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添魅力

2024-07-20

增添魅力(精选八篇)

增添魅力 篇1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能仅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学生产生疑问、暴露困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造成果的过程。因此,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一系列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的有效的优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为此政治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问题设计应精心,体现教学的目的性

上好政治课,必须重视每节课的开始。这就犹如一部小说,要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必须有精彩的开篇。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状态尽快吸引到课上,教师应当细观察、巧琢磨、精心设问。例如在上《股票、债券和保险》一课时,教师明确本课就是要让学生熟知几种投资理财的方式,于是我在课前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闲聊投资”。

张先生:半年前定期8000元,今天到期了看看半年的定期利息有多少。啊?才122元!

薛先生:你啊,如果把这些钱拿去买股票,一个涨停,你就赚800元,我看啊,把钱存入银行是最没什么意思了。

吴先生:这股票还是算了吧,2007年,我老婆投了5万元到股市,到现在只剩下2万不到,都亏死了。

朱先生:如果要稳妥点,还是买债券吧,至少比存银行划算。

杨女士:现在对炒股、买债券都没什么兴趣,宝宝还小,我想给她好好得买份保险。

通过这样情境式的导入,设疑,请学生来谈谈闲聊投资中所涉及到的几种投资方式及这些投资方式的特点,从而为本课的开展埋下伏笔,在精心设计的问题导入下,学生由趣生疑,由疑点燃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引发思考,无形中也增强了学生“我家是否也有这些投资理财的方式?我以后该如何进行投资理财?”等这样的问题意识,并自然而然得想要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从中寻求答案。

二、问题设计有梯度,增强教学的层次性

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总是经历着从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过程。在高一的政治教学中,学生刚接触《经济生活》,为了降低学生对政治学习的恐惧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在问题的设置上尽可能得贴近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学生想一想可以触碰到答案。然而随着知识的逐渐深入,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知识性问题向推理性问题的推进,要让学生随着问题的深入,思维的能力也要向纵深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尤其是跨年级教学的教师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甚至在同一班级的不同水平程度的学生,在设计的问题上要不同的深度,从而体现教学的层次性。

例如在上复习课《神奇的货币》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得明白有关外汇和汇率的知识,我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1、外汇和汇率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如果100单位的美元可以兑换更多(少)的人民币意味着汇率和币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三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梯度,第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回答,针对这种简单问题,可以让学习较为薄弱的学生回答,让他们也有发言的机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第二个问题,则需要一定的思维理解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它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的汇率变动得出答案,这样的问题可以让中等学生来进行回答。第三个问题,学生要能从汇率的变化中出总结出本币升值或本币贬值带来的利和弊。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和归纳,要求相对较高,这类问题可以留给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去完成。通过这样有层次性地优化提问,每个同学都可以感受到被教师所关注着,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启迪,成为学习的主人,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维上积极地向前推进。

三、问题设计以生为本,提升教学的互动性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构筑理想的课堂中谈到“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表演,也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更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在充满自由轻松的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师生、生生互动中学习的。这就需要教师应当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课堂提问,做到以生为本,从而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潜能。

例如,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课时,在讲到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时,我设置了一个探究问题,请学生结合自身现状谈谈该如何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努力?问题的设计是涉及学生的自身情况,学生的积极性颇高,都能主动得运用教材知识来进行拓展解答。就在这个时候,有个“调皮”的学生向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老师,你觉得你是否实现了你的人生价值?”这样的问题在很多学生看来是对教师权威的一种挑衅,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完全出于我的预设之外,而就在此时,我灵感迸发,为何不让学生来帮助我来完成这样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呢?于是,我将回答问题的接力棒又传回了学生手中,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来分析一下老师有没有实现自身的价值?学生在议论纷纷中帮我解决了难堪,同时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帮助学生再次领悟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及主、客观条件。通过这次的教学实践,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课堂应该属于学生,教师贯穿课堂的重要设问应当注重学生的实际,有互动性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才是学生乐于接受的课堂。

四、问题设计要融入生活,注重课堂的实效性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而《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更加充分体现了政治课的生活性。生活是智慧的源泉,只有源于生活的问题才更加具有生命力,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的问题设计必须结合实际生活,将知识的学习还原到真实的世界中去,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现实生活的能力。

例如,在上《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一课时,我从习近平出访俄国说起,结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俄期间,就加强中俄全方位战略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在涉及能源、生态环保、人文、地方合作、金融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这一时政信息设问,这一合作战略是基于什么因素才实现的?而后又结合俄罗斯舰艇炮击中国渔船,扣留中国渔民事件进一步设问,为何中俄良好的战略关系下还依然存在冲突,这又是基于什么原因?学生在活生生的时事背景下,将知识的习得转化为具体的运用,一方面增强了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也转变了学生对政治“假大空”的歪曲理解。实践证明,融入情境赋予生活的提问要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欲望,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思维。当然,以时政为依托的提问也要切忌满堂问,如果问题过于琐碎,重难点不突出,可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问题的设计要巧而精,切忌杂而乱,由此实现政治课堂的高效。

