

实习护生是护理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在临床工作中面临严峻的职业危险。对职业暴露危害认识不足、诊疗操作技术不熟练,缺乏临床经验和防护知识是实习护生成为职业暴露高危人群的主要原因。本文对2011级185名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和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职业危害的现状和原因,提出采取的对策,以期有效防止职业危害的发生。

一、对象与方法

选择2011级实习期满6个月的185名护理专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对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职业暴露情况调查。相关知识内容包括院内感染的概念、途径、原因、职业防护的内容、针刺伤的概念、预防、锐器盒的使用及经血传播的疾病。

二、结果

1.相关知识情况

185名实习护生对知识掌握、熟悉、了解、不知道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对院内感染的概念、途径、原因掌握和熟悉的人分别占38.9%、40.6%、28.2%,都不到50%。职业防护的内容不知道的占17.3%、熟悉和掌握的占26.5%。医疗锐器伤的概念不知道占到了8.1%。针刺伤的预防不知道的占10.3%。锐器盒的作用掌握和熟悉只占47.9%,经血传播疾病了解占40.5%、不知道的占4.3%。在临床工作中,实习护生每天要完成大量的注射、输液等护理技术操作,与各类病人、注射器、输液器及采血针等医疗锐器接触的机会多,许多实习护生防护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增加了职业暴露的机会。

2.职业暴露情况

185名实习护生中,被锐器或针头扎伤手高达16.8%,被患者体液污染皮肤或黏膜占29.25%,被患者抓伤占13.5%,被病房内物品损伤占26%。实习护生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高危职业群体。

三、讨论

1.实习护生防护知识缺乏

学院未设置职业安全防护课程,老师的防护知识不足,实习护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掌握不牢。实习医院重点抓学生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职业安全教育普及和安全管理不到位,对职业暴露疏于防范,是造成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重要原因。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在整理锐器物、拔针、加药过程中、穿刺过程中、分离针头、操作后重套针帽等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另外,实习护生常接触到各种化学消毒剂、固定剂等,可以通过呼吸道和皮肤的接触对人体造成伤害。

2.职业暴露自我防护意识薄弱

实习护生对职业暴露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如抽血、输液、输血时,在进行某些具有化学危害性损伤的操作如配置化疗药物、使用某些消毒剂时不带手套。发生职业暴露问题后, 未按正确程序处理伤口,未进行血液检测和及时上报,面临针刺可传染乙型肝炎等严重的职业隐患,个人身心健康受到威胁。

3.护理环境不安全

一些安全的护理工具,如利器盒、负压标本试管采血针等没有在临床普遍使用。

四、对策

1.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教育

增设护理职业暴露防护课程,正确讲解锐器物、针管等危险物品的开启、使用及处理方法。实习前开展职业暴露防护的强化培训,进行系统管理干预,使学生尽早树立职业安全意识,能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职业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职业危害重在防护, 而防护的关键则是防护意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接受职业防护相关教育非常必要,能降低实习护生锐器伤的发生,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害的有效措施。

2.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带教

加强对带教老师的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带教老师的自我防护意识。带教老师要告知操作的程序、要点、注意事项及可能造成的职业暴露和防护措施。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 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使实习护生自觉接受和培养防护意识,对预防职业暴露是非常关键的。

3.加强职业防护管理和指导

制定使用锐器时的安全操作守则, 提供使用安全性护理用具, 进行新产品安全使用的培训。建立职业暴露后报告、登记制度及暴露后管理办法。开展对实习护生锐器伤后感染乙型肝炎等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等。另外,对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后要重视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探讨 篇7

1 护理职业暴露

护理职业暴露污染以HBV最高, 其次是HCV。自有医疗护理事业后, 就有职业暴露, 护理人员在医院特定环境中, 周围存在着生物、物理、化学及社会心理因素, 在为病人进行护理操作时经常暴露于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 存在着诸多的暴露危险, 应引起高度重视, 并加以防范,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主要在于预防。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 进行全面标准预防。专家指出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人群中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率。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之一,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有1.2亿人, 丙型肝炎感染率也达到1.7%, 艾滋病也进入快速增长期, 我国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1]。

2 职业暴露原因和途径

我院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是对使用后锐器放置不当。处理使用后注射器及针头, 输液完后的输液针头违反操作规则。针刺、玻璃碎片、手术刀片、手术缝针或其他锐器损伤, 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时不戴手套。职业暴露发生途径:锐器损伤是职业暴露最常见途径, 其次是意外接触血液。

