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

2024-06-25

民办高职院(精选三篇)

民办高职院 篇1

一、高校二级院 (系) 党政共同负责制的由来

2010年8月, 中共中央颁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新条例是对1996年颁发的条例的修订, 符合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对高校的新要求。在高校二级院 (系) 党总支的主要职责界定上由原先的“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修改为“通过党政联席会议, 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

2012年1月,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印发的《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若干意见》第二条规定:“坚持和完善院 (系) 党政共同负责制, 巩固学院事业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 “巩固和深化高等学院院 (系) 党政共同负责制的集体领导体制。坚持院 (系) 工作集体领导原则, 院 (系) 党组织与行政共同决策本单位重要事项、共同负责落实本单位各项工作、同步接受工作考核、协同推进事业发展”, “党政联席会议是院 (系) 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决策形式”。

2013年7月, 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印发的《江苏省民办高等学院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第一条中明确指出“民办高校院 (系) 行政领导班子和党组织领导班子共同组成学院二级领导管理机构, 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运行机制。”

从我国高校院 (系) 领导体制的探索与实践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党组织从“起保证督促作用”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再到“党政共同负责制”, 这是一个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告诉我们, “共同负责制”的提出绝不是随意的, 它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具有新的时代内涵, 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院 (系) 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内涵及要点

党政共同负责制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在领导工作中的运用和发展。高校院 (系) 党政共同负责制是指院 (系) 党政领导班子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 对院 (系) 的重大事项实行共同负责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点。

(一) 党政共同负责制是院 (系) 工作集体领导体制。

根据中央和省委教育部门的文件精神, 院 (系) 党组织与行政之间不存在“谁领导谁”和“谁说了算”的问题, 必须自觉坚持集体领导原则, 共同决策本单位的重要事项, 共同负责落实各项工作。荣誉共享, 责任共担。

(二) 党政联席会议是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工作运行机制。

院 (系) 作为学校基层单位, 其工作涵盖范围广、头绪多、任务重, 可谓纷繁复杂。其中, 重要工作与重大事项应当由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若干意见》、《江苏省民办高等学校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对院 (系) 重要工作与重大事项有明确界定, 涵盖院 (系) 工作的各个方面, 并且对党政联席会议的召开时间、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我院已出台《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三) 职责分工是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工作落实机制。

完成学校党委和行政部署的工作目标是院 (系) 的主要任务, 而这种目标是很难分清楚哪些是学校党委的, 哪些又是学校行政的, 实行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有利于保证学校工作目标在院 (系) 的落实。共同负责并不排斥明确党组织、行政的职责和党政班子成员的职责分工, 而是要在党政分工、各司其职的前提下, 互相配合, 共同负责。对于党政联席会议决定的事项及党组织和行政会议决定的工作任务, 如果不能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集体智慧和决策的贯彻、落实就成了一句空话。可见, 共同负责强调的是决策, 分工负责主要强调的是执行;共同负责是分工负责的前提, 分工负责是共同负责的基础。

三、民办高校二级院 (系) 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必要性

(一) 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育人的需要。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在学校层面的领导体制方面有所不同, 公办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民办高校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高校存在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培养人才这个问题上, 二级院 (系) 的职责是一致的。高校院 (系) 党组织是政治核心。不管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的二级院 (系) 都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院 (系) 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落实。院 (系) 党组织不仅要对院 (系) 行政工作进行监督和保证, 领导思想政治工作, 还要通过参与讨论和决定院 (系) 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通过与行政共同负责, 在参与领导中有效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否则, 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就会失去工作载体和基础。

(二) 贯彻落实学院党政工作部署———执行的需要。

要确保学校党政工作部署能在二级院 (系) 层面得到贯彻和落实, 就必须在院 (系) 层面建立一个合适的运行机制。目前, 民办高校二级院 (系) 党组织基本是依附于行政组织建立, 党组织书记也基本是由行政干部兼任, 只有极少的院校设立专职书记。在工作中兼任的党组织书记除了履行行政工作自身的职责和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外, 其他职责很难得以落实, 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教学和学工“两张皮”现象。因为院 (系) 层面党组织对院 (系) 工作没有一定的领导权、决策权, 党的工作受到削弱, 学院党委工作和部分行政部署在院 (系) 往往流于形式, 很难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实施, 将会弥补教学与学工“两张皮”的不足, 既突出院 (系) 行政指挥中心的作用, 又加强院 (系) 党的领导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党政工作部署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三) 强化院 (系) 领导班子决策———民主的需要。

