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增生

2024-08-08

细胞增生(精选八篇)

细胞增生 篇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 , 血沉10 mm/h, 生化 (-) , CEA 2.25 ng/mL。

影像学检查:胸部B超示左侧局部肋骨低回声区;胸部DR片示左侧第10肋骨腋后段膨胀性骨质破坏, 与长轴平行, 长径约5 cm, 呈多房状边缘不清, 无硬化边, 周围反应性层状骨膜增生 (见图1, 2) , 考虑骨肿瘤。颅骨、骨盆、脊柱骨质未见异常;CT示左侧第10肋骨骨质破坏, 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影, 余所见与X线平片相仿。

手术所见:取左锁骨中线第10肋间为切口, 长约12 cm, 查看第10肋骨有一约5 cm的骨质破坏肿瘤段, 病灶内形成结节状肿块, 呈灰红色, 部分出血, 质地易碎, 侵及周围胸膜。

病理结果: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CH) (见图3) 。

讨论:Langerhans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 含有胞质包涵体, 或称为X小体, Langerhans细胞在各种不同组织内浸润, 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 即为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颅骨、下颌骨、肋骨是最常受侵犯的部位[2]。本例发生于肋骨, 术前误诊为肿瘤, 回顾性分析发现, 应当首先考虑本病, 有以下原因:年龄 (儿童) ;发生部位 (肋骨) ;单发;病灶特点为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欠清、周围骨质密度增高及周围反应性层状骨膜增生。误诊原因有:经验不足;实验室检查 (血沉、白细胞、嗜酸性细胞均正常) ;颅骨最好发部位未见异常。

图1, 2 胸部DR片示左侧第10肋骨腋后段膨胀性骨质破坏长约5 cm

图3 病变段肋骨切除标本病理证实为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HE×100)

参考文献

[1]王云钊, 兰宝森.骨关节影像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591-595.

细胞增生 篇2

患者,男,46岁,因乏力,面色黄苍白2个月余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病史,查体:呈贫血貌,体温36.7℃,脉搏98次/分,心率稍快,两肺(-),肝脾未触及,全身骨骼无叩压痛。化验:Hb 36g/L,RBC 1.22×1012/L,PLT 68×109/L,WBC 1.5×109/L,中性杆状核11%,中性分叶核26%,淋巴细胞58%,浆细胞5%,网织红细胞0.8%,血沉12mm/小时,类风湿因子阴性,酸化血清,糖水及含铁血黄素等试验均阴性,血清蛋白总量71g/L,白蛋白44g/L,球蛋白27g/L,免疫球蛋白定量:IgG 12.50g/L,IgA 2.25g/L,IgM 1.30g/L,尿本周氏蛋白阴性,X线检查:颅骨、胸骨、脊椎及盆骨均未发现溶骨现象。X线胸部拍片心肺无异常。骨髓增生活跃,原粒细胞1.5%,早幼粒细胞0.5%,中性粒细胞8.5%,晚幼粒细胞7%,中性杆状核9%,中性分叶核6%,嗜酸性粒细胞1%,部分中性粒细胞胞浆颗粒减少,可见空泡,核出芽,核分化不良,及pelger-huet异常,偶见环状核和巨形杆状核粒细胞。红系增生明显,原始红细胞3%,早幼红细胞11.5%,中幼红细胞13.5%,晚幼红细胞17.5%,红系各阶段均可见巨幼样变,双核、三核以及核碎裂,核出芽等,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可见多染,蓝染和巨大红细胞,淋巴细胞8.5%,浆细胞12.5%,均为成熟型,全片共见巨核细胞108个,可见单圆核,多圆核,小巨核和微巨核细胞,血小板胞浆颗粒减少,可见巨大血小板。

该例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多系增生异常(MDS-RCMD)伴浆细胞增多,采取康力隆6mg/日,口服,三氧化二砷10mg稀释于5%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滴至少持续4小时以上,1次/日,强的松30mg/日口服,同时服用维生素B6 60mg/日,维生素C 600mg/日。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象:HB 70g/L,WBC 1.8×109/L,中性粒细胞42%,淋巴细胞54%,浆细胞4%,网织红细胞1.2%,骨髓增生活跃,红系明显增生,粒:红=0.7:1,三系仍呈明显病态造血,浆细胞7%,患者自感身体良好要求出院,继续维持康力隆治疗,定期复查。

6个月后患者因发热,贫血加重再次住院。查体:重度贫血貌,体温38.9℃,两肺呼吸音粗糙,肝脾未及,血像:Hb 32g/L,WBC 1.5×109/L,PLT 52×109/L,中性粒细胞51%,淋巴细胞46%,浆细胞3%,骨髓增生度及病态造血同前,浆细胞9%。针对患者病情给予抗感染,输血,复用康力隆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月余后病情加重,患者家属要求出院。

