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实践

2024-07-29

古诗教学实践(精选十篇)

古诗教学实践 篇1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曾尝试采取了以下三种途径来引领小学生走入古诗的世界。

一、整合资源,比较学习

1. 以诗人流派的风格特色为依据整合古诗。

如教学边塞诗人王昌龄《出塞》的同时,向学生推介王翰的《凉州词》;学习田园派孟浩然的《春晓》时,同时为学生展示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帮助学生了解同种流派中,古诗的相同特点和细微差别,有益于学生快速理解诗意,把握内涵。

2. 以同种主题的作品为依据整合古诗。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中,有不少古诗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例如: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用歌声送友人,李白则借夸张潭水深度来抒发友人对自己的感情之深。而同为围绕“送别”这一主题,王维所做《送元二使安西》主要采用以酒送友的方式,假朝雨、青柳、美酒为依托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在教学时就围绕主题,串联此类古诗,帮助学生梳理不同的离情别绪,很好地把握古诗的中心抒发点。

3. 以共同题材为依据整合古诗,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带动同

题材不同主题的古诗学习,比如,教学王之涣《登鹳雀楼》后,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提出自学要求: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同为观景之作,绘景之语同样精妙,可作者思绪却截然不同,一是从观景的角度变化引发视野巨变,并由此延展到思想领域中的认知规律;而另一作者则由眼前的壮观美景展开丰富而奇幻的联想。帮助学生在理解诗意后,也能明了作者借诗句表达思绪的不同特点。

总之,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开拓内容,激发兴趣

由于长久地只停留于背诵阶段,许多孩子对古诗渐渐失去兴趣。其实,只是我们没有将读诗、学诗和用诗这样一个美好的过程融入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多引导他们去发现、去不断尝试。

1. 感受古诗的色彩。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诗句中充斥着大量的色彩词汇。其实,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在诗句中使用时,一般用来修饰意象,从《汉乐府》诗歌到唐代大家的代表名句,从婉约诗派的清丽佳句到豪放诗人的激情壮语,篇篇俱是饱含精神文化的瑰丽奇葩。在教学这样的古诗时,可以单独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去掉,或让学生做填空补充游戏,或让学生尝试置换游戏。

2. 探寻古诗中的数字。

古诗中数字的出现让古诗在时空感、形象描绘上别有一番滋味。“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数字串出了一幅乡间美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数字支撑起了作者的奇特想象,不由得让人产生了真实感、具体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千里之路一日往返,舟快、心急,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尽显笔端。诗是作者感性认知的文字再现,数字以其客观性、具体性丰盈了古诗。数字在古诗中有时是实指,有时是虚指,有时是对比,担负作用各不相同。让学生探寻古诗中的数字,理解数字在诗中所起的作用,往往能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 探究古诗中的知识古诗是古人或看眼前事物,或源于某种情境有感而发的,涉及事物的方方面面。

如“葡萄美酒夜光杯”中,什么是夜光杯?“日照香炉生紫烟”,为何产生紫色的烟雾?“春江水暖鸭先知”,为什么鸭子能先知道呢?“横看成岭侧成峰”基于什么原理?“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三万里河东入海,为什么都向东流呢?这些诗句中蕴藏的知识涉及地理、物理等多种学科,教学中不妨借探究原理为切入口,以此为线索展开学习,让偏好爱问为什么的小学生投入诗句之中进行琢磨。

古诗虽年代久远,却意蕴丰富。教师剥茧抽丝,只要从中抽出小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加以引导,必会调动小学生学习古诗的盎然兴趣。

三、品读领悟,易文再现

古诗词是生命的歌唱,是美丽的化身,是永远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

1. 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受作者的心情。

诗是语言的艺术,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的节奏和肌理。宜采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如教学陆游《示儿》时,以“空、同、定、祭”等字词为抓手,指导学生反复找寻停顿和重音所在。同时利用课件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感悟到在明知死后万事空的情况下仍急切盼望胜利的捷报佳音,作者浓烈的爱国情怀令人感慨。还可以引领小学生进行朗读合作,读出层次,让学生发挥想象、联想,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

2. 寻找共鸣点,白话现诗意。

让学生在品读、解析古诗时,将精练的古诗句用现代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联想,以多变的形式,创造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是教学古诗的有效方法之一。古诗的再编创需学生深入领会古诗的思想内容,让小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去体验作者的心理感受,结合自己的语言习惯来创作。如教学《游子吟》一诗时,帮助学生理解作者认为孩子的孝敬之情与慈母的爱子之情是很难与之相等后,引领学生思考:自己母亲的爱意又流露于何处?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对母爱的看法。这样做会整体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并更能将古诗理解得更加透彻,让学生真正融入诗意之中。

初中古诗词教学实践探究 篇2

【引语】古诗词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走出传统古诗词教学注重对字词句的诠释和翻译的误区出发,就如何在教学中既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篇目,又能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激发联想和想象,品味诗词的丰富内蕴,获得审美体验,以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提出笔者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古诗词 审美心境 意境 意象

正文:

说到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学,人们往往对唐诗、宋词、元曲倍加赞赏。的确,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积累的诗歌文化是炎黄子孙的文化瑰宝。我们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当然不能忽视古诗词的教学。修订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选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并基本上要求背诵。但,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诠释和翻译上,致使古诗词的审美意蕴被拆得支离破碎,失去其审美价值和感染力。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发挥联想和想象力,体会古诗词的内蕴美。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诗词的审美心境。

导入除了对诗人作必要的介绍外,要把重点放在把学生带入对诗词的审美心境上。心境,是一种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人整个行动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因而能使一个人的活动和体验染上一种情绪色彩。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心境的方法很多如:1、导语设计。精心设计好与诗词的意境相协调的导语,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提起对诗词赏析的兴趣,对进入诗词情境起到事半功倍是效果。2、音乐导入。音乐是生命的节奏和感情的旋律,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绪活动,是融合思想与感情的一种艺术境界。古诗词不仅大多可以配乐吟唱,而且由于其独特的韵味,常被改编成广为传唱的歌曲。在学习前,放一段与所学内容有关的音乐也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并创造教学情境,使学生顺利进入审美心境。3、画面导入。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诗词,既有鲜明的形象性,犹如绘画一样,又有深刻的内蕴。让学生在绘画艺术中初步感知诗词中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诗词的韵味。导入的方法还有许多,目的都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审美的心境。

二、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诗词的音乐美和情境美。

欣赏诗词,要在反复诵读中仔细品味其中流淌的音乐美,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其创造的情境美。在诵读时,应避免流于形式,为“读”而读,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作必要的点拔。