随着民办高校二级院 (系) 管理内涵的不断拓展, 二级院 (系) 不再像以前那样仅限于落实学校党政的工作部署、组织教学, 还要结合院 (系) 实际,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开展社会服务等工作。因此, 当前民办高校二级院 (系) 不再是单纯地履行教学管理职能, 还具有一定的部署实施本单位发展战略决策的职能。随着院 (系) 职能的强化和扩大, 就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领导体制保障院 (系) 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否则将出现以个人好恶处理集体事务, 譬如在决策上就会出现个人独断专行“一言堂”, 在财务管理上就出现违规违纪的问题, 从而造成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 并且不利于领导班子的团结, 不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不利于二级院 (系) 事业的发展。党政共同负责制恰恰能满足这一需要, 通过集体领导、分工合作、党政协调、共同负责, 较好地保证院 (系) 事务的科学、民主决策, 公开、公平、公正, 促进事业的发展。

四、民办高校二级院 (系) 贯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措施

(一) 开好党政联席会。

党政联席会议是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工作运行机制, 是实现党政共同负责制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也为民主集中制在二级院 (系) 贯彻落实提供了保障。《江苏省民办高等学院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对院 (系) 党政联席会的组织召集、议题的征集、审定、会议的内容等程序作了详细规定。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为例, 学院2013年上半年出台了《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关键是把这个会开好, 使党政联席会成为二级院 (系) 党政班子科学、民主决策的平台, 成为共同决策、共同负责的途径。目前,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自2013年9月以来召开了三次党政联席会对涉及师生利益的规章制度等问题进行会议决策。

(二) 党政明确分工, 各司其职, 互相配合。

二级院 (系) 实行党政领导共同负责的领导体制。院长 (系主任) 是本院 (系) 行政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党总支委员会是院 (系) 的政治核心。党总支书记是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党总支要参与院 (系) 行政重大问题的讨论决策, 保证和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院党委、行政的决定在本院 (系) 的贯彻执行。党政既要明确分工, 各司其职, 又要密切配合, 互相支持。党总支书记要支持院长 (系主任) 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院长 (系主任) 应尊重党总支书记的建议。院长 (系主任) 和党总支书记对本院 (系) 的全面工作负主要责任。两人要经常互相通气, 加深理解;要尊重和支持各自按规定行使职权, 善于在不同问题上当“主角”或“配角”;要讲党性, 顾全大局, 成为凝聚领导班子团结的核心。

(三) 抓好制度和领导班子建设。

制度是工作得以落实的保障。结合学院及上级党组织的文件精神, 我们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政联席会通过了《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工作业绩量化积分考核办法 (试行) 》, 已经开始执行, 并起草了《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关于进一步规范院务管理的规定 (试行) 》和《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党政班子个人素质是基础。再好的制度都是需要人贯彻执行的。党政干部个人素质, 尤其是党政主要负责人的个人素质, 对贯彻落实共同负责制具有重要影响。班子成员个人分管工作中一些事关院 (系) 发展、与师生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都必须由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不能个人说了算。实际工作中, 党政班子成员之间的工作沟通交流不畅, 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不高, 对政策认识不到位等是造成党政意见不一, 以致产生误解与分歧的重要因素。所以, 用好制度、落实好制度, 用好干部、选配好党政负责人对于实现党政共同负责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摘要:民办高校的二级院 (系) 是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载体, 其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科学、健全与否关系到教育教学事业能否科学持续发展, 能否培养出更好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政共同负责制是以党委作为政治核心、行政一把手作为行政指挥、党政密切配合、共同负责工作的一种领导体制。民办高校二级院 (系) 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是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的需要, 是贯彻落实学院党政工作部署的需要, 是强化院 (系) 领导班子民主决策的需要。实施的关键在于开好党政联席会, 在于党政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在于抓好制度和领导班子建设。

关键词:党政共同负责制,二级院系,民办高校

参考文献

民办高职院 篇2

随着中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民办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正在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收费普遍比公办高职院校要高,因此大部分学生家境较好,与公办高职院校相比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贫富差距非常巨大,且很表面化,使得民办高职贫困生在承受物质贫困的同时,也承担着心理上的压力,易于形成心理障碍。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广泛存在于各民办高职院校,并有逐渐蔓延的趋势,给贫困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同时,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新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所以,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及其表现,分析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相应措施,帮助指导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所有民办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经济困难是“心理贫困”的最主要因素

