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教学法

2024-07-10

案例分析教学法(精选十篇)

案例分析教学法 篇1

一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数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问题教学,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 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 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为基础, 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设置问题和教学情境时, 要把握好所学知识与学生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 找准切入点, 最大程度地实现所设置问题情境的趣味性,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让学生在一种欢快的气氛中进行知识的探究。

如在教学“平面向量知识”时, 我根据学生目前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教材的主要内容, 设置了以下问题情境:在奥运会铁人三项的游泳项目比赛中, 运动员要横跨某个区域到达对岸, 某个运动员在静水中的游行速度是5km/h, 比赛中水流速度是4km/h, 向学生提问, 假如运动员想要径直的游到对岸, 那么他实际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 游行的速度又是多少;若要使自己游行的距离最短, 垂直的到达对岸, 那么运动员该朝着哪个方向出发, 在游行中他的实际速度是多少。通过这种问题情境的设置, 将教材中的平面向量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让学生们对知识能够有形象具体的理解,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数学问题, 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利用典型问题, 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

高中数学知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数学问题是数学知识的集中反映, 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利用典型的数学问题, 能更好地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服务。所以, 在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 要选择一些涉及内容广、覆盖知识点较多的问题, 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 让学生们运用目前所掌握的知识, 自主地去探寻问题的答案, 使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并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进行向量知识应用的教学过程中, 将各个有关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连接, 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在直角△ABC中, 已知BC的长度为a, ∠CBA为90°, 假如PQ的长度为2a, 并且B为线段PQ的中点时, 那么当PQ与BC的夹角为多少度时, BP·CQ有最大值, 最大值为多少。让学生自由结组, 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教师要适时给予引导, 从而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要用到的相关知识点, 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选择自己擅长的方法, 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再让同学们对解题方法进行总结, 比较它们之间的优缺点, 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将问题进行有效的连接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 其中的任何问题都不是单独存在的, 每个大问题都是由多个小问题组成的, 通过这种问题链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此, 要为问题的提出设置有效的情境, 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关的问题链, 进行有效的思考,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 对问题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如在进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 先让学生使用目前掌握的方法对其进行求解, 这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然后展开等式的左边, 让学生对其进行配方, 求得方程的解。

四总结

以上是本人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问题教学法的分析。研究得还不够充分,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总之, 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应用问题教学法, 还需更多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案例与案例教学法 篇2

近年来,随着我国管理教育的发展,许多机构都声称他们使用案例教学法,许多学员也趋之若骛,引以为荣。但最近对案例教学法的各种说法中不乏夸大与误解的成分。什么是案例,如何使用案例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一直是困扰许多教师和学生的重要问题。

在一些情形下,许多的学员反映,使用案例教学,他们仅仅听到了一个故事;也有学员反映,通过案例教学知识点过于零散,没有整体的框架;更有甚者,他们觉得,讨论简直是浪费时间,因为其他同学的发言简直不着边际。这些都意味着,案例学习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需要学习者对案例廓清一些认识,掌握一些适用于案例学习的方法。案例和案例教学法

案例是对某个组织里一些人所面对的实际商业情形的描述,它通常涉及一个组织(家庭、企业、产业甚至课堂)中的某个决策者所面临的困难、挑战、机会和问题等,案例里面包含了组织的背景材料以及关键人物处理事务时所涉及的各种各样的资料。案例教学,最早应用于美国的法学院。后来哈佛商学院首次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取得很大成功。现在案例教学法已经是商业教育领域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商业环境中充当决策者,取得管理和拥有权,感受压力,分析形势,识别危险、并作出决策。案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协同工作。由于案例来源于不同地方、不同的组织类型和规模、不同的职能区域和不同的责任级别,因此案例教学会让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到理论的实践方法。

此外案例的真实性、实战的模拟性,可以激活学生充当决策者位置的意识,从而仔细鉴别相关数据资料,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案例学习的过程

对于学习者而言,有效利用案例这一学习工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多数情况下,通过案例学习需要比单纯听老师讲课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对于管理类课程来说,效果可以更好)。一般而言,案例学习需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个人准备

认真的个人准备是案例学习的基础,一般每个案例我们建议要花一两个小时仔细阅读。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可能不尽相同,我们把一些学生的做法推荐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1.浏览案例的最初几个段落,然后以很快的速度把案例剩余的部分翻阅一遍,并思考:这个案例是关于什么问题的?将要涉及哪些方面?会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供我分析?

2.仔细阅读案例,并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作出标记,读完之后,回答:案例的事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记住,尽量假设你就是案例的事主,而不要置身事外。

3.在笔记本上记下关键的问题与重要的事实,再通读一遍案例,将相关信息整理出来,这个时候,你也许需要一些初步的计算,或者需要基本的分析框架,如果有必要,翻阅一下你的教材也许有帮助。

4.将你的分析整理出来,并得到分析的结论和你的建议。

自此,你的个人准备就已经完成,可以拿到学习小组与大家分享了。

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不一定需要严肃的形式,宿舍里、餐桌旁、草坪上,都可以。这个阶段的并不是为了就案例事主所处形势和建议取得一致意见,而是通过相互交流与讨论,促使每个小组成员进一步思考、调整和深化他/她自己对案例的分析。

课堂讨论

在课堂上,老师会根据案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引导讨论的进程。有时候,老师会点名让某个学生回答某个问题,或者对发言同学的观点进行有时是“不留情面”的追问。她/他这么做的目的决不是与你为敌,更不是对你个人有什么看法。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或者是容易产生混淆的观点,老师需要全班认真思考。有的时候,老师还有意挑起同学之间不同意见的争论。事实上,每一种意见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案例中复杂的管理问题的一个侧面。兼听则明,不同意见的交锋往往能让我们对问题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在案例讨论结束时,老师会小结讨论的成果,并通过案例,给出分析的思路或者学习的结论。这并不是最终的结论,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在充分吸收了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以后,仍然有不同的看法,没关系,管理从来就不是教条,让你今后的实践来证明。

对大量案例学习过程的研究表明,上述三个阶段的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如果没有认真的个人准备,你很难在下面的小组讨论中与同学相互激发,相互学习。同样,如果你仅仅在上课的时候才匆匆浏览一下案例,老师精心设计的讨论过程对你也了无意义。只有认真准备,积极讨论,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于案例学习的建议

案例学习是一个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也许

下面的建议会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案例学习的特点要求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案例的学习过程。如果你没有仔细地阅读案例,不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不积极思考案例事主的处境,一堂课下来,你可能什么也没有学到。同样的,如果你不把自己置身于案例事主所处的困境,“不把自己摆进去”,始终抱着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很容易口若悬河,不着边际。只有主动、积极地把自己想象成案例的事主,才可能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才有可能在一个接近真实的模拟环境中学习决策的方法和技巧。对于一个使用案例教学的课堂来说,每一个成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责任为其他人的学习贡献自己的智慧。