总而言之,政治教师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教学中的每个问题,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提问,通过优化的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探索性、灵活性和层次性,使有效提问成为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互动的桥梁,构建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的、和谐的、高效的、创新的、有魅力的政治课堂。

摘要: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通过提问,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强化学习效果;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诱导学生的思维;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可以反馈教学信息,恰当调节教学进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优化提问的具体策略:1、问题设计应精心,体现教学的目的性;2、问题设计有梯度,增强教学的层次性;3、问题设计以生为本,提升教学的互动性;4、问题设计要融入生活,注重课堂的实效性。

增添我们的魅力.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个人礼仪素养,自觉践行礼仪规范。

【教学重点】

自觉践行个人礼仪。【教学难点】

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教学方法】

采用小品、案例、讨论、学生表演等多种方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自觉践行个人礼仪。

【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作为一名学生,许多人都经历过人际交往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言语不当„„事情虽小,但常常挫伤我们的自信心,影响我们的形象。如果在未来的生活、求职、工作中,这些尴尬依然与我们如影相随,我们的命运会怎样?

《学习新课》

活动一:礼仪的重要性

材料一 2008年8月14日在北京奥运会男子古典式摔跤84公斤级决赛中,意大利选手安德烈亚·明古齐最终夺冠,而来自瑞典的运动员阿布拉哈米安冲金失败。在颁奖仪式现场,阿布拉哈米安因不满比赛结果而怒摔铜牌。16日,国际奥委会公布三项决定:阿布拉哈米安比赛成绩无效,他将被逐出奥运村,他的奥运选手身份也同时作废。国际奥委会同时剥夺了阿布拉哈米安的奥运会铜牌。

材料二 教材第5页(注:本产品教材所注页码均以彩色版教材为准,与黑白版教材页码略有不同)三个镜头。

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这两段材料,同学们有何认识?为什么国际奥委会要剥夺阿布拉哈米安的奥运会铜牌?三个镜头中的三位同学 展现的各是什么形象?导致三位同学不同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些材料表达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讲究个人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流露,是我们具有良好道德的表现。

板书:

一、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 活动二:讲究仪容仪表

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人,他从洛阳到杭州。因为迷失方向,就向路旁的一位老者问路,他开口直呼:“老头儿,到杭州怎么走?还有多少里?”老者见此人很无礼,心中不悦,顺口答道:“到杭州走中间那条路,里程大约七八千丈。”这人感到很奇怪,大惑不解地问:“老头儿,你们这里真奇怪,路程讲‘丈’而不讲‘里’?”老人冷冷地回答:“我们这地方一向讲礼(里),因为来了一个不讲礼(里)的人之后,就再也不讲礼(里)了。”这人听了之后,十分羞愧,无言以对。

平时我们接触一个人,给我们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就是他的个人礼仪。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个人礼仪也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尊为“礼仪之邦”。不少经典著述中,有很多关于“礼仪”的精辟阐述。所谓礼仪,分开来讲,礼者,礼也,即对待别人的礼节;仪者,式也,即尊重别人的仪式。“礼”与“仪”乃一硬币之两面,不可分开。礼在内,仪在外,从一定意义上讲,礼是做人之根本,仪是行世之方略。

过渡语:既然个人礼仪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个人礼仪来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

板书:

二、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

材料一 :小王是某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前夕,她在学校参加了某大型企业的招聘会,投递了自己的简历。一星期后,她幸运地接到了这家企业的面试通知,小王非常高兴。为了给应聘单位留下好印象,她特意买了一套新潮的时装,并做了一个新潮发型,兴冲冲前往面试。见面时,小王发现主考官用异常的眼光看自己,感觉很不自在,结果小王意外落选了。

一位人事总监说:“我认为你不可能仅仅由于戴了一条领带而取 得一个职位,但是我可以肯定你戴错了领带就会使你失去一个职位。”

材料二:教材第6页谢娜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一中小王为什么会落选?材料二中的谢娜凭什么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人事总监的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说明成功是从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开始的。整洁、得体、美观、高雅的仪容仪表,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且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好感,获得成功;脏乱、不当、丑陋、俗气的仪容仪表,带给我们的只能是轻视、反感直至失败。

学生活动: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组,小组同学互相观察,指出每位同学在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探讨有关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

教师归纳:(结合学生活动)仪容仪表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仪表修饰要做到“适合身体”,符合自己的年龄、容貌、肤色、身材和身份;要“适应场合”,与活动场合的气氛、环境相协调;要“整体协调”,展现出整体风采;要“适度”,把握分寸,自然合宜。

过渡语: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除了要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外,还要注意自己的形体姿态。

板书:

三、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 活动三:讲究形体姿态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形体姿态表演。

第一步,让学生把形体姿态表演的内容分成坐、立、行、交谈四大项,并根据自己表演的内容自由结成小组。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把自己置身在各种礼仪环境中,亲身体验各种礼仪要求,从中得到教育,学到礼仪知识。

第二步,学生畅谈体会。每个同学可以从自己的表现、他人的表现以及观看表演的感想等几个方面来谈,共同探讨形体姿态礼仪的具体要求。

教师点评:

站姿:站立时要挺胸收腹,双肩展平,双腿并拢,目视前方,面带微笑。(可示范正确姿势。)像这样的姿势可不规范!(可演示不规范站姿。)走姿:行走时应双肩平稳,双目平视前方,双臂前后自然摆动,摆幅以30度为宜。步履要自然且富于节奏感,表现出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坐姿:入座时动作要轻稳、从容不迫、优雅大方。女士坐姿:女士如着裙装,入座时应将衣裙向前稍拢一下,双肩平稳放松,立腰挺胸,双膝双脚并拢,两手自然搭握放在两腿之间,双脚„„(可示范各种坐姿。)男士坐姿:男士就坐时,双膝可略为分开,双手放于膝上或者交叉放于两腿中间。腰背挺直,给人以沉着、稳重之感。男士坐姿形式还有„„(可示范各种坐姿。)(做不规范坐姿)像这样的姿势可不够美。

交谈时要注意自己的表情,美好得当的表情是我们优雅风度的组成部分。

过渡语:言为心声,语为人镜。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还要特别注意养成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

板书:

四、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 活动四:讲究语言文明

学生活动:学生表演礼貌情景剧——“文明语言”的魅力。情景一:不小心把墨水溅到同桌的衣服上。情景二:同桌为你捡起掉在地上的钢笔。情景三:公交车上你不小心踩到一乘客的脚。情景四:找同桌借一本英语字典。

根据学生的表演,观看表演的学生逐一评价表演者的语言,分别找出优点,挑出毛病,谈谈感受。

学生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大家知道的文明用语。将文明用语进行分类,并在全班展开竞赛,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多。

教师总结:

见面语表达:早上好、下午好、您好、很高兴认识您、请多指教、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感谢语表达:谢谢、劳驾了、让您费心了、实在过意不去、拜托了、麻烦您、多亏您的帮助„„

致歉语表达: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请稍等、请多包涵„„ 告别语表达:再见、欢迎再来、祝您一路顺风、请再来、祝您晚安„„ 文明用语要求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有时,我们的本意是出于对对方的关心和负责,但因为说话方式不当,态度不对,好意就会变成伤害。

我们一起来看看教材第9页的三个镜头,他们这样的说话方式好不好,如果不好的话,我们应该怎么才能表现得更有礼貌呢?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并探讨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教师总结:我们身边时常发生的不文明的语言习惯,提醒我们要注意道德修养,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做到以下四点要求。

板书: 1.强化文明意识。2.训练语态形象。3.塑造文明话语形象。4.关注声音形象。

诗文交融增添语文魅力 篇3

一、以文解诗

古典诗歌是诗人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我们常说的诗歌的意境正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它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因此,阅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幅落寂单调的悲凉秋景,而它要表现的则是作者远在天涯,愁肠欲断的情怀。这个意境是通过枯藤、老树等九个事物所感悟到的,这种感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启发学生想象,即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中浮现加工,展现一幅立体的画面,引导学生步入意境,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然后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表现手法,用敬文化的语言对画面进行扩写。

当然诗中的想象也需要通过学生的诵读来实现,教师大可放开手脚,让学生在读中译出诗文,对诗中的情与景进行初步理解,然后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对诗文不加限制的改写、描摹。那时那物那人那景就会跃然纸上,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当堂竞说。如《钱塘湖春行》一诗,有的学生这样描绘:“春水初平的堤岸,春云舒展,贴近湖面,莺在有阳光照到的树上飞呜,轻巧的燕子衔泥喃喃而舞,是春花初绽令人眼花缭乱,是绿茵的草长得可没了马蹄……”当学生能够当堂这样联想,想象到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时便是入情入境了。如此诵读,学生既读出了画意,脑中展现了立体的图景,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诗的意境,开拓了学生的想象,其创造意识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以诗悟文

诗文浅显的课文,可以由“诗”入手,走进情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学生比较熟悉,内容也不太深奥,学生能读懂,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教师可先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朗读,初步了解诗题的意思: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这时顺势揭题导入,两位诗人,两个好朋友在黄鹤楼上依依惜别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好好品味当时的一幕。寥寥数语,成功地将学生带入课文,带入情境。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初步发现“文”与“诗“的联系。

