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藏书票之旅》

2024-07-05

《我的藏书票之旅》(精选五篇)

《我的藏书票之旅》 篇1

第一次与其他院校同学的接触是在高校NOC的发明创新类赛项的比赛现场。说实话, 当我听到很多同学是来自什么技校、什么学院的时候, 心里有种莫名的优越感, 毕竟在我心里总认为那种水平学校的学生不会有多么优秀的创新能力。我的作品肯定是最好的!可是正像我的一位老师所说, 有时幻想有多大, 失落就会有多大。当我在听他们陈述、答辩时, 听到他们说这件作品是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研究出来的时候, 听到他们自豪地说正在申请专利的时候, 我真的是惊呆了。转头看看自己的作品, 一切还在试用期, 范围很窄, 比起他们已经研究出来的那些实用性作品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更甭提什么申请专利了。当时我的心一下子就变得紧张了, 那天晚上, 我一直在思索, 我的作品还有希望吗?会不会被人嘲笑呢?

第二天, 我进行答辩时, 得到的是全体同学的掌声, 当我说出自己的课题时, 原本以为会受到的嘲笑没有到来, 即便我在比赛中途有几次卡壳, 都没有任何一个人发出一点声响。比赛结束后, 一位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同学对我说:“你的作品很好啊!实用性很高, 比我们的厉害多了。”我当时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答他, 我没有勇气告诉他, 我在看完他的作品时内心那种自愧不如的感受。

虽然比赛已经过去一年了, 可我还会时常看看我的那张获奖证书。我在想, 我们所谓的名校, 所谓的高材生, 真的达到了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了吗?我现在的很多同学都是来自各省的高材生, 他们的高考分数比起我的来都是“天文数字”, 但是每当老师让我们去做个试验, 或是想个课题时, 他们往往都力不从心, 我无意也无法说出所有的原因,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明确, 那就是学校还没有改变“分数=智商”, 或是“分数=能力”的思维方式。按照通常的思维, 高考600分的学生在各方面理应强于高考500分的学生。可是事实是什么样的呢?那些参加比赛的同学, 相当一部分高考只有400来分的水平, 可他们所创造的价值不是我们这些所谓的高材生能做到的。原始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一个不懂得创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看看平时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又有多少能应用于实践呢?想象力不是靠作业做出来的, 不是靠考试考出来的。只有大量接触新鲜事物, 知其原理, 知其作用, 善于思考才能产生灵感;多实践, 以理论联系实际, 以实际带动理论创新, 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地促进我们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

所以我要说, 能在高校NOC这个平台上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真的很好, 这里没有所谓的等级、所谓的台阶, 只要我们有能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天空, 就能在这个舞台上大放异彩。我坚信, 我的创新旅程从这里开始, 并将永远走下去……

赛项链接

全国普通高校NOC活动发明创新竞赛旨在响应党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 培养大学生发明创新精神, 切实推动高等院校培养更多经济社会发展缺乏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作品要求:1.必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产权明晰, 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必须符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要求并便于推广和应用。

3.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新颖性、实用性。

4.作品须配有演示文稿 (阐述设计思想、制作过程等内容) , PPT格式。

5.作品须有不同角度外观彩色照片或研制过程图片与视频资料 (视频中必须包含作品各个角度的拍摄、作者本人全程影像及声音的讲解) 。视频时长20~30分钟, 要求画质清晰。

决赛流程:直接面对评委进行作品陈述和答辩。参赛选手需准备决赛现场陈述用演示文稿以及相关演示视频。作品陈述和选手答辩各5分钟。

我的藏书票世界 篇2

董桥收藏到非常珍贵的全套《The Life and Works of Charles Lamb》,他衷心景慕这套十二册书籍封面上的彩色皮画。于是,借其中一本封面皮画做了一款藏书票,以纪念英伦访书岁月,贴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今朝风日好》上。淡咖啡色调的书票中,一位绅士坐在书桌前低头静读,下面安安静静写了8个字“董桥英伦访书偶得”,古旧、精致,充分体现了董桥的风格。

《今朝风日好》书影

咖色旧皮封面,烫金字体,盈掌开本,俨然一册西洋古书模样。这样精致的小开本书,恰巧是对近年风行于市的“大而粗糙”的一种反诘。此书名取自丰子恺的“今朝风日好,或恐有人来”,这是今天的董桥对美好生活、美好事物依然执著的美好期盼。