2.以开放的心态听取不同意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案例的讨论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集体学习的过程,其优势是可以利用集体中每个人的思索,对复杂管理问题的各个侧面进行全面的考察。每一个人的意见都有合理之处,以开放的心态,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哪怕是与你的观点截然相反的意见),从中吸取合理的营养,不仅是有效的利用案例学习的优势的正确方法,也是未来的商界领袖必须的职业素质。

3.致力于问正确的问题,而不要试图寻找正确的答案。在案例讨论结束时,学生往往会问老师:“正确的答案是什么?”。我们在此强调,对于案例学习而言,从来没有正确的答案。课堂讨论的结果,可能会形成若干“可行的方案”,这些方案各有千秋。正如哈佛商学院教授Charles I.Gragg指出的那样:“商业还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至少迄今为止还不是。对于商业管理问题而言,并没有所谓唯一正确的答案。因此,不等指望通过翻翻教科书背后的习题解答就可以验证自己是不是正确地回答了一个商业管理的问题,相反,最通常的情形是,最佳的解答可能根本找不到,即便是老师也找不到。”当然,在课堂上,老师会带领学生对若干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既讨论方案的优点,也讨论方案的缺憾,最后,老师还可能告诉大家最后实际发生的结果。无论实际发生了什么,或者某个人认为应该发生什么,都不能视为唯一正确的或者完全有效的。真正有效的恰恰是,通过案例学习,你知道在一个特定情况下,如何分析和处理不同的决策选择。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法探究 篇3

摘要: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以电路理论为主体,旨在提高学生的电路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会设计、可操作、能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但要想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还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本文就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关键词:电路分析基础课程 案例教学法 案例

1 课程现状及案例教学的特点

1.1 教学现状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建设已引起我国教育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路分析基础在高校教育环节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门以电路模型和非实际电路为研究对象,以求解电路的状态,系统中电量的变化为课程研究内容的课程,电路分析基础重在分析。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必需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电路分析的方法,并能预测实际电路的特性,从而改进实际电路的电气特性,从而设计出新的电路。

但目前来看,虽然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新型教学手段不断引入,但电路分析分析基础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1.2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核心是“案例”,它的本质是设置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通过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设计和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授课质量。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当时采取的案例都来自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这种方式,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始于1990年。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性的特点。能有效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及案例设计原则

2.1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目的

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列举案例,并进行分析,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双向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变以往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为今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案例设计原则

在设计案例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必须严加选择,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2.2.1 真实可信 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它必须来源于实践,而不是由教师主观臆测和虚构出来的。在案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细节,模拟实际,引导学生认真地对待,深入分析各数据和案情,训练他们的分析能力,并鼓励他们找出最终答案。

2.2.2 客观生动 在设计案例时,教师除了要保证案例真实,还要摆脱以往传统的编写方式,变枯燥乏味为客观生动,如采用一些文学手法,来加重气氛,提示细节。但一定要注意的是,案例的生动性必须是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服从于教学目的。

2.2.3 多样化 教师在设计案例时,应该只设计出情况,保留结果;设计激烈的矛盾冲突,保留处理办法和结论。未完成的部分,是教师留给学生的,引导和鼓励他们进行决策和处理,尽量保证解决方法的多样性。设计的案例结果越复杂,越多样,就越有价值。

2.2.4 相关性 在设计案例时,还要注意所选的案例必须紧扣教学内容。一旦脱离课程内容,所设计的案例就是无意义的。

2.2.5 典型性 即案例的内容一定要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能起到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安排的案例一定要立足实践,具有典型特征,覆盖面广,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验证所学理论。

3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

要想保证学生系统地掌握电路分析基础这门课程,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大量的实战演练,通过演算习题把握电路知识,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及时进行知识小结。

3.1 电源

从定义来说,电源就是指将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它来源于“磁生电”原理,其中水力、风力、海潮、水坝水压差、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及烧煤炭、油渣等都可以转化成电能,产生电源。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电源是干电池。作为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第一章的重要知识点之一,电源的产生类型有很多,发电机能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干电池能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发电机、电池本身并不带电,它的两极分别有正负电荷,由正负电荷产生电压。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根据当前的电网并网和新能源的应用及未来的前景预测,帮助学生更加系统的了解电源知识,通过学科的前沿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3.2 电桥

电桥是用比较法测量各种量(如电阻、电感、电容等)的仪器。最简单的电桥装置仅由四个支路组成的电路,其中各支路被称为电桥的“臂”。在课堂环节,教师要通过具体案例,引入传感器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引导学生在掌握电桥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在复杂电路中找出电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3.3 串联谐振

在电阻、电感及电容所组成的串联电路内,当容抗XC与感抗XL相等时,电路呈现纯电阻性,这种现象即为串联谐振。串联谐振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适用于大容量,高电压的电容性试品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串联谐振是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正弦交流电路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列举收音机的使用原理,作为具体案例,拉近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性思维。

4 小结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使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引导学生深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在此环节中,授课教师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案例,深入理解电路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视野,激发学习热情,掌握课程知识。

案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引入实际案例,更新了以往的育人质量评价观念,并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内部运作机制,因此,各高校为了确保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协助授课教师做好学生的学习理念更新工作,正视学生的需求惯性和思维惯性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积极创新,找出多种解决方案。教师要学会并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图片、音响、动画、录像等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科学的授课方法应当能鼓励学生见仁见智、集思广益、举一反三。授课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增强其沟通能力和讨论技巧。同时高校还要做好教师团队建设,鼓励教师做好案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要在课程教学时间安排、场地安排和教学保障上做好服务工作;要逐步推广案例教学的范例,做好教师案例教学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钰玲.提高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方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04).

[2]杨志清,肖洪祥.独立学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6).

[3]彭宏娟,李崇容.探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J].消费导刊,2010(05).

[4]韩冰,钟洪声.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S1).

[5]商敏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大众科技,2008(09).

[6]钟洪声,汪玲,王明珍,李廷军,崔红玲,吴义华.《电路分析基础》中的课程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04).

