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重大事项决定

2024-07-18

劳动重大事项决定(精选四篇)

劳动重大事项决定 篇1

本人认为, 第一种观点只是看到了该条款中规章制度与重大事项决定的联系或相同之处以及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定义务, 明显忽视了规章制度与重大事项决定的诸多区别, 从而混淆了规章制度与重大事项决定的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错误地将重大事项决定纳入规章制度的范畴。之所以在第一款中没有把重大事项决定写进去, 原因在于重大事项具有临时性和不确定性, 如将其列入一项宣告性的条款, 难免与现实脱节。

笔者基本同意第二种理解, 认为《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主题是“劳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

劳动法律法规中的规章制度是指由用人单位依据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由用人单位有权部门制定或与劳动者协商制定的有关劳动条件和劳动管理以书面形式表达的并以一定方式公示的非针对个别事务的处理的规范总称。因此, 劳动法律法规中的“规章制度”称之为“劳动规章制度”更为准确。为此, 笔者建议在修改或解释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有关条款时, 将“规章制度”修改或解释为“劳动规章制度”。理由主要有:

首先, “规章制度”从字面上理解, 范围应大于“劳动规章制度”, 应包括劳动规章制度之外的内容如用人单位组织规则、财务管理制度等, 而不仅限于同劳动相关的内容, 劳动规章制度只是单位规章制度的一个重要分支内容或者说劳动规章制度是规章制度中的一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如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劳动者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 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违反交通法规与履行劳动义务并无直接联系, 显然不属于“劳动规章制度”, 但它作为“规章制度”的内容却并无不可。用人单位按该规定对劳动者做出处理虽不太合理却也并不违法。

其次, 无关劳动组织和劳动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属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 不应涵盖在劳动法律法规之中, 这样的规章制度属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重大事项决定是指用人单位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或安排, 并要求用人单位各部门和劳动者贯彻执行的指令性文件。严格意义上来说, 应称之为“劳动重大事项决定”。其理由与劳动规章制度称谓的理由相同。

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重大事项决定, 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逻辑结构不同。劳动规章制度是劳动者的行为规范, 其逻辑结构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三部分, 缺一不可。劳动重大事项决定的逻辑结构主要是“安排”这一内容。根据具体用途和内容的不同, 一般分为知照性的决定和指挥性决定。

(二) 针对的对象不同。劳动规章制度是针对不特定的劳动者对象, 效力范围具有全面性, 即其能够约束用人单位和其内部的全体职工;劳动重大事项决定是针对特定的劳动者对象, 这里的特定性包含两项内容:一是明确性, 即一种行为是针对谁、约束谁, 行为双方主体及第三人都是明确的;二是固定性, 即该行为所约束的对象在该行为约束期间是固定的、可数的, 既不会增加, 也不会减少。

(三) 适用上能否反复不同。劳动规章制度可以反复适用;劳动重大事项决定不可以反复适用。

(四) 溯及方向不同。劳动规章制度是约束劳动者将来可能发生的行为, 即具有“往后约束性”;劳动重大事项决定是约束劳动者业已发生的行为, 即具有“向前约束性”。

(五) 效力的间隔性不同。劳动规章制度需要通过中间环节的行为才能对相对人 (劳动者) 的权利和义务发生影响, 劳动重大事项决定无须通过中间的行为环节就可以直接约束相对人 (劳动者) 的权利和义务。

(六) 针对的事件发生时间不同。劳动规章制度是对未来之劳动事件作出“假定”、“处理”、“制裁”的规定, 劳动重大事项决定是在已有劳动事实的基础上直接适用的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廖名宗.劳动规章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5.

涉及集体财产的重大事项如何决定 篇2

涉及集体财产的重大事项必须依法定程序,经本集体成员决定。

集体所有的特征要求民主管理集体事务,涉及集体成员重大利益的事项,必须依照法定程序经本集体成员决定。现实中往往发生少数村干部擅自决定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大事的情况,群众对此反映十分强烈。为了维护集体成员的合法权益,《物权法》明确规定了必须经集体成员决定的事项。

(1)土地承包方案以及将土地发包给本集体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土地承包方案以及将土地发包给本集体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直接关系到本集体成员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的长期稳定。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土地承包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首先。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再由该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然后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承包方案。承包方案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E村民代表同意。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2)个别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之间承包地的调整。原则上,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如果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需要适当调整的,按照《土地管理法》、《农村上地承包法》的规定,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3)土地补偿费等费用的使用、分配办法。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士地。,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土地附着物补偿费等费用,j这部分费用大部分分配给本集体成员、补偿受影响的士地承包经营权人,其余部分的使用的分配办法必须经集体成员通过村民会议等方式决定。