3 暴露风险

护士由于工作性质, 每天跟病人打交道, 必须执行各种手术急救以及妇产科血液疾患的操作, 如采血、输液、注射、协助换药处置及处理各种被污染的物品等[2]。接触血量越大, 时间越长, 感染几率越大。空气污染、利器伤、接触感染等危险因素, 随时都要面对, 病毒和细菌就像无形杀手, 随时威胁着护士身体健康, 因此必须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 把危险降到最低。

4 防范措施

4.1 树立全面预防观念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通过不断重复、反复强调促使护士对职业暴露及预防的态度发生根本性转变, 对每一例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均按传染病物品对待, 预防污染其他物品及感染医务人员, 从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4.2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在工作中严格按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的区域管理要求。污染器械分类、消毒后刷洗, 一次性用品消毒后销毁, 操作时尽量避免意外损伤, 绝对不能把针帽罩回针头, 手持无针帽的注射器时特别小心, 避免接触开放伤口和黏膜, 防止血液和体液溅到身体表面, 对废弃物做好妥善处理[3]。

4.3 做好个人防护

操作时衣帽整齐, 戴手套、口罩, 减少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皮肤和黏膜损伤时更应注意, 接触血液性传染病人时应戴双层手套。血液、体液或排泄物可能溅到面部时需戴口罩、眼防护罩, 操作完认真洗手, 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避免造成感染和污染医疗环境, 病人用过的针头放入回收器中, 集中处理。

4.4 锐器损伤后处理方法

立即用肥皂水或流动水冲洗伤口, 并挤出伤口处血液, 再用肥皂流动水冲洗伤口, 75%乙醇或0.5%碘伏对局部伤口消毒, 污染眼部等黏膜时, 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对黏膜进行冲洗。24 h均进行HBV、HCV、HIV血液检测, 并且注射乙型肝炎高效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 并定期随访和血液检测。目前我院相关科室已制定了有关管理及防护措施, 从而减少护理职业暴露感染的发生。

5 小结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熟练操作、加强管理、组织护理人员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提高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 寻找存在问题, 制订防护标准, 大力推广真空采血管及留置针使用, 以确保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安全, 采取讲座式、竞赛式等方式使护理人员进一步掌握职业防护相关知识, 改变错误操作习惯, 提供相关防护物品, 以达到正确地预防和治疗职业伤害的目的, 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性血源性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秀英, 吴欣娟.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6) :422-425.

[2]朱小红, 邓晓云, 刘小明.助产士职业暴露低报告现象原因分析[J].护理研究, 2009, 23 (1A) :24-25.

加强临床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 篇8

护士是人类健康服务的一门职业, 其职责包括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对患者的医疗护理质量, 但其本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护士职业特点决定了护士是因职业暴露而致职业感染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因此, 如何加强临床护士职业暴露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1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1.1 防护意识淡薄

医院领导思想观念滞后, 对职业防护基础设施、设备方面不舍得投入资金, 使医院落后的职业防护条件得不到改善。护士学校教育中缺乏职业防护课程, 临床护士的防护教育也未受到重视, 护士从业后缓慢形成的职业防护意识模糊, 对血液性传染性认知不足, 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

1.2 职业暴露

针刺伤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暴露, 多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经此途径传播。其危险主要与工作环境中被用过的针头刺伤有关, 工作区域存在通过血液传播的各种病源, 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针刺伤最容易发生的环节是在针头使用后到针头丢弃这一段过程, 回套针帽, 摆弄针头, 取下针头, 浸泡, 毁形等。

1.3 生物因素

护士在工作中, 直接接触携带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等, 是发生职业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据报道, 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鼻、口腔暴露感染于污染血液和体液的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 皮肤暴露感染的HIV感染率为0.1%。

2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2.1 加强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教育

2.1.1 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 进行多种形式医院感染和防护知识培训。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对传染病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对方式不同, 应分层次加强防护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2.1.2 强化自我防护意识, 增强职业暴露防护的自律性。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的管理规范和工作流程, 日常工作慎独精神防范意识需落实到每个人做每一项操作的每一个环节。

2.1.3 医院加强职业暴露预防资金的投入, 提供有力的职业安全保障, 为护理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如布局合理的医疗环境、适当的防护设施、科学的消毒隔离方法, 正确的污物处理系统等, 以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2.2 贯彻标准预防原则, 加强自我防护

