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之“长短”

2024-07-17

知人之“长短”(精选三篇)

知人之“长短” 篇1

关键词:拨打,电话,礼仪

人人都会打电话, 但并非人人都懂得电话礼仪。不注意电话礼仪的人往往在未见面时就给对方留下不佳印象, 进而影响到所在单位的形象和利益。相反, 懂得正确利用电话的人会自觉塑造自己良好的电话形象, 使电话中的对方如沐春风, 表现出自己良好的素质修养。

在社会交往的一些重要场合, 尤其要注意电话形象。电话形象是指人们在接听使用电话整个过程中的语言、表情、神态、语气、态度等方面集合起来给别人的印象和感受。有人第一句话就“喂、喂、喂!说话”, 让人不舒服。我们应自觉维护自己的“电话形象”, 打电话时保持良好心情。即使对方看不见, 从欢快的语调中也会被感染, 给对方留下极佳印象。由于面部表情会影响声音的变化, 所以在电话中, 也要抱着“对方正在看着我”的心态去应对。尽可能注意自己的姿势。懒散的姿势对方能“听”得出来。要坐姿端正、声音亲切悦耳、充满活力。其实在电话中, 彼此不见面, 直接影响通话效果的就是通话者的声音、态度和使用的言语, 三者被称为“电话三要素”。那么如何拨打电话呢?有以下几方面的礼仪要求。

一、慎选时间

慎选时间也就是要注意打电话的时机。我们应清楚什么时间打是适当的, 不会困扰别人。节假日当然尽量别打, 因为现代社会紧张的工作节奏, 节假日是难得的休闲时间, 谁都不希望在休闲时接到“骚扰”电话。若事情不是特别紧急, 一般不要选择早晨7:00之前, 晚上9:00之后打电话, 也不选择就餐时间及午休时间 (中午12:00~2:00) 。不打扰对方休息或用餐, 这也是基本的电话礼仪。还需注意的是工作电话应上班时间打, 大部分人不喜欢在家里接到谈公事的电话。如果打国际长途, 需考虑时差。打电话的人晴空万里, 但是接电话的人在睡眼朦胧的深夜, 显然也不合适。

拨打电话时要慎选时间, 除了指要注意打电话的时机, 还要注意通话时间长度, 也就是打多长时间。一般来说, 我们应遵守通话“三分钟原则”。也就是说, 电话交谈时间以3~5分钟为宜。工作电话特别注意简洁准确, 要长话短说、废话少说、没话别说。

二、充分准备

在工作中打电话, 最好提前充分准备:我打给谁?目的?我要说几件事?顺序如何?我需准备哪些文件资料?对方可能会问什么问题?我该如何回答?

我们打电话都是有目的的, “问候”电话要调整好情绪, 愉快心情;“有求于人”的电话, 当然需要酝酿好通话内容, 想清楚怎么说。该准备的资料、信息也要提前准备好, 否则通话中再找, 就浪费时间、手忙脚乱了。

三、内容规范

打电话, 要首先问候“你好”再自报家门。有礼貌地向对方问好, 并立刻说明自己的身份及打电话的目的, 这是通话的基本礼节。不少人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接到电话, 对方直接说事“×××, 这次关于××的事……”听了半天, 一头雾水, 不知对方是谁。所以打电话的第一句话应先问好并介绍自己是谁。还有人打电话第一句话喜欢问:“你猜我是谁?”听了这句话, 很多人会紧张郁闷。其实“你猜我是谁”除了适合甜蜜的情侣之间, 对于大多数人使用都是不适当的。

正式商务交往中, 自报家门包括单位、部门、职务、姓名四方面。例如:“你好, 我是利达公司销售部经理江舟, 我想找贵公司综合部副经理王大海先生。”这样说的非常清晰明白, 即使对方公司有重名的人, 也不会弄错。打电话时, 若你要找的人不在, 最好礼貌请接电话的人转告, 切不要“咔嚓”一声就挂了。但实际上, 有很多人这么做。

先问好、自报家门, 再说所为何事, 最后再见。这是打电话的规范内容。

四、礼貌待人

礼貌待人也即通话中的态度表现要得体。第一, 语气友善平和, 不要咄咄逼人。声音体现出你的个人修养和素质。第二, 掉线后, 应由拨打者再打过去, 解释掉线原因。这里要注意, 通话过程中线路中断, 应是来电方重拨过去。很多人不清楚这一点, 往往造成双方都拨过去都听到“对不起, 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或者双方都等待对方重拨的尴尬局面。当然, 礼仪具有灵活性, 并非死板教条的规则。如果来电方是你的上级或长辈, 你重拨打过去也很是应该, 毕竟礼仪的本质就是体现对他人的尊敬。

以上关于拨打电话论述了四个要点:慎选时间、充分准备、内容规范、礼貌待人。另外还需注意场合。如重要会谈过程中, 不可接打电话。一般会谈时, 如果需要应说:“对不起, 我接一下电话”, 然后起身去方便的地方接听, 降低音量, 尽量缩短通话时间。不可面对会谈者大声通话, 也不要让对方长时间等待, 否则太失礼。

总之, 电话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修养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也是个人所在组织形象的体现。电话礼仪素质的高低关乎到个人利益, 也关系到组织利益, 我们应懂得必要的电话礼仪, 学会正确利用电话, 注意自己的“电话形象”, 在电话中表现出自己的素质修养。

参考文献

[1]杨狄:社交礼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7) .

