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管理模式

2024-08-20

开放式管理模式(精选十篇)

开放式管理模式 篇1

关键词:开放式实验室,实验室管理,资源共享

随着当前高校实验室建立和运行的不断深入, 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适应和改革。如何统一规划, 建立一个利用有限科研资源发挥最大效应、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人才培养的实验室, 最大程度发挥其科研支撑作用, 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科研工作发展,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我院建立了面向科研的开放式实验室。现对学院开放式实验室的筹建、运行和日常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就如何有效管理实验室, 利用有限的科研仪器设备最大程度发挥其科研支撑作用进行探讨。

一、开放式实验室建立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 学院各学科的实验室仍处于传统模式, 较为分散且规模较小。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管理通常由各个课题组自行负责, 相对独立进行。该传统模式的运行存在仪器缺乏统一管理且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由于实验室功能的设置及管理方面的缺陷, 现已不能适应科研工作的发展和要求。学院由此意识到建立面向科研的开放式实验室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建成的开放式实验室主要为学院科研服务, 面向学院各个教研室 (卫生毒理、营养与食品卫生、职业与环境卫生等) , 根据科研工作需要统一规划和管理。近年来, 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的重要性及共享理念也得到了广泛认同。我院开放式科研实验室建立的目的即在于:形成公共的科研平台, 优化学院资源配制, 实现院内资源共享与合理使用, 促进各学科间的相互支撑, 以达到促进科研的顺利发展与人才质量培养的双重目标。

二、现行运行模式及管理措施

1. 现行运行模式。

与以往相对独立的科研实验室不同, 目前开放式实验室实行分散与集中管理并存的管理模式。共享仪器设备由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 包括仪器日常维护和维修保养等。这种管理模式体现了多学科共享, 提高了科研仪器的使用效率。在整合资源, 加大共享力度的基础上, 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

2. 开放管理制度。

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规定, 科研实验室的场地和仪器设备全面向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开放, 可根据自身科研工作的需要自主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该开放制度既体现在实验室资源的全天开放, 又体现在科研项目、研究课题和管理上的开放。目前已实现科研仪器在学院内部的开放使用, 老师和研究生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和实验条件, 完成相应的研究课题。

3. 培训制度。

每学期实验室管理者联合教师, 针对新入学的研究生进行常规仪器设备操作和实验室安全培训。完成培训者经登记后, 可进入科研实验室进行仪器设备操作, 而未经培训者不得独自操作。

4. 仪器操作规章制度。

为了安全、有效地使用开放式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 每间实验室都附有实验室安全守则, 每台仪器设备旁均注明了仪器操作规程和操作注意事项, 以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尽量减少违规操作和违章使用情况。

5. 保存实验室运行记录。

为了便于实验室管理, 凡进入实验室进行仪器操作者, 在使用仪器完毕后均及时进行登记, 以便管理者了解仪器使用情况。另外, 做好仪器设备相关文件的存档工作。对于新购入仪器的资产登记号、使用手册、安装验收报告等资料同样进行规整存档, 并对仪器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记录, 如仪器故障原因、维修情况记录, 零件更换情况, 以便对仪器使用情况的全面掌控和管理。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1. 硬件投入不足。

开放式实验室虽已完成前期建设, 但其发展还应具备延续性, 只有进一步进行配套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现有开放式实验室缺少精密仪器的投入, 在深入研究分子水平机制时难以继续进行;部分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造成闲置, 而同时一些仪器供不应求, 造成仪器闲置和短缺同时存在, 从而影响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以及相关实验进程。

2. 管理难度加大。

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不仅涉及到管理层面, 还涉及到设备的相关专业技术问题。然而目前实验室管理技术人员缺乏, 实验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专职人员接受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少, 易造成工作积极性不高, 不利于其主导作用的发挥。

四、实验室管理改进措施

1. 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和管理强度。

现代精密仪器设备的数量及配置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水平。针对目前仪器设备的投入不足, 日后将逐步完善硬件设施。在了解现有仪器使用情况的基础上, 首先统计当前各项科研工作最为需要的仪器设备。综合各教研室意见, 再由学院统一制定仪器购置计划, 完善科研实验室中共享仪器设备的配置, 避免重复购置, 以利于后续的资源共享。其次, 在原有管理基础上将实行分管制度, 即各个教研室对共享仪器设备起到监管作用, 协助实验室管理人员从而保证仪器设备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2. 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培养。

高素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是维护科研实验室顺利运行的关键, 是促进科研实验开展的支撑队伍。针对目前实验人员的缺乏, 应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的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优化实验队伍结构, 以加强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一支结构合理、能掌握先进实验技术和科学管理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也是提高科研水平的需要。今后可面向实验技术人员开展各项培训项目, 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 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同时, 还应强化教师的实验室安全责任意识和实验室管理能力, 以便对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3. 完善实验室准入制度和培训制度。

为了有效管理开放式实验室, 将继续加强准入制度和培训制度, 以形成完善的开放允许管理体系。今后, 所有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 需填写实验室使用申请表, 并详细列出所进行的课题和需使用的仪器设备, 由导师签字确认后由科研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审批。在加强培训方面, 在每学期举办的仪器设备操作培训的基础上, 定期邀请公司技术人员或工程师做专题讲座和仪器操作培训, 加强使用人员对仪器的全面了解并训练正确的操作, 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在经过仪器设备操作培训后, 增加考核项目, 通过理论和操作考核后, 合格者方能上机操作。

4. 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需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加强安全知识的培训。我校现已建立了网络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考试系统。今后可利用该培训系统对我院研究生进行考核, 做好研究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知识、技能培训工作, 加强对实验室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从而减少重大安全隐患。

随着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不断改革和资源共享需求的增加, 面向科研的开放式实验室的构建必将成为趋势。其建设与管理是一项面临挑战、需长期发展的工作, 同时这也是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有益尝试。目前, 学院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中, 今后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 日趋完善其构建和体制, 使该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发挥双重作用, 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效能水平, 为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尹智宏.如何设计全新的现代“开放共享”实验室 (续)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31 (7) :176-180.