朗读时要注意停顿、重读以及语调的处理。古诗词朗读的节奏并不复杂,如:五言诗词一般可分为“二/三”或“二/一/二”形式;七言诗一般可以分为“二/二/三”的形式。重读则体现在诗句的关键词上,尤其是那些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词语。在语调的处理上,要注意把握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缓急升降等。而在情感的投入上,要注意把握是昂扬激越还是凄清悲凉,是深沉悲愤还是恬淡自然等。一般来说,平声流连舒缓,仄声雄健挺拔,平仄的高低错落,自然形成主观情绪的起落和客观物象的张弛。

如,在朗读韩愈的《左迁至南关示侄孙湘》时,可按照“二/二/三”的节奏,“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洲/路八千”。重读的音主要有“九重天”、“路八千”、“家何在”、“马不前”等。尤其在朗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时,要注意“云横”稍微平缓,“秦岭”开始上扬,“家何在”处达到上扬的顶点,以表现心中的惨痛之情。“雪拥”处又是平起,稍微低沉些,在“蓝关”处开始下降,至“马不前”处降到极点,且“马”字稍微拖长,“前”字顿收,以表现前途艰难的英雄末路的悲痛。另外古典诗词都有严格的用韵规律,让学生把感情和气势融入到韵脚中,也能突出诗词的情境。如“相见是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的《无题》),一个“难”,一个“残”,道出沉重的离别之情,叹惋着人生命运的无常。

在理解了诗词的意象,把握了诗词的意境之后,再进行诵读,则可以进一步体会诗词蕴涵的深层情感,再一次获得情感体验,并达到在理解基础上背诵的目的。

三、深入理解,体味诗词的意境美

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实践 篇3

【关键词】:小学 古诗词 阅读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54-01

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它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淌的是祖先们沉重的生活。古诗词当之无愧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加强古诗词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的情趣

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相当的文化底蕴和健全的人格。诗词中蕴含深厚的文化,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审美的趣味,应有尽有,对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学习、背诵,用这些优秀诗篇打做人的底子,打文化的底子,底色亮丽,在人生旅途中将受用不尽。

例如杜甫的《望岳》,读到“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可结合该诗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开阔的胸襟和立志奋勇攀登高峰的精神,告诉学生“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深刻哲理,启发大家要奋发图强,不断挑战自己,不断步入新境界。

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情感魅力,举不胜举。我们教学生学习古诗词,是在用中华优秀文化、用精练、精湛的母语哺育我们的后代,在他们心田播撒文化的种子,撒播做人的良种。我们要教出感情,教出气氛,学生从诗词中受到感染,受到启迪,往往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二、把握诗情画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意识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诗歌是灵动的,充满诗人的智慧和灵性,因此,教学生阅读诗歌,千万不能肢解,不可嚼烂,如果把灵动的、活泼的诗词教僵了,教呆板了,就使它们丧失了熏陶的力量、感染的力量。教学古诗词时应整体把握,朗读吟诵,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学生无限的想象,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引导学生步入诗境。

诗歌极具形象性,教学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储备,让他们展开想象。如教学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晴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时,为了引导学生感知领悟杜甫笔下春天的美景,可采用斯特劳斯的轻音乐《春天圆舞曲》为学生朗读配乐,鼓励他们在如诗如画的音乐的伴奏下诵讀,在阅读过程中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要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这生机盎然、风光旖旎的迷人画面,学生们对诗中景、诗中情从不同侧面、不同方位进行理解,展现了作者笔下和他们心中美好的春天。然后鼓励他们用美丽的色彩画出令人心驰神往的春景,之后我让他们讨论“全诗的景物描写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此时答案已水到渠成,学生们脱口而出:表达了作者欢快喜悦的心情和开阔的胸襟。

把握诗歌的形象,联系学生实际,启发学生读出画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画意,学生的想象创造意识就能得到发展。在教学杜甫的《登高》时,注意营造音乐的氛围,以乐曲《橄榄树》为引子,导入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兴趣,在感知内容部分,配乐朗读《流浪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引起学生联想,让他们联想起远在异地的亲人和流浪天涯的羁旅之人没有什么两样,从而产生共鸣,体会游子的思乡之情,并启发学生讨论主人公的心境如何,学生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出结果:本诗表现了流落天涯的游子孤独、悲苦、凄凉的思乡之情,也让学生联系写作背景,理解感悟在那时局艰难的战争年代,作者疾病缠身、身世坎坷的处境和苍凉萧瑟的感情。

三、把握诗歌内涵,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人文精神的教育

教师要以诚待人,以情感人,对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认真加以体会、感悟,并与学生交流。如在教学李绅的《悯农》一诗时,针对一些同学浪费、攀比的行为,我结合诗中的语句,讲解了劳动人民创造财富的艰辛、艰难情景,两相映衬,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然后动员学生向全校发出了“节约从我做起”的倡议书,让“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的观念扎根于学生的心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孟郊的《游子吟》一诗小结课文时,教师把握诗歌意境,因势利导,发表了简短的演讲:“是母亲,撑托起我们成长的蓝天丽日;是母爱,伴我们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感念母亲的恩德,我们就应该以积极奋发去回报母亲的辛劳操持,让我们永远敬重母亲,以此来报答神圣无私的母爱。”学生听后,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然后我向学生推介了一篇散文《悠悠寸草心》,并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给母亲洗一次脚”。通过反馈,学生心灵受到很大震动,家长反响强烈,并建议多开展此类有益的活动。

四、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积累语言,增添文化积淀

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学习诗词对学习语言、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有帮助。诗词的语言准确、生动、凝练、精辟、优美、形象,言简意赅,言简意深,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闹”字,一个“绿”字,境界全出,成为千古佳话。

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而,诵读指导千万不能一个模式,学生是有个性的,每名学生对诗中形象、诗中情味、诗中语言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因此,要解放思想,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只要学生真正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诗中情、诗中景、诗中人沟通;只要积极性高涨,可以读得慷慨激昂,可以读得委婉含蓄,与诗意、诗情、诗境合拍;只要发挥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就行。

古诗教学实践 篇4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亲子教学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 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在教学中, 结合我园的经典阅读特色, 我非常认同在幼儿时期的启蒙教学中加强对于经典的学习。因为这些经典古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摇篮中的瑰宝, 这些经典的诗词, 无论是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性格养成, 还是德育素养, 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然而我在古诗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 有不少教师甚至家长虽然开展和实施对于学生的古诗教学, 但是方法不当, 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比如有的家长将幼儿背诵古诗变成了自己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的“资本”, 而没有更多地关注到古诗教学的本身。

结合近几年在幼儿古诗教学方面开展的情况, 我认为幼儿园组织古诗教学,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开展和实施:

一、重视古诗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在幼儿古诗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关注古诗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在中国浩瀚的文化摇篮中, 古诗的数量是相当多的, 我国古代诗人的诗作达几万首, 而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学习需求来看, 幼儿的需求也就是几首, 教师不可能一股脑地将所有的诗歌作品都灌输给幼儿, 而是要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现状选择适合的诗歌教学内容。所以选择内容是诗歌教学的第一步, 也是首要的环节。教师要选择相对比较通俗易懂的诗歌作品, 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更为深入的领悟, 并且通过朗朗上口的语言来实现对诗歌内蕴的理解。