2.2.1 标准预防

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 须进行隔离, 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2.2 标准预防的基本措施

(1)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l层手套;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 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操作中如手套破损要立即更换, 脱手套后仍需要立即清洗。 (2) 洗手:接触每位患者前后, 每次操作前后都要洗手。手被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 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 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 预防锐器刺伤:处理所有尖锐物品时, 注意安全操作, 防锐器刺伤。手持针头和锐器时, 不要让针头和锐器面对自己或他入;在为不合作患者穿刺和注射时, 应取得他人的协助:不回套针帽, 当必须套圆针帽时要采取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医院提供符合标准的锐器收集容器是当务之急。 (4) 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污染时, 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或者围裙等, 减少通过破损皮肤和黏膜感染的危险性。

3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

做好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是预防职业感染的关键措施。

3.1 局部处理措施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被暴露的黏膜, 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有伤口者, 应在伤口旁边轻轻挤压,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伤口冲洗后, 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并包扎伤口。

3.2 高风险时药物预防

例如:被HB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损伤, 应在24h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高价球蛋白, 同时进行血液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查, 阴性者皮下注射乙型肝炎疫苗10μg、5μg、5μg (按0、1月、6月间隔) 。暴露于HCV、HIV者, 目前尚无预防的特效办法, 只能强调加强对局部伤口的处理并立即报告, 医院应及时请专家会诊, 在专家的指导下预防和随诊观察。

预防艾滋病毒职业暴露的体会 篇9

建立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艾滋病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艾滋病实验室的设备、建筑和设施的安全性要通过专家的评审。建立健全艾滋病实验室安全标准操作程序。艾滋病阳性血清标本, 必须由专人保管并进行登记, 保管阳性血清标本的冰箱、冰柜和存放冰箱、冰柜的房间均应设立安全锁。制定并建立艾滋病实验操作过程中, 发生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按照应急预案的设计, 进行意外事故应急模拟演练, 如发生意外事故要进行登记并向艾滋病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特别是新调入人员、外来合作、进修和学习的人员预防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对新调入人员、外来合作、进修和学习的人员在进入艾滋病实验室之前, 必须经过艾滋病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 非艾滋病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与艾滋病实验无关的用品不得进入艾滋病实验室, 每年要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年度体检。全部艾滋病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艾滋病毒检测技术和实验室安全培训, 对新上岗的艾滋病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 其工作能力和个人防护要领直至经过艾滋病实验室负责人认可后, 方可独立工作。

以个人安全防护为重点, 建立系统的艾滋病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艾滋病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前必须穿好隔离衣、戴隔离帽, 戴手套, 戴防护眼镜, 方可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完毕, 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在艾滋病实验操作过程中, 如果危险性较大, 必须戴双层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离开艾滋病实验室前必须脱去隔离衣后用流水进行洗手, 必要时对手进行消毒。对所有带入艾滋病实验室的物品都应进行详细的检查验收, 含有测试样品的包裹应在安全柜或选择其它安全的装置内打开。将艾滋病毒测试的血清样本转送其它艾滋病实验室时, 应防止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护送艾滋病毒测试血清样本的人应明确接收人和接收地点, 实验室负责人应及时确认艾滋病毒测试血清样本是否已送到指定的艾滋病实验室。被艾滋病毒血清污染或可能被艾滋病毒血清污染的材料在带出实验室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备有防渗漏的利器盒, 存放检测艾滋病毒使用后的锐器, 以防刺伤。禁止将利器废弃物与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及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艾滋病毒检测使用后的锐器。艾滋病毒检测实验完毕后必须对工作台面、器械、仪器、场所等进行消毒处理。

发生艾滋病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一是实验室工作人员受伤部位处理:用流动水和肥皂液清洗皮肤的受伤部位, 受伤部位是黏膜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如果受伤部位有伤口, 在伤口周围轻轻挤压, 尽可能长时间挤出伤口处血液, 再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液进行多次冲洗;切忌对伤口的进行局部挤压。对伤口冲洗结束后, 应当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处理, 同时对伤口包扎。二是实验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报告:发生艾滋病实验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后, 应第一时间向实验室负责人、医院职业暴露专家组成员和疾病预防控制结构报告, 以便对暴露级别进行评估, 确定是否预防性用药。三是艾滋病实验室意外事故暴露级别的评估。一级暴露:被艾滋病毒污染的物品、医疗器械或者含有艾滋病毒的血液、体液为暴露源;暴露源感染了已经损伤的黏膜或皮肤, 暴露时间较短并且暴露量较小。二级暴露:被艾滋病毒污染的物品、医疗器械或者含有艾滋病毒的血液、体液为暴露源;暴露源感染了已经损伤的黏膜或皮肤, 暴露的时间较长并且暴露量大;三级暴露:被艾滋病毒污染的物品、医疗器械或者含有艾滋病毒的血液、体液为暴露源;暴露源割伤或刺伤皮肤, 有明显可见的血液或有深部伤口, 损伤程度较重。