[2]杨国平, 陈敏生, 王煜非.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公共实验平台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10, (23) :322-323.

[3]刘丽葵, 贺丽苹, 伦璇.提升高校大型科研仪器在研究生培养中效能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 :203-205.

[4]邝溯琼, 杨定新, 陶利民.开放式研究生综合实验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31 (3) :109-111.

[5]周金英, 王少华, 陈海英.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实验中心的运行模式[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2515-2516.

[6]朱勤文, 王小趁.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误区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2) :36-37.

开放式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分析论文 篇2

【摘要】如何在高校内理顺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是摆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重要的课题,也是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现行高校实验室的四种管理模式分析,在遵循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基础上进而得出建立一种集权和分权相协调的开放导向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开放导向;创新

现如今随着高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高校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不断攀升,实验室硬件装备得以更新换代,实验环境不断提升。和不断提升的硬件相比,高校实验室在软件方面即管理和运行机制方面还是延续原来的管理模式,明显是落后于硬件建设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所以高校实验室必须走一条软硬件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

开放式管理模式 篇3

关键词:户籍制度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信息化

1社会化、开放式档案管理的原因

1.1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要面向社会,为社会服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新的经济制度与旧的经济制度发生激烈的碰撞,由此产生了多种形式的经济组织,人才的流动因此变得更加的自由,更加的迅速。诸如人事代理制等新型的人才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人事档案管理就变成一种面向社会的活动。我们从人事管理机构的角度出发,不难看出他们已不能只局限于自己本单位的人事档案的管理,而要面向社会建立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现存的省市人才中心建立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就是面向社会的,它的服务也是面向社会上所有人的。

1.2人事档案管理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由于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的对象和服务对象都是要面向社会,为社会服务,因此人事档案管理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在计划经济的时代,人事管理档案机构只负责人事档案的收集、处理和使用,而且主要是提供给单位内部的人事部门来查看和使用,或者是本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来查看和使用,人事档案的来源比较单一,内容也相对比较单纯。而面向社会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也要复杂的多。因为需要管理档案的人员来自不同的学校,具体不同的成长背景,从事各种不同的工作,又具有不同的身份,所以他们档案管理的内容也就变得非常的复杂。

1.3需求的多样性是使用者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新要求

无论是外资企业、合资企业,还是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他们都需要经常招聘新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或者是国家机关招聘国家公务员,或者是某个单位要选拔和录取合格的人员,这些都要查阅人事档案,要从档案中看出人的成长的轨迹,因为查阅档案的不同部门和不同的人员查阅的目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人事档案管理需求的多样性。而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事档案管理的载体也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变为电子档案的管理,但是电子档案的管理存在着容易丢失、容易被破坏的风险,所以要加强对电子档案的管理。

2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与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区别

2.1社会化、开放式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是对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补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需要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这与传统计划经济时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是有所不同的。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各单位内部的组织人事机构也是只负责本单位人事档案的管理,并且只能由本单位人员在有需求的情况下进行查阅。尽管这种管理模式在当今的社会中依然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但是这种管理模型已不再是现代人事档案管理中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而是面向社会的新型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也是对现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补充。

2.2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适用社会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

因为流动人员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工作变动的幅度较大,因为他们的人事档案不适合本单位的人事部门管理,只能放在县级及以上政府所属的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具有社会化、开放性的特点,因此,这种管理模式非常适用于社会化、开放式的档案管理模式。

2.3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就是社会化、开放式的档案管理模式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社会,人才的流动性越来越强。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将会越来越多,人才流动的数量与质量都会进一步的发生改变。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就是社会化、开放式的档案管理模式。今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幅度和力度都将会进一步加大,现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报考人数与前几年相比已经有所减少,庞杂而臃肿的办事机构,人浮于事的办公现状将会得到彻底的改善。随着国家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减少,由单位自行管理人事档案的模式的范围将会逐步减小,将来一定会被社会化、开放式的档案管理模式所取代。

3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

随着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隶属于某个单位,而是变成了社会人。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更换工作的地点,在这种情况下,人事档案主要是由社会化、开放式的档案管理机构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与各种社会制度相互适应、协调运行,有很多的问题就会非常容易解决。由于社会化、开放式的人事档案管理更适合人才的流动,可以使各类人才人尽其才,从而更有利于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从而使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全晓红.电子文件安全策略探析[J].黑龙江档案,2011(3).

[2]李卓.人事档案管理新模式探讨[J].黑龙江史志,2009(12).

[3]邵新影.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J].学理论,2010(8).

作者简介:

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探讨 篇4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开放式,管理模式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全面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是目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提高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时间以及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条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实验教学是依据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对科学知识进行验证或再现, 并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加深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随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提高, 尤其是对于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来说, 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加强高校实验室开放建设和管理, 建设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 增强开放实验室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一、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由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仍然是目前高校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 即学生到固定时间和地点完成预设的实验项目, 这种封闭式教学方式以验证或重现课本知识为主, 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不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开放实验教学首先应让全体师生从思想上加强重要性的认识, 教师应更新传统实验教学内容, 加强开放实验教学理念, 积极创设条件加强实验教学的有效开放。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开放实验教学在个人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尤其是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性, 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力性, 积极思考, 大胆实验, 使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院系和实验示范中心也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资源, 为开放实验的教学物质和条件提供保障。通过开放实验教学,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仪器设备、师资队伍、实验条件、环境资源等, 为广大学生提供开放、灵活、方便、高效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

