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文化的价值所在

2024-06-24

家庭文化的价值所在(精选七篇)

家庭文化的价值所在 篇1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文化价值,主导文化,大众文化

“家”是中国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单位, 传承中国最传统的伦理道德与文化精神, 是一代代中国人价值构建的最初单位和有机载体, 甚至影响着人一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当电视剧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主要文艺样式之后, 家庭伦理剧的创作自然会成为国产电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电视作品形式对比而言, 家庭伦理剧中的剧情大部分来源于生活, 引导着观众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从而达到“共情”的效果, 所以家庭伦理剧在当代大众传播市场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1 中国当代社会文化价值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 它对君子谏言训语, 永远是从向善的一方面发展。改革开放后,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 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上, 文化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是文化价值的多元化。在当代社会文化格局中, 意识形态主导文化、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等多种文化之间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错综复杂。第二, 距离的消失和价值的模糊化。艺术和生活是有距离的, 人们应该分清艺术和现实。但是如今, 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观念, 文化与非文化似乎距离越来越近。一般而言, 文化的生产应该取决于作者的个人经历、灵感顿悟等非功利因素, 但是现在受市场的影响, 经济成为决定性因素, 导致世界观价值观的逐渐模糊甚至丧失。第三, 深度的消失和价值的虚无化。东拼西凑的文化导致深度的流失, 创作者通过无底线的方式来嘲弄深远、崇高的意义。

2 国产家庭伦理剧的发展

从1990年第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渴望》开始, 到其后热播的《中国式结婚》《家有九凤》《双面胶》《金婚》《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大丈夫》与《媳妇的美好时代》等, 家庭伦理剧已经逐渐得到了更多观众的喜爱, 掀起了数次收视狂潮, 在电视剧的发展中突显出不可或缺的地位。国产家庭伦理剧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话语权力的所占比重是不同的, 这也是作为划分家庭伦理发展阶段的支撑点。

家庭伦理剧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 当时的日常生活中, 以传统伦理道德为主的主导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时期的家庭伦理剧重点倾向于传递传统文化知识, 而个人的情感则深深内化于作品人物的行为中。到20世纪90年代末, 经济生活的发展, 人们更加务实地追求着现实生活的质量, 在这样的风气下, 大众文化占据话语主导地位。受到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冲击, 家庭伦理剧的商业性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而2000年前后, 体现现代精英生活的电视作品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种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主导文化三足鼎立。在精英文化影响下, 一批新鲜出炉的挑战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家庭伦理剧再度成为百姓们饭后茶余饶有兴趣的谈资。可以这样说, 家庭伦理剧进入成熟期就是由于人们理性意识的增强。

作为当今社会最通俗的叙事艺术, 电视剧的文化价值对我国的文化建设大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且伴随着中国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的发展, 如何以文化价值观以及以何种文化价值观凝聚民族力量越来越重要, 所以, 探究适合于当前文化建构需要的电视剧是非常重要的。

3 当代文化在家庭伦理剧中的价值体现

作为直接折射生活的一面镜子, 家庭伦理剧必定受当代社会的文化观、价值观的影响, 也就是说, 文化价值观指引着家庭伦理剧的创作过程。

3.1 典型形象的塑造

国产家庭伦理剧受中国传统戏曲悲剧的影响, 习惯于把某一时期社会生活中所有的苦难放置于一个或几个人身上, 通过剧中主要人物在生存中的挣扎来塑造形象, 这就是戏剧中常说的“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渴望》中, 刘慧芳善良、坚忍的中华传统劳动妇女的形象, 便是通过一系列的不幸与苦难展开的。一个温柔、贤惠、充满爱心的女人, 却没有受到命运的关爱, 这样的形象深深打动了观众。刘慧芳这一人物形象已被创造者塑造成“精神偶像”, 重建了人们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创作者有意将“自我牺牲”“对他无所求, 对己无所怨”等传统伦理道德集中到一个女性形象身上, 这正是第一阶段家庭伦理剧的模式, 通过这样的形象, 传递当时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这种价值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伦理观念和社会伦理话语相一致, 其价值观也逐渐地建构起来。

3.2 世俗情感的诉说

“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内涵, 使作品中的人物命运自然而然地与社会事件相连, 而社会境况、背景同时也呈现在其中, 由家庭伦理上升到更大范围的社会伦理。与传统文学作品内容相比, 家庭伦理剧的文本显示出更概括凝练并具体体现的情节, 这种来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故事事件直接反映了社会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 家庭伦理剧对文化价值观的建构有其天生的优越性。

3.3 情节矛盾的设置

思想意趣推动着行为的发展, 而这种意趣可以取自于传统伦理, 也可以取自于民族与宗教。当某一人物行为受到阻力而必须通过斗争来争取既得利益时, 故事便也产生了。古典戏剧家说戏的最初来源于冲突, 而电视剧的故事冲突所蕴含的思想也应该充满着艺术, 家庭伦理剧中的艺术则更适合于普通大众, 其中的冲突也必然影响着万千观众, 对人们的文化价值观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3.4 人伦之和的理性回归

经济的发展以及法令的调整改变了当今家庭内部的伦理格局, 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家庭伦理剧由于时代变迁而产生了伦理改变。一部又一部的家庭伦理剧脱离了传统道德的轨道, 而更加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理念矛盾和连接;为了适应和谐社会的需求, 当今的家庭伦理剧收敛了在个体情感上的放纵, 而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解决复杂的家庭问题之中, 以矛盾的最终解决为导向, 使家庭伦理剧有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给人们传递了一种在矛盾冲突时, 应更多宽容与理解而少些抱怨与指责的理念, 让人们更加理性地处理各种家庭问题。