讨 论

本例患者呈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活跃,以及明显的三系病态造血,所以完全符合MDS-RCMD的诊断[1],MDS可伴有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以及NK细胞等增多现象[2],本例的特点是血与髓内浆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骨髓最多一次达12.5%,最低亦在7%~9%,虽有文献指出MDS亦可出现浆细胞增多(1~3),但这种明显增多的病例尚属少见。

多发性骨髓瘤(MM)和意义不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均为浆细胞增多的疾病,但本例骨质无破坏,免疫球蛋白不增高,尿本周氏蛋白阴性,且所见浆细胞均为成熟型,故可排除这些疾病。另据患者既往身体健康,第1次住院期間不发热,无咽痛,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X线两肺(-),所以患者亦不存在可能引起浆细胞增多的结核病,风湿病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征象。因此认为本例浆细胞增多与MDS本身有关,可能是该症引起的一种骨髓反应现象,但其发生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有待探索观察。

参考文献

1 Liesveld JL,Lichtman MA, 2011, Hyelodyspl astic syudrome.In:Kaushansky K,Lichtman MA,Beatler E,et al.Williams Hematology,8thed,New York,MoGraw-Hill,1249.

2 林风茹,郭晓楠,任金海.恶性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

3 姚尔固,林风茹.血液科临床借忘录.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15.

细胞增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第1例患者女,46岁,8月前无明显诱因肛缘出现一圈肿物,无出血无流脓,于当地医院行“混合痔切除术”,术后切口一直未愈合为求系统治疗来我院。查体:T36℃,神智清,精神可,大小便正常,发病以来未见进行性消瘦。第2例系外院会诊病人,患儿1岁男,近期无明显诱因后背出现红色丘疹数个。查体: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无发热。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及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1.2 专科检查

第1例(截石位)肛缘外观欠平整,肛缘9点、12点各有一由外向内放射状切口,切口肉芽新鲜隆起,表面少许黏液,挤压切口周围有轻微疼痛,无脓性分泌物流出,无出血,因患者惧痛故肛门指诊及肛门镜检查均未行。第2例患儿后背红色绿豆大丘疹数个,散在色素沉着斑,腹股沟未见明显皮损。

1.3 病理检查

第1例入院时即取局部活检,病理示炎性坏死及肉芽组织中见组织细胞样异型单个核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异型细胞S-100阳性,因细胞太少考虑恶黑可能,建议再送活检或扩大切除。故骶麻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后病理示:单个核肿瘤细胞浸润黏膜下,细胞大,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略嗜酸性,有的核偏位可见核沟,可见较多核分裂像,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第2例见表皮增生,真皮浅层可见淋巴细胞、组织样细胞浸润,并侵犯表皮,细胞胞质丰富,可见核沟或核扭曲,未见异常核分裂象。2例免疫组化均示:CD1a(+),S-100(+),HLA-DR部分(+),支持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病理结果见图1~4。

1.4 治疗情况

第1例术后予以五水头孢唑林钠及替硝唑抗感染,氨甲环酸止血治疗,并给黄芪10g、黄柏10g、赤芍15g、丹皮枳壳各10g、陈皮5g、茯苓当归生地各10g予以清热活血凉血口服。术后20d查体见局部切口引流畅,创面见新鲜肉芽,表面少许黏液,无水肿,切口边缘皮肤见褐色素沉积,患者一般情况可,二便调,准予出院。第2例患儿一般情况较好,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治疗上仅局部皮损用激素治疗,未做特殊处理。

2 讨论

细胞增生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6例LCH患儿均为2006年2月~2014年2月收治入我院的病理确诊病例, 查阅并整理临床病历资料并电话随访患儿情况。

1.2 方法

所有标本经4%中性甲醛溶液固定12 h, 骨组织预先经脱钙处理, 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 行HE染色, 光镜观察。采用罗氏 (Roche) 全自动免疫组化仪。一抗包括CD68、S-100、CD1α、LCA、CK、CD20、CD79a、CD3、ALK和Ki-67, 均为单克隆即用型抗体, 以上试剂均购自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PBS液替代一抗做阴性对照, 用标准阳性片做阳性对照, 染色步骤过程按试剂盒及机器标准程序完成。细胞质和/或细胞核有深棕色细颗粒附着视为阳性表达。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6例患儿, 男4例, 女2例, 发病年龄为23 d~13岁。6例均为首次发病, 其中4例为单发病灶, 2例为多发病灶。见表1。

2.2 组织学观察

光镜下可见朗格汉斯细胞弥漫性增生, 分布疏密不均;细胞呈圆形、卵圆形, 中等大小, 胞浆偏少, 胞质粉染, 界限不清;核呈圆形、卵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 部分可见核沟、核凹陷及核折叠, 核膜薄, 染色质细腻, 核仁不明显。病例2可见散在多核巨细胞分布其间 (图1A) ;病例5肿瘤细胞核可见明显的核沟和不规则扭曲, 异型性不明显, 核分裂象少见 (图1B) , 病变区域内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分布其间, 间质富于小血管。