二、开放实验教学的几种模式

根据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和使用的现状, 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和发展规划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 围绕学生能力培养这一主线, 研究提出实验教学管理的几种模式, 为高效整合实验教学资源, 有效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1.能力拓展型。通过加强开放性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减少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 逐步增加设计性、综合性、提高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内容, 将这些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作为综合开放性实验编入实验教学大纲, 建立和完善“基础训练型+综合提高性+创新实践型”的开放性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2.兴趣培养型。兴趣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高校开设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 往往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为目的, 教学程序化, 内容呆板化, 学生学习时往往比较被动, 缺乏主动性, 更谈不上培养学习兴趣了。因此, 实验教学安排应为学生发挥和培养学习兴趣提供空间, 包括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灵活和实验课后的延伸等。要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更加开放和更加包容的实验教学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3.项目驱动型。目前高校实验室在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有很多举措, 包括一些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都有专门面向本科生立项的开放实验项目, 这些项目的实施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和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项目驱动, 将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将空余时间用于在实验室开展项目研究。事实证明, 通过学生开放项目立项, 对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4.竞赛训练型。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是评价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以技能竞赛为抓手, 加强开放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是培养优秀人才和卓越人才的有效途径。目前, 各层次、各水平的学科竞赛和实验技能竞赛, 如“挑战杯”创新作品竞赛和各类形式的专项竞赛, 为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 同时, 也极大丰富了实验教学和管理模式。实验室应以技能竞赛为抓手, 充分利用实验开放平台, 鼓励学生多参与到这种开放式的实验创新活动中来, 建立健全以学科和技能竞赛为基础的实验室开放体系。

三、建立和健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措施

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是高校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是新时期高校适应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有效形式。围绕高校实现开放实验教学的各种模式, 学校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保证开放实验教学的稳步推进。

(一) 建立和完善开放实验教学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实现高校开放实验教学并使之形成制度, 将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 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将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开放和管理以及学生课外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制度化、体系化建设, 建立一整套较完整的开放性实验室工作流程, 自上而下, 层层贯彻和落实, 各实验室在实验室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也制定了适合本实验室开放的一系列个性化规章制度, 并开始实施。目前, 我校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都建立有各自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 在时间、地点、开放资源和条件等方面, 保证开放实验教学的有序推进。

(二) 加强开放实验室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开放实验教学模式要求, 不仅要在实验内容上勇于创新, 在实验形式上灵活多样, 在实验资源上合理配置, 更要求在开放时间上灵活有度, 特别是要保证非正常上班时间的开放实验教学安排。因此, 一支高素质、善管理、能奉献的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是有效开展开放实验教学的保证。一方面, 要加强对实验教学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另一方面, 要合理安排实验管理人员工作, 客观评价他们的工作业绩, 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使实验室能随时保证和满足开放实验教学的需要。如我校生科院在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盟的统一组织下, 每年举办两门生物专业实验课程的集中培训学习, 保证了实验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 合理配置开放实验教学资源

开放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 要求实验教学资源相对集中, 并且能随时保证使用状态。对仪器设备使用能够及时调整到位, 并合理安排使用时间。为此, 必须根据开放实验教学的不同模式, 对实验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如建立在基础实验课上面的开放实验教学, 应根据开放内容提前安排。以开放实验项目为主体, 以导师或项目组牵头, 在各自研究室开展相关实验。以参加技能或学科竞赛为目的, 可以由实验示范中心安排专门实验室开放相关实验训练。

(四) 应建立开放实验教学预约机制

由于开放实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实验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 以及开放时间和人员的随机性, 因此, 开放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量大、内容繁杂、任务繁重, 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开放实验室管理, 提高开放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开放实验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单靠预约登记等传统形式, 不仅手续烦琐、浪费时间, 而且效率低下, 计算机或在线网络系统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目前, 很多高校都采用了实验室网络管理技术, 将开放实验室通过局域网连接起来, 通过局域网和在线互联网联接, 形成一个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可通过远程登录完成开放实验室的查询、预约、登记、变更、结果分析等功能,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提交实验报告、开展实验讨论等。有的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虚拟实验室进行网上模拟实验。建立开放实验教学网络管理系统将极大地提高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增强了学生开放实验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实验教学是培养高校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建立和健全多种开放实验教学模式, 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实验室开放管理体系, 将有助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强、能较好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昭炎, 李惠玲, 范明星, 等.开放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11) :107-109.

[2]孙福, 赵月飞, 郭惠广, 任宝荣.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 (11) :142-143.

[3]高平, 陈晓平.高校实验室开放制度化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 2004, 26 (3) :84-87.

[4]于永江, 王洪刚, 郝金光.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及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探讨[J].鲁东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03) .

[5]周雅, 袁永瑞, 王春霞, 邵志松, 闵嗣林.浅谈“材料科学综合实验”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12) .

[6]吴桂云, 杜旭, 田思庆.加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建设与管理培养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 2008, (03) .

[7]于永江, 王洪刚, 郝金光.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及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探讨[J].鲁东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03) .

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论文 篇5

根据实际,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能从事多种实际公共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有必要建立一种“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互促的、“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主体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3.1 “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互促的开放式教学过程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学生在开放式教学环境下专业知识“学习、实践、研究”多阶段互促的过程,首先是专业知识的学习;然后是进行实践与实习,通过实践与实习,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公共管理的实际中去,在实际的公共管理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是结合专业知识研究和实践调研分析,解决公共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学习研发的成果在管理实际中进行推广应用,做到公共管理知识“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服务于社会”(如图1所示)。

可见,在这个“学习、实践和研究”的多阶段互促的开放式教学过程中,公共管理类专业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因为,随着社会发展和资源、技术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公共管理类专业理应将教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将公共管理教学与研究与社会管理的现状相结合,发现社会问题并且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整个“学习、实践、研究”多阶段互促的教学模式中,学习是这个教学互促过程的核心,因此,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分析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与实践是互促过程中的最终目标和意义所在,因此,要以实践调查为基础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问题与研究是互促中对理论的深化和对实践问题的解决。

由此可见,学生学习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要始终贯穿在整个“学习、实践、研究”多阶段互促过程中,通过学生学习将公共管理的专业意义与实践调研和社会服务融合在一起。

3.2 “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构建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的“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学校、政府和社会的互补,以及学校、政府和社会构成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平台之间的互动,是开放式教学中互动系统的内外因素的结合和互动(如图2所示)。