3.5 复杂的多元冲突

家庭伦理剧发展到第二阶段时, 人们对婚姻生活、两性关系、人伦亲情、家庭责任的关注不只局限于善恶了。这一时期的家庭关系在处理矛盾冲突时, 很难明确划分对错、善恶, 更多地展示了在现代生活中挣扎的不易和在传统伦理观念影响下的左右摇摆与融合。现实中更多的是既有私欲也有着理想道德的普通人,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符合人性的诱惑, 大多时候, 优胜劣汰中被迫放下了人性而选择对自己有利但可能对他人不利的理性, 这样伤害就会产生, 进而产生各种难以调和的问题。这种作品向往积极、健康的伦理观念, 但是对自我价值过度渲染以及自我能力不足使其为人们所诟病, 加之伦理观众说纷纭, 使伦理剧中的价值倾向并不完全统一, 对大众产生了某些误导。

4 问题辨析

通过总结, 笔者发现中国家庭伦理剧在大众文化价值的建构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 其中也有很多的问题也值得深思。

4.1 同质化的生产

受传统影视分类理论的影响, 同类题材的机械复制已成为热播剧的基本制作手法, 只在内容情节的编排与人物情感纠葛上有些许变动而已, 总让观众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4.2 概念化的表达

除了同质化的生产, 家庭伦理剧中也会出现一些概念化的东西, 比如:地域差异、门第观念、等级之分等, 农村俨然变身成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 无法推进现代化甚至可以说阻挠现代化进程。而城市代表着知识、现代与精英文化, 同时也掺杂着对权力金钱的欲望。事实上, 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传统思维方式作为现在家庭矛盾的直接触发原因是有待商榷的。

4.3 消费欲的横行

欲望是这一时代的主题, 由于各种消费欲望, 很多问题发生了质的改变。有的创作者通过电视剧表达出“物质就是通往精神的道路之一”这种令人一时难以接受的观点。人们往往不愿像哲学家一样甘于忍受痛苦而给予大众理性建议, 而更愿意为了暂时的“快乐”而当一个掩耳盗铃的人。

4.4 价值观的迷茫

艺术要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句话在现在看来, 越来越难做到。纵观当下家庭伦理剧的创作, 它们往往无法揭示问题的本质, 虽然涉及的范围很广, 但同时也很表面化, 很多问题被片面地、简单地展示。快速而简单复制的创作方式已经无法深入影响人的精神, 这样的作品也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5 当代文化价值观与电视剧的叙事话语

电视剧作为以“家”为中心的基本艺术样式, 对新时代的观众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吸引力, 家庭伦理剧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如今的社会现状, 使现实社会中的文化价值观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通过家庭伦理剧, 可以了解到普通老百姓朴素而真实的生活。观众总能在家庭伦理剧中找到生活中的影子, 能够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 在观看过程中总会有所触动。而一部经典的家庭伦理剧, 除了自身特点外也总是会寓教于乐。通过典型形象的塑造设计, 使大众的心灵得到感染, 潜移默化地引导大众对家庭、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将良好的思想品德内化于心、付诸于行, 从而发展为具有时代特征的大众文化价值体系。

可以这样认为, 现代家庭伦理剧与大众的文化价值观有着共生的依存关系:一方面文化价值观影响着创作家庭伦理剧的思路与方式, 另一方面, 家庭伦理剧也反作用于大众的文化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李胜利.电视剧叙事情节[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2]张育华.电视剧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3]倪学礼.电视剧剧作人物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4]白小易.新语境中的中国电视剧创作[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

[5]李茂民.历史题材电视剧与当代文化价值观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6]宋法刚.中国电视剧的悲剧性:存在、价值与批判[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 2008.

[7]戴清.人伦之和的主调与变奏——今年中国都市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审美文化批评[J].当代电影, 2005 (2) .

英语教学中朗读的价值所在 篇2

朗读是熟练掌握各种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技能的有效途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朗读需要多种器官配合, 因此又有助于记忆能力的培养;朗读能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感受能力, 同时朗读多了, 揣摩多了可帮助积累词汇、句式、短语, 为书面表达做有效的铺垫。首先, 应该认识到朗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价值所在。

一、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 可以在课堂上时常采用不同的鼓励和激励方式, 如可以将英语语音准、胆色大、嗓门洪亮的同学树为“朗读示范员”, 让其领读;给英语朗读有进步的同学“贴星星”“找对手”等等;对富有表演能力且朗读熟练的同学可以采用小组朗读选秀, 搭档合作排演, 模仿语境示范等众多形式来增强课堂学英语的兴趣;通过朗读既达到了训练语音语调口头语言的能力的目的, 又能使学生从单词到短语到简单对话的吐露使自己产生定能学会的信心, 这样久而久之, 越说越想说, 越学越想学, 必定会带动他们学习英语及其他各科的信心和兴趣, 必定会让他们在期待中自觉学会拿起课本预习的好习惯, 这样形成良性循环, 有利于英语教学。

二、朗读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

朗读对口语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朗读的基本要求是发音要正确、清楚;语气和语调要恰当;轻重要有度, 停顿要适时准确。语感是人对语言的一种体会。一般有语感的人能直接感悟某个句子说法是否连贯、流畅。如停顿固然是换气的需要也是语言的一种节奏体现。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 语法停顿时要注意将句子当中各个成分读完整, 不可间断, 否则会影响句意的表达和干扰解题。如:I will do what I can (help) you。如果按语法解释, 情态动词后用动词原形, 这样学生解题时被判错还振振有词, 头头是道解释出他认为的“标准”答案。老师讲解类似句子时如果讲明do what I can是谓语不可分割时朗读要一气呵成且加重逻辑重音和情感重音, 所设的陷阱就不填自漏了。这样经常的、持之以恒的英语朗读有利于学生获得牢固的英语整体知识, 更能培养其语感, 教学中可省去许多繁杂的语言规则的讲解, 而且有些语言现象是不能也不好作语法分析的。洪宗礼先生曾说过:“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字义上, 要在读中精思、悟神、明理, 这样读书才能真正读出书中之‘味’。”朗读对口语表达有着显而易见的功效, 它能培养出一口标准的、流利的英语口语;不会朗读, 肯定难以说出好的英语。