民办高职院校高收费标准,学生每年近一万五千元的学费,使得高校贫困生在高校中的比例日趋增长,他们又多数来自地域偏远或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多数家庭没有固定收入,少数贫困生是由于家庭的特殊变故,如单亲、孤儿、重病、灾害等,长期身处贫富差距悬殊的环境中,对贫困生造成了强烈刺激,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状态,悲观厌世,容易感到疲劳和虚弱,有较多的躯体症状,且多疑、敏感,有病态固执倾向、强迫行为,甚至可能有类似精神病的行为,影响了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民办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探讨,陈晓燕,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8月第6卷第23期)另一方面,民办高职从本质来说是盈利性的,使得学校的催款压力以及借款后还款的忧虑等多种矛盾时常交织在一起,让一些贫困生一直处于焦虑的心理状态之中。巨额的学费已让多数贫困大学生望费兴叹,加上绝大多数大学设在大中城市,有着浓厚的城市色彩,贫困大学

生要适应大学生活就要逐渐融入城市习惯,这对那些穷于吃饱穿暖的贫困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长期处于巨大经济压力下,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将自我封闭起来造成心理脆弱、敏感、焦虑、嫉妒等不良的心理体验,慢慢地陷入到“心理贫困”状态中。现实生活中,一些贫困生将个人、家庭贫困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客观条件所致,片面地认为自己之所以贫困,主要是社会、政府给予贫困群体的机会不公平,贫富差距的拉大更多的是体制改革与经济政策欠缺等,认为贫困是一个被侵略、被剥削的过程及结果。由于这种认识,他们往往形成愤世嫉俗的心理特点。二是既成比较劣势,加剧了贫困生自卑心理的形成。经济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生活中的低影响性以及自身心理上的脆弱性是贫困生群体的基本特征。这一基本特征容易引起贫困生产生自卑妥协心理。一些贫困生在埋怨社会不公的同时,又习惯于逆来顺受。人格心理学认为,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它决定一个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当一个人缺乏自尊而认为己无能时,他们往往消极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着浓重的灰色调。三是抱负水平偏高而挫折忍受力偏低,容易造成部分贫困生挫折心理的形成。

(二)不良风气是“心理贫困”的重要因素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和大学校园中多种多样的消费热点也在不断地刺激着学生的消费欲望和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也使原本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这些心理冲击,极易使其个性和人格产生负面变化。如今的大学并非世外桃源,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也使得高校不再是一片净土。在西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为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似乎有了钱就有一切,贫困大学生中原始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等优秀品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贫困大学生身上蕴藏着的积极的人生 观、道德观、价值观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侵略和撞击。“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错误思潮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导致心理极度失衡诱发改贫困生产生了“仇富”、“敌富”的心态,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尚、爱心不大方、生活太寒酸,他们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进而产生了防卫反应、敌对心态,严重影响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出现精神和心理疾病。

(三)资助不当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贫困”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的就学和生活,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和高校也相应采取了各种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勤”和 “绿色通道”等方面的资助体系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大学生活,但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一些贫困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心理上遭受了挫折、挫伤了自尊心,感到自己是在接受“施舍”。一些机构或高校本身或是为了体现 “公开、公平、公正”达到自身的宣传效果,或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采取了“公示”、“合影”、“上台感言”、“写感谢信”等做法,加剧了贫困生自身的自卑心理和沮丧、抑郁、嫉妒等消极情感,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更加偏颇。

(四)学习期望及压力是“心理贫困”的直接因素

贫困大学生一般都是从艰苦环境磨练中成长起来的,长期的环境熏陶造就了他们坚韧的秉性,使他们学会了坚强,他们知道唯有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有一个好的前程,才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所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学习上表现出一种超乎平常的韧劲,显现出不屈的性格特征。然而,由于年龄阶段自我发展意识的特殊性和经济生活上的贫困性,使得他们心理有时又显得很脆弱。贫困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前生活尽管艰辛,但经济压力毕竟较小。而且主要由家庭和父母承担,他们关注较多的是学业。入学后,面对校园中日益扩大的贫富悬殊现象以及难以解决的经济困难时,他们容易产生认知偏差进而形成心理冲突。特别是进入高手林立,学业优势不明显的高校里,他们以前引以自豪而支撑坚强的一些闪光点失去优势时,经济上的贫富差距和学业上的优劣消失,不再保持以往的学习韧劲,一部分人则产生愤世嫉俗的心理:对社会、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不满,对一切都看不顺眼。