[7]汪玲,钟洪声.《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04).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典型案例分析 篇4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现代认知心理学思想、自适应学习理论和探索性学习架构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全过程。其目的是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出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科学研究和分析问题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等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执行全过程包括收集信息、确定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落实、成果展示与结果评价等。一般情况下,其基本程序和模式至少应包括以下5个阶段:

1. 确定项目任务

通常由教师围绕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和专业知识模块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并与学生一起充分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实现目标和具体任务。

2. 制定工作计划

以学生为主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并注重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力保项目计划切实可行。

3. 组织项目实施

确定学生各自的分工和合作的形式,并按照自己制定的步骤和程序有效地开展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碰到问题时要求及时地与同学或指导教师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4. 检查考核评估

对项目实施过程以及完成的成果,指导教师进行检查、考核和评分,师生共同讨论和评判项目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成绩评定的原则和本项目的整体分析。

5. 总结评比归档

师生共同对项目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并对学生或学习小组在该项目中的表现进行互相评比,结果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分,最后将项目的成果(包括实物、软件、数据、资料和总结等)全部进行归档保存或集中展示。

二、项目教学和常规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之间的区别

项目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等环节对比具有明显区别,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 项目教学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性课程,已经不再是某门理论课程或主干课程的附属,也不再局限于某个学科和课程。而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至少在两门课程以上,甚至于跨学科。学生通过项目的参与和亲自动手,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的水平,特别能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相互支撑。

2. 项目教学的指导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惟一中心,而是从传统教学的主角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监督者和学习辅导者。在整个项目教学中只有在第一阶段明确项目任务时以教师为主。在随后的第二、第三阶段,即制定计划和项目实施两个阶段学生逐步成为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把学生引入项目中后退居到次要的位置,随时准备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最后的两个阶段则是教师和学生共为中心,进行总结评估和分析得失。

3. 整个教学活动不光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取,通过以上5个阶段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为模式,学生的计划、组织、分析、合作和评估等非专业的社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而社会能力正是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体现从业能力的关键能力之一。

4. 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要我学)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我要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5. 传统实践性教学方法往往是封闭的、单向的、灌输式的;而项目教学法则是开放的、双向的、互动式的,具有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成分,不少项目学生可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自由发挥,减少了条条框框,与指导教师可以进行更多的平等交流,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可以将知识和技能学活,更能激发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也是将来学生从业能力的关键。

6. 项目教学一般都以团队学习的形式进行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特别在我国多为独生子女,合作能力先天不足,在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加以锻炼,尤为重要。

7. 项目教学中教师尽管不再是绝对的主角,但工作更重、责任更大,需要在项目执行之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确定项目内容、任务要求、工作计划、评价方法,设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情况,要考虑项目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对项目的承受能力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把握每个小组乃至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指导、保证进度,正确评判、不失公平。

8. 项目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求讲授理论,还要能讲授实践课程;不但要会讲,还要动手做、给学生做示范,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并能解释、解决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所以“双师”(教师、工程师)乃至“三师”(教师、工程师、技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项目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三、典型应用案例分析

南京工程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对项目教学法进行了尝试,围绕专业主线开发了系列化项目教学,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这些项目先易后难、有机衔接,并有其他实习课程配合,作为系列项目教学的基础。

现以数控加工与维修专业方向为例,设计的系列化教学项目有:数控机床测绘和C A D绘图→零件的数控加工→CAD/CAM应用→数控机床机械装配→PLC应用→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安装→数控机床调试维修。相配套的其他实习教学环节有: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数控编程操作实习等。整个进阶形式和各个教学项目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下面继续对其中的两个项目教学案例进行介绍。

1.“CAD/CAM应用”教学项目

在项目开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40学时的CAD/CAM理论课程。这个项目为期4周,其任务就是通过练习掌握软件的熟练使用。指导教师给出一些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然后,每个人自己选择1个任务,自由设计并加工出1个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三维曲面的零件,其具体步骤是:用CAD进行建模造型→用CAM生成加工程序→选择工件材料、刀具和夹具→数控加工仿真→检查修改完善加工程序→将程序从计算机传送至数控铣床→操作数控铣床将自己设计的零件加工出来,并且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都要达到设计要求。最后,由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项目讲评和总结。

该教学项目的直接目的是完整地、熟练地掌握CAD/CAM技术的应用,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用到的前续知识和技能有:金属材料、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刀具、数控加工工艺和夹具、CAD/CAM理论等。通过该项目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将这些知识融合在一起加以应用也是与将来的实际工作岗位相吻合的。最后的项目成果也不千篇一律,有人设计的是手机模型、有人加工了1个学校的徽标、也有人做了1位圣诞老人,等等。每件作品都倾注了同学们的热情和心血,对自己的作品人人都爱不释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高,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安装”教学项目

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安装、接线、调试1台真实数控铣床的电气控制系统,一般按5人左右组成1个项目小组,每人先独立进行设计,然后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交流和修改,最后形成1份比较完整的设计方案,由指导教师进行讲评和修改。方案设计通过以后,学生领取该系统所需要的电气安装底板、电气元器件、电线电缆、接线端子、工具和量具等,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接线。在接线完成以后,先由学生自行检查,再由指导教师审查,然后才能通电调试机床,各种预定功能的实现即标志项目基本完成。最后,指导教师还要就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点评,和学生们一起进行全面总结。这个项目学生将应用所学过的机床电气与P L C、数控技术等课程,电工电子实习中掌握的技能。项目执行过程中学生先动脑、再动手;既要与指导教师交流、也要与同学合作和探讨。将数控机床外围电气控制系统从理论到实践、从图纸到实物有机地对应起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四、结束语

学生通过系列项目教学的参与和亲自动手制作,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的水平,特别能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相互支撑。对本专业涉及的主要技术和关键技能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一定程度的掌握。学生通过项目教学的训练,掌握了本专业应当具备的主要核心职业能力(例如,数控机床编程操作、CAD/CAM应用、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安装、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这些核心能力将成为学生打开企业大门的关键“钥匙”,也提高了他们就业后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坤,赵阳,宁静.德国职教项目教学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及推行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4:38~40

[2]王令其,汪木兰.构建高层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大学教育科学,2005,4:38~40

[3]王令其,左健民,汪木兰.大工程观与应用型工科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2):130~132

[4]曹德跃.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101~103

[5]胡力勤,马福军.以项目教学法为导向的实训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119~120

[6]罗运虎,邢丽冬,王勤,等.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课程设计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6):14~15

案例分析教学法 篇5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 第15卷 第24期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学

计划中的一门实验课,实验计划为2周,2学分。这门课程是关于财务管

理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该课程的教学不仅具有理

论性、实践性,而且具有启发性、推理性。通过教学实践,它既能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

养。为此,笔者在《财务管理案例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研究和探

讨。

1《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实验课,它的主要特点是将

企业财务管理的书面描述以案例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入所描述企

业财务管理情景现场,将枯燥的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

进行案例讨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案例

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能

受到多方面的锻炼。因为案例教学法不是去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实际

上也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

体方法。正由于案例教学不重视得出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

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又因其倡导多向、发散型的思维方式,不求唯一答案,不求聚

合效应,因而,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课程的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使学生变被

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

法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理论的系统性,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中,知

识单向流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虽然有的教师也会穿插一些启发式、提问式教学,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难以调动。而案例教学是互动式 的教学,训练的是决策艺术,锻炼学生以“当事人”身份,身临其境地解决 问题,并在不圆满的条件下做出自己独立的决策,从而可以不断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课程,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报告的