三、朗读能够有效提高听力的效果

朗读不流畅的学生听力往往也较差。由于缺少朗读, 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差, 同时由于语言基础知识不牢固, 单词短语和基本句型不娴熟, 这样容易造成听力不知所云。尤其是对近音词、同音词、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及语音连读、重读、爆破等等把握不了;同时由于缺乏朗读, 学生的知识面窄导致对社会文化背景、人文环境、科普知识等匮乏, 制约了听力的发展。平日他们对简单的句子短文不屑一顾, 总以为这样的句子能倒背如流, 可是一旦将这些内容放在特定语境中, 这些再熟悉不过的都成了自己的包袱。这种“海市蜃楼”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大脑对通过视觉输入的信息形成了形的认识, 但通过特定环境转换方式来将视觉摄入的内容与有声的听觉融合到一起而形成音形结合的视听产物是很难的。视觉只能输入词形信息, 而朗读存入的是音形结合的信息。研究表明:在长期的朗读训练过程中, 在不断的大量的听觉刺激的作用下, 学生的大脑会不自觉地建立起一套英语的声音信号系统。学生在熟悉了英语的发音习惯和特点后, 就能够在听力练习和测试以及实际应用中作出恰当的反应, 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辨音能力。

四、朗读能改变学生英语写作

转识成智:化学教学之价值所在 篇3

一、让化学知识融入生活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 化学与生产、生活、农药、医药、环保等问题息息相关. 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中这些与化学相关的素材, 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化学物质、探究某些现象形成的原因, 并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 例如, 在学习维生素C的性质时, 如果一味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方法过于简单粗暴, 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我们可采取这样的方式教学:学生根据常识, 一般都知道,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绿色蔬菜中, 那么为什么对于蔬菜一般都是先洗再切? 学生恍然大悟, 因为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 先洗再切就可以减少其流失. 要尽可能吃新鲜的绿色蔬菜, 避免烹调的时间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可以很轻松的获取有关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的特征. 可见, 将生活知识融入到化学教学中, 能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欲望,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从而把获得化学知识的过程转为理解知识, 并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 -应用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 即最大程度的促成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能充分体会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切身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

二、让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现过程

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 教师在课堂所讲述的内容往往是紧紧围绕着考试说明, 过分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 却忽略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时的过程与方法, 更不会考虑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 这一做法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 不利于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实现有意义的建构和创造, 难以形成能力.在化学教材中有诸如“科学史话”、“资料卡片”等栏目,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指导学生阅读, 让学生了解化学发展史, 知道大师们是怎样探究知识的, 又具有怎样的科学品质. 不能因为这些知识内容简单易懂, 就放弃对其的使用, 因为有事对知识的追溯越久远、越接近根源, 学生的思维原创力就会越高. 例如, 当学生阅读了“青霉素的发现”这一材料之后, 更深刻的感悟到, 一个新物质的发现、研究, 再到确认, 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其中充满了艰辛与曲折, 还需要研究者具备多方面的素养与能力. 青霉素的意外发现虽然源于一次幸运的过失, 但是, 机会只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在平时的化学研究中, 教师也应该放手, 让学生自主观察, 大胆的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探究的过程中, 也许会出现异常现象, 孰不知, 这正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好机会,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共同分析异常现象的产生原因, 更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促成资源的生成. 以“探究氯气的性质”为例, 学生推测氯气与水反应之后的物质呈酸性. 于是借助于石蕊试液加以验证. 却发现, 石蕊变红, 却立即褪色. 与预期产生的不一样的现象强烈冲击着学生的头脑,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再次进行分析、思考、设计方案, 最终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生通过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 其主动性、探索性得到真正的发挥, 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让学生学会综合性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 而学生由准时到智慧的生成, 乃至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样的、动态的. 哲学家冯契曾说过“知识重分析、抽象, 智慧重综合, 以把握整体”. 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应培养学生综合性素质. 中学化学属于综合性学科, 涵盖了化学学科特征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的内容. 因此, 在进行化学教学时, 应将以上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 尤其让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综合性的解决遇到的问题. 例如, 现在的环境污染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而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 化学方法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如何改善大气质量, 怎样使污水能够达标排放, 都可以让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 设计可行的办法. 污水处理的化学方法包括混凝法、中和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 而以上方法所涉及到的原理都是学生在高中化学中所学到的知识, 具体哪一种类型的污水, 对应于使用哪一种方法, 需要学生进行思考、比较、判断、选择. 通过解决综合性的问题, 既能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又能扩充学生的视野, 使其更有效的达成知、情、意、行的统一, 促进智慧的发展.

化学是我们身边的科学, 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可以让学生发现化学学科的生活应用型特点, 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让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现过程, 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让学生模仿化学大师的思维方式, 可以让其体会到化学思维的严谨性、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家庭文化的价值所在 篇4

关键词:阶梯型人才储备,诚实守信,制度建设,科技创新,组织体系

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组织, 以实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和盈利能力的持久性为其主要目的, 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经济信誉。它是在经济组织特征和社会法制环境下的一个经济组织, 要保证这个社会经济组织体系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国社会法制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管理制度, 使之平稳地赚钱赢得利润, 健康地成长扎深基础, 传播阳光的文化理念。从而较好地贯彻到组织中去, 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强大的战斗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才能够始终保持领跑者的姿态, 开辟广阔天地, 得到强大发展。由此可见, 企业如人一样除了必须拥有最基本的骨骼框架之外, 还必须拥有自己鲜活的灵魂。只有一个有灵魂的组织, 才会赢得光明而荣耀的前景。那么企业的灵魂到底是什么呢?通过什么样的有形途径才能使我们捕捉到它所潜在的无形的力量与价值呢?这就是笔者结合所在的企业所要阐述的关于企业核心价值的体现这一问题。