这种互补与互动打破囿于学校,囿于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堂教学趋向于向政府的实际管理部门、向社会实际管理环境延伸,这是一种教学环境上的开放,这种教学环境上的开放既是培育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公共管理实践性与操作性发展牵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的必然走向。

并且,这种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有益于培养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襟。

开放式的公共管理“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教学环境是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开放互补、互动的创新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信息,政府的技术、人员和社会的资金、政策等资源要素频繁流动,不仅能促进和深化各平台原承载的公共管理教学资源交叉、渗透、融合、反馈等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且还可以产生原有资源独立存在所不具有的新的系统作用,提升学生主体创新发展的能力,提高政府和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社会市场上的需求往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学校、政府和社会的互补、互动是一个反馈与前馈的协调过程,即在这个过程中,将学校、政府和社会看成是一个开放式网络,系统内各要素是相互作用和反馈的。

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是伴随信息、知识流动的主体和实体,突出了学生在校学习之外的自主学习,同时结合社会问题在创新实践中面向社会发展。

3.3 “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主体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个主体互动。

这种互动的教学方法要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具有一定的开发意识,强调教学对学生潜能的开发,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以开放性问题为中心,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互促的开放式教学过程,进行自主探究、体验感受,达到教学的生活性、未来性。

在这个互动的教学方法中,学生的老师不仅是原来意义上的专业教师,还包括公共管理的实践者和公共管理实践本身,一方面,学校通过将地方政府官员和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人员请进课堂,让他们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学校、政府和社会”开放的教学环境参与社会的一些实践活动,为他们将来的就业积累资本。

“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个主体互动的教学方法还体现在教学制度上具有一定的弹性,教学过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上,使学生放胆交流,敢于创新。

一方面,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教师和实践者”的关系是师生互导、生生互导的多向互动的。

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的各个环节中去,与学生一道在“学校、政府和社会”开放的教学环境中相互“传道、授业、解惑”,并有效地组织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诱导、相互取长补短。

另一方面,“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个主体互动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公共管理的社会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公共管理的实践技能。

4结论与建议

传统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因为其教学过程的简单化、教学平台的单一化和教学思路的封闭性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应用型、综合型、创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性、操作性和综合性要求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实现开放化,以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目的。

开放式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是在“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中,以“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主体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实现“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互促的开放式教学过程。

开放式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能使学生课堂学习、课外研究与社会实践的互相促进,实现了将学习研究成果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机制,使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社会,从而服务社会。

因此,为了实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到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实践部门,了解并实践公共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具体方法;建立开放实习基地以及开展各类的课外实践活动,邀请校内外学者、专家和公共管理的实践者为学生作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指导学生成立公共管理、社会治理等业余学习与研究小组,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学生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奖励;与相关组织部门协调,选派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师到公共管理的实际部门挂职,选派实际公共管理部门的实践者在学校担任学生导师。

参考文献:

[1]胡昌平,徐丽慧.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开放式教学实现分析[J].情报杂志,,(10):107-109.

[2]李习彬.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中国化与科学化[J].中国行政管理,,(10):45-49.

[3]王红悦,阳征.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开放式”教学内涵探析[N].光明日报,-12-20,(6).

开放式管理模式 篇6

关键词: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模式

开放式护理的综合性以及实践性都非常强,开放式的护理实验室管理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可以说是护理教学改革重要的发展方向。

一、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与教学概述

开放式的护理实验室管理与教学指的是,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对他们的学习内容加以科学安排,实现场地以及时间的开放,改善师资力量的利用效率。其中,实验类型主要包括研究性、设计性以及综合性的项目,制订实验方案、查询资料、选择材料、调试仪器、处理数据以及分析结果都由学生完成,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一方面可以改善护理实验室利用的效率。随着护理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教学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为学生掌握临床护理技能提供可靠保证。开放式实验室既能够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也可以缓解教师以及实验室人员压力,改善实验室利用效率以及学生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教学的模式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护理操作技巧。学习掌握护理技能不仅需要学生理解记忆其中的知识点,还需要他们反复进行实践联系。一项护理技能的熟练掌握仅仅依靠实验课时间远远不够,更多的是需要课余时间的练习,让学生对薄弱环节进行持续地强化。通过课余时间的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构建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与教学模式的措施

1.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措施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管理应当采取责任制以及协作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也就是由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及学生管理人员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互相协作管理。(1)积极做好护理专业学生的工作,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室管理对于教学改革的作用以及重要价值,并且熟悉实验室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培训学生干部作为实验室管理人员。(2)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为确保开放式实验室当中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实现有序安全运作,需要建立健全各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物品仪器的购置、存放、建档、使用、保管、清理、赔偿、消毒以及登记等,同时还需要加强安全防护制度建设、环境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岗位职责制度建设。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重大仪器的管理制度以及电教设备借阅使用制度。(3)明确各级管理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每个实验组应当设置一名学生干部管理人员。这部分学生需要从学习成绩优秀并且组织管理能力突出的学生当中选拔。学生干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物品准备、环境准备,并且在课后做好实验物品清洗、清点、检查以及归档,一旦发现损毁需要尽快上报管理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职责是根据实验物品功能、种类、材料、使用频率以及特性等进行分类摆放,在器械上做好标签的标注。此外还需要定期清点实验用品并检查其功能,清理处理过期的药品,维修损毁的实验用品,必要情况下追究赔偿,确保各项试验仪器以及物品处于良好的状态,确保实验教学能够顺利完成。教师则应当将实验教学作为核心,提前制订购置教学用品的计划,并主动参与到日常管理当中,同实验室管理人员联合做好安全管理。