吴兴文,1957年生,台北市人。旧书摊畔新名士,编辑台上老书童。终生以爱书、编书、写书、藏书为职志的编辑人。客居北京6年,开始涉足文物研究与收藏,被誉为“全球华人藏书票收藏第一人”。著有《票趣·藏书票闲话》《图说藏书票:从杜勒到马蒂斯》《我的藏书票之旅》《书痴闲话》《我的藏书票世界》等。

褐木庐

梁实秋曾说过:“我看见过的考究的书房当推宋春舫先生的‘褐木庐’为第一,在青岛的一个小小的山头上,这书房并不与其寓邸相连,是单独的一栋。环境清幽,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市扰。”

我无缘造访褐木庐,但是我于1989年8月首次在北京琉璃厂淘书时发现宋春舫的藏书,并且将每一本贴有褐木庐藏书票的书都买走,几乎都是法文剧本,同时每张藏书票上都有藏书编号。后来我还买到他编的《褐木庐藏剧目》来核对,其中有一本小牛皮装订,真的是梁实秋看过的,烫金的字在书脊上闪闪发亮。到今天回想起来,还是美滋滋的。

褐木庐是从Cormora音译而来,分别是他私淑的三大戏剧家的简称,Cor即高乃依(Corneille),mo是莫里哀(Moliere),ra是拉辛(Racine)。票面上的C,即Cormora的缩写,B可能是Bibliophile(书籍爱好者)的缩写。两支鹅毛笔交叉在看书架之前,颇有书房的韵味。

躬耕庐学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开始涉猎藏书票。那时只是经友人介绍,在台北市八德路日文旧书店“二间堂”,从老板收藏不卖的日文《书物展望》期刊的特装合订本上,看到每期封面上贴有藏书票。别说藏书票了,光说那股岁月痕迹散发的气味,就够爱书人垂涎三尺。

后来,我终于在附近的光华商场的某旧书摊上,无意间淘到一本小牛皮烫金精装、装帧典雅的《西洋印刷文化史》。虽然经过时间与灰尘的侵蚀,仍不掩其书香味。翻开封面内右上角,突然发现藏书票,和日文《爱书》会刊第二辑书名页所刊的完全一样,真是喜出望外,如获至宝。再翻到书名页,钤盖“躬耕庐学人”藏书印,更加视若拱璧。

日文的《爱书》会刊,是缘于1934年1月13日,《台湾日日新报》社长河村彻与台北帝国大学教授植松安等人,借第二届图书馆周之便,发起“台湾爱书会”,同年2月13日创刊。

票主河村彻,除了是报人外,更是一位爱书人。他不但在该会会刊第二辑刊出他的藏书票,并在书上发表有关藏书印的文章,叙述他使用几款藏书印的缘由,并介绍中日近代的篆刻家。画面上的英文字母,是票主的姓氏,并以希腊女神得墨忒尔为图案,和他的藏书印“躬耕庐学人”的含义,相映成趣。

有书不读,不如白纸

写了这么多篇文章,几乎所有的藏书票作者,或票主都有来头,有点可望不可即,和一般读者总是有点距离。特别是国外的藏书票收藏家,主要以医生、律师和建筑师为主,他们更是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并且和他们交流,似乎很难看到无名小卒创作的藏书票。

还好,钟芳玲在台北诚品书店举办《书天堂》新书发表会时,有一家人不但请她签名,这家人的女孩还同时送她一款“有书不读,不如白纸”的藏书票,热心的她也帮我要了一张。票面中央除了有这句读书格言外,在它的上方有国际藏书票联合会规定的拉丁文“EX-LIBRIS”,在它们的上下各有一排四个“安琪藏书”。

我收到之后,越看越有趣。虽然它只是一个12岁小女生用计算机创作的藏书票,但是它已经具备藏书票规定的要素。我们研究和推广藏书票的目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像我一样,“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资料,去钻研和著书立说,甚至花很多钱去收集那些名贵的藏书票。

最重要的是,要从中享受乐趣。就像歌德说:“‘美’需要助长,‘用’则会自我助长。”“美”的东西并非一定要据为己有,而且就像藏书票,我们更可以动手创作,贴在自己心爱的书上。

