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林业

2024-06-22

现代化林业(精选十篇)

现代化林业 篇1

1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林业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 必须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 履行着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职能, 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维护生态安全中, 林业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的重大使命。全球已出现的森林锐减、湿地退化、土地沙化、物种灭绝、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气候变暖和水污染、空气污染10大生态危机, 有8大危机主要靠林业来治理。林业不仅要担当起生态建设的重任, 还要做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 不仅要创造大量的生态成果和物质成果, 还要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文化成果, 努力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大力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为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2 林业保护在林业生产中发挥巨大作用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中, 林业既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 同时也要当好生态文化建设的先锋。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 承担着建设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的历史重任, 在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中主要采取了5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大力加强生态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二是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 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 主要有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大的生态工程。三是大力发展林业生态产业, 改革林业生产方式, 体现在林业产业方面的发展。四是大力弘扬创新生态文化、弘扬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价值。五是大力推进法制建设, 不断地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

3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产和林业保护的最高境界

建设生态文明对林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也给林业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 是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林业发展战略的过程, 是不断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的过程, 更是从基本国情出发、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用现代林业科技全面支撑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 建设和保护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 提高森林质量和生产力水平。发挥林业大工程的带动作用, 积极引导和发展林业生态产业, 构筑北方生态防线,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4 林业保护为现代林业生产提供切实的保障

首先, 要不断完善和建立资源管理法规体系, 通过立法、完善法规, 做到以法治林。其次, 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机构建设, 完善林政稽查队伍和木材检查站的规范执法, 改善护林队伍办公条件。同时建立林地林权、森林资源、退耕还林档案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林政信息管理系统, 加强资源监测, 逐步实现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 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决策水平。第三, 要严格森林资源限额管理, 严格“三总量”控制。第四, 积极开展林政执法检查和林区综合治理工作, 强化管理措施, 坚决制止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 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第五, 提高森林火灾预防、扑救能力, 努力提高森林防火综合能力, 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第六, 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认真实行“预防为主, 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 综合协调运用营林、生物、基因、人工、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措施, 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 着力促进森防工作由重防治向重预防战略转变, 由治标向治本转变, 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 由以化学防治为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转变。提高森林尤其是人工林自身抗御林业有害生物功能, 提高预防和消灭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重点完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这5大体系建设。

摘要:在现代林业发展中, 要更好地协调林业的社会公益职能与私人生产的利益关系, 更多地通过利益诱导, 而不是利益限制, 实现保护和发展资源的目的。使森林培育业能获取社会平均利润, 保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解决经营林业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 把林业保护和林业生产密切结合起来。

关键词:现代林业,林业生产,林业保护

参考文献

[1]马艳平.林业生态发展战略中如何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农业, 2012 (12)

[2] 周晓明.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产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4)

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 篇2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前,在发展现代化林业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依托于林业技术的创新。

基于此,文章在简要叙述林业技术创新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当前我国发展现代化林业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林业技术创新的角度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加快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现代林业;技术创新;发展;产业

1 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我国现代化林业的发展过程中,林业技术创新能够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在我国现代化林业的发展过程中,林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我国多数林业产品的生产,仍旧是沿袭着传统林业产品的种植模式,并没有较好的应用科学技术。

传统的种植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传统的种植模式在林业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传统林业品种表现出繁衍期过长、生命强度较低、抗病虫害能力较弱等缺点。

因此,发展现代林业要紧跟科技水平提升的步伐,通过林业技术创新,用新技术培育出新的品种,从而提高林业产品的质量。

与此同时,通过对旧品种进行更新换代,有助于提高林业产品的产出,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使得我国的林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1.2 推动林业绿色化进程

在我国现代化林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实现林业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林业绿色化进程,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方面,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应用新技术与新方法,有助于转变过去传统的林业粗放型管理模式,完善我国林业的发展环境。

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由于缺乏先进技术的有效支撑,导致其对于温度、养料、日照以及水分等缺乏精确的测量与控制。

因此,林业产品成活率低、授粉率低、花期受损、水腐烂根、光合作用不充分等问题层出不穷,林业产品质量的低下,极大地妨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

林业技术创新有助于加快集约型管理模式的有效落实,使我国林业管理逐步向数字化与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新型林业管理过程中,应用集约型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实现对水分、温度、养分及日照的精确测量。

通过精确的测量,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重要的数据进行采集,并选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判断出该阶段林业作物所需的外部环境和化肥供应。

有助于相关管理人员对林业作物进行调节所缺或过剩的元素,实现林业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另一方面,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应用新技术与新方法,可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经营。

举例来讲,荒漠化防治技术、森林资源培育技术、生态系统恢复、重大森林灾害有效控制技术、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方面的林业技术创新,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这种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了林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使得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1.3 优化林业产业人员结构

传统林业产业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相对来讲比较大,无论是工作的重复性还是不可控制性都比较高,为相关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而林业技术创新的融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工作重复性,有助于提高工作的可操作性。

传统的林业产业相关工作,需要林业工作人员累积大量的工作经验,如果相关工作人员经验不足,不仅不利于林业工作的有效开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业产品的质量。

而科学技术的有效融入,将会为林业带动一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提升林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

2 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现代林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然而,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对林业技术创新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发展现代林业的过程中,有时仍然摆脱不了旧有的经营理念,即“林业靠天吃饭”。

受这种理念的影响,在林业经营过程中,多数仍采取粗放型管理模式。

通过上文的分析了解到,粗放型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适用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林业技术创新的必要认识,导致了我国林业产业普遍忽视林业科技投入、研究开发与应用,使得我国林业的现代化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与挑战。

2.2 林业科技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不相称

近年来,我国林业的科技创新一直依托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于林业的科技创新贡献出了重要的力量。

但是,由于科研经费的结构不合理,未能将林业的技术创新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导致了大量的林业科研成果难以得到有效的转化。

由于未能与市场实际需求相匹配,使得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有效实现。

在林业的科技创新中,应当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将林业技术创新融入企业生产,推动林业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3 优秀林业科研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

我国的林业技术与林业经济存在着严重的脱节,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34%。

另外,我国林业技术储备也不足,缺乏优秀林业科技人才,尤其是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和高层次经营管理的人才, 严重制约我国林业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和转化。

3 我国现代化林业的发展对策

要想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型管理模式,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实现我国林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林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文章从林业技术创新角度提出了发展现代林业的相关对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完善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机制

为了不断提高林业生产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建立完善的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机制。

应当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确立林业企业在林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科技活动的方向,推动科技力量进入林业产业。

3.2 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化林业,必须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

为了加快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步伐,应当进一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改变传统的林业生态科技创新的研究模型。

通过引入必要的竞争机制,加大科研和管理制度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3.3 加强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人才是林业科技创新全面展开的必要条件,创新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在现代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建立林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林业教育的改革,普遍提高林业工人质量,形成林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林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4 结束语

我国在推进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林业的现代化发展被提上日程。

任何领域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该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而发展现代化林业,构建优美的林业建设环境,同样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有效支撑。

研究林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治强.林业技术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北京农业,2015(33).

[2]周湘南.探析林业技术发展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性[J].现代园艺,2016(16).

[3]王占龙,徐天华.新时期林业推广技术应用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产业,2016(09).