(五)错误认知是“心理贫困”的典型表现

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观因素与个体认知密切相关。心理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前提,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认识,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基础,虽不为人多数贫困生对上大学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他们遇事较有主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显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但这种独立性又时常带有明显的不

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有时甚至还会演化为性格的孤僻和心理的封闭。作为大学生,他们的心理正逐步走向成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希望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但又由于贫困的原因和自尊的需要,他们常将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对矛盾和挫折更多选择的是逃避,他们不太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不太愿意和别人进行心灵的沟通,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习惯于一个人承受而不是求助于同学、老师和其他人的帮助。他们往往离群索居,独来独往,有意识地疏远别人。其实,他们在疏远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疏远他们,渐渐地无视其存在。这样他们便很少有知心朋友,常常游离于学校主流生活之外,从而加剧了他们内向、封闭、孤僻心理的形成。

(六)就业压力和家庭因素也是促使贫困大学生陷入“心理贫困”的外在因素,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机制的引入、高校扩招、金融危机等众多因素。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努力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高职院校要通过种种措施,创造出有利于贫困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这是化解他们心理矛盾的基础。

第一,淡化“贫困”意识,保护贫困生的经济隐私权。由于“贫困”两字很容易使人们把它与“弱者”联系在一起,而贫困生又是自尊心强的群体,如果过多地去强调、突出贫困生的“贫困”特点,这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学校应把工作做细做实,从新生入校开始,就要详细调查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从中筛选出贫困学生的名单,为他们专门建立详细档案。有条件的话,学校可以单独设立管理贫困生的办公室,缩小工作的中间环节,主动地去保护贫困生经济隐私权。

第三,强调教育,引导贫困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学校不要过多地呼吁如何救助贫困生,因为救助往往会让人感到这是一种施舍,而要提倡一种经常性的教育: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宣传,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现实生活中不能缺少钱,但钱也不是万能的”内涵,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创造和奉献,从而使他们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做到人穷志不短。这种教育的方式实际上是为贫困生提供一种心理的支持。

2.调整和提高贫困生的心理素质。高职院校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办法,激发和完

善贫困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化解他们的心理矛盾。

第一,举办专题讲座,帮助贫困生摆脱世俗观念的羁绊。自卑感强是他们最大的心理障碍,也是其他一些心理问题的根源。因此,在新生进校后不久,为他们开设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心的讲座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种方式,让贫困生对自己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有一种深的认识,从而产生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能完善自己的信心。

第二,进行心理测试,让贫困生学会解决一般性的心理疑难问题。可以通过一些学生社团,如很多高校都有的大学生心理协会,由咨询老师出面,利用一些简单易操作的量表,如SCL-90心理评定表、大学生人格问卷等对贫困生进行测试,使他们能及时了解自己在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不足。咨询老师也要趁热打铁,通过现场示范和对大学生中典型案例的分析,使他们了解一些能完善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方法和技术,从而解决自身一般性的心理疑难问题。

第三,开展团体训练,让贫困生学会接受自己。团体训练的最大益处在于贫困生之间能相互地交流,相互地了解。由于贫困生的自卑,往往使他们有一种自闭的心理,其实他们十分地渴望与别人的交往。团体能在很多方面满足他们的需要,在团体的情境中,让他们释放自己的情绪,学会给别人带来快乐,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学会接受自己,从而形成较高水平的自我认知。

第四,创造各种机会,为贫困生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场所。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潜能并不能都发挥出来。而贫困生自身存在的自卑、无助、自闭等不良心理,更加不利于他们潜能的充分发挥。因此,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多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尽可能地为贫困生创造各种机会,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一旦他们的潜能被挖掘出来,得到他人的认可,那么,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便可能得到一个提高。当这种良性循环形成以后,贫困生身上的矛盾心理就会逐渐消除。