生命短暂,艺术永恒

“Ard Longa,Vita Brevid”是藏书票最底下一行的拉丁文格言,它是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克的名言:“生活短暂,但是艺术(技艺)永恒。”

这句名言用在票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阿特伍德1939年生于加拿大第二大城渥太华,先后两次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但最终因没有时间完成论文而放弃学位。不过到今天为止,已经授予她教职与“驻校作家”名义的欧美大学已有十几所。

她是一位极其勤奋的作家,上世纪60年代至今,已出版诗集、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三十余部。2000年她在获得布克奖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只要有年轻的作家和读者,小说决不会死去。”并把奖金捐献给有关机构,用以拯救濒危物种,是一位具有绿色环保意识的作家。

画面上是她为自己设计的藏书票。中间有一只红色的人头凤凰,头像上的面孔,与她有几分神似。头上长有十枝花朵,可能是代表她的作品已经超过两位数。至于凤凰的身体,不用我多加解释,正是票主比喻其写作,像凤凰那般从灰烬中复活了,象征永恒与再生,和底下的那行拉丁文格言,可以说是相得益彰。虽然只是一款双色套印的藏书票,它的含义在我心中却是无价的。

老鼠夜读,猫作怪

日本藏书票收藏与研究协会还有一位前辈,日本女子公立大学教授内田市五郎,也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和我通信。由于他的太太略通中文,所以我们鱼雁往返甚欢。更何况他有关拜劳斯、芬格斯坦与西洋藏书票的研究,都是我参考的书籍。最近几年我常驻北京,我们几乎失去联络。难得的是,他通过我一位在台北开旧书店的朋友,以他的新著交换《我的藏书票之旅》,使我想到他曾经送我的这款藏书票。

画面上非常地逗趣,老鼠坐在书堆里,打开书籍阅读,封面上的拉丁文“ARSLONGA”,译成中文就是“雅言”,是台北我一位朋友出版社的名称,以出版《如何移动富士山》《优秀是可以教出来的》与《世界是平的》等畅销书闻名。可见这只老鼠是多么地乐学好知。老鼠背后有一只猫,好像逮到机会,准备大快朵颐一餐,实在是很煞风景!因为猫头的背后,悬挂着一盏灯,一幅典型的夜读图。而这只猫不但要破坏老鼠的阅读乐趣,甚至想杀害它。就像我们在夜深人静时阅读,假如心有旁骛,正如这只恶猫一样,会使我们读不下去。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很有意思。

我的阅读之旅 篇3

寻找

生命像一粒种子, 藏在生活的深处。

———罗曼·罗兰

几年来, 在教育在线, 在凤凰语文, 在都乐博客潜心写贴, 我喜欢把和孩子们在一起的鲜活的教育教学故事写下来, 写随笔让我感觉内心愈来愈充实。

然而检视自己将近100万字的教育随笔, 吃惊地发现自己的教育能力管理水平并未有多大的提高, 依然不断地遭遇着不同的教育问题, 依然在相似的教育案例中受挫。比如, 我喜欢读书, 也努力想让自己的学生们爱上读书, 可是我该怎样挤出时间带领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再如, 只我一个人爱读书怎么行, 身边有同事并不能理解, 认为是耽误时间, 有时候我会在乎别人的眼光……

这些没有根本性改变的和提高的地方, 说明我仍然活在别人的价值评判标准里。我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我的教育信念是什么?我的教育方式有哪些?我要走怎样的路?

我不知道……一味埋头去写, 并不能太多的改变什么。

是读书不够吗?抬眼看书柜, 《爱的教育》《和教师的谈话》 (赞可夫)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雷夫·艾斯奎斯) 、《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 满墙书柜, 满柜书籍。可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这些书, 大多是略读的。读过之后, 观念是有所更新了, 但并没有将之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因此, 效果并不明显。

是的, 阅读了, 观念提升了, 正因为如此, 我遭遇到了自身发展的瓶颈, 对学生研究和分析只能停留在表面, 停留在表述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层面上。我们缺少了知识的后盾, 深感看的书太少了, 看书的方法要改变了。