我平日里会选择一些朗朗上口的古诗, 如在与孩子们一起用餐的时候, 我就给出一首古诗《悯农》:“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告诉孩子们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 在我们享用这些食物的时候, 我们要结合自己的需求, 尽量不要浪费。比如在中班时期跟孩子们一起分享古代诗人李白的生平事迹, 让他们了解到李白作为诗仙, 写了无数广为流传的诗歌, 比如“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孩子们通过自己品读这些古典诗词, 在朗朗上口的语言交际中形成自我感知。所以我认为, 在古诗教学中, 在内容的选择上, 教师还是要遵循深入浅出的原则, 将一些比较优秀的又相对比较简单的古诗词内容呈现给幼儿。

二、关注古诗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在诗歌教学方式方面, 我认为可以采用比较现代的教学方法。结合当前的教学条件来说, 特别是随着我国当下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 一线教学都开始了一场如火如荼的改革, 在这场改革的潮流中, 由于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有的教师非常认同信息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的融入, 使得教学有了更强的灵动性, 通过采用灵活的古诗教学方式, 引导幼儿对于古诗教学产生浓郁的兴趣。

在教学方法方面是比较灵活的, 近年来, 我深受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影响, 在教学中广泛采用生活情景教学法, 结合生活开展教学。比如, 春天的时候带孩子们读一读《春晓》, 看到小草的时候带孩子们一起读一读“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等等, 通过这类古诗的渗透开展教学。特别是与幼儿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教学方式, 更有助于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在生活教学法的倡导之下, 幼儿在学习中经常会自主问我:“老师, 有没有关于山的诗歌?“”老师, 有没有关于妈妈的诗歌?”这些问题的出现也足以彰显幼儿对于古诗学习确实有了自己的思考。

三、强化古诗教学方法的情境性

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 我观察到不少幼儿没有全面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所以我非常注重情境教学法的开展和渗透。所谓情境教学法, 是指把古诗教学融入一定的情境, 在情境的引导之下, 将原本比较拗口的古诗词语言, 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传递和诠释出来。在古诗教学方法中, 我认为情境教学法非常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认知心理。

比如在教学《江南》这首诗歌时, 我就采用了情境教学法, 先是在多媒体上将荷花、莲叶这样的图片呈现出来, 学生在欣赏这些图片的时候, 不由得惊叹“荷花真美啊!”此时, 我又播放了《荷塘月色》的音乐, 孩子们一边听着动听的歌曲, 一边欣赏着这些优美的图片, 仿佛身临其境, 仿佛都能闻到那一阵阵扑鼻的荷香。此时我给出诗歌:“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结合我给出的情境, 孩子们一下子就理解了这首古诗的内涵, 甚至还能结合配乐自己翩翩起舞。

四、重视古诗亲子教学的互动性

有研究表明, 在启蒙教育阶段, 家庭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要比学校教育还重要。而当下有不少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虽然有的家长非常关注幼儿, 但是只限于孩子的生活方面。有的家长自己省吃俭用, 但是在孩子花销方面一点不手软, 将好吃、好穿的都给了孩子。其实在我看来, 家长除了要关注幼儿的物质方面, 对于幼儿的精神培养也不能忽视。我认为在幼儿阶段古诗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亲子教学的互动性。中班幼儿有大量的时间与父母一起相处, 这个时期, 父母可以与幼儿一起分享一些通俗易懂的古诗, 或者教师将自己所教的古诗用微信、网络、短信等形式告知家长, 家长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与幼儿一起互动和交流。

有的家长在亲子互动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比如春天的时候带孩子们来公园, 看到水塘中的鹅, 孩子们一下子就能联想起《咏鹅》这首诗,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夜晚, 孩子们看到当空的明月, 一下子就能联想到《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在家长的引导互动下, 孩子们拓展了自己的知识视野, 毕竟课堂授课的时间还是比较有限的, 要想激发幼儿更大的兴趣, 掌握更多的古诗词, 还需要在家长的引导下不断进行深入拓展。

总而言之, 古诗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方式, 构建有效的古诗教学模式, 真正让古诗教学散发自身的教育魅力。与此同时, 我也深深体会到,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理需求, 特别是在启蒙教育阶段, 将适合幼儿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来。对于中班阶段的幼儿来说, 他们的心灵就像一片空地, 我们播种什么, 就会收获什么,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让育人之花盛开在三尺讲台上。

参考文献

古诗教学实践 篇5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熔铸了无数的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可谓是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如繁星,许多流传千古的诗作,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的成长,是我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中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教学生学习古诗词、诵读古诗词,要着力于整体感知,充分发挥诗词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功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审美素养得到提高。

首先,有意识地用中华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打思想、道德、文化的底子。学生要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相当的文化底蕴和健全的人格。诗词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宝藏极其丰富,上自天文,下自地理,万事万物,皆入诗中。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审美的趣味,应有尽有,对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学习、背诵,用这些优秀诗篇打做人的底子,打文化的底子,底色亮丽,在人生旅途中将受用不尽。

例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价值观,在诵读时,我告诉学生:读书在于明理,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要抓住其中的思想精华,要有感情地朗读,要达到荡气回肠的诵读效果。又如杜甫的《望岳》,读到“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我结合该诗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开阔的胸襟和立志奋勇攀登高峰的精神,告诉学生“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深刻哲理,启发大家要奋发图强,不断挑战自己,不断步入新境界。再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郑夑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等诗中所蕴含的顽强拼搏、百折不回的意志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精神养料,我有意识地开发本诗歌里面所蕴含的教育资源,给学生以日后成功必备素质方面的启迪。例如在教学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一诗时,在教学柳宗元的《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时,我除了采取情景教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外,我还向学生强调这类诗歌最感人的地方是诗人在艰难的环境、严酷的处境中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表达了作者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孤傲高洁的节操和浩然正气,我们要学习他们坚持真理的铮铮傲骨和高尚品德。