(4)集体出资的企业的所有权变动等事项。实践中,很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都投资兴办企业,一方面实现共同致富,另一方面也解决丁大量农业人口的就业问题。集体出资的企业收益属集体成员集体所有。如果将该企业出让或者抵押的,也要经过本集体成员讨论决定,不能由该企业负责人或者本集体管理人擅自做主。

(5)法律规定的其他事项。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乡统筹的收缴方法、村提留的收缴和使用等,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正确行使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篇3

决定权是宪法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形势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依法行使重大事项的决定权,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推进人大工作实践创新,促进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行使决定权的重要意义。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实践证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行使好重大事项的决定权,需从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的地位和作用上,从肩负着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这一根本任务上,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历史重任上,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上,从围绕中心和服务大局的重要职责上,充分认识行使决定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之一,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通过决定权的行使,重大事情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让人民讨论,重大决策让人民参与,体现了人民的事情由人民决定的本质特征。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客观要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方略已明确载入宪法。而人大及其常委会处于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第一线,肩负着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一方面,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作出决议、决定,保证和推动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另一方面,对国家尚未立法而本行政区域内法制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决议、决定的形式加以补充和规范,从而加快推进法治建设的进程。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需要。人大的工作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既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权,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体现。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及时、准确、科学地作出决议、决定,使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变成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决定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职权的核心。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和任免权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四项重要职权,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决定权在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其它“三权”,可以说,没有决定权,监督工作就没有方向和目标;没有决定权,人事任免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行使好决定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全面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的前提和基础,对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增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范围。“重大事项”是一个动态概念,会因时、因地发生变化。因此,确定重大事项需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始终围绕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围绕政府的重点工作,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从多年的实践看,重大事项大体可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法律明确规定必须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决定的事项;二是本行政区域内带有根本性、长远性和全局性的事项;三是与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事项;四是涉及到依法治国,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重大事项;五是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强烈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六是“一府两院”认为需要提请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

行使决定权的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近些年来,我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虽然在依法行使决定权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但大家普遍认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对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决定权还比较薄弱。从总体上看,决议、决定的质量还不够高;从结果上看,决定权的实效还不够明显。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认识上的,也有操作上的;既有表面的,又有深层次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一些同志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意识淡薄,导致认识上的误区:一是混淆党委决策权和人大决定权的关系。由于长期以来许多重大问题往往都是“党委决定,政府执行”,有些同志担心,人大行使决定权会不会被认为是和党委争权。因而,在行使决定权时缩手缩脚,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致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权的弱化。二是认为人大行使决定权的客观条件尚未具备。有的人认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能是监督,特别是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很多人片面地将人大看着是纯粹的监督机关;也有人认为,法律对决定权没有明确界定,实施起来难以把握。三是把党和国家关系绝对化,不明白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是通过必要的法律程序来完成的。因而造成一些法定的本该由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没有经过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一些应该报请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批的项目没有报批,一些应该向人大及其常委会备案的文件没有报送等等。

必须建立和完善机制。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职能,目的是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机制与所肩负的重大责任还不太相适应,这就要求人大及其常委会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机制。具体说就是,在接受政府提出的议案后,要有严格的调研论证过程,对调研论证过程的时间和形式要作出严格的规定,,要从机制上保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工作机构必须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掌握真实的社情民意。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时,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倾听不同声音,最终集体行使职权,作出决定。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听证制或两审制、三审制的办法,如此,才能真正不负人民重托,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决定权。

必须提高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人大机关工作入员的素质。从我们调查的情况分析,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关系到本行政区域的大局,关系到本地区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因此,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員及人大机关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重大事项的审议质量。当前,由于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职业、精力、法律水平、专业知识以及督政议政的能力参差不齐,个别人员甚至对行使决定权的重要性认识有偏差,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对本地区的情况和许多重大事项了解不深不透,很难对重大事项作出科学、准确的论断。所以,今后亟待解决认识问题、培训问题和督政议政能力问题。因此,只有切实提高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机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有效地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

劳动重大事项决定 篇4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全文如下: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防范决策风险,保证国有企业科学发展,按照中央关于凡属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简称“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的要求,现就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部署,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要求,以明确决策范围、规范决策程序、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贯彻落实。

(二)“三重一大”事项坚持集体决策原则。国有企业应当健全议事规则,明确“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规则和程序,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董事会、未设董事会的经理班子等决策机构要依据各自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集体讨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要坚持务实高效,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保证决策的民主性;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和有关政策,保证决策合法合规。