2.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措施

开放式护理实验管理与教学模式能够紧扣护理学人才培养的方案,综合基础技能训练、设计技能训练以及综合技能训练等教学内容。其中基础技能的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当中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以及入门的专科护理操作;而综合技能的主要内容是使用基础以及专科理论知识,具体分析患者的问题并且满足患者需要的护理技能;设计技能主要是学生完成理论学习以及技能训练后,再进入实习环节,主动去发现问题,并且自行设计问题解决方案之后加以实施的创新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要求的区别,实验教学应当采取小组练习、课堂指导以及独立训练等不同的形式。课堂指导也就是常规实验教学的方法,授课教师讲解某项操作的步骤、物品准备以及注意事项等,之后进行示范操作,学生进行重复,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与纠偏。小组练习或者是独立训练则是学生有目的地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到实验室锻炼技能。在练习时首先可以观看操作视频讲解,之后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操作,练习过程当中要相互讨论,观摩操作的疑点并且查找文献资料,核实并且最终澄清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实验考核的内容应当多样化,避免僵化单一的考核项目,添加综合应用以及设计性的实验题目,一方面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考核学生的协作精神。

综上所述,构建开放式的实验室护理管理与教学模式,有利于转变已有的护理实验室管理方法,丰富护理教学的方法。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锻炼实践操作技能的机会,另一方面还能够加深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把握,从而提高他们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庆岭,王克芳.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护理学,2014,17(10):739-740.

[2]叶莲华,邹建华,周小芳,等.加强护理实验室建设注重护理实践能力培养[J].护理管理,2014,3(6):27.

[3]张静,井夫杰.护理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实践[J].护理学,2013,21(4):65-66.

作者简介:邹丽(1974—),女,湖北仙桃人,大学本科,实验师,主要从事护理教学。

探索开放式多媒体教室创新管理模式 篇7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普遍, 学校对于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也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多媒体教室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已经让多媒体教室成为了学校的一种基础设施, 为学校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同时也加快了学校教育改革的进程, 因此, 目前学校在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建设。

1 计算机技术简述

计算机技术的内容非常广泛, 可粗分为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计算机部件技术和计算机组装技术等几个方面。计算机技术具有明显的综合特性, 它与电子工程、应用物理、机械工程、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学等紧密结合, 发展很快。计算机技术就是将文本、声音、图像和图形等各种媒体跟计算机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技术, 主要包括:运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算器设计、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 (CPU) 设计、流水线原理及其在CPU设计中的应用、存储体系、总线与输入输出。因此,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设计和编制, 使计算机技术具有综合处理图、文、声和像的能力, 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使学习者能够准确的获取信息, 将传统烦躁、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学生们接受起来更加容易, 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 我国高校对于多媒体教室管理的现状

2.1 当前我国高校中多媒体教室管理运行的两种模式

目前, 我国高校对于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模式大都采用分散管理运行和集中管理运行这两种模式。分散管理运行模式就是由学校的相关部门或者院系对多媒体教室的设备进行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有助于各个院系根据自身专业和课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应用, 使多媒体教师的应用效果达到最佳, 缺点是院系内没有对多媒体教室进行维护和管理的专门技术人员, 无法对设备进行及时合理的维护, 导致设备的寿命减少, 使用效率降低;集中管理运行模式就是将学校的多媒体教室集中起来, 交给教育技术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 这样一来, 多媒体教室内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以及教室内的卫生情况和一些基本的管理都是由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这种管理的形式还是存在一定的优势的, 多媒体教室内的一些基本设施和设备都得到了专门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的维护和管理, 这样就能够保证多媒体设施的正常工作, 为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寿命, 保证了学校多媒体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正是由于学校的教育技术中心的集中式管理, 也确保了多媒体教室的合理配置和规划。但是这种管理方式也有一定的弊端, 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管理人员要对多媒体教室进行全方面的管理, 很难将工作做到兼顾, 很容易将一些专业性的技术工作忽略到。

2.2 封闭式的多媒体教室管理运行模式无法满足教育的信息化发展

第一, 随着额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高校多媒体教室的数量也大量的增加, 而且很大一部分高校为了顺应教育的发展将原本旧的教室改造成了多媒体教室, 导致校内多媒体教室不仅数量上增多, 而且位置分布不够集中, 再加上目前我国高校对多媒体教室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模式, 给多媒体教室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第二,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高校多媒体的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当中, 比如液晶投影仪的使用, 但是液晶投影仪却很容易发生故障导致无法正常进行教学工作, 而且高校的课程较多, 多媒体教室使用频繁, 传统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导致学校无法及时进行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3 开放式高校多媒体教室创新管理运行模式

3.1 建立高校多媒体教室开放式管理运行的模式

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室管理模式下, 高校采取了封闭的管理方式, 虽然学校改造多媒体教室的数量增加了, 但是却是保持着关闭的状态, 这样一来, 学生能够自由学习的普通教室的数量就少之又少了,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便。高校应当全面改革当前的多媒体教室管理模式, 向着开放的方向发展, 将各种管理方式下的多媒体教室进行全天候的开放, 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将多媒体应用到学习中, 提高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 改变以往课外关闭的封闭式管理, 让多媒体教室真正发挥其作用, 不仅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的场所和技术支持, 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多媒体教室的开放式管理能够极大地提高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 这样一来就直接减轻了专业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让他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运用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上, 确保多媒体设备和教室能够真正的为学生所用, 发挥自身的效用, 保障多媒体教室正常有序的运行和发展。

3.2 提升高校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的科技含量

目前很多高校的多媒体教室实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 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当前多媒体教室进行建设或者是改造过程中, 要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 然后在此基础上必须坚持促使教学和管理更加方便、经济适用以及安全可靠的原则, 所以在追求设备方面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求购, 不要盲目的追求过高的设备, 因此, 在设备配置方面必须秉持少而精、功能全、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等方面的要求, 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高校的多媒体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稳定的进行运用, 使用起来也显得方便。多媒体教室开放式管理运行实现的最主要部分就是加强对多媒体控制台和液晶投影机吊架的研究力度, 比如, 经过大量的研究、调查、分析得知, 就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控制台, 基本上都是采用优质钢板制造的, 而且其主要特点是外表非常精美, 它的主要功能是安全、防盗、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非常高。

通过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 我们可以引进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来帮助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比如书写屏,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直接将要讲解的问题在书写屏上进行演示, 在利用投影仪投射到大屏幕上, 在这样不仅方便了教师的教学, 还能够实现教师的无粉笔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将多媒体教师中的各种设备进行精简, 然后重新组合起来, 如图1所示:

4 结语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模式上还存在一定的弊端, 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方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因此, 高校应该积极地探索创新多媒体教室的开放式管理模式, 加大对多媒体教室的投入力度, 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提高多媒体教室的科技含量, 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的空间, 使多媒体教室真正的发挥其效用。

摘要:多媒体教室是现代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设施, 是保证高校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多媒体教室的应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对多媒体教室的管理运行方式, 确保多媒体教室能够充分的得到利用, 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本文重点探讨了传统多媒体教室管理模式的优缺点, 并提出了开放式多媒体教室创新管理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开放式,多媒体教室,创新管理

参考文献

[1]江文化.创新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运行模式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9 (1) .