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情感魅力,举不胜举。我们教学生学习古诗词,是在用中 华优秀文化、用精练、精湛的母语哺育我们的后代,在他们心田播撒文化的种子,撒播做人的良种。我们要教出感情,教出气氛,学生从诗词中受到感染,受到启迪,往往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第二,把握诗歌的诗情画意,培养学生想象力,培养和发展创造意识。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当外物和诗人内情猛烈撞击或交融时,就会形成动人的诗篇,就会产生千古绝唱。诗歌是灵动的,充满诗人的智慧和灵性,因此,教学生阅读诗歌,千万不能肢解,不可嚼烂,如果把灵动的、活泼的诗词教僵了,教呆板了,就使它们丧失了熏陶的力量、感染的力量。教学古诗词时应整体把握,朗读吟诵,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学生无限的想象,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引导学生步入诗境,使他们如见其境,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诗歌极具形象性,教学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储备,让他们开展联想,开拓想象。如我在教学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晴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时,为了引导学生感知领悟杜甫笔下春天的美景,我采用斯特劳斯的轻音乐《春天圆舞曲》为学生朗读配乐,鼓励他们在如诗如画的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在阅读过程中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要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这生机盎然、风光旖旎的迷人画面,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性非常高涨,学生们踊跃发言,对诗中景、诗中情从不同侧面、不同方位进行理解,展现了作者笔下和他们心中美好的春天:成对的黄鹂在青翠的柳树上欢快地鸣唱,一行行白鹭在一碧如洗的的天空自由飞翔„„然后我鼓励他们用美丽的色彩画出令人心驰神往的春景,之后我让他们讨论“全诗的景物描写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此时答案已水到渠成,学生们脱口而出:表达了作者欢快喜悦的心情和开阔的胸襟。

把握诗歌的形象,联系学生实际,启发学生读出画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画意,学生的想象创造意识就能得到发展。

在教学杜甫的《登高》时,我注意营造音乐的氛围,以乐曲《橄榄树》为引子,导入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兴趣,在感知内容部分,配乐朗读《流浪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引起学生联想,让他们联想起远在异地的亲人和流浪天涯的羁旅之人没有什么两样,从而产生共鸣,描绘本诗的画面,感悟其内容,体会游子的思乡之情,并启发学生讨论主人公的心境如何,学生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出结果:本诗表现了流落天涯的游子孤独、悲苦、凄凉的思乡之情,也让学生联系写作背景,理解感悟在那时局艰难的战争年代,作者疾病缠身、身世坎坷的处境和苍凉萧瑟的感情。为了拓宽教学资源,我让学生收集背诵思念家 乡亲人的古代诗词,看谁收集背诵的多,学生们兴趣盎然,收集了《静夜思》、《泊船瓜洲》、《夜雨寄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月夜》等名篇,此举增加了积累,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最后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将《登高》改写成叙事文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三、要把握诗歌内涵,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人文精神的渗透。

教师要以诚待人,以情感人,对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我们要认真加以体会、感悟,并以真切的体会与学生交流。如在教学李绅的《悯农》一诗时,我针对一部分同学把许多还能继续穿的衣服鞋袜丢弃一旁,把一些能用的作业本、书包和文具扔掉、花费父母的血汗钱买崭新高档的文具、衣物和同学攀比的情况以及生活上讲排场、比阔气的情况,针对一些同学吃饭挑食偏食,每次倒掉许多饭菜,浪费粮食现象严重的情况,针对一些同学体会不到劳动人民劳动的艰辛,不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不珍惜父母劳动血汗和钱财的令人痛心的行为,我结合诗中的语句,讲解了劳动人民创造财富的艰辛、艰难情景,两相映衬,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强烈的震撼,然后动员全班同学向全校学生发出了“节约从我做起”的倡议书,让“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的观念扎根于学生的心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在教学孟郊的《游子吟》一诗小结课文时,我把握诗歌意境,因势利导,发表了简短的演讲:“是母亲,撑托起我们成长的蓝天丽日;是母爱,伴我们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感念母亲的恩德,我们就应该以积极奋发去回报母亲的辛劳操持,让我们永远敬重母亲,以此来报答神圣无私的母爱。”学生听后,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然后我向学生推介了一篇散文《悠悠寸草心》,让他们理解具备孝心是现代人的必备素质,我最后向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给母亲洗一次脚”,通过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心灵受到很大震动,学生家长反响强烈,并建议多开展此类有益的活动。在教学郑燮的《竹石》时,我启发诱导学生要学习竹石任凭千般磨难和万般打击都改变不了自己的坚韧劲头,学习它们任凭风吹雨打始终坚定不移的精神,并向学生印发了《说“吃苦”》这篇文章,告诫他们“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的道理,我介绍了日本的吃苦学校及日本人的清苦思想,列举了经过艰苦磨练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中外名人的事迹,渗透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最后归结出“逆境造就人才”的哲理,并启发他们要为振兴中华自觉接受磨练。我在实践中感受到:诗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沟通心灵的对话、实现人文精神积淀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是生命实践的新方式。

第四、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学生积极性,积累语言,增添学生文化积淀。

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学习诗词对学习语言、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有帮助。诗词的语言准确、生动、凝练、精辟、优美、形象,言简意赅,言简意深,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闹”字,一个“绿”字,境界全出,成为千古佳话。

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 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而,诵读指导千万不能一个模式,学生是有个性的,每名学生对诗中形象、诗中情味、诗中语言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因此,要解放思想,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只要学生真正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诗中情、诗中景、诗中人沟通;只要积极性高涨,可以读得慷慨激昂,可以读得委婉含蓄,与诗意、诗情、诗境合拍;只要发挥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就行。

在古诗词教学中只要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让他们学得愉快,学得欢乐,让他们沉浸在中华文化的氛围中,就能扎扎实实积累语言、积累文化,促使他们在思想情操上受熏陶,形象思维、创造意识等方面得到锻炼。

另外还应注意开拓课外阵地,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和爱好,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课内毕竟是一小块,课外才是一大片。配乐朗诵、节日抒怀、见景说诗、描绘赏析、吟唱会等均为较好的读诗方法。阅读古诗词的兴趣非先天生成,要靠培养。教师要从提高认识入手,在激发求知欲上下功夫,辅之以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篇6

关键词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它那流畅的节奏、精炼的语言,美妙的意境以及深刻的思想都为同学们所喜爱。但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并不能够提高同学们对诗词作品的鉴赏能力,要使古诗词教学的水平有一定的进展,更能适应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就应当对教学的方式作出相应的改变,使同学们能够真正的参与到整个诗词学习的过程中,将自身的创造力和理解力充分运用其中,本文从诵读诗词和品味意境两个方面对高中语文中古典诗词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一、诵读诗词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诵读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的最好形容,要想理解一篇文章的美妙情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能够用心诵读和体会,古典诗词的学习同样如此。只有在身临其境的诵读中去品味作者的心境,体会诗词作品的意境,才会有让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要学好古诗词就要学会诵读。诵读并不是简单乏味的死记硬背,教师在对一首新的古诗词进行讲解之前,首先要使学生对本首诗词的写作时代背景进行简单大致的了解,同时对于作者当时的境遇也要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诵读,并应当提醒学生在读诗的同时不要忘记运用自身丰富的想象力,身临其境的融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去,深切的体会在当时的情景中作者会产生怎样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对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学习讲解时,教师首先应当将本文的写作背景介绍给同学们,本诗写作于天宝三年(744年),也是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后重新踏上漫游山河的旅途之时。全篇用大起大落的夸张手法描绘与友人岑勋等登高饮酒,戒酒放歌的豪迈情怀和桀骜不驯的性格。也许学生无法准确的体会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但是古今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却是息息相通的。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时代背景,在诵读诗词时,同学们就可以融入自身的经历和情感,去感受作者的感受,品读作者的情感。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阅读兴趣,使诗词诵读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发挥它的重要的作用。