撰写,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财经类的工作,往往要求工作者

具备良好的口头与书面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而案例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

与案例的讨论,对案例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和措施,并进行课堂辩论,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辩论能力和口头表达能

力十分有利。另外,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发言提纲的编写、案例分析

报告的撰写均能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2《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实验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作为该实验课程的主讲教师,笔者总结了以往的教学经验,认为要

保证本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必须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2.1 必须有好的教学案例

这就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案例。好的教

学案例可以选自指定教材、案例参考书以及电视、报纸、网络上的典型经

济案件等。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自己动手编写案例教材。收集和整理

教学案例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1)保证案例的时效性及时政性,体现一个字“新”。这就必须注重时

事,关注新闻,从电视、网络、报纸等信息媒体,了解当前发生的经济事

件,多方位、多视角地去观察分析,要和现实环境、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帮

助学生学以致用。例如2004年上半年,笔者在《金陵晚报》上看到一篇题

为“宏观经济调控初见成效”的文章,觉得写的很好,分析的也很有道理,符合当时的经济形势。随即将其剪贴到笔者的讲义中,作为讲授投资理

财环境的一个案例,及时地将信息传递给学生。

(2)广泛调查,收集案例,内容要周全,体现一个“广”字。教师在收集

或编写案例前必须做调查研究,案例内容要广泛和周全,比如:要如实地

介绍企业的情况,使学生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供产销以及发展情况等有

总体的了解,不能凭空想象,闭门造车。例如在讲授企业经营风险、财务

风险问题时,笔者以自己所熟悉的某国有重型机械股份公司为例,对其 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使学生对该公司有了详细地了解,便于学生针对性

地进行案例分析。

(3)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选择、收集或编写教学案例,以

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案例不仅要恰当地与学生们关注的经济热点

问题有联系,而且一定要科学合理,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持教

与学的互动。例如在讲授费用成本管理案例时,没有讲授传统企业费用

成本管理案例,而是选择了“房价还会上涨吗?”这样一篇评论文章作为

案例,分析商品房的成本构成,使学生对商品房价格有一个本质的认识,从而理性分析和看待房价上涨现象。

2.2 实验案例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一般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应对自己选中的案例进行

充分分析,熟悉其所涉及的知识点,并写出应讨论、提问的问题及方向,估计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以提前查阅资料应对。如有必要,在条

件允许情况下,可提前将下次的案例资料印制好,按组分发给学生;如果

是电子教案,应允许学生拷贝。二是学生应在课前仔细阅读案例资料,并

根据教师要求搜集与案例相关的资料,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在课堂上发

言讨论。

2.3 实验教学过程的组织工作

每学期第一节课,笔者会根据教学计划做出自己的安排,并同时向

学生提出要求,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案例小组,一般每组不超过7人(最

好以宿舍为单位)。无论课堂还是课后讨论均分组进行,讨论结束后,每

组选派代表发言。为防止有些同学有依赖思想,每次案例课上,都点名要

求各个组不同的同学代表发言。在分析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组织

与引导。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并设法使学生

成为讨论的主角。教师在讨论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学生产

生依赖心理。若学生观点与教师的不一致,可让学生展开讨论;若学生分

析判断有错误,可采取故意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自

觉加以修正。在这一过程中,唱主角的应该是学生。因此,对于学生,一方

面应珍视这一难得的发言机会,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以 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另一方面 也是锻炼学生的团队组

文章编号:1005-6033(2005)24-0198-02 收稿日期:2005-11-15

《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法研究

贾创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摘 要:分析了《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指出了《 财务管理案例分

析》实验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措施及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教学研究;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3;G423 文献标识码:A 19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 第15卷 第24期

织能力、合作精神。在自己发言结束后,要善于听取别人的见解,汲取他 人的新观点。

2.4 案例讨论后的总结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总结并不是说出某个案例 的标准答案,况且很多案例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

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并指出本次讨论不

足之处与成功之处。而且要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以激励学生下次更

好地参与讨论。同时,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成绩登记表中打分,作

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2.5 案例报告的撰写

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程序,通过案例报告的撰写,不仅可以提高学

生由口头表达上升为文字表达的能力,而且也为经济论文的撰写奠定了

基础。在这一阶段,学生可理性地对所讨论案例进行思考总结,并以组为

单位撰写分析报告,按期提交老师,由教师对案例报告做出评语并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另一部分;期末课程结束时,则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针

对该实验课程提交实验报告,教师将结合平时报告与期末报告给出每位

同学的综合成绩。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注重选择合理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只有注重其基本程序并确保每一程序 的有效实施,才能保证整个案例教学的成功。笔者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

中,将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分为3种类型。

(1)课堂引导案例:此类案例以教师讲授为主,重点是讲清原理,给

出分析思路、分析过程和分析结论,发挥抛砖引玉之功能。

(2)课堂讨论案例:此类案例以学生讨论为主,以教师辅导为辅,重

在应用、发挥培育素质和能力之功能。

(3)课后思考案例:此类案例由学生在课后以自我或按组分析研究

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3.2 案例教学中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案例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字、声音、动态图像与案

例讨论充分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大信息输出量,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只有将高效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

段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这不仅要求学校更多地投入以建

设专业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同时也对主讲教师提出挑战,要求教师掌握

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操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计算机知识以适应教学的要求。

3.3 建立财务管理案例库

为了节省教师搜集案例的时间和精力,从长远考虑,应建立校内共

享或校际间共享的财务管理案例库,案例的来源可以是教师自己,也可

以是国内外企业的实际资料,教师可自己设计,也可到实际企业考察获

取。学校应制定一些鼓励政策,支持各个院系教师参与企业合作,实行

产、学、研相结合,企业为教学提供案例,学校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新

思路和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化成.财务管理学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本文其他参考文献因著录不全被删除)

(实习编辑:李 敏)

———————————————

第一作者简介:贾创雄,男,1964年 11月生,1995年毕业于北京科

技大学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副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南

京市,210044.(下转第206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

素,使他们成为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创造精神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

才的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美国哈佛大学情商教育认为,人生

成就最多20%归诸于智商,80%归诸于情商。同样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好

坏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受到健康情绪的激励,高尚人格的

引导,意志力的支配,人生观、世界观的驱动。因此,当代社会,重视大学

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有关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1.1 非智力因素的内涵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相

互作用的一切心理素质。非智力因素是由个人素质和动力因素构成,个

人素质包括神经系统素质、感觉器官素质、运动器官素质;动力因素包括

世界观、兴趣、意志、情感、事业心、责任心或献身精神等。在个性心理结

构中,诸多非智力因素组成了彼此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动力系

统,是人的个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人进行活动的积极程

度。

1.2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及作用

非智力的心理因素活动是参与智力活动的一种倾向性活动,人们在

认识事物时,必然伴随着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智力因素是认识活动,产生

新思想、新认识、新技术能力;非智力因素则是情感活动,其优劣程度将

间接促进或消退智力品质。两者相互渗透、协调发展。2 几种影响学习成绩的非智力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学业中的非智

力因素。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兴趣、态度、意志、情感、性格等方

面对学习的影响。下面我们就兴趣、意志、态度、情感、性格等几个方面进

行分析。

2.1 兴趣与学习

兴趣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是

文章编号:1005-6033(2005)24-0199-03 收稿日期:2005-11-09

论影响大学生学业成绩的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

刘文科

(中北大学图书馆,山西太原,030051)

摘 要:非智力因素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导,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发展的

动力,是影响大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所

起的作用,并对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大学生;学业成绩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A 199

!!!!!!!!!!!!!!!!!!!!!