开放式管理模式 篇8

创新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源泉,不进行创新的公司必然死亡[1]。在最近二十年中,公司逐渐通过获取外部的创新资源来改善公司的创新和财务绩效,即使如施乐、IBM、朗讯、英特尔等技术实力实厚的大公司也不再只依赖内部的创新能力来进行技术开发,因此,研究开放式背景下的研发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我们假设一家处在创新竞赛中的企业,为了保持公司的竞争力,需要进行产品研发,企业决策者可能面临两种选择,一是雇佣创新人才、购买先进试验设备,在公司内部进行研究开发,即采用封闭式创新模式;二是采用开放式创新模式,公司研发管理的重点是将创意商业化,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所有有价值的创意,同时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分享所创造的价值,企业既可以使用企业外部的创意,也可以将企业内部的创意通过外部渠道实现市场化。

开放式创新模式是由亨莉·切萨布鲁夫在总结施乐、朗讯等公司的创新技术管理经验后,更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创新管理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强调了外部知识资源对于创新过程的重要性[1]。从而引起了国内外创新经济学家和创新管理者的广泛关注和使用。韩霞等从开放式创新战略的背景下研究了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风险分担机制、研发管理与控制等问题[2]。王雎从认知的视角,运用跨案例研究探讨了开放式创新的知识治理机制[3],贾晓霞等从知识管理主体的行为角度出发,构建了面向合作研发项目的企业知识集成管理模式[4]。本文比较分析了封闭式创新模式的局限性及开放式创新产生的背景后,提出了一个基于开放式创新模式的企业研发管理模式,用于指导企业创新管理实践活动。

1 封闭式创新模式和开放式创新模式的比较

在20世纪的绝大数时间里,企业创新主要来自内部研究机构,依靠内部创意,强调对创新知识的垄断控制。企业竞争成功在于通过投资内部的研发机构,研究新技术并开发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确实,此种研发战略在相当长时间内是成功的,这是建立在劳动力流动低、风险投资少,新创企业很少,力量微弱,大学等机构的影响力并不重要的特定历史背景基础上的。但是在20世纪晚期,这些封闭式创新存在的基础条件不断地受到冲击,随着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的增多,训练有素知识渊博的人才越来越容易获得,并且这些高素质工人的流动性越来越强,经过系统训练的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增多和人才的流动带来了创新知识的快速扩散,不利于知识产权的垄断控制;风险资本市场的出现导致了掌握核心技术的员工离职,通过获取风险资本进行创业,新研发出来的项目必然在公司内部进行开发销售,因此原公司不适合开发的被搁置的研究成果可能在风险资本的支持下,面临着其他的商业化途径;加上外部供应商的生产技术能力不断提高,外部供应商拥有了相当的知识技术、生产经验和资金实力,能够帮助企业在更短的时间内对更为广泛的领域进行研究,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大缩短。这些要素的变化对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带来冲击。

而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既可以利用内部创意,也可通过购买专利、技术使用权,投资资助外部研究机构的研究项目或者成立研究联盟,来利用外部创意,只要公司有足够的将创意转换为产品市场化的吸收能力,也可以将不适合自己固有的商业模式的内部创意通过专利许可或技术所有权转让的方式进行市场开发中获利,从而提高了创新知识的利用效率。

从创新的技术背景、技术创新方式、知识产权管理两种模式的原则比较见表1。

资料来源:根据亨利·切萨布鲁夫(金马译),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M)文献中的内容归类整理。

2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企业研发管理模式

企业研发管理的目标是为了保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独具的,是企业能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中取得领先地位所必须依赖的关键性能力。传统观点认为,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强调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而在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观点认为,技术本身的价值是潜在的,直到以某种形式将其商业化后才能具体体现出来,重要的利用新技术创造并获取价值。

企业研发管理模式必须相应地适应开放式创新的背景,研发管理的重点是强调建立能够识别新的价值、获取外部新技术并消化吸收,应用到商业目的上的新技术管理能力。我们根据开放式创新的特点建立一个企业的研发管理模式(见图1),即公司不但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更需要建立评估、消化吸收外部技术的外部技术获取机制,也要对公司的研发成果进行评估,避免因技术与商业模式的不匹配而被搁置产。通过建立一支技术评估专家团队,对来自公司内部、外部的技术进行科学评估,分析判断未来的新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新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匹配程度,将来自公司内部或公司外部的新技术应用到公司现有业务中;将不适合本公司现有的商业模式通过技术转让或专利许可等方式给其他企业而获利。该研发管理模式的创新盈利模式是,充分应用公司开发的创新知识,对于适合现有商业模式的创新知识,进行公司内部开发、销售而获利,对于不适合现有商业模式的创新知识,可以通过专利转让或技术许可中获利;购买适合公司商业模式的外部创新知识,而巩固现有市场地位或拓展市场中获利。

3 小结

随着企业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传统的基于封闭式创新的研发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竞争需求,自主创新的强调也并不等于封闭式创新。企业的开发创新技术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将创新技术商业化,创新技术可能来自内部公司也可能来自外部,建立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研发管理模式是确保公司保持持久的竞争力现实选择。

摘要:企业获取新技术可能来自于公司内部,也可能来自于公司外部,论文比较分析了封闭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两种模式的特点、基本原则,提出了基于开放式创新的企业研发管理模式。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研发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美)亨利.切萨布鲁夫(金马译),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11,44-50.