比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可以这样预设:通过读书,大家已经发现课文和古诗写的都是同一件事。下面请大家找一找,与诗句前两行相对应的课文是哪几段?与诗句后两行相对应的课文又是哪几段?这样,既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落,又提示学生主动寻找借文学诗的途径和方法,预测自己对古诗的初步理解程度。如此直接出示古诗比讲课文来得更干脆,更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同时能节省课堂上的教学时间,让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意境,领略古诗文和现代语的魅力上。

还有另外一种情形,在对现代文的教学中,让学生用诗词来表达对文章的感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效果会更佳。如教授《背影》作者目睹家中的变故,与父亲车站送别时,我说道:“此时作者的家已今非昔比,面对祖母的去世,父亲差使交御,无论是谁都会有这样的愁苦。他的遭遇与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可谓是一样的。让我们借用李清照的词来总结朱自清的心情吧!”学生很快就吟出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最后一节中“泪光中再现父亲的背影”。经过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快就用“此时无声胜有声”概括出诗人的心境。

三、以诗代诗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感受诗情才是真正走进诗人内心,才是真正读懂了诗句。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是还在多比较归纳,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因此,教学诗词时,适当的复习巩固,让前诗来替代现代学的诗,对于领悟作者的情感很有意义。在《天净沙秋思》中,作者在词的最后不禁悲悯地发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愁思。学生只知道这是词的主旨句,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在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对前面景物描写的理解,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景有多凄惨,情就有多悲。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有情语。要问这悲,这愁有多深,我们只能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么,对作者的愁思理解此时也会完全领悟了。

四、以诗代文

在现代文中,总在强调对作者写作情感的理解,而有同学也尝试用诗来代替文,达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学习了《在山的那边》,学生对理想有了一定的认识,许多同学依照诗中的手法,借山与海来表达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其中一个同学这样写到:海/侠风范/傲气磅礴/水族之尊/号今天下/谁敢不从?/惊涛骇浪/谁与争锋?这首小诗大会,对海的赞美溢于言表。

提高学习兴趣,增添课堂魅力 篇4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语文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会很好地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本的内容较多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经过几次教材改编,现在的课文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融入现实社会。比如初二语文课本上第三单元中的《背影》、《甜甜的泥土》等几篇课文,都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厚爱,以及子女对父母的爱意和怀念之情。几位作者和学生们所处的时间、空间都不尽相同,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年龄差距和文化差异,这些因素也许会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体会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考虑到初中二年级学生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我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我班大多数学生的家长都常年在外工作,一年难得见几次面,从学生对父母的想念之情入手,顺利成章地导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语文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师要关注时事,并联系生活的点滴,适当地把流行文化因素自然地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使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训练在课堂和社会的双重环境下同步进行。例如在阐述第一单元的诗词《七律·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红军官兵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时,学生始终无法感同身受。于是我借助文中提到的“岷江”,从而延伸到四川都江堰,进而讲述“5·12”地震后解放军官兵不惧危险、不畏困难抢救灾区民众、重建灾区的种种事迹,结合学生了解的相关媒体信息,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由此及彼,基本了解了诗词的主旨,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除此,语文教师还要充分掌握课堂语言艺术,自如地使用恰如其分的课堂教学语言。课堂教学语言应表述清晰准确、言之有序、简洁练达;课堂教学语言应生动形象、妙趣横生;课堂教学语言应抑扬顿挫、言之有韵。富于幽默感的语言更容易使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过程,更容易缓和师生间的紧张气氛,也更能使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除了有声语言外,教师还应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调动体态语言,使讲课格外生动形象,紧紧抓住学生的视线和注意力。这些都是一个新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并学习的。

语文教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辩论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课本剧等多种形式的运用,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自读课文《〈长征〉节选》时,我把学生安排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己按照课文内容编排话剧,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排练中。然后我让每个小组到讲台上进行演出,进行角色扮演。虽然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话剧的演出没有预先设想中那么生动精彩,但是学生们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能自己体悟出文中人物的形象,以及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最后我在表演结束之后进行归纳总结。整节课在轻松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可以说,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一门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演练积累、归纳总结。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学习的最高境界不是想学习,而是觉得学习能带来快乐,即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合作的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征,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材中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从适当的角度切入教学内容。

总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满意、愉快、喜爱的情绪,才愿意学、高兴学。有乐趣才会有兴趣,有兴趣自然就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时间去钻研。因此,教师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将课堂教学设计得有吸引力,提高语文课堂的魅力,从而使学生以满腔的热情,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快乐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回顾两个月的工作,我高兴过、快乐过、伤心过、失落过。或许在时间的磨砺中,在许许多多工作的压力中,会有些疲惫不堪,但更多的是精神抖擞、神采飞逸,现在的我还没有什么业绩,所以我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完善,不断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也正以此为目标,鞭策自己在平日的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不足,努力向前,力争做新时代教师中的佼佼者。我相信,我的选择没有错,我无悔选择做一名教师。

摘要:语文课极容易沉闷, 因此语文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 激起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达到寓教于乐、增长知识的目的, 以此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语文是生活化的语文, 脱离生活的语文是空洞的, 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将语文和生活融合起来, 将课本内容拉近生活, 用艺术、形象、得体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 既可以增添语文课堂的吸引力,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教学语言,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柏学坤.语文课堂有你更精彩[J].新课程, 2010.4:141.