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的预防性服药采用基本服药方案和强化服药方案。一是采用两种逆转录酶制剂, 应用常规剂量治疗, 连续服药4周。强化服药方案在基本服药方案的基础上, 再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 应用常规剂量治疗, 连续服药4周。对每一次职业暴露, 是否进行预防性服药, 必须有2个或以上专家进行评估确定。

发生艾滋病实验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时, 应及时进行登记报告。艾滋病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 当事人必须将事情经过以书面形式报告医院预防保健科, 并同时报告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并进行登记, 艾滋病病毒发生职业暴露的地点、时间和经过;具体的暴露部位和暴露伤害程度;发生暴露源名称及是否含有艾滋病毒;暴露源的处理方法和经过, 预防性服药情况、第一次服药时间、药物对暴露者产生毒副作用和对药物的依赖程度。

艾滋病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 咨询和随访的内容和时间包括:在发生职业暴露后的第28天、第56天、第84天及半年时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 监控和处理服用药物的毒性, 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及时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医疗卫生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艾滋病实验室工作人员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艾滋病感染者的不断上升, 人们医疗活动的增加, 艾滋病实验室检测工作的任务日益繁重, 建立健全艾滋病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 规范操作程序, 能够有效预防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防止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因发生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摘要:目前艾滋病传播已经确认有三种途径, 其中重要一种就是艾滋病的血源性传播。按照《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试行) 》 (卫医发〔2004〕108号) 的有关规定, 为有效预防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防止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因发生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结合艾滋病实验室实际情况, 制定艾滋病实验室安全防护指导规范, 艾滋病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法律保护 篇10

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缺陷,法律保护,立法建议

目前,医务工作者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暴露的问题。在1984 年,全球报导了第一例在医务工作中因为感染的血液而暴露于HIV的感染,从此以后,便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对于医务工作者职业暴露的关注,医务工作者通过与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触从而引起被感染的危险,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在医疗卫生领域内被广泛关注的职业问题

医务人员在日常的医务工作中存在着职业暴露以及医院内部感染的风险。不安全的输血、不安全的注射、针刺伤、外伤、手术、口腔矫治器、透析、器官移植和许多其他的原因,使得医院内部的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医源性感染日益增加。医务工作者应当对医院内部感染、职业暴露和职业安全等问题进行高度的重视及广泛的关注。

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概述

1. 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概念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是指在进行医疗卫生活动中,包括医务人员的临床治疗活动、护士的护理活动以及检验人员相应的实验操作等医务活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对其自身健康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

1. 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特点

1. 2. 1 工作年限较短的人员是高发人群

工作年限短的医务工作者职业暴露的风险率较高,医务工作者工作年限在3年以及3 年以下的风险最大与他们的操作方式不熟练、不严格地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再加之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差有较大关系。其危害的常见工具主要有针头、手术刀及其他医疗器械。实习护士、深造学习的医生、保洁职员等也有波及,这些人是预防控制容易忽视的群体,应加以关注。

1. 2. 2 暴露场所多元化

危害常常发生的地点中,病房、手术室还有门急诊排在医院中职业暴露危险场所的前3 位,内科、妇科检查、检验科分别位列其后同样也具有一定的职业暴露频率。这些地点有更多的侵入性手术或者是工作环境有着较重的污染,而且工作强度较大。

1. 2. 3 针刺伤与锐器伤发生率高

在临床发生职业暴露事件频率极高的当属锐器伤还有针刺伤,这两种损伤是致使医务工作者出现职业暴露风险的最重要的危害要素,而这两种损伤都是以血传播病原体为主要路径。通过调查,平均每年美国的医务人员针刺伤或皮肤受伤的有50 万至70 万人,1075 名医务工作者中有800 多人曾受到过针刺伤,刺伤率达到80%[1]。