林业现代化 盛夏谋新篇 篇3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孙扎根主持会议,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陈述贤,副局长张永利、陈凤学、刘东生,武警森林指挥部司令员沈金伦,局党组成员彭有冬、谭光明,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总指挥杜永胜,局总工程师封加平出席会议。

张建龙说,2015年上半年,全国林业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的总体安排,全力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国务院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正式启动,目前已有12个省份制定了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启动了森林资源管理与利用分开试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定了30个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近16万家,经营林地2.4亿亩。累计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2项,完成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取消下放35项,并开展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上半年,全国共完成造林5437万亩,占全年计划的57%;完成森林抚育6301万亩,占全年计划的60%。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2.39万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第三产业同比增长23.5%。开展了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行动,共清理排查案件4.8万多起,涉及违法违规占用林地128.5万亩。成立了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和沿海湿地保护网络,全国新增湿地保护面积450万亩,恢复湿地22.5万亩。组织开展了“眼镜蛇三号行动”,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公开销毁了662公斤象牙及其制品。全国发生森林火灾2667起,受害森林面积16.3万亩,伤亡26人,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1%、39%和74%。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01亿亩,同比下降4.3%。全国共发生沙尘天气11次,次数和强度均低于近14年同期平均值。上半年,中央林业累计投入1071亿元,全国共完成林业投资1503亿元,安排林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任务7.7万户和中央投资12亿元。全国林业系统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启动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了“两转变、两服务”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巩固。

张建龙指出,下半年林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地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6号文件和12号文件精神,着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一是全力推进林业改革,完成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省级实施方案编制审批,明确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力推动国有林区改革,推进国有林区政企、政事、事企和管办“四分开”,创新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和监管机制,开展监管机构垂直管理试点,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经营,抓好全面停伐后的产业转型,妥善安置林区富余职工,确保职工基本生活有保障、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国有林场改革要按照功能定位,合理界定国有林场属性,强化森林资源监管,抓好定编定岗、经费保障、富余职工分流安置等工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权,规范林权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林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再取消下放一批审批事项。二是全面完成剩余的4000多万亩造林绿化任务,重点抓好雨季造林、秋冬季造林和补植补造,推进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加快退耕还林进度,完成1000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三是着力提升森林资源质量。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要以林业局为单位抓紧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并严格按方案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完成《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编制工作,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森林经营规划体系。四是严格保护林地等林业资源。完善并严格实施国家、省、县三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强化林地用途管制,严格审核审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加强对临时占用林地的监管;加强对森林、湿地和沙区植被的保护和管理。五是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大对大熊猫、东北虎豹、亚洲象等重点物种保护力度,争取将更多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纳入保护范围。六是扎实做好森林火灾等灾害防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完善应急预案,提升防控能力,努力减少灾害损失。七是加快发展林业产业,积极发展木本粮油、经济林、森林旅游、竹藤花卉、生物质能源、生物材料等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八是大力加强林业法治建设,着力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印发实施《全面推进林业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严厉打击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九是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政策和资金投入机制,创新投融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林业投入不足问题。十是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张建龙强调,“十三五”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时期,也是林业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有着特殊意义。各级林业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林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认真研究林业重大问题,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要根据林业的新形势新任务,聚焦2020年林业发展目标,找准优势和潜力,合理规划布局,注重补齐“短板”,统筹解决林业的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推动林业全面协调发展。要主动协调国家有关部门,争取将林业的重要指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体现到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要紧紧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谋划一批关系林业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科学指导和引领林业未来发展,确保如期实现2020年各项林业改革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我国林业现代化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吉林省林业厅、黑龙江省林业厅、浙江省林业厅、江西省林业厅、湖南省林业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作典型发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长白山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市林业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国家林业局主会场参加会议。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在有关分会场参加会议。

现代化林业 篇4

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 林业经济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 林业在支持其他经济建设的同时, 还对创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状况并不乐观, 由于森林资源相对紧张而严重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无法适应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总体局势。因此, 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林业生产技术、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就成为了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 我国现代林业技术的改革措施分析

1.1 加强林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训

任何一项改革项目的实施都需依靠强大的技术力量为后盾, 而人才作为技术的掌握者更是改革过程当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因此, 要实现我国林业发展向现代化方向改革, 应加强林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训。必须认识到人才在技术创新领域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 目前我国的林业建设方面的从事人员大多不具备迎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知识体系, 而倾向于用过去的经验和相对落后的技术理念来看待现如今的林业技术改革, 显然这样的从业者无法在林业技术创新改革过程中发挥作用[1]。对此, 应加大对这类人员的知识技术培训, 使他们在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产生重大的飞跃, 从而在改革后的全新林业发展模式中担负起具有科技含量的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为我国的林业技术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1.2 瞄准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

在现代林业技术改革的过程中, 应明确其改革创新的目标在于为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促使林业经济向现代化方向迈进。因此, 针对林业技术的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林业需求, 始终将市场导向作为改革过程中的突破口。林业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林业技术改革的项目中来, 为技术创新项目提供大量资金。而这些资金的筹集对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使林业企业的经济利润得到有效保障。由此可知, 林业技术的创新应以市场为依托, 时刻对市场动态和新的形势进行调查了解, 保持市场信息的畅通, 这样既能解决项目资金的来源问题, 也使林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得到改善。

2 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具体策略

2.1 林权改革

现代化的林业改革固然需在林业技术方面加大力度, 但同时决不能忽略林业管理方面的改革创新。其中, 林权改革是我国林业发展中的重点改革项目。传统的林权管理对林业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的提高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不大, 这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向前发展。与此同时, 改革林权还能够迎合当今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林农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从而使林业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这2大项目得以共同开展。因此, 应尽快实施林权方面的改革以保证从业者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2.2 提高林业技术的推广效率

林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林业技术的大力推广。在林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推广效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为了达到有效的林业技术推广, 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推广体系的带动下, 还应对市场情况做到充分了解, 始终以坚持市场为导向的原则[2]。我国森林资源相对短缺的现状与当前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矛盾, 应督促对市场动态信息加以实时关注, 并利用好推广体系使信息采集效率得以提高。林业技术推广的提高, 在增加林农收入方面也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2.3 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

在现代林业发展中, 如果只注重技术与管理, 而忽略了林业发展的基础, 即森林资源, 同样不会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指导下, 应尽量保证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 森林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对林业经济的后续发展十分不利[3]。因此, 应将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作为保障林业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针对森林资源的利用进行技术方面的创新, 将森林资源利用技术充分重视起来。另外, 还应继续倡导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以便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结论

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因此, 在当今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 有必要对现代林业技术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创新。本文通过对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指出了实行林业技术改革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对林业技术改革的措施和今后的林业发展战略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希望这些措施和策略能够为林业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常立儒, 王世忠.森林健康理念的诠释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1 (15) :245-247.

[2]郝彦惠.试论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J].现代园艺, 2013, 9 (20) :98-99.