我知道我缺少的是什么了。

上路

世上所有的书并不能给你带来幸福,

但是, 书籍悄悄地使你回到你自身之中。

———海赛

2008年, 撒忠民来了, 带着他的阅读团队, 如一列思想的过山车, 轰隆隆地驶过柳州教育这块热土, 从而一地葳蕤, 生机勃勃。总算来了, 如果早十年就与这样的团队相遇, 就有这样的阅读指导, 十年的时光会把自己砥砺成什么样子呢?但只要开始就未必太晚, 总算有了开始了, 有些人终其一生从未上路, 自己应是幸运的一个。

于是, 在最初的激情回归理性后, 大家主动而自觉的开始突围———阅读。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 通过阅读才能改变自我, 这点我深知, 然而读什么, 怎么读是深深困惑我的问题。正在无法突围时, 撒局长、高月亮的系列指导阅读的文章相继出台, 真是及时雨啊, 这条路我是一定要跟上来走下去的。

上路了, 我给自己定下这样的读书计划:

1.精读《大声为孩子朗读》 (特别适合小学教师尤其是低年级教师语文老师从入门开始为孩子朗读) , 如果时间允许把《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起读下来, 手头有这部系列。

2.阅读《静悄悄的革命》 (有志于教育研究的教师的入门书籍) , 要认真读读。

3.精读《给教师的建议》 (属于实践教育学) ,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这是曾经给全校老师推荐过的阅读书籍, 我读过后感觉只懂了60%的内容。还有40%需要回头重新品读。

4.手头上还有一套大夏书系的《与优秀教师同行》《可以这样做班主任》《教师的第九个小时》《学校管理的艺术》, 多是新教育上的同行们自己的作品 (其中还有我的一篇小文呢) , 讲的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读起来不会有难度, 放在最后。

5.自然, 还有我钟爱的金波先生、冰波先生、王一梅、祁智、彩乌鸦系列的儿童文学, 这些可都是江苏少儿出版社的编辑姐姐寄给我的新书呢。

这是一次目的明确思想快乐的精神之旅啊, 我感觉到了春光的明媚。

前行

我一定到过此地, 何时, 何因, 却不知详。

只记得门外芳草依依, 阵阵甜香, 围绕岸边的闪光, 海的叹息。

———但丁·罗塞蒂

这样的阅读, 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崭新的思考和全新审视。在阅读中追求与自身特质相契合的教学方式, 追求自身素养的提高, 而不再对外部的环境所抱怨。

思索自己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人, 发生的事, 我感觉自己的方向越来越明确, 阅读像呼吸一样必不可少, 每天给自己补充新的氧气。

《细节决定成败》告诉我一个简单而朴素的真理:“做好简单的事情。”“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天下难事, 必成于易。”就是说, 做人、做事, 要注重细节, 从小事情做起。这让我在教育教学中更关注细节, 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 注意从小事入手。《改造学校待何时》给了我新的启迪和思考:教育是一种武装人的方式, 它使人们在其生存的世界中获得一种舒适而诚实的谋生手段, 然而又不致使人的至高无上的、敏感的精神追求遭受挫伤;它对人负有一种无可逃避的责任, 它需使人能够适应生存的时代, 而不致将他排除在人生的最终伟大目标之外;它将开启世界的钥匙———独立和仁爱授之于人, 赋予他作为一个自由人只身跋涉而步履轻捷的力量。

……

这样的阅读, 给自己打开了一扇新的门, 在门后我尚未看清是什么样的风景, 但已经深深的吸引我, 我满怀感激, 专业阅读提升自己, 改变生活。

因为对读书的热爱, 我迫切地想把这份热爱传递给身边的同事和孩子们。我利用业务学习和教研组学习时间, 向老师们推荐窦桂梅的《读书, 我们必须的生活》、于永正的《写给青年教师的二十条建议》, 组织老师们收看电影《热血教师》, 并把自己的读书体会, 以讲座的形式与老师们分享。做了《教育路上, 我们一直不孤单》专题讲座, 组织全校老师进行了“美文如歌”美文诵读比赛和“倾听生命的拔节”读书沙龙活动, 还带领部分语文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晨诵, 一起绘本研究……我努力通过这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告诉老师们: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你必须读书。

当然, 也不仅仅满足于阅读了, 我尝试着用笨拙的文笔记录下自己思想的足迹。在都乐博客上, 我记录下自己读书的足迹, 《龙城教育》留下我思想的火花,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有我实践的脚印。此外, 我还担任各级各类培训班的指导教师, 给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课六次, 培训专题为“新时期班级管理”“多元班级管理模式”“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甜甜的语文”等。