A:病例2, 病变内可见显著增生的多核巨细胞, 背景中见簇状或散在分布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 (HE, 10×10) ;B:病例5, 朗格汉斯细胞胞质粉或嗜酸, 部分胞质呈泡沫样, 胞核呈卵圆、肾形或不规则形, 核沟、核折叠、核凹陷易见, 部分可见核仁, 背景见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HE, 10×20)

2.3 免疫组化

6例病变内朗格汉斯细胞CD1α (图2A) 、CD68和S-100 (图2B) 均为 (+) ;病例1、5 p53呈弱 (+) , 病例2、3、4、6为 (-) ;各例Ki-67增殖指数为5%~10%;各例LCA、CK、CD20、CD79a、CD3、ALK标记均为 (-) 。

A:病例2, 朗格汉斯细胞胞膜CD1α (+) (IHC, 10×20) ;B:病例1, 朗格汉斯细胞胞核和胞质S-100 (+) (IHC, 10×20)

2.4 病例随访情况

本组6例患儿中2例 (病例3、病例6) 在6个月内死亡 (年龄均<1岁, 病例6为多发病灶) , 1人 (病例4) 放弃治疗出院, 电话追访得知患儿在1年内死亡。其余3例经综合治疗后目前暂未复发, 患者一般情况尚可, 还需继续观察。

3 讨论

朗格汉斯细胞是一类正常状态下存在于皮肤和黏膜基底层的细胞, 属于组织细胞系统, 是一种特化的树突状细胞[1]。有观点认为, 其处在树突状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不成熟阶段, 一旦激活, 可将特异性抗原呈递给C细胞[2]。LCH原来曾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和“Langerhans细胞肉芽肿病”, 是一类起源于朗格汉斯细胞并继而克隆性增生导致的肿瘤性疾病, 其肿瘤细胞保持了朗格汉斯细胞的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特征。在2008年WHO肿瘤分类中, LCH被归于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肿瘤中的一类。

3.1 发病机制

研究发现, LCH中朗格汉斯细胞呈单克隆增殖性改变, 明确提示其为一种肿瘤性增生疾病[3,4]。但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 可能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细胞因子介导、酶代谢功能失调、人疱疹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5]。有研究认为, 朗格汉斯细胞的异常聚集和克隆性增生主要是免疫功能失调的后果, 其中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在免疫调节中发挥了核心作用[6,7]。另有研究表明, LCH患者具有激活突变的原癌基因BRAF, 由此更进一步证明其为一种肿瘤性疾病[8]。

3.2 临床特征

LCH临床呈多样化表现, 是一种具有显著异质性特征的疾病, 其既可表现为单一器官系统的孤立性病变, 也可是多系统进展播散性的高度恶性表现, 病情可自然缓解甚至消退亦可迅速恶化。LCH包括3种临床综合征:“Letterer-Siwe病” (多灶性多器官多系统受累, 包括骨、皮肤、肝、脾和淋巴结等) 、“HandSchuller-Christian病” (多灶性单一系统受累, 即在同一种系统器官内累及多个部位, 大多为骨组织) 和“孤立性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 (单一病灶, 通常累及头骨、股骨、盆骨或肋骨, 少见累及淋巴结、皮肤或肺) 。LCH可见于各年龄段, 但儿童多发, 且男性患者较多见。病变可全身多部位累及, 但约90%的病例发生在头部[9]。LCH可单独发病, 亦可继发或伴发于其他疾病[10,11]。本组6例患者均为儿童, 其中4例为男性, 首次发病年龄平均为7岁, 4例单发生于颅面部, 1例发生于小腿皮下, 1例发生于全身多处皮肤。

3.3 诊断

病理切片检查是诊断LCH的最重要依据, 主要依靠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 必要时还可借助电镜观察。光镜下朗格汉斯细胞弥漫增生分布, 细胞中等偏大, 为10~15μm, 细胞浆较少, 细胞质淡染或嗜酸性。细胞核呈园形、卵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 常见核沟、折叠和凹陷。病灶背景中可见呈散在分布的嗜酸性粒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几乎一致弥漫表达CD1α和S-100, 另外可不同程度表达CD68。电镜观察可以找到具特征性的Birbeck小体[12]。在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基础上, 如果免疫组化CD1α和S-100阳性则可确诊LCH[13]。本组6例镜下所见及免疫组化表型与文献相同, 部分病例局灶见小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增生, 病例2病灶内可见多核巨细胞显著增生, 呈散在分布。免疫组化标记CD68、CD1α和S-100均强阳性, P53表达不明显, Ki-67增殖指数在5%~10%之间。