现代化林业 篇5

同志们:

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这个主题,回顾总结近五年来的林业工作,部署安排今后一个时期林业生产和当前抗灾救灾、恢复重建工作。等会,杨松副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同志们抓好贯彻落实。我先讲几点意见,供大家讨论。

一、近几年来林业建设的成绩和经验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后的五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林业系统坚持以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得力措施,加快林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通过狠抓营造林重点工程,大大提升了造林绿化的速度。五年来全省累计造林2000多万亩。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 453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830万亩,有170多万农户、60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不仅使大批的宜林荒山、陡坡耕地和疏林地披上绿装,森林郁闭度明显提高,不少过去曾经是生态脆弱的地方,现在生态恶化的局面得到了有效遏制,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开始得到缓解,而且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

——林业产业步入加速发展快车道,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作出县域经济发展“一主三化”的战略部署后,我省林业坚持把生态工程建设同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面向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后续产业,林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特别是以杨树、国外松为代表的产业基地建设、林产加工一体化经营发展迅猛。*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440亿元,比*年的155亿元增长183.7%。全省人造板加工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去年全省人造板产量突破了190万立方米,林产工业总产值达到165亿元。花卉苗木、林果加工和森林旅游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截至*年底,全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小)区225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有5个,保护(小)区总面积达到110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9%,神农架、后河、星斗山、龙感湖、洪湖、梁子湖等重点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管护明显加强,特别是实施天保工程后,极大的促进了森林蓄积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如昔日鄂西林海的秀美森林景观正在得到逐步恢复和重现。

——林业基础工作得到有力加强,为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防火扑火能力显著加强。*年以来的5年,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受害率始终控制在0.2‰以内。科教兴林不断加强,科技进步对林业的贡献率提高到30%左右。建立了一批林木良种壮苗生产基地,良种使用率从*年的20%提高到目前的30%左右,苗木生产能力也从8亿株提高到10亿株。

从我这两年接触林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林业部门的一些重点和亮点工作给我印象很深刻: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势头良好。集体林权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是林业发展由靠输血向自身造血的根本性转变。省委、省政府对林改工作十分重视,林业部门逐级开展试点工作,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林权制度改革不仅调动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盘活了森林资源资产,增强了林业发展活力。而且使林地经营水平和林地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二是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成效明显。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重大历史任务面前,林业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省林业局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活动,找准了林业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彰显了林业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去年,全国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在我省召开,是对这项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极大地提升了湖北林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三是低产林改造工作开始纳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我省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在全国排名靠后,主要原因是低产林比重较大,还有大面积的山地和丘陵岗地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发展林业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林业部门适时提出实施低产林改造,并将其作为今后我省营造林工作的一个重点,思路很对,时机很好,顺应了当前发展设施林业和效益林业的需要,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决定用5-7年时间全省完成800万亩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任务。从去年黄冈、孝感、随州、咸宁等地“双低”改造试点情况来看,效果不错,反响很好,林地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真正实现了地当田种、树当粮管。四是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迅猛。全社会办林业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全民搞绿化的局面初步形成。通过深化经营机制改革,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快了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步伐。全省非公有制造林比例逐年提高,去年达到了87%。特别是民营林业异军突起、发展很快,已成为许多地方林业建设的主体,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五是林业队伍素质明显提高。近几年来,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结合部门实际和行业特点,先后开展了行风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年活动,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力推动了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我们的国有林场职工,在目前林场改革相对滞后、经济比较困难、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尽心尽职,努力工作,实属不易。

可以说,十六大以来的这五年,是我省林业改革力度最大、发展变化最快的五年,也是建设投资最多、综合效益最好的五年。我省林业既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状况的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又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工作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奋斗、扎实工作的结果。实践证明,林业系统干部职工是一支素质高、大局观念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林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这五年的实践,有不少好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林业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才能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提高林业的社会影响。二是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开拓新思路,采取新措施,才能解决好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林业发展新局面。三是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集中精力办好事关全局发展的几件大事,才能紧紧抓住全盘工作的关键,带动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四是必须牢固树立务实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干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五是必须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尊重社情民情林情,才能减少失误,少走弯路,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林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不利条件,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着力解决。一是思想不够解放,发展机制不活。主要表现为林业凝聚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强,体制不顺、流转不畅等问题依然存在,束缚林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二是森林经营方式粗放,生态质量不高。突出表现在单位面积蓄积量偏低,林分质量较差,林地产出率不高。三是林业科研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手段滞后于林业生产。四是生态产品、物质产品、生态文化产品有效供给明显不足。此外,国家集中投资林业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以往依靠大工程项目带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和相应的工作方法也需要进行调整。对于这些问题和不利条件,我们要认真审视,理性分析。既要正视问题,增强忧患意识,明确努力方向;又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坚定信心,强化措施,克难奋进。

二、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努力推进湖北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省林业同全国林业发展形势一样,正在进入一个极好的战略机遇期。首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党的*大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到了了全党的面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倡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减缓气候变化,并将森林减排和发展森林生物质能源纳入了国家行动方案。这一系列的重大战略决策,使林业成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重点,成为维护生态安全、木材安全、物种安全、能源安全、淡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对发挥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为林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其次,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务林人艰苦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我省林业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森林资源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城乡绿化环境明显改善,已经奠定了比较好的生态基础。第三,我省地处三江(*)四山(*、*、*、*),特别是作为三峡库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两大世界级工程所在地,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国家林业局和有关部门一直以来都把我省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省份给予支持。社会各界对林业工作也越来越理解,越来越关注,这一切都为林业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外部环境。第四,我省林业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全省可利用的林业用地约为1.29亿亩,是耕地的两倍多,其中相当部分林地的潜力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在耕地潜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充分利用非耕地资源发展林业,不仅将极大地提高林地产出率,而且将创造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去年开始实施的“双低”改造,已经在部分地方掀起了新一轮的林业开发热潮,呈现出非常可喜的局面。第五,随着林业改革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制机制逐步放活,全社会造林的积极性日益提高,造林主体日趋多元化,社会投资林业的热情正在不断高涨,这将成为林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省九次党代会和上个月闭幕的省“两会”,提出了今后五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就是要通过努力,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向全省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林业工作就是要以这个大的目标为指导,分析形势,准确定位,进一步增强加快林业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加强林业建设的决心不动摇,扶持林业发展的力度不减弱,强化林业的各项工作不松懈,切实推进湖北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林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继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提高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林业聚集社会资源的能力,努力实现全省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12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圆满结束,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林地最低保有量达到84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到3.2亿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到650亿元,森林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林业三大功能明显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逐步树立。*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200万亩,低产林改造75万亩,义务植树 1亿株,实现林业产值480亿元。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大对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进行部署,印发了两个重要文件加强指导,并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初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服务监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年,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的一年,也是推进这项改革最关键的一年。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今年全省集体林地确权发证率要达到80%以上,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得到落实。围绕实现这一目标,各地要在学习借鉴去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力抓好明晰产权和发证到户工作,对纳入改革范围的集体山林,因地制宜搞好确权到户,并及时签订合同,进行林权勘验,做好林权登记发证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认真落实“两金”减征政策,切实减轻林农涉林负担;抓好林业要素市场建设,完善森林资源评估体系,逐步规范森林资源流转行为;完善森林资源抵押贷款办法,扎实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工作,不断拓宽新形势下林业融资渠道;加快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探索适应林改新形势的林业管理方式;完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把林改与“双低”改造和林业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林改真正实现资源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需要强调的是,林改工作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地在林改中必须严格执行政策,规范操作程序,确保改革既积极又稳妥地向前推进。目前,各地推进林改的主要政策依据就是省委省政府下发的两个文件(鄂发〔*〕23号和鄂办发〔*〕27号文件),而在具体操作上,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各地必须把握好“确权、减负、流转、配套、管理、发展”等关键环节,充分尊重历史,听取农民意见,切忌行政命令,更不能包办代替、强制执行。对改革方案的制定、利益的分配、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等重大问题和事项,都必须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者农户表决同意后方可实施。同时,要认真做好林权纠纷调处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历史遗留问题,防止因工作失误而出现不稳定因素和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省林业局和省林改办要加强对全省林改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确保林改工作顺利推进。