第五,完善个别咨询,解决个性的心理问题。有时团体咨询不能解决贫困生所有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个别咨询作为补充。现在很多的高校都开辟了心理咨询室,也有不少院校设立了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为学生的心理咨询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对贫困生,由于他们的自尊和自闭的心理,心理咨询教师更要采取主动出击的形式,发出邀请函,约贫困生来谈,通过主动与他们的谈话,解决他们个体性的心理问题。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贫困生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扶持,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与心理上的疏导,这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①民办高校学费较高,就读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参差不齐。学费成了压在贫困生心头的一块大石,包含着对家庭的愧疚。而这与普通高等院校的研究结果相符[3]。②民办高校录取分数较低,大部分学生是以低于普通院校的分数录取,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往往低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因此,就业压力倍增。相比于同处民办高校但家境富足的学生,面对就业,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更大。拮据的家庭为支付高额的学费,很多只能举债或贷款,希望四年的付出能换来个好工作。而他们找工作又是孤立无援,心理状态出现波动已屡见不鲜(民办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探讨,陈晓燕,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8月第6卷第23期)

②高校要转变教育模式,从单纯经济援助,转向经济援助与心理援助并重的模式。多数民办高校都已建立以勤工助学为主要形式的资助,勤工助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校园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强化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正确的引导[5]。但由于学校勤工助学岗位有限,获益者甚少。民办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给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扩大惠及面。高校还应广开源头,用社会资助设立贫困生专项奖学金,是奖学更是助学。同时强化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民办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探讨,陈晓燕,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8月第6卷第23期)

高职院音乐美育课程的构建 篇3

关键词:音乐美育 位置 目标 课程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音乐美育课程处在学校教育的边缘化状态,至今没有自己的学科体系。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培养目标上看,学校更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实训,而忽视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校园文化氛围看,高职院的文化底蕴,人文环境相对较弱;从学制学时上看,学生在校时间短,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受限制。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指导方案”的下发,应该说迎来了美育发展的好时机,它表明艺术美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在一定程度上进入教育部的法规,表明艺术教育正式进入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因此,当前对如何在高职院实施音乐美育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些问题上有一个较全面地认识,才能更好地发挥音乐美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21世纪的音乐美育是以人文素养的提高为其目标的一种“人的教育”、“人格的教育”。因此,音乐美育的具体实施,也要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要合乎规律的在高职教育中搭建起音乐美育的平台。使音乐美育的功能最大化。本文就高职院音乐美育的课程构建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关于高职院音乐美育课程的位置

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指导方案”指出:“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重科学轻人文、重专业轻通识的倾向,音乐美育课程是游离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之外的,基本是可有可无。从课程体系这一层面看,这是一种传统的结构性弊端。因为,课程体系的构成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缺陷,高职院需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是不能缺少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音乐美育课程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元素,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激励创新精神有重要作用,被纳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

从音乐美育实施的渠道看,音乐美育在高职院应该是多渠道的,可开设音乐美育公共课程,音乐社团活动,音乐传媒活动,音乐专题讲座,院系音乐活动等,由于“音乐包含着人类情思的喜怒哀乐,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它是一种非视觉表象的美,是用声音构建的艺术。人们用心,用情去倾听,去品味、寻求其美的感悟。”[1]音乐作为审美教育。需要建设一个与之相对接的课程体系才能顺利实施。因为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训练思维品质,完善人的素质的最有保证的模式,离开了这一模式,教学目标很难实现,音乐美育也就形同虚设。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缺少对音乐美育课程的规划设置,即使有也是单一的,缺少系统性。音乐美育往往是用来应对比赛及完成演出任务,忽略了音乐审美教育的学科特点。即时性、功利性太强。这样,虽然也能产生一定的育人作用,但更多的是影响了音乐美育的广泛深入的开展,使得音乐美育一直徘徊在高职院的课程体系之外。以活动的形式作为音乐美育的主要渠道,只是着眼于少数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忽视了艺术教育的公平和普及,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应享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素质教育的“三全”原则即“面向全体学生,贯穿教育全过程,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仅仅依靠校园的应景的音乐活动是无法达到“三全”的,要重视并确立音乐美育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应有的位置。