二、“三重一大”事项的主要范围

(三)重大决策事项,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规定的应当由股东大会(股东会)、董事会、未设董事会的经理班子、职工代表大会和党委(党组)决定的事项。主要包括企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重要决定的重大措施,企业发展战略、破产、改制、兼并重组、资产调整、产权转让、对外投资、利益调配、机构调整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企业党的建设和安全稳定的重大决策,以及其他重大决策事项。

(四)重要人事任免事项,是指企业直接管理的领导人员以及其他经营管理人员的职务调整事项。主要包括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和下属企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免、聘用、解除聘用和后备人选的确定,向控股和参股企业委派股东代表,推荐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和经理、财务负责人,以及其他重要人事任免事项。

(五)重大项目安排事项,是指对企业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盈利能力以及生产装备、技术状况等产生重要影响的项目的设立和安排。主要包括投资计划,融资、担保项目,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业务,重要设备和技术引进,采购大宗物资和购买服务,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重大项目安排事项。

(六)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是指超过由企业或者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所规定的企业领导人员有权调动、使用的资金限额的资金调动和使用。主要包括预算内大额度资金调动和使用,超预算的资金调动和使用,对外大额捐赠、赞助,以及其他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

三、“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基本程序

(七)“三重一大”事项提交会议集体决策前应当认真调查研究,经过必要的研究论证程序,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重大投资和工程建设项目,应当事先充分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重要人事任免,应当事先征求国有企业和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机构的纪检监察机构的意见。研究决定企业改制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企业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八)决策事项应当提前告知所有参与决策人员,并为所有参与决策人员提供相关材料。必要时,可事先听取反馈意见。

(九)党委(党组)、董事会、未设董事会的经理班子应当以会议的形式,对职责权限内的“三重一大”事项作出集体决策。不得以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作出决策。紧急情况下由个人或少数人临时决定的,应在事后及时向党委(党组)、董事会或未设董事会的经理班子报告;临时决定人应当对决策情况负责,党委(党组)、董事会或未设董事会的经理班子应当在事后按程序予以追认。经董事会授权,经理班子决策“三重一大”事项的,按照本意见执行。

(十)决策会议符合规定人数方可召开。与会人员要充分讨论并分别发表意见,主要负责人应当最后发表结论性意见。会议决定多个事项时,应逐项研究决定。若存在严重分歧,一般应当推迟作出决定。

(十一)会议决定的事项、过程、参与人及其意见、结论等内容,应当完整、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查。

(十二)决策作出后,企业应当及时向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报告有关决策情况;企业负责人应当按照分工组织实施,并明确落实部门和责任人。参与决策的个人对集体决策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或者向上级反映,但在没有作出新的决策前,不得擅自变更或者拒绝执行。如遇特殊情况需对决策内容作重大调整,应当重新按规定履行决策程序。

(十三)董事会、未设董事会的经理班子研究“三重一大”事项时,应事先与党委(党组)沟通,听取党委(党组)的意见。进入董事会、未设董事会的经理班子的党委(党组)成员,应当贯彻党组织的意见或决定。企业党组织要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职工群众,推动决策的实施,并对实施中发现的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符或脱离实际的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如得不到纠正,应当向上级反映。

(十四)建立“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回避制度;建立对决策的考核评价和后评估制度,逐步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四、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十五)国有企业党委(党组)书记、董事长、未设董事会的总经理(总裁)为本企业实施本意见的主要责任人。

(十六)国有企业应当依据本意见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报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审查批准。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在制定或审批国有企业章程时,应当根据本意见明确相关要求。

(十七)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对国有企业制定的“三重一大”事项范围是否全面科学、决策程序是否严密、责任追究措施是否有效进行严格审查,予以批准的,应当在批准后监督其实施。

(十八)纪检监察机关应当督促指导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机构的纪检监察机构,切实加强对所管辖的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

(十九)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机构在依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的规定,结合考核进行监督检查,作出评估,并向企业党组织和上级纪检监察机构报告时,应当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情况作为重点内容。

(二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执行情况,应当作为巡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事项;作为民主生活会、企业领导人员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作为厂务公开的重要内容,除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应当保密的事项外,在适当范围内公开。

(二十一)组织人事部门、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和审计机关,应当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对企业领导人员考察、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任免以及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十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应当依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处理,违反规定获取的不正当经济利益,应当责令清退;给国有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上一篇:课程教学的市场调查下一篇:种植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