对国有林场改革,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也很重视,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改革步伐。目前看来,总体上有进展,但改革攻坚的任务还很艰巨,还有不少国有林场仍然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地。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务必予以高度重视,要真正重视林场改革,真正支持林场发展,真正关心林场建设,帮助林场尽快走出困境、加快发展。今年,要选择一批重点国有林场开展改革试点。各地要认真开展调研,摸清底数,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划分好两类林场(生态公益型和商品经营型),科学制定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林场发展方向。要尽快落实林场职工的各项社会统筹政策,妥善处理好人员分流、安置等工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进林场经济发展,发挥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持力度,真正把国有林场建成生态建设的骨干、兴林富民的示范、科技兴林的样板、生态文明的典范。

(二)高标准实施“双低”改造。“双低”改造是省委、省政府迄今为止对林业投资最大的一项工程,也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清泉书记、鸿忠省长对这项工作高度关注,专门作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杨松副书记一直是亲自抓,年前在红安县专门召开了现场会作了动员部署。在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从*年起,用5年至7年时间完成“双低”改造800万亩。其中:低产林改造500万亩,低丘岗地改造300万亩。省财政每年将安排50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低产林改造。省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推进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工作的意见》,并准备将这一工作纳入政府责任目标,实行年度考核。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起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责任机制。各级财政也要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用于开展规划设计、工程监理和检查验收,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今年是“双低”改造的起步年,全省要完成低产林改造75万亩。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必须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严要求推进,高质量落实。要严格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严把种苗、整地、栽植、管护质量关。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低产林改造一定要因地制宜,规范管理,坚决防止出现“剃光头”和“一刀切”的现象,必须是“头上戴帽子,腰里系带子,脚上穿鞋子”,确保不出现乱砍滥伐,不出现林地流失,不造成环境破坏。同时,要注重统筹安排,协调推进,重点是抓好“六个结合”,着力打造生态工程、惠民工程和致富工程。一是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着力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人居环境。二是与能源林和碳汇林建设紧密结合,促进节能减排。三是与林业特色板块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发挥资源优势,体现地方特色,突出规模效应,重点发展名、优、特、新品种,实现高产高效。四是与推动林产工业发展紧密结合,建设一批工业原料林和速生丰产林基地。五是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紧密结合,着力增加集体收入,增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六是与放活林业发展机制紧密结合,制定有利于“双低”改造和林地流转的相关政策,鼓励参与主体多元化、资金筹措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合理引导社会资源向林业建设聚集。

(三)着力抓好林业碳汇和生物质能源开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强化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开发替代能源的功能,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是林业部门服务于全党工作大局的着力点,也是拓宽林业建设领域的一个新亮点。当前,我省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重工业比重很大,在超排放、高耗能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之前,重工业一方面支撑着我省经济的快速运行,另一方面又给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节能减排任务变得异常艰巨。面对重重困难,正确的抉择就是在抓好工业降耗减排的同时,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和节能减排作用,以有效缓解工业增长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一是要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着力推进碳汇造林项目。实践证明,碳汇造林是目前间接节排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去年,省林业局在争取碳汇项目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后,要继续坚持多条腿走路,加大争取力度,抓好世界银行碳基金项目,开发京都、欧盟碳汇造林市场,多渠道筹措林业碳汇项目资金。*年,要组织技术力量着手编制碳汇项目的管理办法和有关技术规程,严格按照项目方案和作业设计实施好现有的中国绿色碳基金武汉市碳汇林项目。二是要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我省气候温暖湿润,乌桕、黄连木、油桐、油茶等高能量的木本油料植物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的有利条件。各地要抓住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战略机遇,着手开展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的调查工作,并结合本地区林业生产力布局和技术支持基础,制定发展规划。同时,积极开展能源树种选育和种植模式研究,优选出最适合我省种植和产油率高的能源树种,因地制宜地开展能源示范林基地建设。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建成300万亩、年产量达50万吨生物柴油的能源原料林基地。省林业局提出今年计划在全省新造10万亩的乌桕能源示范林,示范带动,试点起步,并鼓励相关企业参与原料基地建设,我认为思路很对。今后,就是要充分发挥林业的行业特点,不断创新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模式。要支持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要积极与相关企业开展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的战略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与开发利用优势,加快推进能源林基地建设,积极探索从原料培育、加工生产到销售利用的“林油一体化”、“林电一体化”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新模式。

(四)全面加强资源培育与经营管护。一是要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林业血防等重点工程,以大工程推动营造林,扩大森林面积,提高资源存量。要进一步规范对重点工程的管理,提高建设水平,确保建设质量。在依托大工程带动营造林的同时,继续办好义务植树基地,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要深入推进“绿色家园”创建,继续开展四旁植树和“万树村”活动,加快“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强森林经营。加强森林经营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我省林业发展的潜力所在。要切实把森林经营贯穿到林业建设的全过程,推进林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坚持良种壮苗,全面推行造林专业化和造林业主制,加强造林监理,提高造林质量。要全面推进抚育改造,制定《全省重点公益林经营工程规划》,实施森林经营工程,重点强化中幼林抚育。要建立健全森林经营政策体系,加强技术研究和应用,规范森林经营行为,要科学编制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将不同类型森林的经营措施落实到山头地块,引导经营者科学经营。要抓好森林经营试点示范工作,开发和总结多种森林经营模式,全面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三是着力抓好资源管护。要采取最为严格的措施,加强林地用途管制,实行林地定额管理,切实防止林地非法逆转,尽快建立“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合理供地、节约用地、占补平衡”的林地管理机制,切实保住全省林地资源“红线”,抓好林权登记发证管理。今年,要组织力量严肃查处一批林地管理失控的典型案件,以遏制当前非法侵占林地案件日益上升的高发势态。要继续完善森林采伐利用管理政策,严格控制不合理消耗,使该采的能够及时采,不该采的严格保护好。在采伐审批上,要减少中间环节,简化申报手续和审批程序,方便林农群众,实行采伐公示制度,依法保障中小经营者和林农平等获得采伐的权利。要认真组织开展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完成林业发展三级区划编制和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规划,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要切实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扩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沙区植被面积。继续完善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预警及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防控体系,尤其要防止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群死群伤事故。

(五)加快发展林业产业。林业产业链很长,从林木种子到苗木花卉,从木材供给、干鲜果品,再到林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可以实现多次增值,同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我省林业产业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产业发展的总体规模、质量和效益仍不尽人意,必须下大力气来抓,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突破。一是继续抓好板栗、食用菌、森林药材、油茶、油桐、五倍子、白果、桂花、木瓜、栀子等十大特色林产品优势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快特色优势林产品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步伐。二是加快对传统林业产业改造步伐,逐步淘汰小作坊式的木材加工企业,提高林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三是重点支持林桨纸一体化项目建设,鼓励发展大规模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办好“第一车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四是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继续开展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评选,用活用好用足支持政策。五是加快培育特色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步伐,挖掘一批具有原产地特色的企业和品牌,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六是进一步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切实把好食用林产品安全源头关。七是扶持林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提高林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鼓励社会力量在大中城市和林产品集中产区建立林产品专业市场。八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生物质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生态旅游、林产品流通、森林资产评估、技术推广咨询等服务业。今年,全省林业产值要在去年基础上增长10%,达到480亿元,新增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个。