诗歌鉴赏之知人论世 篇2

[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特点]

不同朝代的诗词有不同的特点。

盛唐诗歌的繁荣,离不开特定时代等因素的影响。像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以拯世济时为己任,渴望建功立业,表现了积极的历史主动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他们的诗歌中,表现昂扬进取、雄阔壮大的“盛唐精神”。而到了晚唐,唐王朝已走上完全崩溃的末路。以杜牧、李商隐、许浑、温庭筠等为代表的诗人,希望朝廷中兴,但内忧外患日益加剧,在这样的氛围中实难有所作为,于是诗人们转而对现实进行冷静的思考,对历史作深刻纵观,诗歌创作侧重于抒发个人情怀,以及报国无门、回天无力的忧闷,同时也借怀古咏史一吐襟怀和表达深沉的感慨。

到宋代则又大不相同,国家偏安一方,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看来诗词总是或多或少地打上时代的烙印,理解特定的时代特点,有助于正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同一位诗人的不同作品,还需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像李白不是一味浪漫飘逸,也有关心民生的作品;杜甫也不是一味沉郁,也有闲适的作品;陆游的作品也并非全是爱国,也的描写爱情的;辛弃疾的作品也不全是豪放,也有婉约的……同一诗人的作品,也需要结合具体不同的背景来理解。

[熟悉诗人的经历遭遇]

诗歌鉴赏中,除了时代特点的影响之外,还必须研究作家的生活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作家思想感情的影响。

李白与杜甫都是唐代的诗人,他们都生活在盛唐时期,都代表着唐代诗歌、甚至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但他们的风格却相差很大,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伟大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伟大代表。李白的诗“飘逸奔放,雄奇壮丽”,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因而他被称为“诗仙”。而杜甫的诗作“沉郁顿挫,韵律严谨”,广泛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种种现实,被称为“诗史”,他也因而被称为“诗圣”。这主要是由作家生活的经历遭遇所决定的。

[把握诗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风格]

前面讲了要根据诗人所处的时代特点和经历遭遇来理解诗歌思想感情,但就一个诗人来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犯经验主义错误。有些诗人的风格特点、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能会变化很大,像南唐后主李煜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两人的作品都明显分为前后两期,且后期的创作比前期的成就更为突出。

[了解诗人的理想抱负]

诗歌的最大特点和作用便是“言志”。每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往往在诗歌中表达出来,陆游和辛弃疾表现得尤为明显。南宋前期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祖国分裂,人民颠沛流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少诗人写出了反对民族压迫、要求祖国统一的诗歌,爱国诗人陆游和辛弃疾就是杰出的代表。

例1

孤 桐

[宋]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王安石的《孤桐》,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解析 要理解诗歌的主题,就必须结合王安石的生平经历。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了。王安石任北宋神宗的宰相,力主改革,推行新法,虽遭遇到很大的阻力,仍然锐意改革,毫不犹豫,坚决推行新法。在这种背景下,王安石写了这首诗。

答案 王安石在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拔地几百寻的孤桐,之所以岿然屹立,高干凌霄,是因为它“得地本虚心”,善于从大地中汲取养分和力量。如果离开大地,它一刻也活不下去,更别想“孤高几百寻”了。由此我们想到,任何英雄豪杰都是从群众中产生的,他的力量来自群众。离开了群众 (大地),再伟大的英雄也将一事无成。

例2

秋 莲

[元] 刘 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解析 刘因,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今河北容城县人。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刘因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秋莲》是一首借写莲来表达心智的诗歌,诗人借莲的“不自容”“淡香”“青房”点出“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来喻人的高洁。写出了花的淡雅清幽的意态之美,也写出了事态变化,万事成空。多少也流露出作者乱世隐居的孤寂的情怀,是一种看空看淡的心理。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秋荷在白露秋风、江清月冷中,虽遭大自然无情地拒人于千里之外,仍留下“莲蓬”与大自然抗争,全其晚节。诗人以秋莲自喻,寄托诗人身世之感,表达了诗人看淡人生盛衰荣辱、兴寄高远的豁达情怀。