1 建立一支精锐强劲的团体队伍, 保证健康的血液循环, 不断注重人才阶梯更新建设, 使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如果把一个企业看作一个大家庭, 那么每一个成员就都是其中的一分子, 但每一个人单独可以做好的事情却很少, 而且效率和质量都极低。就好似汩汩溪流自然暗涌着涟漪的浪花, 但它再如何美丽也掀不起惊浪骇浪的磅礴气势来。但如果几个人组成一个团队, 就可以实现协同合作, 从而使整个组织的战斗力得以加强。海纳百川聚万千细流, 方能涌现惊涛万丈的奇观。由此可见, 团队精神对于企业而言是何等的重要。只有具备团队精神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更大的效益。笔者所在的企业是一个没有享受国家科技资金的建筑科研单位, 因此要依靠自力更生, 保持可持续发展, 人的要素就尤为重要。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只有用新方法、新思路, 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人才, 建立起一支专业化、有战斗力、团结协作的员工队伍, 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薪酬制度、培训计划, 使公司员工成为掌握最新专业知识、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新型人才, 使每个员工能够人尽其才, 才尽所用, 按照自己最佳的职业发展道路伴随企业快乐的成长。要想使企业员工做到这一点, 企业就必须先做到帮助员工发现自己行为的意义, 让他们获得工作的成就感。企业自然乐于欣赏敬业奉献成绩卓著的优秀员工, 但也决不能忽视和放弃了成绩平平的员工的栽培。这一点本院已经有所行动, 即通过签订和建立一对一的导师带徒责任书, 计划花费一至三年的时间让业务技术骨干每人带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独立开展工作的大学生, 使其尽快成为创业型的技术人才。通过这种“传、帮、带”的方式为企业储备人才, 形成接力式的阶梯型人才团体队伍[1]。只有这样企业的血管才不会受阻, 才能始终保持新鲜旺盛的血液组织。当然在注重企业业绩和员工综合能力素质的同时, 也不容忽视根除潜伏在企业内部极小部分的慵懒陋习。本院是一个拥有十多个不同产业结构的部门企业, 因此在全院核心价值的大背景下必然存留着个别部门在发展战略上与企业核心价值观不一致的步调, 这其中也不排除一些有较好经营业绩的企业主管。经验告诉我们, 过去一些部门主管在一个小团体里面形成和推行与全院发展远景、价值观不一致的代表了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 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诸侯文化习气长期不能克服, 形成许多盘根错节的小山头和利益小团体, 严重毒化了整体企业的组织氛围, 使一些本来正直而有才能的员工失去在企业的生存环境, 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还有一些部门领导碍于情面, 把一些能力不高, 品德歪略、不愿承担责任的管理干部安排于重要岗位, 结果致使部门内部风气变坏、员工激情减退、信心丧失, 一些满怀激情的员工报效无门, 许多员工也因此离开了我们的企业。这样的人如果不彻底清除将会严重防碍企业发展, 影响公司经营, 也影响了一大批有能力的新人的成长。因此, 必须痛下决心要通过推进健康阳光的企业文化变革创新来真正改变内部一切阻碍企业发展的陋习恶习, 不断给企业的血管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保持精锐强劲的团体队伍, 保证健康的血液循环, 进而达到企业人才阶梯更新建设。

2 乐于承担伦理责任, 诚实守信, 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型企业

诚实守信自古以来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遵守伦理道德本身是一种做人的责任, 做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对自己所选择的行为承担后果。一个敢于对自己负责的人一定是遵守伦理道德的人, 他干事创业必将兴旺发达。作为企业严格遵守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道德伦理责任。企业伦理、企业信用、企业商誉是企业理念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也是维系企业灵魂的枢纽。如果说一个企业一开始就是以纯粹的圈钱为其核心价值观, 把消费者的利益抛在一边, 那么这个企业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惟有诚信至上, 企业才能百年不衰。我们不反对企业以盈利,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的。但在这个过程中, 除了必须守法之外, 还必须把追求利润与追求伦理有机相结合, 以伦理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使利润在履行企业信用的轨迹中自然得到回报。著名管理学家克拉伦斯沃尔顿说:“企业经理人应该用一种全局观来看待企业的责任, 因为在这种观点之下, 企业被看成是讲信用、讲商誉、讲道德的组织而不是赚钱的机器”[2]。自由公平、诚实诚信的竞争力是一个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我国古代经商就强调“买卖公平, 童叟无欺。”可见诚实讲信用已经成为约束买卖行为规范的一个市场规则。诚实守信与追求利润并非矛盾, 反而能促进利润的增加。徽州墨业巨商胡开文, 是清代中叶崛起的一代墨商, 传承了六代, 延续了近200年, 曾占领过大半个中国的墨业市场, 这是它视质量为产品的生命, 注重信誉, 诚实经营的回报[2]。在现代社会中, 好的信誉仍然是无穷的财富, 是不可替代的财富, 它是渗透于一个企业骨髓里的灵与魂, 是一种无价的隐形资产, 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和继承。一旦它转化为有形资产, 就是一种价值连城的财富。结合笔者所在的企业阐述几点体会: (1) 率先抵阻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市场经济中的无序状态, 往往给一些取利舍义、投机取巧的一小部分团体或者个人造就了机会, 压低报价, 质量掺水, 分量缩减, 这是道德的失范, 伦理的缺位。最终必将遭到因果律的报应。如果我们只图眼前一时的利益, 就无疑好似敝帚自珍, 只顾在自家釜底抽薪的取暖, 到头来的结果是涣然冰释, 一泻千里祸害了别人又殃及自己。可见, 种下了没有伦理的“因”, 就必定获得苦涩的“果”[3]。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企业, 必须率先抵阻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 (2) 从企业内部做起, 从决策者自身做起。商鞅竖木变法的故事告诉我们, 变法之所以得到顺利推广, 其原因就是决策者的诚信为先, 正因为信诺了诚信, 变法才得以成功, 秦国综合国力后来得以迅速发展而灭六国统一中国。有章可循, 令行禁止必须首先从决策者做起才能在全体员工内竖起诚信的榜样, 企业既然之前与员工签订了岗位责任制和承包合同, 那么就必须按照承诺予以兑现履行。 (3) 诚信从员工自我做起。诚信的前提是承诺, 对企业而言制度章程可以看做一种承诺, 对员工而言遵守规程按章操作就是一种承诺。如果两者有其一没做到或者做得不到位就是失信。这是笔者理解诚信的最基本认识, 二者达到了和谐统一就说明企业的信用得到有效实践了。作为员工既然与企业签订履行合同约定中的经济责任制指标就要信守诺言, 热情为顾客服务, 保证完成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工作指标。 (4) 团队上下互助协作, 做和谐守信企业。企业不可以把制度当做命令, 不可以随意解雇、忽视培训的不公正、不尊重人的行为, 这样就造成职工的心理压力沉重, 对企业的离心倾向增强。从而导致人员之间的关系紧张、虚伪、失信、相互间冷漠无情、漠不关心、自私自利、阿谀奉承、互相拆台、人性麻木, 形成不了相互协作的机制。企业精神灵魂的失落, 比失去市场更可怕[4]。相信在大多数企业内部多多少少潜藏着这一些陋习, 列举反面事例目的就是唤起企业文化关于诚信方面的建设力度。