三、切实抓好灾后恢复生产,确保今年各项林业建设任务全面完成1月中旬以来,受极端天气影响,历史罕见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我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林业的损失尤其惨重,全省林业受灾面积2310.34万亩,压断林木4.27亿株,受灾及被困人数20463人,从林木、种苗到房屋、道路、输电线路、监测设施等,林业基础设施普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23.65亿元,占到全省经济损失的30%。特别是楠竹、柑橘、苗木、中幼林等遭受严重损毁。丹江库区、三峡库区等退耕还林区75%的柑橘损毁,去年秋冬“双低”改造新植80万亩幼林全部损毁,30%的楠竹被折断、撕裂,15%的楠竹被连根拔起,准备用于今年春季造林的苗木遭受毁灭性打击,近几年新营造的竹林、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甚至中龄林被冻死、冻伤的情况十分严重。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省林业局党组和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紧急行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科学救灾,努力把林业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夺取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阶段性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出林业系统干部职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真挚的爱民情怀。在这场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全省各级林业部门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赢得了人民的信任。据我了解,省林业局和有关县市林业局的许多干部职工在春节期间没有休息一天,主动加班加点,以超常规的姿态、超常规的措施全力投入抗雪救灾,率先在全国制定了《主要造林树种雪灾救护技术要点》,并派出了137个林业科技小组深入基层,培训指导林农救灾减灾。这种积极主动、迎难而上、无私奉献、高度负责、开拓创新、一心为民的精神,是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政治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展示,是推动湖北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始终坚持、大力发扬,进一步把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精神振奋起来、潜力激发出来、力量凝聚起来,力争把灾害对林业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当前,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由应急抢险抗灾转入全面恢复重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把握抢险抗灾工作进展情况,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部署。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实际,明确要求突出抓好“救灾、复产、保目标”三件大事。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思想上、行动上继续高度重视。要深入林业灾区一线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毫不松懈地抓好林业抗灾救灾和恢复建设工作,确保今年各项林业生产既定目标的实现。

一是要全面做好灾害评估。由于灾后恢复林业生产所需周期较长,这次雨雪冰冻灾害不仅给当前的林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还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林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各地必须结合本地抗灾救灾工作的具体安排,科学制定林木、竹林、经济林、花卉、野生动植物种群灾害评估方案和操作细则,尽快组织专家和技术工作人员开展调查评估,争取早出结果。要进一步核实雨雪冰冻灾害对林木种苗、林区基础设施、林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和林农经济损失。林木资源受灾评估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资料,在实地详查的基础上,落实到山头地块,既要有对现有损失的统计,又要考虑对长远发展的影响。评估分析结果要定性定量、真实准确,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科学制定重建规划。春节期间,省林业局的同志们克服困难,夜以继日研究制定了我省《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林业生产重建规划方案》的初稿,并按期上报有关部门。国家林业局和有关部门明确表示,将对我省林业救灾工作给予优先考虑和大力扶持。省林业局要对《重建规划方案》初稿进一步细化完善,积极争取国家在政策和救灾资金上的支持。各地林业部门也要科学制订本地林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案,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突出重点、着眼长远。要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各级政府要统筹部署,安排林业抗灾恢复重建工作。

三是全力抓好灾后重建。关键是要抓好“一清理、三恢复、五加强”。“一清理”,就是要科学清理受灾林地林木。要尽快制定雪压倒木竹的清理方案,确保在不破坏现有存活树木、不影响来年竹笋正常萌发的前提下,及时清理倒木倒竹,减少木竹经济损失。全面实行“六禁止三防止”:即禁止重灾县市采伐非受损木竹,禁止采伐能继续生长的受损木竹,禁止采伐补植补造更新困难的林木,禁止采挖春笋,禁止重灾林分采割松脂,禁止采挖古树名木;防止无证采伐,防止超限额、超计划采伐,防止越权审批,严防借机乱砍滥伐和偷砍盗伐,尽可能让森林休养生息,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三恢复”。一要尽快恢复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抓紧修缮因灾受损的供水、送电、通讯及房屋设施,确保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二要尽快恢复林区基础设施设备,重点抓好国有林场、国有苗圃、自然保护区、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防火、防虫、野外生态监测以及集体林区基础设施等恢复重建工作。三要认真做好受灾林地恢复。要结合林地清理和抚育管护,切实抓好造林更新和补植补造,确保受灾林地得到及时有效恢复,林业建设成果得到切实巩固。“五加强”。一要着力加强种子、苗木调配供应。要大力开展容器育苗和大田育苗,抓好苗木的余缺调剂,保障种苗生产和造林所需。二要着力加强造林管理。当前,正值春季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要抓住高强度降雪带来的有利墒情,认真抓好造林前的组织协调、计划安排和作业设计,严格全过程质量管理。受灾严重、苗木生产供应短期难以恢复的地区,要及时调整造林绿化生产计划和作业设计,提前做好育苗、预整地等工作,为秋季造林做好准备。三要着力加强动植物资源监测、保护抢救和繁育。四要着力加强次生、衍生灾害的防控工作。冰冻融化后林业灾情和损失还可能进一步扩大,各地丝毫不能松懈麻痹,要制定预案,严防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发生,严防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等灾害发生、蔓延。五要着力加强灾后重建的管理。要继续完善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各类侵占林地资源、盗伐滥伐森林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严格监督管理救灾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一旦发现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要严肃处理。

四是切实抓好科技救灾。科技兴林是林业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科学技术对于林业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具有关键作用。在前一阶段的抗灾救灾中,我省林业科技队伍为全省林业救灾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围绕林业工作重点,做好全方位的科技服务。要抓紧重建受灾的科研、推广试验示范基地,确保科技项目的正常开展。要继续开展“科技下乡进村入户”活动,已经派出去的专家组和科技小分队要深入重灾区,了解和掌握林业冰雪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灾后重建的技术需求,遴选和组装现有科技成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方案,做好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帮助基层林业生产单位和广大林农解决生产自救的技术难题。要选择好样地、样本,对受灾树种进行救治性试验、开展抗冻优良树种和品系调查,为冻灾防治和树种选择积累经验。

五是加紧研究惠民利林的救灾政策。这次雨雪冰冻灾害给林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暴露出我省林业抵御特大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弱,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很低,特别是一些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不利于保障林农群众的利益。为此,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林业应对灾害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加强林业抗灾能力的途径和办法,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惠民利林政策,充分调动广大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省委、省政府对林业救灾重建非常重视,鸿忠省长已经要求省直有关部门研究林业减免政策,并提出将对种苗、低产林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省政府原则同意将补助6000万元,用于解决灾后容器育苗2亿袋和损毁新造林的补植补造。如果可能的话,今年将全部减免两金,切实减轻受灾林农负担。各地也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支林惠农政策。要把救灾资金重点投向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林木、竹林、经济林的培育管理问题。要合理调整并优先保证受灾地区的采伐指标,优先保证林农清理因灾损毁木竹的需要。要鼓励竹木加工企业收购受灾林地清理的竹木,特别是受损严重的竹木,支持企业开展灾害产品的综合加工利用。要指定和公布收购加工企业,对林农销售受损木竹实行临时保护价。要研究和制定灾害产品收购加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价格监督,禁止压价伤农。要引导林农建立各种防灾减灾的合作经济组织。省林业局要抓紧组织修订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快建立和实施林业灾害保险制度,提高林业抗御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林业生产风险,确保林业经营者的利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六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抓好林业抗灾减灾和灾后重建,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福祉,事关林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为此,要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大力宣传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和各项政策,大力宣传林业抗灾救灾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灾后重建的好经验、好做法,为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营造良好氛围。要把宣传林业抗灾救灾与宣传林业发展结合起来,广泛宣传林业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弘扬生态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广泛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增强国民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切实加强森林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好风景林、古树名木和革命纪念林,建设一批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林业、爱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