二、品味意境

何为意境?意境就是指文艺作品所表现出的情调和境界。明朝朱承爵曾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他所描绘的不同情境中,或是通过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来表达自己豪迈激昂的情怀,亦或是通过描绘百姓的生活疾苦来表达对国家的担忧,只有融入到作者描绘的情境中去,才更能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如何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这种跨时代的情感更是古诗学习的重中之重,也是对高中语文教师的一项重大考验。

教师在学生品味古诗意境时引导即可,如帮助学生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寻找诗句的关键词语和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体会整篇诗词的美妙韵律。至于品读诗词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则需要同学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本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怀念率军北伐的孙权和气吞胡虏的刘裕,下片主要引用南朝刘义隆北伐大败的历史事实表明自己的抗金态度。在学习本词时,应当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历史资料,使同学了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讲解文章的主要结构及上下片的起承转合,方便学生体会情感。同学们了解了本词中作者所追忆的历史、所怀念的历史人物,才更能更好的体会出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后报国无门的忧虑和悲愤。其中表达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最为沉痛的心情的句子——“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理解。最后老师可以对本文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引导,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展现学生的个性。

三、结束语

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许多著名的古诗词都被编入中学生的语文教材中,编者希望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与品读,能够对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提高个人的素质修养,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这样既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吸收到传统文化的精华,还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本文通过诵读诗词和品味意境两个方面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探究,就是为了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个性。古诗词的学习不应该只是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更应该是师生对我国文化瑰宝的鉴赏和体会,只有这样,古诗词的教学才会发挥它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中才能汲取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乐趣。古典诗词学习的课堂才能成为一个提高学生修养,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宏兰.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情境引入法的运用探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03(7):120-121.

[2]胡靖.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B版,2012,15(12):145-146.

写景类古诗鉴赏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篇7

那么, 作为教师, 应如何指导学生去感悟、赏析、理解这一类作品呢?

首先, 应让学生认识这类作品产生的原因。诚然, 秋天本身容易引起人们伤感:木叶萧萧、百草凋零、霜风渐紧、残阳如血, 大自然“无语而凝噎”。但刘禹锡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豪情万丈;而“落魄江湖载酒行”的杜牧则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赞叹。可见秋天也有昂扬向上的一面。虽然这类喜秋、赞秋类作品在咏秋类诗文中所占比重不多, 却也足以说明, 秋天本身不是引发人们愁思绵绵的根本原因。那么, 其根本原因何在?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须了解作者们在悲什么和为什么而悲?杜甫在《登高》中吟道:“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从“作客”词不难看出, 老杜抒发的是羁旅之感、游子之思。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悲壮地唱着:“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作为镇守边塞的统帅, 范氏深谙征夫们的悲哀。可以说悲秋类诗文的生力军就是这些大量存在的游子、征夫们, 而征夫、游子们的存在直接催发了另一类——即思妇们的“悲”, 李清照说:“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中国古代, 交通、通信都十分落后, 再加上战乱频仍, 盗匪横行, 生离即有可能成为死别, 所以抛家别子的他们面对凄凉、冷落的秋景油然而生悲意实在是情理中的事情, 诚如恒温所言“木犹如此, 人何以堪。”

当然, 学生们了解了上述原因——谁在悲?为何悲?——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够深入地、驾轻就熟地欣赏诗歌了, 教师必须在具体的方法、步骤上加以全面的引导。

接下来以一节课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具体引导学生赏析悲秋类诗文的。

上课之前, 我印发了一些咏秋类作品 (三篇“悲秋”诗、二篇“喜秋”诗、一篇喜秋类散文) , 让学生预先赏析。上课时, 我以“秋”和“愁”的关系导入, 告诉同学们“心”在“秋”下就是“愁”,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悲秋类诗文赏析。接着, 以《天净沙·秋思》为例, 在朗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们谈一下对这首诗的理解。结果, 被提问的同学大多言不及义, 不知如何去赏析这首散曲。

我提示:“本曲所表达的情感是悲还是喜?”

学生回答:“悲”

问:“这种悲是直接抒发的, 还是间接抒发的?”

答:“间接”

问:“通过什么方式?”

答:“写景”

问:“写了哪些景物?”

答:“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十种景物”

问:“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提示:颜色)

答:“灰色调”

问:“最能反映感情并点明主旨的是哪一句?”

答:“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由此, 板书鉴赏步骤:

感情基调 (悲、喜、咒、颂)

1.整体感知

内容 (写了什么)

抒情方式 (间接、直接)

2.局部品味

最能体现情感的诗句

按照这个步骤, 我让学生朗读并自己鉴赏《渔家傲》。结果, 学生基本上能依据上述步骤对该词进行初步的赏析, 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这与我的设计是相符的) :学生们对“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话难以理解, 在讲析这句诗的基础上, 我又举了第三首《水仙子·夜雨》, 该词不是很晦涩, 但如果对“叹新丰孤馆人留”句的典故 (用的是唐代马周落魄长安的典故) 不知道的话, 则在对整首诗的把握

上会出现偏差。但这样赏析诗歌仅是在最粗浅、最宽泛的层面上进行的“粗读”。为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如何鉴赏诗歌, 了解诗歌的三味, 必须进行“精读”, 真正进入诗歌的情境中, 我又举了的李义山的一句诗“留得枯荷听雨声”, 让学生细细品味这一句诗。

问 (师) :“感情基调是喜还是悲?”

答 (甲) :“悲”

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答:“从‘枯荷’一词”

问 (乙) :“悲还是喜?”

答 (乙) :“喜”

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答:“听雨声”

面对不同的看法, 我没有作出评价, 而是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1.“留”是被动还是主动?2.为什么偏偏留下“荷”而非其他?3.“留得枯荷”的目的是什么?4.为什么去“听雨声”?5.“听雨声”的时间会是什么?6.几个人“听”呢?7.是有怎样情趣的人?