[2]洪胤.让语文插上生活的翅膀——生活资源语文化的有效措施思考[J].文教资料, 2010.7, (中旬刊) :58.

[3]刘艺茹.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科教论坛, 2009, (3) :170.

[4]欧晓芬.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考试周刊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0, (3) :70.

[5]王义起.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J].学苑教育语文教育, 2010.5:43.

[6]杨庆军.如何成功地驾驭语文课堂教学[J].学苑教育语文教育, 2010.5.

[7]袁琴华.浅谈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J].学语文, 2010, (1) :52.

增添魅力 篇5

增添课堂教学的魅力

武乡县蟠龙学区东沟小学 王 维

内容摘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多媒体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小学多媒体技术与各个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多媒体技术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本文就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具体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小学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一、发挥多媒体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乐学”

小学数学,由于学科自身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概括性,使得知识自身缺少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合理选用或制作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融知识与趣味为一体,增强知识的感染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前提,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知识的积累与智能的发展,也多于无意中完成,所以创造学习数学的愉快情境尤为重要。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色彩鲜艳,集画面、声音于一体,能静能动,能有效的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产生一种乐学的情感。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某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情境:上课伊始,伴随着优美的乐曲,从网上摘取的由圆形图案构成的大量的美丽的生活图片一幅幅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师巧妙地将音乐和图片相结合,积极调动了耳、眼、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把学生带入到欣赏的境界之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圆形的实用之美,继而通过欣赏“水在湖中荡起的圈圈涟漪”的录像,观察不同角度拍摄到的天坛祈年殿的图片,以及对比圆柱、圆锥和球体在不同状态下显现的不同形态以及滚动的球体在投影仪下展现的“相同”的投影„„无不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圆形的动态之美和永恒之美。多媒体的介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于圆形这一几何图形美的感受,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让学生愿学、乐学,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渴求愉悦的心理状态。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易学”

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以扎实的基础和自学能力等为前提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而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图像演示,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演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加之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行探索,可促进学生组建新的认知结构。

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同时行走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对小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难于接受,以往教师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时往往准备大量的教具和学具,而且演示动作和过程的连续性较差,动态演变和教学信息传递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教师在演示过程中既要进行操作,又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口头的信息传递,教得很累。而如果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分钟相二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5分钟,有5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会学” 小学数学教学,从知识本位、能动本位,转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因此,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小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信息流向、流程的控制上,人机交互功能使得教师能根据信息特点、学生特点和课堂的实际情况,实时地控制信息的表现形式和频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计算机可以控制某些对象(文字、图形等)使它们自动演绎出结果(而不是由老师说出),使学生对这些对象及其演绎的过程有着亲切感;利用计算机的快速功能可以充分展示某个思维的各种发展方向,以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功能可以反复多次演示某些内容而避免板书和擦黑板的不方便。另外,在传统的信息单向传递中,学生接受信息时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地位,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性使学生可以通过上机直接操作课件,控制信息传输的速度和次数,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还能实现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这些都使学生在教学中有更强的参与度,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以往一般是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圆割补成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推导出来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不是近似计算公式,这一点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即使教师通过把圆8等分、16等分、32等分进行割补,学生也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近似的长方形上下两边就越接近于直线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设计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时,把教师演示的过程用动画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出,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弄清了圆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关系,理解了为什么能化圆为方的道理,切实掌握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知识。在课件的演示过程中,注意步步引导,环环推进,逐步抽象概括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从而使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思维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继而,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剪拼、操作等活动验证——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三角形;还有的把圆剪拼成梯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尝到了独立思考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一般推导圆面积公式教学到此结束,可教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就此设问:“把圆剪拼成哪种图形的方法最为简单最易操作、推导?”教师这一提问把学生的思维兴趣推向高潮,这时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逐一展示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各种方法,学生很快归纳出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并说明为什么。这样使学生达到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学生的思维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加强直观,又有利于抽象概括,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这对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和生活实践的制约,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无法通过文字来有效地理解,利用多媒体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降低思维难度,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如在教学“时、分、秒”时,事先制作了一个大钟表,上面的大格和小格都显示的很清楚,点一下运行,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点一下暂停,可让学生读出钟表上的时间,也可拖动秒针或分针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白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小格,生动形象地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将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图、声、像兼具的动态教材,教学内容范围的扩大,更新速度的加快,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养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产生创新的灵感,进而提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比如在《千米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建立1千米的概念。1千米有多长,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我结合课件演示初步认识“千米”,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挂图或板书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中,进一步地加强学生对于1千米的认识。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际。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例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解决书本问题时非常流利,但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责任者是我们教师,是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分地把知识“纯粹”化,而忽略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