七是继续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林业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部门干部队伍的素质和作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党委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因此,必须始终绷紧加强队伍作风建设这根弦,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尤其在大灾之年,要更加突出地把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地抓实抓好。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建立行政责任制、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要进一步倡导“亲民、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真心贴近群众,心系群众疾苦,增强服务意识,认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要倡导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坚决克服办事拖拉、推诿的不良习气,增强大局意识,确保政令畅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林业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发挥好带头作用。广大林业工作者要勇挑重担,乐于奉献。要有计划地开展业务培训,鼓励干部职工加快知识更新,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素养。要不断完善县乡林业管理与服务组织,认真落实好森林公安、林业工作站的定机构、定编制、定岗位等工作。要深入推进规范化管理活动,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把各项工作置于严格的制度约束和监督之下,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树立林业系统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面对严重灾情和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厉,排除万难,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科学谋划,扎实工作,坚决夺取林业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确保全年林业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推进我省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探讨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 篇6

关键词:林业技术;发展;现状

一、林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含义

所谓技术创新就是在一项系统工程下,将整个发展过程融入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开发,从而转为现代生产力,并能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以有效的实现。依据这样的理论改变,从而可以得出林业技术创新的概念,林业技术创新则是将与林业有关的科技成果,通过一定的形式将其商品化,从而转变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不仅仅是实现其社会公益性,还能对整个生态环境建设给予很好地保护,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二、林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林业技术的意识较薄弱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林业技术得打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国外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甚至在一些地区,人们对于林业技术的意识还相对比较淡薄,尤其是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在林业发展经营模式上依旧采取原有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加强对新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甚至导致该区域的林业发展现状出现了滞后的现象。对于林业技术上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将导致整个林业发展建设技术实力和资金的严重匮乏,使得林业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其效用,甚至出现亏损等现象,长期恶性循环使得不得不放弃对该区域林业经济建设的技术创新活动。

(二)创新发展资金不充足

某一项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对于林业经济建设发展创新而言也是如此。从整体上来讲,我国林业创新技术严重滞后的又一主要因素就是资金不足,难以对信息新技术加以研究和开发,资金不充足导致林业经济效益难以发挥,这也是目前林业经济发展中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三)林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从客观条件上来讲,我国林业技术发展创新并不具备雄厚的发展实力,且加强技术创新的能力也较弱,不仅如此,这方面的人才技术储备上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通常情况下都是借助国外的先进技术而在此技术上进行的创新或是二次技术创新活动,整体活动意识上缺乏深刻的认识,而且有些新技术的研发并不是适合我国的林业经济建设发展现状,从而也不會产生较好的经济效果,所以,我国林业技术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储备这方面的人才力量,加强技术创新的能力。依据发展现状,对国外新的创新技术加以选择利用,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林业技术创新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林业技术的创新能力。

三、促进林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林业观念,加强技术创新意识

在加强林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首先必须加强人们思想意识上的转变,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林业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并将其很好的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各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在工作中针对林业工程建设,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工作和思想意识的提高,可以通过建立林业示范园,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新技术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创新作用和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是传统林业发展模式所不能比拟的。在带动相关产品建设的同时,推广了新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林业技术创新与林业素质教育

针对于我国目前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林业经验模式,林业产品高科技含量低的现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首先形成林业产业技术的创新机制,从而为技术发展提供驱动力。遵循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原则,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是完善技术创新机制的基础。同时,还要调整林业科技的布局,发挥市场机制对于科技资源的配置作用,加强国家对于林业队伍建设整体上的控制,并且可以在各地区设置相应的林业技术专业或者技术院校等,为林业技术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三)林业技术创新应瞄准市场

新产品的出现必须满足其一定的市场需求,才能在此基础上获得长久的发展。不仅仅如此,还要依托原有的生产加工原材料和机械设备加以辅助创新。对于一项新的产品技术而言,所涉及到的创新技术是相对比较复杂的,由于企业在研究新开发技术的同时要考虑到其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还要与投入资源所产生的消耗成正比,才能使得其保障基本的经济利益。所以对于林业技术创新而言,同样需要对市场进行细分,把握好市场需求,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可以对市场需求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审核机制,创新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只有掌握了市场需求,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四)提高林业技术推广效率和效果

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是围绕着市场需求而建立的一套高效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林业建设要想实现现代化林业发展机制就必须以林业社会化服务为导向,不断加强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及林业与农业、林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通过建立林业科技站,可以对其推广技术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加以解决并予以纠正。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增长,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林业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林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就是要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和制定相应的技术创新法规,不断的深化企业改革,更为关键的就是要以林业的基础研究为根本以应用研究为中心。只有这样传统林业才能更加有效的转变为现代林业。

参考文献:

[1]王利芳.关于我国林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探究[J].北京农业,2011,36:102-103.

[2]萨日娜,孟宪龙,滕玉,井洛丛.林业发展现状与现代林业建设对策的几点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3,10:113-114.

浅谈现代林业发展中生态林业建设 篇7

1 生态林业建设对于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生态林业是以生态学与林业产业发展相结合, 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观点为指导的新型林业发展模式。当人类的生产活动进入到森林的生态系统中后, 森林的生态系统即与人类的经济系统紧密联系起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对森林生产力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植被被破坏之后, 泥石流、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率提高, 对人类生产活动造成损失, 形成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

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模式即人类生产活动效益与森林生态效益并重, 在开发利用森林生产力的同时维护生态平衡,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利关系。

2 林业产业及林业生态现状分析

林业经济的发展是以森林为物质基础。在国家林业局2005年的统计中, 森林面积排行上中国占第6名, 但人均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蓄积都在100名之后, 由此可看出中国是少林国家。中国的人工林是世界各个国家中最多的一个, 并且中国的森林蓄积和森林面积在亚洲国家中最多。中国森林现状中, 林分平均郁闭度只有0.54, 林分郁闭度不高即能够通过补种植被等改造措施发挥森林生产力的潜力。在森林生长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施抚育措施, 能够快速地获取更加优质木材。

在看到林业资源储备增加的同时, 也要注意到林业发展的危机依旧存在。在近10年来的采伐中, 森林生产力已经明显下降, 地表植被减少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等灾害也越来越多。在采伐中育林, 实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迫在眉睫。

由于历年来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十分复杂, 生态治理受资金投入、部门利益等主客观因素局限较大, 当今社会环境下的生态治理仍是任重而道远。管理者职能发挥不力与森林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矛盾也极大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当前林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熟悉经济发展与森林生产力发展的管理型人才的大量投入, 以使林业经济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建立大生态产业。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 强化领导林业意识, 提高全民林业观念, 倡导清洁、勤俭的生活方式, 合理分配资源, 按需生产, 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林业发展需要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 主要表现为加强林业组织建设, 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 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 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 使其有机结合, 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