[2]韩霞,白雪.基于开放式创新战略的企业研发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1,64-67.

[3]王雎,开放式创新下的知识治理——基于认知视角的跨案例研究[J].南开商业评论,2009.12(3),45-53.

战略管理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篇9

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提出“开放式教育”的主张,它通过实验、情景模拟、引入现场专家、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多元化授课,锻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被认为是未来教学改革的主要模式。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理论繁多,多体现为理念和方法,传统的单项传输式教育模式常常给学生空洞、乏味、无趣的印象,大大降低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授课效果。

1 战略管理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对于大中专院校来说,在校学生缺乏校外管理体会和实践,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从学科特点角度

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在很大方面决定了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也决定了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改革战略管理课程的传统课堂灌输式教育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空间等方面予以突破,形成一个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教学体系,是企业战略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1.2 从学生要求角度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后能否找到一份符合自己人生职业规划的工作是大学生普遍忧虑的问题。学生们对实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充满期待,希望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不仅获得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开放式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学习了战略管理这一门课程的知识,更是一次走出象牙塔、体会社会工作环境、全面磨砺自己的好机会。因此,学生渴望开放式的教学方式。

鉴于以上分析,战略管理课程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

2 战略管理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

开放式教学要求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在授课时,改进传统授课模式,采用更为灵活、更丰富的方式。

2.1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简单直接、成本较低的授课方式之一。在课程讲解过程中合理穿插,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及时应用,并且在案例的分析中加深理解。战略管理案例教学要以学生自己分析为主,教师仅仅提供思路。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讨论与分析,在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结果做好最后总结、澄清和升华。案例的选择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适时选择采用哈佛式的冗长而细节俱全的案例或者德鲁克所倡导的短小精悍的案例[1]。

2.2 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是指通过特定的道具、剧情介绍、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拟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让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感受企业经营实战中的冲突,并自觉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出现的问题。情景模拟可以借助于实验室的软件或沙盘,形成模拟对抗。也可以借助剧情介绍在课堂上让不同的小组(同学)模拟扮演某企业的CEO、财务、营销、人力等不同部门主管以及政府行政部门、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竞争对手、顾客角色,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决策,并将决策结果作为信息传递给相关参与主体,以锻炼学生决策应变能力。

2.3 企业实习和实地调研

企业实习是通过在企业里参与日常工作,让学生体会真实的企业运作,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实地调研是针对某一课题让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信息收集与整理,完成特定任务并形成调查报告或论文。企业战略的制定需要有足够的信息支持,这种信息不仅来自于课本,更多的是来自与企业内部各个经营管理部门、行业环境、竞争状态、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技术条件的变革等,学生通过假期的实习和实地调研可以更为真实的感受到企业战略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通过思考问题的解决对策,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沟通技巧、计划安排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4 网络学习和读书体悟

互联网上有大量关于战略管理的文字资料、影视视频,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教学资源,尤其是一些名家讲坛或高校精品课程,含金量很高,可以形成资料库,也可让学生直接浏览网络进行学习。此外,阅读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书,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书籍可以由教师提供书单,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学生阅读完成后,形成体会,与教师教授的内容进行融合,加深理解和掌握。

2.5 参与科研

高校内会有一部分与战略管理相关的科研课题,需要相应的研究人员进行研究。学生的思维是极其灵活的,参与积极性也很高。只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加以启发和引导,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授课老师可根据学生的特质和需求进行安排,让沟通交流能力的同学参与课题调研,让喜欢思考的通常参与问题的分析,使学生真正融入科研之中,提高自己的学识。

2.6 企业家走进课堂

企业家走进课题是指授课老师通过聘请企业家到学校讲课,让企业家现场讲述自己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战略问题及解决方法。一般而言,同学们对企业家讲课的期望很高,往往能够聚精会神的听,并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企业家走进课堂对学生理解战略管理的理论和企业管理实务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实行战略管理开放式教学模式注意问题

一般而言,授课方式愈灵活,学生的参与程度愈高,效果也愈突出。但要保证开放式教学的效果,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课时安排

企业战略管理的课时安排依课程性质不同而不同,公共选修课、专业限选课、必修课课时长短各有不同。要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企业战略管理的要求学时不低于32学时。课程的安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论知识的教授环节,二是实际的调研、实习等环节。其中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企业家走进课堂等方式相对简单时间及资源占用也少,可以由教师根据课程的进度合理穿插于整个授课计划中,通常可以在教室或实验室完成。网络学习和读书体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布置该项作业,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统一上交,一般不占用课堂时间。如果开展企业实习或调研,时间易集中安排,例如安排在期末其他课程基本完成的时候,进行全天实习。企业实习和科研调查等活动可以和学校的专业实习、暑假调查结合起来,让战略管理的授课老师兼任实习和调查的带队老师,以便更好的辅导学生。

3.2 考核方式

企业战略管理开放式教学模式要求更为灵活的考核方式与之匹配。一般而言可以选择如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对学习成绩进行认定。(1)考试,即通过开卷或闭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查。(2)撰写实践报告或调查报告,实地调研和参与科研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考核。(3)撰写论文,企业实习、读书体悟、课程知识传授都可以采用这种考核方式。字数要求、格式内容要求等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4)报告陈述及答辩,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制作PPT,将自己的调研、科研、实习、读书成果和感受在PPT中呈现,并回答老师的提问。(5)沙盘模拟比赛,以沙盘模拟比赛的结果作为考核的一部分。(6)编写战略管理案例,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调研、实习等的基础上,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一个合适的案例,通过构建案例让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固化,达到考核和学习双重效果。