3.4 鉴别诊断

病理医生在确诊LCH前需要和多种肿瘤及炎症性疾病相鉴别。 (1) 朗格汉斯细胞肉瘤:细胞异型性更加显著, 核染色质异常丰富, 核仁明显, 核分裂像多见。据文献报道, 每10个高倍镜视野核分裂像计数可达30~60个, 病灶背景中偶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4]。朗格汉斯细胞肉瘤免疫组化表达及电镜同LCH。 (2) 组织细胞肉瘤:这是一种由具吞噬活性的组织细胞克隆性增生所形成的恶性肿瘤, 细胞异型性明显, 免疫组化表达CD68和溶菌酶阳性, 但CD1α、S-100阴性。 (3) 反应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窦组织细胞显著增生但不具备朗格汉斯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背景中没有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免疫组化CD68阳性, CD1α、S-100阴性。 (4) 骨髓炎:主要以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为主, 嗜酸性粒细胞较少见, 也缺乏典型的朗格汉斯细胞。 (5)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主要见于婴幼儿, 病变初期表现为皮肤的斑丘疹, 当杜顿型多核巨细胞及泡沫样组织细胞不明显时需与LCH相鉴别;临床表现上患者通常无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系统性病变;镜下组织学特征为真皮层内组织细胞/巨噬细胞增生, 核呈圆形或椭圆形, 无核沟和核折叠, 细胞不浸润表皮;免疫组化标记CD68和lysozyme阳性, CD1α和S-100阴性。

3.5 预后

LCH患者临床表现多样, 其预后差别也很大, 病情可以自行缓解消退, 也可导致死亡, 病程不能通过组织学特征预测[15]。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包括发病年龄、性别、受累器官数量以及受累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16]。总体而言, 发病年龄小、男性、累及器官多、器官功能受损严重、多系统进展性发作、对治疗缺乏反应是最可靠的预后指标[17]。有研究报道, 多系统性LCH的5年生存率为23%, 中位生存时间约为2.1年, 病变累及到肝及造血系统的患者死亡率较高[18,19]。

LCH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性疾病, 其好发人群年龄有明显倾向性, 其发病初期症状较隐匿且临床表现多样, 因此需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 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对该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规范化的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CH) 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预后特点。方法 分析6例儿童LCH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特点, 同时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LCH的免疫表型, 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男性4例, 女性2例, 年龄最小23 d, 最大13岁。组织学改变:受累器官内朗格汉斯细胞弥漫增生, 细胞中等偏大, 核呈卵圆形、肾形, 可见核折叠。免疫组化:朗格汉斯细胞S-100、CD68和CD1α (+) , LCA、CK、CD3、CD5、CD20 (-) 。结论 LCH临床表现复杂, 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该病患儿预后差别较大, 取决于发病年龄、受累器官多少、器官功能受损严重性。

细胞增生 篇5

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HLH) , 是一种罕见的免疫调节异常性疾病, 以淋巴细胞浸润和巨噬细胞活化引起的终末器官损伤为特征, 临床表现复杂, 极易误诊, 病死率极高。临床主要特点为高热、肝脾大、全血细胞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1]。现将本院收治的2例HLH病患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例1:患儿男, 1岁, 因反复发热9d、咳嗽2d入院。体温波动于39~40℃, 肝脏进行性增大至平脐, 脾脏不大。入院查体:口唇皲裂, 口腔黏膜可见散在疱疹。肝肋下2cm, 脾不大。血常规:白细胞1.97×109/L, 血红蛋白94g/L, 血小板28×109/L, 血生化:谷草转氨酶219.1U/L, 谷丙转氨酶212.3U/L, 总胆红素55.2μmol/L, 直接胆红素11.8μmol/L, 间接胆红素43.4μmol/L, 甘油三酯3.08mmol/L, 白蛋白22.9g/L, 乳酸脱氢酶666.2U/L。B超提示肝脏增大。骨髓涂片可见吞噬性组织细胞。EB病毒IgG阳性。入院后立即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并予依托泊苷 (VP16) 、环孢素A联合地塞米松方案化疗, 家长因经济原因自动放弃治疗, 好转出院。

例2:患儿女, 12岁, 因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伴发热1周入院。体温最高至41℃, 肝脾均大。查体: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四肢皮肤可见陈旧性皮疹及瘀点。口腔黏膜可见多个大小不等溃疡。肝肋下3cm, 脾肋下1cm。血常规:白细胞3.15×109/L, 血红蛋白83g/L, 血小板21×109/L。血生化:谷草转氨酶457.2U/L, 谷丙转氨酶169.0U/L, 总胆红素56.9μmol/L, 直接胆红素12.1μmol/L, 间接胆红素44.8μmol/L, 甘油三酯9.93mmol/L, 白蛋白16.6g/L, 纤维蛋白原0.54g/L。自身抗体阴性。B超提示肝脾大, 双肾测值偏大。尿常规呈一过性尿蛋白阳性。骨髓涂片易见吞噬性组织细胞, 约占1%。EB病毒IgG阳性。入院后诊断明确, 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 治疗期间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2讨论