3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具体措施

3.1 发展山区生态经济林业

中国西南林区占全国林区面积近半, 并且林区土壤肥沃, 十分适合作为建立林业产业实行点。在山区林业发展中, 应以林业为主, 发展农牧渔业——在山区种植经济果林, 在林间植草以发展畜牧业或在林间种植人参、天麻等药材;在河谷地带利用其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平原地带则以农业为主, 林业为辅, 形成生态农业。在发展林业的同时, 达到护山、治山和保护水土的目的。

3.2 加强林业产业建设, 形成大生态产业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设现代新型林业产业, 对全国林业发展科学布局。树立建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将生态建设向产业化发展。林业的产业建设生态化, 注重效益更注重质量,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发展完整的产业链,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在引进投资时, 应该同时引进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 形成完整的加工产业链, 丰富林产品种类, 以此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形成繁荣的林业产品市场, 提高资源整合率和资源再利用率, 带动林农生产积极性。

3.3 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是确保顺利实施林业生态项目的保证。筹集建设资金时应该多方筹集, 不仅需政府投入, 更要调动个人和集体的积极性, 建立盈利分红机制,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 并且保障其固有利益, 以此推动林业产业发展。要争取上级支持, 保证每年用于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 并对此类项目给予一定资金补助。最重要的是,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健全规章制度, 加强生态经济林业建设资金管理, 确保林业项目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3.4 调整林业经济结构, 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保护好现有自然林地, 禁止采伐原始林地。要推行封山育林政策。要提升林业产品附加值, 建立相关深加工生态工业, 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最终建设林业经济快速发展, 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新型生态经济林业。

林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在给国家、人民生活提供相关林业产品的同时, 还对改善环境有重要的作用, 要想使其更好的发展, 还需要不断的改善生态环境, 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林业经济建设。

摘要:生态林业建设对于现代林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论述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和发展生态林业的具体措施。

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 篇8

1 现代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但林业还是按照以往的传统模式来进行生产, 逐渐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 林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研发出更多的新产品配合市场需求, 从而提升林业在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下的地位。林业新产品的研发对于林业产品的产量提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并能优化林业的产品结构, 使林业能够持续发展。林业技术的创新有利于林业管理模式的转型, 能够使林业的管理模式更加专业化、科学化, 并有效处理好环境问题。林业的技术创新能够大大降低以往的劳动强度, 改变传统模式下劳动量过大等缺点,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工作质量。

2 林业技术创新在现阶段遇到的问题

2.1 对林业技术创新缺乏足够的重视

现阶段林业的经营依旧停留在过去的陈旧模式中, 对林业的发展、投入、研究和开发利用等一直被忽视, 不利于林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进步。林业想要发展便需要提高对林业的重视, 加速技术创新, 研发新技术和新型产品, 增强林业在现代经济中占据的地位。

2.2 林业的发展模式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目前的林业技术创新经费一般都是来自科研机构和地方组织, 财政的来源不稳定, 科研经费的不足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得林业技术创新难以得到发展, 脱离了当前社会经济体制的需求, 导致林业发展困难。

2.3 林业技术创新成果难以推广

我国林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非常低下, 技术人才储备不足, 缺乏专业的科技研究人员, 一些精于高新技术研发与管理经营的高端人才更是极度匮乏, 再加上产业链的结构单一, 使得林业技术创新产品很难成为实际收益。

3 加强技术创新是促进林业发展的根本措施

3.1 优化产业结构, 健全技术创新机制

想要加强林业的技术创新, 首先便要拓宽林业的资金来源渠道, 结合政府的投入和科研机构的投资, 以贷款、风险投资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 解决林业技术创新资金不足的问题。林业应该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 全面增加林业技术创新的人才投入力度, 积极参加国家建设项目, 实施林业产业技术创新合作活动, 提升林业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水平。广泛推广大户经营、股份合作、专业合作社、公司加农户, 多种经营模式。

3.2 加强林业创新技术研发

林业技术加强创新技术研发可以有效利用当前资源, 建立开放、合作的良性技术创新机制, 提高创新技术成果的经济转化率, 加快林业技术的更新换代, 给林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创建一个良好氛围。林业的技术创新应该以创新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为主, 通过改变以往落后的模式和技术共同改革, 研发新型林业高新技术产品, 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技术创新体系。

3.3 加强林业技术创新人才储备

对于任何部门来说, 人才的多少和质量都决定着该部门发展的速度与好坏, 林业想要跟上现代经济发展脚步, 便需要大量的林业科技创新人才, 给林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速林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林业要优化技术创新人才的组织结构, 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促使其知识技能能够加速林业的发展, 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发展速度。林业技术创新的另一个有效途径便是强化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对林业工作人员进行思想和技术方面的全面教育, 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林业部门对教育应该拥有足够的认识, 将人才的培养当成产业发展的核心战略目标, 推动技术人员知识和技能的快速提高, 为林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足够的人才保障。

4 结语

林业的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它决定着林业的发展走向, 并关系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 林业想要发展便要优化产业结构, 并加强人才的储备和培养, 将技术创新当成现代林业发展的动力, 充分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全面提高整个队伍的综合素质, 以此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林业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 程永亮.浅谈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J].广东科技, 2013 (2)

[2] 邓辉明.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研究[J].北京农业, 2013 (21)

试论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 篇9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现代化

1 前言

创新是一项领域发展的重要动力, 所以想要加强现代林业的发展, 就应该从技术的层面进行改变, 对林业技术进行创新。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发展的加快, 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含量也越来越依赖, 林业的发展也是如此。所以想要加强现代林业的发展, 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就应该对林业科技进行重视, 以此来保障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林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的林业也逐渐参与到国际大市场的竞争当中, 林业的生产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对技术没有进行有效的创新, 无法满足目前的林业市场竞争要求, 导致林业的发展还是在传统的模式下进行发展, 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林业经济发展的效率。

2.1 林业技术的意识较薄弱

受传统的观念影响, 导致林业的经营理念有一定的局限性, 只知道林业的发展是靠着环境以及气候等外界因素影响, 所以对林业的管理也相对较为被动。这种观念长期存在林业管理人员的观念内, 这也就导致林业人员对林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技术的投入不予以重视, 没有进行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由于林业人员的林业技术意识相对较为薄弱, 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此外, 我国的部分地区对林业的发展应用的依然是传统的经营方式, 对先进的技术并不接受, 这也就造成经济效益较低, 阻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2.2 创新发展资金不充足

据相关的统计表明, 我国在林业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 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无法达到林业的发展需求。对林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以及推广的机制上的投入都存在不足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国在林业方面的技术存在落后的现象, 同时对技术的利用率也相对较低, 这些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林业经济的发展创新起到了阻碍作用。

2.3 林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我国的林业技术在创新以及引进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林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虽然近几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林业的发展也逐渐的加快, 但我国的林业发展根基不足, 基础相对较为薄弱, 相关的人才相对较少, 并且没有进行创新的意识, 缺乏主动性, 在林业中所应用的技术, 大部分都是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借鉴与引用。由于国外的技术与我国的林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所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我国的相关人员对技术的创新没有主动意识, 这也就导致, 在对国外的技术进行引用的过程中, 只是被动的接受, 这也就阻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的加快, 林业经济也逐渐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当中, 这就需要对我国的林业技术进行创新, 采取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从根本上加快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3 促进林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