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完全融入了这句诗所创设的情境中, 这已经达到了预定目标。因此, 我没有一一解答上述问题, 而是作了一个总体评价:好雅兴, 居然为了“听雨声”而留下几枝败荷;但又好落寞。试想, 几枝残荷, 一夜秋雨, 什么人会在什么心境下去驻足倾听呢?是一个幸福、充实、积极的人, 抑或一个不幸、空虚、消极的人?外在的闲情雅致难以消解内心的落寞、凄凉。正如李清照所说:“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当然, 希望通过一句诗、一节课使学生了解诗之三味, 要求过高。但只要学生开始思索, 懂得思索, 学会思索, 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粗读”“精读”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具体问题:1.词义。由于古诗词年代久远, 有些字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 应详加揣摩。若连句子都读不懂, 就谈不上进一步赏析了。例如柳永的名句“为伊消得人憔悴”中的“消”字, 它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消瘦”意, 而是“值得”的意思。如果不了解此义, 对全诗的理解可能出现偏差。2.景物特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所说的情景交融、情与景谐。这就使得呈现在作者笔下的景物与其所抒发的感情是一致的, 换句话说, 我们由其所写的景物就能揣摩出作者的感情倾向。例如, 《天净沙·秋思》为了表现游子的一腔愁绪, 作者选用了诸如“枯藤、老树、古道、瘦马”等灰色调的景物。3.典故。诗贵含蓄, 而且, 有时为了某种原因, 作者不能不含蓄。因此诗词中经常出现大量的典故。例如前面所说的“燕然未勒归无计”和“叹新丰孤馆人留”, 而对典故的正确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的赏析诗歌。4.知人论诗。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也有助于我们解读这一类诗歌。比如杜甫在《登高》中所抒发的感情。就既有社会的影响, 又是对其颠沛流离的个人生活的感叹。5.对特定景物的特殊含义应有所熟悉, 例如“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被赋予了高洁的品性, 因此, 古诗中出现的“荷”就有可能是作者的自况。其他的如梅、兰、竹、菊等也有类似含义。掌握此类知

识, 也有助于解读诗歌。以上所说的几点, 都要求学生在具体赏析的时候加以注意,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在平时加以积累。比如对古汉语知识、典故的认知、作家的了解等都要靠平时工夫。从而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也要有意识的提醒学生注意这方面的知识。

综上所述, 在引导学生鉴赏写景诗歌时, 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原因。只有深刻体会到作者为什么悲、喜或者悲什么、喜什么, 才有可能唤起我们的共鸣, 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 从而进入文本的阅读。

二:阅读时可分“粗读”和“精读”两个步骤进行。其中“粗读”又可分“整体感知”和“局部品味”两步。“整体感知”主要是了解全诗的内容和感情倾向, “局部品味”则是认知抒情方式, 找出最能体现情感的诗句等。“精读”则是指读出原诗的“言外只意”“像外只像”, 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需要向学生指出的是, 多问时的思维是发散的, 但又是聚焦的;是开放的, 又是系统的, 即既离开诗歌又指向诗歌。

古诗教学实践 篇8

一、读节奏音韵美,让儿童悦耳悦目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古诗是最适合朗诵的作品,因为它们押韵,又讲究平仄,节奏规整,句调抑扬顿挫,吟咏间流淌着无限的美感。

1. 情境范读,激发读美的愿望

李吉林老师在《美的彼岸》中谈到要“通过美的形式、美的内容、美的语言,让美首先去占领儿童的心灵”,“以美为突破口”,让“教学的文化内涵得到顺乎自然的体现”。为了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探究古诗,品味诗情中来,我们应该让要学习的古诗以惊艳的方式进入到课堂中来。而情境范读则是其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教学《枫桥夜泊》时我运用画面、音乐,带着古诗和学生们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

课堂伊始,我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们展现了一副月夜孤舟图,月沉沉,雾朦胧,一盏孤灯在湖上飘摇,山寺的钟声悠悠传来。伴着音乐,我给学生们讲述一个无眠人的心绪,范读了这首古诗。也许是情境感动了学生,他们听得很认真,当我诵完整首诗,学生们依然显得意犹未尽。我趁热打铁:“想读好这首诗吗?”“想!”我从学生们闪闪的眼眸里看到了读好诗的愿望。

2. 方法指导,增强美读感染力

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要想读好古诗词光靠反复大声朗读是不行的,它需要技巧和方法的引领,而其中用得最多的就是重音、停连、语调和节奏了。

在合作交流、不断比较中,我们给《枫桥夜泊》形成了如下朗读标记:

枫桥夜泊

唐·张继

3. 对比展示,提高审美鉴赏力

有了详细的朗读指示,学生们摸到了把诗读美的脉搏,于是多种形式的诵读便开始了。我们从个别诵读到小组合作展示,从齐诵到接龙诵,从清诵到配乐诵……大家相互给对方提着意见,逐步地完善展示收获了阅读的自信,相互的切磋比较提高了品读鉴赏力。

不同的诗有不同的读法,有的甚至可歌可舞,入情入境的朗读与吟诵,让古诗课堂不再刻板,生动的音韵、节奏给学生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二、品文字意境美,让儿童悦心悦意

诗人从“真景物”的“外物美”,连同自己的“内修美”,精神与物象交融,作品都会在字里行间升腾出美的意境,美的情感。李吉林老师说,我们的课堂应该以“美”作为培养儿童创新精神的土壤。审美的愉悦使儿童的想象、联想在无限自在的心理世界中积极展开,潜在的创新的种子就很容易在这宜人的审美场中萌动、发芽。

但是,看向我们的课堂,却不乏这样的案例:

师:会读诗还远远不够,接下来我们还要理解这首诗。(课件出示古诗《枫桥夜泊》)找找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钟声。

师:你找的非常正确。谁能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些词语?

生:月落就是月亮落下去了。

生:乌啼是乌鸦在啼叫。

……

师:现在我们来看第二句,“对愁眠”是什么意思呢?

(生思考,没人举手)

师:我们知道“眠”是睡觉的意思,“对愁眠”就是……

(生茫然)

师:对愁眠就是诗人很愁闷,睡不着的意思。现在谁能把第二句的诗意解释给大家听。

生(犹豫,举手):诗人看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睡不着觉。

教师很辛苦地让学生去理解诗意,老师引导得累,学生学得也累。原本一首意境悠远的诗歌,一份浓得化不开的愁绪在文字被肢解后顿时美感全无。然而,在利用了情境创设,带领学生走进诗情画境后,古诗课堂就会焕发出不一样的姿态。

1. 背景铺垫,走进美的时空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古诗和学生们隔着千年的时空,想要实现两者的对话就要补充丰富的背景资料。以《枫桥夜泊》为例,诗人张继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了这首诗呢?课前问题交流后,我和学生们一起查阅了资料。

背景资料的铺垫,拉近了学生们与诗人的距离,感受着诗人所处的时代,感受那个时空下诗人的境遇,文字慢慢变成学生们能相通的画面,使学生们一下子把握住了这首诗的“诗眼”——愁。

2. 触摸意象,品悟美的意境

主观感受的“意”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中国古典诗词言简意丰,一字一词无不饱含着诗人的情感,只有用诗人的眼去看,用诗人的耳去听,用联想、想象走进一个个意象,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如何品味诗中的愁绪呢?我和孩子们在课堂中进行了一场穿越之旅。