总之,各种考核方式可以结合使用,并且根据其所占课时的多少和难易程度确定在总成绩中的比重,提高考核的效度。

3.3 学科衔接

学科衔接问题一直是困扰战略管理教学的难题。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综合课程,需要学生具备管理学、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ERP等知识,也即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应安排在上述课程之后,进行学习。但不同专业的学生,课程安排不同,知识体系也有差异。很多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做好衔接过渡,造成了知识的断层,对战略分析,尤其是企业内外环境分析的理解和体会就较差。因此,这门课程的有效学习还有赖于学校教学计划编制的合理性。一般来说,战略管理课程要放在大三或大四上学期来进行授课,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便于他们与上述管理课程进行区别。

3.4 硬件配备

成功开展企业战略管理开放式教学模式,还需要做好一些基础准备工作。比如(1)实习基地建设,授课过程中进行的现场调查或企业家走进课堂,靠临时联系往往不能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需要通过开展教学基地的建设,保证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均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和授课企业家。(2)战略管理对抗软件和沙盘模拟教具,让学生在模拟对抗中体会战略决策的重要性。(3)资料库,既包括与战略管理的书籍、报考、案例等文字资料,又包括讲座视频、谋略影视片段、动漫故事等流媒体资料等。上述硬件都是企业战略管理授课必不可缺的元素。

总之,战略管理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对教学传统模式的挑战,其真正的实践过程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校资源配备的情况合理规划,并根据学生对这种模式的反馈进行调整改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战能力、提高授课效率的目的。

摘要:企业战略管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传统的战略管理课程授课方式给人空洞乏味的感觉。开放式教育以创新、包容、灵活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授课效率,被视为未来教学的主导方式。文章结合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特点,从战略管理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路径选择和应当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开放式教学的6种授课方式,提出了相应的课时安排、考核方式、学科衔接以及硬件配备等建议。

关键词:战略管理,开放式教学,情景模拟,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郁文.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实践与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2年11月,第14卷S1,208-210.

[2]邹树梁.《企业经营战略》精品课程建设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年第6期(综合研究),71-73.

[3]卢慧芳,方锦文.开放教育网络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研究——以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7月,第15卷第4期,114-123.

[4]漆玲玲,侯宇颖.对模拟式实践性教学的探讨──从“软环境”模拟角度[J].高教论坛,2011(1).

开放式管理模式 篇10

1 计算机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高校计算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就是要改变过去学生只能在固定时间进入实验室的所谓“封闭式”管理的做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实验时间。同时在开放模式上可采取全面开放、定时开放或预约开放等多种形式。

1.1 计算机实验室日常管理

1.1.1 首先开放式实验室必须设专人管理, 要认真做好设备使

用、实验项目、各实验项目的学生人数、使用时间、实验材料的消耗、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等情况的详细记录, 并随时做好实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定期检查, 确保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

1.1.2 根据学校的实际要求, 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 制定各种

实验室管理制度, 包括实验室设备管理办法、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与卫生管理办法等, 使管理更加规范。

1.1.3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除了为院校师生提供常用的软硬件资

源外, 还应提供一些辅助用的软硬件, 如光驱、耳机、打印机等, 为学生的学习及工作提供方便。

1.2 应推行实验室IC卡管理系统

对所用机房采用IC卡机房管理系统。上机学生在进入机房时, 首先在门口IC的刷卡机上将卡号刷入代理机。在使用任何一台计算机时, 用户输入帐号和密码后, 系统对其进行身份验证, 且每个卡号只能登录一台计算机, 只有登记好的学生才能正常使用计算机。这样既能很好的维持上机秩序, 又能很好的了解学生上机的情况。

1.3 应加强对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维护工作

因为进行开放式管理后, 上机的机时量大幅度的增加, 加大了机房维护的工作量。保养和维修工作也相应的增加。有时由于学生误操作或恶性操作, 很容易造成系统被破坏, 而系统恢复工作量也非常大, 影响正常使用。因此可以用GHOST软件或安装硬盘保护卡等方法恢复硬盘数据。

1.4 加强对实验室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工作

实行开放式管理模式后, 会出现计算机病毒的侵入。对于学生的上机内容进行严格管理, 确有必要使用的外来程序或磁盘, 应先进行杀毒, 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与传播。由于很多游戏盘因非法复制带有惩罚性病毒, 所以应禁止学生将各种游戏软件装入计算机系统, 以防将病毒带入系统。

2 计算机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的的实际效果

2.1 实验室设备资源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实行实验室全面开放, 院校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 除了正常的上课时间外, 可以选择自由上机, 这大大提高了机器设备的利用率。

2.2 提供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集成平台,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机实验是高校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管理模式下上机实验由高校各院系统一安排, 实行以班级为单位的上机管理方式, 但由于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客观上也造成计算机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学生也由于上机的自由度不高, 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从而进一步影响了院校计算机教育水平的提高。针对这一难题, 我们启用开放式全自动化机房管理系统, 学校计算机实验室所有计算机设备除正常的上课教学外, 其余时间全部对学生开放, 学生可以按照实际情况, 自主决定上机时间, 提高了学生时间利用率和自由度,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方便了学生较快的掌握新的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解决系统软硬件问题的能力, 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上机环境。

2.3 学院也可以在这段开放时间对上机实验的学生收取一定的

费用, 作为系部的创收, 当然还是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用于以后机房实验室的改造, 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裕的环境。

2.4 对于机房的日常基础维护和清洁工作可以安排需要勤工俭

学的学生来完成, 既能帮助解决他们的一些实际问题, 又能让他们在工作中增强自己的专业水平。

3 结论

计算机实验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通过开放性实验室管理, 在提高实验室设备效能的同时, 也改变了以往上机的传统的、死板的教学形式。而且可以在信息技术发展快速的今天, 当教学内容相对滞后而无法满足学生要求的情况下, 通过改变运行管理模式使得学生在完全开放的计算机实验室中进行自主学习, 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及时学习新技术, 为培养信息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裴斐, 金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1.

[2]刘敏力.高校开放式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 2006.

上一篇:服装制作下一篇:第三产业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