3.1 转变传统林业观念, 加强技术创新意识

在观念方面, 政府应加大宣传的力度。在基层组织来对林业管理人员进行技术的培训, 并结合相应的重点林业工程做试验点, 采取先进的技术加大林业的发展, 在试验点加强科技的投入, 展示出投资少、见效快、并且市场前景相对较好的特点, 以此来带动林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 使农民对技术进行认可。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农民对技术的了解, 对效果的肯定, 以此, 来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与发展。

3.2 林业技术创新与林业素质教育

林业技术的创新人才的培养, 这就应该加强林业人员的素质教育,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技队伍, 以此来加强我国的林业创新能力,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此, 来提高我国的林业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 鼓励自主创新。此外, 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立足与教育, 在教育方面全面地对素质教育及进行推广。在林业的发展过程当中, 应注重教育优先发展, 对林业教育改革的体制逐渐的深化, 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 为林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3.3 提高林业技术推广效率和效果

加强林业技术成果的转化, 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推广网络体系, 对相应的林业技术进行广泛高效的推广。但在推广的过程当中, 应注意事成的需求, 以此来加强林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同时也应加强对林业企业的创建, 以此, 在林区建立相应的科技站, 对林区进行技术指导, 加速技术成果的转换。此外, 建立相应的科技展也可以对林业经济的发展进行监督与管理, 对错误或者不科学的方法进行指导, 并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改进, 保障林业发展的效率。

3.4 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强可持续发展

林业是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 在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资源的利用率, 促进生态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加强可持续发展。目前对森林的保护工程逐渐的增多, 虽然这对我国林业的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在其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生态工程的建设与保护对技术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但我国在生态林业的发展上的技术还无法满足这一状况。由此可见, 想要对林业的环境进行改善, 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进行贯彻落实, 就应该对我国的林业技术进行创新。

4 结语

推动林业技术的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但这对现代林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是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所以要把林业技术的创新作为林业发展的重点, 加大宣传的力度。同时, 也要注重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林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松岭.论林业技术创新[J]学术交流, 2003 (10) .

试论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 篇10

其实, 我们的林业一直进行着改革, 大的趋势影响的只是一部分人, 对于我们的科研工作者以及林业企业都在不断的寻求新的思路与方法, 目的就是改变人们的思想与观念, 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带动起人们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大家的大家科学管理农业, 在农业实践中不断地改变新的思路, 这样才会是我们的林业领域发展的更好。

1 林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新世纪环境中,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各项技术领域都有了重要的突破和发展, 林业发展也不例外。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重点已从传统的木材生产转型为以生态建设为主要, 木材生产为次要的模式, 而且产业结构还在不断的优化之中, 各种种植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升级。科技带动林业的创新和发展, 体现了我国林业资源结构在优化管理、病虫害预防治理以及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上的成功, 其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但是, 严格来讲林业技术的发展并没有达到科学发展的要求, 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制约了林业的发展, 使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归纳来讲, 其缺陷主要有以下内容:

1.1 林业技术的意识较薄弱。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加入了WTO之后, 我国林业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了重要的地位, 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进步也都相应带动了林业的发展, 但仍有部分地区对于林业技术的意识非常淡薄, 不少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地区, 仍然采用传统的经营模式, 不注重新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使得该地区的林业发展出现严重滞后的现象。也有的地区尽管意识到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但由于缺乏技术实力和资金支持, 新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反而不如传统的经验有效, 其盈利也大不如以前, 这样造成了对新技术的质疑并放弃。

1.2 创新发展资金不充足。

如今是科技的时代, 只有科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已成为一条铁的定律。进一步说, 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更好的带动林业的发展, 这样我们就要进行大量的科研, 我们是知道的想要进行科研就要有先进的设备, 先进的人员, 以及实验的场地等等方面, 我们需要大量的资金,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 在这一块的资金不足, 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发展, 我们的专业型人才在得不到良好的待遇, 得不到科研的机会, 出现了人才流失现像非常的严重, 我们相关的部门应该及时的解决这些方面问题, 以便更好地发展我们的行业, 我们政府部门可以播放专项资金, 特殊补助等形式改变当前的不利的局面。

1.3 林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近一段时间, 我们林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讲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是, 仍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由于我们的改革处于初级阶段, 所以会有很多的问题慢慢的显现出来。目前出现的主要的问题就是, 技术单一, 不能很好地与我们的实际相结合, 很多的时候很被动;我国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 我们的后续的科研力量不足, 一旦遇到助力很难再向前发展;在设备这块缺少新进的设备的支持, 所以对于我们是一个挑战。

2 促进林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

2.1 转变传统林业观念, 加强技术创新意识。

思想与观念是非常关键的, 就我们林业而言, 在传统的观念只要生长, 只要有种苗就可以了, 后期的生长完全看自然的情况, 目前很多的林农们仍然是这样的思想。我们要打破这种陈旧的观念, 我们林业工作者多组织送书下乡的活动, 更多的宣传管理的理念, 目的就是大家真正懂得如何进行林业生产。作为基层的工作者多走进百姓的家中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耐心的讲解。与此同时, 政府的相关的部门可以组织学习办进行系统的讲解以便人们更好的理解, 为了丰富人们的阅历,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参观的活动, 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取得人们的认可, 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改变群众陈旧观念使我们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取得更好的进展。

2.2 林业技术创新与林业素质教育。

针对于我国目前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林业经验模式, 林业产品高科技含量低的现状,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首先形成林业产业技术的创新机制, 从而为技术发展提供驱动力。遵循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原则, 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是完善技术创新机制的基础。林业的相关的部门要成立相关的技术组, 进行专业技术指导, 建立一支团队意识强, 有很强的专业的素养, 能够深入基层真正的为百姓做事, 成员要经过专业的培训, , 定期的参加相应的培育提升业务水平。

2.3 提高林业技术推广效率和效果。

提高技术推广的效率, 需要建立起一套高效的林业技术推广网络体系。该体系应当以市场为导向, 以林业社会化服务为主导进行技术推广, 同时也要不断强化技术推广的主体建设, 即林农和林企的建设, 通过它们在各地方的林区建立形成林业科技站, 并加强在技术推广时相关的监督管理, 对任何形式的错误都要及时的发现并坚决予以纠正。

2.4 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强可持续发展。

林业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促进林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 应当重视对于环境资源的保护,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技术创新。因此, 目前林业发展中的一些技术创新, 如可持续经营技术、生态系统恢复、森林资源培育技术、森林生态系统等林业创新技术, 都是为了将自然环境与林业从相互影响的局面转变为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的状态, 从而达到生态系统、林业系统、动植物多样性系统等多元化和谐共存的局面。

结束语

林业技术的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 可能在投入了资金和技术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看不到明显的效果。这也需要工作人员应当有足够的耐心, 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眼光, 来走完这一段艰难但意义重大的改革道路。

摘要:21世纪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我们的处处彰显着科学技术, 也可以形象的把这个世纪称为科技的时代。我们今天有太多的新型的产业, 构成了我们今天的重要的经济板块。但是,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身边的老的板块。就拿林业来说吧, 面对着时代的变迁, 其使用的范围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我们的建筑方面, 在我们的车辆中, 在我们的取暖中, 每个领域都有林业的足迹, 今天很大一部分被新兴的材料所取代, 我们对于其发展慢慢的失去了信心, 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 想通过这篇文章对于行形势下林业技术展开讨论, 并对于未来的创新和发展进行了具体的规划。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元, 吴军.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4) .

上一篇:现代化高校下一篇:中学语文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