3 制度建设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不断加强建设企业制度的创新机制, 才能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健康运行

长期以来, 本院之所以得到可持续发展和健康运行得益于自身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制度为规范经营、业务发展、效益提升、品牌塑造、团队建设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的规模扩张和品质提升。本院的持续发展和潜力挖掘有赖于整个制度体系的丰富和创新[6]。当前, 我院正在进行区域切块筹建和运行的准备工作, 如何具体而有效的贯彻企业决策层的指导思想, 成为企业每个层面甚至每个员工都必须积极面对、主动解决的一个问题。作为为决策层提供决策参考的管理人员, 必须认真思考并主动解决路线确定之后的执行问题, 制度建设就尤为重要。结合笔者所在的企业多年来的发展思路, 阐述几点个人观点:

1) 为尽快建立起区域切块模式, 实现决策机制的顺畅和明晰, 必须建立和原有制度相适应的企业决策制度。

主要包括:决策层 (院长及院常务领导成员) 职责及议事应对机制;区域切块建立、调整、撤并程序, 区域切块组织机构设立、调整、撤并程序, 区域切块制度制定、修订、废止程序。

2) 为在区域切块组建后, 经营的安全性和管理的规范化, 必须建立和原有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会议、固定资产、印信、档案、公文、采供等行政管理制度;合同、工程资料、招投标、勘察设计、地基岩土、抗震加固、工程检测、监理咨询、产品销售等业务管理制度;财务、审计、人力资源、投资等重大事项独立管理制度体系。

当然, 不是所有的制度一下子就可以全部形成或迅即执行的。相反, 制度建设需要充分研究组织的特征及组织中95%的个体的特征, 必须充分考虑人性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必然的条件反射。只是这样, 才有可能使制度既有规范性又有引导性, 既有约束性又有柔韧性, 既有执行力又有可塑性。

所以, 在一定程度上, 制度的执行度比制度的完整性更显得重要。如果以上是解决制度完整性的问题, 那么下面就是解决制度的执行度的问题[7]。在制度建设中应重点抓住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 突出制度的可操作性。对于一个组织来说, 在一定时期, 其所有制度应该是一个可以说明思想与方向的贯通的体系。从企业设立的章程到企业扩张的投资管理, 从企业内部的档案管理到企业对外的客户关系管理, 从宏观的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较为细致的电话接听规范, 都应该始终融入一个同样的思想。只有在一个较为贯通的思想的指导下, 整个制度体系才能有效发挥其联动和互补的作用, 使组织和组织中的各个单位能够通过思想的统一达到行动的统一;使不同层级 (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 或不同部门的员工能够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为组织一致的目标作出必然的贡献。

(2) 确保制度的连续性。制度的连续性主要体现在制度的修订和健全过程中, 必须紧密联系制度修订前执行的制度进行修订或健全。体系可以改进则改进, 不可以改进再进行重建;制度可以沿用的不应修改, 可以修订的不应重建, 必须新建的再进行建设;流程能够优化的应尽可能优化, 能简化的应尽可能简化, 但必须确保成本控制的需要。

(3) 重视制度的人性化。制度的人性化, 决不是放弃制度的严肃性换取员工对企业管理层的好感, 也不是放弃制度的执行力来换取员工对企业的归宿感。相反, 人性化就是要切实理解人性的两面性, 即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又强调企业的管理规范, 即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又重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因此, 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 企业的实际中最大的实际就是员工整体的思想状态和行事方式。要有所改进决不是全部改变, 要有针对性的克服影响企业成本控制、形象提升、品牌塑造、利润最大化等方面的问题, 才能够抓住重点, 取得突破, 用制度建设的有效手段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制度建设是企业的骨骼, 科技人才是企业的脉搏, 信誉是企业的灵魂。只有三者融为一体才能综合反映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总之, 笔者觉得一个企业如果做好了以上三点, 牢牢把握住这三条脉络, 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就得到了有效的体现与诠释。

参考文献

[1]蒋学伟, 持久竞争优势[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2]单纯, 儒商读本·人物卷之徽商[M].出版地: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

[3]李雷生, 家族企业管理须向伦理“应当”渐进[J].出版地:财经论丛, 2002.