我们已经连续三年倾力组织策划校园读书节:2009年,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爷爷走进鹅山路小学, 出席“金波爷爷, 我们爱你”首届读书节。继金波爷爷走进校园之后, “静静打开一本书”第二届读书节邀请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童话阿姨王一梅走进校园。2011年的3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缨在鹅山路小学举行了读者见面会。2011年5月周锐与小书虫们“亲密接触”。这些作家与孩子们共度节日, 与老师畅谈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在师生的内心深处播下热爱读书的种子, 掀起了全校师生读书的热潮。

一字字敲下这篇东西的过程也是又一次回眸一年读书的体验过程。每一次回眸, 都会为身边同事对语文的执著感染;每一次回眸, 都会被他们真诚的文字打动;每一次回眸, 也会被自己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感动……

我的追梦之旅 篇4

记得上了小学后, 我开始特别崇拜老师。八九岁时, 每到周末或放学后, 我常常把弟弟, 以及他的小伙伴们召集起来, 给他们“上课”。在我家的小院里, 我选择了澡堂的小门当作“黑板”摆一张椅子当讲台。小弟弟、小妹妹们端端正正地坐在小板凳上听我讲课。我是很认真很负责的给他们安排课程:语文课教他们 a o e; 数学课教他们10 以内的加减法;音乐课教他们《卖报歌》;美术课教他们画大南瓜。有时候我会安排“学生们”大扫除, 当然“操场”就是我家的大院子。每人自带扫把把我家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师范毕业后, 我的教师梦圆了。当我满怀憧憬的拥抱她时:一方古朴的四合院子, 低矮的房舍, 简陋的教室, 坑坑洼洼、杂草丛生的院子就是操场, 看上去摇摇欲坠的木制篮球架……的确感觉几分凄凉。

乡村教师的工作繁重, 生活清苦。一周二十多节课 (那时乡村教师普遍较重) 的课务, 白天上课, 晚上备课批改作业。孤独、寂寞、单调的生活使得我无法接受。我苦恼着、埋怨着、彷徨着……难道我的青春就要这样度过吗?不想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样枯燥无味的日子。

然而, 几天后我有了一个不经意的发现:习惯了学生生活的我, 每天都起得很早。一连几天, 我都看见:当第一缕晨曦洒向校园的时候, “阿嗙”便第一个起来, 打开校门, 先把校门口的落叶清扫干净, 再到学校旁边的大口老井挑满一缸水, 然后再到村口的小集市买菜。七点半, “阿嗙”雄浑的吆喝声“开饭啰……”便准时传遍校园。对孩子们, “阿嗙”也视如己出, 每个孩子都是他最亲近的人。学校有十几个住校生, “阿嗙”要负责给他们做饭, 照顾他们的吃喝。有一次“阿嗙”病了, 早上起来的有点晚, 眼看就要下早自习了, 早饭还没煮熟, “阿嗙”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为了不耽搁孩子们上课, 为了不让孩子们饿着, 他只好自己掏钱到外面买了一大袋包子、馒头分发给孩子们吃。看着孩子们吃着津津有味, 我的敬意油然而生。

我还清晰地记得, 我第一个教师节那天, 早早地, 我房间门口来了一群孩子。一枝两枝的将手中的花儿送上来:有小巧的塑料花, 有信手拈来的野花, 也有带着露珠的玫瑰。他们仰着花一样鲜嫩好看的小脸说:“祝刘老师节日快乐!”“祝刘老师生日快乐!”真可爱, 有一个孩子居然以为今天是我的生日呢!摸着一个个的小脑袋, 不停地说着“谢谢”, 这一刻我心里流过一股又一股甜蜜……

时间久了, 年逾半百的工友“阿嗙”的无私与大爱触动了我!艰苦条件下的乐观向上、默默工作的同事, 激励着我!孩子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 召唤着我!在教师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面前, 我开始除去浮华心里, 静心思考, 潜心教学。慢慢地, 我爱上了学校, 爱上了那群天真烂漫的孩子。