HLH临床少见,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即家族性HLH,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继发性可据诱因分为感染相关性HLH及疾病相关性HLH。感染相关性以病毒感染最多见, 常见病毒有巨细胞病毒、EB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等, 有研究证实由EB病毒感染所致者预后最差[2], 本院收治的2例HLH均与EB病毒感染有关。疾病相关性HLH常与肿瘤有关。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但多数认为免疫调节系统异常在原发和继发性HLH中起主要作用。HLH起病凶险, 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病死率极高。国际组织细胞协会HLH-2004方案制定了以下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标准中的1条则诊断成立) : (1) 分子生物学符合HLH; (2) 符合以下8条中的5条:A.最初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评价) :①发热;②脾大;③全血细胞减少, 累及≥2个细胞系, 血红蛋白<90g/L, 婴儿 (<4周) 血红蛋白<100g/L, 血小板<100×109/L, 中性粒细胞<1.0×109/L;④高甘油三酯血症和 (或)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甘油三酯≥3.0mmol/L (或≥265mg/L) , 纤维蛋白原≤1.5g/L;⑤骨髓、脾或淋巴结活检吞噬细胞现象, 无恶性疾病证据。B.新诊断标准:⑥NK细胞活性降低或缺乏;⑦铁蛋白≥500mg/mL;⑧可溶CD25 (或者可溶L-2受体) ≥2400U/mL。本病应与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相鉴别, 它们均无组织细胞吞噬血细胞现象。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是依托泊苷、地塞米松及环孢素A相结合的联合化疗方案, 有神经症状者或脑脊液异常者, 予MTX与泼尼松龙二联鞘注。病情稳定状态下可行干细胞移植。HLH预后大多较差, 尤其是2岁以下, 故及早诊断极为关键。其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不能依赖于骨髓中找到嗜血细胞, 否则只能贻误治疗。

参考文献

[1]谢静, 张大伟, 杨双.国际组织细胞协会HLH-2004方案治疗嗜血细胞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 8:629.

肺朗罕细胞增生症误诊1例 篇6

患者, 女, 14个月, 因发热、咳嗽3d入院。入院查体:T37.2℃, P116次/min, R28次/min, 神志清, 精神差, 呼吸平稳, 口唇无发绀, 双肺叩诊轻度浊音, 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音有力, 无杂音。腹不胀, 肝脾未触及。胸透:两肺大小不一粟粒状结节样改变;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均正常。遂以粟粒性肺结核收入传染科, 给予常规三联抗结核、青霉素抗炎治疗4d后热退, 但仍咳嗽, 辅助检查:OT试验阴性;结核抗体阴性;复查X线胸片:双肺纹理增多、增粗, 边缘模糊;胸部CT示:双肺肺野可见大量含气小腔, 部分融合, 肺纹理增粗, 未见明显结节影, 双侧胸腔未见液体密度影。考虑: (1) 双肺弥漫性肺病, 肺囊肿。 (2) 间质性肺炎?腹部B超:肝、胆、脾、肾未见异常。经全院会诊后以“间质性肺炎, 支气管扩张?多发性肺囊肿?”转入儿科继续应用抗生素治疗10d, 全身状况好转, 咳嗽症状消失。复查胸部CT示:双肺纹理增多、紊乱, 呈毛玻璃样, 两肺间质增厚, 双肺可见囊性透亮区, 考虑“支气管扩张”。因考虑患儿病情特殊, 经多次建议后, 家属同意做肺组织细胞活检, 结果诊断为“肺朗罕细胞增生症”。

讨论 朗罕细胞增生症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LCH) 又名组织细胞增多症X:是一组单核-巨噬细胞 (组织细胞) 异常增生的疾病, 较罕见, 传统分为3种临床类型, 即莱特勒西韦综合征 (Litterer-Siwe病, 简称L-S病) , 汉-薛-柯综合征 (Hand-Schuller-Christian病, 简称H-S-C病) 及骨嗜酸肉芽肿 (eosinphilic granuloma of bone, EGB) 。其病因未明, 近年来研究发现多与体内免疫调节紊乱有关。肺LCH的肺部病变可能为全身病变的一部分, 也可能单独存在, 即原发性肺LCH。任何年龄都可出现肺部病变, 但儿童期多见于婴儿, 表现为轻重不等的呼吸困难, 缺氧和肺的顺应性变化。重者可出现气胸、皮下气肿, 极易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 肺功能检查常表现为限制性损害。病理变化:病变常侵犯肺泡壁、肺泡管、支气管和血管周围组织, 并可有出血和坏死;原有结构被破坏, 纤维组织增生或呈蜂窝肺变化。反复发病, 最后形成肺纤维化肺囊肿。如囊肿破裂可并发自发性气胸。肺部X线检查多为肺纹理呈网状或网点状阴影, 颗粒边缘模糊, 不按气管分支排列。有的肺野呈毛玻璃状, 但多数病例肺透光度增加, 常见小囊状气肿, 重者呈蜂窝肺样。可伴间质气肿、纵隔气肿、皮下气肿或气胸, 部分患者可合并肺炎, 此时更易发生肺囊性改变, 肺炎消退后, 囊性变可消失, 但网粒状改变更为明显, 久病者可出现肺纤维化。本病易与粟粒性肺结核、间质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相混淆。诊断主要依据肺组织活检, 找到朗罕细胞即可确诊。