总之,合理选择、精心设计、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可以扩展课堂时间和空间,优化教学环节,还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提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和提供参与机会,使学生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动耳之中得到训练和发展。既然多媒体的魅力如此之大,何不尽情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增添课堂教学的魅力呢!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2、《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孙霞,威海市塔山小学,2003.6。

3、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学会出版,2004年第29期

工作单位: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蟠龙学区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046307

创设情境,增添思品课魅力 篇6

【关键词】三字经 三句半 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59-02

《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同学充分展现自我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受到深刻思想教育。

一位德国学者曾精辟的比喻说:“教学情境,犹如美味而有营养的汤,将 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 15 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 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 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 犹如盐之于汤。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与美感。”我从这位学者的理念中得到启发,体会到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创设情境教学手段有多种,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如视频音乐、幽默漫画、故事小品、儿歌表演等都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我在教学中常常使用的儿歌 三字经、三句半表演的形式来创设教学情境。

《学会和谐相处》一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原则和一些技巧,懂得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和顾及他人感受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首要规则。学会与人沟通,并以平和的心态解决分歧。教学中,我为学生编写了三字经和三句半,在讨论、交流发言后出示三字经总结,让学生诵读,提升了课堂效果。

“同学们,快乐欢。和相处,兄弟般。常沟通,勤聊天。讲团结,和蔼谦。与人善,心地宽。文明语,挂嘴边。讲道德,品行端。爱学习,用心钻。知识广,思维宽。互帮助,攻难关。敬师长,礼孝先。听教导,行不偏。学科学,发展观。创和谐,高峰攀。”

《和谐相处》三句半

我们四人前面站,

表演节目三句半,

和谐相处为内容,

请看!

班级就是咱的家,

同学人人都爱她,

创建和谐班集体,

靠大家!

我爱咱们的班集体,

和睦相处比一比,

文明礼貌谁最好,

看用语!

见面问好敬个礼 ,

“请”字“谢谢”记心里,

如有失礼先道歉,

对不起!

与人相处交朋友,

真诚相待要持久,

友谊珍藏心窝里,

像美酒!

人际关系靠沟通,

友善气氛常提升,

和谐相处创佳绩,

立大功!

和谐相处忘不了,

尊重长辈听教导,

文明礼貌人人夸,

就是好!

学生通过三字经的诵读和三句半的表演,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收到了良好效果。

又如:五年级的《认一认祖国政区》一课,涉及到初中的地理知识,在课堂上我采用多种的创设教学情境方法,开始导入播放视频《大中国》歌曲,创设情境,接着以“提问”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悬念,教师:听完这首歌有何感受?(学生说:”中国很大”、“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接着追问:这么大祖国有多少政区呢?为什么要划分政区?又是怎样划分的?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学生通过看书、看图解决这些问题后,出示儿歌

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云贵福吉安

四西二宁青甘陕

海台内重北上天

港澳深圳是特区

祖国统一差台湾

这首儿歌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把全国总结34个行政区 总结得清晰好记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率,又增强了爱国情感,进而达到了思品课的教育目的。

又如在教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中《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一课,有四幅图(四个小主题内容)即“团结友爱”、“热爱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的事情主动做”我在教学中讲解完每副图画教育内容分别用一段儿歌总结,即创设的教学情境,增强的教育教学效果。

热爱集体要做到,

团结同学最重要。

互相帮助齐奋进,

关爱他人树新貌。

热爱科学志不移,

勤思好问多学习。

社会实践踊参加,

乐于探究新课题。

自尊自爱自信强,

从小做个好儿郎。

养成生活好习惯,

文明礼貌保健康。

积极劳动能健体

勤俭朴素是明举。

自己的事自己做,

生活一定要自理。

增添魅力 篇7

李吉林老师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他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因此与其它教学情境相比较,音乐更具情境性、趣味性和感染力的优势。那么,怎样让音乐为语文课堂增添魅力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现浅谈如下:

一、导入引进音乐,奠定课堂教学情感的基调

导入新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根据课文内容,用合适的音乐渲染某种气氛,激发学生情绪,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角色,能够降低课堂教学的坡度,为良好的课堂教学奠定情感基调。

例如,教学《雷雨》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听一段表现雷电交加、大雨滂沱情景的音乐,然后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说听到了轰隆隆的雷声、呼呼的风声、哗哗的大雨声。我又问:“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有的说好像看到了闪电,有的说看到花草树木不停地摇晃着身体,有的说看到小动物们正急急忙忙跑回家……我顺水推舟,揭示课题。这样导入生动、形象,再现了课文的情境,一开始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二、朗读时引进音乐,促进朗读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朗读课文时配上合适的音乐,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还能激发情感。这时,他们朗读的语速、语调会相应地与音乐保持一致,达到理想的效果。