还记得, 当年我班有一位偏远的乡村来住校的小女孩。也许是因为从来没有单独离开过家, 离开过亲人, 显得很怯生:课堂不管有多热闹她都是旁观者, 课下几乎不和同学交流, 见到老师就低头走开, 考试成绩连续几次不理想。一个月以后, 我开始对关注她, 从熟悉她的老师那了解到:她是个单亲孩子, 爸爸长期在外打工, 长年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年纪大了, 身体不是很好, 但她很懂事、孝顺, 人又乖巧。了解到这些情况后, 我开始主动接近她, 从生活上关心她, 找些学生时代穿过的衣服给她, 吃饭时把她叫到身边, 分些新鲜菜给她吃;晚自习时常辅导她……慢慢地, 她变了, 变得爱和同学交流了, 会主动问老师好了, 课堂上也敢举手发言了, 人也变得自信了, 学习慢慢进步了。在农村, 这样的孩子还很多, 看着他们的变化, 心里幽然升起一股欣慰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付出艰辛, 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一个夏天, 刚怀孕的我, 身体素质差, 晚上睡不好, 白天还要上三四节课, 工作甚是忙碌。一天上午因缺氧差点晕倒在讲台上……短暂地休息了几个小时后, 想到“当老师一个萝卜一个坑”, 感觉还能上课, 下午我又回到了教室。至今还记得教室当时的情景:一张张稚气的小脸挂满了焦急神情, 水灵灵的眼睛里充满期待。讲台中间赫然端放着一张双人凳子, 两个学生直直地站在最后一排, 黑板上用红色粉笔醒目地写着“老师早日康复”六个歪歪扭扭的大字……我当时一阵心酸……真是造孽呀!他们为了不让我再次晕倒, 宁愿自己站着上课。谁说小学生不懂爱, 这是最真实、最纯朴的爱!因为这份爱, 我还有什么资格抱怨, 有什么理由苦恼呢?每个教师节, 收到鲜花;每次小考那天, 都有孩子早早地买好牛奶、饮料悄悄地放在了我的窗台上。面对学生们时刻装着别人的浓浓爱, 我很温暖, 很贴心, 更加坚定了我做教师的神圣使命感。

十年后, 我调入县城小学任教。离开了曾经的工友“阿嗙”, 离开了熟悉的校园, 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同事, 离开了淳朴可爱的孩子们, 离别的伤感阻止不了时光列车滚滚前行的脚步, 但我深深地知道, 同事间、师生间的点滴早已化为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永恒。如今, 每当想起初做教师, 激情高昂却又无从下手时, 同事帮助了我, 是孩子们成就了我, 从心底里充满延绵不尽、发自肺腑的感激。

数学课堂:我的“发现之旅” 篇5

一、发现学生的表现欲望, 并适时给予表现的机会

在社会生活中, 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向众人表现出自己的表现欲望, 如表现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美貌、表现自己的社会地位及表现自己的社会财富等等。而初中生刚好处于青春期, 有着在同伴、老师面前更强烈的表现欲望, 在课堂上, 往往对教师的提问抢着举手。这时, 教师就应该敏锐地发现并捕捉亮点, 把握教学契机。如七年级上学期我讲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 以扑克牌为例, 师生共同玩24点游戏, 即任意抽取4张扑克牌 (去掉大小王) , 用“加、减、乘、除”计算上面的数字, 看能否构成24。其中我让学生举反例:抽到什么数字的牌任意运算均不会构成24点。这时, 有部分学生都高高举起了手, 我环顾教室后发现, 被全班学生公认的“懒虫”把手举的最高, 脸部显示出跃跃欲试的急切表情, 刚好我的目光和他的目光碰撞, 我给了他这个表现的机会, 他很快举出“摸到4个A无法运算24点”的反例。就是这次出色的表现, 使得这名“懒虫”变得非常勤奋, 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和先前已判若两人了。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 人的表现欲望, 使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会争取一切可能的机会, 来向众人展示自己的优点和优良业绩, 以获得众人的关注和赞赏。而课堂教学, 正好提供给师生广阔的表现空间。叶澜教授说:“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课堂生活既是由师生共同创造, 就不是单纯的教师自我表现也不是学生一味的“自主学习”, 教师应首先成为课堂的“发现者”:发现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否异常, 发现学生是否专心致志, 等等。为教师作为“引导者”提供依据。有的教师上课喜欢自我陶醉, 或者不能顾及每一个学生上课的状态, 师生的互动也只是停留于形式。我听过一些教师上课, 他们总喜欢按座号挨个提问, 常常就是“5号”问完问“15号”, “15号”问完问“25号”。他们这种提问方式已然成为一种习惯, 这样的互动效果可想而知。因为这样的教师充其量只是一个“袖手旁观”者, 而非一个“发现者”。