细胞增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低幼稚细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43例作为A组,同期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48例作为B组,其他血液病患者50例作为C组。A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19~71岁,平均(41.2±3.7)岁。B组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18~70岁,平均(41.6±3.2)岁。C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1~69岁,平均(41.5±3.4)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检测:患者骨髓涂片取材满意后采用瑞氏染色,高倍镜检查涂片以寻找骨髓小粒,再切换油镜检查幼稚细胞簇。CD13/CD16表达分布检测:新鲜抽取的骨髓或外周血置于肝素抗凝管内,调整细胞数并取100μl经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标记,避光保存15 min之后加溶血剂溶解红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Epics XL型进行分析。

1.3判定标准

幼稚细胞簇阳性:在同一张涂片中检出3处以上幼稚细胞簇(3~5个以上形态学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原始或早幼粒细胞紧密相连而成,且未夹杂其他细胞成分)。

CD13/CD16表达分布异常:粒细胞群CD45/CD13/CD16的分布分成4个区域,检测标本中有2个以上区域>正常对照标本均值±2个标准差。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数据代入SPSS 13.0软件包中完成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阳性率以及CD13/CD16表达分布异常率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2。

3 讨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后天异质性造血细胞发育异常的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由于生物、化学或物理等因素引起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使某个恶变的细胞克隆性增生;也有报道称诱变剂如病毒、某些药物、辐射、工业反应剂以及环境污染等的可致癌作用,引起染色体的重排或基因重排,也可能只引起基因表达的改变导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1,2]。该疾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因此首先应明确诊断和分型,才能更好地指导治疗工作的进行。本研究中入选的病例均为低幼稚细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与同期的其他血液疾病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阳性率以及CD13/CD16表达分布均有一定的特点,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程昌斌等[3]早有报道显示,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检查对区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其他血液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故本研究中将其作为观察指标之一。而对于该类患者的表型特征,相关的研究也受到关注,显示该类患者的细胞免疫表型具有CD34+细胞群中绝对和相对增加,表达CD11b和/或CD15, CD13、CD33或HLA-DR表达缺失,表达淋系抗原:CD5、CD7、CD19或CD56, CD45表达下降,CD34密度异常增高或下降,CD38表达下降,CD34+B系祖细胞(CD34+/CD10+),CD34+/CD10+细胞在CD34+细胞群中绝对和相对下降等特点[4,5,6]。但本研究入选病例以及资源所限,仅探讨了CD13/CD16表达分布情况,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患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低幼稚细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值得参考。

例(%)

*与B组比较,P<0.05;△与C组比较,P<0.01

例(%)

*与B组比较,P<0.01;△与C组比较,P<0.01

综上所述可见,低幼稚细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阳性率,CD13/CD16表达分布异常,以上细胞免疫表型特征有助于该类患者的临床诊断。

摘要:目的:分析低幼稚细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细胞免疫表型特征,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低幼稚细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43例作为A组, 同期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48例作为B组, 其他血液病患者50例作为C组, 比较三组患者的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阳性率以及CD13/CD16表达分布异常率。结果:A组患者的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阳性率以及CD13/CD16表达分布异常率分别为30.2%、86.0%, B组分别为54.2%、47.9%, C组分别为4.0%、38.0%, A组与其他两组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结论:低幼稚细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阳性率、CD13/CD16表达分布异常, 以上细胞免疫表型特征有助于该类患者的临床诊断。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免疫表型,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CD13/CD16

参考文献

[1]胡晓静, 丛雅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线粒体异常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6, 29 (3) :213-215.

[2]肖唐杰, 陈素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19) :58-59, 64.

[3]程昌斌, 杨明珍.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0, 35 (2) :143-144.

[4]Reddy M, Eirikis E, Davis C, et al.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ymphocyte activation marker expression and cytokine secretion profile in stimulated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cultures:an in vitro model to monitor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J].J Immunol Methods, 2004, 293 (23) :127-142.

[5]Gentile M, Mauro F R, Calabrese E, et al.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D38expression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patients studied prospectively at diagnosis:a single institute experience[J].Br J Haematol, 2005, 130 (45) :549-557.