StudyontheTeachingMethodoftheCourseofthe

JIAChuang-xiong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ontheimportanceoftheteachingoftheexperimentalcourseofthe

FinancialManagement>,andpointsoutthemeasuresfororganizingandimplementingtheteachingoftheexperimental

courseoftheandsomemattersneedingattentioninthecaseteaching.KEYWORDS:financialmanagement;caseanalysis;teachingresearch;teachingmethod

(上接第199页)

到权威机构所确定的有害浓度,处于该空气中的绝大多数人员(≥80%)

没有感到不满意。此定义包括了主、客观评价两个方面,较适合我国国

情。该标准还规定,由于人们对绝大多数气味适应很快,所以最小通风量 的确定是依据已适应者(室内人员)而不是未适应者(来访者)。按现行规

范,空调系统新风量的标准是取人员最小新风量和维持房间正压所需新

风量中的较大值,不应小于总送风量的10%。关于人员新风标准,国内

外标准不尽相同。美国ASHRAE62—1999标准给出了不同建筑物中人

员新风量的标准,比以前版本提高了很多。例如办公室人员新风标准为

36m3/(h·p),人员最大密度为14.3m2/人。国内办公室人员密度大约为6

m2/人~10m2/人。维持房间正压所需新风量一般小于人员最小新风量,通

常在工程实践中所使用的新风标准为25m3/(h·p)~30m3/(h·p)。新风清

洁程度近年来也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主要源于目前室外环境的变化较

大,空气污染严重,新风质量下降。因此,有关新风处理的讨论也不断出

现,有些专业文章中提出新风三级过滤的设想。这是在传统新风机组的 初效过滤器后再增加中效甚至亚高效过滤器的设计模式。这样做最大的

好处是极大的降低了由新风带入室内的尘菌浓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延

长系统部件的寿命。但新风过滤主要考虑的是室外颗粒污染物的去除,并不能消除室内微生物及气态污染物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因此新风

过滤对室内空气品质问题解决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2.2 改善室内气流组织

空调系统设计的气流组织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很大,设计合理,不

仅可将新鲜空气按质按量地送到人员活动区,还可及时将污染物排出。

设计不当,易造成送、回风短路,房间内有空气滞留区。

工程设计中受条件限制,房间气流组织大多采用上送上回形式,送

风散流器大都是平流型,送风形成贴附,很容易经回风口带走。因此,选

用散流器时应用射出角度小于40°的直流型,这样能较好地将风送至人

员活动区而避免了短路。布置送、回风口时,应尽量避免产生死角。条件

允许的话,尽量采用上送下回的形式。

2.3 减少空调系统污染

(1)合理利用空气过滤器。加强新风与循环风的过滤,可以降低室内

有害物质的浓度。另外要加强过滤器的日常维护管理,及时检测前后压

差,清洗或更换过滤材料,提高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二次污染。

(2)风管的清洗。空调系统风管内积聚灰尘不但会严重污染室内的

空气,而且会增加风管系统阻力,使空调系统的风量下降。此外风管内空

气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适宜某些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因此空调风管系统本

身就可能是一个污染源。风管系统的清洁维护做得还比较欠缺。

2.4 空调水系统污染控制

(1)在空调设计和设备选择时,为了控制室内的温湿度,通常采用冷

却空气至露点以使空气中水分凝结的冷却除湿方法,该方法不可避免地

出现湿表面和集水盘。对于除湿盘管的带水及排水所引起的微生物污染

控制,目前做得比较多的就是及时排除冷凝水,防止冷却盘管的湿表面

成为细茵生长的温床。但这种办法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杜绝微生物 的污染,在设计上必须使系统“ 除湿”与“ 降温”解耦。如先用吸湿系统除

湿,再用温度较高的冷媒降温,这样就使除湿与降温解耦,保证空调装置

内盘管处于干工况。这样就没有了冷凝水,可以极大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2)在冷却水系统中应加强可能被污染水源的管理,可以考虑定期

对空调冷却塔水进行消毒与监测,以避免污染发生的可能。

2.5 适当降低室内温湿度

有研究表明:温度和湿度对清洁空气的感知存在着影响,人们较喜欢

干燥凉爽的空气。在温度20℃,相对湿度40%,通风率3.5L/(s·人)条件

下,人们感到的空气品质要优于温度23℃,相对湿度50%,通风率10L/(s·

人)时;同时,合适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也可减少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发生,由

此,在空调设计中,适当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参数(取相应规范要求中的较

低值)是有利的,这将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并可相应减少要求通风量。

2.6 室内污染源控制

应注重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减少各种气雾剂、化妆品的使用,切断

污染物的传播途径等。在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域或房间,采用局部排风 或过滤吸附的方法,防止污染源的扩散。

2.7 加强科学化管理

建立严格的维护管理制度。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与日常的维护管理

工作是分不开的,保证空气处理机组和风机盘管机组的清洁及空气处理

机房的卫生是必须做到的。结语

空调系统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各因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的,例如由于入室新风品质不高及往往受到空调系统污

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增加新风量也难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因此,在空调设计和具体实践中对各因素应加以综合考虑,提出行之有效的整

治措施。(实习编辑:王永胜)

———————————————

第一作者简介:赵清晨,男,1963年4月生,1986年毕业于太原工业

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为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山西省太原市新

建路80号,030002.TheInfluenceoftheCentralAir-conditioningSystemontheIndoor AirEnvironmentandImprovingMeasures

ZHAOQing-chen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onaseriesofthefactorsinfluencingtheindoorairquality,expoundstheinfluenceof

thecentralair-conditioningsystemontheindoorairenvironment,andputsforwardsomeimprovingmeasures.KEYWORDS:airquality;centralair-conditioning;airfloworganization;air-conditioningsystem

赵清晨 中央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环境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经验交流