家庭文化的价值所在 篇5

一、构建和完善“两法衔接”机制, 顺应了权力分立与权力制衡运作的需要

权力制衡是整个社会权力体系的核心思想, 任何权力运行过程都不是单纯权力意志的体现, 而是权力限制权力, 权力制约权力的互动过程。行政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行政机关管理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最重要的国家权力, 是与公民、法人切身利益最密切相关的一种国家权力, 又是最容易违法或滥用的一项权力。[1]针对制约政府的行政权力, 法学家和思想家们早已有过精妙的阐述。因而, 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 尤其是政府的行政权。

由于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的时效性、宽泛性等特点, 使行政权具有无限扩张的天然冲动, 成为最难以监督的国家权力。因此, 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行政权, 必须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予以制约, 以权力制约权力, 从而保证行政权的规范有序运行。[2]构建和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正是从权力运行机制层面, 从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这一执法领域入手, 通过适度扩大检察监督权在移送监督和立案监督领域的职权, 以实现对行政执法权力强有力的监督制约, 以规范行政执法权合法有序运作。同时保障行政执法权力与刑事司法权力在分立和配合的基础上, 在检察监督权制衡行政执法权的前提下, 改善检察监督效果, 提高检察监督效能, 树立和强化检察监督威信, 以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最终实现依法治国, 这也正是“两法衔接”机制建立和完善的根本精义和最终目的所在。

二、“两法衔接”机制将起到对行政执法权和刑事司法权的双向规制作用

行政违法行为的认定, 既有行政法规、规章等规定, 也有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的相应规范性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决定等, 其中还不乏相应行政机关和最高司法机关联合发文的有关规定和解释。但鉴于行政执法领域的广阔性和多样性, 相关行为的认定标准难以完全统一, 有些认定标准仍需完善。在缺乏统一认定标准和规范的情形下, 一些行政执法机关将可能涉嫌犯罪的行为通过行政处罚解决或不予处理。同时, 实践中也存在另一不合理现象, 个别司法机关强势介入, 大力扩张刑事司法权, 将一些本应行政处罚的案件纳入刑事领域, 并处以刑罚。通过完善“两法衔接”机制, 将借助检察监督, 促使行政执法机关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充分发挥行政执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前置性过滤作用。同时抑制刑事司法权的扩张, 坚守刑法谦抑性原则, 最终确立规制违法犯罪行为行政执法权与刑事司法权的适用度, 做好二者的过渡和协调, 防止争相管辖或互相推诿等现象出现, 保障执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从长远的角度看, 这一机制的建立将会逐步界定行政执法领域与刑事执法领域规制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界限, 使之逐步量化、明确化、规范化, 对于控制打击犯罪行为的范围和力度, 厘清行政法与刑法的界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完善“两法衔接”工作机制, 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实践价值。

三、“两法衔接”机制为执法不严、有罪不纠、以罚代刑等现象提供解决路径

在我国经济领域, 还存在执法不严、有罪不纠、打击力度不够等不合理现象, 突出表现为查处经济犯罪案件中的“四多四少”现象:即对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案件, 实际发生多、查处少;行政处理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少;查处一般犯罪分子多、追究幕后操纵主犯少;判缓刑多、判实刑少。[3]2006年至2008年, 北京市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417264件, 而由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只有40件, 不到万分之一, 且呈逐年递减之势, 2008年仅移送了4件。2006年至2007年, 全国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5229件中, 有4664件是检察机关建议移送的案件;同期检察机关立案查处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246人, 2008年1至11月又立案侦查136人。[4]

从实践情况看, 如在证券领域, 行政处罚与刑事制裁之间的衔接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 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员会自2006年成立至2009年共受理案件219件, 基本上所有案件都有罚款制裁, 但其中只有5.97%的案件移送公案机关, 显然有“以罚代刑”情形的现象;另一方面, 移送公安的案件, 如高新张铜案、江苏琼化案等十余个案件, 在移送公安后长期处于中止状态。 (6) 又如在治理非法集资领域, 实践中非法集资违法活动相当严重, 但对非法集资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则相当少, 行政执法部门对一些非法集资行为不及时处理, 往往到非法集资行为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后果, 甚至演变为严重的刑事犯罪, 行政机关才予以介入或会同司法机关共同介入,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政机关在治理非法集资领域的行政不作为或打击不力。在实际执法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行政执法机关基于对部门利益的考虑或法律理解等因素, 把一些应向司法机关移送的涉嫌构成犯罪的非法集资案件没有移送或者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由于知情渠道不畅通, 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查处、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情况难以开展有效监督, 长期以往, 既容易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有序发展, 也为行政执法机关国家工作人员提供滋生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提供土壤和空间, 从而影响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和公信力。

上述问题的出现,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分离执法体制, 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没有形成打击犯罪的合力。由于完善“两法衔接”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行政执法权与刑事司法权的有效衔接, 防止执法不严、以罚代刑、有罪不究等现象发生, 最终实现依法行政、依法执法和公正司法。针对行政执法领域的行政执法不严或行政不作为及司法扩大化等不正常现象, 结合行政执法机关与刑事司法机关在执法实践中的分离执法体制弊端, 建立两法衔接机制是有效手段和根治这一问题的最佳路径。同时, 通过完善“两法衔接”机制, 赋予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查处、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知情权、调查权和监督权, 以开展有效的立案监督和移送监督, 弥补行政执法外部监督的缺位。

四、建立“两法衔接”机制有利于发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优势和长处, 提高执法效率

行政执法机关一般针对行政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构成犯罪的则要移送刑事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追诉, 二者在适用对象、范围、强度和最终法律效果上都存在不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虽然各自独立运行, 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并产生衔接关系。这种联系与衔接并非凭空产生的, 是由执法对象的客观行为决定的。一方面, 行政执法机关在依法履行行政管理、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 对于行政相对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 的违法行为比较严重, 可能触犯刑律的, 就不能予以行政处罚, 而应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另一方面, 对于刑事司法机关而言, 有时甚至也会出现程序倒流的问题, 即对于那些已经进入刑事司法程序, 但最后经过侦查、起诉、审判, 认为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可免于刑事处罚, 可移送行政执法机关处理。只有做到了相互联系、相互衔接, 才能实现各自的功能, 既没有履职缺位, 又没有越俎代庖, (7) 在相互配合的前提下,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同时也体现了执法的严格和公正。