1. 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危害

据估计,有5% ~50%的医务工作者暴露于HBV,2% ~ 9% 暴露于HCV,暴露于HIV的有0. 3% ~ 0. 6%[2]。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在近20 年来获得了很大成就,但也有许多问题。过去被控制住的传染病再次复发,新的传染病又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内部感染的状况变得越来越复杂,预防和控制工作变得更为艰难。SARS盛行时期,许多医务人员的感染就充分证明了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与职业预防控制方面所面临的问题。除此之外,非电离、电离物理性职业暴露风险对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亦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经常暴露在低剂量放射情况下,放射会产生蓄积作用,从而会导致癌症、畸形的发生。接触者的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血小板数等指标与标准值相比明显偏低[3]。在化学性职业危害中,外科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常接触各种消毒剂或清洁剂( 如: 化学消毒剂甲醛、过氯乙酸、84 消毒液、含氟消毒剂等) 。这类消毒剂亦或是清洁剂在使用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对空气造成污染,除此之外还会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人的皮肤、呼吸道、神经系统等。轻者可能会导致过敏性的皮炎,鼻炎以及气管炎、哮喘等,重者可致中毒、肝损害或致癌[4]。

1. 4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法律保护的立法现状

2009 年4 月,我国出台了新的医改方案。其中第13 条中明确要求: 在当下全社会应当构建健康而又和谐的医患关系,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医务工作者的执业环境,使医务工作者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获得充分的保障,调动医务人员改善服务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这一要求表明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的要求,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非常重要的[5]。然而,目前,除了辐射损伤的医务工作者已列入法定职业病,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危害因为其他原因仍没有被包括在职业病内。

1. 4. 1 无明确统一的法律规定

我国在2010 年12 月20 日进行了对《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中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进行了修订,其中表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事业单位以及企业、社会团体或民办单位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都有依照本项条例的规定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针对工伤认定方面,尽管划定了详尽的治疗目录以及某些药品的目录,但是医务工作者在职业过程中遭受的职业暴露问题却仍没能被考虑在内。除了辐射损伤以外,其他情形下的医疗工作者职业暴露是否属于职业病类别或工伤类别,目前仍然是不确定的。虽然在2009 年卫生部印发了针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文件,即《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这一规范性文件,提出了应当将医疗人员针刺暴露损伤的疾病作为职业病的一种来预防和治疗,但这个《导则》仅仅是推荐性标准和部门规章,并不是法律性文件和强制性要求。

1. 4. 2 无明确的救济方式和途径

除了医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受到的辐射损伤外,医务人员其他职业暴露的损伤尚未添加到法定职业病领域。目前,特别是针对医务人员的健康、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规范的综合保护的法律明显不足,从而导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损害难以得到救济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医生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护士在护理病患的行为中亦或是检验人员在实验等医务工作过程当中所受到的职业暴露损害得不到权利的保障,法律上的缺失同样让医务人员人身权利受到职业暴露危害后找不到救济的方式和途径。医务人员被传染乙肝、丙肝、艾滋病后,常见的做法是,科室将其化验的费用进行承担,而使用疫苗、干扰素等费用则由院方供给。如果医务人员一旦检测出是艾滋病暴露,那么药物的供给则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偿提供。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部分药物和检测费用是自行承担的[6]。如此的补偿确实存在着不人道、不合理的情况。法律应该真正关心的是让遭受损害的人获得救济和保障,使全部受到损害的情形得到充分的弥补和救济。

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2. 1 有利于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权益

改革开放以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逐年上升,因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近百亿元,可以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问题是威胁我国医疗卫生劳动力资本可持续发展、制约医疗卫生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法律,通过法律在保障医务人员的权利、义务的同时对其进行相应的救济,并对医务人员医务工作中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规制,使医疗人员尽可能避免职业暴露,从而确保医务人员的健康权益不受侵害,减少风险。

2. 2 有利于改善医务人员的职业环境

及时制定出台保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法律法规,既能够体现国家对医务人员的负责,也能减轻医务人员参加医务工作的后顾之忧[7]。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性不仅仅损害了医务工作者的健康,更甚者是丧失劳动能力,并且诊疗、痊愈的费用十分昂贵,这为医务工作者、工作单位以及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医务工作者既是流行症易感者同时也可能成为感染源,其特殊的双重身份要求我们应当做好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防护,这不仅保护了医务工作者,同样也保护了众多患者[7]。因此,只有赋予被感染的医务工作者种种相应的法律法规上的保障,才能够除却医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保证医务工作者能够更好的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2. 3 有利于医务人员的权益得到保障