案例分析教学法 篇6

关键词: 初中政治教学 ;案例教学法 ;应用分析

政治教学的目的是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利用一些贴近所讲知识点,具体的现实例子讲解知识点。这样的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一、现阶段政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许多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使政治课堂脱离社会实际情况,不能很好地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政治教学结合起来,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虽有部分教师已采用案例教学法,但仍不能很好地对其进行运用,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些教师简单地认为,案例教学法就是简单地在课上举些例子,多让学生发言,虽会起到一定作用,但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这种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进现有教学模式,不能深入讲解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应做些新的尝试,大胆创新课堂,将案例教学完美应用于初中政治课堂之中,提高政治课堂效率,为我国培养新的四有新人作出贡献。

二、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案例教学遵循了新课标的要求,使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它是一种运用方便、效果明显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标要求下,有着独特的魅力与作用。笔者就案例教学在政治教学中的优势做了如下总结。

1.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政治课的理论性相对较强,学起来枯燥、乏味,学生容易产生错误观点,即政治只需背些条条框框,给教学带来很大障碍。因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时事新闻,例如:讲到“创造生命的价值”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典型例子,如“大学生毕业后自愿支持西部”,“感动中国的事例”等。这样的讲解会使课堂生动、真实,改变学生的错误观点,使学生更有兴趣学习政治,将政治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一些相关案例,课上由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身临其境,感触颇深。例如,针对现在热烈讨论的“老人摔倒后是否应该将其扶起”问题,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情境,分别由学生扮演老人和路人。过后,让表演学生谈谈感受:躺在地上的老人是什么心情,走过的路人看到这种情景心里的想法是什么,没有扶起老人的路人是否会内疚,最后扶起老人的那个人是否有过挣扎,如果有挣扎,又是什么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再由其他学生分析其中问题,分析这中间涉及什么道德问题,有可能牵扯哪些法律问题,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会如何做。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主角,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學方式能够集思广益,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说个不停,学生不再听到犯困,而是一起讨论,更容易启发学生思路。每个人都说出一个解决方法,学生之间可以更好地相互学习,教师能得到更多教学资源。

三、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并不简单,需要教师精心策划,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充分,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掌控全局。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供一种案例教学流程。

1.准备案例 所准备的案例要有代表性,有明确的目标性,有深刻的启发性,还要有综合性与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深入理解知识点,查阅多种参考文献,对其进行挑选与编制。

2.巧妙运用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不能应用于所有地方,教师应把握住引入案例的点。案例不能离开理论知识,教师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要对其做好引导。同时,案例不能代替基础理论知识,要注重二者的结合,分清二者的轻重。案例既可以放在知识点之前,又可以放在知识点之后。课上教师可以讲一些案例,然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找些相关案例或分析教师找好的案例。

3.讨论案例 案例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学生不仅可以讨论案例,还可以对同伴的回答进行讨论。因为此环节中学生的作用极其重要,对于学生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是很好的锻炼,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梳理过程。但是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工作,不能使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

4.做好评价工作 对于同一件事情,大家都会有不同评论,学生对于每个案例的理解会有很大差异。教师要做好学生发言后的评价工作,对学生的错误观点要及时更正,更不能急于批评,而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于正确的观点,教师要给予肯定,并提出表扬,增强学生学习政治的信心。

案例教学法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使理论贴近现实,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应用于现实中,激发其学习政治的兴趣,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对政治学习更有信心。为此,在今后的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以切实提升初中政治教学质量。

案例分析教学法 篇7

一、布置案例分析作业, 引导学生做好预习

在开展案例分析教学之前, 我们教师先将典型案例作业布置给学生, 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准备, 让学生带着“作业”去学习, 这是案例分析教学法能取得成功的前提。在他们尝试解决困难和问题后, 他们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得到了发扬, 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如此一来,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避开了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被动学习局面, 学生课堂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了。为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应鼓励他们克服困难, 迎头赶上班上的大部队。我们任课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可适当做些提示, 或是指导学生如何从网上找到相关的资料。例如, 有个案例分析作业:患者, 女, 62岁。因腰痛在某医院进行按摩治疗。由于医务人员操作不当, 致患者2根肋骨骨折。诊疗医生在按摩治疗室和患者达成口头协议, 退回一切治疗费, 并赔偿患者人民币1万元, 一次性解决本纠纷。第二天, 诊疗医生履行协议, 在治疗室把钱如数给病人, 但没有让病人签字。后来, 该病人再次向医院索赔, 引起医疗纠纷。请问, 诊疗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口头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在布置作业中, 本人进行了提示:要具有法律效力, 关键是要有证据证明这个口头协议的存在。而证据常常有哪些?请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预习。

二、实施案例分析教学法

在教师、学生做好了案例分析的准备后, 我们就可以实施案例分析教学了。这是案例分析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关键。首先, 将班上的学生分成2~3组, 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在组长的组织下, 进行讨论, 最后由组长综合本组成员的讨论, 得出本组本次案例分析的结论, 待课堂上发言。这事可以在课前完成。其次, 在课堂上, 组长代表本组发言, 其他同学做好记录。待组长发言完后, 我们教师留些课堂时间给学生自由讨论。一方面,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讨论各组长的结论。生生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习兴趣,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 通过讨论学习, 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 也看到自己的短处, 彼此之间取长补短, 学习和借鉴他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自己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此外, 有利于师生互动。在课堂上, 针对分析案例, 学生可以就某个迷惑的问题向教师提问, 或是师生间讨论某个问题。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增进师生友谊, 互相信任, 促进教学相长。最后, 我们教师再对本次案例分析进行总结。其内容主要有:总结学生的结论, 提出教师本人的结论以及学生今后学习的建议。表扬学生做得好的方面, 让其获得成就感, 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探究和学习。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以及分析结论与本次案例有明显偏差的学生, 我们教师及其他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 让每位学生都能进步, 学有所获。同时, 我们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授之以鱼, 还要授之以渔, 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将来独立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三、注意事项

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开展卫生法规教学活动, 很好地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有些问题也要引起我们教师的高度重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案例典型, 难易适度

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分析案例, 其选择很关键。案例设计要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量身定做”“精心打造”, 具有典型代表性。例如, 在讲述制售劣药的处罚依据和处罚办法时, 本人给学生布置了以下的分析案例——某市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4月破获了一起非法兜售过期失效药品的案件, 现场查获药品50个品种, 价值1.84万元, 并查获更改批号专用打号机、印泥盒各5个。经查, 个体药贩李某, 自2000年3月以来便开始租用民房专干贩卖过期失效药品的买卖, 他从药品集贸市场低价采购老批号或过期失效药品, 然后经过更改批号、重新包装, 向周边个体诊所、村卫生室兜售。试分析其违法的性质, 上级部门对其的处罚依据和处罚办法。

2.教师耐心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将分析案例布置给学生后,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耐心引导学生去完成课前预习, 做好上课案例分析准备。对于接受能力较好、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 教师要鼓励他们积极探讨, 运用所学知识, 借助图书馆和互联网以及同学间的互相协助, 迅速完成预习, 并热情帮助其他同学。对于接受能力较差, 完成预习任务困难的学生, 教师可采取提示或指导的方式, 帮助他们完成预习。