从刑事案件的来源分析, 相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也是重要的案件来源渠道。同时,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往往更直接和真实, 因为执法机关对事实和证据以及其他情况的了解和掌握保证了可信度和权威性, 有利于司法机关迅速获得全面的一手资料和尽快侦查、破案。对于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对移送涉罪材料等已作了明确规定。同时“两高一部”出台的相关规范性文件也已对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取得相关证据的效力做了明确规定, 在事实和证据有保障的情况下, 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司法机关工作量, 节约了司法资源, 同时在相互配合的衔接机制下, 也提高了执法效率。建立和完善两法衔接机制, 行政执法机关依法、主动、及时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既为司法机关依法打击刑事犯罪提供案源, 同时通过前期的行政执法活动, 也为案件的顺利侦查、起诉、审判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司法机关办案效率。

五、构建和完善“两法衔接”机制符合司法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 有利于提高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

“两法衔接”机制的建立顺应了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重新配置司法机关与其他权力主体之间的权力分配, 理顺各种权力运作的边界和定位权力之间的合理关系。建立和完善“两法衔接”机制就是从权力运行机制层面出发, 将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领域引入外部检察监督, 以达到制约行政执法权滥用, 规范行政执法权运作, 预防和查处职务犯罪, 进而通过这一衔接机制解决行政执法权和刑事司法权在执法领域的竞合和过渡等问题。这一机制的建立, 不仅使检察机关获得对行政执法过程中涉嫌犯罪案件是否移交司法机关的监督权, 而且与刑事诉讼法中赋予检察机关监督公安机关立案的权力有机衔接, 从而保障了检察机关从行政执法领域到刑事诉讼领域的全程监督。同时极大丰富和拓展了检察监督的范围和内涵,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 彰显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 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权威。

随后相关文件的出台, “两法衔接”机制的覆盖领域在不断扩大, 检察机关的立案监督职能也在扩展、深化和提前, 检察机关参与衔接机制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加大。同时, 以“两法衔接”机制的建立为契机,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定位和范围也得到了加强。检察权监督行政执法权, 检查监督扩展到移送监督的前沿, 这背后是对现行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和权力分配与运行机制的一大改进。

摘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是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在实践中的新探索, 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新实践。文章从应然的角度, 深入分析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应然,价值

参考文献

[1]元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检察, 2011, (12) .

[2]元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检察, 2011, (12) .

[3]李和仁.形成打击经济犯罪的合力[M].人民检察, 2003, (12) .

[4]周斌.行政部门瞒着刑案不移送以罚代刑盛行急需大揭盖[J].法制日报, 2009-3-7.

[5]练育强.证券行政处罚与刑事制裁衔接问题研究 (博士后出站报告) .

创新是文化产业的生命力之所在 篇6

只有创新才能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根植于一个民族和国家历久弥坚的文化积淀, 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多次开发和重复利用, 这就决定了它具有其他资源所没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文化企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要素, 文化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资源掌控和开发能力的竞争。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和有效地开发自身丰厚的文化资源, 就很可能在国外资本大举进攻面前丧失最先开发的机会和权利。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花木兰这个在中国妇孺皆知的故事本来是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一部分, 但将它拍摄成动画电影, 获得全球品牌效应的却是美国迪斯尼公司, 不仅票房上横扫千军, 一路凯歌高奏, 而且让世界数亿观众铭记在心的已经是“迪斯尼”的花木兰, 而非中国的花木兰。中国功夫和熊猫, 是中国所独有, 可在我们的心目中, 二者风马牛不相及, 一个凌厉快捷、一个憨态可掬, 但好莱坞硬是用创新的手法把二者有机结合, 创造出很好的文化产品——《功夫熊猫》, 在我国大陆上映3周时间就狂揽票房1.37亿元。可以想见, 我们的文化企业若不能将如此宝贵的文化资源与市场、资本进行有效对接, 文化资源就只能像深埋在地下得不到开采的自然资源一样无法产生经济价值。文化资源与市场、资本的对接, 不同于经济发展中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由于文化资源自身的特点, 这种对接最需要的是资源开发的意识和精准的市场眼光, 对文化企业经营者来说, 这无疑是一个战略层面上的要求, 尤其是后者, 更是对新世纪文化企业发展的一个挑战。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是一篇大文章, 关键是要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形式, 不断推出适合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欣赏口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只要把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包装好, 使之体现现代风格和审美情趣, 就可以打开市场, 赢得观众, 就可以把我国文化资源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

只有创新才能有效拉长产业链条

实际工作中, 我们常常感叹文化产业链条不长, 发展不快, 实际上也是缺乏创新观念所致。众所周知, 少林寺真正扬名是从电影《少林寺》开始的, 《少林寺》是对少林武术文化的挖掘和创新。一部电影可以创造一个景区的市场效应, 带来经久不衰的滚滚客源。无心插柳, 这反而成了典型的利用现代传媒, 通过大众传播途径, 打造旅游市场的范例。当然, 绝非一部电影就完全丰富了少林寺的旅游链条。于是, 有了大型舞蹈史诗《风中少林》, 《风中少林》也是对少林文化的挖掘和创新。这部大型舞剧的艺术魅力和创造性都令人赞赏。接着, 我们又有了《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也是在挖掘少林佛教资源。对同一文化资源的不断创新和充分挖掘, 就会有效拉长其产业链, 就会使文化产业得到有效发展。《米老鼠与唐老鸭》从漫画到电影、到电视剧、到玩具、到服装、到主题公园, 每一步都是产业链的有效延长, 每一步都离不开创新, 都是创新的结果。现在, 米老鼠还要过生日, 还要谈恋爱、还要选女朋友, 还要结婚, 每一步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 离不开创新。《哈利波特》也是一样, 从图书到电影、再到各种衍生产品绵延不断。玩具芭比娃娃的长盛不衰也得益于不断翻新的花样和衍生产品的不断开发。