细胞增生 篇8

患者男性,24岁,因“右下腹痛20 d,加重伴发热5 d”于2013年10月10日收入院。患者入院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胀痛,5 d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发热,体温最高39℃,行腹部CT(图1):大网膜成饼状,腹腔内多发淋巴结,腹腔内多发种植转移灶,查体:腹部膨隆,下腹部可见多发皮疹。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腹部可触及直径15 cm包块,质硬,边界不清,不可推动。CA1254 9 4.9 U/m L,于2013年10月15日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病理(图2):肿瘤呈多结节灶状生长遍布大网膜;结节直径0.3~17 cm,总体积24 cm×19 cm×9 cm,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alretinin(++),vimentin(+),AE1/AE3(灶状+),EMA(灶状+),desmin(-),NSE(-),WT1(-),CK5/6(-),CD99(-),myo D1(-),Ki67(25%+)。术后病理送医科院肿瘤医院会诊病理诊断:(大网膜)小细胞性恶性肿瘤,主要呈巢片状分布,部分似有上皮样分化,考虑为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分子病理检测结果:EWSR1(22q12)染色体易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3 d排气,7 d进流食,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术后化疗:2013年11月7日、2013年11月28日、2013年12月20日、2014年1月13日予以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顺铂方案化疗,复查发现肿瘤进展,予以紫杉醇300 mg D1+VP16250 mg D1-D5+恩度15 mg D1-D14+希罗达2000 mg BID D1-D14方案化疗1个周期,化疗后复查腹部B超腹水较前增多,2014年2月26日予以顺铂60 mg D1+恩度30 mg D3+5-FU 2000 mg D3腹腔灌注化疗,每7 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后因化学性腹膜炎经肿瘤医院专科会诊后改为伊立替康320 mg D1+希罗达1500 mg BID D1-D10+替莫唑胺300 mg D1-D14+恩度15 mg D1-D14+沙利度胺200 mg D1-D14化疗,21 d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后于医科院肿瘤医院参加药物临床试验,口服CM082药物4个周期,因肿瘤进展,于2015年2月死亡。总生存期16个月。

2讨论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不明的软组织肿瘤,由小的圆形细胞构成,由于染色体上t(11;22)(p13;q13)转位,导致EWS-WT1混合基因的表达,男女发病比例约为4∶1[1]。

最早由Sesterhenn等发现,作为未分化的上皮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多见于青年男性阴囊和腹膜浆膜面。1989年Gerald和Rosai发表了第1例明确定义DSRCT的病例报道。Gozalez-Crussi报道了3例腹腔来源的病例[2]。目前多组病例报道了DSRCT在腹腔内,腹腔外,包括卵巢、睾丸、腹膜、软组织、头颈部等多部位均可出现。

DSRCT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免疫组化可表现为上皮、浆膜、神经等多种分化,大多数累及青年男性的腹腔内组织,临床进展快,复发率高,远处转移少见,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它的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是小圆细胞肿瘤,周围由硬化的纤维组织包绕。

患者临床表现为腹胀,腹部肿块,腹水,排尿困难,发热,体质量减轻,偶尔表现为肝脏肿大,压迫其他组织器官时可引起肠梗阻,肾积水,肾功能不全等异常。

DSRCT是小圆细胞肿瘤的一种,小圆细胞肿瘤(神经母细胞瘤,EWING肉瘤)具有特征性的免疫组化表现,有特殊的染色体移位,将DSRCT与其他小圆细胞肿瘤相鉴别非常重要,因为DSRCT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平均生存期<2年。组织学上来说,DSRCT有分化良好的细胞巢、细胞岛或是细胞带。由大量纤维组织包绕,细胞和纤维组织的比例可以有很大变化,可以观察到组织坏死、囊性变、出血。明显的增生性的间质血管是其特性的表现,免疫组化染色对鉴别有一定帮助,DSRCT免疫组化染色表现为WT1阳性,细胞质和核周染色,NSE和CD15常为阳性,CD99在DSRCT中为阳性,这点不同于EWINGS肉瘤和PNET。

染色体t(11;22)(p13;q13)转位,导致EWS-WT1混合基因的表达,这种基因可以通过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FISH检测,和分子序列检测等方法来检测。过表达的WT1蛋白,是肾脏和性腺转录基因的激活因子,它调节肾脏从髓质到皮质的转变。所以DSRCT中过表达的WT1蛋白,可能与肿瘤细胞中皮质和髓质标志物的表达有关。最近研究表明:这种蛋白能够激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所以,这种蛋白可能与DSRCT细胞增殖有关[3]。

影像学CT平扫表现为多发的软组织包块。内有低密度的点状区域。在增强CT表现为不均匀的强化,反映了肿瘤的坏死。MR T1像表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病灶,T2像表现为高密度信号。PET-CT有助于准确的分级,并证实其他影像学检查可疑的病灶。DSRCT的影像学表现与其他腹腔原发肿瘤相似。需要与穿刺活检病理相结合以进一步确诊。

多种分级方法可应用于DSRCT的分级,通常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数目分级。Per Gilly分级是根据肿瘤大小和累及腹膜的程度分级。文献中提到的还有PCI分级[4]。通常用于评估腹膜肿瘤扩散后的严重程度。PCI的分级标准包括解剖位置,数目和病变大小。但PCI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评估。见表1。