《枫桥夜泊》教学片段:

师:懂得了古诗的背景,让我们一起进行一次时光穿越,来到张继身边,静静地陪着他一起坐一会儿,看看他正在看着的东西,听听他正在听着的声音……

(安静的课堂音乐响起)

生:我陪着张继一块看月亮,我们坐了好久,看着月亮慢慢升高,又渐渐下沉,不知道过了多久,甚至忘记了时间。

生:我们听见哇哇的乌鸦啼叫的声音,在这个安静的夜里显得有点毛骨悚然。

生:我们坐在船上,四周黑沉沉的,我们点了一盏灯挂在船头,夜深了,周围只剩下了我们孤零零的一盏渔火。

生:湖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冷飕飕的,我不由得裹紧了身上的衣服。

生:张继想睡觉,可是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索性坐了起来。

生:当——当——当……钟声从遥远的寒山寺传来,张继更是睡意全无了。

3. 抒发心绪,流淌美的情思

通过对意象的品味,学生们逐渐走进诗情画境,体验着诗人的悲欢,诗中有我,我在诗中,小小的课堂,就能衍生出无限的时空:

师:在这个清冷的夜晚,让我们一起陪着张继喝杯酒吧,张继会和你说些什么?你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张继会说他很难过,很想为国家尽一份力,可是国家却遭遇了安史之乱。

生:张继把杯中的酒一口喝掉,说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新一展我的一腔抱负。

生:我想对张继说,不要发愁,你的一身才华肯定会有用武之地的。

生:我想对张继说,战乱一定会很快平息的。

通过想象,我们穿越时空与诗人对话,还原那个孤寂的月夜,伴着悠悠的钟声和诗人对酌畅谈,再一次吟诵起这首诗时自有一番别样的滋味浮上心头。

三、赏古典文化美,让儿童悦神悦志

宗白华对美的本质有这样的看法:美在生命,生命在精神,固美在精神。李吉林老师说,古诗词教学在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美的同时,也应该担负着祖国传统古典文化美、精神美的传扬的重任。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我们古诗学习应该以课堂为中心,综合相关资源开展课后的深度阅读,将千年的古典文化美、精神美以学生们喜欢的方式镶嵌进孩童的生命。以《枫桥夜泊》为例,学完这首诗,我们一起去了解那场让张继心绪不宁,让唐朝繁华不再的安史之乱,以及那场战乱中的诗人和他们的诗。

王昌龄贬官湘西,李白为这位挚友写下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决定南下避难,西上庐山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路上目睹百姓苦难的杜甫写出了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正在流放途中的李白得到赦免后,乘船东归与家人团聚时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完安史之乱,我们开始读离愁别绪。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歌诵读会、诗情讲坛,学生们喜欢这样和诗的约会,古典文化的美在他们心里萌芽,生长……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篇9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师过分注重语文成绩的提高, 一味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古诗词的文学常识, 只是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翻译, 而忽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体会不到诗词的真正意义。教师还忽略了古诗词的朗读。学生在应试教育下对古诗词的学习表现出恐惧心理, 无法放下心去学习。

二、古诗词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现代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把不足加以改正, 完善古诗词的教学体制和方法。

1. 欣赏朗诵, 理解背诵

初中生的思维正在发展的阶段, 记忆力正处在最强的阶段, 在古诗词的教学上, 应该要求学生加强朗读和背诵。有感情的朗读可以让学生在古诗词中倾入自己的感情, 深刻理解作者当时写作的心情和感觉, 有助于学生在往后古诗词的学习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学习, 让学生真正地了解中国的古诗词文化。古诗词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 背诵就是古诗词积累的最好方法, 正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所以, 欣赏式的朗读和理解式的背诵, 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思想。

2. 合理联想, 深入理解

“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是古诗词的美妙所在, 很多古诗词都是用精炼的语言, 再运用生动鲜明的意象, 创造出一种作者当时的氛围和意境, 让读者进行无限的想象。在学习古诗词的工程中, 注重再现古诗词的意境, 让学生可以轻松地进入作者的意象, 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运用有特点的音乐渲染气氛, 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的欲望。

3. 联系生活, 运用诗词

中国的古诗词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这些古诗词都源于诗人的真实生活, 体现了诗人的真实感情, 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 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经历, 引发学生对诗词的欣赏欲望。比如, 放一段关于诗词的视频或者一些图片, 帮助学生理解。

4. 联系比较, 合理分析

中国古诗词的数量庞大, 很多古诗词的意境和思想是相近的。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采用联系比较的方法。学习新的古诗词的时候, 联系已经学过的古诗词, 采用比较的方法, 针对古诗词的题材、意象、表现手法进行比较, 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还可以做到以前只是的巩固。

5. 抓关键字, 统领全诗

中国古诗词的文化博大精深, 很多诗词的意境可以用一个字或者词语就可以形象地表达, 中国古代诗人和词人为了炼意、炼字的需求, 常常改变了诗词中词语的词性, 这些改动的地方, 往往就是这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例如,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就把江南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气氛描绘出来了。

初中是学生学习路上的一个关键阶段, 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培养应该在初中阶段加强, 尤其是古诗词文化的培养。在古诗词的教学中, 应该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在保证语文成绩的前提下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

摘要:中国的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而中国的古诗词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所以, 古诗词的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 应该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和理解。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

参考文献

[1]邱炎林.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语数外学习, 2013 (03) :127-128.

[2]姚荣昌.语文古诗词教学探析[J].语数外学习, 2013 (01) :15-16.

古诗教学实践 篇10

一、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古诗词的相关信息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要“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古诗词学习课前,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询与诗词相关的作者简介、作品写作背景、作者的其他作品、有关评论等等, 并将收集的材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点评。此外, 还要教给学生处理信息的方法。在教学《关雎》这首古诗时, 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 并说明其来源。接着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诗经》的介绍资料, 告诉学生要懂得根据需要搜集处理信息就是要搜集跟课文有关的、有助于理解诗词意义的材料。

这样, 利用信息技术在新诗词学习之前, 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查找资料, 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既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做好准备, 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及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古诗词中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 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 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讲得多, 诗词的味则太淡;讲得少, 味是浓了, 只怕学生体会不透。光靠常规教学的讲解, 想让学生去体会诗词的意境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 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教学, 将学生带入诗词的意境中去, 无疑是一种有效途径。

1. 展示背景资料

优美的诗词与作者所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 作为当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障碍。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提供有关时代背景的音像资料, 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彼时彼地的历史状况、社会动态, 既为教学传递信息、铺垫知识又使学生更好地贴近作者、理解作者。古诗词还牵涉到不少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 也可以借助其它学科的教学图片、幻灯片等创设情境, 在此情境中潜心分析, 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2. 描绘诗词画面