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创造新的文化产业业态

文化产业近几年来的实践表明, 我国文化产业的业态比较简单, 不完善, 而且产业结构不合理, 急需要调整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 调整产业结构又需要比较完备的产业业态。要造就更多更完备的文化产业业态, 也必须通过创新来实现。创新是造就新业态的必由之路。我们知道, 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促生了新的计算机网络业态, 计算机网络业很快又派生出与此有关的众多业态。每一个新业态的出现, 毫无疑问都伴随着创新的过程。演出与旅游景点的结合产生了实景演出业态, 漫画与计算机的结合产生了动漫业, 网络与游戏的结合产生了网络游戏新业态。而这些无一不是通过创新来完成的。也可以说, 没有创新就不会有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出现, 湖南卫视“快乐购”就是立足新经济, 依托现代传媒、现代物流、现代资金流与现代信息流, 创新市场, 创新业态, 一跃成为文化产业的生力军, 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可达21亿元。

只有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文化资本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不错, 但在我国文化产业又是弱势产业,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文化资本的强力介入。实际工作中, 发展文化产业资金“缺血”的现象普遍存在, 加上我国文化产业的特殊性, 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几乎是可能性很小的事情, 就连国内非常强势而且已经上市的广电传媒也苦于资金困难而无法做得更大更强, 其他一些文化产业单位更不用说了。创新是吸引资本的唯一手段, 好莱坞不缺资本, 斯皮尔伯格不缺资金, 李安也不缺资金, 因为, 创新使他们总有好的电影问世, 几乎每一个产品都能为投资商带来丰厚的回报。张艺谋不缺资本, 冯小刚也不缺资本, 他们的创新精神使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有新的东西提供给市场, 得到很好的市场回报。不断探索成就了张艺谋, 从《红高粱》、《秋菊打官司》, 到太庙《图兰朵》演出, 再到《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 每一步都有创新, 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张艺谋, 也就没有张艺谋的电影。因此, 在创新的前提下, 文化产业资本奇缺的不利局面就会得到有效改善。西方经济学家罗默1986年就曾指出, 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 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我们只有通过创新, 大力发展创意产业, 我们的文化产业才会快速发展。

只有创新才能创造和引导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有三方面的决定因素:一是有没有闲暇时间, 二是有没有消费能力, 三是有没有消费需求。目前, 从理论上讲, 这三方面都不存在问题。但民众对文化消费仍然愿望不强, 有效文化消费仍然不足, 这是我们应当引起重视和集中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了。文化消费不足是和社会整个消费不足相关联的。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消费拉动, 我们的文化经济也不例外, 更需要文化消费的有效拉动。长沙歌舞娱乐业之所以红火, 就是因为长沙市的文化消费市场火爆, 需求旺盛所致。“超级女声”之所以成功, 也是消费需求拉动的原因。“刘老根大舞台”之所以成功, 而且能够在全国巡演, 是消费需求带来的结果, 也是不断创新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说, 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是靠发掘和开发出来的。如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就引起了文化遗产热, 鉴宝栏目也一度引导了收藏热。

家庭文化的价值所在 篇7

一、档案文献是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力证据

档案文献承载历史与文明, 是时空变迁的证明。通过深度挖掘档案历史文化资源, 可以寻找那些逝去的记忆和文化。探寻文化的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源和变化的轨迹, 追寻其精神意义和独特的人文价值。

珍贵的历史档案中蕴藏了文化形态中最为原生态、最真实的记录, 是文化的历史载体, 是文化的成长日记。档案文献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使得文化遗产的存在确立和传承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所在。

档案文献具有史料价值和历史价值, 公众对于档案文献的这种认知, 使得档案文献非常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 使其可信度相当高, 对于确立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的证据价值被凸显出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是对于档案文献来说, 它就是浓缩了的文明记忆, 是人类某一时期的文化承载体, 档案文献以它独特的方式高度概括。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 记载于档案文献中是零散的, 年代层次分明, 散佚在浩如烟海的档案文献中。

因此, 寻找和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订保护名录, 档案文献资源将会首先起到作用。这样的记录可能非常零散, 但是对于归纳和总结文化遗产名录,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而且这其中或被挖掘的更珍贵的记载有可能会被重新刷新。档案文献可能是记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的载体,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定有赖于档案文献的最早或者原始记载。这对于历史研究和文化溯源有更加清晰的脉络, 是更加珍贵的历史记载, 甚至是一种新的贡献和发展。

因此, 档案文献的地位和作用变得清晰和明确。

二、档案文献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 升华民族自豪感

在档案文献中可以探寻真相, 追根溯源。档案文献有巨大的说明力和影响力。通过档案文献, 我们可以提升民族文化的软实力, 持续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种类, 和拓宽文化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档案文献能够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价值, 在于它们同属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文化软实力越来越被重视和关注, 是因为国人已经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复兴伟大的中国梦, 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必不可少。

民族自豪感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因素, 因为本民族具有优良的品格和优良传统而感到光荣的心理, 它的主体始终是各个社会里的人民群众。提升民族自豪感可以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力量的强大, 可以是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国家文化力量的强大更具有渗透性, 更具有共鸣性, 更具有感知性, 更具有向心性。因为文化的力量是没有边界限制的, 它的呈现方式不是大海的波涛汹涌, 而是水滴石穿, 润物无声的缓慢过程, 更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所以它产生的能量难以估量。档案文献把这种珍贵的情感体验以历史和可以记录的形式被继承下来,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开启尘封的文化积淀的一把钥匙。

三、保护珍贵文化资源, 挖掘文化遗产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的古老国家, 我们的民族诞生了无数文化瑰宝, 但是也伴随着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变迁, 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我们只有深入挖掘各种档案文献资源, 才能从中窥探消逝的文明;可以充分利用文献资源, 寻找文化和时代的结合点, 寻找文化传承的使者, 将文化辉煌再现, 将文化传承, 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上一篇: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下一篇: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