有些课文非常适合感情朗读,若辅以音乐语言就能让情境得到进一步渲染,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受到情感熏陶。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特意精选了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课文朗读的背景音乐,乐曲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与课文优美的文字相结合,把学生带进了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又如教学《黄山奇石》中“猴子观海”一段时,为表现“翻滚的云海”,我用了钢琴曲《梦里的故事》,那舒缓荡漾的旋律恰似一波一波涌动的云海,学生在朗读时“情随乐生”。

三、课中引入音乐,营造乐学氛围,帮助突破重难点

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偏小,学习持久性是有限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需要不断地被激发。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引进音乐,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学习的倦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音乐中领悟意韵,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如在教学写景散文《桂林山水》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漓江的美景,我不仅用课件展现了漓江秀丽的山水图画,而且用优美的音乐和入情入境的导游语响在孩子耳畔。在这优美的情境中,学生的想象也悄然展开。在余音绕梁的气氛下,(稍倾)我轻声地问:“你们能说说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拨动漓江水的感觉吗?”“清凉极了,溅起的小水珠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呢!”“我没忍心打破漓江的宁静,但我感受到了迎面吹来的凉风中还夹带着漓江水那甜甜的气息!”孩子们在此柔美的情境中,完全沉浸在了漓江宁静之美的体验中,至此,“身临其境”之感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课文的意境体验到了,课文语言的神韵感悟到了,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也就水到渠成地得到了一次陶冶。正由于音乐和图画的介入,学生才兴致勃勃地朗读着课文,品尝着语境,主动地甚至是忘我地倾向教学过程,这种学习活动无疑是一种乐学,一种美的享受。

与传统教学对于文本中重点、难点部分分析、讲解不同,音乐营造的乐学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涵咏文本,在艺术体验中进行文本的审美,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四、课末引进音乐,制造余音绕梁的效果,升华情感

在深入领会课文主题时引入音乐,可以加深印象,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课文主题的理解。

例如,在一次听课中,一位老师上《千年梦圆在今朝》。在这堂课的结尾,那位老师安排了一个拓展读写:“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并结合课文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在学生写的时候,老师以《超越梦想》作为主题背景音乐。伴随着这首激情四溢的歌曲,学生既加深了课文理解,又深化了情感,从心底深深涌起一股爱国激情,体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

在语文教学中配以适当的音乐,不仅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而且能为学生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

我在教学探索中还感觉到,音乐运用于语文课堂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巧设悬念 增添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篇8

关健词 创造性思维 巧设悬念 艺术魅力

好的文学作品总以情感丰富、善于联想而见长。巧设悬念是增添文学作品魅力一个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作家通常在情节的高潮、结局处突然收笔,设置悬念,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诱导读者兴致勃勃的去猜测,去期待,乃至达到欲罢不能非要弄个水落石出的地步。这种手法,既促进读者的思维活动,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很多文学大家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手法的运用。

莫泊桑的《项链》,在故事的结尾作者安排了这样的情节,当玛蒂尔德在公园遇见弗来思节夫人时,她诉说了十年来自己为偿还项链而付出的代价后,“弗来思节很受感动了,抓住了她的两只手:‘哎,可怜的玛蒂尔德,不过我那一串本来是假的,顶多值得五百金法郎!’”作者到这里突然顿笔,给读者营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玛蒂尔德在知道项链是假的后,反应会怎样?又怎样生活下去?

美国女作家米切尔的传世之作《飘》也以结尾的巧设悬念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永恒的疑问:当白瑞德心如死灰离开郝思嘉时,郝思嘉终于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的人就是这个自己一再漠视和伤害的白瑞德,她想到:“我明天到塔拉再去想吧。那时我就禁受得住一切了,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而明天怎样?郝思嘉能否找回白瑞德对她的爱?天下有情人是否都能成眷属?给世界读者设置了悬念。有人说白瑞德永远离开了她,也有人说她最终还是找回了他。面对读者的这种种联想与疑问,作者却不以为然的说:“本书的结局我已写在书页上,我已无任何补充”。作者的这种解答,也就有了后人所续的《斯嘉丽》的产生。

曹雪芹的《红楼梦》,当黛玉在病榻上知道宝玉结婚的消息时,只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宝玉,你好、好”就离开了人世。这种痛苦的结局让每位读者为黛玉的离去而掩面哭泣,更会情不自禁的想痴情的黛玉会不会说的是:“宝玉,你好、好狠心!”还是什么?