我国古诗词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诗中有画”, 即使是很富有哲理的诗, 也是思想包盈于形象之中, 智慧闪烁于形象之上, 我们不妨以此特色设置教学情境, 师生亲自动手利用丰富的色形、优美的线条、整合的画面, 将无形的诗词形象变幻成有形的视觉形象, 在愉快的情境中, 在活跃的课堂气氛里领悟文字的内涵, 体会意境的美妙。

3. 真情朗读诗词

与教材配套的教学朗读磁带, 音色纯美、读音准确、感情充沛、播放适时,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它营造出的教学情境令诗歌形象更有立体感, 使诗歌情感更能震撼人。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_明月几时有》时可播放录音, 那顿挫有致、声情并茂的男声朗诵, 将感染每一个学生, “不应有恨, 何时长向别时圆”的幽怨令人感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更令人激越振奋。有时, 教师若能发挥自己的声音特点, 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 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配音朗读, 那么学生会更易受感染, 效果会更佳。也可以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在音乐与课文共同交融的审美氛围中, 或激越高亢, 或轻慢舒缓地诵读, 会对诗词有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完成诗词意义的建构

1. 引进信息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

网络资源既包括互联网上的资源, 也包括校园网中教师自己开发的资源。Internet的广阔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无地域局限的活教材, 让学生既能接触丰富的文学知识, 又能方便地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加工和建构。

由教师和相关的机构研发制作的资源, 直接针对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可以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 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助于实施比较教学, 开拓教学领域。在古诗词中, 有许多诗篇或因时代、或因主题、或因体裁、或因写法相近、相同甚或相反而具有比较意义。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对所学诗词本身有更深刻理解, 同时还拓展了教和学的视野, 丰富了思维方法。但是传统的教学由于缺少技术手段的支持, 比较教学难以恰当自如地运用。而今, 多媒体教学终于使比较教学法在古诗词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并且成效显著。

2.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是把媒体的选择、使用与控制的权力交给了学生, 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 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辩证思维创造条件。计算机网络有利于“协作式学习”和“自主式学习”的组织和开展。“协作式学习”提倡讨论、交流, 鼓励自由发挥、自由想像, 便于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 因此, 能在较短时间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同一复杂问题获得多方面较深入的认识。而“自主式学习”则强调通过网络这一丰富的资源库来自主研究、自主探索、自主发现, 这不仅有利于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 而且对于了解事物的多面性、复杂性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例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课时, 可以把从网上查到的资料地址和目录印发给学生, 共同组成一个包罗中外的网络大课堂。学生可以从中把内容调出来阅读、思考, 小组内部或小组之间可以进行相互协作、相互讨论, 把自己的意见发表在班级论坛中, 也可以自己提出讨论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样很多的疑问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

四、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诗词阅读

对诗歌的深入理解, 除了深入钻研文本本身之外, 往往还要借助各种相关的材料, 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从而引导学生的研读和讨论走向深入。

语文教材选用的诗词每一篇都是杰作, 都已历经历史磨洗, 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历代文论家对每一首经典诗篇的评鉴纵论和诠释都已成为诗歌本身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应该成为我们深入学习解读研究的重要资源。但传统的诗词教学恰恰因为教学技术的原因而不能利用这个资源, 而今, 我们则可以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平台, 把那些重要资源变成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 把它交还给学生。古诗词灿烂辉煌的宝藏, 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 大量阅读是古诗词教学的另一特点。但古诗词学习的拓展必须精心设计, 并非简单地一篇带多篇、以量取胜。

例如:在课后布置作业要体现自主性, 拓展学生诗文学习的渠道。用多媒体课件打出这样的作业: (1) 学了这首诗后, 你最想做些什么?画一画, 演一演, 吟一吟, 背一背, 写一写……选择一项或几项完成; (2) 搜集作者的诗, 并选择一首喜欢的理解后背诵下来。我们都知道:发展教学是一个开放系统, 学生参与活动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与课本, 而应该课内外相结合。作业就是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及诗歌的积累。学生有的选择画一画;有的将几个人根据诗的大意让情景再现;有的找来合适的钢琴曲或古筝曲, 进行古诗配乐吟诵;有的搜集到的诗歌自学理解并背诵了下来……自主性作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丰富的诗歌知识。

五、整合的经验

信息技术与中学古诗词教学整合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 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其他要素关系非常重要, 信息技术的选择和应用都要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信息技术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

在课堂上, 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中心、学生是主体, 而信息技术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工具, 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促进教学效果, 但是它却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 相反是教师的作用加强了。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 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 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我们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 如果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是不可能实现的。另一方面, 教师也不能简单成为计算机的操作者, 因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任何一台机器所不能代替的。

2. 信息技术不能取代学生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作用在于应用技术手段, 刺激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启发学生的思路,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实践中, 必须注意不能让信息技术应用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的时间, 必须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图像、视频和音频永远不能取代文字的功能和作用。那种试图通过图解的方式来降低文字的阅读难度的做法和想法是不正确的。任何工具对于人在其原初的意义上都是“帮助”, 帮助人实现某种目的。不论用什么方式和手段来进行语文教学都不能离开对文字本身的解读和品味。用图像或者视频的方式不能代替学生理解“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的意境;反复诵读, 不断体会依旧是理解诗歌内涵的最有效途径。

3. 避免信息技术的滥用

多媒体技术的滥用会削弱学生对诗歌的想象。自从语文教学引进了多媒体技术后, 许多教师所设计的古诗词课件就变成了教师使用计算机平台向学生显示教学素材的工具。其实,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从学习者来说这本是件好事, 但具体到古诗词的教学中, 这一点却值得注意, 语言学习主要是语言文字的学习, 这需要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入细微的体验和理解, 并通过阅读想象出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 做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而有些教师在教学诗歌时, 像放电影一样地给学生以五彩缤纷的画面, 从过去的讲演变成如今教师的满堂“放”, 学生只能被动地听着, 机械地回答。如此换汤不换药, 只不过使学生在饱眼福耳福, 而实际并无多大收获, 有时学生还未体会其中的意境, 意境的画面就呈现出来了, 那是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 学生只是接受了教师硬塞给他的意境, 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因此, 在很多时候信息技术的引入会影响我们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感受和感悟, 会阻碍我们独特的想象和体验。诗歌课说到底是心与心交流, 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个“读、感、悟”的过程, 这个交流的手段是语言文字。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 使得课堂的形象性、可视性有了极大的扩展, 但对语文课来说, 它只应该是锦上添花, 而不应该喧宾夺主。

总之, 在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方法和技巧上, 适时和适度地用于课堂教学中,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在多, 而在于精、巧和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吴伟民, 李婷.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 2009, (9) .

[2]李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问题析解[J].中国教育学刊, 2009, (9) , 67-69.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刘金娥.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5) .

上一篇:防灾监控下一篇:口腔正畸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