二、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 并及时给予褒扬

课堂教学过程虽然只有45分钟, 但有很多细节是无法预设的, 很多时候, 学生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时, 需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机智, 这就要求作为“发现者”的教师要独具慧眼, 及时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偶然也是必然的闪现并给予适当的褒扬。在华东师大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过程中, 我就体验了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华师大版数学七下P29练习:解下列方程组

2.{4x+6y=144x-3y=5

学生甲的解法:由①得, 4x=14-6y ③

把③代入②得, 14-6y-3y=5 (以下略)

学生乙的解法:①+②得, 8x+3y=19 ③ ②+③得, 12x=24 (以下略)

大部分学生的解法:①-②得, 9y=9 (以下略)

应该说, 大部分学生按部就班地利用加减消元法已经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生甲和乙的“另类”解法正是创新思维火花般的闪现。学生甲用“整体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这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 已属难能可贵。而学生乙好像在加减法中“迷失方向”, 但他“曲径通幽”式的连环加减也做得相当漂亮。不过, 他们的这种“创新”只有被发现并得到肯定, 才能让他们取得自信和与人分享成功的快乐。如果在这个时候, 教师采取批评的态度评价他们的解法如何繁琐, 如何没有按课本的要求解答, 那么其结果必招致同学的排斥甚至嘲笑, 而把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里。

因此, 作为“发现者”的教师, 要善于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并将其发扬光大, 教师的这种有指向性的发现说不定最终导致伟大科学家的诞生!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计算1+2+……+100=?) 不是没有可能再现。

三、发现学生的学习困惑, 并巧妙引导之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学生在认知活动中, 往往会出现如鱼刺卡住咽喉式的思维障碍, 吞不下去也咽不上来, 一时无法排除。这时, 最需要教师发现他们的困惑并巧妙地加以引导, 使学生在茫茫然时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能达到恰到好处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九年级“二次函数”教学中, 学生遇到一个很困惑的问题: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很多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加以记忆, 但随着知识容量的增加, 各门功课同时挤进大脑, 要熟练记住有一定难度。这时, 我巧妙地做如下引导:

师:会唱歌儿吗?

生: (大笑) 老师想和我们练歌啊?

师:那倒不是, 听过《月亮走我也走》这首歌吗?

生: (少数人) 听过。

师: (唱) 月亮走我也走, 我送阿哥到村口。

生:笑。

师:其实, 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取决于其顶点的移动。为什么呢?大家看,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 (x-h) 2+k, 其中a决定了开口方向和形状, 图像顶点坐标是 (h, k) , 因此, 整个图像的平移只须考虑顶点的移动即可。

生: (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师:这就是“月亮走我也走”的翻版啊。

生:“顶点走我也走。”

例如: (2008年甘肃庆阳) 将抛物线向下平移1个单位, 得到的抛物线是 ( )

A.y=2 (x+1) 2 B.y=2 (x-1) 2 C.y=2x2+1 D.y=2x2-1

学生很快得到答案:原图像顶点 (0, 0) , 向下平移1个单位, 得顶点 (0, -1) , 故选D.

研究表明, 现在的辍学生中, 最大的原因是厌恶学习。而让学生厌学的原因固然有很多方面, 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其实和教师有关。教育方法的落后陈旧, 教学手段的简单乏味, 教学气氛的沉闷压抑等, 都会导致学生厌学。试想, 学生的困惑一时不解, 时时不解, 久而久之, 贻害无穷。“师者, 传道, 授业, 解惑也。”惑未能解之者, 羞为人师。

发现并赞赏学生之美, 实为一段愉快的旅程!

摘要: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而且要成为“发现者”。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发现者”的意义, 并配以实例讲述轻松愉快的“发现之旅”。

关键词:数学教学,发现,表现,创新,困惑

参考文献

[1]王波.观念主义.天马出版社, 2002年11月出版.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出版.

上一篇:展览作品下一篇:中国文化典籍