由于文献报道有限,目前并没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手术、放疗、化疗都是可采用的选择。(1)手术:R0切除几乎不可能,大多数患者手术方式为减瘤术。外科手术对于是否提高生存期仍是未知数,曾有文献报道R0切除后显著改善生存期。但对肝转移的患者,根治肿瘤是不可能的,文献报道:外科减瘤术后中位生存期34个月,而单纯活检术后中位生存期仅14个月。Lal等的荟萃研究入组66例患者,其中腹盆腔来源63例,27例合并远处转移,29例行减瘤术,外科手术后3年生存期为58%,而未手术组3年生存率为0[5]。虽然手术效果不错,但手术和化疗后复发仍非常普遍,术后仍需辅助治疗甚至二次手术,当肿瘤占位效应明显时,减瘤术能明显改善症状。(2)化疗:DSRCT对化疗不敏感。在DSRCT曾尝试过许多高强度的联合化疗方案。但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Biswas等报道化疗的有效率为39%[6]。许多其他中心采用P6方案化疗,包括6种化疗药物。1、2、3、6周期采用环磷酰胺2100 mg/(m2•d),阿霉素24 mg/(m2•d),长春新碱0.67 mg/(m2•d),4、5、7周期采用异环磷酰胺1800 mg/(m2•d),依托泊苷100 mg/(m2•d),Kushner等对12例手术后患者采用P6方案化疗,所有12例患者都有效,但并没有病理学完全缓解的病例。所以减瘤术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认为长期的无病生存期得益于减瘤术和P6化疗。(3)腹腔灌注:对于控制腹膜转移,外科减瘤术和腹腔灌注化疗也是静脉化疗之外的一种选择,Simon对3例患者进行手术联合腹腔灌注化疗,其中2例在术后4~5个月死亡[7],Hayes-Jordan等报道,2例患者在多个周期全身化疗后进行手术和腹腔灌注化疗,达到了R0切除,获得了长期生存[8]。但随访时间较短,尚需要进一步研究。(4)放疗:放疗并没有像手术和化疗一样广泛的应用。Goodman等报道了减瘤术,化疗结合腹盆腔放疗的21例病例,剂量为30 Gy。平均随访28个月,3年生存率48%,无复发生存率19%,平均复发时间为19个月,绝大多数复发部位为腹腔和肝脏,其中81%的患者有上消化道毒性反应,71%的患者有下消化道毒性反应,所有患者均出现骨髓抑制,发生4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的概率分别为76%、29%、33%[9]。

Lal等报道联合3种治疗方法,3年生存率为55%,而以上3种方法单独采用时,生存率仅27%,有10例(34.5%)患者平均随访2.4年后未见复发转移[10]。

总之,DSRCT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肿瘤,病死率高,预后差,诊断较困难,治疗上可采用手术、化疗、放疗、腹腔灌注等联合治疗,可取得一定效果,该疾病的诊治还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关键词: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病例报道

参考文献

[1]Gerald WL,Rosai J.Case 2.Desmoplastic small cell tumor with divergent differentiation[J].Pediatr Pathol,1989,9(2):177-183.

[2]G e r a ld W L,M i l le r H K,Bat t i for a H,et a l.I nt r a-ab dom i n a l desmoplastic small round-cell tumor.Report of 19 cases of a distinctive type of high-grade polyphenotypic malignancy affecting young individuals[J].Am J Surg Pathol,1991,15(6):499-513.

[3]Zhu ZX,Wang J.Softtissue tumor pathology[M].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08.

[4]Amato RJ,Ellerhorst JA,Ayasa AG.Intraabdominal desmoplastic small cell tumor.Report and discussion of five cases[J].Cancer,1996,78(4):845-851.

[5]Hassan I,Shyyan R,Donohue JH,et al.Intraabdominal 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 umors:a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hallenge[J].Cancer,2005,104(6):1264-1270.

[6]Barnoud R,Sabourin JC,Pasquier D,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WT1 by 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J].Am J Surg Pathol,2000,24(6):830-836.

[7]Gerald WL,Ladanyi M,de Alava E,et al.Clinical,pathologic,and molecular spectrum of tumors associated with t(11;22)(p13;q12)[J].J Clin Oncol,1998,16(9):3028-3036.

[8]Yang JL,Xu WP,Wang J,et al.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15 cases[J].Zhonghua Bing Li Xue Za Zhi,2005,34(10):650-655.

[9]Cummings OW,Ulbright TM,Young RH,et al.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s of the paratesticular region.A report of six cases[J].Am J Surg Pathol,1997,21(2):219-22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细胞增生】相关文章:

增生性息肉05-01

增生性衰老07-15

增生性病变09-01

声带增生性病变05-09

骨质增生症05-29

良性乳腺增生06-04

颈椎骨质增生07-07

宫颈不典型增生07-13

乳腺增生结节07-28

乳腺增生症08-08

上一篇:就业指导思考下一篇:急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