沈从文的《边城》,当天保为成全弟弟和翠翠外出闯滩而死。摊送心怀愧疚离开家乡,也离开了翠翠,结尾只剩下翠翠一个人在渡口苦苦等待摊送的回来。而翠翠是否能等回摊送,也给人们营造了悬念。

中国的章回体小说常常在读者特别关注的情节上,留下这么一句“欲听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也是利用悬念的设置引起读者对下文情节的关注。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这样通过故意设置情节上的空白给读者设置了悬念,大大激发了读者的创造能力,并引起读者无穷无尽的联想。我们也看到后来虽然有后人给这样留下悬念的作品写了续篇,但反而因为情节上的实而削减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度,其艺术魅力是无法与原著相提并论的。

由以上的分析可见文学作品中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可以大大增强作品的表现魅力,但我们也遗憾的看到很多学生还没有意识到或学会把这种手法运用到我们的作文写作中,特别是在情节性很强的叙事文体上运用。学生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是力求做到言无不尽,每个情节的交代都尽量做到翔实细致,惟恐自己少写和漏写了什么。情节的设置是平铺直叙,不会设置悬念,也没有留下什么情节上的空白来激发读者的想象。阅读这样的文章,好比是一个粗粮做成的馍馍,既激不起

人们想吃的欲望,或是吃了却无回味可言。那么怎样来培养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的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一、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设置悬念,让作品具有好的联想效果,作者先要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即想象力,才能在作品中营造出这种效果。

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作文教学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怎样去培养创造性的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训练。

(一)利用课文优势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改写、扩写、续写等想象作文,创造想象的训练。如《 孔乙己》 中孔乙己的结局。《 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后会做怎样的官?还有前面提到的《 项链》 、《 边城》的续写,都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断创新,训练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二)写作训练时,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的练习。事物往往具有多面性,“横看成岭侧成峰”,训练学生写作时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让学生体会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语言表现,帮助打破思维的狭隘性。

二、学会在文章中设置悬念

关于文章的写作,清代诗人袁枚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文似看山不喜平。”因此學生在写作时要学会推波助澜,设置悬念,事件的记叙一定要有起有伏,不要让人看穿,切忌平铺直叙。

怎样设置悬念呢?悬念的设置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篇首设置悬念。这种设置悬念的形式运用很广泛,它有助于创造氛围、环境,展开矛盾,引出下文。第二种是在篇中设置悬念。这种设置有助于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最后一种是在篇尾设置悬念,抓住人们追求完美的心理,引发读者无穷的联想。具体方法有:

(一)以人物某一时刻的动作、神态、言行、心理的描写设置悬念。如《林黛玉进贾府》里王熙凤的出场作者就抓住她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给读者设置了悬念:在这样等级森严的贾府,是什么人敢如此放肆?

(二)以环境描写为悬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落笔就交代了“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一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为什么还不赶快回家?她的命运、结尾如何?文章一开头,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的环境中,于是便紧紧扣住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细的心理。

(三)以一个情节为悬念。如《药》一开始就写了老栓与小栓的娘的对话,就给本文笼罩上一层神秘的气氛。老栓到底起这么早去干什么?要去哪儿?带钱去干什么?为什么不明说要买的东西?这样的情节,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抓住读者的心理。

(四)以贯穿全文的一个事物为悬念。如《项链》就在文中围绕借来的项链是假的设置了以下的悬念:首先是弗来思节夫人没有犹豫就把项链借给了玛蒂尔德。接着是丢了项链后在珠宝店里找到相似的项链,却找不到配套的盒子。然后是买了真项链还给弗来思节夫人时,弗来思节夫人并未做任何检查。

(五)运用设问构成悬念。如《羚羊木雕》 一文的开头,妈妈劈头就问:“那只羚羊到哪儿去了?”语气生硬,什么“羚羊”?妈妈问这干什么?这样,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带动了故事。

(六)运用倒叙构成悬念。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一开头就这样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当读者读到此处,不禁要问,作者的父亲肯定有许多方面令作者不能忘怀,为何单单不能忘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读者造成了很强的悬念,吸引读者到文中去找答案。

(七)逐步展开悬而未觉的冲突。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先写店小二告诉林冲陆虞侯要害他,林冲边怒气冲冲的提着到上街去找,这个时候读者会认为一场血战会展开,但林冲找了两天没有找到,让读者悬着的心放下了。接着又写到陆虞侯设计把林冲弄到草料场,又把观众的心悬了起来,在加上文中对火的描写,更增添了读者对林冲安全的担心。直到林冲杀了陆虞侯等人,观众悬着的心才放下。正是由于作者不断的“卖关子”,设置悬念,才激起读者对人物命运的担心。设置悬念一般有三个环节:第一是设置悬念,即提出悬而未觉的问题,吸引读者。第二是发展悬念,即逐步激发读者求知心理。第三是解决悬念,即解决矛盾,揭示谜底。

悬念的运用既要符合生活规律,也要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这样才真实感人,如果设置悬念不合情理,那就大倒读者的胃口。

上一篇:档案工作概念下一篇:粉细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