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明确医疗卫生机构、医务工作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单位在医务工作者职业暴露防治中的权利、义务以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医务工作者职业暴露法律保护的建立对维护广大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法律保护的立法建议

3. 1 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纳入工伤保护范围

在工伤认定标准中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伤害的,或者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均应属于《工伤保险条例》保护的范围。这一规定的立法宗旨是保护因公负伤或患职业病的劳动者得到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的权利。作为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生职业暴露应属于“由于工作原因而受到意外伤害”的情节,故应认定为工伤。如在SARS盛行期间,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在抢救病人过程中感染SARS的风险特别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当时下发了一个通知,对在临床一线抢救病患的医疗工作人员工作期间感染非典的允许享受工伤保险待遇[8]。这一通知的出现,表明职业暴露中意外伤害的危害性是极大的,为保护医务人员这一特殊的劳动者的健康利益,应扩大职业暴露的种类以列入到工伤保护中来。

同时在我国现有的《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了针对患有法定职业病属于工伤保险范畴,将职业病分为9 大类,包括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造成的伤害、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肿瘤以及其他职业病。针对职业性传染病,《职业病防治法》中并没有完善其传染病种类,也没有提及由于血源性暴露而引起的职业接触型职业病,而是仅仅触及了接触粉尘亦或放射性物质这类因环境接触而导致的职业病,对于其他情形造成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为保护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安全,应将《职业病防治法》的职业病进行扩充性规定,将具有职业性传染病、接触型职业病加入到职业病分类目录里,以确保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尤其是严重的职业暴露伤害的人员获得权益保障。

3. 2 确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保护的救济途径和方式

对于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受到职业暴露伤害可依据伤害的程度确定权益保护的方式和途径。

首先,对于能够治愈的职业暴露伤害可以依据职业病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保护。如果在职业病防治法中增加种类,将职业暴露纳入进来后,医务人员在能够证明其职业暴露与职业活动相关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职业病诊断程序鉴定是否存在职业病,如果诊断为职业暴露的且可治愈的伤害可以向其所在的医疗卫生机构寻求补偿,包括检查费、治疗费、康复费,同时对于不适宜再继续工作的岗位,受到职业暴露伤害的医务人员还有权提出调离原岗位,并要求医疗机构进行妥善安置。

其次,对于难以治愈的不可逆的职业暴露伤害依据工伤保险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保护。在确定职业暴露中由于事故伤害、意外伤害已经长期受害而造成严重职业病,具有不可逆的特点,可以认定为工伤,并通过工伤鉴定,确定等级,以对医务人员进行补偿,补偿不仅仅指检查费、医疗费、康复费,还要包括误工费、伙食补助费、伤残补偿金、死亡补偿金等等。这样对医务人员的救济途径和救济方式才更加全面和完善[10]。

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有效开展进行,不仅可以保护医务工作者,也可最大限度的保护绝大多数的患者。保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才能确保医疗工作者能够全心全意地为广大的公众健康而服务。目前,医疗部门在法律上给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救济渠道非常少,这就需要多管齐下,通过完善立法和相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建设,一起来保护时刻处于职业暴露下的医疗工作者的健康安全和权利。无论是技术的法规、职业病或工伤保护、还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救济保护,都应该尽快地健全起来,让立法的航船能够早日启程。概括地说,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暴露的防护工作具有漫长性和复杂性,当下我们只有及早地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完善现有法律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存在的缺陷,从法律制度上给予医务人员切实的保障。对职业暴露的防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当对这项工作进行长时间的监测以及分析,不断地提高医务工作者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律意识,从而防止职业暴露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黄丽蓉,李阳,黄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2014,24(3):759-760

[2]邹雪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5):660-662.

[3]庞则娟.职业暴露状况及干预预防[J].山西医药,2012,41(1):76-77.

[4]高晓东,胡必杰,王文娟,等.上海市70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2010,20(12):1713-1714.1732.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03-17.

[6]Rampal L,Zakaria R,Sook LW,et al.Needle stick and sharps injuries and factors associated among health care workers in a Malaysian hospital[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0,3(13):354-362.

[7]桂晓玲,李智博,朱培嘉,等.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工作安全感、离职意愿的相关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8):628-630.

[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Making pregnancy safer:the critical role of the skilled attendant,2004.

[9]李嫦珍,刘淑萍.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2014,(15):3864-3866.

上一篇:盐酸头孢噻呋下一篇:电视台网络安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