3.评估教学质量, 改进教学不足

“案例分析”教学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 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教师也要注意评估和反馈教学质量, 让我们的教学工作在高效中进行。在评估教学质量时,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即学生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对新知识, 学生是否已理解、掌握, 并能熟练应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能力是否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反馈的信息, 经过教师处理后, 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在课堂或课后给予解决。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往后的授课中, 教师逐步给予改进。

4.教学留有余地, 鼓励学生自学

在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后, 他们对新知识已经理解和掌握, 但仍有些知识和细节却被忽略掉了。例如, 有案例分析——某男, 60岁。某日, 饭后在其居住的小区散步, 突然被一摩托车撞倒。送医院检查后, 发现颅内出血, 需要急诊全麻手术。全麻过程中, 病人突然呕吐, 护士急忙用吸引器抽吸呕吐物, 同时进行其他急救处理。但患者因呼吸困难而死亡。经尸体解剖:患者系气管被呕吐物阻塞, 造成窒息而死亡。请分析:该病人在手术中意外死亡, 是医疗事故吗?在此案例中, 我们师生没有讨论全麻的注意事项, 还有病人出现呕吐, 呼吸困难时, 医生常常采取哪些急救措施等内容。但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确实需要考虑这些问题。换言之, 在打官司的时候, 是需要考虑这些内容的。为此, 在课堂上, 教师应留些时间给学生, 让他们温习所学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 自学相关知识, 融会贯通, 或是就某些扩展问题向教师求助解决, 从而较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

“案例分析”教学法给我们的卫生法规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教学方法, 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们卫生法规授课教师唯有认真研究其科学性、实用性, 设计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案例, 让学生带着案例去学习, 在学习中掌握知识, 提高他们运用卫生法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的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摘要: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卫生法规教学中的应用, 其目的是组织学生运用所学卫生法规知识, 对典型卫生法规案例进行分析, 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增强法制观念, 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案例分析,卫生法规,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政辉.案例教学法探源[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19) :91.

案例分析教学法 篇8

一、案例分析法的内涵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当今教育界比较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先由教师举出案例, 然后让学生去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最终来掌握相关知识。案例教学法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 能明显地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有效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提升教学质量。

二、对案例分析教学法的一些思考

1、案例要精挑细选, 本身要有吸引力

案例分析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点早已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 在高职院校实施案例分析教学, 却存在一定的难度。事实上, 案例分析教学发对参与者的学习主动性、知识储备、自我学习能力等, 有较高的要求。而高职学生本身学习热情不高, 知识储备、自我学习能力较差, 实施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 案例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选择的案例, 应尽可能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使学生有自我学习的欲望。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教师要经常关注社会行业发展, 与企业联系, 收集素材, 不断更新案例, 并且同一主题, 最好准备多个案例, 以便教师讲解, 以及学生自主研究。

2、必须改革评价机制, 提高激励效果

成功的案例教学法必须要有一套与之向适应的学习评价机制, 这需要教师进行改革。成绩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结果, 同时也是学习的驱动力之一, 必须将这种作用发挥出来。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 学生的课堂表现应当与课程成绩挂钩。每一次的课堂发言、提问、及效果等都应该给予评分, 且每一次的成绩都应进行公开, 每一次成绩都有据可依。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 成绩是自己努力的成果,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地激励学生参与进来。

3、案例分析要深入透彻, 要有一定的时间安排和内容要求

案例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 让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 因此案例分析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必须深入透彻的进行思考。不能只是课堂上简单地了解一下案例, 就开始发表意见, 这样毫无准备的即席发言是不可能提升能力的。

因此, 在正式开始集中讨论前, 就要把案例材料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一些准备, 阅读案例材料, 查找一些必要的资料, 并积极地思索, 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 做好发言准备。同时, 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出一些思考题, 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准备工作。这个步骤应该是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的, 让学生先个人独力分析, 并提交一定的成果, 然后在小组讨论, 最后集中讨论。如果准备工作没有作充分的话, 就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4、组织过程

案例分析教学需要教师有极强的掌控能力。在课堂上, 教师不能将教室作为自己的一言堂, 要与学生加强互动;也不能将主导权完全教给交给学生, 任由学生天南海北, 不知所云。形式上, 可以灵活运用研讨式、会议式、答辩式、表演式等多种方法。发言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5分钟左右, 发言完毕之后发言人要接受班级成员的提问并作出解释, 此时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而教师则充当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 进行引导, 尽量使所有学生都参加讨论。各组发言之后, 教师可以针对讨论中比较典型比较集中的问题, 组织学生作重点讨论, 并形成一定解决方案。最后, 教师还要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归纳、总结, 对学生的表现做出一定的评价。

三、结语

案例分析教学已在许多课程得到应用, 但是如何用好案例分析教学的还需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实施了案例分析教学法, 通过对案例分析教学法的研究, 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高职教学,评价机制,分组讨论

参考文献

[1]顾功耘案例教学法的一种新尝试国际商法论丛2000 (0)

浅谈营销诊断学与案例分析教学法 篇9

营销诊断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门学科,在整个市场营销体系里有很重要的作用。(1)深化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市场营销课程展现给学生的是一个基础的、大而全的,有严格逻辑框架的知识体系。由于是基础课程,其理论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市场反映不灵敏。追求大而全,对问题的研究集中度和深度不够。追求学科框架,人为地割裂了许多理论的相关性,灵活性、集中性、关联性不够;而这恰恰是营销诊断的强项。(2)营销诊断是让学生从书本了解营销现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营销诊断的教学目的就是发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绝大多数营销诊断教材都有很多的案例,比如马连福编的《营销诊断———营销病症与专家点拨》,通篇全是案例,这些案例也比较新,直接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

案例就是“一个有关经营者所面对的典型商业问题的记录,以及决策时所依据的环境背景、各种主张及偏见,并将此真实、具体的事件呈现给学生供其分析、讨论,并做出最终决策”。案例教学为学生创造了接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它通过提供一个具体的企业管理的场景,让学生以管理者的角色对企业经营实务进行决策,使学生有机会了解现实中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去应对。为了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学生必须在透彻理解课程理论框架和要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企业周边的实际形势、企业自身状况,通过讨论、分析、推理、判断,针对企业的具体问题找出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案。这一过程和其他教学法相比,具有特殊的优势:(1)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案例教学不重视是否得出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通过逐步培育起来的思维方法来解决。(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3)案例教学是一个群体活动,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

从营销诊断学课程的特点和案例分析教学法的特点可以得出,案例分析法是营销诊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学存在的障碍性因素

尽管案例分析教学法为大多数学者和学生所推崇,然而现实中往往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考虑到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障碍和没有提出有力的解决措施。