总之,我们理解一首诗歌,可从作家入手,了解作家大概的生平,创作的风格,生活的时代等,还要结合标题、注释、题目等已知信息的解读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把“知人论世”作为一柄钥匙,登堂入室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

知人之“长短” 篇3

焦循, 字里堂, 一字理堂, 晚号里堂老人, 扬州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 (1763) , 殁于嘉庆二十五年 (1820) 。他生逢清代学术繁荣时期, 著述宏富。后人称其为经学家、数学家、戏曲学家。阮元撰《通儒扬州焦君传》, 誉其为“于学无所不通”、“于经无所不治”、“学乃精深博大”、“名之为通儒”。

一、社会环境

当时社会稳定, 经济繁荣, 统治者对学术文化的倡导, 为清代乾嘉学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具体来说, 清廷入主中原之后, 经过数十年的征战与调整, 终于组成了稳定的政权, 政治上的稳定统一, 为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乾嘉之世, 国富物丰, 又为学术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其间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 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 以阮元、焦循、汪中、王引之为代表的扬州学派, 以全祖望、章学诚为代表的浙东学派都产生于经济较发达的江南地区, 就是明证。另外, 统治者对学术的倡导, 拓宽了乾嘉时期的学术文化发展的空间。焦循生在扬州这一得天独厚的城市, 造就了他的通儒成就。

二、个人生涯及学术成就

焦循六岁时, 吟咏《毛诗》, 再读《论语》,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此后常细查分辨不同物种, 至于三十九岁时, 六易其稿, 最终完成《毛诗鸟兽草木虫鱼释》。焦循受家学影响, 好《易》。在《雕菰楼·上王述庵侍郎书》中说:“家居甘泉之北湖, 地僻无师学, 惟先人之教。”所以说, 焦循承袭祖父之学, 一生研究经学。后来焦循在经学上的成就也说明了家学渊源的影响, 完成了《易学三书》、《周易补疏》、《尚书补疏》、《古文尚书辨》、《群经宫室图》、《毛诗补疏》、《礼记补疏》、《春秋补疏》、《论语通释》、《孟子正义》等著作。焦循又先后研究《九章算术》、《数学九章》等, 研究成果大多收在《焦氏丛书》的《里堂学算记》中, 包括《加减乘除释》、《天元一释》、《释弧》、《释椭》、《释轮》。戏曲方面, 焦循著有《曲考》、《剧说》、《花部农谭》。《剧说》闪耀着焦循戏曲思想的火花, 《花部农谭》则填补了对花部理论研究的一个空白。文学方面, 传世的诗文集有《雕菰集》、《雕菰集文录》、《焦里堂先生轶文》、《里堂诗集》、《里堂文集》、《里堂文稿》《里堂随笔》、《里堂札录》等。《雕菰楼》内容关注国计民生, 论及治学的各个领域, 反映其文学思想;同时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包括生老病死、人情往来、交友训蒙等等。诗歌主要记载了自己的学习、生活、治学, 从中可了解他的生活阅历, 展示焦循变化着的真实人生。

“知人论世”总是力图避免主观因素介入文本, 力图取消阅读者的主体性, 力求尽量客观地描述、分析、理解作品。而事实上这种客观还原的批评也并非客观, 它不以主观的角度审视作品, 却总要受到阅读本身的局限。它所强调的都是作品与作者及社会的联系和二者的一致性。朱光潜论古诗词的鉴赏时也要求研读者学会“知人论世”, 也就是希望研读者能够对作家作品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也只有这样, 才能让研读者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 去走进作品, 去同喜同悲。研读者们也只有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 方能更深入地感动于其中的情感之美, 对此产生共鸣, 产生向往。《毛诗序》在陈述诗歌的创作目的时说:“上以风化下, 下以风刺上, 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 闻之者足以戒。”[2]如果拿来阐说焦循诗歌成就, 应该说也是非常恰当的。由此足见当我们解析文本时, 如果仅从文本入手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将文本与其时代、作者联系起来, 文本的发生背景才能重现, 文本才是一个活的文本, 它的意义才能凸现出来。所以, “知人论世”这一传统理论是能长久留存的。

摘要:自孟子提出“知人论世”这一文学阐释的重要思想后, 即成为文学研究的优良传统, “知人论世”方法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基础方法, 影响深远,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中国古典文论研究中的运用一直沿用至今。焦循生在清代学术繁荣时期, 其著述宏富, 经史子集无所不涉, 诗词文赋无所不作, 著述约六十种, 四百于卷, 数百万字。堪称“扬州学派”代表人物。

关键词:知人论世,焦循

参考文献

[1] (战国) 孟子.孟子·万章下[M].中华书局, 2010

[2] (唐) 孔颖达.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 1980

[3]刘瑾辉.焦循评传[M].扬州:广陵书社, 2005

[4]李建中.中国古代文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Ⅰ期非小细胞肺癌下一篇:VC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