二、关于高职院音乐美育课程的目标

关于高职院音乐美育课程的目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指导方案”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音乐美育的课程目标和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这里,指出了公共艺术类课程的目标,强调了公共艺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参与性强的课程。为了更好地把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育目标,突出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根本宗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维度来进行分析。首先,是人文素养的维度。人文素养现在越来越受到职业教育的重视,这种重视应该来自以人为本及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理念。同时,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从专业性人才发展到高素质的人才。人文素养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它的诸多构成中,审美素养当是最重要的修养。一个不懂审美的人,缺少正确的审美评判能力和高雅的审美品位的人,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形象、气质,更加会影响思维能力、职业能力及创新精神。二是多元文化的维度。音乐美育是一种多元文化教育,在教育中通过音乐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更多接触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风格和不同种类的音乐文化,从而建立起一种宽容的文化心态,培养学生在多元化社会的生存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宽容的审美心理、开放的文化心态作为一种观念与态度,不只局限于审美领域,作为一种价值观它将影响着人的各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音乐美育不仅使学生从多元文化中汲取营养,培养创造性、兼容性。同时也接受人类文明的传承,发扬人类文化艺术。三是创新精神的维度。“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是《方案》中要求的目标,音乐美育课程在这方面有特殊的优势。音乐由于它的创作元素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非具象性的特点。因此,在音乐审美过程中,人们对音乐形象的感受及对音乐内含的理解更多的是通过人的形象思维活动来实现的。这种思维方式,要求人具备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即时的、冲动的捕捉音符的变化并突破时空的局限,让思维不受拘束的自由驰骋。可以认为,这种使人不断产生创意,产生直觉和灵感的过程也是创新思维从自然到必然的发展过程。《方案》中强调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不仅符合音乐美育课程的本身特性,也是对人才素质培养要求的积极探索。四是实践性的维度。音乐美育课程要围绕《方案》中、理论性、实践性、参与性强的要求设置,把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艺术教育的文化意义与职能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知识文化体系,审美价值观念,凭借对真善美的弘扬与对假丑恶的否定,来对世界文化进行吸收与融合,以达到把人塑造成和谐全面发展的人的最终目的。

三、高职音乐美育课程分类和设置

“美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艺术教育,技术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而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人的基本素质教育。”[2]根据美育这一特性,高职院的音乐美育的课程更多是要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音乐美育的美化心灵、和谐情感、尙美创美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特征,真正将音乐美育转化为育人的生产力,产生一种“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力量。

因此,它的课程设置、分类、教学方法及手段都应该与音乐专业教育和传统音乐教育有所不同,既有别于艺术院校的专业艺术教育的强调音乐技能,又有别于传统音乐教育的侧重愉悦。高职院的音乐美育课程可设为公共选修课和部分专业限选课,具体分为理论、鉴赏、技能三种类型:音乐美育的理论性课程性质是通过音乐美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其审美趣味和审美素养,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和美化自我的意识。鉴赏型及技能型课程主要是通过审美实践训练 ,强化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培养敏锐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理论型课程可以设置为《音乐基础理论》、《中国民族音乐》、《西方音乐》、《音乐美学》、《流行音乐》、等。通过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美的法则,了解音乐艺术产生的条件与过程,剖析音乐审美的奥秘,感受音乐美育的价值功能,提升学生的价值评判能力,为学生打开音乐审美的通道 。

鉴赏型课程可以设置为《民族音乐鉴赏》、《西方音乐鉴赏》、《中外名曲欣赏》、《影视音乐欣赏》、《流行音乐欣赏》等。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对它的理解经常是通过欣赏活动达到的,因此欣赏音乐的过程也是创造音乐的过程。“作为一门与心灵有着更密切关系的艺术,音乐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一种独异性:它的媒介是独特的,它的存在方式是独特的,它的欣赏方式也是独特的。”[3]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认为,音乐是唯一最充分对“生活和性格”进行模仿的艺术。[4]“贝多芬人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及哲学还崇高的一种启示”。孔子则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些名言不仅让人们看中音乐在艺术中的位置,更看好音乐对人生地影响。欣赏类课程能使学生更多更深的贴近这一站在艺术金字塔顶峰的艺术。

技巧型课程可以设置声乐课程与器乐课程二类,包括《歌唱技巧》、《合唱》、《钢琴》、《小提琴》、《合奏》、等。具体课程可据各校音乐师资的专业方向和学校文化特色而定。

技能型课程是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掌握表演技能的最直接的课程,不仅有特色,而且有趣味,可以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提升艺术品位。并学会展示自我为生活积累资本。同时优化校园文化,营造学校的人文环境。

高职院音乐美育课程地构建虽然迟缓但已启动,要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根本宗旨,不断的进行认识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构建起音乐美育的课程体系并使其真正步入学校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徐希茅.傅利民. 音乐美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仇春霖 .大学美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万书元. 艺术美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武术套路与书法艺术下一篇:鄂西南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