学生:案例教学的主角是学生。但学生往往缺乏对案例的准备和缺乏案例分析的经验。许多学生习惯于课前不预习,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习惯了教师是主角的课堂,对于这种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缺乏心理上的准备。当前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巨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太彷徨,学习时极易迷失方向,学习兴趣不足。

教师: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起到一个组织教学、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的角色,对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自身的知识有较高的要求。即使引入案例教学方法,但有些教师仍执著于传统学方法,只着重知识点的讲授,致使案例分析流于形式。

学校:案例分析教学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学校的时间分配不足,学校对课程的考核方式仍然是以考试成绩为主,等等。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阻碍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三、营销诊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站在教师角度,对营销诊断的案例分析教学提出以下措施。

(一)搞好案例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成功实践案例教学的关键

消除学生的一些不良心理,改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在思想上接受案例教学。同时,实施案例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应避免成为讨论的中心。教师的评论应该是简短的,不仅不进行判断、不提供标准答案,而且通常是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使讨论继续。因此,教师的角色应当是:介绍案例的背景资料,进行必要的引导,有时要同学生一起对案例教学进行必要的小结。

(二)选好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资料,但目前营销诊断的书籍并不多,而且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的结构,每本书都有不同的读者群。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学校分配给该课程的时间、教材的结构、案例反映的问题的代表性、案例的数量、案例的难度、案例的分析程度等。一般来说,课堂上采用的案例就是教材上的案例,以便于学生预习。案例的分析不能太多,什么都写明白了,无需思考;也不能太少,否则无法启发学生进行深一层次的思考。

(三)做好备课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对案例所反映的问题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了解更多的相关资料。在教学方法上更要注重备课,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法必须分析到一定程度,学生参与到一定程度方见成效。因此,对于教学方法的备课至关重要。

(四)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结合使用问题式教学和采用分组讨论,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驱动教学,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的注意力格外集中,思维也特别深。在案例教学中,可以根据情况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比如营销诊断常见的几个问题就是:这种营销病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解决?决定一种营销手段运用程度的标准是什么?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要方式,要求学生要预习案例。上课时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个人都可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然后再进行全班讨论,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是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例分析中去。例如,教师不应随意否定学生的分析结果,而应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对于学生的独到的见解,应给予表扬。在讨论中发现英才,培养他们的自豪感,并以此带动全班案例分析学习的气氛。

参考文献

[1]程秀芳.浅谈案例分析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煤炭高等教育,2001,(9).

[2]蔡燕农.市场营销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3]王砥.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4).

[4]陈群平.关于市场营销教学创新的思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

药物分析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篇10

一、药物分析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3], 是研究药品质量控制的一门方法学科, 内容涉及药品质量标准、药物制剂的分析和常见不同类别药物的分析等。药物分析在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等学科中表现出重要的作用, 经常被形象地比作“人的眼睛”。通过该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方法和技能, 从而能够胜任药品从研制到使用监管各环节的分析检验工作, 并具备创新研究和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思维和能力。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既要以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课程为基础, 又要求学生具备药剂学等专业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还会涉及大量的药物化学结构、分析特点等繁杂而枯燥的内容。鉴于药物分析课程内容的复杂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引导学生自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学生通常不能为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没有积极性, 偏向被动地等待老师讲解。加上课程涵盖的内容广泛、知识点零散, 学生学习学起来会有畏难情绪, 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教师, 教会学生知识是重要的, 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 即不仅让学生“学会”, 更要让学生“会学”。古语曰“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所以在药物分析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可以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传播转为根据提出的问题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 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 从而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才能高效准确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将来才能适应不断发展进步的工作要求。

二、案例教学法在药物分析课程中的应用举例

在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教学中, 给出案例“2005版《中国药典》中阿司匹林原料药及其制剂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含量测定”, 由此提出问题“为什么阿司匹林原料药及其制剂不采用相同的方法测含量”“这些方法在应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如何计算含量”“2010版《中国药典》[4]中阿司匹林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变化”。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查阅资料, 再展开分析讨论, 完成对问题的探究,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后, 向学生做出解释, 阿司匹林原料药在两版药典中均使用直接酸碱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 而阿司匹林片剂及肠溶片中除存在水杨酸及醋酸这些水解产物外, 在制剂工艺中添加的稳定剂酒石酸或枸盐酸会干扰直接酸碱滴定法, 因而应该使用两步滴定法测定其中含量。而随着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普及, 随着我国药典标准的提高, 在2010版《中国药典》中, 阿司匹林所有制剂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通过该过程, 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了该部分内容。在讲解假冒伪劣药品的危害时先让学生查查有关假冒伪劣药品的报道, 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课堂上结合国内外报道的给人民群众健康造成重大损害的假药劣药的实例展开讨论。例如, 多名患者使用了齐齐哈尔二厂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后出现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出现该反应的原因是药厂违规使用了不能药用的化工原料二甘醇代替丙二醇作为助溶剂。另外, 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在“欣弗”生产过程中未按规定灭菌工艺进行灭菌操作, 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不良反应。通过分析以上典型的药害事例, 激发学生将来作为药学工作者把好药品质量关, 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强烈责任感。在讲授跟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维生素C的分析前, 先让学生收集一些与维生素C有关的一些饮料广告或小故事, 查阅维生素C的医学用途, 并引导学生从维生素C的结构入手讨论为什么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性, 除此之外它还有哪些结构特点和性质及对应的分析方法。教师讲解时强调维生素C的发现源于坏血病, 激励同学们热爱科学, 分析比较维生素C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各国药典收载情况。在该过程中, 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主动地去获取新知识,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学实践表明, 案例教学中, 因为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 他们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被激发, 也让他们有更多尝试新事物的机会, 有利于增强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教师给出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时, 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 如滴定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测定酯类化合物时能否以水为溶剂, 假药劣药的范围, 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 官能团具有的化学性质等, 对于之前没掌握的基础知识, 通过案例教学过程督促他们主动复习回顾。对还未学过的新内容, 在寻找案例问题答案的过程中, 广泛涉猎一些新知识, 从而把药物分析学、药剂学、药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等学科有机结合起来, 有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学习能力, 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和目的。

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 以教师精选出来的案例为材料, 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在此过程中, 教师仅起到引导、组织和协调的作用。但教师对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成败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要求教师善于选择合适的案例, 做好讨论引导、适时发问等工作, 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只用备好教材内容就可以胜任的, 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和丰富的案例教学经验等。所以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修养、更新教育理念。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总体而言, 案例教学法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实践, 为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值得药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深入地探索。

摘要: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为提高药物分析学课程教学质量, 做出积极探索。

关键词:药物分析,案例教学法,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建新, 厚清卢.案例教学法的起源、特点与应用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1 (1) :60-64.

[2]王青梅, 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31 (3) :7-11.

[3]杭太俊.药物分析 (第7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5.

上一篇:育人路径下一篇:建构主义的金融市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